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影视赏析

2023-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英文影视赏析1

论英文影视赏析课程教学中的文学母题

摘 要:以文学母题切入,展开英文影像作品的分析,是提升英文影视课程的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之一,文章以奥斯卡获奖影片《三块广告牌》为影像文本,从文学中的“身体”母题出发,通过对该片的影像叙事分析,试证以文学母题导入影像作品分析模式在英文影视赏析课程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文学母题;影视赏析课;身体叙事

奥斯卡获奖影片《三块广告牌》以其独特的身体叙事再现了后现代语境下身体的处境以及身体的样态,病态的身体与荒诞不经的身体的存在与表达是对美国社会形象的隐喻与尖刻的反讽,可以说影像视域中的身体叙事,再现了后现代语境下身体在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困境中不断挣扎、抗争与和解的荒诞与无奈。

传统的英文影视赏析课通常包括作品介绍、情节分析、影片分析、影片欣赏等教学环节,但此类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难免会在兼顾各环节的过程中错失重点走向泛泛而谈。在影像叙事中,以文学母题切入展开作品分析,将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情节、影像表达方式等要素融入其中,则会使英文影视教学的课堂效率大幅提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以《三块广告牌》为例,如何引导学生在课上快速精准地把握影片叙事的特点,成为起课的关键。首先,教师可以省去冗长的背景介绍部分。诚然,文化社会背景介绍是理解作品的重要环节,但传统的诸如此类先入为主式的引导,难免会抵消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所以有效的做法即是直接进入观影,同时要求学生关注影片中的远景、近景以及特写的变化,跟随镜头找到影像叙事中重复出现的焦点,从而体会到叙事的母题。

文学理论家艾伯拉姆斯在其《文学术语汇编》中为母题做了清晰的定义,他认为文学中的母题是指在文学作品中明显的反复不断出现的成分,它或是某一事件,或是某种技巧或策略,或是某种方案,或是某种标记、文字、符号等[1]。

影片《三块广告牌》是由美国福斯探照灯公司、英国Film4 公司联合制作,由马丁·麦克唐纳编剧并执导,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等主演的犯罪剧情片,该片获得了当年的美国电影金球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同时斩获了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单项奖等诸多奖项[2]。影片通过追凶的故事反映了美国的社会政治现实,身体影像贯穿了该片的主题表达,身体叙事成为了该片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开片叙事从悠扬婉转的经典怀旧歌曲“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的听觉角度开启,歌声中镜头反复闪放着三块广告牌,歌声结束,视点落于停靠在公路边的车中的女主望着广告牌若有所思的画面。三块破旧的广告牌,闲弃已久,但在残留的昔日广告的图画中依稀可见一张孩子的笑脸,这是一个活泼可爱健康的身体,它作为身体的指意性符号引导观众进入影片的独特的身体叙事。

通过观影可发现,镜头停留在那块旧广告牌上那张活泼可爱的孩子的笑脸上足有数秒。孩子白皙细嫩的皮肤,浑圆的脸蛋,结实的小胳膊,粗壮的小腿,都在特写镜头下清晰可见,以此暗示了身体是整个影片叙事的焦点,也是该片叙事的母题。

西方传统中,自柏拉图以降,身体总是伴随着灵魂的高贵而备受贬低,身体一直受到压制;在笛卡尔的主体哲学中身体仍旧与意识对立;尼采的反主体化的权力意志论将身体从深渊中解救出来;福柯则将身体置于权力话语之中;布尔迪厄、涂尔干及巴特勒等承袭尼采和福柯的传统,将身体置于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中,在此身体不再是自然的身体,而是被建构了的身体;梅洛-厐蒂则将身体置于存在主义语境之中,从知识出发认识身体的存在。

由此,身體的表达除去其自身的作为自然身体而存在的意义之外,还具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意义。《三块广告牌》通过对身体影像的表意性的直观展示,在社会、政治、文化的语境中使“身体成了符号的表达,确切说是成了符号的器官或工具,身体成了意义的工具或化身,机制或工作,这个意义从未向身体进入,向自身展示自身,使自身成为已知的样子,并想要在那里叙述自身”[3]。

不言自明,片中的公路、人物的衣着、身体形象、乡村风貌、路边风景无不显露出该片的背景信息,这是当下美国乡村的小镇。而身体作为该片叙事的重要母题之一,使人们更加关注片中出现的各种身体样态。

约翰·奥尼尔将现代人的身体分为五种样态,分别为世界身体、政治身体、社会身体、消费身体、医学身体[4],因此,在观影的同时,将身体分类可以有效地对身体进行深层研究。纵观整部影片,身体可以略分为以下几种样态,见表1。

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按以上方式归纳总结出片中人物的身体特点,从而进入影片的叙事分析。该片首先映入观影者眼帘的便是三块醒目的大广告牌,而高耸的巨大广告牌恰恰是对身体最形象的隐喻。

一、三块广告牌的身体隐喻

片中三块广告牌都是以红色为背景,色彩绵密浓烈,犹如鲜血浸透了每一个角落,铺满了整块广告牌。黑色字体的文字赫然以写意的方式排列于牌子上,犹如三个人的身体,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女儿汩汩流出的血液之中。第一块牌子:在奄奄一息中被奸致死(RAPED WHILE DYING),文字排成两行,上排一个单词,下排两个单词,这样的排列形象地喻指了一个倒在血泊中的身体,她的女儿,已经奄奄一息,可蹂躏践踏仍没有停止;第二块牌子:而仍逍遥法外(AND STILL NO ARRESTED),四个单词,两个一行,被排成两行,这样的排列喻指了一个站立的男人的身体,显然这是罪犯的身体,得意地站在血泊里,逍遥于法外;第三块牌子:怎么搞的,威洛比警长?(HOW COME. CHIEF WILLOUGHBY?),同样四个单词,两个一行,被排成两行,但后两个单词明显很长,看起来像把摆放于血泊中的长椅,而前两个单词的排列犹如一个人坐在长椅上,显然这是威洛比警长的身体,坐在血泊里,无动于衷。每块牌子无论从文字的表达还是从版面的设计都形象且富有深意,不禁唤起人们对身体的想象,正如她的儿子罗比所说,“用二十英尺高的漂亮字体提醒人们她生命最后时刻的生动细节”。

课堂观影时,此处应为重点强调片段,该片的名字为《三块广告牌》,而起课的思路从身体入手,所以在此应引导学生从身体的视角解读三块广告牌。同时根据表1人物、身份和身体样态的关系,可将以上身体形态进一步分成病体、抗争的身体、荒诞非理性的身体等形式。

二、病国病体

通过观影发现,显然该片的主题并非是探讨疾病的本身,而是将疾病作为隐喻贯穿在整个影片的身体叙事中。

黑尔(Hale, David George)在《身体政治》一书中指出:“社会或国家与个人的身体之间的类比永远都保留着生命力,因为长时间来关于人和自然的本质之间的假想都被毫无争议地接受”[5]。身体具有丰富的隐喻性,因而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以人体喻指国家和社会的结构秩序,以身体形象隐喻城市形象等现象比比皆是。身体的意象从古代到中世纪一直被不断地演化和利用来隐喻政治。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以身体喻指城邦的秩序及结构;文艺复兴时期政治思想家们利用身体的形象来探讨国家首脑与成员之间的关系;政治理论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更是用一个人工模造的身体“利维坦”比作一个国家。如约翰·奥尼尔在探讨柏拉图城邦的性质时所言“所以说真正的城邦源于一个‘最早的城市’,即是说,一个放大了的身体”[4]。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该片的编剧和导演用一个小镇作为美国的一个缩影。

如果说小镇是整个美国的缩影,而这个国家在此被比喻成“国家身体”,那么影片显然在明确地表明这是一个“病国”,每个喻体都有其不同的指涉对象。片中警长、警员来自于国家、政府等国家机构,掌握着国家机器,象征着国家权力。而警长威洛比是胰腺癌晚期病人,警员迪克森是个头脑简单、具有严重暴力倾向的躁狂症患者。由此可以说整个“国家身体”从精神到肉体都已沉疴入髓,积重难返了。片中无论是威洛比还是迪克森,均为崇尚暴力之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行种族歧视,折磨迫害黑人。他们完全不受社会礼法的约束,失去了传统文化下作为父亲或儿子所具备的应有的特质。无论何种场合,他们脏话连篇,随口而出。威洛比当着女儿的面,满口脏话;迪克森,当着母亲的面,也会有污言秽语。影片开始就说明了迪克森是当地一个臭名昭著的种族主义者。刷广告的黑人工人见到他就唾了他一口说道:“我知道你,我见过你”。警长自鸣得意地说:“如果我要把所有具有种族歧视倾向的人踢出警局,那么也许只会剩下三个人……”

“暴力总是针对身体的,没有身体就没有暴力,即使是思想文化、语言符号、意识形态的暴力,也总是落实在身体或作用于身体。[6]”以警长为代表的权力机构利用职权对身体实施暴力式管理。暴力最直接的表现即是身体。

