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反思反思

2022-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公开课反思反思

《力弹力》公开课实录及反思

本学期参加了市里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课题是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力 弹力》.经过精心的设计、打磨,笔者的这节课效果很好,受到了好评,获得了一等奖.现将这节课的设计和实录及启示呈现出来,以供各位同行、专家评鉴.

课题《力 弹力》

课堂主体框架按初步认识力—亲身体验力—力学基本规律—弹簧测力计—弹性势能五个环节组织课堂.

课堂实录

师:经过预习,我们已经知道物理学中的力是什么.

生:物理学中将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

师:举几个实例.

生:人推汽车,人拉弹弓……

师:只有人才能产生力吗?

生:不.

师:举例说明.

生:起重机吊重物……

板书物体作用物体

人推汽车

人拉弹弓

起重机吊重物

师:相信你还能举出更多力的例子,就黑板上的几个例子,我们横向看,可以发现要产生力需要几个物体?生:两个.

师:有两个物体就一定产生力吗?生:不一定.

师:还需要什么?生:发生作用.

师:纵向看,左边的物体都在……,右边的物体都是……

生:施加力,受到力(学生异口同声)

师:施加力的物体叫……,受到力的物体叫……

生: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师:有人说“两物体要产生力一定要接触”对吗?生:不对.

师:给出理由.

生:磁体不需要接触铁块就能够对铁块产生吸引力.

师:很好,又有人说“两物体接触了就一定会产生力”对吗?生:不对.

师:你的理由是什么?生:看两物体是否产生力不是看他们有没有接触,而是看它们有没有发生作用.

师:很棒,这样我们就得到结论.

师:刚才我们初步认识了力,现在我们借助桌上的器材体验一下力,请用手直接对桌上的气球、弹簧、橡皮筋、塑料尺、橡皮泥、纸片等施加力,结合导学案上的问题,动手操作,完成活动1.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指导.

师:被你的手施力的物体什么发生了改变?生:形状.

师:如果你用的是气球,气球不但发生了形状的改变,它的体积也发生了改变,像这样的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

生:形变.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弹簧在我松手之后能恢复原状,但橡皮泥不能(很好的发现)

师:像弹簧、气球、塑料尺这样的在撤出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生:弹性形变.

师:你的手受到的力是谁施加的?生:弹簧,橡皮筋,……

师:它们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对你的手施加力的?

生:发生弹性形变时.

师:像这样的物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

生:弹力.

师:到这里我们认识了弹力和与弹力有关的形变、弹性形变的概念.(投影)

师:请在刚才的活动基础上对弹簧、塑料尺施加更大的力,结合课本图8-3和8-4,完成活动2,说出你的发现.

学生活动,老师提醒施加的力不能过大!保证人和器材的安全.

师:你有什么发现?生:压塑料尺的力越大,塑料尺的弯曲程度越大,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

师:这里我们就得到一个基本力学规律.

生: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投影,学生一起回答)

师:根据这个基本力学规律,制成了测力计,测力计顾名思义,它的作用是……

生:测量力的大小.

师:物理实验室里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你认为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即弹簧测力计为什么能测量出力的的大小呢?生1: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生2: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外力成正比.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回答你觉得哪个更好些?生:第二个.

师:对,弹簧测力计里面肯定有弹簧,除了弹簧还有哪些组成部分呢?请认真观察弹簧测力计,完成活动3.

师:告诉我们弹簧测力计由哪些主要部分组成?

生:弹簧、指针、秤钩、刻度盘.

师:几个主要部分?生:四个.

师:弹簧测力计上有个大写字母“N”,它表示什么意思呢?生:牛顿,力的单位.

师:对,我们刚刚接触这个单位,应对它有个感性的认识,1 N大概多大呢?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就是1牛顿,托起物理教材所用的力大概是2 N.(投影:牛顿,两个鸡蛋,物理教材)(这时学生中有人发出“哦”的声音)

师:如果某次使用弹簧测力计提起钩码的情形如PPT投影的那样,你认为提起这个钩码所用的力是多少呢?”(投影:使用弹簧测力计提起钩码)

生:1.6 N.

师;正确,以后要都做到正确读数,我们要注意弹簧测力计的……生:分度值.

师:这个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生:0.2 N.

师:使用弹簧测力计除了要注意它的分度值还要注意什么呢?请阅读书上信息给出的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学生阅读.

