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护理措施

2022-03-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篇:冠心病护理措施

冠心病护理查房

护士长:大家好,今天我们进行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病人的护理查房,讨论一下冠心病的有关知识及护理,下面请责任护士简单汇报下病史。

责任护士:大家好,今天我们查房的对象是2-28床,患者黄国英,男,73岁,以“反复胸闷、气促15年,再发1个月”为主诉入院。缘于15余年前出现胸闷,气促,当时走2-3层楼梯就感气促,且症状渐加重,间断出现双下肢浮肿,“受凉”后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就诊省级医院诊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房颤动”。6年前外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具体不详),2年前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具体不详)。术后胸闷减轻。近2年来走平路50m即感气促不适,休息后好转。长期我院门诊随访,诊断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房纤颤”,间断口服“贝那普利、硝苯地平”等药物治疗,症状仍时有反复。2个月前自行停用所有药物。1个月前因“受凉”后气促症状加剧,性质同前,轻微活动后即感气促,夜间不能平卧,双下肢浮肿,伴少许咳嗽,咳痰,痰少白粘,今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拟“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心房纤颤”收入住院。既往:诊断“2型糖尿病”10年“ 糖尿病肾病4期”2年,平素不规则口服“瑞格列耐“治疗,血糖未监测。患“前列腺增生症伴结石、多发性脑梗塞、慢性胆囊炎、脂肪肝、左肾结石、右肾囊肿、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多年,未治疗。查体:T36.6℃,P 90次/分,R 22次/分,BP 180/110mmHg,神志清楚,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怒张,肝颈回流征阳性,双肺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双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5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平软,无压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轻度浮肿,神经系统无明显定位体征。辅助检查:心脏彩超(2013-8)左心增大,室间隔增厚,左室壁运动普遍性减弱,整体LVEF值轻度减低;右房增大,右心内见起搏器回声;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轻度反流;三尖瓣中度反流,提示轻度肺动脉高压。入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心功能III级、心房颤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2.肺部感染3.高血压病3级 高血压性心脏病.4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4期5.多发性脑梗塞6.慢性胆囊炎7.脂代谢异常8.左肾结石、右肾囊肿9.前列腺增生伴结石。诊断依据:1.患者老年男性,73岁,反复胸闷、气促15年,再发1个月。2.入院时查体:血压高、双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界扩大、心率快、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双下肢浮肿。3.结合既往诊断冠心病、高血压病,及心脏起搏器及冠脉支架植入术史,心脏彩超。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 肺部感染诊断明确。鉴别诊断:1.肺心病:有慢性胸肺疾病史,查体有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肥厚扩大或右心衰体征,结合心电图及胸片可进一部确诊。2.支气管哮喘,青壮年起病,过敏史,症状呈发作性气喘,可伴有咳嗽、咯痰,发作时查体双肺部散在哮鸣音,过敏源检查可有阳性发现。治疗计划:1.予一级护理,低盐低脂半流质饮食,心电监护、吸氧等处理2.完善各项入院检查,如NTBNP、心电图等检查3.给予改善心肌重构、利尿、扩血管、营养心肌、改善循环等治疗。

护士长:通过责任护士汇报病人的病史及实验室,体格检查让我们了解了患者的情况,接下来我们详细学习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相关知识。先请何护士给我们介绍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定义及分类。

何护师:定义 冠心病是指工作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官腔狭窄、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 心功能不全又称为“心衰”,是心脏泵血功能不全的综合征。指在静脉回流适当的情况下,心脏不能排出足量的血液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人体在早期可动员代偿机制以维持全身循环的稳定,如使心肌增生,提高前负荷,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甚至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精氨酸加压素系统,此时的心功能处于完全代偿阶段。但随病情发展,交感神经张力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过高,使体内水、钠潴留,心脏前、后负荷过重,而进一步损害心脏舒缩功能,人体血流状态陷入恶性循环,心脏泵血功能失代偿,心脏输出量更趋减少,静脉血液明显淤滞而进入充血性心力衰竭,即慢性心功不全。 心力衰竭的临床类型按其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居多;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按有无临床症状又可分为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和充血性心功能不全。

护士长:下面讲讲该病人的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 责任护士:

2015.10.8 P1.头晕——与高血压脑血管痉挛有关。

I1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生命征,注意血压、心率变化。

2.安排安静的环境,减少可能影响病人情绪激动的因素 3.解释要做的诊断检查及治疗措施,减轻病人的焦虑,不安

4.协助病人合理安排生活,保持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2015.10.10 :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2015.10.8 P2活动无耐力

