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单元测试卷

2023-0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数学单元测试卷

初中数学期中期末测试卷的制作与评价

当前,我国的考试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教学性考试,即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的考试;二是测量性考试,即检测学生能力发展状况的考试;三是评价性考试,即综合教学性考试与测量性考试的特点,结合平时教师和学生的工作与学习的实际,实行全方位的考试。众所周知,初中举行的期中、期末测试是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于是,数学期中期末测试卷的制作便成了我们研究的焦点。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我们应该怎样创新初中数学期中、期末检测卷的命题制作呢?本文试从命题方向、命题原则、命题设计及评价等方面作出探讨。

一、初中数学期中、期末测试卷的命题方向

新课程改革的数学教育目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课程设计要适应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与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根据这一目标与要求,笔者认为:对期中、期末数学检测卷的设计,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首先从初中数学教育目标的角度看,检测卷的设计必须具备趣味性、基础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其次从初中数学教育的要求这一角度看,检测卷的设计又必须注重能力分层性,并且要注重不同的评价尺度和评价方法的设计;再次,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期中、期末检测卷的命制不可同日而语,应该分别以不同的思路进行命题制卷。期中测试卷应该以教学性考试的形式,结合校本教育的特征及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进行命题;期末测试卷应该以评价性考试的形式,以县区或多校联合为单位,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统一命题制卷。

几年来的实践初步证实,根据初中数学期中、期末检测卷的命题方向进行命题制卷,对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来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我们一致认为,只有根据这一命题方向进行初中数学期中、期末测试卷的命题,才能真正达到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

二、初中数学期中、期末测试卷的命题原则

在测试卷的命题制作过程中,除需要明确命题方向以外,还必须遵循一些命题制卷原则。笔者认为,期中测试卷应遵循趣味性、基础性、循序渐进性、能力分层性、导向性等命题制卷原则;期末测试卷则应遵循趣味性、基础性、循序渐进性、实践性、区域性、指导性和创新性等命题制卷原则。具体来说,这些命题制卷原则各有不同的界定。

趣味性原则——卷面排版设计美观大方,试题内容浑然有趣,不是呆板的知识解答。

基础性原则——试题内容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思想方法为主干而体现。

循序渐进原则——试题的难度遵循从易到难的规律逐步深入。

能力分层原则——在试题内容的呈现方法上要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不同的收获”,因而对同一问题可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解答。

导向型原则——试题内容即要体现知识重点的导向,又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的指导。

区域性原则——根据本地区学生的学习现状,在试题内容的难易程度上作出合理界定后进行命题。

实践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情况构造实践型问题。

创新性原则——主要体现为试卷命题形式的创新和学生创新思维的检测试题的设计。

指导性原则——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作为指导,既为教师的教学作指引,又为学生的学习方法作引导。

当然,在实际命题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在同一套试题设计中都体现出上述所有命题制卷的原则,但是,如果我们充分运用这些原则去进行试题设计,那么所制作的测试卷必定是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中最具可操作性的试卷。事实上,我们的实践已初步证实了这一点。

三、初中数学期中、期末测试卷的命题设计与评价

初中数学测试卷的命题设计方式多种多样,各种题型千奇百怪,多姿多彩。不管怎样,万变不离其宗,在这里,笔者设计了一种评价模型,以作向导,抛砖引玉吧。

1.初中数学期中测试卷的评价模型设计

(1)卷面设计:美观大方,温馨优雅,排版整洁。

说明:卷首用大号美术黑体字突出试题名称,用黑体仿宋字突出各大题的题型,并用“精心选一选,你一定能选准”代表“选择题”,用“认真填一填,你肯定能填对”代表“填空题”,用“细心解一解,你终究会成功”代表“解答题”。用笑脸图案表示各大题的题号,一个笑脸图案表示第一大题,两个笑脸图案表示第二大题,三个堆垒的笑脸图案表示第三大题,依此类推。在每个小题处,可根据题目内容设计激趣图案。

(2)内容设计:共设三大题(选择、填空、解答)26小题。总分100分(其中选择题30分,填空题30分,解答题4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说明:期中检测命题必须是在本校本年级各班统一了教学进度、确定了知识检测内容后才能实施命题制卷的。我们规定:第一大题为选择题设10个小题,第二大题为填空题设10个小题,第三大题为解答题设6个小题。其中,第一大题的第一小题设计一个不需仔细考虑便能答出的基础问题,第2、3小题则是要求稍加思考或推算才能答出的问题,第4、5、6、7小题是基础知识的各种体现或综合性问题,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或推算,第8、9、10小题则是知识的简单应用,需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命题。第二大题的命题思路与第一大题相同,只是在难度上稍加一等。第三大题的第1小题通常以考察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或基本操作能力为目的命题,如计算题、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组)、画函数图像等等;第2小题以考察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指导其数学学习方法为目的进行命题,如阅读理解题等;第3小题为逻辑推理题,如代数推算题,几何证明题等;第4小题以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命题,如几何作图题、动手制作后再作解答的实践问题等;第5小题以考察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为目的命题,要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所学知识要点而编制应用题;第6小题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命题,这种题型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握难度,找准知识重点与难点的突破口,创造性地设计问题。

