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农村教育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果惠及农民的同时,广大农民目光更多地从经济的增长速度转移到了如何促发农业内涵式发展上,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现状成为了阻碍“三农”发展的瓶颈。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型城镇化农村教育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型城镇化农村教育论文 篇1:

新型城镇化中的农村教育空心化治理研究

[摘 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空心化作为农村空心化的关键性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农村教育空心化主要表现为教师空心化、学生空心化和设施空心化,引发教育空心化的原因在于农村学校生源减少、农村学校建设规划与城镇化进程严重脱节等因素。治理农村教育空心化需要强化其基础机制、核心机制、保障机制和长效机制,合理建设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因地制宜推进合村共建办学,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等。

[关键词]农村教育空心化;新型城镇化;教师空心化;学生空心化;设施空心化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同时,报告中把“乡村振兴”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其实施目标就是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村强、农村美、农民富。这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对我国农村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农村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全面实现优质公平教育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当前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现实不容乐观,学校生源减少,教育资源匮乏而且分配不均,出现了一系列教师、学生、设备等资源的匮乏和向城镇流失的教育空心化现象。基于此,本文对新型城镇化中的农村教育空心化问题展开探索性分析,为实现我国农村教育质量提升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献计献策。

一、农村教育空心化及其基本表现

农村教育空心化作为农村空心化的表现之一,是教师空心化、学生空心化和设施空心化的综合体现,本质而言,是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问题。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学生到城镇就读,农村学校在校学生数迅速减少,在农村吸纳人才能力本来就薄弱的前提下,加上人力资本的流失,导致人力资本、教育资源供求等方面出现结构性的失衡,形成了教育空心化。

(一)农村教育中的教师空心化

教师空心化为农村教育空心化的核心表现。就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教师空心化主要表现在浅度空心化和深度空心化两个层面。前者重点表现为农村教师离开农村学校,奔向城镇公立学校或者是民办学校任教。这些学校的教学条件、发展上升的空间都远远优于农村学校,而且这些学校往往给出优厚的薪酬待遇,吸引着农村教师。同时,未离开者也存在着潜在的向往倾向,甚至产生情绪上的不满。后者重点表现为农村教师队伍中缺乏一线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当时我国处在人口增长、经济落后同教育需求大量增加的矛盾中,所以政府招收了大量农村教师。这些教师中只有部分是师范类毕业生,其余是社会青年,既包含高中毕业生,也包括初中毕业生,甚至是小学毕业生,其文化水平严重不均衡。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些老教师依旧在岗位任职,其所传授的知识相对于现代化教育来说古板性较强,难以指导学生全方位地学习和发展。此外老教师的在岗必然会影响优秀青年教师的任职,如此一来,便造成了学校教师的空心化现象。

(二)农村教育中的学生空心化

学生空心化为农村教育空心化的外在表现,也主要表现为浅度空心化和深度空心化两个层面。前者重点表现为农村家长送子女去附近城镇入学和子女跟随父母去外地城镇入学。伴随着城镇化浪潮的兴起,以纺纱厂、木板厂等为代表的城镇工厂,给农村务农人员带来较为可观的收入,吸引着大批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前来就业,他们将子女送到附近的城镇公立学校或者民办寄宿学校,导致农村学校的在校生数量逐渐减少,城市的公立学校和民办寄宿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多。后者重点表现为农村学校学生的智力开发受到影响,学习成绩呈现下滑趋势。农村学校无论是在师资水平、教学质量,还是教育资源配置、供给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镇,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农村学生在最容易开发智力、塑造性格的童年时代却没有获得系统优质的教育,无法掌握先进的知识,其心智发展和学习成绩持续下滑。

(三)农村教育中的設施空心化

设施空心化问题主要指农村教育缺乏充分的教学软硬件支撑,表现为浅度空心化和深度空心化两个维度。前者重点表现为教育设施老化,设备简陋,有设备但不精良的现状。多数农村学校教学楼破旧,课桌板凳老旧,黑板依旧是老式的依墙而设的刷墨黑板;学校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缺乏统一的垃圾存放点,也没有完备的垃圾处理系统,对农村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娱乐设施更是匮乏,篮球场和足球场几乎没有,也没有现代化的塑胶跑道,无形中减少了学生娱乐的机会。后者重点表现为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网络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农村学校依旧保持着黑板、粉笔、教杆等简单的教学工具,教学水平不高;计算机普及率相对偏低,诸多学校的机房里电脑零星几台,甚至还没有接入网络,受教师水平的限制,学生的上机课也只是学习开机关机等一些最简单的操作,尚未达到“实用性”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已无法满足现代教学发展的需求,对于农村教育产生了大量负面效应。

