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林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景观园林论文(精选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园林景观逐步发展成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项目,不仅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生活环境,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精神文化水平。

第一篇:景观园林论文

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

摘要:本文对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首先简要概述了湿地及湿地景观的科学内涵以及湿地园林景观设计的价值与功能,其次详细阐释了湿地景观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接着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在结合自身多年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有效策略,在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进步。希望本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的专业学者提供参考与借鉴,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探究分析

1. 湿地及湿地景观的科学内涵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湿地的类型较为多种多样且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景观,湿地在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中起着过渡作用,而湿地园林是指以湿地为园林设计主要对象,致力于不断的改革创新与优化升级湿地景观模式,还能够综合城市的湿地类型与面积进行园林的绿化设计。再者,湿地融合了自然、文化与景观等要素的绿色空间,可以将湿地特征概括为生态系统双重性,还要利用不同地貌和周围的环境对湿地进行改造,湿地还可以有效的防止洪涝灾害,确保土壤不受侵蚀,使得设计原则和结构能基本实现美感、生态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2.湿地园林景观设计的价值与功能

一是吸收二氧化碳并对区域气候进行调节,湿地园林景观使得与大气之间进行持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尽可能吸收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二是净化水质的同时降解污染,通过地表径流与水平地下水流来有效改善水体污染,还要借助于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来净化水质,以物理过滤、化学合成与生物吸收的方式降解无害物质;三是对遗传和生物多样性具有保护作用,湿地景观园林更是被称为物种的基因库,它储藏着大量的遗传基因信息,这是生物进行演替的场所;四是起到良好的蓄洪防旱作用,因为湿地地区大多位于低洼地带,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

3.湿地景观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人工湿地需注重对水体的维护及循环利用

人工湿地在城市景观的运用,应该注意水体的循环,致力于在系统间形成良性循环并净化水质,通过物理、化学与生物过程重视景观效果与人类的关系,细节化处理湿地边界并以人为本,尤其对于大面积湿地的景观边界应考虑到水位的不定时变化,在不影响湿地过滤与渗透作用的前提下打造出良好的生态景观。再者,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该适当引进生态与景观效应良好的植物,充分体现出湿地景观乡土性特征。

3.2对湿地环境进行合理的景观设计

注重把握好植物和水面间比例的关系,严格按照土壤中含水量的差异和水深选取和放置植物,进而形成造型奇特的植物空间,还可以在湿地景观的周边优先选取具有季节变化的耐湿植物,也可以采取多丛片状的种植方式,根据湿地生态系统固有的特性来进行绿化。另外,要想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还应该要科学合理的设置一定的休闲旅游产业,针对生物群落的改造与建立来讲,应优先考虑利用其原有的植物种子库,在植物布景方面要注意避免平面植物配置的距离,形成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空间层次,尽可能选择原生植物以便增强植物的适应性。

3.3以大面积自然湿地为主,避免保护、防止过度开发湿地

一方面,尽量按照水系的自然特点建造生态廊道,对于湿地资源较好的湿地游览保护区要严格限制游人数量,以保持湿地环境的完整性为宗旨,坚决避免遭受人类无节制的开发与破坏,对于大面积湿地的景观边界还应该考虑到水位的不定时变化。另一方面,湿地景观内的服务区和部分游憩区道路可以运用灌木或草本花卉进行简单朴实的道路绿化,注重与农田林网的配套复合建设并使得生态效益得到最大发挥,同时注重保持一定比例的高绿地率或高覆盖率控制区,退化湿地恢复区的植被规划要以恢复湿地生态效应为主要目的,在引进物种前还要做好生物安全监测工作。

4.当前我国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4.1功能布局不够科学合理

所谓的功能布局不合理主要是指在湿地生活区和景观区布局没有严格按照基本的园林设计规则执行,过多的功能性建筑物严重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循环机制,直接造成废水泛滥等污染问题,更甚至是許多湿地景观的设计理念较为传统陈旧,设计的方案也难以彰显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再者,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工处理过多,破坏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难以促进湿地内植物与生物的健康茁壮生长,更是直接导致湖泊的自净能力出现缩减,严重违背了我国倡导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