(3)阅卷设计:期中检测阅卷以科任老师跟班阅卷为基本形式,在条件(时间和人力充足、办公环境统一)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年级组统一流水阅卷。

(4)评价设计:分两种方式进行评价。一是科任教师自身进行评价,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评价自己的教学情况;二是年级组进行总体评价,既对本年级学生的总体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又对老师们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良。

2.初中数学期末测试卷的评价模型设计

(1)卷面设计:可与期中检测卷的设计相同。

(2)内容设计:共设四个大题(选择、填空、解答、体会)31小题。总分120分(其中选择题30分,填空题30分,解答题40分,体会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说明:第一大题选择题设10个小题,以最基础的问题入手逐步加深,但不能出现难度较大的问题。第二大题填空题也设10个小题,以基本概念或基本运算入手,逐层加深,但不能出现高难度题。第三大题解答题设6个小题,可从基本方法、实践操作、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知识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去设计试题。第四大题数学学习体会题设5个小题,可采用选择或填空的形式命题,也可以用写数学日记的形式命题。如①我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填喜欢或不喜欢);②我对数学学习的原因是;③在本期的数学学习中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④我以后应该怎样克服本期的缺点改进学习方法 ;⑤我对数学老师的教学建议是 。

(3)阅卷设计:分年级组交换流水阅卷。

(4)评价设计:设教学性评价与综合评价两种形式。测试卷的分值分两个部分,即100+20=总分(120),其中试卷前面100分为教学性评价的依据,总分为综合评价的依据。教学性评价由教研组组织评价,综合评价由学校教务处组织评价。评价结论以量化形式或者评语形式予以公布。

一份期中或期末数学试卷应当有效地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状况,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既重视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又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更注重学科自身特点,抓住主干与本质,突出思想与方法,重视理解与应用,体现内容的时代性,渗透试题的教育性,达到有效评价初中数学教学之目的。

(作者单位:衡山县实验中学)

作者:刘广林

第2篇:测试卷22 《中国地理》(一)

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读图回答1~2题。

1. 甲湖面积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

A. 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 导致湖泊土地沙漠化

C. 人口密度减少,城市数量减少

D. 对河流调节能力减弱

2. 乙湖泊周边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近年环境问题突出,治理乙湖的措施是( )

①大面积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 ②增加湖泊网箱养殖面积 ③引水入湖,增大湖水的循环和流动 ④发展低耗能、低耗资源、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⑤建设污水处理厂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读下面“黄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完成3~4题。

3. 与B附近河段相比,A附近河段的水质较好的原因可能是A附近河段( )

A. 支流少,汇入的污染物少

B. 灌溉面积大,净化能力强

C. 径流量大,工业污染少

D. 流速快,稀释作用强

4. A附近河段( )

A. 流域内森林广布 B. 含沙量大

C. 流经一、二阶梯交界处 D. 有凌汛现象

5. 下图所示地区的地形,属于( )

A. 褶皱山地 B. 地堑山地

C. 高山冰川地貌 D. 冲积平原

下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下右图为该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6~7题。

6. 该河位于我国的( )

A. 西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东南地区?????? D. 西南地区

7. 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

B. 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

C. 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

D. 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下图是某水库流入水量和流出水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8~9题。

8. 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 5月?? ??B. 6月? C. 9月?? D. 10月

9. 该水库可能位于( )

A. 海河流域??????? B. 黄河流域

C. 长江流域??????? D. 珠江流域

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面左图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右图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 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

A. tl B. t2

C. tl和t2之间 D. 不能确定

11. 有关该地区在水库蓄水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时库区容易形成对流运动,降水量增加

B. 库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明显减少

C. 库区以南30千米处降水增加可能与地形有关

D. 库区的蒸发量变小,降水量减少

12. 2011年5月,鄱阳湖地区(图甲)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且由于副高势力整体偏弱,导致湖泊严重“瘦身”,部分湖区变成了“大草原”。图乙是1957~2008年长江作用与鄱阳湖作用的频率分布图。它们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即鄱阳湖向长江大流量地持续汇流,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文字材料和图甲,分析鄱阳湖“瘦身”的原因。

(2)读图甲,评价图示区域大力发展炼铜工业的有利条件和负面影响。

(3)读图乙,判断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是A作用还是B作用,并阐述理由。

1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2月,浙江省森林覆盖率为60.63%,在全国位居前列。