二、农村教育空心化的成因及治理功效

(一)农村教育空心化的成因

农村教育空心化的成因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新型城镇化浪潮引发的农村学校生源减少。伴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迁移,农村原有的“386199”部队逐渐演化成纯粹的“99”部队,大批量的农村子女跟随父母去城镇生活、读书,两个老人四只狗的现象尤为突出,导致农村学校的生源大幅度减少;农村家长普遍存在“跟风思想”和“城优于村”的偏见,其“进城择校”现象引致诸多地区形成“进城读书热”的潮流,进而引发连带效应,形成农村学校生源日渐下滑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农村学校待遇和社会认同感低,农村教师也逐步流向城镇,导致教师空心化的出现。二是农村学校建设规划与城镇化进程严重脱节。大多数农村学校缺乏系统的规划,从内部结构来看,教室、操场、卫生间等位置分布缺乏合理性,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从外部结构来看,学校多靠近相对热闹的生活集聚区,学生学习受到严重干扰。农村学校的建设规划布局已经明显落后于城镇,并且横向上的结构性失衡导致农村向城镇化教育靠拢的纵向脱节。三是农村教育质量普遍偏低。教师学历普遍不高,且数量不足,专业性较差,教育投入水平低及教学设施落后,与城镇学校无法相比,也是农村教育空心化的重要成因。

(二)农村教育空心化引致的经济社会后果分析

农村教育空心化作为新世纪以来教育发展的异常现象,阻碍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进步的实现。教育的核心应当是统筹全局共同发展,在城镇教育受益的同时,农村教育也要受益,进而达成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从短期效应来看,农村教育空心化不仅导致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造成农村学生上学的极大不便,加重了农民的教育负担,延缓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还导致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加剧了农村教师工作的压力。从长远影响来看,农村教育的空心化将会导致我国人力资本的潜力受到负面影响,不利于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城镇化进程中大批量农业人口的转移迁出,导致农村在民生、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整体凋敝,加速了农村的没落和“三农问题”的严峻性。其外,优质资源向城镇倾斜度增加,扩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城乡教育的马太效应,对于未来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和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产生阻碍。

(三)农村教育空心化的治理功效

农村教育空心化的治理会产生显著的内在功效。一是农村教育空心化治理有助于挖掘人力资本的内在潜力。通过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资本的积累,可以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分的优势人力资本,从而最大程度提高农村整体的文化水平,优化农村的社会文化环境。二是有助于实现城乡教育差距的收缩。农村教育空心化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教育差距,只有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才能推动农村学生更好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享受和城镇一样的现代化教育水平。所以应通过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努力,让所有的农村学生享用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为未来中国农村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三是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本的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又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教育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空心化治理能对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渴求。随着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创业成功或持创业项目和资本的“新农人”“新乡贤”“乡村精英”回归农村,选择在农村工作生活,农村教育再也不只是升学教育,而是在人才输送的同时促进农村多种产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文化传承的现代教育[1]。四是有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当前的城镇化发展要求,推动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建设格局,其中小城镇仍然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短板和关键,农村教育空心化的治理可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激发农村的整体活力,加快农业人口的市民化,从而抢动小城镇的发展。

三、农村教育空心化的治理机制

农村教育空心化的治理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提升农村教育发展质量、积极稳妥推进优质公平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这一问题上,应从整体上进行重新审视,从不同的层面分析其治理的内在机制。

(一)基础机制: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

农村教育空心化治理的基础机制就是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一方面直接决定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也是全面实现优质公平教育的基本要求。对于农村教育来说,将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作为其空心化治理的基础机制,既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动向,即基础教育改革必须坚持其总体目标,让孩子面对未来的世界,为人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让孩子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能塑造完善的人格;也符合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关系到农村孩子未来发展的潜力与可能性,高水平的教育质量能从根本上激发基础教育的活力,开发孩子们的智力与创造力,是推动农村教育事业高效、协调、持续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在政府提出推进优质公平教育的大方向下,要实现农村教育的公平优质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學质量。把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作为治理农村教育空心化的基础机制,既吻合现代教育的需求,也展示出教育发展的前瞻性。