4.2环保意识严重缺乏

当前我国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另一大缺陷就是环保意识严重匮乏,难以充分发挥出利用湿地环境的自净能力来调节人类对环境的污染,没有在保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追求美感,许多从事湿地景观设计的人员不具备丰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对待工作玩忽职守且不够认真负责。再者,没有按照动植物的生长特点来对湿地园林进行规划设计,湿地园林景观中的建筑物也设计雷同,对园林中的功能布局不符合大众需求,进而使得功能发生冲突,总之,希望相关的专业负责人对上述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并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解决。

5.提升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质量的有效策略

5.1更新设计理念,加强环保意识

在湿地景观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创造性理念设计出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不能单纯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出现湿地景观千篇一律,应该始终秉持好“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理念来更新设计理念,始终以增强相关设计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充分调动起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更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相关的城市建设部门要对湿地园林出现的环境破坏行为进行正确的教育指导,对湿地园林进行日常的维护。

5.2推动旅游项目的引进

充分引进湿地自然观光度假旅游与探险,湿地自然景观与优越的生态环境可以开展多种生态观光项目,统筹兼顾好湿地生态文化旅游与湿地生态科考科普旅游,凭借生态文化旅游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与提高区域文明程度,还可以举办鸟类鉴赏与知识讲座、观鸟夏令营与观鸟比赛等生动活泼的参与性活动。另外,在规划时设置集高效农业、休闲度假、旅游农业与科技示范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让游客认知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尽情享受田园风光的愉悦快乐,湿地景观还要充分挖掘出宗教建筑、民间风俗与历史文化遗迹等潜在珍贵的文化资源,更好的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进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众所周知,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虽然湿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8%,但是湿地却是全球上30%已知物种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科学合理的湿地景观不仅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且美化环境,还极大的有利于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湿地景观致力于维持好历史文化特征、现代生态理论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间的动态平衡,这是解决当前城市开发与湿地保护之间矛盾的最有效双赢途径之一,致力于追求更高层次、更新奇的旅游活动形式与内容,进而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可持续快速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于光辉,蒋宇翔.针对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的几点思考[J].房地产导刊,2017,(13):147-149

[2]翟晓峰,邱健萍.试论湿地景观与规划设计-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6):173-175

[3]杨青梅,孙建平.针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深度剖析[J].中国建筑建材与装饰,2016,(21):106-108

作者简介:

韦嗣武(1977—),男,广西融水县人,工程师,本科,现主要从事园林景观管理工作。

作者:韦嗣武 韦冰君 覃志歉

第二篇:中式园林景观意境与现代园林景观的联系

摘要:中国园林对自然美的追求是一种物质化的艺术表现。中国园林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技艺精湛,内涵深厚,意境深刻。在现代园林中,中国的造林方式已经转化为多种造林方式,代表了园林的发展方向。本文以中国园林的意境为基础,探讨和分析了现代园林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技法的借鉴与传承,为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现代园林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中式园林景观意境;现代园林景观;创造手法;继承

从某种程度来讲,中式园林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密切的关系,园林意境通常会通过书法、绘画、诗歌等艺术表现形式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兼顾象与意的统一、景与情的统一,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式园林景观会有“立体的画、凝固的诗”的美誉。

一、中式园林景观意境的创造手法

1、向往海岛仙山,构建一池三岛

尽管海岛仙山存在一定的梦幻色彩,但是园林空间布局却受到很好的启发。布置一池三山会改变空旷平淡的水面,使水体景观和空间的层次逐渐丰富起来,观赏者在岛岸边的这一边,望向汪洋碧波的那一边,仿若离尘去俗。因此,尽管海岛仙山多虚妄,但是园主或造园者非常青睐于蓬岛仙山的布局方式。

2、自然风光的诗化,名山胜景的摹仿

这一布局风格体现在集锦式园林景观当中,诗化自然风光,摹仿名山胜景,在小小的园林中仿若可以容纳万千美景。例如,在圆明园中,其摹仿的一百多处景观,如杭州西湖十景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摹仿不等同于抄袭,这是一种保留“神似”而摒弃固定形式束缚的艺术二次创造。

3、引用神话传说,借鉴文化典故

中式园林景观中无不渗透着民族传统文化,甚至诸多根植于神话传说或文化典故的各种素材为园林意境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例如,在中式园林景观中以动物为主题的景致中,格外的突出鱼的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说在园林景观中观鱼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庄子·秋水篇》为这些以鱼为主题的景观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此外,中式园林景观中也会涉及到诸如牛郎织女等神话题材的主题。

