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传播服务内容

2022-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社会化传播服务内容

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负面信息传播特点及传播关键因素研究

摘 要:本文从企业品牌危机内涵出发,重点分析社会化媒体时代负面信息传播特点和传播关键因素,从而为深入探究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品牌危机媒体应对策略和管理策略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负面信息;传播特点;关键因素

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人们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成为这些媒体信息的制作者、发布者和传播者,人人手里都有一个麦克风,每个人都具备传播条件,当这些信息渗透到人际关系网络中,就可能引发汹涌的传播之势,形成巨大的信息洪流,高速蔓延至整个网络世界,从而影响现实世界。

对于企业而言,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强大力量使越来越多的企业瞬间被置于亿万网民面前,企业面临的舆论环境空前复杂,稍有不慎,企业危机将借助网络迅速爆发、传播、升级,变得难以掌控,给品牌形象和企业利益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在社会化媒体时代,通过分析社会化媒体负面信息传播特点、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品牌危机传播关键因素、企业品牌危机媒体应对策略和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策略,对现代企业成功进行品牌危机管理,有效规避和化解各种风险,切实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重塑企业形象,变危机为发展契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企业品牌危机内涵出发,重点分析社会化媒体时代负面信息传播特点和传播关键因素,从而为深入探究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品牌危机媒体应对策略和管理策略打下良好基础。

一、企业品牌危机概述

(一)品牌危机的内涵。品牌危机是企业危机中的一种,它是指企业由于内外部原因对品牌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随着企业负面消息的广泛传播,社会公众对品牌产生信任危机,使品牌乃至企业本身信誉大为减损,进而危及品牌甚至是企业生存状态。实质上,凡是损害到品牌所涉及的六大支撑要素(产品、形象、消费者、渠道、视觉、商业信誉)中的任何一项,都可能演化为企业必须应对的“品牌危机”,并最终削弱其品牌价值。[1]

竞争的残酷性、市场的全球化使任何一个品牌都无法保证自己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不会发生波动乃至危机。大量的案例研究证明,即使是知名品牌,也可能由品牌危机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形象尽毁,黯然退出市场。如2014年3月份发生的马航(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飞机失联事件,在此之前,该公司仍凭借不错的口碑、优质的服务质量以及较好的安全纪录,保持马来西亚第一大航空公司的绝对地位,然而马航对飞机失联事件极其糟糕的处理,使其多年来辛苦打造的品牌形象在瞬间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迟钝、糊弄、不负责任、没担当、人情淡薄等负面标签,并迅速在互联网传播开来。这对于一个一贯有着良好口碑的航空公司而言,无异于一场灭顶之灾。

(二)品牌危机的特点。(1)品牌危机的复杂性。品牌危机的形成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现实生活中,很少由单一因素而引起,多是由企业内外部错综复杂的各项因素,企业若能通过建立完备的危机预警系统加以探测和识别,则能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找到诱发危机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降低企业品牌在危机中的损失。(2)品牌危机的动态性。品牌危机的发生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其演变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危机潜伏期、危机爆发期、危机恢复期。尽管有的危机潜伏了很长时间,但可能突然爆发。危机爆发后,企业必须快速处理,任何延迟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危机解除后,企业需及时修复与消费者的关系,重塑组织形象。(3)品牌危机的扩散性。一方面,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助力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相比传统媒体,企业负面信息更容易被快速关注、传播,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社会舆论;另一方面,当一个品牌发生危机后,消费者出于自我防卫的心理,会连带怀疑其它与之类似的品牌,如果危机应对不力,极有可能一个危机引爆另一个危机,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引发更大的危机。因此,关注危机、提升危机意识,已成为中国企业战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4)品牌危机的双重性。危机的本质在于危险性和机会性并存。一方面,危机事件爆发后,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危害;另一方面,危机也可以看作是为企业敲响的警钟,既然危机爆发了,暴露了企业存在的问题,这就为其及时应对和整改创造了机会,因此,危机也可视为企业的一种特殊财富,只要处理正确,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化险为夷,甚至转危为机,重塑企业良好形象。

二、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负面信息传播特点

(一)负面信息来源多样化,“绝对封锁”越来越难。社会化媒体时代,亿万网民都可能是负面消息的制造者和传播扩散者。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其不认同的各类企业品牌进行质疑、谴责,甚至是攻击、谩骂,且这些不满情绪可迅速感染其他网民,使负面信息瞬间蔓延到整个网络,给企业和品牌造成巨大杀伤力。

(二)发布与接收负面信息便捷、方便,信息传播速度快。社会化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PAD、PC等终端,随时随地地在有网络信号的地方发送和接收负面信息,且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使品牌负面信息以最快速度进行传递,信息的流通和公众接收信息后产生的舆论导向瞬息万变。

(三)“把关人”的缺失导致负面舆论传播失去控制,谣言泛滥。在社会化媒体中,由于“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网络传播使昔日的媒体“把关人”失去了信息传播中的舆论导向和控制特权。“大胆假设,无人求证”的微博传播特点使网络情绪化攻击明显—当媒体报出企业负面消息时,无数网民会在瞬间扮演起道德卫士的角色,对当事企业进行狂轰滥炸,即使他们绝大多数人对事情真相并不了解。另外,由于社会化媒体传播具有低门槛、广泛性、同时性、匿名性等特点,且传播起点难以界定、网民一般不必对传播的信息负责,加之危机当事企业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或不能引起公众的信任,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谣言泛滥。

(四)负面信息裂变扩散,人们对其控制难度明显加大。以微博为例,用户通过自己的微博向外传送一负面信息(一对多),接收到这个信息的用户不仅可以评论,还可以转发给其他用户(多对多),形成裂变式扩散;另外,嵌套在“信息大潮”中的每条信息,自身又被植入各种第三方软件,可与手机、MSN等即时通讯工具绑定,并以短信、即时信息等形式实现内容更新,形成一个便捷、及时的信息交换中心。

(五)全媒体共同作用使品牌危机进一步扩散、升级。当前,企业负面信息的传播并不会止步于社会化媒体,面对某些企业负面信息时,传统媒体和社会化媒体将相互影响,传统媒体报道的议题、角度和素材来自社会化媒体,由其进行发酵扩散,然后在社会化媒体中又进一步讨论,使企业负面话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甚至成为全民话题。社会化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使企业品牌危机进一步扩散、升级,给企业带来致命打击和无法估量的损失,甚至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三、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品牌危机传播关键因素

