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调研工作计划

2022-04-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日常工作中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的重要工具,你在拟写计划时会感到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质量调研工作计划》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教学质量调研工作计划

XX 市党校提升教学质量工作情况 的调研报告

教学质量是党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党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党校姓党”是党校办学的根本原则。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目前基层党校教学质量的现状不能适应当前从严治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当地党政干部对优质培训日益增长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围绕基层党校如何“坚持党校姓党”、“打造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课题,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听课、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了调研。

一、教学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县(市、区)委党校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加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占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大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力度,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受到当地党员领导干部的好评。教学基本情况如下:

(一)办学情况

近三年来,各县(市、区)委党校校内培训人数均在 X人次以上,到各单位、乡镇进行宣讲受众均在 X 人次以上,部分县区达到上万人次。具体来说,XX 县委党校近三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 X 多期,受教育人数达 X 余人;城区区委党校每年都各举办一次科级干部轮训班和农村(社区)两主干“领头雁”培训班,党员发展对象和党务干部培训也相对固定,近几年每年总培训人数近万人次,实现了全区党员干部培训全覆盖。

(二)教学内容 各县(市、区)委党校严格按照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学首要任务,在教学安排中,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不低于总课时的 70%,其中党性教育课不低于总课时的 20%。教学过程中实行承诺制,对本校教师严格加强政治纪律教育管理,外请教师一律签约承诺书,杜绝在党校课堂出现违背政治纪律的杂音。比如,XX 县委党校十分注重科学设置培训内容,结合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既突出先导性,坚持思想引领,又注重基础性,筑牢思想根基,还

把握战略性,凝聚思想共识,通过理论武装和能力培养,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和农村干部理论教育、党性教育、法律法规意识教育,不断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

(三)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是灵魂,教学方式是载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各个党校都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情景模拟式、延伸培训、现场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逐步进入县级党校课堂。用学术讲政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解读政治理论。比如城区区委党校,组织科级干部赴清华大学培训,组织农村干部到延安和井冈山进行延伸培训,在校内组织结构式研讨。收到良好的效果。XX 县委党校加大案例教学、讨论式互动式教学、现场教学比重,尝试创新访谈式教学,提高培训实效,加强与省内外党校、高等院校和培训基地的相互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拓宽培训模式,开阔学员视野,此外还设立了 XX 党史展览室,使培训更具实效性和吸引力。泽州县委党校坚持每周一例会学习制度,采取老师讲、大家评议进行,促进教师讲课水平提高;开展学员论坛。采取学员讲、老师点评方式,起到学员主动参与,老师受感悟,教学相长;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提供具体案例,老师主持,学员积极参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四)科研工作 组织教师撰写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论文,在省级刊物和《太行日报》刊载,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市委精神。县级党校虽队伍力量单薄,但各县级党校对科研工作十分重视,近几年来完成众多有影响力、有分量的科研成果。比如县区党校完成的《适应城镇化新形势加强村改居社区党建工作研究》曾获 XX 年全国党建研究会二等奖并获省党建研究会课题一等奖。在省委党校科研成果评比中,各县区党校也是屡屡斩获各类奖项。同时,县区党校积极发挥智库作用,积极为县委县政府提交调研报告以供决策参考,如高平市委党校每年完成至少两篇调研报告提交高平市委市政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严重短缺,年轻教师政治意识有待提高 各县(市、区)委党校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人员数量出现严重短缺。具体表现是新招录的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从高校毕业入职党校,对党校的政治理论的特殊性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这不仅是教学经验的问题,更是一个政治观念的成熟度问题,需要不断地历练。老中青师资力量统筹协调存在问题。专业结构不合

理,一些紧缺专业招不上人,不能很好地开展专题性教学。一些党校编制不足,理论教师缺乏。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师进修培训经费不足 各县(市、区)委党校普遍反映教师进修培训经费不足,不能保证大规模外派教师,成为制约教师素质提升的瓶颈。教师外出培训进修没有必要的经费保障,教师不能达到较快的知识更新和较大的知识储备。