4、突出人化景物,强调比德思想

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化对梅、竹、松等进行了拟人的手法,例如用竹外表笔直,而内在空心;用松树苍劲有力,生命力旺盛;用梅花不畏严寒来形容人的品质和德行。这一点就对中式古典园林以启发,拟人化的自然景物会被赋予一定的品质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其不仅仅代表了客观事物,而是人们对审美对象的借景抒情、托物寄兴,使主观和客观之间形成强烈的情感交流,园林意境及其艺术感染力得到了强化。

5、追求诗情画意,运用优秀诗文

经过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诗歌成为了中国文化代表元素之一,这一点在中式景观园林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园林讲究诗意,追求诗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象,可以说,园林文化若脱离诗文,其魅力将大打折扣。古代园林大师在构思的过程中,首先用诗句立意,将各个景区的主题确定下来,其次以诗意为基础将草图绘制出来,并在建造的过程中,仔细的斟酌和推敲诸如花木、亭台、楼阁、山水等的具体位置,使景致尽可能的将诗意充分体现出来。当然,在建成之后还需要再加工,如在山石景点或建筑物上提名點景,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一艺术步骤至关重要。

二、中式园林景观意境与现代园林景观的联系

现阶段,要想真正的呈现中式园林的传统魅力,实际上要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如训练匠师、材料来源、社会背景、现实环境等等,因此具有较大的难度。

事实上,现代园林不仅要满足人们交通流线功能、使用功能的需求,而且也要满足认为在使用中与交往中所产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需求。因此,可以不用刻意追求传统中式园林的风格和形式,自由、简洁的空间组织和平面设计更符合现如今的时代发展的需求。

1、强调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现如今,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快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代园林景观的创造,以符合民众审美需求且具有强烈现代感的构图规律和构图形式更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步调。此外,现代园林景观不再拘泥于特定的空间或范围,其与城市、建筑的完美融合至关重要。中式园林景观中时常会出现自然人文景观,如烟树画桥、山廓村落等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生活图景,现代园林必须充分利用城市景观、现代建筑来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代环境当中。

2、重视归属感和场所感

在中式园林景观意境中,格外的强调归属感、场所感。究其原因是,主人的心理将会通过其园林而传递出来,观赏者在此处所欣赏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景无不体现着主人当时的心情,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现代园林景观一定的启发,为了强化使用者的心灵归属,应该对园林所体现出的归属感、场所感引起足够的重视,意图使每个观赏景观的人都可以找到归宿。

景观设计也好,园林设计也罢,其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于人的,现代园林实际上并不需要多么高精尖的技术和材料,其设计正是来自于普通人周围的生活环境,满足普通的生活需求。在中国,人们理想中的生活场所就是园林景观,例如北京奥体森林公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公园中的植物、水和谐的交融,树枝的层层叠叠,仿若无限延伸的空间。这实际上就是人工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将自然地象与形进行升华和提炼,尽管看上去似是而非,但是依然可以将人们寄托于物的情感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再加上中国人的文化情节,使得中国独有的气质和精神始终贯穿于场所之中,自然境界得以创造,自然景观得以提炼。

3、民族性与精神性

不能否认,园林是人的观念和思想的直接体现,尤其是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对社会文化起到了承载和映射的作用。中式园林景观中蕴含着古代文明,而现代园林亦将蕴含现代社会的气息。例如,北京奥体森林公园,其项目建设的目的就是向世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让游客可以切身的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通过一个空间序列将欢庆、能量、动感等充分表达出来,从而体现奥林匹克精神。

4、艺术与科技的运用

现代园林景观既要传承传统技艺,但是又不能固步自封,要大胆的进行创新和变革,在中国现代园林景观中随处可见先进技艺和高科技产品,不仅如此,通常还会挖掘新的方向,开辟新的领域,北京首都机场的生态停车场就是很好的例子,这就直接将生物应用技术摆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在空间设计中充分运用该项技术,有利于引导市民产生自我参与的共鸣。

结语

总之,现代园林景观与中式园林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切忌将这两者割裂开来,中式园林景观意境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现代景观园林的未来发展方向,而现代景观园林将会对中式园林景观中传统的技术和文化进行传承。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可以给予相关工作人员有价值的参考,就文中的不足之处,希望与各位同行进行深入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楚芳芳.中式园林景观意境与现代园林景观融合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2,38(2):213-214.

