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观后感

2022-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南京南京观后感

论《南京!南京!》等纪实影片对公共记忆的激活

记忆可分为个体记忆和公共记忆两大类型,前者属于个人或家族的记忆,后者则属于某个社会群体,并有着地域、文化、组织、阶层、年龄、少数族群和民族等之别。公共记忆是人类学与社会学讨论如何保持人类的集体记忆时提出的一个专有名词,其基本特征就是集体的认同感,这些由当事人和当时器物所形成的记忆之场,表现出它的持久性与可传递性。于是,当由老器物、老场景、老人物、老故事所营建的往事氛围一旦出现,公众记忆之门当即就被打开,悠久的回忆将在心底重温。因此,展览馆的老物件、书本里的记实文字 、档案馆里的旧图片,所有的电子影像,都是承载公共记忆、重构公共记忆的途径。于是,当一些仿真效果极高的历史影片,如《南京!南京!》《一九四二》《活着》等出现时,公共集体记忆马上就被本质性地激活,使当下生活与往事形成了一种厚重而多元的对接。

一、《南京!南京!》直击中华民族的沉重苦难

公共记忆往往是与“共同创伤”联结在一起的,正如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屠杀犹太人所形成的公共记忆一样,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南京大屠杀”也是永恒的伤痛,因而形成了广泛的公共记忆,是具有广泛的生产性和持久性的话题。在已经有了《南京大屠杀》《屠城血证》《五月八月》《南京浩劫》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之后,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再以灰色的背景为画面,以复古的黑白镜头呈现在观众面前,以表达导演陆川的“南京大屠杀的意义并不是外来者的拯救与保护。70年前,一方是灾难的承受者,一方是灾难的施加者,但这是降临在两个民族之上的共同灾难”的观点。[1]

因此,陆川突破了以往种种关于南京惨案的作品中的虚构性质,以“仿真”“仿纪录片”的风格,为南京这段惨痛的记忆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影片没有用个人命运来贯穿全片,也没有完整的故事和高潮,而是用沦陷的南京城为主演,以日本士兵角川的视野作为线索,串起《南京!南京!》中的三大板块:即男人的苦难(主要是士兵的苦难)、女人的苦难和日本士兵及日本女性的状态。影片里残肢般矗立的建筑物,空旷满是瓦砾的街道,挂满尸体和人头的电线杆、狼犬一样搜寻中国女人的日本士兵,这就是一座城市真实的死亡,是不容质疑的真实死亡。虽然影片里对于历史本身的叙述替代了人物塑造和情节的渲染,但影片时使用的黑白两色增加了空间和时间的冷硬感,高度仿真的镜头如同刀子一样割开这座苦难城市的伤口,让历史重新回到了观众眼前。

《南京!南京!》的导演有意将最美与最丑排列在一起,让温暖与冷酷相联。如那场中国军队在城门口的阻挡和废墟上的阻击战,足让中国军人虽败犹荣,国魂不息;那个不肯剪发、以卖弄风情为荣的妓女,在关键时刻却自愿去当慰安妇,此时的她圣洁得如同圣女;那个卖国求荣的唐先生,在最后的时刻把生的机会给了别人,从而洗清了自己的罪恶。贯穿全片的人物角川的心理变化,一直是《南京!南京!》的一条暗线,作为占领者的角川,在战胜者的强权之下,当然可以享受到某种意义上的正常生活。但是,在南京这座战争因素被极端放大的城市里,即使是占领者,即使面对的只是别人的屈辱和死亡,也仍然难以逃避对杀戮本身所引起灵魂震荡。角川作为在教会学校里受过宗教影响而有仁慈之心的日本士兵,面对着太多的无辜者的惨死,内心极度崩溃,不得不以自杀来逃避现实。角川之死,就是良知与兽性的对抗,就是战争参与者对战争的最高控诉,也说明南京大屠杀这场灾难,不仅仅属于中国民众,更是全人类的灾难。于是在《南京!南京!》影片中,导演把中国人的民族形象进行了全新书写,在新的高度上为这段惨痛往事提供了全新的历史思考。为此,评论者说:“《南京!南京!》连续两次上央视新闻联播,其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在南京试片后,30多位幸存者及家属纷纷表示,尽管旧事勾起了他们的伤痛,但这样的电影有必要拍,要让年轻人记住过去。而参加试片会的80后90后大学生们认为,这部影片从平民的角度来看待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唤起了观众们的民族感。”[2]

二、《一九四二》直击被遗忘的惨烈灾情

1942年,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所有军事家和政治家都把目光聚焦于征伐劫掠之中,爆发于此时的一场惨绝人寰的河南大旱灾,却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河南作家刘震云经过一系列的走访后得出真实的数字:1942年的河南旱灾曾造成300万人的死亡。300万的数字意味着,如果与二战时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相比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被迫害致死的难民是100万人,而1942年河南大旱灾的死亡人数则是它的3倍。更令人震惊的是,短短的数十年之后,人们却没有像记得奥斯维辛集中营那样记住河南的大旱灾,甚至灾难亲历者的后代都早已遗忘了这段史实。河南作家刘震云在惊呼“遗忘比灾难本身更震撼人心”的同时,决定要用书写“中华民族的心灵史和灾难史”的态度,用小说和电影手段把这段往事拉出记忆的深渊。[3]

因此,《一九四二》影片中不需要煽情,不要有过多的台词和演员的表演,导演完全以一种客观审视的记录风格和不做道德评判的态度,拍出了这部真正的关于饥饿的电影。饥饿主宰了成千上万的河南人,他们正在以树皮和野草维持着可怜的生命,“礼义廉耻所构筑的传统价值观在空前的饥饿中变得薄如蝉翼,不仅传统的儒家宗法理念被弃若敝履,就连基本的家庭伦理也饿得头昏眼花、不堪一击”。[4]影片中用灾民、军队、政府、宗教、记者五条线索并行推进,这五类人面对饥荒做出的不同反应,形成了具有相当宽度的中华民众的生态环境。如范东家一家和瞎鹿一家,在旱灾之前贫富悬殊,可是在旱灾与兵灾面前,他们同样的不堪一击,同样被烧杀抢掠,同样的家破人亡;国民党司令官蒋鼎文说出的“如果两个人同时饿死的话,饿死一个灾民,这土地还是中国的,如果当兵的饿死了,那中国就会亡国”的话,是当时的政府对河南灾民的态度,说明在攘外与安内之间,政府选择了“攘外”而把灾民推出了求助的视野;软弱无能的河南省长李培基、油滑的省政府秘书、克扣救灾粮食的军需官、县政府老马组成的“战区巡回法庭”战乱之中对百姓的盘剥、发国难财的洛阳财主们,再加上日军空袭,灾民血肉横飞,形成了一个漫长而艰巨的挣扎过程。山穷水尽之中,生的希望一点点被剥夺,尊严一点点被抽离,生命的意义被彻底淡化,构建着1942年300万河南灾民最真实的生态环境。

编剧刘震云曾表示,《一九四二》的主题是人,是千千万万最广大的人民,他们是一切事物的根本。[5]所以,在这残酷的灾情中,导演还是捕捉到了人性的光芒,并力图保持着一些人性的温暖:有来自《时代周刊》的美国记者白修德,冒着生命危险在灾区奔走,不顾一切地亲自上南京向蒋介石陈情;有为了保住儿女而情愿自卖自身,并且在离家之前还把自己的棉裤留下的农妇花枝;也有失去全部亲人的范东家,在逃难的途中捡起孤单的小女孩,并把她带回家乡抚养成人。即便这一点温情无法化解灾难中的冰冷与绝望,但这至少也体现了人类的善良和中华民族的本性。因此,《一九四二》已经不是一部简单的灾难片,它是一部严肃而沉重的历史作品,是对一个民族精神支点的追寻和叩问。影片中大量粗糙的接近真实的镜头远远胜过了演员的道白和虚幻的音乐,冷峻而生硬的场景充满了仰天俯地的情怀和对生命的祭奠。导演冯小刚用独特的方式尽可能本色地重现了1942年的灾情,冯小刚站在杜甫“悲民”与屈原“哀民”的高度上,有效地唤回了生活在富裕的21世纪的公众的记忆,让新一代公众、特别是年青观众的目光透过岁月的层层尘埃重新注视70年前的那场灾难。正如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的专家所言:“《一九四二》是对人在生存底线之下对人性和文化还能保持多少的拷问”,“这部电影的意义主要有四点:第一,它具有启蒙价值,是鲁迅精神的银幕传达。第二,它有着对个体感性生命生存权的尊重和悲悯,而文明的进程就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第三,它塑造了集体意识,打造了公共记忆。第四,它的题材具有超越性,不是简单的战争片、抗日题材等能概括”。[6]

三、《高考1977》:直击改革年代的第一次高考

据统计,1977年的11月的高考共有570多万人参加,实际的录取人数不到30万人,录取率为4.8%,这使1977年的高考成了牵动千家万户神经的大事。1977年11月至1978年7月的高考,成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报考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虽然录取率极低,但是它却用极大的正能量激励了全中国的青年从知识的废墟里站立起来,重新拿起书本,重新燃起理想的火花。因此,由江海洋执导的影片《高考1977》(2009)重新拾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为中国民众评价中国近30年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角和一种暖色调的回忆。

《高考1977》把主题话语放置于历史转折点上, 1977年邓小平同志对国家选拔人才制度的高考体制进行了巨大的改革,他不仅更改了1977年的高考时间,也亲笔在考生“报考须知”中删去“组织批准”四个字,从而使中国无以计数的“黑五类”子女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高考1977》正是将大量笔墨放在表现这种体制的改革上,在影片一开头,就出现了东北亚龙湾地区的知青从银幕上看到邓小平同志复出的桥段,这宣布了知青们渴望以久的春天的到来。放映中间忽然停电,知青用脚踏车发电继续收看《新闻简报》的细节,就是一处神来之笔,它把知青内心的期待与焦灼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为了呈现上个世纪70年代的“文革遗风”,知青农场的厂长老迟就是“组织”与“体制”的化身。老迟手里操纵着公章,还有“组织批准”的行政权力,使他成了这个农场里呼风唤雨的“诸侯王”。为了表现老迟的威严与权力,农场里架起了高大的瞭望塔,农场上空出现了大喇叭,老迟粗暴而严厉的声音时时通过麦克风笼罩着农场的各个角落,形成了僵硬的制度之下的老迟的权力之场。为了防止自己的权力出现裂隙,老迟特别重视在农场里散布“高考”消息的青年,那一场审判批斗会,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一种不动声色的深沉与时代色彩的呈现,表现出这个年代人与体制的对立。

为了让电影主题更加饱满,导演江海洋有意使每一个配角都承担起为情节扩容的职责:死于非命的上海青年小根宝,代表着知青们最为绝望的生存状态;男主角潘志友为了让爱人安心,他假意上考场却又交了白卷,表现的是诺言与现实产生矛盾时,个人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身为“现行反革命”的数学教师陈甫德,为了能让女儿能顺利的参加高考,他铤而走险,不惜私刻公章,去农场冒充国家干部,这种做法本身就隐寓着许多“文革话语”。这些人既是一群“非常人”,呈现着个体的生存挣扎,又是现代中华民众群体中的“常人”,代表着数十年里民众的生存状态。《高考1977》以新写实主义的叙事风格和零度介入的方式,将这群北大荒的知青塑造成了一群存在主义式的英雄。个人命运在历史变迁的牵引之下,展现出一种史诗般的悲剧美。而在这群知青们身后所铺陈的时代画卷,也由此更加鲜明生动地刻入民众的记忆,让一段段时代话语在人物身上得以演绎,使这个看似平常的故事有了更加质感的历史质地。

参考文献:

[1]关于两部电影:《南京南京》《钢琴师》[EB/OL].(2014-8-29)[2015-12-28]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OxttArobi6wPzu5

brXLdVHP8WnGXes-3r948nJcwtn6yboGfwsvE75UDhQKmdk7nLlS29e4wf3YJCUplsdf1rValG4dSGdofccHLqrVlPlO.

