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坚持

2022-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为什么坚持

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之一:我们应该坚持和强化什么

摘要:本文主要从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理念、反向设计的教学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持续改进的教学评价理念等方面,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年实践进行了回顾与反思,指出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今后应该坚持和强化什么。这一回顾与反思,不仅对进一步做好专业认证工作,而且对深化工程教育专业教学改革,都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育理念;教学理念;教学评价

2016年6月2日,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一致同意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自2005年以来,我国开始构建工程教育專业认证(以下简称专业认证)体系,逐步开展专业认证工作,并把实现国际互认作为重要目标。经过十年的实践,我们实现了这一目标,说明我国本科工程教育所授学位与其他《华盛顿协议》成员所授的学位“实质等效”。这十年历程,不仅使我国成为了《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更重要的是专业认证的先进理念,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值此十周年之际,对我国专业认证做一回顾与反思,无论对我们进一步做好专业认证工作,还是深化工程教育专业教学改革,都是非常必要的。限于篇幅,将这一回顾与反思分述两篇:“我们应该坚持和强化什么”和“我们应该防止和摒弃什么”。本文主要从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理念、反向设计的教学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持续改进的教学评价理念等方面,回顾与反思我们应该坚持和强化什么;另文主要从认证标准、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达成度评价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等方面,回顾与反思我们应该防止和摒弃什么。

一、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Spadv于1981年率先提出,此后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至今被认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确方向。

1992年,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BET)成立了由大学、工商界人士和专业社会团体组成的认证过程回顾委员会,负责筹划和建立新的工程认证体系。该体系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1997年,ABET正式发布了EC2000认证标准,这个标准标志着ABET工程教育认证由过去的输入导向(input-based)转向了产出导向(outcome-based)。

由于ABET和其他一些《华盛顿协议》成员相继采用了基于OBE教育的认证标准,2001年《华盛顿协议》成员开始研究基于OBE的毕业要求,这个毕业要求于2003年受到《华盛顿协议》成员的一致认可,作为《华盛顿协议》的框架性要求。

我国专业认证的十年,也经历了由起初的课程导向向成果导向的转变。我国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完全采用了《华盛顿协议》最新版本(第三版:2013年6月21日)中《毕业要求与执业能力》的12条框架性要求,其余6项(学生、培养目标、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指标与ABET的最新认证标准(2016-2017)《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基本一致(将ABET的标准7“设施”与标准8“学校支持”合并为“支持条件”)。可以说,我国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专业认证从形式和内容上由课程导向开始向成果导向的转化。我国专业认证开始坚持OBE教育理念,并将其体现于认证全过程。通过培训和引导,在工程专业不断强化OBE教育理念,推动了工程教育改革。甚至可以说,专业认证带给我国工程教育的新理念以及由此引领的工程教育改革,比专业认证本身意义更大、影响更深远。

前己述及,OBE教育理念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已探讨出了许多成功的实践模式。专业认证强调反向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这当然是OBE教育理念的核心,但不是全部。下面就普遍意义(相对于我们目前在专业认证中对OBE的认识而言)上的OBE的内涵、特点和实施原则等做一简单介绍,以便在推进专业认证和专业教学改革中对OBE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

OBE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OBE强调如下5个问题: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我们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我们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我们如何保障让学生能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

从如下五方面可以更深刻地理解OBE的内涵:

(1)OBE强调人人都能成功。所有学生都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功,但不一定同时或采用相同方法。而且,成功是成功之母,即成功学习会促进更成功的学习。

(2)OBE强调个性化评定。根据每个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评定等级,并适时进行评定,从而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教学进行及时修正。

(3)OBE强调精熟(master learning)。教学评价应以每位学生都能精熟内容为前提,不再区别学生的高低。只要给每位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机会,他们都能达成学习成果。

(4)OBE强调绩效责任。学校比学生更应该为学习成效负责,并且需要提出具体的评价及改进的依据。

(5)OBE强调能力本位。教育应该提供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教育目标应列出具体的核心能力,每一个核心能力应有明确的要求,每个要求应有详细的课程对应。

与传统教育相比,OBE具有如下特点:

(1)成果决定而不是进程决定。传统教育的课程教学严格遵循规定的进程,统一的教学时间、内容、方式等。OBE的目标、课程、教材、评价、毕业要求等均聚焦于成果,而不是规定的进程。OBE强调学生从学习的一开始就有明确目标和预期表现,学生清楚所期待的学习内涵,教师更清楚如何协助学生学习。

(2)扩大机会而不是限制机会。传统教育严格执行规定的学习程序,就像将学生装进了以同样速度和方式运行的“车厢”,限制了学生成功的机会。OBE强调扩大机会,即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评价结果为依据,适时修改、调整和弹性回应学生的学习要求。

(3)成果为准而不是证书为准。传统教育学生获得证书是以规定时间完成规定课程的学分为准,而这些课程学分的取得是以教师自行设定的标准为准。OBE获得证书是以学习成果为准,学生必须清楚地展现已达到了规定的绩效指标,才能获得学分。

(4)强调知识整合而不是知识割裂。传统教育只强调课程体系,实际上是将知识结构切割成了一个个课程单元,每门课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界限清晰的知识单元,这些知识单元之间的联系被弱化了。OBE强调知识的整合,是以知识(能力)结构出发反向设计,使课程体系支撑知识结构,进而使每门课程的学习都与知识(能力)结构相呼应,最终使学生达成顶峰成果。

(5)教师指导而不是教师主宰。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什么、怎么教都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来完成学习。OBE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善用示范、诊断、评价、反馈以及建设性介入等策略,来引导、协助学生达成预期成果。

(6)顶峰成果而不是累积成果。传统教育将学生每次学习的结果都累积起来,用平均结果代表最终成果。这样,学生某一次不成功的学习,就会影响其最终成果。OBE聚焦的是学生最终达成的顶峰成果,学生某一次不成功的学习,只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不带入其最终成果。

(7)包容性成功而不是分等成功。传统教育在教学进程中的评价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最终成果也被划分成不同等级,从而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等级的成功者。OBE秉持所有学生都是成功学习者的理念,仅将学生进行结构性区分或分类,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创造各种机会,逐步引导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达成顶峰成果。

(8)合作学习而不是竞争学习。传统教育重视竞争学习,通过评分将学生区分开或标签化,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置于一种竞争环境中。OBE强调合作式学习,将学生之间的竞争转变为自我竞争,即让学生持续地挑战自己,为达成顶峰成果而合作学习。通过团队合作、协同学习等方式,使学习能力较强者变得更强,使学习能力较弱者得到提升。

(9)达成性评价而不是比较性评价。传统教育强调比较性评价,在学生之间区别出优、良、中、差等不同等级。OBE强调自我比较,而不是学生之间的比较,强调是否已经达到了自我参照标准。由于采用学生各自的参照标准,而不是学生之间的共同标准,故评价结果没有可比性,不能用于比较。

(10)协同教学而不是孤立教学。传统教育将教学单元细化为一个个孤立的课程教学,承担每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独立开展教学工作,很少顾及不同课程教学之间的协同效应。OBE强调教学的协同性,要求每一名承担课程教学的教师,为了达到协助学生达成顶峰成果的共同目标,进行长期沟通、协同合作,来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学及评价。

OBE的实施原则如下:

(1)清楚聚焦:课程设计与教学要清楚地聚焦在学生在完成学习过程后能达成的最终学习成果,并让学生将他们的学习目标聚焦在这些学习成果上。

(2)扩大机会:课程设计与教学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在时间和资源上保障每个学生都有达成学习成果的机会。

(3)提高期望:教师应该提高对学生学习的期望,制定具有挑战性的执行标准,以鼓励学生深度学习,促进更成功的学习。

(4)反向设计:以最终目标(最终学习成果或顶峰成果)为起点,反向进行课程设计,开展教学活动。

从上述OBE的内涵、特点和实施原则可以看出,我们对OBE无论从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中,尚需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深化与加强。

(1)成果导向教育能够衡量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学生知道什么,而前者是传统教育不能做到的。OBE要求学生从解决有固定答案问题的能力拓展到解决开放问题的能力。

(2)OBE要求学生通过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例如提出项目建议、完成项目策划、开展案例研究和进行口头报告等,来展示他们的能力。OBE更加关注创造性思维、分析和综合信息、策划和组织等高阶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某些比较复杂的任务来获得。

(3)教师必须清楚地阐述并致力于帮助学生发展知识、能力和境界,使他们能够达成预期成果。教师应制定一个能清楚预期学生学习成果的学习蓝图,以此作为课程、教学、评价的设计与执行的起点,并与所有的学习紧密结合。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评价,都是以让学生能充分展示其学习成果为前提。从第一次课堂教学开始直到最后,师生如同伙伴一样为达成学习成果而努力分享每一时刻。

(4)学校和教师不应以同样的方式在同一时间给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学习机会,而应以更加弹性的方式来配合学生的个性化要求,让学生有机会证明自己所学,展示学习成果。如果学生获得了合适的学习机会,相信他们就会达成预期的学习成果。

