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包装设计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图1所示的FemmeFatale香水包装最吸引眼球的是其设计精巧且采用激光精确模切的镂空图案。这款包装的造型和印刷看上去虽然相对简单,但其精细的激光模切图案则大大提升了包装的整体效果,令这款包装在同类化妆品包装中独树一帜,这也是增加其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所在。此外,这款包装还具有优异的产品保护性和堆垛性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香水包装设计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香水包装设计论文 篇1:

论香水包装设计的成功要素分析

摘 要:包装设计体现了人类心智的积极、发明性行为。 对于市场的营销的包装设计,不仅要能够提升销售力,还要能够让消费者第一时间发现并产生购买的欲望,包装设计中有

很多特点与构成要素,我们在设计包装的时候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对其进行创意延伸以及色彩构成等。从广告公司了解到很多设计师在设计包装的时候都是随意并没有能够按照企业

的要求进行设计,所以导致包装在市场上的销售下滑,下面我们以ANNA SUI香水为例,对有关于香水包装设计成功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包装设计;成功要素;ANNA SUI香水

一、研究背景

ANNA SUI彩妆品牌的创始人安娜苏凭借绝佳的流行感和色彩触角,创造出专属自我的安娜苏彩妆品牌,除了色调大胆,还在化妆品中加入蔷薇花香与多种天然植物精油,给肌

肤额外滋润。但颜色与质感不是Anna Sui安娜苏彩妆的一切,它最令人为之疯狂的,是那精致奢华、优雅独特的雕花容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自ANNA SUI香水上市以来共推出七个系列的香水,分别是:魔镜与梦境系列,甜蜜梦境系列,蝶之恋系列,娃娃系列,精灵系列,翎雀系列以及摇滚系列。消费群体:由此她

所针对的消费人群大多以酷爱时尚,追求梦幻,偏爱复古风格的女性群体为主。

下面以旗下几款有代表性的香水为例,对其包装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ANNA SUI幻境綺缘香水

1、包装定位

产品的档次定位:香水品牌的价格普遍较高,为品牌高档香水。

消费者定位:由其产品的包装设计风格以及价格可见,针对的消费人群都是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同时充满童话色彩的女性消费群体。

2、包装设计理念

持续安娜苏香水设计的浪漫理念,引领女孩们进入魔幻浪漫的绮丽童话。灵感源于经久传世的童话故事,启发于“白雪公主”和“睡美人”,洛可可式的花园、巴洛克式的宫

殿,源自十八世纪的装饰艺术。

3、包装构思

采用情趣构思的方法,富有深远寓意。让每个女孩都被新奇事物所拥抱,享受公主般的美好感觉。公主、迷惑、激情戏剧性。

4、 采用仿生造型设计法,瓶身形状及装饰设计灵感源于巴洛克的镜子,整体造型像一面镜子。

同时,在包装盖体上增加变化,瓶盖设计采用玫瑰花朵状,更具女性柔美。[2]

5、 --!> 包装视觉要素编排

图形、色彩、文字、肌理、造型是包装设计的几大视觉表达要素,这些要素不仅具有自身的诉求作用,同时也互为配合,构成商品包装的整体形象。

包装盒的图形设计犹如一个隐蔽的秘密花园,黄昏时,华丽皇宫的大门背后浪漫花园便是公主与王子秘密相约的地方。色彩、肌理与造型:材质以玻璃为主,整个造型以十八

世纪的装饰风格为主。配以梦幻的紫色调。瓶身形状及装饰设计灵感源于巴洛克的镜子。瓶颈上雕刻玫瑰花,瓶盖犹如即将绽放的花蕾。瓶口精巧设计,保证产品良好的密闭性。

玫瑰花朵状的瓶盖设计,更具女性柔美。[3]