(1)分析浙江省森林覆盖率高的自然原因。

(2)简述钱塘江不同于黄河下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说明新安江主要开发利用方向。

(3)说出台风给浙江省东北部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分析该省西部地区受危害较轻的原因。

(4)指出1987~2008年杭州市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梅家坞茶文化村有山有貌,有水有坞,有茶有文,是杭州城郊最富茶乡特色的农家村落和茶文化休闲观光旅游区之一。

(5)简述梅家坞茶文化休闲观光对本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作者:周兆朋

第3篇:关于中高年级语文测试卷编制的思考

【摘 要】考试是课程评价诸多方式中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研究考试、实施考试,就必须研究考试命题。结合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可以尝试从“试题类型”“试题内容”“试题结构”“试题题型”“试题基调”“试题标准”等几个方面,思考和探讨如何编制一套科学、有效的语文测试卷。

【关键词】中高年级 语文 测试卷 编制 思考

众所周知,考试是课程评价诸多方式中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可见,作为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手段——测试,值得研究。

研究考试、实施考试,就必须研究考试命题。编制一份科学、有效的测试卷,能正确而又客观地检测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并引导师生作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这是每位教师都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关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测试卷的编制,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一、测试卷须分类型

中高年级每册教材包含8个教学单元。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和学习内容的延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编制三种语文测试卷:单元测试卷,期中测试卷和期末测试卷。

二、测试卷须定内容

《课程标准》制定的学习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由于口语交际需要有真实的或创设的情境,而综合性学习的学习过程、方式、途径等多样、多元,笔试对这两项内容的考查有一定的局限。因此,语文测试卷编制的重点在识字与写字、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写作这四方面。其中,阅读和写作当占4~6年级单张测试卷70%~80%的比重。

三、测试卷须定结构

一般而言,一张语文测试卷基本上由这三个部分构成: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

基础部分的测试内容可以从《词语盘点》、课后练习、《语文园地》、《回顾·拓展》中提取。重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加以考查,即选择要求背诵积累的、常用的、易混淆易错的等,起到加强与巩固的作用。

閱读部分,中年级一般安排两篇阅读材料,课内、课外各一篇。高年级可以考虑三篇阅读材料,但阅读材料的字数要控制。课内阅读材料选取书上不带“*”号的课文的精彩段落。课外阅读材料选取时,要紧紧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符合学生年段认知水平,文字优美,富有趣味性、故事性和可读性。三、四年级的课外阅读材料可以选取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童话、寓言和故事等叙述类的文章;五、六年级的课外阅读材料除了叙事类的文章外,也可以考虑简单的说明文、非连续性文本(图文结合)、浅显的叙议结合的议论文、抒情类的写景文。

作文部分一般以写记叙文为主。《课程标准》指出:3~4 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5~6年级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适当运用描写方法。

四、测试卷须定题型

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部分的题型有填空、判断、选择等,主要设置了用于检测学生拼音、生字、词语、句子(修辞)、古诗文等方面学习情况的基础性题目。

阅读理解主要是从文章内容和形式的角度提出问题,检测对文章的理解及分析鉴赏能力;也可以设置一些检测学生阅读感悟、情感体验等情况的题目;还可以设计一些完全开放的自由表达题。高年级的阅读题可以加大理解类题目的比重,如考查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词理解句子和文章内容的能力;考查通过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及其表达方法的能力;考查文章的思路与结构安排;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等。

作文一般分为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自拟题作文。按照所给的写作材料,又可以分为看图作文、续写作文和扩写作文。除此之外,还有想象作文。命题时教师可以编写两个不同类型的作文题,让学生自由选择,题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说,能表达。

总之,设置题型时,要紧紧把握《课程标准》提到的学段要求和学情特点,综合考查学生对各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五、测试卷须定基调

(一)具有人文性

小学语文试卷命题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其内容也好,形式也罢,都应当充满人性关怀,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差异,让学生体会到:虽是一份小小的试卷,却饱含着教师的辛勤汗水和深深期待。首先,试题内容根据《课程标准》有关要求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出难题、偏题、怪题,不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不刨坑挖陷阱为难学生、刁难学生;其次,试题的板块和类型尽量做到不烦琐复杂,所提问题指向明确,追求简约明快;第三,试题努力体现与学生的情感对话,语言规范、清晰,有鼓励性,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第四,要充分考虑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增强自信心。

(二)具有趣味性

在测试卷中,应增添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案,使卷面形式更活泼,更有趣;也可以将提示语编写得风趣幽默些,还可以将试题编成若干个冲关项目,增强学生一路答题一路“斩将”的乐趣。例如以下两题。

【题1】请你从方格里的某一个字开始,一次经过格子里所有的字,且不重复已经走过的路线,使沿途经过的字连接起来,成为首尾相接的8个四字成语。

这道试题颇为有趣,看起来容易,实际上又容易出错。既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考查了学生词语积累的广度。

【题2】读下列对联,按要求选择并写明理由。

A.消息联通九万里,往来不过一刹那。

B.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C.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D.巧手度天,天衣无缝;匠心裁来,长短合身。

E.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

有一位师傅要开理发店,请你帮他选一副对联,你会选( )。这副对联中哪些字眼让人一看便知是理发店?