身体被暴露于权力暴力之下,失去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掌管自己的身体的权力,人随时都会被剥夺自由的权力,处于躁动不安、缺乏安全感的生活状态。警察的权力无处不在,他们找到广告代理商,威洛比不经询问,直接审问,以污蔑人格罪名直接问罪;而迪克森直接双手掐住代理商的喉咙,甚至后来将代理商直接从窗户扔了出去,利用手中权力对他人的身体实施暴力和控制。他们利用权力,随意羁押人,随意剥夺人身自由。当他们确定无法说服米尔德里德撤掉广告牌后,竟然以吸毒的名义拘捕了米尔德里德的黑人好友,并以此要挟米尔德里德。

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片中身体隐喻进行理解,同时启发其了解西方自古以来对身体政治隐喻的解读,引导学生关注身体与社会、身体与政治及文化之间的关系。该片身体的社会、政治指涉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三、血的隐喻

影片中女主米尔德里德与警长威洛比在警局争执起来,警长一方面以命令的口吻让米尔德里德撤掉广告牌, 而另一方面却在给女主施压,以女主的前夫来挖苦和刺激女主。警长高大的身体,端着肩膀,以高高在上的身体姿态和语气面对看起来弱小的米尔德利多德,镜头中两个身体形成明显的反差和对比,强弱分明。而具有反讽意味的正是这个看起来形象高大,身體健硕,处于上风和优势的警长,在激烈的争吵中,突然喷出一口鲜血溅到女主脸上,令女主顿时错愕。这个外表看起来高大健硕之人,竟然已病入膏肓。显然,影片中溅血的画面呼应了广告牌血红的底色,暗示了身体面前人人平等,女孩被奸致死成片的流血与警长因病衰即亡而喷出的血并无二致,影片在此以细腻的身体叙事展现了警长由忽视他人的身体到看见自己的身体进而再意识到忽视他人身体的恶果的全部过程。溅血画面,引发了警长对身体的思考和自我反省,使其产生对身体的敬畏之心,因此当警长被抬上救护车时,他用尽全力告诫他的同事不要为难米尔德里德。同时,影片借此身体叙事讽刺了喻指国家权力机构的身体,看似强健高大,实则已病入膏肓。

在课堂教学中,此处提醒学生注意警长喷出的血与女主的女儿倒在血泊中的血具有强烈的对比意味。特写镜头定格在女主米尔德里德的脸上,鲜血几乎糊住了她的眼睛,她有些睁不开眼,血似乎是从压力泵中喷出,直接打在米尔德里德的脸上,凝固在她的眼周、鼻梁上、嘴角边。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这个画面的震撼效果,并思考这样的画面使一直强势的警长威洛比对身体、生命会有一番怎样的感悟。

四、抗争的身体与身体的反讽

彼得·布鲁克斯“身份及其辨认似乎有赖于标上了特殊记号的身体,它俨然就是一个语言学上的能指。记号在身体上留下烙印,使它成为一个指意过程的一部分。[7]”

身体形象是人物情感、思想和身份等信息的外在表征。身体既具有生物性,同时也具有社会性。身体被赋予社会属性,身份等社会特征则可以通过身体得以呈现。“身体一直是定义和争辩身份问题的中心场所”[8]。作为文化与政治符号的身体姿态和身体形象成为身份的象征。

片中一个侏儒的身体形象意味深长。片中所有的男性中,只有侏儒一人是遵循着绅士风度及传统、体面之人。他尊重女性,谈吐得体,仗义执言,心地善良。只有在他的面前,外表刚硬的米尔德里德才展露出内心的脆弱,回归于女性应有的魅力。片中当米尔德里德火烧警局之后,与侏儒并肩坐在马路边的石阶上,近景镜头中侏儒的形象显得那么自然、正常甚至很高大。侏儒一直暗中对女主米尔德里德给予支持和帮助。此类身体形象在该片中一反常态,并未被刻画成恐怖的或恶毒的形象,也并未被当作一个哗众取宠的滑稽形象,而恰恰是这个与高大威猛的警察形象形成巨大反差的畸形怪異的身体里充满了对底层人的同情和怜悯以及对当权人的愤恨与不满。可以说侏儒这个身体形象是美国社会中少数族裔、弱势群里的代表。与米尔德里德一样,他也同样以非理性的甚至是荒诞的方式对抗着荒诞的社会。他为支持米尔德里德火烧警局,竟然为她做了伪证。而他的种种非理性的行为却显得他的身体形象在该片荒诞不经的叙述中变得高大起来,从他身上观众可以感觉到底层人之间互助互爱的温情以及同自身命运抗争的过程中对正义的渴求。

女主米尔德里德的反抗也充满了荒诞和非理性,可以说她的对抗体现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分裂状态。她矢口否认用电钻将牙医的拇指钻个洞的事实,并以放火烧警局的非理性方式对抗无能的政府,也正是因为她的一把火,使躁狂的警员迪克森遭烧伤毁容。片中迪克森面部的烧伤实际上意味着身体的改变,他容貌尽毁,不再拥有白人特有且引以为傲的干净白皙的面容,显然烧伤后的略带焦黑的面容使他看起来更像一个有色人种,在此喻指了他的身体变化,此刻他变成了一个曾经被他极度歧视和暴力打压的有色人种。伴随身体的转变,其思想意识似乎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他意识到了自己从前的非理性行为。

片中女主米尔德里德的黑人女友是个吸毒者,而她吸毒的身体恰恰象征了底层人的无奈的抗争,他们麻木自己,不去纠结于自己无力抗争、无能解决的问题,与残酷的现实达成妥协,毒品是他们最好的麻醉剂。遭歧视、遭迫害、遭讥讽,她无力改变这一切,麻醉自己也是一种无奈的反抗。

以米尔德里德为代表的社会底层人,他们以非理性对抗非理性,以荒诞对抗荒诞,是一种无奈的抗争,可以说影片充满了戏剧性的讽刺的力量。

课堂教学中,在此可引导学生关注身体与身份之间的关系,从片中女主黑人好友,街上流浪的黑人詹姆斯,以及失业的生活毫无保障的女主,他们都是社会的底层,片中这些小人物的身体是畸形的、怪异的、非正常的、非理性的,而恰恰是这些看似怪异的身体才是这个时代最善良、最具有人性、最温暖的群体。这一切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

五、结束语

就解读影片而言,麦茨认为“解读影片文本”即“把影片视为富有涵义的表述体,分析它的内在系统,研究一切可见的可潜在的涵义,在各种符码、形式和能指的交织中洞见精密的结构”[9]。该片的精密结构则见于身体的符码在社会、文化及政治语境中的交织与流动。片中展现了被漠视的身体、病态的身体、对抗的身体、畸形的身体、被折磨和迫害的身体、荒诞的非理性的身体等,该作品凸显了身体与身份之间的关系。同时作品也展现了身体在社会、文化及政治语境中的各种样态。约翰·奥尼尔认为人类的身体是环境、社会及文化的建构者,同时又被以上因素所构建,人类的身体形象,身体经验和身体认识无不与社会文化及生活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4],片中的各种身体形态都是美国社会文化的形象喻指。影片的结尾更是意味深长,女主米尔德里德与曾经的死敌、被大火改造了容貌的警员迪克森,扛着枪、开着车一同奔走在追查罪犯的路上。在此,枪支、汽车即是身体的延伸,也是暴力和非理性欲望的延展。荒诞的故事一直在继续。

英文影视赏析,作为一门语言欣赏类课程,是语言类高级课程,它既包含了语言的综合技能的培养,又兼顾文学艺术赏析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高效的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快速精准地把握影视作品的叙事风格和特点,借鉴文学母题切入文本研究的方式来赏析影像文本,是该课程带给师生的一个挑战。

参考文献:

[1]M. H. Abrams.文学术语汇编(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第三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三块广告牌[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9%E5%9D%97%E5%B9%BF%E5%91%8A%E7%89%8C/19511011?fr=aladdin.

[3]汪民安,陈永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92.

[4]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M].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5]转引自武娟玲.《哈姆雷特》中奥菲利娅的身体政治[J].四川戏剧,2014(8):102-104.

[6]陶东风.身体与身体写作[A].陈定家.身体写作与文化症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99.

[7]彼得·布鲁克斯.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M].朱生坚,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3.

[8]曲佩慧.用身体来书写身份——罗斯小说中的身体写作研究[J].文艺争鸣,2013(2):154.

[9]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2006:428.

