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教案免费

2022-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撰写教案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将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考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方案的关键步骤。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乒乓球教案免费》,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1篇:乒乓球教案免费

乒乓球 免费

乒乓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球。乒乓球起源于英国。它的英语官方名称是“table tennis”,意即“桌上网球”。“乒乓球”一名起源于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a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然而,台湾地区和日本则称之为“桌球”,意指球桌上的球类运动。

乒乓球为圆球状,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包括悉尼奥运会)国际比赛用球的直径为38mm,2000年之后国际比赛用球的直径为40mm。在中间隔有横网的长274厘米、宽152厘米、高76厘米的球台上进行。球直径40.00毫米,重量2.53-2.70克,白或黄色,用赛璐珞或塑料制成,打时有“乒乓”声,故名。运动员各站球台一侧,用球拍击球,击法有挡、抽、削、搓、拉等。球须在台上反弹后才能还击过网。以落在对方台面上为有效。比赛以11分为一局,采用五局三胜,七局四胜。比赛分团体、单打、双打等数种。[1]

第2篇:初中体育教案-体育教案-乒乓球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体育教案,乒乓球教案 教材

乒乓球的平挡球技术 任务 课的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组织教法 场地及队形 准 备 部 份 1 9’

一.体委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二.师生相互问好 三.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 四.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六.慢跑热身 ?上肢运动

预备姿势:行进间便步走。 ?左脚向前一步,同时两臂前举,掌心向下。 ?右脚向前一步,同时两臂上举,掌心向前。 ?左脚向前一步,同时两臂前举,掌心向下。 ?右脚向前一步,同时两臂摆至后举,掌心向后。 ??同??。

?扩胸运动

预备姿势:行进间便步走。

?左脚向前一步,同时两臂经前至胸前平屈后振。 ?右脚向前一步,再胸前平屈后振一次。 ?左脚向前一步,同时两臂经前伸直(掌心向上)至侧举后振。

?右脚向前一步,再侧举后振一次。 ??同??。但第四个?的最后 一拍还原成直立。 ?振臂运动

预备姿势:行进间便步走。

?左脚向前一步,同时右臂经前上举后振,掌心向前,左臂下举后振,掌心向后。

?右脚向前一步,同时左臂经前上举后振,掌心向前,右臂经前下举后振,掌心向后。

?同?。 ?同?。

??同??。但第四个?的最后一拍还原成直立。 ?压腿运动

预备姿势:行进间便步走。

?左脚向前一大步成弓步,同时两手扶住左膝。 ?上体向下压腿一次。 ?再向下压腿一次。 ?再向下压腿一次。 ??同??。但换在脚做。 ?体侧运动

预备姿势:行进间便步走。

?左脚向前一步,同时右臂经侧至上举,左臂后举,向左侧屈一次。 ?右脚向前一步,同时左臂经侧至上举,右臂经侧下后举,向右侧屈

一次。 ?同?。 ?同?。

??同??。但第四个?的最后一拍还原成预备姿势。 ?体转运动

第3篇:乒乓球教案

总 课 次 项目课次 本 课 内 容 重点 场地器材 教 室 教 学 内 容 班 级 课程性质 本 课 任 务 难点 案

乒乓球兴趣小组 兴趣小组 人数 20 18 1

1、乒乓球运动概述、运动特 点,发展趋势

2、专项理论

3、学期考核内容、考试方法 成绩评定与考核标准

1、了解乒乓球运动概述、运动特点,发展趋势

2、了解乒乓球专项理论

3、了解学期考核内容、考试方法成绩评定与考核 标准 组 织 教 法

1、乒乓球运动概述、运动特点,发展趋势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欧洲人至今把乒乓 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 是由网球发展而来. 19 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 於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 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 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 来打去。20 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 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 年,在德国柏 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後被追认 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 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球类运动之一。

2、专项理论

在中间隔有横网的长 274 厘米、宽 152.5 厘米的球台上进行。 1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球直径 40 毫米,白或黄色,用赛 璐珞或塑料制成,打时有“乒乓”声, 故名。运动员各站球台一侧,用球拍击 球,击法有挡、攻、削、搓、拉等。球 须在台上反弹后才能还击过网。以落在 对方台面上为有效。比赛以 11 分为一 局,采用五局三胜或七局四胜制。比赛 分团体、单打、双打等数种。 (具体参见理论讲稿)

3、学期考核内容、考试方法成绩评定与考核标准

1、 平时成绩:20%

2、 期末成绩:80%(理论,技术) 2 教 案

总 课 次 项目课次 本 课 内 容 18 2 班 级 课程性质 本 课 任 务 乒乓球兴趣小组 兴趣小组 人数 20 ⒈ 大学体育乒乓球选项课, 基础理论课介绍, ⒉ 各类球拍的基本握法及应 用特点, ⒊ 正手发球的基本方法,学 习正手低抛平击发球。 学习正手低抛平击发球。

⒈介绍乒乓球基础理论,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乒乓 球知识。 ⒉ 学习各类球拍的基本握法及应用特点、 正手发 球的基本方法,以及学习正手低抛平击发球,使 学生初步掌握上述基本技术。 抛球高度,抛球路线 击球时机,击球落点 重点 难点 场地器材 部分 乒乓球场地

