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一般步骤

2023-03-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结构设计一般步骤汇总

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教学设计基本步骤

1.教学对象:具体分析所选班的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及学生对本次课的知

识的理解能力,通过这次课学生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

2.教材分析: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分层,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

掌握,是学生容易掌握,哪些内容较深,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

有哪些差距,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有哪些实际的帮助。

3.教学目标:根据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具体分析,设定本次课的

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技能目标(目标要实际、具体)。

4.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教材,来确定学生在学习本次课时的重、难点知识点。 5.教学思路: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而选择何种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达到的

预期教学效果。

6.教学策略:能充分体现本次课的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具体做法;

对教学过程能有一定预测,并如何调控。

8.教学流程图: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本次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7.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相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篇二: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

教学设计是综合多种学科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的学科,其主要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理论和传播理论等,每一种理论都从不同的视野对教学设计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转引自何克抗等,2005),其中学习理论是四种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尽管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种类繁多,但通过对其理论基础(尤其是学习理论)进行认真分析,我们认为,教学设计主要包括面向教师教的传统教学设计、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三类。

传统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3)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方法、策略; (4)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媒体; (5)进行施教,并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

(6)根据形成性评价得到的反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策略加以调整。

二、 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地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 (1)情境创设——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 (2)信息资源提供——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3)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是引导学生自王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其作用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达到自主建构的目标; (4)组织协作学习——通过协作交流、思想碰撞、取长补短,深

化学生的意义建构; (5)组织与指导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在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则在理论、方法和过程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上都兼取两者之长并弃其之短,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设计过程主要包括: (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3)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活动设计; (4)学习情境设计;

(5)教学媒体选择与教学资源的设计;

(6)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对内客与策略进行调整。??? 在环节(3)中已涵盖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等策略的设计;在环节(4)和在环节(5)中则包括了情境创设和资源提供的要求。

传统教学设计通常也称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其教育思想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按这样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出来的教学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程的监控,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对于学生全面打好各学科知识基础是有利的;不足之处是由于长期“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书本、对权威的迷信,且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想像力。

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也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其教育思想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

探究、自主发现,这无疑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有好处的,却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近年来,随着blending learning新概念逐渐被国际教育技术界所接受。愈来愈多的教师认识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有自己的突出优点(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但也有自身的缺陷(不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恰好与之相反。若能将两者有机结合,正好可以优势互补。结合以后的教学设计,我们称之为“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既强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训练有利,对于学生健康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大有好处的。篇三: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和程序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具体包括:分析学习需求、 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法、反馈调整方案四个具体过程。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七个基本要素优化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系统论和程序论的思想。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

2、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3、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4、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1.目标导向原理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三种: ①目标的指向作用:使师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目标有关的问题上; ②目标的激励作用:能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与意向;

③目标的标准作用:一是目标成为检查教学效果的尺度;一是反过来教学效果成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切性的依据,以便调整目标。 2.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原理

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角度加以考察。

每一个要素都会产生一定的力,但导致最后教学效果的力并不是各要素的力的简单加和,而是各要素关系之间构成的“合力”。这是教学设计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理。善于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争取最大合力,这是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 3.教学活动的系统有序原理

教学活动的系统有序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有序不但包括知识教学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而且包括能力、情感教学也要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

教学有序不仅表现在教师的教的活动上,而且也要体现在学生本身的学习上。不仅要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而且也要贯穿于其它教学活动中,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4. 反馈控制原理

为使教学过程有序进行,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及时纠正出现的偏差,采取补救的措施。

教学设计中对教学过程的控制方法主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前置反馈、即时反馈、延时反馈)进行。

四、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八个基本要素,如下图所示: 1.教学对象分析分析要点:

①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水平,为确定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②分析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包括情感、动机、兴趣和意志等心理因素,以及学习能力和智力发展的水平,为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③分析社会背景,包括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社会、家庭的影响对教学可能产生的正负面效应,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补救措施。 2.教学内容分析分析要点:

①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该部分内容在整体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分析本节教学内容的范围与深度、重点与难点,以适应多层次学生的需求; ③分析蕴含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以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智力的开发。 3.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主要描述的是学生通过教学,预期产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变化。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具体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三维目标)

4.运用低起点、密台阶、多训练、勤反馈、早补救、常激励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设计具体包括: ①新知导入起点要低;

②学习新知前要进行旧知识的复习;复习的内容一定是和新知密切相联系的知识,进而铺设学生学习的各种台阶,注重教学的反馈与激励。 ③体现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对新知的反复训练,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与巩固。注重学习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特别应注意的是训练的广度、梯度和深度。

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①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 ②教学内容的容量、深度和广度要恰当;