作者:孙国男

第2篇:通识教育理念下英文影视赏析在民族高校的建构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想要学好语言,则无法脱离文化。电影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在语言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英文影视赏析已经在我国许多高校开设,不少高校教师不仅进行了教学实践,还做了相关的理论及课题研究。本文笔者运用通识教育理念,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讨论了在少数民族高校构建英文影视赏析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通识教育 建构主义 英文影视赏析 民族高校 建构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电影这种古老的娱乐方式,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直观表现手段,它能直接地反映不同民族社会的各种文化。优秀经典的英文影片更是包罗万象,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英语国家的民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社会状况,体现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英语作为一门富含人文知识的语言学科,高效的记忆和浓厚的兴趣是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的基础。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很重要。因此,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通识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英文影视赏析课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国内各个高校包括民族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应运而生。

1 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General),源于亚里士多德的“Liberal Education”,直译为“自由教育”,台湾学者将“Liberal Education”的特征与中华传统文化意蕴相融合,整合了音译与意译的翻译技巧,恰如其分地称其为“博雅教育”。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A.S.Packard)于1829年第一次把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通识教育,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哈佛大学于1945年颁布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指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也不应是彼此对立的。通识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专业教育发挥最大功效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识教育是一个有机体,是整体的,完整的,而专业教育是器官,是为實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一个部分……通识教育应该贯彻在大学教育的始终。”二十一世纪初,美国大学联合会明确指出通识教育的目标:为高年级的学生和终身学习建立起基本的技能;使学生了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主流思想;培养学生更宽的知识面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由此可见,美国大学教育或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和责任感。

通识教育和中国传统教育的理念其实是相通的。子曰:“君子不器。”意为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像器具那样仅仅局限于做某一方面具体的事情。《诗》云:“允文允武。”强调既能文又能武的人才境界。孔子以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志道、据德、依仁揭示出是传统全人教育的指导原则,游艺则指明了落实全人教育的具体方案。礼、乐、射、御、书、数六种课程是为“六艺”,此中礼、乐、书、数属于文教类课程,射、御属于武术类课程,以此课程教育出一种文武兼修的人才。《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种典籍是为“六书”,亦称“六经”。这六种典籍中《诗》系文学作品,可陶冶性情;《书》系档案文献,可使人通晓历史;《易》系哲学原理,使人逻辑缜密;《礼》系维系伦常的秩序规范,使人明德庄重;《乐》系艺术教材,可提升精神境界;《春秋》系历史教训,可使人明断是非,引以为戒。“游于艺”的课程实施,具有现代人文教育知识广涵性的特点和“德”“才”并重的教育取向。可见,中国传统教育,并不满足于通才教育,而是寄意于才德同彰。

1906年,著名学者、教育家王国维在一篇名为“论教育之宗旨”的文章中即指出“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发达”,“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换言之,大学的教育宗旨是要培养完全的人格,即全人教育。教育家蔡元培也对当时中国教育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设想,如教育的独立性,教育不能做工具,教育是百年大计,应该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的。在一段时期里,我国也大力推行这种教学理念,并培养了不少人才。1952年院系调整后,中国采用前苏联模式,以学科分工为主导,使得大学生可能对于非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与价值全然陌生。1995年我国教育部开始推动“文化素质教育”,1999年建立了最初的32个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推行的学校包括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南京工学院和中南大学等。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通识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民族高校也不断加入这个行列。

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他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提出了“发生认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把结构论(structuralism)和建构论(constructivism)紧密结合起来。他的学说中最具影响的一面是强调学习过程的建构性。他提出人的认知结构即图式是通过两个基本过程——同化和顺应逐步建构起来的。同化是指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吸纳进来并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则是指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而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致使认知结构自身发生重组和改造,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通过同化和顺应使已有知识和当前经验不断达到平衡的过程也就形成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过程即知识的建构过程。

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建构主义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他强调教育过程的重要性,强调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理解力和认知的技能和策略,而不是关于事实的现成信息,因此,后来他提出了“发现学习”,即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发现、去建构。另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1978年提出“有意义的学习的”理论,即知识结构的同化论,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

总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的个人建构十分重要,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来认知身边的世界,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消息刺激,学习过程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外部信息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的过程,知识是每个学习者通过学习过程建构起来的统一体。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建构主义提出了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意义建构”的独特观点。以“建构观念取代传统的学习是一种“反映”的观念,更能体现学习的本质特征。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根据建构主义观点,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在内的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观点为英文电影赏析教学实践的探索提供了理论指导。

3 英文影视赏析在民族高校的建构

英文影视赏析充分利用英文影视这一带有特殊功能的信息载体学习英语,直观、新颖、生动、有趣,比单一的有声资料史具有强烈的感观印象。学习者通过观看英文影视片,可以复习学过的英语知识,获得更持久的记忆。建构英文影视赏析课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消除其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还可以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从中学习英语,提升其语言感知能力,切实提高其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

3.1 在民族高校建构英文影视赏析的必要性

建构英文影视赏析是教学改革的需要。国内存在一个普遍而尴尬的现象,即通过了大学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却不能利用英语来进行口头或者书面交流。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没能学好、学会用英语。在英语教学改革的形势下,作为高校,特别是民族院校,必须积极地加入教学改革的研究队伍,为本校的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建构英文影视赏析是促进通识教育的需要。据一个基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和武汉大学所做的调查,对于上大学的具体目的,学生“想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想得到满意的职业”、“想知道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肯定回答高达80%以上;对广度课程的调查,“大多数广度课程的设置反映了校方和学习主管部门的兴趣,而不是广大学生的兴趣”,“广度课程设置偏少而且不合理,學生知识面比较狭窄,目前的大学本科教育仍然注重专业教育”,以5分为满分的话,两项分值都在3左右,学生意见在同意和比较同意之间;对于课程价值的评价上,外国语为4.37分,在比较有价值到相当有价值之间。从这些结果看,大学生相当重视自己的个性、兴趣和潜力的发展,期待大学教育能够使他们找到理想职业和完善自我,认同大学英语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构英文影视赏析是大学英语学习的需要。大学英语是全国高校必设的公共基础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未来择业或者进一步求学都有很重要的影响。语言是文化,也是信息的载体,大学英语教学采用不同方法给学生提供均衡广博的多学科知识内容,以此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欣赏、借鉴以及吸收其精华,同时启发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入门和兴趣,既有利于通识教育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的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课程培养功能看,英语教学能使学生增加观察和思考世界的方式,宽容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与全球化时代注重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相吻合。

建构英文影视赏析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需要。民族院校的生源情况不容乐观,学生整体水平普遍偏低。很多学生,包括研究生的英语基础都较差,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或者害怕英语学习,甚至完全放弃了英语学习。因此即便教师认真备课、授课,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英语学习,成为了教师的难题。国内外皆有大量研究表明,影视赏析教学可以恢复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让教师和学生更加轻松,因此针对各校的特殊情况建构英文影视赏析课程是当务之急。

建构英文影视赏析是《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需要。该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要达到该课程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兴趣是关键所在。而以英文影视教学为载体,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建构英文影视赏析是创特色教学和课题研究的需要。任何一所高等院校,包括民族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方面都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才能在同类学校中显得出类拔萃。

3.2 在民族高校建构英文影视赏析的可行性

软硬件方面的可行性。英文影视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少院校与英语教师一直在实践英文影视教学,进行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制订了教学大纲与指南,整理出了符合民族高校影视教学的教学方法,为影视教学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可参考相关的经验,最终是《英文电影欣赏》的建构具备了软件方面的可行性。另外,近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受到广泛推崇,各高校也配备了足够数量的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在教学过程中可使用DVD光驱、DVD影碟机或利用移动U盘或硬盘通过UBS插口播放中英双字幕英语影视作品,使《英文电影欣赏》的建构具备了硬件方面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英文影视赏析课程的构建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识教育的本质的需要、大学英语学习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需要及创特色教学和课题研究的需要等验证了该课程的必要性,民族院校的软硬件保证了该课程的可能性。该课程的构建与设置应利用语言载体,融入经典英文影视作品,充分调动语言学习者的热情,使他们快乐轻松地享受影片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听、说、读、写、译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最终提高英语水平,加强人文素养,掌握更全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董云川.通识教育溯源:西方与本土的视角[J].学园,2011(4)

[2]龚金平.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公共影视课程的理念革新与实践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3]刘小枫,甘阳,于喜强.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J].开放时代,2005(1)

[4]余凯.关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大学教,2003(1)

责任编辑:陈顺

作者:秦霞

第3篇:英文影视赏析

《辣妈辣妹》影评

摘 要:由导演的《辣妈辣妹》是一部喜剧、家庭、奇幻电影,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一对母女由最初的互相不理解,经过交换灵魂而得以亲身体会对方的生活,最后隔阂消除,母女益发情深的故事。当噪音不再是噪音,继父并不是恶父时,当她们真正的体会到了别人的生活,以及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已生活的状态,不是因为我们倔强的就要这样,而是你们并不了解事情的真相)。

