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审计理论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全球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我国部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步。高信息化对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等新型审计模式成为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篇:审计理论论文

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

摘 要:自2010年起我国颁布并实施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这一制度的创新融合了现代审计方法,并实现了审计理论的创新,为促进审计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基于经济责任审计下,在优化领导监督机制的基础上,为支撑廉政建设并确保社会经济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推进了政治民主化建设进程。本文在阐述经济责任审计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推行的现状,并针对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的创新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化标志着国内审计工作得到了发展与完善,基于经济责任审计下,其不仅能够为进一步推进审计理论创新的进程,同时也能够为进一步落实对领导干部工作的监管的同时,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发展奠定基础,进而为确保社会经济安全稳健的发展、优化经济政治发展环境提供了保障。针对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的创新进行研究,能够为不断优化完善审计制度与审计理论体系指明方向。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综述

所谓的经济责任审计指的是审计组织在接受审计委托的基础上,以相应的法律与制度为依据,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中的党员干部在职期间相应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通过检查、评审与监督等工作的落实来验证财政收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并对所应履行的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检查,进而为确保社会经济财产的安全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奠定基础。

2.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方法,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如下:第一,委托性。这一审计的本质是政府接受人民的委托,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来实现对各部门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状况进行审查监管,通过这一宏观管理来约束党员干部的经济行为,确保其能够做到清正廉洁,以在净化社会风气的同时,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实现党全新全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二,特殊性。这一特点主要是针对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内容、方法以及整个审计环节所呈现出的与其他审计不同的特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来确保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与作用。第三,指令性。这一审计方式会受到审计类别的影响,相应审计主体会随之发生变化,能够按照委托指令来实现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进行审计与监管。第四,风险性。指的是在落实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其所针对的是各部门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进行审计检查,而这一审计的结构则关系到了干部的任免,因此,在进行经济责任评价的过程中,相应的审计结构需要以客观、真实且公正为基础来实现对这一风险的规避。

二、当前年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开展的现状

自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实施以来,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在具备法律保障的基础上,实现了发展,相应审计对象的级别随之提升,且审计程序逐步确立,这些都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推行与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依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如下:第一,在审计对象的范围上,呈现出窄小的问题。对于党政机关以及国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而言,其所处的级别越高,则相应的权利也就越大,而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也随之加大,所以相应风险系数也就越大,这就意味着需要实现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的拓展,实现对高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但是,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较小,主要局限在县级以及以下领导干部上,难以实现对高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有效审计。第二,相应审计程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基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内容复杂,且审计工作有呈现出动态发展变化的特点,因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传统审计模式难以满足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的实际需求,相应流程模式有待规范与完善。

三、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的创新

1.经济责任审计的创新

(1)实现制度的进一步创新

审计工作作为管理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对我国党政机关以及国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来落实审计工作,是政府实现宏观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确保人民群众权益、维护社会经济安全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保障。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方面,从推行至今实现了不断的优化与完善,而为了更好的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促进我国审计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就需要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方面实现进一步的创新,将其与现代审计理论进行有机融合,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指导。

(2)实现审计关系人理论的进一步创新

从我国审计工作开展的现状看,在关系上存在三种人物关系形式,而人物彼此间存在着关联性,这一关系可通过如下三方面进行体现:投资以及直接或间接实施设计。而从经济责任审计看,与盈利性审计委托人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其审计的对象是针对国家公务人员中领导干部而言的,而并非是投资方,基于这一特殊性,需要实现审计关系人理论的创新,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委托人,以实现对该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3)实现类型的创新

从审计分类的现状看,从执行主体性质、审计内容等不同角度能够将审计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而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而言,并没有相应的分类方法,之所以会存在这一问题,原因在于经济责任审计是从2010年颁布实施的,因而实践时间短。因此,这就需要针对经济责任审计实现相应分类方法的制定,以完善相应工作类型,为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并协调好其与其他类型审计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2.审计理论的创新

(1)实现理论结构体系的创新

当前,与国外相比我国审计理论发展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以实现与国际的接轨,从该理论结构角度看,因相应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相应理论结构上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形态,但是,在这一结构中,并没有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空间的搭建,因此,使得二者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联系。所以,这就需要实现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进一步创新,为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的稳健发展与不断完善奠定基础。

