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综合护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0例。按照单双数原则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平均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探究不同护理方法护理效果、总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冠心病综合护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冠心病综合护理论文 篇1:

综合护理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中,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予以探究。方法: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43例);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43例)。观察2组护理效果,比较2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睡眠质量。结果:实验组血压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2组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中分析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中,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对其血压予以较好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该护理方法可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予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高血压;冠心病;睡眠质量

高血压患者患得冠心病的几率较高,其血压升高与冠心病发生率具有密切的联系[1]。近些年来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發生率越来越高。根据相关研究得知,我国大约有3亿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该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2]。为此,本次研究中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予以探究。结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43例);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43例)。基础资料:性别(实验组:男21例,女22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实验组:年龄:57-78岁,平均年龄67.43±3.26岁;对照组:58-77岁,平均年龄67.54±3.45岁)。2组数据输入到统计学软件中予以分析后,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上述患者均满足本次研究标准,且自愿参加此次研究。该研究满足伦理审核标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方法见下文:

(1)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之间沟通,对患者心理特点予以详细了解,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采用鼓励性目光、握手等方法对患者予以鼓励和安慰,促使其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关心,消除其负面情绪。

(2)用药护理:长时间处于高血压状态会使患者更容易患上冠心病。 因此,使用药物严格控制患者的高血压非常重要。尽管许多患者已经意识到控制血压的重要性,但药物依从性较差。 因此,有必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定期和定量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3)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饮食以低脂、低盐以及低胆固醇的食物为主。 必须严格控制动物脂肪和动物器官的摄入量,多食用新鲜蔬菜以及水果,不吃刺激性食物。

(4)睡眠护理: 由于自身病情的原因导致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因此需要给予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降低噪音的产生,患者在睡眠时要避免光亮影响其睡眠。睡前给予温牛奶饮用,以助睡眠。对于无法入睡的患者可给于适当的安眠药服用。

(5)健康教育:给予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对患者及其家属予以健康教育,向其说明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提醒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劳逸结合。要戒烟、戒酒,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1.3效果标准

观察2组护理效果,比较2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应用匹茨堡质量指数予以评估,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数据输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分析,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 )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压控制情况

实验组收缩压为(115.67±4.65)mmHg;舒张压为(84.32±3.21)mmHg。对照组收缩压为(123.43±5.76)mmHg;舒张压为(88.94±3.25)mmHg。t检验值:收缩压(t=6.873,P=0.001);舒张压(t=6.632,P=0.001)。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中分析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睡眠质量

实验组睡眠质量评分(5.43±2.14)分;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8.95±2.31)分。t检验值:睡眠质量评分(t=7.330,P=0.001)。实验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2组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中分析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尤为重要[3]。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该护理中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睡眠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健康教育,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予以较好的改善,改善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4-5]。

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血压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2组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中分析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本次研究结果得知,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对其血压予以较好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该护理方法可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予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辉. 综合护理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心理月刊, 2020, 15(12):92-92.

[2]史静君.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01):112-113.

[3]王照芹.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11):220-221.

[4]迟志萍, 李青. 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影响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 007(015):77-77.

[5]李玲.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21(026):137,147.

(湖南省脑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6)

作者:邬伟莉

冠心病综合护理论文 篇2:

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护理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0例。按照单双数原则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平均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探究不同护理方法护理效果、总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满意度

冠心病患者多伴有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等。冠心病治療时间久,但无法彻底治愈,从临床角度来说只能通过科学用药达到缓解临床表现的目的,而科学护理可以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抑制病情发展,提升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家庭、社会压力。于是,本文提出了综合护理措施,立足于多方面、全过程展开护理服务,现已获得良好反响,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0例。按照单双数原则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平均每组35例。

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0:15。最小年龄62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70.1±2.1)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1:14。最小年龄63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70.2±2.3)岁。70例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同质性,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一般护理:用药管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

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方法下实施综合护理:第一,健康指导。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展开针对性指导,介绍疾病有关知识、注意事项。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展开健康宣教,纠正错误观念,提高健康知识认知水平。第二,心理疏导。由于该病无法治愈故患者易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为此,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流,如:介绍成功案例、看电视、电影等转移注意力,引导深呼吸、冥想练习,使患者通过有效路径宣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依从性,正视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本身。或组织病友交流会,病友之间分享保养经验有利于提高疾病认知。第三,用药护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合并慢性疾病。用药时,护理人员交代用药方法,不良反应,叮嘱严格根据医嘱用药的作用,禁止擅自增减剂量。第四,饮食与运动护理。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制定科学运动计划,以有氧运动为主,如:跑步、快走、骑单车、游泳等,增强身体抵抗力。日常饮食方面以高蛋白、高钙食物为主,每日监测食物热量、脂肪量。

