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手工制作活动方案

2022-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人手工制作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老人手工制作活动方案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

【摘 要】3-6岁,是幼儿发育的黄金时期,也是孩子一生中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思维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而手工制作这一幼儿园经常开展的活动,有助于幼儿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幼儿在实践操作中不仅增强了动手能力,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开发了儿童的脑力。文章简要分析了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开展的现状,重点阐述了手工制作中幼儿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 手工制作活动;幼儿;创新;思维能力

幼儿教学中,手工制作一直是幼儿比较喜欢喜爱的活动之一,他们可以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按照自己的喜好制作手工,幼儿在此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幼儿创新思维得以开发。文章主要阐述了幼儿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论述了手工制作活动在幼儿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幼师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给予儿童充足的空间,让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拘泥于现实世界,使儿童的个性与共性能够实现有效融合,彰显教育的独特性与全局性。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他们的思维正处于跳跃的阶段,不仅仅是充满童真与幼稚,而且还暗含着思维创造,幼师在开展手工制作活动中,应该善于发现幼儿的创造思维,并加以有效指导,让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够被放大并得到精心培育。手工制作活动是幼儿园最常开展的活动之一,在此过程中,幼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空间,同时要完善活动所需的材料,确保幼儿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中创造思维得以开发。例如: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幼师组织幼儿进行手工《有趣的瓶宝宝》教学时,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轻松的环境,并积极鼓励幼儿利用现有的瓶子材料制作,比如饮料瓶、酒瓶以及塑料瓶等等,幼儿在手工制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幼师对于幼儿的想法必须给予肯定而不是打压,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通过手工制作激发兴趣,并在兴趣的基础上调动思维能力。

二、提供活动所需材料,给予有效指导

幼儿阶段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最佳时期,幼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针对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培养提出这样的观点,要充分调动儿童的所有器官,包括头脑、眼睛、嘴以及双手。对于幼儿而言,他们對于事物的新鲜感就是其创造力的萌芽,而一些奇特的幻想正是创造的源泉,但是这一切都需要幼师的大力支持以及积极鼓励。手工制作就是激发幼儿创造思维的最好实践,幼师在此过程应该为幼儿提供活动所需的材料,并以这些材料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实际推动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幼儿的探索更具趣味性。幼师在开展手工制作活动中应为学生提供相关材料,可以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一些资源,也可以将废物引进活动中,让幼儿能够将废物再利用,促使幼儿养成勤俭的好习惯。

幼师选择手工材料非常重要,这是整个活动的关键环节。例如:某幼师在手工课上引用幼儿比较熟知的事物,即蔬菜,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教学的作用,还能使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更加热爱大自然,更加热爱生活,幼师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蔬菜,主要有南瓜、黄瓜、萝卜、土豆以及核桃等等,这些蔬菜不仅形态各异,而且颜色缤纷多彩,幼师要求幼儿按照自己的思维去装饰这些蔬菜,这能使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有所提升,而且还能激发幼儿创造思维能力,他们会将天马行空落到实际行动上,也许就是一个小小的装饰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正是儿童创造思维能力的体现。除此之外,幼师还准备了相关辅助材料,让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改造蔬菜,将想象付诸于实践动手,幼儿运用各种方式将蔬菜改造成自己喜爱的样子,如切、接、拼、插等,进而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极具创造的作品,如蔬菜娃娃、豆粒毛毛虫等等,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不断开发脑力,并将自身的创造潜能发挥出来。幼儿在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困难,这时教师应该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三、幼师在活动中应该起到指导作用

新课改的实施促使教师角色发生转变,他们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是教学活动的指引者。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的个性不经相同,能力有限,因而对于各种事物缺乏一定的认知力,当他们遭遇困境时,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思想上的鼓励,帮助他们将探索活动不断延伸,增强幼儿探究的兴趣。例如:某幼师在进行“小火车嘟嘟”手工制作课时,对于如何将小盒子进行均匀分配这个问题,幼师首先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如若幼儿无法解决这一难题,幼师可以给予幼儿指导意见,比如可以用尺子进行测量,或是可以采用折叠的方式等,幼儿受到启发之后将会发掘更多的方法将小盒子进行均匀分配,然后将其连接起来组成小火车。幼师在上述案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帮助幼儿解决问题,而且还将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继续延伸,手工制作不仅考验幼儿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幼儿创新思维能力得以升华。

结语:

幼儿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幼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幼儿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手工制作就是一个极好的培养幼儿思维创造力的方式。文章主要论述了幼师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并以具体案例论证所述观点,进一步促使幼儿在手工制作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想象转化为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翟艳.创意美术活动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4).