(5)课程与教学设计从最终学习成果(顶峰成果)反向设计,以确定所有迈向高峰成果的教学的适切性。教学的出发点不是教师想要教什么,而是要达成高峰成果需要什么。

二、反向设计的教学设计理念

如前所述,反向设计是OBE的四个实施原则之一。反向设计是针对传统的正向设计而言的。正向设计是课程导向的,教学设计从构建课程体系入手,以确定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反向设计是从需求开始,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再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由于正向设计是从课程体系开始,故教育结果一般很难满足需求。而成果导向教育则不然,它是反向设计、正向实施,这时“需求”既起点又是终点,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目標与结果的一致性。

反向设计过程及主要环节如下:

(1)根据需求确定培养目标。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是:前者是确定后者的依据,后者要与前者相适应。

(2)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是:前者是确定后者的依据,后者支撑前者的达成。

(3)根据毕业要求确定毕业要求指标点(简称指标点)。毕业要求与指标点的关系是:前者决定后者,后者覆盖前者。

(4)根据指标点确定课程体系。指标点实际上为毕业生搭建了一个能力结构,而这个能力结构的实现依托于课程体系。指标点与课程体系的关系是:前者是构建后者的依据,后者支撑前者的达到。

(5)根据课程体系确定教学要求。毕业要求与教学要求的关系是:前者决定后者,后者覆盖前者。

(6)根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关系是:前者是选择后者的依据,后者支撑前者的达到。

应该指出,我国目前以专业认证推动的OBE,反向设计得到了充分重视,但在如下几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1)关于培养目标。确定培养目标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培养目标要满足内外部需求,二是培养目标的表述要精准。

(2)关于毕业要求。确定毕业要求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毕业要求要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二是毕业要求要全面覆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

(3)关于指标点。确定指标点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关联性,二是准确性。关联性包括对应性、不可逆性及不可复制性。对应性是指,指标点与毕业要求应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4)关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课程体系要有效支撑毕业要求搭建的能力结构,二是课程体系要科学合理。

(5)关于教学大纲。编写教学大纲应遵循的原则是:教学大纲要明确课程教学对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贡献是什么以及如何贡献。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学的基本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怎么样,以及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得怎么样。如果教学设计主要取决于教什么、教学过程主要取决于怎么教、教学评价主要取决于教得怎么样,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如果教学设计主要取决于学什么、教学过程主要取决于怎么学、教学评价主要取决于学得怎么样,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前者,而OBE强调的是后者。

教什么(学什么)取决于教学内容,这是第二部分主要谈的问题。教(学)得怎么样取决于教学评价,这是第四部分重点谈的问题。怎么教(学)取决于教学模式,这里重点谈这个问题,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此时,师生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和控制者,而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引导者和推动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者、自主建构者、积极发现者和执着探索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迫切的学习愿望、强烈的学习动机、高昂的学习热情、认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结构、兴趣爱好、主观需要出发,能动地吸收新的知识,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将其纳入已有的认识结构中去,从而充实、改造、发展、完善已有的认识结构;让学生自主选择和决定自己的学习活动,依靠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习的目标,形成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己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强烈的创作欲望,追求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追求创造性的学习成果。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十分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估等教学要素进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完成各种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研究型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知识观上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多不同。更加强调知识的创新性和实践性,注重通过研究和实践来建构知识和发展知识;强调从传递和继承知识转变到了体验和发现知识,从记忆知识转变到了运用知识来发展创新思维与创新品质;通过自主性和探索性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来呈现知识的开放性和发展性,引导和鼓励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发现前人尚未解决和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用新思路、新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有效知识信息,对现有知识进行思考、判断、质疑、改造、灵活运用以及创造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能力、思想、境界四维度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积累知识、发展能力、启迪思想和提高境界并进;强调能力、思想和境界对人才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知识、能力、思想、境界在教学过程中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知识是基础,没有知识,能力、思想、境界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力是知识外化的表现。从教育角度看,能力是知识追求的目标。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不是占有知识,而是发展能力。知识是死的,能力是活的。一个有能力的人可以在一定知识基础上不断获得知识和创造新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4)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教与学的密切结合。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融为一体。教学过程为师生共同参与、互动、互进的过程,师生间应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这需要教师主动转变角色,积极投身教学实践,投入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交流与沟通,达到教学相长。

(5)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课内与课外的密切结合。这种结合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即课堂教学在内容、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性。将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为中心的教学。课内与课外密切结合的另一层含义是,教育与教学的密切结合。要树立“大育人观”,根据培养目标,科学规划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不能将人才培养只聚焦在“教学”上,将“课外活动”看成是“多余”甚至是“矛盾”的东西。要打破教育管理与教學管理的界限,实现教育与教学的无缝结合。

课堂教学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关键,要攻破课堂改革这一顽固“堡垒”,应该推进以下五个转变:(1)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2)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3)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4)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5)从重教轻学向教主于学转变。

四、持续改进的教学评价理念

应该指出,首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有力地促进了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但目前许多高校的质量管理体系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如下三方面缺陷:一是组织机构不健全,质量职责不明确;二是未能覆盖质量全过程和参与质量活动的全体人员;三是重监督、轻控制、缺改进,没有形成闭合循环。

完善我国高校的质量管理体系,重点应从如下三方面入手: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质量职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依靠的是组织机构。学校应有健全高效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各组织机构的管理权限、质量职责以及相互关系,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组织落实、职责到位、顺畅高效。

(2)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QM)。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学校应规定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过程,并采取有效方式对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處理(Action)”的“PDCA”循环(戴明环),使教学质量管理形成一个闭合循环。学校的质量管理,就是质量计划的制定和组织执行的过程。这个过程应按照PDCA循环,周而复始地运行。通过改进和解决质量问题,从而达到以持续保证和提高质量的目的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

学校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持续保证和提高质量,这就要求将戴明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检查-处理”在专业层面上得到充分体现,将“检查-处理”细化为“检查-反馈-处理”,具体到专业认证就是“评价-反馈-改进”的反复循环过程。这就要求被认证的专业建立一种持续改进机制,从而实现“3个改进、3个符合”的功能,即:能够持续地改进培养目标,以保障其始终与内、外部需求相符合;能够持续地改进毕业要求,以保障其始终与培养目标相符合;能够持续地改进教学活动,以保障其始终与毕业要求相符合。

一个完善的持续改进机制应该具备“123”特征,即:一个目标、两条主线和三个改进。其中:一个目标是保障质量,两条主线包括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与达成度和毕业要求的符合度与达成度,三个改进为培养目标的持续改进、毕业要求的持续改进和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这三个改进,通过外循环、内循环和成果循环等三个循环来实现:通过外循环持续改进培养目标,通过内循环持续改进毕业要求,通过成果循环持续改进教学活动。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符合度与达成度这两条主线,是对其符合度和达成度的评价与改进过程。首先,评价毕业要求(培养目标)是否与培养目标(内外需要)相符合,如果不符合,就要改进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其次,评价毕业要求(培养目标)是否达成,如果没有达成,就要改进教学活动(毕业要求)。教学活动的改进包括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的学习机会、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教学活动的改进对毕业要求达成度来说是直接的,但对培养目标达成度来说是间接的。

五、结束语

我国专业认证十年取得的最大成就,莫过于将OBE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入了我国工程教育,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教学改革,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从课程导向向产出导向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质量监控向持续改进转变。这三个转变是实施OBE教育的关键,抓住这三个转变,就抓住了专业认证的关键,同时又牵住了工程教育改革的“牛鼻子”。诚然,实现这三个转变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学校和培养方案等宏观层面相对容易一些,但在教师和课堂教学等微观层面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坚持与强化,坚持做、强化改。

[责任编辑:李文玲]

作者:李志义

第2篇:历史为什么选择,人民为什么选择

摘要 我国宪法之所以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认并规定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因为它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等明显的制度优势。同时,我国宪法的根本政治制度很好地体现了民主形式与民主本质的统一、政体与国体的统一、民主与效率的统一,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坚持宪法根本政治制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绝不能照搬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模式,搞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

关键词 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主集中制 三权分立

【作者简介】

李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研究方向:法理学、宪政民主理论、立法学、比较立法学、法治理论。