[2]百度百科.南京!南京![EB/OL].(2015-11-18)[2015-12-28]http://baike.baidu.com/link?url=GfXlAjDP6NBu_hcGE7yBfTv96JnOB3N6UBO1s

JAdhF73GK_1V8i6.

[3][5]刘震云谈《一九四二》[EB/OL].(2012-11-30)[2015-12-28]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2-11/30/c_124026560_4.htm.

[4]图宾根木.匠《一九四二》:不能遗忘的饥饿之轻[J].南都周刊,2012(45):45.

[6]腾讯微博.《一九四二》北大办研讨会:哀而不伤给人温暖[EB/OL].(2012-12-11)[2015-12-28]http://ent.qq.com/a/20121211/000030.htm.

作者:高群英

第2篇:南京龙潭与南京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比较

摘 要:为推动南京经济转型发展,南京地区完成了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和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建设经营,以促进南京地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基于这种情况,对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现状、趋势和给南京经济带来的影响展开了分析,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对两个产业园给南京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展开了探讨,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南京经济转型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9.020

0 引言

2016年6月,南京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南京地区已经完成“两园一中心”跨境电商发展模式的构建。对两个产业园进行比较研究,则有利于实现两个产业园的相互协调,从而有助于促进南京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继而更好的推动南京经济的转型发展。

1 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1.1 发展现状

2012年,全国各地都开始推行跨境电商服务试点,从而推动了跨境电商的发展。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南京市跨境电商呈现出“爆发式”发展现象。作为电商示范城市,南京拥有巨大的跨境电商发展潜力,跨境电商业务量近年来一直在持续增长,全市形成了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和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并形成了国际商品博览中心,从而构成了“两园一中心”的产业发展局面。2015年7月,采取“一般进口”模式的跨境电商货物第一次在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通关。在江苏跨境电商年会上,南京50家跨境电商加入刚成立的南京电商协会跨境电商分会,从而使南京的跨境电商进入到全面发展阶段。按照南京市跨境电商发展的“两园一中心”,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在2014年10月正式投入运行,使用的通关服务平台为海关总署同一版,一年内发出了上万余票货物。由空港枢纽经济区主导,并联合维龙物流和软通动力建设经营的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在2016年6月正式通关运行,标志着南京跨境电商空间布局已顺利完成。目前,南京广大电商企业和外贸企业都在积极进行跨境电商业务的拓展,其中的代表包含三胞集团、邮政速递南京分公司、苏宁易购和南京科泰等。运行近一年,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就拥有30家电商企业和5家物流企业入园经营跨境电商业务,并有12家电商企业在其平台上注册,注册资金均超过了1000万元,主要包含贝满多、苏宁云商、江苏外运、南京跨贸和金鹰商贸等。与此同时,孩子王和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及宅急送、DHL等国际物流企业也均表示愿意与产业园合作。而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在正式投入运营之前,就已经吸引了维龙物流和软通动力两家企业入园进行跨境电商产业项目的共同经营,并先后引进阿里巴巴、安博物流、亚马逊、嘉民物流等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正式签约入驻的电商企业多达300多家,并在不断发展壮大中。

1.2 发展趋势

按照南京市政府的规划,在未来发展时间内,跨境电商综合监管措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经营主体也将得到培育壮大,产业园区和配套设施建设也将得到加快。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南京市政府将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力求尽快完成跨境电商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并加快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发展需求,继而使其成为推动南京经济的重要动力。分析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趋势可以发现,由于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成为了促进南京电商产业发展和引领南京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作为南京跨境电商重要空间聚集形式,其需要发挥聚集电商资源、培育电商服务业和促进南京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总体上来看,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呈现出三个特点。

首先,南京市政府热衷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在短短几年内就完成了两个产业园建设。分析原因可以发现,南京政府希望通过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促使南京完成经济转型,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南京市政府也希望通过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以推动南京经济发展。

其次,目前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出现了多元化建设投资发展趋势。产业园的建设运营无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龙潭跨境产业园的建设采取的是政府投资模式,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采取的则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以企业投资为辅的模式。而从全国发展情况来看,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始形成由企业投资为主、以政府投资为辅的建设运营模式。

再者,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影响力。在短短几年内,南京建设运营的两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就对区域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2016年1-5月,南京跨境电商一般出口业务累计量达到了8.93万票,同比增长288.77%,监管货值高达111.36万美元,同比增长80.90%。而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虽然刚刚开始运营,但是已经完成了国内首个跨境电商体验中心的打造,将成为南京商务商贸行业发展的新载体。仅利用二维码扫描体验中心大门,就可进入体验中心,并通过扫描连接上京东等电商海外频道,从而获得全方面的服务。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将为电商转型提供途径,继而为南京电商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由此可以预见,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将对区域经济和社会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力。

2 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给南京经济带来的影响

2.1 正面影响

发展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无疑将促进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从而使其成为南京对外贸易的新亮点。在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产业园将为南京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平台,并为南京新兴市场的建设带来更多机遇。

首先,作为能够使对外贸易中间环节得到缩减的平台,跨境电商的发展能够使南京进出口贸易效率得到提升。而产业园的建设则有助于实现跨境电商企业的统一管理,所以能够引导企业更好的为南京对外贸易增长做出贡献。

其次,受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发展冲击,传统对外贸易企业不得不实现转型发展。因为,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园可实现规模化运营,所以能够使园区内企业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得到降低,从而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过度依赖传统渠道、买家需求封闭和订单周期长等传统外贸交易问题都将得到逐步解决,南京中小企业链条也将得到重塑,从而通过减少中小企业贸易中间流转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继而使南京地区中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再者,跨境电商产业园作为集平台、仓储、物流和货源为一体的跨境电商聚集群落,能够为跨境电商卖家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通信和网络等硬件环境,能为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提供运营、结汇、融资和翻译等集约化和标准化服务,可以通过发挥创业孵化、仓储物流等功能实现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整合。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能够通过发展跨境电商改变过去的物流方式、生产及销售模式,可以使南京地区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高效率完成海外零售商的外贸订单承接。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渠道将得到拓宽,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出口方面也将获得一定的优势,因此将有利于实现精细营销和深度营销。

此外,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园,不仅能够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硬件环境,还能够实现项目管理、仓储管理和办公管理等软件系统,可以使无力购买电商系统及工具的企业享受同大企业同样的高效仓储运营服务。同时,发展产业园也能够避免大量重复建设,所以能够避免大量资源遭到浪费。在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下,跨境电商产业园将按照市场规律运营,从而使南京电商效率和水平得到提高。

最后,各地经济条件并不相同,根据南京特色产业经济进行跨境电商产业园的规划发展,则能够将电商发展与南京经济发展较好的结合起来,从而推动南京特色产业经济发展。

2.2 负面影响

从现代服务业发展角度来看,跨境电商产业园其实是一种新型业态。目前,南京尚未形成以产业园为核心的电商生态体系,所以电商相关资源尚未得到充分聚集,各方优势也未得到较好的整合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南京一些地区尚未形成能够实现产业链上下贯通的体系,以至于短时间内无法实现产业有效聚集。比如在物流配套设施建设上,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中上存在未实现合理布局的情况,所以容易导致相关电商企业无法获得必要服务支持。其次,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运营正处在摸索阶段,尚未能与南京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建立密切联系,以至于无法与南京经济转型发展实现完全吻合。再者,跨境电商产业园经营将涉政府、社会和企业的方方面面,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不断完善。而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运营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仍然存在“做房东收租子”的问题,缺乏对政府提供的正常和相关服务的认识。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尚未得到完善,其在短时间内较难获得大多数南京企业的认同,所以运营成效在短期内将难以得到保证。但是,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建设运营已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未能做好运营管理将导致地区资源的严重浪费,不仅会阻碍该地区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还将给地区经济发展拖后腿。

通过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园给南京经济发展带来的优势大于劣势。目前,南京地区拥有良好的政策条件,并且已经完成了能够提供中介服务的良好电商平台建设,具备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基本条件。而在产业园运营管理方面,短时间可能会存在运营管理体制不成熟和跨境电商企业不适应的客观问题。但随着业务的深入和市场的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园的运营管理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发挥带动南京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

3 南京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与南京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的比较研究

为对南京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与南京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进行比较,还要对两个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建设情况展开分析。南京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面积约1900亩,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域,由跨境电商区和保税电商区两大区域构成。其中,跨境电商区负责一般出口和直购进口业务,保税电商区负责保税进口和保税出口业务。该产业园完成了南京国际邮件互换局龙潭分局建设,拥有齐全的通关监管服务设施和成熟业务技术服务团队,能够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高效通关保障,并能实现便捷退税、阳光结汇和快速分发等服务。

南京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面积约448亩,位于南京主城以南的空港枢纽经济区,距离南京禄口机场和高铁南站较近,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该产业园可以利用区位的立体交通优势和丰富人才资源为电商企业发展提供平台,目前已经完成了机场快件中心、南京邮政国际快件中心等配套服务体系汇聚,完成约43万平方米仓储设施建设。从服务业务上来看,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主要提供通关、结汇、物流和退税等服务,能够在海外货物抵达机场后将企业订单信息实时传送至海关和商检等部门,然后采取通过联合办公模式帮助客户完成线上通关手续。

比较南京两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可以发现,两个产业园在属性和功能上有一定的差别,突出区域经济活动中的不同部分,发挥的区域经济调控功能并不相同,即可以相互独立,又能够相互配合。其中,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将在政府主导下实现跨境电商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从而实现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和通关等环节服务的全方位创新,能使跨境电商货物监管流程得到完善,并能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综合处理,同时进行检验检疫、外汇、国税和海关等部门的综合监管。而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能够通过体验中心和多媒体向投资者和市民展示海淘和跨境出口各个环节,可以实现跨境电商业务流程的完善,并为传统营销模式的转变提供契机。对于传统外贸企业来讲,该产业园是能够实现一站式跨境电商服务的平台,具有较大吸引力。从南京经济发展上来看,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和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均提供跨境电商进出口服务,能起到推动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作用,所以能够通过推动进出口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南京经济发展。但不同是,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将实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跨境电商资源的聚集,能够推动跨境电商货物监管流程的完善,并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保税进出口服务。而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可实现空港枢纽经济区的跨境电商资源聚集,不仅可以推动该区域经济发展,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传统外贸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因此在南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两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将在不同区域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而二者的相互配合下,则能够使跨境电商产业向着规范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南京特色经济发展得到更好的推动。南京市政府之所以进行“两园一中心”的布局规划,也是为联合两个产业园借助跨境电商发展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并按照“政策推动、市场运作、分布实施”的思路完成跨境电商发展环境的优化,从而推动跨境电商服务体系和综合监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继而使跨境电商产业取得健康快速发展。

4 结论

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建设发展,将能使地区跨境电商资源得到聚集,并能引导跨境电商产业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借力跨境电商发展推动地区经济的转型发展。为达成这一目标,南京地区完成了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和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建设,以遵循“政策推动、市场运作、分布实施”的思路促进跨境电商健康发展,继而更好的推动南京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吉永峰.对培育跨境电商促苏州外贸增长转型对策的研究[J].经济师,2014,(7):89-90,93.