(二)核心机制: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对于农村教育而言,空心化治理的核心机制就是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这一核心机制不仅吻合农村教育发展的整体追求,即在教育资源管理过程中,追求帕累托最优状态,优化配置并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最小的教育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而且也能够全面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避免由于教育资源不合理分配所导致的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方面,政府在城乡教育的经费投入差距呈现持续拉大的趋势,农村和城镇学校教师的薪酬、水平、软硬件条件、社会认同感等存在明显的差别,教育资源更多的是投入城镇学校,配置上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资源的利用率达不到最优。另外,资源流动性较差,优秀的教师和优质的教育成果分享途径无法具体化,出现“扎堆”现象,外溢效应不足。因此,将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作为治理农村教育空心化的核心机制,实现优秀教师、优质资源的流动共享,对于推动教育质量的整体性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保障机制:地方政府的教育供给水平

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属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保障的基础性事业。对于农村教育而言,将地方政府的教育供给水平作为其空心化治理的保障机制,既与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需要相契合,即通过加强地方政府的教育供给力度,为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提供基础性硬件支撑;也与农村教育区域特色化发展的需求相匹配,即地方政府通过整改和优化农村教育设施,加强合村共建、特色学校的建设力度,淘汰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设备设施。从整体来看,政府对基础教育投入和高等教育投入的经费差距过大,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基础教育上投入不够,相反在高等教育上却投入过多,这种不协调的投入结构,阻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这意味着在农村教育中必须持续加大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力度,将地方政府的教育供给水平作为治理教育空心化的保障机制,既体现出对农村教育的支撑优势,也展现出对农村教育的保障优势,对于推进新型农村教育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

(四)长效机制: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农村教育处在教育系统的末端,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已经成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软肋,乃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3]。因此,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农村教育空心化治理的长效机制,不仅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目标相切合,即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义务教育,保障每个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充分实现教育的公平化,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而且也能补齐农村教育的短板,即化解教育中“乡村弱”和“城镇挤”的矛盾现象,力争优势互补,实现均衡配置的优质教育资源。新的社会形势下,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出现纵向的结构化失衡现象,打破了城乡教育均衡的目标体系。由于二元结构体制的制约,城乡教育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村优质教育资源仍然紧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这也是进行农村教育工作中所要持续关注的一大问题。因此,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农村教育空心化治理的长效机制,既体现出对基础教育的长期支持效应,也体现出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内在功效,对于从整体上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新型城镇化中农村教育空心化的治理策略

(一)合理建设农村学校师资队伍,提升师资水平

发展农村教育,必须把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方能实现最初农村教育质量提升效果。首先,全面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待遇。解决教育空心化问题,要紧紧抓住教师这一关键因素,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引导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待遇,不断完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据统计,长期以来,全国330万农村教师坚守农村教育教学一线,为农村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要通过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促使农村学校教师在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优惠,国家应制定实施引导城市人才回流农村计划,根据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需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选择、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扎根于农村教育,在吸引人才的同时留住人才,这对未来城乡融合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建立城乡联动的教学体系。农村学校任课教师多为年龄较大的老教师,缺少优秀的骨干教师,一师带多班,一师带多科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从城镇学校派遣优秀的教师去农村学校任教,同时挑选出优秀的农村青年教师去城镇学校汲取教学经验,既能够缓解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也能够培养本校优秀的青年教师,形成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为日后农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建立定期的考核制度,優化整合农村教师队伍。教育部门要定期组织系统的考核机制,公开透明发布考核结果,对于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工作者,实行下岗、转业、退休,确保每个岗位的教师都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促进农村学校教师的内在生长力提升,为缓解农村教育空心化群策群力。