5、外盒包装

外盒同样配以紫色为主基调,以华丽宫殿大门为辅,在外盒上,清晰可见,王子与公主的影子。朦胧之中带着梦幻与甜蜜。这正是幻境绮缘所要表达的设计感觉,给女生所带

来未曾体验过的公主梦幻故事。

三、ANNA SUI翎雀系列分析

1、设计理念与包装构思

逐梦翎雀:寓意是唤醒每位女性的独特特质,迈向蜕变的梦想之旅。每位女性都有属于自己的转变期,总有一天她们会勇敢地展开一场 场华丽冒险,体验一个个发掘自我的

转折点。只要凭着本能与直觉大胆逐梦,每位女性都能体验到自我的蜕变与成长。

迷夜翎雀:寓意是希望藉由塑造日与夜(Day & Night)、知性幻想与摇滚狂想(Fantasy & Rock)两种相异又互补的特质,诉说一种更完整的梦想精神,鼓励年轻女性勇敢冒险

、展现狂放、完成自我探索的神奇魔法旅程。它就像是一样具有多种魔法与诱惑力量,邀请每位年轻女性尽情探索夜的神秘与魔力。[4]

2、 产品的档次定位:本香水品牌的价格较高,为品牌高档香水。

消费者定位:由其产品的包装设计风格以及价格可见,针对的消费人群都是具有一定的消费的女性消费群体。

3、 --!> 包装造型设计思维方式

采用仿生造型设计法,整个瓶体造型像一只栩栩如生的孔雀,华丽优雅。

同时,在包装盖体上增加变化,独特之处在于瓶盖上的设计,晶莹剔透的孔雀身形,突显了蜕变的意涵,雕刻栖息于香水上方,华美的异域风情尽现。

3、包装视觉要素编排

逐梦翎雀:瓶身设计,华丽优雅,造型采用了简洁的方形,独特之处在于瓶盖上的设计,晶莹剔透的孔雀身形,突显了蜕变的意涵,雕刻栖息于香水上方,华美的异域风情尽

现,瓶身面的银色刻花透射到正面的银色安娜苏 LOGO以及花体字印刻的Flight Of Fancy上,典雅别致又不失甜美可爱,琥珀色的香水如同宝石,打开它,就放飞一个纯真甜美的

梦。

迷夜翎雀:钝角的长方形瓶身,加上迷人的立体孔雀瓶盖,与逐梦翎雀相同,不同的是,瓶盖透出了深紫色,并系以光亮的红色绳索花纹环,它是诱人的、具有魅力及异国风

情的。瓶身都呈现深紫色的魅惑光泽,唯有瓶 盖下的扣环是明亮的红色,让整体包装的诱惑力及异国情调更甚以往,瓶身上所刻画的花纹是夜间盛开的繁花,搭配上犹如熏衣草紫

般星空的香水颜色,神秘的氛围正能满足年轻女性所有感官上的幻想。(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国包装[M],中国包装杂志出版社,2002.22卷5期

[2] 包装世界[M],包装世界杂志社,2002.5总第85期

[3] 中国酒[M],消费日报社,2002.第5期

[4] 尹章伟等编著:包装色彩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

作者:张青 杨楠 张梦生

香水包装设计论文 篇2:

设计精巧的香水包装

图1所示的Femme Fatale香水包装最吸引眼球的是其设计精巧且采用激光精确模切的镂空图案。这款包装的造型和印刷看上去虽然相对简单,但其精细的激光模切图案则大大提升了包装的整体效果,令这款包装在同类化妆品包装中独树一帜,这也是增加其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所在。此外,这款包装还具有优异的产品保护性和堆垛性能。该包装获得了2013年Pro Carton/ECMA纸盒奖的化妆品类包装奖。

颇具气质的点心包装

图2所示的这款点心包装采用哑光黑色纸板来提升包装的整体气质,而高质量印刷和满版凹凸加工也为该包装增加了亮点。同时,满版凹凸图案还灵巧地展现了内装巧克力坚果点心的质地纹理。此外,情感元素当前在包装设计中使用越来越多,其能使包装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这款纸盒包装就具备这些元素,能够在货架上真正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该包装获得了2013年Pro Carton/ECMA纸盒奖的点心类包装奖。