一、辣妈辣妹的剧情简介

黛丝·科尔曼(杰米•李•柯蒂斯 饰)是一个心理医生也是一个单亲母亲,独自抚养女儿安娜(林赛•洛翰 饰)与小儿子。但黛丝跟安娜的关系一直不好,两人都看不惯对方的做法。妈妈一直不理解高中的女儿,并且试图控制女儿的生活,不允许女儿参加乐队,对于女儿经常得到的F加以批评,并总是肯定的说“如果我是你,我肯定会很努力„„我可以通过所有的考试„„”。女儿同样不理解妈妈,她试图向妈妈解释些什么,而且一直认为母亲是幸福的,因为她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一个星期五的早上,为安娜乐队及母亲再婚的事,两人又闹起来,互相表露着各自的不满。这天在唐人街的一家餐馆,两人同时冒出个念头,希望自己变成对方,并表示如果换做是对方,事情就会有好的结果。这种幻想,在一块神秘饼干的参与下,居然实现了……一觉过后,妈妈和女儿如愿地换了灵魂,惊恐中她们不得不接受事实,走进对方的生活,互相配合做好各自的事:妈妈去女儿的学校上学,女儿去代替妈妈做一名心理医师,虽然这并不是她们待见的。这期间经历的事,才让母女认识到各自的生活,理解到各自的感受。或许处在她的位置你会比她做得更恶劣,就像妈妈被女儿的朋友考试所害,在受到帮助时,她竟恶意的去报复。她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对方,同时也让母女学会彼此谅解。 与此同时,女儿作为“未来继父的未婚妻”终于真切的了解到继父的想法以及继父对自己和母亲的爱。糟糕的是,苔丝妈妈不久就要嫁人,再做新妇了。就在跌跌撞撞中,母女两人在相互体会着对方的生活,最终在妈妈的婚礼上,母女二人终于回到各自的躯体。

二、影评

1、本片最重要的是反应母女之间的矛盾,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庭中孩子与家长的关系相同。 现在大多数的家长们爱自己的孩子,给了孩子们所想要的一切,但是却并不了解孩子不知道孩子内心的世界,所以一味的以自已的方式去给予他们。但与此同时孩子们也不理解,既然给予了一切,为什么还要有所限制,所以我们抱着各自所持有的态度相处着。因此在相处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应该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在没有了解事实的情况下,不要对别人的做为轻易的Say No!

2、在身份互换中女儿也清楚的明白了继父的想法和继父对母亲和她的爱,如果不是这次的互换,也许女儿永远都无法知道继父的爱。这足以说明表达出来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我爱,我就要把我的爱表达出来。看到这里,我突然有些愧疚。我如此爱我的父母,但十四年来好像从未面对面的对父母说过“我爱你”。至多是在信中、电话里吝啬的说“想你”,而从未告诉过父母我对他们的爱。尽管现在是文字表达,但我要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每每长大一天,我的爱就会多一点,父母不仅给予我肌肤,还给了我思想和品德。

3、 影片中的男主角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开始时是被安娜的个性所吸引的,在安娜进入母亲的身体之后,其个性魅力仍无法被容颜掩饰,男主角转而对“母亲”着了迷。 这让我很感动,觉得男主角很真诚。我虽然无法接受那么大的年龄差距,但是,这也可能是真爱的一种吧,如果那种东西存在的话。在我看来,男女主角的那种接近灵魂的交流,很美好。

三、总结

母女之间的交流沟通很重要,虽然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影片中的那种交换灵魂的事,那只不过是对换位思考的另一种幻想式诠释。但是,不同的人之间的交流是很微妙的,有人用言语,也有人用行动。无论如何以何种形式交流,最终,浓浓的亲情终会渗入心底的角落和每一根血管,有句话说的好:血浓于水。况且,母女之间本就是血肉相连的,冲着这层不可分割的让人窝心的联系,为人子女的都应该以最宽大的胸怀拥抱母亲。我会在成长中体会父母的感受,也希望父母可以理解一个越长越大的女儿的心。

第4篇:法律影视赏析《七宗罪》影评[1]

叫人叹为观止,Brad Pitt也得以证明自己并非徒具外表的靓仔小生。另一方面,片中的美术指导与摄影技巧也是同样的严谨细如果你还未看过《七宗罪》,那你请别问任何人本片的故事大纲,因为好奇是影片最主要的成功元素之一。导演David Fincher不但打破好莱坞传统类型电影的框框,还不断把惊喜带给观众,使这部看似是警匪惊吓片的电影比任何同类制作如《沉默的羔羊》等还要出色和震憾。

首先,单是三位主角的演绎已致,令气氛更加深沉诡秘,如那不停下雨的城市,灰暗的室内灯光与强烈的光影对比等,处处尽显导演的功力所在。David Fincher对气氛与场面后掌握完美并能尽情发挥,在强烈的个人风格背后,创作出比《2020》更具末世感觉的现代城市,足以令观众不寒而栗。

对David Fincher的这部影片早就仰慕已久,惭愧的是直到上周才第一次欣赏到。

‚Seven"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到十六世纪后,基督教用撒旦的七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七种罪恶(七宗罪,the seven deadly sins):傲慢 (Pride),嫉妒(Envy),暴怒(Wrath),懒惰(Sloth),贪婪(Greed),暴食(Gluttony),以及淫欲(Lust)。

导演David Fincher显然不是要拍一部讨论宗教意义的影片,他只是想凭借七宗罪来描绘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下日渐沉沦的人性。

关于人之初性本恶与性本善一直是人们喋喋不休的问题。一部《七宗罪》又给我们以何种揭示?七宗罪是16世纪基督教用撒旦的七个恶魔形象代表的七种罪恶:暴食,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愤怒。

影片中描述的那个城市是个常常下着雨,破旧不堪的城市,那里的人奢靡,颓废,冷漠。老警探在那里生活了大半辈子,总有处理不完的犯罪案件,呼吸着毫无生气的阴冷空气,都已厌倦,心也快冷漠了。还记得他告诉年轻警探妻子的那句话:在这里,如果遇到强奸,不能喊‘救命’,应该喊‘救火’,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那是个怎样令人窒息的城市啊。于是一个以上帝之名的恶魔出现了。 凶手以上帝传道者的名义,通过《圣经》的道德审判来杀人,最终以身殉道,而警察最终成为凶手计划的执行者。是七罪,还是七罚?从某种角度看,悲剧中没有正邪的区分,这是令人无奈的悲剧,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宿命吧。无论正义与罪恶,最终都没有逃过宿命的安排。是社会的悲哀还是人生的作弄,茫茫之中,天主的那七大信条如影随行,不可抗拒,看过影片的人都不免颤粟——是不是我也有罪。

第5篇:影视作品赏析 第1讲 教案

一、授课题目

第一讲人物是影视作品的核心

——对影片《生死朗读》中汉娜形象的分析

二、教学时间安排

4课时

三、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影视作品中人物塑造的手法及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及表现。

1、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塑造的手法。

五、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讲人物是影视作品的核心

——对影片《生死朗读》中汉娜形象的分析

影片资料:

中文译名:生死朗读 英文片名:TheReader 类型:剧情/爱情/战争/历史 国家:美国,德国 片长:123分钟

导演:斯蒂芬•戴德利

制片:安东尼•明格拉西德尼•波拉克(等) 编剧:本哈德•施林克

主演:凯特•温斯莱特拉尔夫•费因斯(等)

剧情介绍

“二战’’后的柏林满目疮痍。某天当少年迈克尔(大卫•克劳斯饰)从学校回家时,突然生病倒地,这时一名叫汉娜(凯特•温斯莱特饰)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当迈克尔由黄疸病康复后,他找到了汉娜答谢她,_不料两人却很快卷入了一段激情而秘密的关系,虽然汉娜的年龄比迈克尔大了20岁。

迈克尔发现汉娜很喜欢听他读书,而他朗读的力量让他们的关系更为亲密。《奥德赛》、《阴谋与爱情》、《无用之人》……一本本读过来,汉娜深深着迷。然而有一天,汉娜却突然不辞而别,留下迈克尔暗自神伤。

八年后,迈克尔虽然已经淡忘了汉娜,但是那段关系一直是他最甜蜜的回忆。已经是法学院实习生的他在毕业之前参加了一次对纳粹战犯审判的旁听。就在这时,迈克尔与汉娜又相遇了,但是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与汉娜这样见面——她憔悴地坐在被告席上,作为一名纳粹战犯!