[2]孙艺闻,崔贺.浅析手工制作与幼儿思维发展的关系[J].科技展望,2014(24).

[3]马建华.尊重本性,鼓励创新——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

[4]胡媛.幼儿手工制作教学问题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21).

[5]郑益乐.创新能力从幼儿抓起——谈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民族教育,2010(06).

作者简介:尹秀淳 女 山东 1984年11月 工作单位:汉中市幼儿园 职称: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幼儿美术教育

作者:尹秀淳

第2篇:手工制作圣诞老人贺卡

圣诞节来临之际不如自己动手制作贺卡吧。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手工制作圣诞老人贺卡,希望对您有帮助。

准备一张长方形白纸,对折。

在左上角写上 可爱版的“Christmas”。

“ Christmas”右边画上圣诞老人。

“Christmas”下面写上中文版的“圣诞快乐”。

给圣诞老人穿上花衣服吧。

接下来就是下半部分的布置了。右边添置一个圣诞树,这个是用剪刀剪小长条粘上去的,有立体感些。

圣诞树左边空着的位置写上祝福语吧。

把这张做好的卡片粘贴到一张彩色的硬纸壳上会更漂亮。

第3篇:手工制作活动方案

林扒镇一初中手工制作室活动方案

手工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课外手工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 现将本学期手工制作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内容:

手工制作

二、活动时问与地点:

七年级

每周一下午第四节

周三下午第四节 八年级

每周二下午第四节

周四下午第四节 九年级

每周五下午第三节 公众开放

每周日14时-16时

寒暑假8时-17时 地点:

少年宫手工活动室。

三、 活动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感知到手工制作的创意空间是无止境的,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和创作欲望。

2、形成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尤其是手眼脑的协调运用。

3、让学生懂得制作与生活学习的相关道理,形成自悟的习惯。

、通过动手制作,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通过艺术美化学生的心灵。

5、 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贯,并通过想象力、

创造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6、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废物利用, 提局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

7、欣赏优秀的手工制作作品,从中体会到手工制作与民族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继承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四、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折纸4课时

第二阶段:拼贴画4课时

第三阶段:布贴画4课时

第四阶段: 剪纸4课时

1.

鼓励式教学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包括在平时生活中),遇到问题后第一反应即“我不会”针对学生的胆怯心理,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把这句话改为“我能行”。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我真棒”!在实践的过程中, 针对学生的进步不断鼓励: 你真棒!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 启发式教学

我们绘画教学的六大模块同样适用于软陶教学。“看一看”首先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实物。“想一想”通过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制作过程以及相关方面的思维扩散。“说一说”让学生说出自己制作的想法,并能编出系列故事。“做一做”通过动手实践,.做出自己的作品。“乐一乐” 学生在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怀有快乐的心情。这种学习 学生永远不会感觉累

1、学习及生活习惯的培养。

2动手能力,手眼脑的协调能力的培养。3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未来社会更需要的是创新人才,因此,挖掘.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受益终生。 4 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 。 我们教学中主张给学生留下的永远是问好, 而不是句号。 让学生在不断探索

5自信心的培养。手工制作,小东西,大成就。学生做完作品,拥有的不仅是作品,更有着满满的强烈的成就感 。 再适时加上老师及家长的鼓励, 让学生感知到原来我真得很棒!

第4篇:手工制作活动方案

榆中县河湾小学手工制作展示活动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一、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小学生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我校专门组织实施小学生手工制作活动。希望通过活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得到有机的结合,有效的发展,培养了学生心灵手巧,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意识观念。

二、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想象。开拓创新,积极思考的能力。希望通过这项活动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领导小组 总 负 责人:金蓉 各班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时间:15周

五、活动安排

1.各班班主任老师统筹安排本班的手工制作。使每个学生参与其中。 2.每班一个主题,学生所需材料自行准备。 3.认真对待,力使作品质量较高。

4.在制作过程中请尽量收集学生完成手工制作的照片。(可以是和家长、同学、老师共同完成的照片)

六、教学方法 1.鼓励式教学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包括在平时生活中),遇到问题后第一反应即“我不会”,针对学生的胆怯心理,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把这句话改为“我能行”。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我真棒”!在实践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进步不断鼓励:你真棒!从而提高儿童的自信心。

2.启发式教学

我们手工制作的教学可采用,“看一看”首先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实物。“想一想”通过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制作过程以及相关方面的思维扩散。“说一说”让学生说出自己制作的想法,并做到条理。“做一做”通过动手实践,做出自己的作品。“乐一乐”学生在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怀有快乐的心情。

七、教学特点

1、学习及生活习惯的培养。

2、动手能力,手眼脑的协调能力的培养。

3、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未来社会更需要的是创新人才,因此,挖掘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受益终生。