③教学内容的重点要明确,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主要内容上; ④教学内容的难点也要明确,并要设计好解决、检查难点的方法;

⑤教学内容的组织、排列、呈现方式,既要按知识的逻辑结构排列,又要按学生的认知次序来排列。

⑥精心设计练习的量和质,以及练习的方式方法。 6.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般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讲练法、练习法、实验法、图示法、比较法、启发法、提问法、类比法、程序法、掌握学习法、发现法、讨论法、探究法、自主法等等。

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主要要依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设备和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条件等而定。 7.教学媒体的组合运用

教学媒体指传播知识或技能过程中显示信息的手段或工具。 传统教学媒体有:书本、语言、黑板和图片;

现代教学媒体有:录音、录象、投影、电脑、多媒体课件等。 合理运用组合媒体,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重要措施。 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媒体的运用要求是:

①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必须有机组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②媒体的运用必须做到适时、适量、适度、有效。 8.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设计

1.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目的是诊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教学中的不足,使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形成性评价一般有:提问、讨论、练习、小测验、问卷、观察、个别谈话等。

2.总结性评价:是一种阶段性评价,也是一种目标参照性评价。其目的在于检测教学目标的到达度。总结性评价一般有:单元考试、学期考试、学年考试等(给出成绩或等级)。

第2篇:举例说明产品设计的一般步骤

工业设计0801 李敏 200805010105

一、举例说明产品设计的一般步骤

(1) 产品的市场调研:首先要了解同类产品的情况,找到所需解决的问题,然后进行前期调查,资料收集和研究工作。

(2) 产品分析研究,提出创意:对前一段调查所得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3) 新产品的概念确定:对提出创意的可行性加以论证,并通过优化,协调该产品在外观、颜色、细节特性以及功能方面的关系,从而是创意更具可操作性。

(4) 创意效果图设计:采用表现技法或者是电脑辅助设计软件绘制出效果图 (5) 分析研究:进一步深入对新创意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其可行性

(6) 组织生产以投放市场:即正式投产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模具制作,设备安装,生产计划的制定,印制标签及包装物

(7) 市场反馈调查:对已投放市场的产品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研究产品设计不足之处。 举例:指纹锁设计流程 项目名称:指纹锁设计

客户:常州华中集团指纹产业事业部,1995年成立,公司坐落于常州大仓路,是国内一家以设计、制造、生产指纹设备为主的合资企业。

项目:AM2060B指纹锁产品设计。 周期:40天

1. 产品设计开发调研阶段

(1)企业原始产品

明确设计内容:跟客户确定设计合作项目后,会由市场人员及设计人员跟客户沟通,了解设计的内容及工业设计所应实现的目标(图一)

(2)确定产品主要内部模块

根据客户提供的原始产品或产品功能模型,分析产品你的功能实现原理,结构变化幅度,确定产品的限制条件和设计重点。(图二)

(3)竞争对手产品市场调研

设计调研是设计师开展中的必备步骤,工业设计师通过设计调研了解产品的销售状况、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产品的竞争者的状况(图3)、使用者和销售商对产品的意见。这些都是设计定位和设计创造的依据。对于向指纹锁这类产品,这几难度主要集中于外观的悦目性和形态定位的准确性上,以及如何缩短设计周期来抓住变幻莫测的大众消

费市场。

图三

(4)与客户商定产品粗略结构排布

在对产品的概念进行定位后,与客户确定产品的粗略结构排布,分析技术的可行性、成本预算和商业运作的可行性。了解客户对产品的基本构思。(图四)

2.产品设计开发设计阶段

(1) 构思产品草图

构思产品草图阶段的工作将决定产品设计70%的成本和产品设计的效果(图五)

图五

(2) 完成产品平面效果图

2D效果图将草图中模糊的设计结果确定话、精确化,(图六)(3) 产品3D设计图

三维建模即用3D的语言来描述产品形态和结构的过程。(图七)

(4)多角度效果图

多角度效果图,以更为直观的范式从多个视觉角度去展示产品的空间体量。全面的评估产品设计,减少设计的不确定性。(图八)

(5)产品色彩设计

产品色彩设计是哟很难过来解决客户对产品色彩系列的要求,通过计算机调配出色彩的初步方案,爱满足统一产品的不同色彩需求,扩充客户产品线。(图9) (6)产品表面标志设计

产品表面标志的设计和排放将成为面板的亮点,给人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图10)

3.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阶段

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阶段有以下内容

(1)产品结构设计草图

设计产品的内部结构和产品的安装结构以及装配关系,评估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图11)

(2)完成1:1产品现况结构图

按设计尺寸,景区的完成产品的各个零件的电子文件和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图12)