(一)信息源头。社会化媒体中,信息源头不仅包括“谁”,还包括“说什么”。和传统媒体相比,社会化媒体传播的信息能否产生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除与其本身的传播价值有关外,还与信息传播者的社会网络影响力有关。有人曾戏言“当您的粉丝超过100个,你就是一本内刊;当您的粉丝超过1000个,你就是个布告栏;当您的粉丝超过1万个,你就是一本杂志;当您的粉丝超过10万个,你就是一份都市报;当您的粉丝超过1亿个,你就是中央电视台了。”可见,如果一个有着超强网络影响力的网民发布了企业的负面消息,那么对品牌造成的影响力和破坏力难以估计。

(二)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节点,也是实现上下、内外传通的双向“把关人”,因此,意见领袖是影响公众态度和行为的关键资源。2013年1月,奥美公关与

CIC联合发布的《微时代危机管理合作白皮书》显示,意见领袖的参与数,与危机的讨论量呈正相关关系,即越多意见领袖参与到讨论中,则危机的传播越广泛、热议度越高;在意见领袖参与传播后,关于危机的平均讨论声量增加了37倍,平均持续时间延长了6天;有些品牌危机爆发后,由于没有意见领袖参与,事态快速平息。因此意见领袖对于负面消息传播的影响力决不可轻视。

(三)沉默的螺旋。社会化媒体时代,在“沉默的螺旋” 效应作用下,少数意见领袖可能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将讨论话题往其期望的方向引领,公众普遍存在的从众、从威心理和趋同行为使其更容易接受这些意见领袖的言论,即使自己有不同的意见,在发表之前也会考虑是否会被其他网民围攻或人肉搜索。因此,大部分网民会采取附和或沉默的态度,这样直接导致负面舆论通过“滚雪球”的方式迅速积聚,品牌危机一触即发。“罗永浩怒砸冰箱事件”就是明显的例子。2011年9月27日,意见领袖罗永浩在新浪微博发布了一条信息对西门子冰箱和洗衣机的质量表示不满,在随后的三天时间里,他围绕这一事件疯狂刷屏,不断与网友互动,但每回复必再次转发,使这一事件反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被越来越多的人围观,他提到的西门子电器质量问题也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民表示“感同身受”,最终西门子电器陷入一场巨大的品牌危机之中。

(四)议程设置。随着社会化媒体技术的发展,每个网民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在网上设置自己的议程,即“自设新闻议程”,用户在社会化媒体上分享某件事情的信息,并不断引来更多用户群体的参与和传播,最终引起全媒体的关注和跟进报道,之后用户和媒体不断推动事件的发展,直到这个事件的热度达到一个临界点,然后热度趋于下降,互动和讨论慢慢平稳,最后热度消失。

(五)社会公众心理。第一,高关注度。由于品牌危机具有危害性、扩散性等特点,一旦发生,社会公众,尤其是消费者都会对它保持高度的关注,而且负面信息的曝光会使消费者对品牌信心减弱;第二,有罪推定。当企业发生危机事件时,无论此事件爆发的源头是媒体报道还是消费者投诉,公众的心理大都倾向于认定企业有罪,责任在于企业自身;第三,跟随舆论。公众对媒体偏听偏信的心理,使某些时候,媒体成为公众对事件形成定论的最大影响者;第四,遗忘效应。时间在品牌危机阶段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危机后所形成的刻板印象并不一定会一直在公众的头脑中,消费者会随着时间的流失慢慢“遗忘”品牌危机事件,选择“原谅”危机品牌。因此,时间因素所造成的暗示效应使得品牌关系质量再次回升,品牌危机能够步入恢复期。

参考文献:

[1] 林景新,管理者必需的十堂危机管理课[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08.

作者:周雅琴

第2篇:电视传播对体育社会化进程的作用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体育产业异军突起,呈现出快速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向,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经济。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转播权转让市场日益热烈,使体育市场化、产业化的速度加快。

【关键词】体育社会化;电视传播;产业经济;体育市场化

一、促进体育大众化、生活化

由于电视传播对体育的广泛宣传,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不仅关注并且积极投身体育。例如,中央电视台在1995年创办了体育频道,实现了体育报道的专业化,CCTV-5除了报道专业的体育信息以及进行赛事转播之外,还开辟了服务观众的体育教学娱乐项目,普及科学锻炼法,满足了人们获取专业性体育指导信息的需求。在这种趋势下,国内的报纸、电台、电视台也纷纷开设了健身报道和健康咨询等栏目,推动了全民健身热潮。[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余暇时间不断增多,对体育的需求仍在持续不断的增加,同时,电视传播中体育节目的播出率不断增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使得体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的发展,特别是体育传媒的普及,观赏、关心体育和参加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体育人口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体育发展的重要指标。[2]按照通常说法,每周参加体育运动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并达到中等强度以上负荷者,被称为“体育人口”。我国在1996年时的体育人口已达31.4%,到2004年底,中国7到70岁的人群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占该年龄段总人数的37.1%,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体育人口的扩大必然受到电视传播的影响,并必然影响到电视体育传播。一方面,电视体育传播满足体育人口对体育欣赏的需要,并引导着体育人口的行为;另一方面,体育人口的扩大对电视体育传播的内容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

现代社会,人们的余暇时间随着物质生产的高度自动化逐

渐增多。在我国,国家法定休息日的时间多达120天左右,人们不仅有“钱”,而且也有“闲”。在有钱有闲的日子里,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拉升,更多的人注重生活的品质,看电视和从事体育锻炼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在相当程度上,电视体育节目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热爱欣赏体育,而且还乐意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成为名副其实的体育人口。

二、促进体育全球化、国际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体育赛事精彩纷呈,风靡世界,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的一种全球文化现象,甚至被称为“眼球文化”。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达,特别是卫星传送技术的发展,全球各地的观众能通过电视、互联网收看世界各地举行的各种精彩体育赛事。层出不穷的体育赛事走上荧屏,从体育赛场搬上了“方寸之间”,与观众拉近了距离,满足着观众不同爱好、不同欣赏水平的需要。

