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总结

2022-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在这时光静走的岁月中,唯有工作留下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努力拼搏的意义。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可能曾面临众多的困难时刻,那就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勉励自己,吸取经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总结

执法检查是依法管理档案工作的有效手段

组织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是《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赋予市和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法定职责。执法检查作为“十五”期间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重要手段,在优化档案管理的内外环境,加快档案馆舍的建设更新,增加档案事业的经费投入和落实档案人员的保健津贴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2005年度,我们以进一步提高全市依法管理档案事业水平,全面推进档案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为首都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更优质服务为指导思想,以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与档案馆认定工作相结合,集中汇报和实地查看相结合,力求简约、高效为工作原则,继续开展了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

一、执法检查工作的基本特点

本年度的执法检查工作指导思想具体、明确,工作原则简约、高效,与往年的执法检查相比,呈现出两大显著特点:

1、组织安排严密,检查形式新颖

早在2005年4月,北京市档案局就制发了《检查通知》和《标准细则》,明确了检查重点,部署了检查工作。10月,在执法检查工作正式启动前,又将此次检查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安排部署情况向市委秘书长孙政才、市政府秘书长刘晓晨进行了书面报告。10月31日和11月1日,集中两天时间,组织全市18个区县档案局赴外封闭式进行汇报,后又以陈乐人局长和姜之茂副局长带队,组成两个检查组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完成了18家区县档案局的实地检查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了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特别是检查形式上的创新,先集中汇报,后实地检查,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为各区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2、各区县档案局及区县领导高度重视,迎检准备充分

此次执法检查工作受到各区县档案局和区县领导的高度重视。集中汇报时,各区县档案局除一把手参加会议外,主管档案法制工作和档案馆业务工作的副局长也参加了会议,各局都准备了内容丰富、详实、反映本局工作特点的书面材料,其中11个单位还进行了多媒体演示汇报,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本局馆工作。实地检查时,一些区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专门抽出时间参加检查工作,并对检查组提出的初步意见表示认可和关注,提出了继续加强档案工作的一些新举措。

二、执法检查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从被查单位的自检报告和执法检查组实地检查的情况来看,各区县领导的档案意识明显增强,档案事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得到优化,档案工作为中心工作服务的力度切实加强,档案法律法规的贯彻和实施措施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领导重视档案工作,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各区县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关注程度明显提升,为档案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档案部门更多地了解并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确定工作重点,服务全区大局创造了条件。15个区县的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被纳入当地政府“十一五”时期专项工作规划,为保证本区县档案事业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些区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档案馆工作的支持力度,顺义、宣武区新馆建成投入使用;房山、门头沟、延庆、怀柔、平谷区县档案馆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取得进展。绝大多数区县政府在档案事业发展经费上给予支持,能够做到逐年增加投入,一些区县还为档案保管保护、改善馆库条件、设立现行文件阅览点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设置了专项经费。

东城、西城、崇文区将档案局列为创建文明区、卫生区等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崇文、海淀、通州、门头沟、密云等区县将档案局列为重大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次重大活动、重要事件安排表都传送至档案局,为档案部门关注和服务重大活动提供了依据。通州区将档案工作优劣作为评选精神文明单位的必备条件之一(档案工作占全区精神文明百分考核总分的20%)。密云县将档案局列为本县“基础工作年”督查考核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加强对各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这些举措有力地提升了档案工作的地位,极大地促进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2、执法检查开展得力,监督指导广泛深入

各区县档案局的行政执法检查工作重点突出、程序规范,特别注意加大了执法检查工作的组织力度和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丰台、房山、怀柔等区档案局与区法制办联合制发档案行政执法检查通知,各区县档案局在行政执法检查时,都能与区县法制办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重点单位进行实地抽检,增强了检查工作的权威性,提升了检查效果。东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房山、平谷等区档案局,对执法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单位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并跟踪复查,了解整改情况,督促被查单位加大整改力度,变后进为先进。朝阳、宣武区档案局对执法检查和举报发现的档案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做到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查处程序规范,文书填写准确,维护了档案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随着档案事业深入发展,各区县档案局业务监督指导工作在向基层单位延伸、向新兴领域拓展的同时,强化了档案行政监督与管理服务职能,注重档案业务指导与工作服务相结合。各区县档案局一方面加强了对重大活动、重点工程、机构改革、企业改制、社区、小城镇、农业农村、非公企业等档案工作的指导与服务,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区县政府中心工作,通过跟踪调研、上门指导、典型引路、组织观摩、开展培训等多种形式,使档案从形成到收集,从整理到保管,从利用到服务各个环节都得到了有效加强,确保各类档案齐全完整,管理有序,方便利用。

3、依法行政制度完善,法制宣传求实推新

各区县档案局从内部管理入手,按照市、区法制部门的要求,以“便民、公开、依法、高效”为原则,建立并完善了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档案行政许可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依法行政行为,推进了政务公开,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社会监督。东城、宣武、朝阳、昌平、房山等区档案局,依当事人的申请,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期限,开展了档案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便捷高效,受到被许可人的欢迎。

各区县档案局在档案法制宣传工作中,抓住各种机遇,力求创新,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在宣传对象上,不仅面向家庭、社区和农村普通老百姓,还面向各级领导干部、国家公务人员宣传档案法制知识。昌平、平谷区档案局大力宣传法律法规、普及档案知识,举办社区家庭知识竞赛或全区档案知识有奖答题活动;通州区档案局开展档案普法有奖征文活动;朝阳区档案局将档案法制教育课程纳入公务员培训内容;东城、顺义区档案局为区人大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区人大代表、各单位主管档案工作的处级领导干部进行档案法制讲座。在宣传内容上,以老百姓较为关心的公民利用档案权利、保护档案义务、档案行政许可事项、档案违法案例及责任追究形式为主要内容进行宣传,受到群众欢迎。在宣传形式上,利用纪念日、宣传周,设立展板、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以及利用广告牌、科普画廊、街边橱窗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还通过新闻报刊、网络传媒、教育培训、知识竞赛、巡回展览等多种方式,发布档案工作信息,展示档案工作成果,为档案工作的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4、围绕中心锐意创新,服务大局再显佳绩

