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媒体经济学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提出了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的概念,并分析了设置这些课程对培养目标的意义,在南昌大学2013级经济专业本科生中做了现状调查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数学深化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在传统教学方式中适当应用任务驱动、实验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方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多媒体经济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多媒体经济学论文 篇1: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的利与弊

摘 要 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高校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当中,但多媒体技术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当中的作用,发挥其优势以更好地为传统教学服务,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内容。

关键词 国际经济学 教学 多媒体技术

由于多媒体教学是在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上,集合语音、视听、图像等元素于一体的数字信号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兼具加工、编辑、存储、查询和检索等复合型功能,既可以直观展示教材中的知识点,生动地描绘各知识点的内在逻辑组织关系,还能够对一些知识点的变化过程加以动态演示,从而可以使学生加深记忆,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所以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现实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会对国际经济学教学的发展和进步造成阻碍,这需要高校教师重新审视和界定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充分考虑多媒体技术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的利与弊。

1 多媒体技术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的优势

1.1 使得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和生动

国际经济学包含了大量的基础性理论,而纯粹的理论学习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脱离书本,仅仅靠粉笔和教师口述就能够完成,老师从开始讲到结束,这样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往往一个环节落下则整个理论体系就完全不知所云了。作为九零后的学生,生长和生活在一个网络技术无处不在的环境中,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对于他们来说过于老套,远远无法满足他们的课堂学习需求。例如在配额保护措施章节中,如果仅仅采用黑板和口述的方式往往会使得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和抽象,无法令学生感同身受,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多媒体则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影音等多样化形式将教学内容展示出来,辅助以图片和视频,寓情于景,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大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气氛,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质量,带动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视、听、思的有效结合。

1.2 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课堂内容

国际经济学课程具有知识复杂、形式繁多等特点,如果使用传统板书教学方法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既可以节省大量板书的时间,迅速地将书本资源摆在学生面前,还可以在原有书本基础上进行适度扩充,增加课堂内容,加快教学节奏。例如国际经济学中各章都有很多图形,如果每个图形都在黑板上画就会浪费太多时间,手绘的图形不规范、不美观,而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的图形既美观又形象生动,给学生更多思考和消化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

1.3 培养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创新意识

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教学由过去的灌输式主导型转变为启发参与式主导型模式。多媒体教学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寓情于景的感觉,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虚拟现实的主动参与者。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者,其角色转变为教学的设计师、教学方向的引导者、知识学习的合作者,从而改变了学生被动参与的角色,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通过与教师的互动提出和发现新问题,更好地加强对于重点、要点知识的记忆。

1.4 鼓励了个性化学习

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将知识内容线性地组合在一起,而这对于国际经济学来说更是如此,因为理论是一环扣一环的,所以不能错过任何一个中间环节。这种单一的线性学习方法很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导致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佳,而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光、影、声、色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鼓励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自主调整和选择学习计划和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家中和宿舍进行自主(下转第190页)(上接第155页)性学习。

2 多媒体技术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的弊端

2.1 弱化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偏离了教学本质

多媒体教学固然有许多的优点,但高校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还在于教师自身的讲授过程,教师的决定性地位不可替代。因为机器的讲授过程是生硬而缺少亲和力的,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从头到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那么教师仅仅扮演着放映员的角色,基本上等同于学生自己在看课件,偏离了教学的本质。只有与学生的亲切交流才是最有效的教学途径,教师讲解和与学生的互动才是教学的根本,多媒体课件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任何高科技手段都不能代替教师的职能。如果没有教师的讲解,那么学生头脑中仅仅是堆积了大量陌生难懂的图片、术语和知识逻辑,如果没能及时讲解,学生就不会真正学懂。

2.2 限制了教师口头和肢体语言表现力的发挥

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容易让教师产生强烈的依赖性,缺少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在课堂上的肢体语言也大大减少,从而放弃了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使课堂教学缺少感染力和个人魅力,时间长了同样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例如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章节中,所涉及的图型过于复杂,如简单地照搬课件,那么学生往往似懂非懂,此时需要教师举实例(以智能手机的价格变化为案例)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所以说,适度的板书和口头肢体语言仍是不可忽视的,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2.3 过度依赖多媒体容易影响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如今启发式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趋势,不再是过去的那种灌输式的教育,要培育学生自主分析演绎和抽象加工的能力。例如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中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里昂惕夫之谜等,其中的深层次含义需要学生仔细地回味和反复地琢磨,如果仅仅依靠多媒体教学逐一展现,那么就没有给同学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这样违背了教学相长的原理,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分析演绎和抽象加工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3 结语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铺天盖地的时代,在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是大势所趋。但必须要指出的是,多媒体课件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完全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因为知识固化在教师的头脑当中,教师的能动性包括必要的板书、肢体语言、师生交流、文字教案等能够大大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不要因为具有丰富的电脑知识将多媒体课件做得过分华丽,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准备和教学基本功的训练,那样就无暇顾及学生的接受度,也可能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课件要做到简洁和实用,遵循“适度、适时、适量”原则,发挥多媒体的最佳教学效果,使国际经济学知识能够在现代教学和传统教学的结合下最大限度地被学生所理解和消化。