正是由于体育赛事的全球化、国际化吸引着观众,一些体育组织、体育俱乐部利用观众的求新、求奇、求刺激的心理特点,开展如达喀尔汽车拉力赛、NBA选秀、国际网球公开赛等大型体育赛事,不仅云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高手参加比赛,组织运动员国际化流动,更是以各种手段扩大宣传效果,提高观众的收视率。同时,许多企业也都争先恐后与体育建立密切的关系,通过营销手段包装体育,把体育作为向全球消费者宣传和推销自己企业和产品的载体。

三、促进体育科学化、现代化

现代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于体育领域,在相当程度上促进着体育的现代化。1927年,电视在美国问世,由于受技术的限制,电视出现后的最初几年并没有转播体育赛事。[3]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卫星传送技术的发展,使全球各地的观众能通过电视、互联网收看世界各地举行的各种精彩的体育比赛,竞技体育在全球观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闭路电视第一次被用来转播运动会实况,大约有16.2万人在25个大厅观看了奥运会实况转播;1964年,通讯卫星的发射第一次使全世界各个地区的观众看到了东京奥运会的实况转播;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观看开幕式实况转播的观众已达到10亿人;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全球电视观众达到37亿。[4]现代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恰恰证实了现代传媒的科技实力,并通过传媒技术,延伸了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使观众产生强烈的现场感。

电视的普及将奥运会的现场感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为转播系统和设备带来高速的数据传输要求。大量的高清数据传递,要求使用符合高清标准的可靠的转播系统和设备。在将高品质内容传递给观众的过程中,体育网站、体育竞赛管理、视频传播等诸多应用系统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四、促进体育市场化、产业化

体育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经济走向市场过程中,体育实行产业化经营,是体育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个过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体育的要求,也是现代化体育运动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此外,媒介商业化运作体育赛事,并且通过这类活动提供体育报道,如以电视台冠名举办的体育赛事,从经济效益来看,体育和媒介实现了双赢。这些既是媒介市场公关的重要策略,也是媒体与体育进一步结合的有益尝试。可以说媒介的这一举动开启了体育报道商业化的道路,体育报道激发经济利益的功能也开始得到体现。

总之,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体育产业异军突起,呈现出快速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向,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经济。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转播权转让市场日益热烈,使体育市场化、产业化的速度加快。

参考文献:

[1]胡琦. 中国体育报道社会功能的演变[J].新闻界,2004,4:82-83.

[2]肖焕禹,方立.体育人口的国际比较研究[J].体育科研,

2004,25(3):7-12.

[3]易剑东主编.中国体育媒体服务系统的构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64.

[4]任海主编.奥林匹克运动读本[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336.

作者:梁立启

第3篇:高校法律文化传播与法律社会化

【摘 要】高校法律文化传播对大学生法律行为模式、法律观念和法律生活习惯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法律文化与法律社会化相互包涵、相融、促进的关系,探讨了法律文化传播的意义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 法律文化 法律社会化 传播

0092-02

法律文化是法社会学研究的范畴,法社会学所理解的法律文化,是指一个既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形成的法律制度、法律观念以及两者综合作用所形成的人们惯常的法律生活方式。法律文化传播是法律文化的传播者通过各种方式和媒介传播法律信息、传承法律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和活动方式。而法律社会化是社会个体的法律社会化,它泛指社会个体培养社会的法律文化所要求的法律行为模式、法律观念和法律生活习惯的过程。社会个体是否符合这些要求,直接影响个人的生存状况和社会的法律秩序的生成。

一、高校法律文化传播的基本问题

(一)高校法律文化传播的基本特征

高校法律文化传播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法律文化传播是一种社会过程,它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发生的。同时,法律文化传播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进行,如通过大众媒体,通过言语交谈、行为示范等进行传播。第二,法文化的传播内容是法律制度、法律意识、法律生活习惯等,凡属于法文化的内容范畴,都存在法文化传播问题。如国家公布一项法律,并通过报刊来向社会公布等,属于法律制度的传播;教师或法律工作者向学生做法律知识授课和讲座则是属于法律思想、观念的传播。第三,法律文化传播必须有传播者和接受者,而高校的传播者主要是教育工作者。第四,法律文化传播是传播者有意识的活动,目的是让特定的个体接受法律文化的内容,并接受法律文化的模式,将接受者——学生,纳入传播的法律文化模式中生活。

(二)高校法律文化传播方式

法文化传播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来进行,即传导、输送法律文化信息的具体手段和办法。如通过大众媒体进行的传播,通过语言交谈、行为示范等也是一种传播。本文介绍两种传播方式。一是众传一的传播方式,又称为社会压力的传播方式,它是指一个人受到多人的教导,而教导的内容完全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对社会个体产生压力,使个体接受传播思想和行为式样,如利用报刊、书籍、电影、电视、广播等,这些传播方式具有覆盖面广、传播迅速及时等优势,它对大学生的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冲击作用。二是一传众的传播方式,是指由有特定的或传播便利条件的人,利用其特定的影响和便利条件所进行的传播活动。如教师、政治人物、社会名流等。这种传播必须建立在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直接接触上,甚至还需要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才容易发生,所以传播的面有限,但由于它是代代相传来完成的,因此其稳定性较高,不容易受外界文化系统的干扰,有极强的文化排斥力。

(三)高校法律传播的社会化功能

高校法律文化传播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从横向来看,是培养大学生社会法律人格,实现人的法律社会化,完成个人的法律角色的基本方式。接受传播者的法律文化传播,大学生将较快地掌握有关的法律知识,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法律生活习惯。另外,从国家来看,制定的法律也必须通过传播才能使大学生知悉,而大学生只有很好地了解法律规定之后,才能谈得上自觉地遵守。从纵向来看,高校法律传播使法律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繁荣。

