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用员工安全文化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建设培养安全文化是所有行业中最基本也最重要任务,它是社会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地质勘探行业来说,安全文化更是常年以来人们讨论和关注的重点。地矿、煤炭以及冶金等都属于地质勘探行业,相比其他社会行业来说,地质勘探行业所承载的风险更大,因此,必须加强其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培育才能使该行业不断进步与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聘用员工安全文化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聘用员工安全文化论文 篇1:

国有企业外聘员工管理研究

摘 要:很多国有企业由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先后聘用了大量外聘员工,由于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仍然延用传统的以“身份”划分员工待遇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没有建立和健全对于外聘员工的激励机制,给企业的日常管理和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文章从企业长足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分析了外聘员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目前这种体制下,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有供电 人力资源 管理

1外聘员工的基本情况

国有企业所招聘的外聘员工,基本上都是从具有独立法人的人力资源公司以劳务输出方式到企业来的,这部分人员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不直接与国有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在企业大部分是从事主要的生产、营销岗位,极少部分人员从事管理等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外聘员工中,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一般来说,从事后勤服务工作的为高中毕业,从事生产、营销服务的在大学专科以上。从年龄结构上看,大部分是25-45岁左右的人员。

2外聘员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实际工作经验和业务技能仅能满足企业对其所在岗位的最低需要,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标准不高

外聘员工绝大多数是原其他企业的下岗职工或刚从学校踏入社会的青年,文化水平不高,整体素质也不高,掌握专业技术的能力有限。尽管他们在企业从事的都是一些技术比较简单甚至不需要什么专业持能的工种,但由于他们对生产流程的熟悉程度、实际工作经验、业务技术水平和岗位培训都很有限,致使其实际能力始终仅能满足企业对他们所在岗位的最低需要,难以保证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2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工作中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没有创新意识,给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企业的健康发展,靠的是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外聘员工中,不管是其他企业的下岗人员、还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社会青年,都非常遵守劳动纪律,服从安排,单位负责人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讲价钱、找理由、找借口逃避,脏活、累活都能干。但是,这种服从安排、能吃苦的工作态度都是被动的,而非受聘人员发自内心,心甘情愿。因为外聘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再加上企业给他们的劳动报酬也不丰厚,仅够其简单谋生而已,致使这些员工在工作中不愿意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去创新。他们考虑的仅是只要不被单位解聘,有一份可以维持生计的工资收入就满足了。

2.3没有企业主人翁意识,自身潜能难以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外聘员工的待遇有一定程度提高,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也相对健全。但是,他们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与企业正式员工相比,还是有很大反差。特别是很多劳动强度较大的岗位人员,他们的待遇明显低于自己所付出劳动应得的报酬。这就让外聘员工始终有一种自卑感,觉得自己要比正式员工低人一等,在单位属二等公民或末等公民,不是企业的主人。在单位干一天算一天,随时有可能因找到有更高报酬的单位主动辞职或本企业不再需要被解聘而离开,没有真正的主人翁意识,自身的潜能就不可能被充分开发来为企业作贡献。

2.4工作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不强,给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造成一定影响,给安全生产带来一定隐患

企业在用工中发现,外聘员工普遍比正式员工易管理、“听招呼”、能吃苦。然而,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却没有正式员工强。在安全生产中,发生事故、事故隐患和违反安全操作规定现象发生的机率,外聘员工都要高于正式员工。这是因为,正式员工绝大多数在本企业的工作时间比较长,经过较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具体工作实践,并在不断接受企业包括安全文化在内的各方面学习和教育,明白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因此,非常珍惜自己目前的这份工作。外聘员工就不同了,他们不仅没有正式员工的经历,也没有正式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更没有正式员工稳定和有保障,企业发展的好坏与他们似乎没有多大关系。

2.5进出存在随意性,流动比较频繁,影响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

近年来,随着国企的不断发展,对用工的需求逐年增多。正式员工的增加数量十分有限,就主要是增加外聘员工。外聘员工没有定员定岗,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无据可依,什么时候需要,需要多少,只是根据情况随时招聘,不仅不能保证招聘人员的质量,招聘的数量也不可能十分合理,因为多招聘几名非正式员工所支出的费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受聘人员的报酬不高,部分年富力强,有一定技术的员工内心并不安心本职工作,一旦寻找到更好待遇的职位,随时都会主动辞去现有工作,跳糟到别的单位去。造成人员流动频繁,影响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

2.6钻研业务知识、生产技术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满足完成简单的工作任务,难以培养生产、技术骨干