主要著作:《立法机关比较研究》、《法制的理念与行为》、《立法理论与制度》、《法治与宪政的变迁》、《走向宪政的立法》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宪法确认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推进依宪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我国宪法的体制和权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以宪法形式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享有充分的民主是人类的共同理想,但民主理想的实现则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民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与这种制度所赖以存在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特定国情密切相关。从近代西方国家的情况来看,英国的国情及其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产生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议会至上”的民主体制;法国的国情及其大革命后曲折的历史,造就了法国的半总统制和“行政优越”的民主体制;美国的国情及其争取独立的革命史,催生了美国的总统制和典型“三权分立”的民主体制;瑞士的国情及其特殊的文化、地理和历史条件,孕育了瑞士的委员会制和公民“直接民主”的民主体制。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树叶,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种民主制度。我国没有搬用西方国家的议会民主制,而实行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民主政治体制,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中国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从大一统的封建帝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体制。清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支持光绪皇帝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推行“戊戌变法”,在我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和镇压,这次效仿西方民主体制的维新变法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终结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民国,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主权在民。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正式召开,“宣告了效仿西方的共和代议制度在中国正式建立”。①但是,辛亥革命建立的“中华民国”在各派军阀蹂躏下变为名不副实的空招牌。辛亥革命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它所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既没有能保障广大人民作为民主主体的各项权利,也没有能真正实现孙中山先生规划的革命蓝图,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绞杀和冲击下归于失败。此后,旧中国的统治者鼓吹过不同的民主政治主张,实行过不同的政治制度,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受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地位。对于深受“三座大山”压迫的广大劳动人民而言,没有政治上的翻身解放,宪法民主就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人民争取人民民主的新纪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带领人民为推翻三座大山而浴血奋战的同时,对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权及其组织形式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逐步创立了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们党在成立伊始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明确提出:“我党采取苏维埃②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领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过程中,成立了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等组织。这是我们党早期对工农民主组织形式的探索和尝试,是人民代表机构最早的雏形。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9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左派国民党”及苏维埃口号问题决议案》;11月制定的《苏维埃临时政府组织法》明确指出,苏维埃政权组织与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组织有三点不同:第一,资产阶级国家机关的组织,是所谓立法、行政、司法三权鼎立,而无产阶级国家的组织,则是一切政权归苏维埃,其特点是接近民众,指挥灵敏,无相互牵制之毛病;第二,资产阶级政权机关所标榜的德谟克拉西是资产阶级的私产,是欺骗群众的招牌,而苏维埃的机关,则为真正的德谟克拉西,劳苦群众享有一切政治上的自由和经济上的解放;第三,资产阶级国家的普选,不过是美其名而已,实际为资产阶级金钱势力所包办,而苏维埃的选举,则与之绝对相反。③同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州发动工农兵起义,“夺取政权,组织了苏维埃政府”,向全世界发表了《广州苏维埃宣言》,宣布“广州一切政权属于工人、农民、兵士” 。④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议案》,进一步全面阐述了工农民主专政的思想和苏维埃政权组织形式的构想,为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民主政权提供了思想和政策指导。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并选举产生临时中央政府,⑤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这个《宪法大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献,揭开了我国宪法史的新篇章,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民主的宪法,在中国宪法政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全部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动民众,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参加政权的管理。工农兵和一切劳动大众以及他们的家属,不分男女、种族、宗教,在苏维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凡十六岁以上的公民,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⑥从1931年11月到1934年1月,中央根据地进行过三次民主选举,参选率达80%以上。当选代表中工农占90%以上,妇女代表占20%以上。在建立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同期或前后,具备条件的其他革命根据地,分别成立了省、县、区、乡四级地方苏维埃代表大会,行使地方政权的最高权力。革命根据地这一时期实行的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为我们党后来领导建立全国性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

抗日战争时期,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抗日根据地政权将“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的提法改为“民主共和国”,将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改为参议会。在参议会中实行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的政权组织形式。这一时期,我们党从理论上明确提出,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应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指出:“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但必须实行无男女、信仰、财产、教育等差别的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才能适合于各革命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适合于表现民意和指挥革命斗争,适合于新民主主义的精神。”⑦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又进一步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权组织,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因为,“只有这个制度,才既能表现广泛的民主,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力;又能集中处理国事,使各级政府能集中地处理被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委托的一切事务,并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动。”上述思想,为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建立人民代表会议、特别是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全国性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解放战争开始后,为了适应解放战争的形势与任务,革命根据地将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会议,边区、县和乡人民代表会议为人民管理政权的机关。人民按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投票的原则,选举各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会议,再由各级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同级政府。1948年8月,华北解放区建立了临时人民代表大会。这个代表大会“是临时性的,也是华北一个地区的,但它将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和雏型”。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华北人民政府的机构成为组建中央人民政府的基础。

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举行全国普选的条件尚不具备,于是由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组织起草出宪法草案后,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于1954年6月14日将草案公布,交付全国人民讨论3个月。宪法起草委员会根据全民和各界讨论提出的意见,对草案做了多次修改。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说:“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象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⑨这部宪法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以根本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对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国家权力配置和公民基本权利等,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奠定了我国宪法制度的基本格局和构架。

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个规定和其他条文的一些规定表明,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⑩此后的1982年宪法坚持和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回顾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程可以看到,从1840年以后,中国一切有志救国的人按照资本主义方向去寻找中国的出路,探索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道路,但最终都失败了。历史证明,照搬西方宪政民主模式,包括三权分立、多党制和议会制等,都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一条走不通的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彻底推翻旧政权、废除伪法统,建立人民民主的新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才能从制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靠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争得了人民民主,实现了人民的政治解放。人民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认识并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亿万人民的这种选择不是在议会的会场,而是在革命的战场;不是靠选票的选举,而是用革命的行动;不是无知和愚昧的盲从,而是理智和人心的抉择。这种选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长期斗争中,亿万人民形成共识的结果,是人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惜生命财产跟党闹革命的行动表示,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宪法根本政治制度的制度优势

我国宪法之所以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认并规定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主要是因为它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

这一制度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种政权组织形式,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当家作主。列宁曾经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摆脱西方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因为“议会制度并没有消除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阶级压迫机关的本质”。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掌握和行使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主要从以下方面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第一,宪法最大限度地确认了“人民”的范畴,不断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在现阶段,人民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不仅指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而且包括其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第二,宪法规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保障全体公民的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第三,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第四,人民通过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行使国家的立法权、监督权、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并通过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保证了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使国家政权与人民群众保持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第五,在基层民主方面,党和国家通过不断丰富民主形式,健全民主制度,增加民主渠道,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逐步提高了公民的民主素养,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自由和权利。

这一制度有利于动员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全体人民作为国家主人翁的地位。人民不仅享有政治民主,而且享有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不仅成为国家的主人,而且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

人民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以下方式和途径,把亿万人民发动和组织起来,动员他们以国家主人翁的身份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首先,宪法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保障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和其他经济权益,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从而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积极性。第三,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依法治国,保障了公民的各项民主政治权利,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国家主人翁的作用。第四,在加强理想道德文化和法纪教育的同时,不断发展教育、科学、卫生、体育和文化事业,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广播电视、出版发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吸引并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五,宪法具体规定了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公民的光荣职责,劳动者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宪法的这些规定,为亿万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要求,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越性。

这一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没有民主,就没有人民代表大会;没有效率,人民代表大会就会变成“清谈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实行“三权分立”,而实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是实现民主与效率相统一重要保障。邓小平指出,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的“人民民主制度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势”。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反映人民意志,依照法定程序集体行使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和监督权,集体做出决策和决定。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一方面,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执行人大的决策和决定,实施人大的立法,保证了人大所集中体现的人民意志的有效实现;另一方面,宪法和法律在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之间做出合理分工,规定了它们各自的职能和权限,明确了它们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它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调一致地工作,进而从体制上避免了国家政权机关之间可能的相互牵扯,保证了国家统一有效地组织各项事业。尤其是,所有国家机关都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它们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也不代表和谋求任何少数人、少数集团或少数阶层的法外特权和私利,这就消除了国家政权机关之间权力对立和冲突的经济与政治根源,为它们分工合作、协调高效地履行职责提供了根本保障。

这一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法制统一是保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础。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下位法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社会主体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监督宪法实施,地方各级人大通过保障宪法、法律的执行和遵守,用法制方式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在根本政治制度下,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构建中央与地方的和谐关系。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中央与一般省、直辖市的关系,二是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关系,三是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宪法和法律对中央与一般省、直辖市的职权做了比较明确的划分,它们依法分别行使各自的职权,共同致力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协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国宪法根本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根据我国宪法的原则和制度设计,我国权力机关不实行“三权分立”制度,而是按照人民主权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我国宪法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民主形式与民主本质的统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所决定,它的民主是在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压迫、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民主,具有形式与本质相一致的真实性特征。表现为:第一,从国情出发,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民主制度,保证了民主实现形式与民主本质的统一。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是由社会主义法治所确认和保障的。我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和最高规范,明确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制度、人权保障制度、依法行政制度、司法独立公正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这些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保障。第二,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相一致,宪法和法律绝不允许存在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只拥有权力而不承担责任的公民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更不允许任何个人和组织拥有制度和法律之外的特权。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三,国家为实现人民民主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和法律保障。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和实现方式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的加强而不断健全。

政体与国体的统一。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所谓国体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资产阶级总是隐瞒这种阶级地位,用“国民”这一模糊概念达到其一个阶级专政的目的。所谓政体是指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指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国体与政体作为国家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关联、辩证统一的,其中主要是政体必须适应国体的要求。