(二)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首先,有效筹资和配置农村学校教育经费,做到“少环节拨放经费,多渠道筹备经费”。针对教育经费的发放,可以考虑建立“省-县区-校”三点直达的拨款方式,增设省拨款委员会,并全方位监督区、县政府部门拨款,力争具体到每个区、县的学校,避免经费在流转环节的浪费和分流。教育经费的筹备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分担,同时积极鼓励社会资金的注入,建立奖励表彰制度,对资助教育的社会群体或个人予以表彰和足够的尊重。其次,政府应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建立公办和民办学校的联动机制。民办学校具有天然的内在竞争机制以及教师考核机制,能最大程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弥补公办学校“大锅饭”的不足,实现优胜劣汰的效果,对于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再次,增强资源分配的适度倾斜性,保证配置的区域公平性。在教育经费有限以及各地区发展非均衡的条件下,要全面提升其利用效率,就必须做到配置的客观合理,因地制宜。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要求在教育资源的分配过程中适度向农村倾斜,加强对西部以及贫困地区农村教育资源的倾斜力度,及时解决农村资源匮乏的问题,避免教育经费在发达地区的浪费滥用现象,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切实扭转乡村教育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问题。

(三)因地制宜推进合村共建办学,提高农村学校办学质量

因地制宜推进合村共建办学,提高农村学校办学质量,既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治理农村教育空心化的有效策略。首先,借鉴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合村并点的模式,综合考虑各行政村的地理位置、乡土文化、人口规模等因素,以若干个行政村为单位,由县区政府规划并监督建校办学,把原来一村一校的教育资源集中利用于共建一所学校,形成灵活的规模办学体系。要全面优化物质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别。对于原有的学校资源,应加强对闲置教育资源的高效率使用,规避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其次,构建一体化的师资配备水平和教学管理模式。高度整合各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并进行全面的培训学习,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授课水平。建立严格的教师制度管理,加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体制机制建设,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正常。再次,坚持“因地制宜,区域特色”的办学理念,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机制。不同的县区突出区域特色,同一个县区要统一规划,建立良好的办学模式。在合村共建的过程中,不能为了评估而千篇一律的办学,要针对不同县区的地理位置、传统文化而实行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减少教育资源的粗犷利用,体现差异化的竞争方略,方能实现农村空心化治理的现实目标。

(四)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

教育供给侧改革归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资源的供给,是要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面对农村教育资源短缺以及教育供给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消费需求特别是优质教育需求的现状,就必须加大农村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以期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借鉴特色小镇培育规划理念,探索发展农村特色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学校培育工作,根据合村共建学校观念,创立教育培训园区,使之拥有现代教学模式、教育科技、优秀教师等城镇教育所具备的特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教育产业。当然,特色学校并不是简单的政策机遇和方便争取教育资金的砝码,而是新的教育发展机遇融合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农村教育的理念,打破城乡教育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面向农村教育现代化,使特色学校成为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示范抓手。其次,协调推进农村教育结构调整。一方面要提高农村教育供给端质量,扩大有效供给,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做到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对接未来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调整农村教育供给结构,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4]。再次,完善供给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教育供给总量,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分配上,保证更多的资金支持农村教育发展,联合特色学校共同进步。同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优化农村教育产业结构体系,在农村教育的基础上也要同时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多产业共同发展的新路径,促进城乡教育的均等化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五、结语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农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环,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教师、学生和设施等空心化现象,这就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从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两方面入手,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策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使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到与城镇学生同样的优质教育,进而实现农村教育空心化向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转变。乡村美,中国才能美;乡村强,教育必先强。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农村教育空心化难题,办好满足乡村振兴需要的教育、让农民满意的教育,让优质教育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

[参考文献]

杨海燕,高书国.农村教育的价值、特征与发展模式[J].教育研究,2017(6):73-79.

张明斗.新型城镇化的深度发展及政策思路创新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6(5):10-15.

姜超,邬志辉.论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理念选择[J].教育研究,2017(6):65-72.

李奕.教育改革,“供给侧”是关键[N].人民日报,2016-01-14(18).

顾明远.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把农村教育办好[J].中国教育学刊,2017(9):2.

