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财务审计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关系到农村集体财产安全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进行现状调查研究,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村集体财务审计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集体财务审计论文 篇1:

加强农村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

摘 要:乡村振兴发展下农村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工作面临更多挑战,农村财务审计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财务审计监督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提高财务审计监督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村集体;财务审计;审计监督;财务监督

引言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经济的重视,对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便日益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当然要重视短期效益目标的实现,但同时也应考量更长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问题,应结合当地具体实际情况,对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实现长久良好有效的持续发展。

1农村财务审计的必要性

近年来,农村在不断地完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创新发展,这需要农村不断地完善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促使其在农村的发展与规划中不断地发挥作用。农村财务审计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需要不断的优化审计机构,完善审计制度和体系,有效的发挥财务审计的作用。尽管农村在发展中认识到了财务审计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地强化这方面的管理,但是仍然部分存在对财务审计的重视程度、投入程度、理解和认知不够的情况,专业的审计人才缺乏,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等,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果,导致财务收支出现管理混乱、管理偏差等,无法准确地反映农村的实际财务状况,容易出现资金安全风险。因此,农村更需要强化财务审计,要及时地发现财务审计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从制度、机制、人才、体系、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促使财务审计更加的全面,更加的有效,推动农村健康发展[1]。

2农村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2.1会计基础薄弱

财务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需要良好的会计基础做支撑。但农村经济较落后,发展缓慢,会计基础较薄弱。首先,农村会计凭证填制缺乏统一规范与标准。审计人员没有及时记账,同时记账也不符合规范,凭证管理也不够规范,各种自制票据严重影响审计工作正常进行。其次,农村财务审计制度不健全。农村审计制度不仅需要与国家审计制度接轨,还要充分体现农村特色,突出农民群众参与的民主性。然而目前农村审计制度存在不少缺陷,尤其是财务公开相关制度不完善,导致财务公开没有得到充分落实,给审计工作的有效监管带来较大阻碍,也使农民群众的民主监督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2.2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人员专业性差

目前,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其审计监督工作能力与城市财务工作人员相比有较大差距。很多优秀的财务人员因为农村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原因不愿意到农村工作,导致农村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优秀财务人才。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很多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工作时态度散漫,认识不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甚至存在因为工作人员的失误,影响正常工作进度的情况。

2.3审计制度建设不完善

农村财务审计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是财务审计工作正常开展和高效实施的重要基础和强有力的保障,而且还有助于约束财务审计相关人员的行为,促使审计工作更加规范,减少实施过程中的失误,降低风险问题,提高审计质量和工作效率。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农村财务审计相关制度、机制不够健全,或者制度没有与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存在套用、删减、更改其他地区制度的情况,影响了制度的可操作性,导致审计工作的开展没有严格的依照制度和程序办事,从而造成管理混乱、误差和偏差较大等问题[2]。

3加强农村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的有效措施

3.1改善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水平较差是限制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开展的一大原因,这就要求全面改善农村会计基础,进而为审计工作开展提供基础支撑。首先,应规范农村会计凭证填制,制定统一的制度,严格要求农村财务部门按照制度进行科学记账,不得擅自更改记账方式、形式与内容。同时还要对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核,打击自制票据行为,确保所有票据统一,进而为审计工作提供基础支持。其次,要进一步提升农村财务工作的民主性与公开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工作应由村民积极、主动民主地参与其中,同时在民主的管理制度下群策群力,结合科学管理手段保障财务工作良好开展,约束财务信息公开透明,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这就要进一步拓宽村务工作公开范围,让审计单位和民众充分掌握农村财务信息,提升审计水平的同时强化大众监管作用,构建规范透明的大众参与机制。

3.2提高审计监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对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想发展好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首先要从相关工作人员出发,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加强其对审计监督工作的认识,明确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转变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改变以往散漫的态度,提高业务技能,提高审计工作流程的规范性。

3.3创造审计环境

农村地區要能够为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增加重视与投入,设立专业的审计部门,由专业人员负责财务审计工作。根据农村地区发展的具体情况,健全和完善财务审计的法律法规、制度要求,促使审计工作和审计行为更加规范,不断地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加强农村地区财务审计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审计工作作风建设,确保财务审计的公平性、公正性,确保审计结果更加的全面、更加的准确。制定审计工作流程,并严格按照流程做好财务审计工作,强化审计工作的监督与管控,及时发现审计工作中的不良现象和问题,并及时地对此进行调整和改进[3]。