师:你觉得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中关键字眼有哪些?生:垂直,量程,分度值,弹簧测力计的受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校零……

师:请对照刚才的关键点对下面的使用情况进行判断,指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投影给出弹簧测力计的几种使用方法)

生:第二次错误,错误原因: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致.

生:第三次错误,错误原因:没有校零.

生:第一次是对的.

师:现在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了吗?

生:会(学生齐声).

师:还有同学有疑问吗?学生沉默,个别学生摇头.

师:下面就请你使用手边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提起一个钩码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学生动手测量(有学生低声叽咕:“怎么校零啊?)

师:有同学不知道怎么校零,你知道吗?你能帮帮他吗?

生:我知道.

师:请你示范一下.(该同学给其他同学正确示范)

活动完毕.

师:你测量出力的大小是多少?生:0.5 N(异口同声)

师:排除误差,你得到的结果是正确的,你还有疑问吗?

生:弹簧测力计能不能斜过来拉呢?(很好的课堂生成)

师:这里“斜过来拉有两个意思,一是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但沿着斜过来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二是弹簧测力计倾斜放置,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你指的是哪种情况?这两种情况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种情况是错误的,第二种情况是可以的.

生:第一种情况是错误的,第二种情况也是错误的.

……

师:第一种情况肯定是错误的,错在哪里呢?

生:没有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

师:第二种情况有同学认为可以,有同学认为不可以,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弹簧测力计究竟能不能倾斜放置使用?

生1:能.

生2:不能(有同学发出了笑声).

师:无论你认为能还是不能,请给出你的依据!

学生陷入沉默.

师:我们能不能在书上找到依据呢?(适时、适当的提醒、引导)

生:按所需位置放好(有同学试探着说,尽管声音不大,但是因为同学们都在思考,教室里很安静,大家都听到了,然后有更多的同学大声地说出了这一点)

师:对,弹簧测力计可以按照我们的需要放置,所以使用时可以竖直放置,可以倾斜放置,我们以后还会将它水平放置来使用(为学习摩擦力做铺垫)

师: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你还有疑问吗?

生:没有(声音显得很自信)

师:那就利用你手边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你感兴趣的力,比如女生可以取一根头发,测量一下我们的头发最大能承受多大的拉力

学生动手测量(有的提起两个钩码,有的提起铅笔袋,有的拉动铅笔盒……有女同学想取头发,但疼,没有成功)

师:有女同学想取头发,但是疼,我们就不勉强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研究.

生:有头发也不行(又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

师:为什么不行呢?

生:头发能承受的力太小,比弹簧测力计测的分度值还小,无法测量出力的大小.

师:也就是你认为对于测量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来说,我们手上的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不合适,你的想法很好,我们在实际测量时,除了要注意分度值,还要注意什么?(因为测量头发能承受的最大力活动并没有做,所以,这个力究竟是不是比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还小,不需花时间)

生:量程.

师:对,你注意你使用的这个弹簧测力计量程是多少吗?

生1:5 N.生2:2.5 N.

师:你能用它测量提起课桌所用力的大小吗?

生:不能(学生笑)

师:所以我们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前应先……

生:估计被测力的大小.

师:很好,实验室和生活中有很多量程不同,外形各异的测力计,我们作个了解(实物展示外形各异的测力计)

师:生活处处有物理,比如生活中很多地方就是利用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工作的,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吗?(投影:拉弓射箭,运动员跳水,运动员撑竿跳,小孩跳蹦蹦床)

师:拉弓射箭时发生弹性形变的是谁?生:弓.

师:发生弹性形变的弓具有能量吗?生:具有.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它能将箭射出去.

师:在其它事例中发生弹性形变的分别是谁,它具有能量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跳板,具有,它能将人弹起来.

生:撑竿,具有,它能将人撑起来.

生:蹦蹦床,具有,它能将小孩弹起来(学生异口同声,争先恐后)

师:这些例子都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我们给这样的能量起个名字叫……

生:弹性势能.

师:生活还有哪些事例是利用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工作的呢?

生1:长尾夹.生2:钉书机.生3:圆珠笔.生4:蹦极.……

师:说得真多,说得真好,现在我们来把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做个总结吧!

生1:力是什么.生2:弹簧测力计

生3:一个基本力学规律.生4:弹性形变

……

师:还有一点大家都知道但都还没说.生:力的单位

师:是什么?生:牛顿.

师:本节课我感到非常愉快,你们呢?生:愉快.

师:接下来的时间请完成导学案上当堂训练部分.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师生统一练习的答案.