三、今后的提升措施 (一)教学队伍专业化,突出党校主业主课教学要求 提高党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常言道:“术业有专攻”。只有专业化,才能够做到“精品化”。基层党校的教师被称为“万金油”,无论是与自己专业有关的还是无关的,什么课都讲,什么课都要讲。这样既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也不利于打造精品课、特色课。

要扭转这种局面,每位教师都应该在自己有所研究的领域选择 1—2 个专题作为主攻方向,突出党校教学主业主课加大研究力度,并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争取早出精品。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基层党

校要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和交流,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学员讨论,力争达到教学相长、教教相长、学学相长、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基层党校领导要按照提高素质,改善结构,稳定骨干,培养新秀的要求,积极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年轻教师的引导、鼓励和培养。特别是要倾力打造学科带头人,努力提高现有师资的水平,力争培养一支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名师”、“名嘴”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布局规范化 当前,规范基层党校的教学布局,要以党性锻炼为核心,坚持党校姓党,调整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优化教学布局,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是在教学布局的设置上要尽量做到板块化、单元化。有条件的基层党校,应做到本校教师授课、外请专家教授授课、中央党校远程教学以及其他各种电化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的统筹安排,实现教学布局的规范化。其次,是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基础课程设置要固定下来;对教师的专长类课程(精品课)要相对固定下来,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作相应的调整;形势政策类课程要紧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不断更新,做到与时俱进。第三,要设立专题库、案例库,优化专题教学、案例教学。

(三)教学内容特色化 基层党校作为地方党校,教学内容应尽量体现出地方特色。要在讲好“普通话”的基础上,多设置符合本地实际的课程,多讲“地方话”,多讲“方言”,真正做到为本地的经济、社会服务,为本地的党员干部服务。教学内容要体现出特色,要适应本地党员干部的需求,必须多做调查研究,了解本地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知识结构,并就党员干部最关心、最亟需、最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

(四)教学方式多样化 目前,基层党校的课堂教学大多是以“满堂灌”为主,教师讲的多,学员参与得少。打造精品课,要在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上下功夫。要学习其他党校的先进经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如研究式教学、辩论式教学、访谈式教学、菜单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等;课堂教学要由“教师讲、学员听”的传统模式向“教与学双向互动”转变,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从而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要把学习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目的,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五)教学评估科学化 教学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基层党校使用的教学评估方法对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部分党校教学评估制度的实行还处在初始阶段,制度上和环节上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如测评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可操作性不是很强、评估结果不够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尤其是未能充分发挥其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因此要改革目前的教学评估方法,做到客观性、科学性、适用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

第二篇:2007年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调研视导工作

报告

壮乡瑶寨之金秋,处处和风送爽,百果飘香的时节,我们教研室全体同仁带着县教育局领导的指示与重托,深入全县各初中、中心小学及部分村完小进行教学质量调研视导。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大家用执着与艰辛给这次规模较大的调研视导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一、调研视导的基本情况

本次活动,我们分中、小学两组深入22所初中、18所乡镇中心小学和10个村完小,共查阅学校教学教研文档250盒、教师听课评课记录及教学反思1000本、教学方案1000本,翻阅学生作业15000本,查看了近两年来各学校学生学科考试成绩统计记录。共深入课堂听课184节,召开视导反馈会50次。所到的学校均受到了学校领导及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得到学校领导及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和诚恳配合,使我们调研视导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这次活动,反响很大,影响积极,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很大触动,对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有很大推动,对各学校的学科校本教研有很大的拉动。

二、调研视导的方法

这次调研视导,我们本着深入细致,科学指导,严格务实,人文关怀的原则,将活动分两步走。一是先制定调研视导的活动方案并发

1 致各学校,让各学校对方案中的内容作一段时间的解读和酝酿,以便达成调研视导活动过程中校方与县教研室的默契合作。第二步是实地进行调研视导。我们采取查(查阅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文档、教师教案及听课评课记录、教学反思、学生作业及批改情况等)、看(看学校的校风校貌、文化建设等)、听(深入课堂听课、听学校领导汇报等)、谈(召开全体教师座谈会,反馈情况,对所听的课作讲评,对今后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访(走访个别教师和学生)、评(对视导的内容进行量比评分)的方法。整个调研视导工作环节流畅,积极互动,开诚布公。

