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法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全社会日益重视创新和大学生创业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法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法论文 篇1:

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 要]经济法是应用型本科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针对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改革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在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应运而生。为培养出适合社会与市场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在专业方面下功夫必不可少, 而其中作为向专业方向发展的专业基础课的地位也是至关重要, 在学生知识能力构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目前,专业基础课已成为制约专业延伸、发展的瓶颈。如何推动专业基础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改革,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经济法课程作为高校的专业基础课, 面向除法学专业以外的大多数专业本科生开设,是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工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由于经济法课程的实用性,各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非常重视经济法的教学工作,在教材编写和教师培养上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不容否认的是,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改进,以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

一、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定位不准确,内容欠缺针对性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经济法课程的专业很多,比如国际贸易类、工商管理类、财务管理类、金融类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经济法知识的需要有所侧重,更不同于法学专业的本科学生。而目前,一些高校在经济法的教学名称和内容设置上与一般的法学本科专业相近似,即使有所改动,也只是法学专业课程的压缩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容易忽略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性,对不同专业学生讲授相同的内容,忽视学生的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教材选用不合理,缺乏专业适用性

目前,市面上出版的经济法教材版本繁多,但很多都缺乏专业适用性。比如,有的教材只是对现行法律条文的罗列,缺少对法律条文的分析和应用;有的教材涉及面过广,重点不突出;有的教材只是纯理论分析,缺少相应案例。而教师在选用教材的时候也不够慎重,不同专业往往选用同一种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又往往按照自己的讲义进行授课,导致教材成为摆设,学生缺少课下进行预习和复习的范本。

(三)教学方法欠缺灵活性,考核方式陈旧

目前,高校传统的经济法教学多以讲授为主,教师往往只注重对法律条文的解释,而在教学方法上也不重视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经济法的教学内容丰富但抽象,理论性强但又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如果只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为了完成任务或修满学分,很难真正地参与到经济法的教学活动中来。

另外,经济法的考核方式也较为陈旧,多以试卷为主,题型稳定。而学生往往为了得高分,只是在备考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强化记忆,不利于思维的开拓,很难达到期待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对象的法律基础知识薄弱

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一般在高年级开始,学生在学习过法理学、民商法、刑法、经济法等课程后才能学习经济法课程。但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一般在第三、第四学期,甚至在第一学期开设。许多学生在学习经济法之前都没有学习过基础的法律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解释法的基本知识、法律术语,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而学生在学起来也较为吃力。

二、对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根据专业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经济法课程涉及内容众多,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将全部知识一一讲解,因此可以針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选择有侧重地进行介绍。针对不同的专业,结合其专业特色选取不同的章节进行重点讲解。例如,对于财务会计类学生,可以重点讲解《会计法》、《税法》,并可以和会计师等考试相结合;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可以重点讲解《合同法》、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对于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可以侧重讲解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讲解《公司法》等商主体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样,在同一结构体系下与不同专业结合并有所侧重,使基础课融入到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向,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合理选择教材,凸显专业适用性

教材对于大学教学至关重要。教材的选择:一要有利于教师授课;二要可供学生自学。目前,经济法的教材很多,有适用于法学专业学生的教材,有专门为财经、管理类学生编写的教材,还有适合各种资格考试的辅导用书。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要多比较,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选择不同的教材。同时,在进行选择时还要关注教材的质量。一是要选择最新的经济法教材,能及时反映我国新颁布或修改的法律法规。二是在选择的内容上,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要选取实际应用型的教材,特别是有大量典型案例支撑的教材。这样才会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增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

(三)改良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整个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而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要尝试将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结合。针对应用型高校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重点采用以下方法:

1.案例法

案例法是国外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可以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经济法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非法学专业学生,如果只是单纯地分析法理、罗列法条,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且枯燥无味。因此,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切勿照本宣科,使学生丧失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入大量的案例,对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择也十分关键。教师要选择有针对性、代表性、启发性的案例,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是师生进行沟通的有效方法, 每一次课,可以选取一个当前与经济法有关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让每组同学推荐代表将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汇报。在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提高其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教材,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和感性认识, 启发学生对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和概括。最后,还要注重组织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的讨论有始有终。另外,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作为大学教师,除了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习能力,启发他们延伸和加强课堂学习的内容。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3.多媒体教学法

目前,在各高校多媒体设备已经普及,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等新型教学手段,将有关经济法的典型案例以视频等多种形式直观地传递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同时,还可以对经济法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加大实践环节在期末分数中所占的比例,使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在期末成绩中都有所体现。

(四)调整教学计划,适应非法学专业学生

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开设经济法课程之前要先开设法律基础课程。最好在高年级进行开设,如大三的第一学期、第二学期。高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学习目的也较为明确。另外,针对对不同专业、不同的教学对象开设的学时也应有所区别,如对经济管理类的的学生可开设54学时课时,对工学类专业的学生可开设36学时课时。教师针对不同的授课时数和内容,可灵活把握,张弛有度。

[参考文献]

[1]王玉华.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2).