各区县档案局馆牢固树立“以服务树形象,以服务促发展,以有为促有位”的工作理念,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及本地区的中心工作,努力贴近现实生活、贴近群众需求,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为党政机关和普通百姓提供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各区县档案馆广泛开展了已公开现行文件阅览服务。昌平区档案馆自2001年在全国率先成立现行文件阅览室后,2005年再次在全国率先将现行文件服务延伸到农村、社区,在全区设立现行文件阅览点411个,使农民和居民在居住区域随时查阅所需要的政策法规。各区县档案局普遍开展了社区档案服务工作,帮助社区建立了社区工作档案、下岗职工档案、孤寡老人档案、社区名人档案等,为老百姓解决了低保档案查询等实际问题,使档案在创建文明社区、方便百姓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一些区县档案局以树典型、抓试点为手段,制发非公企业档案管理指南,采取培训班、研讨会、上门指导等多种方式,加强对非公企业建档指导,使非公企业档案工作在为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作用。随着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一些区县档案局积极帮助农民建立农业特色档案,引导农民学会利用档案指导生产,利用档案增收致富,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在档案开放利用上,各区县档案馆强化档案服务意识,坚持服务的主动化、全程化、人文化和多样化,提供网上预约查档、低保人员免费查档等各种服务,通州、朝阳、昌平、宣武、顺义等区档案馆,档案利用显现出人次多、市民多的可喜局面。各区县档案局还要求基层档案人员注重利用档案,为本单位服好务。平谷区档案局制发了《关于档案工作服务中心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并以“档案服务中心工作”为题,组织全区立档单位开展了演讲竞赛活动,收到很好效果。

5、真抓实干夯基固本,基础业务得到加强

档案的基础业务建设是档案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各区县档案馆本着“夯基、治本、务实、求新”的工作原则,在不断加强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的同时,在档案的接收、征集、保管、鉴定、开放和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各区县档案馆普遍开展了档案接收前的鉴定工作,东城、西城、朝阳、石景山区等档案馆,以全宗为单位,重点调整文件的保管期限。延庆县档案馆不断探索完善征集工作的方法、程序,建立了鉴定、审批、奖励、利用、宣传等各项工作制度,在全县形成了档案征集工作的良好氛围,取得了较好的征集效果。崇文区档案馆及时对区内旧景新貌拍摄留影,为保护古都风貌、记录城市建设发展轨迹,留下了宝贵资料。各区县档案馆深入挖掘馆藏资源,举办档案展览,制作专题片,编写编研材料,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发挥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各区县档案馆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完善档案检索体系,档案的案卷级目录和招工、婚姻等利用率较高的文件目录实现了计算机检索,提高了档案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极大地方便了利用者。

三、执法检查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从档案执法实地检查和自检报告中反映的情况看,各区县档案局馆在贯彻落实档案法律、法规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按照计划,“十五”期间,宣武、顺义、门头沟、通州、房山、丰台、怀柔、密云、延庆等区县应完成档案馆新馆建设,目前,上述区县档案馆大多数已经或即将完成新馆建设,但还有个别区县档案馆新馆建设进度迟缓。东城、崇文、朝阳区档案馆库房容量趋于饱和,展室面积和技术用房面积狭小,使档案馆各项功能和服务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馆舍建设需列入议事日程。

2、个别区县档案局在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时,还存在着执法人员不足两人、反馈意见书写不规范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查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有效性。

3、一些区县档案局对重大活动、重要事件档案的监管还不够到位,不能及时了解重大活动信息,使重大活动、重要事件中形成的各种类型和载体的档案不够齐全完整,在安全保管方面也存在隐患。

4、一些区县档案馆档案调归卷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着出入库房人员过多、职责不清、档案长期外借、有关手续不严格等安全隐患问题。

2005年度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已圆满结束。我们将各区县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已分别向各区县政府和档案局进行了书面反馈,并将检查工作的整体情况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通报。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把执法检查作为依法管理档案工作的重要手段,抓紧、抓实、抓好,并希望通过检查,进一步加强各区县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为档案事业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进一步增强各区县档案局馆继续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档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及本地区中心工作和社会及百姓需求,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和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拓展档案工作的服务功能,发挥档案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服务本区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北京市档案局法规处

第2篇:俞国行:严肃认真切实抓好全省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工作等

俞国行:严肃认真切实抓好全省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工作

2006年4月6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全省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电视电话会议,对即将在全省范围开展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进行动员部署。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俞国行主持会议并对这次执法检查提出要求,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荣宝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对这次执法检查工作作了动员讲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金德水代表省人民政府,就各级政府配合人大执法检查、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提出了要求。

一是要警钟长鸣,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工作。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国外安全生产的制度措施和加强我国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为内容进行了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这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说明我们这次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选题是准的,也充分表明今年执法检查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浙江在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上的问题也不少。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工作要求,高度重视这次执法检查工作。

二是要严肃认真。切实抓好执法检查各个环节的工作落实。首先是要形成工作合力。安全生产问题面广量大,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需要全省各级形成合力、共同努力。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进行执法检查,这是省人大多年来所坚持的好做法。这次会议后,希望市县人大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可行的检查方案,认真抓好落实。各级政府要按照省政府的工作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改进执法工作。其次是要把握工作重点,讲究检查实效。各地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检查,在检查中要坚决纠正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体制机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查处安全事故,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同时要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大力建设安全文化。

三是要重视法治。着力提高安全生产的法治化水平。法治是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治本之策。提高安全生产的法治化水平,既要有完善的法规体系,又要严格执法,推进法规的有效实施。今年省人大常委会部署的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是与制定安全生产条例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办法两者结合起来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在安全生产问题上加强法制,推进法治。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办法最近这次常委会会议已经审议通过。各地在执法检查中要认真宣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增强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法治意识,为安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我省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和扎实推进“平安浙江”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叶荣宝:提高认识把握重点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深入开展

一、充分认识开晨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的重要意义

(一)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五”时期,我省经济总量已突破万亿元大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其中突出一项就是安全生产工作形势仍然严峻,表现在:一是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居高不下,损失严重。二是部分行业领域重特大事故频发,触目惊心。三是许多行业事故隐患严重,让人寝食难安。科学发展首先是安全发展,以人为本首先是以生命为本。这次执法检查的重要目的,就是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切实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将发展与平安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做到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

(二)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客观要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被称为“血铸的条文”,件件法律、款款条文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神”。近年来,因安全意识不强、执法力度不大而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不胜枚举。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为安全生产监管的责任主体,一定要深刻吸取血的教训,将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放到极端重要的位置。我们要通过检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各级政府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推进各级政府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进一步推动生产经营单位严格守法,努力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三)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加强监督的重要内容。今年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将从解决当前我省安全生产最紧迫、人民群众呼声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和道路交通的安全情况,督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推进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全面把握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原则要求

