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思维美术设计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设计·工艺”是高中美术新课程中的五大模块之一。通过这个板块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设计、策划、制作的创造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等。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广告设计与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浅显论述在高中美术“设计·工艺”模块中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创新意识的一些策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创意思维美术设计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创意思维美术设计论文 篇1:

浅谈创意思维在高中美术设计模块的教学探索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课程在高中课程地位尤为凸显。高中的美术模块划分为美术鉴赏、绘画、中国书画、雕塑、设计、工艺和现代媒体艺术7个课程模块。在全球经济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力在中国文化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效益。设计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生产力,是时代所需,同时也是美术教育所需。设计是高中美术模块课程中的一个方面,将创意思维与课程结合将极大的促进传统教学的改革,同时也是顺应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该文在以设计课程与创意思维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思维创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造力。

◆关键词:创意思维;美术教育;设计

一、创意思维在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创意能力是指受教育者以自身积累足够的知识与经验为发展前提,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和调动思维的能力。在创意思维能力的驱动下,能够发散我们的思维,激发我们的创造学习能力,最终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同时,学生的创意思维是现代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目的是将学科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際的生活需要中,让学生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在培养者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此树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创意思维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改善之前在学习上的恶习,增进课堂交流活动的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推进了文化文明的进步,这是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创新是一种能力,创意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

二、高中美术设计课程创意思维培养的策略

1.营造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要求,尊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创意的能力越来越重要,现在学校的教学由学生被动学习改为注重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思考,积极参与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创意的能力。高中期间学生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压力,美术课程不再是重点研究的课程,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在美术课程中教师应用轻松愉悦的课程氛围中进行教学,选择设计课程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高中生如何提高对艺术设计课程的兴趣,根据设计课程内容的和综合班级的特色,设置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教师教学形式等。

例如,在《卡通形象设计》一课中导入环节中是以学生小时候及其现在的观看过的热门卡通形象设计出来一个视频形式,背景音乐也是学生们喜爱的卡通音乐就此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视频里的卡通形象,调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这样不仅不给学生过大的学习压力,还增添了学生们的学习乐趣,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设计课程的兴趣,让学生体验边学习边放松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根据《标志设计》中的课堂导入,由猜谜的形式出现,教师通过展示各个城市有代表意义的建筑,引导学生竞猜,不仅做到了学生能够明白标志的意义还了解到了人文情怀,有双向意义的教学形式。因此,说明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程的主题内容,成功的导入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将课堂交给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通过学生主动的探究,把外部的学习知识理论进行自主加工处理,在学生能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2.想象力与教学的有效结合

想象思维就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外一个事物,比如由当前的事物想到过去发生过的事物,或者当前的事物联想到将要发生的事物。它是以众多事物的普遍联系为基础,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其实就是存在着普遍联系,世界上每个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的,不同的东西都是由中介联系在一起。伴随着想象我们看待事物会更加的全面,而且对待问题更加具有战略眼光。我们总是说让想象插上翅膀,因为想象不同于逻辑演绎和推理,而是自由推导的结果,具有较少的约束力,可充分发挥人的本能。形象思维能力是想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文学家和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时候都需要想象,同样许多科学家发明家更需要想象。人们的想象能力离不开个人的阅历与经验,因为这些是滋养想象的沃土,而思维的灵动则是想象开出的花朵,想象能够预见结果,可以明确目标,改变我们的生活,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一切事物都需要想象,纵观历史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我们要联系实际需要,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出我们需要的东西。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而言,价值观和智力发展都更加成熟,想象力对于他们而言则是更加珍贵,高中美术课堂尤其是设计模块的教学,更应该发挥 想象的创造能力,才能够让我们的思路更加的开阔和灵活,而且富有朝气和生命力,也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

3.发散思维模式教学

发散思维是作为创新思维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是从一个问题作为出发点,围绕这一问题拥有不同的方向、不同角度,多方位的进行思考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这一思维过程中,我们的头脑思考问题会非常活跃,思维呈现幅度宽、活性大、思路奇、变动大等特点,具体来说,发散性思维没有具体的方向的约束,横向纵向都可以进行思考,不限于一种方法,能够思考出多种解决路径,从而显示出其活动性很大,而且这种思维下,得出的结果总是出其不意,新颖独特,让人耳目一新。比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他在发明电灯的时候,最大的难题就是灯泡里的灯丝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刚开始用金属材质,但是没有得到非常令人满意的结果,他的发散思维提醒他并且改变了方向,用非非金属类的材料,经过多种实验,终于找到碳化的竹丝为更好的灯丝材料。因此,发散巧思维不仅是多元化的,而且是不确定的,没有固定方向的、没有特定规则与限定的。我们在运用这种思维的过程中,可以摆脱传统的思维习惯方法,突破常规的思维束缚,走出全新的道路,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以及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在高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用鼓励学生用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让学生的思路更加的开阔通畅,比如在高中设计模块课堂中,学生采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设计出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想法,而且这些想法会源源不断的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当然思路的活跃会出现很多种想法,但是我们不能保证所有的想法都是正确的,需要从中筛选出最佳设计方案,最终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在学校上设计课的时候,老师会经常激励学生在短时间内想出更多的设计创意方案,然后画出所能在脑海中想到的所有创意,其实这也是在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在我们的头脑里产生这么多的创意,以此来完成更加具有设计感形式的作业。