(2)实现发展目标与机制体系的创新

第一,在发展目标上。为了进一步完善该理论体系的内容,需要强化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视程度,以确保在创新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确保实现对相应目标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要把握住二者之间的联系,对审计理论的核心目标与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以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能够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落实奠定基础。第二,在机制体系上。在实际运行这一工作机制体系的过程中,因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建立,需要实现相应机制体系的进一步创新与完善,以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的顺利落实,并实现对这一工作的有效监管。

(3)理论框架与审计方法、报告的创新

第一,在理论框架上。基于审计理论结构本身所具备的复杂性特点,因相应的构成要素较多,理论体系也就呈现出了复杂化的特征,因此,在构建整个审计理论框架结构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经济责任审计来实现相应结构模式的创新,在实现相应审计体系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相应主体的创新,以相应的结构模式来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实现有效的监管与约束,并实现以德制权监管理论体系的搭建。第二,在审计方法与报告上。为了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的顺利开展并起到应有的作用,需要实现对审计模式的创新,进而通过相应审计方法的完善,并实现对证据资料的有效搜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规避风险奠定基础,以全面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全新审计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凸显出了在监管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行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并确保社会经济安全上的作用与价值,因其颁布实施时间尚短,为了进一步发挥出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则需要在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特点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进行创新与完善,以促进审计理论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更新,许富荣.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审计基本理论的四大创新[J].会计之友,2012,10:17-19.

[2]王水平,徐立敏,赵永刚.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1:243.

[3]高青,唐丽茹.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4:10-11.

[4]牛润青.试论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东方企业文化,2015,15:263-266.

[5]单珺.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的创新思考[J].时代金融,2013,18:22.

[6]孙志娟.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4,03:266-270.

作者简介:王倩(1990.7- ),女,内蒙古,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助理工程师,本科,毕业于内蒙古财经大学,研究方向:会计学;杨克江,男,山西,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训练基地,本科;倪平,男,江苏,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本科;指导老师:李士情,男,山东,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本科

作者:王倩 杨克江 倪平

第二篇: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

摘 要:经济责任设计制度的公布对于中国特色审计理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意义。文章从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出发,首先分析了当前阶段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现状,然后具体论述了审计理论的创新路径,希望对我国审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路径

引言

经济责任审计是2010年正式被公布,并且以法律形式被正式建立的审计制度。该审计制度的建立是基于既有审计方法、审计制度以及审计方法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其诞生与落实不仅是对我国设计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对我国审计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于我国企业廉政建设、领导经济责任监管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一,受托性。经济责任审计,从本质上看是委托审计,公众受托政府行使宏观管理以及调控职能,对相关部门、人员等进行坚持和检查,确保党风廉洁,为人民服务,具有受托性。

二,指令性。由于审计主体经常会受到经济责任审计类别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具体来说,社会审计机构和企业审计机构等都可以依照相关指令,对企业管理者开展审计调查。

三,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要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且,为了实现对经济的监督和控制,经济责任审计程序与其他审计程序不同,其审计结果直接影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2、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现状

2.1审计对象范围较小

从具体审计范围来讲,在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下,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针对的是县级以下领导干部和企业中的领导,不仅范围比较狭隘,对于监督责任的落实也并不到位。对于政府及企业中,一些岗位级别高、权力大的领导干部,他们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相应增加,经济责任风险也相对较大,对其审计监督力度反而较小。同时,这些高级别领导干部若是违法乱纪,那么造成的危害也更加严重。因此,扩大审计对象范围,加强对高级别领导干部的审计尤为重要。

2.2程序不规范

长久以来,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渐渐形成了准备、实施以及结束阶段工作模式。但是,审计工作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监督过程,不是某个时期进行集中审查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加强对审计制度的完善,加强对审计工作流程的改进,将经济责任审计融入到计划、实施过程中,突破传统审计方法的限制,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约束力以及规范性十分重要。

3、审计理论创新路径

3.1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念结构的创新

第一,结构的创新首先需要从管理和监督两个层面,对受托体的各个要素的意义有新的认识。所有的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审计规范的应用,也要灵活变通,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在新观念下,要更加注意对审计信息的整合与分析,重视起信息对经济审计的主导作用。

第二,结构的创新还需要对经济监控的发展理念有所革新。傳统审计工作是将其作为一种制约的手段,对审计对象的行为进行约束,但这中方法明显是指标不治本的,而且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政府应该扩大职能范围,充分使审计人员理解到经济责任的重要性,根据责任与义务的对立关系,促进责任人监督的执行进度。政府的方法不再是传统的“以权制约”,更多的是让审计人学会“以德制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审计理念深入人心。

