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会计练习题与答案

2022-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纳税会计练习题与答案

纳税会计第四版练习答案范文

一、术语解释

1.纳税会计是以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会计 学的理论及其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纳税人的纳税事务,参与纳税人的预测、决 策,达到既依法纳税,又合理减轻税负的一个会计学分支。

2.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在确定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或费用时,以权利和义 务是否发生为标准,即只要权利已经发生,不论款项是否已收到,都确认为当期 收入;只要义务已经发生,不论款项是否已付出,都确认为当期费用。 3.资本收益是指在出售税法规定的资本资产时所得的收益,如投资收益、 出售或交换有价证券的收益等。

4.抗税是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5.营业收益是指企业通过其经常性的主要经营活动而获得的收入,通常表 现为现金流入或其他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其内容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 业务收入两个部分。

6.收付实现制原则在确定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时,以款项是否实际 收到和付出为标准,即只要款项在当期收到,无论是否应该在该期收到,就确认 为当期收入;只要款项在当期支付,无论是否应该在该期支付,就确认为当期 费用。

7.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其经营决策、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过程中,在不违 345 书书书

反税法的前提下,以降低税负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对纳税活动进 行方案的规划、预测、比较、决策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8.偷税指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 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 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

9.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某一特定时期的收入应当与取得 该收入相关的成本、费用配比。

10.骗税是指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

二、填空题

1.法律性

专业性

融合性和两重性

2.纳税主体

持续经营

货币时间价值

纳税年度

三、判断题

1.× 正确的是:纳税会计作为一项实质性工作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企 业会计的一个特殊领域,纳税会计资料大多来源于财务会计,纳税会计以财务会 计为基础。

2.√ 【解析】纳税会计具有融合性,是融税收法规和会计制度于一体的特 种专业会计。

3.√ 【解析】法律性是纳税会计区别于其他专业会计的主要标志。纳税主 体不论采用何种记账基础进行核算,都必须遵守税收法律法规。

4.√ 【解析】纳税会计的目标是向纳税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关于纳税人税 款形成、计算、申报、缴纳等税务活动方面的会计信息,以利于信息使用者的决 策。纳税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有各级税务机关和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的利益 相关者包括经营者、投资人、债权人等。

5.× 正确的是:各级税务机关可以凭借纳税会计的信息,进行税款征收、 检查和监督。

6.× 正确的是:除印花税、关税及耕地占用税等不需预缴的税种外,纳税 人应交给税务机关的各种税金均在本 “应交税金”账户中核算。

7.× 正确的是:纳税主体与财务会计中的 “会计主体”有一定区别。在一 般情况下,会计主体应是纳税主体。但在特殊或特定情况下,会计主体不一定就 是纳税主体,纳税主体也不一定就是会计主体。

8.√ 【解析】货币时间价值就是指货币在其运行过程中具有增值的能力。 9.× 正确的是:纳税年度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应向国家缴纳各种税款 的起止时间。我国税法规定,应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但 346

如果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的中间开业,或者由于改组、合并、破产、关闭等原 因,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12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限为一个 纳税年度。纳税人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 10.× 正确的是:由于纳税会计与财务会计密切相关,因此,《企业会计准 则》中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原则以及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原则,基本上也 都适用于纳税会计。但又因纳税会计与税法的特定联系,税法中的实际支付能力 原则、公平税负原则、程序优先于实体原则等,会非常明显地影响纳税会计。因 此,纳税会计的原则不一定适用于财务会计。

11.√ 【解析】应征凭证是税务机关用以确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代征单 位应交税金发生情况的证明,也是核算应征税金的原始凭证。应征凭证主要有: 纳税申报表、代扣代缴税款报告表、定额税款通知书、应交税款核定书、预缴税 款通知单、审计决定书和财政监督检查处理决定书。

12.× 正确的是:享受减免税的纳税人在减免税期间应照常进行纳税申报。 13.√ 【解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 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 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 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四、选择题 1.C

【解析】纳税主体与财务会计中的 “会计主体”有一定区别。在一般情况下, 会计主体应是纳税主体。但在特殊或特定情况下,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纳税主 体,纳税主体也不一定就是会计主体。 2.C

【解析】依法申请减免税是纳税人的权利,其他都是纳税人的义务。 3.A 【解析】《刑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 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 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 5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 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A

【解析】抗税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 347

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5.A 【解析】《刑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纳税人逃避追缴欠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 不满10万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1倍以 上5倍以下罚金;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欠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6.B

【解析】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或 者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账凭证及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

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 罚款。 7.C

【解析】对扣缴义务人处以50%以上3倍以下罚款,不追缴税款。

五、问答题 1.答:

纳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在会计主体、计量尺度等方面相同;纳税会计 的计税依据是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

纳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会计目标不同、核算依据不同、提供的信息不 同、会计原则的运用不同。 2.答:

纳税人的权利有:

(1)享受国家税法规定的减免税优待。 (2)申请延期申报和延期缴纳税款的权利。 (3)依法申请收回多缴的税款。

(4)认为税务机关具有不当的行政行为,使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纳 税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赔偿。

(5)有权要求税务机关对自己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及有关资料等保守秘 密。

(6)不负有代收、代扣、代缴义务的纳税人,有权依法拒绝税务机关要求其 执行代收、代扣、代缴税款的义务。

(7)有权对税务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和向法院起诉及要求听 证。

(8)有权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各种不法行为进行揭露、检举和控告; 348

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9)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3.答:

纳税人的义务有:

(1)依照税法规定申请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注销税务登记,并按规定使用 税务登记证件,不得转借、涂改、损毁、买卖或者伪造税务登记证件。

(2)必须按规定设置账簿。个体工商户确实不能设置账簿的,须报经税务机 关批准。

(3)必须按税法规定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税务 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办理的,须报经税务机关批准。 (4)必须按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限缴纳税款。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缴纳的,经 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批准,可延期缴纳,但最长不得越过3个月。 (5)要按税收法律与行政法规的规定保管和使用发票。

(6)欠缴税款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前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或提供担 保。

(7)接受税务机关的税务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不得拒 绝、隐瞒。

(8)与税务机关发生纳税争议时,必须先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 款及滞纳金,再申请税务行政复议。

(9)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六、综合题 1.答:

(1)该公司的做法不正确。

(2)不论有无收入,都应按 《税收征管法》的规定,按期办理纳税申报。 (3)税务机关可责令企业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 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2.答:

税法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 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 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 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 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规定,纳税人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不满30%并且偷税数 349

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 税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偷 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3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 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根据以上可以判定,该公司的行为已构成偷税。由于该公司偷税数额已占应 交税额的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所以构成了偷税罪,应追究 刑事责任,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 金。 3.答:

(1)根据 《税收征管法》和 《刑法》的规定,纳税人骗取出口退税款在1万 元以上的,构成犯罪。该公司采取伪造假购货发票、假出口报关单、假外汇结汇 单、假完税凭证等手段,两次骗取出口退税款合计1.2万元,已构成犯罪,犯骗 取出口退税罪。

(2)根据 《税收征管法》和 《刑法》的规定,犯骗取出口退税罪的依法追究 其刑事责任。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1.2万元税款外,对单位处骗取税款1

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金,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 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350

第 2章

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一、术语解释

1.价外费用是指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 利润、奖励费、违约金 (延期付款利息)、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 费、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2.混合销售是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的 销售行为。

3.兼营非应税劳务是指增值税纳税人在从事应税货物销售或提供应税劳务 的同时,还从事非应税劳务 (即营业税规定的各项劳务),且从事的非应税劳务 与某一项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并无直接的联系和从属关系。

4.免抵退是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税的一种计算方法。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 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 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 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 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二、填空题

1.应交增值税

未交增值税 2.补贴收入

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351

4.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5.待处理财产损溢

原材料

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6.固定资产清理

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

三、判断题

1.× 正确的是:一般纳税人将外购货物用于对外投资,应视同销售计算销 项税额,其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扣。

2.× 正确的是:对销售除啤酒、黄酒外的其他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 金,无论是否返还以及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并入当期销售额征税。

四、选择题 1.A,B

【解析】单位或个体经营者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1)将货物交付他 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 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 (市)的除 外;(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 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和个体经营者;(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 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7)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

人消费;(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2.A,B

【解析】现行增值税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小规模纳税人适用 3%的征收率。 3.B,D

【解析】应纳消费税的货物的组成计税价格包括成本、利润和消费税。 4.C

【解析】采用赊销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合同 规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5.A,B,D

【解析】企业结转商品进销差价时应冲减主营业务成本,而不能冲减主营业 务收入。 6.B

【解析】实行按日预缴增值税的企业,预缴时应通过 “应交税费———应交增 值税 (已交税金)”科目核算。 352

五、问答题 1.答: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的设置上采用多栏式账户的方式,在借方 和贷方各设若干专栏加以反映。 (1)“进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 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税额。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 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2)“已交税金”专栏,核算企业当月上缴本月增值税税额。 (3)“减免税款”专栏,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税款。企业按规定直 接减免的增值税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 “补贴收入”科目。 (4)“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反映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 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按规定计算的应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科目。 (5)“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核算企业月终转出应交未交的增值税。月末 企业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贷方余额时,根据余额借记本科 目,贷记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6)“销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 税额。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销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销售 货物应冲销的销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7)“出口退税”专栏,记录企业出口零税率的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 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收到退回的税 款。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税额,用蓝字登记;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 者退关而补交已退的税款,用红字登记。出口企业当期按规定应退税额,借记 “应收补贴款———增值税”科目,贷记本科目。 (8)“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 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按 税法规定,对出口货物不得抵扣税额的部分,应在借记 “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同

时,贷记本科目。 (9)“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核算一般纳税企业月终转出多交的增值税。 月末企业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借方余额时,根据余额借记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本科目。 2.答:

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单独记账核算的,时间在 353

1年以内,又未过期的,不并入销售额征税;但对因逾期未收回包装物不再退还 的押金,应按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计算销项税额。“逾期”是指按合同约定实 际逾期或以1年为期限,对收取1年以上的押金,无论是否退还均并入销售额征 税。在将包装物押金并入销售额征税时,需要先将该押金换算为不含税价,再并 入销售额计税。对于个别包装物周转使用期限较长的,报经税务机关确定后,可 适当放宽逾期期限。应当注意的是,包装物押金不同于包装物租金,包装物租金 在销货时作为价外费用并入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

从1995年6月1日起,对销售除啤酒、黄酒外的其他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 装物押金,无论是否返还以及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并入当期销售额征税。对销 售啤酒、黄酒所收取的押金,按上述一般押金的规定处理。 3.答:

由于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和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 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一般都已在以前的纳税期作了抵扣。发生损失后, 一般很难核实所损失的货物是在何时购进的。其原始进价和进项税额也无法准确 核定。因此,应按货物的实际成本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所损失的在产品、 产成品的实际成本中只有所耗用的原材料、应税劳务等部分才产生进项税额,其 人工部分不产生进项税额,因此,在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的进项税额转出金额 时,要按其成本资料计算其所含的原材料和外购劳务的成本。另外,由于原材 料、应税劳务在计提进项税额时,抵扣率可能不同,如运费的抵扣率只有7%, 这时需要根据企业的有关资料计算一个平均抵扣率,以便计算转出的进项税额。 企业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在未查明原因之前,按照该货物的实际成本与转 出的进项税额之和借记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 “原材料”、“库存商品” 等科目,贷记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4.答:

外贸企业收购出口的货物,在购进时,应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 税税额,借记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账户,按照增值税专用 发票上记载的应记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 “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按照 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 “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账户。货物出口销售 后,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借记 “主营业务成本”账户,贷记 “库存商品”账 户;按照出口货物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进项税额或应分摊的进 项税额,与按照国家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应退税额的差额,借记 “主营业务成 本”科目,贷记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账户。 外贸企业按照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出应收的出口退税时,借记 “应收出口退 354

税”或 “应收补贴款”科目,贷记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科

目,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借记 “银行存款”科目,贷记 “应收出口退税”或 “应 收补贴款”科目。

六、综合题 1.答:

(1)借:应收账款———光明厂 71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0200 银行存款 1000 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40000 (2)借:银行存款 5850

贷:其他业务收入 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850 234000

(3)不含税销售额= =200000 (元) 1+17%

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200000×17%=34000 借:银行存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34000 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000

贷:库存商品———乙产品 160000

(4)借:应收票据———银行承兑汇票 105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5300 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60000 (5)借:应收账款———胜利厂 142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20400 355

银行存款 2000 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80000

(6)年实际利率为5%,则半年的实际利率为2.5% 发出商品时:

借:长期应收款———大阳厂 100000 银行存款 17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元)

2

96371.21 (5000/ (1+2.5%)+50000/ (1+2.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7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 3628.79 (100000-96371.21)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00

贷:库存商品———丙商品 80000

(7)发生的运费收入为混合销售行为,应一并征收增值税。 5000

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 ×17%=4273.5×17%=726.5 (元) 1+17%

借:银行存款 12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其他业务收入 4273.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7726.5 结转销售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70000

贷:库存商品———丁产品 70000 (8)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2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0000

借:应收账款———红光厂 35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5100

(9)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的,企业可以按折扣以后的价格计算销项 税额。

借:应收账款———红光厂 333450 356

贷:主营业务收入 28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48450 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200000 收到款项时:

由于红光厂在5天付款,享受2%现金折扣。

借:银行存款 326781 财务费用 6669

贷:应收账款———红光厂 333450 (10)借:原材料———A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0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0200 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40000

(11)发出代销货物时:

借:委托代销商品 80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80000 收到代销清单时:

借:应收账款———光明贸易公司 643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9350 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61600 销售费用 2750

贷:应收账款———光明贸易公司 64350

(12)将自产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应视同销售,按其对外不含税售价计算销 项税额。(新准则规定此种用于集体福利不确认收入,用于非货币性职工薪酬要 确认收入。)

销项税额=600×100×17%=10200 (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 70200 357

主营业务成本 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0200 库存商品———甲产品 4000

(13)借:应付股利 117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70000 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700000

贷:库存商品———丁产品 700000 (14)借:长期股权投资 184000 贷:原材料———A 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34000 (15)借:营业外支出 87000 贷:库存商品———丁产品 7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7000 (16)借:应收账款———红光厂 3159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0000 其他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45900 结转销售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

贷:库存商品———丙产品 200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5000

贷:包装物 15000

(17)包装物租金为价外费用,应一并征收增值税。其应纳增值税为:

10000

×17%=8547.01×17%=1452.99 (元) 1+17%

包装物押金由于尚未逾期,故不用计算增值税。

借:银行存款 310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40000 其他业务收入 8547.01

其他应付款———存入保证金 20000 35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42252.99 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160000 (18)逾期的包装物押金应计算缴纳增值税。 30000

销项税额= ×17%=25641.03×17%=4358.97 (元) 1+17%

借:其他应付款———红光厂包装物押金 3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5641.0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4358.97 (19)销售价格未超过原值的固定资产不缴纳增值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00 累计折旧 80000

贷:固定资产———机床 100000

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000

(20)企业销售产品无论销售给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消费者,均 应以不含税的销售价格乘以17%的增值税税率计算销项税额。由于销售产品给 小规模纳税人只能开具普通发票,发票上注明的价格为含税价格,因此在计算销 项税额时应将其换算成不含税价格再计算销项税额。 234000

销项税额= ×17%=34000 (元) 1+17%

借:银行存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34000 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160000 2.答:

(1)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0 按含税售价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0000 359

贷:库存商品 500000 结转销售商品的销项税额时: 500000

销项税额= ×17%=427350.43×17%=72649.57 (元) 1+17%

借:主营业务收入 72649.57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72649.57

(2)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500000×10%=50000 (元)

借:商品进销差价 5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50000 3.答: 第一种方法:

(1)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00000 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17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

借:原材料———甲材料 100000

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100000 (2)借:预付账款———B厂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3)增值税进项税额=(1000000+150000+50000)×17%=204000(元)

借:在途物资———乙材料 1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204000

贷:银行存款 1404000

(4)借:在途物资———丙材料 200000 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34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

(5)借:其他应收款———C厂 800

贷:银行存款 800

(6)借:银行存款 234800

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34000

贷:在途物资———丙材料 200000 其他应收款———C厂 800

(7)借:在途物资———丁材料 24000 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4080 360

贷:银行存款 28080

(8)定额内的损耗,属正常损失,其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扣。非正常损失的 进项税额不得进行抵扣,在未查明原因之前,非正常损失的货物的价值与其所负 担的增值税之和一并转入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53 原材料 23100

贷:在途物资———丁材料 24000 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153 (9)借:制造费用 18000

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3060 应付职工薪酬 2340 贷:银行存款 23400

(10)借:原材料———甲材料 100000 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17000 贷:股本 117000

(11)借:原材料———丙材料 40000 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6800 贷:股本 46800

(12)不动产在建工程用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不得进行抵扣,直接计入购进货 物的成本之中。

借:工程物资 58500

贷:银行存款 58500 (13)接受捐赠,应计算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117000×33%=38610 (元)

应计入资本公积金额=117000-38610=78390 (元)

借:原材料———丙材料 117000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 117000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 117000

贷:营业外收入 78390

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38610

(14)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47787 贷: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47787 第二种方法: 361

(1)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7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

借:原材料———甲材料 100000

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100000 (2)借:预付账款———B厂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3)增值税进项税额=(1000000+150000+50000)×17%=204000(元)

借:在途物资———乙材料 1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204000

贷:银行存款 1404000

(4)借:在途物资———丙材料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34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

(5)借:其他应收款———C厂 800 贷:银行存款 800

(6)借:银行存款 234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34000 贷:在途物资———丙材料 200000 其他应收款———C厂 800

(7)借:在途物资———丁材料 24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4080 贷:银行存款 28080

(8)定额内的损耗,属正常损失,其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扣。非正常损失的 进项税额不得进行抵扣,在未查明原因之前,非正常损失的货物的价值与其所负 担的增值税之和一并转入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53 原材料 23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53

贷:在途物资———丁材料 24000 (9)借:制造费用 1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3060 应付职工薪酬 2340 362

贷:银行存款 23400

(10)借:原材料———甲材料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7000 贷:股本 117000

(11)借:原材料———丙材料 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6800 贷:股本 46800

(12)在建工程用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不得进行抵扣,直接计入购进货物的成 本之中。

借:工程物资 58500

贷:银行存款 58500 (13)接受捐赠,应计算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117000×33%=38610 (元)

应计入资本公积金额=117000-38610=78390 (元)

借:原材料———丙材料 117000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 117000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 117000

贷:营业外收入 78390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8610

(14)由于未有认证不通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故不用作任何账务处理。 4.答:

(1)发出材料进行委托加工时,应将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A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1000×100×10%=10000 (元)

A材料的实际成本=1000×100+10000=110000 (元)

借:委托加工物资———B材料 110000

贷:原材料———A材料 100000 材料成本差异 10000

(2)支付运费,计算运费应计提的进项税额:

(1000-200)×7%=56(元) 应计入委托加工材料的运费成本为:

1000-56=944 (元)

借:委托加工物资———B材料 94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56 363

贷:银行存款 1000

(3)借:委托加工物资———B材料 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850 贷:应付账款———甲厂 5850 或:

借:委托加工物资———B材料 5000 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850

贷:应付账款———甲厂 5850

(4)计算委托加工物资———B材料的实际成本:

110000+944+5000=115944 (元)

B材料入库时的计划成本为:

1200×99=118800 (元)

借:原材料———B材料 118800

贷:委托加工物资———B材料 115944 材料成本差异 2856 5.答:

(1)借:在途物资———A厂 88000 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14960 贷:银行存款 102960

待认证通过后,再转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科目。 或:

借:在途物资———A厂 8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4960

贷:银行存款 102960 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甲商品 88000

贷:在途物资———A厂 88000 (2)计算该批农产品应计提的进项税额:

200000×13%=26000 (元) 计入该批农产品的成本为:

200000-26000=174000 (元)

借:在途物资———某农场 174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26000 364

贷:银行存款 200000 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 174000

贷:在途物资———某农场 174000 (3)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87×100

×13%=1300 (元) 1-13%

借:应付职工薪酬 10000

贷:库存商品 8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1300 6.答:

(1)企业付款时:

借:在途物资———A厂 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25500

贷:银行存款 175500 或:

借:在途物资———A厂 150000 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25500

贷:银行存款 175500

待认证通过后,再转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科目。 (2)商品验收入库,以含税售价记账。

借:库存商品———甲商品 234000

贷:在途物资———A厂 150000 商品进销差价 84000

(3)借:物资采购———B厂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7000 贷:应付票据 117000 或:

借:在途物资———B厂 100000 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17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

待认证通过后,再转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科目。 验收入库时: 365

借:库存商品———乙商品 130000

贷:在途物资———B厂 100000 商品进销差价 30000

(4)借:应收账款———C厂 2000 贷:库存商品———丙商品 2500 商品进销差价 500 或:

借:应收账款———C厂 2000 商品进销差价 500

贷:库存商品———丙商品 2500 (5)借:银行存款 23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340 贷:应收账款———C厂 2000 7.答:

第一种处理方法:

(1)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根据运费结算单据 (普通发票)所列运费金额依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准予扣除,但随同运 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不得计算扣除进项税额。

运费应计提进项税额=6000×7%=420 (元)

借:在途物资 1085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7420

贷:应付账款 126000

借:原材料 108580

贷:在途物资 108580

(2)销售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29500元,税额为

25850元,两者之间无对应关系,即12950×17%≠25850元,不符合各项目

内容正确无误的要求,因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税额25850元不允许抵扣,对 于不允许抵扣的原材料所负担的进项税额应计入原材料的成本之中。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根据运费结算单据 (普通 发票)所列运费金额依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扣除,但随同运费支付的 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不得计算扣除进项税额。

运费应计提的进项税额=4200×7%=294 (元) 366

借:在途物资 16005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294

贷:银行存款 160350

借:原材料 160056

贷:在途物资 160056 (3)借:在途物资 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25500 贷:银行存款 175500

借:原材料 150000

贷:在途物资 150000 (4)借:银行存款 1404000 应收账款 93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340000

(5)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单独记账核算的,不 并入销售额征税。但对因逾期未退还的包装物押金,应按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 计算缴纳增值税。 11700

应纳增值税额= ×17%=1700 (元) 1+17%

借:其他应付款 117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700 (6)借:银行存款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8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0

贷:库存商品 40000

(7)非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

应转出进项税额=20000×17%=3400 (元)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3400

贷:原材料 20000 36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3400

(8)由于尚未通过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进项税额已计入原材料的成本 之中,故不用再作任何账务处理。 (9)月末计算本月应纳增值税。

应纳增值 销项 进项税额 进项 上月尚未抵扣完的 = + - -

税税额 税额 转出金额 税额 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0+1700-8500+3400-(17420+294+25500)-5000

=288386(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转出未交增值税) 288386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88386 第二种处理方法:

(1)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根据运费结算单据 (普通发票)所列运费金额依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准予扣除,但随同运 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不得计算扣除进项税额。

运费应计提进项税额=6000×7%=420 (元)

借:在途物资 108580

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17420

贷:应付账款 126000

借:原材料 108580

贷:在途物资 108580

(2)销售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29500元,税额为

25850元,两者之间无对应关系,即12950×17%≠25850元,不符合各项目内

容正确无误的要求,因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税额25850元不允许抵扣,对于 不允许抵扣的原材料所负担的进项税额应计入原材料的成本之中。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根据运费结算单据 (普通 发票)所列运费金额依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扣除,但随同运费支付的 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不得计算扣除进项税额。

运费应计提的进项税额=4200×7%=294 (元)

借:在途物资 16005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294

贷:银行存款 160350

借:原材料 160056

贷:在途物资 160056 368

(3)借:在途物资 150000

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25500 贷:银行存款 175500

借:原材料 150000

贷:在途物资 150000 (4)借:银行存款 1404000 应收账款 93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340000

(5)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单独记账核算的,不 并入销售额征税。但对因逾期未退还的包装物押金,应按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 计算缴纳增值税。 11700

应纳增值税额= ×17%=1700(元) 1+17%

借:其他应付款 117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700 (6)借:银行存款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8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0

贷:库存商品 40000

(7)非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

应转出进项税额=20000×17%=3400 (元)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3400

贷:原材料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3400

(8)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42920 贷: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42920 (9)月末计算本月应纳增值税。

应纳增值 销项 进项税额 进项 上月尚未抵扣完的 = + - -

税税额 税额 转出金额 税额 增值税进项税额 369

=340000+1700-8500+3400-(17420+294+25500)-5000

=288386(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转出未交增值税) 288386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88386 增值税申报表的填写如下。 370

371

372

373

8.答:

(1)上月末未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做账务处理。 (2)借:在途物资 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70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0

借:原材料 1000000

贷:在途物资 1000000 (3)借:制造费用 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360 应付职工薪酬 2340 贷:银行存款 11700

