内部稽核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内部稽核

电力企业财务内部稽核问题探讨

摘要:新形势要求企业必须认清财务稽核工作重要性,通過自身实践摸索出符合自己实际稽核工作理论,建立完善财务稽核机制,稽核工作更加有效的开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内部稽查;问题分析

1 财务稽核概述

财务稽核作为强化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主要工作,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以及财务经营的全过程,做好财务稽核工作能够实现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自诊自医。电力企业开展财务稽核工作,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同时能够及时发现管理问题,并且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进而全面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除此之外还能够及时预防与防范财务腐败问题。财务稽核具体包括财务稽查与复查,通过财务管理以及经营管理手段,实现稽核,进而发现经营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2 新时期下电力企业财务内部稽核操作程序

2.1 会计事前财务稽核

基于企事业单位相关规定,电力企业会计报账会计稽核业务,要包括全部往来业务,即各项业务,包括外企业所开具的发票与收据等,稽核业务的合法性。基于电力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相关规定,基于财务报销标准,来检查业务是否发生在企业规定范围内,稽查发票的合法性,即检查税务章和财务章,财务稽核人员要认真审核,票据的合法性代表着财务往来的合法性,对此绝不可以疏忽,因为具体款项业务往来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发生失误问题,而且业务流经的部门比较多,极易造成业务变动问题,因此需要财务稽核人员做好工作调整,确保工作效率与的质量。稽核会计要按照工作内容,做好自我工作审核,重点审核方案与工作要点,按照企业相关规定及时制止审核问题。除此之外稽核人员还需要及时处理审核账目,做好反复审核,避免发生失误。

2.2 财务稽核事前监督

通常情况下年度预算和预算额度是在企业各项工作开展前,便已经制定的,因此企业各部门预算利用情况以及执行情况等,需要部门管理人员能够做好管理工作全面的落实。若需要追加预算,则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提交书面申请,当获得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同意签字后,再将申请上报给财务主管部门,待获得审批后才能够增加项目预算,以确保财政预算的合理性以及合法性,进而确保企业财务工作能够有力的落实。

3 当前供电企业财务稽核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在线稽核规则需要进一步完善

供电企业在线稽核目前存在稽核规则设计不合理,稽核规则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稽核结果有误等问题,需要对稽核规则进行更新维护。

3.2 业务稽核的深度和广度需要进一步扩展

随着供电企业财融合工作的逐步推进,物资、工程、电价等前端业务的规范性对财务的规范性起到关键的决定作用,需要重点关注物资采购计划编制是否准确、合理;是否存在物资积压,是否及时盘活利库;工程预算编制是否准确,验收决算转资是否及时;营财数据是否一致等高风险环节。

3.3 财务稽核的预警功能需要进一步加强

供电企业财务稽核目前主要体现在事后查错纠弊,对库存物资居高不下、项目超预算仍继续发生支出、工程项目未按时间节点投运、转资、关闭等重要经济业务及关键环节未能及时提示报错,实现预警监控。

3.4 财务稽核成果的应用需要进一步深化

当前供电企业财务稽核发现问题的整改很大程度还存在整改问题,未能系统的对出现问题的该类业务从源头进行规范,并做到举一反三,未能充分体现财务稽核成果的应用对健全内部监督机制,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作用。

4 加强电力企业财务内部稽核的措施

4.1 大力完善监管制度

现阶段,想要实现电力公司内部财务工作的运行良好,则必须要做到账目的一清二楚,并从监管工作处着手,建立科学化的监督管理制度,创新监管机制,不断加大财务监督管理力度[2]。此外,电力企业内部稽核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资产相关人员的详细登记以及工作排查,借助定期排查结果评估最终的业务水平。在此基础上,实现电力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各司其事以及恪尽职守,针对相关工作人员参与的财务工作应该结合会计法的规定章程实施工作安排,大力绘制科学化的登记表格,从而做到工作过程的明确化以及清晰化。就电力企业而言,财务内部稽核工作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绝不能够有一点的马虎,必须要就监管人员自身实施彻底排查以及监督管理,进而在这种相对严谨的氛围中投入到各部门机构,真正建立起系统化的监管体系。在有效化监管制度大力实施的基础上,电力企业将会获得长足发展,获得更为丰厚的利润保障。

4.2 重视财务信息系统建设

结合国家法律对于电力企业所作出的硬性要求,在投入运营期间,企业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在运营范围、安全管理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规定,并积极投入到会计信息质量保证机制建立当中去,强化企业管理信息制度建设,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与相关章程办事,实现财务管理的动态化管理,可以将会计核算这一幕后工作转向台前,增强运营方式所具有的透明性。此外,建立电力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仅仅是财务管理工作整合的重要内容之一,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大力推行电力企业数字化管理制度体系的积极构建,更好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改善企业相关管理模式,从而为企业带来更为高超的工作效率。财务信息系统的建立健全有助于经营漏洞的有效填补,强化财务稽核,不断增加收益,最大限度节约开支,实现企业高效运行。电力企业财务稽查制度改革工作必须要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在符合企业自身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其他企业精华,大力推进电力企业健康发展。

4.3 创新内部稽核方式

在创新财务稽核方式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围绕企业发展情况,就重点问题实施重点稽核,并加强反馈。具体来说,首先要就企业当中的核心业务实施全面关注,例如在供电公司修理成本稽核工作中,需要就立项情况、实施流程以及招投标等情况实施重点稽核,总结分析修理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并就管理制度实施大力完善。其次,对稽核手段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实施非现场稽核。借助Excel软件对模型进行科学设置,然后对比会计报表与快报当中的核心数据,及时发现问题以及处理好问题。

5结语

总之,财务稽核在电力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管理中,企业高层领导要重视企业财务稽核工作,赋予财务稽核权威性,稽核人员要不断加强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保证稽核工作质量,而且企业的其他部门要配合稽核人员的工作,促进电力企业财务稽核职业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程千夫.通过财务稽核强化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J].时代农机,2015(03).