一是外聘员工的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绝大多数没有能力掌握比较复杂和较高层次的业务生产技能。二是部分员工虽有一定潜能,但由于企业给予他们的报酬不高,他们认为,企业没有给予其展示自己才华的环境和条件,自己技术学得再好,水平再高,单位也不可能给其增加多少待遇。三是企业根本就没有一套完善、合理的对外聘员工的培训机制,企业在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和落实教育培训工作时,注重的只是单位的正式员工,很少考虑外聘员工。因此,要在外聘工中选拔、培养生产、技术骨干就显得十分困难。

总之,以上六个方面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外聘员工中或多或少地都普遍存在着。因此,对外聘人员的劳动用工机制的改革迫在眉捷。

3外聘员工管理的几点建议

3.1严把招聘入口关,确保外聘人员的整体素质

这是使企业无限期使用外聘人员并让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努力为企业作贡献的前提和基础。要建立一整套严密的招聘程序,在确定劳务输出人员时,不仅要注重年龄、学历、经历、业务技术水平,也要注重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精神面貌等,即使招聘不太重要岗位的员工,也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这将为以后在多种不同岗位调整、调动外聘员工提供保证。要将那些政治思想品德好,有一定业务技能、综合素质较高、积极进取,愿意长期为企业作贡献的中青年招聘进来。

3.2建立健全比较合理的外聘员工工资制度,逐步提高员工待遇

这是增强企业对员工吸引力的关键。要想留住人才,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作保障,只能是空谈。对外聘员工的工资待遇不能一大片人员一个标准,年年一个样或几年都不变,要根据其在本企业的工龄长短、岗位的重要程度、劳动强度、技术含量和工作业绩等多种因素制定不同的标准,并做到逐年递增。要将外聘员工的收入与单位的效益挂钩,单位的各种安全奖、效益奖在外聘员工的收入中都应有所体现。使员工感到有盼头、有奔头,积极、主动、安心为企业作贡献。

3.3定员定岗,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

实行公开、公平竞争的人事制度,不仅让外聘人员之间竞争相同职位,还可以让外聘员工与正式职工公平竞争同一岗位。这不仅能增强全体员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也能激发外聘员工刻苦钻研业务、努力进取。

3.4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积极为企业作贡献

这种机制应以奖励为主,如确定合理比例的核心员工或合格员工、标准员工等,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一些业务技术特别过硬、工作能力特别强、业绩特别突出的员工,还可提拔为生产、技术骨干、管理人员以致中层干部,并提高其工资待遇。让外聘员工感到在本企业工作能充分体现人身的价值。

3.5建立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在教育培训方面,对外聘员工也要形成长效机制要进行有计划的分类培训,采取长期和短期相结合、脱产和在职相结合、系统教学和专题研修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政策法规、经营知识、科技知识、岗位技能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培训。不仅要注重基本技能培训,也要重视基本学历的教育,使他们的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3.6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外聘员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要着力营造尊重、理解、关心、友爱的氛围,使所有外聘员工都能感受到单位、组织的温暖,有一种归宿感。要营造和谐进取、不断创新的工作环境,创建有利外聘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我目标的民主管理文化,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理想智慧。要不断改善工作的软、硬环境,使外聘员工有一种安全感和满足感 。总之,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要让外聘员工真正树立主人翁意识。

作者:王晓刚

聘用员工安全文化论文 篇2:

谈地质勘探行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培育

摘 要:建设培养安全文化是所有行业中最基本也最重要任务,它是社会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地质勘探行业来说,安全文化更是常年以来人们讨论和关注的重点。地矿、煤炭以及冶金等都属于地质勘探行业,相比其他社会行业来说,地质勘探行业所承载的风险更大,因此,必须加强其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培育才能使该行业不断进步与发展。本文将从地质勘探行业的概念出发,深度剖析该行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方法,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地质勘探 安全 文化 建设培育

一、 何为地质勘探

所谓地质勘探,主要是指为了满足国防建设、国民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社会经济和社会安全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安全有利的地质基础支撑以及各种矿产资源的保障,从而专门对地质情况进行研究、考察的行业。该行业中包括了冶金、煤炭、地矿、化工以及建材等国有固体矿产勘查部门。其主要工作方式是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地质进行勘查和探测。对地基的基本承载力和地下所含有的矿产资源进行数据勘查。

