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高校公共艺术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这也是非职业教育的概念。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全面素养的社会个体。高校应在通识教育的具体指导下,进一步提升对公共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为学生全方位素养发展提供综合教育平台。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通识教育高校公共艺术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识教育高校公共艺术论文 篇1:

通识教育视野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摘 要: 本文从我国通识教育理念的视野下,从高校艺术教育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内容与结构)、实施策略方面进行探讨,发掘公共艺术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特殊作用,这也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课程体系建设

近年来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很多,有的从其本原进行研究,有的着眼于它的本质,也有的从它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入手,李曼利博士在其专著《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中就整理出50种西方学者关于通识教育的定义,百花齐放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通识教育意义和内涵的理解。在理念的层面,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为教育界普遍认同,但教育理念和教育课程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观念和理念从理想到现实,必须走一段“课程化”的道路。在课程化的过程中如何协调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通识教育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在课程建设中如何定位、设定目标、设计编排课程体系、建立课程评价,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特殊作用,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形式和最有效途径。其内容形式丰富,注重艺术情感、审美精神的濡染,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另一种实现个性价值的途径,是其他教育不能代替的。如何使艺术类公共选修课不成为学生只为了拿到学分的一门课,如何使学生艺术社团不成为以学校名义争得各种荣誉,或在各种场合点缀气氛的一种工具,如何使校园文化生活不是停留于各种形式的各种演出、比赛上,而是使公共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实施美育、贯彻素质教育的极佳载体,并发挥它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人格方面的最大潜能,应该成为每一所高校都认真思考的问题。

“通识教育”的理念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资源,使我们更为深入全面地思考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和实施方式。大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应当定位在向学生讲授艺术方面的相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让学生掌握欣赏、辨别和批判艺术的方法,逐步成为有艺术修养的观众或听众。在潜移默化的艺术鉴赏和创造的过程中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和心理结构,并重建对生命、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从而成为真正的“综合人才”。而“综合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抱负等素质,都必须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才能够进入施教者的视野,并通过艺术教育等载体得以造就。

课程目标是课程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织形态、教程的安排、课程标准的制定,目标控制着课程,也因而控制着教育过程和学生。[1]因此,制定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目标是通识教育课程开展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认为通识教育课程具体应该达成以下目标。

(一)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促进人格的完善。

韩健敏(2001年)提出,要确立人文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不仅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他们真善美的心灵,构建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2]艺术教育的人文性有非常广泛的内容: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健全人格及感知力、想象力,培养对各类艺术作品的认知分辨和鉴赏和批判的能力及创造意识,对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

我国台湾学者黄俊杰(2003)强调通识课程设计中应体现“多元主体并立精神”,其主体是指人类文化中各种思想体系如儒家、佛教、基督教……是一个“自主”与“自由”的“主体”,都可以将其价值在现实世界中加以“客体化”而成为具体存在。[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要体现出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关注,又要体现出对其他国家及民族的文化艺术的重视。国外一些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已考虑了此类问题,如哈佛大学“文学和艺术”课程中不仅有《美国的文学与美国的环境》,还有诸如《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非洲艺术中的王权与神话》等众多课程。

(三)构建广博的知识体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促进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

通识教育作为一个引进的教育理念,要适应我国的文化背景、教育传统和社会发展需要,必须经过本土化的改造。我們完全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本地民族、民间的文化积淀,不断地拓宽与完善艺术课程的形式和内容。除了关注艺术学科知识内容外,还要关注跨学科和对国际普遍关注的课题内容,增强艺术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从理论上说,公共艺术是过程的艺术,它注重的是作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公共艺术常常可能是一个社会活动,是一个有时间过程的社会事件,它会不断呈现出新的意义,在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得到训练和强化的同时,健全心理结构,塑造完美人格,开发创造性智慧,提高自身整体素质,这才是艺术教育的目标。

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选择

(一)基本框架的构建与设计理念。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群一般都是以艺术、绘画、戏剧、戏曲、舞蹈、音乐、影视、书法八大艺术门类为基本框架进行构建,主要包括艺术学科理论、艺术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艺术选修课的设立不是针对一个学生的艺术教育,而是针对普通高校非艺术类所有学生的教育。为了确保这种教育有广泛的全面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在内容、教学组织等方面都应进行精心设计,体现横向和纵向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多样性和深度。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在艺术领域的教育需求,应该包含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学生可以选修其中的一门完成最低学分的要求,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能力与兴趣,有计划地对艺术进行系统、完整的了解,包括对各门各类的形式特点、风格流派和社会作用等获得较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体系的内容和目的。

