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园林建筑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以农林高校的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为例,通过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两种教学模式,分别对传统与现代两种园林建筑设计的课程比例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课程优化设置的方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设计与园林建筑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建筑设计与园林建筑论文 篇1:

探讨园林建筑设计技巧与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以及人民生活和文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物质和环境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正处于重构城市景观的重要时期。各地风景区、公园、游园、景观绿地大量增加,园林景观建筑作为园林景观重要的构成要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园林景观建筑的作用以及园林建筑设计中的特色特征,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原则,详细介绍了园林景现建筑设计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来完善园林景观建筑设计。

【关键词】园林建筑;设计技巧;方法

园林建筑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表达方式很丰富,而且设计的技法技巧也很多,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还与设计者的本身理解或者园主的个人喜好有关。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些关于园林建筑设计的技巧和方法,从而促进园林建筑设计工作。

一、园林建筑的分类

(1)庭院建筑:凡是能围合成庭院空间而形成相对独立或独立的庭院的建筑。

(2)风景游览建筑:园林景观建筑大部分都属于这一种,具有实际的使用功能。

(3)交通建筑:凡是在游览路线上的码头、桥梁、阶梯、道路等。

(4)城市景观建筑:城市小品、公交站点、城市雕塑等其他具有风景园林功能或风景园林范围内的建筑。

(5)建筑小品:包括,露天陈设、家具、点缀物。

二、园林景观建筑的功能特点

根据园林景观建筑自身特点及其与周遍环境关系,通常承担着点景功能、赏景功能、引导功能以及空间分割功能。

1、点景功能

承担点景功能的景观建筑通常是园林中的主体部分,该种类型的景观建筑能够控制整个园区的景观效果,在园林景观构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点景建筑小仅自身景观效果较好,且要与园林自然景色相勺_融合,从而保证景观的整体性

2、赏景功能

园林景观建筑在园林中成为一组景观u面的重点时,是为建筑的赏景功能。一组景观建筑物与园区景观结合,相辅相成,成为动观个景的观赏线该种功能建筑在设计时要考虑建筑朝向、门窗位置、体量等要素

3、引导功能

引导功能是指园林建筑在景观建筑中起到的起承转合的作用。使用者的眼光接触到一处优美的园林景观时,游览线路便会自然延仲,完成、移步换景、,建筑叫一以成为实现此类引导的主要目标

4、分割功能

园林景观建筑常常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变化安排给人以艺术美,以建筑构成的各种形式的庭院及游廊、花墙、门窗、园洞等都是组织空间与划分空间的优良手段。景观建筑的分害」功能就是指建筑本身在园林空间组合和布局方而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园林建筑设计中的特色特征

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动施工、结构、材料等物质方法结合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及艺术技巧等要素为人们创造一个适宜的空间环境。园林景观建筑拥有区别于其他建筑类型的个性特征,又有在物质及精神方面的独自特点,这些个性特征也决定了园林景观建筑在设计全过程的原则、方法、技巧等与其他建筑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个方面:注重空间组织、形态灵活多变、建筑环境合一、强调游憩功能、突出诗画意境、遵从自然生态、传递天地情韵、强化景观效果。

四、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理念的运用

1、生态景观理念的运用

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质就是对户外空间和土地的生态设计。然而从更深层次上说,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这意味着我们的设计需要尊重物种多样性,尊重自然以及顺应自然,最大程度上的减少对资源的剥夺和盲目的人工改造环境,减少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成本,需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来塑造园林景观的类型,要充分考虑场地中的其他生物的需求,维持动物栖息地和植物生长环境的现状,尽量的减少对原有环境的彻底破坏,必须保持水与营养的循环,利用的同时需要保护好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等等。

2、注重环境场所空间的塑造

环境场所空间的创造是体现文化内涵,显示设计思想的重要途径。因地制宜、尊重项目自然环境,寻找周边环境与场所的完美结合点。充分思考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一些方面的因素。形成清晰明确的整体设计理念,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设计者需要创造,并认识、发现、利用原有场地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充分的结合场地的特性,接受自然的介入,把自然环境融入景观体系之中,也就是常常说的最好的设计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

五、园林设计中景观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1、立意

在园林的景观的设计中设计意念和设计意向属于立意的范围,设计意念主要是指在对园林景观的研究基础上而产生的概念性的设计意图,并且它和项目条件相联系。设计意向是对设计意念形象化的结果,它通常是指设计者通过对园林的整体把握,并且发挥想象所形成的設计意图。园林景观建筑的立意通常是涉及到设计者的知识构成、艺术修养以及思维方式,只有具有明锐观察力、经验丰富、发散思维的设计者才可以构思出创新的设计灵感。