[2]王军,苏罗.析供电企业在线稽核管理能力的提升[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作者单位:国网科右中旗供电分公司)

作者:蔡春研

第2篇:浅谈事业单位内部稽核与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摘 要:随着我国深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给我国事業单位经济行为监督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稽核与内部审计虽然存在着不同之处,在具体实施中侧重点也不同,但都是事业单位规范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内部稽核与内部审计的概念及区别进行分析,随后对事业单位实施内部稽核与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展开阐述,以期能够为事业单位提高经济行为的监督与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稽核;内部审计;区别;必要性

内部稽核与内部审计均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不可替代。在深化体制改革中,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强化经济行为监督,必须从加强内部稽核、构建内部审计入手,对两者的必要性展开阐述,对于提高内控意识、培育风险管理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一、内部稽核与内部审计的概念

所谓内部稽核,即在单位内部独立、客观地对会计凭证、表单等进行核对,明晰收支数据的精准性,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稽核与复核工作都是单位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是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检查,通过持续的督办、整改,对单位的整体运营进行统筹与监管,避免资产流失,控制虚列成本费用,有助于单位运作管理的提升。核对业务单据,关注财会操作的规范性,旨在防范财务风险、强化控制与治理效果,达成单位的战略愿景。

所谓内部审计,即在单位内部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独立于财务,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检查,对组织内部各类业务进行独立评价。对单位的财务、经营管理等进行合规性、合法性审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有较强的建议权与经济处理权,旨在强化单位内部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效率。贯穿于单位经营运作的全过程,对财务收支、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履职、风险控制等实施全方位审计,强调有效、经济使用资源,实现单位目标。

内部稽核与内部审计都是存在于单位内部,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目标一致,都是为了防范单位财务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其中,稽核是审计的基础,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同时,内部审计也为稽核提供支持与指导。

二、内部稽核与内部审计的区别

内部稽核与内部审计的目标一致,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必须注意二者不能相互替代。二者的概念不同,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稽核隶属于财会工作,其监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财务部门的影响,而内部审计独立于财会部门,不受其他部门的限制。稽核由会计人员完成,是内部管理行为,而内部审计是强制监督机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稽核作用于会计核算等财务工作,而内部审计不仅涵盖财务工作,还涉及职能管理、风险控制等,具有较强的建议与处理权。

(二)工作内容不同。稽核工作是对单位所发生的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进行稽查与审核,内部审计内里是财务进行审核、数据进行统计,更强调合规性、合法性。稽核是保证财务收支合法完成,资金使用、分配合理,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内部审计涉及的内容更为广泛,强调合规性。

(三)程序与方法不同。稽核没有严格的程序要求,按照财务收支的各项工作展开,内部审计有着较强的目的性,通常制定严格的程序,对单位经济效益展开审计。稽核不需要提供财务报告,侧重于检查复核工作,内部审计监督范围更广,采用抽查法、审阅法等对财会及相关部门进行再监督,具有更大的权威性。

(四)职能不同。稽核与内部审计同为监督职能,但稽核侧重于会计监督,而内部审计具有更大的监督范围,更兼具管理、考核职能。稽核对财务工作进行核查,及时进行纠正与制止,增强会计监督的有效性,而内部审计不仅实施监督职能,还监督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协调领导组织管理与绩效考核,更具权威性。

(五)目的不同。稽核是依据《会计法》对财会工作进行纠正与制止,提高财务核算的质量,内部审计是对单位财务管理进行科学控制,维护财会法律的严肃性。稽核贯穿于财会工作始终,确保财务工作的正常化运营,内部审计是揭露经济犯罪,降低单位财务风险。

三、事业单位内部稽核与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在事业单位中,内部稽核与内部审计必不可少,对于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表现于:

(一)维护财务管控的合规性,提高单位运作效率

内部稽核属于日常的财务管控工作,能够明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理顺账务间的钩稽关系,慎重查验入账账目。将日常经济活动与预设的内部控制规则相契合,通过查验现有的记账凭证,折射出单位真实的经济往来。引入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监督活动,在单位内部建立“免疫机制”,减少和杜绝不合规行为的发生,如对领导任期内经济管理进行审计,及时发现违法违纪行为。构建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不局限于财会部门,兼顾运营、行政甚至后勤部门,强化风险管理、控制与治理。在事业单位实施有效的内部稽核与内部审计,有助于维护财务管控的合规性,及时准确地对风险情况进行判断与防范,提高单位运作效率。

(二)维护资产安全,杜绝内部财务漏洞

内部稽核的范围涵盖银行存款、库存现金以及各项资产,明确真实性、审慎盘点,确保资产安全。若发现资产亏空现象,及时查明原因,严肃追究责任人。明晰资产使用效率,防范浪费现象,促进资产效用最大化。内部审计展开资金、资产使用的审计监督,对相关部门进行客观、公正、独立的监督考核,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全面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实施监督,促进事业单位的资金、资产安全得到保障。内部稽核与内部审计都是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助于维护资产安全,强化审计预警功能,避免经营管理中因风险防范不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杜绝内部财务漏洞。

(三)明晰信息完备性,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有效的内部稽核与内部审计,能够协助单位明晰财产状态,明晰财务信息的完备性。由会计稽核认真查验,审核表单的合理性、完备性,强调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的准确性,维护信息的完整性。由独立审计借助规范化的制度体系,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地对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进行合规性审计,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备态势下的财务报告,需要内部稽核与内部审计的通力配合,共同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愿景提供有力保障,提高经济活动效益。明晰信息的完备性,有效减少事业单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不必要经济损失,结合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内部审计为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四)评判内部管控实效,强化单位内部自我约束