I2护理措施:

1.嘱病人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2.协助病人日常基本生活。

3.与病人一起制订活动计划,逐渐提高活动耐力。

2015.10.11 O2 病人能够遵循休息和活动计划,活动耐力增加

2015.10.8 P3 焦虑:与担心预后和经济负担有关

I3 护理措施:

1.加强沟通,鼓励病人诉说自身感受和内心忧虑,与病人一起讨论可能面对的问题,在精神上给予真诚的安慰和支持。

2.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和护理方案。

3.指导家属在情感上关心和支持病人,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4.对表现出严重焦虑和抑郁的病人,应加强巡视并及时进行干预,以免发生意外。

2015.10.9 O3 患者焦虑减轻。

2015.10.8 P4.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和视力模糊有关。

I4护理措施:

1.嘱家属陪护,床边加护栏,防跌倒、防坠床。

2.避免洗热水澡,剧烈运动后立即停止引起的血管扩张引起的体位性血压下降

3.变换姿势应缓慢,使循环系统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姿势的改变

4.避免站立太久,因为站立时使腿部血管扩张,血压淤积在下肢,脑部或其它重要器官的血量减少,易导致晕倒

5.下床活动时应穿上弹性袜,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腿部的血液淤积

2015.10.14 04:病人住院期间未受伤。

2015.10.8 P5.执行治疗方案无效——与缺乏相应知识和治疗的复杂性、长期性有关。 I5护理措施:

1.遵医嘱服药,只服药医嘱规定的药物,不可根据自身感觉血压低或高来增减药物

2.必须准时服药,绝不能忘记吃药或下次吃药时补吃漏服的剂量

3.避免突然停药,否则可能导致血压突然升高

4.观察药物副作用,服药后如有副作用出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015.10.11 O5:病人能说出非药物疗法对高血压控制的作用,能坚持遵医嘱合理用药。

2015.10.9 P6 .睡眠型态紊乱血压不稳定引起身体不适

I6护理措施:

1.能消除或减轻情绪紧张的促进因素,鼓励病人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2.告诉病人睡眠与血压的关系.

3.晚餐后控制水分摄入,减少夜尿次数。

4.科学地安排治疗检查时间,避免干扰睡眠。

5.遵医嘱给予安眠药。

6.指导病人促进睡眠的方法,如热水泡脚,睡前喝热饮料等。

2015.10.10 06:病人睡眠改善

2015.10.8 P7.潜在并发症:高血压危象 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

I7护理措施:

1.避免危险因素,教导病人理解保持良好心态和遵医嘱服药对于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重要意义

2.规律测量血压、心率,选择适当饮食,保证每日充足睡眠,避免情绪紧张

3. 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发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大汗,视物模糊,面色、神志改变、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

4.遵医嘱予降压药物治疗,测量用药后的血压以观察疗效,并观察药物副作用,如应用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的副作用有头痛面红,下肢浮肿,心动过速,应用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可有头晕、乏力,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5.注意观察头痛性质,精神状态及语言能力,及早发现有无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6.指导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给患者以情感支持,使患者保持稳定积极的情绪状态。

2015.10.24 0:病人无并发症发生

护士长:通过学习,我们要先让病人了解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除治疗外应保持乐观情绪,坚持低钠饮食,不随意增减药物,坚持长期治疗,加强健康教育,使其能明白高血压及其并发症。

第二篇:慢性肺心病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肺心病由于治疗周期长,病情反复发作,合并症多,且不能彻底根治,因而加强观察与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延长患者寿命。

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气体交换受损;②清理呼吸道无效;③心输出量减少;④活动无耐力;⑤语言沟通障碍;⑥体液过多;⑦潜在的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气体交换受损 [相关因素] 肺组织功能下降。 心衰、呼衰所致。 [主要表现] 呼吸困难、紫绀、呼吸急促、胸闷、心悸、心率过速。

动脉血气分析:PaO2↓<8kPa(60mmHg)PaCO2↑>6.67kPa(50mmHg). 有喘憋症状。 [护理目标] 病人的动脉血气值在基础范围内。 病人主诉喘憋症状减轻。 [护理措施] 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其温度、湿度适宜,每日早晚各通风1次,每次15-30min,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为50%-70%。