2、选址

园林的设计中,对于景观建筑的设计和园林的构景的关系密切,因此选择合理的景观建筑的建造位置,关系到各个园林景观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可以促使他们之间构建和谐统一的整体,这样才能够设计出浑然天成的景观。设计者在景观建筑的选址的时候,需要因地制宜考虑景观建筑的位置、周围的水文、地理条件,并且详细的了解景观建筑所处地区土壤、水质、风向等因素,综合的考虑环境的条件。这样才能够然各种景色合理的搭配,又能够突出景观建筑的特色。

3、布局

园林设计者需要充分的重视景观建筑的布局,因为只有合理的景观建筑布局才能够构建出形态完美的园林艺术。园林的景观建筑可以多种的空间的组合形式,选择合理的空间组合形式,是园林景观建筑布局的关键。景观建筑可以选择环境和景观建筑独立结构;这样可以形成开放性的空间,也可以选择建筑群落的组合开放性的空间,还有景观建筑围成庭院的空间以及混合式的空间组合;在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对比的造景手法。对比的手法是园林景观建筑造景的重要方法,通过景观建筑之间的对比,可以对多样化的景观进行协调处理,也可以把具有显著差异的景观建相互对比、相互衬托,这样可以突出主次,达到景观的完美组合。虽然对比的手法在园林景观构建中比较常用,但是对比运用不当就会破会园林景色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对于空间序列的安排需要充分的考虑规则对称和自由不规则对称,规则对称多用于对艺术意境要求严格的景观建筑群落的布局中,而自由不规则对称多用于轻松愉悦的思想意境的建筑群落的布局中;借景成为园林景观建筑设计中重要的造景手法。在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中采用借景的手法,可以增添景观建筑的艺术情趣,让园林的景色赋予变化,达到增加艺术意境和满足丰富画面的需要。

六、总结

在我国园林的设计中,园林景观建筑是一种十分特别的建筑类型,景观建筑不仅为游人提供游览休憩的场所,同时也能够提供优美的环境。景观建筑是园林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特色景观,而且景观建筑可以丰富园林的景色,为游人的游览提供便利的服务。景观建筑作为重要的人文园林景观,在园林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合理的规划景观建筑,可以实现人文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提高园林设计的整体艺术性。

参考文献:

[1]王立华,戴继明.关于园林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06).

[2]林枫,朱葛南,徐磊.谈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技巧[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

[3]刁幸.试析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方法[J].技术与市场,2013,(11).

作者:詹华山

建筑设计与园林建筑论文 篇2:

传统与现代的调和:论高校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优化设置

【摘要】本文以农林高校的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为例,通过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两种教学模式,分别对传统与现代两种园林建筑设计的课程比例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课程优化设置的方案。

【关键词】园林建筑设计 课程优化 传统与现代

【基金项目】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基金项目(G2110016)

1.前言

在高校园林专业的教学中,园林建筑设计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核心课程。但是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内容广泛,从组合上来说就有“园林、建筑、设计”三个组成部分,从园林建筑的时间演变和建筑形式来分,有传统园林建筑和现代园林建筑。传统园林建筑和现代园林建筑无论从建筑构造、建筑材料,还是设计手法、设计理念都大不相同。

在课程的设置上,如果过多的强调传统园林建筑设计的学习,容易让学生误以为园林建筑设计只是单纯地复制古典园林中的各种亭台楼阁,也不适应现代时代发展的需求;如果着重讲授现代园林建筑设计,既不能让学生们领悟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之美,也会造成园林专业培养体系的重要缺失。因此,在高校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应当对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中的这两大体系进行优化改造,使学生们更好的掌握园林建筑设计的要求,达到传统与现代的调和。

下面以一个学年两个学期,每个学期40个学时,共80个学时的农林高校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为例,通过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两种教学模式,分别对传统与现代两种园林建筑设计的课程比例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课程优化设置的方案。

2.课堂教学的优化设置

课堂教学的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讲授传统与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分为上下两个学期。第一学期课堂教学比例较大,主要讲授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类型等知识、建筑設计基础、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分类与理念等等,共28个学时;第二学期课堂教学比例较小,主要讲授专题园林建筑设计要求、设计手法和案例等等,并讲解课程设计的基地场地分析、设计注意事项和作业成果要求等,共12个学时。具体课堂教学优化设置如下:

2.1第一学期的课堂教学设置

(1)总体阐述园林建筑的概念与发展、园林建筑设计的概况与原则,共2个学时;

(2)举例讲解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包括亭台楼阁、榭舫堂廊、殿斋馆轩等传统园林建筑类型,并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与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共10个学时;

(3)概括介绍建筑基础知识,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空间和建筑构造等,共4个学时;

(4)详细讲授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与过程,包括场地分析、概念生成、方案推敲和设计表达等等,共12个学时。

第一学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园林建筑设计的理论教学为主,其主体教学重点主要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传统园林建筑的类型与发展,第二部分为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与过程。在针对传统与现代的园林建筑类型而言,第一学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传统园林建筑,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教学重点。

2.2第二学期的课堂教学设置

(1)通过案例来介绍现代园林建筑的分类与特点,共2个学时;

(2)针对拟进行的课程设计中的园林建筑类型,进行详细分析该类型园林建筑特点与设计要求,共6个学时;

(3)对课程设计任务书进行讲解,并采取讨论的形式进行场地分析,最后明确各类型图纸成果表达的要求,共4个学时。

第二学期的课堂教学主要为课程实践作理论指导,其主体围绕拟进行的课程设计中的园林建筑类型开展,重点针对该类型园林建筑给予学生相关的讲解分析与技术指导。

3.课程实践的优化设置

由于园林建筑设计这门课程属于设计类课程,注重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实践的环节,因而课程实践对于学生是否对全面理解与应用本门课程的知识尤为重要。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实践一般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资料收集、调查汇报、实地调研、模型制作和方案设计等。课程实践同样分为上下两个学期进行:第一学期课程实践比例较小,主要是以传统园林建筑类型为主的课程实践,共12个学时;第二学期课程实践比较大,主要是以现代园林建筑类型为主的课程实践,共28个学时。

3.1第一学期的课程实践设置

(1)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不同类型传统园林建筑案例与资料,分组进行总结汇报,共4个学时;

(2)指导学生对典型传统园林建筑优秀案例,分组进行按比例缩放的模型制作,共8个学时。

第一学期的课程实践配合同期的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组汇报、模型制作等实践方式,使其更好的掌握传统园林建筑的类型与设计,对我国优秀的古典园林建筑实例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增加对传统园林建筑的空间感的培养,如苏州拙政园的香洲、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等等。

3.2第二学期的课程实践设置

(1)指导学生对拟进行设计的专题园林建筑类型,分组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和总结汇报,共4个学时;

(2)指导学生对拟进行设计的专题园林建筑类型,个人完成优秀典型案例的临摹,共2个学时;

(3)指导学生对专题园林建筑设计任务书进行解读,包括场地分析与概念生成,完成场地总平面图的草图设计,共4个学时;

(4)指导学生完成专题园林建筑设计的建筑各层平面图的草图设计,共6个学时;

(5)指导学生完成专题园林建筑设计的建筑立面图与剖面图的草图设计,共4个学时;

(6)指导学生完成专题园林建筑设计的图纸成果表达,共4个学时;

(7)指导学生进行小型园林建筑的快题设计,共4个学时。

第二学期的课程实践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都围绕着专题园林建筑类型来进行,包括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总结汇报和案例临摹,还有完成一套园林建筑设计图纸,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大设计作业”,如茶室、餐厅、展览馆设计等;第二部分就是属于锻炼学生的快速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小型园林建筑快题设计,如公共厕所、公园大门、小卖部快题设计等。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赏析能力的提高,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中的传统与现代园林建筑部分缺一不可,两者应该互相辉映、相辅相成。因而,在高校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优化设置上两者都要兼顾,传统园林建筑设计作为第一学期的理论教学重点,而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作为第二学期的课程实践重点,做到传统与现代的调和。

参考文献:

[1]张令梅.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1(05)

[2]燕亚飞,李东升.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农业与技术. 2010(02)

[3]张晋萍,潘远智. 农林院校《园林建筑设计》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8)

[4]张一奇,林夏珍. 园林建筑设计教学中生态设计思想的培养[J]. 高等建筑教育. 2009(05)

作者:成敏莹

建筑设计与园林建筑论文 篇3: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BYOD的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

摘 要:通过对自带设备(BYOD)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研究其在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运用的优势,结合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学习的特点及现状,设计适用于本专业课程的基于BYOD的教学模式。结果表明,基于BYOD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等。该教育模式在工程、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BYOD;园林建筑设计;教学模式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BYOD-based Teaching Mod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ZHANG Zhiwei1 et al.