3.2经济责任审计在现代审计制度上的创新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审计制度之一。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实践和现代审计理论而形成的,这是中国现代审计制度的一种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区别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现代审计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以及机关的重要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状况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代表了我国现代审计制度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审计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

3.3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方法上的创新

审计模式就是指组织审计活动的方式方法,保证审计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而审计模式的工作步骤主要有:第一步是优化审计资源配置;第二步是审计风险控制;第三步是审计程序的规划;第四步是审计证据的收集;第五步是审计结论的形成。

现代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审计方法主要包括制度导向模式、风险导向模式和账表导向模式三种方法。在这三种审计方法中,“导向”是从始至终体现在审计活动中,并且引导审计活动顺利完成的共同特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组织、引导整个审计活动的顺利完成;

第二,在审计活动中,制定活动所需的相关计划及方案;

第三,根据具体的审计活动,选择使用的审计方法;

第四,在审计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完成审计工作的证据收集工作;

第五,做好审计工作的最后评价及建议工作。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实施,不仅为相关审计模式创新的现实性转变提供了可能,也进一步提出了其他的选择方向。需要注意的是,经济责任审计的起点是对责任人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从其责任人的角度来考虑其相关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且在审计活动中的证据收集环节中,也需要把领导责任人的职责履行情况作为审计工作展开的有利参考。另外,在全面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工作的同时,也要对既有的审计模式进行改革,并且积极寻找二者之间的联系,切实引导经济审计模式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创新发展而发展。

3.4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关系人之间的创新

现如今,要在传统的审计关系人理念之上进行创新,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发展新形势的审计关系人理念。首先,审计人、被审计人以及委托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审计人与被审计人是同时产生的,他们分属在同一领域的统一内容之上。委托人是基于审计人和被审计人的出现而产生的,是其发生联系的重要纽带。从我国性质和审计制度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并且为全国人民服务的法制党派,其委托人的职能所在就是为全国人民谋福祉。

3.5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发展动力方面的创新分析

对于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在动力研究方面存在着多种理论和学说,诸如代理论、信息论、受托经济责任论、冲突论、保险论等。这些审计发展动力理论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审计动力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信号理念是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发展动力方面的创新,该理论认为审计是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向市场传达一种向上的信息,是一种手段。该信号能够传达出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都比较良好,同时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能够实现自身融资的功能和目标。

结束语: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对于我国各方面的建设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该制度的落实是通过对企业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并对相关企业领导者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审查,是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此,相关审计人员和管理着需要对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实现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士东.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方法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15(04):82-84.

[2]李雅洁.浅析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与发展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7(04):245.

[3]张咏梅.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4):131.

[4]薛蕊.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全国商情,2016(16):105-106.

[5]陈秀敏.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财经界(学术版),2016(06):297-298.

作者:王妮

第三篇:关于联网审计与连续审计的理论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我国部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步。高信息化对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等新型审计模式成为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联网审计;连续审计

[

1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的定义

联网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进行网络互联后,在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测评和高效率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适时、远程检查监督的行为。就是由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对信息系统及其相关的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和流程开展的一系列综合检查、评价与报告活动。具体到内部审计来说,联网审计就是指内部审计机构能够通过审计系统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FMIS)或ERP系统实现系统对接,在此基础上,利用通用审计软件等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信息系统数据独立、实时、远程、高效地收集审计信息,并按照预定的审计目标、审计方案访问和分析数据,查找审计线索,报告审计发现,最终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系统和数据的综合评价。实质性测试是验证系统处理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通过实质性测试可以确定财务报表和财务信息所反映的业务活动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时间长短与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直接相关。如果符合性测试(也叫控制测试)结果表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充分,信息系统审计师就会减少实质性测试程序。

连续审计是联网审计基础上的又一新型审计模式。综合考虑各种不同的观点,连续审计可定义为:审计人员能够连续或稍稍滞后发布审计信息,即在企业的执行交易或披露实时财务报告的同时或短期内,对交易和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做出鉴证的自动化审计模式。

