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闻特点管理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将人民的健康需要放在了首位,促进提升国家、社会、个人及家庭的共同责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新闻特点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济新闻特点管理论文 篇1:

《旅游经济学》课程内容特征及课程创新

摘要: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文章总结旅游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内容具有三个特征:复杂性、应用性、开放性,旅游经济的课程创新必须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这三个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了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激发学习兴趣等三个方面来更好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关键字:学科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从中国知网,以“旅游经济学课程”为关键字进行搜索,检索条数远远高于旅游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的检索数量,这说明旅游经济学这门学科因其重要性而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旅游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应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统一的。因此,想要提高《旅游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应单纯地探讨教学内容,也不应单纯地探讨教学方法,而应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互结合,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三者相互促进。

一、旅游经济学课程的学科作用

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专业所接触的专业基础课,深刻地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术思想和思维方式。旅游经济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效果将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科认识、专业悟性和专业思维的形成[1]。旅游经济学是既可归为基础课程,也可归为核心课程,课程双重性质使其变的举足轻重。旅游经济学是必修的专业课之一,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对旅游管理专业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教学的实践经验来看,学生对此课程学习的优劣与否,不仅关系着是否对旅游管理专业是否感兴趣,同时也影响着其是否能学好其他专业课。旅游经济学这门课程是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石,是学好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感知、触摸,以及构建旅游管理学科知识框架的敲门砖。旅游经济学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旅游管理专业不同于经济管理其他专业,其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都有所区别。而旅游经济学的学习则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经济学基础和旅游学基础。旅游经济学将以前所学的西方经济学和旅游学概论融会贯通。从主流的旅游经济学教材,可以看出课程内很多知识点是与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课程的内容是相吻合的。旅游经济学是学生从基础课学习转入专业课学习必经的环节。

二、旅游经济学课程内容特征

1.研究内容的复杂性。改革开放之后,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但是跟国外相比,我国旅游经济学的研究还处于逐步探索中,尤其是对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3]。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就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对象[4]。更要研究旅游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5]。旅游经济学学科出现较晚,需要寻求理论的支撑,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均可作为其理论基础。经济学的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理论,市场理论、竞争规律也运用到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中[6]。旅游经济学又要对具体的旅游经济现象、旅游经济规律进行阐述,因此旅游学概论的相关内容也出现在旅游经济学中,由此可见,本门课程是多学科的融会贯通。教材内容不仅是对其他课程理论的整理梳理,同时也辐射到旅游经济发展最新现象的特征,这表明了旅游经济学的课程内容来源广泛、内容复杂。

2.研究内容的应用性。旅游经济学虽然说是经济学分支之一,从学科属性来看,两门课程之间具有很大的区别。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而旅游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7]。旅游经济学作为一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尝试用经济学的视角看待旅游活动,理解旅游活动的经济属性及其基本规律[8]。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掌握其核心理论,同时也要将其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旅游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不仅要给出分析问题的视角和思路,同时也要能解决和处理问题。旅游经济学以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专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特有现象及矛盾,揭示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及其条件、范围和表现形式,从而指导旅游经济健康地发展,因而具有较强的应用型。

3.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旅游经济的发展性,要求旅游经济研究的内容跟上旅游经济时代的发展。从高校普遍使用的旅游经济学教材来看,教材内容滞后于现实旅游经济的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教材要求理论性和实践性,旅游经济学通过吸纳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其理论性已具备一定的深度,但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较慢,并没有将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新的经济现象引入课堂,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理论就是简单地学习理论,观察实践就是单一的经济现象,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并不能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除了讲授学生必须掌握传统理论,还要立足于实践性的教学特点,将旅游经济中鲜活的经济现象引入到课堂上来。比如,在讲旅游供给的时候,要着重讲旅游类的上市公司是。同时,一些专门提供旅游服务的网站以方便快捷的预定方式以及优惠,吸引了众多的年轻人群,成為主要的内容。因此,课堂讲授不能完全受教材内容的限制,要赋予教材一定的张力和辐射力,将旅游经济新发展和新现象纳入进来。

三、旅游经济学的课程创新

课堂的教学是老师讲授、学习接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讲授的知识通过老师口述、小组讨论等方式,慢慢地让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在教学内容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学生有效的学习,就要依赖教师讲课的技巧,这就是教学方法的问题。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之外,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因此,旅游经济学的课程创新,要从“三性”入手,这“三性”是: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使三者之间互为影响、互为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循环。