(3)产品机构图爆炸图

利用产品结构图爆炸图分析零件之间的装配图关系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干涉显现,分析各个部件的载荷强度。(图13)(4)修改结构图

对结构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修改和调整,确定最终的结构文件(图14)(5)模型样机制作

通过CNC或RP完成结构样机的制作。(图15)(6)样机调试

将全部电路和各个零件装入样机模型,检验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体验设计产品的使用感受,对出此案的问题进行最后的调整,降低模具开发的风险。(图16)

(7)产品调试

测试样机工作的可靠性,参加展览会,及时了解销售商的要求和意见,确定产品的上市计划。(图17)

(8)完成产品

完成产品,投入模具开发和他批量生产。(图18)

二、

别举例评价一个设计成果。

从材料感觉特性的角度出发,分别说明角力金属、玻璃、陶瓷、木材、塑料、香蕉等材料的选用原则,并分

材料感觉特性是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做出的反应,或有人的知觉系统从拜了表面特征得出的信息,是人对材料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它建立在生理基础上,使人通过感觉器官对产生的综合印象。产品设计中材料的感觉特性表现为材料的质感,由于人们感受产品的材料主要依靠触觉和视觉,所以主要分析材料的触觉之感和视觉质感。

1材料的触觉之感

触觉之感使人们通过收获批复触及材料而感知的材料表面特征,使人们感知和体验材料的主要感受。

材料的触觉之感与此奥利奥表面组织结构的表现方式密切相关。材料表面微元的构成形式的不同是带给人不同触觉感受的主要原因。同时,材料表面的硬度、密度、温度、粘度、湿度等物理特性也是触觉不同反应的变量。不同材料各种物理盛行的综合作用使人产生不同的触觉感受。

材料的触觉感质感一般为人堆材料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生理感受主要由人的温觉、压觉、痛觉、振颤觉等组成。心理感受则根据材料表面特性对触觉的刺激慈宁宫,分为快适感和厌憎感。人们对蚕丝质的绸缎、精加工的金属表面、高级皮革、精美陶瓷釉面等易于接受,乐于接触,从而产生洗衣、柔软、光洁、湿润、凉爽等快适感;而对粗糙的墙砖、未干的油漆、锈蚀的金属器件、泥泞的路面。等会产生粗、粘、涩、脏、乱、等不快心里,造成方案甚至厌恶,从而影响人的审美心理。

2材料的视觉质感

材料的视觉质感是靠眼睛的视觉来感知的材料表面特征,是材料被视觉感受后经大脑综合处理产生的一种对材料表面特征的感觉和印象。

材料对视觉器官的刺激一起表面特征的不同而产生视觉感受的差异。材料表面的色彩、光泽、激励等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质感,从而形成材料的精细感、粗犷感、均匀感、工整感、光洁感、透明感、素雅感、华丽感和自然感等。

视觉质感是触觉之感的综合和补充。一方面,由于人类长期触觉经验的几点,大部分触觉感受已转化为是觉得简介感受;另一方面,对于手和皮肤难以接触的物面,只能通过视觉综合触觉经验进行估量。由于视觉质感相对于触觉质感的简介行、经验型、直觉性、遥测性、因袭也就具有相对的不真实性。针对这一点,可以利用各种面饰工艺手段,以近乎乱真的视觉质感达到触觉之感的错觉。不如,在工程塑料上烫印铝箔呈现金属质感,在陶瓷上真空镀上一层金属,在纸质上印制木纹、布纹、石纹等,在视觉中造成假象的触觉之感,这在工业造型设计中应用较为普遍。

产品设计中,只有充分认识和了解材料的感觉特性,才能再设计中进行合理的运用。此外,由于材料感觉特性是人们对材料的综合印象,所以再设计中要根据产品特性对材料的视觉质感和触觉之感进行科学表达,从而带给人愉悦的胜利和心理感受。

材料感觉特性运用

人性化是是当代设计的准则,产品设计既要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又要重视人们的精神需要。所以在产品设计中,材料感觉特性的应用要体现出对人们触觉;感觉等感官的满足,并由此引起情感上的愉悦。

材料感觉特性在产品中得应用,一方面要更加专注于挖掘材料该有的表现力,重视材料自认质感的i澳大,以满足当代人在高科技时代下返璞归真的追求;另一方面,要积极探求材料加工与面饰的新工艺。拓展材料人为质感的应用,丰富产品的质感表达,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

1.重视材料自认质感的表达

自然之感是材料本身固有的质感,是材料的成分、物理化学特性和表面肌理等物面组织所显示的特性。不同的材料具有其独特的自然美感,呈现出不同的感觉特性,例如木材、金属、玻璃、粗了、皮革和陶瓷,每一种材料都聚哟天然的独特材质和情感,极大丰富着产品的造型语言。人们的心理审美倾向更关注与自然之感的天然性和真实性,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合理应用材料原始的感觉特性,充分的表现材料的真实感和朴素、含蓄的天然感。