教学设计基于的思考及实际效果:对于力是什么的教学,虽然学生可以很容易从书本上得到概念的表述,但这样的学习只能形成字面上的、肤浅的认识,本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对力的概念进行例说、思考、辨析,充分理解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事实证明,本课这样的设计结构新颖、稳定,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迅速、高效的对力的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学生搞清楚力是什么的问题只用了5分钟,没有精巧的设计是不可能做到的.并且笔者认为,因为这里需要学生冷静的思考辨析,所以本课宜直接导入,如果通过其它方法反而可能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不能冷静的思考.对于弹力的教学,这里看似简单,但涉及的物理概念有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弹性形变、弹力,较为烦琐,搞不好学生就会学得很乱,学得很累.笔者认为:由于这里的活动对器材要求不高,所以一定要让每位学生获得亲身体验的机会,但又不能让学生在活动时忘了活动的目的,所以针对活动1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的受力物体的体积上,第二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区分手对物体施加的力和物体对手施加的力,更好的认识弹力.活动2是在活动1 的基础上完成的,让活动与活动之间形成一个整体,线索清楚,操作简易,现象明显,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发现力学基本规律,获得成功的感受.事实证明,由于设计的优化,学生对于弹力的学习干净利落,兴趣昂然.这里也只花了5分钟,为后面弹簧测力计的学习以及当堂训练争取了时间.对于弹簧测力计的教学,难点是它的工作原理,时间关系,拟在本课不作深究,只需让学生先作个简单认识.重点是它的正确使用,为学生设计的学法是先观察它的构造,再通过阅读使用说明书初步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接着判断一些典型做法的正误,然后动手使用,发现疑问后再合作交流解决疑问,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形成更高水平的认识,最后测量自己感兴趣的力,巩固所学知识.这样的设计充分实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做”中“学”获得了外在的条件和内在的动力,事实证明,学生的课堂学习是高度投入的,课堂气氛很活跃,这里出现的两个极妙的课堂生成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这也证明了只有优化的预设,才能有精彩的生成,才能有智慧的、愉悦的课堂,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迅速的发展.对于弹性势能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形成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学习思路.反思都说“教学是一门技术,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学是一门艺术”,但教学并不天然就是一种技术、科学、艺术,只有我们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工夫,苦心钻研,抱着“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的决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才能真正领悟教学的真谛,才能让我们的教学从符合基本技术规范,到遵循科学规律,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让自己的课堂成为一种艺术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非常重要,因为教学设计即反映教师的观念、水平、境界,又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本课因为优化的教学设计使得课堂成为学生生成性的课堂,整节课所有的概念、原理都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由学生自主生成的,像这样的课堂多了,学生不仅仅能生成知识,还能生成问题,以至生成对学科的兴趣,生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情谊,生成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作者:葛汉洪

第2篇:对一堂公开课的教学反思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教师有的能力已不完全满足新课程的要求,要不断从教学中发现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只有这样,教学过程才能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上了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电流的强弱》的公开课,教学设计中主要有三个教学环节,一是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二是怎样把电流表连入电路,三是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本节课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为减少学生学习的头绪,降低学习的难度,根据各知识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教材分为两个要点:一、如何表示电流的强弱。二、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为突破第一个教学难点,引用类比学习,自然界强与弱是普遍存在的:光有强弱、雨有大小、声音有高低,利用一自制演示装置类比(水流)学习:电流有强弱,同时学生参加活动(接电路进行观察灯的亮度)。为突破第二个教学难点,将第二个教学要点分三个环节进行教学:1、认真观察:认识电流表。2、科学实践:看说明书学习使用电流表,学生如何将电流表连入电路,进行实践。3、电流表上读数。这样把连接电流表这个难点分散在1、2两个有张有弛的教学活动中。

走下讲台,听到学生的心声:“这节课时间过得太快了,真好玩”,及同行的好评。上课后我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一些反思,以帮助自己以后的教学能力提高:

一、在教学目标方面

教学中我大胆创设情境,使学生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认为物理教学,要正确认识学生的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

二、在教学技能方面:

①语言功底:通过这次公开课我发现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教师非常重要,教师的语言逻辑性要非常严密,推导流畅,过度自然。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这方面以后还应加强。

②板书的设计: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我采用电脑主板书与黑板的副板书相结合。

③多媒体的使用、学生实验操作的引导: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主要是起着辅助教学的作用,同时注意尽量简单以防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三、在教学方法方面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采用水流实验类比、学生探究观察灯的亮度及电流表的使用,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实验。但在课后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去思考:

(1)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让每一个学生都融入教学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

(2)学生的参与:由于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类比实验、学生实验探究、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

四、在教学小结方面

我主要通过学生自我小结,培养自主生成知识的能力。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不能可有可无。通过课堂小结,不仅能使所学知识得以归纳、总结、概括和升华,而且能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深化记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同时我加强了对物理方法的的小结,并引导学生进行电流表的知识拓展,自己课后去了解新型电流表的使用。

参 考 文 献

[1]赵文成.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之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0).