3.4完善资金管理流程

在农村审计工作开展中,还应当扩展其职能范围,将群众举报审计、干部离任审计、重点财务审计等工作均纳入到财务审计范围之中。并完善工作流程,对于村集体经济业务依据类别建立账户,财务核算集中管理。而经济业务原始凭证应当有经办人签名,凭证上还要标注出用途,经由村主任批准审核后,村报账员才能转交至村务监督委主任签章审核。可报销合理业务,而不合理业务则应当驳回,并将会计资料进行归档,实施统一管理,阶段性反馈至村集体经济组织,注意完成审核的财务内容应当对民众公开,方便公众进行监督。

3.5落实问责工作

有效的监管是保障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良好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有必要加大监管力度,落实问责工作。明确审计责任,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乃至人头上,结合工作考核机制,对审计工作进行考核与监管,督促相关人员做好本职工作。一旦出现工作失误与问题,要及时进行追责,并对失责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另外为确保审计工作本身监管作用的有效发挥,还要加大对其的监督力度,尤其要发挥农村民众的民主监督作用,让广大农民对农村财务情况有所了解,进一步保障审计工作正常开展,推动问责工作有效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集体管理工作也亟待创新,农村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逐渐朝着标准化、规范化进步。在日后工作中针对农村发展情况还需要做好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发挥财务审计优势,创新财务审计监督环境、提高人员素质水平、完善资金管理流程,从多方面保证农村财务管理的提升,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而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晓彦.强化农村财务审计规范农村财务管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134-135.

[2] 姜良华.开展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助力乡村振兴[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4):239-240.

[3] 高焕春.强化农村经济审计规范农村财务管理[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1):37.

作者:王立宝

农村集体财务审计论文 篇2:

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现状与对策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关系到农村集体财产安全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进行现状调查研究,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现状;对策

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集体经济的效益,更关系到农村干部的廉政勤政、党群干群关系乃至农村集体经济的稳定与健康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地方的农业主管部门开始探索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的审计监督,20世纪90年代在国家农业部等部门的推动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制度开始建立和施行。至今主要有三种审计模式,即,第一,乡镇经管站或其内设审计部门的模式;第二,乡镇政府内单独设置审计机构的模式;第三,农村民主理财小组的模式。由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农村审计未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本文针对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的状况进行调查,寻求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数据描述

本次问卷实际发放500份,收回416份,剔除26份无效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390份。其中有169份反映存在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活动,占总数的43.33%。本文以169份反映有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活动的问卷为基础进行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现状的统计分析。

(一)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模式

在被调查的河北省有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活动的农村中,由农经站进行审计的最为普遍,占总体的42.60%,其次是由乡镇政府自行组织的审计机构和村民理财小组进行的审计,均占总体的28.99%,由县审计局派出的审计机构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的较少,占总体的15.98%,只有个别被调查农村的审计是由会计师事务所执行的,占总体的4.73%。这些数据表明,在河北省农村中,对农村财务问题进行审计主要还是由农经站、乡镇政府自行组织的审计机构以及村民理财小组这三个组织执行的,而且有的农村实行的是农经站与村民理财小组先进行审计,然后交由乡镇政府的审计机构进行再次审计,或由多个审计主体交叉执行审计,因此在合计栏未予统计合计数。

(二)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工作独立性

在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过程中,审计工作受乡镇政府干预的比重较大,占总体的59.17%,不受乡镇政府干预的占40.83%。由此可以看出,在河北省的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工作中,执行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来自乡镇政府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涉及审计的内容、审计的方法甚至是审计结果的执行,但是无论涉及哪方面,这都将严重影响审计的独立性。

(三)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中信息透明度

在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中,有62.13%的人能够了解到所在农村的财务审计结果,而37.87%的人无法了解到其所在农村的财务审计结果。由此可以得出,在河北省的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过程中,信息在大部份情况下是透明的,而在有些村,财务审计的结果并不那么透明。