[2]姚国章,陈菲,赵刚.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4,(21):116-118.

[3]周莉君,陈宗琴.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发展契机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6):1-3.

[4]占丽,蒋微,王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探讨——以苏南中小外贸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6,(01):137-139.

[5]于正尉,郝爽.跨境电商在我国发展的障碍性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08):279-281.

[6]陈铭.南京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若干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6,(13):28-29.

作者:王静 李敬

第3篇:“南京都市圈”发展战略下南京江北新区提升区域辐射力的路径

[摘 要]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完善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是新发展格局下推进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国家发改委发文原则批复《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已经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南京-南京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战略格局。“南京都市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提升中心城市南京的城市能级与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相辅相成互相成就。作为中心城市核心新城区的江北新区,亟需多维度扩大和提升中心城区的功能,全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际大循环的开放门户,以国际视野向现代化新主城迈进,助推南京引领“南京都市圈”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北翼强核心。

[关键词]南京都市圈;江北新区;新发展格局;长三角城市群

[

一、 新发展格局下现代化都市圈成为区域治理重要环节

(一) 现代化都市圈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支撑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正在形成“城市群-都市圈-核心城市”的格局,大城市、都市圈、城市群这三个空间尺度紧密相连,发挥好中心城市(特大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以点带面,联动中心城市周边中小城镇打造都市圈这一城市群“强核”,支撑城市群高质量发展,都市圈成为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格局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①。“十四五”时期,都市圈和城市群将为中国经济下一步的中高速高质量发展打开空间格局,城市群依然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都市圈则代替中心城市成为拉动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引擎,为今后更长时期国家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整体产业共进,深化大中小城市间产业链分工、融合與互动,创造新的需求,倒逼经济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不断增强都市圈整体规模经济效应、集聚力以及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有利于通过关注公共服务的规划与均衡配置促进服务共享。统筹推动都市圈公共服务均衡普惠、整体提升,主动引入和集聚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促进城市核心功能向外围扩散,在城市化进程和都市圈发展中,对冲公共服务资源在空间上呈现圈层化递减的弊端,推动现代化都市圈在逐步均衡的过程中日渐成为撬动人口导入、产业重构及区域整体价值提升的有效载体。

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有利于加快人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流动并提高配置效率,增强区域内知识技术的溢出效应,促进圈内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一体化,实现要素共通,提高要素收益和挖掘市场潜力。

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有利于推动区域之间生态环境的共保共治。通过强化生态网络共建和环境联防联治,以生态学理念来规划指导都市圈的建设和发展,在一体化发展中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提升,构建更大空间范围的生态系统,涵盖更多数量和类别的子生态系统[1]。

(二) 现代化都市圈为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提供重要空间载体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重要空间载体,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最关键的区域之一,将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效的窗口与平台。为了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2019年12月国家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初,“三省一市”相继颁布实施方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路径逐渐清晰。在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实施纲要内容深化上,“三省一市”不约而同地选择以现代化都市圈发展为战略重点。

《上海市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明确以构建“1+8”的上海大都市圈(跨省)协同发展空间格局为目标,发挥上海龙头引领作用,加强环湖地区功能、交通、生态等方面协同发展,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2]。《浙江省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站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新起点上,统筹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建设,将“高能级建设大都市区(杭州都市圈)”等“四大建设”有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形成省域“一体两翼”空间新格局[3]。《〈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强化省域一盘棋发展,把推动建设南京都市圈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分层分类推进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等区域重要增长极高质量发展,聚焦于江北新区等都市圈新兴板块,增强其对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支撑作用[4]。《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在“一体化”和“高质量”两大核心思想的指导下,坚持长三角一体化纲要中五大基本原则,坚持上海龙头带动,联手苏浙,扬皖所长,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绿色发展样板区。重点培育合肥都市圈建设发展,着力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发展,谋划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5]。

目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空间布局上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五个都市圈,其中: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通过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和宁杭生态经济带构成核心三角区;苏锡常都市圈向东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与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周边区域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合肥都市圈充分发挥交通枢纽和科技创新功能,向东联动苏浙,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格局。五个都市圈,各扬所长、同频共振、集聚势能,共同探索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大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发展模式。

二、 南京都市圈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跨省域共建的北翼强核

南京都市圈是我国较早建设的都市圈之一,2000年7月,江苏省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打造以省会南京为中心的经济联合体——“南京都市圈”;2002年,江苏省政府批复了《南京都市圈规划》,南京都市圈运作机制正式启动。南京都市圈从成立之初至今已逾20年,从早期6座城市扩容到8座城市、再到当前形成“8+2”格局。在不断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的过程中,南京都市圈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三级运作机制,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6]。从地理区位上看,南京都市圈连南接北、承东启西,横跨江苏和安徽两省,横跨长江和淮河两个流域,成为东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传导区域;从战略地位来看,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以及宁镇扬一体化等战略的实施,南京都市圈是这几大战略的交汇地带;从发展基础来看,目前都市圈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占长三角的1/5;总人口3 526万,占长三角的1/7;经济总量3.96万亿,占长三角的1/6,并且据测算,南京都市圈成立以来对长三角经济总量的贡献大约每6年提升一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也快于同期长三角的平均水平,经济贡献度呈持续上升态势[7]。

2021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文原则批复《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层面批复、支持跨省联动推进的都市圈规划,南京都市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21年3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布《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GA996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南京都市圈”跨区域都市圈典范的发展定位。新发展阶段的南京都市圈,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努力打造国家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先行示范区,承载着两个方面的重要功能:一方面是要实现域内大中小城市优势互补、均衡发展,成为平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北翼强核;另一方面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市圈的建设发展先行示范,打造现代化都市圈典范,在政策协同、高效联通、创新共赢、包容共治等方面探索跨省协同发展的路径和经验,提出“南京都市圈路径”[8]。

三、 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战略下江北新区的优势和挑战

(一) 江北新区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功能的优势

南京江北新区不仅是南京新主城、城市发展新引擎,从大的区位上来看,江北新区地处长三角区域南北汇合之处,是南京辐射苏北地区的“触手”,链接安徽实现跨省一体化发展的“先锋”,集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在南京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交通互联、产业创新、医疗、教育资源上都具有核心优势。

1. 多重战略叠加优势

江北新区作为南京改革开放的前沿区域,具有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国家级新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区叠加优势,同时涉及国家、江苏省、南京市等多个战略层级,关涉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扬子江城市群等多重跨区域发展政策。不同层级的战略和要求,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指向和运作方式,江北新区既具有国家战略的优势,又具有激发地方性、市场性活力的优势。江北新区在政策层面上不断突破实现重大战略协同,在提升地方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加快转型发展、推动改革开放等方面形成政策高地,区域首位度不断提升,在南京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首位度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2. 创新势能优势

作为全国唯一以自主创新为首要发展目标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一直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聚焦“两城一中心”主导产业发展,全力推进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南京创新中心等“八大创新中心”建设,不断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汇聚高端创新要素,打造高端创新平台,创新潜力、资源集聚、产业组织、创新成效都得到很大提升,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品牌,培育了一批爆发式成长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正在成为辐射周边地区的创新强磁场。

3. 产业集聚优势

江北新區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金融三大核心地标产业,加快打造的“两城一中心”和前瞻布局的“新基建”产业集群,成为南京未来产业发展以及南京都市圈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增长极,产业集聚优势非常明显。随着江北新区和周边地区合作的深化,已经开始形成“研发在南京、生产在周边”的产业格局。目前江北新区周边已经形成了金牛湖新区、汊河新城、乌江新区三个产业集聚区。顶山-汊河一体化加速,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已入驻企业132家,实现产值35亿元,高铁七大类180个主要部件可生产近百个,成为新区企业中车集团轨道交通重要零配件供应基地;结合江北新区“芯片之城”的定位,汊河经济开发区聚焦小型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和新型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科技含量高、人才集聚度高的产业方向,着力打造“大江北”最佳创新研发基地;2020年,新区与滁州市来安县积极对接,就员工往返通勤问题,建立了“定企、定人、定车、定时、定路线”的管理模式,为两地往来的企业员工开辟绿色通道,持续保障企业生产运营;南京-淮安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相关方案获批,标志着宁淮一体化发展又进一步。

4. 交通互联优势

江北新区依托南京北站集铁路、城市轨道、公路客运、公交等方式为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不仅增强南京对外通达融合、辐射作用,同时也在集聚自身的枢纽动能,汇聚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打造南京都市圈发展强引擎。江北新区已和周边多个城市签署了交通规划合作协议,重点推进了104国道汊河大桥、滁河大桥等跨界交通项目,滚动实施打通市际“断头路”专项行动;加快打造“米字形”高铁枢纽,加快推进宁淮、宁滁、宁马城际等铁路建设以及南京北站规划建设,实现都市圈内主要城市半小时高铁通达;加强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信息互通共享,2019年11月宁淮特别合作区在苏中苏北地区率先实现园区5G网络连续规模布局;水路方面积极推进宁滁港航资源整合,打造江海联运枢纽经济发展高地。

5. 公共资源优势

自成立以来,江北新区加速在教育、医疗方面强功能、补短板、塑品牌。高等教育方面引进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等院校,南京农业大学新校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校区建设有序推进。医疗资源实现从社区医院、三甲医院到高端专科医院全区覆盖。为进一步提升新区在南京都市圈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影响力,新区已经正式启动建设长三角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宁康计划”实质启动。未来江北新区核心区将融合健康医疗、商务商业、文化休闲、生态宜居等多种功能,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活力积聚区和多功能示范区,公共资源的不断集聚和优化为都市圈城市共享高品质教育医疗资源奠定基础。

(二) 新形势下江北新区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功能的挑战

1. 世界格局的变化对江北新区的发展带来较大冲击

一是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复杂带来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资对华、对江北新区的投资,江北新区吸收外资和开拓国外市场难度增加,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落地等受到影响。二是全球价值链大调整影响产业链运转。目前全球价值链进入大调整、大重塑状态,欧美等发达国家加速实施“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等战略,制造业本土回流趋势明显,特别是高端制造领域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不论是市场需求、产业链波动还是经济恢复方面,都给江北新区带来较大的影响。三是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自贸区的探索进程,一些先试先行的政策不能正常开展。