西方宪政民主理论只讲政体,不讲国体,用种种政体理论掩盖阶级专政的国家实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既承认政体,也承认国体,强调两者的统一。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一方面,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人民依法享有各项人权和自由,用民主和法治的方式解决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对敌对阶级和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在和平建设时期,必须依照法律进行),保障国家政权不被颠覆、民主政治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公开宣布对敌对阶级和敌对势力实行专政,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真实性的体现。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由人民对敌人实行专政,是从反革命的专政那儿学来的“一项对待反革命阶级的统治方法”。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必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这是因为:首先,这种政体可以实现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内部的团结,实现亿万人民当家作主,可以在人民团结的基础上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从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保障人民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项权利;其次,这种政体可以使人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结合起来,使民主政治与人民主体结合起来,从根本上确立并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第三,这种政体可以充分表达和体现人民的整体意志,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调和人民内部的各种关系和矛盾,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员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第四,这种政体可以把人民的意志转变为国家意志,把人民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制定为宪法和法律,并通过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等法治方式,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长治久安。

民主与效率的统一。如何协调民主与效率的关系,历来是宪法政治体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实行“三权分立”,而坚持和实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对于人民而言,民主集中制既可以保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发挥民智,反映民情,表达民意,实现民利,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又可以集中各方意见,协调不同利益,统筹各种需要,做出正确决策,步调一致地实现人民意志。对于各个国家机关而言,民主集中制既可以在中央层面的各国家机关之间、地方层面的各国家机关之间、中央与地方的国家机关之间做出恰当的分工,规定它们各自的职能和权力,明确它们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又可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架构、法律规范、法定程序、民主机制等,使作为“零部件”的各个国家机关科学合理地装配在国家机器上,避免各个国家机关之间相互扯皮抵牾,从而保证整个国家机器协调高效地运转。

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和运作的根本政治制度,可以实现民主与效率的统一。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制度,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大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就确立并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主人的根本政治地位;人民通过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各种形式和途径,通过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了国家权力的主体始终是人民。人大是全国和地方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始终处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下运行,这就确立并规范了“一府两院”与人大的宪法关系。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和运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既有利于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又有利于提高人大和“一府两院”的工作效率,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从根本政治制度上保证民主与效率的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彼此作用,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整体。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人民民主,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共产党领导就是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组织和支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途径,当家作主,维护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意志;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共产党长期执政和人民民主有序运作的法治保障。三者统一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之中,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坚持“三者有机统一”,体现了我们党与政体(政权)、与人民(民主)、与法治是协调统一(而不是分离对抗)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体现了根本政治制度的民主特色和政治优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行使制宪权,确认了三者的宪法地位和宪法责任。宪法是三者有机统一的法律基础。现行宪法不仅肯定了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原则,而且规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原则、民主制度和基本权利,规定了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宪法不仅要求全国各族人民和所有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而且要求包括共产党在内的各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维护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遵守宪法和法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行使立法权,把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统一起来,把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同立法紧密结合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转变为宪法和法律。通过行使选举权、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人事任免权和监督权,一方面保证党的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的国家化,保证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另一方面保证党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权力)得到具体实现,防止国家权力产生腐败,侵犯人民利益。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以下渠道,保证宪法和法律得到实施:一是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带头守法,保证执法,改革司法;二是国家行政机关切实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认真执行体现为宪法法律的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依法行政,建设廉洁、高效、为民的法治政府;三是国家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公正司法,保证宪法法律规定的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在具体案件中得到体现和落实;四是解释宪法和法律,监督宪法实施,撤销与宪法、法律等上位法相抵触的下位法,依法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五是教育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质,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使法治逐步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生活方式。

坚持和完善我国宪法根本政治制度,不搞西方的“三权分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形式。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完善宪法根本政治制度。

坚持宪法根本政治制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依法、依程序办事,集体决定问题,集体行使职权;坚持走群众路线,以人为本,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坚持宪法根本政治制度,必须进一步落实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权,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充分发扬民主,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的立法工作,扩大立法民主,完善立法程序,改进立法技术,提高立法质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的监督工作,健全监督制度,强化监督权威,丰富监督手段,增强监督实效;进一步密切各级人大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作用,建立健全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各项具体制度,支持、规范和保证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不断增强代表工作的实效;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设,努力提高人大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坚持宪法根本政治制度,绝不能照搬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模式,绝不能搞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普遍采用的组织原则,是指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三种权力之间相互分工,彼此制约,以实现权力的均衡。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三权分立原则对于否定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即使在今天,三权分立原则所蕴含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原理仍然具有值得借鉴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但作为西方宪政民主的组织原则,其本质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工。正如马克思批判西方三权分立时所指出的那样:他们把“分权看作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事实上这种分权只不过是为了简化和监督国家机构而实行的日常事务上的分工罢了”,统治阶级是从来不会把统治权分给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

一些西方学者看到了三权分立的局限性,也不得不承认三权分立的“表面现象具有欺骗性”。例如,曾任美国国会参议员的富布莱特在讲到美国三权分立的问题时说:“我们的政治体制今天运转起来非常不灵……在民主党控制国会而总统是共和党人时,宪法规定的行政和立法之间的内在抗衡就要大大加剧……国会常常不能就预算达成一致意见,也不能有效地削减财政赤字……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我们政府权力分立体制所固有的行政和立法之间的抗衡。”在西方议会制的三权分立中,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实际上是相互混合而非相互分立的”。德国的赫尔佐克教授在评价本国三权分立时也指出:“议会和政府完全不遵守孟德斯鸠的分权要求:首先,因为政府由议会任命且任何时候都能被议会解散;其次,政府和‘政府的’议会的大多数属于同一政党或联盟,因此两者间不可能真正分权。”

概括起来讲,西方宪政民主中的三权分立主要存在以下弊端:三权分立没有解决国家权力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基本矛盾,难以形成人民和社会对国家权力监督制约的制度化机制;在三权分立之下,人民不是国家的主人和民主的主体,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处于对立状态,公民权利经常遭到国家权力的侵犯,同时也成为抵抗国家权力的力量;以权力制约权力为特征的三权分立,互相掣肘、互相扯皮,降低甚至丧失了效率,使国家机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政府职能和角色的转变,三权分立在其政治实践中也发生了诸如行政权强化、立法权式微、司法权政治化等的嬗变,传统的三权分立在一些西方国家正面临着消解重构的严峻挑战。

近年来,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西方宪政民主,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和解决国内矛盾的过程中,一再失灵。例如,美国的共和、民主两党,国会的参众两院,争吵不息、彼此掣肘、相互否决,极大地削弱了奥巴马政府化解金融危机、解决国内矛盾的能力。甚至可以认为,正是由于美国宪政民主体制对“华尔街”和金融垄断财团的放任纵容,才酿成了这场世界金融危机。西方三权分立等宪政民主体制被推行到中东、拉美、非洲、亚洲等地区和国家,不仅水土不服、南橘北枳,而且往往引发内乱、政变、战争、屠杀、经济衰退、社会骚乱、民不聊生等“民主灾难”。目前,发生在埃及的暴力冲突和局势动荡就是最新的明证。我国宪法根本政治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而不实行三权分立,这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是适合中国国情并被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我们坚持宪法根本政治制度,并不拒绝学习和借鉴一切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普遍规律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普遍性、共同性和包容性,决定了它必须以人类政治文明的存在为基础,学习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创造的一切有益成果。坚持根本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特色,并不意味着它排斥人类政治智慧创造的其他文明成就,并不拒绝学习和借鉴包括西方民主文化在内的一切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也特别强调: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并不意味着这种制度在它的实现形式、运作机制、实现程度和发展速度等方面,已经完美无缺。根本政治制度需要与时俱进,还需要在实现中国梦、民主梦、法治梦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注释

徐宗勉、张亦工主编:《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13页。

“苏维埃”这一称谓,是俄文“工农代表会议”一词的音译。所谓苏维埃代表大会,即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是以工人、农民、军队兵士为权力主体的政权组织形式。

苏维埃的选举,第一,它不分国界性别,凡是在苏维埃国家境内的劳动者无论男女均有选举及被选举权;第二,它没有经济限制,只要是以劳力谋生活的均有选举及被选举权;第三,它剥夺剥削者的选举权。参见《中央革命根据地史资料选编》(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页(转引自方敏《“五四”后三十年民主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61页)。

韩延龙、常兆儒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8~19、8~12页。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61页。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7、676~677页。

《董必武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99页。

《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43~144、155页。

《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0页。

《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8页。

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24~225页。

[美]威廉·富布莱特:《帝国的代价》,简新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第42~43页。

[美]巴里·海格:《法治:决策者概念指南》,曼斯菲尔德太平洋事务中心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德]罗曼·赫尔佐克:“法治的重要意义”,载约瑟夫·夏辛、容敏德编:《法治》,阿登纳基金会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司法独立于政治是西方三权分立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德国,“司法机关也表现出被政党渗透的迹象……专家们估计党员法官的比例高达20%。”[德]沃纳·伯肯梅耶:“法治国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法治”,载约瑟夫·夏辛、容敏德编:《法治》,阿登纳基金会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5页。

责 编/樊保玲

A Historical Choice, A People's Choice

—On the System of People's Congresses in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Li Lin

