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2023-0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度是长期的、规范的、有效的,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探索而来的。而落实责任的关键,就是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优化举措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那么如何制定相关制度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试析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

摘 要: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在当前的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工作的质量及水平,同时也能更好地开展相关的工作内容。为此,本文着眼于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对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地论述了优化仪器设备档案管理问题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检验检测 实验室仪器 设备 档案管理

仪器设备对实验室工作的正常进行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同时也是体现实验室综合能力的一个非常关键及重要的指标。为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仪器设备当档案的管理工作。

1 仪器设备档案的内容

根据相关的标准及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应做好检验检测影响较大的设备及软件记录保存工作。仪器设备档案当中应有设备和软件的识别、制造商的名称和出厂的编号,设备的检验和核查,仪器设备的储藏位置,制造商的说明书和指定的存放位置,检验校准的报告及证书,设备维护计划以及相关的维护记录和设备的损坏、故障、改装、修理等重要内容。

从上述的内容当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仪器设备管理具有显著的动态性特征,同时其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仪器设备档案中的内容有很多,这些内容也能够更为具体地表现出设备采购到停止使用过程中的重要动态信息。

2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一些检验检测实验室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做好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工作,制度内容的设定也没有充分结合自身的具体状况,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很好地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及工作内容,没有十分完善有效的档案监管机制,因此也无法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水平。

2.2 档案管理意识有待增强

在日常工作中,仪器设备管理人员不能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意识,在一些检测实验室当中尽管制定了一些档案管理的制度,但是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并不十分重视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所以在制度落实的力度上还存在着较大的欠缺,甚至一些制度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所以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因此受到了较为显著的影响。

2.3 档案管理人才梯队建设不足

现阶段,一些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使用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设置专门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人员,还有一些部门虽然设置了档案管理人员,但是这些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欠缺,所以无法了解并掌握工作中应完成的内容和具体有效的工作方法,在仪器设备资料的收集、整理等方面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足。此外,在日常工作中还存在着管理人员经常更换的问题,因此在交接环节也会存在较为明显的工作不到位等现象,还有一部分部门在档案工作与现实需求上无法达到相对平衡相互适应的状态。

2.4 档案利用率低

目前仪器设备档案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档案材料收集不全,常常档案材料只收集了仪器设备招标采购及验收相关材料,随后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检定、校准、核查、期间核查、维护、维修、甚至改动材料收集不完全或未收入档案。另外,因大部分检验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还基本停留在纸质材料的阶段,档案查询不方便。

3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当前,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工作中的问题,为了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一定要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进而更好地提升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效率及水平。以下笔者结合上文中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不断改善当前的工作现状。

3.1 建立完善的制度,促进管理的规范化

实验室在制定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时一定要充分地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同时还要进一步对设备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严格要求和详细的规范。在工作中应制定科学的档案管理流程,同时还要确保档案资料收集、立卷、归档以及利用等多个方面管理的科学性及有效性,此外针对档案的内容还要建立起高度统一的档案记录格式,充分保证其归档内容的有效性,归档时间和档案存放的要求要尽量细致。同时还应做好档案管理部门的任务分工,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职责的划分也要清晰明确。在日常工作中还应建立完善的考核监督机制,以此来更好地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监督的质量及效果。

3.2 重视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领导和管理者要重视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效果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此外,实验室工作中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培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人们能够正确认识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而更好地改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质量及水平。

3.3 完善人员建设

仪器设备从采购到停止使用需要很长的时间,同时其中也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很多人员,所以若要更好地保证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质量,就必须要充分联合不同部门的力量,检验检测实验室在工作中也可以积极地组建一支高质量的管理梯队,做好各部门在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划分工作,确保档案建立到销毁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

3.4 设置动态仪器设备台账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中其最为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更为有效地利用档案,对实验室建立可随时更新和调整的设备台账,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关注电子台账的设置,来为使用者查阅和统计信息提供更大的便利。台账信息中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建立台账能够很好地保证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质量。

3.5 建立科学的档案借阅制度

为有效确保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的完整性,我们一定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档案借用以及归还等制度,防止档案出现丢失。对使用频率较高的设备操作手册等技术文件要尤其重视其管理工作,在办理归档手续后可采用复印的方式分发给相关部门。若在复印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可在使用部门办理好登记手续后将其长期保留在使用部门,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对资料进行妥善的保管和处理。(我中心将价值十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档案移交综合档案室集中管理,十万元以下的仪器设备档案由各科室设备档案员管理,对使用率较高的仪器设备档案,严格办理借用登记手续。)

3.6 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

现如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高科技技术都得到了非常显著的发展,同时在这一形势下也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满足相关标准及要求的基础上,在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工作中还要合理应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来更好地改进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充分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去科学的利用电子技术,做好数据库的开发工作,在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中积极运用数字化管理技术,进而更好地保證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且为档案的查询提供更多的便利。

4 结语

在检验检测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在检验检测实验室当中应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不断增强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的科学认识,同时还要重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做好数据库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质量,促进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的科学利用,提高档案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蔡婕.浅析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管理[J].法制与社会,2016(33):204,208.

[2] 陈宗杰.关于企业设备档案管理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6(15):128.

