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爱的文章

2022-1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关于母爱的文章

关于提高劳动报酬一类文章的研究方法分析

摘要:中国当前存在着劳动所得占GDP比重下降,资本所得占GDP比重上升的问题,且这一趋势今后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劳动所得比重下降,从短期来看,有利于提高要素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是,从长期来看,职工工薪报酬偏低不仅直接损害职工权益,而且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针对中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过低的事实,学者们纷纷对这一热门社会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学习相关文献,对这类文章的研究方法做一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创新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劳动报酬;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指出了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为我们指明了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建立能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又使每个劳动者和社会成员都能公平享有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收入和社会福利的分配制度。

一、选题意义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努力实现两个“同步”和两个“提高”的重要目标。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长期对外依赖出口、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亟须改进,亟需提升内需,完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对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国民收入在经过初次分配以后形成劳动者报酬、资本所得和政府对生产环节直接征收的税赋三种形式,它是解决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和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初次分配是更为基础性的分配关系,不仅数额大,而且涉及面广,初次分配的公平与否直接影响政府再分配和慈善公益第三次分配。一般来说,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的主要指标是分配率,即劳动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如果劳动者报酬总额在GDP的比重越高,则说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提出,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表明了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是我党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其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改善民生的重点任务之一,在这里,针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认真学习和体会这项举措的重要意义,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途径和措施,对于建立健全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的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参考文章

为了解有关提高劳动者报酬相关论文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笔者通过五篇文章进行分析。它们分别是:张建国的《中国居民劳动报酬占比问题》、信卫平的《关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思考》、崔学锋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赵学清的《劳动力充裕条件下怎么提高劳动报酬比重》、李兰芬的《企业提高劳动报酬的民生责任》。

三、研究方法的运用

这五篇文章中,毋庸置疑,文献研究法是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所谓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这五篇文章都采用了这种研究方法,他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使文章在“巨人的肩膀上”内容更饱满,论据更充分,多处引用名人名言,使文章真实、有说服力。

提及劳动报酬,必定离不开数据统计,因而文章中也使用了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例如,在信卫平的《关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思考》中,开篇就用到了统计的方法来引出问题的存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纯收入分别是1978年的40倍和31倍,但劳动报酬偏低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这五篇文章都对劳动报酬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定义,虽略有不同,但都说出了劳动报酬的实质。狭义的劳动报酬,是指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收入。吴佩芳,在《关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思考》中提出:劳动报酬就是劳动者依据按劳分配的原则,通过货币或实物,从社会领取的一定数量的个人消费品,这主要在初次分配领域实现,我国的按劳分配主要是通过劳动报酬的形式来实行的。广义的劳动报酬是指相对于非劳动收入而言的劳动收入,它包括按劳分配收入、直接的劳动收入和出卖劳动力的收入。信卫平,在《关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思考》中提出:劳动力所有者因提供劳动而获得劳动报酬。崔学锋,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中提出:劳动报酬即劳动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报酬,包括工资、薪金、奖金、津贴等,延长工作时间的工作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即通常所说的工资性收入。

历史研究法,是运用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法。亦称纵向研究法,是比较研究法的一种形式。它不仅应用于社会学科领域,也应用于自然学科领域,如生物学研究、地理学研究等。只要是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展的轨迹,探究发展轨迹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就属于历史研究的范围,也就不可避免地要运用历史研究法。简而言之,历史研究就是以过去为中心的研究,它通过对已存在的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关注的一些问题,或对未来进行预测。在李兰芬的《企业提高劳动报酬的民生责任》这片文章中,作者提到收入分配时,就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采用了历史研究法,通过不同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总结出建国以来的60多年,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理论和政策从注重公平—打破平均、牺牲公平注重效率–重视公平、改善民生,走出了一条螺旋上升的道路。

案例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张建国的《中国居民劳动报酬占比问题》中,作者就我国城乡居民劳动报酬所占比重偏低做论据,论述了我国劳动报酬所占比重偏低的事实。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学者们就劳动报酬进行了国际比较,认为我国劳动者报酬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也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转轨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水平。

四、研究方法的不足

在诸多研究方法中,笔者认为案例分析法相对于其他方法,非常适合于运用到劳动报酬这类政治经济学研究当中,但是,在现有的经济学文章中,这一研究方法的使用略显苍白。案例研究由来已久,在医学、法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中应用最多,也最有成效。在经济学的研究中相对较少,在国内经济学界则更少。新古典经济学忽视事实和过程的分析,被科斯讥讽为“黑板经济学”(1991),其所表现的数学化和工程化倾向,使之脱离了经济学的本来含义。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过之而无不及,其研究方法是,除了一些就事论事的调查报告以外,居统治地位的是概念推理和逻辑演绎,既无假设前提,也不作经验检验,像样的个案研究自然很少,事实的比率太低。研究方法上的缺陷,使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和现代化必须在方法和方法论上有所前进和突破,其中,开展和重视个案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政治经济学中,一个案例就是对一个经济问题和政治决策的再现和描述,就是对一个经济过程及其复杂情景的刻画和分析。因此,案例研究是进行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案例研究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真实性。一个案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一篇动人的报导,如果出于保密和其他原因,不得不进行掩饰和隐匿,可以使用假名和代号,但故事情节必须是真实的,不能随意杜撰。

案例研究提供的真实场景应当是系统的和全面的,有故事背景,有来龙去脉,有发展过程,有人物情节,最好在附录中还要有完整的图示和数据。人们读完案例,起码能够掌握所述事件的基本事实以及充分的数据和资料,从而为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和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从事案例研究和写作的另一个基本要求。

一个好的案例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所提供的是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侧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因而,通过个案分析进行实证研究,虽然不一定能够完全证实和(或)证伪什么,但是却可以有所发现。如果把案例研究搞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就无法对真实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其矛盾运动过程作出恰当的描述和中肯的分析,甚至会发生极大的扭曲。

五、结 语

科学研究往往不是从某一学科、某一领域、某一角度就得以解决,而是要从多角度、多侧面研究才能完成。单一的方法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取得一部分信息,而大部分信息可能被忽视,使研究难以奏效。在许多情境中,最佳选择可能是各种方法的结合。因此,交叉综合使用两种以上的研究方法已成为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学习文章的内容与研究方法,在内容的选择与研究方法的运用上应取其精华,做到全面而深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意义的不同的研究方法要与日后的实践操作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张建国.中国居民劳动报酬占比问题[J].争鸣园地,2010,(46):46-47.

[2] 信卫平.关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6):43-47.

[3] 李兰芬.企业提高劳动报酬的民生责任[J].江西社会科学,2010,(3):16-21.

[4] 崔学锋.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J].党政干部论坛,2009,(4):25-27.

[5] 赵学清.劳动力充裕条件下怎样提高劳动报酬比重[N].解放日报,2007-14-10(15).

作者:梁永郭 李玮婧

第2篇:斯霞“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

摘要:“童心母爱”教育思想是斯霞精神的延续,她的产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今天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内涵。“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有理论化表达:在儿童观上表现为把儿童当作儿童,以儿童力量生长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在教师观上表现为教育爱逐步走向理性,教师个体成长逐步走向全息共生,职业需求逐步走向教育信仰;在教育观上表现为用儿童视界反观教育教学,让大胆质疑回归儿童世界,让教育成为经验的艺术化交往。“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同时也有行动性表达,集中体现为以童创原则激发童真童趣,以理性母爱重塑教师形象,以师生共进构建爱的生长课堂。

关键词:斯霞;童心母爱;儿童立场;生长课堂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斯霞是中国基础教育界永恒的丰碑。她创立的“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不仅适用于过去,更被赋予了时代内涵,影响着当下与未来的教育发展。

一、“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产生、内涵和意义价值

(一)“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产生

斯霞老师说:“我的教育生涯就是我的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1]根据斯霞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并结合其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现将“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一,奠定时期(1922-1949年),斯霞早期的家庭教育塑造了她温婉的性格,杭州女子师范学院期间的学习奠定了她扎实的理论基础。1932年底,斯霞来到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南师附小前身)任教,学校崇尚“爱心教育”的氛围,使得斯霞温柔、慈祥的母爱个性与热爱学生的情感得以联结。其二,形成时期(1949—1976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对教师群体的关怀给斯霞注入了激情和动力,系统而深入的理论学习激发了斯霞教育理念的革新。她投身五年制学制改革,发表了多篇教育教学实践的文章,树立了“一切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的信念[2]。其三,成熟时期(1977—1994年),1977年后,社会各界对斯霞的教育理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不计名利、继续坚守教育一线。随着斯霞老师自己对童心母爱表述:“与孩子打成一片,这叫有童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看待,这就叫对学生的母爱。”斯霞“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走向了生动和清晰,标示着斯霞教育人格和精神特质走向了成熟。