[2]黄勇,王刻铭.经管类本科专业经济法教学质量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 彭金冶.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9(9).

[4]张新莉.立足于财经类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经济法实训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

[5]邓文胜.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改革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8(4).

[6]赵美珍,刘永宝.经济法教学改革的三个视点[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6).

[作者简介]孙晓燕,女,安徽新华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法。

作者:孙晓燕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法论文 篇2:

关于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

[摘要]在全社会日益重视创新和大学生创业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是培养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商贸人才,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要从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的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师资团队的建设、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9208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为此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2012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我国高校特别是一些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过程中普遍意识到对在校学生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又遇到了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也是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中要重视的课题。

1应用型本科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应用型本科是指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主,培养以应用为目的,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是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而诞生的,应用型本科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通过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创新与创业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核心,创业则是创新的重要体现形式,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

2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校特别是一些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非常重视对在校学生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具体来说,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有利于提高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是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主,培养以应用为目的,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商贸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22有利于提高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同时,还可以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思想和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同时,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这对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商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商贸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有利于构建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在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商贸人才的过程中,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通过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进一步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等应用能力的同时构建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24有利于促进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的改革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在构建具有创新创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会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力度。通过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不仅可以在优化现有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构建全新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而且可以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

25有利于促进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创新创业师资团队的建设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在构建具有创新创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也会加强专业师资团队建设的力度。通过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可以在现有创业师资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校内外的师资资源,在不断提高创新创业师资水平的同时积极促进创新创业师资团队的建设。

3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是由一些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也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具体来说,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31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由于在我国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是由一些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而来,所以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在本质的认识上并没有很深入的理解,很多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只重视创新创业知识的普及和创新创业技能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基本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也普遍存在一些错誤的认识,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针对那些想创业的学生开展的,只会对想创业的学生有帮助,在观念上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当成是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的通识教育。

32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有机地融合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所以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没有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商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的体系之中。在很多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往往以相对孤立的形式开展,随意性强,缺乏统一的规划,属于学生第二课堂的拓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实现有机地融合。

33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亟待改革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虽然很多专业已经开设了一些创新创业课程,但这些课程相对零散、不成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相脱节。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已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往往是以课堂讲授或独立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没有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缺乏对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引导与激励。

34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在我国高校中,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很多高校特别是一些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极度缺乏。很多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师资,平时创新创业教育的授课、讲座、辅导都是由一些专业老师或临时从校外聘请的企业专家客串,虽然他们具有相对丰富的专业知识,有的也具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他们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知识,也没有实际的创业经验,所以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时对学生的帮助十分有限。

35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严重滞后

由于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转型之前都是一些地方性的本科院校,他们在过去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一般偏重于理论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般也不重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由于我国应用型本科和创新创业教育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很多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十分缺乏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影响了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36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形式单一

由于很多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缺乏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所以他们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以理论授课、讲座为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相对很少,即使有大多形式也比较单一。很多学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撰写创新创业计划书,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场地条件,学生很多很好的创新创业计划无法落地开展,因为缺乏亲身实践的体验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很难得到很大的提高。

4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对策

41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应结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每个专业自身的特点来开展,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创新创业知识的普及和创新创业技能的传授,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基本能力的培养,要改变“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这样的片面观念,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当成是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的通识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意义。

42构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商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要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业教育相融合,要将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真正融入到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的专业实践活动之中,通过统一的规划,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有机地融合,从而构建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3不断深化创新創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每个具体专业的特点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对《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经济法》等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专业创新创业的基础课程,结合专业课的开设情况新设置一些本专业创新创业必修的课程,从而在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实现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地融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对已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教学,除课堂讲授、开办讲座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来开展互动性研讨、自主性学习、互助式的探究开展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性。

44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建设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建设。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要整合现有的创新创业师资资源,从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选拔创新意识强、实践经验相对丰富、对创业有一定深入研究的教师充实到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中去,同时从行业、企业中聘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人作为学生的创业导师,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培训的力度来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建设。

45不断加强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在校内,要通过积极引进创新创业实验模拟软件在实验室建立高度仿真的创新创业基地,通过建设创业园来建立的校内创新创业的孵化器;在校外,可以充分利用其他高校商贸类展业的优势资源建立创新创业的协同中心,充分利用与企业合作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建立校外创新创业的孵化器,积极利用政府搭建的创业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服务。

46不断推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在积极搭建各种校内外创新创业平台的同时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在不断丰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除了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撰写创新创业计划书外,还要积极提供相应的资金和场地条件,指导并帮助学生将可行的创新创业计划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丁波,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5).