2. 国内区域竞争新格局对江北新区带来一定挑战

一是随着区域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尤其在上海龙头地位更加突出的背景下,鉴于国际高端要素的稀缺性以及全球城市对高端要素的虹吸效应,一定时期内增加了南京及江北新区聚集高端要素的难度。二是随着“环太湖经济圈”互联互通进程加快,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嘉兴等城市发展日显突出,成为长三角地区后军突起的“核心腹地”,对江北新区形成一定压力。三是在中西部城市日益崛起,皖江经济带的建设加速长三角由宁杭“两翼呼应”的格局转向宁杭合“三星拱月”的态势,南京自身的优质资源将在空间扩散中被稀释甚至流失,因此区域的竞争对江北新区在优质要素集聚方面带来一定挑战。四是目前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依靠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积极探索,政策红利和后发优势逐渐显现,对江北新区发展形成较大竞争压力。

3. 江北新区自身城市功能提升的现实障碍

目前江北新区的整体建设和推进中仍然面临一些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一是产业转型有待进一步加强。“两城一中心”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高峰尚未形成,新材料产业仍然一枝独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务迫切。二是安全环保面临较大压力。江北新区未来大型施工建设项目较多,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流动环境事故诱因客观存在,存在较大的安全环保风险隐患。同时在建的南京北站高铁枢纽经济区和转型中的江北新区西坝港区枢纽经济区,可能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生态风险。三是基础公共服务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江北新区现有教育、医疗资源的引进速度与人口增速不匹配,基本公共服务无论是质还是量与江南主城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

四、 南京都市圈战略下江北新区提升区域辐射力的路径

南京都市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不论是对于南京还是对于南京重要核心区——江北新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江北新区应牢牢把握多重国家战略交汇的现实机遇,以自主创新驱动释放高效发展新动能,以产业地标赋能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大开放力度,高质量推进自贸区建设,深化改革突破,多维度扩大和提升主城功能,全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际大循环的开放门户,以国际视野向现代化新主城迈进,同时助力南京引领“南京都市圈”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北翼强核心。

(一) 提升创新引领能力,推进区域协同创新

充分发挥江北新区的科学技术研究优势,放大创新辐射外溢效应,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为主要抓手,聚焦前沿性、关键性、颠覆性技术问题,布局重大科技载体,共建南京都市圈创新共同体,推进城市之间合作共建产业创新平台,联合承接國家科技重大专项,共同开展科技项目攻关,提升和强化江北新区作为创新策源地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的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基地和产业创新基地建设,围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材料、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领域,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一体的全流程创新链,打造内聚外合的开放型产业创新网络。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要素,助力南京引领性创新城市建设,引领“南京都市圈”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中,更广泛地发挥都市圈创新引擎的重要作用,驱动江北新区更高质量发展。

(二) 提升经济辐射能力,探索跨省一体化发展新路径

围绕“两城一中心”地标产业,兼顾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特色,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整合沿江开发区、产业园区、孵化器等优势产业平台,推进沿江一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和园区转型升级,加大低端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打造都市圈沿江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打造区域重要增长极,深入推进南北共建、跨区域联动发展,大力探索“飞地经济”“异地同城化”新模式,深入谋划省级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新路径。

(三) 提升国际合作能力,打造南京都市圈国际化门户

强化开放合作平台建设,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打造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创新平台和开放载体,探索建设重点国别合作示范园区。深入推进自贸区建设,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探索在淮安等条件成熟的城市建设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加快南京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电商产业园和公共海外仓。用制度创新构建投资贸易自由、规则开放透明、监管公平高效、营商环境便利的高标准开放体系。

(四) 提升交通一体化水平,打造综合枢纽中心

加快推进宁合、镇宣、宁淮、宁宣、宁滁、宁扬、宁马城际等铁路建设以及南京北站规划建设,推动宁芜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项目建设,实现南京都市圈城市全部通行高铁或城际铁路,构建以南京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实现都市圈内主要城市半小时高铁通达。在高速公路网上,建成以南京为核心辐射都市圈地区的“一环两横一纵十五射”放射状高速公路网格局。逐步撤销或减少都市圈城市间普通公路收费,研究推进宁镇扬区域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通行试点。重点推动主枢纽、主景区、主城区之间的快联快通,加密过江通道建设,加快形成宁镇扬、宁滁“3011”交通圈(即30分钟的快速通勤圈、1小时的休闲旅游生活圈、1小时的生产要素物流圈)。实施“断头路”畅通工程,滚动编制打通省际市际“断头路”年度计划,提升都市圈公路通达能力。

(五) 提升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推动区域医教资源协作联动

完善优化区域信息设施协同布局,超前部署下一代互联网,率先试验5G、未来网络并普及商务服务,实现千兆高速光纤网络深度覆盖,提升都市圈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水平。发挥江北新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优势,推进都市圈公共服务开放共享。拓展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教育、智慧零售等信息惠民重点项目,推动医疗、教育、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一体化连锁化供给。探索打破跨省行政壁垒和条块分割,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

(六) 提升生态一体化水平,打造绿色生态共保示范区

严格保护跨区域重要生态空间,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共同打造长江生态保护带,构建宁镇山脉、芜马山脉等为主的江南生态屏障以及老山、琅琊山等为主的江北生态屏障。跨越行政区划隔离,研究制定毗邻地区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共同划定生态红线和开发边界,加强房地产开发联动監管,防止城镇连片蔓延开发。推进毗邻区域重点湖泊水库水环境协同治理,重点开展金牛湖等生态环境联合治理。

注释:

①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的阐释,都市圈是指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约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EB/OL].https://www.ndrc.gov.cn/xwdt/ztzl/xxczhjs/ghzc/202012/t20201224_12601 30.html?code=&state=123.

[2]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EB/OL].https://yjglj.sh.gov.cn/csj/zcwj/ghzc/20211224/ edf7de4f25d744f1a1e6505f0b6a3b02.html.

[3]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EB/OL].https://zjnews.zjol.com.cn/zjnews/zjxw/202001/t20200108_11551857.shtml.

[4]江苏省人民政府.《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EB/OL].http://xhv5.xhby.net/mp3/pc/c/202004/01/c759867.html.

[5]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行动方案》的通知[EB/OL].http://fzggw.ah.gov.cn/group6/M00/04/B1/wKg8BmHURkeAE7kDAHaQ00fo-nQ174.pdf.

[6]崔功豪.长三角:从区域合作到一体化发展[J].上海城市规划. 2018,(6):7-8;刘爽,王震,陈晨.空间视角下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述评——政策目标、现实挑战及规划干预[J].城乡规划. 2020,(1):58-69.

[7]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支持和保障南京都市圈共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示范区的决定》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EB/OL].http://www.njrd.gov.cn/hyzl_66742/cwhhy/njsdsljrmdbdhcwwyhdesschy/202010/t20201023_2458736.html;蒯旭光.高质量建设南京都市圈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EB/OL].http://tucsu.tsinghua.edu.cn/info/research_zjsj/1259.

[8]吴海瑾.引领南京都市圈成为长三角北翼强核心[N].南京日报,2021-03-24(A11).

(责任编辑:董玥玥)

(校 对:山 柏)

[收稿日期] 2021-11-30

[作者简介] 叶南客,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南京市社科联原主席,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副理事长、研究员,210018;吴海瑾,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210018;曾盛红,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210018。

作者:叶南客 吴海瑾 曾盛红

第4篇: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让人再次感到不可思议。其实,也并不是第一次看到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片子,只是每次给我的感觉不一样而已,除了震撼,我还体会到了一些其它的东西。我相信,每个用心去看这部片子的人,大概都会有相同的感悟吧。有点遗憾的是,没有字幕,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只能通过画面和人物的表情猜测大概发生了什么事儿。其实,这也差不多就够了。

这部片子比我想象中的要恐怖、伤感,不可思议。那个时代的人的生命,真的就如同蚂蚁一般,轻轻一捏就碎!让我不得不感叹生命之渺小。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竟然看到了很多让我为之动容的场景,为之流泪,面对死亡的从容,身陷囹圄的不屈,直面敌人的无

胃·····一切的一切,真的是很感动!不是只字片语所能说得清的!看着一幅幅画面在我面前掠过,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伤,尽管没有字幕,它就像无声电影一样进行着,除了那令人惊心动魄的音乐。我没办法把那场景形容出来,我相信,任何一个亲眼看过的人估计都无法真切的描绘出来吧。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看到了日本军队中唯一的一个好人,跟其他人相比,他不一样,不能说绝对的不一样,但至少他有同情心,懂得同情弱者,尊重弱者,重视生命。而其它日本人是怎样对待被俘的中国人呢?在巨大的厂房门前,听话的走进去,然后可以看到在破碎的窗口一张张麻木毫无表情的面孔,倒油,放火,掷弹,巨大厂房成了魔鬼的炼火炉。在山坡上,是在被坑埋的百姓,一个个毫无动作面无表情的坐在坑里,然后埋完后,是成群的日本人

在上面舞蹈;再远一点,是一群老军官在训练观摩新军官杀人,在想什么?训练他们的残忍与勇气去杀这些被豢养的中国人!所有所有的场景,简直让人难以想象。他们想尽一些办法,蹂躏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残害儿童、妇女、老人。他们何曾想过,他们也有孩子、有妻子、有老人啊?难道他们也是这样对待老弱妇孺的吗!?人与人之间的差别难道真的这么大!?

最让我感动的,是陆剑雄带领百姓抗战到底的场面,很让人感动。当他们最终也成为俘虏的时候,日本人真的像对待牲畜那样,拿起长竿指着中国人,像狗一样狂叫着赶他们起来,当持久没有人搭理他的时候,陆剑雄第一个站了起来,走向了刚刚屠宰过他们同胞的方向,小豆子站起来了,10岁不到的孩子,然后,我们的战士无声的一个,一个,一个个大义凛然的站了起来,走向了他们的天堂!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淋的鲜血!“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是他们全体呐喊出南京沦陷来最大的吼声!最后的尊严!他们是勇敢的,他们没有丢自己的脸,更没有丢中国的脸,我向他们致敬。

对于如今的现实生活中,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公然捏造事实,谎称南京大屠杀的虚假性。然而,在战争中,无论是被侵略者还是侵略者,都会受到惨痛的伤害,这种伤害不仅是身体上的,而且会深入到灵魂。并且是不可抗拒的。过去我们总是在骂日本人的野蛮,可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本身也是战争的牺牲品。我们没有资格去评论一场战争到底谁对谁错,但如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没有人性没有良知的

侮辱和挑衅,日本,你怎可以说这是捏造?这是多少年积淀下来的中国人的愤怒。的确,日本该反省,为自己曾经所犯下的滔天大罪,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双膝跪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代表德国人向犹太人谢罪,为什么日本人就做不到这点呢?不谢罪就算啦,竟然做出污蔑事实的事,这是全中国人所不能容忍的,不可原谅的。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我想这种感觉跟现在犹太人回望二战集中营毒气室的感觉还不一样,除了悲愤,更多的是屈辱,毕竟这是一国之都,没有经过像样的抵抗就轻言放弃,任自己的子民变成魔鬼刀俎下的鱼肉,对于一个政府来说,是不可原谅的。除了感慨以外,我想,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振邦兴国,从沉痛的历史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日本人认不认罪没关系,我们要做的只是正确认知历史,认知这场战争带给我们的惨痛教训,日本人自有它的报应,如果继续犯错的话,遭到的只会是全中国、全世界人的唾骂。

第5篇: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今天又一次观看了《南京!南京!》这部影片,看完之后令我感触颇深。胸中纵使有着千言万语,有着万千感慨和思绪,怎奈何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此时此刻沉痛、哀伤、悲愤的心!