[责任编辑 张桂霞]

作者:张明斗 葛于壮

新型城镇化农村教育论文 篇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果惠及农民的同时,广大农民目光更多地从经济的增长速度转移到了如何促发农业内涵式发展上,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现状成为了阻碍“三农”发展的瓶颈。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着学校数量较少、基础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陈旧,农民家庭依旧存在读书无用论思想以及留守儿童教育等问题,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使农村教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 农村教育 问题 对策

城镇化是指乡村转化为城市的演变过程,包括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及其相应的转变。新型城镇化则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也将会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当前中国正在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十二五”期间将有超过半亿的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给城市教育带来极大压力的同时,随着城乡人口的空间重组,农村教育的空间形态、体制形态和结构形态也将出现重构,农村教育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诸多棘手问题。由于快速城镇化进程、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学龄儿童减少,农村教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持续十年之久的“撤点并校”政策,致使乡村教育出现“城挤、乡弱、村空”的局面,出现“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同时,出现了两个新的边缘化群体:城市的流动儿童和农村的留守儿童。这一切凸显了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一、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学校数量较少、基础设施差

当前,城市学校建设越来越好、生源越来越广、质量越来越高,对比之下农村学校数量越来越少、规模越来越小、生源流失极为严重。自2001年起,我国实行了以撤并中小学校为主的农村学校整体布局调整,其中高中校向城市集中,初中校向城镇集中,小学校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据有关部门统计表明,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我国农村小学减少了一半,平均每天消失56所农村小学。这一举措致使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合并,虽然整合了教育资源,却增加了部分学生的负担。由于村镇间距离较大,部分学生上学的路程较远,交通安全难以保障,住宿、吃饭、交通费用这些生活成本的增加让一些家庭无法承担,学生被迫辍学。由于教育经费不足、基础设施差,农村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匹配的教学仪器与实验用具以及基础的图书资料,更无力购买课外读物。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在农村中的推行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陈旧

师资力量薄弱是农村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由于农村教师工资收入不多、福利较少,部分农村教师或选择进入城市学校任教获得优越物质待遇,或选择离开教师队伍。广大高校毕业生更因无法适应农村较为艰苦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与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不愿扎根农村,农村学校师资流失严重,部分偏远地区学校甚至出现一名教师兼任全校课程的现象。工作条件艰苦、管理松散以及工资拖欠严重等原因,还使得个别农村教师在工作中有应付心理,对学生产生忽视淡漠的负面情绪;农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部分农村教师未能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文化水平偏低、知识功底薄弱,较少利用网络同步接收与时俱进的教育信息、思想陈旧,无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直接影响到了农村学生的成长,不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一些农民家庭依旧存在读书无用论思想

传统观念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一思想深深影响着我国人民,大多数农民也视大学为神圣的殿堂,认为供子女读书走进象牙塔才是摆脱贫困、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可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学费看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城市生活成本与压力一翻再翻,农民们不再认为读书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再次抬头。受传统的传宗接代思想和小农思想影响,许多农民只看眼前利益,宁肯把有限的资金投到建房、添置生活用品和为子女办婚事等方面,也不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投到较长期才能显现回报的教育方面。这种狭隘的思想致使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受到了阻碍。

(四)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比较严重

现阶段,我国留守儿童规模巨大,据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数量较之曾经有大幅度地增长。此外,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年龄偏低,大龄留守儿童规模明显收缩。据全国妇联发布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占农村留守儿童总数的38.3%。而义务阶段儿童中,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的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2.01%和16.30%,规模分别为1953万和995万。而大龄留守儿童(15-17)岁占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3.32%,规模达813万。可见,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具备总体规模较大,年龄结构偏低龄化等特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成为了农村教育中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父母早早外出打工,只得将孩子们交由祖辈或是其他亲友照看,而老人的溺爱及亲友过于疏忽的管理都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一是由于长期缺乏家庭教育环境,委托监护人无法对其进行课业的辅导与监督,正处于学习习惯培养时期的大部分留守儿童没有学习动机、缺少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自制力较差;二是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隔代亲友只认为让孩子吃饱穿暖,满足一切要求就是表达了自己对孩子的关爱,可没有沟通的生活却容易造成儿童的性格缺陷,也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部分留守儿童会出现孤僻、自卑、自我管控力弱、沉迷网络等行为,极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三是农村自然环境复杂,儿童行为模仿能力强,没有父母看护的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意识,城市学校内常见的安全教育讲座、安全教育短片播放等宣传模式在农村却较为罕见,留守儿童极易出现溺水、触电、车祸等安全事故。