[2]严新贵.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凯里学院学报.2007(3).

作者:倪小荣

第3篇:以世界网络名校公开课作为通识教育素材的教学反思

摘要:随着英语教学理论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单纯的语法教学不能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通识教育被当做大学英语改革的新方向。通识教育的内容及教学模式关系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败,亟需广大教师和专家的探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实践,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以期为通识教育的发展提出良好建议。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学反思;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逐步实现通识教育,拓展教学内容,改变单一的语法教学模式,将语言教学与社会、文化相结合,培养具有语言技能和素养的人才。为此,广大教师要勇于探索通识教育的最佳素材和教学方式。笔者有幸参与了“网络学习环境建设的”的课题研究,担任具体的授课任务。以名校公开课作为主要的教学材料,开设实验班,进行了为期10周的实验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的过程中,笔者坚持进行教学反思,并归纳总结了实施这种新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经验。

一、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要求以英语为载体,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备受大众欢迎的网易世界名校公开课具有内容丰富,知识广博,英文授课等特点,并且能够体现英语国家的文化,是进行通识教育的良好素材。选取什么样的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上课素材,直接关系到教学实验的成败。因此,笔者在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兴趣的基础上选用了哈佛大学的《积极心理学》作为实验班的授课内容,专题涉及了爱情、成功、幽默等与同学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

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教学观察和实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思考、评估和改进的内省行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为了能够使网络名校公开课成为很好的英语学习材料,笔者在实验班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对比国外名师和自己的授课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仔细分析授课材料,力求寻求能够充分利用这一良好素材的授课方式。

在研究名校公开课视频的过程中,作为一线英语教师,笔者颇受启发。观摩名师授课,帮助笔者发现了自身不足,学习到优秀教师所具备的素质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解决了笔者在教学中的诸多困惑。

1.信息比信息传递者更为重要

虽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设施被应用于课堂英语教学,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难以吸引学生们自愿走进课堂,课堂缺勤现象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无非是英语课堂授课趣味性的缺失。学生普遍认为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气氛沉闷,无法保持或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

然而,教师们似乎也有自己难以逾越的障碍:授课班级过于庞大,每班都在80人左右,课堂互动难以开展。面对这种困境,很多教师在寻求解决办法的同时陷入误区。他们过分追求课堂形式的表面光鲜。一个毫不相关的笑话,一次粗糙的戏剧表演活动,夸张的肢体动作似乎暂时使课堂一下子活跃了起来,然而热闹过后,一涉及到实质内容的讲解,课堂又瞬间陷入沉寂,学生也并没有接收到有价值的信息。这样的课堂一味追求表面形式,牺牲的却是实际授课和学习效果。笔者也曾走入这样的误区。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制作课件时有意大量使用色彩光鲜的图片和闪图,当这样的素材展现在同学们眼前时,确实能够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然而大家注意的只是图片,反而忽视了应该接收的英语知识。这些方法只是暂时吸引学生的注意,一旦进入正常的教学,课堂便又失去吸引力。

观看名校公开课,笔者惊奇地发现,名校教师的课件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复杂或被精心修饰,但却能引人入胜。比如,哈佛大学讲授《积极心理学》的教授Tal,他讲话语调低沉,没有夸张的肢体语言和搞怪的表情,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讲课。他的课件十分简单,没有众多花哨的修饰。然而他的课却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之一。偌大的礼堂座无虚席,每个学生都在津津有味地体会他所讲授的内容,听课学生众多,然而却不乏精彩的互动。这到底是为什么?Tal在授课中提到:信息是最重要的,课堂上真正吸引学生的是老师传递给学生的信息,而不是传递信息的人——老师。笔者恍然大悟:成功的课堂不是只有光鲜的形式和老师的表演,更重要的是传递给学生的内容。