1.丰富教学内容。从教学的实践来看,课程内容的丰富程度以及贴合现实的程度,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但从目前各高校《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工作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反映现实不足,滞后于旅游经济实践[9]。因此,旅游经济学的课堂创新,应首先从教学内容上展开。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来进行课堂讲授,而应将学生的视野从教材中拉到现实,引导学生去关注旅游经济新闻、旅游政策法规变动、旅游企业产业调整、在线旅游网站发展、旅游产业优化升级等同旅游有关的各个方面。教师在讲授理论并阐述其如何运用时,应将当下发生的旅游现象作为案例来分析。针对现有教材内部不能完全反映现实的不足,教师可自编旅游经济学教材或讲义,在自编教材剔除脱离旅游发展现实的理论和例子,并加入能提供新知识、新内容的案例、习题等。但是,旅游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新的经济现象层出不穷,对于这些经济现象和当下发生的影响旅游经济大事,则可以用课堂讲义的形式对教材进行补充。课堂讲解引入新知识,教材更新增加新内容,课堂讲义跟踪旅游新发展,三者同步进行,这就使得课堂教学内容能够跟得上旅游经济的新发展。

2.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教学观察,发现旅游经济学的教学更多是采用单一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主动的输出者。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将教材知识变得僵化,变得死板,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课堂知识丰富之后,要使学生能高效的接受新知识,并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最为关键的是找到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不同会转变师生的角色,应将教师的“主动输出”,变成学生的“积极探求”。师生角色转变的教学理念,使教师抛弃过去的“一言堂”的教学,进而积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但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但不是被灌输者。当今大学生已不仅仅满足单纯的教材学习,通过课堂的学习,他们想获得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创新教学方法应遵循三个“少一点”和五个“多一点”。这三个少一点是:教师讲话少一点,学生被动少一点和课本知识少一点。这五个多一点是:学生发言多一点;师生互动多一点;案例教学多一点;集体讨论多一点和研究学习多一点。

3.激发学习兴趣。想要激发学生学习旅游经济学的兴趣,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仅仅靠强调课程的重要性,而是要通过丰富的课堂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将最新的、当下发生的旅游经济现象引入到课堂中,学生会感觉到社会中鲜活的例子,课堂内容紧贴实际,从而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堂内容的不断更新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其目的是让学生从被动的学,转变到我要学。教师采用新颖而独特、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高效率的接受知识,同时可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按“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不同案例、研究案例,得出结论,由学生就案例的内容和结论上台展示,并由其他小组学生进行点评”这样的一个程序来开展,既能起到启发学生学习的作用,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之外,让学生走进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旅游交通企业以及在线旅游网站等,这使得有机会将理论运用到现实中,从而使学生对课堂内容有更深刻的体验。

总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的选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为培养人才这个目的服务。旅游经济学教材内容丰富、理论多样,与其他学科衔接密切。要提高旅游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需要与同旅游经济学相关学科教师的通力合作,做好协调和规划,为社会培养更多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韦复生.优化知识结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对旅游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7,(04).

[2]钱林晓.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体系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S2).

[3]戴冬香.对我国旅游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认识与思考[Z].旅游学研究,2010.

[4]刘耿大.论旅游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与定位[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04).

[5]罗明义.论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J].旅游研究,2009,(02).

[6]甘永萍.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7]唐建兵.“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學改革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1).

[8]刘俊.研究性教学方法在《旅游经济学》本科教学中的运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08).

[9]周生辉,李瑞甜.《旅游经济学》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以北京城市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06).

课题来源:2013年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YGJ1338,课题名称:认知负荷理论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时吉光(1980—),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教育、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作者:时吉光

经济新闻特点管理论文 篇2:

城市中年人群健康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将人民的健康需要放在了首位,促进提升国家、社会、个人及家庭的共同责任。当前,我国居民健康仍面临严峻形势,尤其作为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的中年人群,受到经济收入、健康管理意识、国家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健康管理上存在居民健康档案未实现全覆盖、健康评估内容缺失、健康管理专业人士未获认可等问题。因此,提出通过促进相关政策规范化、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部管理,以及提高大众健康素养等建议,以期提升中年人群健康管理水平。