上题既结合了社会生活又充满趣味,考查学生对所积累语言材料能否恰当运用,是较好的能力考查题。

(三)具有生活性

试卷命题应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活学活用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因此,在命题时,应尽量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凸显真实性和情境性,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和活力。例如以下两题。

【题3】贴对联。小明在贴对联时,不小心把下面三副对联弄乱了,你能把它们正确配对并分出上下联吗?

①迎新春年年如意 ②春回大地千峰秀 ③接洪福步步登高④国泰民安未岁欢 ⑤日暖神州万木荣 ⑥衣丰足食申年乐

① 和 ② 和 ⑥ 和

【题4】请仔细读读《感冒冲剂说明书》,然后回答问题。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布洛芬、扑尔敏。

[作用与用途]治感冒。用于治疗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

[用法与用量]味甜,温开水冲服,一日三次。1至5周岁每次半包;6至9周岁每次一包,成人每次两包,或遵医嘱。

[有效期]三年

[生产日期]2017年3月20日

1.根据说明书,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感冒冲剂的主要作用是治疗感冒。( )

(2)按规定,小学生每日可以吃三包。( )

(3)科学的吃法是,先把感冒冲剂放进嘴里,然后喝一口温开水,慢慢地冲下去。( )

2.填空。

(1)“遵医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这盒感冒冲剂在____年____月____日之前使用都是有效的。

题3、题4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既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具有引领性

考试这根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决定着教学的方向,为避免南辕北辙,就必须紧扣新课标的要求。语文学习离不开积累,但不是囫囵吞枣、简单的死记硬背。例如根据提示填写诗句。

【题5】同样是送别诗,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是这样表达的:“_______________”;《别董大》一诗中高适则乐观地写道:“___________”;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王勃则用诗句“___________”来表达虽远隔天涯,却如同近在咫尺。

【题6】泰戈尔有句名言:“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杜甫《春夜喜雨》一诗中表达同一哲理的诗句是: 。

【题7】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诗中有景,如:“ ,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

诗中有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 ,

。”(《赠汪伦》)

诗中有趣,如:“ , 。”

( )

诗中有志,如:“ , 。”

( )

诗中有 ,如:“ , 。”

( )

学生在对题5、题6、题7填空时,要根据诗意诗情从自己的诗歌储备中调取有用信息,单靠死记硬背、一知半解是不能完成的。这样的命题旨在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六、测试卷须定标准

(一)难易度须适中

编制测试卷时,易答题、稍难题、难题的比例一般以80%、10%、10%为宜。编排时,教师需要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相同题型少出现,以免造成学生答题疲劳之感。

(二)答题量须适中

教师编制测试卷时,题目的容量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答题速度。如果实际答题时间是90分钟,那么出题时设定的答题时间要以80分钟为宜,要预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检查的时间。

(三)试题分须适中

测试卷中,给每个小题核定的分数也要适中。一般从题目的难易程度和答题时间这两个角度来考虑。给难题定分,不宜过高,以免造成卷面分数整体下滑,教师必须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学情。

(四)宽窄度须适中

如果试卷命题的范围过宽、过窄或过偏,都将难以考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对测试范围内的知識点进行梳理,并按照从低到高的能力水平进行罗列。教师应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参照各部分知识在学习中所用的时间,以及对后续学习的影响和应用价值等因素,确定考查的知识点或能力测试点及其所占比重。此外还要注意各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包括考试要求、预估难度、题型、试题来源(课内还是课外)等。一句话,既要避免重复、混乱、偏离等现象出现,又要反映考查内容分布的合理性。

总之,编制测试卷,既要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处理好难易与容量、记忆与理解、分析与运用、课内与课外、普通生与尖子生之间的关系,达到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语文情况的目的,还要起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作用。一句话,能够编写出科学的、能充分体现多种评价功能的试题,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廖纪元.语文试题的七个“走向”[J].小学语文,2016(6):54-57.

[2]陈永平,梅志军.试题命制“八字诀”:服务 引领 鲜活 适切[J].小学语文教学,2015(13):53-54.

[3]叶萍.试题在悄悄说话——例谈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导向作用[J]. 小学语文教学,2015(13):50-52.

[4]邱成立.让语文离生活再近一点——2013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评析[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4(2):4-6.

[5]徐芳,周敏.呼唤小学语文考试的价值回归[J].湖南教育(B版),2014(1):22-24.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东周小学 518107)

作者:罗明辉

第4篇:七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式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3x

2B. yy

1C. x5y0

D.