二、解决当下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

发达国家从城乡二元社会转变为工业化社会,一般都是依靠科技投入和以教育为动力的人力资本投入来提高农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进而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缩小城乡间的差距。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城镇化的发展核心是经济问题,要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核心问题就要推进农村教育优质良好发展。

首先,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拓宽投资途径。国家应提高财政在农村教育事业上的投资力度,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提高经费保障能力,确保国家新增教育经费能够落实在农村。实施修葺校舍、建设操场以及配套体育锻炼设施、填充匹配教学用具、实验用品,丰富图书资料、课外读物及影片,提升午餐补助费用、减免学费等政策,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给农村学生一个既能不增加生活成本又能接受良好教育的成长环境。在确保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还可以开拓农村教育经费来源的途径,如通过成立“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公益性项目鼓励民间企业、海外华侨为农村教育提供经费、物质资助,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在帮助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要通过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唤起全社会对农村教育的重视。

其次,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提高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实行偏远地区津贴补助制度,缩小城乡教师间的经济差距,充分利用国家侧重于农村教育的优惠政策吸引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及优秀人才到农村工作,充实农村教育师资力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二是要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如我国2010年启动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着重强调要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显著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在鼓励大批优秀农村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的同时,农村学校还可以同村镇所属城市中小学校合作建立教师轮换制度。城市学校的教师们带着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新型的教学模式走进农村学校,为农村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全新的形式。农村学校的教师们要定期到城市学校见习学习,充实知识底蕴、更新教学方式。还可以规定高中等院校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要先到农村学校任教。这样的城乡互通、互动更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也能够逐渐改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村教育总体水平。

再次,重视农村儿童全面发展。与城市儿童被家长重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对比之下,农村儿童,特别是依靠只重温饱,缺少沟通的祖辈们照顾的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祖辈既然担负起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就应当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改变自己落后的思想观念,孩子固然是家庭的宝贝,但是过于溺爱会起到反作用,反而不利于正确引导孩子成长中各个方面。祖辈应当放弃传统旧观念,改变生硬的打骂、命令的沟通方式,多与儿童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孩子交流内心中的想法并不是一件有违长辈身份的事情,反而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成长并能够培养起自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强。祖辈还应摒弃溺爱意识,客观对待留守儿童的各类要求,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生活习惯。作为委托监护人,还要更多学会利用电话、网络为孩子与父母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防止心理缺失与性格缺陷的形成。

第四,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不协调。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农村教育并没有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一直在沿袭城市教育的发展模式,与城市教育采取相同的教材、教法、进度,满足人们想通过升学来改变学生自身及家庭命运的心理需求。应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大资金投入,明确责任主体。接受过正规培养后的优秀的农村职业技术人才既可以在工作和实践中为农民们传播先进的农业、工业理念,也可被涉农高校和教育机构聘用任教,一方面可以改变学校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更多的面向农村的实用型人才。

总之,农村的发展在于经济,经济的发展在于科技,科技的发展在于教育。农村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提高我国人民文化素养和整体精神面貌的关键力量,也是为推进城镇化,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勇.社会转型期乡村学校教育的文化困境与出路[J].教育探索,2012(9)

[2] 鹿永华,郭海红,季家伟,方建生.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 杨帆.农村留守儿童现存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5(1)

[4] 文海漓.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5] 安其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

[6] 陈文龙.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创新研究——以永济市田村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7] 杜广强,刘彦松.城乡统筹下辽宁农村教育问题分析及其对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部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作者简介:张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部研究生;徐冬先,佳木斯大学社科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责编:贾伟)

作者:张然 徐冬先

新型城镇化农村教育论文 篇3:

经济新常态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紧密相关,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将成为影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能否保持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芜湖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安徽省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新常态下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推动该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