4.动手实践,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高中美术设计课程的是欣赏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设计课程中学生的创意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相当的重要,是知识结构在学生头脑中的有意义的建构,引导学生在设计课程中的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运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创意设计,推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现实生活相结合。

笔者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为入手点,以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学习目标宗旨。在《苹果中的五角星》一课与《标志设计》一课以及《卡通形象设计》一课中都体现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创意思维,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学习,组织學生进行动手创意作品的同时,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生创作完毕之后,学生相互进行评价,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检验他们设计出作品的艺术效果,鼓励同学尝试各种手段材料尽享设计创作并结合学会相关的课程理论知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达到建构知识的意识,从而最终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创意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本文在充分的对创新思维的概念和美术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结合亲身实践所得的经验,得出了两点成果,一是在中学美术课程中设计模块领域的教学増加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成分,创造轻松偷快的教学环境,注重个体才能的发挥和因材施教,加大对学生实践的重视,提倡合作学习,集思广益。二是中学美术教学常常美以美术鉴赏课程为主,对设计课程的安排比较少,笔者把设计课程带入到中学美术课堂,使学生对美术教学有焕然一新的看法并且也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在设计课程模块教学中,积极的运用创新思维的理念去构造教学过程,努力通过开设设计模块的课程,来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

创意思维能力不仅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而且也关乎到整个国家的知识创造能力。一个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就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宝贵人才,而培养具备创意思维能力的人才就是众多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所以说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同时这也要求学校要时刻履行培养人才的义务,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贯彻文化素质教育,尽量避免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广大人民教师是培养人才辛勤的园丁,在学校教育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所该也要求广大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增加自身的知识涵养,做到为人师表的榜样。在时代变迁的背景下,注重培养学生创意创新能力,因为每个学生个体都是一片尚未开发的沃土,潜力无限。

高中设计模块的教学如今也是整个高中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业化现象的普及,生产力的飞速提高,商品经济大潮在不断的冲击我们的生活,设计也是随着他们而来。设计课程实际上是紧跟时代的潮流,也是贴近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同时设计也在潜移默他的启发我们进行思考和创意。设计是需要个人发挥自主想象力,而且好的设计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对于人们视觉上美感的要求是很重要的,创意十足的设计作品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从而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所以中学设计模块课程的开展希望能够起到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尹少淳.美术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李树文.创新思维方法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4]吴进国.创造性学习与创造性[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作者:彭丽娟

创意思维美术设计论文 篇2:

高中美术设计模块学生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培养初探

【摘要】“设计·工艺”是高中美术新课程中的五大模块之一。通过这个板块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设计、策划、制作的创造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等。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广告设计与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浅显论述在高中美术“设计·工艺”模块中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创新意识的一些策略。

【关键詞】高中美术 设计模块 创意思维 培养策略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由于现代高中生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以及个人发展需求不同,因此,他们需要发展的美术能力也不同。为了让高中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机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五大学习模块,即“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显而易见“设计·工艺”是由“设计”和“工艺”两部分组成的。“设计”是指对一些或实用、或用于观赏的人工制品进行设计的一系列活动。“工艺”则是指制作一些或实用、或用于观赏的人工制品的技艺。在高中美术课程中设置“设计·工艺”旨在让学生认识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新意识。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高中美术设计模块学生创意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聚焦课堂活动,为创意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搭建平台

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异彩纷呈、富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以及遵循知识生成规律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在高中美术“设计·工艺”板块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挖掘,并准确无误地制定清晰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然后,教师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兴趣爱好等,精心设计形形色色的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将“十字绣”的内容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设计了一项课堂教学活动,即让学生在初步学习“十字绣”技法的基础上,自主创作一幅“十字绣”作品。

在教师的步步引领下,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了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达成了课堂教学目标,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自身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由此可见,教师聚焦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搭建平台。

二、巧借信息技术,为创意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开辟新径

时下,教育信息化时代不期而至。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教学辅助手段如雨后春笋般疯长。这些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着实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为了适应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美术“设计·工艺”板块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换言之,在高中美术“设计·工艺”板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教学辅助手段,富有成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教学辅助手段在高中美术课堂“设计·工艺”板块教学过程中的巧妙运用,不仅大幅提升了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还为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善用评价策略,为创意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注入活力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评价,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得到了及时肯定,他们的自信心也会瞬间提升。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向也会更加明确,各种偏离学习方向的行为都会得到及时的纠正。