(4)企业购销货物过程中支付的运费均可以按运费金额计提7%的进项税 额。

借:销售费用 27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21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5)借:银行存款 58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85000 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00

贷:库存商品 400000

(6)外销产品时:

借:银行存款 83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 830000 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0000

贷:库存商品 500000 计算出口产品不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时:

当期不得抵扣 出口货物 出口货物 出口货物 当期不得抵扣

= × - -

进 项 税 额 销 售 额 (征 税 率 退 税 率) 税 额 抵 减 额 =830000×(17%-13%) =33200(元) 374

借:主营业务成本 332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33200 计算免抵退税额时:

免抵退 出口货物 出口货物 免抵退税

= × -

税额 离岸价 退税率 抵减额 =830000×13% =107900 (元) 计算当期应纳税额时:

当期应纳 当期内销货物 当期全部 当期不得 上期未抵扣完

= - - -

税 额 的 销 项 税 额 (进项税额 抵扣税额) 的 进 项 税 额

=85000-(170000+1360+2100-33200)-10000 =-65260(元)

由于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且其绝对值 (65260元)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 (107900元),故当期应退税额为65260元。

借:应收出口退税 6526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65260 计算当期免抵税额时: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107900-65260=42640 (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4264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42640 有关申报表填写如下: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 企业代码: 企业名称:

纳税人识别号: 所属期:

月 与增值税纳税 当期 本年累计

项目 栏次 申报表的差额

(a) (b) (c)

当期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 1 100000 (美元)

当期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 2=3+4 830000 其中:单证不齐销售额 3

单证齐全销售额 4 830000 375

续前表

与增值税纳税 当期 本年累计

项目 栏次 申报表的差额 (a) (b) (c)

前期出口货物当期收齐单证 5 销售额

单证齐全出口货物销售额 6=4+5 830000 不予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 7

出口销售额乘征退税率之差 8 33200 上期结转免抵退税不得免征 9

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 10 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 11 (如8>9+10为 33200

额 8-9-10,否则为0)

结转下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 12 (如9+10>8则为 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9+10-8,否则为0) 出口销售额乘退税率 13 107900 上期结转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14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15

16 (如13>14+15则

免抵退税额 为13- (14+15),否 107900 则为0)

17 (如14+15>13则

结转下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为14+15-13,否则 为0)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期末留抵 18 65260

税额

计算退税的期末留抵税额 19=18-11c 65260 20 (如16>19则 当期应退税额 65260 为19,否则为16)

当期免抵税额 21=16-20 42640 出口企业 退税部门

经声明以上申报无讹并愿意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经办人: 经办人: 财务负责人: 复核人: 企业负责人: 负责人: 376

377

378

379

第 3章

消费税的会计核算

一、术语解释

1.消费税是以应税消费品的流转额作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

2.从价定率征收是指以价格作为计税依据征收消费税的一种方式。从价定 率征收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取决于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和适用税率两个因 素。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适用税率

3.从量定额征收是指以数量作为计税依据征收消费税的一种方式。从量定 额征收消费税,应纳税额取决于消费品的应税数量和单位税额两个因素。其基本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4.价外费用是指价外收取的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补贴、违约金 (延 期付款利息)和手续费、包装费、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代 垫款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5.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是指纳税人将自己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本企业连 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或将自己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以外的其 他方面,即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和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提供劳 务以及用于馈赠、赞助、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

6.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是指由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 380

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7.已纳税额的扣除是指对于用外购的或加工收回的已税烟丝、已税化妆品、 已税珠宝玉石、已税鞭炮焰火、已税汽车轮胎和已税摩托车等应税消费品连续生 产的应税消费品,在计税时准予从应税消费品的应纳消费税税额中,扣除外购的 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已纳的消费税税额。

二、填空题

1.生产

委托加工和进口 2.委托方

受托方

3.比例税率

定额税率

复合税率 4.价外费用

5.酒类 (黄酒、啤酒除外) 6.本企业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7.委托方

8.海关审定的进口数量 9.实际生产领用数 10.从低

三、判断题

1.× 正确的是: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的,在移送使用环节不用计算缴纳消费税。

2.× 正确的是:纳税人用于换取产品和抵偿债务的应税消费品,应按同类 消费品的最高价格计算缴纳消费税。

3.√ 【解析】根据消费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有关的规定,纳税人发生 视同销售行为应按同类消费品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缴纳消费税。

4.× 正确的是: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 率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销售量,未分别核算的,或将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组 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按最高税率计税。

5.√ 【解析】纳税人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在提货环节已由受托方代收代 缴消费税,因此其收回后若用于直接销售的,不再计算缴纳消费税。

6.√ 【解析】根据消费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如果受托方先将原 材料卖给委托方再接受委托加工或代委托方代购原材料后再加工的行为均不属于 委托加工业务。

7.× 正确的是: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如果销售额为含税销售额,在计 征消费税时应作不含税处理,其计算公式为: 381

含税销售额

不含税销售额= 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8.× 正确的是: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购进应税消费品直接出口,可按 规定办理出口退税。

四、选择题 1.C

【解析】根据消费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消费税主要选择在生产销 售及进口环节征收。

2.B

【解析】将自产、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用于非应税项目、对外捐赠等应视 同销售计算缴纳消费税。

将委托加工产品收回后直接销售的不再计算缴纳消费税。 销售计算机及高档服装不属于消费税的应税范围。 3.D

【解析】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消费税为价内税,因此其计税价格中包含消 费税、不包含增值税。 4.C

【解析】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于加工完毕、受托方收取加工费时一并收 取应缴纳的消费税。 5.B

【解析】进口的应税消费税,其计税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组成计税价格的 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6.A

【解析】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时,其应纳消费税税款计入 “主营业务税金 及附加”科目。 7.D

【解析】纳税人以自产应税消费品对外投资、用于在建工程等,其应纳消费 税计入 “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等相关科目的成本之中。 8.D

【解析】纳税人将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销售的不再计算缴纳消 费税,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计入 “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之中。 9.C 382

【解析】外贸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的,其收购产品中所含的消费税出口后可 以退税。 10.B

【解析】纳税人没收的非酒类包装物押金,应通过 “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处 理,因此,其应缴纳的消费税应通过 “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 11.B,C,D

【解析】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赞助、广告、职工福利等属于 视同销售行为应计算缴纳消费税。 12.A,B,D

【解析】消费税选择一次课征制,因此批发环节不再征收消费税。 13.A,C,D

【解析】保健食品不属于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14.A,C,D

【解析】由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 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的行为属于委托加工行为。 15.A,D

【解析】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免征消费税,商业企业委托外贸企业出口不享受

出口退税政策。

五、问答题 1.答:

从价计税的应税消费品,其销售额分别情况确定:

(1)一般情况下销售额的确定。在一般情况下,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其 销售额为销售应税消费品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2)包装物计入销售额的规定。应税消费品连同包装物销售的,无论包装物 是否单独计价,也无论在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并入销售额,征收消费税。 如果包装物不作价随同产品销售,而是收取押金 (酒类产品除外),且单独 核算又未过期的,此项押金则不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征税。但对因逾期未 收回的包装物不再退还的押金和已收取1年以上的包装物押金,应并入应税消费 品的销售额征收消费税。

对酒类产品生产企业销售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 (啤酒、黄酒除外), 无论押金是否返还及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并入酒类产品的销售额中征收消费 税。

(3)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销售额的确定。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按其使用方 383

向可分为两种情况,因而其应税销售额的规定也有两种情况。

1)纳税人将自己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本企业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自产 自用的应税消费品不征税,只就最终应税消费品征税。

2)纳税人将自己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以外的其他方 面,即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和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提供劳务以 及用于馈赠、赞助、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对这种用于其他方面 的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均视同对外销售,按照纳税人生产的同类消费品的销 售价格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价格的,以组成计税价格作为计税销售额。组成计 税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成本+利润

组成计税价格= 1-消费税税率

(4)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销售额的确定。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以受托方同 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作为计税销售额;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以组成计税 价格为计税销售额。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材料成本+加工费

组成计税价格= 1-消费税税率

(5)进口应税消费品销售额的确定。进口应税消费品,以组成计税价格为计 税销售额。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关税完税价格+关税

组成计税价格= 1-消费税税率 2.答:

纳税人将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用于投

资、捐赠、奖励等方面,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应记入有关科目,账务处理为:

借:有关会计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3.答:

纳税人没收的包装物押金,除酒类产品以外,此项押金不并入销售额计征消 费税。但对逾期未退还的包装物押金和已收取1年以上的包装物押金,应并入应 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按其税率计征消费税。其账务处理应为: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答:

企业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委托方收回应税消费 品后,用于企业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已扣缴消费税准予按规定抵扣;直接出 384

售的,不再征收消费税。在这两种情况下,委托方的账务处理是不同的,受托方 的账务处理是相同的。受托方按代收税款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委托方的账务处理为:

(1)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加工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委托加工收回后直接用 于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不再缴纳消费税。由受托方代收的消费税及支付的加工 费,一并计入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成本,其账务处理为: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应付账款 (银行存款等科目)

(2)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加工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账务处 理。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加工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由受托方代 收代缴的消费税准予按规定抵扣,委托方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应付账款 (银行存款等科目) 5.答:

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应分别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1)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性企业自营出口应税消费品,免税不退税,可以不 计算应交消费税。

(2)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购进应税消费品直接出口,其账务处理为: 购进应税消费品时: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报关出口后申请退税时:

借:应收出口退税

贷:主营业务成本

收到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回的税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

六、综合题

1.答:

越野车生产成本=15×3=45 (万元) 385

应纳增值税=20×3×17%=10.2 (万元) 应纳消费税=20×3×5%=3 (万元) 账务处理为:

借:营业外支出 582000

贷:库存商品 4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0200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30000 2.答:

销售产品应纳消费税=80×30%=24 (万元)

销售产品应纳的增值税=80×17%=13.6 (万元) 23400

没收押金应纳的消费税= ×30%=6000 (元) 1.17 23400

没收押金应纳的增值税= ×17%=3400 (元) 1.17 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93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36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4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40000

借:其他应付款 234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34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6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6000 3.答:

粮食白酒应纳增值税=1000000×17%=170000 (元)粮 食 白 酒

=20000×2×0.5+1000000×25%=270000应纳消费税 58500

白酒的包装物押金应纳的增值税= ×17%=8500 (元) 1.17 58500

白酒的包装物押金应纳的消费税= ×25%=12500 (元) 1.17

啤酒应纳增值税=2700×300×17%=137700 (元) 386

(元)

啤酒应纳消费税=250×300=75000 (元) 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17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70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7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70000

借:银行存款 58500

贷:其他应付款 37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850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2500

借:银行存款 947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377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7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75000

借:银行存款 105300

贷:其他应付款 105300 4.答:

销售货车普通轮胎

=900×1000×17%=153000 (元) 应 纳 增 值 税 销售货车普通轮胎

=900×1000×10%=90000 (元) 应 纳 消 费 税

委托加工应纳增值税=(10000+500)×17%=1785(元) 委 托 加 工 应 156000+10000+500 = ×10%=18500(元) 代收代缴消费税 (1-10%) 视 同 销 售 的 货 车

=900×30×17%=4590(元) 普通轮胎应纳增值税 视 同 销 售 的 货 车

=900×30×10%=2700(元) 普通轮胎应纳消费税

(1)借:银行存款 105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53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90000 387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90000 (2)借:银行存款 30785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785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8500 (3)借:其他业务成本 28290

贷:库存商品 2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459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700 5.答:

(1)借:在途物资 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25500 贷:银行存款 175500 借:原材料 150000 贷:在途物资 150000

(2)借:委托加工物资 150000

贷:原材料 150000 150000+60000

甲烟厂应代收代缴消费税= ×30%=90000 (元) 1-30%

借:委托加工物资 4500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5000

贷:银行存款 90000

借:委托加工物资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0200

贷:银行存款 70200

借:原材料 255000

贷:委托加工材料 255000 234000

(3)销售烟丝应纳增值税= ×17%=34000 (元) 1.17

委托加工收回后直接出售,不再缴纳消费税。

借:银行存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34000 388

(4)销售卷烟应纳增值税=80×250×20×17%=68000销售卷烟应纳消费税=150×20+80×250×20×45% =183000 (元)

借:银行存款 468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68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83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83000 6.答:

(元)

(1)借:委托加工材物资 15000

贷:原材料 14500 银行存款 500

(2)借:委托加工物资 3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510

贷:银行存款 4010 14500+3000

(3)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30%=7500 (元) 1-30%

借:委托加工物资 7500

贷:银行存款 7500 收回委托加工消费品:

借:原材料 26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26000 7.答: 购入货物时:

借:在途物资 3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510000

贷:银行存款 3510000 申请退税时:

借:应收出口退税 27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70000 389

第 章

营业税的会计核算

一、术语解释

1.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各种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 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2.营业税的应税劳务包括从事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金融保险、邮电通信、 文化体育、娱乐、服务等行业。

3.转让无形资产包括转让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 作权和商誉。

4.销售不动产包括销售建筑物或构筑物和销售其他土地附着物。 5.混合销售是指一项经济行为既涉及应税劳务又涉及到销售货物。

二、填空题

1.应税劳务

无形资产

不动产 2.总承包人 3.受让者

4.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5.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6.实际收取的营业额 7.贷款利息金额 8.营业税金及附加

390

9.其他业务成本 10.固定资产清理

三、判断题

1.√ 【解析】单位和个人自建建筑物后销售,其自建行为应按 “建筑业” 税目征收营业税。

2.× 正确的是: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应当征收增值税。

3.× 正确的是:单位和个人将不动产无偿赠送他人,应视同销售计算缴纳 营业税。

4.× 正确的是:转贷业务是指金融机构将借入的资金贷给他人使用。

5.√ 【解析】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纳税人从事安装工 程作业,凡所安装的设备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的,在计算营业税时,其营业额 应包括设备价款在内。

6.× 正确的是:融资租赁业务以其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出租方 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7.× 正确的是:工商企业兼营营业税应税劳务且分别核算的,其应纳营业 税借记 “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四、选择题 1.A

【解析】中央铁路运营业务的纳税人为铁道部;地方铁路运营业务的纳税人 为地方铁路管理机构;合资铁路运营业务的纳税人为合资铁路公司;基建临管线 的纳税人为基建临管线管理机构。 2.D

【解析】自建自售,应按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和销售不动产分别征收营业税。 3.B

【解析】电台播放广告属于 “服务业”税目;体育馆出租办展览属于 “租赁 业”税目;影剧院卖音像片属于销售货物。 4.C

【解析】价外费用包括向对方收取的手续费、基金、集资费、代收款项、代 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5.D

【解析】一般来说,营业税属于地方税。 6.B

【解析】买卖股票行为暂不征收营业税。 391

7.C

【解析】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对邮电部门出售电话机、 寻呼机并为用户提供通讯服务取得的收入按邮电通讯业征收营业税。 8.C

【解析】工业加工取得的加工费收入应计算缴纳增值税;从事国际运输业务 以实际取得的运费收入为营业额;金融企业买卖有价证券以卖出价减去买入价的 余额为营业额。

9.C

【解析】境外保险机构以境内物品为标的提供的保险,属于在我国境内提供 应税劳务,应计算缴纳营业税。 10.D

【解析】非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不动产,应通过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在销售不动产过程中发生的收入、支出。 11.A,C

【解析】单位将房产无偿赠予他人应视同销售计算缴纳营业税。 12.A,B,D

【解析】职工工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不是营业税。 13.A,B,C,D

【解析】价外费用包括向对方收取的手续费、基金、集资费、代收款项、代 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14.A,D

【解析】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商业零售业务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 15.A,D

【解析】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甲以土地使用权换取乙房屋 所有权的行为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甲按转让无形资产税目计算缴纳营业税,乙 按销售不动产税目计算缴纳营业税。

五、问答题 1.答:

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一般规定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向对方收取的 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营业额的特殊规定为:

(1)交通运输业。运输企业自我国境内运输旅客或者货物出境,在境外改由 其他运输企业承运旅客和货物,以全程运费减去付给该承运企业的运费后的余额 392

为营业额。

运输企业从事联运业务,以实际取得的营业额为计税依据。

(2)建筑业。建筑业的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转包给他人,以全部工程款减 去付给分包人或转包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从事建筑、修缮、装饰工程作业,无论怎样结算,营业额均包括工程所用原 材料、动力及其他物资的价款。从事安装工程作业,凡所安装的设备价值计入安 装工程产值的,营业额包括设备价款。

自建自售中自建行为按建筑业征税,其营业额由主管税务机关按规定顺序核 定。核定顺序为:

1)按纳税人当月提供的同类劳务的平均价格核定。 2)按纳税人最近时期提供的同类劳务的平均价格核定。 3)按组成计税价格核定。 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计税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 1-营业税税率

(3)金融保险业。具体如下:

转贷业务,以贷款利息金额为营业额。一般贷款业务的营业额为贷款利息收 入。

外汇转贷业务的营业额为贷款利息收入和其他应税收入减去付给境外的借款 利息支出后的余额。

融资租赁以其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 成本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金融商品转让业务以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金融经纪业务和其他金融业务以其收取的全部手续费为营业额。 保险业务的营业额为经营保险业务向被保险人收取的全部保险费。

(4)文化体育业。单位或个人进行演出,以全部票价收入或包场收入减去付 给演出场所、演出公司或经纪人的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5)娱乐业。娱乐业的营业额为经营娱乐业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 括门票收费、台位费、点歌费、烟酒、饮料、茶水、鲜花、小吃等收费及经营娱 乐业的其他各项收费。

(6)服务业中的旅游企业。

纳税人从事旅游业务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替旅游者支付 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费、交通费、旅游景点门票和支付给其他接团 旅游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393

(7)对于纳税人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 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按下列顺序核定其营业额:

1)按纳税人当月提供的同类应税劳务或销售的同类不动产的平均价格核定。 2)按纳税人最近时期提供的劳务或销售的同类不动产的平均价格核定。 3)按公式核定计税价格: 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计税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 1-营业税税率 2.答:

营业税应税行业的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计算出应交营业税时作如下账务处 理: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工商企业兼营非应税劳务,应分别核算货物销售和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营 业额);不能分别核算的,征增值税不征营业税。实行分别核算的非应税劳务收 入,应在 “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中核算,按规定应缴纳的营业税,在 “其他业务 成本”科目中核算。 3.答:

纳税人转让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扣除无形资产的账

面价值和应缴纳的税费后,如有收益,记入 “营业外收入”科目;如为损失,记 入 “营业外支出”科目。其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营业外收入 或:

借:银行存款 营业外支出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4.答:

房地产企业销售不动产,其应缴纳的营业税在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 中核算。账务处理为: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394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其他企业销售不动产应缴纳的营业税,在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中核算。账 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六、综合题 1.答:

该公司应纳的营业税=[(100-60)+(38+5)+(80-30)]×3% =3.99(万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399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9900 2.答:

该旅游公司应纳营业税=(42800-22000-8200-5000-2000)×5% =280(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8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80 3.答:

该企业应纳营业税=25×3%=0.75 (万元)

借:银行存款 25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50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7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7500 4.答:

工程结算收入应纳营业税=150×3%=4.5 (万元)

租赁收入应纳营业税=2×5%=0.1 (万元)

无形资产转让收入应纳营业税=10×5%=0.5 (万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4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45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000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无形资产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000 395

营业外收入 65000 5.答:

该企业应纳营业税=1000×5%=50 (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000

累计折旧 1000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00

借:银行存款 100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0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6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00000

借:营业外支出 56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60000 6.答:

歌舞厅收入应纳营业税=(20+5+2)×20%=5.4 (万元)

保龄球收入应纳营业税=8×5%=0.4(万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 58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8000 396

第 章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C

5.B

6.B

7.C

8.C

9.C

10.A

11.C 12.C 13.A 14.C 15.D 16.A 17.D 18.A 19.A 20.C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AB

3.ABC

4.ACD

5.A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实务题 1.答:

自2008年起,外国企业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税后利润不再免征所得税, 应当缴纳10%的预提所得税,取得的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 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 税所得额。

预提所得税=[200+300+(3000-400)]×10%=310万元。 2.答:

(1)会计利润=3000+50-2800-35=215 (万元)

(2)公益性捐赠扣除限额=215×12%=25.8 (万元)大于10万元,公益性 捐赠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 397

(3)直接捐赠不得扣除,纳税调增5万元;

(4)非广告性赞助支出20万元需要做纳税调增。

(5)应纳税所得额=215+5+20=240 (万元) (6)应纳所得税额=240×25%=60 (万元) 3.答:

(1)存在的问题:

①向其他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超过按中国银行 (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 款利率计算的利息支出部分在税前扣除。[实施条例38条] ②业务招待费扣除超规定标准。

③计提工会经费未拨缴不得税前扣除 [实施条例41条];计提教育经费 未发生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实施条例42条]

④固定资产直接列入管理费用,未通过计提折旧摊销,税前多列支费用 ⑤提取坏账准备金按3%计提,超过税法规定5‰,扣除费用。

(2)①不得税前扣除利息支出=200000×(10%-5%)=10000元 ②不得税前扣除业务招待费=250000-150000=100000元 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150000元(60000000×5‰ =300000>250000×60%=150000)

③不得税前扣除工会经费和教育经费=24000+38000=62000元 ④不得税前扣除管理费用中固定资产部分=6000-6000/(6×12)×6 =5500元

⑤不得扣除坏账准备金=(1500000×3%-6000) -(1500000×5‰-6000) =37500元

⑥应补缴企业所得税额=(10000+100000+62000+5500+37500)×25% =53750元 4.答:

(1)2008年利润总额

=(9000+1000)-(4500+500)-(200+50)+50-(2000+200

+1200)-800

=600

(2)2008年收入总额=9000+1000+10=10010 其中:免税收入=10

(3)2008年各项扣除 一般项目 环保项目 398

1)成本 4500 500 合计5000 2)销售税金及附加 200 50 合计250

3)期间费用 3028.5 336.5 合计3365

其中:销售费用 2000 (广告费在销售营业收入15%据实扣除) 财务费用 200

管理费用 1200-35=1165

业务招待费限额=50(10000×5‰=50<85×60%=51)

期间费用分配率=(2000+200+1165)÷(9000+1000)×100%=33.65%

4)营业外支出800-(100-72)-50=722 公益性捐赠支出扣除限额=600×12%=72 5)工资三项经费调整

职工福利费和职工工会经费未超标,可以据实列支,职工教育经费实际计得 25万元,支出15万元,应调整10万元。 教育经费调整=25-15=10 (4)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

=10010-10-(5000+250+3365+722-10)-30×50%(加计扣除)

-50(2007年亏损)

=10000-9285-15-50=608 (5)2008年应纳所得税额

=608×25%-〔1000-(500+50+336.5-1)〕×25%

=152-28.625

=123.375万元 5.答:

(1)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每年可提取的折旧额: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余额×年折旧率

特点:折旧率不变,净值逐年减少;开始时折旧额较多,以后年度逐年减 少;最后二年净值扣除预计残值后平均计算。 2008年:2×220/5=88万元;

2009年:2×(220-88)/5=52.80万元;

2010年:2×(220-88-52.80)/5=31.68万元; 2011及2012年平均各为:(220-88-52.80-31.68-10)/2=18.76万元。

(2)采用年数总和法每年可提取的折旧额: 399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1+预计使用年限)/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特点:净值不变,折旧率逐年递减;开始时折旧额较多,以后年度逐年减 少。

2008年:(220-10)×5/15=70万元; 2009年:(220-10)×4/15=56万元; 2010年:(220-10)×3/15=42万元;

2011年:(220-10)×2/15=28万元; 2012年:(220-10)×1/15=14万元。 6.答:

(1)2008年利润总额=2000-1000=1000 (2)2008年收入总额=2000 其中:免税收入=100

(3)2008年各项扣除调整数

1)业务招待费超支额=100-9=91

业务招待费限额=9 (1800×5‰=9<100×60%=60) 2)工资三项经费调整额=(50+10)-[200×(14%+2%)]=28 3)提取准备金支出调整=100 4)税收滞纳金调整=10 (4)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

=2000-100-1000+(91+28+100+10)

=1129

(5)2008年应纳所得税额

=1129×25%-500×10%

=282.25-50

=232.25万元 400

第 章

个人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一、术语解释

1.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 住满一年的个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其所取得的应纳税所得, 无论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中国境外任何地方,都要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2.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不符合居民纳税义务人判定标准 (条件)的纳 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即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 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3.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 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 5.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 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6.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 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7.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 得。

8.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 红利所得。 401

9.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

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而取得的所得。

10.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

二、填空题 1.境内和境外

2.无住所又不居住

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 3.所得人

支付所得的单位和个人

自行申报 4.次月七日

纳税申报表 5.每次收入额

6.成本、费用以及损失 7.800元

20% 8.20%

加成 9.主管税务机关

10.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20% 11.按年计算、分月预缴

3个月 12.人民币

人民币

13.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中国个人所得税法 14.30%

15.完税凭证的原件

三、判断题

1.× 正确的是:个人举报各种违法行为而获得的奖金,暂免征收个人所得 税。

2.× 正确的是:股票转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3.× 【解析】2008年3月1日起,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工作的外籍 人员,其附加减除费用的标准为4800元。