(二)“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内涵

“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凝结了斯霞老师70多年教学实践智慧的结晶,是百年附小“爱的教育”理念的集成和代表,是南师大附小几代教师群体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升华。“童心”明确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立场,“母爱”彰显了对儿童生长全方位的关怀,它强调教师应葆有一颗童心,如母亲般关爱儿童,尊重儿童。它主张教师立足于儿童的发展,热爱、尊重并包容儿童。

斯霞“童心母爱”教育思想核心理念是“源于童心,行于爱心,臻于生长”。“源于童心”是教育智慧、理性自觉,更是返璞归真的本性。“源于童心”明确了教师的儿童立场,能真正理解、接近并融入儿童。“行于爱心”彰显了对儿童的尊重、赏识和支持,是教师在整个教育场域中,将爱毫无保留、毫无偏差地注入每一个学生心灵,以爱启智、激励进取,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臻于生长”体现了“童心母爱”教育从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出发,遵循儿童生长的规律,促进儿童全面自主、富于创造和个性的生长。

“童心母爱”思想“始于问题、基于实践、发于内心、源于理性、成于實验,她以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和不间断的求索,诠释了“童心母爱”就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3]。

(三)“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意义价值

“童心母爱”扎根于中国,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关于童心的论述,向上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老子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淮除玄鉴,能无疵乎?”,后明代的李贽、公安三袁都曾阐述过童心的价值。当代,很多学者也在呼吁教育要回归童心,实现孟子所倡导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童心母爱”思想主张所有的教师要具有童心,对普天下的孩子,既爱之又教之,使得文化的根脉得以延续。中国历史文化特有的精神氛围和教育先贤们铺就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探索基调,塑造、成就了斯霞这样优秀的教育家。“童心母爱”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实践的智慧结晶,也必然会成为中国教育的骄傲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发现并找到了儿童,建构了在“童心”和“母爱”观照下的师生关系。在斯霞眼中,孩子是“有思想、有主见、有感情、活泼好动的小主人”[4],有着纯净、善良的天性。“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确立了儿童的主体地位,推崇儿童的视角,认为值得珍视的教育应该是从儿童出发且为了儿童的,“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我们的儿童能真正长成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社会的主人”[5]。

“童心母爱”是教师应当具有的专业品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斯霞老师认为“热爱学生是最大的师德”,教学是以“爱”为核心建构的关系,教师对孩子的爱是在“自然母爱”上进一步升华。“童心母爱”起源于心灵深处的情感,成长于职场的不断磨砺,让教育教学达到一种天职的图景,拥有发现与创造的喜悦。这是教师专业品质的核心要素和职业成长的重要价值取向,具有道德的性质。因此,“童心母爱”既保障教师专业化的道德方向,也提高教学效能和内在品质,让教师拥有幸福的教育生命。

“童心母爱”是儿童成长中最可依助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首要,按儿童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符合儿童童稚时期具象的、浪漫的天性;自然地情感流淌,能温柔地激起儿童的兴趣,保护儿童的可贵的感受性,使其知识的学习全面而丰盈,进而促发质朴的“道德共情”。儿童充分浸润在爱中,脑部神经传导回路的形成时刻伴随着积极、正面的情感,被证实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社会性发展的脑神经基础,也被证明是提供其身体能量、滋养精神发育的心理基础,乃至人格健全发展的核心动力。

二、“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新诠释

“童心母爱”是一种聆听儿童呼唤的真的教育学,是一种洞察儿童内心世界的教育学,是促进儿童快乐成长的美的教育学,也是实践性的、向上的教育学。它虽然是一个简单的中国式提法,却又是复杂甚至容易引起争议的概念。为此,需要根据现代教育精神和中国本土文化特色,对其内涵赋予新的诠释。

(一)“童心母爱”儿童观

把儿童当作儿童。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灵魂是童心。先贤认为,赤子之心因未被外界玷污而保持纯洁善良,故此要呵护它;童心与成人之心不同,故此要根据儿童的特点来教育;童心有很大可塑性,幼小之时的表现会影响未来,故此要注重幼年之时的教育引导。斯霞早就确立了儿童为中心的观念,主张教师要认识童心的价值,理解童心、保护童心,以真实的儿童视角来看世界,尊重儿童立场,把儿童当作儿童,而不是当成成人眼中的儿童。

以儿童力量生长儿童。儿童的身心处于未成熟状态,蕴含着无限的生长潜能。一方面他们需要成人的帮助,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他们也具备着在成人帮助下积极能动建构的可塑性。但儿童的塑造者只能是儿童,儿童的自我也只能由他们自己来生长。首先,儿童可在自主阅读和游戏中获得成长。阅读和游戏都是诉诸想象的,契合了儿童自我生长的思维模式,符合儿童的本能。其次,儿童可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经验和知识。儿童身上蕴藏着充满生机的冲动,在儿童本能的发展上想要实现自己冲动的要求是压制不住的,当他们产生投入感兴趣的活动中的愿望时,所需要的帮助就是“如何去做”“怎样去寻求”。把儿童在学校里获取知识的过程与生活中的活动相联结,让儿童在那些真正有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的活动中学习,可以帮助儿童成为自身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主动执行者和策划者。

为了儿童的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本质是生命教育,关注人的生命成长。6~12岁的儿童正是思想情感、思维能力以及良好习惯形成的最好阶段,因此小学教育就更要体现出其教育的全面性。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很容易走入误区,变得过于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其他方面,斯霞关注到这一点。她说:“六、七岁到十一、二岁的小学生除了要接受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外,还正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个性逐渐形成的时期,他们需要母亲般的温暖和爱抚,他们需要欢乐的环境,活泼轻松的气氛,他们应该得到和谐的协调的发展。”[6]因此,为支持儿童个性的生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教师还需关注到在他们的成长中最需要、最迫切、最不可贻误时机的情感交往,以及最需要被呵护的情绪和意志品质,最终指向儿童身体、智力、审美、精神全方位的自我发育生长。

(二)“童心母爱”教师观

从“自然母爱”走向“理性母爱”。斯霞对孩子们的爱是自然流露的,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时代,她一直旗帜鲜明地指出:一切教育的成功都要建立在教师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赏识学生上。她认为教师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最直观反映于看着学生在自己的辛勤劳动下获得发展和进步,提出教师的任务应当不局限于灌输知识,而更应当如父母般着眼孩子的一生去培养人、教育人。同时,她将教师对孩子的爱在“自然母爱”上进一步升华。“母爱”原初含义便是指自然的父母之爱,将其引入教育领域,是比喻基于母爱但更超乎于父母亲情之爱之上的一种大爱,是具有鲜明教师专业特质的爱。这一以“童心”爱“童心”、以“童心”激扬“童心”的“理性母爱”,是在父母长辈亲情之爱基础上了解儿童、保护儿童、全心全意为了儿童发展的教育之爱,是东方文化背景下教育爱的独特表达,也是师爱的最高境界。

从“个体成长”到“全息共生”。教师是生长型的职业,教师可以从儿童身上汲取成长的源泉。每日与儿童在一起,“稚子的童趣,生命的活力”以及孩童们的天真活泼,都可以如斯老师所言般“也使我变得年轻了”[7]。儿童以“童心”反哺教师,教师作为“长大的儿童”葆有一颗未泯的童心,为儿童提供自然、安全的成长空间,获得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同时,教师可以从集体中获得成长的力量。斯霞曾说:“那时我还年轻,缺少经验,而实验学校的老教师们业务能力都很强。我就偷偷地在教室后面听课,向他们学习教学方法。”南师大附小爱的文化土壤孕育了“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使她成为百年附小“爱的教育”理念的集成和代表。朱小蔓曾评价:“是这所历史文化名校特有的精神氛围塑造、成就了斯霞这样优秀的教育家,而作为历史人物,斯霞老师又成为南师附小百年‘爱的教育’集中传承的旗手,她的童心母爱成为南师附小永远的骄傲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8]