二、目前地质勘探行业存在的基本问题

1、未建立科学、统一且完善的生态环境资源评价体系

我国的大部分煤炭和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普遍较为干旱。其地貌较为复杂,开采难度较大。许多地区的煤矿资源与水资源都成逆向分布的情况,这为地质勘查和矿产开采都带来了阻碍,不仅如此,这样复杂的地质特征也在制约着我国对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很多煤矿企业在开采的过程当中并未建立起科学合适的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在开采过程中太过自由,缺少约束。在缺少科学评价系统的基础下,会导致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发生。例如,地面塌陷、煤田自然以及瓦斯爆炸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若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出现爆炸的情况,不仅直接影响了煤矿资源的开发还将导致水文地质受到严重影响。

2、没有足够的可供建井的精查储量

随着我国政府机构对煤炭行业进行整治和干预之后,很多不够规范的煤矿企业都面临着极大的生产挑战和压力,使煤炭的生产工作变得更加艰难。地质勘探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安全生产的投入不到位根本无法满足矿产资源开发的需求。这些情况的产生主要由于煤矿企业常年对地质勘探工作的不重视而引发的。地质勘探行业本身所存在的问题:

1、未建立完善的体制

我国目前有中央部门管理的地质勘探部门,也有属地化所管理的地质勘探部门,同时民营企业所建立的地質勘探部门也在不断的扩大,这就使得很多煤矿企业的主管部门对地质勘探部门没有明确的了解,从而在体制管理的方面出现一系列漏洞。

2、管理层薄弱

地质勘探工作不仅包括地面、地下还包括海底等,属于多维空间以及交叉性作业,其工作具有流动性、分散性且作业环境各不相同,具有极大的危险性。而很多企业在进行地质勘探工作时为了避免资金的投入从而聘用一些不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其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都达不到勘探工作的基本要求,没有良好的自我保护的意识,从而加大了企业的管理难度。

3、 地质勘探部门本身的专业基础不过硬,安全生产投入少。

4、作业环境差,大多远离城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难以迅速的展开营救,导致工期停滞不前。

三、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和培养的建议

1、大力营造文化的氛围

由于地质勘探的工作环境差,条件特别艰苦,使很多勘探人员在工作中力不从心。为了改善这一点,相关部门应在生活上加大文化建设,让勘探人员体会生活的乐趣。相关部门应重新审视该工作并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建立和开设一些具有人文情怀和艺术性的活动,让勘探人员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一个轻松的心态,在工作中也能够获取更多热情。

2、对勘探部门整体进行安全文化教育

要将安全文化渗透近地质勘探行业,必须将安全文化植入该行业的每一个人心中。地质勘探部门应该开展大型的安全文化教育活动,将安全文化的每一个内容详细的进行说明,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安全教育人性化亲情化

管理人员在面对一些违章职工时,不能一味的指责对方,而是应该采取耐心指导的方式来让员工从内心接受并认可。管理人员应该将违章职工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细心的为其讲述违章条款以及其危害,以一种温柔平和的态度来拉近与员工之间的距离,真情流露才能使员工更好的接收安全信息,并深入掌握安全文化知识。

四、 建设安全文化教育的影响

1、为地质勘探行业展开新局面

安全文化教育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以实现个人价值以及保护人身安全为主,为建设和谐社会、维持生态平和资源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员工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够为地质勘探行业开创新局面。

2、从安全文化过渡到人文情怀

任何行业中“人”都是创造的主体,因此必须抓好人文素质的培养。一是从管理方面来看,管理人员需要和员工站在一条线上,给予员工思想方面的支持,让整个团队成为一个大家庭,大家共同协作,以保证日后的工作能够稳定顺利的进行。二是从硬件设备上来看,勘探部门必须投入适当的资金用于勘探设备的购买中,这样能让员工在工作中利用最先进的作业工具,也将提供更良好的安全保障。

总结:安全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同时代共同发展和进步,其中的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地质勘探行业对安全性的要求极高,员工必须掌握相关安全文化知识,才能在保障自身和企业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因此,本文将目前我国地质勘探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如果建设安全文化教育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晏丹翌,赵云胜.地质勘探行业安全文化氛围的培育与影响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9,35(3): 53-54. DOI:10.3969/ j.issn.1001-425X.2009. 03.023.

[2] 陈吉礼.浅析地质勘探的安全管理[J].赤子,2013,(3):145

[3] 刘俊.地质勘探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措施[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2,(10):38-39

[4] 张旭.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在地质勘探企业中的应用[J].山西焦煤科技,2012,(z1): 80-81.DOI:10.3969/j.issn.1672-0652.2012.z1.035.