材料

感觉特性

木材

自然、协调、亲切、古典、手工、温暖、粗糙、感性

金属

人造、坚硬、光滑、理性、拘谨、现代、科技、冷漠、凉爽、笨重 玻璃

高压、明亮、光滑、时髦、干净、整齐、协调、自由、精致、活泼 塑料

人造、轻巧、细腻、眼里、优雅、理性 皮革

柔软、感性、浪漫、手工、温暖 陶瓷

高雅、明亮、时髦、整齐、精致、凉爽

此外,在设计中考虑所选在聊与人们情感关系的远近做诶尺度来进行设计评价也很重要。人们在古以来就对粗犷、柔软、温暖的自然材料有亲近感,从心里乐于接受他,而对冰冷、刚硬、厚重的人造材料则有莫事感。有研究指出,与人类情感最密切的材料是生物材料,入面、木等;其次是自然材料,入是、土、金属、玻璃等;然后才是非自然材料入塑料等。在设计中,选择与人类亲近的设计材料往往能是产品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爱。例如2世纪80年代有一款由西德为发育迟缓的儿童设计的儿童学步车,曾获国际工业设计大奖。该设计没有选用伤残人器械上常用的那种闪着寒光的铝合金,而是采用大漠柔滑的木材制作,再再涂饰上鲜亮的红漆,配一部玩具积木车,充分体现了对儿童的关爱。

2拓展材料人为质感的应用

人为之感是人有目的的对材料表面进行技术性和艺术性加工处理,是其具有材料自身非固有的表面特征。随着新材料的研发和表面处理技术的噶站,材料的质感效果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下,所以要积极拓展材料人为质感的应用,以满足人们求新,求奇的心理需求。对材料进行人为处理后,材料可产生同材异质感和异材同质感。

在产品设计中,自然之感的表达满足了人们向往自然地心里要求,人为质感的合理使用增强了产品的时代感。对自然质感和人为质感进行合理的综合运用,怎能使产品既有时代感又富有自然气息。无论进行何种表达,都要使产品的类型、特征、风格等于所选择材料特性相匹配,是产品的色彩、光泽、肌理、质地等达到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产品的材质美感,从而满足人们的胜利干干续期和审美心理需要。

在这个注重人性化设计的时代,由人们的感官而引起的心里体验将会更加受到重视。设计中,要充分了解材料的感觉特性,即使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发展方形,运用适当的方法来处理适当的材料。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各自的特性,从各种造型设计材料的特殊质感中火球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力,从而实现产品质感的完美表达,带给人自然、丰富、亲切的生理感官的综合感受,并使人获得情感的满足。

三、 描述儿童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探究其设计原理,提出若干改进措施。

电子体温计由温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器,纽扣电池,专用集成电路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组成。能快速准确地测量人体体温,与传统的水银玻璃体温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量时间短,测量精度高,能记忆并有蜂鸣提示的优点,尤其是电子体温计不含水银,对人体及周围环境无害,特别适合于家庭,医院等场合使用。

电子体温计利用某些物质的物理参数,如电阻、电压、电流等,与环境温度之间存在的确定关系,将体温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

其不足之处在于示值准确度受电子元件及电池供电状况等因素影响,不如玻璃体温计。

中国电子体温计行业最早起源于1998年,以每年高于30%的速度发展至今经历了十多年时间。高达数倍甚至10多倍的利润空间、较低的政策壁垒和技术壁垒吸引了众多的企业进入该行业。目前国内涌现出了大小80多家电子体温计品牌,既有“欧姆龙”、“婴之侣”、“捷威”等行业领头的外资品牌,也有“华辰”、“世佳”、“华安”、“康复”等迅速发展壮大的国内品牌,今后试图进入该行业的生产厂家将达到50多家。由于行业逐步规范和新一轮电子体温计产品消费热潮的兴起,2009年以后,电子体温计产品行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市场的快速发展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电子体温计的构造主要包括:感温头、量温棒、显示屏、开关按键以及电池盖(如图1)

图一

测温原理是:电子体温计是利用温度传感器输出电信号,直接输出数字信号或者再将电流信号(模拟信号)转换成能够被内部集成的电路识别的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显示器(如液晶、数码管、LED矩阵等)显示以数字形式的温度,能记录、读取被测温度的最高值。

电子体温计最核心的元件就是感知温度的NTC温度传感器。传感器的分辨率可达±0.01℃,精确度可达±0.02℃,反应速度<2.8秒,电阻年漂移率≤0.1%(相当于小于0.025℃)。