(一)明确指导思想。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通过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法制意识,推动各级政府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努力。

(二)突出检查重点。这次执法检查的范围,主要是2005年以来我省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情况。重点是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和道路交通的安全情况。着重检查:一是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情况,各级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以及预防和处理事故措施的落实情况;三是安全生产工作经费投入情况;四是各级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执法力度,特别是重大案件的查处情况。

(三)把握工作安排。整个执法检查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是宣传学习阶段。各地要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动员各行业关注安全生产工作,形成一定声势,为执法检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自查自纠阶段。4月中旬至5月下旬,各级政府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的部署和省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加强整改,做到边查边改。

三是实地检查阶段。6月上中旬,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省

人大常委会将组织由常委会领导带队的检查组,赴各市进行检查。下旬,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将听取各检查组检查情况汇报,研究形成执法检查报告,提交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四是督促整改阶段。7月份,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将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的报告。根据执法检查和委员们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向省政府反馈,提出整改要求,并进行跟踪督查。

(四)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过程中,各级人大常委会都要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大局观念,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紧密结合起来,重大事项要及时向党委报告,确保执法检查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开展。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广泛听取民声,充分反映民意,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集中力量,抓住关键,切切实实解决一些突出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三是必须坚持依法办事。坚持依法办事,既保证这次执法检查充分体现法律的强制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又保证人大工作既不失职、也不越权。

四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执法检查既要充分肯定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工作和经验,又要客观反映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既要深入分析深层次原因,又要提出符合我省实际、切实有效的意见建议。

三、扎扎实实地推进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的深入开展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按照检查通知的规定,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积极配合人大做好执法检查工作。

一是做好一篇宣传文章。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全面发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各级新闻单位要积极配合,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生产法制意识、事故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真正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

二是紧扣一个重要环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广泛征求其他行政部门和行政相对人的意见,梳理与分析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要将自查自纠工作与日常执法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自查自纠工作,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和行政执法能力。

三是研究一套监管机制。通过这次执法检查,要努力探索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效监管机制。目前,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断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在健全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生产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长效监管机制的很多具体环节与政策措施都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以这次执法检查为契机,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向执法检查组反映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

金德水: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取得实效

为了把省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的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省政府办公厅将专门下发文件,作出具体布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同时借这次执法检查的东风,推动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执法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把接受和配合做好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要主动向当地人大常委会汇报近年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既要汇报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更要实事求是汇报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整改的措施;不仅要请人大常委会领导和人大代表视察安全生产工作做得好的地区和单位,更要请他们检查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揭露问题和矛盾,做到不隐瞒、不掩饰、不护短。

二是切实做好自查工作。自查是这次执法检查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对照安全生产法、消防法、交通安全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从当地实际出发,突出检查重点和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自查。在全面自查的同时,重点要抓好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等事故高发、隐患较多的行业和领域安全情况的自查工作。通过自查,做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切忌自查工作走过场、表面化。

三是切实抓好整改工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在这次执法检查过程中,对检查组或者本单位自查中发现的问题,不要等整个检查活动结束之后再进行整改,而是要寓整改于整个检查过程之中,边查纠边整改,有一起整改一起,及时整改,及时纠正,对一时难以整改的,也要制订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对检查组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建议,都要认真负责地进行研究和落实,并将整改和处理结果及时予以反馈,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以这次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是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四是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更好地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推动我省安全生产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俞国行等

第3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生态省建设和环保执法检查整改工作情况的报告

省人大常委会:

根据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的安排,现将2004年以来生态省建设和环保执法检查整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四年来生态环保执法检查整改工作进展情况

2003年,我省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以建设生态省为龙头、以环境污染整治为突破口、以稳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的新阶段。这一年,省委作出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省政府制定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紧接着,2004年,省政府全面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打响了一场环境保护的攻坚战。

省人大常委会一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大力支持、依法监督政府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自2004年以来,连续四年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在全省组织开展生态省建设和环境保护执法检查、跟踪督查。每年,省人大常委会以及各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的领导都亲自带队,深入环保工作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督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广大企业依法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及时向政府通报检查督查情况,提出审议意见。连续四年的执法检查和督查,与“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相伴相随,形成强大的声势,取得明显的成效。这四年的执法检查和督查,是对各级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行政责任的最有力支持,是各级政府对照检查工作、推进依法行政的机遇动力,是全社会深入推进生态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的坚强后盾。

四年来,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环保执法检查和督查,全力以赴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这项执法检查。每年,省政府都下发文件,对有关工作同步作出部署,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配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每年都认真回顾总结检查上一年度的执法检查整改情况,如实向省人大常委会作出报告;每年都根据执法检查和督查的反馈情况,梳理出各地存在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或环保工作问题,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治;每年都逐条对照省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把这些意见及时转化为政府工作的部署或相关政策文件,并认真抓好督查落实。各级政府全力推进“811”环境污染整治的过程,也是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一系列执法检查意见和审议意见的过程。四年来,各级政府所做的工作、取得的基本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强化保障,环保工作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省市县各级普遍成立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和环境污染整治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统筹协调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及时研究解决生态环保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二是强化法规政策保障。环保地方立法进程明显加快,2004年以来,共制定或修订15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20多个综合性文件和专项政策文件,相继就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开展环境污染整治、加强钱塘江和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业项目新增污染控制、环境污染整治、企业搬迁转产关闭、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污染减排、重点监管区整治、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等工作作出部署,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三是强化资金保障。省级财政生态环保专项资金投入逐年加大,2004年达8.86亿元,2005年达18.39亿元,2006年达23.04亿元,今年预算安排29.08亿元。其中,为支持欠发达县市加快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省财政安排4.1亿元专项资金;为支持覆盖全省的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建设,省财政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为支持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整治,省财政每年安排2500万元专项资金;为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省财政安排9675万元专项资金。省级财政资金安排全部实行“以奖代补”,带动市县投入更多的环保专项资金。四是强化目标责任考核。省委、省政府每年向所有市、县(市、区)下达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责任书,实施严格考核。生态环保目标责任考核结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在各类评优创先活动中,实行生态环保“一票否决”。现在,全省上下已经初步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法制保障、政策推动、科技支撑的生态环保工作格局。