审判开始了,原来汉娜曾做过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面对事实她供认不讳,

1 对所有的指控全部承认。审判进行得很顺利,汉娜面临的将是终身监禁……然而此时迈克尔发现自己仍然深爱着汉娜,而他也无法相信汉娜曾是那样的人,于是他开始调查整个案件的始末,直到最后他发现一个秘密,一个导致了比忏悔更令人心碎的爱情悲剧的秘密……

拍摄背景

电影《生死朗读》根据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目前这本作品已经被翻译成39种语言,在全球卖了上百万本,还是第一本登上《纽约时代》畅销书排行榜冠军的德国小说。

在2002年奉献出那部让观者动容且获得了奥斯卡9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终助妮可•基德曼夺得后冠)的《时时刻刻》之后,导演斯蒂芬•戴德利苦寻良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下一部电影计划——改编《生死朗读》。这个饱含着爱、罪恶、秘密与救赎的故事在打动全球无数读者的同时也深深触动了他的心。也正是因为面对着如此令人唏嘘的故事,斯蒂芬•戴德利感到了无限压力。早在开拍前和韦恩斯坦公司商谈影片时,斯蒂芬•戴德利就一直被自己能否把握好这部电影的改编所困扰。还好家人和影迷给了斯蒂芬•戴德利力量与自信,最终在他的带领下,《生死朗读》顺利拍竣。

虽然事关“二战”与纳粹的影片多如牛毛,但斯蒂芬•戴德利对本片能脱颖而出充满信心,因为《生死朗读》对那段惨绝人寰往事的观点非常独特:它不再关注那些惨无人道的罪行,也没有惨烈的画面作为刺激,而是全心全意把焦点放到了普通人的身上,通过他们的转变来折射出那段罪恶的往事。“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刽子手,更多的人都是不知不觉就参与到了罪恶之中,像汉娜一样,”斯蒂芬•戴德利说:“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只是没人关注过他们而已。而实际上他们往往付出了更为惨痛的代价。”也正是这样的独特观点才使《生死朗读》从斯蒂芬•戴德利的选择中闪耀出不一样的光辉,顺利得到了这位奥斯卡提名导演的青睐,而如此有威慑力的故事,再加上导演与主演的小金人星光,《生死朗读》早就在各大媒体的“2009年奥斯卡预测”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虽然最终败给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却并不能掩饰本片巨大的艺术魅力。

理论准备

叙事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是要通过对人物的塑造才能得到体现的,所以,人物在叙事艺术作品中处于一个很重要的位臵,它是叙事艺术作品的核心,因此,高尔基把“文学”称作人学。自然,电影中的人物也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作品的核心。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编导创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同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展开的。可以这样认为: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事件、动作、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2 而创造人物性格的关键是要掌握好人物的性格逻辑。作品中人物的一言一行必须要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或者说,要按照人物的轨迹向前走,他说的及他做的必须是他可能说的或可能做的。另外,还要写好人和人的关系,即将人物放到矛盾冲突中去表现他们的性格,与情节一起,将人物性格尽情地展示。

鉴赏分析

有罪的爱情,各种奇特的狂欢 充满了恶毒的亲吻 一群魔鬼也高高兴兴地消遣 在窗帘折褶里浮动

——〔法〕波德莱尔《恶之花——被杀的女人》

当地时间2月23日凌晨一时,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仪式在美国洛杉矶柯达剧场落下帷幕,34岁的英国演技派巨星凯特•温斯莱特凭借自己在《生死朗读》一片中精湛的表演如愿以偿地捧走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的金杯。应该说,这是个令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满意的完美结果,但其在最佳影片角逐中败北,却让包括许多看好此片的人大跌眼镜。

必须承认,在获得2009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的五部影片中,|生死朗读》相当具备夺冠的实力。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建筑在一个已经于全球取得了广泛赞誉并荣登《纽约时代》畅销书排行榜冠军的原著基础之上,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导演是赫赫有名的斯蒂芬•戴德利,更不仅仅因为它的制片人中竟然有两位是已故大师级的安东尼•明格拉和西德尼•波拉克,前者凭《英国病人》声振影坛,后者的《走出非洲》等片则一直是影视学院学生顶礼膜拜的经典……单凭剧中由凯特•温斯莱特扮演的女主人公汉娜的形象便足以让《生死朗读》像一个坚硬的铁钩,牢牢地牵住了每一个观众的心。恰如《玫瑰人生》的女主演玛丽昂•戈蒂亚在为凯特•温斯莱特祝词时所说:“……(汉娜这个角色)融合了你身上那些一直令我们着迷的气质:激情、敏感和惊人的深度,当你的人物穿越时间、爱还有艰难的环境,我们作为你的观众,凯特,无时无刻不为你揪心。”应该说,这些话既是对凯特•温斯莱特卓越演技的赞誉,也是对全片的高度首肯。

尽管如此,《生死朗读》还是败北了。原因很复杂,但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比较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在一部分专家、观众乃至奥斯卡评委看来,本片在对“二战”进行反思时,对导致这场人类灾难的纳粹分子过多地投入了同情与理解的成分,有为其翻案或洗刷罪行的嫌疑。如就有人指责本片的导演用一种艺术化的手法给残酷的历史披上了温情的外衣,甚至站到理解罪恶的立场上来描绘汉娜这个人物。

真的有为纳粹翻案或洗涮罪行的嫌疑吗?让我们从分析剧中主人公汉娜这个形象开始。

一、恶

汉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 当1958年的夏季,15岁的德国少年迈克尔狂热地爱恋上比他大了20岁的汉娜,在她这里得到了爱情的欢愉,以及比家给予的还要多得多的温暖的时候,我们除了对他们两人间的年龄略感不适以外,其他方面似乎说不出什么微词,甚至某些时候,我们倒被两人炽烈的爱感动着,衷心希望他们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然而,随着汉娜不辞而别,阴云与谜团开始布满我们的心:汉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她为什么神龙见首不见尾,为什么会在点燃了迈克尔内心熊熊的火焰后又毫不留情地泼上一盆冰冻的冷水?直到八年后,迈克尔已成为法学院高材生,作为实习生去旁听一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时,我们才和他一样恍然惊醒,而过去的一切疑问也都随着法庭上那熟悉的声音的再次出现迎刃而解:汉娜之所以如此神秘,完全是因为她曾在纳粹集中营当过女看守的缘故。

如果仅仅是当过女看守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影片中迈克尔的老师在讲解法律时说:有8000人在奥斯维辛工作,但只有19人被判有罪,6人被判谋杀。要证明谋杀,首先要证明意向的存在,也就是说,虽然当时你在奥斯维辛工作,但如果只是在按上级的命令行事,并没有在上级的命令之外“额外作恶”的话,那你就是无罪的。换句话说,如果你是完全被动作恶而不是主动作恶,那么你就是无罪的。审判不是按照道德,而是按照法律,并且是按照“事件发生时的法律”进行的。

那么汉娜有罪吗?她有主动犯罪的“渴望’’和“行动”吗? 答案是肯定的。

集中营的幸存者指控说:汉娜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当看守期间常常选一些年幼的、虚弱的、会识字的女孩去为她朗读。她给她们吃的,给她们找地方休息,看起来像在保护她们,可真实的目的却是处死她们,好为新来的犯人腾出牢房。

集中营的幸存者还指控汉娜和其他的看守说:1944年冬,汉娜等人带着集中营的女犯们迁移,当晚在一个教堂住宿时遭到了盟军飞机的轰炸,汉娜和其他的看守眼睁睁地看着教堂内的几百个犹太人被活活烧死,却拒绝开门……

更加可怕的是,汉娜还是一个身在“恶”中却对自己的“恶”毫无认识、毫无悔意的人,她不但不为自己所犯下的罪恶忏悔,相反,竟然为自己辩解说是工作需要而已。

“换了你,又能怎么样呢?”恐怕谁都忘不了,理直气壮的汉娜拍着桌子质问法官的这句话语。

够了,当影片讲到这里,汉娜的形象巳是十分明晰。她是一个恶人,一个像屠夫般残忍地杀人的人,她根本不是什么美丽的天使,而是一个长着一副迷人面孔和优美身材的恶魔,是长着美丽花瓣迎风绽放灿烂夺目的罂粟,谁沾上她,谁就算是和撒旦结了亲。她之所以让迈克尔为她朗读,不是因为爱恋和倾慕,而是延续了在集中营的一种习惯和喜好,她从来也没有爱过迈克尔。迈克尔只是被她奴役和利用的一个工具,就像在集中营所选的朗读者当中的任意一个一样。

可怜的迈克尔意识不到这一点,他的世界只有汉娜,在和汉娜吵架之后总是哭着请求汉娜的原谅:

“你肯原谅我吗?”

4 “你爱我吗?”

15岁,一个情窦初开、极度自尊、傲气冲天的少年,仅仅是因为爱着面前这个女人就忍受着一切不公平的待遇,甚至像乞讨一般地追问着对方爱不爱自己。尽管汉娜点头了,却只是在虚与委蛇。当时的迈克尔信以为真,而八年后,身处法学院的迈克尔终于了解了事实。他的第一个举动是来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望着已归于平静的曾经的杀戮场所,他在想什么?极有可能的是:如果年代错乱、时光倒流,他也将成为被汉娜杀死的人的当中的一个。他为自己的这个发现害怕、痛苦、惊悚、战栗,于是采取了第二个举动——不仅止住了去看守所探望汉娜的脚步,相反,还向一个一直对他有好感的女生交付了足以称之为对恶女人背叛和报复的身体和感情。

迈克尔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也是我们希望他做的选择。

然而,且慢,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为什么我们还跟迈克尔一样又陷人了另一个不可解开的结?望着法庭上一脸茫然、被人陷害的汉娜,听着旁听席上传来的阵阵“纳粹!纳粹!”的咒骂声,迈克尔在流泪,而我们,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是怎么了?我们的感情、道德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难道她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人吗?为什么我们要为她今后的命运感到揪心?想来想去,全都是因为那个被汉娜苦心保守着,同时也未被迈克尔说破的秘密。

二、花

这就要问:在法庭上,汉娜要保守的秘密是什么,什么样的秘密值得她宁可终生坐牢也不愿意泄露?