课程体系按纵向与横向的设计,形成了纵横包络下的高校公共艺术课课程体系的构架。纵向课程划分为核心、提高、实践三大块。

核心课程是基础通识课,涵盖三门以上学科,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艺术基础知识体系,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艺术思维能力,解决他们入门的问题,所以称之为基础课。内容以艺术在不同时期艺术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为线索,梳理中外艺术发展史脉络,构建艺术知识体系,了解艺术本质。根据教育部要求,学校必须安排一定的师资开设类似的基础性课程,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提高课程按基础到提高的原则又划分为修养提高课、学科交叉课两类,至少涵盖一门或两门学科。修养提高课的目的在于针对完成通识基础课后学生希望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艺术修养的要求,帮助学生从历史、文化、社会和科学的角度进一步理解艺术,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艺术美的基础上,运用现有的艺术知识和理论来解释、品味、分析美的缘由,寻找和评价美的对象之所以美的深层意蕴,即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实现人格的完善。这部分课程包含艺术领域中的各方面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多样性,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远程教育,也可以采用论文写作或讲座等方式。这类课程中特意涉及了广东音乐课程,是为了体现本土文化教育的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学校可根据师资条件选择性地开设类似的课程。学科交叉课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和知识面的广泛性等特点而设置。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引起了许多新兴学科的产生。通过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当代大学生知识面广泛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实践课程划分为理论和实践及艺术团排练两类。实践是提高艺术修养最有效、最快乐、最直接的方法。(1)理论和实践这类课程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而设置,一方面顺应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另一方面为特长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带动更多学生加入到社团活动中来,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鉴于中国升学、高考压倒一切的特殊国情,大部分学生被剥夺了应有的艺术学习机会。一些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得到艺术实践学习,获得中、小学失去的学习机会。(2)艺术社团是学校艺术教学的亮点,在校园人文艺术氛围营造的过程中要起到带头、示范和推动作用。将学生艺术团的排练纳入教学课程体系中,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鉴于以上考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具体内容如下表所列。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三、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艺术教育专业教师通识教育意识的培养和教学能力的开发。

课程的具体实施需要教师来完成,一名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受长期以来我国艺术专业教育重技能轻文化的思想的影响,多数艺术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先天不足。大多从艺术院校毕业的教师,本身在校期间受专业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的影响,雖然对专业知识精通,但绝大多数艺术教师没有学习过教育理论,对知识的整体认识程度也不够深刻。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出现了教学工作量、教师教学投入不平衡的情况。专职艺术教师除了艺术教学工作外,还承担着大量“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而这部分工作通常没有纳入教师工作量计算,使得担任艺术教育课的教师疲于奔命,时间精力的付出不在教学科研上,更谈不上考虑和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识教育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十分高。教师本身需要有较为完整的学科结构,至少对某一专业的相关学科或临近学科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应该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功底。良好的授课技巧和与学生间的沟通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学校要重视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的培训和开发,优化整体结构,使教师适应通识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开发适合各校自身条件的通识教育艺术课程体系。

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要求:“各高等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有条件的学校,应将任意性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4]

综合性大学本身拥有学科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的有利条件,隶属于艺术学院的艺术教育可以开设艺术选修课程和综合课程,在课程组织方面实行自由选修模式,在课程结构方面采用横跨型模型。多科性院校学科体系不够完善,师资力量不均衡,隶属于公共课教学部门的艺术教育课程,可以采用核心课程或分布必修模式,课程结构则采用并列性结构模式以弥补学科结构的缺陷。学科结构比较单薄的或单科性院校由于历史的原因,学科专业较为狭窄,很难建立理想的通识教育体系,艺术教育挂靠美育、团委或教务处等职能机构,应加强导论课程、共同核心课程和跨学科综合课程的建设。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可以通过联合组建高校联合体,共同开发一个可共享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利用网络条件远程教学、考核、评价。根据艺术教育实践性突出的特点,还可以向社会聘请艺术名家、民间艺人来学校担任指导老师。通过系列专题讲座,艺术家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等活动,逐步构筑和完善以艺术类核心课程为主,人文素质教育讲座、实践课程等第二课堂教育为补充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通识教育下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具体化,有固定学分、有课时保障、有统一要求,师资配备稳定到位,高质量、有计划、系统地开设艺术教育课,不过分偏向专业化,有广阔的覆盖面,把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教学过程。各校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科条件、学生需求、社会需要、师资力量等各种条件寻找一个合适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三)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与一般课程不同,公共艺术课程不仅有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更重视对人的艺术素养、人格完善、能力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关注人的发展过程。对于知识的掌握,采取考试等传统手段就可以达到评估的目的。而对能力、情感和人格等方面的评价,由于是动态变化的,而且每个个体又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给评价造成很大困难。