教学内容 时间 次数 课 1. 。 体 组织教法与要求 1 2 3 4 5 6 第 一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课 3 体育 , 点人 数, 。 生 。 教 , 上课 。 本学 课程 与任务。 本次课内容与任务。 习生。 2 3 1 2 场地 手 部 500 3 14 组织教法 要求 、 、 。

分 钟 左 右

A B C 部 D 部 E F 部 G正 3 高 。

4*8 4*8 4*8 4*8 4*8 4*8 4*8 10*2 1 手 。 体 20 2 教法 3 要求 分 体 , 体 。 , 3 部分

教学内容 法 教 时间 10 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1.组织

内 内 间 2.教法 教 要求 要 第 二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要 60 分 钟 左 右

要 法 分 法 要 法 时 法与 容 时 法 内 数 法 4 部分

教学内容 二.基础理论,乒乓球运动简介 1.乒乓球运动的起源 有不同的说法, 最早的说法是派生 于中世纪英国宫廷游戏, 桌上网球 2.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第一阶段:欧洲全盛时期 第二阶段:亚洲全盛时期 第三阶段:欧亚对抗时期 3.重要赛事(锦标赛、奥运会、世 乒赛、公开赛) 三.正手发球的基本方法,学习正 手低抛平击发球 1.站位中近台,左脚稍前,身体 略向右转, 左臂屈肘掌心托球置于 体侧。 2.发球开始时,持球手将球向上 抛起, 同时执拍手臂自然向侧后伸 肘引拍,拍面垂直。 3.当球从高点回落至离地100厘 米处,上臂带动前臂向前迅速挥 拍,手腕旋内,拍形稍前倾,触球 中上部。 4.击球后,手臂随势余摆,球拍 收势于左脸前,眼见球拍背面,身 体转正。如下图: 时间 10' 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组织如下图: ××××××× ××××××× ▲ 教法:教师口述 要求:听课认真,态度端正 1.组织如下图: 42' ×

× 2.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并示范发球动作,学 生模仿进行持拍摆臂练习。 (2)抛球和挥拍分解练习。 (3) 在球台上进行完整发球练习。 (4) 双方对练发球并与接发球相结 合练习。 3.要点: 发平击式球,拍面前倾不 够和发加转下旋球拍面后仰过多, 均会造成发球不过网。纠正时需调 整拍面角度,并规定第一落点应在 台面近端线的40厘米范围区域内。 3*20 3*15 5.难点:抛球高度,抛球路线 击球时机,击球落点 5 部分 教学内容 时 间 次 数 1. 组织教法与要求

第 三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组 次 次 部 教与学 内容 8 2*2 2 10 分 钟 左 右 课 后 小 结 6 要求 教 案

总 课 次 项目课次 本 课 内 容 18 3 班 级 课程性质 本 课 任 务 兴趣小组 乒乓球兴趣小组 乒乓球兴趣小组 人数 20 1.复习正手低抛平击发球, 2.学习反手推挡技术,.素质练习。 3 1.学习反手推挡技术,初步掌握反手推挡技术, 复习正手低抛平击发球,进一步掌握该项技术。 2. 通过练习,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反应能 力。 (1)判断来球落点不准或掌握不好节奏,造成漏 接球或用力不当。(2)手臂没有主动前伸 (3)持拍手食指下压不够 重点 场地器材 部分

学习反手推挡技术 难点 教 室

教学内容 时间 次数 一.课 1. 组织教法与要求 第 一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3 一. 课 1. 体 , 点人 数, 。 生 好。 2. 教 , 课 。 3.学 课程 与任务。 4. 本次课内容与任务。 5. 习生。 成 。 体

2.组织教法 指 3.要求 动 。

.准 动 1. 场地 2. 目的 力 法 击球 学生反应 500 17 1.组织 分组 次进 。 能 2.教法 教 3.要求 ,学生 有 。20 分 钟 左 右

本 高 过 1.5m 一 30 分的 ,学生持拍 1.5m 击球, 学生 一分 击 内的次数。 组织 法 学生分成 组, 一组 击球, 一组数数。 7 部分 教学内容 时间 10 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1.组织 1. 2. 3. 4. 时

学 1. 2. 教 学 学 教 42 第 二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1 时间 2 时间 3 4 时 时 3*20 时 时 部 2.教法 教 教学 教学 学

要求 要求 次 60 分 钟 左 右 50 学 要 部 3 8 部分

教学内容 三.素质练习 俯卧撑 时 间 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组织如下图: 10 ′

3*10 ××××××× ××××××× ▲ 俯卧撑 教法:教师口令,学生练习 要求:动作规范,保证质量 第 三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1. 动 2. 练习 组 部 400 次 教与学 下次 内容 1. , 3′ 5′

: ××××××× ××××××× ▲ 三 10 分 钟 左 右 课 后 小 结 师生 2 要求: , 9 教 案

总 课 次 项目课次 本 课 内 容 18 4 班 级 课程性质 本 课 任 务 兴趣小组 乒乓球兴趣小组 人数 20 1.复习反手推挡技术 2.学习反手连续推挡技术 3.素质练习。 1. 复习反手推挡技术,学习反手连续推挡技术, 进一步熟悉推挡技术, 2.通过素质练习发展学生的肌肉耐力, 培养他们吃 苦耐劳的精神 1)判断来球落点不准或掌握不好节奏,或用力不 当。(2)手臂没有前伸不够(3)持拍手食指下 压不够 重点 场地器材 部分