三、调研视导结果分析

(一)教学常规管理状况

值得肯定的方向: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进入严格规范常态。具体表现在:

1、大部分学校领导比较注重教学常规的管理。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有的学校还制定了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进度周历表。

2、加强了教学的全程管理。各学校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学生的 作业布置及批改等、学生学业成绩测评等都进行了较严格的规范。

备课方面:绝大部分教师能认真备课,编写教案有的教师能课课 写详案,有的教案能体现新课标教学设计的要求。

上课方面:绝大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比较认真,课堂教学理念基本 体现新的教学观,教学思路清晰,目标定位明确,注重课堂上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双基”落实基本到位,部分教师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2 辅助教学,教学效果不错。

作业布置及批改方面:各学科教师都能布置作业并进行批改,大部分学校的一些学科作业量基本达到教学要求,部分学科教师能做到单元整体的“讲、练、测”相结合。

学生学业成绩测评方面:各学校都十分注重主要学科单元质量目标测试和期中、期末总测试,部分学校还组织学科组进行质量分析并形成书面材料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补缺补漏。

不足方面:

1、部分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没有做好。有关教学工作计划、 总结和学校工作计划笼统在一块提,教学工作计划没细化,无目标任务,无具体措施。这也体现在部分学校领导对教学常规管理不够重视,抓不严,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及可操作性。

2、有近三分之二的教师备课欠认真,教案还是教改前的样子, 有的是抄袭人家的,似乎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体现自己的教学实际。有的书写较马虎。总体上是简案多,详案少。

3、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模式老化,无教法可言,更谈不上学法指导。有的老师不能驾驭教材和能驾驭课堂。好多课堂教学既不像传统的模式,也不像新型的模式,可谓“四不像”。要使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当有待时日,课堂教学改革任重道远,步履维艰。

4、有些教师布置的作业太少,不符合常规要求。如有的大半个学期才布置

三、四次作业,作文的次数更少,有的只布置学生完成练

3 习册的内容,且无检查无批改,有的批改较马虎,只打“√”或“×”,无改正和批语,也无批改日期。学生作业局面不整洁,涂改较多,这说明缺乏严格的常规训练。

5、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测试淡然处之,认为素质教育不必考试,没有建全学生学绩档案,考了了之。大部分初中没有统一段考,很多学校期考没有组织教师作质量分析,只向学生公布分数了事,弱化了考试的基本功能。

6、学校资料使用太混乱,有的资料的版本与教材脱节,少数的学校使用不规范的资料,师生无所适从。

第三篇:学校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在今年这些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聆听领导、专家的讲座和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深刻认识到,抓好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必须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掌握情况,寻找差距,谋求发展良策,根据县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第一阶段的要求,我和几位教研员一起,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镇初中,开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调研对象:用八天时间对XX中学、XX一中、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中学等初中开展视导调研。这些学校对我县中小学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调研方法:一是听校长汇报学校工作。主要了解校长是否有明晰的办学思路,是否落实切合学校实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二是深入课堂听课。主要抽查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功,新课程理念的贯穿,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双基的落实情况。三是走访师生。主要了解学校管理、常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教学工作状况、教师工作责任心、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等。五是查阅各类资料。重在掌握过程管理是否精细化。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这几所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经验,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做法。但也存在许多不足,这些不足也是我县中小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人事管理改革滞后

我县教师人事管理机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职业终身制、教师岗位“金饭碗”,没有被打破。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优胜

1 劣汰的人事管理体制没有形成。造成部分教师安以现状,不思进取,缺少主人翁意识,敬业精神差,没有危机感。在调研中发现:有的老师只满足于“出满勤”,不关注教学效果;有的小病装大病,请假在家,工资分文不少;有的评上高级职称,涨了工资,就不想上课;有的不愿当班主任等等。而学校领导对这些老师也只能是听之任之,其它奈何不了他。现阶段大家都觉得老师难管。

2、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彻底

部分教师对推进新课程改革认识不够,加上平时不主动学习,不积极参加活动,对新课程理论了解甚少,对新课程标准掌握不全面,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满堂灌”、“填鸭式”还有一定市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课堂教学效益不高