给予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位、高枕卧位。

遵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并保持输氧装置通畅,同时向病人说明其意义和目的。

指导病人有效的呼吸技巧 ,如横膈式呼吸及缩嘴呼吸。 鼓励病人积极咳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发生呼吸困难时,陪伴病人以减轻其焦虑紧张情绪。

定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值的变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无压痛、头晕、烦躁不安、神志改变等肺性脑病症状。

必要时遵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及支气管扩张剂,并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指导病人戒烟,少去人群集中、空气污染的公共场所。 [重点评价] 心率和呼吸的频率,节律及紫绀状态的改变。 动脉血气分析植的变化。

清理呼吸道无效

[相关因素] 疲乏、无力咳嗽。 痰多且痰液粘稠。 无效的咳嗽方式。 [主要表现] 咳嗽,咳痰。 无力,呼气急促。

呼吸音改变,如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异常。 [护理目标] 病人呼吸道保持通畅,痰能有效咳出。 [护理措施] 向病人讲解排痰的意义,指导其进行有效排痰技巧。 观察相关因素,并消除或减少相关因素,使痰排出。 指导端正病人根据自身病情,按解剖位,采取适当体位,进行体位引流,促使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排痰前向病人解释并协助其翻身、拍背、自外向内,由下向上。 嘱病人多饮水,每日1000-1500ml。 排痰后作好口腔护理。

遵医嘱给予蒸气吸入或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 若病情允许,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促进排痰。 [重点评价] 痰液的量、性状、气味、颜色。 呼吸的型态及呼吸音的改变。 心输出量减少 [相关因素] 肺动脉高压所致。 右心室肥厚。 心脏泵出血量减少。 [主要表现] 呼吸困难,呈端坐呼吸、紫绀、呼吸短促,心悸、胸闷。 神志改变,说话颠三倒四,烦躁不安,意识不清。 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心率快,尿少。 [护理目标] 病人活动耐力增加。

呼吸平稳,尿量增加,神志清楚。 [护理措施] 有计划地进行护理、治疗活动,以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从而使病人得到充分休息。 给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限制探视,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及睡眠时间。 协助病人满足生活需要,将常用物品放在病人易拿到的地方,尽量减少病人体力消耗及病人的活动量。

给予易消化、易咀嚼的食物,鼓励少量多餐,以减少用餐时的疲劳。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强心、利尿药,减轻心脏负荷,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及疗效。 [重点评价] 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的变化。

精神状况、尿量的改变、周围血管的灌注量、有无紫绀等。 心脏负荷增加的原因及诱因,如活动、紫张、吸烟等。 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 肺动脉高压所致。 心肌受损所致。 情绪不稳,焦虑不安。 [主要表现] 呼吸困难,紫绀,稍活动呼吸困难加重或喘憋不适。 身体虚弱,疲乏无力。 [护理目标] 活动耐力逐渐增加,无喘憋症状,血气分析值在正常范围内。 活动时虚弱/疲劳感减轻或消失。 [护理措施] 评估活动无耐力的相关因素,并尽量消除和减少相关因素。

遵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并保持输氧装置通畅,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防止心肌、脑缺氧,活动后卧床休息,必要时吸氧缓慢增加活动量。 耐心向病人解释,消除紧张、不安、顾虑心理,使之配合治疗,得到充分休息时间。

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活动。

加强巡视,观察病人活动耐力是否增加,并随时为病人解决日常生活需要。 与病人共同商量制定活动计划,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时间,先让病人在床上活动四肢,然后在床边活动,循序渐进,以病人耐受为宜。 外出检查,上厕所时派专人陪同,保证其安全。 [重点评价] 病人活动的耐受水平及活动无耐力的表现。 活动时呼吸、心率频率,节律及紫绀的变化。 动脉血气分析值的变化。 语言沟通障碍 [相关因素] 呼吸困难导致说话费力。

呼衰、心衰致缺氧引起脑功能障碍。 肺心病。 [主要表现] 呼吸困难,定向力差,措词不当,不能说通用的语言。 说话含糊不清,难以用语言表达思想。 不说话或不能说话。 [护理目标] 病人能表达基本需要。

能满意地使用改变后交流方式进行交流。 [护理措施] 观察病人沟通障碍的相关因素,确认可以使用的交流方式。 保持病室安静,鼓励病人,不要急躁。

借助卡片、笔、本子、手势、图片,提供简单而满意的双向交流方式。 尽量提问一些简单的句子,让病人用是或否或点头、摇头来回答。

安排熟悉病人情况,能够与病人有效沟通的护士,提供连续性护理,以养活无效交流次数。 [重点评价] 病人的听、写、读和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 病人能够表达的基本语言。