(四)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方法

有78.11%的问卷显示目前主要使用详细查账的审计方法,有34.32%的问卷显示的是用群众调查的方法,有18.93%的问卷显示的是抽样审计的方法,只有1.18%的问卷显示的是风险评估的审计方法。由此可以说明,在河北省的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工作中,执行机构主要采用的是详细查账、群众调查和抽样审计的审计方法,而只有极个别的农村采用的是风险评估的方法。同时,在一些农村,执行机构会采用详细查账、群众调查与抽样审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审计。

(五)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结果处理

有56.21%的受访者认为审计结果能够及时处理;有36.69%的受访者认为审计结果能够处理,但是处理得不及时;有7.10%的受访者认为审计结果根本就不处理,由此可见,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工作得出的审计结果基本上可以做到处理,但是有一部分结果处理的不及时。

(六)农村财务问题的后续审计状况

有59.76%的问卷显示针对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有后续审计,而40.24%的问卷显示没有后续审

计。由此可见,在河北省对于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结果处理的后续问题上仍有很大缺陷,这样就会导致审计出的农村财务问题处理不及时,甚至根本不予处理,这将严重影响农村财务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调查总结与分析

(一)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主体混乱

从问卷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的主体有农经站和乡镇政府自行组织的审计机构,还有的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的主体可以根据有关法规接受委托并收取费用,但它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社会审计。正是由于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主体混乱,性质模糊,导致了当前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的执行机构不统一,出现了问卷中执行机构既有农经站、乡镇政府组织的审计机构、村民理财小组,又有县审计局派出的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现象。

(二)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工作独立性差

问卷结果显示,目前主要是由农经站负责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工作,但这种审计模式的独立性很差。原因在于:第一,农经站负责农村的财务审计工作,无疑是让农经站在担任管理者角色的同时担任监督者,这严重违背了审计的独立性原则;第二,农经站负责大量日常的经管工作也必然会冲击审计工作的开展;第三,由于农经站在行政方面受乡镇政府的领导,在业务上受上级经管部门的指导,这种双重领导体制会严重影响审计的独立性,这也就导致问卷中有相当大比重的受访者认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会受到乡镇政府的干预。

(三)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审计方式、方法单一落后

由问卷可以看出,目前的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仍处于初级阶段,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还不高,审计方式也局限于以查处问题为主的财务收支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而以评价和鉴证为目的的经济效益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开展的较少。同时,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的方法也多局限于详细查账和群众调查,对抽样调查和风险评估的方法应用的很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缺乏各级政府必要的支持和推动;二是因为在现有的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模式不属于政府审计的范畴,得不到政府审计机关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三是因为现有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人员多是来自于农经站的管理人员,不仅是有双重职责的兼职人员,而且学历层次低,专业素质水平较差,加之又得不到专业的审计学习和培训,因此被调查问卷显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一般,仅能在审计中发现部分问题。

(四)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信息透明度差

在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中,村民作为农村集体资产的最终所有者,是委托人,而村集体经济组织则是代理人,村民需要通过审计手段来了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信息,并监督其运行,而从问卷中显示,仍有37.87%的人无法了解到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的相关信息。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的执行机构对乡镇政府负责,而不是对村民负责。如此一来,作为农村集体资产最终所有者的村民无法了解其所在农村的财务状况,也无法看到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的结果。

(五)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结果的执行不尽人意

从问卷可以看出,仍有一部分审计结果得不到处理或者处理不及时,并且有部分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没用后续审计来检查审计结果的执行情况。究其原因,第一,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虑,现行的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模式无法通过提高腐败被查处的概率和加大罚款的力度来来遏制违法违纪等腐败行为的发生;第二,审计机构受乡镇政府领导,对审计结果的处理多数情况下会受到乡镇政府的干预。

三、对策建议

(一)在国家审计机关领导下建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中心

农村集体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可视为公共物品,因此其监督权应由政府来承担。本文提出以下设想:将农村财务审计划归到政府审计范围内,建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中心”,负责农村财务的审计工作以及相关经济责任追究工作,从而,保证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有较高的独立性以及较强的审计力度。

(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实际情况,结合农业经管机构以及国家审计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使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补充与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有关的内容,进一步把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明确纳入国家审计范围内,以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顺利地开展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工作。

(三)重视审计结论的处理并建立专门的责任追究制度

审计结果的及时公开是审计发挥其监督功能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审计出来的违纪问题,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中心可以根据授权责令其限期纠正,对于农村财务审计中涉及到的违法违纪人员,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中心有义务将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或司法部门处理。同时,还要建立专门的责任追究制度,以更好地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导成员违法违纪等腐败问题。

本文为2009年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研究:保障农民权益的视角》(项目编号:HB09BYJ025)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常茂松.关于注册会计师参与农村财务审计的思考[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45-47.