汉娜想要保守的秘密其实很简单,就是她根本不识字,她是个文盲。当初,她之所以喜欢听迈克尔为她朗读而自己从来不看书就是这个原因。也正因如此,法庭上提交的那封写给监狱长的有关不开门让犹太人活活烧死的报告不可能出自她的手笔。在那场教堂罪案中,她和其他的看守犯的是同样的罪,既不是主谋,也不是主犯,所以,应该和其他的看守一样是被判几年而不是被判终身监禁。

正是由于她死死保守着这一秘密,拒绝在字迹鉴定时透露出自己不识字的事实,让其他的看守钻了陷害她的空子,而她自己似乎也愿意以牺牲自由为代价来继续维护这个秘密。至于迈克尔,原本可以出面作证,还历史一个真实的面目,让汉娜脱离终身监禁之灾,但他最终没有说出这一真相,为什么?原因有二:一方面,迈克尔在得知了汉娜的真实身份和曾经犯下的罪后,为发生在自己与汉娜之间的那段恋情感到羞愧,他无法释怀自己曾与法西斯成员有染,他觉着自己一旦说出真相便面子尽失,因此,在说出真相面对羞耻与保持沉默求得体面之间,迈克尔选择了后者;另一方面,迈克尔这样做也是出于对汉娜的尊重,以维护汉娜极力维护的尊严。

尊严,是的,我们在这里讨论到了人的尊严。约翰•高尔斯华馁说:“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

汉娜就是一个极其讲究个人尊严的人。她知道一旦对外公布自己是个文盲必

5 将遭到这个社会的耻笑、嘲讽和唾弃。为了尊严,为了面子,她想尽一切办法保守这个秘密,所以和迈克尔一起旅行时,路线、地图全由迈克尔设计,点餐时也和迈克尔保持一致,但有一点是必须做的,那就是自己也要摆出一副看菜单的举动,哪怕那菜单被自己的手拿倒了。

不管怎样,汉娜的这种自尊、自爱,甚至为了自尊而放弃自由的举动体现了人性中积极和美的一面,它深深地打动了所有观众的心。尤其是当我们想到汉娜这种对失落尊严的寻找,对尊严的极度追求,不是她自身的需要,而是社会偏见逼她如此的时候,我们就更加理解了发生在汉娜身上的这出悲剧的实质。是社会在按照知识的多少对人进行划分,而这种划分的标准让汉娜落到了最底层,她无法得到别人的尊重,只能受到蔑视和嘲讽。她无法接受这一点,她也想活得像别人一样有尊严。可是在和平年代,她找不到这样的机会,而战争到来时,她惊喜地发现,自己虽然是个文肓,但却比有知识的犹太人“高级”,于是她放弃了西门子公司给她提供的可以升迁的机会,主动报名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去当看守,之后便开始了各种残忍的报复行动:不仅杀死那些有知识的孩子,还眼睁睁地看着听着教堂内几百个犹太人在火中呼喊救命却不开门。她为什么这么做?思来想去,只能是因为强烈的自尊背后掩藏着强烈的自卑,而强烈的自卑导致了强烈的忌恨,强烈的忌恨让她成了一个杀人的人,也只有消灭了那些曾经瞧不起自己的人才能满足她那变态的极度的自尊。

同样,和迈克尔的关系也是如此,唯一的不同是她不能再像战争年代那样随意地奴役、随意地杀人,她必须拿身体做交易,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种种的不平等以及不容分说的条条命令:

“给我读《战争与和平》。” 还有,“你伤害我,还没这个资格。”

应该说,汉娜希望做一个有尊严的人,一个不被人蔑视的人,一个和别人平等的人,这个要求并不高、并不过分。只是,她不能为了找回做人的“尊严”便去做恶人,更不能去做一个对罪恶还产生了依赖感的人。好在汉娜在人生的最后关头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对他人、对迈克尔做出的伤害,她做出了心灵的忏悔,那索走她性命的书本以及那装钱的盒子洗出了她恶之外善的潜质。

正因为汉娜在恶之外还具备这种善的潜质,正因为汉娜保守秘密的举动是为自尊,才让迈克尔在接下来的长达十年的岁月里欲罢不能,他开始用朗读的方式对汉娜进行救赎,只可惜汉娜出狱之际,爱被破灭,走上了绝路。死,成了她最得体也最能保持其尊严的归宿,而故事的感伤因素也在这一刻成了全片的主旋律。

汉娜是一个悲剧。她不知道自己是扭曲的社会风气的变种。她在罪恶中寻找尊严,却构成了对正义和良知的背叛。

从这个角度说,汉娜是不是纳粹已经不重要了,德国人是否都参加过纳粹也不重要了。也许,这根本就不是一部反思“二战’’的电影,相反,它引导我们思索的是人性,是人性的本质、本质的剥离以及剥离后的挣扎与痛苦,换言之,影片的战争背景是完全可以被挪移和替换的,“二战”并不具有背景的作用性。

6 小说也好,电影也好,引导着我们思索的是文盲与扫盲、文化与文明的那种触目惊心的,甚至足以让整个人类忧心忡忡的强烈冲突。也许这才是《生死朗读》体现给读者和观众的极其深刻的艺术内在性。

三、恶之花

在汉娜的身上,善与恶并行,这让我想起波德莱尔的《恶之花》,那本诗集的主题就是恶及围绕着恶所展开的善恶关系。恶指的不但是邪恶,而且还有忧郁、痛苦和病态之意,花则可以理解为善与美。波德莱尔破除了千百年来的善恶观,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恶,认为恶具有双重性,它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因此,用“恶之花”来形容汉娜恐怕是最准确不过的事情。

汉娜是恶的,恶得令人发指:不但犯下了罪恶,而且不知罪恶,甚至直到临出狱的时刻,当迈克尔问她有没有花多点时间想想过去(自己所犯下的罪恶)?她却回答说关于你和我?这直接导致了迈克尔对她的彻底失望,这种失望也把汉娜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汉娜又是可敬的。她极有个性,美丽而又勤奋,努力工作并充满生气;她喜好知识、喜好文学,还有极高的审美悟性。更主要的是她做出了自尊、自爱甚至为了自尊而放弃自由的举动。

汉娜是可怜的。为了一个不该做出的回答在监狱度过了自己的余生,尽管有迈克尔朗读过的书做陪伴,但毕竟这是强加给她的不幸。

汉娜同时又是坚强的。她敢于直面事实,敢于承认她所参与的罪恶的全过程。相对于那些矢口否认自己所犯的罪恶并且用极其卑鄙恶劣的手段陷害她的同道,她明显要胜出一筹。

她对尊严的近乎狂热的追求迫使她承认了那莫须有的罪名,她情愿让其他的看守奸计得逞也不愿暴露她觉得是一生中最大的耻辱。尊严与羞耻、自卑与自尊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把一个真实的、复杂的、多元的、难以言说的汉娜摆在了我们面前,又像是一块调色板,汇聚了人物的行为、情感、心理、个性等原色,画出了一幅立体的油画效果图。

看《生死朗读》,解读汉娜的形象,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1993年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里,通过对阿蒙•歌德人木三分的形象刻画,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影片中简单化、模式化的纳粹分子形象,赋予了他立体的多侧面的特征。同样,2002年,罗曼•波兰斯基》在《钢琴师》里也塑造了一个喜爱钢琴音乐的纳粹军官,他居然能与作为正面人物的钢琴家在音乐世界里心灵相通。今天,我们从汉娜这里再一次感受到文学的力量,感受到它的形象的力量和审美的丰富性居然能远远大于它所能概括的思想。

感谢导演斯蒂芬•戴德利,感谢原作者本哈德•施林克,感谢凯特•温斯莱特,感谢拉尔夫•费因斯,当然也要感谢青年迈克尔的扮演者大卫•克劳斯,正是由于他们杰出而又卓越的努力让我们在巳经拥有了《辛德勒的名单》和《钢琴师》以及罗伯特•贝尼尼的《美丽人生》之后,又在经典电影收藏夹上多放臵了足以震撼我们心灵的《生死朗读》。

7

七、思考题及作业

还有哪些电影塑造过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请回忆举例。

八、参考资料

1、《经典电影作品赏析读解教程》张险峰 北京大学出版社

九、小结

8

第6篇:影视赏析

《中外电影精品赏析》结课论文:张玛玫,1008150220,10英语(2)班

女神斯佳丽

一直以来自己都不怎么看外国的电影,当观看了《乱世佳人》的一部分剧情后,我就决定要完整地把它看完。看完后,颇有些感触。不久前,我和一个高中同学聊起这部奥斯卡经典作品时,才知道它另一个唯美的名字《飘》。

这部影片是以南北战争为背景 ,展现了一个暴发户的女儿斯佳丽和几个男人的爱情纠葛 。影片成功地塑造出相貌出众、敢爱敢恨的斯佳丽, 温文尔雅、守传统礼仪的爱希礼,贤淑端庄、心地善良的玫兰尼 ,粗犷豪放、具有独特处事哲学的白瑞德等等 。在这部影片中 ,既讲述了在战争中永恒不变的爱情, 又展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更令人感动的 ,便是没被湮没的友情 。在如此**不安 , 战火纷飞的年代,闪耀的人性光芒依然夺目 ,甚至被血与泪洗涤得更为晶莹剔透 ,更为崇高上。也使这部看似通俗的作品产生了感人的艺术力量。

而影片的女主角斯佳丽,一个猫一样的女人。有着猫一样的目光,猫一样的微笑,猫一样的步伐和猫一样的敏捷。那么,这个猫一样的女人提供给我们是怎样的一些对待生活、对待爱情、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和经验呢?