211x2x 342.如果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0(a0)的解为正数,则(

)

A.a、b异号

B. b大于零

C. a、b同号

D. a大于零 3.若3x1和2(2x4)的值相等,那么x等于(

) A. —5

B.—

9

5C.—9

D.— 774.如果方程2x13和6(ax)0的解相同,则a的值为(

) A. 3

B. 5

C. 7

D.0 5.由方程2x1x11.2变形正确的是(

) 0.50.220x1010x1020x1010x10A. 1.

2B. 1.2

52522x1x1C. 2(2x1)5(x1)1.2

D. 1.2

52xy106.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

2xy111x33A. 

B.

C. y719y3x7.已知方程组x2x7

D. y8y33x5yk2中x、y的和等于2,则k的值为(

)

2x3ykA. 3

B. —3

C. 4

D. —4 8.关于x的方程(m1)x|m|2m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

)

A. m

1 B. m1

C. m1

D.无法确定

9.某种品牌的彩电降价30%以后,每台售价为a元,则该品牌彩电每台原价应为

(

) A. 0.7a元

B. 0.3a元

C.

aa元

D. 元 0.30.710.某班学生参加运土劳动,一部分同学抬土,另一部分同学挑土,已知全班同学共用土筐59个,扁担36条,问抬土和挑土的同学各多少人?若设抬土的有x人,挑土的有y人,则下列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xyxx)592y592y59x2y5922A.

B.

C.

2 D.

xx2xy362xy36y36y3622(2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在z11z,4x1,y13y1,x2中,方程有________个。 12.若k是方程2x13的解,则4k2__________

13.若x2y3z10,4x3y2z15,则xyz__________ 14.若代数式

223x51的值与的值互为倒数,则所列方程的解为______________ 4215.二元一次方程5xy7的所有自然数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 16.当x=________时,代数式

x43x的值相等。 1与2317.若关于x的方程3x5m与x2m5有相同的解,则m=____________ 18.已知x2xnym是方程组的解,则m4n2的值是______________ y1nxmy419.用两根长为12cm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和宽之比为2:1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_________cm2和_________cm2. 20.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后相遇,若甲比乙每小时多骑2.5千米,则乙的速度是____________

三、解方程和方程组(16分)

21. 2(2x1)(x5)2(x)2x

122. y

32y1y2 2253xy123. 1

24. 1xy042

5xy3 0.2x0.3y0.9

四、解答题。(44分) 25. x2是方程4x5k3的解,求关于x的方程2k(2x1)kx的解。(5分)

26.(5分)如果第一个数加上第二个数的一半得65,从第二个数中减去第一个数的1,刚好得到第一个数,求这两个数。

327.(5分)如图,周长为68的长方形ABCD被分成7个相同的小长方形,求长方形ABCD的长和宽。

28.(6分)据报道,安徽省人均耕地已从1951年的2.93亩减少到1999年的1.02亩,平均每年约减少0.04亩,若不采取措施,继续按此速度减少下去,若干年后将无地可耕,无地可耕的情况最早会发生在哪一年?

29.(6分)甲乙两人同解方程组axby2x1,甲正确解得;乙因抄错

cx3y2y1x2,求a、b、c的值。 了c,解得y6

30.(7分)某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驾车由甲地赶往乙地,如果他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使,就会迟到24分钟,如果他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高速行使,则可提前24分钟到达乙地,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31.(10)阅读下列解题过程,并解答下列问题: 解方程x33

解:①当x30时,原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x32,所以x1。

②当x30时,原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x3)2,所以x5。 所以元方程组的解是x1或x5 (1)解方程3x240

的解,求m24m4(2)若方程x52的解也是方程4xm5x1的值。

(3)探究:方程x2b1有解的条件。

第5篇: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19单元测试卷含期中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看图填空。

1.旺角花园在三井小学的()偏()()°。

2.金城花苑在三井小学的()偏()()°。

二、看图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笑笑家在红红家的正北方向。

() 2.东东家在笑笑家的正西方向。

() 3.红红家离邮局最近。

() 4.医院在红红家的正西方向。

() 三、看图标位置。

根据描述,把各场所的名称填在合适的括号里。

学校在车站正北方向。

邮局在车站正西方向。

商场在车站北偏东45°。

少年宫在车站北偏西72°。

医院在车站南偏西33°。

一中在车站南偏东60°。

书店在车站北偏西28°。

四、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

1.熊猫住在森林公园正北方向,小鹿住在森林公园正南方向。

2.小羊住在森林公园正东方向,小牛住在森林公园正西方向。

五、看图描述路线。

根据上面的线路图,说一说小玲去书店和回来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线。

六、看图回答问题。

1路和2路公共汽车都是从火车站开出的。

1.小明从火车站去公园,应乘几路公共汽车? 2.王老师从人民路去第一中学,应乘几路公共汽车?要乘几站? 七、学校举行冬季长跑比赛,比赛路线如下图。

根据路线图描述比赛所经过的方向。

八、想一想,填一填。

1.2路车从()开往()。3路车从()开往()。

2.小明从汽车站出发到书城,应乘()路车,乘()站。

3.小亮从文化宫出发到游乐场,应先乘()路车到()站下车,再乘()路车到游乐场。

4.从花园小区到书城怎样乘车? 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北 东 40 2.北 西 30 二、1.✕ 2.√3.✕ 4.✕ 三、提示:根据方向和角度找位置,标图略。

