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价课程教学安装工程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针对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特点,本文从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性质、地位出发,结合社会背景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详细阐述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重点和教学手段。对安装工程造价课程提出教学改革思路,进行教学方法与实际操作训练的创新。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计价课程教学安装工程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计价课程教学安装工程论文 篇1:

高职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内容较多、涵盖面广,其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建筑安装工程计算的工程量方法和计价知识。从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阐述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关 键 词] 建筑安装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监管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涵盖领域广泛,综合性强,包括安装工程定额和造价、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建筑电气安装系统等专业知识技能。它是一门实用性课程,授课核心是以实际施工图纸做训练、编制安装工程造价等。本门课程严格按照国家规范,需要变动的地方及时更改,做到知识符合时代要求规范。

一、教学内容

想要开好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需先开设建筑制图与识图和建筑设备,三门课程相辅相成。排课顺序:第一步,入门知识是建筑设备中关于给水排水、采暖空调和建筑电气,再借助工程图纸引入施工方法;第二步,进行图纸工程量计算的讲解,带领学生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重点掌握看图纸查资料的计算方法;第三步,布置完整的水暖电施工图纸工程量、价的计算任务,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

在课堂教授阶段,第一步要给学生介绍工程量计算规则,再结合实际工程具体案例和施工图纸,布置课堂小组的学习任务,既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工程量的计算规则,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团队协作的意识。

二、课程设计理念改革

授课的整体设计理念不能偏离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要重点培养学生对安装工程计量计价的整体掌握,根据社会行业的工作大环境及时调整授课内容。

(一)学习目标和课程设计围绕企业需求进行

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企业的一线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在教学中加入实训项目课程,使学生真实体验企业日常的工作模式。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优秀技能人才,建设最合适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方案。

(二)规范课程教学,明确重点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企业和学校多合作,行业专家和任课教师多沟通,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设置合理的培养方案。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

通过教学目标来确定课程教学。此专业课程设计的特点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大专业能力培养。此课程开设的原则为: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施工图纸来计量计价,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并且坚持实践、理论相结合的原则。

(二)授课方案设计

把知识和技术能力进行汇总整理,把核心知识和职业能力培养都综合在一起,把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在授课过程中加入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以此提升学习素养和职业能力。

四、教学内容

(一)授课内容的确定

专业课程的核心知识是建筑安装工程的计量计价。涉及内容有:熟练使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清楚安装工程费用、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熟练掌握给排水工程工程量计算、采暖工程工程量计算、通风空调工程量计算、电气照明工程工程量计算、建筑防雷接地工程工程量计算的具体过程。

(二)内容组织

这门课程知识内容较多、实践性强,科学有效地增强学习能力,熟练地掌握预算编制方法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能够根据施工图纸完成工程量、价的计取。将理论和实际图纸相结合,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再加入实际工程项目的操作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原理,掌握安装记取量、价的方法,切实将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工作中。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实践性强,课程的理论知识要扎实,将更多的课时用来实训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储备了理论知识,还提升了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专业课程特色,结合知识内容选取方案,根据重点制定相应的授课形式。例如,施工案例分析、现场观摩、多媒体视频讲解、实验室模拟施工等形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让其对学习充满兴趣和自主意识。实践表明,各种新形式的授课方式得到了显著成效,授课模式主要有:(1)任务驱动教学法:第一,把安装工程施工图纸预算的编制划分成小阶段,使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完成学习任务,分阶段学习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第二,把课程要求和难点划分开,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分别讲解,让学生更加扎实地学到知识,提升学生编制安装施工图预算的能力。(2)理论和实训一起进行:将课堂模拟设置成工作的地方,按照实际的安装施工图纸,让学生完成图纸的工程量和价的计取,提高学生走向职场的适应能力。(3)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的教学法:拟定综合性强的实训项目,鼓励学生寻找资源,完成安装工程图纸的预算编制,同时要求学生能做到投标报价,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手段的应用

适当地在教学中加入信息科技手段,利用多媒体先进技术,结合傳统授课方法,即使授课内容量大,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生动有趣,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技能。设立独立的工程造价实训室,并引入企业日常应用的造价软件,再结合实际施工图纸,教授运用软件完成安装预算的编制。

根据课程的设计思路、授课内容、授课形式、课程考核与考评要进一步革新,结合具体工程项目实例,确定好安装工程的授课方案。把企业需求作为教学目标,实行一系列的教学模式。课程考核和考评也需要强化,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陈扬,陈剑波.高职《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1):92-93.