作者:阿娜

第2篇:浅谈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摘 要】检验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实验室发展的关键问题,不利于实验室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需要加强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规范和档案管理秩序,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数据支持。论文主要针对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相关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1 引言

设备仪器作为检验检测实验室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实验室技术研发和开展检测的效率和质量。从实际情况来看,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中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限制实验室规模的扩大以及实验室功能的发挥。因此,需要做好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对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设备档案管理的质量要求。

2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 对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从当前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相关仪器设备日常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也不能建立正确的档案管理系统。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设备使用制度以及档案管理方案,但是由于意识上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可,未能充分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导致相关制度和方案的落实存在很大问题。很多制度并没有得到践行,影响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质量和档案管理效果。

2.2 仪器设备档案整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我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很多制度和工作规范仍然没有得到完善,重要设备的信息以及仪器的资料保存不够规范和完整,影响设备和仪器功能的正常发挥。检验检测实验室完整的仪器设备档案需要覆盖设备预定、验收、使用、保养和报废等各个环节以及全部流程,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提高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实验室危险事故的发生。很多单位在实验室设备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全部保留设备正式购买之后的文件资料,一旦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往往需要经过更多的流程和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严重影响实验室的运作效率。当前,实验室设备档案管理还存在严重的社会信息不对称问题,设备资料不完整,影响后期技术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研究工作价值与作用的发挥。所以必须要提高对实验室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納入整体实验室管理流程当中[1]。

2.3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不足

实验室仪器使用部门绝大多数并没有设立专门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人员,虽然有的实验室在仪器使用部门设置了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人员,但是这部分员工往往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对设备的工作条件以及工作状态不够了解,并不能够科学地开展设备档案管理工作,无法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整理归档设备档案资料。同时,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流动性比较大,很容易存在因交接不到位而造成的档案工作管理脱节问题,影响档案整体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2]。

3 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相关对策

3.1 提高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检验检测实验室相关领导人员需要加强对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组建由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总体监督管理,仪器使用部门分派专人协助的专业的档案管理队伍,明确各个部门以及员工在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分工,做好设备档案的整体建立工作。明确仪器设备在采购、使用、保养、报修全流程的档案资料以及数据信息,做好档案的归档工作,实现对仪器设备的动态管理,及时调整档案资料和档案信息内容,更新档案报告。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设备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学习,提高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档案管理能力以及收集能力,使得每一名员工都能够了解自身岗位职责,并积极参与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3.2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科学系统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是保证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顺利使用的前提,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制定严谨科学的档案管理操作程序,规范档案资料的收集、使用、销毁等工作流程,确定档案归档时间以及归档内容。同时,还需要制定系统科学的考核机制以及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各项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约束。

3.3 建立动态仪器设备台账

在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最重要的目的便是更好地利用档案对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进行规范,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价值。因此,需要建立动态仪器设备台账,在实验室内部建立起随时可以调整和更新的设备台账,为使用者信息的统计以及查阅提供便利,更好地保证仪器设备档案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另外,需要建立系统的档案借用和归还制度,避免出现档案丢失问题,更好地保证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的落实对于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提高对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档案管理水平和档案管理效率,保障仪器设备档案的科学利用。

【参考文献】

【1】蔡婕.浅析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管理[J].法制与社会,2016(33):204+208.

【2】陳宗杰.关于企业设备档案管理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6(15):128.

【作者简介】刘春娇(1986-),女,河北沧州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检验设备和标准管理研究。

作者:刘春娇 陈红

第3篇: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

摘要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一类特定设备,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检验与安全管理,可以消除大量特种设备的事故隐患,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的策略,旨在说明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期为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种设备;设备检验;安全管理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迅速,特种设备的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多,特种设备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复杂,使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检测面临着新的挑战。加强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有利于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实现安全生产。为避免由于特种设备引发的安全问题,加强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势在必行。如何进行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是当前特种设备管理关注的焦点。因此,探索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1 概述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

随着特种设备的生产数量和使用规模越来越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如下:

1.1 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的内涵

特种设备本身就是一种涉及到人们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检验的主要危险源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源、电接触、静电、登高作业、机械损伤、物体打击、挤压、剪切、跌绊、进入设备内窒息或火灾等,使得特种设备的检验本身就是一项高危工作。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为特种设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利于消除特种设备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特种设备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对于特种设备的检验与安全管理是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1.2 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具体说来,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要把握好以下五点,一是严把特种设备的准入关。重点抓好特种设备的引进,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应首选国家知名产品;二是严把特种设备审批关。在特种设备管理中,关于特种设备的安装机制,安装单位必须具备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安装资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特种设备安装。三是严把特种设备检验关。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檢验工作必不可少,安装单位安装项目完成以后,要进行特殊设备的验收检验工作。四是严把特种设备的人员培训关。特种设备人员素质也是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特种设备的维修、操作、指挥人员须经有关部门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 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特种设备检验中安全思想意识缺乏、安全法制管理薄弱、安全管理机构缺乏和安全检测手段落后四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2.1 安全思想意识缺乏

特种设备检验中安全思想意识缺乏,是当前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在特种设备检验中,一些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简单地把安全等同于不发生员工伤亡事故,在进行具体的设备检验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重效益和数量、轻安全的思想,这都是由于特种设备检验中缺乏安全思想意识造成的。

2.2 安全法治管理薄弱

安全法制管理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一般来说,在安全法制管理方面,特种设备的检验和安全管理,由于安全法制管理薄弱,混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性质的现象较为普遍,安全生产法律责任不清的事件时有发生,这都是法制缺位的体现,因此,加强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的法制建设势在必行。

2.3 安全管理机构缺乏

在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中,安全管理机构缺乏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在特种设备检验和安全管理中,内部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或空缺,使得特种设备检验安全责任制无法得到落实,尤其是检验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和措施的缺失,一旦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无法及时处理。

2.4 安全检测手段落后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安全检测手段落后,使得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陷入困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特种设备领域,特种设备制造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大多数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安全检测手段还停留在传统的仪器检具上,不能满足特种设备发展的需要,加之进行特种设备检验的人员素质不高,也是当前特种设备检验和安全管理的瓶颈。

3 解决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问题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的管理水平,针对上述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问题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3.1 以先进理念统领安全

以先进理念统领安全,是解决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安全思想意识缺乏的关键。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在思想意识方面以先进的理念统领安全,提高特种设备管理的安全意识,作为保障安全为己任、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弘扬以人为本、重安全、知安全、会安全的特检文化,成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模范。