四、提示:根据方向找位置,标图略。

五、去书店:小玲从家出发向北偏西60°走到商场,再向南偏西45°走到书店。回来时方向相反。

六、1.1路公共汽车 2.2路公共汽车 6站 七、学校→幸福村:北偏东80° 幸福村→公园:北偏西45° 公园→学校:南偏西50° 八、1.花园小区 动物园 汽车站 供电局  2.3 3 3.2 广场 3 4.先乘2路车到广场站下车,再换乘3路车坐1站到书城下车。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直接写得数。

0.8×0.6=5.5×3= 0.5×0.6= 0.125×0.8= 9.6×0.1= 0.07×0.9= 12.4×0.2= 2.4×5= 14×0.01= 1.5×2= 二、填空题。

1.把4.5扩大到原来的()倍是450,把9.6缩小到原来的()是0.96。

2.1.8×0.27的积有()位小数。

3.2.33×1.6的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4.8.8×1.01=8.8+8.8×()。

5.两个因数的积由212.5变成2.125,其中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的小数点应()。

6.在里填上“>”“<”或“=”。

34×0.9834 0.6×1.010.6 0.2×1.21.2 3.5×5.35.3×3.5 1.2×7.851.1×7.85 7.1.2×2.5+0.8×2.5=×( ),这是应用了()律。 8.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约是1.25,这个三位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算式中,积最大的是()。

A.55.5×0.5 B.55.5×0.05 C.5.55×0.5 D.0.555×5 2.求4.8的一半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A.4.8×0.2 B.4.8×0.5 C.4.8×1.5 D.4.8×2 3.计算36×0.25,最简便的方法是()。

A.36×0.5×0.5 B.9×(4×0.25) C.(40-4)×0.25 D.9×4×0.5×0.5 4.()的计算结果是9.8。

A.0.28×35 B.280×0.35 C.0.035×28 D.3.5×28 5.与0.3×1.21的积相等的式子是()。

A.3×1.21 B.3×12.1 C.0.03×0.121 D.12.1×0.03 6.6.65×0.3的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A.1.99 B.2 C.2.00 D.2.0 四、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 2.一个数乘0.6,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3.每千克苹果3.5元,买0.9千克苹果的价钱一定比3.5元少。

() 4.两个因数的积一定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因数。

() 5.5.99精确到十分位约是6.0。

() 五、竖式计算。

0.36×2.5=12.5×3.7= 0.15×2.3= 2.85×3.06= 0.54×1.208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4.7×0.35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六、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0.89×100.1 4.8×1.25 0.25×1.69×4 3.2×2.5+0.8×2.5 3.2×1.25×25 (8+0.8)×1.25 7.6×3.9+0.76×61 七、解决问题。

1.刘老师买了8盒水彩笔,已知每盒水彩笔有12支,平均每支0.5元,刘老师买这些水彩笔一共花了多少钱? 2.同学们去植树,五(1)班植树125棵,五(2)班植树的棵数是五(1)班的1.2倍,两个班共植树多少棵? 3.小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公园玩,成人票每张8.5元,儿童票每张4.5元,买门票一共要花多少钱? 4.鸡蛋的价格是每千克9.9元,妈妈买了2.5千克,付给售货员阿姨50元,应找回多少元? 5.一块长方形黑板的长是4.5米,宽是1.5米,给这块黑板的四周做框,需要多少米的木料?给这块黑板的正面涂上黑色,涂色部分是多少平方米? 6.一块长方形草坪长54.6米,宽35.4米,小红沿着草坪的四周走了3圈,小红一共走了多少米? 第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0.48 16.5 0.3 0.1 0.96 0.063 2.48 12 0.14 3 二、1.1002.三 3.3.7 4.0.01 5.向左移动两位 6.< > < = > 7.2.5 1.2 + 0.8 乘法分配 8.1.254 1.245 三、1.A 2.B 3.B 4.A 5.D 6.C 四、1.✕ 2.✕ 3.√ 4.✕ 5.