作者:李林

第3篇:“为什么读”比“读什么”更重要

虽然在中学语文学习中文学阅读逐渐被重视起来,但中学文学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在阅读文本审美价值品位较低,导致学生审美趣味平庸,生活态度趋俗;同时,文学阅读方式的直观、平面化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降低等等。在这种状况下,扭转阅读局面,强调深读文学经典显得尤为重要。许多教育专家以及教育工作者早已着手编写文学阅读教材,极力推荐阅读书目,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等。这在正面引导学生文学阅读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还只是在“读什么”上做文章。其实,“为什么读”比“读什么”更重要。那么,中学文学阅读到底有何用?我们该如何定位中学文学作品阅读?这是当前中学文学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中学文学阅读的内涵

要清楚怎样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阅读,首先要考虑的是阅读内容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李维鼎先生强调:“我们的日常语言不仅具有概念的特征和意义,而且具有直觉的特征和意义。我们的常用词汇不仅仅是一些语义符号,而且还充满着形象和特定的情感。”他认为“日常语言”为“母胎”衍生出“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这两大类型。不同的语言类型在“文本”上则表现为以“科学文本”与“文学文本”为两极的复杂多样的文本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任何一类文本都是“两极”中的“中间物”,其区别仅仅是距离两极远近的问题。同时,他还指出,我们对任何一类文本的阅读理解都是具有二重性的:即既有通过文本“含义”对作者“原意”的追索,也有借助文本“含义”对“意义”的构建。[1]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一类文本的阅读理解是有所侧重的。临近“科学文本”的实用类作品当以追索“原意”为主,临近“文学文本”的文学类作品当以建构“意义”为主。由此可以看出,在文学阅读过程中阅读者应立足文本积极主动地走进作品的“意义”世界并建构“意义”。

另外,伊瑟尔在《本文的召唤结构》中指出,文学作品是用形象的艺术来表现人们生活与想象的世界。文学作品的语言包含许多意义未定性和意义空白。文学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去解释去发现的微言大义。文学作品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构,即作品的召唤结构。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读者不仅要调动自己从生活世界中获得的经验,还要动员自己的想象力。[2]这告诉我们读一部作品不应该只看它说出了什么,还要看它没有说什么。

在伊瑟尔看来,文学阅读是读者与本文协力进行的交流活动,是“在一种自我调节过程中相互依赖”的活动。文学意义的实现既非完全在于本文,亦非完全在于读者的主观性,而在于双向交互作用的动态建构。

文学阅读主要依据形象思维构筑“虚拟世界”,“借助自己对外部世界和全部生活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淀而成的‘前理解’,将文学作品世界转换为读者对世界、生活的再认识、再体验、再感受”。这个过程主要不是“求真”而是“审美”。阅读主体进入作品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文学作品当文学来阅读。文学阅读“除了从阅读文学作品中获得审美享受外,也要求得到更丰富的知识和对人生的认识,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道德陶冶,达到精神上的净化和升华”。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学的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文学的效果是在读者的阅读中悄悄地发生的,是在读者的审美欣赏中潜移默化地打动读者的情感,撼动他们的心灵,改变他们的精神。所以,文学的直接效果是改造人们的灵魂。”[3]这也是中学文学阅读的重要目的所在。

中学文学阅读,既不同于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成熟读者的文学鉴赏,又不同于一般读者的文学消遣。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文学阅读是一种养成性阅读,基础性阅读,学习性阅读;阅读者走进作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意义”建构,并与作者、作品进行“交互式”对话;中学文学阅读还“是一种审美创造性阅读,是一种精神动机性阅读,是获取美感体验的本原性阅读,是言语生命原生的冲动,这种‘发乎情性的自然’的阅读欲求,是言语生命的‘野性’的裸现”[4]。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最终指向的是一种“精神动机性目标”。中学文学阅读当以此作为阅读的指归,中学课堂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也当以激发此类纯正的阅读动机为首任。

二、中学文学阅读的价值追问

做什么样的阅读,与读者的目的紧密相关。“读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什么要阅读”。我们对待事物的认识,按照客观范式,首要的问题自然是:它是什么?而按照主观范式,首要的问题则是:我想知道什么?[5]前一问题是围绕客观展开,后一问题是围绕主观展开。从人的需要这个角度讲,很显然,后一个问题比前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排除学生文学阅读的考试功利目的之外,笔者以为中学文学阅读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有利于学生形成纯正阅读动机的价值取向。

1.文学阅读为认识社会,认识人生

文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在文学接受过程中,接受者对于艺术形象、艺术境界的介入,是一种心理性质的介入,是全部身心的介入”。文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片生活的海洋,一部人类灵魂的演变史,一座人类情感的储存库。“接受者可以借助作品的艺术媒介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徜徉、沉醉于古今中外的生活情景中,理解彼时彼地的生活,参与那里的矛盾和斗争,体验各色人物的各种情感,追索人物的心路历程,探索生活的底蕴奥秘。”艺术世界一旦创造出来,它就为接受者体验更多次人生、探索更广阔的世界提供无限广阔的心理实验场。面对文学作品,接受者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宇宙无限,人生无限,于是每个人都想超越自身局限,在想象中尽可能地体察身外世界。“只要作品里描写过,表现过,读者就可以在想象中体验过,品味过;作品中生活有多丰富,读者的心理实验也就有多么丰富。”文学作品“在这种自由自在的精神活动中,压抑得到了解放,现实的局限被突破了,有限与无限的界限消逝了,精神脱离了有限的肉体的个体的存在,而飞升到了无限高远辽阔的境界,从而窥得几分宇宙的真髓、生活的奥秘,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快慰”[6]。这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的一个很重要的动机,也是中学文学阅读需要激发的纯正的阅读动机。比如阅读《边城》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人性中的另一种美”,阅读《红楼梦》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封建家族的衰败史,阅读《我与地坛》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作品进一步思考生与死的问题,阅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以引导学生参悟生命哲学等等。

2.文学阅读为发现自我

正如从明净的镜子里可以觉察自己的容颜一样,接受者常能从文学作品中发觉自己的心灵,发觉自己隐秘的内心世界,发觉自身存在的连自己也说不清楚的东西,从而不胜惊奇,不胜喜悦。这是一种很美妙、很惬意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的实质,就是从文学作品中发现自我,确认自我。为什么能够从作品中有所发现呢?这主要因为一方面“文学作品表现和再现了人类情感,是人类情感的对象化、形象化、物态化”,另一方面“接受者有自我认识的愿望并确实有与客体相对应的心理储备”。人们有能力认识别人、理解别人,却难以清醒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主要是因为人类缺乏返观自我的视点,缺乏与自身心灵状态相类似、相共通的“对应物”,文学作品就成了这个“对应物”。文学作品是人类各种心理状态的存贮器,可供人们从中寻找,提取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艺术信息。比如,读《阿Q正传》会发现自己身上早已具有了那种“精神胜利法”,读《欧也妮·葛朗台》会觉得自己在骨子深处也有吝啬的地方。“读着这样的作品,接受者往往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犹如老友重逢,忍不住动情地叫道:‘啊,原来就是它!’‘是的,就是这样的!’这时候的接受者与其说接受的是艺术形象,不如说接受的是他自己;与其说是对艺术形象的观照和发现,不如说是对自我的观照和发现。”[7]这是文学阅读发现自我的作用,作品对读者潜在的召唤,是阅读者阅读的又一动因。把这种阅读动因引入到中学文学阅读中,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会高涨,中学文学阅读就会由“自发”走向“自觉”。

3.文学阅读为心理愉悦

文学阅读时,读者往往会不自觉地进入作品情节角色状态。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体可感的形象体系,其艺术魅力吸引我们愉快地进入其中,产生艺术幻觉,全身心沉浸于艺术情境之中,与角色化为一体。读者可以随着角色大悲,也可以随着角色大喜。许多学生爱好文学作品,就是能够跟作品中角色一起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当然,真正的阅读除了进入角色外,还要能够跳出角色,离异角色,旁观角色,把角色当作对象来接受、品评,这已属于文学鉴赏的阅读层面。在鉴赏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愉悦的心理,心理愉悦既包括愉快、轻松、和谐等所谓的快感,也包括悲愁、感伤、惆怅等所谓的痛感、不和谐感。读者恰恰可以从这些悲愁、感伤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我们从使用频率极高的‘痛快’这一词汇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愉悦’观念:痛快即痛且快,又痛又快,快在痛中。中国人大胆地把看起来截然相反的两种情感糅在一起,说明了中国人已明确认识到两种情感之间奇妙、复杂的辩证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的智慧和思想的深度。”文学阅读对于主体的心理愉悦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生理层面、情感层面以及精神层面。文学作品由语言文字组成内在的形象、情节和意境作用于人的想象,不以感官刺激见长,但其语言文字的声音、节奏、韵律之美,也能激起愉悦的体验、节奏和旋律,在文学作品中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情感层面的愉悦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心有所动,情有所感,意有所悟,在情感上获得某种体验,某种满足。精神层面是最深沉、最深刻的愉悦,“它主要是指接受者对于人生、历史、宇宙本真意义上的领悟,是一种‘形而上’的愉悦”。这种愉悦的特点是超越了具体的和现实的内容而进入到抽象的层面。这时候的精神感觉升腾到无限辽远的高空,俯瞰天地人生,与宇宙本体融为一体。如孔子面对奔腾的江河忽然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陈子昂登上幽州台,面对山河天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正如梁宗岱说:“一切伟大的诗都是直接诉诸我们的整体,灵与肉,心灵与官能的。它不独要使我们得到美感的悦乐,而且要指引我们去参悟宇宙和人生的奥义。”[8]在文学阅读时,中学生走进文本意义世界并把自己融入文本意义世界之中,那么他们的精神会获得提升,情感体验会更深入。