二、高校法律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可以说,通过高校法律文化传播,实现大学生的法律社会化是高校法律文化传播的意愿和目标。我国目前高校法律文化建设总体来说还不尽如人意,法律社会化的功能还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即相当多的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社会所期待的法律人格。法律知识的获得不全,从而影响了法律观念的形成和法律角色意识的培养、法律行为习惯的培植等。以上要求达不到,就谈不上法律文化的维系、传承和发展。大学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在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学校的教育带有半强制性的特点,其教育效果往往比较理想;而作为大学生,年纪轻,知识面和兴趣面都较为广泛,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形成和定型的关键阶段。因此,高校法律文化传播对大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守法主体,形成法律要求的人格尤其重要。现阶段高校法律文化传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普法中形式主义比较严重

经过多年的努力,由政府宣传部门组织的以五年为一阶段的普法活动,规定每五年需要普及的法律、法规、法制宣传的具体内容,普及的对象和重点等,形成了制度;大规模的法律教育得到发展,从正规的政法院校到普通的院校,都开设法律专业和各种法律教育课程,形成了稳定的法律教育网络。但是普法中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实际的普法效果不太理想。如单位组织的普法考试,考前没有辅导,考试开卷一抄了事,甚至一些单位组织人员出标准答案,考试时人手一份,可以说基本没有效果。

(二)法律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单一

每个专业都有基础法律课,但与专业结合不到位,除法律院校或法律专业的学生外,其它专业的学生所受的法律文化教育大多是简单的、形式化的,法律教程千篇一律,与所学专业完全脱节,纵使与专业有联系,也是点到为此,过于简单化。同时,重专业,轻普法,重应试,轻实践,重形式,轻实用等,都使学生对法律文化的求知提不起兴趣,从而影响了大学法律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发展。

(三)法律观念难以同法律要求相协调

经过多年的普法活动,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增加了,对法律的理性认识提高了,现代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对法律的宣传和普及,从某种意义来讲,对塑造学生的法律人格,影响、引导学生的社会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近些年社会风气不正,导致部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不相信法律,对法律在伸张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方面产生怀疑,甚至出现人格的扭曲,扰乱了法律秩序赖以生成的社会价值体系,从而使学生的法律观念难以同法律要求相协调。

三、高校法律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与高校学生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的传播

法律制度是一国的立法制度与司法制度的总称,包含很多的法规和政策,它是法律文化的“硬件”,是构建一个社会的法律文化的核心内容。完善以校园为主体的各类法律规章制度的教育,强化宪法、刑法、教师法、禁毒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安全法规等法律法规的学习。通过学习,使大学生对这些法律法规条文耳熟能详,对现行法律制度能认同和按受,并在心理上产生对法的敬畏,促使法律权威的形成。在行动上就会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接受法律,使其行为倾向与法律制度相一致,从而使法律制度所体现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得以实现。

(二)创新法律文化课的内容和形式

一是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从对人的行为规范的要求来看,道德标准又往往高于法律标准;法律的他律性、强制性和道德的自律性、非强制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又彼此交融。事实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与道德、法律活动相联系,通过相互的行为传导、言语交流的方式,都会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再严厉的法律,没有民众的心理认同,没有道德作为法律的价值基础,违法犯罪就不能禁止。可见,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法律通过反映并维护现存的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来达到维护现有秩序之目的。因此高校法律应在重视“法治”的同时特别注重“德治”,强调“德法并举”,使学生从静态结构上将道德认知与法律认知、道德情感与法律情感、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上打造扎实法律理论基础的同时,要紧扣专业实践教学。如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学生,要多讲授水资源的保护以及水利经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经济合同法的课程则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专业计划没有安排,可以通过选修课的形式补上。这些与专业紧密联系的法律法规,将使学生成为今后工作中合格的专业人才。同时,课堂中的模拟法庭,到监狱听犯人现身说法等法律实践,既直观又形象,都是很好的形式,会提高学生学习法律、运用法律的兴趣。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法律活动

法律制度依赖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来现实化,法律功能的全面实现是借助群体化的法生活式样来代代转承;现代法律文化的观念改造,法文化的内核法观念更是借助人们的法律活动才能体现出来,并通过影响人们的法律行为来表现出自己的价值。一是通过条幅标语、黑板报、校园广播、法律之窗等渠道,营造一个法律文化宣传氛围。二是通过校园法律文化节活动,构建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第二课堂。即以法律文化为主题开展各种活动,如文艺晚会、知识竞赛、辩论会、演讲、讲座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营造校园浓郁的法律文化氛围和理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法律的亲近感,即法律情感。三是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丰富法律文化资源。如可以通过现今流行的微博形式开展微博普法、微博法律援助、微博维权活动,在娱乐中、在交谈中拓宽学生的法律文化视野,思考现实法律关系及运行规则,增强维权意识,使大学生在看待社会法律问题时有更宽阔、更丰富的角度。四是校园法律文化社团建设是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形成法律生活方式的重要一环。通过法律文化社团活动,使大学生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生活中形成守法、用法、护法的习惯,积极参与到法律活动之中,并使这种习惯性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性,形成稳定的法律观念。

【参考文献】

[1]衣仁翠.高校校园法律文化建设探析[J].高教论坛,2012(5)

【作者简介】阮富坚(1961- ),男,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法律教育,成人教育。

作者:阮富坚

第4篇: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利弊

——我所认识的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被定义为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这个界定容量很大,关于大众传播的特点都能从中找到。传播者、传播手段、传播的对象、传播的内容、传播的过程、以及由这五个特点衍生出来的传播的范围。其中传播过程的单向作用性质为大众传媒赋予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这种影响,既包括正面的,也包括负面的。

大众传播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第一.报刊、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人们传递着信息、知识、思想和观点、广告等。它具有公开性、时效性、覆盖面广等特点,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和引导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精神风貌。

第二.大众传播为我们提供大量新信息,成为对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大到世界政治风云的变化和我国的战略决策,小到日常生活中伦理道德观念的冲突和更新,还有我们感兴趣的,有能力的接受各种科技知识、文学艺术、人生哲理等等,大众传播媒介都能提供。这些信息开拓了我们的眼界,活跃了我们的思维,对我们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上理解、掌握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理论、法则、定律等,是极意义的。同时,各种音、像和文字信息也丰富了文化环境。对于充实、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有血有肉的形象材料。