事业单位内部稽核慎重查验设定好的内部管控程序,强化内部约束力,迅速发现内部管控漏洞,妥善纠正,防范财务风险,为财务管控提供精准的依托。内部审计对事业单位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考核与评估,从整体利益出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免疫功能,提高单位的运作效率。构建有效的独立评价机制,检查和评价各项经济活动,有效防范资金内部截留、挪用公款等现象,通过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监督,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通过考核与评估,评判内部管控的实效,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维护国家财政资金、资产安全,确保国家职能部门的有效运作,强化单位内部自我约束。

(五)限制减少舞弊行为,完善单位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实施专门查验和稽核,强化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督,查验预算、决算的真实性,沿着会计工作路径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调整与纠错,能够有效地防范财会人员舞弊行为。尤其是结合单位财务特点,将资金、资产集中的环节纳入内部稽核的重点项目,对资金的使用、流向等加强查验,防范资金流失。内部审计是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再监督,强调合规合法性,在稽核的基础上,有效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发挥“免疫”功能,有效抗击潜在危机。内部稽核与内部审计相互补充、相互牵制,能够有效强化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内部牵制,防治舞弊行为。

四、结语

在我国深化体制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必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经济行为的合规化、合法化。内部稽核与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规范财务管理、强化内部监督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崔晓杰.经营性事业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刍议[J]. 商业经济, 2016,(05):66-67.

[2]钟建全.浅谈内部稽核和内部审计之异同[J]. 广西财务与会计, 2017,(03):37-38.

作者简介:

李琳琳(1980-),女,汉,籍贯:安徽颍上,职称:会计师、审计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会计核算、内部审计。

作者:李琳琳

第3篇:论企业内部稽核与公共关系的有机结合

摘要:2007年,世界稽核师协会(IIA)对来自不同国家的3000位稽核师进行职业调查,结果显示,92%的人认为企业的风险评估是属于内部稽核的职责范围,而风险评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毫无疑问关系到企业风险管理的最终成败。从这里我们便可以看出,内部稽核作为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正逐步成为业界的共识。随着公共关系和内部稽核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的不断扩大,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促成内部稽核和公关策划整体划一的策略。

关键词:内部稽核;公共关系;风险管理

一、引言

在安然公司惊爆全球的商业丑闻之后,世界各地的企业家都开始关注企业声誉可能面临的风险。2008年席卷欧美地区的金融风暴,更像是对企业风险管理的一次重大考验。2008年10月的一项商业调查显示,超过65%的美国企业的财务总监(CFO)认为,风险管理将是未来一年中他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这场金融风暴中,企业公关策划人员所面对的挑战将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宣传和组织社区活动,慈善活动策划、声誉管理以及持续性的业务宣传都成为了公关人员的主要责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公共关系正处于全球企业为平稳渡过此次经济浪潮所执行的风险管理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上。而企业风险管理的周期相较于这次金融危机之前也必然会明显缩短。随着内部稽核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逐步放大,其在风险管理中也扮演起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二、概念简述

(一)内部稽核

稽核是稽查和复核的简称。国际标准化组织9000:2000标准将稽核定义为,“一种系统的、独立的、备有证明文件的进程,通过获取并评估稽核证据以测定稽核标准在多大程度上被执行。”内部稽核则是指:“组织为自我检查和审核所进行的稽核工作,可以作为企业证明其与自我申明一致性的基础。”

内部稽核有相当长的历史。最早的内部稽核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而在古埃及、中国、波斯、希伯来和古希腊等国家和地区的早期资料中也都有关于内部控制的记载。内部稽核是从古代的粮仓开据谷物收条慢慢进化到现在的模样的。现代的内部稽核师都是对商业文化、体制以及程序高度熟悉的专业人员,他们不仅仅关注财政事务,还协助管理层规避可能会对公司的稳定、赢利能力以及繁荣带来威胁的风险。内部稽核采用系统的方法,通过内部控制以缓和外部风险的冲击,确保管理程序的有效实施以及组织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通常是指一个社会组织为争取相关的内外公众对它的知晓、理解、信任、合作,为了朔造本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等手段,自觉、努力地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关系。

公共关系活动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主动公关(Positive Publi cRelations)和回应性公关(ReactivePublicRelations)。前者是指企业主动地通过广告等各种途径去树立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的活动,后者则是指企业在遭遇信任危机等风险的时候,及时与公众取得沟通,向他们解释情况,以赢得公众理解的行为。恰当的公共关系策略可以保持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并能缓解外部风险对企业的冲击。

三、内部稽核与公关策划的关系

简单说来,风险管理是一种评估风险和利益大小。并达到风险最小化而利益最大化的活动。美国顶尖的风险管理研究人员拉得·穆西(Ladd Muzzy)认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建立风险评估指标。识别风险,并对发现的风险进行分类。其次,评估风险,并对其进行级别排序。再次,在企业内对风险信息进行开放式沟通。最后,策划规避方案。

从上述程序我们可以看出,内部稽核和公共关系策划分别处于风险管理的不同环节,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英国著名的商业服务公司Scott-Moncrieff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内部稽核与公共关系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多个企业成功地进行了风险管理。目前,美国的很多商业咨询机构也开始同时雇佣专业的内部稽核师和公共关系人员。笔者认为,内部稽核与公关策划之间有以下三种关系:

(一)互补性

“策划得当且有效执行的内部稽核能够对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优劣程度进行持续的、高信度的、结构化的测量,让企业管理层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整体运行状况。”现代的内部稽核不仅仅只限于对目标实现情况的简单测量,还可以涵盖离散的、传统的管理实践活动,包括战略策划、战略进程控制、环境的管理、代价一利益分析、生活圈分析、客户反馈分析、员工培训以及绩效测量等。内部稽核师们对于企业的整体状况和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他们是企业中最可靠的信息源。

专业公关人员要针对企业内外公众的需要,策划出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公关活动,然而对于企业内部情况的不了解常常是导致公关策划失败的罪魁祸首。公共关系人员长期需要应对媒体和客户,对企业的内部情况的把握通常缺乏及时性和准确性,因此,他们通常都只能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公关活动的策划。这些公关方案的预算有可能超出企业的承担能力,具体的活动也可能会与企业文化相背离,引发员丁二的不满。

周期性的内部稽核则可以客观地把握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其整体运行状况,从而为公关人员策划活动提供可靠依据。

(二)同一性

内部稽核和公共关系都旨在规避风险,确保企业良好地运行。稽核师通过测量和认证企业运行程序等工作发现企业的运行机制、员工配置等多方面的问题,并预估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而公共关系人员则要估量企业潜在的风险对企业与其内外公众的关系所构成的威胁规模的大小,以策划出相应的公共关系活动以争取公众的支持和理解。

在企业经历一些重大变革的时候,内部稽核可以客观准确地了解其员工的态度,而公共关系人员则可以以此为根据,策划一系列活动来激发员工的正面情绪,并消除他们的焦虑。

(三)协作性

正如笔者在上文所提到的。内部稽核和公共关系分别处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不同环节,有着不同的分工。在内部稽核师们获得一份企业风险的完整清单并对所有的风险进行逐一评估以后,公关人员就需要迅速地与企业的内外公众取得沟通,尤其要保证风险信息对于企业员工的开放。通常来说,内部稽核的开始就意味着风险管理的开始,公关活动的结束便意味着这一周期的风险管理的完结。在一个周期结束之后,内部稽核人员还需要对公众的反馈进行专业的分析,以便为下一周期的风险管理活动作准备。或者我们也可以认为,对公众反馈的分析便意味着一个新的周期的开始。

四、将内部稽核和公关策划有机结合的策略

(一)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

虽说内部稽核人员和公关策划人员都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咨询,但从通常意义上讲都不是企业的正式员工,他们分别受雇于不同的专业代理机构,对彼此的工作属性并不足很了解。因此要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应该在稽核人员和公关人员两个团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企业管理层有必要加强两个团队之间的对话,促进他们对彼此工作的了解,明确对方_T作的重要性,并发现共同的工作目标。在建立起合作关系之后,两个团队的负责人之间还应该签订一系列协议,以确保对彼此共享的某些敏感信息的保密。

(二)建立危机预警机制

对于企业而言,赢得客户信任是争取市场的前提条件。然而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其发展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在遇到突发的危机事件时。恰当的危机公关可以使企业摆脱困境,赢得公众的信任。而最有效的公关策略是建立起预警机制,提前化解危机,将危机公关的意识及危机防范提升到企业总体战略的高度,消解于无形之中。

虽然说规避风险和化解危机通常都被认为只是公关人员的责任,但是他们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要依赖于内部稽核员所提交的周期性风险评估报告。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稽核及时发现员工和制度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通过对客户反馈的分析了解公众的需要,再以周报或者月报的形式将问题报告给公关人员。公关人员便可以根据报告及时地和媒体进行沟通,积极地通过媒体向公众说明情况,以赢得客户的理解。成功的危机预警机制可以提高公关人员和稽核人员间信息交流的有效性,确保公关人员准确而及时地获得风险信息,并策划出相应的回应性公关活动以规避风险。

(三)共同参与战略规划

传统的战略规划是通过企业的管理层和一些市场分析专家的合作完成的,但是行业专家对企业内部情况的不了解,以及企业管理层的主观情感通常会限制他们对于内部和外部形势分析的准确性,内部稽核人员和公关人员的参与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1 内部稽核人员对于企业的内部状况有着比管理层更为客观的认识,他们所了解的关于企业内部状况的信息都是通过科学的测量方法获得的,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公关人员可以从专业的角度解读战略的实施可能为企业带来的机会和威胁,确保企业在进行战略规划时考虑到更多的方面。

责任编辑 王建国

作者:钟 超 邓 倩 李 琪

第4篇: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的关系

摘要:在企业发展中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从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的作用、共同点、区别展开论述,详细分析了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之间相互完善、信息共享、有序、相互指导、共同协调的关系,实现了对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的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现代企业;内部审计;会计稽核

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工作是确保企业稳定运营的关键因素,在此过程中,内部审核工作规范了企业内部的运作,同时会计稽核工作为财务工作的合理、合法运行提供了有力的监督作用,两者的协同作用,能够增强企业的风险把控能力,促进企业有效规避自身运营中的短板,提高企业的运营水平。

一、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的作用

现代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内部审计工作和会计稽核工作属于独立运作的两种工作,内部审计工作侧重于把控公司内部资源配置方面的情况,通过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各项流程措施,来对企业做出相应的评价,方便管理者对企业经营情况的掌握,同时有效降低企业在运营中面临的潜在风险,在此過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从客观的角度,结合企业经营领域的市场状态来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从而促进企业各方面的决策能够更加适应当前市场环境下的企业发展。除此之外,由于会计稽核工作强调对财务操作规范性的监督,通常借助相应的制度依据,来监测财务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和漏洞,所以其在性质上更接近于企业对自身财务工作的自我检查,是企业保证财务部门运行效果的重要工作环节。