从“职业需求”到“教育信仰”。“我以一辈子做小学教师感到自豪”,这句铮铮誓言,成了斯霞老师的墓志铭,也成为如今“童心母爱”教师观的最好阐释。斯霞认为,“热爱学生是最大的师德”。这寓意着“童心母爱”是一种教育情感、教育品质,并具有道德的性质。它是一种稳定而平和的心境,兼具温柔与激情,散发着人性的纯净与慈祥,对儿童的一言一行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与感受力。它是文化层面精神性的体现,意味着教师对教育的执着不仅仅出于责任感,也出于兴趣和热爱。这份对教育爱的情感是教师最强烈而持久的内驱力。因为这份对教育的执迷,才会从语言、教态等诸多细节入手培养自己的教学习惯,才会反复揣摩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与方法,才会注重一切从利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磨炼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如此,“童心母爱”体现为一种内蕴丰富、淳厚的复合性素质,它是教师人性美善之爱、职业道德之爱、公民责任之爱的综合。

(三)“童心母爱”教育观

用儿童视界反观教育教学。斯霞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坚持儿童立场,从儿童视界看教育教学乃至儿童自身的生长,主张发掘儿童主体,让儿童发挥主动性去学习。斯霞在耄耋之年还一直呼吁“要克服旧的学习观念,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9]。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关注学生:能否具备积极的学习认知;能否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否省思自己的學习状态;能否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情境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能否对信息作出自觉有效地收集、鉴别和运用。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意识的形成、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进程的评估调控等方面开展研究,以课程为媒介,以课堂为生命场,帮助学生逐步成长为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公民。

让大胆质疑回归儿童世界。儿童对世界和生命的感知和体验是直观感性的,他们对一切充满好奇和困惑,也常常产生出乎成人意料之外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尽管稚嫩、纯朴,甚至于“无厘头”,但却都是儿童对周遭世界及自我的积极探索、思考和解释。遗憾的是,儿童的好奇心、探索欲往往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消逝态势。斯霞非常关注这一点,有意识地通过开展有趣的观察活动,唤起孩子们对周围世界的强烈好奇心,从而产生很多问题。她说:“结合《我们爱老师》这课,教学前我带学生到公园去看了花草树木,看了园丁的辛勤劳动,他们在学习这课中‘我们是祖国的花朵’一句时,提出疑问:‘我们是小朋友,怎么成了花朵了呢?’事先的感性认识给了他们强烈的印象,书本上的比喻说法又使孩子幼稚的心田产生了疑惑,在这时候给他们以启迪,就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大胆质疑是学生思维的诱发源和推进器,能带领学生在思维甚至思想的场域驰骋,更可能成为连接学生、教师、课堂、生活的纽带。教师应以爱育爱,激发儿童内在的创造力,鼓励儿童对任何可以产生怀疑、可以感到好奇的事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育是经验的艺术化交往。教育本身是个体经验的碰撞,对于教师来说既有自身经验和优秀教师经验的结合,也包括在教育过程中师生经验的交往。斯霞主张以爱的方式和儿童化的方式来构建交往。她认为,小学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要想成为一名儿童教育家和艺术家的小学教师,除要有相当的文化知识外,还必须认真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切不可把它们当作僵死的教条来学习,而必须把它们同学习优秀教师的好经验结合起来,同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注意总结点滴的心得体会和经验,创造发展出一套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来。同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10]。像斯霞那样爱孩子、教学生、上好课,需要教师以爱的方式和艺术化的策略促成儿童经验和教师经验等不同个体经验之间的对话和交往,从而在尊重、赏识、支持的环境中建构一种教育的互动和生长。

三、“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行动表达

“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紧扣中国文化精髓、直击教育的本质。现时代的“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已深化为教师的专业信念,并将此信念从实践中提炼,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与创新。它不仅体现在天长地久、日复一日地教育实践中,更是落实到儿童教育的具体过程之中。21世纪以来,南师大附小历经15年,分别从教师成长、课程架构、课堂变革3个方面进行了富有意义的探索与实践。“十三五”以来,基于当代学校真实教学情境和育人需求,学校研究的重心聚焦人的发展,关注人的成长和成长的人,以儿童核心素养培养为指向,形成了整体的育人模式。新型育人模式成为新时期“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具体的行动表达,以斯霞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源于童心,行于爱心,臻于生长”为指导,培育有爱心、会生活,有慧心、会学习,有童心、会创造的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健康活泼的“立体的人”。

(一)秉持童创原则激发童真童趣

儿童的童年是多彩的,儿童的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育人模式的建构要符合儿童的趣味性和游戏性,突出儿童的真实性和生活性,注重儿童的经验性和体验性。用儿童的方式旗帜鲜明地呵护童心的纯真与好奇、满足儿童好玩的天性、培育儿童善与爱的能力、促进儿童的探究与创造。

童真纯净育人品质。儿童天性是真、善、美的,是充满爱的本能的,育人要从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秉承儿童纯真的本性。以“童心母爱”为内核的育人模式实现了儿童对社会的爱,对身边人的爱,对集体的爱以及对自己的爱。“红豆荚”志愿者行动关注对身边人的爱和对集体的爱。小志愿者们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参与志愿工作,帮助他人、服务校园,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共同谱写奉献和爱的乐章。“童心大剧场”以真、善、美的爱的文化场景,让孩子回到童真的世界,浸润、涵育儿童核心价值观,使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有机融入到作为社会角色的儿童的成长进步中。在“访学营”社会实践活动中,儿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这一系列回归童真世界的德育行动,让爱国、诚信、文明、友善、自信、独立等品格植根儿童的心灵深处。

童趣唤起教学方式变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童年的游戏是永恒的。斯霞老师说:“我们要和儿童打成一片。”因此,用儿童的方式引导儿童的学习,是南师大附小对“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引领下的教学方式的具体表达。学校开设的“游戏课程”,除了配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予以编排,更注重从儿童发展需要的角度开发不同类别的游戏。以数学游戏为例,实验团队研究出50多个数学小游戏,“旋风魔方阵”“方块之谜”“谁偷走了西瓜”等系列游戏主题都是教师和孩子们在玩中开发而成。体育游戏则是创设了大量符合校本特色的拓展性游戏,而语文、英语、音乐等学科则开发了“科学认读”“儿童与绘本”“新体系律动”等游戏课程。

童创凸显课程核心价值。给予儿童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通过一系列课程满足其好奇心。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儿童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唤醒每一个儿童的个性选择、个性体验和个性创造。“STEAM课程”以多学科融合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开发了“小人国微电影”“博物馆之夜”“降落伞的奥秘”等开放性主题课程,启发学生学会制作与创造、学会表达与展示,从教育的接受者向教育的创造者转变。例如,“小人国微电影”历经4周时间,以“微电影”为工程任务,开展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相融合的项目研究活动。每次课程,有8位老师同时开课,采用跑班的学习形式,小组成员4~5人,组员之间合理分析和统筹规划,并肩作戰,通力协作。学生们从编写故事、布置拍摄场景,再到进行微镜头拍摄、编辑合成,最后完成2~3分钟的微电影制作。“小南狮戏剧课程”则是结合生活与学习体验,融入中国梦、核心价值观文化等多种元素。学生自编自导自演,通过生动的创造性表演激发潜能、释放灵性,展现大爱之心,人性之美。

(二)以理性母爱重塑教师形象

教师是生长的职业,教师本身需要发展。“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发展到今天,教师的母爱已由自然母爱走向理性母爱。理性母爱促使教师能够基于童心、行于爱心,以关怀与爱的教育艺术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也使得自身的专业发展达到更高境界。

以教师的智慧描绘自我新形象。教师阅读斯霞的故事,精读斯言斯语、斯人斯事,了解斯霞老师的教育教学细节,学习斯霞全心全意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品质;宣讲教师自己教育爱的经历,分享和传播优秀的师德故事;参与学校的课题、市区个人课题、项目规划研讨等课题研究活动,提升专业素养;通过“微团队”“互联网+”“读书漂流”等形式开展系列的学习研讨活动。其中“互联网+”的“师德建设”中包括“心怀大爱”“精于日常”“醉心教育”“深耕课堂”4个板块,每个板块又包含若干项目,例如“家国情怀”“关爱学生”“追求卓越”等近12项。此平台从教师的职业道德、知识素养、能力素养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自我跟踪与评价,拓展了教师形象建设的研究空间,让教师在自我经营、自觉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智慧的教育践行者,成为有思想、有水平、有个性的斯霞式教师。