3.2 以法制监督管住安全

以法制监督管住安全,也是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在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中,应营造安全发展的法制环境,以法制监督管住安全。对特种设备检验而言,检验机构必须适应全社会安全法制环境,以国家安全生产基本法律法规为准绳,以员工的综合性职业安全健康为目标,以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为手段,切实提升检验安全的工作水平。

3.3 以规范行为保障安全

以规范行为保障安全,就是要制定科学严谨的安全制度,确保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在进行特种设备检验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国家有关管理机关应当将检验安全能否得到保证纳入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核准的基本条件,结合法律法规和其申请检验项目的特点,明确具体机构、人员、装备、经费等要求。要组织力量尽早制定通用及专项特种设备检验的安全规程,制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主要危险源辨识、风险识别、风险控制技术标准,制定特种设备检验质量管理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两者缺一不可的体系建设导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和责任追究措施,实行特种设备检验职业安全健康统计分析公告。

3.4 以改革创新促进安全

以改革创新促进安全,也有利于推动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大力推进“科技兴检”,以改革创新促进安全,对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而言,特种设备检验机构长期积累的检验检测数据和经验是科学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的宝贵财富,要在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改进行政许可设定、完善安全技术规范、有效实施安全监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充分履行技术保障的同时大力推进检验检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此外,特种设备的制造技术日新月异,特种设备新工艺的出现,对特种设备管理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具备高素质的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人员,因此,积极开展对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的员工培训工作也必不可少。

4 结语

总之,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应以先进理念统领安全、以法制监督管住安全、以规范行为保障安全、以改革创新促进安全,不断探索解决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问题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点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9).

[2]韩磊,徐立兵,林树东.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现状及展望[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9(09).

[3]陈丽芬.质量管理系统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的应用及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4]董建,王寶学,沈海燕.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所用仪器设备的检定与校准[J].中国计量. 2010(02).

[5]南光福.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2009(06).

[6]张领,施月涛,张健.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17).

[7]冯杰,罗云,曾珠,崔钢,黄强华,冷浩,罗伟坚.特种设备安全绩效与安全监管能力相关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02).

作者:赵世良

第4篇:检验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各仪器设备均建立档案统一管理,内容包括仪器编号、名称、品牌型号、购置日期、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原始资料,由专人保管。

2、工作人员操作精密仪器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并经科主任批准后方可上岗。

3、建立健全专业实验室的仪器操作手册,使用时严格按照程序操作;操作人员对仪器要定期保养维护,并有保养和维修记录;仪器要有明显的状态指示(使用、维修、停用);科主任定期检查。

4、建立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程序,按期进行强制检定或自检(贴有明显的标记);按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周期,使用配套校准品校准仪器。有检定及校准记录,定期检查。

5、仪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完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保管人员和科室领导,不能私自乱**修。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操作,不得擅自更改仪器使用参数。

6、仪器使用前必须检查仪器,清洗液,清理操作台及登记使用情况。

7、注意保持仪器卫生整洁,严禁在室内抽烟,吃零食,非仪器操作人应尽量少入。

8、注意仪器安全,防火防盗防水,随手关门。

9、保管人员定期检查及纠正各种仪器,每天了解仪器运转情况及试剂使用情况,负责仪器的整洁,安全,经常检查仪器水、电供应。

第5篇:检验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沧源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版本号:B

修订号:00

文件号:CY-JYK-1-2013

生效日期:2013年06月01日

码:第

1

页,共2页

人:白春湘

人:李玲丽

人:李玲丽

检验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检验科仪器设备管理,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所有仪器设备的管理。

3.要求

3.1各仪器设备均建立档案统一管理,内容包括仪器编号、名称、品牌型号、购置日期、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原始资料,由专人保管。

3.2工作人员操作精密仪器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并经科主任批准后方可上岗。

3.3建立健全专业实验室的仪器操作手册,使用时严格按照程序操作;操作人员对仪器要定期保养维护,并有保养和维修记录;仪器要有明显的状态指示(使用、维修、停用);科室质量管理人员定期检查。

3.4建立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程序,按期进行强制检定或自检(贴有明显的标记);按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周期,使用配套校准品校准仪器。有检定及校准记录,定期检查。

沧源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版本号:B

修订号:00

文件号:CY-JYK-1-2013

生效日期:2013年06月01日

码:第2

页,共2页

人:白春湘

人:李玲丽

人:李玲丽

3.5仪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完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负责人员和科室领导,不能私自乱**修。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操作,不得擅自更改仪器使用参数。

3.6仪器使用前必须检查仪器,清洗液,清理操作台及登记使用情况。

3.7注意保持仪器卫生整洁,严禁在室内抽烟,吃零食,非仪器操作人应尽量少入。

3.8注意仪器安全,防火防盗防水,随手关门。

3.9负责人员定期检查及纠正各种仪器,每天了解仪器运转情况及试剂使用情况,负责仪器的整洁,安全,经常检查仪器水、电供应。

第6篇: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

一、质管部负责公司所有仪器仪表量具的校验工作。

二、 对本部门和其他部门使用保管的仪表量具有专人定期维护

保养。

三、公司所有仪器仪表量具统一建档,确保在规定的周期内进行校验。

四、本部门的仪器仪表量具由专人进行保管保养,建立台帐,如有丢失或使用不当造成损害,将追究当事人责任。

五、一般设备工具其他部门因工作需要借用时,要履行一定的借

用手续,精密仪器不得外借,必需时由本部门专人随机操作。

六、当检验和测试器具、设备极性失效时,应对其检测结果的时效性进行追溯评定。

第7篇:水泥厂化验室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水泥厂化验室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分析天平