二、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的共同点

现代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都具备监督职能,内部审计能够根据市场状态和公司情况等因素,在企业内部管理中起到督促作用,同时会计稽核也实现了对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的监督;第二、都需要以企业财务资料为基础展开工作,由于会计稽核与内部审计都是以优化企业经营为核心目的,因此两者在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时,都需要企业财务信息来作为指导和依据,才能得出有效的评价和决策;第三、工作开展方式相同,两者都是通过对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分析,并结合规章制度或市场发展方向等条件,来发挥自身的职责作用,因此两者开展工作的方式相同;第四、两者的工作理念有共同之处,内部审核主要侧重于保证企业运营行为的合理性,而会计稽核需要保证财务操作的合理性,因此两者均秉承着合理理念来开展各项工作。

三、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区别

在现代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作归属部门不同,内部审计通常作为企业中独立的部分存在,由企业高层管理者直接干预,而会计稽核属于财务部门中的分支单位,由企业中的财务管理者来管理;第二、工作内容不同,内部审计针对的是合理优化企业运营活动,会计稽核工作的内容是规范化企业内部的财务操作,两者的工作内容不同;第三、执行依据标准不同,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依据标准是审计规则,会计稽核工作的执行依据标准是会计规则,因此在两者具体的工作操作上存在差异;第四、性质不同,从一定角度上来看,内部审计更接近于企业的经营、生产管理,而会计稽核工作则强调企业财务操作管理,所以两者在工作性质方面存在差异。

四、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的关系

(一)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的相互完善关系

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由于内部审计可以规范化财务操作,能够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会计稽核工作可以借助内部审计完善工作开展所需要的财务资料依据,同时,会计稽核工作对企业的经营评价及企业运营短板、风险地规避,能够进一步优化企业内部整体的管理决策,促进财务工作的有效开展,从侧面优化了内部审计工作维护财务运行合理、合法的效果,实现了两者之间的互相完善。在两者互相完善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员工和会计稽核员工要积极地开展相互学习,内部审计员工通过学习会计稽核工作中的财务知识能够进一步加强自身分析财务信息的能力,同时会计稽核工作人员通过学习内部审计工作中专业的判断、评价能力,可以提升自身在审核财务操作过程中,分析、看待问题的高度,使会计稽核工作的审核视野更加广阔,从而进一步优化两者之间的互相完善关系。

(二)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的信息共享关系

为了避免内部审计与会计稽核在具体问题上出现重复劳动,两者应当建立信息共享的关系,从而减少对企业资源的浪费。在内部审计、会计稽核之间的信息共享关系中,由于在工作上两者都需要分析企业的财务信息数据,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复操作问题,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应当进一步完善自身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通过开放授权的方式,来有针对性的将两者工作中重复部分的信息进行共享,规避重复劳动。除此之外,在信息共享方面,内部审计、会计稽核之间虽然在工作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对于问题的分析操作,内部审计、会计稽核人员可以借助信息共享在操作层面上互相参考,从而保证两者之间的协调性,促进企业内部的稳定运作,因此现代企业通过构建内部审计与会计稽核两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关系,可以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的互相联系关系

为了优化对企业内部管理力量的整合,加大企业内部管理力度,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两者之间的联系关系,来增强内部审计与会计稽核工作之间的合作力量。在内部审计、会计稽核的工作团队中,不乏能力、资质优秀的员工,企业可以借助轮岗制,让两个工作团队中的优秀人员互换岗位,加强两项工作之间的联系,使内部审计与会计稽核能够了解对方的工作情况,从而进一步深化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除此之外,在轮岗制实施的过程中,加深了两方面员工之间的互相理解,有利于构建内部审计人员与会计稽核人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的有序关系

有序的内部管理,能够优化企业的发展水平,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构建内部审核与会计稽核之间的有序关系,来规范企业的运营管理,促进企业的稳定、高质量发展。在有序关系的构建方面,企业要建立完整、精细的管理工作系统,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由于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在具体工作流程方面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重复性,为了避免两者在协调配合工作过程中出现混乱,企业在设计整体工作系统的过程中,应当梳理好两者在工作重复范围内,操作上的顺序,从而制定准确、简洁、高效的工作流程,保证两者在完成工作重疊部分时配合的有序性,因此现代企业通过构建内部审计与会计稽核两者之间的有序关系,可以规范化企业内部运行操作,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效率,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

(五)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的相互指导关系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会计稽核工作能够规范化财务操作,保证财务操作过程中的信息真实、有效,为内部审核工作的具体执行提供有利的依据指导,与此同时,由于内部审计工作涉及财务会计方面,所以在内部审核工作中得出的评价性资料,可以作为会计稽核工作开展的指导,从而使内部审核与会计稽核在企业内部管理运作中形成相互指导的关系。在内部审计与会计稽核之间的相互指导关系中,内部审计工作产生的评价性资料可以促进会计稽核工作进一步适应企业自身的特点及当前企业经营领域的市场规范,而会计稽核通过对财务工作的核查,可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决策的准确性,优化内部审计、会计稽核的工作质量,增强企业运营的合理性,有力推动企业的良性、长远发展。

(六)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的共同协调关系

协调企业发展方向,保证企业运营活动的合理性是内部审计与会计稽核的重要工作目的,在此过程中,为了保证企业各部门的协调运作,有效达成工作目标,两者在企业运营中形成了共同协调的关系。在内部审计、会计稽核之间的共同协调关系方面,由于内部审计工作不仅包含了财务方面的工作,而且涉及到了人力、营销、行政等各方面,所以需要与企业的各职能部门进行协调配合,在此过程中,会计稽核工作隶属于财务机构,因此内部审计需要协调配合的范围也会涉及到会计稽核工作所针对的财务操作方面,所以在财务操作方面两者需要共同协调企业内部的相关职能部门,增强企业内部运营的协调性,从而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运营水平,为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内部审计、会计稽核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优化企业运营、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发展水平、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增强企业运营的合理性、协调企业内部运营,从而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邹信.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再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26).