第6篇: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姓名:

得分:

一、用分数表示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

)

(

)

(

)

(

)

二、分一分,涂一涂,填一填。

①这些△的

三、填空

1、把20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桃的

( ),每份是(

)个。 ( )( )。 ( )162334是(

)。

②这些△的是(

)。

③这些△的是(

)。

2、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3次,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

3、3分米=

5( )( )米

10元=(

)角

9角=元 ( )( )84( )分米=(

)厘米

厘米=(

)毫米

6厘米=分米 1010( )

4、69支钢笔的13是(

)支, 1时的

34是(

)分。

5、小芳做幸运星,做了6个红色的,3个蓝色的,还有1个绿色的。红色幸运星占总数的

( )( )( ) ,蓝色幸运星占总数的,绿色幸运星占总数的。 ( )( )( )

五、计算 15+=

7722-=

3

3六、解决问题 4143-=

+=

5995119+=

1-=

810104316-=

+= 877843153+=

-= 151516161

11、一箱苹果30个,小明吃了这箱苹果的,爸爸吃了这箱苹果的,妈妈吃了

1051这箱苹果的。谁吃得最多?

2、三(3)班有36名同学,大扫除时有玻璃的同学各有多少人?

3、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有60平方米,王伯伯准备用这块地的瓜,蕃茄和黄瓜一共种多少平方米?

11的同学扫地,有的同学擦玻璃。扫地、擦9612种蕃茄,种黄4

54、冬冬看一本240页的《格林童话》,第一天看了(1)前两天共看了多少页?

(2)还剩多少页没看?

23,第二天看了。 88

第7篇: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几何初步知识

一、填空。(10分)

1、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

2、角是从同一点引出两条()线组成的。

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4、三点整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所夹的小角是()角。

5、平行四边形的()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6、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形。

7、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倍。

8、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长是4分米,它的周长是()

9、一个环形的外径是8厘米,内径是6厘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

10、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50平方厘米,上下底之和是25厘米,它的高

是()。

二、判断题。(12分)

1、通过圆心的直线,叫做圆的直径。()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小。()

5、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半圆的周长就是所在圆的周长的一半 。()

三、选择。(12分)

1、直线是()。

1、可以度量○

2、无法度量○

3、有时可以度量

2、一个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1、相等○

2、体积大于表面积○

3、不能比较大小

3、圆的面积和它的()成正比例。

1、半径○

2、圆周率○

3、半径的平方

4、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圆()

1、正方形○

2、长方形○

3、圆

5、一条直线上有A、B二点(),那么在这条直线上可以找出()

1、一条线段和2条直线○

2、一条线段和2条射线○

3、一条线段和4条射线

6、角的大小取决于()。

1、两边张开的角度○

2、两边画的角度○

3、顶点的位置

四、按要求画图。(12分)

第8篇: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单元同步测试题

一 比例

一、化简比(12分)

35 :20=31

4 :5

=

0.51 :1.7=3千克 :3吨=

二、解比例:(6分)

12 :14 = X :1

5

5 :X = 0.3 :

1三、填空。(17分)

1表示()比()的试子,叫做比例。

2、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叫做()

3、在比例里,()等于()。

4、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

5、用字母表示正比例关系:()。

6、总价÷数量=单价(一定),()与()成正比例。

7、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成()比例。

8、把数字比例尺1 :500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

9、1

:123

的比值是()。18 :6的比值是()。

10、

(

)

4 = 0.75 = () :8 = ()%

四、选择题(5分)

1、一幅地图上用2厘米的线段表示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1 :80○

2、1 :40○

3、1 :4000000○

4、1:8000000

2、下面每组比中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1、8 :12和1

:3○

2、0.6 :0.2和3 :12444

3、60 :20和20 :10○

4、3 :5和9 :15

3、如果xy = 1,那么x 和y()。

1、不成比例○

2、成正比例○

3、成反比例

4、公共汽车的票价与车站数()。

1、不成比例○

2、成正比例○

3、成反比例

5、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和速度()。

五、判断题:(15分)

1、前项和后项是整数的比叫做最简整数比。()

2、化简比的结果仍是一个比。()

3、a : b = 3 : 4,就是表示a 是 b 的34

。()

4、4 :9的比值是49

。()

5、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

500

米。()

6、比例尺就是一种测量工具。()

7、平面图上的4厘米,表示实际长度的0.2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20 :1()

8、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效力和工作总量成正比例。()

9、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成反比例。()

10、因为4a = 5b ,所以a :b = 5 :4()

11、相等的两个式子,叫做比例。()

12、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身高成正比例。()

13、汽车的大小与速度成正比例。()

14、读一本书,每天读的页数与所需的天数成反比例。()

15、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

六、应用题。(45分)

1、在一幅比例尺为1 :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6厘米,求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2、用一批纸装订作业本。若每本20页,可以装订30本。若每本装订25页,可以装订多少本?

3、一种农药是用药粉和水按1 :50配制成的,用3.6千克的药粉需加水多少千克?