第三.促进我们价值观念现代化。现代人,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我们总是要与大众传播媒介接触的,它是我们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在接触过程中,与社会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价值观念也就能逐步形成。如对人的尊重,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对竞争创造、个人发展的要求和娱乐的需求等。因此,大众传媒媒介是促使人由传统人向现代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四.社会是我们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并使之内化为个人行为方式的过程,随着大众传媒媒介的增多,为我们独立意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也有利于我们养成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化过程的加速明显的表现是,我们越发意识到自己的角色的社会意义及对自己的个性全面发展的渴求表现在与同辈人交往的日益加强。

大众传播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第一,大众传播媒介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现代社会的人们少不了与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的接触,每一个人都不能离开它而单独存在,有的甚至依赖它,这种传播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这种交往方式乃至思想观念都对我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会形成一种舆论环境,这种舆论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舆论会强化思想教育的影响,促使人们形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而不良的社会舆论,这会消弱甚至抵消思想教育影响,更不利于人们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因此,我们对任何一种传播媒介社会影响的性质都不能简单地作出结论,大众传播是伴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强有力的大型社信息系统,我们研究大众传播积极功能的同时,必须对它的负面影响有足够的认识,及早防范,尽可能地把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使传播媒介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1111540116

11级广告班

陈金瑜

第5篇:新闻传播的内容

第三章 新闻传播内容

第一节 事实、信息和新闻信息

一.事实和新闻事实

事实: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

事实是新闻传播学的基本范畴,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新闻传播的本源,即新闻的基本来源,是事实(陆定一)

唯物主义新闻观新闻传播的是关于事实的信息

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背离事实就是新闻失实

事实第一,新闻第二

事实具有哪些性质,新闻才会有同类性质

反例:事实为政治服务,预发性报道

生活中的事实与新闻传播中的事实有本质区别

生活事实:客观存在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

新闻事实:既含有被传播事实的客观信息,又含有传播者的主观信息

事实本身不是新闻,把事实传播开去才是新闻

客观事实没有价值特征,新闻反映着报道者的价值评价的差别

二.信息和新闻信息

信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以及关于者中存在方式与运动过程的陈述 新闻信息:含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指新近发生的为公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信息 新闻传播活动实质上就是信息的传授活动,新闻信息才是新闻传播的本质规定

三.用事实说话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的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

用事实说话,成功的关键,不在于通过作者的直接议论,而是让经过精心选择的事实,运用事实的逻辑说服力,充分而含蓄地表现作者的倾向与观点,它表达的是无形的意见

用事实说话,寓情理于事实,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了解事实的要求,以及新闻应以事实的信息沟通情况、达到信息交流与分享目的的基本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收受者,更具说服力 用事实说话,其表述不仅要巧妙展开事实,铺陈事实,而且更需发现与捕捉会说话的事实,即内含逻辑说服力的事实,三分写作七份采,让受传着自我了解作者的倾向

用事实说话,是记者成熟的标志,在需要表明立场倾向的时候,能够拿出会说话的事实 用事实说话,不是反对必要的议论与说理,而是事实胜于雄辩

第二节 价值传递和新闻价值

一.价值和价值传递

价值:事物具有的积极作用

政治经济学里,特指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

新闻的价值:传播者所提供的新闻信息对收受者信息缺乏的满足程度

新闻信息的价值:由该信息(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的各种信息价值总和构成

新闻传播过程是一个价值观传递的过程

新闻媒介在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各种价值观,传播者以各种方式散布着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对被报道事实的价值判断。这是对社会的价值教化即媒介的社会规范功能 新闻传播中价值传递的实现,是收受者对传播者的价值观认同

认识的第一主体传播者,和第二主体收受者,对认识客体——附着于新闻信息的价值观及其在编辑过程中的附加值的价值认同,是实现媒介社会行为规范功能,和使某些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重要途径。社会教化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新闻传播的价值传递完成的

二.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观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满足社会需求的特殊要素的总和

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新闻所含事实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要素

新闻价值要素收传者的需求:求新、求知、求近

时新性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时距越小,新闻价值越大

新闻事实是人们求知的。求知度(无感知人数与总人数比)越大,价值越大 重要性新闻事实所包含的社会意义,即新闻事实同新闻受传者的利害关系

事实越重要,社会意义越大,新闻价值越大。由求近(利益接近)心理决定 显著性新闻事实的知名度,或新闻事实的显要度

接近性新闻事实同接受该事实信息的受传者在地理上和心理上的接近程度

地理:利害关系决定,地距同新闻价值成反比

心理:求知欲和好奇心所致,心理距离通信温价值成反比

趣味性新闻事实所具有的,调动新闻受传者共同兴趣,从而引起注意的有趣程度趣味性越大,新闻价值越大

表现新闻事实新鲜奇特,激起人们好奇心和新闻欲

新闻事实充满情趣,令人激动、感伤、可笑

新闻事实富有人情味,调动同情心,抨击庸俗情趣,推崇高尚情操

新闻价值观即新闻价值取向,是个人或团体判断新闻价值的主观标准

主要受传播实践的制约、检验和纠正

传播实践的核心是新闻的传播效果,即新闻公开传播后受传者的共同兴趣和关注程度。关注程度越强,关注面越广,新闻价值越大

新闻敏感识别、判断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新闻的传播价值 指新闻传播之后,所实现的各种价值效应之和

大于新闻价值(最基本价值效应),还包含信息,宣传,审美,知识价值等 新闻事实含有的客观要素: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审美价值等,最主要的价值是新闻价值 宣传价值 宣传事实中具有的宣传要素的总和,包括政治性,逻辑性,情感性要素等新闻事实中包含的宣传价值要素越多,新闻传播价值中的宣传价值成分越多

审美价值 指审美对象客观具有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审美需要、给人审美享受的价值 宣传价值和审美价值,可以通过新闻和新闻媒介等载体而增值

第三节符号和新闻信息符号

一.符号:传播要素

新闻传播的内容客观信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主观信息-同事实相关的价值判断

施拉姆-会聚关系:传播中构成的关系,意味着共享代表信息和导致一种彼此了解会聚到一起的符号

符号传播活动的要素

最重要的特点:对传播双方来说有相同理解的含义,这是符号发生传通作用的基础符号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共同含义,才能参与传播,才能代表传播中的各种实际内容 其含义的确定性,来自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来自反复传播活动中的不断观察与认同 符号的特点是信息的携带者,是信息载体,是传播的工具