[2]郑清富.浅谈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之体验--由辽宁本溪观山悦F地块景观设计谈起[J].价值工程,2013,(34):325-326.

[3]王士杰,陈勇,李德巍等.中式园林意境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6,(2):94-94,96.

[4]王宜川,李慧.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与中国山水画理的融合[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27-19929,19933.

[5]朱品国.中式园林意境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2,(6):135-135.

[6]王颖.新中式园林在现代城市的设计初探[J].中华民居,2013,(3):11-12.

施泓图设计院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作者:李梦瑶 康慨

第三篇:浅析园林景观施工和园林绿化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园林景观逐步发展成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项目,不仅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生活环境,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精神文化水平。本文主要对园林景观施工和园林绿化进行了分析,注重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质量,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增加园林植被覆盖率,使绿化的范围渐渐扩展,逐步拓宽的同时要考虑到园林植被护理的工作量也在增加,所以,要制定系统化的养护管理体系,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园林景观;施工技术;园林绿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园林景观的施工项目也在日益增多,这无疑使原本就很复杂多样化的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工作难度再次加大。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也就对园林景观的各项施工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情趣偏向多元化,对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不只是要求质量达标,同时非常在意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技术的创新。这就要求园林景观工程要形成一个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建筑施工体系。

1 园林景观施工环节

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工过程是相当繁琐的,施工的同时要重视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处理好交叉的工作项目,使得施工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

另外,要对施工的工艺进行升级和创新,提高对各个项目的质量要求,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浪费情况、避免返工,这种浪费、返工情况不仅延长施工时长,影响园林景观的施工进度,还会产生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损耗等现象。在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它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它不仅要对地形地势、山水组合进行施工,还要考虑地质构造、场地铺设方式、建筑类型和基础设施建设,工序非常复杂。例如,在对城市排放污水管道和天然气管道进行安装时,要考虑管道的走向,对电缆等部件的安置要保证安全性,这些都是园林景观施工领域应考虑的问题。从这看来,在进行园林景观施工时,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科学规划和设计施工方案,各环节协调配合,推进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顺利运转。

2 园林景观的施工工作

在园林景观施工前,要对各个项目进行规划和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并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方案,保证方案有科学的施工新工艺、系统化的施工方法,保障施工的安全性。设计人员和技术指导人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综合素质,确保工程项目能顺利进行。就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而言,设计者要对植物的自然习性有所了解,掌握植被的面貌和特性,利用多重思维设计方案,综合设计基础理念和设计方式,确保园林景观工程的质量。

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考核,全面的掌握设计意图。編制合理的施工计划图册,对施工的前期工作进行科学的划分并认真的执行,例如,施工场地的平整工作、定点设线、安置排水管道等。必须要谨慎的安排前期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施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的工程进度。

就绿化工程施工而言,绿化植被是绿化工程的活的灵魂,在对植被进行种植时,应按要求给予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化城市美化城市的作用,另外,推进城市绿化工程,将绿化工程作为重点工作。

园林景观施工的重要部分为养护性施工。在养护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栽植的植被进行分析,掌握植物的特性和习性,依据这些来采用恰当的措施对植被进行养护施工。园林的植被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成分,不仅是提升城市活力生机和气质的基础,还能够陶冶城市民众的性情,给人一种自然清新的感觉,因此,要加强对城市绿化植被的养护,细心照料植物,在确保植被基础生活条件下,对植被进行合理灌溉、施肥及排水。这就要求企业工作者要掌握园林的规划理念,还要对植被的季节变化有所了解,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构建一个完美的园林景观。

3 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植被的管理

(1)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建设时,对植被的处理也是很重要的工作。在植被的选择工作上,工作人员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植被类型,植被应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在实施园林的绿化工程时,种植的植被苗从不同的地区被调用,这样就会增加植被患病率,特别是人为病虫害的传播较广,这势必给园林的绿化工作带来附加的困扰,减缓绿化工程的进度。因此,在施工前要对调用的植被进行严格检查,选择优质的植被。在对园林进行城市改造时,要有严密的操作计划,针对植被的病害进行预防,如果发现植被病虫害应及时有效的进行歼灭处理,以免病虫害传播。在城市园林挑选花卉树苗时要重视植被检疫环节,保证植被的质量,对于那些植被本身就有有害寄生虫的,要用科学的手段进行防预性治疗,避免发生病虫害衍生的情况,导致植被质量严重受损。应加强植被新型园林建设,保证植被的存活率。