[2]张庆月.探究企业会计稽核现状及优化[J].中国商论,2018(34).

[3]王秀萍.现代企业中内部审计和会计稽核的关系分析[J].财会学习,2018(17).

(作者单位: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作者:祖成华

第5篇:财务稽核与内部审计工作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在企业管理中日益重要。 财务稽核与审计工作均属于企业财务信息核算监督,也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有效措施,两者之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在详细论述财务稽核与内部审计工作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财务稽核与审计工作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关键词:财务稽核 内部审计 管理模式

风险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财务稽核和内部审计均能够对企业组织会计信息以及财务信息进行核算和监督,有助于及时发现组织风险,因此财务稽核和内部审计的合理应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组织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1]。但是财务稽核和内部审计工作之间既存在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因此,本文首先对财务稽核和内部审计工作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财务稽核和内部审计工作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一、 财务稽核与内部审计工作的联系

财务稽核的专业全称为财务稽查和财务复核,其主要是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基于会计核算理论以及会计知识对企业的会计业务进行稽查和复核。而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是指对企业组织中的各类业务开展独立评价,明确这些业务是否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在各项资源利用方面是否经济有效,是否能够有效实现企业的组织目标。财务稽核与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均是为了对企业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进行评价[2]。此外,财务稽核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财务稽核工作的执行力度直接决定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企业财务稽核能力水平的提高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又可以反馈给财务稽核工作,对其进行有效支持。

二、财务稽核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区别

(一)两者性质不同

财务稽核与内部审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财务稽核属于会计工作的一部分,属于会计人员的内部管理行为,是由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以及其他各类财务工作的业务监督,属于会计性质管理工作范畴。内部审计是独立于企业财会部门的审计机构,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在工作过程中不受其他部门的限制和约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法律性和权威性。

(二)两者工作内容不同

企业财务稽核的工作内容主要为对企业经济业务以及各项财务收支进行稽查和复核,也就说对企业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和分配情况进行稽查和复核,其主要目的是有效保障企业的财政收支完整以及合理合法,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主要为检查企业账务情况,包括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相对来说涉及面更加宽泛。

(三)两者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不同

财务稽核工作没有严格的工作程序要求,属于会计工作范围内的日常工作,但是更加关注于企业的组织会计核算以及对企业其他会计工作的复核。内部审计工作是对企业各项会计工作的监督,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具有严格的程序要求,更关注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具有多种工作方法,目前常用的包括顺查法、逆查法以及效益评价审计法等[3]。此外,财务稽核工作不需求提高专业的财务稽核报告,但是审计工作需要提供专业的查账报告。

(四)两者职能不同

企业财务稽核工作是企业会计监督的主要方式,在财务稽核过程中如果发现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存在问题,便可以及时进行整改,从而保障企业财务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行,因此企业财务稽核具有财务监督性的职能。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对会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绩效考核的有效方式,对会计监督工作进行再监督,由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进行负责,具有强大的审计功能,相比企业财务稽核权威性更大,监督性更广。

(五)两组工作目的不同

企业财务稽核工作主要是基于《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对企业会计凭证填制以及会计报表编制等相关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完整性等进行检查复核,对发现的问题责令及时整改,确保企业财务组织各项手续齐全,提高企业会计核算质量以及会计监督管理的有效性[4]。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是按照国家审计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各项财务收支情况以及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监督企业严格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打击经济犯罪,协助企业行政领导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三、财务稽核与审计工作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针对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本文提出了财务稽核和审计工作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通过财务稽核与审计相互结合,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有助于企业提高风险监控效率,提高风险防范控制能力。综合利用企业审计信息系统以及财务管理控制系统中的稽核数据,有助于企业更好发现所存在的内部问题和风险隐患,促使企业更好的适应企业内部和外部监督管理。因此,财务稽核与审计工作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对于加强业务部门风险实时管控,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形成系统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严控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种新型管理模式下,企业财务稽核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联合利用大量的稽核数据进行企业财务风险实时监督管理。企业稽核数据来源包括多种渠道:一是通过企业年初呈报上级公司的粘度审计项目获得;二是通过企业上级公司审计部下发的年度工作计划获得;三是通过相关的审计记录、报告以及意见书等材料获得;四是通过审计信息系统稽核数据获得;五是通过财务部上报的企业年度、季度以及月度报表获得;五是通过企业的财务管理控制系统获得;六是通过企业财务部在线稽核月度报告获得;七是通过财务部实时检测稽核数据获得[5]。

企业财务稽核部门与内部设计部门定期对各项稽核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召开稽核问题评价会议,将企业稽核数据分析中所发现的重大问题以及问题多发部门等在稽核问题评价会议上进行讨论,并充分结合企业的年度考核指标,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整改。在会议讨论过程中重点对稽核数据所暴露出来的企业的基础管理方面问题进行讨论,并基于问题所在的部门进行分类,明确部门责任。除此之外,还应该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问题整改建议,制定相应的问题整改计划,提交系统完善的问题整改措施报告,并对问题整改效果进行评估,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企业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的闭环整改流程。

四、实证分析

为了更好阐述财务稽核与审计工作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本文选取XX供电公司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分析。具体应用包括大额挂账问题和企业内外部审计问题。