在电影中陆川曾对战争做过描述:战争的本质说到底是精神的折磨,它是一种文化在你的废墟上舞蹈。在我看来,战争就是一个群体和另一个群体的争斗与厮杀,是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的争斗与厮杀,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利益或保卫利益。争夺的一方为侵略者,保卫的一方为保卫者。同样战争没有对与错,没有是与非,有的只有成与败。因为只有胜利者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益,才是战争的受益者,才是历史的谱写着。

在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日军枕戈待旦,全身凝住,而城里是到处慌忙逃跑的军人和百姓,南京城门下是仅剩不多真正的战士们,还在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在堵住城门,陆剑雄领着士兵对着冲过来的残兵败寇大声疾呼:“不准逃跑!不准弃城!”但我们听到的回答却是:“当官的都跑了!”于是一群胆小而无知的败兵向有着真正军魂和职责的战士扑去,践踏他们的脊梁,蹂躏他们的心脏!当看到这一幕时,我的心在愤怒,我的心在滴血,中华泱泱大国,从古就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古训,但当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真正需要我们的时候,在南京城真的需要士兵战士的时候,看看我们引以为傲的士兵在干些什么?难道当兵就是为了混口饭吃?为了混饷?为了上司?兵,勇也。当我们的国家主权遭到侵犯时;当我们的民族受到威胁时;当我们的人民惨遭屠戮时;士兵不上谁上?哪怕是放弃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义不容辞。

再看这样一幕镜头,一个仅有五个日军士兵组成的小队,小心翼翼行进在南京城内残破的街道上,而路的两旁到处是被绑缚和吊死的人;赤条条的女性尸体;触目惊心的悬挂人头、、、、、、再看当他们发现教堂的动静时,便迅速的向教堂行进。当教堂沉重的大门打开瞬间,他们惊呆了!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心跳加速!那是成群的妇孺儿童畏畏缩缩地站在他们面前,人群静的出奇,当看到日本士兵时惊恐的向后挪去。日军向前挪,他们就向后退。渐渐的,当有第一双手举过头顶,还是拿着枪的手,曾经的士兵的手,紧接着就有无数的手,双手握着枪举过头顶。而日本士兵的五人小队也吓懵了,日军小队长慌忙的喊道:“要救援!叫救援!”当看到这些,作为中华民族儿女的我们作何感想?尤其当看到一双无知懵懂的小女孩也跟随着大人举起双手时,这就是作为父母长辈给她上的人生的第一课吗?------以自己心甘情愿投降来换取自己想象中的生存。当面对敌人时,连拿起自己的武器,用自己的拳头,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抵抗的勇气都没有人,一点血性都没有的人,一点反抗信念都没有的人。等待他们的只有嘲笑和无情的屠杀!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尊严放弃自己的勇气放弃自己的信念,在生活中做人做事时是如此,在面对敌人的侵临,在面对民族的危机时,在面对国土的沦丧,在面对主权的践踏时,更是如此,只有真正敢于用自己一腔热

血去拼搏的人,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人,才有生存的权利和机会,才能更好地生存,只有这样的民族才能永远的屹立不倒。

当看到留守南京城门的将士,这些仅有的血性的中国人,还有坦克中那个受伤的无名英雄,在敌人为所欲为的前进时,坦克与人发出了他们的怒吼!高楼里迸发出他们最后的尊严!这才是中华儿女的本色,才是中华民族的怒吼。短暂的战役,短暂的胜利。当日军增援部队赶到后,随着坦克的被炸,高楼的坍塌。当以为士兵对着还在坚守的战士们说道:“兄弟们,守不住了,都散了吧。”我看到了他们脸上写满了沧桑与坚韧,儿童,屠夫,农民,警察,还有仅剩的国军战士,没有人走,因为这就是家乡,这就是他们最后地方,这就是他们中华儿女的职责,这就是他们日夜所坚守的信念。他们是最后的战士,最后的英雄!他们是中华民族不屈的信念和无所畏惧的力量。

当所有的战俘,无论是平民,士兵,男人,女人,老人,孩子以各种方式惨遭屠戮,那一句“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是他们全体呐喊出自南京沦陷以来最大的吼声!那是他们最后的尊严!密集的枪声,死者的呐喊声,贫民的叫喊声,妇女的凄惨叫声,士兵的麻木呼喊声,楼房坍塌的喘气声,还有歌女麻将桌旁叫糊声、、、、、、这就是真正的南京城,屠杀的残忍只会变本加厉,人们的呐喊只会更加的寂静无几,麻木与不仁只会更加的凝聚在一起,我们自问中华民族到底怎么了?我们的血性我们的勇气哪里去了?

《南京!南京!》激荡着我们的心灵和灵魂。当我们面对国土的沦丧,主权的践踏,民族尊严的侮辱时,我们不能选择逃避,不能选择妥协,不能选择听天由命。我们不仅要面对,还要拿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势,拿出破釜沉舟信念,拿出置之死地而后生决心,然后击溃他打败他征服他,最后勇敢的站起来,抬起我们的头颅,挺起我们的胸膛!

读书使人明智,读史使人明鉴。让我们回顾历史,让我们铭记我们曾经的失败,曾经的屈辱 ,曾经抗日战争中的血和泪,让它时时刻刻的激励和鼓舞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尊严而奋斗。

学院:医学工程学院班级:制药工程12—2班学号:2012215008姓名:赵斌

第6篇:南京南京观后感

两个中国人逃生后的反应是上述幼稚的延续,陆川的意图表现得更加明显。但这个比角川的自杀更加离谱,角川之死的设置至少还符合影片逻辑,而两个中国人的笑和嬉戏连基本的常识都不符合:试问如果有人刚刚从连绵数月的死亡威胁中脱身,而且前途未卜,他能彻底放松吗?南京大屠杀的很多幸存者直到今天仍然有强烈的心理阴影,何况当时刚刚脱身,怎么可能会有如此轻松愉悦的状态?这段被诟病是纯粹活该。

结尾单从技术论,拍得尚可,远景中角川同乡孤零零地竖在那,构图很好,也算是影片中难得的静谧。但是,在压抑了两个多小时候,即便你想“希望”一下,忽然来一段风格上反差如此之大的收场,即便是再热爱和谐本性善良的观众,也难以转过弯来啊。

之所以点这个结尾,就是想说陆川在谋划剧本时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何在绝望中展现希望。完全的绝望是不可取的,倒不是因为那些关于艺术的目的应该怎样怎样的文艺理论,是这部电影涉及的历史如果以这种方式表现,很难被接受,不仅如此,在艺术创建上,除了一味哭诉,也难有什么发展。而且,这毕竟是商业制作,要面对市场的,和这段敏感历史如此纠结的时候,选择完全绝望,几乎是绝路。

其实,这本身就是个难题。观影时,我常有这种感觉:这段不能这么写,这么拍是不对的,但真要想想看应该怎么拍,我发现我也很难给出什么答案。面对这个难题时,陆川给出的答案,以结尾为代表,就不太好。其他各处呢?很多地方,都有类似问题:比如那段“中国不会亡”,比如唐先生有些做作地说“我太太怀孕了”。陆川太想表达那种希望了,结果陷入了俗套中。其实角川之死还是可以找到原型的——《罪与罚》中的斯维德利盖洛夫,但就是这么久远的角色也远比角川要丰满复杂得多。这就像一个困局一样,陆川太想表达希望,甚至牺牲了角色和一些合理性,但最后却谁都没法讨好。其实,在零星的角落表现一下就够了,小豆子对刘烨笑了两次,既有着战友间的默契,又带着些无奈和坦然(特别是第二次),这个细节虽然笑,但是够分量的,遗憾的是陆川让他笑了四次„„

二、是冲突还是纪录?分裂的南京。

前面有文提到过,《南京!南京!》的剧本是失败的,因为其过于散乱的情节,几乎都无法形成构架,最终成了一堆历史的“景片”。

这话对了一半。根据陆川的访谈,看《南京!南京!》的创作过程,陆川自己提到过,他原来写好一个剧本,后来拍的时候,根据拍摄情绪不断修改,删了、加了很多戏,到最后已经面目全非。以这种方式做电影,除非你是掌控力极强的导演或制片人(赛尔兹尼克这种),或者本身就期待影片以散文化或者碎片化方式出现(王家卫的电影,以及斯通的《天生杀人狂》),否则陷入杂乱的状态是很难避免的。作为导演的陆川,掌控力显然还不够。剧本跟着情绪走,情绪跟着拍摄走,到最后,剧本的整一性就会丧失。但根据陆川提到的原来那个商业味更重的剧本来看,在影片中仍然能看见一些影子,但戏剧冲突往往只是出现在单个场景里,而且还时常戏剧性相对不足或者失当,等到整个来看时,就显得乱了。所以看这部电影时,常常会觉得穿越,时而明显感觉到戏味,时而又觉得戏味不足像战场纪录片——没有谁能够有这么好的适应性能够随时在两种风格中转换自如的,作为导演的陆川自己也不能,所

以在需要纪录性的时候,他却总不合时宜地大特写(前1/3)。

这种分裂还表现在他对角色塑造的问题上。陆川自己谈过这部电影和《拉贝日记》的区别,后者按照其标榜和宣传片来看,基本是传统情节剧,陆川刻意要让《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划清界限,按照他的说法,应该是更倾向于全景式纪录的。如果是《拉贝日记》给拉贝很多仰角和大特写,我不会奇怪,因为本身就是要塑造英雄,塑造一个star,给他聚焦是应该的。但《南京!南京!》既然是要追求一种更朴实和平视的角度,那么即便为票房考虑使用一些明星演员,最好也让他们在镜头前“消失”(参考《黑鹰降落》)。但很遗憾,即使是拍得还不错的战斗段落,陆川也没少给刘烨大特写——他的脸被抹了再多的灰,观众也不会认同者是名普通的国军军人,而会因为明星的突出而瞬间出戏。而后给刘烨设计的那段带头赴死,就更有问题了——如果你要让刘烨成为英雄,那么这个桥段设计得不够英雄;如果你要让刘烨是牺牲者之一,又干嘛非让他突出一下?至于唐先生的角色设置,可以看成一条保持尚可的戏剧冲突线,但他最后的死仍然让人感到莫名。或许为了追求一种对前面所犯罪过的救赎感和政治正确,唐先生必须去死,但至少得有个明确的理由,难道陆川是想用唐先生的死来证明日军暴行的完全无理性?与其说这段看起来是日军的无理性,不如说是陆川编剧时的无厘头。