以制度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基于“童心母爱”教育思想,构建“多元一体”的管理机制,促进不同层次教师得到最优化的成长。建设融合高校、各级教科研组织等培训资源、集培训、教研为一体的管理部门;创建“学习共进组”,包括“附小未来一班”、“附小未来二班”、入职培训、专业课程、班主任培训课程等分岗位、分职龄、分学科、分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打造发挥名校长、名教师作用的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申报国家一般课题、斯霞教育思想研究所、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等;联合十余所“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联盟校定期开展“斯爱论坛”活动,为教师们搭建理论研究和学习的平台;制定“霞光杯”“斯霞式教师”“杏坛百花”等评价激励方案,并结合网络平台对教师综合素养进行全面的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兒童立场创新队伍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秉持以儿童立场整合来自儿童、家长、管理者以及教师本身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种期待,创新教师评价体系,凸显儿童对教师发展的审视作用。无论是“缤纷童年,大爱人生”的“原色课程”,还是“为生长而教”的“爱的课堂”,其实施的过程,就是发展童心、培育爱心、彰显对儿童成长立体关怀的过程。例如“爱的生长课堂”教学评价表由“尊重”“赏识”“支持”三个维度构成,“对待学生和蔼可亲,能让学生感受到师生平等”“放手让学生先思先试,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考与发现”“引导学生关注知识间的联系,促进知识建构”等评价细则,充分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的视角观察教育教学行为,改变教师教学观念,从而促进教师德性与素养的发展。

(三)师生共进,构建爱的生长课堂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为学生人生精彩奠基,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生长特质”为价值追求,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能力的持续发展。

“小研究”学习让课堂生长有根基。“小研究”学习指儿童带着研究的视角和眼光,以一系列富含“研究”意蕴的小问题为抓手,进行自主探索和发现的学习活动。“小研究”学习给儿童的就是一个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和发现世界的机会,并借此让其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进而在学习中敢于分享、乐于分享[11]。课前自主性研究力求让儿童以研究的姿态拥抱将学内容,实现整体感知、敞亮思想,带着对分享研究成果的期待,满怀自信地进入课堂场域。课堂协同性小研究是由教师在课堂学习中聚焦具有挑战性的核心知识,学生现场通过独立思考、伙伴商议及教师的适时点拨,生成有深度的内容。课后拓展性研究是在课堂结束时由教师抛出,用小研究的形式将学生的视角向课外延伸,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之上,引发质疑、探究和思辨,让学生在强大的思维诱惑力中持续沉浸于学习的乐趣中。借助“小研究”学习,实现了“边教边学”“互学互教”“教学相长”。

“三小”“四一”让生长充盈爱意。立足于儿童的天性,让爱回归课堂,让积极情感伴随学习。学校着力于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出了“小研究”“小伙伴”“小游戏”的“三小”学习方式。尝试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法,遴选和筛滤“最有价值”的知识、“最有力量”的思想,给学生留下“带得走”的东西。朝向学生“智慧”与“精神”的完整和谐共生,追求儿童“活泼泼”的生长状态,促进儿童身心自主生长、自然生长、自由生长。在学习方式的具体操作上,注重发展儿童的自主参与、体验、发现和评价,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潜能。每节课至少有“一次当小老师的机会”“一个思维开放的问题”“一次学生的自主活动”“一次学生的自主提问或质疑”的“四个一”教学举措的实施,创设了一个竞争与合作同在的支持环境,积极培育会倾听、善思考、爱发言、能合作的儿童。

“乐评嘉年华”让生长成就未来。教育评价最终目的在于不断促进评价对象的成长,使其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均衡发展,形成健全人格。乐评嘉年华以“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托,为学生创设一个实景式情境,通过基于问题和任务的测评来全方位考查学生考查学生。以二年级为例,活动主题是“‘童心’森林联欢会”,学生们化身森林中可爱的“小动物”、教师化身为森林中的“小南狮”裁判员,在较为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口头交流、全面观察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自然探索等多方面智能以及情感态度。这样的评价方式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力求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弥补纸笔测验的局限性,为其终身学习描绘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由“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孕育、生发与生长,可以窥现文化的生长,离不开环境的孕育,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发展。“童心母爱”,因为它的“根深”与持续生长的“枝壮”和“叶茂”,必然会成为中国教育永远的骄傲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5][9]斯霞.斯霞文集(叁)[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3,7-8.

[2][4][6][7]斯霞.斯霞文集(壹)[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152,5,109.

[3]胡金波.斯霞:给孩子带得走的美好[J].北京:人民教育, 2016(6):67.

[8]朱小蔓.童心母爱:永不熄灭的教育精神——纪念斯霞诞辰100周年[J].课程·教材·教法, 2011(2):25.

[10]斯霞.斯霞文集(肆)[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97.

[11]曹海永.“爱的课堂”理念下学习方式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 2017(9):70.

责任编辑:颜莹

作者:余颖

第3篇: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导被引文章的统计分析

摘 要:作者以CNKI引文数据库1993—2015年间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导的被引用文章作为分析样本,通过对其总量及其时间分布的定量研究,管窥该学科的研究规模与发展态势。同时,对高频被引文章的研究主题进行定性分析,以获取该学科发展的演进情况,了解当前该学科研究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导;被引文章;统计分析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导被引文章的定量研究

本研究选择CNKI引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被引第一作者”作为检索项,选择1993—2015年为时间样本,分别使用82名博导的姓名为检索词,以精确匹配的方式进行全文检索。这里有几点需要做出说明:第一,由于我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于1993年正式获批,因此我们选择1993年作为检索的时间起点。第二,以博导的姓名作为检索词,会存在重名的问题。为此,对于重名率较高的博导,我们增加了“被引作者单位”作为第二检索项,再次进行高级检索。历史地看,有些博导所处的单位可能不止一个,我们在检索的过程中也尽量做到不遗漏。另外,我们还对检索出来的文章,进行了大致的浏览,将与教育技术学专业“明显无关”的文章加以排除,尽量保证检索的结果客观准确。

检索结果显示,1993—2015年间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导的被引文章共有2236篇。年度文献被引用的数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科(领域)研究的进展状况和某个时间段的研究水平。因此,我们对这2236篇文章作了时间和时段上的统计,分别如图1、图2所示。

从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1993—1998年间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导的被引文章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综观这个时间段的被引文章,大约一半的主题与“教学媒体”“教学设计”“多媒体”“网络教学”“教学改革”等关键词密切相关。毋庸置疑,作为显性技术的现代媒体技术是最先进入教育技术视野的,并成为教育技术学发展的标志。正如南国农先生所言:“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最大特色,是我国电化教育与外国的视听教育或教育技术等的最大区别之处。”[2]因此,博导们在这一时间段的被引文章也基本反映了上述的观点。但是,他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又明显超越了物化的“媒体论”,即认识到教育技术不仅要重视教学媒体的使用,还应关心教学传播的整个过程和模式,以切实引发教育教学的变革。因此,其被引文章的主题频繁关涉“智能形态”的媒体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技术。这也符合尹俊华先生《教育技术学导论》对教育技术的定位,“广义的教育技术……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3]。

除去1999年出现的小波动,2000—2003年间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导的被引文章又呈现出更加快速、持续的增长态势,这与我国政府对教育技术的重视不无相关。1998年5月18日,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为《中国教育报》创办的“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题新闻版撰写“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文章,“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热情关心与支持‘制高点’,为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4]。2000年10月25—26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陈至立在会上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报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5]2001年,在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6]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导紧紧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分别就“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类文章的数量节节攀升,被引数量自然也就进入了一个高峰期。2004—2010年被引文章有着小幅度的起伏,但整体来看可以认为这是一段平稳期。

自2010年开始被引文章的数量有下降的趋势。这一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其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012年3月教育部颁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这一描述进行了具体细化和落实。其中多次提及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如“整合设立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以多种方式设立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发、推广项目,支撑适应中国国情的教育信息化技术自主创新、经济可行的特色装备研发与推广”[7],又如“设立教育信息化科研专项,深入研究解决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和核心共性技术”[8]。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加入了教育技术学的博导队伍,有效提升了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如依托华中师范大学组建的“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研发、产品推广、产业示范的重要基地,代表了国内教育信息化领域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的一流水平。该中心具有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其十余名博导大都是来自计算机领域的优秀学者。遗憾的是,这类博导的文章基本被SCI、EI等外文数据库收录,仅有少量被CNKI引文数据库收录。我们认为,这是造成该时间段内被引文章的数量明显下降的可能原因之一。另外,与“文献老化”也不无关系。博导们在早期发表的文章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其内容日益变得陈旧过时,失去了作为科学情报源的价值,因此越来越少地被引用。美国科学家、科学计量学奠基人普赖斯的研究表明,“文章被引用的峰值是该文章发表后的第二年,即当年所发表的文献,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大部分都是前两年发表的”[9]。因此,2014年开始被引数量出现直线下降的态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章的被引峰值尚未到来,应在2015—2016年,而本文统计的截止时间为2015年10月9日。