(二)开拓创新,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5年,我省开始实拖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和工业循环经济“4121”工程,相继实施了125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已累计投资80多亿元。循环型产业发展稳步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取得积极成效。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对14个开发区(园区)实施生态化改造。我省即将成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二是着力推进“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这是本届省政府实施的“五大百亿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生态省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四年来,已累计完成投资339亿元。其中,生态保护和公益林投资14.5亿元,城市绿地投资43.4亿元,万里清水河道投资220.5亿元,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投资60.6亿元。三是加走生态补偿力度。省人大常委会对此高度重视,2004年、2005年先后两次听取省政府专题报告,有力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省级财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2004年达50.88亿元,2005年达62.9亿元,去年达73.73亿元。2005年,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2006年,又出台《钱塘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省级财政专项补助暂行办法》,每年安排2亿元,支持钱塘江源头地区10个县(市、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今年,根据省政府的部署,省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订面向全省的生态补偿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办法。四是生态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省已累计创建6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39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86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241个省级生态乡镇。去年,安吉县成为全国首个生态县。广泛开展多途径、多形式的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包括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医院、绿色饭店在内的绿色系列创建活动蔚然成风,生态文化得到大力弘扬,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克难攻坚,“811”环境污染整治成效明显。

一是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取得突破。省政府突出抓了钱塘江、鳌江、杭嘉湖太湖运河水系,分别制定实施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行跨行政区河流交界断面水质监管制度,每年下达工作任务书和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经过努力,今年1~8月,钱塘江流域1~3类水质断面比例达68.8%,比2004年同期提高19.9个百分点,其中,市界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79.2%;鳌江流域的重点是平阳水头制革基地污染整治,去年11月,当地政府下决心实行全面停产整治,制革转鼓数已从3300多只削减到469

只,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鳌江水质开始有所好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冶太”部署,杭嘉湖太湖运河水系水污染防治力度持续加大,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飞云江、瓯江、甬江、曹娥江、椒江水环境保护也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甬江流域余姚江经过整治,已由5类水恢复为3类水。

二是16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年内将全部“摘帽”。对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实行限期整治,是“811”行动的重要突破口,也是这些年我省环保工作的一项创新。2004年,省政府划定11个省级重点监管区,之后,根据各地出现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又相继增加5个准重点监管区,也按照重点监管区整治的标准要求,实行限期整治。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重点监管区调查研究,督促指导整治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现场办公会议,协调解决整治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省有关部门会同重点监管区所在地政府按照“一区一策”的要求,逐个制定专项整治规划或实施方案,加强督查考核,实行一月一报、一季一督查,并作为否决性指标纳入年度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今年以来,对尚未达标摘帽的9个重点监管区,省政府确定由省级9个部门负责人带队,实行包干蹲点督查,每月赴现场督促指导整治工作。目前,16个重点监管区,8个已经达标“摘帽”,3个已经通过省整治办现场验收待省政府批准“摘帽”,另外5个也将在10月底之前完成整治任务。

三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整治加快推进。围绕“811”行动确定的9个重点行业(化工、医药、制革、印染、味精、水泥、冶炼、造纸、固废拆解)、573家重点企业,省政府相继出台了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整治规划,制定了环境污染整治企业搬迁转产关闭改造的扶持政策。2004年以来,共完成限期治理项目3988个,关停并转企业3969家。全省造纸行业制浆生产线已全部关闭,一级物化处理设施普遍进行了二级生化改造。印染行业普遍实行技术更新、废水回收利用、中水回用和污水集中处理,废水达标率明显提高。作为全省氨氮排放第一大户的味精行业已完成全行业污染整治,污染最重的发酵工段已基本淘汰,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升级,已经实现全行业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达标排放,削减氨氮排放量75.1%。水泥行业全面实现产业升级,已拆除机立窑688台,机立窑水泥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90%下降到目前的5%,剩余的17台年内也将全部拆除。固废拆解业通过规范整治,全面实现园区化改造。化工、医药、制革、冶炼等行业污染治理,也结合重点监管区整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四是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全面展开。2004年,省政府在部署“811”行动时就明确提出,要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2005年,省政府在嘉兴召开全省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现场会。2006年,省委、省政府又进一步提出实施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2004年以来,已累计完成1292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建成生态养殖小区451个,禁养区养殖场已全部关停转迁;已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302万亩,建立31个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控害示范区,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基本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形成了平原农村“户三包、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山区农村“统一收集、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模式,新建、改建992座乡镇垃圾中转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已达53%。实施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累计建成沼气池108.5万立方米,已有17623个自然村开展了生活污水治理。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工程。累计整治农村河道已超过1万公里。加快推进农村绿化,已创建1615个“绿化示范村”。到目前,全省已累计完成10303个环境整治村、1181个小康示范村的建设任务。

五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2004年以来,全省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84万吨、新增配套管网8840公里,到去年底,全省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曰处理能力达523万吨,配套管网总长26847公里,污水处理率达57.2%。其中,“811”行动确定的27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年内都将建成并投入运行。去年以来,以钱塘江流域、太湖流域为重点,开始加快推进中心镇、重点工业镇、生态敏感区多镇、直接面江临湖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建设。为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各地加快建立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机制。全省69个市、县(市),已有67个开征污水处理费,永嘉、磐安两县也将在年内到位。目前,全省平均收费水平达0.77元/吨,其中杭嘉湖地区达1.09元/吨。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率,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的意见》,省有关部门每年都开展多次“飞行监测”,采取限期治理、区域限批、媒体曝光等强力措施,督促污水处理厂加快设施和工艺改造。与此同时,城乡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明显提高。2004年以来,全省县以上城市新增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10378吨,无害化处理率达81.8%已建成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IO座,年处置能力达9.5万吨;已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7座,年处置能力达2.7万吨。

(四)全力以赴,污染减排初见成效。

国家下达给我省的“十一五”减排指标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15.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15.1%。这是必须确保完成的约束性指标。对此,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会议和全省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即使GDP增幅下降一些,也要下铁的决心,用铁的手腕,确保完成减排任务。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把污染减排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检验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尺,采取强有力措施,推动减排工作全面开展。

一是层层落实责任。国家下达我省“十一五”减排指标后,省政府及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修订我省的污染减排指标。及时将减排指标分解下达给各市、县(市、区),各地将减排指标逐项落实到各重点排污单位。各地政府与所有有减排任务的单位都签订了减排目标责任书,各重点排污单位都制定了分年度减排实施方案和应急方案。