基于此,在高中美术“设计·工艺”板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实际表现,善于使用评价策略,切实发挥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再以教学“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对学生的“十字绣”作品进行了有效的评价。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富有创意的作品,教师更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互评等。

各种有效的评价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满满的自信心,还为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新意识注重了活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美术“设计·工艺”模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聚焦课堂教学活动,乐此不彼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创新意识的舞台;教师要巧妙借助信息技术教学辅助手段,卓有成效地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让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成为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创新意识的新径;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让丰富多元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成为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创新意识的推手,促进学生的审美素养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应是每位教师都要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

总而言之,教师要多措并举让高中美术“设计·工艺”模块成为培养高中学生创意思维创新意识的一片广阔天地,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徐晓雯.高中美术模块教学创意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3):46-47

作者:石孔辉

创意思维美术设计论文 篇3:

高中美术设计模块学生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培养初探

【摘 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高中教育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现如今教育部提出了课程改革政策,要求高中美术课程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还要对其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而美术课程设计的模块比较多,部分教师对这些模块缺乏认知,因此导致课程设计出现了诸多问题。本篇文章将阐述高中美术设计模块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方法,并列举相关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美术课程;模块教学;创新意识;创造思维

【文章編号】2095-3089(2018)31-0213-02

引言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高中美术主要分为多个内容和模块,同时各个模块之间还完全独立,并且能够将学科中的各方面内容充分反映出来。然而由于常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少有教师对这方面重视,从而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了影响,为此,教师理应针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方面予以培养,进而使其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一、依靠模块设计达到预期目标

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必须将“物以致用”的理念渗透其中,通过合理的设计,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设计到活动之中。促使学生们一方面能够在活动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还能获得相应的知识信息。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对课堂中需要使用的各类材料的基本数形予以明确,对策进行合理利用,将其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以此创设更具特色的活动形式,进而提升学生自身的绘画水平以及实践操作水平。再者,教师还需要对一些具有较强艺术感的表现形式和设计功能结合在一起,以此促使学生内心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在日常生活中,其通过自己的观察,能够找到美的所在,进而便会更加喜欢生活。最后,设计模块还可以对学生们的日常行为表现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促使学生们无论在日常学习还是生活之中,时刻能够保持持之以恒的态度。在不断提升自己绘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对自身创新思维进行培养[1]。

二、合理利用课堂活动平台

1.基本概念分析。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课堂活动可以算作其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如果课堂活动的内容足够丰富,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大幅度提升。为此,教师理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提炼其中的精华,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同时还需要将每一堂课希望实现的教学目标予以明确,制定出更为适合学生自己的良好教学方案。之后再以该目标为基础,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其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以此开设独具匠心的教学活动。如此一来,学生们便会逐渐转变对于美术课程学习的态度,由原本的排斥逐渐变成喜欢,并且能够充分融入其中,完成知识学习。

2.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进行课程《美在民间永不朽——民间美术》学习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中教导学生们如何亲手缝制十字绣。为此,教师便可以将十字绣作为主要内容,引导其掌握具体的操作手法,并鼓励其充分应用自己的创新思维,从而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独有的十字绣作品。伴随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个人兴趣便会得到有效提升,内心的思维灵感都将得到全面激发,进而使得自身创新思维得到全面激发。因此,教师在实际授课的时候,理应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人需要,进而对其美术素养的提升带来帮助[2]。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1.基本概念分析。

现如今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逐步渗透到了多个领域之中,教育领域亦是如此。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如此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相比于教材中枯燥的理论内容,多媒体可以向学生们提供各类视频以及音频资源,促使学生们的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均能得到冲击,进而使得美术课程的学习变得更为直观。

2.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对于全世界不同风格形式的建筑进行赏析的时候,学生们透过多媒体视频,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整个建筑物外部风格的形态,而且还能够感受背景音乐所渗透的异域风格文化,从而使得自身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不仅如此,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学生们还可以尝试向教师提问一些有关于美术创意的问题,并且学生彼此之间也能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课堂教学的效率便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够得到有效培养[3]。

四、合理评价教学活动

1.基本概念分析。

课堂评价同样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从而能够让教师及时发现当前教学活动存在的主要缺陷,同时也能了解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以此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改进。对于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能够起到赞扬的作用,促使其变得更为自信。而对于课堂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能够起到鼓励的作用,促使其在之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不仅如此,课堂教学的目标也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也会随之提升。

2.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进行课程《美在民间永不朽——民间美术》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其自己对于生活中美的看法,并对其自己独创的十字绣作品进行评价。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较强个性化风格的作品,应当给予高度的赞扬,促使其在未来的艺术品创造中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美术模块教学的时候,应当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引导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之中,并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以此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佳曦.高中美术“设计·工艺”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5(4):151-151.

[2]孙涛.高中美术篆刻模块教学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8):159-159.

[3]徐晓雯.高中美术模块教学创意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3):46-47.

作者:周颖娴

上一篇:医学动物防制下一篇:人力实习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