六、体液过多 [相关因素] 1心输出量减少引起排尿减少。

2饮食不当,液体摄入量过多,钠入量过多。 3心衰、呼吸致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水、钠潴留。 主要表现

1全身水肿或下肢水肿,尿量减少。 2呼吸短促,端坐呼吸。 3入量大于出量,呼吸音异常。 护理目标

1病人对有关饮食和饮水的限制,表示理解。 2尿量增加,水肿减轻。 护理措施

1给病人讲解饮食与水肿的关系,以及有关限制饮食和饮水的必要性。 2将下肢抬高,增加静脉回流,减轻下肢水肿。 3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及摄入量。

4指导病人进食,避免摄取含钠过高食品,嘱病人进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低盐饮食。

5遵医嘱指导病人服药,并密切观察用药后效果及不良反应。

6限制输液速度和每天液体摄入量,以实际出量加500mL为标准控制入量。 重点评价

1水肿的部位,范围,程度;尿量的改变情况。

2每日摄入的蛋白质,食盐及每日出入水量,输液的速度。

七、潜在的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相关因素

1感染致痰多,使通气和换气功能进一步加重,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 2利尿剂的应用。

3心肺功能不全,致体液总量发生改变,引起电解质浓度改变。

4心衰、呼衰致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上升引起酸碱失衡。 主要表现

1血气分析、E4A异常。 2尿量改变、体液改变、水肿。

3心律失常、呕吐、腹胀、腹泻、全身疲乏无力、精神委靡等。 护理目标

1实验室监测血气分析、E4A正常。 2无尿少、水肿不适表现。 3病人精神状况好,食欲正常。 护理措施

1正确记录24h出入水量及量测体重变化,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2及时采集血标本,测定电解质;血气分析监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情况,及时纠正碱中毒、酸中毒,使酸碱保持平衡。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在给病人利尿剂、地高辛等药物治疗时,随时监测电解质,尤其是出现体液大量增加、减少或肾功能不全时。

5根据病情及时调整病人饮食及治疗方案:

对于低钠血症:①指导病人进含盐过高的饮食;②遵医嘱补充电解质及钠的摄入量,并定时监测。

对于低钾血症:①遵医嘱口服或静脉补液,口服补钾应在饭后或进餐时,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②鼓励病人每日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葡萄干、香蕉、甜瓜、橘子汁和饮料。

对于高钠血症:①限制盐的摄入量,进低盐或无盐饮食;②尽量避免进含钠过高的食品罐头;③高钠血症通常是大量失水所致,在补充体液时定时监测(因心衰病人的水平衡不稳定,变化很快)。

对于高钾血症:①减少钾的摄入量,并停有保留利尿剂;②指导病人避免食用含钾过高的食物和药物;③必要时遵医嘱静脉滴注胰岛素及高渗糖,使钾离子向细胞内移动;④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做好透析前、后护理。 [重点评价] 监测病人的E4A、血气分析值的变化。 体液、尿量及利尿后的尿量。

第三篇:冠心病的护理心得

内科:

金英

随着人民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多,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造成管腔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介绍10名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1. 病情观察:了解患者发生心绞痛的诱因,发作时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解方式、伴随症状等,应警惕心肌梗死的先兆表现,及时通知医生。

2. 一般护理: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3. 心理护理: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很重要。冠心病病人大多由于心理压力大,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常产生恐惧感,情绪变化很大。护理人员就要从主观上帮助他们,可通过引导患者与那些比他们患病严重的病人进行比较,列举康复患者事例,引发患者的积极情绪,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所患疾病的认识、治疗及护理,共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知识欠缺,有人顾虑长期服药,产生耐药性,一旦病情恶化就无药可用了。因为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种类很多,只要遵医嘱按时用药,就可以减少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例如心绞痛发作时,嘱咐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嚼碎后继续含服,应在舌下保留一些唾液,以利药物被唾液迅速溶解而吸收。

5. 健康指导:不良的生活方式会使病情加重,强调改变病人的行为的重要性,护理人员使他们学会去防病和了解健康的相关知识,指导他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病情进行防治。

例如(1)季节的变化对病情有什么影响,怎样预防复发?

(2)吸烟饮酒有哪些危害?