4.√ 【解析】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 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计税。

5.× 正确的是: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 扣除,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按照中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 额。

6.√ 【解析】个人所获得的保险赔款属于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范围。 7.√ 【解析】目前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个人所得税。

8.√ 【解析】个人独资企业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应以其全部生产经营所得 402

为基础计算。

9.× 正确的是:合伙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等各项准备金不得在税前扣 除。

四、选择题 1.B

【解析】该作家应纳税款=3600×3×(1-20%)×20%×(1-30%)×3

+20000×(1-20%)×20%×(1-30%) =1209.6+2240=3449.6(元) 2.B

【解析】王某应缴个人所得税=[4200-(2000-1800)]×15%-125

=475(元) 3.D

【解析】该纳税人应纳税款=(4700-2000)×15%-125=280(元) 4.D

【解析】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 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捐赠,捐赠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 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5.C

32000-4800-1375×60% 【解析】该专家应纳税所得额= 1-25%×60%

=31029.41(元)

应纳税款=31029.41×25%-1375=6382.35(元) 6.B

【解析】该专家本月应纳税额=(18000-4800)×20%-375 =2265(元) 7.B

【解析】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取得所得的个人。 8.B,C,D

【解析】附加减除费用所适用的具体范围是:

(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2)应聘在中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 家。

(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403

(4)财政部确定的其他人员。

此外,附加减除费用也适用于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9.A,D

【解析】企业投资者的工资、薪金支出及计提的各种准备金不得在税前列支。 10.A,C,D

【解析】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来源于境外所得不属于征税范围。 11.C,D

【解析】个人将其所得进行公益性、救济性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 部分准予扣除。 12.A,D

【解析】我国判定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标准有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 标准。

五、简答题 1.答: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为取得各种应税所得的个人,参照国际惯例,我国同时行 使居民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所以将纳税人按一定标准划分为居民与非居民。居 民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和境内无住所但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居民承担无限纳税义 务,即其境内、境外全部所得都要在中国纳税,非居民包括无住所又不居住和无

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非居民只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即只就其 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2.答:

下列各项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404

六、综合题 1.答:

分项确定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1)李某个人工资收入中,政府特殊津贴免纳个人所得税。 其工资全年应纳

=[(3200-500-2000)×10%-25]×12=540(元) 个人所得税额 24000×6

(2)稿酬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 ×(1-20%)×20%×(1-30%) 10

=1612.8(元) 转让专有技术取得的特许权

(3) =50000×(1-20%)×20%=8000(元) 使用费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为医学院作报告取得的劳务

(4) =(3000-800)×20%=440(元) 报酬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

(5)在美国讲学收入的征税:

抵免限额=2000×8.7×(1-20%)×20%=2784(元) 在美国该项所得实纳税额为3220元,两者比较,实纳税额比抵免限额高,

该项收入按我国税法规定,不用再缴纳个人所得税。且436元 (即3220元- 2784元)可在以后5年的抵免余额中补扣。

(6)在日本的版权收入属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下列办法征税: 500000

抵免限额= ×7.5×(1-20%)×20%=6000(元) 100

在日本实际纳税额=5750(元)

在我国需要补缴个人所得税额=6000-5750=250(元)

李某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540+1612.8+8000+440+250 =10842.8(元) 2.答:

代扣代缴的计算是错误的。

(1)工资收入的申报纳税情况是错误的,应按照雇主为其雇员负担个人所得 税税款的计征方法计算。 2200-2000

工资的应纳税所得额= =205.13 (元) 1-5%×50%

工资每月应纳税额=205.13×5%=10.26 (元)

全年应纳税额=10.26×12=123.12 (元)

全年单位负担50%的税款,已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为120元,按个人所 405

得税法规定的自行申报纳税规定。

黄某应补缴个人所得税=123.12-120=3.12 (元)

(2)出版社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是错误的,按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稿酬 所得可减征30%。

应纳税额=30000×(1-20%)×20%×(1-30%) =3360(元)

(3)报社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是错误的,按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连载收 入作为一次征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700×10×(1-20%)×20%×(1-30%) =784(元)

其他项目也应依法征税:

1)利息收入中,国库券利息收入免税,但单位集资利息收入应依法征税。

应纳税额=10000×5%=500 (元)

2)为文工团写歌词也应征税,但未公开发表,按劳务报酬所得征税。

应纳税额=(2000-800)×20%=240(元)

全年黄某应纳税总额=123.12+3360+784+500+240 =5007.12 (元)

扣除代扣代缴税款金额,黄某应补缴税款为4887.12元(即5007.12- 120)。 406

第 章

土地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一、术语解释

1.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 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2. “国有土地”,是指按国家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城市土地属于 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 所有,不得私自转让。

3. “地上的建筑物”是指建于土地上的一切建筑物,包括地上地下的各种附 属设施。

4. “附着物”是指附着于土地上的不能移动或一经移动即遭损坏的物品。

二、填空题 1.增值额

2.指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 人。

3.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价款

土地开发成本

地上建筑物成本及有 关费用

销售税金

4.四级超率累进税率30% 40% 50% 60%

三、判断题

1.√

2.×

3.×

4.×

5.× 407

四、选择题

1.C

2.B

3.D

4.B

5.D 6.ABC 7.ACD 8.BCD 9.CD

五、综合计算题 1.答:

第一步,计算应缴土地增值税。 (1)A地土地增值税: 转让收入:32000万元。

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价款6000万元。 建造房产开发成本:8000万元。

转让房地产的有关税金=32000×5%× (1+7%+3%)=1760 (万元) 加计扣除的间接费用金额= (6000+8000)×20%=2800 (万元) 准予扣除项目合计=6000+8000+1760+2800=18560 (万元) 土地增值额=32000-18560=13440 (万元) 13440

土地增值率= ×100%=72.41% 18560

应纳土地增值税=13440×40%-18560×5%=4448 (万元) (2)B地土地增值税: 转让收入:2800万元。

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价款:2000万元。

转让房地产的有关税金=2800×5%× (1+7%+3%)=154 (万元) 土地增值额=2800-2000-154=646 (万元) 646

土地增值率= ×100%=29.99% 2154

应纳土地增值税=646×30%=193.8 (万元)

两地共应缴纳土地增值税=4448+193.8=4641.8 (万元) 第二步,会计分录:

支付土地使用权的价款时:

借:开发成本 8000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000 发生工程费用时:

借:开发成本 8000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000 408

转让房地产时:

借:银行存款 348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48000000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9140000 (17400000+174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7400000 ———应交城建税 1218000 ———应交教育费附加 522000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46418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46418000 缴纳相关税金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7400000 ———应交城建税 1218000 ———应交教育费附加 522000 ———应交土地增值税 46418000

贷:银行存款 65558000 2.答:

转让收入:7200万元。 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房地产评估价格=5600×70%=3920 (万元) 取得土地使用权地价款:600万元。

转让房地产相关税金=7200×5%× (1+7%+3%)=396 (万元) 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合计=3920+600+396=4916 (万元) 土地增值额=7200-4916=2284 (万元) 2284

土地增值率= ×100%=46.46% 4916

应纳土地增值税=2284×30%=685.2 (万元) 会计分录:

注销出售的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00000 累计折旧 10000000

贷:固定资产 40000000 支付地价款及相关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6000000 409

贷:银行存款 6000000

取得转让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720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72000000 计提营业税等税金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396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600000 ———应交城建税 252000 ———应交教育费附加 108000 缴纳相关税金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600000 ———应交城建税 252000 ———应交教育费附加 108000

贷:银行存款 3960000 计提土地增值税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6852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6852000 缴纳土地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6852000

贷:银行存款 6852000 结转固定资产损益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72000000-30000000-6000000-3960000-6852000)

25188000

贷:营业外收入 25188000 410

第 章

其他税种的会计核算

一、术语解释

1.关税是一国政府对进出国境或关境的货物或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2.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矿产和盐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级差收入 征收的一种税。

3.印花税是对书立、领受应税凭证的行为征收的一种税。

4.车辆购置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购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 规定的应税车辆的单位和个人按其购置车辆的价格征收的一种税。

5.城镇土地使用税 (简称土地使用税)是对在城市和县城占用国家和集体 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按土地使用面积定额征收的一种税。

6.房产税是以房屋为课税对象,以房产的价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征收 的一种税。

7.关税完税价格是对进出口货物以其实际成交价格为基础由我国海关审定 的,据以征收关税的价格。

8.印花税应税凭证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列举的应纳税凭 证,包括:经济合同以及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

许可证照,以及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9.房产税计税余值是 《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的纳税人经营自用房产的计 税依据,是指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 损耗价值后的余值。 411

10.到岸价格包括货物的价格加上包装、运输、保险和其他劳务费用等等。 11.船舶净吨位是指额定装运货物和载运旅客的船舱所占有的空间容积,即 船舶的各个部位的总容积,扣除按税法规定的非营业用的所占容积,包括驾驶 室、轮机间、业务办公室、船员生活用房等容积后的容积。

12.契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转移的土地、房屋权属,由承受单位和个人缴纳的 一种税。

二、填空题

1.矿产品

2.普遍征收

级差调节 3.收购未税矿产品的单位

4.城市

县城

建制镇

工矿区 5.房产计税余值

房租收入 6.1.2%

12% 7.书立

领受应税凭证

8.按凭证所载金额

按件定额 9.各自金额

10.权利许可证照

其他营业账簿

11.从价比例税率

按件固定税额

万分之零点五 万分之三

万分之五

千分之一

五元

12.自行计税

自行购花

自行贴花

自行注销 13.到岸价格

14.营业税金及附加

15.营业税金及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银行存款

16.在途物资

银行存款

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银行存款

17.管理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房地产税

18.其他业务支出

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19.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 20. “先缴税后用地”

三、判断题

1.× 正确的是:资源税的纳税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2.× 正确的是:森林资源、海洋资源和水资源不属于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412

3.× 正确的是:资源税实行从量定额征收方式。

4.× 正确的是:纳税人开采或生产应税资源产品销售的,以应税产品的销 售数量为课税数量。

5.× 正确的是:资源税实行单一环节一次征收制。

6.× 正确的是:现行印花税只对印花税条例列举的凭证征收,没有列举的 凭证不征税。

7.× 正确的是:两个企业签订的易物合同,双方应按购销金额合计数分别 承担纳税义务。

8.× 正确的是:记载资金的账簿,每年只对 “实收资本”和 “资本公积” 增加数贴花。

9.× 正确的是:进口商品缴纳的关税应记入 “在途物资”科目。

10.× 正确的是:企业缴纳的印花税,应通过 “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另 外,印花税不通过 “应交税费”科目核算,购买印花税票时,直接贷记 “现金” 或 “银行存款”科目。

11.√ 【解析】代理进口业务缴纳的关税,是由委托方负担的。 12.× 正确的是:划分不清的,一律缴纳车船税。

13.× 正确的是:耕地占用税纳税人按有关规定向土地管理部门办理退还 耕地的,已纳税款不予退还。

14.× 正确的是:契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转移的土地、房屋权属,由承受单 位和个人缴纳的一种税。

15.√ 【解析】城市维护建设税不是正税,是以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 税的税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税。 16.√ 【解析】“三税”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不作为计提城市维护建设税的 计税依据。

17.× 正确的是:对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和消费税的,不退还已纳的城市 维护建设税

四、选择题 1.D

【解析】在资源税税目中,煤炭指的是原煤。 2.A

【解析】资源税纳税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课税数量为实际销售量。 3.A,D

【解析】资源税是对级差收入进行调节而征收的一种税;现行资源税只对税 413

法列举的资源征收资源税,因此属于狭义的资源税。 4.B,D

【解析】资源税只对原矿征收,不包括人造石油和煤矿伴生的天然气。 5.A,B,C,D

【解析】城镇土地使用税由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缴纳,土地使用权 未确定或权属纠纷未解决的,由实际使用人纳税;土地使用权共有的,由共有各 方分别纳税。 6.C

【解析】纳税人经营自用的房屋按房屋余值纳税。 7.B

【解析】房屋出租的,房产税由出租人缴纳。 8.A,C,D

【解析】农村不征收房产税。

9.B,C,D

【解析】印花税是对应税凭证和权利许可证照及营业账簿征收的税种。 10.A,B,D

【解析】印花税的纳税方法包括自行贴花、汇贴或汇缴及委托代征三种。 11.A,D

【解析】企业自产自用应税资源税产品时,其缴纳的资源税应借记 “生产成 本”、“制造费用”科目。 12.B

【解析】城镇土地使用税通过 “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13.C

【解析】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人应自获准征用或占用耕地之日起30日内向征收 机关申报纳税。 14.C