作者:崔岩

高校多媒体经济学论文 篇2:

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现状及改革

摘 要: 本文提出了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的概念,并分析了设置这些课程对培养目标的意义,在南昌大学2013级经济专业本科生中做了现状调查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数学深化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在传统教学方式中适当应用任务驱动、实验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方式。

关键词: 经济学专业 数学深化类课程 教学改革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只有通过量化分析才能完善地展示,而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已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自亚当·斯密以来两百余年间,特别自十九世纪中后期边际革命以来,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使经济学更彻底地在理论建构和学术研究中贯彻科学哲学对方法论的要求,经济学数学化已经成为当今主流经济学的显著特征。当前,高校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主要依照以前传统经济学专业的专业设置编排,使得现代经济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和对经济学专业的课程理解能力明显下降。另外,经济学课程中涉及数学知识的课程越来越多,尤其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课程在本科教学中的设置,学生所需要具备的数学知识需要相应丰富。本文基于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级经济学专业的调查,探讨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的发展现状,以及进一步推动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数学深化类课程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学教育现代化,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数学应用较为深入和广泛的课程,我们称之为数学深化类课程。其中最显著的就是《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用统计方法检验经济学理论或预测未来经济变量,其中大量使用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数学知识。目前很多高校还开设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博弈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甚至还有一些高级经济学课程,这些课程中数学使用量明显较其他经济学课程更多。在一些国内数学教材中不太重视的内容,却在中级层次的经济学中使用很广泛,如随机变量的条件期望,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等。

虽然不少学生视这些数学深化类课程为畏途,但这些课程对现代经济学学习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首先,加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数学深化教学,是学好其他许多经济类课程的必要条件。从效用、成本,到一般均衡,现代经济学中几乎所有概念都可以用数学形式表达,数学形式的表达方便分析计算和学术交流。现代经济学中除了许多经济学基本概念运用数学形式进行表达之外,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基本是通过数学思维阐述的,如中级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条件,主要运用数学的线性优化思想加以阐述,并且进一步运用到中级宏观经济学,甚至是更高级的经济学课程。在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中,博弈论和计量经济学就有大量数学思维和数学逻辑分析得以运用。因此,数学深化课程是学好其他许多经济类课程的必要条件。

其次,加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数学深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未来进一步深造时的学习能力。经济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使用的经济学教材是中级以上的经济学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使用数理工具将经济现象模型化。由于经济学教材中大量使用数理工具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使得对学生的数学要求比较高,特别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等数学知识的掌握,凸显了本科阶段的数学功底。因此,对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数学深化类教学的加强,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在硕士和博士深造阶段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

最后,加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数学深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参加工作后处理问题的能力。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政府、证券和银行等单位,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如何处理数据,如何让数据说话,如何让数据辅助决策,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必备能力。随着经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经济数据处理与分析成为经济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但是,从目前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来看,对于数学深化类课程的重视程度比较弱,使得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经济数据处理与分析时,面临严重困难。因此,通过加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数学深化教学,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处理与分析经济数据的能力。

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的设置增加,符合现代经济学教育的客观要求。由于高等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对数学深化类课程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尤其许多高级经济学课程的开设。另外,经济学数学深化类课程的设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帮助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增强学生经济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基于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现状及改革,从而为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改革提出更加有效的措施。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南昌大學经济管理学院2013级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根据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级学生的人数,共发放105份调查问卷,其中收回70份,未填写的调查问卷为35份,并且收回的70份全部有效。

(二)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数学深化类课程的教学现状,主要研究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数学和经济学的兴趣程度,以及研究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觉得哪些数学深化类基础课程的用处最大。第二部分,任务驱动,主要了解经济学专业在推进经济学数学深化类课程教学时,认为哪种教学形式能够得到更大获益。第三部分,多媒体教学,研究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数学深化类课程教学中,对板书、多媒体及其他教学形式而言,更倾向于哪种教学形式。第四部分,实验教学,主要研究经济学专业学生对于数学深化类课程的实验部分的态度,以及研究经济学专业学生对于数学深化类课程的内容图形化的好恶。通过这四个部分的问卷设计,基本阐释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涉及经济学专业学生对数学深化类课程的认识和态度。