(3)注意饮食以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为原则,病情较重伴有水肿、尿少者应严格限制食盐;高血压和心衰的病人,也应限制食盐的摄入,吃东西时不宜太咸,有尿酸增高的病人,应限制豆制品的摄入,适当补充纤维素,多食水果蔬菜,少量多餐,进食宜七分饱,以防增加心脏负担。

(4)坚持锻炼,要根据个体、季节、年龄、体力、心功能、血压等来调节锻炼强度,避免剧烈活动,应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

(5)生活要有规律,保证睡眠

2013.11.20

第四篇: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及分析

【摘要】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手术结束之后的病人实施护理与观察,同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此次研究所选取的160例病人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以及有针对性的预防之后,只有6例病人出现皮下血肿情况,其他病人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冠心病病人介入治疗之后,同时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出现率。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并发症预防

冠心病又被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以及心绞痛。冠心病严重者会发生心肌梗死,继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此次研究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60例作为对象,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选取的160例病人中,男性病人有96例,女性病人64例,患者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79岁,年龄最小的患者44岁,平均年龄67.3±2.5岁。所选取的病人全部接受冠状动脉的造影检查,病人在完善手术之前的检查之后实施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1.2 护理方法

病人在接受治疗之后,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对病人加强拔管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相关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冠心病患者的年龄都相对较大,其内心对于疾病比较敏感,情绪容易受到环境影响,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因此,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责任护士要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解,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及家属介绍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临床症状以及临床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纠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错误认知。通过为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消除患者的精神压力,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使患者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措施。(2)基础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生命体征,一旦患者出现血压异常升高,并伴随恶心、头晕等症状,需要立即通知医师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调整患者为平卧体位,建立静脉通道以及急救药物和设备,并给予吸氧、降压、利尿等治疗药物,改善患者的突发症状,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①遵医嘱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措施,并在固定条件下进行血压测量,避免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患者在血液测量前需要保持坐姿或卧姿30min。此外,可以给予患者心电图以及心电监测,避免患者出现突发症状。②当患者的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195mmHg时,需要立即联系医师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情加重。(3)用药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患者适量药物后,需要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解,叮嘱患者用药后禁止进行大幅度动作,且不能随意停药、换药。部分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是直立性低血压,因此,患者用药后需要卧床休息2~3h,待药物代谢后可以改为坐姿休息片刻后,在进行下床活动,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各项指标变化。部分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为水肿,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有无水肿现象,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告诉患者待冠心病病情稳定后需要继续用药,预防出现病情反复的现象。(4)饮食控制:为患者提供科学、健康的饮食,日常三餐以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食物为主,并严格控制患者动物胆固醇的摄入量,嘱咐患者多食用蔬菜、鲜果等多维生素、有营养的食物。肥胖患者需要严格控制体质量,并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禁止抽烟、喝酒、食用刺激性以及咖啡、茶等食物。

2 结果

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之后,160例病人只有6例病人出现皮下血肿情况,其他病人没有出现并发症。

3 讨论

着患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5-6]。如何有效治疗以及预防冠心病已经成为研究重点,近年来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患者用药依从性与治疗效果等有密切关系。多数患者在初期用药阶段依从性较差,继而加剧疾病的进展,加大了治疗难度。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在不断下降,主要原因包括:

首先,家人提醒用药。冠心病患者大多以老年人群为主,因此在自理方面能力较差,因此在服药之后很容易忘记继续服药,或者出现已经服用药物却认为未服用药物情况;由于部分患者不能够单独去复诊,所以在家属陪同时很容易出现疏漏情况;家属有时候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因素等忘记提醒患者服药;

其次,缺乏用药知识。部分患者认为需要服用的药物过多,因此认为服用的方法不够简单,部分患者认为其他药物更具有效果,担心药品书上的不良反应而不愿意继续服药;

最后,药品费用过高。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每天需要花费10元~20元,以降血脂药物为代表,其价格非常昂贵,因此成为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的最主要原因。临床医师需要提高患者以及陪同家属宣传基础药物知识,详细解释用药基本目的和不良反应情况,继而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对二级预防用药知识的了解,及时纠正错误观念,消除患者疑虑;另外,通过建立冠心病患者社区俱乐部,让相关药师及时提供药物咨询,不仅仅能够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用药知识,还能够督促患者坚持长期用药。在传统医学观念的影响下,医师在指导患者用药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尤其针对老年患者,能够在自身经济承受能力之内长期坚持用药。

参考文献

[1] 陈雪,陈瑰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68-69.

[2] 武悦镜.慢性肾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行血液透析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13):1240-1241.

[3] 罗良初,黄金,童成枝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551-553.

