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稽核工作论文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对经济活动风险的防范十分重视,会计稽核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阐述了会计稽核工作的内容与必要性,分析了现阶段稽核人员工作上遇到的难题,并对以后的改革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稽核;改革;

引言

现代社会对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防范越发重视,防范手段也越发多样化,作为受到了全社会监督的行政事业单位,更是要将风险防控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财务部门的稽核岗位,正是单位内部风险防控的第一道关卡。

一、稽核的概念

稽核是指稽查与复核,主要目的是监督审查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风险。会计稽核职能归属于财务部门,是在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之前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自查自纠的第一步,主要工作是通过审查财务凭证和财务相关内控流程发现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风险点和人为疏漏,经核查后改正并得以修订相关制度流程对风险点进行防控。

从稽核的概念可以看出,会计稽核工作是单位内部控制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它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进而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还能通过发现经济活动的风险点来完善内控流程,避免违规事项的发生,减少财务损失,促使单位的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内容

上文指出,稽核是为了防范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风险,那么稽核的内容就应该贯穿单位的整个经济活动流程。随着社会的全面信息化建设和内部控制标准的提高,现代社会的会计稽核工作内容应该相应拓宽,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

会计凭证里保存着最原始的会计信息,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是稽核最传统也是最基础的工作。从原始凭证票据的审核中可以反映经济活动的真实性,从票据内容的审核中可以看出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单位法规,从票据审批流程的审核中可以看出这项活动是否符合内控要求。而记账凭证是用会计的语言来记录经济活动的真实状况,所以稽核人员还需要审核会计语言,这包括会计科目、经费所使用的项目、摘要等。这些会计语言描述的准确合理关系到财务信息的质量,做好会计凭证的稽核可以为年终报表数据的可靠性打好基础。

(二)重点事项稽核

稽核工作还包括单位内部重点事项的专项稽核。专项稽核穿插于全年日常稽核的过程中,随着单位工作的需要随时可以开展。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常见的稽核专项有公务接待费的稽核、加班餐费的稽核、科研项目的稽核等。通过对特定事项的稽核,可以有针对性的发现各种类型事务的共性问题,集中整改,修订完善相关内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三)内部控制流程稽核

现代社会内部控制制度日趋完善,各单位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而稽核可以为内部控制流程的完善提供最基础、最前端的资料,所以现代稽核的内容中对内部控制的稽核变成了主要的发展方向。由于接触到单位各种经济活动的报销材料,稽核人员对单位各种经济活动的了解最为全面,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和疏漏也更为敏感,因此稽核人员可以更有效地识别经济活动的风险点,在对内部控制流程的稽核过程中,提出改进措施,建设更全面更可靠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上,更要加强稽核力度,例如预决算管理、资金管理、岗位设置等环节,通过不断梳理业务流程,结合专项稽核,与相关业务人员沟通合作,使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适应社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新发展。

(四)财务报表与决策稽核

稽核人员还要对年终生成的各种财务报表进行核查,确保准确反映单位的真实财务情况,结合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调整报表格式与内容的呈现方式。稽核人员还需要对于通过财务报表做出的财务决策进行判断,提出建议,并对于提出的建议在单位内部开展讨论,尽力防范决策可能导致的风险。

三、现状与困难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机构内部应该设有稽核岗位。但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由于人员受限和相关制度不完善等原因,稽核人员大多还是从事最基本最传统的复核和专项稽核工作,内部控制的完善并没有精力进行,或是没有制度和流程来进行指导和约束。具体工作上的困难还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以人工为主要工作方式

在信息化的时代,大多数的工作都受益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与财务相关的更是如此,例如网上预约报账系统,得以使记账人员直接从预约信息里导入记账信息,自动生成凭证,大大减少了人工记账耗时;再比如网络支付为主流的今天,出纳大部分业务可以通过网银和无现金系统付款,支付宝微信二维码收款,省去了清点现金和刷卡的时间。而稽核依旧需要通过人工翻阅原始单据和凭证来查找错误和风险点,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并未利用大数据挖掘和集成现有信息来辅助稽核的工作,使得稽核工作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效率和原始稽核工作效率一样低下,难以快速甄别风险并改进相应的内控流程。