学习反手连续推挡技术 难点 乒乓球场地

教学内容 时间 次数 一.课 1. 。 组织教法与要求 第 一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一. 课 3 1. , 点人 数, 。 2. 生 好。 3. 教 , 课 。 4. 本学 课程 与任务。 5. 本次课内容与任务。 6. 习生。 分 钟 左 右

.准 1. 场地 500 2. 手 ( 节) A 进 B C 部 D 部 E F 部 G 压 压 。 3. 2.组织教法 3.要求 3 14 4*8 4*8 4*8 4*8 4*8 4*8 4*8 10*2 .准 1. 手 。 指 。 20 2.教法 3.要求 分 , 节。 展, 10 部分 教学内容 时间 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 1. 教 学 学 教 10 1.组织 3 要

第 二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2.教法 教 教学 教学 学 部 要求 要求 分 钟 左 右 次 60 要 要求 11 学 部 部分 教学内容 时间 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二.学习反手连续推挡技术 1. 反手连续推挡练习 2. 教师纠正学生易犯错误 3. 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教师集 体讲解。 4. 易犯错误 (1) 推挡时拍面前倾不够,击球 时间过晚 (2) 推挡时拍面前倾过多,击球 时间过早 (3) 推挡时不是手臂迎前推出, 而是球撞拍 (4) 推挡时肘部抬起 反手连续推挡技术如图: 44' 1.组织如下图: × ↗ ↙

× 2.教学步骤: (1) 模仿动作, 进行持拍摆臂练习。 (2)两到三人一组推挡(先右脚稍 前,再右脚稍后;先慢后快;先轻 后重)。 (4)技术水平不同的同学互帮互 助。 (5)先对推斜线,再对推直线; 3.要点: (1)直拍:持拍手食指用力压拍, 大拇指放松;横拍:大拇指顶住 (2)在上升期击球中部

5.难点: (1)判断来球落点不准或掌握不 好节奏,或用力不当。 (2)手臂没有前伸不够 (3)持拍手食指下压不够 3*20 3*15 三.素质练习 3 米侧滑步 2*10 '

1.组织: 3米 要求: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滑步练 习。 12 部分 教学内容 时间 次数 1. 组织教法与要求

第 三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组 部 次 教与学 次 内容 8 2*2 2 10 分 钟 左 右 课 后 小 结 13 要求 教 案

总 课 次 项目课次 本 课 内 容 重点 场地器材 部分 18 5 班 级 课程性质 本 课 任 务 难点 兴趣小组 乒乓球兴趣小组 人数 20 1.学习加力推技术,体会加力 连续推挡技术, 2.学习减力挡、推侧旋、推下 旋技术。 同上

1. 学习加力推技术,学习减力挡、推侧旋、推下 旋技术体会加力连续推挡技术, 2.通过学习、 练习更多地了解乒乓球推挡技术, 增 进身体健康。 加力推,减力挡的运用 乒乓球场地

教学内容 时间 次数 课 1. 。 体 组织教法与要求 第 一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一. 课堂常规 3 1 体 , 点人 数, 。 2 。 3 教 , 上课 。 4 本学 课程 与任务。 5 本次课内容与任务。 6 习 。 2 3 组织教法 要求 、 、 。

二. 准备活动 1 2 A B C D E F G 左 右

1 。 500 3 14 4*8 4*8 4*8 4*8 4*8 4*8 2*8 体

场地 部运 运 部运 部运 运 部运 运 20 分 钟 2 3 教法 要求 分 , 体 身体 。 14 部分 教学内容 时间 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学 教 部 部 间 25 1. 组织

第 二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2.教法 教 学 3.教学 学 60 分 钟 左 右 要 时 时 要 要 1. 2. 3. 5.要求 1. 2. 3. 6. 1 2 3 分 时 部 15 部分

教学内容 二. 学习减力挡、推侧旋、推 下旋技术 时间 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35′ 减力挡:如下图: 特点:1.回球弧线低 2.落点短 3.力量轻 1.组织如下图: ×

× 2.教法: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练习 3.教学步骤: 1)一人发平击球,一人练习 2)一人推挡球,一人练习 3)技术水平不同的同学互帮互 助。 4)先对推斜线,再对推直线。 要点:减力挡:向前迎球,拍面 前倾, 身体重心略升高。 拍触球 时手臂和手腕稍向后收。 推侧旋: 击球时, 推击球 的侧部,由右向左往前用力。 推下旋: 击球时, 拍面稍 向后, 推击球的中下部, 向前下 方用力。 减力挡运用: 1.对方来球力量较重 2.上旋较强 3.对方加力推 4.正手攻球 推侧旋:如下图: 特点:1.向侧旋 2.有落点变化

推下旋:如下图: 特点:1. 回球落点长 2. 弧线低 3.带下旋 16 部分 教学内容 时间 次数 1. 组织教法与要求

第 三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组 部 次 教与学 次 内容 8 2 要求 10 分 钟 左 右 课 后 小 结 17 教 案

总 课 次 项目课次 本 课 内 容 18 6 班 级 课程性质 本 课 任 务 兴趣小组 乒乓球兴趣小组 人数 20 1.复习综合推挡技术,结合 控制落点, 2.学习正手发奔球技术,质练习。

