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古诗教案

2022-03-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古诗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大班古诗教案

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

幼儿大班古诗<<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杨丽霞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意,学习有感情、有起伏地吟诗。 2.感受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活动重、难点:

1.理解诗意,有感情、有起伏地吟诗。

2.指导要点:通过观察图片,听听说说,引导幼儿充分感受诗中描绘的秋夜美景和诗人的思乡情怀。 活动准备: 1.诗歌范例动画。

2.古代江南水乡秋夜美的景色图。 3.古诗音乐《枫桥夜泊》。 活动方法:

愉快教学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 2.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故事引入新授内容。

提问:故事中你听到了什么?是什么季节的美丽景色?

1 谁来说说你们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孤独寂寞呢? 2.欣赏古诗(课件视频)

提问:古诗叫什么名字?是谁写的?

3.再次欣赏古诗,引导幼儿结合图意理解古诗的意境。简单了解古诗结构:这首古诗共四句,每行七个字,这种格式的诗叫"七言绝句"。

4.分句理解古诗内容。

5.游戏“找一找”图文并茂学习古诗。

三、结束部分

播放古诗音乐《枫桥夜泊》自然结束。

2 幼儿大班古诗<<枫桥夜泊>>说课材料

说课教师:杨丽霞

一、说设计意图: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创作的一首名垂千古、万口传播的旅行诗。本诗通过诗人在江南游历,夜泊枫桥时,对眼前残月西沉、乌鸦哀鸣、霜华漫天、渔火愁眠、夜半钟声、孤舟摇曳景象的描绘,真切自然地抒发了他跨越时空的羁旅之愁。通过学习这首古诗的目的是让幼儿在读诗中,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身在他乡而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情感,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

《枫桥夜泊》这首古诗情感强烈,意境优美,但是现在的孩子由于受生活环境限制,缺乏一人独处的经验,普遍存在对周围事物缺乏感情的行为,因此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难以理解,更不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我在教学时以讲故事-----图文并茂理解-----视频播放学习-----分句理解-----游戏活动-----音乐欣赏。这几个环节来完成教学内容。

3 2.从情感上,使幼儿懂得,做事要多为他人着想,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三、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是简单理解故诗内容,使幼儿懂得做事要替别人着想,教学难点是请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乐意参与表演,大胆背诵古诗。

四、说教法。

采用直观学习的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图片、看课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或课件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采用角色游戏法是因为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惫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进行角色表演中能充分地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五、说学法。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等。

六、说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故事引入新授内容。

提问:故事中你听到了什么?是什么季节的美丽景色?谁来说说你们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孤独寂寞呢?

2.欣赏古诗(课件视频)提问:古诗叫什么名字?是谁写的? 3.再次欣赏古诗,引导幼儿结合图意理解古诗的意境。简单了解古诗结构:这首古诗共四句,每行七个字,这种格式的诗叫"七言绝句"。

4.分句理解古诗内容。

5.游戏“找一找”图文并茂学习古诗。 6.播放古诗音乐《枫桥夜泊》自然结束。

这几个环节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对话,表达自己的理解,给幼儿提供表现和说话的机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各位老师: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能使一个语言活动成功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不足指出,望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让幼儿学会这首古诗,感受诗中的意境。

2、培养幼儿对古诗文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片,磁带,字卡。 活动过程: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图,请小朋友看一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有没有诗兴大发呢,请小朋友自己来编一编。 你们编得真好,从前李白老爷爷也到过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 提问: 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说一句,师出示卡片)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呢?师解释难解词。

3、跟着卡片,大家练习朗诵一下

4、游戏

老师想考考小朋友,师念一句,请你们找出相应的卡片。

5、老师这儿还有一段很好听的音乐,我们跟着音乐来念这首诗,也可以跟着它一起唱,好吗?

附: 古诗《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鸣”、“上”、“含”、“泊”的含义。

活动准备: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字卡:鸣、上、含、泊。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幼自由交流认识的飞禽引入课题。

2.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幼儿简单了解黄鹂和白鹭: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

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3.师幼一起或请个别幼儿朗诵这首关于黄鹂和白鹭的古诗《绝句》。

二、展开

1.前两句采用幼儿给诗配画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老师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请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请幼儿解释其含义。(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2.后两句采用看大挂图的形式,理解其诗句的内容。

(1)“窗含西岭千秋雪”。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幼儿用手势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2)“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

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3.老师示范朗诵并演示操作活动教具,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4.教师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鸣:鸟的叫声;上:飞上;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泊:停泊、停靠。

5.知识拓展: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 你是 从哪里知道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

三、结束

幼儿自由朗诵学过的古诗。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让幼儿学会这首古诗,感受诗中的意境。

2、培养幼儿对古诗文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片,磁带,字卡。 活动过程: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图,请小朋友看一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有没有诗兴大发呢,请小朋友自己来编一编。 你们编得真好,从前李白老爷爷也到过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听听 好吗? 提问: 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说一句,师出示卡片)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呢?师解释难解词。

3、跟着卡片,大家练习朗诵一下

4、游戏 老师想考考小朋友,师念一句,请你们找出相应的卡片。

5、老师这儿还有一段很好听的音乐,我们跟着音乐来念这首诗,也可以跟着它一 起唱,好吗? 附: 古诗《望天门山》大班古诗:悯农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让幼儿知道:每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使幼儿萌发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42号、古诗、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活动方法:

直观教学法、提问讲解法、游戏法。

活动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过程

一、幼儿念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1、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

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出示挂图,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

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出示图片)妈妈干家务辛苦等。

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 附: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第四篇:大班上学期古诗儿歌

古诗

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4.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儿歌 1.十二生肖

一是老鼠吱吱叫,二是牛儿尾巴摇,三是老虎威风到,四是白兔蹦蹦跳,五是大龙像座桥,六是小蛇圈圈绕,七是马儿最会跑,八是羊儿吃青草,九是猴子树上笑,十是鸡儿喔喔叫,十一狗儿看门好,十二金猪真热闹。 2.十二月花 3.拆礼物

一份礼物送到家。红缎带,剪下来;包装纸,撕开来;大盒子,打开来,小盒子,拿出来;跳出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别再把我包得像傻瓜! 4.颠倒歌

倒唱歌来顺唱歌,河里石头爬上坡,山顶上面鱼虾多,满天月亮一颗星,千万将军一个兵,颠倒歌唱来笑呵呵。 5.森林

数一数,数一数,一二三,三二一。一棵树,一个木;两棵树,一个林,三棵树,一个森;五棵树呢?变森林! 6.小小人

小小人,洗手间里看看门,男生女生,可别走错门。小小人,成群结队坐电梯,上楼下楼,一层又一层。小小人,马路上的红绿灯,越跑越快的小绿人,变成立正的小红人。 7.擦镜子

小猴子擦镜子,镜里镜外小猴子,一起擦镜子。擦右边,擦左边,擦上面,擦下面,擦呀擦了一大圈,擦好了,再见! 8.小种子

给小种子一点太阳,它会变得不一样。给小种子一点泥土,它会变得不一样。给小种子一点水分,它会变得不一样。太阳加泥土加水分,看小种子变成什么样。苹果梨子还是樱桃?

第五篇:大班节日古诗

大班古诗

一、除夕的古诗

1、《青玉案·元夕》

宋代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2、《除夜》

宋代 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 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 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 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 三冬瑞雪未全消。

二、春节的古诗

1、《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 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 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 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 遥视延安景物华。

2、《卖痴呆词》 南宋 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 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 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巷南巷北卖不得, 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 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 奉赊痴呆千百年。

3、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 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 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 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 千红万紫报春光。

三、元宵节的古诗

1、元夕二首 明代 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 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 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 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 重闱应念一身遥。

去年今日卧燕台, 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影暗, 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 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 孝皇曾为两宫开。

四、清明节的古诗

1、《清明日》 唐代 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 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

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 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 黄鹂隔故宫。

2、《长安清明》 唐代 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3、《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 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 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

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 日夜柳条新。

4、《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 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 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 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 进节只愁余。

5、《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 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 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 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

不妨游衍莫忘归。

6、《喜迁莺·清明节》

唐代 薛昭蕴 清明节, 雨晴天, 得意正当年。 马骄泥软锦连乾, 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 人竟赏, 尽是绣鞍朱鞅。 日斜无计更留连, 归路草和烟。

五、端午节的古诗

1、《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 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 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

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 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 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 贻厥后昆芳。

2、《端午三首 》 宋代 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3、《小重山·端午》元代 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 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 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 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 树转午阴凉。

4、《端午日赐衣》 唐代 杜甫 宫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 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

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 终身荷圣情

5、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7、五日·选一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 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 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

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 可怜江北海西头。

8、五丝

(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 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 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 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 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 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 汨罗空远而。

9、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 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 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

终身荷圣情。

10、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 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 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 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 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 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

贻厥后昆芳。

11、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12、《屈原塔》 (唐) 苏轼 楚人悲屈原, 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 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 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 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 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 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

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 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 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 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 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 所以持死节。

六、中秋节的古诗

1、《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2、《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代 杜甫 满月飞明镜, 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 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 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 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 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 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 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 不独汉家营。

3、《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 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 况乃未休兵。

4、《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七、有关重阳节的诗词:

1、《醉花阴》宋代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2、《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3、《九日齐山登高》唐代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

第六篇:古诗词选集(幼儿园大班)

大班第一学期

必读篇目:

1、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嫦娥 (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3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5、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秋浦歌(唐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7、枫桥夜泊 (唐 张继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山行 (唐 杜牧 )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9、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0、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1、竹石 (清 郑燮<即郑板桥>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2、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3、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5、冬夜读书示子津

(南宋 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6、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选读篇目:

1、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大班第二学期

必读篇目:

1、游园不值 (南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赠花卿 (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5、江南春(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横溪堂春晓 (南宋 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8、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9、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1、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2、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3、云 ( 唐 来鹏)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做奇峰。

14、少年行 (唐 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15、花影 (北宋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16、山亭夏日(唐 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选读篇目:

1、山行 (宋 姚鼎)

布鸟飞飞劝早耕,春耕朴朴趁初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水田放水声。

2、山亭夏日(唐 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3、村居 (清 高鼎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送杜少甫之任蜀州(唐 李白) 城阙辅三秦,烽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上一篇:春天的故事作文下一篇:大班健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