科学的评价应该针对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这是保证教与学质量可持续提高的重要环节。要从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出发评价教师的工作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教的评价应该包含对课程的管理考核。艺术课程所特有的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严谨与活泼交织在一起的教学形式,需要实施者更加注重规范。对于学的考核与评价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更好地把握以后学习的方向。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哈佛大学经常采用论文、家庭作业(阅读、写文章、做实验、做科研项目)、问题讨论的参与程度作为考核依据;上世纪80年代美国高校广泛应用一种“档案袋评价方法”,把学生的艺术作品、探究过程及创作和表演的图像资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都搜集起来,对学生学习的整体进行评量,非常有效。我们应该尽快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评价体系。

四、结语

教育理念是指导性的纲领,它通过教育课程来实现。通识教育对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的发展指出了发展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部门和任课老师需要共同努力,积极探索适合各个高校具体情况的课程体系。一个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注重民族民间文化)、兼顾认知与创造力(艺术欣赏、艺术实践)为特点、符合当代我国大学生思想特点的艺术课程体系,是通识教育理念融入教育课程的现实性的实践。未来公共艺术教学的改革,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入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99.

[2]韩健敏.人文教育:21世纪高等教育的基础工程[J].重庆师院学报,2002,(2).

[3]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台北:乐学书局,2003:161.

[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DB/OL].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2006-03-08.

[5]冯元元.试论大学通识教育目标下的艺术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

[6]苏丹娜,李文轶.理工科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7]龚金平.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理念革新与实践研究[J].教育求索,2011.

[8]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莫莉

通识教育高校公共艺术论文 篇2: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摘要: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这也是非职业教育的概念。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全面素养的社会个体。高校应在通识教育的具体指导下,进一步提升对公共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为学生全方位素养发展提供综合教育平台。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校;公共艺术文化教育;

引言:

在艺术教育行业,高校也应以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为具体导向,把建设的重点放在公共艺术文化教育的实施上,合理发展新观念和新方法。实施公共艺术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公共艺术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理性欣赏和评价艺术的过程中提高艺术修养。

一、通识教育形势下高校公共艺术文化教育的意义

通识教育又称普通教育或通才教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化的自由教学理念。通识教育是高校实施德育教育的基础,教师向学生传授非专业知识,没有技术专业限制,面向所有专业学生,为全体大学生提供包括文化、艺术、科学和历史在内的非专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知识。公共艺术文化教育只向学生传授人的共性知识,包括人的基础要求,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符合通识教育的文化教育精神。公共艺术课程内容是完善通识教育核心理念的必然选择。完成通识教育,要体现在实际课程内容阶段,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在公共艺术研究中,真正掌握广泛的文化教育意识的共性,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艺术文化教育课程是必然的选择。

二、高校公共艺术文化教育的共性分析

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外行通用的专业知识。这样的专业知识摆脱了技术专业的限制。每个技术专业的学生都需要进行积极的学习。高校公共艺术文化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个技术类专业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其总体特点主要体现在:一、公共艺术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精神的实质层次高度一致。通识教育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掌握许多普遍适用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合理消除技术专业的限制。公共艺术文化教育恰好是由具有人类共性知识的专家教授给学生的。艺术是随着人的产生而创造的,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它符合每个人的基础要求,具有广泛的教育价值,符合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文化教育的本质。因此,公共艺术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其次,公共艺术教育是贯彻通识教育核心理念的必然选项。为了更好地对通识教育核心理念进行合理渗透,要体现在具体的课程计划中,要落实到课程内容实践中。