部分教师“向45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教师包办代替多,师生互动少,联系学生实际少,有效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不足,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课后学生练习量不够,教师辅导不到位等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

4、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经过教研室的广泛宣传和深入指导,很多学校对校本教研引起重视,但部分学校或学科组对校本教研还认识不够,工作停留在表面上。校本教研激励机制不健全,教研目的不明,教研方式单调,教师对教研没有热情,学校教研气氛不浓。很多教研活动大都流于形式,没有产生最大效益。教研对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不大。

5、教学常规管理抓得不细、不实

多年来,我们对学校常规管理(包括教学常规)进行了督查和考评,全县中小学校的常规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部分学校在教学常 2 规精细化方面还有欠缺。特别是镇教育总支对村校的管理力度不够,要求不细。在管理中,有的重视检查,不重视反馈整改;有的重视制度的制定,不重视制度的落实;有的重视量化统计,不重视定性分析;有的重视结果管理,不重视过程的指导等等。一些教学工作细节管理有漏洞。如教研组、教师工作计划审签、单元过关抽查、作业批改检查、教师听课评课辅导检查等,管理还不细致,不实在。

6、学科教师不配套

全县教师总数基本足够,但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局部有缺额,特别是XX、XX镇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配套不齐,部分科目教师不够。如英、史、地、生、化等学科教师普遍缺编,学校不得于采取其他教师兼课的办法,弥补部分科目教师不足,增加教师工作量,也由于专业不对口,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7、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

经过“两基”攻坚的大量投入,全县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变,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投入不足,设备数量偏少。全县半数以上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初中各校也是十几个班共用一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不能满足教师使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1、深化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建议上级党委、政府及人事部门研究出台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师人事管理规定,激活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的管理格局。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办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工作责任心和危机感,提高工作效益。一是实行校长竞聘制和教师全员聘任制。落实岗位职责和任职目标,营造合理的竞争氛围。二是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根据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实行“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三是暂停教师 3 养老保险扣缴,以鼓励教师安心教育教学工作。

2、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增加培训经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改变传统培训中自上而下的“大一统”的培训形式,建立“菜单式”的培训模式,满足受训者的不同需求,激发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二是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岗位自学,建立严格的教师继续教育检查和考评制度,改变现行只提要求,不问结果;不认真学习,冒报学分的现象。三是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建立“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科研经费奖励机制。四是认真解决一些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

3、完善教学质量奖惩制度

以县委、县人民政府或者县局的名誉,出台“XX县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奖惩方案”,加强学校教学目标考核和质量监控,采取过程奖励和结果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给予在高考、中考、小学毕业合格率验收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学校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要求各个学校也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奖惩制度,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大力推进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中小学常规管理细则,分解管理内容,细化管理环节,规范管理行为,明确考评标准,注重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同时加强监督检查,重视问题反馈,落实整改措施,强化跟踪检查,要求整改到位。成立教育督导会诊小组,对教学管理薄弱的学校给予会诊帮扶,提出合理建议,实现整体提高。

5、扎实开展教学科研

4 增强科研兴校意识,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确立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工作原则。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校本教研以“有效教学”为切入点,以课堂教法、学生学法、教学艺术等为重点。课题研究以教学模式探讨、教学过程优化、学生潜能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为重点。注意完善教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全员参与教研,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教研内容,强调教研合一,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强化教学工作指导

县教研室作为全县中小学教学工作“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学校、教师,加强教学教研工作指导。一是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二是深入调研,掌握情况,了解教师需求,提高指导针对性;三是结合学科实际,组织学校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四是注意收集和传达教改信息,做好送教下乡工作,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7、加大投入增添教学设备

建议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加强学校校舍建设,美化绿化校园的同时,也要兼顾教学设备的投入。就我县目前来看,应该增大先进教学设备投入,增加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间数,以满足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需要,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家长及社会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工作,克服保守思想,消除传统思维定势,认真分析与科学发展观相抵触的问题,努力解决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狠抓落实,团结拼搏,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XX教育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如何提高我校教学质量调研