(2)对城市园林的绿化植被给予合理的栽培和植被类型科学搭配。大部分的植被病虫害传播主要是因为不同类型的植被之间互相恶性传播。城市园林同种类植被片值面积过大也会出现植被病虫害,然而,调用多种植被类型能够打破同种类植被片值过大的情况,有利于植被病害的断层防预方式的实施,有效控制植被病虫害带来的危害。另外,应给城市绿化植被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施肥、喷药,有级配能够有效的对植被进行腐熟,减少病害的侵染源,有利于植被健康成长。

(3)生物方法处理与药物防治措施相结合。根据植被的生长原理,引进植被的自然天敌,用天然的方式保护植被。同时要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剂量和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形成天敌生长环境。科学化的利用物理防治措施对植被的病虫害进行处理。此外,还要使用灯光诱杀病虫害等诱杀方式,保证园林植被更好的生存,使城市园林绿化植被和谐生长。

4 结束语

园林景观的施工是复杂的,并且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作为基础,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要充分重视园林工程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因为园林景观是城市绿化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建设水平对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要注重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质量,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增加园林植被覆盖率,使绿化的范围渐渐扩展,逐步拓宽的同时要考虑到园林植被护理的工作量也在增加,所以,要制定系统化的养护管理体系,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帅远,汪莹. 超对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的探讨[J].大科技,2012(16):125-126.

[2] 丁福,高平. 新时期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控制探究[J].大科技,2013(34):127-128.

[3] 钟文财.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措施探究[J].科技研究,2014(17):141-142.

[4] 孙艳. 浅议园林绿化的施工及养护技术要点[J].中国科技博览,2014(05):168-169.

作者:孙淑伟 赵帅

第四篇:古典园林景观对康复景观的影响探析

摘 要: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就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医院的户外景观设计也已经慢慢成为改造的重点。文章结合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造景手法与其意境的章法,从而对现代医院户外康复景观进行理论研讨。主旨是在分析现代医院户外康复景观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可借鉴之处。从而设计出满足全医院患者、医务工作者及探访者需求,且具有时代特色的康复景观。

关键词:康复景观;古典园林景观;户外景观

一、康复景观概念及其现状

医院康复景观概念可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简单地讲,康复这个词意味着具有恢复或保持健康的属性,将其与景观环境结合起来就会得出它的概念:“能够恢复或者保持健康的环境。”康复的意思即是患者重新得到生活能力或者是重新得以适应正常社会活动。[1]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医疗健康专家委员会对康复做出如下定义:“康复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和职业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使其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2]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医院开始重视自然生态景观、绿色植物、温暖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等要素对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很多人也开始强烈认识到心理及生理的健康与景观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现状却差强人意,现如今医院基本上就是几栋大楼,很少有绿化面积达到国家标准的。大多数都是绿地让位于停车场,空调取代了自然对流通风。导致无论是患者、医护人员或访客都很难找到一处让人心旷神怡忘记烦恼与病痛地向往绿洲。因此建设出一个具有康复作用的景观环境就变得更加重要、更加具有生态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思考

(一)景观细节

中国的古典园林大部分属于官商富贾的居赏之地,園林使用者基本上是那些达官贵族,并且都是一些相对狭小有意境的空间环境。现如今现代化医院医疗的人流量大,车流量繁杂,并且患者与医护人员也需要一些聊天环境用于交流与休息,如果设计成古典园林中有意境的小空间就显得与整个医院环境不搭。

景观中水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一些古典私家园林中的水体面积相对来说较大并且水深相对过深(图1),设计这种水体在现代医院康复景观中使用也是有待考虑的,因为较大较深的水体景观难于日常维护。古典园林景观在园路铺装设计上可谓是别具匠心,美丽且有肌理感的花纹让人赞不绝口(图2)。但是这种有韵味的铺装虽然能给人带来很多的享受跟遐想,但是其肌理也会给部分患者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现代医院康复景观的设计者应把眼光放在新时代的环境立场上对康复景观多一些理性的思考与借鉴,将中国古典造园理念发扬光大,让康复景观的使用者多一点放松,少一些压抑。