电子体温计主要分为:1)硬质棒式:家庭普遍适用,采用腋窝测量和口腔测量方式的一种温度计。

2)软质棒式:软头电子体温计前端可任意弯曲,多方位,无死角,适合各部位的测量 ,一般可采用口腔、腋下、肛门三种量法。(图二)

3)奶嘴式:婴儿奶嘴式电子体温计是针对婴幼儿的生理特点而精心设计制造的。部件设计全部采用圆滑弧线,曲率依据宝宝口型,硅胶奶嘴内含温度传感器(图三)。

电子体温计优点为准确度高,误差一般不超过+-0.1℃,读数和携带均方便。缺点是测量稳定性相对于玻璃体温计稍差。

下面主要介绍下常用的儿童电子体温计:奶嘴式电子体温计和耳温枪。 奶嘴式电子体温计: 特点

1、奶嘴式体温计,可在安抚婴儿的同时量取体温;

2、精度要细,最好达到±0、1℃(0、2℉);

3、奶嘴头要采用食用级硅胶;

4、可记忆一次或多次温度,以便比较;

5、具有发烧报警;

6、能够定时自动关机; 但需要注意的是:

1、奶嘴必须可拆出用沸水消毒;

2、看清是否通过国家安全认证,如果是进口产品,是否已经获得美国FDA证书或欧洲CE标记。

耳温枪

耳温枪是属于非接触遥测式(虽然也许还不到一公分)的温度测量仪,它是利用侦测耳膜(相当于下视丘)所发出的红外线光谱来决定体温,根据黑体辐射理论,不同温度的物体所产生的红外线光谱也不同,利用可以精准到0.1℃的温差电堆(Thermopile)红外线侦测器,再以微计算机转换读数而显现出来。

耳温枪的设计原理是利用红外线去扫描耳膜所释放出的热能来量取体温。而由于鼓膜(耳膜)位于头骨内接近体温控制中枢位置,并且充分得到颈动脉血流供应,所以当人体的中心温度有所变动,便可及时地由鼓膜的温度反映出来,再将之推算为口温或肛温,作为温度的参考。

耳温枪的优势是:

1、 快速:只要一秒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能从耳朵测得准确体温。当宝宝持续发烧时,可以随时得到最新的体温变化,确保必要时诊断及时。

2、安全:传统的水银体温计遇热或安置不当,体温计容易折断,水银则散发出来如果水银体温计在人体中折断,水银蒸气将被人体吸收。专家已经发现,儿童长期接触水银将导致神经损伤,孕妇如果食用被水银污染的鱼将造成胎儿受损.而且测量时间长,耳温枪均克服了以上水银体温计的缺点。

3、准确:测量误差为0.1℃,而水银温度计有着难以读取的致命缺点,且测量误差大。

4、测量方便易携带:液晶显示。使用时轻轻拉直耳道,将测温头插入耳道,按着上端测温持续一秒钟。 使用耳温枪需要注意的是:

(1)最好每次使用都用新的「外膜套」,没有足够「外膜套」用保鲜膜也可以,不过比较麻烦。

(2)枪头越深入越好,但不要造成不舒服。

(3)测儿童时最好将耳朵轻往后上方拉(将耳道拉直)。

(4)最好两耳均量,甚至单独一耳测三次,取最高值(因为两边可能有0.1℃~0.3℃的误差)。

(5)刚刚才曝晒太阳过久或运动,要避免测量,否则可能测量值较实际温高。

由上两种儿童常用电子体温计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电子体温计的测量速度都是很快的。但测量下来拿到正确值确实比较繁琐的,需需要经过两三次的测量通过比较才可以下定结论。且奶嘴式电子体温计每一次量体温都要把奶嘴拆掉进行高温消毒,我个人觉的这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可以使用一种高科技材料,奶嘴式电子体温计可以整体消毒。例如把它放在专用的盒子里,盒子具有为它消毒的功能,每次使用的时候只要打开按钮就可以消毒使用,消毒时间只要3~5秒钟就好。

其实用耳温枪量体温也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切从耳温枪的注意事项上来说就有很多弊病。

1、每次量体温都要使用心得外膜套,能不能研究开发一种新的耳温枪可以不用套外膜套就可以量体温。

2、枪头插入的深度是个问题,光靠眼的观察手的感觉也很少能够将耳温枪插入的温度掌握好。量体温是还要把耳朵往后上方拉,对于婴儿来说这不是一个很理想的选择。

3、耳温枪的枪头最好是软胶体的,可以随意弯曲,可以很容易就插到耳朵里去,且在枪头上方刻度表明在各个年龄段的儿童枪头插入的深度。

4、表明了刻度,就可以知道插入的深度。这样测量会准确一些。

第3篇:冲压模具的一般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步骤:

1 工艺设计

(1)根据冲压件产品图,分析冲压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原材料尺寸规格和力学性能,并结合可供选用的冲压设备规格以及模具制造条件、生产批量等因素,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性。良好的冲压工艺性应保证材料消耗少、工序数目少、占用设备数量少、模具结构简单而寿命高、产品质量稳定、操作简单。

(2)确定工艺方案,主要工艺参数计算。在冲压工艺性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特点与难点,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可能的冲压工艺方案,内容包括工序性质、工序数目、工序顺序及组合方式等。有时同一种冲压零件也可能存在多个可行的冲压工艺方案,通常每种方案各有优缺点,应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占用情况、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和寿命高低、生产成本、操作方便与安全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出适合于现有生产条件的最佳方案。此外,了解零件的作用及使用要求对零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有帮助的。 工艺参数指制定工艺方案所依据的数据,如各种成形系数(拉深系数、胀形系数等)、零件展开尺寸以及冲裁力、成形力等。计算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工艺参数可以计算得比较准确,如零件排样的材料利用率、冲裁压力中心、工件面积等;第二种是工艺参数只能作近似计算,如一般弯曲或拉深成形力、复杂零件坯料展开尺寸等,确定这类工艺参数一般是根据经验公式或图表进行粗略计算,有些需通过试验调整;有时甚至没有经验公式可以应用,或者因计算太繁杂以致于无法进行,如复杂模具零件的刚性或强度校核、复杂冲压零件成形力计算等,这种情况下一般只能凭经验进行估计。

(3)选择冲压设备

根据要完成的冲压工序性质和各种冲压设备的力能特点,考虑冲压加工所需的变形力、变形功及模具闭合高度和轮廓尺寸的大小等主要因素,结合工厂现有设备情况来合理选定设备类型和吨位。常用冲压设备有曲柄压力机、液压机等,其中曲柄压力机应用最广。冲裁类冲压工序多在曲柄压力机上进行,一般不用液压机;而成形类冲压工序可在曲柄压力机或液压机上进行。

2.模具设计

(一)确定冲模类型及结构形式

根据所确定的工艺方案和冲压件的形状特点、精度要求、生产批量、模具制造条件、操作方便及安全的要求,以及利用现有通用机械化、自动化装置的可能,选定冲模类型及结构草图

(二)选择工件定位方式

1.工件在模具中的定位主要考虑定位基准,上料方式,操作安全可靠等因素。 2.选择定位基准时应尽可能与设计基准重合,如果不重合,就需要根据尺寸链计算,重新分配公差,把设计尺寸换算成工艺尺寸。不过,这样将会使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提高。当零件是采用多工序分别在不同模具上冲压时,应尽量使各工序采用同一基准。

3.为使定位可靠,应选择精度高、冲压时不发生变形和移动的表面作为定位表面。

4.冲压件上能够用做定位的表面随零件的形状不同而不同,平板零件最好用相距较远的两孔定位,或者一个孔和外形定位;弯曲件可用孔或形体定位;拉深件可用外形、底面或切边后的凸缘定位。

(三)选择卸料方式

为了冲压后卡在凸模上、凸凹模上的制件或废料卸掉,将制件从凹模中推出来(凹模在上模)或顶出来(凹模在下模),以保证下次冲压正常进行,设计模具时,必须正确选择卸料方式和设计卸料装置。

在选用压料、卸料装置的形式时,应考虑操作方式,即板料送进和定位是手动操作还是自动化操作;出料方式是上出料,还是下出料。

压料、卸料装置根据冲压件平整度要求或料的厚薄来决定。一般情况对于冲裁较硬、较厚且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可选择刚性卸料方式;对于冲裁料厚在1.5mm 以下,且要求冲裁件比较平整的制件,可选择弹性卸料方式;对于弯曲、拉深等成形零件的卸料方式选择及卸料装置的设计,应考虑既不损坏成形部位,又能满足卸料要求的卸料装置。卸料装置设计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件的质量、生产效率和操作安全程度。

(四)进行必要的模具设计计算 1.计算模具压力中心,确定模具受力中心的位置,防止模具因受偏心负荷作用影响模具精度和寿命。

2.计算或估算模具各主要零件(凹模、凸模固定板、垫板、凸模)的外形尺寸,并确定标准模架以及卸料橡胶或弹簧的自由高度等。 3.确定凸、凹模的间隙,计算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 4.校核压力机

⑴压力机的选择,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Hmax 5mm Hm Hmin 10mm式中Hmax,Hmin--分别为压力机的最大、最小装模高度,单位mm; Hm---模具闭合高度,单位mm。