[4] 李俊凤,陈宇,任丽娜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高危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469-1470.

[5] 郭舒婕,宋葆云,刘玉玺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31-33.

第五篇:一例冠心病病人的个案护理

引言:疾病的相关知识

一、 定义

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二、 致病原因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认为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性别(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家族史(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

三、 发病机制

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管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如果动脉壁上的斑块形成溃疡或破裂,就会形成血栓,使整个血管血流完全中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冠心病的少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可以没有粥样硬化),产生变异性心绞痛,如果痉挛超过30分钟,也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1]

四、 临床表现

好发群体

1. 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

2. 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

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的和伴有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情况的人群。

五、 疾病症状

临床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缺血性心肌病)、猝死型五个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型,最严重的是心肌梗死和猝死两种类型。

心绞痛是一组由于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起的症候群:

(1)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感、剧烈的烧灼样疼痛,一般疼痛持续1-5分钟,偶有长达15分钟,可自行缓解;

(2)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内侧直至小指与无名指;

(3)疼痛在心脏负担加重(例如体力活动增加、过度的精神刺激和受寒)时出现,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数分钟后即可消失;

(4) 疼痛发作时,可伴有(也可不伴有)虚脱、出汗、呼吸短促、忧虑、心悸、恶心或头晕症状。

一般资料

1、 病例介绍

1.1主诉:患者廖江生,男,62岁

因“活动后胸闷2年余,再发加重半年”入院。

1.2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持续20分钟左右,经休息后可缓解。无胸痛,心慌,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下肢浮肿,无晕厥,无咳嗽咳痰。曾去中南医院及协和医院就诊,冠脉造影提示:多支病变,于2010年8月在武汉协和医院行冠脉搭桥手术,术后坚持服用药物,症状明显好转。于半年前反复出现胸部紧缩感,于活动无关,无胸痛,无呼吸困难。3月前出现间断下肢浮肿,以下午浮肿明显。为进一步诊治,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冠心病”收入院。

自发病以来,神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好,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有高血压10年,糖尿病13年,痛风20年,高脂血症多年,慢性肾功能不全10年。

过敏史:对青霉素,磺胺,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外伤史:无,手术史:2010年8月行冠脉搭桥术。

1.3专科情况(体检)

查体;T;36.5℃ P:62次/分 R:18次/分 BP:135/85mmHg,神智清,查体合作,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率62次/分,心律齐,心音正常无杂音,肺部呼吸音清,两肺未闻及罗音,腹部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包块,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1.4初步诊断: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搭桥术后,心功能2级

诊断依据:1. 因“活动后胸闷2年余,再发加重半年”入院。

2.查体: BP:135/85mmHg,心率62次/分,心律齐,心音正常无杂音,肺部呼吸音清,两肺未闻及罗音,双下肢无水肿。

3.辅助检查:武汉中南医院冠脉CT:右支桥远端重度狭窄(约80%)。

2.护理诊断,目标,计划,实施及评价。 2.1 2012年10月9日 患者入院第一天

首次病程记录:患者于两年前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持续20分钟左右,经休息后可缓解。无胸痛,心慌,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下肢浮肿,无晕厥,无咳嗽咳痰。冠脉造影提示:多支病变,于2010年8月在我院行冠脉搭桥手术,术后坚持服用药物,症状明显好转,现反复出现胸部紧缩感,于活动无关,无胸痛,无呼吸困难。为进一步诊治,需完善相关检查。

(1) 焦虑:于病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有关。

近期目标:运用有效的方法应对症状,减轻心理压力。

远期目标:患者心情舒畅,愉快的接受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计划:鼓励安慰病人,告知焦虑情绪对冠心病病程的影响。 实施:①跟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告知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疾病的治愈有很大帮助。

2 ②鼓励患者多于周围人交流,跟护士说出心中的不愉快,努力寻找解决方法,积极配合医生及护士的治疗。

③介绍相关疾病的病人与其认识,互相交流感情,讲解疾病好转的相关病例。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评价:患者焦虑情绪得以缓解,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2)知识缺乏: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不很了解有关。

近期目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能配合治疗。 远期目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完全了解,能积极配合治疗。

计划: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更多。 实施:①提供有关冠心病的相关资料,对病人进行全面有效的指导。

②主动为病人讲解疾病的一些相关知识及有关不良表现,让患者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治疗。

③指导患者休息和活动,饮食原则为低盐 、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评价: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2.2 2012年10月10日 患者入院第二天