三、通识教育核心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对策

3.1科学设置公共艺术文化教育课程内容

一个好的课程计划是高校公共艺术文化教育实施过程的重点内容。在实际课程规划层面,要紧紧把握通识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注重艺术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处理好艺术教育普及与推广的关系,推动高校文化教育改革创新。许多高校深受资源配置要素的影响,实际的艺术课程内容严重短缺。艺术类专业选修课种类少,课程设置也不合理,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无法提高,并没有解决普及与推广的联系[3]。为了更好地改变这种状况,高校可以在中外大学公共艺术文化教育课程的内容中学习成功案例。首先系统设置教育局要求的详细选修课: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此外,为了更好地保证课程内容的一致性,体现办学特色,区域高校还要从区域特色的角度进行分析,主动设置能够突出地方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课程内容。加强地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艺术课堂教学民族性和地域特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美育教育。

3.2公共艺术文化教育方式与实践活动的自主创新

在互联网普及、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为更好地加快社会改革发展步伐,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文化教育改革创新,有必要创新并积极应用智能化教学方式设计多元化教学资源,打造大量优质在线课程,让学生在公共艺术专业学习中获得优质资源和服务平台。高校可以将网络课堂、微课堂、快课融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过去,高校设置的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通常在基础理论课程中占很大比例,实践活动课程的分布屈指可数。甚至一些高校还没有开设实践活动课程,这不仅伤害了学生艺术理论的同化,也制约了学生艺术实践素养的发展。对此,高校要加大实践活动课程的比重,科学安排非常易于操作的实践课程内容,如吉他、长笛、爵士鼓、电子钢琴等,并整合学生的艺术水平,将实践课程内容分类,满足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的要求,通过按时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法,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营造校园优质艺术氛围。

结束语:

从本质上讲,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它以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重中之重,对于培养全能型优秀人才具有关键的现实意义。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通识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自然,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也可以对当今高校的基础教育改革给予具体指导,为高校文化教育提供精细化管理和创新能力发展给出新思路。通识教育与高校公共艺术文化教育具有相同的高度。为更好地推动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发展,体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将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融入大众,在艺术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中,寻找培养艺术素养的最佳途径,让每一位学生在接触和感受艺术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

參考文献

[1]陈晓艳.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J].江苏高教,2020(4):174-175.

[2]季诚钧.试论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20(3):74-75.

[3]张徐.谈大学艺术教育中堪称重任的“音乐剧鉴赏课”——关于“大学艺术公共课程设置”的建议[J].艺术教育,2018(4):50-52.

[4]李文亮.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研究[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9,(9):233-234.

作者:Lorna A. Salutal ShirleyA. padua

通识教育高校公共艺术论文 篇3: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与生存探索

摘 要: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就普通高校公共艺术通知教育课程的改革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研究为高校公共艺术通知教育课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校;公共;教学;改革

近年来,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文件精神,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原则,以改革课程体系为重点,力求形成以“四化”(国际化、本土化、现代化、个性化)相互融合为特点的通识教育方案,构建科学合理、富有生机活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通高校陆续提出的“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心,高起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制定通识教育实施方案。以辽宁大学为例,2010年颁布了辽宁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方案,以塑造思想品德、增进学识素养、培育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相关文件要求发挥综合大学优势,加强通识教育,注重学科教育,强化专业教育,突出创新教育。根据通识教育要求,优化课程结构,构建融会贯通的“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借鉴先进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双向融合,提高实验课程(项目)设计水平,进一步完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层次递进的实验教学体系。按照现代人才培养理念,各学科应根据学科特点鼓励并指导学生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自觉完善知识体系的能力。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下设素质教育课程,为必选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划分为五个模块: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公共艺术、自然科学、应用技术。学生选修课程需覆盖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选修课程不超过三门。

影视表演基础被划分为公共艺术模块当中,其实戏剧艺术通识教育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备受重视,发展也早于国内。“美国的一千多个大学戏剧系中,大多数都是通识教育模式,这些系科的课程设置中通常比专业戏剧学院有更多的普通课程,学生在戏剧、影视界的就业率只有3%。”[1]但这些戏剧课程却能为学生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在教育、公共关系和社会性交往等方面更胜一筹。不仅如此,美国的中小学艺术教育中也颇受重视。“1994年,美国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案》,艺术教育第一次写进了联邦法律,艺术作为核心课程与英语、数学、历史、公民学和政治学、地理、科学、外语同样重要。”[1]