1.称量前应首先检查天平位置是否水平,各部件是否正常,然后校正零点或进行必要调整。

2.被称量物质质量绝不可超过天平所规定的负荷限度。扭动天平升降枢时,必须缓慢小心,防止天平大幅度摆动损伤刀口。

3.一定要使天平处于静止状态时,才能放上或取下被称物和砝码。在天平各门关闭后,方可放下升降枢,观察读数。

4.被称物质的温度应与天平室的室温相平衡后,方可进行称量。吸湿性、挥发性或腐蚀性的物质,一定要放在容器内,将盖盖紧后再称量。

5.砝码只允许用天平镊子夹取,不得用手直接拿取,砝码用过后应放回砝码盒内原来的位置上。

6.在进行同一项的分析过程中,只允许使用同一台天平和砝码。

7.天平内要保持干燥清洁,经常更换干燥剂,用软毛刷拭去各部件的尘埃,并要定期进行校验,以保持其精度。

8.分析天平室要与分析实验室隔开。

(二) 银、镍器皿

1.银器皿

(1)银的熔点较低,使用温度一般以不超过750C为宜。

(2)刚从高温炉中取出的银坩埚不许立即用水冷却,以防裂纹。

(3)应用过氧化钠熔剂时,只宜烧结,不宜熔融,所以要严格控制温度。

(4)含硫化物高的物质不要在银坩埚中熔融

(5)清洗银器皿时,可用微沸的稀盐酸(1+5),但不宜将器皿放在酸内长时间加热。

2.镍坩埚

镍坩埚中宜使用碱性熔剂,如氢氧化钠,过氧化钠进行熔融,不得应用焦硫酸钾、硫酸氢钾等酸性熔剂。使用温度不得高于700℃,否则带入溶液中的镍盐将大量增加。

2006-8-24 11:28 回复

质量道师

2位粉丝

5楼

(三)高温炉及其温度控制器

1.化验室用的高温炉必须配有温度自动控制器,所用热电偶应与控制器表头规定的热电势相符合(可外接电阻调整)。

2.使用前须接好地线,并检查断偶保护是否灵敏。高温炉应安装在牢固的台面上,控制器则应尽量远离热源。 3.热电偶要插入炉膛的中部,并防止偶端与炉壁接触。开启电源前,应首先将控制器的控制指针调到所需温度,开启电源后应注意控制器指针方向是否正确。

4.电炉升至规定温度后,控制器应自动控制并保温,否则应切断电源进行检查,不得继续使用。

5.送入或取出灼烧物时,最好切断电源,防止触电。炉膛底部应垫一耐火板(不要将灼烧物品直接放到炉膛底部,防止烧结在一起)。

6.禁止熔融和灼烧沉淀在同一炉内进行,不得在炉内灰化滤纸。容易飞溅的熔剂,更不能直接放在炉中熔融,要避免热电偶端被飞溅的熔融物沾污。

7.控制器要定期进行检修和温度校对

8.高温炉室要与分析实验室隔开。

(四)胶砂搅拌机

1.每月检查一次叶片与锅壁、锅底的间隙。每年请技术监督部门来厂检定一次。当间隙超过1.5±0.1mm,又无法调整时,应更换新的。

2.要经常保持油箱内油量,定期换油,保持润滑油的清洁。

3.首次使用时,一定要检查机器的电器接线是否正确。

4.保持工作场地的清洁,带有电器控制箱的,后盖要盖好,防止灰尘进入。

5.在操作中起落搅拌叶一定要轻起轻放。

(五)胶砂振动台

1.每月应检查振动台的紧固螺丝,每年请技术监督部门来厂检定一次,松紧要适宜,台面要水平。与混凝土基座相连的地脚螺丝要固紧,以免启动后振动台来回移动位置。

2.每季度检查台面振幅有无变化,并做好记录,当振幅超过0.75±0.02 mm时,要检查振动部分总质量(包括电动机、台面、卡具、拉杆)、试模以及各个振动子质量的变化,并调整振幅到所规定的范围。

(六)净浆搅拌机

1.每年请技术监督部门检定一次搅拌叶片与锅底、锅壁的间隙(可用塞尺检查),不应超过2±1 mm。

2.经常不定时用秒表抽查搅拌机和一次的自动控制程序是否准确。

3.做完试验后必须将锅内和搅拌叶片擦拭干净。

4.经检查不符合要求的零部件要及时更换。

(七)压力试验机

1.压力试验机每年至少请技术监督部门检定一次,示值相对误差不得超过1.0%;示值相对变动性不得超过1.0%,示值相对进回程差不得超过1.5%,每半年与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或对比单位)进行一次破型对比。

2.压力机用油每年至少更换一次,所用的油质应符合压力机说明书的要求。

3.经常检查储油箱的油量是否正常,油箱管接头有无松动.防上漏油、溢油等情况。

4.经常注意被动指针的弹性垫圈松紧是否恰当。加荷过程指针运转是否平稳,如有抖动应检查原因。尤其注意测力摆仰程不准超过最大限度,指针旋转亦不准超过一周。

5.抗压夹具的球座应保持润滑、灵敏,夹具压板长度40±0.lmm,宽度不小于40mm.厚度大于10mm,加压板面必须磨平,粗糙度应0.1 ~ 0.8 之间

6.使用完毕要彻底擦拭机器各部位,保持干净,套上保护罩。

(八)电动抗折试验机

1.每年请技术监督部门来厂检定一次。示值相对误差不得超过±1.0%,使用中不得超过土2%。示值相对变动性不大于1.0%,灵敏度≥l%。

2.抗折试验机要保持水平安放,使用前要检查试验机的灵敏度。

3.每季度应检查抗折夹具的尺寸和要求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

4.更换夹具时,应先作对比试验。

5.刀口上不准抹油,磨损后应及时更换。

(九)0.080mm标准筛

2006-8-24 11:28 回复

质量道师

2位粉丝

6楼

1.使用新筛或筛子使用一定时间后,都要进行修正。一般修正差值在土0.5%范围内可继续使用;在土0.1%~土0.5%范围内可采用修正系数的方法调整;差值超出土0.5%时应清洗,清洗后再校验修正,用标准粉检定时,新筛修正系数C应在0.85~1.05范围内,使用中的筛子修正系数C应在0.5~1.5范围内,否则应更换新筛.