陈学林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患者主诉烦躁心慌。既往史:有高血压10年,糖尿病13年,痛风20年,高脂血症多年,慢性肾功能不全10年。初步诊断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搭桥术后,心功能2级。鉴别诊断: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相鉴别。目前诊断计划;1.完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2.给予降压降糖,抗血小板聚集,营养心肌,调脂,改善循环支持对症治疗。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及时处理。

(1) 知识缺乏:缺乏控制心绞痛诱发因素及预防性用药知识。

近期目标: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远期目标:患者了解日常生活的一些注意事项并能积极配合治疗。 计划:从休息活动饮食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实施:①指导患者保持适当的体力劳动,以不引起心绞痛为度。但应避免竞赛活动和屏气用力活动并防止精神过度紧张和长时间工作。

②告知患者饮食原则为低盐 、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控制 总热量的摄入,主食粗细搭配,一日三餐要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评价:患者对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有所了解。

(2) 潜在并发症:心率失常

近期目标:24小时心电监护,患者心律平稳。 远期目标:患者在住院期间无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 计划: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3 实施:①急性期必须对患者进行严密的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率和心律的变化。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

②如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及时通知医生,准备急救药物及急救设备,如除颤器,起搏器等。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心电图观察,窦性心律,律齐,无心率失常发生。

2.3 2012年10月11日 患者入院第三天

张秀娥主治医师查房记录:今日查房患者诉胸部有紧缩感,长时间行走后双下肢酸软,无力,有排便困难。查体:BP 120/86mmHg,双肺呼吸音清,为闻及罗音,心律齐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检查结果示:大便常规+OB:隐血(+),肌酐142.9umol/L,尿酸514.0umol/L,其他各项指标正常。给予别嘌呤醇降尿酸,其他治疗占不变,继续观察患者病情。

(1) 疼痛:胸痛 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近期目标:患者胸痛逐渐缓解。

远期目标:患者精神状况佳,胸痛得以缓解。 计划:给予相应的止疼药物,保证饮食和休息。

实施:①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疼痛缓解后可适当活动,以不疲劳为限。

② 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物,密切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如含服硝酸甘油片或消心痛,必要时适当给予镇静剂。

③ 给予吸氧,一般采取用鼻导管或双腔氧气管法,根据血氧饱和

度监测调整氧流量。

评价:患者胸痛主诉疼痛减轻或消失,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2) 活动无耐力:与心脏功能减退,氧的供养失调有关。

近期目标:患者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生活需求的到满足。 远期目标:逐渐调高患者的机体耐力,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恢复。

计划:指导活动,给予氧气吸入。

实施:①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满足生活需要,减轻心脏负担。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提高活动耐力,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②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严格限制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③持续吸氧2-4 L/min,增加心肌供氧。

评价:患者自理能力基本恢复。

(3)有便秘的危险: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的生活方式有关。

4 近期目标:保证病人进食与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远期目标:预防病人便秘的发生,保持大便通畅。

计划:教会病人预防便秘的方法。

实施:①指导病人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或服用蜂蜜水,以保持大便的通畅。

②鼓励患者可以适当在病房走廊上活动,精神状态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家人的陪同下在公园走走,有利于心情舒畅。

③每日行腹部环形按摩,促进排便。

评价:病人保持排便通畅,不发生便秘。

2.4 2012年10月15日 患者入院第七天

陈学林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患者未诉胸部紧缩感。查体BP 114/70mm 双肺呼吸音清,为闻及罗音,HR 66bpm,律齐,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其他治疗不变。

2.5 2012年10月18日 患者今日出院

出院指导

1.运动指导 指导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适当有规则的运动,根据运动中的

反应,掌握运动强度,避免剧烈运动。

2.生活指导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防止过饱。戒烟限酒,保持理想体重。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防止感冒受凉。

3.避免危险因素 积极治疗梗死后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控制危险因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激动,避免寒冷,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排便用力。

4.用药指导 坚持按医嘱服药,注意药物副作用,定期复查。

3.健康教育

(1) 坚持长期服药,不突然停药,定期就诊复查; (2) 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情绪波。

(3) 合理膳食,低盐低脂饮食,限制食盐,每日五克以下,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多吃鱼、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糖类食品应适当控制,不多饮浓茶及咖啡等,果,饮食不宜过饱,提倡少食多餐;保持排便通畅,防止便秘。

(4)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 (5) 肥胖者要逐步减轻体重。

(6) 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与冠心病有关的疾病。 (7) 不吸烟,不酗酒。

(8) 常备缓解心绞痛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片,以便应急服用。若持续疼痛或服药不能缓解,应立即送医院急诊。