作者:令狐昌孝

聘用员工安全文化论文 篇3: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告诉我们: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一是需要“技防”——安全技术保障;二是要求“管防”——安全管理防范;三是依靠“人防”——安全文化基础。企业是安全生产系统的机体,班组则是这一机体的细胞。班组的员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班组长要带领员工去实现生产过程的安全。班组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员工的生命安全,班组安全决定企业安全生产的命运,班组生产过程和作业过程的安全是一切安全生产工作的归宿。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班组是安全生产之基

班组是安全生产的执行层。抓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使事故预防的能力体现在基层,这是企业确立的长效安全生产的工作战略。

企业安全生产的最终归宿是员工,安全生产的目标是为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而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现场单元作业,要依靠班组员工的安全作业和操作规范执行来实现。员工的安全素质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的命运,班组的安全生产状态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的效果,员工和班组是安全生产管理木桶理论的“最短板”。企业应该制定“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注重班组安全建设,保障生产效益稳定发展”的安全文化建设战略目标,确立“依靠员工、面向岗位、重在班组、现场落实”的安全文化建设思路。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三基”(基础、基层、基本)的根本。

生产班组是执行安全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主体,是贯彻和实施各项安全要求和措施的实体,更是杜绝违章操作和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主体。因此,生产班组是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班组长和班组成员是阵地上的组织员和战斗员。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班组去落实,上有千条线,班组一针穿。国家安全法规和政策的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程序的执行,都要依靠和通过班组来实现。特别是现代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以及安全科学管理方法的普及应用和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都必须落实到班组。反之,班组的安全生产各项措施不到位,规章和制度得不到执行,将是事故发生的土壤和温床。

2.班组是事故发生之源

通过对生产企业所发生大量事故资料统计分析,98%的事故发生在生产班组,其中80%以上事故的原因直接与班组人员有关。安全生产好坏是企业诸多工作的综合反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领导的积极性和热情不行,只有部分职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不行,因为个别职工、个别工作环节上的缺陷和失误,就会破坏安全生产保障系统。由此可以说,班组是企业事故发生的根源,这种根源是通过班组员工的安全素质、岗位安全作业程序和现场的安全状态表现出来的。因此,安全文化建设的重心必须放在班组,功夫下在施工现场,措施落实在岗位和具体操作员工的每一个作业细节。通过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遏制事故发生的源头,这是企业安全生产保障的根本,也是落实安全生产监管重心下移的具体体现。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安全与生产会发生矛盾和冲突是客观的,能否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关键在班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的高低,质量的好坏,最终取决于班组;事故预防和事故应急的有效性,关键在于班组;尤其是当班组生产任务较重,当安全与效率、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成本发生矛盾时,如果班组长和员工“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固,安全意识不强,必然会出现“生产成为硬指标,安全变成软指标”的现象,进而出现“三违”的现象,从而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生产单元(班组)是安全系统的基本细胞,只有细胞健康,肌体才能健康。生产过程中无数次事故教训表明,事故发生的主因是现场,是班组。因此,搞好安全生产,关键在班组。

方法与实践

近年来,我国很多行业、企业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而很多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主要是针对公司或企业整体层面的,缺乏针对班组现场的。其实,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更重要、更有意义。多年来,我们与许多企业合作开展了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实施“班组长素质工程”

目的是对班组长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素质培训教育,更大程度地增加他们的安全科学知识,从而使班组安全生产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更高层次迈进,使班组成员的安全与健康得到保障,具体方法有:明确班组长的素质要求;规范班组长任用机制;确定班组长的安全职责;采取“教”“学”与“做”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实施有效的奖励机制;提高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等。

推行班组自律参与

目的是变他律为自律,变他责为自责,从而提高员工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具体做法为:一是开展“三群”(群策、群力、群管),形成人人献计献策,人人遵章守纪,人人参与监督管理的工作氛围。二是开展“轮流当安全员”活动,人人参与监督、参与管理,在安全生产上发挥带头、引导作用;在作业过程中发挥监督职责,班前班后的现场检查等职责。三是实行“员工健康安全代表(HSE代表)”制职责和作用,承担班组安全监督员职责;代表班组员工反映员工HSE诉求;向上级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四是在班组开展员工“安全从我做起”自评活动。

施行员工亲情参与

目的是使员工对安全的态度从以前单纯的上级要求变成自己对安全的自身需要,具体做法是:将重要的岗位工作的员工家属任命担任名誉安全主任,采取罚款“送红包”制,对一般性“三违”给予批评教育、当场指正,不罚款;较严重的“三违”进行罚款,但罚款要采取给其妻子“送红包”的形式,进行“枕头风”教育,以取得家属的帮助;第二次“三违”加倍罚款,但罚款采取给其父母送“红包”的形式进行家庭严教;若再次“三违”,就属于屡教不改者,就要依法“吊销执照”,待岗培训,培训期间只发生活费。