关键词:“健康中国”;健康管理;中年人;影响因素

国家一直关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尤其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加明确地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把“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作为建设健康中国战略的主题。

国际上对于中年人的定义尚未统一,我国依照本国国情将中年人定义为知识、阅历、经验仍在积聚和增长,与此同时身体机能却在逐步下降的一类人群。中年人群作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家庭的顶梁柱,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不可或缺的群体。中年人群有明确的目标并在工作中勤于实践,期待可以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但同时中年人还面临着失业、子女教育、赡养父母等中年危机,这使得中年人的身心压力剧增,无暇顾及自身的健康状况。2018年的中国健康大数据调查报告指出:中年人的死亡率逐年攀升,其中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占22%,中青年男性猝死、过劳等问题突出,中青年女性的妇科疾病发病率较高。

不论是着眼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还是每个家庭的幸福指数,维护中年人的健康问题都是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本文以中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中年人的健康管理现状,重点分析中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旨在让中年人群意识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对自己健康负责的认识。

一、文献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目前,健康管理还没有一个公认和统一的定义。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与学者王宇朋等观点一致,认为健康管理是以人群为中心,提出健康管理包括疾病的发现、筛检、诊断、治疗、康复五项基本的步骤,以及更为广泛的运动、饮食的全方位生命周期的管理;而学者余平将健康管理的关注重点放在了健康危险因素上,他认为,健康管理是对个体及群体进行健康教育并对其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且加以改善的过程和方法。总的来说,学者关于健康管理概念的观点虽然在表述上有所差异,但是在本质上都是从步骤角度论述健康管理的全过程。

关于不同人群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学术界有很多,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多集中于社会重点关注群体,其中叶枫等将研究重点放在了老年慢性病病人身上,并提出对其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既往职业、自我健康管理时间等内容。吴洁提出,影响婴幼儿健康管理的主要因素为家长知晓率、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及质量。当然,大学生作为朝阳群体也是不容忽视的。张志茹等对影响大学生健康管理的因素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得出生理因素、行为因素、社会因素三大因素。相对而言,关于中年人群健康管理的研究比较少,大多学者将中年人和老年人两个研究主体放在了一起。董芬等在文章中运用多因素回归模式系统地分析了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健康管理的影響因素,提出对于城市中老年人群而言,经济收入水平已经不再是影响其是否参与健康管理的首要因素,而是否患有慢性病对中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影响。项莹等通过运用 Logistic 模型分析得出健康意识对健康管理需求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人口学特征层面影响不显著,这一结论与董芬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李君等对山区农村中老年人群健康管理认知与需求的调查中发现,有将近六成的中老年人对健康管理的概念不熟悉。

笔者在结合学术界现有研究对不同群体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发现其中存在两点不足:其一,从研究对象上看,学者将研究对象重点集中在社会重点关注群体上,如慢性病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婴幼儿等,而忽略了社会主流人群——中年群体。中年群体作为社会经济力量的支撑者,他们的健康水平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的经济发展,并且人口健康管理覆盖面的缺失,不利于较好地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其二,从影响因素上看,现有研究分析大多从群体的人口学特征、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等因素论述对中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影响因素分析层面上相对微观,虽然较为详细的分析了人群主观上对健康管理的认知,但是过于侧重强调个人对自身的责任,而忽视了政府在宏观政策上的引导以及其发挥的积极作用。因此,本文将在界定中年人健康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中年人群面临的健康管理现状,进而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影响中年人群健康管理的因素,从而提出完善中年人健康管理的针对性的建议。

二、中年人健康管理的现状分析

健康管理的实施主体包括政府、社区以及个人,并以此区分为广义的健康管理和狭义的健康管理。广义的健康管理是指政府相关部门或社区相关管理人员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的评估,以此为其提供相应的健康咨询和指导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排查的过程。而本文中所提到的对于中年人的健康管理实则是指狭义的健康管理,即自己对自己身体的健康信息和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方位管理的过程。