.素 31. 结合控制落点,复习综合推挡技术,进一步熟 练掌握推挡技术;学习正手发奔球技术 2.通过练习增进学生身体健康, 培养随机应变的能 力 1)抛球高度 2)击球时机 3)击球落点 重点

学习正手发奔球技术 难点 场地器材 部分 乒乓球场地

教学内容 时间 3 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第 一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一. 课堂常规 1. 体 合 , 点人 数, 。 2. 生 。 3. 教 , 课 。 4. 本学 课程 与任务。 5. 本次课内容与任务。 6. 习生。 一.课 1. 合。 体

2.组织教法 3.要求 合 . 1. 手 4*8 4*8 4*8 4*8 4*8 4*8 4*8 10*2 。 。

分 钟 左 右

二. 准备活动 1. 场地 2. 手 A 部 B C 部 D 部 E F 部 G正

显示字数: 500 1000 1500 3000 4500 阅读区底色:茶绿 暗灰 棕褐 字体: 小 中 大

第4篇:乒乓球教案

预旺中心小学少年宫乒乓球兴趣小组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学习握拍方法、准备姿势及单步移动

2、 学习平挡球 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掌握握拍方法、准备姿势,基本掌握平挡球技术

2、心理健康目标:使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学会自评,互评以及强烈的竞争意识。

3、社会适应目标:能和同学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一)体育委员整队,汇报人数;

(二)教师检查人数、服装,鞋帽等。

(三)宣布课的内容与任务

1、学习握拍方法、站位、击球的准备姿势及单步移动;

2、学习平挡球;

(四)注意事项

1、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发挥自身主体作用;

2、同学之间应互帮互学。

二、预热准备活动

(一)绕球台外围慢跑6圈

(二)徒手操:

● 组织:成体操队形站两行 ● 内容:

1、颈部绕环。

2、扩胸运动。

3、体转运动

4、体侧运动

5、 踢腿运动

6. 腹背运动 7. 膝关节绕环 。 8. 踝、腕关节绕环。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握拍方法、站位、准备姿势及单步移动

(一)握拍方法

1.横拍握法:横拍的一般握法如同人们见面时握手一样,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拍柄,虎口贴住拍肩,拇指略弯屈紧捏拍或斜伸拍面,食指斜伸在拍的另一面(如图)

2.直拍握法:以食指第二和拇指第一指节在拍的前面构成一个钳形,拍柄贴住虎口,拍后三指自然弯屈贴于拍1/3的上端(右图)

(二)站位和准备姿势

站位应根据个人不同打法类型来确定,一般是站在中间偏左、离台30-50厘米 的位置。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或稍宽,保持身体重心平稳。微微提踵,前脚掌内侧用力着地,保证快速起动移步。两膝微屈并向内扣,稍稍含胸收腹,上体略向前倾,持拍手臂自然弯曲,直握拍的肘部略向外张,手腕放松,球拍置于腹部右前侧20-30厘米处,以利于左右照顾,加快击球速度;横握拍的肘部向下,前臂自然平举。两眼注视来球,加强判断。

(三)单步移动

击球时以一脚的前脚掌为轴,另一脚向前后或左右移动一步,以取得合理的击球位置。一般在来球较近身体时采用这种步法

二、学习平挡球

推挡球的分类:可分为快速推、加力推、减力挡、平挡球、推挡弧圈球、推下旋六种,课上介绍平挡球和反手快推。

平挡球的特点:球速慢、力量小、动作简单、易掌握,是初学者入门的技术,反复练习可熟悉球性体会击球时的拍形变化,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平挡球的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身体靠近球台。击球前,两膝微屈,含胸收腹。击球时,球拍由后向前,球拍触球拍面与台面近乎垂直,在上升期击球的中部,借助对方来球的反弹力将球挡回。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次击球。如图 组织:

1.讲解时成密集队形 2.练习时二人一台

一、握拍、站位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学生练习 3)教师检查纠错

二、平挡球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学生徒手模仿练习,体会要点 3)教师检查纠错 4)学生练习

要求:力量由小到大、速度又慢到快、落点由定点到不定点

三、课后总结

1、放松、整理,站队。队形:

2、小结

1)课堂纪律情况 2)课的任务完成情况 3)课后应注意练习的内容

三、宣布下课,教师强调: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喧哗吵闹。

第5篇:乒乓球教案

乒乓球特长课教案 三四年级 (1)

日期:

课题

1、 复习发平击球、推挡技术;

2、学习正手攻球

的 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乒乓球的发球和推挡技术,初步学习正手攻球技术。 能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模仿、自学、自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德育: 培养学生的谦虚好学、严于律己、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

重点:学习正手攻球技术的要领。

难点:执拍手型正确,动作协调、正确。 方法 讲解法、示范法、自练法、讨论 法等。

教具: 乒乓球、球拍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持球和垫球的游戏练习,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手腕的灵活性和控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

基本部分:

1、讲解并示范发平击球和推挡技术的方法及要领。并针对上次课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2、分组练习。

3、教师循环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讲解并示范正手攻球的方及要领。

5、结合所学技术分组练习。

6、按上、中、下的层次进行分组教学,提出不同要求。

结束部分 :