2我国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的依据

我国现有的规范主要是针对计算机审计方面的规定,对于明确的联网审计、连续审计方面的规范几乎没有。但在一些计算机审计规范中,不难发现对于联网审计(信息系统审计)方面的内容。这些都为实施联网审计和连续审计打下了坚实基础。①199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第9号《审计署关于计算机审计的暂行规定》。第二条:凡使用计算机管理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被审计单位,审计机关有权采用计算机技术,依法独立对其计算机财务系统进行审计监督。第三条:计算机审计的内容包括:(一)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管理制度和软件控制技术;(二)记录在各载体上的数据资料,包括纸性、电磁性、光电性的凭证、账簿、报表等;(三)应用软件及其技术档案,包括各种管理财政、财务及其有关经济活动信息的计算机应用软件。②1996年,审计署《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工具,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③1999年,中国注册师会计协会《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第五条: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关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及内部控制的影响。④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利用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审计机关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运用计算机管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计算机信息系统)。被审计单位应当按照审计机关的要求,提供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电子数据和必要的计算机技术文档等资料。审计机关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审计时,被审计单位应当配合审计机关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第四条: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真实性产生疑问时,可以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测试。测试计算机信息系统时,审计人员应当提出测试方案,监督被审计单位操作人员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测试。⑤2008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8号——信息系统审计》(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第三条:本准则所称信息系统审计,是指由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对信息系统及其相关的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和流程开展的一系列综合检查、评价与报告活动。

3实施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的基础条件

31思想认识基础

联网审计、连续审计是信息化环境下诞生的新型的审计模式,只有在充分认识它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应用和推广。首先,企业领导要提高对联网审计、连续审计重要性的认识,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推行新型审计模式的强大动力。其次,加强对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理念的宣传,审计人员首先转变传统的审计观念和思维方式,逐步采用新的审计模式。最后,提高全员意识,当企业的所有员工对联网审计、连续审计有了正确的认识,才可能提供良好的审计环境。

32审计队伍基础

联网审计、连续审计要求有一大批通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与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各地区公司及其下属单位审计人员素质、业务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很多机构审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单一,严重缺乏信息系统审计方面的专业人才。要开展联网审计、连续审计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组织应当建立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培训制度,鼓励审计人员取得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等执业资格,以保证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必要时,信息系统审计可利用外部专家的服务。

33审计软件技术基础

联网审计、连续审计中需要运用各种审计软件工具和技术。虽然我国近年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发展很快,但在审计软件的开发、应用方面,应该说开发水平还比较低。存在开发不规范、开发文档不齐全、维护跟不上等现象;产品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软件也缺乏深入的分析能力,大部分软件仅具有数据采集、简单的比较、核对的功能,不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各种复杂信息的分析需求;软件接口标准落后于实际需要,一些审计管理软件与财务管理信息软件不能实现对接,即使实现对接(例如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嵌入审计模块),还有软件是否存在技术风险、是否导致信息安全风险或是否能被被审计单位接受等问题。总之,要想真正实现联网审计、连续审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4审计制度标准基础

目前,联网审计、连续审计在一些信息技术发达国家也属于新兴的审计模式。在审计标准方面大多借鉴美国ISACA(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发布的信息系审计准则。我国目前在一些审计法规和准则中,也提出了计算机审计方面(包含信息系统审计)的依据,但在联网审计、连续审计方面还缺乏明确的标准、操作指南和具体工作制度。标准和制度的完善才能保证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的有序运作。所以我国应该在借鉴国外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出台适合我国的联网审计、连续审计方面的标准、操作指南,制定关于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的具体工作制度,明确审计内容和范围,规范审计人员行为,指导系统审计操作。使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真正能开展实施实现其特有的预防控制效果。

35安全基础

要实施联网审计、连续审计这些新型审计模式,安全风险是最突出的问题。安全包括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两方的安全。首先联网审计、连续审计要建立在被审计单位物理设备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基础之上,然后审计部门要保证自身在各方面的安全。包括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系统网络安全、审计软件技术安全、审计人员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安全等方面必须保证。必须建立机房管理、终端机使用权限审批、数据备份、监控、审计模块嵌入、日志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要严格执行身份认证的管理、口令与密码的保护,资源访问的权限控制等规定,防止非法操作;要定期培训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并不定期检查安全的关键控制环节,真正强化联网审计、连续审计的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陈良华,张越,陈小燕连续审计的概念特征和实现模型研究[J].审计研究,2007(3).

[2]王刚关于联网审计的几个基本问题[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6(2).