[2]王宝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模式研究——基于浙江实践[J].审计月刊.2008,(4):16-18.

[3]宋雪莲. 农村审计模式探讨[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5):44-45.

[4]朱朝晖、陈建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创新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6).

作者:和丽芬 王砚书

农村集体财务审计论文 篇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的必要性与审计要点

摘要:随着我国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新时期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已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通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有助于及时分析国家有关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的执行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制定下一阶段的实施政策等提供基础参考。本文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的要点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必要性;要点分析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发展,改善农村发展面貌,国家在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等方面都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开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建设资金,这些资金如何进行有效的分配和利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通过开展农业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有助于对农村集体经济进行监督管理,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必要性和要点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的必要性

在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通过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工作,对建设资金等进行审计监督,对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服务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提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的使用广泛,流动性比较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在财务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政策不完善,从而影响了财务监管成效。在财务资金投入使用等合同管理、财务资金核算以及工程建设监督等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政策指导体系,不利于提高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通过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可以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借助审计监督工具和方法对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提高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

1.2 提高农村财务支出使用的合理性

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上级有关部门拨付了一定的建设资金,资金如何使用、是否合法合规等是关注的重点,受到农村发展环境和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农村财务支出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情况,财务人员监管意识淡薄、财务资金审批等方面随意性较大,支出审批监管程序不完善等,从而不利于资金的科学管理和规范管理。通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对财务资金支出情况进行审核监督,有助于及时发现资金使用分配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情况,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对每一笔财务资金动向进行了解分析,有利于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升财务资金科学化管理水平。

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要点

在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工作过程中,需要按照有關的政策要求,结合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实际情况,切实提高审计监督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具体审计要点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 开展农民负担与权益审计监督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维护农民的权益,让更多的农村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全民共享,所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需要加强对农民负担和权益方面的审计监督。在农民负担审计方面,主要是通过“一事一议”筹资酬劳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对涉农的收费项目审批情况以及资金筹集情况等进行审计监督。随着审计监督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对农村权益方面的审计监督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承包发生变化后的农民权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健全和落实情况、农民的利益保障和土地承包变动产生的经济补偿与财务活动、涉农补助资金的落实、农村医疗合作、新农村社会保险方面执行贯彻情况等。

2.2 固定资产为主的集体资产审计监督

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开展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需要围绕农村建设的重点,加强固定资产全面审计监督。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其能够直接反映农村发展水平和发展成果,所以需要加强全面审计监督和核算管理,具体在开展审计过程中的审计要点涉及固定资产项目检查核对、固定资产报废与转让以及使用情况的盘点分析和核实,从多方面对固定资产进行动态审计,为固定资产规划、使用等提供指导。

2.3 农村财务收支、工程建设核算及财务公开等方面的审计

财务管理审计工作,除了对农民负担权益以及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审计以外,还涉及到农村财务收支、工程建设核算以及财务公开等方面的审计事项。一方面需要审查农村财务收款收据以及账册的凭证材料、资金流动与收支情况、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等;另一方面需要对工程建设项目资金使用和核算以及合同执行情况等,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内容进行审计,切实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参与积极性,提高审计公开透明度,维护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3 结语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工作是重要的基础项目,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需要按照政策要求,全面确定审计要点,加强规范执行,才能切实发挥审计工作价值,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必要性与审计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11).

[2]刘雪风.农村财务收支审计要点[J].农村财务会计,2018,(12).

[3]郭涛.浅谈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与审计对策[J].农业经济,2018,(12).

[4]邓彩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的必要性与审计要点探究[J].山西农经,2018,(05).

作者简介:王艳,本科学历,农经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作者:王艳

上一篇:医学院校成人教育论文下一篇:作风建设剖析材料(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