2.赋予教学内容鲜活的生命

信息比传递信息的人更为重要。笔者不禁思考,什么样的信息能够将学生牢牢地吸引到课堂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呢?观看了众多名校教授的公开课之后,笔者发现,他们的授课风格虽各不相同,或者是激情洋溢或是娓娓道来,但是他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授课中引用大量的实验、类比以及相关的案例,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学生被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所吸引,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陷入思考,参与了问答,又在教授的引导下,从一个又一个实例中走出来,进行归纳和总结。启发式教学被运用灵活而又恰到好处。思考自己的授课,讲解课文时,篇章分析和词汇的积累不可避免地被当做重中之重,课件制作得相当细致,对于主旨和关键的信息词标注清晰。然而问题就在于,自己的讲解太过于赤裸和枯燥,只是简单进行导入、抓主旨、分析写作方法,归纳总结词汇和句式。整个过程机械而没有趣味,加之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课前对生词和课文的预习环节不重视,因此很多学生无法跟上课堂的节奏来理解和接受。

观摩名校公开课让笔者发现,外语教学并不是一定得局限于课本的知识而上得索然无味,教师自身也必须开阔视野,丰富教学内容。笔者尝试着对自己的授课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比如讲解《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三单元Longing for a New Welfare System时,笔者向学生介绍美国福利制度的历史,以及长久以来暴露的弊端和相关的新闻故事。这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在课前推荐了两部相关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和《迫在眉睫》。这两部经典的电影从父爱的角度反映了美国福利制度的弊端,学生也乐于观看且深受触动。与此同时,要求同学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积累有关福利制度的词汇并自己归纳福利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在对课文主题的相关材料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之后,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便更加容易理解且抓住主旨。再比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七单元Bill Gates。文中对于比尔成功的几个品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然而对于这位世界首富到底有多么的富有,作者只在文章第一段用了一个“richest”一带而过。而这恰恰是同学们十分感兴趣的地方。第七段中提到了“his parents sent him to psychologist”,还有22岁时,比尔“dropped out of school”。这两件事情的原因和具体的经过,文中也没有提及。本文写于比尔退休之前,作者描述了比尔对退休之后的生活的憧憬,现在他已经在享受自己曾憧憬的生活。那比尔现在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因此,笔者布置三组同学,分头搜索相关材料,对这几处内容进行补充,并上台讲解。同学们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准备了很多精彩的视频和文字材料。下面的同学也听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就这样,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活泼有趣。

3.丰富课堂教学用语

教学用语匮乏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原因之一。名校公开课展现英语国家实际课堂授课情况,因此在观看名校公开课时,笔者注意收集了教授们所使用的正规的教学用语,感觉获益匪浅,比如:just quick recap,快速回顾一下;Let’s go into them. 让我们了解一下。

三、结束语

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授课模式关系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败,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坚持在大学英语改革的探索中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不断进行反思。在内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教师的成长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前行。

参考文献:

[1]高磊.浅谈英语课堂教学反思的意义及其途径[J].安徽文学,

2011,(5).

[2]刘艳君.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之路探索[J].海外英语,2013,(23).

[3]申继亮,刘加霞.论教师的教学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

(责任编辑:王意琴)

作者:张晓利

第4篇:公开课反思

魏君青

二年二班

我上的是二年级上册第22课《窗前的气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上是按照字、词、句再到篇循序渐进的结构。其中考虑到时间关系就省去了生字教学,直接在第一课时完成全部生字教学。课堂上听、说、读、写都有体现,由于自己的紧张遗漏了部分环节,其他环节都有序的进行。我将自己本次汇报课存在的最大问题归纳如下:

首先,二年级学生受形象思维的限制,知识点的理解多以“读”为主,但是课堂上读得不够充分,讲解替代了学生读中感悟。朗读指导用语上比较单一,抽象,缺乏可实施性。这也是自己平时在教学中的大疑惑——如何用有利的语言指导学生读出文章的情感、不同情感的变化。朗读形式不过多样,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便捷加入适合的音乐渲染文章感情基调。

其次,课堂的教学组织比较缺乏,不够及时有效。课堂教学组织有些“头重脚轻”,一开始有组织,到最后自己只顾着完成教学任务忽略了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和评价。评价上也有所滞后,不够及时有力。

再者,课堂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没有明确。为了尽快的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给学生思考和自由探讨的时间不过充分,这就必然导致学生的体悟不够充分,其实反而达不到教学的目标,也背离了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

最后,教师语言不够儿童化,不够简洁、干练、精确。正像邹校说的,要明确自己授课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该降低身份就得降低身份,运用儿童化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听得懂教师所讲的内容。