1、进行放松活动。

2、教师总结。

3、作业:课后复习所学技术。

3、乒乓球特长课教案 三四年级

(2)

德育: 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勇于拼搏进取、勇于战胜困难的优良品质。

重点 :学习正手攻球技术的要领。

难点 :执拍手型正确,动作协调、迅速。

方法:讲解法、示范法、自练法、讨论法等。

教具: 乒乓球、球拍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1、推挡接力比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手腕的灵活性和控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移动速度。

2、活动各关节的练习。

基本部分 :

1、讲解并示范正手攻球的方法及要领及语言提示发平击球和推挡技术的方法及要领。并针对上次课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2、分组练习。

3、教师循环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分五组进行教学比赛,评出本班的优绣选手,目的是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增强趣味性。

结束部分:

1、进行放松活动。

2、教师总结。

3、作业:课后复习所学技术,预习发下旋球的方法及要领。

乒乓球特长课教案 三四年级

(3)

日期:

课题 :复习发平击球、推挡技术和正手攻球技术

的 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乒乓球的发球、推挡技术和正手攻球技术。 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德育: 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勇于拼搏进取、勇于战胜困难的优良品质。

重点 :学习正手攻球技术的要领。

难点: 执拍手型正确,动作协调、迅速。

方法 :讲解法、示范法、自练法、讨论法等。

教具 :乒乓球、球拍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1、推挡接力比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手腕的灵活性和控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移动速度。

2、活动各关节的练习。

基本部分 :

1、讲解并示范正手攻球的方法及要领及语言提示发平击球和推挡技术的方法及要领。并针对上次课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2、分组练习。

3、教师循环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分五组进行教学比赛,评出本班的优绣选手,目的是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

增强趣味性。

结束部分:

1、进行放松活动。

2、教师总结。

3、作业:课后复习所学技术,预习发下旋球的方法及要领。

第6篇:乒乓球训练教案

少年宫材料

济阳初中乡村少年宫 乒乓球兴趣辅导小组教案

第一课时

训练内容如下:

1,正手位/侧身位直、斜线攻球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练习在近台,中台的控制球能力控制回球落点 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后,可在 1/2 台范围内进行 2 定点或不定点的练习

2,直拍反手推挡/横板反手攻球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熟练控制回球的路线力量

3,左推右攻 要求:正、反手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熟练控制回球路线

4,正手位/反手位连续拉弧圈球(高吊弧圈球或前冲弧圈球) 要求:拉弧圈球动作协调,出手速度较快,爆发力较强,旋转质量较高掌握在不同时期(上 升期,高点,下降期)拉弧圈球的要领 注意击球点,步法移动迅速、准确

1 5,正、反手搓球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控制回球的落点、旋转的变化注意长短结合,转与不转结合

6,搓中侧身突击/拉弧圈球 要求:突击动作速度快,爆发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击球质量拉弧圈球动作协调,出手速度较 快, 爆发力较强, 旋转质量较高练习起板后连续击球的能力横板选手应注意练习反手起板 (拉 /打弧圈球)

7,比赛 要求:在实战中熟练掌握各种技术突出个人打法风格、特点也可进行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 等专项性比赛 注:均为常规训练计

2 济阳初中乒乓球辅导小组教案

第二课时

训练内容:多球训练计划

1、正手位/侧身位正手攻球 要求:在 1/2 台范围内,1 定点,2 定点或不定点,全台不定点的练习 动作完整,协调,步伐移动迅速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2,直板反手推挡/横板反手快拨 要求:动作完整,迅速,协调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3,连续性反手推挡,正手攻球 (左推右攻) 要求:正、反手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4,推挡(反面拔/反手拔) 、侧身攻、扑正手 (推、侧、扑) 要求:各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5,正手位/侧身位正手拉球 要求:在 1/2 台范围内,1 定点,2 定点或不定点,全台不定点的练习 动作完整、协调,步伐移动迅速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 3 变化

6,正手位/侧身位正手突击下旋球 要求:在 1/2 台范围内,1 定点,2 定点或不定点,全台不定点的练习 动作完整、协调,步伐移动迅速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7,反手位搓下旋球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控制回球的落点、旋转的变化 注意长短结合,转与不转结合

8,反手拉球 要求:熟练掌握动作要领 动作完整、协调,步伐移动迅速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9,正手位/侧身位正手中远台拉弧圈球 要求:熟练掌握动作要领 动作完整、协调,步伐移动迅速 熟练掌握拉弧圈球的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10,反手搓、侧身拉/侧身攻、扑正手 要求:各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11,正手挑/正手搓、反手攻/侧身拉/侧身突击、正手攻 要求:各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4 12,正反手快摆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13,直板反手推挤/反手推下旋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14,正反手攻打弧圈球/快带弧圈球 要求: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动作完整、协调 熟练掌握回接弧圈球的能力 并且运用灵活、准确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15,正手反拉弧圈球 要求: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动作完整、协调 熟练掌握回接弧圈球的能力,并且运用灵活、准确

16,正反手近台挑球 要求: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动作完整、协调

17,打高球/机会球 要求:熟练掌握击球要领,运用灵活、准确 步法移动迅速、准确

18,发球抢攻 要求:熟练掌握各个动作要领,动作完整、协调 各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19,接发球抢攻 要求:熟练掌握各个动作要领,动作完 5 整、协调 各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20,发球 要求,熟练掌握多种发球方式,运用灵活 注:1-11,17-20 为常规训练计划;12-16 为专项训练计划