(一)大额挂账问题

2018年2月,XX供电公司财务部在线稽查系统显示该公司挂账超过3年的往来款项达到20项,累计金额达到823234.42元。财务稽核部门与审计部门进行数据对接,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认为该问题形成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该企业项目经理所提供的质保金台账处于不完善状态;二是在该企业系统中对工程款项的搜索,只能采用“工程项目”作为索引,而无法采用“供应商”作为索引。

在大额挂账问题发现之后,财务部门第一时间将该问题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并且将挂账明细从企业系统中导出,将其下发给相关的责任部门,督促进行整改落实。同时关于“项目经理所提供的质保金台账处于不完善状态”问题,企业监察审计部门也责令相关责任部门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完善,并且将该问题反馈给企业财务部门,对该类问题进行标记。

(二)企业内外部审计问题

2017年,XX供电公司共开展各种类型的内部以及外部审计8次。联合采用现场审计以及非现场稽核方式,共发现113项问题,共出具106项审计记录。在发现问题之后,供电公司监察审计部门及时责令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整改,并提交问题整改落实报告。对于企业内外部审计过程中所发现的资金问题,企业财务部门协同监察审计部门,共同监督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整改落实。

五、结束语

基于以上分析,企业财务稽核和审计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工作目标均是为了对企业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进行评价。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包括两者性质、工作内容、工作程序以及工作方法、工作职能以及工作目的。在充分认知企业财务稽核和审计工作内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财务稽核与审计工作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有助于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企业风险监控效率,提高风险防范控制能力。并选取某供电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财务稽核与审计工作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在大额挂账问题和企业内外部审计问题方面的优势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 孙红霞. 基于内控背景下高校财务稽核工作的思考[J]. 财务与金融, 2017(2):40-43.

[2] 常淑华. 供电企业财务稽核管理模式探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17(32):111-112.

[3] 吴建锋. 探究信用社稽核审计的重要性和发展措施[J]. 时代金融, 2018(1):130-130.

[4] 羅晨阳. 加强对电价电费的审计稽核及实施流程化管理对策[J].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18, 5(5):72-73.

[5] 黄莉. 加强对电价电费的审计稽核及实施流程化、在线式管理[J]. 低碳世界, 2017(31):254-255.

作者:李想

第6篇:内部稽核制度

一、 目的:为加强财务监督机制,提高内部财务管理水平,确保集团资产安全完整,制定本制度

二、 权限

1、 对发现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核算、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的问题,属于会计业务的要求会计人员限期改正。

2、 对发现内部管理缺陷,分析拟写内控稽核报告,提出修改完善业务流程制度建议,送呈有关部门讨论修订整改方案,并关注整改工作进展。

3、 对发现的不合法、不真实的原始凭证有权要求经办人员提供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对有损企业、集团利益的行为及时上报集团处理。

4、 参与各公司内部财产清查,库存盘点,有价证券清理等专项稽核工作,调查有关经济事项。

5、 关注企业制度流程实施效果,保证企业、集团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 稽核工作方法:

1、 一般性复核:稽核相关联的原始记录,利用其对应的逻辑关系稽核有关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及其他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稽核经济业务内容真实性、合理性、完整性、数字计算准确性。稽核会计科目运用的正确性。

2、 实地调查,对有疑问或不清楚的经济业务,可以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掌握经济事项的相关信息,取得真实数据。稽核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

四、 稽核的方式:

1、 对稽核发现的问题应积极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督促有关人员整改。

2、 对有损集团利益的行为要逐级上报,未果情况可越级上报。

五、 稽核的工作范围:

1、 稽核会计凭证各项要素完整,摘要描述清晰准确,印鉴及有关审批签章齐全,数字(包括大小写、金额、日期)准确,业务内容真实,会计凭证具有可靠性。

2、 稽核会计报表的准确性,符合集团的统一要求和财务制度

3、 稽核收、付款流程,会计核算方式,资产定期盘点制度的执行情况。

4、 稽核其他会计资料、各种票据、收付款、合同等管理情况的合规性及规范性。

5、 稽核预算执行、考核情况,保证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6、 稽核财务预决算事项。

第7篇:内部稽核制度

为加强公司财务会计资料及原始凭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可靠,防止和减少会计工作差错,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制订内部稽核制度。主要内容如下:

一、 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

1、在公司财务部门内部,指定一位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熟悉各种法规、素质具备的人担当稽核工作,对已经审核的经济业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它会计资料进行审查,防止会计差错,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内容完整。

2、稽核人员不得由出纳兼任,应对发现的问题、差错,及时向会计主管汇报,并反馈给相关会计人员,及时处理整改。稽核人员对经其稽核的会计资料负责。

二、内部稽核工作的主要内容

1、审查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是否存在超标准报销、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以及价格是否存在异常等现象。

2、审查结算票据是否存在超额现金支付、违反现金管理条例、资金是否全部纳入规定的金融机构管理等。

3、审查会计科目运用是否准确。记账过程中会计科目设置是否正确无误;成本归集当中是否有效区分了成本费用与资本性支出,是否有误列、挤列成本的现象。

4、审查公司债权债务是否及时清理。应按季对公司债权债务进行确认并与对方单位相互签认,检查有无呆账的存在,并报会计主管确认后及时做出处理。

5、审查公司签订的各项合同及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合理性,经办人是否在法定授权范围内正确行使其权利和承担义务。

6、审核公司财务收支及计划执行情况是否正常,各项目收入成本是否及时入账,收入与成本的编制依据是否可靠,有关计算是否准确以及各项指标是否衔接等。

7、审核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它会计资料的内容是否真实、完整,计算是否准确,手续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8、审核各项财务物资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并与账面记录进行核对,确定账实是否相符,有无呆滞现象。