2.应经常保持干净。常用的筛子可浸泡于净水中保存,一般在使用20~30次后须用0.3~0.5mol/L的醋酸或食醋清洗。清洗时用毛刷轻轻由筛底向里按经纬线依次清洗,不得用毛刷由筛内向外刷洗,更不能无规则的任意乱刷,以免损坏筛网。

3.实验筛修正系数的测定方法

筛子的修正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用0.08mm标准筛为基准,被修正筛与该标准筛对比。另一种是用一个已知0.08mm标准筛筛余百分数的标准粉作为标准样(中国建材院水泥所可提供),按细度操作程序测定标准样在实验筛上的筛余百分数。

实验筛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

C=Fn/Ft

式中

C-实验筛修正系数。

Fn-标准样给定的筛余量,%,

Ft-标准样在实验筛上的筛余量,%,

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结果修正按下式计算,

Fc=C*F

式中Fc-水泥试样修正后的筛余量,%

C-实验筛修正系数,

F-水泥试样修正前的筛余量,%。

实验筛的修正系数不在0.85~1.15的范围内,说明该筛差值较大,应更换新筛,再进行对比求出修正系数。

做好本组的原始记录和有关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水泥厂化验室

抽 查 对 比 制 度

为了提高企业的检验水平和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复演性,统一操作方法,培养工作责任心,特制定抽查对比制度。

(一)内部抽查

1.抽查对比工作由专人负责组织实施,抽查样品及对比结果要记录清楚。

2.检验人员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对待,按时完成抽查检验,不得弄虚作假或推诿、抵制。

3.抽查对比次数规定如下:

(1)强度检验岗位每月不少于2个样品;

(2)单项物理检验岗位每人每月不少于4个样品;

(3)化学全分析密码抽查每人每月不少于2个样品;

(4)生产控制岗位每人每月不少于4个样品;

4.抽查样品尽量抽取近期样品,对比结果作为考核各岗位工作质量的依据。

5.对比超差者应认真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改进操作,以保证检验准确性。

(二)与上级检验机构对比

1、按国家经贸委《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管理办法》的规定,与上级质检机构每月对比1次。

2、参加国家或省级建材行业质检机构组织的物理检验和化学分析大对比。

3、物检复验是指某编号水泥出厂后,生产企业发现水泥质量不合格或用户对水泥质量提出异议时,为了进-步核准该号水泥的质量指标,将该编号水泥送国家或省质检中心进行复验,以复检结果为准。

(三)抽查对比允许误差范围:

同一试验室不大于

不同试验室不大于

误差类别

水泥密度

±0.02g/cm3

±0.02g/cm3

水泥比表面积

±3.0%

±5.0%

水泥细度

筛余≤5.0%的为±0.5%筛余>5.0%的为±1.0%

筛余≤5.0%的为±1.0%筛余>5.0%的为±1.5%

标准稠度用水量

±3.0%

±5.0%

凝结时间

初凝: ±15 min终凝: ±30 min 初凝: ±20 min终凝: ±45 min

抗折强度

±7.0%

±9.0%

抗压强度

±5.0%

±7.0 %

2006-8-24 11:28 回复

质量道师

2位粉丝

7楼

不溶物

±0.10% ±0.10%

水泥烧失量

±0.15% ±0.30%

水泥三氧化硫

±0.15% ±0.20%

水泥(熟料)氧化镁 ±0.20% ±0.30%

稠度时间

±4 min ±6 min

胶砂流动度

±5 min ±8 min

生料细度

±1.0%

生料碳酸钙(氧化钙)

±0.3%(0.25%)

生料氧化铁

±0.15%

全黑生料发热量

0.4%

水泥厂化验室

标准溶液专人管理和复标制度

为保证标准溶液的准确性,特制定复标制度。

1、标准溶液复标范围:

0.015mol

0.15mol/L

0.0248mol

EDTA

0.125mol/L

NaOH

0.01783mol

0.0999mol/L

0.015mol

0.02481mol

苯甲酸标准溶液。

2、标准溶液由专人管理、配制、标定,并由另一个复标,标定、复标数据必须详细记录。

3、经复标合格后的标准溶液,由配制者贴上封条,储存备用。各班检验人员一旦需要认准溶液名称。随时换用,但与原来溶液必须进行对比。

水泥厂化验室

ISO标准砂管理制度

1、试验用标准砂必须由符合GB/T17671-1999标准的定点生产厂家提供。

2、ISO标准砂入库前,由物理组做好验收工作,验收内容包括生产厂家名称、包装袋不得破损、不得受潮和油污。

3、贮存ISO标准砂的场所必须做到干净、清洁。

4、ISO由物理组派专门保管,专人发放和领用。

5、ISO标准砂试验必须保持24小时恒温。

6、试验前由配比人员对小包装标准砂外观检查,确保无破损、不受潮、包内无杂物,重量符合1350±5g要求。

7、凡标准砂达不到ISO标准砂技术要求中各项指标均作为废品处理,不得使用。

水泥厂化验室

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

1.为不断提高化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质量意识,保证检验工作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2.化验室每年要制订培训和考核计划,并按计划对检验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建立培训档案。

3.化验室全体人员每周进行业务学习一次,根据工作需要,学习水泥有关理论知识、国家水泥现行标准、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等质量管理知识和上级有关质量文件。-年内要达到《等级标准》三级工以上的应知应会要求。

4.试验准确性是考核岗位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密码校对准确率必须达到95%以上。

5.定期进行考核,考核应作为评价其技术素质和奖惩的依据之一,对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者,应调离质检岗位。