图2以1995—2014年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导被引文章为统计样本,每5年为一个时段(由于1993年、1994年和2014年的样本较小,为了统计的方便,这三年的数据忽略不计),比较文章总量在各时段的分布情况。1995—1999年间,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仅有3个,博导人数不足10人,被引文章共计204篇。2000年以来,随着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相继设立,博导的人数随之增加,因此其被引文章的总量也呈现出倍数增长的趋势。如2000—2004年的被引总量是1995—1999年的3倍,2005—2009年是1995—1999年的4倍。然而,2010—2014年这5年却略有下降。除了“文献老化”导致被引减少,还由于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需要,一批计算机、心理学等专业的博导加盟教育技术学专业,而他们的大部分文章又不在我们的统计范围之列。总的来说,随着教育信息技术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导围绕教学媒体与教学改革、教育资源开发与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创新等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受到了较多的关注。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导被引文章的定性分析

2236篇文章中,被引100次(含100次)以上的文章共有142篇,我们将这些文章界定为高频被引文章。通过对这142篇文章的题名、关键词、摘要等进行分析与整理,列出表1:

(1)教育(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与管理。这一主题可以进一步细化成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开发与应用,MOOC与微课的建设,教育(学习)资源的管理与共享机制等几个模块。涉及这一主题的高频文章共23篇,所占比例最大,文章作者也较为分散,其中有五六位博导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对于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有博导主张“主导—主体结合”的教学设计理论较多适用于网络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而在开发的过程中则要关注MultiAgents、XML、GRID、NLP等先进技术。另有博导认为在网络课程的开发中应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或教学设计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于网络课程的设计,则要遵循个性化、合作化、多媒体化、交互性、开放性等几条原则。关于MOOC与微课的建设,有博导对MOOCs 的本土化展开讨论,结果表明:“MOOCs时代下的教育不再局限于让学生跟随知名教授学习,还在于它通过对海量用户数据进行精密分析后的结果反馈、课程完善、应用生成、个性化教育发展,这才是MOOCs对传统教育的颠覆之处……在本土化过程中,嵌入学习分析技术的 MOOCs是未来的发展趋势。”[10]还有博导对微课的建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思考,包括微课的“十大特征”、微课建设的“五大问题”与“五大策略”、微课摄制的“五个环节”、好微课的“五个关键”、管理者的“五个对策”等。关于教育(学习)资源的管理与共享机制研究,有博导提出了未来教育资源管理模式的两大发展趋势,即自扩充式教育资源库系统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资源服务体系。[11]而且该博导持续关注该主题,继而又提出“学习元”的概念,并认为“学习元”可以为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共享提供很好的理念支撑和技术保障。[12]还有博导阐述了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建立的要素和程序等问题,并以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作为个案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13]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涉及这类问题的高频被引文章共16篇,主要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意义、方法和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博导们几乎达成了共识,即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14][15],为学生打好全面的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文化[16][17][18]。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和策略,有博导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学科的课程性质有关,针对不同的学科将有不同深度与广度的整合。如: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是学习工具;信息技术是课程内容;信息技术是多学科渗透的通道。[19]还有博导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既然如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当然应该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否则将会迷失方向,把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变成纯粹的技术手段运用与操作。[20]

(3)网络教学模式研究。这类研究的高频被引文章共有15篇,主要讨论了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及其评价。早在网络教学流行的初期,有两位博导联合发文[21],介绍了基于Internet的五种教学模式及其实现的基本原理,引起较高的关注率。随后,又有博导对网络教学的模式进行反思,提出了在线学习和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22] [23],另有博导提出基于Web的协作学习模式[24]。关于网络教学的评价,有博导设计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评价模型,从评价的对象、方式、要素和过程等几个方面对网络教学的评价进行了阐述。[25]还有博导探索了一种新的评价模式,即“用多元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注重学习的教育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开展动态评价;借鉴文件夹评价,创立学生电子作品集” [26]。

(4)建构主义与教学变革。涉及这类问题的高频被引文章共有12篇,其中某位博导的文章就占了10篇,而且他的《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一文被引证了2412次,他的《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也得到了较高的引证,因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关注。事实上,这位博导两篇文章的主旨都在于把建构主义思想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引发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的深层变革。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换句话说,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27]可以说,将建构主义引入教育技术学领域,是这位博导首倡的,并吸引了大批研究者的关注,在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5)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信息化”的提法开始出现。联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并成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主题之一。[28]这一主题的被引文章共有11篇,其中某位博导的文章就占了6篇,而且他的《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一文被引624次,属于该主题被引率最高的文章。在该文中,他的贡献主要是厘清了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与特征,并提出了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几点建议[29]:要全面地认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要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改革,要学会信息化教学设计。另外,该博导还分析了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并认为:“技术文化的整合对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来说是一种后发制人的赶超策略”[30]。近几年,该博导聚焦智慧教育,并认为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境界和新诉求。另有博导从多个方面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全面解读,包括教育信息化的起源、定义、特征、本质、目的、范围、层次、政策规划、要素和意义等。

(6)教学设计与课程设计。这一主题的被引文章共有11篇,主要关注信息技术或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与课程设计的新发展。有博导从宏观方面对网络时代的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进行讨论,更多的博导则从微观视角开展具体研究,如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PBL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等。

(7)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与学科建设研究。整体来看,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与学科建设依然薄弱,甚至某种程度上存在“学术合法性”危机。[31] 因此,这一主题理应受到高度关注。遗憾的是,这一主题的高频被引文章共有10篇,仅占7%,而且这些文章主要出自两三名博导之手,说明这类主题并未在教育技术博导中形成一定规模的研究队伍。有博导指出,“教育技术学最深层的理论基础是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32]。之后该博导又对该主题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并“从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角度,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学科演变发展的历史研究,专业发展的规范与创新,理论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主要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理论研究的突破口与生长点,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创新等学科建设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和审视,发表了一系列深刻而独到的见解”[33]。另有博导指出,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建设“必须走摆脱依附、自主创新的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的实质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34]。

(8)远程教育。这一主题主要包含两大模块:远程教育的趋势研究与远程教育中的交互研究。有博导从学科、技术、学习支持服务、合作、运作、办学与服务、教学模式、管理、决策、战略等方面对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做了全景式的“扫描”。还有博导指出,适用性学习是远程教育模式发展的大趋势。远程教育中的交互研究主要出自一位博导之手,他对“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梳理了远程教学中交互规律的研究现状,并构建了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

(9)新技术支持的教与学。在新兴技术的支撑下,形成了多种全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这类研究主要对移动学习和教育游戏进行了探索。关于移动学习,博导们的高频被引文章主要涉及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以及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等。关于教育游戏的高频被引文章仅有一篇,其主旨在于对“娱教技术理论”进行全面解读,并认为:“关注并投入娱教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则是为教育技术开辟了一个新领地,对于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5]

(10)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关涉教育技术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引发教育变革的高频被引文章共7篇。其中某位博导的文章就占了4篇,其观点颇具代表性,受到高度认同,他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36]他还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最基础的素质”[37],而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11)信息技术(素养)教育。这一主题的高频被引文章共有5篇。某博导参照有关心理学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将信息素养解析为有机的六个部分: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8]还有博导在厘清信息素养的概念及其结构的基础上,对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建议。[39]再有博导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基于“整合”层面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观点和一种基于本观点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40]

(12)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涉及这类研究的高频被引文章共4篇,其中某博导的文章就占了3篇。这位博导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目前我国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状,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实施方法。[41]后来,她指出运用信息技术支持的FIAS评价工具进行课堂教学的量化评价并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42]最终,她主张将实践、反思和研究密切集合起来,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实现模式。[43]

(13)其他。我们把剩下的不好归类的高频被引文章统归为这一类,共13篇,所占比例为9.2%,其主题较为分散。

三、结论

根据以上的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我们把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导被引文章的总体情况概括为以下几点:

(1)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导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脉搏与国家政策开展相关研究,其被引文章的总量具有一定的规模,且呈现倍数增长的趋势。说明该学科发展迅速,不仅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体系,而且研究水平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其学术影响和社会地位大幅提升。

(2)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导的高频被引文章,其研究主题大都是学科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但部分文章的落脚点仅是某项新兴技术的介绍,或是国外研究成果的述评。毋庸置疑,这类研究对指示学科的发展方向颇具启发性意义,但也往往“遗忘”了相应的本土化研究,而且其理论程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3)总体而言,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导都有2—3个较为持续的研究方向,因此能够对某些问题开展持续研究,进而凝聚在某些领域的独到见解和实力。但通过对高频被引文章进行定性分析发现,有些博导的文章主题在若干年内缺乏变化,且内容上尚有重复的现象,没有太多的创新性拓展,应予以重视。

(4)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导高频被引文章的研究主题,多集中于应用研究或实践研究,理论研究偏少,这当然与教育技术鲜明的实践取向不无关系。正是由于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教育技术学显得不成熟甚至存在“学术合法性”的危机,并由此造成在教育学科群中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因此,在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与学科建设的研究方面,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何小清.引文分析法及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2001,(4):192-202.