二是强化政策措施。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着力点,从源头上实现污染减排;以“811”环境污染整治为依托,加快推进现有污染源减排;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燃煤机组改造提升为重点,落实各项工程减排措施。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通知》,出台了积极运用价格杠杆促进污染减排的政策意见,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积极探索排污绩效考核和排污权交易,进一步形成促进污染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是强化基础工作。适应国家污染减排的考核机制,省有关部门制定了全省主要污染物减排管理、监测、统计和考核四个办法,建立了污染源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对重点排污单位的

污染物排放“三量”(增量、减量、变量)实行动态管理。在全面建成6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100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基础上,今年,将全面完成1452家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控装置的建设和改造任务,省市县三级联网、全天候实时监控的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即将基本形成。

四是严格责任追究。污染减排指标同步纳入政府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和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同时,根据污染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对市县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在建设项目审批、省级专项资金补助、企业上市推荐、各类达标创优评选中采取严厉的制约措施。经过全省上下的努力,去年,全省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实现双下降,今年上半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同比下降2.48%,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4.05%,减幅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4位。

(五)重拳出击,环境执法力度持续加大。

一是持续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行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连续五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2004年以来,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和跟踪督查,先后开展了“清洁饮水源、喝上放心水”等一系列专项执法检查。2006年以来,每季度开展“百厂千次飞行监测”。今年5月,组织开展了以促进减排为主题的“红五月”环保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检查燃煤电厂、污水处理厂的减排情况和省人大常委会历年执法检查督查中发现的48个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改情况。2004年以来,全省办结环境行政处罚案件30201件,处罚额达6.9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二是积极预防处置环境污染纠纷和突发环境事件。按照见之于早、化之于小、处之于稳的要求,积极推进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到去年底,全省已设立乡镇环保派出机构125个,在化解基层环境纠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环保部门积极完善信访调处机制,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近年来,全省环境信访满意率都在96%以上。2005年,在及时妥善处置几起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后,省政府迅速部署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全面排查处置工作,之后垒省未发生因环境问题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我省化工、医药企业众多,许多企业毗邻城市和江河,防范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任务十分艰巨。省政府对此始终高度重视,制定实施《浙江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督促各级政府和重点企业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建设必需的应急设施,强化应急物资、技术等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去年,省政府专门组织在建德市开展了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习。

三是挂牌督办的48个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较好解决。2004年以来,根据历年执法检查和督查的反馈情况,省政府先后梳理出48个突出环境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对其中的区域性污染问题,如富阳造纸行业、建德化工行业、苍南小褪色业、永康金属表面处理业、浦江印染造纸水晶行业,先后列入省级环保准重点监管区实行重点整治。对其中的点源污染问题,由当地政府负责,分别采取限期治理或改造、转产、搬迁、关闭等措施,限期解决问题。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督促当地政府落实资金、落实责任主体,加快治污减排工程建设。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明确由省环保局直接督办,依法严厉查处。各地各有关部门都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狠抓执法整改的落实。目前,48个问题中,36个已经完成整改,另有5个问题(衢江沈家化工园区污染整治、富阳造纸行业污染整治、台州医化行业结构性污染治理、湖州南浔旧馆镇有机玻璃加工企业废气治理、金丽温高速公路建设向江河弃渣)即将完成或基本完成整改,另有7个问题(温州市和部分县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嘉兴养殖污染整治、湖州矿山治理、德清新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台州市污水管网建设滞后、临海川南原料药基地环保设施建设滞后、丽水部分县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都在抓紧推进之中。

经过这几年的全力攻坚,“811”行动确定的“两个基本、两个率先”的目标可望如期实现,全省环境质量初步实现转折性改善。今年上半年,全省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为56.8%,达到3类以上水质的为63.3%,分别比2004年提高了10.1和11.2个百分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稳定。去年11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我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87.1,位居全国第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3年以来,我省的生态环保工作无论是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各项工作的推进力度,都是空前的,取得的成效也是令人鼓舞的。但是,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客观地看,浙江用仅占全国1.06%的土地,承载了占全国3.79%的人口,产出了占全国7.47%的GDP,国土开发强度特别大,单位国土面积的污染负荷特别高,而且,城镇和产业又集中布局在占全省面积20%左右的平原地区、江河中下游地区。这样的生产力布局,决定了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可以说,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省的环保工作仍处于攻坚阶段。

经过这些年的实践,特别是对照连续四年的环保执法检查和跟踪督查,我们也感到,制约我省生态环保工作的一些突出矛盾特别是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环保工作“三个历史性转变”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对环保工作的重视还停留在口头上,还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在具体建设项目和环境污染企业转产搬迁关闭等结构性调整决策中,还时不时出现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倾向,甚至不惜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仍有一些同志错误地认为“先污染、后治理是普遍规律”,表现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全过程控制污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缺乏应有的决心和工作力度;一些“低小散”产业集中、结构性污染突出地区的少数干部对污染整治还存在畏难情绪,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江河源头地区、重要生态保护区所在地区的少数干部对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埋怨情绪。这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思想认识,直接制约了生态环保工作的推进。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建设模式转变依然滞后于建设生态省和治污减排的要求。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去年,全省造纸、化学、水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电力等6大高污染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3.8%,今年1~8月,这6大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8.4%,高于同期工业平均增幅4.3个百分点,治污减排的压力仍然很大。去年,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7.83%;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1年到2006年仅提高了1.6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

仍然滞后;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有机化、无害化程度仍然偏低,种植业化肥农药、养殖业畜禽排泄物的污染负荷居高不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任务十分艰巨。从城乡建设来看,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规模、轻内涵,重形象、轻功能,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明显滞后,部分污水处理厂出水7K质不能实现稳定达标,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环境问题突出,广大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还十分繁重。

(三)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环保工作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生态环境功能要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约束条件,还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各项规划、政策和实际工作中,区域环评、规划环评仍处于起步阶段;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职责还不尽明晰,机制还亟待完善,社会公众和民间组织参与环保工作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地方环保法规规章和标准亟待进一步完善,亟待增强刚性和可操作性,运用司法手段保障环境执法、追究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机制有待健全,环境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主的环保法制意识亟待增强。

(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环境经济政策亟待完善。现有的排污费收费标准、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标准,以及相关资源性收费标准总体上仍然偏低,难以实现污染外部成本的内部化,导致企业排污“有利可图”;环境准入把关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运用价格、税收、金融等宏观调控手段促进环境保护方面,政策举措还不多,更没有形成合力;运用市场机制,实行环境容量资源有偿使用、推行排污权交易,仍然处在试点探索阶段,亟待在政策上有重大突破。