是约定俗成的,人赋予符号以含义

其形成与意义上的联系完全是人为的,受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经历的影响

相当数量的符号含义为受传者所理解,是传播得以进行的基础

信号和符号的区别符号:人们生活经验抽象的产物,为人类特有,属意义范畴的一部分

引起的是,关于事物的概念

实际运用中,具有功能性价值

符号是高级的、复杂的信息载体

信号:物质存在的一部分

引起的是,与某事物是否存在有关的反映

实际运用中,是某种物理的或实体的存在

信号是低级的、简单的信息载体

二.新闻信息符号

符号语言运用各种符号和标志来表达特定意义的语言形式,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广义包括:声音,语言,文字,图画,表情等

狭义单指:图画和实物标志

新闻传播的符号语言符号:口头语言——话语和书写语言——文字

非语言符号:除语言文字以外,可以通过感官触到的概念的总称

可以加强,也可以否定语言符号传播的信息

讯息由一组信息符号组成的符号系列

传播过程 编码-传播者对信息的处理过程对象都是符号化的信息

译码-编码的逆过程,还原信息

译码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文本分析,可优化新闻传播的效果

第四节选择和新闻选择

一.系统和自组织系统的选择

系统:由相互联系、依赖、作用的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作用的统一体 自然系统封闭式系统

人造系统开放式系统

自组织系统:在一组事物或变量之间自动发生的,不需要以外的力量进行干预而形成的系统能从无组织的无序状态中自动产生,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秩序

新闻传播系统:在新闻传播规律支配下,由传播者为组织核心的自组织系统

其组织化过程,是不断地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自我完善的过程

选择机制的存在和作用,是自组织系统自我维持与自我发展的动力,是自组织系统的生命线

二.新闻选择的意义

新闻选择: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品的衡量与取舍新闻选择实质上是对能构成新闻的事实的选择

作为第一把关人和实际操作者,新闻传播者的新闻选择是最重要和最主要的 新闻选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数量:无穷尽的事实需要比照和取舍

质量:传播者和决策者 以政治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取向作为选择依据

受传着 以自己特定的标准取舍

媒介生存发展:新闻选择是其维护自身机制、安身立命的根本保证

三.新闻传受双方的新闻选择

传播者:选择即把关,传播者成为把关人

美-库尔特.卢因-受门人/把关人-用以说明传播者在新闻传播中的控制作用

受传者:选择既满足,追求最巨大的传播通道与最广泛的选择领域,尽可能多的直接传播和尽可能少的多级传播,最少障碍与干扰的收受通道

美-施拉姆-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

报偿的保证 / 费力的程度 = 选择的或然率(概率)

启发:尽可能方便地使受传者获得最关心的传播内容,使他们获知新闻信息的欲望得到最大满足

四.新闻选择的依据

新闻传播者的素质和技巧的综合考量:正确实施新闻选择,不遗漏重要新闻信息,第一时间发表最新新闻信息,最大程度满足受传者的收受愿望,同时不违反法律、党纪

传播者受到的制约

传播环境媒介生态:媒介生存与运作的外部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环境

传播生态:与传播密切相关的社会条件及同信息物化过程相关的物质条件 传播控制

依据1)党性原则要求和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纪律

2)法律法规和有关新闻传播的传媒法律文件

3)社会主导价值观

4)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取向

5)行业规范

6)本媒介编辑方针与风格特征

7)社会公德水准与社会心理承载力

8)相关媒介新闻选择惯例的比较把握

新闻选择:是一种意识活动,是以传播功利为定夺,政策法律为依据,价值取向为首选的对新闻事实反复权衡比较、评价分析的过程及其结果,随传播环境变动而变动

第6篇: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社会化影响的调查报告

大众传媒是指包括网络、电影、广播、电视、报纸和杂志等面向大众传播媒体。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公众意见一起,被认为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五个最重要因素。家庭、同辈群体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是深刻和持久的,但它们带有地域性;而大众传媒面向的是社会公众,它的影响是广泛的、巨大的。大众传媒不仅可以控制社会舆论、引导受众态度,它的影响力还可以渗透到一般的社会心理以及个体思维和行动过程中,这一点对于正处于社会化重要阶段的青年来讲尤为重要。当代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信息量不断增长、传媒手段不断丰富的今天,他们受大众传媒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已越来越明显。中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行为及心理无时无刻不在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影响。作为祖国的未来一代,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受到有益信息的影响,促使其健康发展,应是全社会的义务和责任,我们通过这样的调查和研究在充分研究大众传媒对青年学生影响的同时希望能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能通过传媒手段给我们的中学生以至整个的社会创造一个较好的文化环境。

我这次开展调查的目的是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旨在能在下一步的工作和实践中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的学生正确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关心社会,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健康的成长。调查方法是以一般问卷法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表包括20个题目,共做了100份问卷表,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家长还有教师,个别访谈了5个学生。调查结果是每个调查对象都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以下就是我们的调查分析。

一、大众传媒对中学生认识社会和关心社会的几点正面影响

1、传媒手段的先进和丰富使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知识面和想像力都大大扩展。

信息数量以几何级的速度在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更使信息的冲击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调查显示,50的中学生在空闲时间喜欢上网查询信息。这些信息使中学生的知识层面和知识结构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而且也使他们掌握了不断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这对于他们成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开放的媒体环境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这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3、传媒环境的繁荣使中学生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

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中学生有自己的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大多数中学生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和父母一代在消费观念和处世目标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青少年独立自主适应了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当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开拓新的道路。

二、大众传媒对中学生认识社会和关心社会的几点负面影响

大众传媒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发展,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

文化为盈利而制作,表现出庸俗性、娱乐性,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流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出现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中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缺乏有效的鉴别,造成随意模仿,容易产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当代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名牌消费现象等②,造成了中学生攀比心理严重,助长了校园奢靡风气的盛行。另外,诸如沉迷网络、早恋、追星等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而形成的。这些都反映出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尚不成熟,受到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严重。

1、大众传媒的商业运行促使青少年对时尚的追求,造就了中学生追求时尚的消费观念 当代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消费主义与现代广告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查显示在学生们购买学习用品时有39的人受到广告的影响,有7的人受到很大的影响。追求时尚是当代青少年所流行的消费方式。