简单醒目的饮料包装纸盒

图3所示的这款具有迷惑性的饮料包装纸盒可以证明一点:即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简单的包装仍旧非常有效。该纸盒采用醒目的黑白色调搭配设计,简单的胶粘纸筒,配上素色的饮料瓶,立即提升了整个包装的视觉冲击力。此外,该包装纸盒部分采用反面印刷,信息可以通过透明的饮料瓶进行识别。正因为其和大多数饮料包装纸盒完全不同,才使得其能够在货架上脱颖而出。该包装获得了2013年Pro Carton/ECMA纸盒奖的饮料类包装奖。

节省材料的纸巾包装

小包装,大功能,图4所示这款Kleenex纸巾包装就做到了这一点。简单来讲,就是减少包装材料用量,同时保持同样的内装产品数量。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包装成本,还能降低整个包装供应链的运输成本,提高货架利用率。相比之前的包装设计,这款包装材料用量减少30%,但仍能实现同样的包装功能。该包装获得了2013年Pro Carton/ECMA纸盒奖的批量生产类包装奖。

可感受内衣质地的纸盒包装

对于内衣类产品,许多消费者希望在购买时能够真正触摸感受到产品的质地。当前许多内衣包装是完全密封的,有时消费者想感受产品质地甚至会破坏包装,从而影响产品的销售。图5所示的这款包装便简单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该包装两端能够轻松地打开,然后消费者可以轻松地扯出产品,感受产品质地后还可以将产品塞回包装,且包装看起来丝毫无损。这种创新的结构设计和高质量的印刷图案给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该包装获得了2013年Pro Carton/ECMA纸盒奖的非食品类包装奖。

香水包装设计论文 篇3:

民国时期的包装设计的开元与传承

摘 要:文章以民国年间的包装设计为论题,从文化、经济、政治、教育、科技、设计理论、设计史论等角度全面分析、梳理其脉络,阐述了民国时期产品包装设计的起源、发展、壮大、成熟等历史特征和艺术特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元与传承铸造了民国时期的包装设计风格,作为中国特有的包装设计文化现象,笔者虔心整理论述,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当代艺术家们以新的眼光审视过去,并为今天的包装设计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从而推动包装设计理论、史论发展。

关键词:包装设计 民国时期 产品包装 包装艺术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开元的政治经济环境促进包装设计的兴起

包装是一古老而又现代的话题,也是人们自始至终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晚清到民国初年国内生产和社会深刻的变革,被动的卷入了西方工业革命的经济市场,以工业革命为起源产的商品经济模式跟随产品品牌观念传入中国,商品包装是工业文明产物,商品流通改变了传统经济结构,同时也促进包装设计体系的形成。中国早期的包装设计诞生于民族政权的更迭交替的历史时刻,以挽救民族经济,巩固政权为目的时局下发展起来。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各国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殖民。西方工业商品的涌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行销。西方工业产品以其精美的包装与广告宣传而畅销全国,如玲珑剔透的香水、极具时代特色的香烟及生活用品等等,席卷了那个时代的城市与乡村,为产品包装设计打下了民众意识基础。

随着西方物质文明、科学技术、商业文化的不断涌入,民族工业品的行销市场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为了寻找开拓市场,民族资本家开始引进工业生产技术,工业包装生产设备,包装概念也随之渗入了中华大地,民族资本的经营理念及产品营销理念也正在悄然的发生变化,为产品包装打下了技术基础。

为了抵制西方的工业殖民,民国政府提出实业救国,从政治角度上推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民国政府为了改良民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办国货陈列馆、国货大会、拍摄国货影片等,以展览展示的宣传手段,让人们了解国货的样式包装与商标等。传统包装为了适应群众的购买心理做出了相应的改进,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资本家对产品包装设计的应用理念。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国家放松了中国商品市场的竞争,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国内国货运动的高涨,激发了华侨对国内工业的投资。1931年上海民族工厂1882家(《上海之机械工业》1933年上海市社会局),企业家大多都是受过国外高等教育的,对产品的市场意识、品牌意识、营销宣传意识有较好的理解。他们都非常重视产品的包装设计与品牌竞争意识,由此推动了当时包装设计的发展。