4.体会

5 在护理冠心病的病人时要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尤其是心律等变化和药物作用的不良影响。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为病人提供干净舒适的治疗环境,避免刺激等对于病人的影响,满足其生活所需,向患者讲解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消极恐慌情绪,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取得病人的信任,让其能够准确清楚的表达内心的感受,得到及时的指导。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防止病情恶化是相当重要的。心梗患者死亡率高,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更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5.参考文献

[1] 祝惠民.内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42- 151. [2] 杨省利,惠昭岚,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与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6(2):208-210. [3] 陈灏珠.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06-216. [4] 蔡雄鑫.护理心理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251- 264. [5] 赵孝英,何多芬,等.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术后24h两种体位的对比[J].中华医学杂志,2003,18(3):183-194. [6] 张华,崔里峪.PTCA术对冠心病患者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09,24(17):80-84.

第六篇:CCU护理临床路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照组执行CCU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进入CCU后即进入CNP,路径表一时间为横轴,以护理内容为纵轴,由责任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责任护士按路径指示依据患者每日需求进行全面客观评估,并落实护理路径内容;护士长抽查患者的CNP执行情况,并予以监督、指导。两组患者护理内容相同主要包括:1.健康教育:告知患者CHD及支架植入术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方法、预期疗效及注意事项等;2.心理护理:责任护理应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适时予以个性化心理疏导,同时鼓励家属给予情感支持,必要时遵医嘱予以镇静药物3.生活护理:术后24h内进行心电监测、记录;嘱咐患者取平卧位,制动右下肢,观察穿刺部位渗血情况;术后予以流质饮食,并协助其大量饮水;制动过程中可是当调整体位或行肌肉按摩;4.抗凝治疗相关护理:抗凝治疗期间,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注意观察呕吐物、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一旦发现及时告知医师调整用药剂量;

5.出血观察与护理:定期巡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穿刺部位渗血等情况;拔管前协助其保持右下肢伸直的卧位,观察辅料有无渗血;拔管后嘱咐患者术肢制动、绝对卧床等注意事项,继续观察其切口辅料、足背动脉波动等情况;6迷走反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恶心、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迷走神经反射相关症状;一旦发现立即告知医师,协助患者去枕取平卧位,遵医嘱予以阿托品,适当调快输液速度,并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心率等变化;

7、出院指导: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支架植入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包括持续服药重要性(尤其是老年患者,应嘱咐其家属行监督),保健知识(如少食多餐,忌烟酒,劳逸结合,保持正性情绪)等;定期复查,每2-3月一次。

2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前SAQ评分明显升高,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少,患者满意度提高。

3讨论 CNP流程规范利于执行,它不仅克服了传统护理模式的盲目性、被动性,还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及工作效率,可帮助护士有预见性,有计划地完成护理工作。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实施CNP后,较之对照组的出院前SAQ评分明显高,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少,患者满意度明显高,提示CNP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研究认为:1CNP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心律失常是CHD最常见的并发症,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术前多紧张,术后又不能自理,容易产生心理应激,从而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也可引发肌肉僵硬、排尿困难、局部疼痛等并发症;护士以CNP为指导,对CHD患者行早期评估及个性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即可有效减少并发症2CNP能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护士可利用CNP的控制表格有效管理护理全过程,有利于提高综合护理质量;各责任护士必须完成当日护理目标,并做好病情记录工作,同时实施个性化的差异护理,以便及早发现病情突发情况,提出解决措施,进一步保证整体护理质量的有效控制。3CNP能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CNP作为医院制定的相对合理的计划,是能够获得预期治疗效果及较好疗效的一种标准化护理模式;它的有效实施,可规范护理服务,明显减少护理错误,从而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4CNP能提高满意度:CNP以“患者为中心”较之常规护理模式,其护理目标更为明确,护理措施更有预见性,计划性及有针对性,护士根据路径对患者行全程系统、连续、动态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和指导,真正体现出患者的主体地位,使对患者的照护具体化、公开化、从而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5CNP能够促进护理专业发展:在执行CNP过程中,护士可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的同时,参与医生讨论,阐述自我认知的变化原因及可行治疗措施,由临床医生提出纠正并予以指导,这样可使护士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从而间接促进了护理专业发展,充分体现出循环证护理内涵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则。

上一篇:挂职干部心得体会下一篇:海鲜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