(五)环保系统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这几年,各级环保部门在全力推进环境污染整治和污染减排的同时,自身建设也得到明显加强。但是,基于历史的原因,环保部门无论在机构队伍建设、环境监管网络建设、执法装备建设、科技平台建设等诸多方面都显得相对薄弱,难以适应日益繁重的环保攻坚任务;积极主动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的意识还不强,从战略上把握环境保护工作、从源头上治理污染、从制度上规范环境管理的成效还不够明显;环境管理的基础工作,特别是污染源基础信息收集、排污总量统计、环境监测、环境容量测算、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中长期战略研究等都亟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上个月,省政府召开“811”环境污染整治百日攻坚动员大会,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奋战一百天,按时全面完成“811”行动计划,向全省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与此同时,省政府已经部署省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研究筹划“811”新三年行动计划。省政府将认真对照今年环保执法跟踪督查的情况,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认真制定好这个行动计划,努力把我省生态环保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初步考虑,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形成以环境优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确立科学的政绩观,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同步”。重点是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政绩考核和评价体系,严格落实生态环保工作目标责任制,引导督促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都是硬任务的观念,切实改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前一后、一重一轻的状况。二是实行环境保护分区管理,严格落实环境准入制度。重点是结合主体功能区划,编制实施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开发强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别实行重点准入、优化准入、限制准入、禁止准入的不同的环境管理政策,优化产业布局,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三是落实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全方位、全过程控制污染。重点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在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减少污染物排放,努力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四是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促进排污主体自觉治污减排。重点是理顺资源价格体系,适当提高排污费和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积极推行排污权有偿取得和市场交易,加大违法排污惩处力度,激发企业治污减排的内在压力和动力。

(二)继续深化环境污染整治,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污染防治。重点仍然是八大水系和平原河网的水污染防治。继续巩固深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整治,建立健全跨行政区河流交界断面水质监管制度,深入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行最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确保城乡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与此同时,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固废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和辐射污染防治。二是继续加快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中心镇、重点工业镇、生态敏感区乡镇和直接面江临湖乡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设施建设,工业固废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三是继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努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抓好城市环境整治,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深入实施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四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生态建设,不断培育生态文化,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三)继续强化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一是进一步落实工程措施保证减排。重点是污水处理厂、燃煤锅炉二氧化硫治理工程、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治污减排技术。二是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减排。严格执行排污标准,制定实施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全面实施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生态化改造。三是进一步运用政策杠杆引导减排。重点是实施促进治污减排的产业政策、价格政策、财税政策、信贷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化公司承担治污减排任务。四是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保障减排。重点是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减排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加强污染减排的全过程监管,形成严厉的制约和制裁机制。

(四)继续强化环境法治,推动环境保护走上依法治理的轨道。一是抓紧完善地方法规规章和标准体系。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地方环保立法工作,加快推进政府环保规章建设,力争再通过3至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与上位法紧密衔接、比较完备的地方环境法规规章和标准体系。二是强化环保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环保执法机构,保障执法经费,加强执法装备建设,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保系统内部稽查机制。三是继续强化环境法制宣传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领导干部、环保执法人员、企业主的环保法制培训,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环保法制普及宣传教育,从中小学教育开始,增强全民环保法制意识。要鼓励公众参与,完善环境违法举报制度,支持社会各界监督环境保护工作。四是继续开展各类环保专项执法行动。针对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计划地开展部门联动的环保执法行动,持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是对政府工作的直接支持和推动。省政府将以这次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为动力,在前些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动员组织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环境更加优美”的战略要求,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不断开创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第4篇:辐射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汇报2

***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2012年高新区辐射环境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总结

**环保局: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市环保局《关于印发2012年全市辐射环境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部署,结合我区实际,认真开展了辐射环境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辐射环境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具体情况

我局及时对相关企业下发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2012年辐射环境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了这次检查的工作目标,方法步骤,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并确定了这次检查的范围:*****。

经检查,**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均已办理辐射装置安全许可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医用X射线治疗机两台,**市**医院设有医用X射线治疗机一台,**客运中心站设有安全检查射线装置两台,均已投入使用,未办理辐射装置安全许可证,无辐射装置环评文件。经多次督促,**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现已将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需要的相关资料提交至市辐射站。**客运中心站正在准备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需要的相关资料。对未办理相关手续的单位,我局及时采取了依法叫停其违法行为,限期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

存在问题:

通过本次辐射环境专项执法检查,我区相关单位还存在对辐射法律法规不够了解,重视不足等问题。

下步措施:

1、加强各相关单位操作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操作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2、加大辐射安全的宣传力度,加强辐射环境执法检查,杜绝一切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

(附件:辐射专项执法检查情况汇总表)

二〇一二年 月 日

第5篇:辐射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汇报2

***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2012年高新区辐射环境专项执法

检查工作总结

**环保局: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市环保局《关于印发2012年全市辐射环境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部署,结合我区实际,认真开展了辐射环境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辐射环境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具体情况

我局及时对相关企业下发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2012年辐射环境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了这次检查的工作目标,方法步骤,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并确定了这次检查的范围:*****。

经检查,**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均已办理辐射装置安全许可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医用X射线治疗机两台,**市**医院设有医用X射线治疗机一台,**客运中心站设有安全检查射线装置两台,均已投入使用,未办理辐射装置安全许可证,无辐射装置环评文件。经多次督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现已将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需要的相关资料提交至市辐射站。**客运中心站正在准备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需要的相关资料。对未办理相关手续的单位,我局及时采取了依法叫停其违法行为,限期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

存在问题:

通过本次辐射环境专项执法检查,我区相关单位还存在对辐射法律法规不够了解,重视不足等问题。

下步措施:

1、加强各相关单位操作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操作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2、加大辐射安全的宣传力度,加强辐射环境执法检查,杜绝一切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

(附件:辐射专项执法检查情况汇总表)

二〇一二年 月 日

第6篇:加油机专项执法检查总结

修武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开展加油机专项计量监督检查

工作总结

在接到省、市局关开展加油机专项计量监督检查文件(豫质量发【2009】311号和焦质监【2009】152)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稽查队、综合股和检测中心人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并结合修武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组织精兵强将在全县范围内对所有加油站开展了拉网式执法检查。具体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此次加油机专项执法检查行动,重点检查加油站是否使用拼装和擅自改动加油机、是否使用非税控加油机、是否使用带税控装置已超过七年的加油机、是否存在破坏加油机铅封、偷换计量控制主板和计量芯片的违法行为、是否具有有效期内的计量检定证书、是否粘贴全国统一强检检定标识等计量违法行为。此次专项检查行动我局共出动执法车辆60台次,出动执法人员150人次,检查加油站46家,检查在用加油机135台(件)。立案查处一起利用加油机作弊的违法案件,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之中。