当多副模具联合安装到一台压力机上时,多副模具应有同一个闭合高度。 ⑵压力机的公称压力Fg必须大于冲压计算的总压力F总。即Fg≥F总。 ⑶压力机的滑块行程必须满足冲压件的成形要求。对于拉深工艺为了便于放料和取件,其行程必须大于拉深件高度的2~2.5 倍 ⑷为了便于安装模具,压力机的工作台面尺寸应大于模具尺寸,一般每边大50~70mm 。工作台垫板应保证冲压件或废料能漏下 。

(五)绘制模具总图和非标准零件图

根据上述分析、计算及方案论证后,绘制模具总装配图及零件图。

第4篇: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

一、课题立项。

二、设计研究方案和撰写实施计划。

三、写开题报告

四、召开开题报告会,启动课题研究。

五、按方案和计划开展研究活动。

六、活动中认真做好情况记录和资料收集(包括会议通知、会 议情况记录、图片资料、案例、课例、课件、调查表、实验报告、工作总结、心得体会、论文、获奖证书及有关文件等资料的收集)。

七、做好阶段性总结,写出阶段性总结报告。

八、研究任务完成,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九、写课题结题评审申请书,申请结题。

十、向评审机关递交材料参加结题评审(递交材料包括:结题评审申请书、课题立项申请书、课题研究总结报告以及作为已实现预定目标、完成既定课题研究任务的佐证材料的会议情况记录、图片资料、案例、课例、课件、调查表、实验报告、工作总结、心得体会、论文、获奖证书及有关文件等)。

十一、结题评审材料分册装订,编排好目录单(材料分册装订可以参考如下方式:①结题评审申请书、课题立项申请书、课题研究总结报告;②案例、课例、课件、调查表、实验报告;③论文、心得体会;④荣誉证书)。

第5篇:写读后感的一般步骤

读文章、书籍后有体会、感想,将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读后感也是心得式的读书笔记,一般采用叙述加议论的写法。

一、读。读懂读透原文,能正确理解内容,把握中心,从中获得感受和教育。

二、拟。拟定题目。一篇文章,一本书,第一眼看到的是题目。好的、新颖的题目可以一下把人吸引住,使人乐意读。读后感也是如此。读后感的题目有两种形式:

1、正标题加副标题。正标题一般围绕中心来拟,副标题一般指所读的篇口。如:正标题为《他是我的榜样》,副标题为《读〈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有感》等。

2、直接以所读的篇目为题。如:读《买包子的风波》有感、《小青石》读后感。

三、引。引就是引子。读后感一般先告诉人家,你读了哪篇文章或哪本书,以及读后总的感想。然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文章连贯,作者读了不感到突然,体现了读是基础,为下文的议、联做铺垫。

四、议、联。议是读原文后抓住印象深刻的地方为“感”点议论,;联是联系学习、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写体会、写感想。这是读后感的主体,也是重点,必须详写。体会和感想应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可以联系学习、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写体会、感想;可以归纳总结谈收获;可以从表达方法上谈感想、体会;也可以谈自己的看法,提出不满意的地方,议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等等。

五、结。结就是总结得到的启示、懂得的道理。照应前文

登山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啦,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读《登山人》有感

(引)今天我看了一篇《登山人》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有三个人一起去登山,第一个人刚登了几步,就感到山陡难登,便退了下来;第二个人刚登到半山腰时,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他望了望那险峻的山势,于是也退了下来;第三个人却勇敢地攀登,他知难而进,几次跌倒,几次爬起,毫不气馁,终于登上了峰顶。 (议)这篇文章告诉我做任何事情只有坚持到底,不怕困难,才会有美好的结局。那种遇到困难就找借口逃避,是不可取的。在前进的道路上,只有意志坚强,勇于战胜困难,坚持到底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联)我不禁想起以前的一件小事:有一次,我和妈妈学包饺子。我先学着妈妈的样子试包了一个,可饺子就像是和我作对似的,怎么捏它也始终扁扁塌塌地趴在桌上。我心想:我就不信我治不了你这小饺子。接着我又包了几个,可是饺子不是露馅就没形状,看着包的饺子一个个都是失败品,我有点灰心了,甚至不想再包了。细心的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在我耳边轻轻地说:“孩子,不管学什么、做什么都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不能轻易地向困难低头,否则你永远也不会成功的。”听了妈妈的话后,我重拾信心,在妈妈的细心指导下,我已经包得象模象样了,妈妈更是夸我有一双巧手。看着自己的成果得到家人的认同,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结)现在的我深知:要想到达成功的彼岸,首先要敢于面对困难,经受挫折,勇于战胜困难,顽强拼搏,坚持到底,才能取得胜利。