1、职业倦怠,漠视问题的存在。

由于目前物价高涨,教师各种业务学习培训、晋级都要花钱,再加上“四险一金”的扣除,教师干了几十年或者十几年的专业教师,还不如一个干了不到半年的农民技术工的工资高,教师上班压力大,教师的生活收入十分拮据,存在职业倦怠,工作热情不高。大多数教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工作、生活在一个环境下,几乎从来没有走出去观摩过、学习过,外面的精彩世界对于他们而言似乎早已不复存在。长期偏安一隅,使得他们的思维逐渐迟钝,激情逐渐冷却,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变得熟视无睹。

2、功利之心,泯灭创新的激情。要检查,就突击备课、改作业。要统考,就加班加点、满堂灌。要职评,就拼凑材料,忙突击。

3、自我封闭,扼杀碰撞的智慧。许多农村教师早已习惯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少就教学问题与同行展开交流。总觉得与比自己小的讨论“没面子”,与比自己老的讨论“没兴趣”,与自己差不多大的讨论“没底气”。

(二)学生方面:

1、从小就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试教育从小学就开始了,任课教师只注重尖子生的培养,从而忽略了学困生情况,而那些学困生往往就是步入乡村中学的生源,在他们身上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

2、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导致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厌学。

3、懒惰,责任心不强,追求自我享受。热衷于议论或模仿“超级女声”的穿着打扮,根本无心学习。上网聊天或玩游戏也成了影响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学校原因:

1、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备较为贫乏、教学硬件差,虽然实验室建设按国家标准建的,但药品没有,仪器缺乏,没有氺,下水道不通,根本不能用,只是一个摆设。多媒体没有,更别谈多媒体课了。

2、体制滞后,制约质量的提升。职称制度、绩效工资与岗位设置有时不能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绩效工资没有真正的“绩效”,还有点“大锅饭”的意思,久而久之教师的进取心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的调动,个别教师有情绪、有怨言,学生的学习受到了影响,质量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3、教师“量”的安排不合理,给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各中层领导的工作量多,压力大,让人感觉想努力钻研又没时间,想专心教学又得受生活影响,教师的“幸福”

感指数很低。

(四)家长和社会的原因

1、留守孩子每人管。农村家长大多数常年为了生计而奔波,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他们持之奋斗的目标,导致了他们对子女的监督和管理时间少之又少,使孩子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导致这些孩子,好行为没有养成,坏毛病满身都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难以配合,家庭教育几乎成了盲区。

2、学生家长大部分化水平的限制,不懂教育、更不懂教育本身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一旦家长看上去自己的孩子不能成才,便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再加上学校环境不好,更加剧孩子们厌学情绪。督促子女的学业更谈不上了。

二、影响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

1、教师的职业道德下滑,责任心不到位。

2、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业务水平提高较慢。

3、教研没有实效性,目标不明确,没有针对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教研活动,公开课与平常课两样上,差距较大,老师静下心进行教研的心态不够成熟。

4、学生基础差,没学习的动力和欲望。

5、家庭教育重视不到位,至此学校教育是单脚走路,缺少家庭教育这只脚,教育质量提高举步维艰。

6、各项制度的有效性实施不到位、不细化。

7、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研经费紧缺,制约教研工作的开展。

三、采取的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教师既要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指导。严格按上级文件精神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考核、奖惩,对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加任何评优活动,并列入绩效评定依据之一;

(2)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完善,激活教师的生命主体意识,培养他们自省、自觉、自我关怀的主体精神;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改革,努力让他们明确教学改革的目标,增强职业成就感;提升专业素养,坚持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外出学习的老师,要以汇报课或座谈的形式,汇报学习情况,并进行反思讨论,推广学习成果;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教师收看名师教学实录、听专家讲座等形式,解决新教师少到外面听课学习的培训和业务提高比较慢的问题,让更多的教师接受新理念,从而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3)加强教学研究,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教研组要认真制订每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好每学期一次主题教研活动,活动与研究的课题相结合;认真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做好活动过程记录,整理好有关材料,期末进行总结

2、狠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1)制定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并认真抓好落实,真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想千方设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

3、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

(1)抓好教师备课、批改作业的质量检查。每月以科组为单位检查一次,期中、期末组织校长、教导进行全面检查、总评、量化评估,把评估结果作为评优、评职、评先进和绩效工资等级为依据。促进教师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效益性。