二、新兴包装材料的应用与信息传达

民国时期外来包装材料的引入,使当时的产品包装迅速与国际接轨。材料是产品包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的主要包装材料有纸质包装、玻璃器皿、木质包装和金属包装等,纸质包装材料是民国时期较为常用的材料之一,如牛皮纸、印刷纸袋、包装贴图、纸盒等。木材是材料也是当时社会流行的材料,这种材料作为包装应用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木材材料包装的加工手工艺已经很成熟,配合当时的印刷工艺和其他材料结合产生很好的包装效果,经久耐用。金属包装是民国事情较为流行的包装材料,较为常用的金属材料有铁、锡、吕,铜作为金属包装也有少量的应用,如铁盒罐头,锡制牙膏等。玻璃材料是在清末时期就以传入应用到包装中。以玻璃瓶罐为主加封木塞纸质贴标等,瓷器与陶罐也是中国较为传统的包装材料。在当时的商品中也得到了发挥和应用,如酒瓶、酒罐等。

民国时期的包装介质与信息传递有了完美的结合,文字与图案印刷为品包装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其品牌信息与商业信息的传达目准确,这一时期宣传包装也发展起来,如公共汽车、电车、商业用房的包装彩绘,橱窗展示、置于屋顶的霓虹灯,运用艺术手法完美的包装同时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广告职能,博览会与展览馆也是传播包装信息交流的良好媒介。

三、开元的包装设计人群与包装设计机构

商品的包装不单纯是经济载体,更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工业的改造和商业的扩展实际上也是实用与美化的扩展,中外商品的角逐中,国货的失利让生产商看到了产品品牌包装是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的有效战略途径,包装设计迅速上升为商品宣传和销售的重要手段。同时很多民族企业家在引进外来设备和技术的同时还聘请了专职设计师组成设计部,来设计产品包装、商标、造型等。如陶行知在参观上海康元制罐厂(1922年成立)时赞誉该厂为“新时代的工厂,新时代的学校”,认为该厂已达到“教、学、做合一的极则”。[1]专业设计人员的出现给予了商业包装、广告无时不刻的关注。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欧留学的中国美术学生日渐增多,留学生学成以后有人担任美术学校的教授,有的人直接进入工厂企业从事设计工作。[2]大批的留学人员归国带来了国外新的设计思想与观念,成为当时国内包装设计教育的栋梁,如陈之佛、雷圭元等重视设计,主张将技术与艺术、传统与现代、中西交融设计理念,与此同时私立美专院校学校与教会美术工艺的推广也为当时产品包装设计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早期的“洋务运动”,为了培养“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才,设置了“工艺局”“绘图院”“实业学堂”“艺徒学堂”等教育机构,已形成设计教育的雏形,这些机构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在雏形初具的商业社会中,寻找传统文化与商业文化的结合点。在商业领域还出现了一批独立的设计事务所,如“稚英画室”“工艺美术社”“尚美图案管”等。主要从事商品包装设计、月份牌广告设计等,如“稚英画室”设计的“美丽牌”香烟包装设计、“双妹牌”花露水包装设计、“雅霜”化妆品、“白猫”画布、“杏花楼嫦娥奔月”月饼盒包装、商标月份牌等包装广告。[3]

四、开元的包装设计教育

中国近代艺术设计教育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浪潮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艺术设计教育呈现出多样性,国立与私立院校并存,教会培训与艺徒共生的学术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1864年教会培训的“土山湾画馆”包含了印刷、装订、玻璃制作、木工、雕塑等工艺培训,开启了包装相关教育的先河。1922年江苏省如杲县立工业学校设立的美术科学制3年,包含了摄影、器皿绘画等包装设计课程。[4]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较早的尝试商业美术教育,提出“造就工艺美术人才,辅助工商业,发展国民经济”。[5]

1928年在蔡元培的倡议下建立国立艺术大学,内设工艺美术学院。至此中国新式艺术设计教育迅速发展。先后成立了国立北京艺专、国立杭州艺专、私立苏州美专等,其中杭州国立艺专在艺术设计这一领域比较突出。