(三)研究与调查方法

首先,在初步了解国内高校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教学情况的基础上,查阅大量研究文献,掌握高校相关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教学发展现状,确定论文的研究方向为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现状及改革。其次,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的实际情况,以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2013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设计了8个问题及其他相关问题,对他们关于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教学的看法和态度等进行了深入调查。问卷调查包括设计问卷、发放问卷、收回问卷、整理和分析分卷等多个过程。

调查问卷内容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数学深化类课程教学现状

为充分了解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教学现状,我们制作了调查问卷,随机发放了70份到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2013级学生手中,并得到了相应数量的返回问卷。之所以选择2013级学生,是因为他们已经学完了高等数学等基础数学课程,也已经学习了大部分专业主干课程。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简单统计分析,发现有50%的经济学专业学生对经济学有很浓厚的兴趣,只有12%的经济学专业学生表示对经济学没有兴趣。可以看出,大部分经济学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至少并不排斥,还有一半的学生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而且76%的学生认为适当的数学有助于理解经济学的概念,仅有2%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对于理解经济学概念没有帮助;72%的学生认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学习数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仅有2%的本科生认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没有必要学习数学。更说明大部分经济学专业学生认识到了数学对经济学学习的重要性,普遍认为学习数学对理解经济学概念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在问卷调查中,仅有32%的学生表示对数学兴趣,有36%的学生表示对数学没有兴趣。根据我们了解,原因可能有二。其一,目前国内高校经济学专业文理兼收,部分文科考生之所以选择文科,是因为从中学开始就对数学没有兴趣,但国内学科分类又常常将经济学归类为文科,他们不明就里就录取了经济学专业,等到开始学习时才发现经济学与他们眼中的文科大异其趣。其二,大部分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基础数学课程的老师来自基础部或数学系,这些老师在很多时候只能就数学而教数学,举例子的时候多半是理工科例子。许多学生学习基础数学后并不知道它在经济学中有哪些应用。这可能是造成经济学专业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的又一原因。

(二)数学深化类课程教学改革

为推动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教学改革,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在教学设计上,更多地实施任务驱动型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地引入实验;在教学媒介上,合理使用多媒体和板书。这样能够实现教学方式多元化,激发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数学深化类课程的兴趣。

1.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并于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包括布置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等环节,能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维和谐互动,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实地调查中,52%的学生认为任务驱动下的数学深化类课程学习效果比较好。

以《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的概念“补偿变化”为例,如果照本宣科地将课本内容讲授一遍,则大部分学生都会不知所云。如果布置如下任务给学生:设某学生在家乡(A地)有收入m,商品1与商品2的价格分别为P■■和P■■;现在他升学到了B地,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和P■■,问现在他的收入要变化多少才能让他与之前在家乡福利一样好?这其实就是补偿变化的经济学意义。有了切身生活经验,学生更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深奥的学术概念。

2.实验教学

数学深化类课程实验是以经济学问题为导向,以计算机为手段,以数学或统计学软件为工具,以学生为主体的经济学学术探索活动。在數学深化类课程中融入实验是一种趋势,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今数学深化类课程讲授需要数形结合,不能停留在“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里。传统教学模式中,在黑板上演示图形尤其三维图形效果不甚理想,采用数学软件得到的图形直观形象,同时可以展示经济动态过程。

实地调查中,90%的学生认为数学深化类课程中的实验部分(如《计量经济学》实验)有助于理解课程内容,仅有6%的学生对此持否定的态度。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上的表现,总是比《计量经济学》理论课程上的表现要积极得多。另外,当被问到哪一门数学基础类课程最有趣时,64%的学生选择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我们认为,由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数学基础类课程教学中有大量统计实验分析,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征,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于一体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数学深化类课程的内容图形化,从而增强数学深化类课程的可视性,好的多媒体课件能做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把难以理解的内容充分展示出来,将静态孤立的内容变成动态连续的内容,弥补数学深化类课程感性材料不足的缺陷,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有助于突出重点和难点。以《计量经济学》教学为例,讲授同方差和异方差时,可以取自变量三个数量对应随机误差的密度函数以三维图形式画出;在讲授非平稳过程随机行走时,可以动态图形式演示出该随机过程,等等。这种直观和动态的呈现形式是多媒体的突出优势,是传统板书难以甚至无法完成的。