(2)强化学校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发挥集体智慧,打好团体战。要着力提高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学校每天晨读、早读都安排到人。强化辅导工作。每天下午的第三节课教师要到各班集体辅导,同时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学习掉队,同时要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课外辅导教师必须在场,不得放任,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4)加强学校对薄弱科目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坚持月考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对在月考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确保明年成绩有所提高。

(5)加强学校复习阶段工作,各学科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做到以纲为纲、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揭示规律,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同科老师要互相学习,正常开展听课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统一订购的复习资料统一使用,以充分发挥其效益,各科任教师不得滥订资料。

4、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本地区家长对孩子教育不是很重视,他们认为把孩子放到学校就完了,还保留传统的教育观念,所以学校要开展家长课堂,对学生家长进行培训,使家长懂得针对子女的情况开展教育,能在家中帮助辅导教育学生。同时各班要定期开展家长会,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教师要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心理状况、行为表现。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探讨、共同教育管理学生。

5、加大教育教研经费的投入。提高开展教研活动的教研经费,特别是外出学习经费、购买专业书籍经费等。

总之,教学质量的提高,来源于学校、社会、家庭的友好配合,来源于领导、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作用,来源于优质资源的利用和先进手段的使用。学校必须致力于处理好与社会、家庭的关系,致力于发挥教师、家长、学生的积极性,致力于优质资源的选取和使用,教育教学质量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第五篇:学校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在今年这些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聆听领导、专家的讲座和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深刻认识到,抓好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必须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掌握情况,寻找差距,谋求发展良策,根据县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第一阶段的要求,我和几位教研员一起,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镇初中,开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调研对象:用八天时间对XX中学、XX一中、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中学等初中开展视导调研。这些学校对我县中小学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调研方法:一是听校长汇报学校工作。主要了解校长是否有明晰的办学思路,是否落实切合学校实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二是深入课堂听课。主要抽查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功,新课程理念的贯穿,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双基的落实情况。三是走访师生。主要了解学校管理、常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教学工作状况、教师工作责任心、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等。五是查阅各类资料。重在掌握过程管理是否精细化。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这几所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经验,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做法。但也存在许多不足,这些不足也是我县中小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人事管理改革滞后

我县教师人事管理机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职业终身制、教师岗位“金饭碗”,没有被打破。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优胜劣汰的人事管理体制没有形成。造成部分教师安以现状,不思进取,缺少主人翁意识,敬业精神差,没有危机感。在调研中发现:有的老师只满足于“出满勤”,不关注教学效果;有的小病装大病,请假在家,工资分文不少;有的评上高级职称,涨了工资,就不想上课;有的不愿当班主任等等。而学校领导对这些老师也只能是听之任之,其它奈何不了他。现阶段大家都觉得老师难管。

2、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彻底

部分教师对推进新课程改革认识不够,加上平时不主动学习,不积极参加活动,对新课程理论了解甚少,对新课程标准掌握不全面,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满堂灌”、“填鸭式”还有一定市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课堂教学效益不高

部分教师“向45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教师包办代替多,师生互动少,联系学生实际少,有效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不足,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课后学生练习量不够,教师辅导不到位等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

4、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经过教研室的广泛宣传和深入指导,很多学校对校本教研引起重视,但部分学校或学科组对校本教研还认识不够,工作停留在表面上。校本教研激励机制不健全,教研目的不明,教研方式单调,教师对教研没有热情,学校教研气氛不浓。很多教研活动大都流于形式,没有产生最大效益。教研对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不大。

5、教学常规管理抓得不细、不实

多年来,我们对学校常规管理(包括教学常规)进行了督查和考评,全县中小学校的常规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部分学校在教学常规精细化方面还有欠缺。特别是镇教育总支对村校的管理力度不够,要求不细。在管理中,有的重视检查,不重视反馈整改;有的重视制度的制定,不重视制度的落实;有的重视量化统计,不重视定性分析;有的重视结果管理,不重视过程的指导等等。一些教学工作细节管理有漏洞。如教研组、教师工作计划审签、单元过关抽查、作业批改检查、教师听课评课辅导检查等,管理还不细致,不实在。