6 济阳初中乒乓球辅导小组教案

第三课时

训练内容:《步伐训练》:

1、侧跳步 要领:向左侧跳的时候,蹬地脚是右脚,向右侧跳的时候,蹬地脚是左脚,侧跳的时候,步幅要稍 大一些。

2、侧滑步 要领:侧滑步比侧跳步的步幅要小一些,并步跳的方向不仅可以向左向右,还可以向斜前方, 斜后方。

3、交叉步 要领: 向左前交叉时,右脚在左脚前横跨一步,后交叉时,右脚在左脚后横跨一步,髋部要随步伐 灵活转动

4、碎滑步 要领:碎滑步的步幅要小,跟进要快,身体重心保持平稳,起伏不大,可以向左向右,斜前方,斜后 方滑动。

5、并步 要领: 来球落点远侧方的脚先向近侧方的脚靠一步, 来球落点近侧方的脚随即再向来球落点 方向迈出一步。这种步伐活动范围不大,移动时身体重心平稳,是削攻型打法的常用步伐。

6、滑步 要领:以来球落点近侧方的脚用力蹬地,两脚几乎同时离地,向来球落点方向移动,来球落 点远侧方 7 的脚先着地,另一脚跟着落地,这种步伐的活动范围较大,一般在来球离身体较远 时使用 注:着重练习 1.侧跳步;2.侧滑步;3.交叉步;

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 可以使用计划中的常规训练计划或者根据自己技术的不足使用某些单 项训练计划。 按业体校每节训练课 3 小时来讲,单球每项目 10-15 分钟(比赛 30 分钟) ,重点练习项 目,每项 20-30 分钟。 (或 1,2 项连续攻球 50-100 个回合;3,4 项连续 15-30 个回合; 其他项目 10-15 分钟) 多球每项目 1-2 盆球,重点练习项目 4-5 盆球(每盆 150 个球左右) 。 练习顺序可按计划的顺序进行(按照队员的自身水平) 。

8 济阳初中乒乓球辅导小组教案

第四课时

旋转是乒乓球运动中五大要素之一, 通过胶皮与球体之间的摩擦产生, 它的作用是给对手制 造困难,造成对手回球失误,从而为自己创造得分机会。专业选手通过专项训练形成的条件 反射对球的旋转比较容易判断, 经常看专业队员比赛的朋友都会发现, 专业队员之间直接吃 发球很少,但是在业余界内吃发球确是普遍存在的,大家普遍对此感觉头痛。下面我们一起 讨论一下如何克服旋转? 首先要正确认识旋转,树立征服旋转的信心 初学者一遇到旋转往往被搞得晕头转向,心理上就会受到巨大压,进而失去信心。其实 多接触,多实践,不断总结找出规律,掌握旋转也并非难事。业余球友在平时练习时,要多 接触发球好的球友,吃什麽球就让对方发什麽球,防守弧圈掌握的不好,就找弧圈拉的好的 球友练习, 最好在实战中体会如何克服旋转, 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针对性的选择自己薄弱环节 进行练习。 学会判断来球的旋转 对付不同的旋转应用不同的方法, 所 9 以提高对球的判断能力就显的十分重要。 需要强调 一点, 对球的旋转强度上往往很难把握, 这一点也是业余选手中有一部分球友善用的发球变 化之一,通俗一点就是即使知道对方发的是下旋,但究竟有多转,自己估计不足。所以,在 旋转强度的判断上,大家要提高警惕。 掌握拍形的调节 一般情况下,遇上旋拍形向下;遇下旋拍形稍后仰;遇左侧旋拍形偏向对方右角;遇右 侧旋拍形偏向对方左角。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不同的旋转方式,要调节好不同的 拍形。 掌握发力方向和发力大小的调节 遇上旋向下发力;遇下旋向上发力;遇左侧旋发力偏向对手右方;遇右侧旋发力偏向对 手左方。来球旋转越强,触球瞬间发力要求越高,球拍的摆速越快,旋转弱些,相应的对发 力和摆速的要求就低些。 靠近旋转轴,减少正面撞击球 旋转着的球,越靠近旋转轴部位,旋转速度越小,越远离旋转轴,旋转速度就越大,所 以在对付不同旋转来球时, 要根据来球的旋转和落点, 调整脚步移动和拍形角度使球拍尽量 靠近旋转轴心用力,避免正面撞击球。 以上五点是克服旋转最基础 10 的一些东西,大家必须掌握好。除此之外,与旋转有关的 因素还有许多, 例如胶皮, 拍子等等一些客观因素, 但其中最关键的是在判断准确的基础上, 调整好拍形,用力方向和大小,球迷朋友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11 济阳初中乒乓球辅导小组教案