4、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们教学中主张给孩子留下的永远是问号,而不是句号。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学会主动学习。

八.作品展示时间

本周五下午第一节课进行全年级手工作品展示活动。

第5篇:手工制作比赛活动方案

南村中心小学2013-2014下学期手工制作比赛活动方案

一: 活动目的:

通过此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从而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二:参赛对象: 4—5年级学生

三:参赛时间: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要求制作相关作品,两个星期后上交作品。统一上交时间为2014年4月10日。

四:作品要求:

(1)作品要体现创新特色,作品的含义积极向上,能够体现小学生健康美好的童年生活。

(2)作品制作材料不限,表现手法不限,可以是纸工、泥工剪纸、雕刻、泥塑、布艺等。

(3)作品大小尺寸不限,在作品背后用标签详细注明:题目、创作意图、班级、作者姓名和指导教师。

五:上送作品数:人人动手制作,然后各班班主任认真挑选5件优秀作品,填好参赛表格后上交学校参评。

六:评委:综艺组长 各位老师

七、奖项设置:

第一名一个,第二名两个,第三名三个

综艺教研组 南村中心小学2013-2014下学期手工制作比赛获奖名单

第一名:(五一班) 黄欣 和 代文清组

第二名:(五一班)第三名:(四一班)陈思思

黄 鑫 和 曾世明组

和 周伊欣

综艺教研组 年4月10日 (五二班)陈亭亭

(五一班)陈(五二班)陈婉婷

2014

第6篇:橡皮泥手工制作可爱的圣诞老人

橡皮泥DIY-我们捏怪兽吧!

漂亮的韩国软陶、橡皮泥DIY手工制作教 缤纷黏土彩泥DIY手工制作 可爱的小黑 橡皮泥手工制作蛋糕图片教程

软陶、橡皮泥手工制作图片—可爱的小鹿D 小学生橡皮泥作品 手工制作玉花瓶 橡皮泥简单手工制作 橡皮泥手工制作鲸鱼 自己制作橡皮泥蝴蝶

幼儿手工橡皮泥制作教程—小小手提包 国外橡皮泥作品 超牛橡皮泥的玩法1

橡皮泥手工制作

和小朋友一起做秋天的布贴画

天气渐渐凉了,昨天落了一夜的雨,早上开窗的时候竟感到丝丝寒意。路边树下,被风吹下许多的落叶,秋天真是到了。前两天跟宝宝一起做了一组布贴画。这些可爱的图案,也穿上了秋天的衣裳。

一家三口

这种布贴画还是很适合跟宝宝一起做的,没什么技巧也不费功夫。等做好了装裱起来,还可以装饰宝宝的房间。 在做的过程中刚好教宝宝认一些秋天的颜色。

再小的布头也有它的用武之地 。那些边角零料还是要保存好,布到用时方恨少呀。

凋零的落叶

第7篇:小学手工制作活动比赛方案

小学1至4年级手工制作展比赛活动方案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特举办春蕾学校小学部1至4年级手工制作大赛,也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更加关注环保,热爱生活。

一、大赛主题:

心灵手巧 创意无限

二、参赛对象:1至4年级全体学生

三、参赛须知:

(一)作品要求

1、作品要体现创新特色,作品的含义积极向上,能够体现小学生健康美好的童年生活。

2、作品制作材料不限,表现手法不限,可以是纸工、泥工剪纸、雕刻、泥塑、布艺、拼图(用各种自然材料),亦可用蛋壳、硬纸板、纸盒、易拉罐、方便筷、塑料管等生活废弃品为原材料的平面或立体手工作品等等。

3、作品大小尺寸不限,在作品背后用标签详细注明:题目、班级、作者姓名和指导教师。

4、作品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也可在家长或老师的协助下完成,切不可买现成品,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二)参赛办法。

1、人人动手制作,各班班主任、美术老师、科学老师进行指导,

统筹安排,并从中挑选10件以上优秀作品(大制作最低5件),代表班级送入展区。

2、利用课余时间及放假时间,按要求制作相关作品。作品征集截止时间为11月底。

(三)作品展示:

1、展示时间: 12月初

2、展示地点: 东边黑板报前彩砖地

3、场地设置:以若干桌子为一排,作为展示台。各班将作品放在牛奶箱内摆放好,牛奶箱统一做成浅口大小,嘱咐作品保管员课间进行秩序及作品的维护。。

(四)评奖办法:

每班设立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三等奖若干名,另设最佳创意奖1名,以喜报形式呈现。

春蕾学校小学部低段组

20

14、

10、15

上一篇:大学英语课程描述英文下一篇:万科誓师大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