2、大众传媒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对世俗文化的宣传使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走向低俗化。 中学生审美的低俗化表现为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流行;他们更愿意去追求浅显直接,更倾向于对直观形象的接受,读图已成为当代青少年最主要的阅读方式,文字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调查显示有18的学生认为在同学中看日本卡通画的人很多,有51的人认为比较多。

3、恐怖电影、警匪片中的残酷打斗使中学生中暴力行为升级

随着香港台湾的一些电影电视剧的引进,一些武打片、功夫片、警匪片蜂拥而至,血淋淋的场面、触目惊心的格斗、瞠目结舌的作案手段通过演员的表演和电脑特技,使青少年眼花缭乱,他们甚至把小偷当成了英雄,把恶霸当成了偶像,把黑社会当成了他们理想的练兵场。这些年,中学生之间的打斗越来越升级,拳脚相交已成家常便饭,持刀行凶者也不在少数。一些电影电视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扮演了教唆犯的角色。

三、克服大众传媒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的一些建议

1、全社会行动起来,抵制媒体毒素

行政部门对虚假广告、夸大事实的广告要严格审批,取缔黄色的、暴力的、低俗的广告,自觉抵制低俗广告。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能动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学生的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而学生接触媒体是必要的,禁止他们接触是不可能的。面对大众传媒这柄双刃剑,学校应该秉着教育者的良心,对中学生正确运用媒体实施有效的引导,增强他们筛选和辨别多种渠道信息的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活跃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开展为中学生所愿意接受的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认识检验书本中真理,感受人生的复杂多味,使他们不致于在不良信息闯入大脑时乱了方寸,迷失方向。

4、重视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发挥自己社会经验丰富的优势,指导孩子正确接受信息,同时还要分析孩子的信息源,并与学校保持联系。

四、结语

大传媒与学生发展有许多值得探讨的东西,让我们来共同关注这一重要命题,共同为中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进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切实的努力!

第7篇: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媒介传播技术不断提高,人们视传媒为社会变迁的工具,大众传媒越来越植根于人的普遍生活需要之中,在经过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网络传播五次传播革命的当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扮演着推动社会的科技发展,信息化、全球化过程的重要角色。

早在1958年,美国社会学家勒纳通过对中东地区国家做过一次调查后,首次提出了传播与国家发展的理论,他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化传播媒介设施普及于穷乡僻壤,大众传播媒介所快速大量传递的信息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社会发展。1964年,施拉姆出版的《大众媒介与国家发展——信息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了勒纳的学说,认为传播事业的发展同社会总体水平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传播与社会其他部门是相互作用的,没有准确有效的传播,现代工业化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教育和经济基础就不可能建立起来。他说,“我们的结论是:如果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大众传播界同样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收到了英尼斯关于媒介传播力的影响,提出媒介决定论和“地球村”的概念。自麦克卢汉提出“地球村”的概念后,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换代,世界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地球村”的预言成真,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甚至是政治全球化也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逐步实现。 从一系列的传播学理论上可以看出,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的推动作用。分别体现在经济政治、大众文化和生活方式各个的方面。

在经济领域,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新的传播手段出现和发展,广告也飞速成长。从报纸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发展到网络广告,因为强大的媒介存在,所以广告宣传无处不在,极大的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其次,伴随因特网技术发展,出现了新的交易方式:电子商务,即商务活动在因特网上以数字化电子方式完成,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最简单的电子商务活动:网购。新型的购物模式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广的层面上以更高的效率实现资源配置,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随着媒介的发展,电子商务即将向智能化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为经济全球化进程起到重要作用。

在政治领域来看,现当代的大众传媒对政治关注的密切程度在近几年来有很大的提高,大众传播媒介在国内政治行为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并进一步影响国际事务或某一领域的全球化进程。正是由于媒介的不断发展,它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一方面负责为民众传递国家的意志与决策,要通过不同的媒介手段,准确公正的将政策内容传达给受众,由于媒介的迅速发展,传播手段也越发多样,传达速度也越来越快,现在很多的政府都在实行政务公开化管理;另一方面大众媒介承担着在政治事件中某方发言人的角色,充分维护其利益;最后,大众传媒还发挥着最主要的监督与制约的作用,最明显的体现是网民以网络为平台,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能力。这表明,大众传媒作为国家与社会的连接因素,对社会政治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文化领域,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承担着继承与发展的责任。大众传媒能有效的体现文化的整合功能,在现当代社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大众传媒是通过各种新型的传媒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播出去,并且合理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推动文化交流与发展。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依托而发展的,随着大众传媒的多样化、技术化的发展,大众文化也随之发展,内容更为丰富,传播途径也更为广泛。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大众传媒也不是被动的承担传播任务。其发展也成为社会文化前进的一种力源。

在生活方式领域,大众传媒改变了受众的生活方式。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使人们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洪流之中。受众在传媒迅速发展中,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失去了积极参与社会的热情,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但在另一个角度,新的传播手段,使民众的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大众传媒在生活中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对大众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也从各个方面对社会发展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社会发展。

第8篇:传播学概论 论文 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

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再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始终带动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大众传媒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不仅是我们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实现有效管理的途径之一,是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工具,是现代社会娱乐和教育的提供者,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最广阔的信息系统。

大众传媒在我们社会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地位,以至于我们很难一概而论它的重要性。而且事物总是有双面性,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它的优点与缺点,在此前提下,才能理清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个人认为,从宏观方面看,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一、大众传媒对政治的影响

总的来说,政治体制决定大众传播体制,而大众传播体制又反作用于政治体制。其实,从历史的角度仔细来看,世界上相当多的政治家都是从创办或接触大众传播开始政治生涯的。例如,毛泽东、李大钊、瞿秋白、陈独秀等人,他们或亲自创办报刊,或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主张。还有孙中山,他创办的革命报刊,利用报刊这种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新思想唤起民众,起到组织民众革命的作用。