第五课时

发球是乒乓球比赛的开始, 它是乒乓球技术中唯一不受对方来球限制和约束的技术, 可以最 大限度施展自己的战术意图。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可以打出发球抢攻的战术配合,在比赛 中争取主动; 对业余球迷来说, 发球往往直接得分, 由此可见发球在乒乓球比赛中有多重要。 对业余爱好者来说,练习发球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发球的规范性 发球有抛球和挥拍击球两个动作组成,抛球的高度不低于 15cm。对业余球迷来说发球 的规范性要求不高,但最起码的抛球高度要符合要求。 发球的用力 业余乒乓爱好者的发球大多数是手腕的力量运用的好,身体其他的发力和协调配合不 够。在发球上身体各部位的发力有如下一些: 腰和身体重心的惯性作用 对于惯性的理解大家在物理学上都学习过, 借助腰和身体重心转换时的惯性作用可以对 球产生一种暗力,这种力量不像手臂,手腕发力那样明显,不易被对手所觉察,发球的质量 就高许多,效果自然不用说。大家都知道马 12 琳的发球神出鬼没,技术极佳,他说“我发球, 肘以下是松的,沾球的时候我发力,但是我身体其他地方都适度紧张,都要吃住点劲,我沾 球的一刹那,手,重心也是同一时间同一方向点一下。 ”有些人说“发球,第一跳我用身体 重心找点,稳定系数更高。 ”还有些业余球友发球的动作很小,看上去没那麽张扬,但是发 出的球效果很好,用的就是暗劲,这些都充分说明腰和身体重心发力的重要性! 前臂的加速作用 前臂的作用是加速作用, 发球的速度不快, 多数是前臂的力量运用不好或者根本不用前 臂。发球时从挥拍到触球前臂的摆速一定要快,利用前臂的摆速加快来加快发球的速度,尤 其是发长球时运用前臂的加速发力效果会更好。 手腕手指的发力 国家队的资深教练李晓东以前讲过,手腕用力的最高境界是“松而不晃,紧而不僵”手 指在触球瞬间发力很关键, 最终触球是靠手指手指来传递力量, 在球拍触球瞬间手指要有握 紧球拍的感觉, 从而把所有的力量传递到球拍上。 对于这点的理解横板爱好者可以从发球时 握板的调整来体会,横板发球时要将原来握于拍柄的 13 中指,无名指,小指置于拍后,以提高 手腕的灵活性和手指的瞬间用力,来增加发球的旋转变化。对比握拍变化前后的发球感觉, 横拍球友很容易体会到手腕,手指在发球中的显著作用。直拍手腕,手指天然的好用是理所 当然的,建议还没有试用上述握拍调整来发球的横板球迷,体会一下啊! 其实我认为对于我们业余乒乓爱好者来说, 无论直还是横发球时对手腕, 手指的运用大可不 必像专业运动员要求的那样高, 我感觉只要发球挥拍过程中手腕保持适度放松, 在最后触球 一瞬间 手指握紧球拍,做到这两点就可以了。

14 济阳初中乒乓球辅导小组教案

第六课时

首先练习正手拉球,不论如何——这是关键中的关键,把正手拉球动作练规范了,这样才 能保证你为以后打下坚定的基础, 可以开始几节课突破性练习, 以后每天开始训练前都练上 1 个小时或者 40 分钟左右即可,先练规范动作,再练得动作灵活; 2~其次是反手拉球,反手的练习应该结合于正手练习时,这样才能在比赛中正反手结合好, 当然开始几节课先突击一下动作——要跟教练学,动作会后让你妈妈“喂球” ,多练几天, 动作好后跟正手一样每天练一段时间即可; 3~搓球要专项突破, 建议你搓球练习一定时间后结合正反手挑打或者台内侧拧, 这样事半功 倍,效果最好的,当然了,要记住旋转球与不转球结合起来练,不然比赛时会吃亏的; 4~如果你妈妈的水平很高可以跟你妈妈练习各项技术,但是如果你妈妈水平不是很高的话, 千万不要母子二人拉起来单练, 否则可以说是没有效果 (可以让你妈妈喂球——在你学习基 础时妈妈从台的另一边打 15 过来一定位置的球) ,可以跟教练对拉找动作; 5~发球问题,这个就想学英语一样,不用拿出大量时间来, 让教练参谋几种发球方式,在训 练的间歇时间里自己就能练了。

16 济阳初中乒乓球辅导小组教案

第七课时

训练内容: (基本功练习) 1.颠球 10 分钟/天;正手动作练习 50 次/10 组; 反手动作练习 50 次/10 组。 (一二年级) 2.正手攻球练习 300 次/天;反手攻球练习 300 次/天; 发球练习 5 分钟/天;练习比赛(擂台制 2 胜/3 局)3.正手攻球练习 5 分钟/天;反手攻球练习 5 分钟/天; 下旋球练习 10 分钟/天;练习比赛(擂台制 2 胜/3 局)10 月——11 月: (优秀队员选拔/备战学生乒乓球比赛) 1.正手动作练习 50 次/10 组;反手动作练习 50 次/10 组; 正手发球练习 5 分钟/天;并步步法练习 5 分钟/天。2.正手攻球练习 300 次/天;反手攻球练习 300 次/天; 发球练习 5 分钟/天;练习比赛(循环制 2 胜/3 局)3.正手攻球练习 5 分钟/天;反手攻球练习 5 分钟/天; 下旋球练习 10 分钟/天;多种步法练习 10 分钟/天; 12 月-1 月: (备战学生乒乓球比赛) 1. 阶段性比赛及

评价。 (分组循环制 2 胜/3 局)