经过一二年级全体语文老师的精心指导和一个星期三次的磨课、评课以及汇报课后各位领导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自己也是受益颇丰。这也为自己在今后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上课前,必须本着严谨、负责的态度,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参》和《课标》中的要求,做到“不拔高、不降低”。教学重难点不但要突出还得要突破。在问题的设计上,做到简练、周密,问题宜大不宜小。

上课过程中,首先要用有效的手段组织教学。及时有效的给予学生评价和鼓励。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全面关注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通过及时的评价和鼓励来巩固学生的这些优点。全面的关注学生还要求教师给与学生充足的思考、讨论、和回答的时间,不要急于给答案,允许学生回答方向的多元化,对学生不同的回答给出恰当积极的评价。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评价语言,做到中肯,言之有物。教学语言应当儿童化,激趣一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每堂课尽量多提问不同的同学,多关注后进生、学困生。

上完课后,及时的反思总结,查缺补漏。

借鉴周五会议上各位领导的真知灼见,除了上述改进点,就我个人的专业水平提高上,我打算从这些方面入手学习:首先多阅读与朗读教学有关的书籍,提高自己朗读指导的专业水平;其次,勤练粉笔字,学习书写指导的知识,夯实自己的生字教学能力;第三,继续多听课,通过借鉴名师们的教学,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在教学技能上尽快成熟,能够独当一面。

这次的新教师汇报课活动让自己学习到了很多,见识到了很多,希望学校能多提供一些类似的学习机会。

第5篇:公开课教学反思

九年级英语教学反思

---郭玉红

外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初

一、初二段所获得的语言技能,能否在初三年级得到继续发展,是防止分化的又一个问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力求把教学搞“实”、搞“活”。所谓“实”就是讲究实际效果,把课程标准化为具体的要求,落实到教和学上,对每课时的教学计划逐项落实。课堂上,少讲空话,多做实事,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对每个单元进行考查、总结,分析存在问题,及时补缺补差,帮助学生过关。平时作业或测验得到好成绩或有进步的,一定在班上进行表扬,给予肯定;对作业错漏较多的当面批改,及时订正。所谓“活”就是侧重知识的活用训练,把外语课由“讲演课”变成“实践课”。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一上课就置身于一个讲英语、用英语的环境中,在既紧张而又活泼的气氛中学习英语。教学一开始就寓于情景,设置任务,如unit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理解哪些事情是他们能允许做的,哪些是不允许他们做的。第一个课时,我先把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写在黑板上,从而引出新单词,然后设置任务,要求同学们讨论他们能做的和不该做的。这学期我们搬迁到了宏村学校,大家置身于美丽而又洁净的新的学习环境中,是不是都想为她做些什么呢?我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很自然地,同学们就理解了学生在情景中大量实践,用已知的学习未知的,很容易掌握所学内容。英语和其它功课一样,需要多练多做。这几个月以来,我给同学们补充了许多练习,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大有帮助,因此,教师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普遍关心学生,尤其差生,同他们交朋友,不歧视他们,不动辄呵斥他们,常鼓励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自信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今后我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课改中不断学习。

第6篇:公开课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授课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清澈的湖水》第一课时

听取各位教师对本人这堂课的评价后,我针对本人对课堂的设计与教师们提出的宝贵意见,特作如下反思。

首先,本堂课本人准备得不够充分。一是在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主要表现在不明白学生的认知能力,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识字的能力;二是对生字卡的准备上还太草率,不好将生字卡贴上黑板,导致出示的时间太短;三是在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对课件的处理不够好,对班班通设备还不是很熟,造成重复播放,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第二,对于本课的导入,我的做法是得大家的肯定的,一个字“好”。找到该班语文教师和自己小时候做的地方是一个地方,都在中火水边上这一特点,让学生观看清澈湖水的图片,既欣赏到了美丽的湖光山色,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又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课文。

第三,在引导学生识字上,我做到了以学生为学习的本体,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适当指导。在发现学生对生字掌握得不够好时,我对本节课的目标作出了适当的调整。降低了学习目标,但对本课的设计不构成影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是大班级学生,加之平时在合作学习上训练较少,没能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在大班级上课时声音大小没有控制好,小了一些,这也是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原因。在读文方面,主要让学生自读,没有准备范读的内容,其主要原因是自己认为录音范读效果不太好,自己范读又怕读错,主要还是胆小、放不开,紧张的缘故。