[2]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8.

[3]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

[4]陈至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1998-5-18.

[5]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DB/OL].http://www.edu.cn/20020327/3023659.shtml,2015-11-2.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DB/OL].http://www.edu.cn/20010926/3002911.shtml,2015-11-2.

[7][8]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DB/OL]. http://www.edu.cn/html/info/10plan/ghfb.shtml#fb03, 2015-11-2.

[9]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4.

[10]顾小清.MOOCs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对[J].远程教育杂志,2013,(5):3-10.

[11]余胜泉.教育资源管理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3,(9):96-99.

[12]余胜泉.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2009,(2):47-53.

[13]丁新.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分析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3,(10):9-14.

[14][16]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4):39-43.

[15][17]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2,(2):53-55.

[18]李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意义及原则[J].电化教育研究,2004,(5):58-62.

[19]郭绍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7):20-23.

[20]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7-15.

[21]余胜泉,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1998,(4):58-61.

[22]李克东.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23]余胜泉.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究,2005,(10):50-56.

[24]黄荣怀.基于Web的协作学习系统模型[J].中国远程教育,2001,(5):42-47.

[25]余胜泉.基于互联网络的远程教学评价模型[J].开放教育研究,2003,(1):33-37.

[26]张倩苇.网络环境下学习评价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02,(2):53-55.

[27]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28][31]张刚要.基于共词分析的教育技术学学科结构可视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2):6-11.

[29]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J].中国电化教育,2001,(2):5-8.

[30]祝智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2):11-19.

[32]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1999,(2):3-7.

[33]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9):26-36.

[34]南国农.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6,(1):6-9.

[35]祝智庭.娱教技术:教育技术的新领地[J].中国电化教育,2005,(5):11-14.

[36]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1999,(1):3-10.

[37]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0,(6):3-7.

[38]李艺.信息素养详解[J].课程·教材·教法,2003,(10):25-28.

[39]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2):9-14.

[40]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6):51-54.

[41]顾小清.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2-18.

[42]顾小清.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分析技术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4,(7):18-21.

[43]顾小清.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5,(3):5-8.

(责任编辑 乔磊)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jor Doctoral Supervisors’ Quoted Articles

ZHOU Shuxian1,ZHANG Gangyao2

(1.Audio-visual Education Center of Jiangsu Province,Nanjing,Jiangsu,China 210013;

2.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Nanjing,Jiangsu,China 210023)

Key word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jor doctoral supervisor;quoted articles;statistical analysis

作者:周书贤 张刚要

第4篇:关于母爱的文章

芳 草 斜 阳

有了斜阳的倾情爱抚,芳草便显得更加朝气蓬勃;有了芳草的真心感恩,斜阳便显得更加金光耀目。——题记在璀璨的华夏文明造就的无数词语中,有一词称为“舐犊情深”,不可思议的是这的的确确在真实生活中上演了!

李国栋曾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儿,但“天有不测风云”,他的女儿被重度烧伤,所有看过她病情的医生都表示无能为力。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知道了用舌头舔舐可以促进伤口愈合。他如获至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每天忍受着成百上千次舔舐动作带来的种种不适,因为女儿的病愈成了李国栋舔舐的最大动力!

奇迹出现在六年之后,12岁的女儿身上再不见了一处伤口,都是新生的肌肤!这就是父爱,斜阳的执著使“金石为开”,书写了这部父爱神话!

父爱如山,母爱难道不伟大吗?母爱有时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比如陈玉蓉——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母亲。

在已过去的7个月里,这位母亲每天花大部分的时间走路——每天10公里。她希望借此减肥;但并不是为了什么光鲜的目的,而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儿子。她儿子正等待她捐出部分的肝脏来救治某种先天性疾病。前提是,她必须先治愈自己的脂肪肝。她拒绝了丈夫捐肝的要求,独立承担这份责任。她的理由冷静而现实:丈夫需要养家。

陈玉蓉走的并不只是一段艰辛的路程。事实上,这段路更有点平淡和乏味。有时是凌晨,天还没亮;有时是夜晚,需要借助微弱的灯光辨路。

无论何时何地,她像上了发条,笔直而有力地暴走着。

微阳默默无闻的感召,带给我们的是心灵上的感化,而我们这些芳草呢?

小黄凤是尽善尽孝的典型,她的父亲高位截瘫,生活无法自理;母亲也离家出走了;还有一个失明的祖母。但是,小黄凤选择了坚强,撑起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她个子不如灶台高,就踩着板凳做饭,不是米饭就是清水煮面,仅一道咸菜。在她的一天里,除了做家务就是照顾父亲及祖母。后来她一人钉出个木板床,用布带子拴上,瘦弱的肩膀拉着父亲进京看病。她的孝心感化了别人,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她父亲一天天好起来了。

“感恩所至,金石为开。”凡事皆要学会感恩:感恩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恩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恩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渡过难关;感恩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恩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恩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化开你的蒙昧„„

而父母就是生育你、帮助你、关心你、教育你的人!父母之爱好似那和煦的斜阳,让我们以“寸草之心”回馈那“斜阳之爱”吧!

第5篇:关于写母爱的文章

叩请您原谅

我在县城上中学,一次母亲来给我送毛衣,她在教室 的墙角等我下课,我看着母亲很不耐烦的问她干吗来了 ,她从旧书包里拿出毛衣递给我,说天冷了,给你送毛 衣,只几句话,说完就走了。

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我就觉得同学们对我的眼神不对 ,都在耻笑我,这种感觉没有根据,却一直困扰着我。 我把责任都归咎于母亲的矮小和高高隆起的背。之后母 亲的问答我都是很敷衍,或者不答,母亲觉察了我的变 化,也不再追问。

读高中了,离家更远了。有一次,一个老乡来找我, 说有事,我跟他走出校门的一个拐角处,看到了母亲, 瘦弱的身躯裹在洗得发白了的有点大的衣服里,眼睛向 着学校的方向寻找着,母亲看见了我,向前跨了几步又 停下来。等我走到跟前,才说:搭邻居家的车来的,卖 了些鸡蛋,说着从口袋里小心的摸出一把叠的整齐零钱 递给我说,这是五块钱给你,嘱咐我买些菜吃... ..., 还没等母亲说完,我说:“知道了”,说完转身跑了。

大学的时候,离家很远,母亲没有来过。她托别人给 我写了很多信,大多内容都一样,照顾好自己,多穿衣 服,别舍不得花钱等等。我觉得母亲特唠叨。

一次看过一部泰国片:一个单身母亲,给人家干活赚 钱养活孩子,她吃了很多苦,孩子病了,她卖血给孩子 治病,她终于累垮了,却又遭受族人的愚昧和血腥的处

罚,为了驱逐魔鬼,用荆棘放在这个可怜的母亲身子底 下,那母亲凄惨的呻吟,令我泣不成声。

亲爱的娘啊,美丽的母亲,以前是儿子不对,儿子在 此叩请你原谅。

第6篇:关于母爱的好文章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冰心《繁星 春水》 毕淑敏《母爱的级别》

有人说,爱是与生俱来的。母爱是我们理解爱的最好的范本和老师。

我以为,错。爱是需要学习,需要钻研,需要切磋,需要反复实践,需要考验,需要总结经验,需要批评帮助,需要阅读需要讨论,需要提高需要顿悟„„总之,需要一切手段的打磨和精耕细作的艺术。

与生俱来的只有动物的本能。人的爱,超越了血缘、种族、国界,它辽阔的翅膀抵达宇宙的疆界,这是地球上任何一种动物不可能天然辐射的领域。所以,爱不是如同瞳仁的颜色和身高的尺度,是一串基因决定的先天,而是后天艰苦磨琢的成长之丹。