健康管理的理念虽未深入人心,但是如何保持自身的健康仍然是中年人关注的重点。故而在熟悉健康管理理念的基础上,还需明确健康管理的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掌握自身健康的基本信息是进行健康管理的基础。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有效载体,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信息情况、健康体检报告、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以及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通过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保证了居民健康档案的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性、连续性、可用性,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以及临床干预。其次,定期对自身健康进行有效评估是健康管理的关键。健康评估是指对没有疾病症状的正常人进行评估找出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达到预防或降低疾病发生的一种手段。定期的健康评估不仅可以掌握自身的健康情况,也可及时改善生活中导致疾病的不良习惯。最后,专业人士对自身健康的指导是健康管理的重要支撑。健康管理师是指对个体或群体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并且提供健康咨询、指导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只有接受健康管理师真正全面的健康指导才能达到健康管理的最终目的。然而就当前全民健康管理的实施情况看,中年人群健康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居民健康档案未实现全面覆盖

根据卫生部相关文件指示,从2009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全方位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完善实施规范,从而更好地实现全民健康管理目标。2009年底,全国范围内居民健康档案试点的建档率并不乐观,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仅达到5%,城市地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也只覆盖到30%;到2011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有显著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30%,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半数。按照国家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要求,卫计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孕产妇、3岁以下儿童、6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均达到90%以上,而对于中年人群的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却没有明确数据显示。

(二)健康评估内容缺失

健康评估是对个体身体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目的为预防和降低疾病的发生。定期的健康体检是健康评估的普遍方式,通过医学手段对体检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体检者的健康状况,并对发现的疾病或健康隐患进行尽早的治疗。中年人群参与健康体检的途径一般为工作单位组织的团体体检,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健康评估的目的。但是由于单位体检内容固定简单,加之工作繁重,一部分中年人会选择放弃体检,又因对健康管理理念的缺失自认为身体无任何症状表示身体健康无须进行健康体检而错失了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估。再者,传统的健康评估忽略了个体的心理健康。人一旦步入中年,在家庭方面需要赡养老人,教育孩子,维系家庭和睦;工作上也日益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且面临一批有一批年轻人的挑战,各方面的压力形成了“中年危机”,这一现象也是使中年人出现健康问题的原因。

(三)健康管理专业人士未获全民认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关于健康中国政策的推动,健康管理师成为人们健康管理的专业人士,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能够有效地管理自身的健康情况。对于那些有经济能力收入较高、健康管理意识较强的中年人群对健康管理专业人士具有很大的信任感。并且他们认为,专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可以对其身体以及心理进行全面的评估以达到健康的目标。但是对于相对普通家庭的中年人对于健康管理师是不认可的,经济条件处于中等水平的中年人并不会选择对自己的健康投资,多半的经济收入都放在了家庭日常开支以及孩子的教育上。

三、中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中年人健康管理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体现在微观层面上中年人健康管理的认知水平、经济状况、隐私安全,也体现在以国家政策主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协助落实的宏观层面。

(一)微观层面因素对中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是较为详细且直观的

首先,中年人的经济收入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获得健康管理的意识及能力。经济状况越好,其意识越强烈并且利用率越高,相对而言可进行的健康管理项目也越多。其次,对健康管理的认知、价值观和知识是影响中年人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和利用的因素。虽然大部分中年人健康自我管理的认知度在逐年提升,但由于中年人群的社会属性,高负荷的工作和家庭顶梁柱使他们无暇顾及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从而忽视了健康管理方面的真正需求。最后,中年人对个人隐私和使用安全颇为重视。个人隐私主要包括个人信息和生活方式,个人信息的泄露会给中年人造成通讯方式上的不断骚扰、家庭地点附近的推销等困扰,影响中年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健康管理中对生活方式、数据的采集,很大程度上触及了中年人的生活隐私,这给中年人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影响其对健康管理的能力以及可及性。

(二)宏观层面因素对中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是调节性和指导性并存的

首先,国家卫生政策的推动是完善健康管理体系的重中之重。然而大范围的健康管理政策没有多群体的针对性,主要集中在重点关注人群如65岁老年人群体、精神疾病患者、婴幼儿等。缺失了主要针对中年人群的健康政策,导致国家卫生政策未被落实到全体国民。因此,中年人的健康管理不能仅仅依靠自身,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多方力量的维护,这样才能很大程度上地引起中年人对自身健康管理的重视。其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的可及性、质量及宣传力度是實施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然而就目前社区服务机构对健康管理政策的落实情况尚有不足:其一,健康管理理念宣传不够,宣传途径以及内容过于单一简洁,没有达到让全民知晓的程度;其二,社区内部基础设施不健全,例如健康需求区域,健康体验区域等,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中年人社区健康管理的利用机会。最后,健康管理理念的总体引导在落实健康管理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健康管理理念的提出大多出现在新闻、政策、学术论文中,且将健康管理解释为健康体检的延伸,对疾病的早期筛查。而健康管理真正的意义是能够以幸福感为基础对自身的健康进行长期的管理,真正地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四、完善中年人群健康管理的对策建议