总之,我自己认为本堂课是一节成功的课。导入新颖、自然,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把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给了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初步懂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合作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角旁小学 唐高兴

第7篇:公开课反思20181009

公开课教学反思

2018年10月9日,在学校教导处的安排下,我展示了一堂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作为新教师的第一堂见面课,课前进行详细的备课和制作PPT课件,并结合《课堂作业本》和《先学后连》的题型,对备课内容进行了二次修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与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使学生感受从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体会两点觉得一条直线的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 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

1、 进一步认识线段;

2、 认识射线;

3、 认识直线;

4、 结合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区别进行练习;

5、 通过观察事学生总结出: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6、 让学生通过画一画体会: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二) 认识角

1、 角的含义;

2、 角的符号;

3、 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存在诸多问题是要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加强改进和完善。本节课我力求知识结构清晰,板书明朗。

优点:

1、结合PPT课件,形象的将知识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内容,通过教具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

2、知识之间的衔接与过渡进行的流畅;

缺点:

1、课前并未让学生预习,课堂提问的意外情况多,面对学生的歪答,没有做出合理的处理。比如:①讲线段向两边延伸得到了直线,原来线段上的两个端点还停留在线上,用字母表示直线时,用了

1 / 2 直线AB,部分学生以为画直线时也需要标出两个点来。

2 / 2

第8篇:公开课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技能大赛听课心得体会

----甘肃省第一届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即观摩研讨活动

杨淑珍 2013年9月19日

2013年9月16日---18日,甘肃省第一届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即观摩研讨活动在兰州市铁一小举行,活动由省教科所主办。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听课活动,在这里,我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们有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在这三天的活动中我们聆听了来自全省各地的二十名教师的同课异构的教学。这次比赛主要讲的是人教版三到六年级的教材,比赛内容分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现场答辩三部分。细细品味每节课,感觉每位老师课堂教学特色鲜明,各具风采,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从中得到了许多平时难得的感悟,但是,老师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由于我个人的水平有限,不能把竞赛课的所有内容原封不动告诉大家。所以,在这里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说得不好的地方,请老师们谅解。本次课堂教学总体呈现以下五大亮点:

一、他们不但对课标、教材解读比较深刻,而且对课堂的把握也比较准确

这二十节课让我领略了他们对教材的灵活应用与处理,体会了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如嘉峪关市迎宾路小学的冯老师的一节《数字与编码》,教参建议《邮政编码》一课时、《身份证号、编学号》一课时,而冯老师将两课时合为一课时上完,并讲邮政编码知识时只花了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而将大量时间和同学们探究其他的内容。在下课后的评委提问答辩环节时,冯老师对课标可谓是到背如

流,对教参的课时建议提出质疑,她说“我们现用教材是2001年修订的,与现在整整相隔十二年,请问今天还有多少人在写信,所以我对邮政编码知识讲解时进行了弱化。”评委点评时没有给出肯定与否的评价,但一位四十几岁教师能对教材进行这样的处理,使之我震撼,我想评委对冯老师的回答最后没有给肯定与否的评价是有原因的,同时他在我们的心里也留下了很多很多的思索……

二、参赛老师的教学理念比较新

二十名教师的教学理念不但比较新,并能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中。课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如临洮第一实验小学的王老师俯下身来和学生说话、交流整堂课都是春风盎然,微笑始终挂在脸上,让学生和听课的老师觉得特别的亲切。还有兰州城关的马静雯老师这一点则更为突出,她让学生互评自评,感觉到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大家在共同合作学习。等等,老师们都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只是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三、教师非常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

由于教师都是异地上课,师生双方都不了解。所以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非常重要,所以老师们的课前交流多种多样,如通渭县文庙街小学的张九生老师介绍了家乡的优美风景和学生交流,兰化四小的周聪老师利用猜谜语和学生交流,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师生情感得到互动交流,还可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其实,在我们的平常教学中,我们不防也拿出点时间来和学生交流,而不是生硬地以灌输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

四、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在课

上,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或学具,通过让学生摆、画、算,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有发学具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在实践中探究数学问题。在《角的度量》的教学中,老师们借助扇子等其他教具让学生转一转,摸一摸,量一量等通过动手实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等等,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可以在观察与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五、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庆阳市正宁县西关小学的张亚妮老师把生活中的“酒店旋转门”、“扇子”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等搬到角的分类的课堂,还有嘉峪关的冯老师把“车牌号”、“省份证号码”和生活中的一些号码搬到数字和编码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经典的课堂。

当然,我们每位老师的课都不可能达到100%的完美,所以就这二十节课评委们给我们所有的老师提出了以下几方面建议和思考:

一、教材对学生有什么重要的地方?