推行班组名誉员工

目的是强化班组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公司管理人员与员工的沟通和参与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基层工作能力,具体做法是:在公司科级以上和部分主要科员中,选配人员派驻基层担当名誉员工,每年一轮换,这样能够调动名誉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名誉员工的生产现场管理作用,改进、提升、加强班组生产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开发高危岗位“三法三卡”体系

目的是提升现场员工的安全素质,提高岗位员工安全知识和信息的有效性,使高危岗位员工在知识与技能、观念文化与行为文化两个方面掌握、了解和熟悉事故风险性质,以便在作业过程中有效控制和防范事故风险,具体做法是:采用表格和卡片方式,针对每一个高危作业岗位,分别设计有针对性的“三法三卡”,即:S法——岗位事故预防法,H法——岗位健康保障法,E法——岗位环境保护法;MS卡——岗位作业安全检查指导卡,HI卡——岗位危害因素信息卡,DI卡——岗位危险因素信息卡。通过编制、发行、学习、考核等过程,将“三法三卡”的内容外化于形,内化于脑,固化于行。

建立作业现场员工行为方式标准化

目的是实现现场人员作业状态标准化,具体做法为:一是推行操作标准化的“手指口述”,即现场操作的每一个细节,“手到、说到”;二是实行“6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三是推行安全巡检“挂牌制”,防止员工误操作引发的事故,方式是操作工定期到现场按一定巡检路线进行安全检查,并在现场进行挂牌警示。

实施班组培训优化工程

目的是增强员工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具体做法为:制定不同层次的培训,包括班组长、安全员、员工、特种作业人员等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教育方式;采取“理论技术加实物”培训,即在培训员工理论、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物(设备、设施、工具、装备等),对员工进行培训;开展“三结合”教育,即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单位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事前预防教育与事故案例教育相结合;进行“班前五分钟”教育,即结合企业的HSE文化手册、岗位指导书、作业文件、应急预案、岗位“三法三卡”的内容,组织班组学习。进行“五单”示范教练法,即聘用有现场经验的人员对员工进行“单教、单学、单练、单考、单查”。

推行设备设施“操作确认制”

目的是防止由于误操作而发生事故,方法是:按照“想、看、动、查”的程序,即:想本岗位的操作程序、动作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看人机结合面是否存在隐患和缺陷;按标准动作操作设备设施;查设备设施反馈的信息是否正确,对所操作的设备设施进行确认。

推进作业现场健康条件标准化工程

目的是避免因环境污染或不良导致的各种疾病,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对于某些突发疾病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现场救助,保证员工身体及心理健康,方法是:制定现场卫生洁净标准,配备具有卫生急救和基本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卫生人员(兼职或专职均可)和适量救护车辆、通讯系统。

实现班组安全管理系统化、科学化

目的是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实现安全生产,具体做法为:开展班前“三讲”活动,即:讲上一班完成任务情况,对员工尤其是对优秀员工的表现要进行讲评;讲安全规程和应当注意的问题;讲清当班任务和具体要求。推行“六预行为”模式,即:预知、预想、预查、预警、预防、预备;实行动态管理,开展班组风险防范献计献策活动,即开展“每周风险防范献计献策活动”,通过交流和沟通,鼓励员工将一些自己亲历的、但不为人所知的未遂事故进行描述,必要时可编制成手册。开展伤害预知预警活动,即针对生产作业环境的特点和作业工艺的全过程,以其危险性为对象,以作业班组为基本组织形式而开展的一项安全教育和训练活动。

落实作业现场安全基准方案

目的是在客观因素无法避免的情况下,为生产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具体方法是:制定明确、严格的安全作业基准,即制定生产和作业的“红色警戒线”——基准线;明确交叉作业、动态作业、变更作业的安全标准、操作尺度;对夜间、环境恶化等条件下的施工,规定工作规范等。

开展班组安全文化系列活动

目的是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和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安全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具体方法包括:组织安全竞赛活动,如安全技能、救援逃生技能、查隐患和提安全合理化建议竞赛等活动;开展“安全生产周(月)”活动;举办安全演讲比赛活动;举办安全文艺活动;开展安全亲情文化活动,可向员工亲属介绍厂情、工况和岗位知识,采取员工亲属座谈会、手机短信报平安、亲属缝制安全爱心鞋垫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宣传安全文化;开展“安全明星岗”“青年安全示范岗”活动;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开展“警示日”活动等。

编辑 宁 远

作者:罗 云 裴晶晶 白玉兰

上一篇:党性文体特性下一篇:人才工作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