6、学科教师不配套

全县教师总数基本足够,但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局部有缺额,特别是XX、XX镇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配套不齐,部分科目教师不够。如英、史、地、生、化等学科教师普遍缺编,学校不得于采取其他教师兼课的办法,弥补部分科目教师不足,增加教师工作量,也由于专业不对口,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7、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

经过“两基”攻坚的大量投入,全县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变,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投入不足,设备数量偏少。全县半数以上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初中各校也是十几个班共用一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不能满足教师使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1、深化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建议上级党委、政府及人事部门研究出台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师人事管理规定,激活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的管理格局。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办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工作责任心和危机感,提高工作效益。一是实行校长竞聘制和教师全员聘任制。落实岗位职责和任职目标,营造合理的竞争氛围。二是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根据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实行“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三是暂停教师养老保险扣缴,以鼓励教师安心教育教学工作。

2、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增加培训经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改变传统培训中自上而下的“大一统”的培训形式,建立“菜单式”的培训模式,满足受训者的不同需求,激发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二是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岗位自学,建立严格的教师继续教育检查和考评制度,改变现行只提要求,不问结果;不认真学习,冒报学分的现象。三是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建立“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科研经费奖励机制。四是认真解决一些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

3、完善教学质量奖惩制度

以县委、县人民政府或者县局的名誉,出台“XX县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奖惩方案”,加强学校教学目标考核和质量监控,采取过程奖励和结果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给予在高考、中考、小学毕业合格率验收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学校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要求各个学校也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奖惩制度,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大力推进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中小学常规管理细则,分解管理内容,细化管理环节,规范管理行为,明确考评标准,注重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同时加强监督检查,重视问题反馈,落实整改措施,强化跟踪检查,要求整改到位。成立教育督导会诊小组,对教学管理薄弱的学校给予会诊帮扶,提出合理建议,实现整体提高。

5、扎实开展教学科研

增强科研兴校意识,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确立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工作原则。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校本教研以“有效教学”为切入点,以课堂教法、学生学法、教学艺术等为重点。课题研究以教学模式探讨、教学过程优化、学生潜能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为重点。注意完善教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全员参与教研,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教研内容,强调教研合一,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强化教学工作指导

县教研室作为全县中小学教学工作“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学校、教师,加强教学教研工作指导。一是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二是深入调研,掌握情况,了解教师需求,提高指导针对性;三是结合学科实际,组织学校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四是注意收集和传达教改信息,做好送教下乡工作,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7、加大投入增添教学设备

建议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加强学校校舍建设,美化绿化校园的同时,也要兼顾教学设备的投入。就我县目前来看,应该增大先进教学设备投入,增加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间数,以满足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需要,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家长及社会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工作,克服保守思想,消除传统思维定势,认真分析与科学发展观相抵触的问题,努力解决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狠抓落实,团结拼搏,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XX教育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第六篇:学校教学管理及教师教学质量调研方案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我市教育局教育例会精神,促进我市教育健康、协调、快速发展,近期进修学校将对基层学校进行教学调研活动。目的是能够真实地了解基层学校教学管理及教师的教学现状,并为基层学校提供有效的服务与业务指导,从而提升基层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的业务能力。特制订调研方案如下:

一、 调研范围

调研学校:我市所有的中小学校。

调研年级:小学:1——6年级。初中:7年级、8年级。

调研学科:中小学所有学科。

二、 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内容包括小学、初中各学校领导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质量现状两部分。

(一) 学校领导教学管理情况

1、

2、

3、

4、

5、

6、

7、

学校工作计划及落实情况 组织参与集备情况 听课情况 检查教案情况 组织教师学习情况 举(承)办各级教研活动情况 学校领导任课情况

(二) 教师教学质量现状

1、

2、

3、

4、

5、

6、

7、

8、 课堂教学情况 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 教案设计情况 听课情况 参加集备情况 参加教研活动情况 参加培训情况 获奖情况

三、 调研形式或方法

1、 推门听课

2、 查看资料

3、 座谈、问卷调查

4、 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四、 调研时间:

2011年4月18——2011年6月17日。

瓦房店市教师进修学校2011年4月18日

上一篇:教育产业调研报告下一篇:教育讲座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