【解析】办理契税减免税手续的期限为签订转移产权合同后的10日内。 15.A

【解析】纳税人新购置的车辆使用的,其车船使用税的纳税义务时间为购置 使用的当月。 16.B,D

【解析】查补 “三税”而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不作为计提城市维护建设税的 计税依据。 414

五、问答题 1.答:

契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过程中承受土地、房屋的单 位和个人。承受是指以受让、购买、受赠、交换等方式取得土地、房屋权属的行 为。契税的计税依据有三种:

(1)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以成交价格 为计税依据。

(2)对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的,由征收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 屋买卖的市场价格核定其计税依据。

(3)对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交换的,以交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价格的差 额为计税依据。 2.答: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简称 “三税”)税额。城市维护建设税和 “三税”同时同地缴纳,“三税”查补 税额也应计入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税依据,但加收的滞纳金、罚款则不计入。因减 免 “三税”而需退库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也可同时退库。但对出口产品退还增值 税和消费税的,不退还已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 适用

= ×

税额 消费税和营业税税额之和 税率

六、综合题 1.答:

CIF+佣金折合人民币=450000×(1+3%)×0.8266 =383129.10(元)

运杂费折合人民币=50×800×8.2327=329308.00(元)

关税完税价格=383129.10+329308.00=712437.10(元)

应交进口关税=712437.10×15%=106865.57(元) 账务处理:

企业计提应缴关税时:

借:在途物资———应交关税 106865.57

贷:应交税费———应交关税 106865.57 企业实际缴纳关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关税 106865.57

贷:银行存款 106865.57 415

2.答:

从FOB中扣除佣金=5000×560×(1-2%)=2744000(美元) 2744000

关税完税价格= =2494545.45(美元) 1+10%

折算人民币=2494545.45×8.55=21328363.60(元)

计算出口关税=21328363.60×10%=2132836.36(元) 账务处理: 计缴关税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132836.36

贷:应交税费———应交出口关税 2132836.36 实际上缴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出口关税 2132836.36

贷:银行存款 2132836.36 3.答:

计算应交各项税金:

应交关税=100000×8.5×20%=170000 (元) 100000×8.5+170000

应交消费税= ×30%=437142.86 (元) 1-30%

应交增值税=(100000×8.5+170000+437142.86)×17% =1457142.86×17%=247714.29 (元) 作相应账务处理:

支付国外进价及增值税时:

借:在途物资 8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247714.29

贷:银行存款 1097714.29 计算应缴关税、消费税时:

借:在途物资 607142.86

贷:应交税费———应交进口关税 170000

第2篇:2013会计继续教育(企业纳税实务与技巧)试题答案

2013《企业纳税实务与技巧》学习知识点试题

第一章

1.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据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正确- 正确答案)

2.一个税种区别于另外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是(征税对象正确答案)。

5.我国现行税制规定的纳税地点有(机构所在地纳税 -劳务提供地纳税 -进口货物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正确答案)。 第二章

1.自然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金为(10万元正确答案)。

3.公司法规定,注册公司时投资人缴纳资本时,可以以(货币资金 -实物 -房产 -知识产权正确答案 )内到当地税务局申请领取税务登记证。 第三章

1.依据税收征管法相关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者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15日长期股权投资其他应付款金融保险业 -仓储保管业 -代理业施工周期长正确答案 )。 第四章

1.增值税是以法定增值额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正确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正确答案应为36个月)。 4.下列适用于13%税率的有(自来水 -图书 -化肥 -电子出版物正确答案 )。

2.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正确正确答案)。 4.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正确正确答案 )。 第六章

1.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正确正确答案 )科目。

3.在税务机关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情况进行检查后凡涉及增值税涉税账务调整的,应设立“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正确增值税专用发票汇总表及明细表 -IC卡正确答案)。

2、下列属于价外费用的有(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 -延期付款利息 -代收、代垫款项 -运输装卸费正确答案)元。

4、应税销售额超过50万标准额的小规模纳税人纳税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未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正确正确答案)元。

6、下列属于出口货物退税“免、抵、退”办法的有(免税: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零税率) -抵税: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退税: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正确答案-) 第八章 第九章

1、消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额、销售数量或组成计税价格征收的一种税。消费税实行一次课征制在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征税,在以后的批发、零售等环节不再征税。 金银首饰、钻石及钻石饰品由生产销售环节改为零售环节征税。(.正确正确答案)

3、某外贸进出口公司2012年6月份从国外进口120辆小轿车,每辆轿车的关税完税价格为12万元,已知小轿车的关税税率为80%,消费税税率是5%。根据以上条件,计算进口这批小轿车应缴纳的增值税税款与消费税税款。 应纳增值税额应该为(463.85正确答案) 第十章

1、营业税是在我国境内销售应税劳务或不动产以及转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由地税部门负责征管。与其他流转税相比有如下特点:(按行业设计税目税率,具有很强的行业调节能力。 -多环节总额课征。 -征税范围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互为补充。 -纳税义务发生地的流动性较大。正确答案)

3、某饭店元月份的经营情况如下,客房收入900万元,饮食收入250万元,出售纪念品等商品收入为150万元,该饭店下属旅行社总收入为345万元,其中组织境外旅游支付境外旅行社接团费用100万元。以上业务均未分开核算。计算该饭店应纳营业税。应纳营业税(77.25正确答案) 第十一章

1、 印花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书立、领受、使用税法所列凭证的单位和个人,主要包括:(立合同人 -立账簿人 -立据人 -领受人和使用人 -正确答案)

2、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下列视同转移的有(以土地、房屋权属作价投资、入股; -以土地、房屋权属抵债; -以获奖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以预购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正确答案)

4、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额。纳税人所在地为城市市区的,税率为7%;纳税人所在地为县城、建制镇的,税率为5%;

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城市市区、县城或建制镇的,税率为l%。(.正确正确答案)

第十二章

1、 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适用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取得与该机构无实际联系的所得,

适用税率为20%。(正确正确答案)

3、企业纳税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结转,用以后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正确答案)

5、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按150%摊销。 (.正确正确答案)

2、企业所得税法所称租金收入,是指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租金收入,按照实际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错误正确答案)

4、企业每一纳税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正确正确答案)

6、《企业财务通则》第46条规定:下列个人支出中,企业不得承担的有(商业保险 -支付物业管理费 -个人行为导致正确答案)

8、凡企业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的,该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

其不属于企业合理的支出,应由企业投资者负担,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正确正确答案)

2、从2000年1月1日起,我国对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停止征收企业所得税,比照个体工商户征收个人所得税。(.正确正确答案)元。

4、某公司职员张先生每月从公司领取工资、薪金所得7 000元,由于租住一套两居室住房,每月支付房租2 000元。张先生应纳个人所得税的税额为245元,若公司为张先生提供免费住房,工资下调到每月5000元,由于个人收入减少,个人应纳税款则会降低,则经过工资、薪金所得的税收筹划,张先生可节省所得税(200正确答案)元。

6、某作家欲创作一本小说,需要到外地去体验生活。预计全部稿费收入20万元,体验生活等费用支出5万元。如果该作家自己负担费用,则应纳税额为()元,如果改由出版社支付体验生活费用,则应纳税额为(22400 , 16800正确答案)。

2、纳税筹划原则有哪些(服从于企业财务总体目标的原则 -合法(不违法)原则 -综合性原则 -事先筹划原则正确答案)

4、某公司有三栋库房用于出租,其房产原值为6000万元,年租金收入1000万元,承租方主要用于商品和原材料的存放。该公司以房产租赁形式计算缴纳5.5%的营业税、

城建税和教育附加,缴纳12%的房产税。不考虑所得税时,其税负为17.5%,要缴纳175万元的税费。公司可与客户友好协商,继续利用库房存放商品和原材料,但将租赁

合同改为仓储保管合同。此时,租赁业与仓储业都适用5%的营业税,印花税率也相同。但是,房产用于租赁的,应缴纳12%的房产税,而仓储属于自用,其房产税应按房

产余值的1.2%计算缴纳。则租赁的房产税为(120 -正确答案)万,仓储的房产税为(50.4-正确答案)万。

第3篇:2015山东会计继续教育__企业纳税实务与技巧_试题及答案要点

山东省会计继续教育 2015企业纳税实务与技巧 课间试题及答案

1.税收的特征包括(ABD )

A. 无偿性 B. 固定性 C. 广泛性 D. 强制性

2.我国现行税制纳税期限主要有:按期纳税、按次纳税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三种形式 (√) 3.合伙企业设立的条件有哪些( ABCD )

A.有2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 B.有书面合伙协议

C.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 D.有合伙企业的名称

4.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后,须在( A )日内到当地税务局申请领取税务登记证 A 30 B 20 C 60 D 10 5.无论何种企业,都必须设置的账簿有哪些(ABCD ) A现金日记账B 银行存款日记账C 总账 D明细账

6.明细账无论按怎样的分类方法,各个账户明细账的期末余额之和应与其总账的期末余额相等( √)

7、增值税的基本计算公式为: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8.销售自产货物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应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 (√)

9.营改增以后的纳税人,应税服务年销售额在( C )万以上的,应核定为一般纳税人。 A 80 B 100 C 500 D 300 10.下列销售额哪些含增值税( ABCD )

A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销售额 B需要并入销售额一并纳税的包装物押金 C销售自产货物并提供建筑业劳务合同上的货物金额 D商业企业零售价

11、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

12、在税务机关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情况进行检查后凡涉及增值税涉税账务调整的,应设立( C )专门账户

A.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B.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C.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D.应交税费——进项转出

13、我国对小规模纳税人的规定有哪些(ABC ) A征收率:3% B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C 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由税务机关代开 D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14、应税销售额超过50万标准额的小规模纳税人纳税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未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15、增加可抵扣的进项税金的方法有哪些( ABCD )

A.在价格同等的情况下,购买具有增值税发票的货物或劳务 B.购进免税农产品时,要使用正规的收购发票

C.将用于非应税或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先作为原材料入库,待使用时再做进项税额转出 D采用兼营的手段,缩小不得抵扣部分的比例

16、税务机关对混合销售的认定,一般依据哪些方面( ABCD ) A是否签订销售合同

B 销售与服务对象是否统一单位 C 发票开具是否统一单位 D是否分开核算

17、下列哪些物品要征收消费税( ABCD)

A. 化妆品 B. 小汽车 C. 实木地板 D. 酒

18、纳税人通过自设非独立核算门市部销售的自产应税消费品,应当按照门市部对外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征收消费税。( √)

19、烟草批发企业将卷烟销售给零售单位的,要再征一道( D )的从价税。 A 6% B 3% C 10% D5%

19、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 D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A.10% B.5% C.20% D.15% 20、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按( C )确定销售额和应纳税额。

A.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3%)×3% B.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2%)×2% C.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3%)×2% D.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3%)×6%

21、兼营应税劳务与货物或非应税劳务的,应分别核算,否则,一并征收( C ) A.消费税 B.营业税 C.增值税 D.所得税

22、企业以“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本企业商品的,不属于捐赠,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 C )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的销售收入。

账面价值 B.历史价值 C.成本价值

D.公允价值

23、存货单笔(单项)损失超过( C )万元的,无论何种因素形成的,均应以专项申报方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A.200 B.400 C.500 D.600

24、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新企业的话,需要交纳资金账簿印花税,金额为实收资本的( B )

A.千分之五 B.万分之五 C.千分之十 D.百分之五

25、国家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 C )征收企业所得税。

A.10% B.15% C.20% D.25%

26、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 D )年的个人。

A.3 B.4 C.2 D.1

、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 B )

A.兼营销售行为 B.混合销售行为 C. 销售行为 D.兼营混合销售行为

28、自2001年1月1日起,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于居住的,按( C )的税率征收房产税。

A.5% B.6% C.4% D.12%

29、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实行( C )政策。

A.二免三减半 B.二免二减半 C.三免三减半 D. 三免五减半

30、我国的关税属于( C )

A.财产税 B.所得税 C.商品税 D.其他税

31、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 D )

A.17% B.11% C.6% D.3%

32、企业纳税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结转,用以后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 D )。

A.10年 B.6年 C.3年 D.5年

33.某外贸进出口公司2012年6月份从国外进口120辆小轿车,每辆轿车的关税完税价格为12万元,已知小轿车的关税税率为80%,消费税税率是5%。根据以上条件,计算进口这批小轿车应缴纳的增值税税款与消费税税款。 应纳增值税额应该为(A)元。

A. 463.85 B. 440.64

34.进项税额抵扣的时间限定为(D )

A.认证期100天 B.认证期80天 C.认证期90天 D.认证期180天

35.本新办的小型微利企业,在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凡累计实际利润额或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D )的,可以享受优惠政策.