无论是社会个体、社区还是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地提倡把健康作为资产进行全范围的健康管理是落实好健康中国理念的重要推动力。在中年人群提高自身健康管理能力的同时,政府政策的支持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在完善中年人群健康管理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完善相关政策,促进健康管理运行的规范化

要构建“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健康工作综合治理格局,将政府政策的绝对主导作用要发挥到极致。完善健康管理的相关政策可以更好地让社会所有人都享有获得健康的机会和权利,更多的健康管理政策既是增强和提升居民健康综合治理素养的有力政策抓手,是当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健康保障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战略性重大政策选择,也是当前国际上健康综合治理事业繁荣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对于相关的政府部门来说,应在工作方式的着重点上做出改变,从最初的对疾病的预防治疗逐步向在健康的管理上投入更多,将其与对疾病预防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变,把强化和预防性健康管理系统作为全国性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二)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增加获取健康管理知识的新渠道

传统的健康管理往往被动且低效,要真正实现全方位的健康管理,需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协助作用。首先,无论是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还是社区健康体检信息的管理,都应在居民健康档案的集中管理下有序进行。并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对每次体检结果形成规范的记录存档,不同性质的人群都应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形成系统、规范的管理。其次,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选择在周末固定的时间段提供相关健康管理服务,比如健康管理咨询平台、专家预约咨询等。一定程度上减少中年人工作与健康管理时间上的冲突,缩短了就医时间,缓解了医患之间的矛盾,相应地提高了中年人健康管理的意识水平。医疗卫生机构层面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最后,要加大对健康管理知识普及的投入并加强中年人群获取服务渠道的多元化,从而使中年人群更高效地学习健康管理知识,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效率。随着社交网络、智能手机等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年健康人群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快速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主动地获取健康相关知识。

(三)提高健康管理能力,提升健康素养水平

就中年人群的个体来说,通过对自身健康的管理可以较为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首先,应进一步提高中年人群对健康管理的认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行为。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将其对健康的关注点从疾病的治疗转向对疾病的预防,或者如何让自身保持在健康的身体状态上。其次,要引导家庭和中年人个体形成一种自主自律、符合自身心理发展特点的健康意识和生活管理方式;积极参与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主动完善自身的健康信息;强化定期体检的频率,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有效地控制直接影响健康的各种生活行为和心理因素,实现中年人群体的整体健康。最后,在健康管理理念普及的情况下,提升对健康管理师的信任感,更多地寻求专业人士对自身健康的指导,通过最快的途径了解正确的健康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宇朋,王欢,王萍.健康管理的整体观[J].医学与哲学,2018,(12):6-8.

[2] 余平.为什么要健康管理[J].大众科学,2019,(5):48-49.

[3] 叶枫,谢静.老年慢性病病人自我健康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报,2019,(6):735-741.

[4] 吴洁.影响婴幼儿健康管理的因素[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8,(3):16-18.

[5] 张志茹,葛楠,夏昉,徐晓红.吉林省3所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影响因素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9,(7):85-98.

[6] 董芬,江志琴,蒋长征,王勍.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健康管理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2016,(12).

[7] 项莹,杨华.社区居民健康管理需求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10):796-798.

[8] 李君,王德良,王家骥.山区农村中老年农民健康管理认知与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5):429-432.

[9] 施帆帆,李磊,刘志军.城市社区老年居民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定性评估——以成都市为例[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4,(2):101-104.

[10] 景思霞,陈菲.基于健康管理理念的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模式介绍[J].中国全科医学,2013,(9).

[11] 梁勇,张柠,邹孟烜.基于健康需求模型的我国成年人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5,(7):50-53.

[12] 洪梅.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现况分析及启示[J].中國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12).

[13] 曹海涛,潘毅慧,于晓静,等.上海市闸北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认知及需求状况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0).

[14] 李星明,马源,李一帆.我国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6):612-614.

[15] 周光清,崔华欠,周霞.PDCA 循环管理在社区健康管理模式中的应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6,(5):411-413.