但是,多媒体课件的缺点是教学容量大,现实速度快,学生思考反应速度跟不上课件的翻阅速度,不利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对于逻辑推理较多的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可能需要慎重考虑。据国内学者研究,文科类专业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认同度要比理工科专业学生的认同度高,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认同。

实地调查中,82%的学生支持数学深化类课程内容图形化,仅有16%的学生反对数学深化类课程的内容图形化,反映出多数学生希望教师将抽象的经济学概念以更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恰是多媒体的优势。当被问及哪种教学形式为主更好时,62%的学生支持传统板书,但是也有28%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形式效果更好。由此,我们认为,对于经济学专业的数学深化类课程,为了使教学效果更佳,板书与多媒体都应该使用,甚至同时使用,单纯使用板书或多媒体都会失之偏颇。

四、结论和改革建议

(一)结论

鉴于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应该推进数学深化类课程实验教学形式改革,注重在数学深化类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实验教学比重,让学生动手实现课程目标。既可以使课程教学形式多样化,又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对数学深化类课程的学习兴趣。除了使用数学软件进行实验之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思想实验。例如,在《中级微观经济学》中讲述风险规避时,可以将圣彼得堡悖论作为一个开放式问题出给学生,他们更容易接受风险规避的假设。

综合上述研究结论,虽然大多数学生对经济学具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对数学缺乏兴趣,显然会限制他们在经济学学习上的深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然首先要进行基础数学课程改革,如制订合作交流制度促使数学系老师与经济系老师进行常规沟通,让给经济学专业上课的数学系老师明白经济学专业学生需要什么数学知识,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除此之外,更应该在数学深化类课程中进行教学改革,更好地将经济学原理用数学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明白所有符号公式图表都不是枯燥的,它们的背后都是有着经济学含义和直觉的。

实际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并非相互独立、毫不相干的教学方式,很多时候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能需要借助实验手段,这必须依靠多媒体才能实现。我们应该将它们与传统教学方式(如板书)有机结合起来,促使经济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深化类课程,为进一步学习经济学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建议

基于上述南昌大学的基本调查,在研究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在数学深化类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得到的基本结论是推进数学深化类课程实验教学形式改革,适当增加实验教学的比重。为了实现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改革目标,本文提出一些具体改革措施。

1.数学深化类课程设置的优化

在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中,《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基础性数学课程,由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有所差异,使基础性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出现分化,从而让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数学深化类课程的兴趣。经济学专业中《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统计学》等与数学相关的深化类课程重视程度比较弱,从而影响经济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经济学知识的兴趣。因此,优化数学深化类课程设置,是实现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2.推进实验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可以得知,许多学生认为实验教学有助于理解数学深化类课程内容,并且在实际实验教学中,学生在《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上的表现,比在理论课程上的表现更积极。传统教学模式,除了一些固有教学优势之外,现代教学中,暴露出来的缺点日益增加,尤其在知识获取多元化情况下。因此,推进实验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既能保持传统教学的优势,又能发挥实验教学的独特功能,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对数学深化类课程的学习兴趣。

3.推广多媒体教学等动态教学形式

在推进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板书等教学形式出现了一些固有缺点,如所费时间较长、板书内容反映的信息较少及板书形式相对枯燥等,降低了经济学专业学生对数学深化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多媒体教学极大地弥补了这些传统教学形式固有的不足。多媒体教学通过内容图形化和动态模拟等动态形式,反映数学深化类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具象化。另外,多媒体教学既能使学生与老师在课程学习中形成良性互动,又能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数学深化类课程的积极性。因此,推广多媒体教学等动态教学形式是推進经济学专业数学深化类课程改革的必然之举。

参考文献:

[1]陈利国.地方财经类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改革与思考[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5.12:105-107.

[2]程慧琴.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09.11:58-60.

[3]崔建斌,杨大勇.数学实验对理工科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积极因素分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5.6:61-64.

[4]李海平,娄金凤,金旻.对高校多媒体教学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Z1:71-72.

[5]李永群.经管类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83-87.

[6]令狐霞.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2:11.

[7]刘睿智.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112-113.

[8]龙献君,刘芝平.05方案实施以来江西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成就、问题及对策建议——基于对江西本科院校的调查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17.

[9]闵兰.大学非数学专业数学类课程设置的实践与改革[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237-240.

[10]任保平.经济学与数学结合视角下的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3:63-66.

[11]桑冬鸣.高校经管类专业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4:69-70.

[12]舒晓惠,贺建风,龙自云.地方高校经济类大学生数学素质培养模式研究:现状与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2010.2:105-108.

[13]王娟.影响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与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9.5:95-98.