(1City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2167, China)

Key words: BYO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Teaching mode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实施“厚德、博学、求是、创新”校训,使学生真正掌握园林景观的设计原理与方法。依托于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一项热门领域自带设备(BYOD),以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作为切入点,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适用于本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将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手段与课程更好地整合,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笔者通过对比风景园林专业学生运用 BYOD获取、传递、分享教学资源的情况,发现基于BYOD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等,从而促进了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理论知识讲解环节略显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二是在方案设计阶段,学生难以较好地将理论知识进行应用,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三是教材较为陈旧,与“互网+”背景和现代教育发展脱轨。四是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2 对策措施

2.1 教育目标由知识客体转向学生主体 在基于BYOD的教学教育实践中,以培养学生设计能力为出发点,根据课程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实施计划。打破原有学科、课程之间的界限,平行设置专业课与基础课,交叉推进理论课与实践课,实现教育目标由指向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有了科學合理的具体实施计划,课程教学目的将更明确、教学内容更具体、教学主题更有针对性、教学方法更有效、教学组织更周密、教学效果更显著,BYOD教学就能顺利有序地开展,教学目标才会更好地实现。

2.2 教育程式由传统的“教程”逐步向“学程”转化 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建立弹性的教学管理系统,允许学生个性化的课程选修组合以及进度安排;在提高第一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努力丰富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打造多样化的素质拓展平台,积累工程实践经验,锤炼多方面的能力。过去教师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虽然采用图片、视频、PPT 等多媒体形式辅助教学,但由于师生在课堂上难以开展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思考问题和钻研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教学效果欠佳。

2.3 构建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运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搭建智能化学习平台,实行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多样化需求。园林建筑设计BYOD教学模式的构建应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将教室作为BYOD学习专区,允许携带的设备包括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等,配有一定数量的插座。前期的理论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自带设备进行网上资料查询和学习,教学内容上传于学校的“名华在线”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2.4 应用新型系列教材 更新教材体系,使用新形态教材是深化风景园林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措施。选择与“互联网+”背景和现代教育发展契合的教材,而不仅局限于纸质版本的新形态教材,还应配套的在线课程和知识库,从而重新构建高等教育的意义。对于新型系列教材的编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项目实施的难点。

3 教学方法的应用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方案设计2个阶段。理论教学阶段主要给学生讲解园林建筑设计概念、原则、方法、几大设计要素等内容,让学生对本课程形成初步认识。学生通过自带设备(BYOD)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小组讨论。方案设计阶段主要包含以下2个部分:第1部分进行传统园林建筑(重檐亭)进行抄绘练习,让大二的同学掌握传统园林建筑的设计方法与设计要点,在完成正图之前,可以采用自带设备平板或者图纸进行手绘练习。第2部分进行独立设计,根据给予的地形图进行因地制宜的茶室设计。首先通过自带设备进行案例分析共享设计作品,让学生课后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设计案例用多媒体共享的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享和讨论。既要分析优秀案例,也要讨论一些不成功的作品,从优秀案例中学习设计理论和方法,从失败作品中總结设计应避免的一些问题。在学校周边选择一处适宜的场地开展实地调研和分析,要求学生完成场地分析图纸,包括场地现状分析、地形分析、气候分析、区域分析、交通分析、SWOT分析等内容。本阶段让学生在场地中探究场地的各要素,提升学生的尺度感,强调场地设计的重要性。以现有场地为对象进行园林建筑改造设计,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找到解决策略。既要求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实用性和艺术性,也要求学生作品充分考虑业主和消费者的需求。第5阶段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完成一份设计作品,丰富课程的评价内容。

4 结语

通过深入探究基于BYOD的教学机制,结合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作为应用型大学教学模式与特色,构建了符合《园林建筑设计》的新型教学模式,促进教研教改。通过基于BYOD教学模式的实施,激励了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逐步建立并丰富了教学资源,更利于风景园林专业资源库建设。

参考文献

[1]汪丽,潘建斌,冯虎元.基于BYOD的高校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01):39-45.

[2]张渝江,殷海军.BYOD开创学校新的1∶1世界[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Z1):92-93.

[3]何晓凤.BYOD技术在课程教学改革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20):103-104.

[4]苏丹,吴艳华.《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以作品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探讨——以园林茶室设计教学为例[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27-29.

[5]田雨.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探讨——以园林茶室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24):12271-12272,12313.

(责编:张宏民)

作者:张志伟 许克勤 王晓晓

上一篇:季度述职报告优选3篇下一篇:毕业生个人鉴定(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