印度狼孩的故事,是一个动物母爱的典范之作。有时想,假如是一个人类的母亲,得到了一只狼的幼崽,将会怎样?一般情形下,怕是不会用乳汁哺育它长大的吧?这不但说明了母爱是盲目的,还说明如果单纯比较母爱的浓度,也许人还不如一只动物。有人会说,狼长大了,会咬人,谁敢喂它?那么,一只小鼠,就会有人类的母亲用乳汁哺育它吗?答案也基本上是否定的。

母爱并不是爱的高级阶段,因为它仅仅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人类的婴儿接受母爱,是被动和无意识的。在感知的那一方面来讲,母爱首先是物质的,是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母亲的乳汁和精心呵护,小婴儿根本就无法生存。所以,母爱的早期阶段是分割界限不清晰的融合,它具有多方面付出的照料性质,高级阶段则升华为分离和精神的构建。世上有许多母亲,可以把属于动物本能的那一部分做得较好,就是可以完成对子女的衣食住行的补给维护,但是对高级部分,就是超越一己,博爱人类--从血缘分离弥散扩展和广博的爱,就未必能及格以至优秀。

我们不时地听到某个母亲,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竟把自己的亲生孩子殴打致死的事情。这是爱吗?很多人说这不是爱,因为他们本能地拒绝承认这是爱,在他们眼中,爱是纯正和没有任何杂质污染的,包括爱是不能有失误的。但我想说,假使把那位死去的孩子复活,问他或她,你的妈妈是否爱你,我想,他和她带着满身伤痕,也会说,妈妈爱„„

因为母爱的初级阶段,就是如此盲目和自怜自恋的。她很可能不尊重孩子,难以清晰地界定孩子是另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她把自己的感受和期望,强加在一个与她完全不同的人身上,就会酿成悲剧。这不但是生理上的,还有更深的心理上的痕迹。我要说,很多成人的家庭不幸和性格缺憾,追溯起来,都和母爱只停留在地基阶段,未能完成向高级阶段的转化有关。单纯的低级的母爱,是泥沙俱下,糟粕与精华并存的原始状态。

在母爱的高级阶段,母亲要高屋建瓴地完成与孩子的分隔。她高度尊重生命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帮助一个新的生命走向灿烂和辉煌。这种境界,即使是一个潜质优等的母亲,如果不经过修炼和学习,也是不容易天然达标的。如果将它比作一座关键的闸门,我们将忧虑地看到--无数的母亲被隔绝在门的这一边,只有少数优异的母亲,才能跨越这对她们自身也充满挑战的门槛,完成爱的本质的升华。

既然母爱里包含着如此分明和严格的界限,我们有什么理由坚持--母爱就一定是我们接受爱的完善楷模呢?

所以,我宁可说,爱是没有天造地设的老师的,爱又无法无师自通。爱很艰巨,爱要我们在时间中苦苦摸索。

孩子和树

从前有一棵树,她好爱一个小男孩。每天男孩都会跑来,收集她的叶子,把叶子编成皇冠,伴起森林里的国王。男孩会爬上树干,抓着树枝荡起秋千,吃吃苹果。他们会一起玩抓迷藏,玩累了,男孩就在他的树荫下睡着。男孩好爱这棵树„..好爱喔!树好快乐!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男孩长大了,树常常好孤单„..

有一天男孩来到树下,树说:来啊,孩子,来,爬上我的树干,抓着我的树枝荡秋千,吃吃频果,在我的树荫下玩耍,快快乐乐的。

我不是小孩子了,我不要爬树和玩耍,男孩说,我要买东西来玩,我要钱。你可以给我一些钱吗?

「真抱歉,」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频果。孩子,拿我的频果到城里去卖。这样,你就会有钱,你就会快乐了。」

于是男孩爬到树上,摘下她的频果,把频果通通带走了。

树好快乐。

男孩好久没有再来„„树好伤心。

有一天男孩回来了,树高兴地发抖,她说:「来啊,孩子,爬上我的树干,抓着我的树枝荡秋千,快快乐乐的。」

「我太忙了,没时间爬树。」男孩说

「我想要一间房子保暖,」他说。

「我想要妻子和小孩,所以我需要房子,你能给我一间房子吗?」

「我没有房子,」树说「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不过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去盖房子,这样你就会快乐了。」

于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树枝,把树枝带走去盖房子。

树好快乐„.

可是男孩好久都没有再来,所以当男孩再回来时,树好快乐„.快乐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来啊,孩子,」她轻轻地说「过来,来玩啊!」

「我又老又伤心,玩不动了,」男孩说「我想要一条船,可以带我离开这里,你可以给我一艘船吗?」

「砍下我的树干去造船吧!这样你就可以远航„.你就会快乐」

树说于是男孩砍下她的树干造了条船,坐船走了。

树好快乐„..但不是真的。

过了好久好久那男孩又再回来了。

「我很抱歉,孩子,」树说,「我已经没有东西可以给你了„..」

「我的频果没了。」

「我的牙齿也咬不动频果了,」男孩说

「我的树枝没了,你不能在上面荡秋千„..」树说。

「我太老了,没有办法在树枝上荡秋千,」男孩说。

「我的树干没了,你不能爬„..」树说

「我太累了,爬不动的。」男孩说

「我真希望我能给你什么„.可是我什么也没了。我只剩下一块老树干。我很抱歉„„」

「我现在要的不多,」男孩说。「只要一个安静可以休息的地方。我好累好累。」

「好啊!」树一边说,一边努力挺直身子,「正好啊,老树根是最适合做下来休息的。来啊,孩子,坐下来,坐下来休息。」

男孩坐了下来,树好快乐„„„.

那棵树就好象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就好象那个小男孩。小时候,我们总是围绕在爸爸、妈妈的周围玩耍。渐渐地长大后会离开父母的身边,而且不常回来,而且每次回来就是不快乐的时候;不然就是有什么需要的时候,而常常父母都会把他们身上最好的、最符合我们需要的东西交给我们。而这时,我们总是拿了东西转身就走,留下渴望我们留在他们身旁的父母。凝视着渐小的背影,虽然如此,他们在心中却是不断地说着“希望他会快乐,祝福他一路上顺利、平安”而当我们累而他们就伸出双手怀抱着我们,让我们安稳地在他们的怀中休息,不受吵闹。我们对他们“予取予求”,不但如此而且还都“美梦成真”但是他们却都〝无怨无悔〞,而且还〝不求回报〞他们有这样子的义务对我们吗?没有。那又为了什么使他们这样做——只因为爱。我想只有爱的力量才那么大,而我们摸摸自己的心,我们是以什么样的〝爱〞去回馈给他们呢茶来伸手、饭来张口?动不动发脾气?把在外受到的委曲都发泄在他们身上?当他们孤单的时候我们在哪里?当他们需要我们时候我们在哪里?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第7篇:母亲节感恩母爱的文章

母亲节,谁的眼泪在飞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高尔基

问世间有最纯洁的爱吗?我想有,那便是母爱。一种不搀杂任何杂质的爱……

五月的天,蔚蓝深邃,五月的地,万物滋长。我们赞美五月的母亲节,我们歌唱五月,歌唱母亲的博大、无私、神圣的母爱……

在世间万种美丽的柔情中,母爱往往是最动人的一种。母爱质朴,因为它心清如水、原汁原味。母亲平凡,是因为她们普遍;母亲伟大,是因为她们拥有与众不同的情怀!母亲的情怀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我说不出来,可是一想起母亲的情怀,心中便会有无限感慨,多少模糊、朦胧的场景在我脑中浮现,多少心酸甜蜜的感觉涌上心田,多少滚烫的热泪打湿襟衫……其中一切的一切何止是依稀仿佛?这一切的一切又何止让我仅是汗颜?我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泪,任它肆意的滑落。

时光如水,年华易逝,似水流年淡去我们多少回忆,却始终不改母亲对我们的满怀深爱的情怀。莺归燕去,春去秋来,容颜渐逝,白发成霜。儿女在一天天长大,离开了家门,母亲却在一天天老去,在家独享孤独。然而母爱是慷慨的,它从不计较这些,她送走了春露,送走了秋霜;留给了晨曦,留给了暮霭;而惟独忘却自己。母爱无言,任我用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对这份沉甸甸的爱的感激。母爱无声,看不到、听不到、也摸不到,在心灵深处,却又无处不在。它让所有的语言暗然失色*,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最轻松的休憩,让思绪的潮水涌入灵魂。母亲默默的付出,耗费了青春,却没有丝毫的怨言,也没有得到丝毫的回报,岁月的沧桑却在她面孔和头发上留下了印记,使我更加感叹于岁月的无情、爱的伟大!