另外,文学阅读作为一种体验性阅读,它“能使人的生活体验突破人的狭窄的生活范围变得无限广阔”,而且,“文学给人的生活体验比人在实际生活中获得的体验要纯正得多,因为它所提供的生活世界是‘上帝’还没有死的世界”。王尚文教授用埃德加·莫兰讲到的一种社会现象来说明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就是一个在街上碰到流浪汉感到厌恶的人,会在电影中以整个身心同情流浪汉卓别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形体上或精神上的悲惨现象几乎无动于衷,但在阅读小说或观看电影时会感到同情和怜悯。[9]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阅读最内在、最根本的特质,就是人生的体验。它是由文学艺术所激发起来的人生体验,是由优秀作家获得的独特人生体验而唤起的情感共鸣。读者与作品双向沟通,相互建构,生命力在文学阅读活动中被激发,被调动,被燃烧,焕发了夺目的光彩。所以,有人说只有在接受文学作品时才充分体会到生命是可爱的,人生是幸福的、有趣的。

中学文学阅读从属于文学阅读活动,所以它满足文学阅读的一般性目的。中学文学阅读要还原学生本原性阅读需求,使学生从“功利需求”上升到“发展需求”,从“生理需求”上升到“求知需求”“精神需求”。一切偏离基本文学阅读目的的阅读行为都是有悖于学生正常发展需要的,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教育、语文教育。文学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向正确、良好的人性化的动机发展,在“交互对话”“审美创造”与“精神激励”中推进,向着“求知”“审美”与“自我实现”发展。

注释:

[1]李维鼎.阅读理论的分歧、阅读理解的弹性与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学习,2004,(2).

[2]金元蒲.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42-43.

[3]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67-268.

[4]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840-841.

[5]金元蒲.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330-331.

[6]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9-370.

[7]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72-373.

[8]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78-379.

[9]王尚文.体验: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J].语文学习,2007,(1).

(周伟珍 浙江金华教育学院321000)

作者:周伟珍

第4篇:为什么我们不能坚持

2013-07-30 08:40:04 引导语:许多人很迷茫,觉得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这篇文章详细分析了为什么不能坚持的七种原因,适合困惑中的所有人。

1、我们没有形成固定的时间节奏感

高中阶段我们都比较容易坚持做一件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良好规律的生活,我们每天按时起床,按时上课,按时自习,按时睡觉。

在一个有规律的生活里,人是容易有相对固定的受控时间去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到了大学阶段,课表不是天天相同,生活也开始多了很多可能性,这意味着你的生活变得丰富的同时,你获得各种自由的同时,你开始失去你过去养成的节奏感。你开始慢慢变成被不同的事情推动去行动的人,而不是坚持在固定的时间干一点什么的人。

这种被碎片化事情推动的现象,不仅仅是在大学,一直到了职场,都会越来越严重。我的第一个建议是:要养成坚持的习惯,你最好要让自己有一些固定的时间去做固定的事情的习惯。

我为什么总是建议大家做一些小事情?比如每天坚持在某个固定的时间写日记,练字,锻炼,一切你喜欢的事情都好,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哪怕就15分钟。这些小事情会慢慢形成你新的时间锚点,有了这些时间锚点,你才能在不同的环境里慢慢养成你生活中的新节奏感。有了时间节奏感的人,才能逐渐掌控自己的时间。大家要明白,对自己时间无法掌控的人更容易觉得累,而不是对自己时间有掌控的人,我们只是更有产出。

2、我们没有找到好的志同道合者互相激励

你和怎样的人交往越多,你就越可能变成怎样的人。

在高中,因为有各种制度和外力约束,大家都被集体化成一种行为模式,往往能为某个特定的目标长期全力以赴,互相追赶激励,很多人觉得自己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很有充实感,和这个环境是分不开的。

我上班以后和我很多从小玩到大的老同学关系越来越淡,倒是和一些不在一个城市的朋友关系很好。我发现一个特点,我们这些玩得好的人往往是同一个生活节奏的人。

比如我的蓝颜知己,我们就成为一种互相激励的关系。我的灵感是他工作的推进,他的进步是我努力的理由,我们彼此成为对方的激励,最好的同伴教育。

3、我们没有选择一个更适合目标的环境

我们往往缺乏和自己有同样目标的同伴,这也导致我们很难一个人特立独行下去,毕竟人是群体性动物,很难摆脱从众的自然基因行为模式。

在高中即便你的同学不求上进,我也不太担心你不会坚持,因为班主任、家长和学校构成了一张网,为你设计好了每天的行为模式。中国的高中不如看做是一种学习集中营模式更为恰当,它的升学率成功是以牺牲人的个性、人的自由意志为代价的。

但这种模式在短期内能让你在某个点上快速突破,脱颖而出,所以还是有其存在的理由。到了大学,无论是班主任还是辅导员,又或者是学校,对你的管理都是很粗放的,没有人天天监督你上自习,甚至是上课!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人才会发现没有外力约束,他很难建立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

不仅仅是大学,即便是在职场,我也是比较反对在家办公这种模式。真正办过公司的人都知道,让新员工在家办公而不是集中到办公室管理,不但不会产生工作效率,往往还可能毁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因为他会养成很糟糕的工作习惯。

绝大部分人离开环境的约束就一无所成。想享受自由的生活,前提是你为自己选择了某种有控制的生活。

这是像我这样经过十几年修炼的人才能勉强做到的功力。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考研时那么多人会去报考研班,一需要同伴环境,二也需要上课的环境。没有这个环境,他们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

4、我们丢失了自己真正想做的目标

有一名大一学生,从新学期开始他做了很多打算、计划,但是一学年下来,他几乎没怎么实行过,现在上课他没啥兴趣,要不看小说,要不睡觉,要不宁愿发呆,但过后他又特后悔,特纠结,他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在大学里,他过得混沌,看不到啥希望,一味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甚至有不想念书的念头。他很烦,想改变这种现状,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即便能够坚持,但是前提是为自己找到一个坚持的理由,或者叫目标。

高中阶段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考大学,而且被同伴和环境驱动去努力。到了大学,就业一时半会还很远,考研也得三年后,经过十二年艰苦求学的日子,人都想为自己放松一下,大学又不缺乏这种放松的方式。但正在这种放松的环境中,我们想不起自己的奋斗目标了。这是第一个问题:没有目标了。

高中有一个现实的目标叫上大学,上好大学。其实大学倒是有一个现实的目标叫就业,就好业。

为了上好大学,高中阶段发展了一套以拿分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体系,虽然这套体系影响人的思维开放性,但是它能帮你拿分。

在大学里,课程体系设置往往让你看不到和就业这个目标的关系,它的实用性和社会现实脱节的确很严重,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往往看不到自己和就业需求之间的进展,只是感觉到自己一天天在混日子。

如果你没有办法衡量你现在离目标的距离是否更近,你就会慢慢忘记自己的目标。甚至慢慢用还在学习这件事情安慰自己在接近目标,其实这是自欺欺人。

如果不自欺欺人,大学生就应该主动在大一了解自己想去的就业单位,了解他们的就业岗位,了解这些岗位对人的素质要求,主动在大一就明确自我成长的目标和实现的手段,并找到恰当的手段衡量自己的进展。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好的教学体系应该做到的事情,但是在中国,你是选择抱怨国家呢还是先去改善自己?

5、我们无法确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离目标更近

有的大学生倒是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依然很难坚持。为什么?在高中你遇到任何自己不能突破的困难,都有老师教你答案。但是在大学,一切似乎都没有人给你答案,或者给你太多的答案。到底哪种是你想要的?这真很难讲。

所以很多同学在走向目标的路上,往往看不清自己坚持的方向是否是对的,因为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而总是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是最佳的,在这种畏手畏脚的犹豫中,如果没有太多的进展,也就慢慢放弃了坚持。

6、我们的性格中有太多好逸恶劳的成分

还有一些同学看到了进展,但是也没有最终坚持下去,这很可能和他的性格有关。心理学家说习惯推迟满足感的人才更容易成功。

推迟满足感这个概念可能有的同学并不清楚,这里我分享一个摘抄来的故事,也许对你有启发。

不久前,一位30岁的财务分析师请求我的帮助,她想纠正在最近几个月里,总是拖延工作的恶习。我们探讨了她对老板的看法,老板对她的态度;她对权威的认识以及她的父母的情况。我们也谈到她对工作与成就的观念;这些观念对其婚姻观、性别观的影响;她同丈夫和同事竞争的愿望,以及竞争带给她的恐惧感。尽管一再努力,但这种常规心理分析和治疗,并未触及问题的症结。终于有一天,我们进入久被忽略的一个领域,才使治疗出现了转机。

“你喜欢吃蛋糕吗?”我问。她回答说喜欢。

“你更喜欢吃蛋糕,”我接着问,“还是蛋糕上涂抹的奶油?”