9、审核工程结算与预算的差异,审查工程结算内容是否合法、合理,计算是否正确无误,是否符合合同的内容。

10、审核发票各项填写是否正确,收款单位名称是否与发票专用章上的单位名称一致,不一致时,应暂停付款,及时查明原因。

三、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

(一)职责

1、确保公司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它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准确。

2、确保公司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在会计工作中的落实和执行。

3、尽量减少日常会计工作差错,提高公司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完整。

4、加强会计监督与审查力度,杜绝违反财经法纪的现象,提高公司整体财务管理水平。

5、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保证公司各项资产、实物的完整。

(二)权限

1、发现的会计核算问题,有权要求相关会计人员改正,并向会计主管汇报。

2、发现的内控制度的缺陷,可向有关部门报告,提出建议,要求处理。

3、发现的不合法、不合理、不真实的原始凭证,有权要求退回经办人,促其提供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

4、有权参与单位内部财产清查、材料盘存等专项工作,有权调查经济业务的相关事项。

四、稽核工作的方式、方法

1、一般性复核,对经济业务内容真实、数字计算的准确以及表现形式的合法性、完整性和会计科目运用进行复查。

2、实质性复核,通过对经济业务表面现象进行相关调查和技术处理,分析其实质,恢复其本来面貌。

3、实地调查,对有疑问或不清楚的经济业务,可以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取得其基本数据以核实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4、询问相关人员,对经济业务不明白、不清楚、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可以询问相关人员以分辨真伪。

5、查询相关联的原始记录,利用其对应逻辑关系,复核有关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及其它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

五、稽核工作的处理方式

1、对审查发现的问题,应当保守秘密,并及时与相关人员核实,按逐级负责制原则向相关部门反馈信息。

2、对审查发现的问题,应积极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督促有关人员整改。

3、建立稽核工作台账,对发现重大问题进行记录,并追踪落实,纳入考核。

第8篇:内部稽核制度

数十万精品资料免费下载!

內部稽核制度

一、建立內部稽核制度辦法

本校為強化各項作業之稽核,特訂定本內部稽核辦法,分別就內部稽核人員之設立、內部稽核之適用範圍、稽核目的、稽核人員職責、稽核人員注意事項等規定如下:

(一)內部稽核人員之設立及編制:

1.本校設稽核1 至2 人。超逾一人時得設稽核組,並得設組長1 人,辦理本校業務及財務之稽核工作。

2.稽核人員應具公民營單位二年以上稽核工作之經歷,或曾擔任本校會計室內部審核人員二年以上。

3.具大學會計系畢業以上學歷,於會計師事務所擔任查核工作,二年以上並取得服務證明者亦得任用。

4.稽核人員由校長報請董事會任免。

(二)適用範圍

1.本校稽核人員辦理稽核事宜,胥依本辦法之規定。

2.稽核工作包括本校各單位及所屬分支機構。

3.本校稽核人員辦理稽核工作,分定期及臨時二類,定期性稽核,由稽核人員依計畫執行;臨時性稽核,依校長或其授權人之指示辦理。

(三)稽核目的

本辦法之目的,在於協助各單位主管瞭解所屬員工處理業務之時效及求證各項作業是否符合法令及學校內部規章之規定,以提高管理績效。

(四)稽核人員職責

1.稽核人員秉承校長之指揮監督,辦理本校內部各項稽核工作。

2.稽核人員工作時,遇有疑問,應於獲得解釋及徹底了解後,方得擬議處理意見。

3.稽核人員承辦稽核工作,應注意下列各點:

数十万精品资料免费下载!

(a)稽核內部管控制度是否有效且完備?

(b)切實稽核各項資產是否實際存在?除帳(卡、檔)所列外,有無其他資產? (c)切實稽核各項負債是否實際存在?除帳(卡、檔)所列外,有無其他負債?

(d)稽核各項收支及成本與當期預算比較;如有超支或短收,應查明原因。入帳

基礎,分類標準,計算結轉數字等,是否悉照會計制度辦理?

(e)稽核帳(卡、檔)上所列數字外,均是否有合法之根據?

(f)切實稽核經營績效、預算執行、財務狀況等,並予以評核。

4.稽核人員從事工作時,如發現員工有不當情事,除與其直屬主管連繫外,並即向校長報告,不得自行處理。

5.稽核人員從事工作時,得調閱一切檔案,被檢查單位不得拒絕或隱匿。其屬機密性之檔案,應先報准後始得調閱。

6.稽核報告未經校長或其授權人核示,不得逕行辦理。

(五)稽核人員應注意事項:

1.稽核人員從事工作時,必需保持公正獨立,求實求真之精神,與和藹合作之態度。

2.稽核程序按檢查計畫進行,避免不必要之討論與諮詢,儘量減少影響被檢查單位經辦人員本身之工作。遇有不明瞭之事項,應於適當時間提出詢問,至徹底了解為止。

3.不得與被檢查單位人員爭論制度上之不完備;發現錯誤事項,避免當面批評。被檢查單位人員如有申訴建議,應細心聆聽,勿與辯論。

4.稽核人員應充分瞭解有關之現行法令,並熟諳學校內部現行之各種控制制度、規章,並應透徹了解被檢查單位之單行辦法及特殊情況。

5.稽核人員應事前熟知被檢查單位歷史、重要資料、及以往稽核報告內容。

6.稽核人員對於查核結果,應予合理之判斷,此項判斷應有可靠之理論根據,獲得足夠而適切之證明。

7.稽核人員從事公務查核,均為本校第一手機密檔案資料,應嚴格保密,更應提高警覺,注意文件安全,以防失落。

(六)本校在未成立稽核組前,由校長指定人員依本制度之規定執行內部稽核工作。俟組

織擴編時,優先成立稽核組,依本章規定辦理相關業務。

上一篇:纳米比亚下一篇:领导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