[16] 周玉萍.中国健康保险制度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17] 宋徽江,汪天英,任广为.4CH8健康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14,(25).

[18] 夏颖,史廷明,刘家发,等.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1):58-61.

[19] 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10-30.

[20] 白书忠,武留信,陈刚,等.中国健康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4,(2):75-78.

[21] 王培玉.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现状、问题和展望[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5,(1):2-6.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rban Middle-aged Population Health Management

ZHANG Di

(School of Management,Shanghai Univ.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 201600,China)

Key words:“Healthy China”;health management;middle-aged;influencing factor

作者:张娣

经济新闻特点管理论文 篇3:

数字经济下的企业运营和服务创新管理研究

摘 要:当今时代,社会各个领域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渗透更加明显。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管理要以数据为核心进一步改革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传统产品服务理念,充分发挥数据作用推动企业生产制造与经营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变大。此种情况下,要想实现长远发展,要明确数字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管理必须要创新发展,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科学构建管理策略,这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针对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营运与服务创新管理相关知识,本文從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关键词:数字经济;企业运营服务;创新管理

引言:时代进步的同时,数据资源快速增长,数字技术创新速度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此种情况下“数字经济”有了新的内涵,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推动力。当前,企业转型变革中合理应用数字经济技术,为未来企业数据预测分析、战略转型及产品服务信息化等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数字经济实现创新发展。

一、概述数字经济定义及内涵

1.定义

数字经济是基于信息技术改革,全球化发展目标,围绕数字技术,基于知识资源的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经过长期的推广应用互联网技术渗透于社会各行业领域发展,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数字经济理念使得企业更加关注数字技术的应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要积极推进数字化创新,加快内部转型升级促进数字经济实现稳定增长,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与市场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2.内涵

数字经济内涵,在应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演变。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各国开始意识到国家经济增长中数字经济的作用,为了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数字经济战略体系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有效应用数字经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企业管理目标在于发展经济,基于数字化技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数字经济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有效融合数字知识理论与各生产要求,对传统经济结构进行优化,以此构建新市场经济形态。相较之传统经济,数字经济比较独特,无线网络移动宽带是信息基础设置,服务于数据分享与传递。企业管理策略优化,要求重视工作人员数字素养的提高,确保新消费者数字化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便于企业合理制定战略决策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潮流。

二、企业当前服务质量现状

近些年,职能服务方面,企业积极变更内部基层单位分配情况。但为了更好地实现内部服务指标,应用逐层下发方式将任务发给基层部门,基于是否达到内部业务指标判断基层员工工作质量,此种情况下很多员工片面追求工作数量,工作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服务工作中,不重视客户提出的部分问题。公司内容还未建成完善的投诉体系,由此使得用户服务体验大打折扣。形象服务层面,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互联网运行方面企业有明显的优势。因公司成本投入少,广告宣传不到位,使得辐射范围有限。技术服务层面,企业固网优势在中间地位。近些年,公司增加了布网投入,进一步升级固网,网速、技术深度及通信质量方面优势地位明显。实际工作中,因成本投入有限,人口少及偏僻农村地区企业布网率还有待提高。

三、数字技术对企业管理创新带来的影响

1.数字技术使得企业知识储备不断扩大

为了保障企业有效进行管理规划,搜集并分析多元化知识理论是十分必要的。数字技术背景下,企业部分产品与服务产生跨界竞争状态,由此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来源。企业经营活动中,打破了传统围绕某一项目进行的局面,而是引入与消费者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产品内容。应用大数据资源库创新传统服务理念,构建人工智能化服务平台,借助网络平台企业能够接触到不同行业产品信息,全面搜集消费者购买信息,掌握用户个性化发展需求,探究跨界合作更多机会,以此丰富企业只是储备,为企业经营发展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

2.数字技术促进企业实施开放性管理

网络数据自身具有开放性,所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创新管理策略时,要秉承开放性原则,借助流动性管理企业了解更多内外部信息,合理应用各部门知识资源,促进企业有效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实际工作中有效应用数字化技术,增强各部门沟通联系,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公开企业管理标准有效传递内外部管理信息。条件允许情况下,企业还可构建独立服务网站,全面掌握用户消费需求,构建数字化商业模式有效连接众包众筹工作及外部信息资源,借助数字化技术深入发掘相关管理数据信息,为企业经营发展技术问题的解决开辟新的渠道,降低内部财务风险节省生产成本投入。另外,还可构建开放性人才管理模式,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全球化企业宣传软件,借助专利数据库与企业相关文件,用户搜索企业相关服务内容的数据信息,以此吸引更多用户。