二、课堂上的自学从表面来看是逐层展开,比较民主,但对学生来说有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三、教师的思维是不是真正的进入了课堂,老师是不是在急于完成自己的教学过程,有没有认真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对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有没有及时的去解决?

四、在我们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时候,是不是真的放手了?

五、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是不是真正的得到了转变?

六、多媒体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作用,那么老师是怎么合理的应用的?是让课件为我们服务,还是忙着放完课件?

七、我们老师在上每一节课的时候,是不是吃透了教材,在吃透的基础上是否有真正的创新?

八、我们老师在每一节课前是不是熟读了课标,是不是真正的了解了每一个学段需要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需要掌握那些知识?

九、课堂语言要幽默风趣,但幽默风趣的语言要与课堂教学有关,不能变成幽默风趣变成于课堂无关的废话。

十、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是有本质的区别,教学目标是本节课教学必须达到的的目的,是本节课实实在在所教的内容,而学习目标是学生要达到的、学会的知识。我们的老师是不是分得很清楚?

十一、有些数学课堂是理论知识和做大量的练习重要,还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活动重要?

十二、课前导入提出的问题,是不是一节课学习完了之后在反到前面把它解决了?

十三、每个教师要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能灵活处理课前预设与课堂变

化的矛盾,善于扑捉课堂意外,多关注学生的反应。

十四、我们每个教师要做到三个读懂,一是读懂课堂、二是读懂教材、三是读懂学生,这三个读懂是我们每一节课需要思考和钻研的。

总之,通过听课,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听课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我会珍惜每一次听课的机会,努力学习其他老师身上的优点,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课例的聆听,不是为了看,而是更注重的是看后的思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的新路子,使我的课堂教学达到民主和谐、轻松高效。

第9篇:公开课教学反思

2012-2013下学期公开课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杨海林

二零一三年四月九日,经历了自己教师生涯的第一堂公开课,作为一名新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收获颇多!

其实,作为刚上任的青年教师,只有多经历这样的场合,多上公开课,多听公开课,汲取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我想,这也是学校倡导“人人上公开课,人人听公开课”的原因吧。而我,从教近一年,还是第一次上公开课。当然之前的公开课和优质课是有事耽搁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之前的公开课没能上,虽然不能说是有遗憾,毕竟留给自己的机会还很多,但是自己还是很期待那种感觉,在台上的感觉„„

接下来的公开课周,老大(科组长)给了我任务,让我接下这一次的公开课,匆忙之间接下了任务,匆忙之间结束了公开课。

上完公开课,才发现自己跟别人的差距是那么大,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体态,亦或者课堂氛围都没达到预期效果。其他优秀青年教师的水平,自己更只能是望其项背,无法企及。学校一直倡导“四环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讲求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自主学习,讲练结合的方式,以取得课堂的最佳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公开课上,教学过程中虽然贯穿了这一理论,也实施了相应的步骤,然而却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原因一个在于自己准备还是不够充分,对知识重难点部分的突出作用不明显,导致学生没能在第一时间把握课本的主要内容,课堂气氛不活跃。导致整个教学过程又进入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模式。

课后,科研组集体评课,老大(科组长)深刻的指出了自己教学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今后怎样去修正,各同事也提出了诚恳的建议。感谢他们!我想,这些才应该是公开课的意义所在。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别的,正是自己的无知和自以为是。只有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去克服它,才会让一个人变得强大,无比的强大!之后负责教学工作、有着几十年丰富教学经验的徐校长跟我深刻的讨论了公开课的有关细节,指出了自己在教学上的缺点和不足,并给出了诚恳的建议,同时应该怎样去听取其他青年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法。收获良多!

我想,公开课或者优质课这个过程,它的目的不在于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去炫耀自己的成绩,最重要的应该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当,无限度的放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让自己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知道自己需要修正的地方;还有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探讨一种更合理,更适合教师,更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才是学校倡导“人人上公开课,人人听公开开课”精髓。

人的一生,是一趟没有回程的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或许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至少可以改变人生观;或许我们可能无法改变风向,但我们至少可以调整风帆;或许我们可能无法左右事情,但我们至少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做选择,一次次的选择,就是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上一篇:阅读教学著作读后感下一篇:作风突出问题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