作者:王新妮

计价课程教学安装工程论文 篇2: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 针对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特点,本文从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性质、地位出发,结合社会背景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详细阐述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重点和教学手段。对安装工程造价课程提出教学改革思路,进行教学方法与实际操作训练的创新。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 教学方法

1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培养的是“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能力——水电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能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凭借对水电安装工程施工工艺的了解,根据水电安装工程施工图,能够计算水电安装工程工程量,并根据定额标准、费用标准,计算安装工程造价,并能够编制完整的水电安装工程预算书等经济文件。通过本课程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真正从课堂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认识,并能够体会到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工作之间的联系。通过本课程的改革,能够拓展专业知识,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编制投标文件并参与投标过程的实际案例中考查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了解更多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的眼界。有助于学生就业,使他们能够明确本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的岗位需求。

2 本课程教学现状及其不足

2.1 教学安排不妥当

安装工程专业众多,常见的为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通风空调工程等,但在有限时间内要传授如此多的专业专项教学,对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能力是一种考验,对教师教学的能力也是极大的压力,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安排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环节,并让他们能够顺利实现“理实做”一体化,确实是长期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教学内容不完善

安装工程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常见,但较为分散,学生掌握时发现知识点众多但颇为抽象;另外因为教学条件有限,不能实现现场教学,虽然学生很明确学习目标,但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容易出现枯燥生涩的感觉。

2.3 教学实践不理想

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安装工程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施工规范、施工图纸的掌握基础上,学习到安装工程计量以及计价的方法,最终能够独立完成安装工程预算的编制,但在实践环节面对大量的工程量计算还是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并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教学手段不多样

目前的教学手段主要还是以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再带领学生实做的方式,对于大部分的同学还是能够通过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接受大部分的专业知识,也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教学案例的实践。但是对于安装工程造价这种专业性、综合性极强的专业的来说,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和少量的实践训练确实不能充分达到教学效果。

3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3.1 教学体系的设计与改革

根据对本课程岗位与职业能力的分析和课程定位,并对应造价员工作任务的典型工作过程,对于本课程的教学体系采用层层推进的模式,将基础领域、核心技能领域、综合技能领域和应用领域的课程统一整合在一起,构成本课程完整的专业学习体系,在这个完整的体系中,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前导后续课程是一脉相承互相照应的,在学习完建筑识图、电气识图与施工工艺、管道识图与施工工艺以及房屋建筑学等课程后,完成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学习,并招投标的理论知识融合进安装工程造价的实践环节中,激发学生的竞争兴趣。也就是通过该教学体系的引导,使学生完成读图—算量—计价的学习程序,并能够熟练掌握这项技能。

3.2 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改革

教学内容设计采用了模块化教学,也就是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划定为5个模块,分别是定额计价方式的讲解、给排水工程计量计价、电气工程计量计价、通风工程计量计价以及清单计价方式,能够完成一个完整建设项目的水、电、通风等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通过将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设置,将繁杂的知识体系按照逻辑理解的顺序清晰化了,能够更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另外,因为本课程知识体系的特殊性,五个知识模块既有联系,但也存在知识的独立性,所以如果某些学生不能掌握某一模块而减缓正常教学进度时,也不会完全影响对其他模块的学习。

3.3 教学方法的设计与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比较法、演示法等,对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是有效果的,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法,能够将所有知识的讲解和学习都结合到实际工程中,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有兴趣、有能力参与进来,能够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地安排教学内容。本课程遵循工学结合的职业能力培养规律,依据教学内容上的模块化划分,在完成教学内容时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来设计课程教学。在五个教学模块中,设置了七个案例实训项目,将不同模块中的安装工程造价知识融入七个案例实训项目中。在每个案例项目中,以分组的形式,通过6个步骤完成项目:①咨询,②决策,③计划,④实施,⑤检查,⑥评价总结。将真实造价工作中的“对单”引入课堂,让学生能够体会不同项目组(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的工作角色,从而实现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定额或清单列项的完整准确性以及报表取费的规范性。这样,通过案例的完成,同时也使学生分别站在业主、承包商、招投标人等不同角色的角度完成造价经济文件的编制,模拟真实的市场竞争,体会真实工程中不同主体对于造价职位的岗位需求。

4 结语

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在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科教育中,教学必须有明确的导向性,即需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强调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质是达到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所以本课程的课程改革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位置,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程的改革是在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前提下进行的,对课程内容、方法、手段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使其更适合高职教育对能力培养的要求,促进教育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郭喜庚.高职高专院校安装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2] 郭喜庚.案例教学法在《安装工程造价》 课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9(1).

[3] 李春燕.高职建筑工程造价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0(10).

[4] 费丽渊,王益新.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教研版),2009(8).