首先她在困难的时候敢于承担责任,虽然也有动摇,但最后仍然承担责任,比如她救了玫兰妮,她重振塔拉庄园,后来长期扶助爱希礼一家等等。

其次她敢于去爱、无怨无悔,她的整个青春都在爱着爱希礼,没有回报但她仍没有放弃努力,直到能力的极限为止。

还有就是知错能改,当她最后明白她之前所为是错误时,她马上向瑞德道歉,请求原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守护他们的爱。

总的来说,斯佳丽堪称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人中龙凤,难怪瑞特这样的牛人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每次看《乱世佳人》,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年轻时看,讨厌虚荣爱出风头的斯佳丽,喜欢纯洁善良的玫兰妮,不喜欢油腔滑调的白瑞德,喜欢温文尔雅的爱希礼,喜欢南方如画的景致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不喜欢北方的浮华和放荡。后来看了多次之后,不由得对斯佳丽敬佩起来,原本是一个弱女子,任性而年轻,第一次结婚是一时的冲动报复,嫁给了不爱的男孩,让自己成为了年轻的寡妇。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答应过爱希礼照顾玫兰妮的一句承诺,在北军就要攻占亚特兰大的时候,斯佳丽又果断地替玫兰妮接生,并找到瑞德冲破重重阻碍和关卡,回到了乡下老家--塔拉庄园。在又饥又饿之时,她又遭受了母亲病亡、父亲痴呆、家里被劫,一穷二白的多重打击,她不屈不挠,带头种田干活,喝令妹妹下床摘棉花,并照顾玫兰妮和小波,支撑一家人的生计,那时她顶多也不过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本应是个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小姑娘。可是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挑起家里的重担,以常人难以企及的毅力抗争命运,每每看到斯佳丽举着萝卜向天盟誓,决不愿让家人再受苦挨饿时,她不再是流连于各种舞会的花蝴蝶 ,不再是娇纵人性的千金大小姐, 她,开始了通彻心扉的蜕变 。她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去耕种 ,一双白嫩的手变得枯黄, 长满了代表成长的厚厚的茧。她 ,累了。 可是, 她却不能停止,整个庄园的人都离不开她 。我总是觉得拍片导演对光线和背景的运用是那么巧妙和艺术, 它那么生动地刻划了斯佳丽渴望安定、渴望生存、渴望富裕的强烈而真实的内心情感。曾经娇生惯养的斯佳丽 ,曾经沉迷情爱不能自拔的斯佳丽, 曾经骄傲幸福的斯佳丽。斯佳丽 ,这个美丽的女孩, 在战争中并没有倒下, 而是依然以骄傲的姿态,生活于生活之上。每一次似乎无法逾越的困难在一旁冷冷嘲笑的时候 ,斯佳丽都无畏地去面对粮食没了,她到废墟下去挖 , 直至手指出血也不放弃 ;辛苦种了一季的棉花被炮火烧了, 她毅然放弃,到城市做起了令人不屑的 “女商贩”; 与最爱的男人白瑞德的小女儿因骑马摔死了, 她悲痛欲绝,但还是理智地准备了后事„„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和毅力 ,战胜了一个个如大山般沉重的困难 ,外表柔弱的她, 藏了一颗火热的心,一颗充满信念的心 ,一颗令人无法不动容的

人 .我觉得那时的她,已完成了最艰难的嬗变,由一只丑陋的毛毛虫破茧而出变成了美丽的蝶,自由而高贵,那时的斯佳丽就像一个女神---渴望富有、并为此能不择手段的欲望女神。

战乱后 ,废墟连连。 而斯佳丽,宛如盛开在废墟上永不颓败的花朵 ,开到荼蘼, 芬芳馥郁, 氤氲开来,温暖了这个四季 ,这个战乱里的四季 。生活总是布满了荆棘和陷阱 ,四处危机四伏.。可是, 只要我们具备"斯佳丽式 "的美丽心灵, 荆棘会变成鲜花,陷阱会变成糖果 。困难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慷慨馈赠 ,抓住并战胜它, 生命的财富便是如此积累而来,别灰心 , 别气馁 , “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

虚荣,这应该是一个贬义词了,可是,斯佳丽的虚荣心似乎格外的可爱,在她的身上,虚荣似乎也变成了褒义词。有位名模曾说:“女孩子总是要有一点虚荣心的,无论这虚荣心表现在什么方面。”当斯佳丽扯下母亲唯一的遗物——窗帘,无论如何也要用它做一件漂亮的衣服,还将它披在身上憧憬着新衣服的样子时,她的虚荣心使她成了一个看起来不孝的女儿,但她的这种做法(也就是她的虚荣心)是当时拯救全家的唯一出路。由虚荣心而使全家人都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这样的虚荣心也不应该算是值得摒弃的。贪婪,这总应该是个贬义词了。但是,斯佳丽的贪婪不仅是有情可原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还是难能可贵的。战后的泰勒庄园在北方军的控制之下,母亲的去世和父亲的崩溃使斯佳丽——家中的长女担起了“家长”的重担。斯佳丽一家人过着艰辛的生活。战争使她贫穷,贫穷继之以饥饿。然而最可怕的是无钱交税险些失去生活来源的土地,为了借钱交税,斯佳丽勾引了妹妹的情人,继而当起了一家小店的老板娘。在经历这一切后,她明白了她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以及在这个社会中钱的重要性。所以,当她拥有了当前她所需要的钱之后,她自然会想拥有更多的钱。在她追求“更多的钱”的过程中,她表现出了一个早期资本主义的资本家所必须具有的优秀品质——贪婪。残忍与自私,这两个词无论用在什么人身上似乎都应该是表贬义的词语,特别是以温和、善良为美德的女性。但是,斯佳丽的残忍与自私在某种适度上却是值得褒扬的。首先,在社会转型的时期,人的观念需要从传统的观念转变成为新型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观念。不能在第一时间内转变观念的人就失去了领导时代的主动权。斯佳丽就是一个在第一时间内转变观念,接受了新的社会和社会制度、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生活方式,并且成为了一个小资本家的女人,在这一点,她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在刚刚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时,自私和残忍对于一个资本家来说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资本主义社会,对世界的博爱已经是阻碍资本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因素,此时,自私与残忍就成了强者的优点。美丽,斯佳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待爱情的态度。她美丽,但她只是适当地运用她的美丽来得到她所喜爱的东西,从来不用自己的美貌来玩弄爱情,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爱情。斯佳丽是美丽的,但美丽不是拥有爱情的必备条件——你可以没有斯佳丽那样美丽动人,但你也有权利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

嫁给瑞德是斯佳丽走向属于她的真正生活的第一步,因为她与瑞德的爱恨纠结教会她如何去爱如何去真正生活。深爱斯佳丽的瑞德不仅给了她充足的物质生活还给了她最深沉的爱。但生活并非完美,因为人本身不可能完美,特别是被给予的人一般都不会意识身边人的好。瑞德虽爱她胜过一切,却因为从事不法生意而让斯嘉丽有所防范。而瑞德也与她心目中风度翩翩的白马王子形象相差太远,至少斯佳丽心里是这样认为的。为此,斯佳丽一直认为瑞德是不爱她的如同她不爱瑞德一般,他们走在一起只是因为利益的关系。加上斯佳丽是倔强并且自尊心强盛的人,她害怕拒绝也害怕失望,那么即使爱着也不敢不会轻易透露,所以她与瑞德的爱情一波三折,双方也相互折磨得身心疲惫。不可置疑的是,和瑞德在一起的日子,斯佳丽是幸福而可恶的,幸福的是瑞德宠溺她到了极限,可恶的是她享受其中却不知感恩。似乎天恨其不知珍惜。接着,斯佳丽遭受了女儿夭折、丈夫失望出走,而她偏偏此时才了解自己最爱的人是丈夫瑞德,她苦苦回去争取,但瑞德失望回绝“斯佳丽,我这个人从来没有那