A.5万元 B.15万元 C. 20万元 D.10万元

36.我国税法规定,年所得在(C )以上的,需要自行申报个人所得税。

A.15万元 B.8万元 C.12万元 D.10万元

37.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性设备,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 C)。

A.5年 B.4年 C.3年 D.2年

38.核算一般纳税人月终时转入的应缴未缴增值税额(包括一般纳税人按征收率计算的应纳税款)计入(B )科目。

A. 未交增值税借方 B. 未交增值税贷方 C. 转出多缴增值税借方 D. 转出多缴增值税贷方

39.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为(C )

A.含税销售额

B.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C.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D.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40.自然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金为(B)

A. 3万元 B. 10万元 C. 30万元 D. 500万元

41.我国税率的形式主要有(ACD )

A. 比例税率 B. 固定税率 C. 累进税率 D. 定额税率

42.不准抵扣的进项税额有哪些(ABC )

A. 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B. 免征增值税项目

C. 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D. 小规模纳税人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43.房地产开发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具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国税发【2009】31号)的规定,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其中包括哪些不同的方式:(ABCD)

A. 采取一次性全额收款方式销售开发产品 B. 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开发产品 C. 采取银行按揭方式销售开发产品 D. 采取委托方式销售开发产品

44.施工企业的特点有( ABCD)。

A. 工作地点的流动性 B. 工作内容的多样性 C. 施工周期长 D. 受自然气候影响大

45.下列哪些行为不征收营业税(ABCD )

A. 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 B. 在投资后转让其股权的

C.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让、转让或收回自然资源使用权的行为 D. 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

46.农业企业是指那些通过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来取得产品,并获取利润的部门。它包括( )

A. 农业 B. 林业 C. 畜牧业 D. 渔业

47.下列哪些项目属于企业所得税的扣除项目(ABCD )

A. 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B. 劳动保护支出 C. 利息支出 D. 借款费用

48.纳税筹划原则有哪些(ABCD)。

A. 服从于企业财务总体目标的原则 B. 合法(不违法)原则 C. 综合性原则 D. 事先筹划原则

49.下列哪些项目属于企业所得税的扣除项目(ABCD )

A. 税收滞纳金 B. 赞助支出

C. 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D. 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50.纳税申报的必报资料有(ABCD )。

A. 纳税申报表、附表 B.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

C. 增值税专用发票汇总表及明细表 D. IC卡

51.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形有(ABCD )

A. 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零售的烟、酒、食品、服装、鞋帽(不含劳保用品)、化妆品等消费品不得开具专用发票

B. 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适用免税规定的(法律、法规及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C. 向消费者个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

D.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需要开具专用发票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

52.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义务人是缴纳(ACD )的单位和个人。

增值税 B. 房产税 C. 消费税 D. 营业税

53、印花税的税率有哪两种形式( AC )

A.比例税率 B.比率税率 C.定额税率 D.累进税率

54、下列属于个人所得税免税项目的有哪些( ABCD )

A.国债利息

B.福利费、抚恤费、救济金 C.保险赔款 D.代扣代缴手续费

55、以下行为可以免征增值税的有( BCD )

A.销售普通货物

B.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 C.避孕药品和用具 D.古旧图书

56、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包括( ABCD )

A.销售货物所得 B.提供劳务所得 C.转让财产所得 D.租金所得

57、下面哪些行为属于视同销售行为( ABCD )

A.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B.销售代销货物

C.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D.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58、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包括( ABCD )

A.销售货物所得 B.提供劳务所得 C.转让财产所得 D.租金所得

59、下列哪些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 BD )

A.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2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B.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C.其他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2000万元。

D.其他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60、赊销和分期收款销售方式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 AB )

A.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B.无书面合同或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C.签订合同的当天 D.全部收到货款的时间

61、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不得扣除的项目有( ABCD )

A.税收滞纳金 B.赞助支出

C.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D.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62、下列哪些项目属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ABCD )

A.工资、薪金所得

B.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C.稿酬所得

D.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63.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当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当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

64.抵免限额是指依照本法和实施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抵免限额计算公式: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本法和实施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

65.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工作超过90日,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内,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183日但不满1年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无论是由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还是由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均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

66.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

67.由受托方代扣代缴“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其代扣代缴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按照委托方所在地的适用税率执行。(×)

68.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同一环节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基本一致。(√ )

69.企业由于合理损耗和自然灾害所产生的进项税额不可以抵扣 ×

70.《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规定:原执行工效挂钩办法的企业,在2008年1月1日以前已按规定提取,但因未实际发放而未在税前扣除的工资储备基金余额,2008年及以后实际发放时,可在实际发放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71.财税「 2000 」25号文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 )

72.自2014年1月1日起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不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

73.房产税的征税范围是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内的房屋,包括农村的房屋。(× )

74.制造费用明细账是所有企业都必须设置的 (× )

75.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

76.从2000年1月1日起,我国对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停止征收企业所得税,比照个体工商户征收个人所得税。(√)

77.一般来说,对增值率高的企业,适合作小规模纳税人,对增值率低的纳税人,较适合作为一般纳税人(√ )

78.营业税的起征点,适用范围限于个人。按期纳税的起征点为按月营业额确定;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按每次(日)营业额确定。(√)

79.“免、抵、退”办法适用于自营和委托出口自产货物的生产企业(√)

80、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 ) 8

1、组织境外旅游,以全程旅游费减去付给境外接团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 8

2、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 )

83、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按当月所得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 )

84、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 )

85、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按合同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按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

86、纳税人和负税人一致。( × ) 8

7、我国增值税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后,所有固定资产都能扣除。 ( × ) 8

8、亏损企业追补确认以前未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支出,或盈利企业经过追补确认后出现亏损的,应首先调整该项支出所属的亏损额,然后再按照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多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并按前款规定处理。(√ )

89、企业的固定资产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一般不得变更。( √)

90、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4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政策,放宽新注册企业场所登记条件限制,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改革。(√ )

第4篇:税收与会计基础知识(上篇)税收基础 章节练习题答案

税收与会计基础知识 上篇 税收基础

第一章 税收概论

一、判断

1. ×(无偿) 2. √ 3. √ 4. √ 5.×(不同) 6. √ 7. ×主要形式 8.√ 9. √

10. ×国民收入税负率是税收总额与国民收入之比

二、改错

1.税收政策的核心是税收负担,在税收整体负担确定的情况下,各种纳税人具体的税收负担状况主要受税制本身所规定的各种计税要素的影响。

2.影响税收负担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税收征收管理能力。

3.税收负担的原则包括合理负担原则、公平税负原则。

4.税收公平原则是指国家征税要使每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公平合理。

5.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征税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收范围和征收比例,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

6.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其根据是社会职能,凭借的是国家政治权利。 7.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利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 8. 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是税收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9.纯收入直接税负担率是企业或个人一定时期实纳的所得税和财产税与企业或个人一定时期获得的纯收入之比。

10.净产值税负率是企业缴纳的各项税收与企业净产值之比。

三、 多选

1. A、B、C 2. A、B、C 3.A、B、C、D、E、F 4. A、B、C 5.A、B 6. A、B、C 7. A、B、C 8. A、B、C 9.A、B、D、E 10.A、B

第二章税制概论

一、判断

1. √ 2. √ 3. √ 4.×(消费税、营业税是价内税 ) 5. √ 6. √

1 7.×(必须) 8. √ 9. √ 10.×它体现了征税的深度

二、改错

1.我国现行税制纳税期限主要有三种形式;按期纳税:按次纳税:按年计征,分期预缴。 2.税法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性。

3.纳税期限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时间限度。

4.税收优惠是指税法对某些特定的纳税人给予减除或免除部分或全部纳税义务的规定。 5.定额税率是根据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征税数额。

三、多选

1.A、B、C 2 .A、B、C 3. A、B、C、D 4.A、B、C、D、E 5. A、B、C、D

第三章税法概述及税收征管制度

一、判断

1. √ 2.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3. √ 4.×(税收程序法) 5.×(税收实体法) 6. √ 7. √ 8. √ 9. √ 10. √ 11.×(主体、客体、内容三个) 12. √ 13. √ 14.× (课税要素法定、课税要素明确和依法稽征三个具体原则) 15.×(征税主体是根国家)。

二、改错

1.税收法律关系的终止,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终止。 2.税款征收法律制度是税务机关征收税款和纳税人依法缴纳税款的法律规范,是征纳双方在税款征收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3.纳税人有申请延期缴纳税款、减免税的权利,有权拒绝税收摊派。 4.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征收税款时必须给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 5.税法是由一系列单行的税收法律规范构成的综合性法律。

三 、 单项选择题 1. A 2. A

四、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B、C、D 3 .A、B、C、D、E. 4. A、B、C、D 5.A、B、C、D、E.、F 6. A、B、C 7 .A、B、C、D、E、F、G 8.A、B、C 9.A、B、C 10.A、B、C

第四章税收相关法律

一、判断

1、×(5日)

2、 √

3、×(2000元) 4. √ 5. ×(尚未构成犯罪) 6. √ 7.×(3日)

8. ×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税务行政处罚听证应当公开进行。 9. ×(3%) 10. ×(不同) 11. ×(不同) 12. √ 13.×(两个月) 14. ×(30日) 15.√ 16.×(主体法定、职责法定、依据法定、程序法定、形式法定)17. √

18.×对国家税务总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行政复议 19. √ 20.×经审核对不符合赔偿条件的申请,应制作《不予受理决定书》。 21. √22. √

二、改错

1. 可以给予较轻的处罚,当事人纠正了违法行为,也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2. 税务机关对公民作出2000元(含本数)以上罚款,或对法人、其他组织作出10000元(含本数)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3.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收到《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后3日内向税务机关书面提出听证要求。

4. 税务机关应当在收到当事人要求听证要求后15日内举行听证,并在举行听证的7日内将《税务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送达当

5.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的违法事实、证据和处罚意见;当事人或其他代理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6.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不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 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7.由接受申请的县级人民政府依法进行转送。

8.在法定行政的复议期限内申请人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9.5日

10.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后,继续行使其职权的税务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税务机关的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税务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11.纳税人以谩骂、耍赖等方法达到拖欠税款目的的不构成抗税罪。

12.必须先按照税务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税额、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纳税担保。然后才可以提出税务行政复议。

13.税收保全措施只适用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14.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可以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3 15.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又不缴纳税款的,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16.税收保全措施需经县以上税务局长批准。

17.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其他法人代表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前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提供纳税担保。。

18.对由偷税、抗税、骗税的违法犯罪行为所未缴纳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所骗取的税款,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追征。

19.申请人可以在知道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税务行政复议。 20.在税务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或其他有关组织和个人收集证据。

21.税务行政复议决定作出之前,申请人要求撤回税务行政复议的,可以撤回,但不得再以同一基本事实和理由重新提出税务行政复议。

22.税务行政复议机构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应当由2名以上行政复议人员参加。 23.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分担。 24.税务行政机关做出的税务行政复议决定一般没有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

25.税务行政复议实行一级复议制度,税务当事人对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的,不得再次请求复议。

26.税务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就是指代表国家履行税务行政赔偿义务的行政机关。 27.委托的税务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28.当事人的同一行政违法行为即违反税收法律规范又违反其他行政法律法规的,税务机关和其他行政机关可以给予两种不同种类的行政处罚,但不得重复罚款。

29. 对当事人的同一税务行政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税务行政处罚。 30.在税务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中,调查检查人员与作出处罚决定人员分离。 31.听证主持人与调查检查人员分离。

32.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

33.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按罚款数额的3%加以处罚的做法是强制执行措施。

33.税务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对税务机关所作行政行为的司法监督,属于司法行为。 34.纳税人有多次偷税行为,都未处理,偷税数额按累计数额计算。

35.赔偿义务机关决定予以赔偿的,应当自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给予赔偿。

三、单项选择题

1. C 2. C 3.A 4.C 5. A 6. B 7. C 8. C 9. C 10 D 11. C 12.B 13 A 14. D 15. C 16. A 17. C 18. A 19. B 20. A 21. C 22. A 23. C 24. C 25. A 26. B 27.C 28.B 29.D 30. C 31. C 32. B 33. C