年年岁岁节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光-阴-荏苒,转眼又快母亲节,这个舶来的节日让人心生感念,很想为母亲做点事,但忽然间不知要做什么事,很想打电话回家,但这么多年来从来没在母亲节打过电话,更不知道怎么开口,心中的那份感激也无法用言语表达,记得去年的母亲节在电话里准备对她说:妈妈节日快乐,但最终还是哽咽着没有说出口。想发短信母亲又没手机,心中的那份情或许只能留在心中,或许这只是自己找的借口安慰自己罢了。如果行动无法实现,我愿意把它长留心中,直到永恒…。。

每年的母亲节,没有和母亲说节日快乐,但是,我没有遗憾。因为,我知道了母亲真正所思所想的。有的只是为母亲给我太多而我却不曾回报的无奈。母亲,你的付出是我一辈子也还不了的情。

母爱在诗人的笔下妙笔生花,在作家文字行间情深意重,在歌手高荡迭伏的声音里飘荡万里。母亲,儿子的文字苍白无力,无法描述你的伟大,也无法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情感。此刻,万语千言,也只能化作一句祝福:希望父母一切顺利,平安快乐,也祝福天下所有父母幸福安康。

第8篇:母爱的文章读后感200字[本站推荐]

母爱的文章读后感200字1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亲亲我的妈妈》。

这本书的作者是黄蓓佳。书中主要人物是:赵安迪、舒一梅。次要人物是:可儿、舒宁静、宝林、赵安迪的外婆、赵安迪的爸爸——

这是一本关于单亲家庭的书,是讲赵安迪的爸爸出了车祸死了。在爸爸的葬礼上被妈妈舒一梅接走了,他将要和妈妈一起生活。从陌生到熟悉,从漠不关心到互敬互爱。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无数的阻碍,最终成为一对相互原谅、相亲相爱的母子。

这本书我明白了:父母每天操心忙碌都是为了我,为我有一个温馨的家。父母起早贪黑的工作赚钱,只为了让我读书,长大以后会有出息。我应该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做力所能及的家物,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我也希望父母们多关心孩子、多和孩子交流,不要因为工作忙与会孩子疏远了关系。母爱的文章读后感200字2

我读了《亲亲我的妈妈》后我知道:安迪是一个被老师 称为赵安迪,被爸爸唤做安宝儿,被妈妈叫做弟弟的十岁男孩。弟弟在爸爸的葬礼上,第一次见到了妈妈舒一眉—— 那个漂亮、像是从照片里走下来的人。这个阴郁的瞬间,命运将弟弟推向一道险峻的崖,崖那一边是散发香橙气味的妈妈舒一眉 ······

这是一部深切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故事。作者直面生活,用充满灵性的笔触,述说弟弟和妈妈相识,相处中的陌生,微妙和忐忑。故事起落有致,扣人心弦,文笔潇洒,俊逸,激荡心灵。

我很喜欢小主人公安迪,他很善良很可爱。

大家有时间要看这本书!母爱的文章读后感200字3

合上书,我的眼睛里闪着泪光《亲亲我的妈妈》是黄蓓佳的一本亲情小说。主人公赵安迪有一些孤僻症,而他的妈妈是一个患有轻微抑郁症的人。

一场飞来横祸的车祸,让赵安迪的爸爸永远安睡长眠,再加上妈妈的抑郁症,母子俩一天的话不超过两句,因此,赵安迪很孤独,他有一个废品箱,里面装满了没用的东西还来引来了老鼠。有一天他的姥姥经过询问,原来他拿的都是妈妈的东西,因为那些东西有妈妈橙香的味道。妈妈经常不在家,他想闻到妈妈的味道。妈妈很受感动,从此母子之间的隔膜就打破了,赵安迪有重新与妈妈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我的生活很幸福,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里,像赵安迪这样的可怜的孩子还很多,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帮帮他,世界才会更美好。母爱的文章读后感200字4

这是一部深切关注单亲家庭孩子小说。

《亲亲我的妈妈》主要讲的是安迪是一个男孩,是一个把老师唤做"赵安迪"、的爸爸叫成"安宝儿"、被妈妈称作"弟弟"的十岁男孩。弟弟在爸爸的葬礼上,第一次见到了妈妈舒一眉,那个漂亮的、像是刚从照片上走下来的人。在她和弟弟之间发生了许多事情······

作家直面当前生活,用充满灵性的温情笔触,叙说弟弟和妈妈在相识、相处中的陌生、微妙和忐忑。故事起落有致、扣人心弦,文笔潇洒、激荡心灵。文中人物的出现,使小说充满了时下的生活气息,也赋予了小说趣味性。母爱的文章读后感200字5

暑假期间,我读了《亲亲我的妈妈》,读了这本书,我感触颇深。

文章讲了:弟弟赵安迪,在爸爸去世后,跟妈妈一起生活,从刚开始的陌生,到逐渐的微妙和忐忑,故事扣人心弦,看了前面就迫不及待想看后面,非常有吸引力,语言也非常有趣。在塑造人物时,也非常细腻。比如:"血爪"张小晨啃指甲的毛病和我一样,说明作者在写作时很贴近生活。

这本书让我明白:单亲家庭的孩子,需要我们更多的关心和爱,他们也需要更多的自信去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才能拥有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母爱的文章读后感200字6

读《亲亲我的妈妈》这本书,我深受感触。里面有两个主角。第一个是妈妈舒一眉,第二个是弟弟舒一眉的儿子。

一开始,舒一眉对弟弟非常冷漠,甚至有时候只顾去上班,对弟弟理都不理。弟弟感觉舒一眉从来不关心他,不保护他。所以弟弟不爱说话,也从不跟舒一眉心平气和的沟通。

后来,弟弟慢慢的发现,舒一眉的爱不是那种直接体现的爱,而是那种需要你去发现的默默的爱,一但你发现,就会觉这种爱非常伟大、神圣。

所以我们要多体谅父母,你只要坚信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父母下班回到家给她他们沏一杯茶,干完家务时,你给他们揉揉背。母爱的文章读后感200字7

读完《怀念母亲》这篇文章,我的感触非常大。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季羡林老爷爷在六岁中丧失了母亲,到德国留学时对生他的母亲和他的祖国母亲强烈的思念。

季羡林老爷爷的命很苦,六岁时就失去母亲,在没有母爱的关怀下,他强忍痛苦去学习,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去学习的。

还有一点,季羡林老爷爷的爱国之心很强烈,不像现在的我们。嘴上说爱国,到国外便把爱国抛到九霄云外,还说外国这好,那好,都想着去国外,在那里安定下来。估计呀,那些爱国心,都变成了外国心了。再看一看季老先生,就连他的日记里也写满对中国母亲魂牵梦绕的句子。

哎,季羡林老爷爷的爱国心是和现代的我们难以对比的。我们应该向季老先生学习!

学习季老先生强烈地爱国心和他对痛苦的忍耐与坚强!

第9篇:关于母爱的演讲:母爱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母爱”。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漫画,幼儿园里的老师问小朋友们妈妈最爱吃的是什么菜,小朋友们的回答是妈妈最爱吃剩菜!。我也曾在报纸上看到过《妈妈最爱吃鱼头》的故事,因为疼爱孩子,家里每次吃鱼,妈妈只吃鱼头,孩子以为妈妈只喜欢吃鱼头,不爱吃鱼肉,每次都乖巧地先把鱼头分给妈妈,甚至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最爱妈妈的事。直到孩子长大了,也成为妈妈的时候,才真正懂得了母亲的爱!

有人说“母爱是山,厚重伟岸”,有人说“母爱像水,温柔敦厚”,有人说“母爱是天,宽广无边”,有人说“母爱是地,将我们高高托起”。我觉得这些说法都很美,但我一直觉得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汶川地震中那位用自己的身体为三个月的孩子撑起一片生命天空的妈妈吗?“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她的这条短信让无数人动容,这个故事最好地诠释了“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母爱就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丰盛的早餐是爱,漂亮的衣服是爱,日日的接送是爱,夜夜的陪伴是爱,甚至连我们最烦的唠叨也是爱。 母爱是一首歌,是一首用心血和生命谱写的歌,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旋律,但主题不变。世界的爱有千千万万种,小爱动人,大爱无疆。所有的爱都值得我们去感受,我们爱亲人,爱老师,爱朋友,爱家、爱国、爱社会。让我们张开爱的翅膀,迎接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上一篇: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方案下一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