[2]杨保成,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2).

[3]蒲明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J〕成人教育,2012(6).

[4]范建丽,陈国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3(5).

作者:高金城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法论文 篇3:

国内应用型本科发展和研究概况的统计描述

摘 要:近10年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及其学生数量不断增加,针对应用型本科进行的各视角、各层面的研究也随之增加。通过以相关研究论文的篇名为检索变量,对应用型本科的研究视角归纳为学校定位,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模式,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等几个方面。并就上述内容分别进行了统计描述。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发展概况;研究概况;统计描述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数量变化的统计描述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本科院校的重要构成。教育部网站公布的资料显示:1999年本科院校为597所,2009年增加到768所(不包括独立学院)。这期间研究(学术)型大学的数量变化不大,而新增院校基本属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以在构成上,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占比例增大,由1999年的80%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85%左右。其中几年的数量变化如表1所示。

表1 本科院校数量变化

年份本科院校数量(所)

1999597

2002629

2004684

2009768

资料来源:根据教育部网站统计数据整理(不包括独立院校)

二、本科院校录取学生人数变化的统计描述

1.考生录取总量大幅度增加

图1 我国历年参加高考人数和高考录取人数折线图

根据我国恢复高考的1977年到2011年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和录取人数绘制的折线图(如图1所示)显示,录取人数除了1979年、1986年、1989年、1994年等4年比上年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外,其余年份均比上年度有所增加。尤其是1999年扩招后,录取人数更是逐年大幅度增长。2011年计划录取人数是1999年的4.22倍,年递增12.75%;增加了515万人,年均增加42.92万人。

2.高考录取率是一波动上升的变化过程

从图2所示的我国历年高考录取率变化折线图可以看出,1999年扩招第一年的录取率就由1998年的33.75%增加到55.56%,第一次突破了50%。此后的12年中,录取率虽有波动,但均维持在55%以上的水平。从2009年开始的近三年,参加高考人数的绝对量出现了首次下降,而录取人数逐年递增,使得录取率均维持在60%以上,尤其是今年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了72.3%。

图2 我国历年高考录取率折线图

3.本科生录取人数逐年增加,且所占比例较稳定

本科录取人数十年共增加232万人,年平均增长量为23.2万。具体资料如表2所示。

表2 历年本科录取情况表

年份录取人数(万人)本科录取人数(万人)本科生占录取人数的比例(%)本科生录取人数的逐期增长量(万人)

19991609458.75-

200022111652.4922

200126813851.4922

200232015849.3820

200338218347.9125

200444721046.9827

200550423646.8326

200654625346.3417

200756628249.8229

200859931752.9235

200962932651.839

注:根据教育部网站统计数据整理

本科院校通常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诸如清华大学这样研究型的大学在保持本科教育稳定的基础上更注重硕士、博士等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因而本科生的录取人数基本稳定。所以表2所显示的本科生的录取人数逐年递增,意味着应用型本科是主要贡献者。

在录取的本专科学生中本科生所占比例在50%上下波动,如表2和图3所示。

图3 本科生人数在历年高考录取人数中所占比例

三、对应用型本科研究的统计描述

每年高校录取的人数中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就读于本科院校,其中大部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高校的办学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也直接关系着我国高校输出的人才质量。高的录取率表明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如何培养出适合和推动我国及地方社会、经济、科技等各领域发展所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就成为各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下文仅从公开发表的有关论文数量和主要研究视角两方面对应用型本科的研究现状做一统计描述。

(一)研究论文数量的统计描述

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在篇名选项中输入“应用型本科”、并逐年检索后,对输出的结果整理如表3所示。

表3 历年公开发表的研究“应用型本科”的论文数量

年份论文篇数年份论文篇数

1979—19991(1998年)a

20001200677

200182007131

2002162008289

2003252009344

2004572010535

2005552011310b

a:1979年—1999年相关论文仅1998年有1篇

b:2011年6月30日检索结果为154篇,简单推测出2011年全年有关论文数为310篇左右。

绘制成折线图如图4所示。

图4 我国历年有关应用型本科研究论文数量变化折线图

截止到2011年6月30日,按上述条件检索出的论文共1848篇。

从表3和图4可以看出:2000—2010年公开发表的篇名中含“应用型本科”的研究论文数量呈几何增长。2011年首次出现下降。在长达十年的探讨、研究后,对应用型本科认识日趋一致,各院校、各专业也在试图探索出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而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关键是各院校找准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出校本特色的发展战略[1]。

(二)主要研究视角的统计描述

从论文的研究视角看,研究者对应用型本科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做了探讨和研究。本文仅就几个主要方面进行统计描述。