4 34.D 35.A 36.D 37. D 38.A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C 3.A、B、C 4. A、B、C、D、E. 5. A、.B.、C 6. A、B、C 7.A、B、C、D 8.A、B、C 9. A、B、C 10. A、B、C、D、E. 11. A、B、C、D、E 12. A、B、C 13.A、D、E 14.B、D 15.B、E 16.A、B 17.A、C、D 18 .C、E 19.A、D、E 20.A、E 21. B、E 22 .C、D 23 .A、B、C、E 24.A26.A、B、C 27.A、B、C 28.A

五、综合分析题

1. B 2.C D 3.AB 4.D 1.BCDE 2.BE 3.ACE 4.C 5.D 、B、C、D、E、F 25 A、B、C、D 、B 29.A、B 30. A、B、C、D 5

(一)

(二)

第5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练习与答案解析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练习与答案解析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是指调整经济关系中各种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A、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化

B、会计行政法规

C、会计法

D、会计部门规章

2、关于《会计法》是会计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B、《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

C、《会计法》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

D、《会计法》是国家宪法

3、下列属于会计法律的是()

A、《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B、《总会计师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D、《企业会计制度》

4、会计行政法规是由()制定并发布的。

A、国务院财政部门所有

B、全国人大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5、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制度。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6、《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属于()。

A、会计法律

B、行政法规

C、会计部门规章

D、会计制度

7、会计部门规章,是由()制定的关于会计工作方面的制度方法。

A、人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省级财政部门

D、财政部

8、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行使会计工作行政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是()。

A、税务部门

B、财政部门

C、审计部门

D、证券监管部门

9、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部门是()。

A、注册会计师协会

B、国务院财政部门

C、中国会计学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

10、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的部门是()

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B、注册会计师协会

C、国务院财政部门

D、中国会计学会

11、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由()负责。

A、财务处处长

B、单位负责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C、主管会计工作的副经理 D总会计师

12、根据《会计法》的规定,()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为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部门。

A、镇

B、县

C、乡

D、市

13、《会计法》规定,()是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A、会计人员

B、单位负责人

C、总会计师

D、会计机构负责人

14、会计资料的()是会计资料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

A、真实性和完整性

B、相关性

C、可比性

D、及时性

15、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会计资料的是()。

A、财务计划

B、会计凭证

C、财务会计报告

D、会计账簿

16、《会计法》规定,我国会计自()

A、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B、农历1月1日起至12月30日止

C、公历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

D、公历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1日止

17、某外商投资企业,业务收支以日元为主,也有少量的人民币,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该单位可以采用()作为记账本位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A、人民币

B、人民币和日元

C、欧元

D、日元或人民币

18、《会计法》要求,作为记账凭证编制依据的必须是()的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

A、经办人签字

B、审核无误

C、金额无误

D领导认可

19、对于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应当()。

A、拒绝接受,并报告领导,要求查明原因 B、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按规定进行更正、补充 C、应予销毁,并报告领导,要求查明原因 D、没收凭证,并报告领导

20、下列各项中,关于编制记账凭证要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编制记账凭证必须以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为依据

B、作为记账凭证编制依据的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必须经过审核无误 C、一笔经济业务不可以填制两张以上记账凭证

D、除部分转账业务以及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21、某外商投资企业因贷款需要,要向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某分行报送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结账日期应为() A、公历3月31日

B、公历4月1日

C、公历10月31日

D、公历12月31日

22、下列对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A、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据审核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会计资料编制

B、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提供期限应当符合法定要求

C、企业应按规定的结账日结账,不得延迟或提前

D、各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在上报有关部门前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核签字

23、下列各项,不属于财务会计报告组成内容的有()

A、会计报表

B、报表附注

C、财务情况说明书

D、经济活动分析书

24、()是单位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责任主体。

A、单位负责人

B、分管会计工作的副经理

C、会计机构负责人

D、总会计师

25、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在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上()。

A、签名

B、盖章

C、签名或盖章

D、签名并盖章

26、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

A、企业职工

B、单位负责人

C、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D、社会会计中介机构

27、()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有效实施承担最终责任。

A、单位负责人

B、财务处处长

C、总会计师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分管会计工作的副经理

28、下列不属于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的是()。

A、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

B、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C、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 D、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29、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制约。

A、相互监督

B、职责分明

C、职务分离的

D、相互分离

30、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主要批()代表国家对单位和单位相关人员的会计行为的检查监督。

A、财务部门

B、审计部门

C、税务部门

D、证券监管部门

31、审计、税务、证券监管、人民银行、保险监管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可以对单位的()实施监督检查。

A、会计资料

B、会计行为

C、经济活动

D、会计人员

32、财正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对象是()

A、单位的经济活动

B、单位和相关人员的会计行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C、单位的会计人员

D、单位的会计机构

33、()不是《会计法》规定的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内容。

A、会计预算执行情况

B、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C、单位的会计人员

D、单位的会计机构

34、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主要是由()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鉴证的一种监督制度。

A、法院

B、财政部门

C、税务部门

D、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

35、有权寻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监督的部门是()

A、审计部门

B、税务部门

C、财政部门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36、《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依据()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撰写会计主管人员。

A、经营管理的要求

B、会计人员数量

C、会计业务的需要

D、单位规模的大小

37、《会计法》规定的会计主管人员是指()。

A、会计机构负责人

B、会计机构中的主办会计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C、未设总会计师的单位中分管会计工作的行政副职

D、未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在有关机构中指定的行使会计机构负责人职权的会计人员

38、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是指()

A、单位负责人

B、单位具体负责会计工作的中层领导人员

C、分管会计工作的副经理

D、单位具体负责会计工作的高层领导

39、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代理记账业务范围的是()。

A、代办工商登记

B、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C、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

D、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40、财政部于2005年1月22日颁布了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05年()1日起施行。

A、2

B、3

C、5

D、6

4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由()统一制定并发布。

A、国务院

B、省财政厅

C、财政部

D、国家后续教育部门

42、持证人员调转工作单位且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的提到办理()。

A、注册登记

B、离岗备案

C、调转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登记

D、变更登记

43、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内赶写注册登记表,并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所在单位出具的从事会计工作证明,向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输注册登记。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44、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规定,持证人员离开会计工作岗位超过()个月的,应向原注册登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备案。

A、1

B、3

C、5

D、6

45、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小时。

A、24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6篇:初级会计复习题(含答案)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初级会计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1、单选题、会计的基本职能是(B)

A、预测和决策

B、核算与监督

C、检查和评价

D、分析和考核

2、多选题、关于会计的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CD)

A、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B、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证 C、没有核算所提供的信息,监督就失去依据

D、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

3、单选题、下列关于会计监督职能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的功能B、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种基本职能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C、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D、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证

4、多选题、关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D) A、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会计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B、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 C、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没有监督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核算就失去了依据

D、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证,只有核算没有监督,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5、单选题、(A)又称为会计的反映职能。

A、会计核算职能

B、会计监督职能

C、预测经济前景职能

D、参与经济决策职能

6、多选题、会计的拓展职能主要有(ABC)

A、预测经济前景

B、参与经济决策

C、评价经营业绩

D、进行过程监督

7、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监督职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CD)

A、会计监督职能是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B、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C、合理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杜绝违法乱纪行为

D、真实性审查是指检查个性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及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保证各项财务收支符合特定的财务收支计划、实现预算目标

8、多选题、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特定主体的资金活动,包括(ABD)等阶段

A、资金的投入

B、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C、资金的储存

D、资金的退出

9、判断题、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A)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资金的退出指的是资金离开本企业,退出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主要包括提取盈余公积、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B) A、正确

B、错误

11、多选题、下列属于会计核算具体方法的是(ABCD) A、登记账簿

B、成本计算

C、财产清查

D、编制会计报表

12、单选题、下列关于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只有经过审核并认为正确无误的会计凭证,才能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B、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是使会计核算具有系统性的专门方法 C、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心 (复式记账) D、账簿记录所提供的各种核算资料是编制财务报表的直接依据

13、多选题、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BCD)

A、单位负责人欠银行的贷款

B、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C、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D、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13、判断题、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A)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事前监督就是会计部门在参与制定各种决策以及相关计划时,依据有关的政策法规贺经济法律,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的审查。(A) A、正确

B、错误

15、资金的退出包括(ACD)

A、偿还各项债务

B、支付职工工资

C、上交各项税费

D、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16、多选题、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ABCD)等专门方法构成。 A、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B、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C、复式记账

D、登记会计账簿

17、判断题、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A) A、正确

B、错误

18、单选题、我国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C)作为记账本位币。 A、任意外币

B、美元

C、人民币

D、欧元

19、判断题、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A)

A、正确

B、错误 20、单选题、会计的首要职能是(B)

A、会计监督

B、会计核算

C、参与经济决策

D、进行财务预测

21、单选题、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不包括(D)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B、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C、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D、资产的增减

22、单选题、下列关于变更会计核算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

A、前后各期可以任意变更

B、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变更

C、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D、前后各期可以变更,但需经过批准

23、多选题、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上看,会计循环包括(ABCD)

A、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B、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C、登记会计账簿

D、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4、判断题、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A)

A、正确

B、错误

25、判断题、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作为经济管理和经济监管部门需要会计信息来监管企业的有关活动、制定税收政策、进行税收征管和国民经济统计等。(A) A、正确

B、错误

26、多选题、下列各项,可以作为会计主体核算的有(ABCD)

A、企业集团

B、分公司

C、企业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

D、销售部门

27、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的是(C)

A、资金投入

B、资金运用

C、资金转移

D、资金退出

28、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资金运动的具体表现过程有(ABC)

A、资金投入

B、资金运用

C、资金退出

D、资金消失

29、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会计拓展职能的是(B)

A、预测经济前景

B、会计反映职能

C、参与经济决策

D、评价经营业绩 30、单选题、下列属于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是(B)

A、制定计划

B、成本计算

C、编制预算

D、成本预测

31、单选题、资金退出是资金运动的终点,主要包括(A)

A、偿还各项债务

B、对外销售产品

C、购置固定资产

D、出售固定资产

32、判断题、复式记账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心。(A) A、正确

B、错误

33、判断题、在会计核算中,每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原则上都要以会计凭证为核算依据,但个别经济业务除外。(B)

A、正确

B、错误

34、判断题、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A) A、正确

B、错误

35、多选题、以下有关事中监督描述正确的有(AB)

A、事中监督是指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对正在发生的问题提出建议,促使有关部门和人员采取改进措施

B、事中监督是对经济活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

C、事中监督是指事先制定的目标,利用会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考核和评价

D、事中监督是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指导

36、判断题、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的保管和使用情况,监督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合理使用,以及往来款项的结算情况。(B)(财产清查) A、正确

B、错误

37、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职能的有(ABCD)

A、评价经营业绩

B、实施会计监督

C、预测经济前景

D、参与经济决策

38、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内容的是(C)

A、采购计划制定 B、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 C、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D、劳动定额的制定

39、多选题、(AD)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

A、填制会计凭证

B、登记账簿

C、编制报表

D、审核会计凭证 40、判断题、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职能和控制职能。(A)(监督职能又称为控制职能) A、正确

B、错误

41、判断题、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和基本环节。(A)

A、正确

B、错误

42、判断题、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A) A、正确

B、错误

43、判断题、合法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及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保证各项财务收支符合特定的财务收支计划,实现预算目标。(B)(合理性) A、正确

B、错误

44、判断题、现代会计核算就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反映,属于事后算账。(B) A、正确

B、错误

45、单选题、(A)是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

A、确认、计量和报告

B、填制审核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

C、确认、计量和分析

D、填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报告

46、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业企业资金的循环与周转阶段的是(C) A、供应过程

B、生产过程

C、分配过程

D、销售过程

47、判断题、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是会计核算的起点。(B) A、正确

B、错误

48、多选题、会计方法是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的各种技术方法,一般包括(ABC) A、会计核算方法

B、会计分析方法

C、会计检查方法

D、会计监督方法

49、单选题、资金运动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我们称之为完成了(A) A、资金循环

B、资金周转

C、资金运动

D、资金投入和退出 50、判断题、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A) A、正确

B、错误

51、多选题、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体现了会计核算的(CD)要求 A、相关性

B、可比性

C、真实性

D、客观性

52、多选题、以下各项,属于会计核算具体内容的是(ABCD)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B、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C、资本的增减

D、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53、单选题、会计核算主要是以(D)作为计量单位 A、劳动

B、价格

C、实物

D、货币

上一篇:党员应知应会知识测试下一篇:两学一做动员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