说到这里,又想起陆川在访谈中曾提到的日军屠杀实际上并非个人暴行的叠加,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实际上是军队指令的。顺便回应一句前两天讨论看待南京大屠杀和屠犹问题,那天一时忽视掉了,证明这种组织化的屠杀并不只是动机理性与否问题,如果是个人暴行,那只是军人自身的事情,说不好听,就像党卫军对美军俘虏的屠杀放大一些,如果是来自上层的组织,这就上升到了国家犯罪,性质完全不一样,不仅是屠犹,还有纳粹同样臭名昭著的枪毙政委、饿死乌克兰等政策。那段陆川在访谈中说得很好,但在电影中,很遗憾,他试图表现,但也在这冲突和纪录的游移中草草了事。能看到的,只有似有组织的机枪扫射和占领军头目关于征集慰安妇的提及。不错,从拍摄上而言,屠杀场景,陆川在

四、五个场景间平剪,然后再来一个大摇臂,把屠杀残忍程度的震撼提升了一个档次。但是从对问题的追溯来看,陆川对屠杀的表现,仍然停留在我前面提到过的两部影片水平上,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这点仍然是一点进步都没有。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三、堵门、祭典——两处神来之笔

1、开场的堵挹江门很好。比之日军很难给观众心理代入感的攻城,挹江门场景很能镇得住人,作为定场戏非常好。从静到动,转换得非常快,冲击力极强,同时也给毫无心理预期的观众一个突袭——所有拍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没有一部有这种气魄。

更重要的是这个段落是过去谈及时常常语焉不详的,第一次被如此直接地表现出来,非常好,只是有一点——真实发生的,比电影上呈现的这段,要残酷很多。

2、整部影片,祭典部分可能是争议最大的。

不仅因为它可以看做是对日军气焰的一种宣传,而且还在结构上突兀了一下,很多人看不

明白。

但我觉得,这是影片拍得最好的一个场景,因为这是他最放得开手脚的一个场景,没有考虑太多的票房与现实顾虑,也没有像之前绝望之余仍然想处处留点面包屑做希望(实际扔下去的是馒头),他拍得很纯粹,很干净,镜头剪切得非常流畅,做足了功夫。

他为什么要插进这一段呢?

我的理解是。首先,他要刺激观众。陆川拍摄此片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告诉人们——我们当年那个对手有多么强大,尽管最后我们赢了,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如果说本国首都被人烧杀抢掠仍然不够耻辱的话,陆川选择了这种招魂般的庆典。这已经不是肉体上的冲突了,而是在精神上的压迫。日本人为什么能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这是陆川想回答的问题。而这段就是他想给出的答案: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没什么比这种看起来回归蛮荒状态的祭奠更能表现这种可怕的意志。

但是,在这意志可怕之余,它也会反噬。这个是我想到的,是我根据影像推演的,那就是祭典段落将近结束处角川带有绝望和茫然的吼声。这种意志力其实是非人的,它在摧毁对手的同时,也会让己方的个体消失,出现的只有这一个怪物。丧失个性的民族,必将在盲目中走向毁灭。

然而,陆川选择这种方式,是很冒险的,特别是我感觉他参考了《意志的胜利》的拍摄法,对那些写着部队番号的招魂幡和强壮鼓手的大仰角,极其规整的构图,配上紧张的鼓点,使这段影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倒不担心他因为这个被骂汉奸——那些言论虽然无知,但也没什么害处——我担心的是这段影像与《意志的胜利》相仿的蛊惑力,意志薄弱者可能会吃不消,就像传说中当年北影教授不愿意在课堂上完整播放《意志的胜利》一样。不过世上只有一个三岛由纪夫,而且还死了,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四、《南京!南京!》与历史

这个问题是逃不开的。

前面在谈角川的角色问题时,我已经谈过了,那基本就是我的观点:看得出来,影片确实是建立在相对严格的考证基础上的,没有太明显和太过分的史实错误,但陆川的问题不在于不忠实历史,而是在艺术真实可允许范围内的故作幼稚。当整部影片都是在以接近史实或者号称接近史实的名义下进行时,如果非要捣鼓出类似于角川这种日军战争前期出现几率微乎其微的角色,对戏剧化情节帮助不大(因为太俗套了),而且还会伤害影片的因“史”之名。

关于拉贝的问题,别看陆川在访谈中言辞似乎挑衅味道很足,从影片来看,其实并没有对拉贝进行怎样的丑化,影片中的拉贝,已经做到了他在那种环境下可以做到的一切,只是影片没有将他作为叙事中心罢了。

关于市中心的孙中山像,确实1942年新街口才竖立起孙中山像,如果严格按照史实,这

里就穿越了。但这就是艺术创造的自由了,我看过一张照片,是几个日军士兵羞辱一尊孙中山铜像(可能是中山陵的,具体记不清楚了),这说明类似事情是存在的,稍微转移下时地,并且给国都的沦亡带上些象征性意味,没什么不好。素以考证为长的李敖,写作《北京法源寺》时,不也为了艺术的考虑,把住法华寺的袁世凯穿越到了法源寺?同样理由,可以解释城中那场不曾有过的祭典。这些都不算大问题。

我觉得大问题不是史实上的,是对历史的把握。我们为什么要回顾这段历史?是要去了解其成因,关注其过程,并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比如动机。《南京!南京!》既然已经基本放弃了整一的情节,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得更清楚。我们为什么会被屠杀?仅仅因为敌人的强大?强大了,打败我们了,我们就理应被屠杀?因为敌人兽性,所以我们被屠杀?那么既然创造了角川这么个有良知的角色,以及将日军日常生活表现得这么“正常”,那么这些“正常”人类,为什么会做出非人类的事情?如果说电影表现哲学议题有难度,那么为什么当教堂中发现了甚至多过日军巡逻队的中国士兵时,所有人都选择了举枪?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人却大部分乖乖被杀?陆川在访谈中说得很激动,说要拍抵抗之城,但从影片来看,零星的抵抗归抵抗,屠城归屠城,二者是割裂的。其实挹江门一场如果后面接好了,完全可以解释上面这些,但散乱化的表现,让这些问题很难留下满意的答案。偷懒的人可能只是想着“日军是屠夫、国军太懦弱、百姓太麻木”就收场了。勤快的可能还会留个解释文,但如果要靠解释才能说清楚事情,还要电影干吗?

五、关于陆川

女朋友看完《南京!南京!》,留下一句话:陆川是值得尊敬的。

怎么说呢,我很不喜欢陆川的为人,对他的导演水准也持保留意见,但我赞同她的话:陆川是值得尊敬的。

当初看到过报道,说冯小刚是中国电影圈里最会哭穷的导演,他的投资都是哭诉拉来的。如果只是开玩笑的话,我觉得陆川上这个榜也挺合适的。他很能说,也很会说,而且很爱来事。每次接受采访,他都不忘记哭诉下血泪史,包括当初写《黑洞》剧本被剥削之类的。听得多了,也就习惯了。此番《南京!南京!》的运作,他虽然没有傻到像高群书那样玩道德绑架,但仍然四处放噱头,比如挑衅《拉贝日记》,而事实上,这电影除了题材,几乎也没跟拉贝冲什么。后来他又豪言票房过一亿四,他就跟韩三平裸奔。这放在他自己也倾情对待的电影上,多少是让人有些反感的。我虽然可以理解他的行为——这不是小成本,8000万的投资,是要用票房说话的——但对他的行为,多少有些不屑,觉得这个人太无所不用其极。

但陆川值得尊敬的地方在于,他不是只在炒作上如此,在对待电影上,他也是如此。拍《可可西里》时 的玩命,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南京!南京!》。他也没有因为票房的顾虑而彻底放弃在影片中的一些尝试,在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中国影坛,他的每一步虽然迈得锣鼓喧天,但也确实有这个资格。

他的问题在于,一个好导演,或者说一个合格的导演,不应该是每次都靠题材和拍摄内容才能赢得喝彩的。《可可西里》如是,《南京!南京!》亦如是。拼命固然可贵,但水平不上

去,总有一天会被遗忘的。

六、尾声

其实对于这部电影,我还算是评论得比较客气吧。纠结得狠了,心里非常乱,一股脑就涌出来了。其实,心里纠结的,还是那段历史,无论这电影有多少缺点,不能不承认,影像带来的直接冲击,比印在纸上的统计数据要强烈得多。从这个角度讲,《南京!南京!》已经成功了。

第7篇:《南京南京》观后感

血史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下士问长官:要杀多少人?长官说:不放过任何动物。下士问:孩子要放过吗?长官说:孩子也是动物。-------摘自美国记录的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一段对话哀嚎声回荡在这座死城的上方,刽子手依然手持明刀,带着嗜血的笑狂野在横尸的街道上、郊野里。无辜的人啊,满含无助的眼眸中,映着天空的死灰走在地狱的独木桥上······ 你可知道,在此之前,那幸福的容颜与欢笑,带着对并不富裕的生活的满足与爱护,曾遍布在这片土地上,然-------一切,已不复存在了······

万里长江咆哮,声声是怒,却救不了天下战乱苍生苦;

巍峨昆仑泣泪,滴滴成血,也哭不尽南京城里尘埃路。

看完《南京南京》,我想,大多数人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憎恨又被抛到了一个至高点了吧。那种不带一丝人性的摧残,生生地把中国,践踏。不知道当他们把明晃晃的尖刀对着无辜百姓脖颈、身体的任一处时,他们可曾想到,那些都是血肉筑成的生命,和他们,毫无差别。他们故土里,也有白发苍苍的父母、翘首以盼的妻子、天真无邪的孩子

五千多年来,华夏子孙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存,把美好的文明播撒,将爱传递。我们自古以来奉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我们的生活,有美好的希望,以及奠基希望的现实。当唐代将文明与邻国相连接起来的时候,日本是臣服于我们的,因为那富强的国家与深厚的文化。

而他们强大之后,中国呢?!

不得不说,那残忍地血史,中国人,也要肩承一定的责任。中国人,老是把“泱泱大国”的名号挂在嘴边,啃着祖先的本儿,不思进取,还“一本正经”得斥责那些追求革新的人,斩断了新时代的苗儿,在苟延残喘中逐渐没落于世界之林。想当年,唐朝盛世,日本使节出使中国,带回去了我们的文明,在那儿播种、生根、发芽,结出的果儿却比母株还要强壮。回过头来,中国已被大鸦侵蚀到髓骨,华夏土地上空笼罩着片片阴霾。阴霾中,渐渐伸来了日本的魔爪,中国,还睡着么?

南京城里死灰般的氛围,就像千疮百孔的人间炼狱,也许,也会唤起一些人的良知,就像角川问道:其实活着比死去更痛苦,对吧?

对吧?对吧!那种苦难,不只是对中国人的一种直接摧残,更加是对有些有良知的日本人的折磨。当他们白发苍苍的时候,看着自己满堂的儿孙,想起那些曾粘在自己手上的鲜血,可怜的老人、无辜的女人、弱小的儿童

今天所受到的痛苦,希望不会再有今天。---魏特琳

中国要强大起来,不管在哪个方面。把那些要企图让我们国家分裂、内讧的邪风歪气狠狠的压制住。

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们要自豪地说: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中国人!