(二)空间把控

中国古典园林中,造园师常常为了打造深邃幽然的自然之感,常把园路设计得比较迂回、复杂。但如今由于使用者身体状况差异较大,应该考虑到患者的可到达性跟可辨别性。在一些特殊的地方可以采用古典园林的“一步一景”的方式来营造空间。否则可能会让患者对空间的把控会产生误差,无法方便顺畅地抵达各个功能区。

三、医院康复景观设计

(一)特征及影响

现代医院康复景观的特征大概可以分为四个大类。一是功能:基本上要满足整个医院日常工作、生活、交通等功能的需求。二是安全:康复景观的设计应该考虑可达性,畅通性无障碍性,防止意外的发生且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予以解决。三是美观舒适:康复景观的设计要符合基本审美需求,积极向上,舒适宜人。四是易维护:设计过程中应选择环保的建材、易养护的植物确保景观的四季观赏性,使其对患者辅助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医院康复景观对人的健康与患者恢复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人在欣赏美景4~6min 后,人的血压和肌肉张力会在不同程度上下降[3] ,所以说宜人的康复景观能减少患者各方面压力。

(二)现代医院户外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国内大多医院为了提高医疗水平和提升服务质量,常常对原有场地进行改造扩建,但结果总是差强人意。室外绿化没有跟上,很少有人关心景观环境的合理性、艺术性与功能性,忽视了室外景观对患者康复医疗的意义。比如在绿化植物品种选择上比较单一,所用植物大多为本土植物,在植物配置上缺乏层次感和季相变化感,无法形成令患者豁然开朗的康复景观。且大部分康复景观设施及小品后期养护及管理不恰当,没有专业人员对景观进行日常维护。随处可见的是各种设施污迹斑斑,小品破损较严重,绿化带杂草丛生等,严重影响了使用者的心情和通行的安全性。

四、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医院康复景观的营造的启示

(一)选址要合理

计成在《园冶》中提到在规划设计景观时,房屋的方位和园门的朝向没有禁忌。如果要在城市附近造园,就要远离来往繁杂的大道。尽可能避免医院入口等区域拥挤等现象的出现,也应该考虑不同建筑的功能及建筑与建筑的联系。

(二)空间的营造要有意境

古人最擅长的就是利用有限的空间营造出无限的遐想空间,古典园林营造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交流的方式。因此在现代康复景观空间的营造上也可以尝试着做到步移景异,每一个空间都具有令人深思的景色,给使用者一种特殊的精神上的享受。

(三)植物的配置要恰当

植物在园林景观造景中有着重要的的地位,植物的种植讲究形态美、色彩美、意境美。医院内的绿化如果按照这三种美来打造植物群落景观,既可以打造出舒适的环境、降低噪音和美化环境,又可以让患者体会到自然的魅力,从而减轻各方面的负担与压力。 [4]

(四)充分展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

现代医院康复景观的设计可多借鉴古典园林中的造景手法,利用景墙小品、绿篱墙等对空间进行分割,扩大空间感受。在设计康复景观时应充分尊重使用者各方面的需求,为病人、访客及医护人员创造出赏心悦目的环境空间,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下靠考虑问题,只有这样人性化的设计才能使使用者舒缓压力,康复身心。

五、唐都医院康复景观设计案例

(一)唐都医院康复景观设计背景

唐都医院坐落在古城西安的东郊,总体上说,交通非常便利。唐都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历史悠久,学科齐全,人才济济,特色鲜明,设备精良,面积大,地理位置优越。

(二)唐都医院的康复景观设计理念

唐都医院内部的交通路线完全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上来设计的路线,其合理组织了便捷的就医治疗流程。院区内的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到了本地的地域文化,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力求为患者提供一个舒服、安逸的空间,使患者在这样的环境下感受当地的文化积极影响。唐都医院采取的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密切結合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体现的是真正的康复景观理念。并且预留了一定的土地为今后的扩建埋下了伏笔,让其不再破坏原有的景观样貌。