商业领域中的美术设计工作室与设计事务所,通过师徒传授的方式也为当时的商品包装设计培养了大量人才,如“稚英画室”等商业设计机构招收社会学员补充扩大业务所需要的人才,随着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实用工艺美术的演进,包装设计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五、开元的包装设计理论引入创新

不管是晚清政府还是民国政府,为了促进工商业的发展都相应的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也规范了包装设计的行业发展,1904年晚清政府出台了《商标注册试办章程》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政府发行的涉及包装的行政法规。

随着教育的发展产品包装设计理论也逐渐发展起来,笔者收录了近90篇文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923年中外经济周刊第42期《美国对货物包装之注意》,1929年陈之佛发表《现代表现派之美术工艺》于《东方杂志》,介绍了西方现代工业设计与“包豪斯”设计理论。设计理论的引入推动了产品设计教育与主流设计意识形态的变化。1935年施肇桢在浙江省建设第9卷第6期发表《果品包装之研究》也说明了当时包装设计研究已经分类细化。1936年《中国美术会季刊》发表《美术与工艺》及《应如果发展我国公益美术》等多篇文章。[6]众多包装设计理论的发表为我国近代包装艺术设计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开元与传承铸造了民国时期的包装设计风格。

清末民国初年的爱国人士提出“实业救国”“爱用国货运动”运动,促使萌芽状态的民族工业产品包装设计迅速发展起来,大量设计师的旅外经历与主流设计机构的本土化为包装设计的开元与传承提供了必要条件,进一步促进了包装设计的文化传承与兼容并蓄。为了增加产品竞争力适合中国市场,外来产品在设计元素与风格上也相应的融入民族审美观念与民族信仰、民族文化等,使这一时期的产品包装设计具有鲜明的民族传承特性。

这一时期的包装造型比较简洁,一般以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等西式流行造型为主。在图形的排版与印刷上注重图文并茂,设计语言表达成熟,产品包装设计的客户群定位准确。图片与文字运用的意义成熟、功能表达清晰。图案创意寓意美好,且能表达商品的时尚前沿与生产厂商的实力,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当时的包装设计人员对于包装信息的传达具有很强的职业化素养,由于受到当时的印刷设备与印刷工艺的限制,色彩运用主要以纯色拼接为主,其中红色、黑色、黄色、蓝色灯颜色为当时的主要流行色。

结语

产品包装设计在民国时期受到外来经济与外来文化的影响迅速发展,民族经济崛起为其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设计师们将西方的先进材料、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观念结合,使这一时期的产品包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中西融合的风格特征。其表现手段多元化,传统文化内涵与国际审美相互交织,创造了中国近代包装设计的开元时代,同时包装设计职业群体与职业机构的形成促使了包装设计教育及包装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民国时期的包装设计有其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翻阅其历史总结其理论,希望以此来抛砖引玉。

注释

[1] 潘君祥.中国近代国货运动[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84、203、221

[2] 潘耀昌.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9:508

[3] 陈超南,冯恣有.老广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37、38

[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北洋政府教育部民国十一年档案》

[5] 谢开甲.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M].上海文史资料选集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390

[6] 李有光,陈修范.陈之佛之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22-127

参考文献

1 孟祥斌.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研究[J].包装工程,2012(14).

2 胡鑫. “以人为本,师法自然”——基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绿色包装设计[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06).

3 郑丽萍.民间生活器具造型与现代产品设计发展[J].包装工程,2012(08).

4 诸佳.包装视觉语言之再生性指导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2(02).

5 陈岚.论中国传统元素在老字号品牌的创新运用[J].上海包装,2012(04).

6 单晓彤.论现代食品包装设计的精神诉求[J].装饰, 2012(02).

7 吴飞飞.包装设计教学综合化素质培养的探讨[J].上海包装,2010(12).

8 耿玉芹.从设计史的角度看产品设计成功的因素[J].包装工程,2011(18).

作者:张书迪 孙玉成

上一篇:水电设备管理论文下一篇:银行管理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