第8篇:《南京南京》观后感

序: 这是一部非常沉重的电影。

很小的时候,就从课外书上知道了南京大屠杀,小时候只是一味地咬牙切齿,还不曾有更多的感受。之前看过两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一部《屠城血证》,一部《南京大屠杀》,前者对屠戮和奸淫着的笔墨更多,后者在故事流畅性和具体场面掌控上更好(小学看的片子,草鞋岭一段印象很深,陆川在机枪屠杀段落时机位上似有借鉴),但给我的感觉并不比书上更具体,尤其是两个都试图以一对中日夫妇的悲剧作主线,太矫情,其实思路并不必八十年代中日蜜月期时拍的《一盘没下完的棋》高明多少。但当看完《南京!南京!》,我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看见马路两边密密麻麻的人和车辆,忽然有种陌生感。这就是我刚才在电影里看到的那个满目疮痍的城市?我不知道其他人看这电影时会不会这样,这部电影让我产生一种强烈的恐惧感,先不管这电影其他方面怎样,至少成功地将氛围调适到位了。或许客观来说,影片本身在血腥和残酷上在我看过的电影中,离极点还远,但也许是我不停自我暗示“这是我脚下的城市、这是我脚下的城市”的作用吧,看完之后真的感到害怕。倒不是怕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的伤害,而是不知道自己如果进入这样的绝境,我能做什么。

看完了,有很多想表达的,但纠结着,一直说不出来。这两天,情绪其实一直很低落。感谢版上还有人自告奋勇供我调戏,如果不是在这些节目上的宣泄,恐怕我更难摆脱这种情绪。我对自己影评的要求是:拒绝感性描述。但在脑中回放这部电影时,很难跳出来冷眼旁观。而且不仅仅是感情,历史、时政以及关于这部海量的信息与八卦,都在我眼里滚来滚去。好罢,把这些抒情的废话宣泄掉,我开始说话了。

一、开头先批结尾的败笔

这部电影的剧本是有问题的,尤其是结尾。

如果纯粹按照影片的情节来理解,结尾是合理的:角川的角色设置一直是良知未泯,所以他放人合理;在受了很多刺激后,对慰安妇百合子的个人感情某种意义上是唯一寄托,但百合子也死了,这成了压垮骆驼的唯一稻草;两个中国人死里逃生,重获希望,笑一笑也没什么不对;整个片子最后还是应该给人一点希望的。

下面一条条细说,其实不仅涉及结尾,也会涉及很多影片整体上的问题。

是的,如果按照角川这个角色设置的逻辑往下走,他的结局非常合理。以角川视角为事实的叙事主线,遭到很多人诟病,但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反而算是填补一个空缺,问题在于,除了伍迪·艾伦的《战争与和平》,我从没见过这么纯情到幼稚的角色。陆川的意思其实不是让人糊涂,而是过于明白了,想来人性人性,但问题在于,这样做幼稚到可笑。其实,即使角川这个角色性格及各方面不修改,参照《桂河大桥》中亚力克坚尼斯扮演的英国军官最后含义暧昧的扑倒,他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而且在角色的塑造上也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如果有人要以历史真实vs艺术真实来较真一下,那这段的说服力就更差了,日军在战争中不乏自杀者,但因厌战情绪而自杀的,在自杀者中大约只有1/4000(感谢puma兄提供的资料)。更何况,这还是处在日军战事顺利的战争初期。

两个中国人逃生后的反应是上述幼稚的延续,陆川的意图表现得更加明显。但这个比角川的自杀更加离谱,角川之死的设置至少还符合影片逻辑,而两个中国人的笑和嬉戏连基本的常识都不符合:试问如果有人刚刚从连绵数月的死亡威胁中脱身,而且前途未卜,他能彻底放松吗?南京大屠杀的很多幸存者直到今天仍然有强烈的心理阴影,何况当时刚刚脱身,怎么可能会有如此轻松愉悦的状态?这段被诟病是纯粹活该。

结尾单从技术论,拍得尚可,远景中角川同乡孤零零地竖在那,构图很好,也算是影片中难得的静谧。但是,在压抑了两个多小时候,即便你想“希望”一下,忽然来一段风格上反差如此之大的收场,即便是再热爱和谐本性善良的观众,也难以转过弯来啊。

之所以点这个结尾,就是想说陆川在谋划剧本时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何在绝望中展现希望。完全的绝望是不可取的,倒不是因为那些关于艺术的目的应该怎样怎样的文艺理论,是这部电影涉及的历史如果以这种方式表现,很难被接受,不仅如此,在艺术创建上,除了一味哭诉,也难有什么发展。而且,这毕竟是商业制作,要面对市场的,和这段敏感历史如此纠结的时候,选择完全绝望,几乎是绝路。

其实,这本身就是个难题。观影时,我常有这种感觉:这段不能这么写,这么拍是不对的,但真要想想看应该怎么拍,我发现我也很难给出什么答案。面对这个难题时,陆川给出的答案,以结尾为代表,就不太好。其他各处呢?很多地方,都有类似问题:比如那段“中国不会亡”,比如唐先生有些做作地说“我太太怀孕了”。陆川太想表达那种希望了,结果陷入了俗套中。其实角川之死还是可以找到原型的——《罪与罚》中的斯维德利盖洛夫,但就是这么久远的角色也远比角川要丰满复杂得多。这就像一个困局一样,陆川太想表达希望,甚至牺牲了角色和一些合理性,但最后却谁都没法讨好。其实,在零星的角落表现一下就够了,小豆子对刘烨笑了两次,既有着战友间的默契,又带着些无奈和坦然(特别是第二次),这个细节虽然笑,但是够分量的,遗憾的是陆川让他笑了四次„„

二、是冲突还是纪录?分裂的南京。

前面有文提到过,《南京!南京!》的剧本是失败的,因为其过于散乱的情节,几乎都无法形成构架,最终成了一堆历史的“景片”。

这话对了一半。根据陆川的访谈,看《南京!南京!》的创作过程,陆川自己提到过,他原来写好一个剧本,后来拍的时候,根据拍摄情绪不断修改,删了、加了很多戏,到最后已经面目全非。以这种方式做电影,除非你是掌控力极强的导演或制片人(赛尔兹尼克这种),或者本身就期待影片以散文化或者碎片化方式出现(王家卫的电影,以及斯通的《天生杀人狂》),否则陷入杂乱的状态是很难避免的。作为导演的陆川,掌控力显然还不够。剧本跟着情绪走,情绪跟着拍摄走,到最后,剧本的整一性就会丧失。但根据陆川提到的原来那个商业味更重的剧本来看,在影片中仍然能看见一些影子,但戏剧冲突往往只是出现在单个场景里,而且还时常戏剧性相对不足或者失当,等到整个来看时,就显得乱了。所以看这部电影时,常常会觉得穿越,时而明显感觉到戏味,时而又觉得戏味不足像战场纪录片——没有谁能够有这么好的适应性能够随时在两种风格中转换自如的,作为导演的陆川自己也不能,所

以在需要纪录性的时候,他却总不合时宜地大特写(前1/3)。

这种分裂还表现在他对角色塑造的问题上。陆川自己谈过这部电影和《拉贝日记》的区别,后者按照其标榜和宣传片来看,基本是传统情节剧,陆川刻意要让《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划清界限,按照他的说法,应该是更倾向于全景式纪录的。如果是《拉贝日记》给拉贝很多仰角和大特写,我不会奇怪,因为本身就是要塑造英雄,塑造一个star,给他聚焦是应该的。但《南京!南京!》既然是要追求一种更朴实和平视的角度,那么即便为票房考虑使用一些明星演员,最好也让他们在镜头前“消失”(参考《黑鹰降落》)。但很遗憾,即使是拍得还不错的战斗段落,陆川也没少给刘烨大特写——他的脸被抹了再多的灰,观众也不会认同者是名普通的国军军人,而会因为明星的突出而瞬间出戏。而后给刘烨设计的那段带头赴死,就更有问题了——如果你要让刘烨成为英雄,那么这个桥段设计得不够英雄;如果你要让刘烨是牺牲者之一,又干嘛非让他突出一下?至于唐先生的角色设置,可以看成一条保持尚可的戏剧冲突线,但他最后的死仍然让人感到莫名。或许为了追求一种对前面所犯罪过的救赎感和政治正确,唐先生必须去死,但至少得有个明确的理由,难道陆川是想用唐先生的死来证明日军暴行的完全无理性?与其说这段看起来是日军的无理性,不如说是陆川编剧时的无厘头。

说到这里,又想起陆川在访谈中曾提到的日军屠杀实际上并非个人暴行的叠加,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实际上是军队指令的。顺便回应一句前两天讨论看待南京大屠杀和屠犹问题,那天一时忽视掉了,证明这种组织化的屠杀并不只是动机理性与否问题,如果是个人暴行,那只是军人自身的事情,说不好听,就像党卫军对美军俘虏的屠杀放大一些,如果是来自上层的组织,这就上升到了国家犯罪,性质完全不一样,不仅是屠犹,还有纳粹同样臭名昭著的枪毙政委、饿死乌克兰等政策。那段陆川在访谈中说得很好,但在电影中,很遗憾,他试图表现,但也在这冲突和纪录的游移中草草了事。能看到的,只有似有组织的机枪扫射和占领军头目关于征集慰安妇的提及。不错,从拍摄上而言,屠杀场景,陆川在

四、五个场景间平剪,然后再来一个大摇臂,把屠杀残忍程度的震撼提升了一个档次。但是从对问题的追溯来看,陆川对屠杀的表现,仍然停留在我前面提到过的两部影片水平上,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这点仍然是一点进步都没有。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三、堵门、祭典——两处神来之笔

1、开场的堵挹江门很好。比之日军很难给观众心理代入感的攻城,挹江门场景很能镇得住人,作为定场戏非常好。从静到动,转换得非常快,冲击力极强,同时也给毫无心理预期的观众一个突袭——所有拍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没有一部有这种气魄。

更重要的是这个段落是过去谈及时常常语焉不详的,第一次被如此直接地表现出来,非常好,只是有一点——真实发生的,比电影上呈现的这段,要残酷很多。

2、整部影片,祭典部分可能是争议最大的。

不仅因为它可以看做是对日军气焰的一种宣传,而且还在结构上突兀了一下,很多人看不

明白。

但我觉得,这是影片拍得最好的一个场景,因为这是他最放得开手脚的一个场景,没有考虑太多的票房与现实顾虑,也没有像之前绝望之余仍然想处处留点面包屑做希望(实际扔下去的是馒头),他拍得很纯粹,很干净,镜头剪切得非常流畅,做足了功夫。

他为什么要插进这一段呢?