17 济阳初中乒乓球辅导小组教案

第八课时

单球训练计划 1,正手位/侧身位直、斜线攻球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练习在近台,中台的控制球能力控制回球落点 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后,可在 1/2 台范围内进行 2 定点或不定点的练习 2,直拍反手推挡/横板反手攻球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熟练控制回球的路线、力量 3,左推右攻 要求:正、反手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熟练控制回球路线 4,正手位/反手位连续拉弧圈球(高吊弧圈球或前冲弧圈球) 要求:拉弧圈球动作协调,出手速度较快,爆发力较强,旋转质量较高掌握在不同时期(上 升期,高点,下降期)拉弧圈球的要领 注意击球点,步法移动迅速、准确 5,正、反手搓球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控制回球的落点、旋转的变化注意长短结合,转与不转结合 6,搓中侧身突击/拉弧圈球 要求:突击动作速度快,爆发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击球质量拉弧圈球动作协调,出手速度较 快, 爆发力较强, 旋转质量较高练习起板后连续击球的能力横板选 18 手应注意练习反手起板 (拉 /打弧圈球) 7,比赛 要求:在实战中熟练掌握各种技术突出个人打法风格、特点也可进行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 等专项性比赛 注:均为常规训练计划

19 济阳初中乒乓球辅导小组教案

第九课时

多球训练计划 1. 正手位/侧身位正手攻球 要求:在 1/2 台范围内,1 定点,2 定点或不定点,全台不定点的练习 动作完整,协调,步伐移动迅速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2,直板反手推挡/横板反手快拨 要求:动作完整,迅速,协调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3,连续性反手推挡,正手攻球 (左推右攻) 要求:正、反手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4,推挡(反面拔/反手拔) 、侧身攻、扑正手 (推、侧、扑) 要求:各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5,正手位/侧身位正手拉球 要求:在 1/2 台范围内,1 定点,2 定点或不定点,全台不定点的练习 动作完整、协调,步伐移动迅速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6,正手位/侧身位正手突击下旋球 要求:在 1/2 台范围内,1 定点,2 定点或不定点,全台不定点的练习 动作完整、协调,步伐移动迅速

20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7,反手位搓下旋球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控制回球的落点、旋转的变化 注意长短结合,转与不转结合 8,反手拉球 要求:熟练掌握动作要领 动作完整、协调,步伐移动迅速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9,正手位/侧身位正手中远台拉弧圈球 要求:熟练掌握动作要领 动作完整、协调,步伐移动迅速 熟练掌握拉弧圈球的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10,反手搓、侧身拉/侧身攻、扑正手 要求:各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11,正手挑/正手搓、反手攻/侧身拉/侧身突击、正手攻 要求:各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12,正反手快摆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13,直板反手推挤/反手推下旋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14,正反手攻打弧圈球/快带弧圈球 要求: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动作完整、协调 熟练掌握回接弧圈球的能力 并且运用灵活、准确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15,正手反拉弧圈球 要求: 21 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动作完整、协调 熟练掌握回接弧圈球的能力,并且运用灵活、准确 16,正反手近台挑球 要求: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动作完整、协调 17,打高球/机会球 要求:熟练掌握击球要领,运用灵活、准确 步法移动迅速、准确 18,发球抢攻 要求:熟练掌握各个动作要领,动作完整、协调 各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19,接发球抢攻 要求:熟练掌握各个动作要领,动作完整、协调 各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 熟练掌握控球能力 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20,发球 要求,熟练掌握多种发球方式,运用灵活 注:1-11,17-20 为常规训练计划;12-16 为专项训练计划

22 济阳初中乒乓球辅导小组教案

第十课时

步伐训练: 1,侧跳步 要领:向左侧跳的时候,蹬地脚是右脚,向右侧跳的时候,蹬地脚是左脚,侧跳的时候,步幅要稍 大一些。 2,侧滑步 要领:侧滑步比侧跳步的步幅要小一些,并步跳的方向不仅可以向左向右,还可以向斜前方, 斜后方。 3,交叉步 要领: 向左前交叉时,右脚在左脚前横跨一步,后交叉时,右脚在左脚后横跨一步,髋部要随步伐 灵活转动 4,碎滑步 要领:碎滑步的步幅要小,跟进要快,身体重心保持平稳,起伏不大,可以向左向右,斜前方,斜后 方滑动。 5,并步 要领: 来球落点远侧方的脚先向近侧方的脚靠一步, 来球落点近侧方的脚随即再向来球落点 方向迈出一步。这种步伐活动范围不大,移动时身体重心平稳,是削攻型打法的常用步伐。 6,滑步 要领:以来球落点近侧方的脚用力蹬地,两脚几乎同时离地,向来球落点方向移动,来球落 点远侧方的脚先着地,另一脚跟着落地,这种步伐的活动范围较大,一般在来球离身体较远 时使用 注:着重练习 1. 23 侧跳步;2.侧滑步;3.交叉步;6,滑步 单球每项目 10-15 分钟(比赛 30 分钟) ,重点练习项目,每项 20-30 分钟。 (或 1,2 项连 续攻球 50-100 个回合;3,4 项连续 15-30 个回合;其他项目 10-15 分钟) 多球每项目 1-2 盆球,重点练习项目 4-5 盆球(每盆 150 个球左右) 。

24

上一篇:西湖旅游攻略下一篇:粮食五代服务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