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产品贸易与林业经济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减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负面影响,实现“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重要途径。但当前中国与联盟之间的自贸区合作存在种种问题,针对双方合作的经济基础和现实问题,提出了分层次、分阶段、分区域削减关税等推进自由贸易区合作的对策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林产品贸易与林业经济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林产品贸易与林业经济论文 篇1:

基于供需协同视角的林业产业链延伸与拓展

摘要:在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中供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的状况下,提出供需协同视角的林业产业链延伸与拓展模型,就林业产业链中的林产品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林业生产要素需求与供给,以及林业政策、法律需求与供给进行了系统分析,给出促进林业产业链有效延伸和拓展的相关路径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供需协同;林业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拓展;模型

林业产业覆盖范围广,产品种类多,涉及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多个门类。近年来,我国林业经济总量显著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全国林业总产值达1.17万亿元,同比增长9.84%;生产木材6 974万立方米,人造板7 365万立方米,各类经济林产品产量突破1亿吨;林产品国际贸易额达570亿美元,林产品生产大国和国际贸易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以木材种植、经济林培育、竹藤花卉、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木材采运、木竹加工、人造板制造、林产化工、林机制造、木浆造纸、森林旅游等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1]。

我国林业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国家木材安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总体而言,加快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森林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林业产业基础薄弱、规模不大、产业链结构不尽合理、市场发育不全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林业蕴含的巨大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充分挖掘。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林业产业链条中的营林业、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仍然相对割裂,上下游产业间还亟待进一步相互延伸,产业链中的企业、消费者、行业中介以及政府等不同主体间缺乏有效协同。尤其是,林业产业发展中的原料、产品、技术以及政策上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例如原料上的林木资源匮乏与木材加工业高速发展、木材利用率低下之间的矛盾;林产品单一与市场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林业企业的大量技术需求无法满足与科技成果转化不畅之间的矛盾;以及林业分类经营中商品林建设与现有采伐限额政策、林木产权不明之间的矛盾等,已成为影响我国林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为此,我们基于供需协同视角,构建林业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模型,提出林业产业链延伸和拓展的相关路径,这对于把握现代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明确林业产业各环节的定位与发展,提升我国林业产业在新时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林业产业链延伸与拓展模型

产业链的实质是产业间及产业内的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从供应链角度来看,林业产业是一条在上、下游企业间形成贯穿原料供应(林木培育、种植)、生产制造(林产品加工)、销售(林产品营销)及最终用户的链条,见图1。这一链条以企业为主体,涉及产品、生产要素(林地、资金、人才等)、政策法律等的需求与供给,期间伴随信息流、物流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

现代产业发展追求的是整体效益最优,肩负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双重任务的林业产业更是如此,这是林业产业链形成的重要原因。但产业链的整体绩效不等于内部各环节的简单叠加,而是取决于各环节之间的有机协同。图1所示的林业产业链延伸与拓展模型,是林业产业生产和需求环节的客观存在和进一步努力方向,反映出林业产业的生产者和需求者的供需流动及其相互协同,描述了依据需求层次和生产环节划分的各个节点的分工状态。就运作方式而言,一般意义上的供应链有以制造商为核心的推动式和基于用户驱动的牵引式两种。考虑我国林业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要求,图1所示的林业产业链,是一种基于供需协同的推拉双动型运作模式,即以消费者对高新技术产品、“绿色”产品、个性化产品等方面的需求为导向,以林产品核心加工企业为主体,向林业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进行纵向延伸,同时注重林产品领域和功能的横向拓展。

在林业产业链延伸与拓展模型中,初始生产要素是林业产业链有效延伸和拓展的前提。其中,林地是最重要的林业生产资料,资金是各地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高水平的一线生产经营与管理人才是推动现代林业建设的根本保证。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是投资多、风险大、破坏容易恢复难的弱质产业,并且兼具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功能,因此林业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另外,要解决产业链上、下游各节点间在时空上的供需矛盾,必须发展现代林产品物流。林业产业链各环节间及其内部存在的大量的物流活动,是产业链上各参与者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其现代化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林产品价值增值目标的实现程度。而产业链的信息化程度与信息共享程度的提高对于林业产业的价值增值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林产品延伸与拓展