水泥厂化验室原始记录、台账与检验报告的填写和审核制度

企业应按照《档案法》的要求,做好质量技术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原始记录和台账使用统一表格,各项检验要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和分类台账。原始记录和分类台账应按月装订成册,专人保管。

1、根据规定的试验项目及内容,分别建立原始记录,填写要真实,清晰、完整,不得任意涂改,当笔误时,应在笔误数据中央画两横线或画"X",在其上方写上更正后的数据。并加盖修改人印章,涉及出厂水泥、熟料的实验记录的更正应有化验室主任签字。原始记录要保存三年以上,以备查询。

2、生产控制值班记录要填写清晰、完整,并长期保存。

3、出磨、出厂水泥及熟料物理性能试验,生料、熟料、原燃材料化学分析等,应建立分类台帐,并有专人负责汇总,长期保存。

2006-8-24 11:28 回复

质量道师

2位粉丝

8楼

4、各类报表应按规定日期、发放范围及时准确地报出并留底备查。出厂水泥检验报告、质量月、年报及其他重要报告时,要经相关领导审核并签字。

5、对质量检验数据要及时整理分析,每月分析一次,主要指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全年应有专题总结。

6、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企业质量管理数据库,利用互联网络与其他有关单位进行质量信息交流。

7.上级发布的有关质量方面的通报和文件,要认真学习贯彻,除及时归档外,化验室要复印并送主管领导及主要生产部门,便于使用。

水泥厂化验室

化验室安全技术要求

(一)一般安全操作

1.防止中毒

部分化学药品误入口腔或吸入呼吸道,易引起药物中毒,操作时应特别注意。易引起中毒的剧毒药品有:氰化钾(KCN)、三氧化二砷(As2O3)、二氧化汞(HgO2)、重铬酸钾(K2Cr2O7)、氟化钾(KF)、氟化钠(NaF)、氟化铵(NH4F)等。常见的有毒气体有:硫酸烟、卤素蒸气、盐酸蒸气、氨、硝酸和氮的氧化物、硫化氢、一氧化碳、汞的蒸气等。有些易挥发的液体,如乙醚、汽油、苯等,其蒸气若吸入过多,会使人头疼昏迷,甚至失去知觉。因此,为避免中毒事故的发生,必须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1)一切试剂、药品瓶要有标签。剧毒药品必须制订严格的保管、领用制度,并认真遵守。此类药品应设专柜存放并加锁,由专人负责保管。毒性药品撒落时,应立即全部收拾起来,并把撒落过毒物的桌子或地板洗净。

(2)严禁试剂入口。使用移液管时应用橡皮球操作,不得用嘴。如须以鼻鉴别试剂或反应放出的气味时,应将容器离开面部适当距离,以手轻轻煽动,稍闻其味即可。

(3)所有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操作,都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凡有必要使用防毒面具的工作地点,应悬挂一个防毒面罩,以备分析人员急需时戴用。

(4)严禁食具和仪器互相代用。凡使用有毒药品工作后要仔细洗手和漱口。

(5)有毒的废液应尽量作无毒处理后,再排入地下深处或倒入下水道,盛皿要洗干净,并立即洗手。

(6)水银洒落在地下时,应尽量清除干净,然后在残迹处撒上硫黄粉,以消除汞滴。 (7)取有毒试样时应站在上风处,利用球胆取气分析时,要保证球胆不漏气,用完后要放在室外排空。

(8)发生中毒事故后,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果是由于吸入煤(或其他毒性气体、蒸气,应立即把中毒迁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中毒是由于吞入毒物,最有效的办法是借呕吐排除胃中的毒物,同时立即将中毒事故情况通知医务所,救护得愈早愈快,危险性也愈小。

2.防止燃烧和爆炸

(1)挥发性有机药品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处所或冰箱中,易燃药品不可放在酒精灯、电炉或其他火源的附近。室温过高时,启用易挥发物时应首先冷却,并不可将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的脸部。

(2)实验过程中,对于易挥发及易燃有机溶剂,如必须用加热方式排除时,应在水浴锅或电热板上缓慢进行,严禁直接用火焰或电炉加热。

(3)在蒸馏可燃物质时,首先应将水充入冷凝器内,并确信流水已固定时,再旋开开关加热(不能直接用明火加热)。接收器最好置于沙土浴中。在蒸馏过程中人员不能离开,要时刻注视仪器和冷凝器的工作情况,即使在短时间内也不能置之不顾。如需往蒸馏器内补充液体,应先熄火。冷却后再进行.

(4)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不得靠近火源,应立即清洗干净。落有氧化剂溶液滴的衣服。稍微加热即可着火。应注意及时清除。

(5)高温物体,如灼热的坩埚、瓷盘或燃烧管等,要放在不会引发火灾的安全地方。

(6)严禁氧化剂与可燃物一同研磨。不能在纸上称量过氧化钠。在工作中不要使用成分不明的物质,防止反应时产生危险的产物。

2006-8-24 11:28 回复

质量道师

2位粉丝

9楼

(7)爆炸类药品应放在低温处保管,移动或起用时不得剧烈振动。易发生爆炸的操作,无关人员不得在室内,并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可能发生的伤害,必要时应戴面罩或使用防护挡板。

(8)装有挥发性物质或受热分解会放出气体的药品(如PCI5)的瓶子最好不用石蜡封瓶塞,如瓶口因用蜡封住而打不开时,不能把瓶子放在火上烘烤。

(9)分析中,有时需要对加热处理的溶液在隔绝CO2的情况下冷却,冷却时不能把容器塞紧,以防冷却时爆炸,可以在塞子上装有碱石灰管。

(10)化验室应备有沙箱及灭火器,分析室内严禁吸烟。

3. 防止化学药品的腐蚀、灼烧、烫伤 (1)取用腐蚀类、刺激性药品时,最好戴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以防药品洒出或沾到身上,用移液管吸液时必须用橡皮球操作。

(2)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烧杯等耐热容器内进行,将酸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免骤然发热使酸溅出,伤害皮肤、眼睛或衣服。

(3)用浓硫酸做加热浴的操作(如测定熔点),眼睛要离开一定距离,火焰不得超过石棉网的石棉芯,搅拌时要小心均匀.