[3]谢筠,李烘飞新审计准则要求下审计软件功能的完善[J].财会月刊,2008(11):67-68

作者:徐俊丹

第四篇: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审计理论创新的思考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将现代责任审计理论与我国审计实际活动进行结合而出现的制度创新,在增强领导干部的监管机制、推进民主化进程、建设廉政党风与保障经济安全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讲到了创新审计理论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几个问题,并对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提出了若干思考。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思考

在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中,应时而生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而其作为经济责任和审计之间的共同产物,受到了社会各界人上的重点关注,而且它在进行监管方面的作用不可被替代,并且和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有着工丝万缕的紧密联系。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述

经济责任审计在通常看来就是委托审计与公众委托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功能,并坚持对相关人员与部门进行检查,保障党风思想的廉洁,受托于人民,为人民服务;此外,在受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影响之后,审计的主体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例如: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与社会上的审计组织都能够对企业领导者展开审计与调查等,并且具备指令性。但是,经济责任审计中最为凸显的特点就是其具备特殊性,在工作实践中,需要立足于当下我国经济的现实发展情况,并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且为实现掌控与监督经济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余的审计制度之间存在差异,可见,经济责任审计同时还具备一定的敏感与风险性,在开展的工作中对直接掌握与了解审计特征具备重大作用。

二、发展中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现实情况

政府与企业里的十部领导,职位越高,权力就越大,承担的相关经济责任也会随之增多,风险也会变得越来越高,强化对职务高的干部与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非常有必要。在当前的中国经济体制下中,经济责任审计通常只是在低职位的十部领导之间进行,审计范畴比较窄,很难发挥其监督的作用,而且就算有高职位领导出现违法现象,也会有一些人害怕权力报复,不敢伸张,因而,扩展对审计对象的范畴,尤其是对强化高职位领导的审计显得格外重要。

三、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思考

1.明确确定经济责任审计

顺利开展经济审计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是首先确立好经济责任审计。在工作实践中,因为受外部经济责任的影响,处于上层的党政干部的经济责任确立的难度就越大,此外,党政十部领导的经济责任包含了宏观、微观与中观,宏观视角反映了人均收入与国内的生产总值等方面,而微观视角涉及到了单位与部门之间的经济职责,然而,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过程中,缺乏基于宏观视角的经济责任审计,尤其是处在日渐复杂的外界中,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宏观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所以,在审计工作里增强对经济责任的确立是进行创新途径需首要落实的。

2.增强责任审计工作中的重点

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有关部门与工作人员需要强化重点,特别是对职位高的十部与企业领导人,需要加强监管与审计力度。当前在我国的某些企业中无法做到客观的报告财务,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在进行改革时,审计制度通常不能在资产评估中进行合理与科学的处置。因而,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强化对高层领导十部的责任经济审计,并对其在任职期间中做出的决策与经营现状等方面做出严格与详细的检查,进而引领经济责任审查制度在每项工作环节中都能得到正确落实,规避贪污苗头的增长,提升我国的经济责任的管理水平,进而推进我国经济稳步发展。

3.协调审计组织之间的关系

为了保障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准确进行,协调自身组织和其余监管部门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比如:财务收支和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和被审计等方面,此外,在工作实践中,还需将审计工作作为中心,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工作,对审计方面的工作增强监管与服务,审计高层领导和十部的特点是范围广与工作量大,必须将北部审计和审计等相关部门进行结合,一同发挥效用,保障经济审计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并以此提升经济审计的工作水平。

四、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其余方面

伴随着中国利一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当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责任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大,鉴于此,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的工作就不能仅仅局限在经济审计方面,还需专门针对企业高层领导与十部等思想方面进行审计工作,并且通过利用这种方法,不但能够有效监管与控制我国的经济发展活动,同时还可以加深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离一面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报告则是可以完整表现审计工作的属性与本质,并且还会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审计环境工作的变换而进行发展。在审计的创新与发展中,经济责任审计为其亮明了发展方向。它可以推动对十部与领导之间的管理与监督,完善责任制、问责制与追责制,并对存在的贪污与腐败的现象进行预防与惩治,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一项高效与科学的制度,并为我国利一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因而,有关部门需要深刻意识到在日常工作中审计责任制度的重要牲,并进行审计理论创新,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改进设计程序,提升审计工作的水平,进而推进我国市场经济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单王君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的创新思考[J].时代金融,2013,18:22

[2]孙志娟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4,03:266+270

[3]王水平.徐立敏赵永刚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1:243

作者:李斌

第五篇: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的创新思考

摘 要 经济责任审计为现代审计理论和中国审计实践活动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制度创新,对于强化领导干部监管机制、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民主政治、国家经济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述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若干问题,以探索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对于审计理论的创新的意义。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理论 创新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理论和中国审计实践活动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制度创新,对于强化领导干部监管机制、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民主政治、国家经济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这一制度的确立对于审计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和审计实务的进一步强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影响。