(一)纵向延伸

当前,我国林业产业链的一体化经营还没有完全形成。实施一体化战略是促进林业产业链纵向延伸的有效途径。纵向一体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营林业效益比较低,其后续的木材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所占的附加值较高,通过一体化经营,可以使农民从加工、销售环节分享利益,有利于林业产业的持续发展;(2)通过农民、营林组织、加工企业等联合、协作进入市场,可以克服单一层次面对市场的盲目性,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从而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企业)、龙头带基地(人工林基地和种苗基地等)、基地联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3)各产业环节相互协作、相互支撑,可以摆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的制约;(4)有利于产业链各环节的平衡发展,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的合理配置[2]。

由图1可以看出,林业产业关联度高,尤其是作为林业主导产业的林产加工业与其它产业有较高的关联性:既可顺应木材资源加工增值、综合利用以及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的要求,又可带动化工、机械制造、印刷、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3]。因此,在现有林业资源相对缺乏的条件下,我国林业产业应注重产业价值链的进一步延伸,以林产加工业为基础,一方面向森林培育业进行“前向”延伸,另一方面向流通、销售等领域进行后向渗透,通过市场价值链整合区域内的产业资源,以形成强大的综合优势。为克服我国森林资源供给不足的瓶颈,要加大在林木资源培育业上的投入,其增长速度应高于加工业、森林旅游业和其它林业产业,以实现商品林基地资源和木材加工利用的配套。现阶段应大力发展以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为主体的商品林基地建设,保证林木加工企业原料供应的稳定性,为林产加工业的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另外,应当加强造纸专用林定向培育基地建设,为制浆造纸工业提供充分的木材纤维原料,推动我国林纸一体化进程。

(二)横向拓展

林业产业链拓展,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原有的优势产业,另一方面要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产业领域和应用范围。结合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七部委的《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林计发〔2007〕173号)[4]中对林业产业发展重点与领域的界定,林业产业链在纵向延伸的同时,需要向新的关联领域进行横向拓展。

1. 林木资源培育的横向关联拓展。在加大林木培育、种植,加快林木良种选育和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的同时,在以下产业领域进行重点拓展:(1)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地、保护区建设,林木种质资源采集、保存、鉴定、开发和利用,以及林业基因资源保护;(2)促进大径级珍贵用材树种和珍稀树种的培育;(3)以木本粮油、干果为重点,以调整鲜果品种结构和提高产品质量为主攻方向,推进经济林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品牌型、外向型转变;(4)发展经济林果品储运、保鲜、分选、包装、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及现代物流配送产业;(5)合理利用野生花卉、林木种质资源,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重点发展鲜切花、高档盆花、食品花卉、化工花卉及观赏植物和高标准绿化种苗;(6)大力培育和开发我国优良乡土能源树种,积极引种国外优良能源树种,建设速生高产和高热值、高含油的能源林示范基地;(7)开发松材线虫病、松毛虫、枯梢病和蛀干性害虫等广谱高效生物农药,加紧对高效高毒毒株的筛选,提高杀虫生物农药的质量和产量,开发广谱和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逐步实现林业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目标;(8)依法推进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狩猎场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加强风景林营造和更新改造,提升景观质量和生态文化内涵;(9)在严格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和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国际公约的前提下,鼓励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种源繁育和基地建设,促进由利用野生资源为主向以利用人工资源为主转变,引导、扶持一批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示范产业和产业群。

2. 林产品加工的横向关联拓展。在保持林产工业发达地区现有人造板产业优势,培植一批大型人造板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同时,限制以优质林木为原料的一次性木制品与木制包装的生产和使用,以及木竹加工综合利用率偏低的木竹加工项目。严格按照《林业产业政策要点》,限制新建单线规模在5万立方米/年以下的高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单线规模在3万立方米/年以下的木质刨花板项目,并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在以下领域进行关联拓展:(1)积极发展生物柴油、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生物质发电和供热、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源产品的开发利用技术,引导、扶持一批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企业,提高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水平;(2)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造纸产业发展政策》[5],促进林纸一体化建设,尤其是发展商品木浆项目;(3)发展竹浆造纸、竹胶板、竹地板、竹装饰材、竹集成材、竹家具、包装箱、建筑模板与竹木复合材料及竹炭、竹醋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利用竹笋等竹副产品;(4)鼓励发展人工种植药材基地,加强植物活性提取物及植物源新药的开发,促进紫杉醇、青蒿素、喜树碱、印楝素、石斛碱、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等特色资源加工产品的规模化生产;(5)在巩固松香、松节油等传统主导出口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松香、松节油和以松香为原料的香料产品、药品、五倍子单宁酸、紫胶等其它林化产品的精深加工产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木材水解、木材热解系列产品的档次,推动林化一体化发展;(6)木材功能性改良、木基复合材料和非木质材料林产品开发及综合利用;(7)次小薪材、三剩物的综合利用和木质废料(木块、木粉、刨花、木屑等)、一次性木制品的回收利用;(8)高起点引进林产品深加工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以提高生产能力、监控检测、自动化控制水平为重点,促进林产品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的设备装备业发展。