她兴奋地说:“啊,当然是奶油啦!”

“那么,你通常是怎么吃蛋糕的呢?”我接着又问。我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愚蠢的心理医生了。

她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说吗,我通常先吃完奶油,然后才吃蛋糕的。”

就这样,我们从吃蛋糕的习惯出发,重新讨论她对待工作的态度。正如我预料的,在上班第一个钟头,她总是把容易和喜欢做的工作先完成,而在剩下六个钟头里,她就尽量规避棘手的差事。我建议她从现在开始,在上班第一个钟头,要先去解决那些麻烦的差事,在剩下的时间里,其他工作会变得相对轻松。考虑到她学的是财务管理,我就这样解释其中的道理:按一天工作七个钟头计算,一个钟头的痛苦,加上六个钟头的幸福,显然要比一个钟头的幸福,加上六个钟头的痛苦划算。她完全同意这样的计算方法,而且坚决照此执行,不久就彻底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其实,我们早在小时候(通常从五岁开始),就可以学会自律的原则,避免只图眼前安逸带来的不利。例如在幼儿园里,有的游戏需要孩子们轮流参与,如果一个五岁的男孩多些耐心,暂且让同伴先玩游戏,而自己等到最后,就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乐趣,他可以在无人催促的情况下,玩到尽兴方休。对于六岁的孩子而言,吃蛋糕时不把奶油一口气吃完,或者先吃蛋糕,后吃奶油,就可以享受到更甜美的滋味。小学的孩子正确对待家庭作业,是实践“推迟满足感”的最佳手段。孩子满12岁时,无须父母催促,首先做完功课,再去看电视。到了十五六岁以后,他们的实践更可以得心应手。到了青春期,他们处理类似问题,应该形成一种习惯或常态。

7、我们会因为一点点小成功替代了真正的目标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当人为目标奋斗得到一点点进展的时候,往往会奖赏自己放纵一下,这样就很容易让自己脱离正确的轨道。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已经取得了一点点进展的话,一定要提醒自己,要继续加油,因为目标还没有实现呢!

好吧,总结一下,为什么我们不能坚持?

1、没有形成固定的时间节奏感

2、没有找到好的志同道合者互相激励

3、没有选择一个更适合目标的环境

4、丢失了自己真正想做的目标

5、无法确定所作所为是否离目标更近

6、性格中有太多好逸恶劳的成分

7、因为一点点小成功替代了真正的目标

编后语:不知道你是哪种原因造成的不能坚持,也许还有更多的原因,我想通过高中和大学的对比,让我们看到很多细节的不同,这些不同的细节恰恰影响了你现在的行为,你如果要改变,也只能针对每个细节,一点点去想办法完善。我还想说:每天坚持做一件小事,会改变你的性格。我建议你们不妨从按时吃早饭开始,这会带来意志力的提高,增强你的自控力。

第5篇:为什么坚持大学不恋爱

有些人为什么坚持大学不恋爱或者很久才恋爱(写的真的很好)

里面的大部分内容还是很肯定和认可的,特别是最后一句话,我想是大多单身男女真正的心声吧!喜欢就转载吧...大三了,22岁的小伙子,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还不谈恋爱。 学生时代,周围接触最多的人都年龄相仿,所以价值观都差不多,都想着将来有个好工作,有个好恋人。正因为理想差不多,所以2个人在一起会很开心,也就很容易走到了一起。至于恋爱是否会影响学习,这里就不说了,因为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因人而异。

但是,当毕业后,由于工作的需要,或考研的需要,2人必须长时间分开。即使分开前信誓旦旦,但以后见面的机会将会非常少。不要说你会坚守爱情,在事业的压力下你若分心就无法使自己更优秀。而在你事业低谷时,那个搀扶你一把的人,往往使你心存感激,你会发现原来这个人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你原来爱的那个人,对你由爱生恨,你反而失去一个很好的朋友。

所以,现在若有人想跟你交往,估计也是看中近期的利益而没有把眼光放远于未来的人。毕竟谈恋爱就得多多少少花钱,而钱全是父母给的生活费,你都还不会赚钱,没有自己的事业,凭什么可以乱花钱呢?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父母在帮你谈恋爱,一点都没有靠自己的力量去追求自己的所爱。和这样的人交往,你若是上进的人,早晚得分手;你若不是上进的人,她早晚得跟你分手。因为社会的竞争很残酷,不上进意味着被淘汰。

恋人不是靠寻找的,因为在没有完全了解对方之前,对方可以为了吸引你暂时改变自己,而一旦你完全了解对方后,分手就指日可待了。所以恋爱应该是日久生情,彼此非常熟知后自然地走在一起,甚至无需表白。不要认为对方人很好就轻易妥协,人好不是爱情的全部,你们必须为爱情的将来做打算。

如果遇到一个你深爱的女孩,而你感觉她也喜欢你,大部分的人都是直接就开始交往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前面所说的,最后失去一个深爱的人。你应该以朋友的名义关心她,在毕业后仍保持联系,然后为了她努力工作。当你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后再去找她,如果此时她仍在等你,说明你没看错人。女孩,如果一个男生他很快就喜欢上妳,那么他以后也会很快就喜欢上别人的。爱情晚点来,就不会走得太早。我们并不需要靠失恋来成熟,我们应该利用别人失恋的经验成长起来。 在学校里的爱情是无知的,在社会中的爱情可能是有目的的,只有遇到逆境仍走下去的爱情才是永恒的。爱情不是和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人在一起,而是遇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人时,能够坚守自己对所爱的人作出的承诺。爱情不是两个人眼睛对视,而是两个人的眼光看着同一个方向。

网上的“爱你,为你做这些事”看起来很感人,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是这种爱情。爱情不是一种潮流,你要有自己的看法,在你的理想恋人未出现时,你要有毅力选择一直单身,而不是找个替代品。当你做到后,网上传的那些事,在你的爱情中是再基本不过的了。

男生,在谈恋爱时不要抱着不适合就分手的想法,一定要慎重地考虑清楚,女朋友就是你未来的老婆,结婚只不过是多一张无用的纸而已,结婚并不是为爱情加了锁,真正的爱情从来就不需要任何的束缚。一旦你选择了恋爱,就要有一种责任感,你要为你父母的儿子、你老婆的丈夫、你未来孩子的爸爸负责!

单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你一样可以关心你喜欢的人,这样可以让大众觉得你是一个很好的朋友;而恋爱中的人,关心别人则会引发醋意,从爱情观说也是对爱情

不够忠诚,但不关心别人则又失去很多友谊,一旦你分手了,就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现在单身,不是说你不向往爱情,而是证明你对未来的她的一份痴情。 一个优秀的人单身说明这人足够优秀,一个再优秀的人早恋说明这人的优秀只是表面而已,真正希望对方好的,就是默默在背后关心对方。最好的承诺,不是爱你一万年,而是根本不需要承诺。

虽然分手是另一段爱情的重新开始,但初恋只有一次,一个人在初恋中对爱情的向往是最多的,而一旦恋爱失败,以后的每一次恋爱中,最难忘的还是初恋。 我希望以后能很自豪地对我妻子说:“你是我的初恋!” 这篇文章写得很真,所以我就转了!

第6篇: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怎样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材料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O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四十七点三万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

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弄寻扶贫标准发福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系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

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材料二: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材料三: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物价基本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高。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进出口总额大幅增加,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权事业健康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贯彻。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效明显。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

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就业规模日益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逐步完善,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推进,裁减军队员额二十万任务顺利完成,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加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提高。但是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很多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材料一和二来自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材料三来自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

从上面这三段材料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得同时,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认识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审慎的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我们都知道,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是回答中国现阶段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即在人类文明史上处在什么发展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目前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础原则,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方向。二是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一切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不能超越阶段、急于求成。二者的有机统一,就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规定性。这是我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

审慎的把握社会主义内涵以后,我们必须深刻的了解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特定的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从时间上说,从我国50年代中期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个阶段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尚示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特定阶段。我们或许会好奇为什么中国必须要经历这么一个阶段,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并不是哪个人、哪个社会集团的主观臆断,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由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毫无疑问,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人民群众并不能随心所欲的他造历史,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创造活动。人们不能随意挑选生产力,不能离开从前一代那里继承下来的各种条件去创造新社会。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正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即是说,我们应当从全人类文明进步的视角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定位问题,这样才能开阔视野,看得更清晰,认识更深刻,即跳出中国来看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我们明白中国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以及为什么出在这么一个阶段以后,那么就必须面对现实,利用从本国国情出发的理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认清了国情,就认清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艰巨性。从理论上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和形成,就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从现阶段中国实际出发,重新认识当代中国国情的结晶。所谓国情,就是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国家基本状况的总体判断。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规定,比如,十二亿多人口,八亿多农民;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等等。这是表次的认识。对国情的认识,最重要的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方面进行把握。这就是最基本的国情。从实践上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是在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前进,寻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子。因而,毫无疑问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它促进我们更加自觉地从现阶段中国实际出发,寻求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生产关系,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乃至生活方式,从而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获得显著提高。20年的实践,已经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我们过去搞得“一大二公三纯”的社会组织形式,既不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组织形式,是对社会主义组织形式的一种曲解,是一个历史性误区,是在政治的高压下强制推行的一个“经