通过此次专项执法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了加油站计量行为,严厉打击了利用加油机实施计量作弊、短斤缺两、坑害消费者的不法行为,切实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OO九年九月二十三日

第7篇:专项执法检查简报

我县积极开展中小企业劳动用工专项执法检查

根据我市统一部署,我县人力社保局,联合县总工会、县工商业联合会、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于2011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中小企业劳动用工情况专项执法检查。

近年来,我县中小企业不断壮大,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其受到自身产业结构、规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此次执法检查是以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精神为指导,以助推《社会保险法》全面贯彻落实为目标,逐步规范中小企业劳动用工行为、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在开展此次专项执法检查中,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认真处理好“合法性”与“适度性”、“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坚持自查为主,服务在前,整改在后的原则,把服务中小企业促进其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指导企业逐步提升劳动保障管理水平,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检查重点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工资支付及最低工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用人单位为应参保转户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的情况;为应变更参保转户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变更的情况。

(綦江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2011-10-19

第8篇:开展建筑市场劳动用工管理专项执法检查总结

关于**区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执法检查情况的

工作总结

为依法加强辖区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监管,进一步规范我区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营造公平、规范、竞争有序的就业环境,根据市人社(*市人社发[2013]65号)精神和要求,区人社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项执法检查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区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我区结合实际,于2013年7月1日起至8月14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行政执法专项大检查。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市人社局关于开展专项行动提出的总体要求,区人社局领导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认真扎实卓有成效的开展了工作。我区这次专项行动大检查工作从2013年7月1日开始至8月14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7月1日至7月5日)。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修订)、社会保险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最低工资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意识,提高劳动者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在此阶段,要督促用人单位对2013年1月以来劳动用工和参加社

会保险情况认真开展自查,主动纠正存在的问题;第二阶段:执法检查阶段(2013年7月6日至8月9日)。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组织执法检查组,集中力量对用人单位进行检查,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及发生过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用人单位要逐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三阶段:分析总结阶段(2013年8月10日至8月14日)。对第二阶段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梳理存在问题,总结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相关政策建议,并将专项检查书面总结及报表及时上报市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此次专项检查范围为全区各类用人单位,重点对劳务派遣企业、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建筑、制造、采矿、进行检查。此次检查内容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情况;按照工资支付有关规定支付职工工资情况、遵守最低工资规定及依法支付加班工资情况;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情况;其他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此,我局领导给予高度重视,领导组及检查组的全体同志要充分认识这次检查对于推进我区和谐社会劳动关系建设,依法保障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这次专项检查,共检查了12户建筑用人单位。检查劳动招用工人数970人;其中农民工845人;这些农民工来自河南、四川、山东、云 2

南、江苏和吉林周边等地,已签订劳动合同的施工单位有7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992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施工单位5家,涉及劳动者474人。工种包括:木工、力工、瓦工等。工作时间早6点至晚6点午休一个半小时,最低工资每天力工120元(月工资2400元)其余工种了解到瓦工每天500元左右、电工150元、钢筋工300元、架工180元。本次检查采取听取用人单位汇报与书面审查工资表、考勤表等材料相结合的办法,认真审核用人单位的书面材料,对存在问题较多的用人单位,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其限期改正。从而,切实有效地加强了我区建筑施工项目的监管,更加规范建筑市场劳动用工管理,进一步推进了我区和谐社会建设。

二、主要做法

为了认真扎实做好对我区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执法检查,我区主要坚持以下做法开展了工作,并取得了较为宝贵的经验。

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区人社局领导高度重视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和实施工作,专门成立了区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铁成任组长,区人社局党委副书记房振波任副组长,区劳动监察大队大队长、法制科陈本祥科长、劳动关系孙洪勇科长、信访办跃主任、医保中心侯大勇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

全力配区劳动监察部门对辖区企业贯彻实施专项检查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

2、营造氛围、宣传有力。利用此次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专项检查工作的契机,扩大了贯彻实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影响和辐射力,开展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咨询,发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政策宣传资料300余份,接待咨询劳动保障相关政策达200多人次,拓宽了《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途径,扩大了宣传影响力。

3、以摸底排查、自查自纠为突破口,摸清用工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底数。由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辖区内的用工单位对其开工以来工资支付的情况认真开展摸底排查、自查自纠,对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明确具体的整改方案,并将自查情况及整改方案材料按规定的时间报送劳动保障部门。对存在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用人单位,要求用工单位做出整改方案,并要在整改方案中详细说明拖欠、克扣工资的数额、涉及人员的数量及人员招用来源、拖欠时间长短、产生拖欠的原因等,并制定具体可行的偿还计划。通过这次调查、摸底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4、完善机制,规范到位。在过去的监管工作中,我们

一直把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建筑施工单位作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对建设单位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健全,通过这次执法检查,我们把催缴建设单位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作为专项检查重中之重,以此确保施工单位足额的支付农民工工资。我区通过这次专项执法检查,尽管没有发现严重的违法用工行为,但也发现了建设单位监管不到位,施工单位在劳动招用工管理不到位,多数用工单位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不规范,甚至违法分包,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完善监管机制,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监管。在专项行动大检查结束后,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研讨,建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管理台账,对在我区建设和施工单位都备存了劳动用工相关资料。加强对建筑企业劳动用工日常监控,及时掌握施工单位支付员工工资实际支付情况。同时也为他们提供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辅导咨询等形式的服务,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招用工。从而,完善建筑市场施工项目监管,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劳动用工管理,加快推进和谐龙潭的建设步伐。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在这次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问题,我区及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认真研究并完善各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1、进一步加强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的监督检查工作力度,让企业和劳动者学法、懂法、用法、守法,让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真正落实

到实处,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作用。深入企业仔细排查,确保实效,重点对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建筑、砖厂、加工制造、采矿、餐饮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及劳务派遣单位和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的单位宣传用工备案政策,督促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集中力量对本辖区的用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

2、依法催缴建设单位足额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对不足额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的建设单位,依法责令其缴纳。

3、进一步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完善施工单位招用人员登记检查制度、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劳动用工考勤制度和工资发放制度,从源头上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