3. 林产品营销的横向关联拓展。林产品营销涉及林产品流通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管理咨询业等众多关联产业。其中,林产品市场体系的培育,可以以农贸市场为依托,加快林产品初级市场建设,逐步建立规范统一、竞争有序的开放的木材及林产品市场体系,推动林业第一和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在企业运作中,物流体现了企业与其供应者之间相联系的能力。产业链的成本有很大一部分花费在产品周转上,减少存货与改善物流运作,是削减产业链成本的重要举措[6]。林产品物流包括林产品生产、采购、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一系列环节。应根据林业产业链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建立相应的物流链系统,实现林产品流通的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具体包括:加强林产品流通的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引导、壮大林产品经纪人队伍,培育区域的专业林产品流通中心,培育多元化林产品流通渠道,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林产品期货市场等。

林业服务业领域,以林业站为窗口,以林业产业化基地为平台,以林业企业为依托,使林业站社会化服务向“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体系化、经营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组建个体、私营等实体化、企业化林业服务组织,加紧建立村级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起以乡镇林业站和各类农民专业协会为骨干,以千家万户为对象,上联林业业务部门、下连千家万户的林业服务网络体系[7]。此外,我国林业产业链的信息化程度整体较低,而产业链中的各成员通过共享信息可以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从而在行业竞争中取得明显优势。因此,政府应承担起林业信息化建设的责任,建立公用数据库和信息咨询交流制度,在林业产业链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

三、生产要素需求与供给

(一)林地需求与供给

林地按其主要功能可分为生态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生态公益林地又分为防护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地。商品林地包括用材林地、经济林地、薪炭林地、苗圃地等。当前我国林地资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林地资源贫乏。我国属于林地资源贫乏的国家,虽然林业用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但我国人均有林地面积仅为0.11公顷,蓄积8.6立方米,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和1/8。二是林地逆转现象仍然存在。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违反林地管理的规定,造成林地管理的失控;另一方面是各地区的林业主管部门对占用、征用林地的管理力度还有待加强。此外,超限额采伐、滥伐的现象也有发生,致使造林绿化成果难以巩固。三是林地生产力低。以在黄淮海地区大面积推广的杨树为例,尽管杨树资源的面积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活立木总蓄积量偏低,年生长量仅为意大利等欧美国家的1/3至1/5[8]。这说明我国现阶段的人工林经营技术措施与高度集约化经营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人工林的林地生产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当前的林地供给形势而言,一方面现有林地资源贫乏,需要增加有林地面积;另一方面我国人口稠密,尤其是林业产业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扩大有林地面积将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林地供给的保障措施上,首先要求政府加强对林地的宏观调控,建立最佳的用地结构,保证林地充分合理利用,坚决制止乱占滥用林地。同时,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持久开展的基础上,鼓励全社会参与保护林地。其次,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应加强对村庄隙地,沟旁、渠旁、路旁、圩旁、堤旁地以及滩涂地等非专项林业用地的复合经营和重复利用,充分利用基于农田林网和水系的林地资源潜力。第三,妥善解决非林地向林地的转化。对于原有土地用途并非全部是林业用地的,在经政府相关部门统一规划变为林地后,政府应根据改变土地用途的土地使用者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土地补偿办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补偿措施,杜绝土地征用中的不规范和不公平现象,保护农民利益。此外,通过选用良种壮苗、实行科学种植和科学管理等来提高林地生产力是保证林木资源供给、促进林产加工业发展的必要途径。

(二)资金需求与供给

林业生产周期长,制浆造纸、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化木竹加工等产业投资需求较大。因此,建立包括政府财政支持,个人、社会经济组织和外商投资,以及林业产业基金会等在内的多元化产业投、融资体系至关重要。在直接融资方面,向林业产业投资主体开放所有的直接融资渠道,鼓励林业企业上市,通过股票发行的方式直接融资或通过发放债券的方法吸纳社会资本。在间接融资方面,建立便于农民个人、林业企业(尤其是林业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如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林业企业投资公司等,充分利用信托公司等融资方式。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出台对林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制定贷款贴息、小额信贷、联保贷款、林木抵押贷款等的相关操作细则。适度放松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允许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形式的合作金融,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