沙子与石头

穿行在沙漠中的两个人是一对好朋友。途中,两人发生了激烈争执,其中的一个人掌了另外一个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被掌耳光的人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在沙子上写到:“今天,我最好的朋友在我的脸上打了一耳光。” 他们继续行走,终于发现了一个绿洲,两人迫不及待地跳进水中洗澡,很不幸,被掌耳光的那个人深陷泥潭,眼看就要被溺死,他的朋友舍命相救,终于脱险。被救的人什么话也没有说,在石头上刻下一行字:“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救了我的命。” 打人和救人的这个人问:“我打你的时候,你记在沙子上,我救你的时候,你记在石头上,为什么?” 另一个人答道:“当你有负于我的时候,我把它记在沙子上,风一吹,什么都没有了。当你有恩于我的时候,我把它记在石头上,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

(拟)

读《沙子与石头》有感

(引)在暑假里,我看了一篇故事,名字叫《沙子与石头》,讲的是:一对好友在沙漠里发生争执,一个人打了另一个人,挨打的人很快把这事忘了。后来挨打的人不小心掉进了泥潭,另一个人舍命相救 ,被救的人把这事铭记在心。

(议)争执与不快不应该造成好友之间的裂痕,宽容可以弥合这创伤,因为那并不是友谊的死穴,宽容而真诚的心会使友谊长存。

朋友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但朋友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真心的帮助,你会发现这世上有很多真心朋友。 (联)记得有一次,我借了邻居一本书,那本书是她非常喜欢的,可马虎的我硬是把它弄丢了。马上就要到还书的期限了,粗心的我应该怎样解决这燃眉之急呢?我绞尽脑汁回想着,我到底把书放在哪儿了呢?最终还是没有找到,我硬着头皮去敲她的家门。门“呀”的一声开了,探出一个小脑袋,笑吟吟地说:“嘿!你来了,快进来吧!”“书带来了吗?”她等我进来后轻轻地说。我恨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支支唔唔道:“书……我,我把它……它弄丢了。真对不起,你别生气,我赔你一本就是了。”她眨着眼睛,一副轻松的样子:“没关系,反正我已经看过了,谁让我俩是邻居呢。”我俩相视而笑,她突然像想起什么,说:“哦,对了,我还要感谢你呢!”“怎么了?”我疑惑不解。“嘻嘻,你还记得上次你给我讲的几道题吧,在单元测试上有好几道这样的题,因为你帮我搞懂了,所以我考试多得了十几分呢。”我说:“对于我来说那是举手之劳,没想道你还记在心里啊。”我俩友谊的种子已播撒在心中,相信在将来会开出最美丽的友谊之花。

(结)当别人冒犯了你的时候,你应该学会宽容、谅解,当别人帮助了你,你应该记在心里,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生命的重量往往取决于我们记住什么和忘记什么。

第6篇:古诗词教学的一般步骤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可采用情景导入、故事导入、成语导入、讨论导入等方式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读”字当先,明确节奏:通过范读、自由读、配乐读、对读、齐读等方式,读准字音、节奏、重音、声调、感情等。(读诗)

三、“化”文为“白”,理解诗歌:要求学生从文字到内容基本理解和把握诗词,可以设计一定的思考题,启发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词。(知诗)

四、相互交流,探究诗意:可采用详说、概说、直说、泛说,也可个人说,小组讨论选代表说等方式,让学生将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表达出来。(说诗)

五、展开想象,体会诗境:学生在知诗、说诗的基础上,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诗词的诗情画意。(想诗)

六、结合背景,感悟情感: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作者通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对诗的理解达到较高的理性层次。(悟诗)

七、品读诗歌,拓展延伸:使学生在整体熟悉诗歌后会自觉地感受高 超的写作艺术,带着感情,吟诵诗词,并从中受到启迪。(品诗)

9 儿童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 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 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课前准备:

1、找几首儿童诗读一读;

2、了解《水浒传》里面的英雄人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教案 一 。学习《我想》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孩子们,这一环节能令他们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孩子的愿望是那么多,又那么美好,教师从中更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

(二)初独诗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

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师随机板书)

(三)精读诗歌,进入情境

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2.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读通诗句,读好诗句,调动多种感官体验诗歌描绘的意境,学生大胆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还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还会变成什么……] 3.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1.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一)自由读诗

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二)理解大意

1.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 2.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4.学生质疑,释疑。

(三)赏析诗句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2.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3.感情朗读。

(四)鉴赏写法

1.默读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 交流感悟。 3.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4.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5.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6.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三。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练习设计:

1.我的梦想是 2.仿照课文尝试写首诗歌。

启示:善于观察,大胆发现

上一篇:三提三创自查整改报告下一篇:民政局第二期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