(二)以事后稽核为主要工作方式

现阶段稽核人员主要是通过已生成的会计凭证来识别风险,纠正错误,而现代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向于在风险形成之前就进行防范,风险出现的过程中及时阻止,为此发展出很多相应的风险防控流程,杜绝了在问题出现之后再去整改的现象。这要求稽核人员适应现代化管理方式,对内部控制流程进行稽核,在对内控流程的改进和完善过程中实现事前稽核与事中稽核。

(三)对稽核工作的重视程度低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有独立的内审机构,也会经常接受外部审计和巡查,管理层倾向于满足于现有的审查制度,对最前线的稽核工作不够重视。事实上,稽核在工作过程中对于单位经济活动的接触最全面,更容易发现其他人员无法发现的问题,在内部控制流程的设计和改进过程中,稽核人员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稽核人员可以持续提供最新接触到的经济活动所带来的信息,而不接触日常经济活动的审计部门和管理层无法获得这样的信息,他们能提供的建议通常都具有滞后性。事后再整改无法及时完善内控体系,更无法从事前和事中对风险进行防范,可以说稽核是单位管理规范化的基础,重视稽核工作就是重视内部控制的基础建设。

四、未来改革方向

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很多都使用国家财政拨款,对于经费的使用要求更加严格,对经济活动风险的防范要求更高。鉴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稽核人员的工作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管理的要求,也无法全面完成稽核岗位设置的工作内容,各行政事业单位亟须对这一岗位进行大力度的改革,本文就目前能够试行的改革方法进行分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向:

(一)提高稽核人员综合素质

上文已经指出,稽核人员不止要对会计凭证进行稽核,还要对单位内部所有经济活动进行稽核,这需要稽核人员掌握经济和法律的相关知识,甚至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相关领域都要有所了解。目前稽核人员都是财务专业出身,对工作所涉及的其他领域都是自学相关知识,这种学习方式不够系统,所学知识也不一定准确。未来单位可以考虑聘用多专业背景的人才,或是组织稽核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这样才能更精准地帮助单位分析风险漏洞,维护资金安全。

(二)建设一体化监控系统

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发展已经足以设计出可以辅助稽核人员查找监控经济活动风险的系统,利用大数据时代的技术挖掘所需数据,设定触发风险预警的条件,实现事前和事中的风险预警,将大大提高稽核人员的工作效率,根据目前稽核工作的需要,一体化监控系统可以与内控系统、财务系统对接,实现如下功能:

1.关联交易与风险单位识别

对关联交易主动识别可以防止单位员工套取财政资金,而对有风险的单位进行预警可以减少单位和其交易的资金损失,这两种交易都是单位不希望发生的。而在日常工作中,靠稽核人员人工查找的方式难以发现,主要是因为人类大脑没有这种对大量数据的记忆能力,也没有精力和时间逐一查找发现问题单位。目前,依靠大数据搜索识别公司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是否有亲缘关系,是否存在短时间内大额交易可以帮助稽核人员判断该事项是否属于关联交易,再通过大数据搜索单位的债权债务情况和历史交易违约记录等功能也早已实现,稽核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系统的风险预警判断交易是否可以进行。所以,将关联交易与风险单位识别功能与网络预约报销系统对接、与合同管理系统对接、与采购系统对接,就可以在采购之前,在签订合同与报销付款时进行风险预警,全面切断这两种交易类型的发生,做到对单位交易的全程监控。