1.3评价指标

(1)观察研究组、对照组护理效果:显效(心律失常发作频率降低4/5)、有效(心律失常发作降低幅度1/2--4/5)、无效(疾病发作幅度降低1/2)。(2)我院自制满意度量表记录研究组、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1.4数据处理

通过SPSS22.00统计学软件显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对比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通过,(),组间对此使用t检验,P<0.05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研究组、对照组护理效果

研究组护理效果(97.14%)优于对照组(80%)(P<0.05),详见表1。

2.2观察研究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总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77.14%)(P<0.05),详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因心肌缺血引起胸痛、心悸等不良反应,故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加之病情不稳定复发率高,经常入院治疗导致生活、学习受到严重影响[1]。若患者长时间处于不良情绪状态可致心肌梗死、心绞痛,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尤为重要,有利于改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预后效果[2]。

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效果、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综合护理从心理、精神、饮食、药物、运动等不同方面展开护理工作。心理干预可以引导患者正视疾病,调动主观意识,以良好心态对待疾病。饮食护理方面建议使用植物油,少食动物内脏、肥肉,多食海鱼、豆类食物[3]。运动护理方面坚持体育运动,运动要循序渐进,增强身体抵抗力[4]。本研究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有效降低了心律失常发病率,促进护理效果改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早日康复出院。较常规护理,综合护理能够让患者得到持续的、全面的整体护理,对护理满意度较高,同时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求知感、成就感,调动工作主动性。

综合分析,综合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预后效果理想,并且得到了患者的支持和认可,建议作为该类疾病首选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娜, 王爱雪, 王琪,等. 综合康复护理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 27(S01):2.

[2]陈星, 梁瑞峰. PEDEE-QT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发展的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 20(12):2.

[3]李敏, 李锦, 崔萍.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贵州医药, 2021, 45(3):2.

[4]秦小利, 杨冰.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综合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 20(15):3.

作者:李馨春 房秀云

冠心病综合护理论文 篇3:

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效果观察

【摘 要】目的:探討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心外科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冠心病;生活质量;满意度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1]。近年来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且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冠心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主要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心外科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74例,女56例,年龄36~82岁,平均(62.17±8.24)岁。随机选取65例作为观察组,另65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用药、运动指导、饮食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2-3]:(1)心理护理。冠心病患者因受病痛的原因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症状与感受,给予一定的分析与解释,邀请科室治疗效果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教,打消患者的顾虑,向患者讲解焦虑、抑郁等情绪对疾病及手术预后的不良影响心理干预。 (2)术后护理。术后1 d,术侧肢体制动5 h 后给予被动翻身,并将床头调高30°左右。术后2 d,指导患者主动翻身,活动肢体各关节,如脚踝、脚趾。术后3 ~ 5 d,可逐步练习床上坐位或半卧位,在他人协助下至走廊散步。 同时,指导家属按摩患者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3)预防并发症护理。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心电图与生命体征变化,详细记录患者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若患者出现血压异常、呼吸急促症状,应及时通知医师。加强巡视,观察有无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症状,指导患者选取合适体位,养成定期排便习惯,以防尿潴留。若患者穿刺部位出现血肿,应指导患者不抬升床头,及时更换敷料。(4)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比如指导患者少食多餐,多食用一些低盐、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类的食物等,保持营养和健康。护理人员应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戒烟戒酒,不和咖啡浓茶,按时作息,睡眠充足,不进行激烈运动,保持情绪平稳,不过分刺激和紧张等。

1.3 评价标准 采用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内容覆盖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健康、躯体疼痛、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8个领域,量表评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反之越低。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估内容包括科室护患关系、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细节服务满意度等指标;提供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不了解5 个选项,分值为5~1;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长期困扰人类生活的一种疾病,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有研究表明,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治疗进度和治疗效率[4-5]。此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患者的康复,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提升患者的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提升,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秦小梅.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5):101-102.

[2]危思思,杨德梅.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4):120-121.

[3]刘爽,王志爽,石美丽,杨海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效果评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0):240-241.

[4]金茜,明珠,关美丽.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对其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0):246-247.

[5]王英菊.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0):262-263.

作者:王小艳

上一篇:配电自动化建设论文下一篇:幼儿园老师个人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