(4)取下正在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须先用烧杯夹子摇动后才能取下使用,以防使用时突然沸腾溅出伤人。

(5)使用酒精灯或喷灯时如有酒精洒出,应先将洒出的酒精擦干净,然后再用火柴点燃,不能把灯拿到别的火源上去引火。

(6)开启氨水、盐酸、硝酸等药瓶封口时,应先盖上湿布,用水浸湿后,再开动瓶塞,以防溅出。

(7)在压碎或研磨苛性碱和其他危险物质时,要注意防范小碎片溅散,以免烧伤眼睛、皮肤等。

(8)在使用强碱熔样时,应防止坩埚沾水,以免发生爆炸。

若不慎烧伤、灼伤时,应按下列方法临时处理:

(1)火烫伤使皮肤发红时,可用酒精棉花涂擦或浸在冷水里,至不觉疼痛为止。起泡时应用红汞或高锰酸钾溶液(4%)涂沫,不要弄破水泡。

(2)眼睛或皮肤被酸灼伤时,应立即用干净纱布把皮肤上的酸抹去后用水洗净,再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被碱烧伤时,用水冲洗后再用2%的醋酸或硼酸溶液冲洗。

(3)氢氟酸对皮肤、指甲的伤害力很强:若沾在手上则应立即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甘油和氧化镁混合药剂(2:1)涂沫后包扎好。

(4)被溴烧伤处用氨水酒精混合液(1:10)涂抹。

应当注意的是,不同的化学物质溅到皮肤上后呈现的颜色和情况也不一样,一般规律是:硝酸呈褐黄色;硫酸呈棕褐色或黑色;强碱呈白色;氢氟酸开始不明显,也无不适之感,当稍有疼痛时,说明已到严重程度,不但能腐蚀皮肤、组织和器官,还可腐蚀至骨骼。酸性物质烧伤具有自限性,腐蚀作用只在当时,经冲洗等处理后,一般不再加重。而碱性化学物质则不同,初期可能不严重,但会逐渐发展,损害渐渐向周围和组织深部蔓延。

4.防止玻璃器皿割伤

(1)使用玻璃仪器前应认真检查,不要使用有裂纹的仪器.

(2)装配或拆卸仪器时,要防备玻璃管和其他部分的损坏,以避免受到严重的割伤。

(3)切割玻璃管(棒)及塞子钻孔时,要用布包住或戴上手套,以防玻璃管破碎后割伤手部。

(4)用酒精灯或喷灯加热烧杯和烧瓶时,下部应垫石棉网,以免受热不均匀,发生炸裂。也不能使其过热。

(5)细口瓶或容量瓶受热易炸裂,不能直接在火焰上加热,也不可装入过热溶液。

(二)、使用煤气设备的安全注意事项

1、煤气灯及煤气管道要经常检查。若在实验室内闻到煤气的气味,要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检查处理在未完全排除室内的煤气前,不要点火,也不要启动电器开关。

2、点煤气灯前,必须先闭风,后点火,再开煤气,最后调节风量。停用时时要先关闭风,后关闭煤气,不按次序就会有发生爆炸和火灾的危险。

3、由于煤气开关或导管零件装配不紧,造成煤气侵入空气中而着火时,应立即关闭通向漏气处的开关或气阀,迅速用湿抹布或石棉纸等物仆灭火焰,在未修好之前,不准使用煤气。

4.使用煤气灯时要注意防止内燃,下班前要详细检查是否完全熄灭,以免发生意外。

5.因发生故障临时停止煤气供应时,要立即关闭一切仪器上的煤气开关、分开关和总开关,防止恢复供气时因忘记关闭开关而使实验室内充满煤气。

6.无人在室内时,禁止使用煤气灯。

7.点燃煤气灯时,煤气灯的近旁不得放置易燃物品(如抹布、毛巾、易燃、易爆药品、试剂等)

(三)使用电器设备的安全注意事项

1.在使用动力设备前,应首先认真检查开关、马达和机械设备各部分的安装是否妥当。

2.注意电线的干燥度。遵守使用电器仪器的规程。离开房间,要切断电器加温仪器的电流。

3.在更换保险丝时,要按负荷量选用合格保险丝,不得任意加大或以铜丝代替。

4.实验室内不准有裸露的电源线头,并不得用其接通电灯、仪器或电动机,以防止火灾。

5.严禁用铁柄毛刷清扫或用湿布擦拭电器开关。

6.凡电器动力设备发生过热现象,应立即停止运转。

7.供电突然中断时,要关闭一切加温和其他电器仪器供电恢复后,再按规定重新工作。

8.高温硅碳棒箱式炉的硅碳棒端均匀应设安全罩,严禁将安全罩随意撤掉,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9.凡使用110V以上电源装置、仪器的金属部分必须安装地线

10.使用高压电流的电器设备工作时,要穿绝缘鞋和戴橡皮手套,并站在橡皮板上,绝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11.实验室所有电器设备不得私自拆动及随便修理

12.发生触电事故时,要立即用不导电的物体把触电者从电线上挪开,同时采取措施切断电源,把触电者转移到新鲜空气处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通知医务部门。

(四)防火与灭火

1.化验室内应备有适用于各种情况的灭火器材,如灭火砂、石棉布、各类灭火器等。灭火砂要经常保持干净,且不可有水浸入。

2.如加热试样或实验过程中起火时,应立即先用湿抹布或石棉布熄灭明火并拔去电源插头,关闭煤气阀,总开关。易燃液体和固体(有机物)着火时不能用水去浇,除小范围可用湿抹布覆盖外,要立即用灭火砂、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扑灭,精密仪器则应用四氯化碳灭火。 3.电线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总开关,切断电源后再用四氯化碳(CCl4)灭火器熄灭着火的电线,并及时通知值班电工。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扑灭燃烧的电线.