4、一辆汽车2小时行72千米。用同样的速度,3.8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5、用100块小方砖可铺13平方米的地,若铺60平方米的房间,需要这样的方砖多少块?

6、同学们做早操,每排5人,可站60排,若站50排,每排站多少人?

7、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小齿轮有15个齿,每分钟转150转,大齿轮有75个齿。大齿轮没分钟转多少转?

第9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填空。(17分)

1、把成数或折扣数改写成百分数。

四成五( ) 十成( ) 五五折( ) 九五折( )

2、一件商品按八折销售,现价是原价的( )%,降价( )%。

3、今年比去年增产二成,把( )看作单位“1”,也就是( )占

( )的20%。

4、一本书降价一成,可以理解为现价比原价少( ),降价前与降价后价格的比是 ( )。

5、一种商品原价80元,现在打八折,现价是( )元。

6、天山饭店五月份营业额为30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五月份应缴纳营业税款( )万元。

7、爸爸把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年利率是2.25%。到期他应得利息( )元。

8、我国目前购买摩托车需要缴纳10%的购置税,张先生花4800元购买了一辆摩托车,需要缴纳( )元购置税。

9、一种衣服原价50元,现价45元。商场打( )折销售。

10、王师傅本月的应纳税所得额是640元,如果按3%的税率,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二、判断(7分)

1、一种商品现价40元,比原价降低了20%,就是说现价比原价降低了8元。( )

2、一本书按四折出售,就是便宜了四成。( )

3、存钱的时间一定,本金越多,利息就越多。( )

4、税率与应纳税额有关,与总收入无关。( )

5、实际比计划超出二成,实际产量就是计划产量的(1+20%)。 ( )

6、利息就是利率。( )

7、一种商品打九五折出售,就是降低了原价的5%出售。( )

三、选择。(20分)

1、一种商品打七折,原来要花80元,现在可以少花( )元。 A.30 B.24 C.56

2、体育彩票兑奖规定:超过一万的奖金要缴纳奖金总数的20%个人所得税。某人幸运的中了500万的巨奖,他要缴纳的税款是( )万元。

A.500×20% B.500×(1-20%) C.(500-1)×20%

3、一种商品打九折后,又提价10%,现价是原价的( )

A.100% B.20% C.99%

4、小明的爸爸每月工资4000元,按规定超过3500元的部分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小明的爸爸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 )。

A.3500 ×3% B.4000 ×3% C.(4000-3500)×3%

5、甲商品打九折后与乙商品的定价相等,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的定价是甲的90% B.甲比乙的定价多10% C 乙的定价比甲少10% D 甲的定价是乙的 倍

6、 四成五是 ( )

A.45 B.4.5% C.45%

、 前进村前年生产粮食500吨,去年粮食丰收,生产粮食600吨。去年粮食增产( ) A.一成 B四成 C.二成 D 、十成

8、双休日,甲商场以“打九折”促销优惠,乙商场以“满100元送10元购物券”的形式促销。妈妈打算花掉500元,在( )商场购物合算一些。

A 甲 B 乙 C 甲乙都一样 D 无法分辨

9、一个工厂上月纳税6万元,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为60万元,由此可知税率为( )。

A 、3% B、5% C、10%

10、妈妈买了1000元三年期国库券,已知三年期年利率是6.21%,三年后妈妈可得利息多少元?正确列式为:( )

A 、1000×6.21% B、1000+1000×6.21% C、1000×6.21%×3

四、计算(27分)

1、直接写出得数(3分)

1÷50%= 8÷20%= 75%- = 1÷1%= 1-25%= 5×40%=

2、我来算一算(8分) 分数

小数 0.8 百分数 75% 3.5%

3、解方程(8分)

19-120%x=7 30%x+0.5x=2.4

x-60%x=0.16 (1-20%x)=0.32

4、计算下列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8分) (1- × )÷75% 63.5×25%+0.25×36.5 15-3.75×10%- ( + ×20%)×25

五、解决问题(29分)

1、买下面这套衣服,一共便宜了多少元?(4分) 衣服:360元 裤子:180元 八折优惠

2、一台微波炉按七五折出售,便宜了150元,这台微波炉原价多少元?

3、某地区房地产价格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成,今年每平方米售价6600元,去年每平方米售价多少元?今年每平方米增加了多少钱?

4、益民五金公司去年的营业额为40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3%缴纳营业税,去年应缴营业税多少万元?

5、李叔叔与2014年1月1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1000元,如果每月的利率是0.25%,存款3个月时,可得到利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共多少钱?

6、“

五、一”黄金周,甲商场以打九折的措施优惠,乙商场以“满100元送10元的购物券”的形式促销。叔叔打算买420元的西服,在哪家商场购物合算些?

上一篇:钢结构施工安全方案下一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