(三)唐都医院的康复景观设计特点

唐都医院康复性景观设计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确实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在问诊路线上充分考虑到患者就医的方便原则(图3)。在康复景观设计上利用植物的围合来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空间,用不同植物打造出各种不同造型的绿化隔离带(图4),丰富了整个医院的绿化空间的层次感。

唐都医院力求为患者打造出一个优美舒适的医疗环境,在追求以人为本和自然化基础上,重视户外景观环境对患者心理的积极影响作用。

六、结语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解析,中国古典园林是运用造景与造境的空间营造手法来治愈或者提升使用者的精神境界。对于现代医院康复景观的设计来说,一定要秉承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与造境的优良传统,并且坚持以人为本、整体性和生态化的现代医院康复景观设计理念。只有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跟现代医院的康复景观设计理念相结合,才能真正设计出令患者放心、医者舒心、探访者安心的幸福设计。

参考文献:

[1]齐岱蔚.达到身心平衡——康复疗养空间景观设计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7.

[2]王植芳,裘鸿菲.康复花园使用状况评价[J].华中建筑,2008,(11).

[3]赵晶,宋力.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对现代医院康复景观设计的启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04).

[4]白丽丽.综合医院康复性景观设计与研究[D].长安大学,2011.

作者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夏强 王东焱

第五篇: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

【摘 要】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使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空间景观营造能够充分突出园林设计的艺术感,也能够促使园林功能性获得更加良好的发挥,其对于现代绿色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理运用植物与园林建筑及其他自然景观相结合,不仅能够凸显出园林的生命力,改善园林环境,更能够使园林的空间设计更加协调与丰富,因此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现代园林设计者的青睐。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空间景观;营造

园林植物作为园林景观中最能够展现其生命力的重要元素,在现代园林空间景观设计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园林作为城市绿地营造的重要环节,园林植物的设计与合理栽植在现代城市绿化环境的营造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园林空间景观的良好营造,园林植物的合理有效运用的十分必要的,因此,设计师必须要明确园林植物在空间景观营造中的作用,并掌握一定的植物布景技巧,本文将由此着手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园林植物对于园林空间景观营造的重要作用

(一)园林植物能够有效的丰富空间景观

一般园林尤其是城市园林大都以人工建筑和原有的自然地貌水文景观为主体,而人工建筑无论设计多精巧,其明显人工雕琢痕迹仍旧难免给人以生硬单调的感觉,而由于植物具有着多样性,并且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也有所不同,即使同一种植物的生长也常常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也是自然对人们的馈赠。园林设计师可以通过选取不同的园林植物,依靠园林植物自然形体的丰富性,消除人工建筑结构生硬单调的感觉,以此来形成多样化的园林尽管与线条组合形式,进而大大增强园林空间景观的丰富性。

(二)园林植物能够使园林空间景观更具协调性

园林空间景观要有丰富多样的元素共同组成中,如仅仅是众多元素的简单叠加,很容易使人产生不协调感,难以体现出园林空间景观的美感。从自然界角度来看,许多植物的自然生长与搭配很容易给人以舒适和谐的审美享受,在园林空间景观的设计与营造中,运用不同园林植物可以有效的协调园林各个部分与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不同元素与空间景观的有效串联与巧妙过度,使园林空间景观的各个构成元素完美的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各部分的变化之间不显突兀,同时不同园林植物种类的搭配也能够形成一种自然的协调美感,从而给人以更加和谐舒适的审美享受。

(三)园林植物能够满足空间景观构图的要求

现代园林设计中对于空间景观构图提出了诸多要求,其中许多景观构图要求能够通过园林植物的合理运用予以满足。植物多样化的景观配置方式,能够很好的与园林空间构图的要求相契合。可以利用自然式种植,展现山水的自然风貌;利用规范式种植,协调建筑环境;利用鲜明的对比色衬托明朗欢快的空间氛围;利用类似色处理的林木花境展现宁静悠然的山林风趣。