第8篇:仪器仪表检验制度

1、仪器仪表升井后必须全面检修一次。

2、检修完好仪器仪表要求码放整齐,并留有记录可查。

3、必须有专职人员负责仪器的管理和维修。

4、、发爆器除每日进行正常维修外,每半年要全面进行一次大修与能力试验。

5、凡经过大修理的仪器必须进行稳压试验、冲击试验、气密性试验,并经过精度校正合格后才允许使用,否则重新安装或调整。

6、经过检修的仪器,必须达到完好标准要求,并再做一次全面检查才能上大盖,拧紧螺丝。

7、所有仪器每一年必须统一校正一次。

8、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分站,传感器等装置在井下运行6-12个月必须升井检修。

第9篇:检验科设备管理制度

生效日期:2013年1月13日 版本号:1.0 1. 目的

对设备实施有效控制和管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 范围

适用于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报废等。 3. 定义

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 4. 职责

4.1技术负责人提出设备的配置需求;

4.2各专业组负责本专业设备的购置申请的提出、使用、日常维护、定期维护。 4.3医院设备科负责设备的采购,组织设备的验收。

4.4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标识、建档,组织设备的检定、校准等。 4.5科主任负责设备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 5. 工作程序

5.1 设备的采购和验收

5.1.1设备的申购由科室提出,并到后勤设备工程科填写《医疗设备仪器购置申请表》,在申请表上简述购置该设备在诊断、治疗上的意义,及经济效益等,并标明需要国产还是进口设 备。

5.1.2严格执行《医疗设备验收制度》。 5.2设备档案管理

5.2.1设备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建立设备档案,内容包括: a)设备标识;

b)制造商的名称、类型识别和序列号或其它唯一性的识别; c)制造商的联系人、电话(适当时); d)设备到货日期和投入运行日期; e)当前的位置(适当时);f)接受时的状态(例如新品,使用过,修复过); g)制造商的说明书或其存放处(如果有); h)证实设备可以使用的设备性能记录; i)已执行及计划进行的维护; j)设备的损坏、故障、改动或修理; k)预计更换日期(可能时);h)各项中提到的性能记录应包括所有校准和/验证报告/证明的复印件。内容应包括日期、时间、结果、调整、可接受性标准以及下次校准和/或验证的日期,适当时,还应有在两次维修/校准之间需进行的维护检查的次数等,可根据制造商的说明来确立可接受准则、程序和进行维护验证和/或校准的频次(适当时),以满足本要求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5.2.2设备管理员负责编制设备总表,在设备有变化时应予以更新。 5.2.3设备的唯一性标识: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责任人。 5.2.4对计量设备进行标志管理,用不同颜色的标志贴于设备的明显位置。 a) 合格证(绿色):用于检定、校准合格的设备,自校准合格的设备。 b) 准用证(黄色):用于部分功能或量程能满足检验工作需要,而其他功能或量程有不合格的多功能或多量程的设备或降级使用的设备。

c) 停用证(红色):用于检定或自校准不合格、损坏待修或报废的设备、停用的设备。 5.3设备的使用

5.3.1每台设备均由科主任指定一名责任人负责日常管理,并授权给具备相应资格的

人员使用,设备责任人和使用人应熟悉所管理设备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了解设备的原理。

5.3.2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须经过培训合格,一般情况下大型仪器设备应有两人

以上能独立操作。

5.3.3使用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并填写使用记录。

5.3.4外单位借本检验科设备时,借用人员需填写《设备领(借)用登记表》,经科主任批准,设备管理员应在借出和返还时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检查。 5.4设备的维护、维修、停用和报废 5.4.1设备使用人负责日常维护,设备责任人应按照制造商的建议对设备定期进行设 设备维护和保养,具体按设备操作维护规程执行 5.4.2设备故障处理

设备发生使用责任人不能排除的故障时,首先打电话到设备科报修。设备科在 接到报修电话后将安排前往处理,设备科不能处理需联系厂家维修的,设备科 将在显著位置放置“设备故障、暂停使用”提示牌。 5.4.3设备报废

设备无法修复、计量检定达不到要求,技术负责人组织鉴定确认后,填写报废 单,报科主任审核后报院设备科,予以报废处理。报废的设备,应由设备管理 员粘贴明显的标识并隔离存放,同时在设备档案中做好报废记录。 5.4.4设备停用

设备管理员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对较长时间未使用的设备提出停用申请,报科 主任批准,由设备管理员进行标识。 5.4.5设备的期间核查

为维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对于量值有飘移的设备、新购设备、经常在现 场使用的设备,设备责任人采用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比对、留存样品等方式进行期间核查,以确保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具体核查方法在设备操维护规程中规 定。

5.5设备责任人负责设备投入使用、修理或退役之前的去污染工作。 5.6 设备培训计划

新设备的使用由设备厂商、设备科及检验科共同完成,并填写培训记录;设备的日常维

护知识的培训由设备科和检验科共同完成,并填写培训记录。 6.流程

《设备申购流程》

《医疗设备安装验收使用流程》 《医疗设备保修流程》 7.表单

7.1《检验设备维护记录本》 7.2《医疗设备购置申请表》 7.3《设备维修申请单》 7.4《医疗设备申请报废单》 7.5《大型医疗设备(仪器)验收、操作培训表》 8.相关文件 《各设备操作规程(SOP)》 《医疗设备管理计划》

《设备购置、安装、更新和改装管理制度》 《设备报废制度》 《医疗设备验收制度》

上一篇:学校教师全员培训总结下一篇:幸福感调查报告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