此外,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建议采取森林资产抵押融资、互助担保、政府政策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并用的信用担保体系。其中,政府政策性担保是由地方财政部门从财政预算中建立林业企业信誉保证金或信用担保基金,对一些重要的林业项目及贫困地区的林业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互助担保是由农户之间、中小林业企业之间相互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可以采取担保公司、互助担保协会和各种准互助担保机构等不同形式。

(三)人才需求与供给

林业产业链各环节中,无论是林木培育,木材加工,还是林产品营销推广,都非常缺乏训练有素的从业人员。大量集中在农村的木材加工企业,其职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企业管理者也多凭经验组织生产,缺乏对市场的把握和应变能力,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因此,林业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以物及物化的人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加大对林业从业人员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的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各类林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民办教育机构的培训能力,借助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进学校教育与行业培训的融合,提高林业工作者的从业素质。尤其是要加强高级技能人才和基层实用人才的培养,可以考虑在林业系统中逐步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形成有效的就业准入控制机制,促进林业人才从业技能的提升。

四、政策、法律需求与供给

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方面,建议各地政府根据国家颁布的《林业产业政策要点》、《造纸产业发展政策》等出台《林业产业发展导则》,明确林产加工业鼓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项目,避免欠发达地区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引导林业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2006年,福建省发改委、经贸委和林业厅首家制定出台的《福建省林产加工业发展导则》,对各地林业产业的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此外,政府要规范和完善正在执行的一些优惠政策,公平税赋,清理对加工企业的税收之外的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扶持,并继续完善和执行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逐步使各地的“输血”型扶贫转变为 “造血”型扶贫。在信用担保政策、投资倾斜政策、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政策、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在信用担保政策方面,要引导金融机构完善授权授信制度,扩大基层银行的贷款权限,加大对林业投资者的贷款支持;积极推行贷款主办行制度,采取直贷、联贷和银团贷款等方式,解决林业企业的资金需求。在投资倾斜政策方面,建议设立林业投资委员会,具体负责各地林业投资中长期计划的编制,投资规模、结构、效益的监测,以及林业投资法规的草拟,林业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等;建立为林业产业政策服务的投资结构调控体系,制定对林业主导产业的投资倾斜政策、对林业企业技术改造的投资政策等。

在法律法规方面,物权法的出台实施,需要一系列的下位法的支持。目前,林业物权制度体系中还有不少需要予以补充和完善的地方,要抓紧审查林业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林业主管部门要尽快完成相关配套立法工作计划,抓紧开展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对有关物权的规定,都要依照《物权法》进行修改或者废止,并将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开;在林权流转抵押、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国有林经营管理、公益林管理补偿等方面也还存在着立法空白,需要加快研究步伐。另外,进一步修订《林地管理条例》和制定各项配套的相关法规,使林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有法可依。与此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林地管理综合执法途径,逐步推行林地保护综合执法。各级政府及林业和土地管理部门应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各司其职、互相制约、互相配合,共同实施林地保护制度,保证林业基本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

参考文献:

[1] 贾治邦.履行建设生态文明重大使命 推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J].林业经济,2008(1):3-11.

[2] 张智光,陈勇.江苏林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54-155.

[3] 杨加猛,张智光.培育江苏杨树产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思考[J].商业研究,2007(10):117-119.

[4] 国家林业局. 关于印发《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的通知[EB/OL].[2007-09-03].http://www.forestry.gov.cn.

[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造纸产业发展政策[J].造纸信息,2007(11):5-9.

[6] 李军民,朱有志,唐浩.国外农业产业链运作经验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7,2:22-24.

[7] 朱健,赵玲爱.陕西渭南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探[J].林业经济,2000(4):74-78.

[8] 杨加猛,张智光.江苏木材加工产业技术创新的三维路径[J].福建林业科技,2008,35(1):260-262,266.