3.推进企业创新管理流程

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创新管理流程要求根据制定管理计划、开发管理内容及调整管理环节等顺序。此过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有效应用数字技术可打破企业传统管理流程各环节接线,不受时间与空间束缚,快速创新管理内容,节省资源投入成本。研发新技术产品时,可技术结合用户反馈意见适时修改设计方案,而企业管理部门要及时做出决策,快速调整经营策略。

四、数字经济下企业运营创新

1.企业数字化竞争与战略

数字化竞争,是企业转型速度与效果竞争的表现,表现为应用数字化技术促进企业业务转型或扩张形成多样化竞争形式。传统企业发展中,新一代原生数字企业冲击着传统企业发展,如数字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形态,今日头条等新闻聚合器、微信及微博等社交网络快速发展,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用户对新闻生产过程与品牌认知也发生了变化。而且,新兴数字企业出现跨界竞争,如企业从传统数据服务转入通信设备制定与互联网接入市场。当前,数字化转型有很好的效果,促使更好地顺应数字时代发展,增强人才、资本及品牌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现阶段,客户或企业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数字技术有了更强的依赖性。数字技术利于促进企业有效融合线下实体与线上虚拟空间,实现协同进化发展,促进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调整并更新内外部互动方式。日常工作中,企业从真理层面理解数字技术的变化,合理制定决策驱动数字化技术发展,自上而下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数字意识与良好工作习惯,主动学习并应用数字技术,创新传统工作流程并支持新数字业务发展,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商业模式,变革进行中有效抓住机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數字化管理及商业模式

企业数字化管理中,可利用新方式创造经济利润,提高客户与员工价值理念。战略层面,企业要先明确数字化战略目标,明确主要负责人并详细制定计划,保障内部上通下达更加认同企业组织,向组织外明确传递数字化转型预期。另外,为了更好地应用数字化技术满足数字化转型要求,企业要对传统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加强数字化业务与职能工作整合。随着时代的进步,商业活动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数据分析师专业人才不足等。此种情况下,企业可通过内培外聘方式,构建良好工作环境吸引数字化人才,结合数字化战略更新企业内部文化建设。

数字化平台是利用线上技术构建的双边或多边化创新商业模式,其打破了传统行业发展规模,形成新社群市场,原有互相竞争的企业或不同需求的用户都可参与平台建设。数字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平台运营过程中对基础设施与有形资产产生的需求。同时,零成本传递并复制数字化信息、经验与数字系统等,智力扩展成本不断减少。平台有很多获益方式,如交易佣金的收取、服务费单方面的收入等,还可基于平台数据服务于市场营销、数据交易及投资咨询等。数字平台不断增长的参与用户规模及互动数量,有效提高了平台价值指数,为网络平台效应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数字化创新市场与营销

传统市场中,用户大多是被动接受产品,在数字经济时代,用户可参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并表达自己对产品的意见。因产品生产周期变短、市场发展呈现精细化趋势,用户忠诚度变弱、线上商业活动趋势及用户多元化消费渠道等,此种情况下用户更加注重个人消费体验。所以,企业要积极搜集、汇总并分析用户消费数据,整理分析线上与线下用户,结合用户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服务创新内容,保障用户实际消费体验效果,以此增强用户购买欲望。

数字化转型时代,数字营销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而企业应用数字媒体技术构建优质化数字品牌,完善虚拟与实体空间用户体验效果,积极与用户互动。如为了塑造良好口碑与品牌形象,企业加强网络社交营销是十分必要的,充分发挥数字媒体技术优势,更好地满足客户感知需求,实现用户消费与售后保障等无缝衔接,借助分享想法、完善设计、众筹、成立产品讨论组及粉丝社区等模式积极参与相关商业活动。

4.数字化创新产品与生产

企业借助数字化技术对产品功能与形态进行调整,实现数字化功能。如通过数字化技术对金融产品及服务进行优化,运动服中安如数字化传感器获得消费者信息,根据这些数据结合数字化技术对产品进行优化创新,以此保障产品使用效果增强竞争力。此外,企业传统产品生产中,服务提供面临数字化转型,如借助3D打印技术进行产品加工。实际生产中,如果根据传统制造工艺及数字化技术,提高产品生产质量与效率,促进企业快速转型服务。生产制造只有实现数字化才能实现精益化生产目标,因而企业要虚拟环境中应用数字技术进行模型、验证与仿真,在数据平台中统一生产所有前后端环节,增强生产过程的柔性、灵活及智能化特点。