以下论文数量均按照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在“篇名”选项中输入应用型本科,“并且包括”中输入研究视角得出(如在“篇名”选项中输入应用型本科,在“并且包括”选项中输入定位,显示相关论文共41篇)。

1.关于应用型本科定位的研究

潘懋元教授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包括:发展目标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定位、教学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定位、科学研究定位等七个方面[2]。

由于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因而具体定位各异。诸如工商管理类、商科类、电子商务类等大类定位的研究;土木工程、电子、车辆工程、工程教育、英语、少数民族体育等具体专业定位的研究。具体分布如表4所示。

表4 关于应用型本科定位的研究论文分类

分 类论文篇数频率(%)

发展定位、办学定位1741.46

具体专业定位1126.83

学科建设、教学定位37.32

图书馆定位24.88

独立学院定位12.44

其他717.07

合 计41100.00

2. 关于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关于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或改革的研究、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分别从总的原则、大类专业到某类人才,从具体专业到具体课程等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的。具体论文数量分布如表5所示。

表5 关于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研究论文的分类

分 类论文篇数频率(%)

课程体系7937.98

实验教学6229.81

其中:实验教学体系7—

实践教学体系6732.21

合 计208100.00

3.关于教材建设、教学模式的研究

有关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论文16篇,从总体上研究的有7篇,就具体专业或具体课程来研究的共9篇。试图探索出一条介于研究型本科和高职高专之间的教材建设之路。

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受到普遍关注,尤其是一线教师一直在努力探讨、创新。相关论文42篇,具体可做如表6所示的简单分类。

表6 关于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研究论文的分类

分 类论文篇数频率(%)

从整体研究的921.43

从具体专业研究的1740.48

从具体课程研究的1330.95

双语教学模式37.14

合 计42100.00

如法律基础、工程图学、大学物理、车辆工程专业大学英语、计算机公共课、经济法、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电子商务概论、财务管理等课程,研究者都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模式。还有对某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等的探讨。

4.关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研究

除从应用型本科特点出发研究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外,更多的是对具体专业建设的探讨,如英语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专业、航运管理专业等的建设,共计28篇论文。

课程是构成课程体系的基本元素,在构建了与应用型本科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基础上课程建设应突出特色。在明确课程建设的总原则基础上,某具体课程的建设是一个由一般到具体的过程,涉及的课程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建筑设备工程、液压与气压传动、材料科学基础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精品课程的建设。有关课程建设的研究论文共24篇。

5.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应用型本科教育不同于其他本科教育,因而对教师队伍有特定的要求——教师角色的定位,即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指导者和督导者;教学研究的探索者;知识、技能体系的多面手;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者”[3]。教师队伍建设中,对“双师型”教师的研究颇多,如“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等;另外,教师实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科研能力的培养也受到关注。涉及到以上相关内容的论文32篇。

教师是任何一所学校人力资源的重要构成,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对教师队伍实施管理,根据教师这一特殊人力资源的特征实施有效的激励和绩效考评机制,促进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研究这些方面的论文共4篇。

6.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相关研究

77篇相关论文中,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研究论文近40篇,占一半以上,包括创新素质、科学素质、法律素质、综合素质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就业能力、抗逆能力等。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方法、评价方法、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等的研究论文5篇;对学生考证、学生社团、学生发展等的研究论文5篇;另外还包括对学生工作的研究,如对学生工作方法、学生管理模式的研究。

另外,8篇论文提出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3篇不同角度的综述性论文。其他还涉及教研室建设、图书馆建设、实验室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

四、结论

1.近十年我国新增本科院校170余所,绝大部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

2.近几年高考考生数量绝对减少,高考录取人数不断增加,今年高考录取率已达72.3%。吸纳新增本科生的院校主要是应用型本科院校。

3.应用型本科“量”的扩张的同时,对其“质”的担忧也日渐明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

4.应用型本科教育不同于以前的精英式教育,因而对如何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质量、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等方面的研究颇多。从近十年相关研究论文的数量和研究视角可略窥一斑。

5.应用型本科质量的提升是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各院校、各专业,甚至是各课程应走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道路。

五、几点说明

1.本文仅就应用型本科院校数量和学生数量方面说明其发展,对教学资源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并未涉及。

2.本文仅就几个主要研究视角就行了归纳和统计描述,每位研究者的关注点不同,因而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研究方面。

3.统计描述是据研究论文的篇名作出的,研究论文的内容可能存在交叉。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A

[2]潘懋元,车如山 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第30卷第5期

[3]王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作者通讯地址:河北北方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作者:刘金花 白殿海

上一篇:二手房合同三篇下一篇:初三工作计划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