一、审计动因的创新

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动因有很多代表性的观点,如代理论、受托经济责任论、信息论、保险论、冲突论和信号论等,以代理论、信号论举例说明,为了促进委托人和代理人实现利益最大化,对于委托人和代理人都要进行审计;而信号论是指在激烈的资本市场竞争中,企业通过审计向市场传达信号,表清自身的及经济状况从而实现融资的需要。经济审计责任的发展促进了审计动因的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干部管理制度完善、权利运行监控、防腐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并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民主政治观也成为当代中国经济责任审计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动因,并成为时代发展赋予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个神圣使命,可以说通过政府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有效掌握领导干部责任的履行情况和责任的运行状况,才能保证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健康有序发展。①

二、审计关系人的创新

当前,审计关系人的范围和性质则有了很大的变化,像审计委托人不仅包括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公共财产或资源所有者、出资人责任)、人民政府、政府部门等等,像党委部门工作性质涉及干部管理的也属于委托人的范畴。而被审计人范畴也涵盖了承担公共受托责任的领导干部,和承担公共受托责任的特定行为组织,还有根据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公共行政的行动理论,一些负间接公共受托责任的领导干部也需要通过审计从而确认和解除其公共受托责任。可以说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涵盖的范围之广、性质之特殊都为审计理论带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型的审计关系人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更多的挑战。②

三、公共受托责任内涵的创新

公共受托责任内涵所指的是受托经营管理公共财产的机构和人员要承担财政管理、项目计划和公共财产经营管理情况汇报的责任,因此其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就包括两个方面,分别为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行为责任指的是受托机构和人员要按照委托人的要求进行经营管理,承担公共财产的管理责任;报告责任是指受托人要按照委托人要求承担向报其告经营公共财产情况的责任,而审计人则是依据相关审计内容和指标体系对监控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进行评估。而在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查中除了关于公共财产管理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如任职单位事业发展状况、经营决策情况、财政收支和资产管理等基本内容,还拓展到组织的发展责任、国家政策制度的执行力度以及自身的廉洁自律问题,如审计干部对于有关法律的执行状况,其廉政勤政方面的具体表现,审计内容的丰富和执行的严格是普通审计无法比拟的,可以说对于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其特定工作性质和行为责任要求的拓展,推动了公共受托责任内涵的创新。

四、审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创新

审计理论框架作为审计各要素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结构和机理,其内容包括审计理论结构和审计运行机制两部分,互相作用从而服务于审计实务。审计工作只有集合神界理论机构和审计运行机制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形成审计系统,发挥审计功能,最终实现审计的目标,审计理论确定了要素间的关系、运行机制决定了审计过程与方式、两者结合成为审计实务开展的基石,而经济责任审计引入后,审计理论框架构建就需要创新的思考。

五、审计目标理论创新

经济责任审计目标较审计理论目标外还涵盖了被审计人需遵循的特定标准,因此其创新思考在于,审计布标不仅仅是财产管理的合法性、责任履行的认真负责,还包括对于国家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领导干部是否推动了事业科学创新发展、其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掌控权利的行使情况是否符合相关的法规或行政要求,勤政廉政的表现如何,任职期间的群众风评如何等,可以说对于其任职期间的财产管理的效益性、经营管理的合法性和履职情况的真实性都是审计目标。

本文简述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若干问题,以探索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对于审计理论的创新有何意义。从审计动因、审计委托关系、公共受托责任内涵和审计理论框架的创新方面谈起,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审计理论创新的推动作用,以及两者互相促进对于审计功能的进一步拓展与强化,可以说,不断完善与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和审计理论创新对于加强我国的干部管理、健全权力约束,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审计师,经济学学士,重庆商学院会计专业, 研究方向:国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

注释:

①刘海文. 谈谈经济责任审计深化发展的几个切入点[J]. 财政监督. 2009(12):37-38.

②郭森华. 加强审计理论研究的思考[J]. 理财. 2013(02):73-74.

参考文献:

[1]刘海文. 谈谈经济责任审计深化发展的几个切入点[J]. 财政监督. 2009(12):37-38

[2]郭森华. 加强审计理论研究的思考[J]. 理财. 2013(02):73-74

作者:单珺

上一篇:施工合同论文下一篇:世界建筑赏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