一、引言

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以来,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因为我国的城镇化率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更是因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肩负着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任。之所以谓之为“新”,指的是其对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的传统城镇化道路的纠正,强调通过对城乡要素资源重新配置进而实现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的城镇化本质,注重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增强城镇发展的新动力。我国经济发展近年来步入“新常态”,指的是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具体来说,指的是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等。从以上表述不难看出,经济新常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将成为影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能否保持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十九大报告在回顾过去5年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时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2016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7.35%。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的潜力还是巨大的,距离发达国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0%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深入研究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综述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国内学者在当今经济形势下从多角度为其提供路径、内容设计、模型、制度安排等诸方面的系统化建议。简单来看,这些研究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结合具体地域特点进行的研究。刘殿敏(2012)结合河南省的人多地少、资源环境压力重等具体特点,以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为宗旨来探讨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尹宏程、拜振国(2017)从小城镇模式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发掘西安的一些古镇特色,探索西安新型城镇化的特色路径。二是利用模型探讨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蓝庆新、陈超凡(2013)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认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三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来探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彭明唱(2015)结合新常态这一经济新形势要求,通过一系列相关数据和指标分析,提出推进苏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从优化城镇的生态布局等路径入手,提高苏北地区城镇化整体水平。张志勇(2017)在辨析新常态的内涵基础上,结合济南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新型城镇化進行了相对广泛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何选择路径必须合理考察其影响因素,各个地区有自身特定的地域差异,现有研究对以芜湖为代表的皖江地区关注不多,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研究。

三、安徽省芜湖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

(一)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城镇化建设的纵向分析

芜湖市的城镇化进程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经历了1990-2000年的起步发展阶段,随后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汽车等支柱产业的腾飞崛起,该市城镇化推进速度加快,2000-2010年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4个百分点;“十八大”以来的2012-2016年,芜湖市的城镇化进程进入量质并举稳健推进阶段,城镇化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展。2016年,芜湖城镇化率达到63.5%,较2011年提升7.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

2016年,芜湖市常住人口367万人,与2011年356.6万人相比,增加

10.4万人,增长2.91%,平均每年增加2.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7%。常住人口呈小于户籍人口、但两者差距呈现逐步缩小的态势,户籍人口比常住人口由2011年的多28.73万人下降至2016年的多20.58万人,人口净流出状态有所好转,5年差距缩小了8.15万人,年均缩小1.63万人。

2016年,芜湖市城镇常住人口232.90万人,与2011年200.58万人相

比,增加32.32万人,增长16.0%,平均每年增加6.4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0%,高于同期常住人口增幅2.43个百分点。芜湖市城镇常住人口呈现持续加速流入的态势,城镇常住人口比城镇户籍人口由2011年的多36.79万人提高至2016年的多44.80万人,城镇常住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城镇人口净流入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二)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城镇化建设的横向比较

“十八大”以来,芜湖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始终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2016年,芜湖市城镇化率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11.5、6.1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常住人口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5.9%、7.2%,城镇人口的占比高于常住人口,芜湖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与省内城市比较,芜湖市城镇化率稳居全省第3位,仅次于合肥、马鞍山;与第2位马鞍山的差距逐步缩小,由2012年的相差3.2个百分点逐步缩小到2016年的3.03个百分点;与“追兵”第4-6位淮北、淮南、铜陵相比,优势不断扩大,优势5年间分别扩大了0.53、0.44和0.72个百分点。

四、新常态下芜湖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

在新常态下芜湖市的城镇化发展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从各县区城镇化发展阶段看,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从城镇化率的深化过程来看,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市区。

县域城镇化的发展,首先受制于农民收入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相对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其对健康、娱乐、教育和时尚等高端享受型消费支出就较低。以2017年为例,芜湖市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75元,增长8.9%,人均消费支出21444元,增长9.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30元,增长8.8%;人均消费支出11633元,增长8.6%。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3.5%,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7.8%,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由上述数据可见,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其次,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受制于产业结构欠合理。由于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三产业方面有很大待提升的空间。而新型农业产业的发展又要考虑到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等问题,面临延伸产业链的难题。所以,通过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提高乡镇的承载能力和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协调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众所周知,产业结构的优化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目标。2016年芜湖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7∶55.8∶39.5,产业结构较之于5年前已有很大程度的优化,其中2016年三产比重较2012年提升11.7个百分点。但是芜湖市的产业结构较之于周边发达地区,特别是与长三角核心城市差距较为明显。相关统计资料显示, 2014年,长三角核心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0比45.8比51.2,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50%,产业结构历史性进入了“三二一”时代。从占比看,长三角核心区16个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在40%以上,上海、南京、杭州占比均超过50%。舟山、苏州、无锡、常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也超过了45%。由此可见,芜湖市要想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还需要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