2.审批流程监控

为了内部控制建设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种经济相关活动的进行都需要审批,而现在大部分单位已经实现线上审批的功能,比起线下审批更便捷,也更能防范事后审批、冒用签名等事件的发生。然后稽核人员需要人工审核线上审批的流程来判断该事项是否合规。增加审批流程的监控可以辅助稽核人员进行判断合规性,减少人工耗时。一是可以根据审批记录搜索同一人员申请不同事项的日期是否重合,尤其是差旅审批日期,避免出现重复报销套取资金;二是可以增加事后审批监控,设置申请进行事项的日期必须晚于审批日期才能通过流程,例如公务接待,接待宴请必须先通过审批才能开展活动,避免无审批接待的发生;三是审批流程监控系统与报账系统对接,凡是未通过审批流程的事项均无法入账,省去稽核和记账人员人工审核判断相关流程的时间,以信息系统审核代替人工审核,减少人为错误和人情关系报销的发生。

3.电子票据监控系统

随着电子票据的使用越来越多,财务人员面临的重复报销与票据造假的风险也逐渐增加,由于电子票据的签名需要进行网络验证才能确定真假,为了减少人工进行网络验证的工作量,也为了减少稽核人员查验验证结果的步骤,现阶段对于电子票据的审核亟须对接电子票据监控系统,系统可以实现对所有报销电子票据的真假验证,可以根据检索已报销的发票号避免重复报销,也可以自动识别同一笔业务的发票是否为连号发票来阻止人为规避审批流程的可能。电子票据监控系统还可以通过抽取票据上的销售方信息在交易的最后一步切断与风险单位的交易。而与报销系统对接后,电子票据监控系统可以阻止不合规票据的报销,使之无法进入记账流程,省去稽核人员核查票据合规性的时间。

在各种信息化系统不断应用的今天,与稽核人员相关的专业化系统也应该进行研究开发并进行对接,为财务人员从重复化的机械劳动转向管理型的工作方式奠定基础,通过大数据进行数据搜索与集成,发现人工审核无法发现的问题,加强稽核人员的工作能力,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三)完善相关制度流程

上文所提到的改革方式都可以解决稽核人员现今工作上的困难,但是都缺乏最基本的制度和流程来进行规范。在找到解决方法后,首先要进行的是新的规章和制度的制定,只有拥有相关规章制度,稽核人员在使用新方法解决问题时才能有理有据。单位需要制定稽核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具体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最后还要明确工作职责,使稽核人员始终知晓自己的工作目标。在找到新工作方式后,将如何运用新的工作方式写入规章制度,才能使稽核人员大胆利用新的技术,而不是害怕新技术得到的结论可能带来的风险而不敢使用和研究新的工作方式。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来完善相关制度,才能为改革的进行奠定基础,为以后的改革工作铺平道路,使得大家对改革树立信心。

结语

稽核工作是财务部门自我审查的重要步骤,是行政事业单位风险防控的最前线。在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经济活动所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增多,稽核工作需要适应风险防控手段的改变与工作内容的拓宽,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为所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丁晨,黄天宇.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稽核应用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 (05):27–28+124.

[2] 曹宇娟.事业单位会计稽核工作的思考[J].商业故事,2021 (23):69–70,73.

[3] 王栋.大数据智能经费监控系统在高校财务稽核中的研究与应用[J].经济师,2019 (02):78–79.

[4] 陈洋琴,王争妍.内控背景下高校财务稽核工作刍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 (21):102–103+91.

[5] 刘燕,王栋.浅析高校财务稽核[J].财会学习,2019 (01):34+36.

[6] 程萍.浅析高校会计稽核岗位及制度建立[J].时代金融,2018 (24):310.

[7] 孙红霞.基于内控背景下高校财务稽核工作的思考[J].财务与金融,2017 (02):40–43.

[8] 王靖.内控视角下的高校智能报账体系探索[J].国际商务财会,2021 (07):52–56.

上一篇:富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现代农业影响的研究综述下一篇:药用植物艾草野生种质资源分布及活体资源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