5.数字化创新商品与服务贸易

现阶段,数字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利用互联网或数字交换等先进技术,改变了生产及服务模式,缩短了交易时间与成本投入,快速形成共享经济模式。而且,融合线上或线下模式,借助数字平台打破了时空有限性,促使企业快速简化贸易流程。

客户输出数字贸易服务中,其知识比较密集,重视企业与用户间的交流互动性。数字贸易具有创新性,因而企业对外输出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并应用各类新知识与技术,加大创新力度,确保知识应用模式与新技术、生产要求保持一致。而且,企业还要进一步完善数字资源及知识产权保护体制,规范应用数字金融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贸易活动中,受云计算或互联网等技术影响有了更广泛的服务范围与产品种类,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基于现有资源优势,应用数字技术便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找到人才、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对生产与创新进行重新组织以构建丰富产品线,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五、企业服务质量提高策略

1.加大网络建设投入力度

现阶段,企业网络在技术服务质量层面有明显的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与电信公司加大了网络建设投入,同时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网速提出了新的要求。此种情况下,企业要积极完善技术服务水平,增加投入建设联通网络。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为用户构建更加稳固、快捷的互联网环境,保障企业网速与固网地位优势。同时,提高技术服务质量品质与效率,保障用户群体消费体验,塑造良好品牌形象。

2.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质量

当今,联通布网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内联通网点随处可见。实际工作中,窗口工作人员要直接面对客户,用户与公司间发挥着桥梁作用传递各类信息。所以,企业为了塑造良好形象要确保窗口服务人员保持良好工作素养与形象。窗口员工要具备一定的耐心与高度责任心。公司要定期为员工组织培训,全面提高业务技能与工作素养。另外,合理制定监督体系,有效监管各窗口人员服务情况并做好抽查,确保窗口服务员工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作用,以防消极怠工或与用户出现冲突。

3.加强服务宣传

工作人员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宣传公司产品。企业相关人员要正确看待广告宣传的作用,增加成本投入用于广告宣传。通过广告为广大用户传递企业优势,尽可能确保广告形式新颖抓住用户眼球,还要满足用户心理消费需求。另外,利用广告可增强企业知名度,各营业点还可组织更多的活动,利用商业或折扣活动激发用户消费欲望。

4.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单一化产品与渠道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此种情况下,中国企业也要积极拓宽产品发展取得,利用多元化营业厅如网上、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及手机App等先进营业模式,与各电商平台或电子设备公司加强合作交流,促使各营业厅从传统营销模式转为旗舰厅或体验厅模式,为消费者构建更加快捷方便的体验平台。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我国通信行业发展中,中国联通通信公司是非常重要的构成,其营销渠道与策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題,移动与电信等其它通信公司的快速发展直接冲击着企业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看待市场竞争,吸收国内外行业发展先进经验,同时有效应用数字化技术塑造良好品牌形象,借助数字化平台加强宣传新业务产品,便于消费群体快速了解公司业务产品,同时还要重视营销策略与渠道的创新,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岳.大变局时代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变革[J].现代企业, 2021(07):53-54.

[2]周云,王嘉琳.数字经济下的企业运营和服务创新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2021(06):127-128.

[3]孔莉莉.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创新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2):69-70.

[4]陈晓红,唐立新,李勇建,霍宝锋,刘士新,顾远东,张兴伟,吴刚.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运营与服务创新管理的理论与实证[J].中国科学基金,2019,33(03):301-307.

[5]施克瀚.共享经济下的企业运营思路创新[J].西部皮革,2018, 40(06):110+113.

[6]王静.浅谈加强企业运营管理的路径及方法[J].河北企业,2018(02):16-17.

[7]林志.企业的运营管理及未来的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7(26): 77+79.

[8]姚小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08):93.

[9]朱海潇.新形势下现代企业运营管理发展探讨[J].中国市场,2017(07):158-159.

作者:崔新国

上一篇:财务管理总结三篇下一篇:营销发言稿(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