我的理解是。首先,他要刺激观众。陆川拍摄此片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告诉人们——我们当年那个对手有多么强大,尽管最后我们赢了,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如果说本国首都被人烧杀抢掠仍然不够耻辱的话,陆川选择了这种招魂般的庆典。这已经不是肉体上的冲突了,而是在精神上的压迫。日本人为什么能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这是陆川想回答的问题。而这段就是他想给出的答案: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没什么比这种看起来回归蛮荒状态的祭奠更能表现这种可怕的意志。

但是,在这意志可怕之余,它也会反噬。这个是我想到的,是我根据影像推演的,那就是祭典段落将近结束处角川带有绝望和茫然的吼声。这种意志力其实是非人的,它在摧毁对手的同时,也会让己方的个体消失,出现的只有这一个怪物。丧失个性的民族,必将在盲目中走向毁灭。

然而,陆川选择这种方式,是很冒险的,特别是我感觉他参考了《意志的胜利》的拍摄法,对那些写着部队番号的招魂幡和强壮鼓手的大仰角,极其规整的构图,配上紧张的鼓点,使这段影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倒不担心他因为这个被骂汉奸——那些言论虽然无知,但也没什么害处——我担心的是这段影像与《意志的胜利》相仿的蛊惑力,意志薄弱者可能会吃不消,就像传说中当年北影教授不愿意在课堂上完整播放《意志的胜利》一样。不过世上只有一个三岛由纪夫,而且还死了,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四、《南京!南京!》与历史

这个问题是逃不开的。

前面在谈角川的角色问题时,我已经谈过了,那基本就是我的观点:看得出来,影片确实是建立在相对严格的考证基础上的,没有太明显和太过分的史实错误,但陆川的问题不在于不忠实历史,而是在艺术真实可允许范围内的故作幼稚。当整部影片都是在以接近史实或者号称接近史实的名义下进行时,如果非要捣鼓出类似于角川这种日军战争前期出现几率微乎其微的角色,对戏剧化情节帮助不大(因为太俗套了),而且还会伤害影片的因“史”之名。

关于拉贝的问题,别看陆川在访谈中言辞似乎挑衅味道很足,从影片来看,其实并没有对拉贝进行怎样的丑化,影片中的拉贝,已经做到了他在那种环境下可以做到的一切,只是影片没有将他作为叙事中心罢了。

关于市中心的孙中山像,确实1942年新街口才竖立起孙中山像,如果严格按照史实,这

里就穿越了。但这就是艺术创造的自由了,我看过一张照片,是几个日军士兵羞辱一尊孙中山铜像(可能是中山陵的,具体记不清楚了),这说明类似事情是存在的,稍微转移下时地,并且给国都的沦亡带上些象征性意味,没什么不好。素以考证为长的李敖,写作《北京法源寺》时,不也为了艺术的考虑,把住法华寺的袁世凯穿越到了法源寺?同样理由,可以解释城中那场不曾有过的祭典。这些都不算大问题。

我觉得大问题不是史实上的,是对历史的把握。我们为什么要回顾这段历史?是要去了解其成因,关注其过程,并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比如动机。《南京!南京!》既然已经基本放弃了整一的情节,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得更清楚。我们为什么会被屠杀?仅仅因为敌人的强大?强大了,打败我们了,我们就理应被屠杀?因为敌人兽性,所以我们被屠杀?那么既然创造了角川这么个有良知的角色,以及将日军日常生活表现得这么“正常”,那么这些“正常”人类,为什么会做出非人类的事情?如果说电影表现哲学议题有难度,那么为什么当教堂中发现了甚至多过日军巡逻队的中国士兵时,所有人都选择了举枪?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人却大部分乖乖被杀?陆川在访谈中说得很激动,说要拍抵抗之城,但从影片来看,零星的抵抗归抵抗,屠城归屠城,二者是割裂的。其实挹江门一场如果后面接好了,完全可以解释上面这些,但散乱化的表现,让这些问题很难留下满意的答案。偷懒的人可能只是想着“日军是屠夫、国军太懦弱、百姓太麻木”就收场了。勤快的可能还会留个解释文,但如果要靠解释才能说清楚事情,还要电影干吗?

五、关于陆川

女朋友看完《南京!南京!》,留下一句话:陆川是值得尊敬的。

怎么说呢,我很不喜欢陆川的为人,对他的导演水准也持保留意见,但我赞同她的话:陆川是值得尊敬的。

当初看到过报道,说冯小刚是中国电影圈里最会哭穷的导演,他的投资都是哭诉拉来的。如果只是开玩笑的话,我觉得陆川上这个榜也挺合适的。他很能说,也很会说,而且很爱来事。每次接受采访,他都不忘记哭诉下血泪史,包括当初写《黑洞》剧本被剥削之类的。听得多了,也就习惯了。此番《南京!南京!》的运作,他虽然没有傻到像高群书那样玩道德绑架,但仍然四处放噱头,比如挑衅《拉贝日记》,而事实上,这电影除了题材,几乎也没跟拉贝冲什么。后来他又豪言票房过一亿四,他就跟韩三平裸奔。这放在他自己也倾情对待的电影上,多少是让人有些反感的。我虽然可以理解他的行为——这不是小成本,8000万的投资,是要用票房说话的——但对他的行为,多少有些不屑,觉得这个人太无所不用其极。

但陆川值得尊敬的地方在于,他不是只在炒作上如此,在对待电影上,他也是如此。拍《可可西里》时 的玩命,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南京!南京!》。他也没有因为票房的顾虑而彻底放弃在影片中的一些尝试,在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中国影坛,他的每一步虽然迈得锣鼓喧天,但也确实有这个资格。

他的问题在于,一个好导演,或者说一个合格的导演,不应该是每次都靠题材和拍摄内容才能赢得喝彩的。《可可西里》如是,《南京!南京!》亦如是。拼命固然可贵,但水平不上

去,总有一天会被遗忘的。

六、尾声

其实对于这部电影,我还算是评论得比较客气吧。纠结得狠了,心里非常乱,一股脑就涌出来了。其实,心里纠结的,还是那段历史,无论这电影有多少缺点,不能不承认,影像带来的直接冲击,比印在纸上的统计数据要强烈得多。从这个角度讲,《南京!南京!》已经成功了。

第9篇:《南京 南京》观后感

《南京 南京》影评

一场人性屠戮的黑白映像

看到片名,脑海中便觉得诸如此类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视作品,定会极力堆砌血腥、残忍的镜头,渲染这场浩劫所带来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从而达到其煽情的效果,实现其商业价值,所以每每看完后总是让观众除了积蓄满腔的屈辱感以外别的什么都没有留下。

然而,《南京 南京》却能不落窠臼,整部电影用黑白的镜头诠释了大屠杀背后的悲情色彩,颇也理性,不管是屠杀的还是虐待的镜头,都冷静得可怕,完全跳离了任何感情。这也是对这场悲剧的客观展示。

更具历史张力的是,电影熟练地从各个角度展现了这场屠戮。拷问战争,也抒发了导演本身对这场战争的思考。

陆剑雄,是影片为数不多的正面形象之一,城破之后组织一些不愿投降的士兵展开了对日本军队的殊死抵抗。也算是本片一个民族主义的支点。不过着墨太少,也侧面烘托出这场屠杀的残酷性。

唐先生,谦逊得近乎软弱,一副黑框眼镜,也透出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气质,城破之后,出于对拉贝和日本军队的幻想,做了一名 “汉奸”,但当女儿、妹妹惨死之后,他也用生命的代价来完成了一场自我救赎,当然,这种救赎也是带有强烈知识分子色彩的。

姜淑云,巾帼不让须眉,以柔弱的身躯对抗着丧失人性的日本侵略者,只身管理着所谓的“安全区”最后慷慨就义。拉贝,最忘不了的是他临走前给人群作出的一跪。像极了《辛特勒的名单》里面辛特勒懊悔没能多救点犹太人所留下的泪水。

谈到日本人,想必国人大多会涌起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一场场屠杀,日本人的麻木,甚至是笑容,让我恨得咬牙切齿,当电影里一句句裸尸躺在地上的时候,我也恨不得冲进镜头里将日本人千刀万剐。

诚然,日本于我们有血海深仇,不少国人也对日本人深恶痛绝,斥之所作所为不是人。

但是,既然称之为日本人,所以日本人也能称之为人的。只是他们被也这场战争泯灭了人性。

提到日本人,便不得不提到角川这个角色了。角川是《南京!南京!》的主线,揭示战争的本性。他是个双手沾满鲜血的罪人,但同时他又是个受害者。他奉命来到中国,是日本军人中的另类,被队友称为"读过书的人"的他,敏感、涉世未深,甚至在参战之前都还没有交过女朋友。他信仰军国主义,同时信奉耶稣,他一边犯罪的同时还一边自我挣扎,他在群体中还保持着个体意识,保持着人性的思考。

百合子抱着角川哭了的那个镜头,也让我颇为触动,作为军妓,没有人像角川那样尊重百合子,在乎百合子的感觉,

而且角川的的不知所措也很可爱。简而言之,角川是唯一一个没有把 百合子当成工具,而是当成人的人。所以她哭了。这也侧面烘托出角川隐藏在黑暗背后的人性。

很显然,通过角川这样一个清醒着的日本队长,这场战争里,我们看到人们群体疯狂,群体冷漠的背后忽略掉的人性,或者看到人们抗争的无能为力,角川看到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恐慌中死去,他却没有力量改变这一切,这是清醒者的悲哀与绝望。最终,死了总比活着好。他死了。角川的死表达了这场战争在清醒者的眼里,只要拥有哪怕一点点的人性,也足以崩溃。这便是屠杀的极度残忍所在。

角川始终都忘不了百合子,日本人的情感也能牵引着观众进行思考,亦或许,为了平息观影后观众可能爆发的民族主义情感,导演陆川在片尾,给了角川一个归宿,给了中国人民一个交代,一个谢罪。

他死了,挣扎结束了。但是,这场战争没有结束,这场屠戮没有结束,由此观之,南京大屠杀,不仅是对生灵的屠戮,也是对人性的屠戮。

去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之际,媒体报道参加悼念的人越来越少,并呼吁勿忘国耻。

南京大屠杀是南京这座六朝古都的梦靥,而《南京南京》也给了这场屠杀来了一个正面全裸的镜头。

诚然,那段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离我们越来越

远。特别是我们年轻人,从小便疏于接受诸如此类的爱国主义教育。前些年,著名歌星王**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称不知道南京大屠杀,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我们需要正视这一段历史,深刻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别人。

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抓起来,不爱国,何谈立国,何谈发展。媒体应当充分发挥职责,将这段历史告诉所有的人:我们的幸福,是用杀戮堆砌起来的,是用鲜血堆砌起来的。而不是仅仅通过几部纪念片、商业电影来获取关于这段记忆的只言片语。

南京大屠杀这段记忆没有像二战犹太集中营那样进入人类的历史里,它一直只是中国人的记忆。外部世界并没有站在我们的立场去同情我们,甚至是在用一种比较质疑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情。日本右翼反华分子一直鼓噪让侵华战争退出教科书,或者扭曲史实。抹杀掉这段充斥血和泪的记忆。《南京 南京》的上映,也给了其一记响亮的耳光。忽视历史就等于丧失人性。

陆川在导演该影片过程中,除了中国人的角色,也加入了普通日本士兵的视角。可信度会更高,也更加客观。这样能让所有的外国观众都能够去客观认识南京大屠杀,并且从人道主义和反战的角度去真正同情中国人遭受的这种灾难。

逝者已矣,生者奋发,有屈辱才有奋发,唯有正视历史,并吸取教训,才是一个大国人民所应有的姿态。

上一篇:关于援藏管理办法下一篇: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