作者:潘雯

计价课程教学安装工程论文 篇3: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多年的教学中虽然有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但是就其教学效果来看并没有达成教学目的。主要是因为这一学科的综合性较强,在缺少足够的实践课程的情况下,学生的能力很难有大的提高。所以研究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合格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意义和教学现状,总结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安装工程与计价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前言: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工程造价的核心课程,其培养的即是学生在水电工程安装中的计量与计价能力。这对于我国的水电工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专业能力。随着我国水电行业精细化发展,对于成本的控制和造价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准确的计量与计价能力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还可以减少浪费行为,所以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安装工程与计价课程是培养学生这一重要能力的唯一课程,所以对该课程教学改革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一、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时安排问题

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高等教育的主要教学时间基本在三年半左右,很多学校都将四年的教学内容压缩到三年多进行,这就导致很多的课程虽然重要但是没有足够的课时进行教学。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表现极为明显。安装工程专业的科目丰富,在教学安排上并没有侧重和主次之分,核心课程与其他一般性课程的课时相差不远,对于学生来说计量与计价课程属于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用到,但是学校并没有安排更多的课时是学习可以充分的学习[1]。

该课程课时的压缩不但是在考验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同样也在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目前的课时安排实际上是无法达成实际的教学效果的,而且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差距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导致教学效果忽高忽低,无法培训更高水准的人才。

2.教学内容问题

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也很严重,首先教学内容不够系统,因为水电安装工程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所以在课程内容上就相对散乱,很多针对于不同情况的水电安装都是以单独形式出现在课程教学中,这就导致学生很难对计量与计价形成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容易造成学习上的障碍。其二教学内容相对枯燥。水电安装工程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没有体现出这一点,在理论学习中对实例都是一笔带过,无法引导学生思考,再有现场教学内容不足,很多知识单纯依靠理论教学是无法学习透彻的[2]。

3.学习实践问题

学习实践是计量与计价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在教学中并没有开展起来。就科目性质而言计量与计价课程综合性较强尤其是操作能力和计算能力是课程中所强调的,但是在教学中可以发现其教学主要方式还是在理论教学上,很少有学生能够有机会进行实际的操作。而且教学考核也是以笔试为主,题目有一定难度但是与实际的计量与计价工作相去甚远,尤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复杂和多变都是在考试中无法体现得。所以学生在进入工作后会出现对工作的严重不适应,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十分严重[3]。

4.教学方式问题

教学方式是教师更好的传授知识,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方式,但是在该科目的教学中很难体现出来,计量与计价课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需要记忆和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教育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但是目前的教学方式主要还是讲授的方式,这就导致教学方式枯燥,而且抽象。学生很难对理论有现实的认识。

二、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优化课程安排

首先,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课时必须要有所增加,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专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安排。只有在有充足的教学时间的情况下,教师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将知识完整的传授给学生。而且在课程设置上也应该更加有技巧,保证学习的连贯性,相似或者有较强联系的课程应该同时或者连续进行,保证学生不会因为相关理论的以往影响现阶段的学习,而且合理的课程安排还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可以回忆和夯实之前所学的知识[4]。

2.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上需要更加丰富,增加实例和应用分析环节,将课程从理论教学变为实践教学,即使没有足够的实践活动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案例的分析和实践总结报告来完成教学内容的丰富。再有教师可以将与课程相关的其他知识和充实到课程的内容中,很多实际工作可以用到或者需要用到,而课程中没有涉及的知识都可以加入到教学内容中,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3.加强学习实践

学习实践部分比例是需要提高的,对于学生来说一个小时的理论教学也不如五分钟的实践活动,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学习实践的机会,模拟操作、现场调查、实习等等方式都是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实践机会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再有考试也应该以实践为标准在题目设置上考虑实际工作情况,减少计算量,提高题目的复杂程度。

4.改变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变应该向着多样化发展,演示教学、视频教学、比较等等都应该加入到教学方式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普适性较好,但是课程不同的章节中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计量与计价过程中使用更加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课程的吸引力。

总结: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向着实践方向发展,所以安装工程的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质量最终也应该以实践能力为标准。高等教育已经可以为国家提供足够的理论人才,但是实践型人才的提供能力还有相当的差距。所以教学改革也应该更加侧重于实践。本课程的课改就应该以这样的思想开展,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国家提供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潘雯.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2(03):112-113.

[2]黄磊.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4,05(01):168-169.

[3]陈扬,陈剑波.高职《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01(02):92-93.

[4]许萍,李富宇.《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05):252-253.

作者:金斯科

上一篇:年政协统战工作总结下一篇:地方领导税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