济乌托邦”。中华民族为此已经付了沉重的代价。 3.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可以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清醒的认识,克服急于求成的浮躁思想。

目前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国民经济有了巨大的进步,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一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而且外汇储备量居世界第二位,不宜在强调初级阶段了,在世界上应以强国的面貌出现,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之所以产生这种思想,究其根源,还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认识

不足,我国国民经济虽然生产总量不低,但人均收入却很少,居世界后列,我国生产力的水平确有很大的提高,从总体来看,生产力落后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落后,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还有较大差距。正如邓小平所告诫我们: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大约有上千年时间。而要实现共产主义,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奋斗。所以我们就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第7篇:坚持是什么

坚持是什么?有人说,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是成功的代名词。是的,就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耐心之树,常结黄金之果”,古今中外多少名言,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可是,尼采坚持他的超人哲学,坚持“我是太阳”,最终失去了理智;堂吉诃德坚持效仿骑士出外游侠,坚持与风车战斗,最终却闹出了很多荒堂的笑话。即使平凡如我们,为了健康长寿而坚持锻炼;为了升学成长而坚持学习;为了实现心中梦想而坚持奋斗。可是,并不是每个坚持的人都能如愿以偿。

所以,我们付出,但莫论回报;我们坚持,但不必苛求。有时候,没有收获成功的坚持,更显得动人。就如墨西哥奥运会上埃塞俄比亚选手阿赫瓦里,尽管以4小时30分的“垫底”成绩跑完了全程,却以奥运史上最朴实的语言感动了世界——“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

所以,我们执着,但不能执拗;我们坚持,但更需理智。生活有舍才有得,有时候,学会放弃比坚持更不容易。韩信在面对街头无赖羞辱时选择了隐忍,勾践在面对吴国大军压境时选择了“归降”,红军在面对重重包围时选择了长征。不坚持意气用事,不坚持匹夫之勇,不计较一时之得失,比执拗的坚持更难得。正如当前中日钓鱼岛之争,历史会证明,坚持以国有化挑起争端、一时意气风发的日本,必定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而屡屡放弃针锋

相对,承担着千夫所指的我们,却比呈一时之快更有价值。

所以,坚持,不用在意坚持的收获和结果,也不需在意坚持的持续或变更。我想,坚持,在于坚持的本身,在于坚持的过程。

所以,坚持是一种精神。正因为这种精神,可以让爱迪生在实验失败数千次的情况下保持自信和坚持的心态,把失败看作成功,并最终走向成功。也正因为这种精神,我们的人生越是磨难,就越是自信;越是失败,就越是屡败屡战,最终苦尽甘来。

而且,坚持也是一种品质。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坚持就是在平凡中习惯成自然。坚持的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成功;而理性的坚持,更显得难能可贵。正因为这种坚持,可以把平凡的事情做到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到不简单;正因为这种品质,才能在去留舍得的大智慧中超越人生。

其实,坚持更是一种责任。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当我们向往“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时,当我们追求“不求最好,但求最爱”时,我们总会无情的遭遇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的,也许我的专业并非我所爱,也许我的工作并非我喜欢。但是,这时候,坚持已不仅仅是一种姿态,而更是一种责任。坚持已不仅仅为了自己,更应该包括父母、妻子、孩子、朋友、社会……当我们真的能够坦然的承受这种落差,做到为了责任而“爱我所不爱”时,我们才真正理解了坚持的意义。

第8篇: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热敏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理论。这一理论体系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这充分表明,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9篇: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

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学院:政法学院

班级:200901111

学号:2009011113

姓名:张华君

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摘要:在全球化发展十分迅速的背景下,我国发展社会主义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在全球政治格局多变、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战略等众多的因素下,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个有力的领导核心,来对其进行领导。从多方面的因素看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这一艰巨的任务,带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事业,坚持,领导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肩负起拯救中国的艰巨使命,在不断的探索和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专属自己的一套理论系,在这套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虽然道路曲折,但仍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更好的生活迈进。

党的宗旨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是党的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立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性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以马列主义、毛泽思想为指导思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工人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作用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以,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会改变,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党领导现代化建设具有必然性。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是党的领导,所以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必须要有党的领导。

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是真正革命的阶级,但是工人阶级的领导不能依靠其自身直接地、自发地完成,而只能通过工人阶级的政党即共产党来实现。关键在于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它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历史性提高。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维护和增进中国人民利益的历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这是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统治集团都没有做到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共产党之所以能有今天,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群众支持拥护的结果。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的艰苦革命和建设取得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经过反复比较和选择的结果。

从中国100多年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得知并明确一点许多革命先驱、政党和政治派别,都没有找到国家振兴和民族解放的出路。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给中国的革命带来不一样的气息,在之后的探索和成长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为处在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找到了国家振兴和民族富强的正确道路。并在这道路的指引下,团结和领导了中国人民经过不懈的斗争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执政党,她抵住了糖衣炮弹的袭击,坚持了她一直秉持自身从成立以来的准则,带领着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神州大地上顺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并且迅速的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人民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尽管在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走了不少弯路,但在建立这一系列的挫折考验之后,党克服了重重困难,继续带领着全国人民不断前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党一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且把建设社会主义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提出了邓小平理论,即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该如何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这个理论的提出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并且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社会主义事业的宏伟蓝图。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四、社会主义事业是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不可能自发地进行,必须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按照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有组织地进行。

列宁曾经指出:“如果轻视党的领导作用,崇拜自发性,就完全等于抛弃社会主义。”要做成功或完成一件事、一个任务,我们首先要明确目标,然后认清当前的形势,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线方针,接着创造一个安定的

环境,并且组织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团队。同样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需具备这些条件,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好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这一切。

五、中国共产党正确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方针、政策、战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

从夺取政权到新中国的成立,都是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取得的,是在其他政治派别和政党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凭借自身的优势—正确的路线方针,带领人民取得的历史性胜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有机统一,使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更加严密、更加富有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在历史的证明下,中国无论是在阶级革命还是革命的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党的领导。

胡锦涛同志强调,“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得根本,就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4]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利益格局从以前的一元化转变成多元化,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及个体之间。这使得各种利益之间的冲突不断加深。中国共产党凭借自身的先进性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从不同的方面缓解或解决着这些问题。而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也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着保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

一、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了能力建设。”

[2]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发展的执政方式。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体现,群众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的。所以在社会利益格局多元化的现阶段,我们党在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同时,能过适时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这有利于当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提高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以适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发展要求,带领社会各民族、各阶层的群众共同共同致力于中国现代化事业建设与和平发展伟大战略的实现。[3]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

第一、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国充分体现出来。” 这是的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很显然,这些都是在党的根本纲领、政治路线上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具体体现。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顺利实现党提出的战略目标,始终保证我国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顺利前进。

第二、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

境。

依据上述所提的观点,我们需明确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在社会的**的情况下现代化建设是决不可能顺利进行的。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才会团结,才会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如果取消党的领导,必然会导致社会的混乱,这不利于发展。“文化大革命”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脱离党的领导,否定党的领导,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破坏,也给人民带来灾难。我们从这些失误中认识到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会具备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与各民主党派结成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赢得了各民主党派的衷心拥护和密切合作与支持;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清楚的区分了不同事件的矛盾,并且在这个条件下及时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把全国各民族、各阶层的人民团结起来;党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且目光长远,在自设的执政条件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正确地把握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三、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人员来说,无论从党的政策上还是从理论上,都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使他们心中踏实,更有积极性。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是群众自己的事业,必须最广泛地动员他们参加,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他们最有力的支持。

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能够更好的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并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还可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人民群众组织、带动起来。党发源于群众,根植于群众,要想把广大人民群众动员、组织起来,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办到。

改革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社会的系统的工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作为一个自身有很多问题且问题有十分复杂,解决起来有很容易触及各方利益的中国来说,这场改革是没有榜样的,同样也没有经验可也去借鉴,这只有靠我们自身去探索、去发现才能找到适合自身建设的道路。可想而知这是多么艰难的一条道路,我们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正好符合要求,她可以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而且能在各方利益格局复杂且有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一些列问题,而又不伤害各方的整体利益。

事实充分证明:党对改革和发展的领导作用,是任何其他组织和团体都不能

代替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积极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进程》,《人民日报》第一版,2005年1月15日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得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页

[3]《中国和发展与中国共产党》,李奇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5,5

上一篇:教师教学问卷调查表下一篇:农村村委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