个耐心,把已经破碎的布再拣起来粘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不好的布和原来一样好,已经破碎的总是破碎的------我宁愿记住它破碎以前的样子也不愿把它补好后一辈子看着那些补丁······”如果是常人,想必不会有重补的信心了,只是斯佳丽非常人,她从不缺欲望和希望,也不乏行动的能力,“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斯佳丽总是坚强乐观的。失去瑞德也让斯嘉丽认识到爱需要付出需要珍惜,而她以后也正以这种姿态去挽回瑞德。爱他,就希望他幸福。斯佳丽开始走进了我心里。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和开放的时代,我们不必去为生计担忧,也不必担心随时降临的战火,但是,我们的生活中何尝没有起伏坎坷呢?我们也许会为一场考试的失利而懊恼失意;会为事业上的坎坷而痛苦伤心,我们绕不开那些必经的曲折,就只能像郝思嘉一样,勇敢地面对它们,而不是退缩、放弃。很多时候,命运总是在和我们开玩笑,我们对它哭,它只会让我们觉得更痛苦;我们对它笑,它就会带给我们希望,既然如此,何不放开已不能再改变的过去,来把握一个属于你的明天?毕竟,再多的痛苦与失败也只属于昨天,明天只属于自己,只有自己能改变命运,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的努力与奋斗。不论思嘉选择的路正确与否,她在痛苦面前不屈服的勇气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正是要用他那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来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一切纷扰与失意,成为生命的强者。

斯佳丽,集合着人性中的优缺点,敢爱亦敢恨,她是一个个性丰满的人物,所以理解她如同理解自己,爱她如同爱自己。真爱从不会迟到,追梦也从不会太晚。这是《乱世佳人》里斯佳丽给我最有意义的启迪。

第7篇:影视赏析论文

做出无悔人生的正确选择

-----《闻香识女人》观后感 “当我还能看见东西的时候,我一度看见许许多多比你们更年轻的孩子,或断臂,或断腿,惨不忍睹,但这一切都不如灵魂的残疾来得丑陋,因为你无法为它装上假肢......”——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 “闻香识女人”里中校的经典台词,这句经典的台词已经伴随着这部电影,以及阿尔·帕西诺一起成为不朽。

这部电影虽然叫闻香识女人,可主人公是一老一少两个男人。二者背景经历迥异,却在一次共同的旅行中获得了对人生新的审视。影片诉说的是贫困的好学生查理因目睹一场学生戏弄校长的事件而被逼问说出肇事者。可查理不想出卖朋友,校长决定在感恩节后,也是周末后召开校大会让查理说出肇事者,否则取消它的深造机会。在这感恩节其间受聘于照顾中校盲人弗兰克,同时开始周末旅行。弗兰克并决定自杀。最后,不仅查理救了他,他也在校大会上为查理公开表名真相,不仅为在坐青年人指出了路,他俩也改变其一生。这是一部奇怪的电影。乍看片名,很多人都会以为这是一部胭脂味很浓的电影,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几乎是一部跟女人沾不上边的电影,女人在电影里纯属配角。

在电影中,“女人香”有时是具象,有时候又是隐喻:对曾经叱咤风云如今双目失明的史雷德中校来说,“女人香”意味着光明、健康,意味着能自由地欣赏一个又一个美女的惊世容颜,意味着开着法拉利潇洒地兜风,意味着和自己的亲人共享天伦.....对涉世不深的查理来说,“女人香”意味着完整的家庭、丰富的人生经历,意味着忠诚、勇气、正直,意味着深造的机会,甚至庸俗一点地讲,意味着回家所需的300美元。这些正是他所一直努力争取并渴望拥有的东西。

两个男人之间的对话,只用几个女人的镜头出现,来诠释女人香。也许女人香,真正说的不是女人,而是世人对于生活、人生的理解以及面对人生中重要的十字路口应做的正确的选择。 著名作家柳青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业上的岔口,个人生活上的岔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漫长的人生中不乏重要的抉择。《闻香识女人》影片中的两个主人公也在做着不同的抉择:史雷德中校对人生的失望与绝望使他面临的是生与死的抉择;查理面临的是坚持正义与保住前途的选择,是坚守原则还是选择前途这是一个很难得抉择。抉择时困难的,选择一方注定就要失去什么,可是抉择又是重要的,它决定了你的人生该如何走,你是否能够拥有一段无悔的人生。

剧中的盲人中校,在他生命的大部分时光里,他都是追寻着那些权利与浮华,或许他知道他真正所想要的,正如他在最后的演讲中所说的:“我从来都知道什么是正途,但我从不走正途,因为正途太辛苦了。”于是他放弃了,渐渐忘记了自己本真的追求,在他失去了一切对人生绝望后,与查理的这次旅程重新唤起了他对于真善美的爱恋,于是他的内心得到了重生,他又重新选择了真善美的人生,故事的结局也正是他新的人生的开始。查理面对名牌大学的诱惑,他选择冒着被退学的风险极力维护三个捣蛋学生。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不想从自己口中揭露事实真相,成为一个间接杀人的侩子手,而他在中小的帮助下丢掉道德的束缚和枷锁,遵从自己的心,选择了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方法来解决这件关乎他前程命运的事。在人生的道路岔口上,他坚定自己的信念,不为强权与诱惑所打动,坚守原则,做出自认为正确的选择。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的道路必定荆棘满路,面对道路岔口的选择就尤为重要。看似一个不经意的选择将会影响你的一生。人生会有很多的十字路口,而分岔路必然有难有易,该如何抉择,很艰难,但却富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面对人生中每一个分岔路,我们不能盲目选择,跟随大流。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守原则,不为强权诱惑所打动。人生,必须有所坚持,这样生命才更具内涵、更有深度。 歌德曾说过,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面对关乎一生的抉择,我们要听听自己内心的决定,跟随自己的信念,坚持原则,做出无悔的选择。

人生其实很简单,坚守原则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8篇:影视作品赏析

赏析——《楚门的世界》

班级:畜牧13-2班

学号:131901217

姓名:蒋金丽

摘要:

本论文,首先对《楚门的世界》这一影片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体会影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再通过对其表现手法的分析,并就影片的内容以及其所要表达的思想阐述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蒙太奇

特写

声音

人生如戏

正文:

电影主人公楚门是一个被电视制作公司收养的孤儿,也是全球最受欢迎的肥皂剧《楚门秀》中的主人公,然而这一切他却全然不知。 楚门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座巨大的摄影棚里,他的妻子,亲人,朋友都是《楚门秀》的演员。一次,由于节目制作组的疏忽,竟让在楚门小时候因他而“死”的“父亲”再次露面,楚门悲痛万分并开始怀疑,于是制作人编织了一个完美的谎言让其“父子”相见。又一次,多年前楚门一见钟情的姑娘回来了,她给了楚门一些善意的暗示,楚门便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渐渐地,楚门发现他工作的公司每一个人都在他出现后才开始工作,他家附近的路上每天都有相同的人和车在反复来往,自称是医生的妻子更不是医生,楚门就开始怀疑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痛定思痛,他决定逃出这座 “小城”。但是,制作人却次次阻挠和利诱。楚门不为所动,毅然走出通往自由的大门。

本部影片的剧情设计十分离奇,整体给人一种很荒诞的感觉。它向我们反映了人类的希望和焦虑,以现代派的艺术风格深刻揭露了西方商业活动中惟利是图、践踏人权的丑恶行径,对美国的道德、人情及世态的消极一面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另外,也批判了“媒体万能”的价值观,用类似“乌托邦”的虚拟的完美世界寓意着“笼中鸟”式的生存悲哀。

影片中运用了许多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例如,在反映楚门每天的生活状态时,影片运用了重复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旨在暗示楚门的人生是被操控的。每天上班前邻居家的狗都会扑向他,每天在上班的路上都有相同的两个人把他按在相同的地方说要买保险,场面很滑稽,但是同样的画面多次重复,以乐生悲,把人物的命运刻画得可悲可怜。

该部影片也对主人公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比如楚门每天在车上开广播时的镜头特写,符合影片整体滑稽荒诞的主线,为他后来发现自己被操控做铺垫。另外,有很多“观众”在观看《楚门秀》的特写镜头传达出楚门是被观看的,同时这种近距离的放大会让“观众”意识到自己也是这部真人秀的看客。

除此之外,影片中还有几段让人印象深刻的声音。比如,广播台播放的曲子,不和谐的声音背后是操控人员的手忙脚乱,“世界”停止的那一瞬间让人感到这世界的虚伪。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感知到,人生如戏,重要的不是谁在演这场戏,而是谁导演着这场戏,我们自己的人生不应由别人来操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拥有一个值得用一生去追求的理想、信仰。追求理想、信仰道路上总是会遇见很多的挫折,它将是我们受用一生的宝贵经验,我们要越挫越勇,不要被其所屈服。

上一篇:检查通报知下一篇:卫生监督信息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