二、园林植物在营造园林空间景观中的应用要点

(一)从简洁中突出审美价值

园林植物在营造园林空间景观中的应用要避免冗杂反复,应力求以简洁的线条与形状凸显出空间景观的审美价值,达到更好地表现效果。在以园林植物营造空间景观的过程中,重复是突出简洁的有效方式与途径,通过植物自身色彩、体态、质感等的巧妙搭配,能够利用不同植物的相同特征实现有效的重复,在保持植物所营造的整体空间的简洁性的同时,又能够体现出变化性,这样就能够给观赏者带来舒适、宁静的心理体验,并更容易使身心融入到空间景观当中,也能够暂时摆脱城市的喧嚣繁杂,获得身心的放松。而在重复的运用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持适当的变化性,如可以将一大块的植物空间景观进行简单的分隔,划分为几组相邻的区域,通过植物组群的栽植实现富于变化的重复,如选择色泽、形态具有渐变特点的几组植物组群,形成一个逐渐过渡变化的植物空间景观带,并结合周边自然地貌水文环境以及人工构筑物的特点,注意对植物形态、质感的合理搭配,从而使植物与空间有效的融合,产生简洁统一的整体审美效果。

(二)以多样性的构图消除单调

合理重复所产生简洁美虽然能够给人以舒适宁静的感受,但重复的过度运用也会令观赏者产生乏味单调的感受,影响人们的观赏兴趣。因此,在运用重复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通过多样性的构图设计来消除园林空间景观的单调感。园林植物营造空间景观的多样性也能够通过植物的形态、质感以及色彩等来实现,首先植物本身就具有着多样性的特征,自然界中植物的种类非常丰富,而不同形态、色彩、质感的植物组合能够有效的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然而还要注意植物的搭配与组合应避免杂乱无章,只有通过构图的精心设计,以及植物种类的合理选择,在确保整个植物空间景观的有序性基础上,通过构图中细节部分的调整,突出多样性与变化性,从而在不失整体协调感的同时,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的视觉体验与精神享受的需求。此外,还应明确园林植物空间景观的多样性与相似性并非对立存在的,在实际的构图设计与植物栽植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植物组群的合理搭配,选用多种具有部分统一的相似特征的植物,以其相似特征作为整体统一的基础,并通过不同种类植物的差别特征突出其多样性,从而给人以平缓舒适又不显单调的美感。

(三)利用强调手法突出视觉焦点

强调也是园林植物空间景观营造的一个重要手法,秩序井然的空间景观设计,容易给人以没有交点的平淡感,而如能够合理选择主景植物,安插于有序的背景基础中,能够有效起到强调和突出的作用,并使主景植物成为空间景观的焦点,更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在植物空间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强调手法的运用也要从植物的形态、质感、色彩等特征着手,首先利用与基础植物群组形态具有较为明显反差的植物,作为突出的重点,能够有效的起到强调的作用。其次,根据植物质感的粗、细以及中性特征,将不同质感的植物作为突出重点,安置于基础的控制性植物中,也能够有效的发挥强调的作用。再次,色彩冲突是发挥强调作用的重要途径,色彩也是观赏者更容易通过视觉捕捉并引起注意的重要元素,以色彩变化突出空间景观的重点,能够有效的抓住参观者的视线。此外,空间秩序中变化节点的巧妙设计也能形成视觉焦点,起到强调的作用。

(四)从均衡中凸显和谐美

植物园林景观中的均衡主要包括对称的均衡和不对称均衡两种。其中对称均衡是较为明显的,即以构图的中心作为对称焦点,两侧设计植物重复,从而产生对称的稳重感,利用中心两旁的垂直形象也能够突出强调均衡中心,并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不对称的均衡中心不放置在中央,形成具有变化的均衡。这种视觉上的不规则均衡,是各组成要素的比重感觉问题。这里的比重是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在植物景观构图中,首先要确定均衡中心,作为均衡中心的植物景观在形态、色彩、质感上应该是强有力的,中心的明确标定可以避免构图的散漫和混乱。在景深协调方面均衡也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可以通过视线前景、中景、背景植物的均衡设计,使空间景观富有层次感,体现出深浅结合,错落有致的审美感受。

三、总结

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运用园林植物,通过不同植物特征的利用,进行巧妙的构图设计与科学的搭配栽植,能够有效的提高园林空间景观的审美价值,而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逐渐增强以及审美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园林空间景观的审美要求也将随之发生不断的变化,这就要求园林景观设计者要坚持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以发展的艺术眼光,不断提高园林空间景观营造的能力与水平,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审美享受。

参考文献:

[1]申杰.浅析园林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7).

[2]邱海东,吴媚雪.园林设计景观园路之功能与形式探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5(04).

作者:彭万仁

上一篇:老干部工作论文下一篇:历史学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