而在当今社会,由于现在社会里政治日益生活化,生活日益政治化,大众传播就不得不反映政治、表达政治、服务政治、参与政治。在现代社会,政府和公众的民主对话活动日益频繁。对话也从传达一般信息、发展到对政治和经济活动的探讨。 社会生活中普遍地带有敏感性的问题,如选举、交通,还有如今炒的沸沸扬扬的房价问题,都需要从探讨性的话题中得到一定的沟通和理解,甚至还可能得到解决。而除了依靠“新闻发布会”等人际或口头的传播沟通,还需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将这一种大范围的社会性话题引向持久和深入。由此可见,大众传播已经成为协商对话最重要、最普遍的通道,是政治社会化的最重要的手段。

而凡事有其利也就有其弊。大众传媒的政治色彩过于隆重,政治力量的介入,影响了新闻内容应该有的中立方向。同一则新闻,不同媒体却用对其有利点去报道,因为传播媒体的混淆可能会是大众丧失原有的判断力。

某些媒体从众心理严重,追求了轰动效应,丧失了社会责任意识。留意观察如今林林总总媒体,内容与形式同质化,跟风雷同,从众心理产生从众效应。媒体自身也存在的“沉默螺旋”现象,导致有些消息要么不报,要么铺天盖地,一 哄而上的架势让大众有了厌倦、逆反心理。 尤其使人担忧的是,片面追求新闻报道的刺激性、猎奇性、轰动性,负信息居高不下,有个别媒体个别记者甚至不惜造假,人为地制造社会心理恐慌。“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这“四大公害”时有发生,这些负面影响,直接污染了人的心灵,诱发了人们背弃伦理道德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二、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

传播是具有极大潜力的经济力量,这是显而易见的。那些我们每天,几乎是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的广告和新闻,虽然有时会让我们厌烦,但无可否认它让我们很好地了解这个社会的动态,跟上这个时代的脚步。 以我个人的观点,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可以让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运作,还可以大大促使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脚步,以期在更短的时间内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个档次。也就是说,良性的大众传播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它可以为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创造合适的气氛和社会环境,同时还是经济发展的加油站,不断地为发展提供动力。

如大众传播将存在商机的信息广而告之,便会有伯乐来寻千里马,从而物尽其用。据记载,我国西北西南的闭塞山区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几乎微乎其微,这主要是信息的缺乏所致。后来国家提倡西部大开发,大众传播充当中间人,使国民更快更清楚地了解这种政策,并触动了很多人积极投身西部的建设中去,同时还让商业人士从这些信息中看到无尽的商机。青藏铁路的开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成功运行无一不证明了,在大众传播的支柱下,中国的经济做得更大、更活、更强。

但是随之引起的问题也不少。不少广告商家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不顾良心的谴责,在报纸上投放大量虚假广告,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随之带来的是让民众对广告产生畏惧和不信任的心理。久而久之,广告也起不了它最初的作用了。

三、大众传播对文化的影响

大众文化是社会流行趣味和现代媒体的传播功能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大众文化与媒体同在,与媒介共同成长。大众文化具有广泛性和普及性,它最特殊的特点是易于媒体传播, 它是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的生命源于传播过程。如通过大众传媒建构了电视文化、流行文化、音像文化、摇滚文化等。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大众文化,不经过大众传播,就得不到继承和发展。而实际上,大众传媒在传播一定文化的同时,也在建构一定的价值意识形态。因为大众传媒所关注的传播内容便是主流的或是值得肯定和仿效的。大众文化在现今时代被大大渲染了其娱乐功能和消遣功能, 加上人们欲望的膨胀和它无处不在的商业性, 使得所有的文化资源都有可能被大众文化形态纳入市场, 在大众传媒新的包装挖掘之后变为文化消费品。 这一巨大解构力和浸染力使得严肃文化和经典作品也被演绎为大众文化,并成为畅销和流行之作。又如在群众中流行的关于名人轶事、足球比赛、家庭装修、流行服装等社会流行趣味,便是我们所办的报纸文艺副刊、电视综艺节目、广告宣传的主要内容,我们媒介传播的这些内容与社会流行趣味吻合好了,就互相推动,使我们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有更多的读者和观众群,同时 也进一步引导了时尚、引导了消费,推动了这种大众文化的形成。

第9篇:社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十七户路东社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

服务方案

为扩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互联网上的影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按照上级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工作要求,我社区将组织网络文明志愿者,在广大网民中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创建全国文明城工作要求,以提升文明素养、争做文明使者为主题,以宣传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倡导推行文明上网为重点,以提高辖区居民尤其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文明素质和减少不文明现象为目标,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共同构建积极、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逐步形成多领域、全覆盖、深层次的“文明上网”服务体务。

二、活动内容

1、展示创建成果。开展网络文明志愿服务工作,着眼点在于“文明”,着力点在于“传播”。网络文明志愿者要经常关注本市、社区文明创建工作的动态,积极参与文明办组织的各项创建活动,留意收集整理创建情况、先进事迹材料,定期在网络上编发相关文字、图片及音视频材料。

2、营造浓厚氛围。开展网络文明志愿服务工作的工作对象是广大网民。网络交流的交互式特点要求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必须经常参与网络互动活动。社区网络文明志愿者

要借助文明办组织的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善于利用中央、省、市重点新闻网站及各县(市)区相关网站的博客、论坛、贴吧等互动阵地,加强与网民的交流沟通,揭露网上不文明的危害性,形成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的文明理念,在网络上叫响文明创建的口号,营造争做文明网民的浓厚氛围。

3、引领舆论导向。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理念。网络文明志愿者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积极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理念,深入开展劝阻网络不文明行为活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不断提升广大网民的文明素养,进而提升网络文明程度。

4、在社区儿童活动中心开展志愿服务,指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做到文明上网,学习网上有用的知识。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要充分认识开展网络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它作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举措,作为加强广大居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突出主题,创新载体,切实抓紧抓好。

2、示范引导,宣传推广

要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大宣传力度,为开展活动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推动活动的

深入开展。

3、重在落实,务求实效

在网络文明志愿者活动中,要突出网络文明道德主题,强化交流互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吸引广大网民的参与,使“文明上网”成为广大网民的自觉行动,并使文明行为辐射到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中。建立工作机制,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十七户路东社区工作委员会

2016年1月15日

上一篇:镇街宣传委员事迹下一篇:平时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