[14]吴云宗,许义生.应用型高校经管类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及教材建设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3:27-31.

[15]徐军委,杨晓智.数学基础在经管类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6:113-115.

[16]章海燕.经济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2015.11-96-97.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经济学专业数学类课程深化教学研究》(编号:JXJG-14-1-57)

作者:时奇 江章学

高校多媒体经济学论文 篇3:

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在高校经管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摘 要:通过对目前高校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突出课堂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对如何实施多媒体教学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计算机使用技能并提供教学信息化平台的相关应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教学;高校;经管

一、引言

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既能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课件制作因人而异),又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教师还要对所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分析,了解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对课件内容进行修改,选用最新的资料来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课件,以便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使他们能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还能从课堂中真正受益。

二、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的具体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是运用各种教学工具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教育过程,多媒体网络教学工作的一般环节包括备课、授课、作业批改与答疑、课后在线学习等环节,其在高校经管类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教师备课

教师备课是教学环节的开始阶段,也是整个教学实施方案的统筹规划阶段,是教师将各种教学资源转化为现实教学材料的演示过程。多媒体网络教学过程中的备课是运用网络与多媒体资源进行设计、编辑、修改与加工,并形成电子教案与PPT课件,最后将其保存到计算机电脑硬盘上或网络资源中心里,方便学生上课或预习时使用。

2.课堂授课

授课就是教师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教学互动等各方面因素的协调,并解决来自各方面的矛盾,使学生通过听课发生认知程度上的改变。在实际的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由任课教师来组织协调教学并兼顾讲授、指导、归纳与分析、演示、板书、练习等教学环节。

3.作业批改与课下答疑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仅依靠课堂讲授还远远不够,学生还得通过平时作业,来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学生的部分作业不是写在作业本上,而是通过计算机或互联网线上或线下来完成。老师将在网上或在计算机上进行线上或线下作业批改,并借助 QQ群或BBS即时交流信息,随时针对平时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答疑可在课后时间进行,并利用大家的空闲时间,方便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

4.课后在线学习

在网络课程资源中,学生听到的不仅是教师的录音,看到的也不仅是黑板上的教学内容与教师授课时的影像,多媒体网络的信息量很大、节奏快、有详实而生动的课程内容,一改过去单调、信息有限且节奏缓慢、沉闷的学习方式,学生用求知与体验的态度替代了被动学习,他们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提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学习效果良好。

三、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建议

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计算机使用技能

教师培训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技术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发展。当今高校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其中重要的就是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对于经管类教师,必须掌握课堂上所使用的信息技术,还需要尽可能熟练并掌握新的教学信息技术,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据有关统计表明经管类很多教师仅对Powerpoint 比较熟悉,但对其他教学软件还比较陌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理论还没有完全掌握。甚至还有一些教师连PPT的制作都不会,授课还停留在传统的板书模式上,因此加强教师的信息技能培训显得刻不容缓。各高校中的师资培训中心,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要以实施新课程所需的要求为主要任务,确保高校教师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同步进行。

2.提供教学信息化平台

经管类课程教学应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覆盖所有的经管类学科,推出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質量管理、项目管理等经管类精品课程的教学视频与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让学生可以下载并提前预习,避免学生上课时对PPT课件内容的生疏,或因课件播放速度过快而导致其对重要内容的印象模糊,而通过在线学习实现教学互动。通过对专业课中理论概念的讲解并运用课件进行演示,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认知,还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为信息化社会培养了高端人才,适应了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结论

我国教育体制从1949年建国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受前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较大,且时间较长。所以从学科设置、学制时间、课程设置、课堂时间都是按照前苏联模式而建立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听讲并记笔记,必要时老师会用板书来进行重点讲解,直到上个世纪80、90年代,都是普遍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到了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手段不断融入到现代课堂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得到了推广应用。然而从事教学岗位的教师并没有太大变化,而所教授的对象-学生却在不断发生变化,他们接受新事物与新技术的速度很快,对新思维的接受也很快,因此对传统教学方式已不是很接受了,所以进入大学后早已失去了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兴趣与热情。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育与培养人才的重任,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如何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使其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是每位教师的责任,需要不断去探索与完善。热爱学生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做好一件事情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教师一辈子应该做好一件好事,就是让学生从课堂中收益并享受到关爱。

参考文献:

[1]林公立.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现状及策略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2]张丽娜.高校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李政.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4]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2]5号,2012(3)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N].中国教育报,2010(7)

作者:黄恩 程红莉 赵瑞霞

上一篇:任职演讲稿三篇下一篇:教师年度总结个人总结(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