(三)人口市民化进程较为缓慢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求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更看重提高这些转移劳动力的生活质量。尽管近年来芜湖市的城镇化率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但是如前所述,芜湖市城镇常住人口呈现持续加速流入的态势,城镇常住人口比城镇户籍人口由2011年的多36.79万人提高至2016年的多44.80万人。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城镇常住人口无法享受到与城镇人口相同的社会福利待遇,诸如与市民同等的医疗、教育、养老、保障房等待遇。以教育为例,由于农村教育资源长期匮乏,而农村家庭又希望其子女能够接受较好的教育从而改变命运,所以他们进城务工一方面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以负担子女的受教育费用,另一方面期待着子女能够在城镇拥有良好的受教育条件。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们中很多人无法享受到原城镇居民的同等的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待遇。这种“半市民化”的状态还体现在医疗、养老等诸多方面,并造成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阻碍之一。

五、新常态下推进芜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如前所述,我国的经济进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同时也就意味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如何在新常态下探索出适合芜湖市自身的发展思路,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级政府以创新性的思维模式引领城镇化实现新的发展。

(一)挖掘县辖小城镇特色,推动县域城镇化发展

要提升芜湖市县域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必须充分利用县辖一些小城镇的优势资源以及区位优势,培育出一些专业特色镇。这些专业特色镇可以通过规划和市场运作在文化旅游、资源加工、商贸物流、交通枢纽等方面作一些文章。具体来说,可以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培育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

其实芜湖市各县下辖有很多乡镇可以做文章。如芜湖市繁昌县孙村镇可以依托其现有纺织服装产业,围绕改善产业集聚、民生、生态、社会保障等领域,规划建设时尚服装小镇,打造服装展示、体验、购物、休闲于一体的精品旅游路线;芜湖县六郎殷港艺创小镇也是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之一,小镇可以立足自身特色,继续着重发展艺术教育、艺术设计、艺尚制造、艺术旅游四大产业内容,致力于打造一个“设计+定制”的文创“智造”平台和高地;芜湖市南陵县许镇可以充分依托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大浦建设试验区,继续进行”旅游产业与现代农业”高度结合的可贵探索,等等。通过县辖特色镇的发展,带动周边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倡导新型城镇化的生活方式,进而促进新常态下经济需求产生新的变化。

(二)统筹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相关统计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高水平区域集中、低水平区域聚集的特点,且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一般也是产业结构层次较高的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一般也是产业升级缓慢的地区。 由此可见,要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就芜湖市而言,首先必须优化城镇的产业结构。必须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推进就业结构变化,从而形成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同时提升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力,第三产业本身属于高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具有較大的作用。因此,发展服务业除了要继续推动对商贸、住宿、餐饮、交通等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还要加大对金融保险业、计算机软件业、旅游业等现代产业发展的推动,为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总的来说是人的城镇化,城市必须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转移的“新市民”保持足够的开放和包容度。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半城镇化”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要保证“新市民”能和原城市居民一样能共享城市建设成果。如前文所述,芜湖市每年有大量的城镇常住人口无法享受到与城镇人口相同的社会福利待遇,所以必须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全面覆盖等一系列制度变革,赋予“新市民”与原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次,市民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不仅要实现“新市民”身份的转变,还要促进经济的融合、社会文化的融合和心理的融合。只有这样,“新市民”才能稳定地在城市中工作与生活。

(四)加强政府引导,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中明确指出“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特征,所以政府在新

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发挥其经济调节和社会治理的功能。政府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强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

首先,政府应当对城镇进程中新增产业进行更细致的筛选,不能盲目唯GDP是从。要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清洁产业、高科技产业等,以此降低产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过度依赖, 同时要禁止引进新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其次是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外部高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通过改进技术和增添设备的方式来提升现有企业对污染的处理能力,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污降到最低;对于那些治污不力的企业,政府要对其采取限产措施,而对于积极治污的企业,政府可以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进行鼓励。(作者单位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经济‘新常态’下以PPP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项目号:SK2018A0789);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绿色发展理念视阈下供给侧改革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项目号:SK2017A0662)。

作者简介:王伟(1983-),男,安徽繁昌人,经济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学。

作者:王伟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教学研究论文下一篇:扬琴教学与现代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