**区劳动监察大队

2013-8-14

第9篇:2010年劳教所执法执纪专项检查活动的工作总结

编辑。

一、基本做法

2、成立相应机构,责任落实到人。为保证我所执法执纪专项检查活动真正落实到位,我所分别成立了执法执纪专项检查活动领导小组和执法执纪专项检查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挂靠政治处,具体负责专项检查活动日常事务开展。*月**日,所执法执纪检查小组召开会议,人员进行具体分工,同时明确七个方面重点检查问题,使我所执法执纪专项检查活动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3、采用听查问谈方式,进行扎实有效检查。为保证这次专项检查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我们整个活动采用了听、查、问、谈方式进行。即检查组先听取管理部门对2000年以来劳教人员的减期、请假、所外就医、所外执行等执行条件、办理程序和结果情况的汇报;检查有关劳教人员档案资料,看办理情况有否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有否存在乱收费、变相收费问题;查问生产科、计财科和中队,同时对解教前劳教进行全员“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有无存在让劳教人员及其亲属为劳教所揽活、销售产品、索取财物,并为他们办理特殊关照待遇的违规问题;召开干警和劳教人员两个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执法执纪情况反映,看有无存在暗箱操作、不依法办事的问题。通过上述听、查、问、谈,对省局确定7个重点检查项目进行了逐项检查落实,保证我所这次执法执纪专项检查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4、工作统筹兼顾,检查突出重点。由于我所在执法执纪专项检查活动期间,所内己在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教育活动。与此同时,还有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场所管理工作安全大检查活动、干警警体技能培训考核活动等。在时间促、任务重、人员紧、要求高的情况下,我们认真“弹好钢琴”,突出检查重点,统筹兼顾,有机结合,保证了执法执纪工作时间、人员、效果“三落实”。

二、主要收获

2、检查范围和重点得到逐项落实。在这次专项大检查中,我们发现,通过近几年来我所认真贯彻以教育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狠抓干警法律法规部令、劳教方针政策的学习和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层级责任制,切实推行执法工作所务公开有效监督制度,干警中的法制意识、政策观念得到普遍增强。不仅绝大多数干警能自觉实行依法、严格、公正、文明管理,而且还能很好地运用法律进行积极的自我保护。表现在:干警在座谈会上说,现在我所每年党风廉政教育抓得这么紧,我们遇事都学会了如何冷静沉着应对,不会再用自己的双手去砸自己的饭碗了。而在对七个方面重点问题进行实际检查中,近几年来,我们所也没有发现有干警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如我们对2000年以来已办理的劳教人员*人请假、**人所外就医、**人所外执行的档案资料进行审查,发现呈报审批手续齐全,条件和程序合法,会议研究发言记录完备,且每起都有纪检监察和驻所检察人员共同参与研究进行事中监督把关,整个操作规范透明,可信度高;检查劳教班组长和勤杂性劳教人员选用审批的情况也是如此,操作公开透明规范,没有发现徇私舞弊、收受贿赂、贪赃枉法问题。又如我们对有无利用劳教人员及其亲属介绍生产业务、销售产品、索取财物,并给其以各种名目的特殊照顾的检查,对有无存在不受所规所纪约束享受“特殊待遇”的“关系劳教人员”问题的检查中,也没有发现有违反规定的问题存在;对有否存在违反财务制度进行不规范收费问题的检查时,我所于今年*月**日前已经进行过全面检查,检查情况以闽南教纪〔2002〕4号文已向省局作过专题报告。我们在这次检查中也仍无发现违规问题。再如对干警执法管理活动中有无存在打骂体罚劳教问题的检查时,我所于2000年和2001年两年中共发生过*起干警打骂劳教的一般性违规行为,对这*起违规行为,我们分别在当年均已作过相应的纪律查处教育。今年以来,我所没有发生此类问题。对劳教人员在生产活动中有否存在“双超”问题进行检查时,大家普遍认为,生产科和中队给劳教人员确定日生产指标,是以社会上同行业同工种的中下平均标准下达,生产指标任务相对合理,绝大多数劳教人员都能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完成或提前完成任务。但对极少数消极怠工劳教人员,中队采取教育和强制相结合措施,督促其在当日内必须完成任务,这种情形不属于“双超”问题。在我所执法执纪监督机制是否健全问题的检查中,我们认为我所执法执纪监督机制和执法监督机构较健全,执法监督制度较完善,执法执纪工作公开透明,执法监督运作规范到位,因而有效地促进了我所执法执纪、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更加健康扎实发展。

3、坚持边查边整边改原则,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执法执纪环节。如我们在检查中发现个别中队对警戒具借用制度不完备问题,及时提出整改,他们立即建立了规范的借用制度,并指定了专人负责管理;发现本所泡花碱厂对零星用工条件审核把关不够严格问题,及时提出整改,管理部门立即对泡花碱厂用工进行重新审核,对不符合条件的*人,及时撤换,严格了零星用工制度。又如我们对往年所里执法执纪制度进行重新审视,发现我所《关于劳教人员管理工作规定》第三章第35条规定:“(劳教人员)积极引进生产项目,生产效益高„„给予专项减期20天以上的奖励”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要求,予以废止等。

4、进一步促进了所内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通过这次执法执纪专项检查活动,不仅增强了全体干警依法、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意识和责任意识,而且也促进了所内作风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场所管理安全大检查活动,岗位基本技能培训考核工作和所内正常管教、生产诸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健康有序开展。

5、进一步促进了场所安全稳定。通过执法执纪专项检查活动,我所在已实现连续两年安全所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继续保持安全稳定良好局面,这为我所连续3年实现安全所的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不足方面

1、由于这次执法执纪专项检查活动与上级部署的作风建设专项教育、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场所管理安全专项检查、干警警体技能训练考核、警衔晋升培训等相互交织在一起,加上所里正常的管教和生产重担,造成对基层干警承受力太大,工作和警力较难安排。执法执纪检查小组成员有时白天很难集中开展工作,有些工作只好安排在晚上进行。

2、由于在同一阶段同一时间多项工作集中交织在一起,有少部分同志因精力顾不过来,产生了埋怨、厌战甚至应付心理。

四、今后工作

1、继续加强干警执法执纪思想教育,进一步确立正确的劳教业务工作指导思想。

2、认真抓好执法执纪制度全面落实,抓好执法执纪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彻底到位,以巩固这次执法执纪专项检查的成果。

3、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力度,真正做到主动监督、依法监督、严格监督,促进我所执法执纪工作健康顺利开展,促进场所长期安全稳定和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上一篇:预防校园暴力与欺凌下一篇:乡镇民政所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