公共艺术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大体相同,但从教学对象、教学目的角度看存在巨大差异,由此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需做调整,以更好地适应非专业学生的知识接纳、学养吸收和实际运用。本文将以《影视表演基础》这门课程为例,分析专业基础教学与通识课教学的差异,并探索通识课如何进行改革和生存之路。

(1)教学对象的差异。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对象是普通高校中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的文化修养和理论、全面的文艺素质、广博的影视专业知识、具有创造能力和善于协同合作能力,能胜任电影、电视多种类型角色的表演的人才。在全国各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各影视制作公司、剧组、文艺表演团体、教研单位、各单位党政共团、文化传播公司从事表演、策划、组织等工作。通识课教学的对象是普通高校的文科、理科学生,这些学生中有一些对戏剧表演艺术有着浓烈的兴趣爱好,有些则完全不了解。但是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愿望,即通过戏剧、影视表演的课程学习加强社会参与感,增强与人协调合作能力,锻炼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交际和表达能力。

(2)教学目的的差异。专业基础课教学要求学生运用表演艺术把剧本的文学人物形象创造成为舞台、影视剧人物形象。学生要应具备深厚的生活基础和熟练的表演技巧,在创作风格上,分为本色演员和性格演员。学生扮演角色,通过舞台行动过程,创造人物形象的艺术,必须亲自登场、现身说法、身体力行,而且每一次都要重新塑造,每次演出都要像第一次演出那样,重新表演整个舞台行动的过程,保持演出的青春。通识课教学的目的除了增加学生的戏剧、影视基础知识以外,对社会科学也有补充和裨益。美国人类表演学创始人谢克纳认为人类表演学(广义的表演范畴)和社会科学在七个主要方面达到了统一。他们分别是:第一,日常生活中的表演,包括各式各样的集会。第二,运动、仪式、游戏和公众政治行为。第三,解析传播中的各种模式(非书面语言);语义学。第四,人类与动物行为模式间的联系,尤其在游戏和仪式化的行为方面。第五,心理治疗中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动表达,以对身体的意识。第六,人种学和史前学,包括外来的和熟悉的文化。第七,建立一种统一的表演理论,实际上就是行为理论。[2]这种统一使学生们将在各自专业领域

的、跨领域的国际性平台。研究项目由来自世界著名的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等不同艺术领域顶级专家组成的教师队伍主导,下设研究小组,每年面向全世界招收高水平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并为其提供资助和项目支持。

第六,机构设置。“艺术跨域协同创新”平台由学校,实验室,图书馆,展览中心,电影院,音乐厅,剧院,舞厅,博物馆和员工们的交流空间(当代艺术书店、餐厅、咖啡吧)等构成,拥有世界上各种最先进的设备器材。实验室有咨询式合作、课题群合作、公司级合作等三种基本研发合作方式。艺术中心挖掘实验室的核心研究能力,并把这些能力朝着激动人心的新方向延伸。

第七,跨域协作。在社会、艺术和前沿的技术中开展跨学科合作。一方面,以保证在学术研究上的自主、前瞻和原创基础上与社会机构跨域合作。从赞助者那里了解市场的动态、新的研究方向,得到可靠的技术、产品信息、财力和物力等支持,实现知识产权共享加快创造性研究,高技术成果及知识的产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提倡完全不受传统的束缚,展开内部跨界协作,由于教授之间、技师之间、学生之间的背景很不同,而研究的内容又相互交叉,使得教授与教授、学生与教授、各个小组之间的协作非常紧密与频繁。

第八,研创实践。创新研究实际上就是探索性研究和独创性研究的结合,包含矛盾的多样性,融合艺术、科技和自然的联系,并产生一个特殊视角的解决方案。实践跨域艺术媒介的构建,实验多媒体装置、动能技术为基础的艺术,混合公共空间中的媒体,探索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艺术媒介的可能性等新的技术在视听艺术中可能的应用……

艺术创新方向何去何从?随着全球科技发展与交流频繁,当代艺术时代性、国际性、民族性、多元性并存。中国艺术的发展也不能只停留在本地域、本领域,而要敞开胸怀吸纳来自全球的文化资源结合本土传统,充分运用人类科技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思路实现跨域协同创新,再一次重新创立中华民族艺术创新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作者:范妮

上一篇:工作情况总结三篇下一篇:销售合同书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