(责任编辑:陈树明)

作者:杨加猛 张智光

林产品贸易与林业经济论文 篇2: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贸区的经济基础与问题分析

摘 要: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减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负面影响,实现“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重要途径。但当前中国与联盟之间的自贸区合作存在种种问题,针对双方合作的经济基础和现实问题,提出了分层次、分阶段、分区域削减关税等推进自由贸易区合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基础

在贸易摩擦盛行背景下,扩大对外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大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可以减少全球经济不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欧亚经济联盟是亚欧地区重要的经济组织,中国与联盟建立自贸区是推进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中国与联盟仅签署了经贸合作协定,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重要议题关税问题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环境下,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机遇,分析并解决中国与联盟建立自贸区存在的问题,是推进自贸区达成实质性协议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对中国与联盟建立自贸区的经济基础和现存问题进行分析。

1 欧亚经济联盟的成立与发展

欧亚经济联盟是2015年成立的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亚美尼亚五个国家的经济联盟,总人口约1.81亿,其中俄罗斯是最大的经济体,其次是哈萨克斯坦。联盟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差距较大,且成员国之间的内部贸易规模相对较小,2018年联盟内部贸易额1184.45亿美元,俄罗斯与联盟内其他国家的贸易额最大,2018年占联盟内部总贸易额的48.76%,其次为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2018年分别占总贸易额30.71%和17.01%,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贸易额相对较小。联盟对外贸易规模近年来呈现增长趋势,但涨幅较小,2018年联盟对外贸易总额8708.82亿美元。由于联盟成员国国家资源禀赋不同,商品出口贸易结构不同,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以出口燃料商品为主,白俄罗斯和吉尔吉斯斯坦以出口制造业商品为主,亚美尼亚以出口矿石、金属和食品商品为主,联盟各成员国在农业原材料等商品的出口占比普遍较少。联盟进口商品结构中,各国制造业商品进口占比均为最高,俄罗斯制造品进口占国内商品总进口的83.33%,哈萨克斯坦占比为77.90%,吉尔吉斯斯坦70.28%,亚美尼亚61.66%,白俄罗斯51.13%。除制造品之外,各国对食品和燃料进口需求较大。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从当前内部及对外贸易结构来看,欧亚经济联盟的特点是贸易量小,以原材料出口为主,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高附加值产品产出及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处于较低端位置。欧亚经济联盟各国均以出口能源和原材料,进口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品为主,贸易结构比较相似,这导致联盟内部贸易互补效应较小,甚至导致进出口资源的相互蚕食,不利于联盟内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联盟也希望扩大自己的经贸合作网络,促进内部的结构调整。

2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贸区的经济基础

中国与联盟的双边贸易额自联盟成立到2018年始终占联盟对外贸易总额中第一位,并且所占比重逐年递增,由2012年的10.71%增加到2018年的14.47%。2018年双边贸易额达1261.79亿美元。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联盟对中国的出口商品以燃料和木制品、贱金属及制品、矿产品等原材料为主,2018年联盟对中国的燃料出口量为431.90亿美元、木制品出口量48.14亿美元。联盟对中国的进口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纺织品及原料等制成品,2018年联盟对中国的机电产品进口量为309.14亿美元。按照海关编码2002的商品分类,中国的商品贸易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第11类鞋、帽等轻工产品、第10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第8类毛皮、皮革及其制品,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第14类机械、电气设备及其零件上的优势也较为明显。欧亚经济联盟的商品贸易优势主要集中在第5类初级产品燃料上,第13类贱金属及其制品、第6类木制品和第12类石料、石膏及其制品也有一定的优势。从贸易互补性分析,中国与亚美尼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四国的贸易互补性较强,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互补性稍微弱一些。整体来看,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贸易互补性较强,自贸区的建立将可以为双方结构调整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中国对联盟商品的进口关税不断降低,尤其之前关税水平较高的羊毛蚕丝品、蔬菜水果坚果、纺织、服装等行业,如毛及丝制品由20.55%下降为5%,纺织品由17.35%下降为7.11%,服装由15.26%下降为5.9%。但也有部分行业关税水平有所提高,如原来的零关税产品水稻和林业相关产品2017年关税水平分别提高到8.5%和7.51%,木制品、纸制品、有色金属及相关产品关税水平也有所提高。联盟对中国的进口关税水平近年来有所提升,尤其是农产品关税水平提高幅度较大,几乎所有的农产品关税水平均有所提高,如水稻和羊毛蚕丝品由原來的零关税分别增加到2017年的33%和15.5%,谷物及其他相关产品由4.95%提高到17.5%。也有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明显下降,如加工大米、木制品、纸制品和有色金属及相关产品。整体而言,近年来中国国内受环保政策限制、绿色产业发展等影响,对从欧亚经济联盟进口的林产品、木制品和纸制品等行业关税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之前的纺织、服装等高关税产品关税水平均大幅下降。欧亚经济联盟为保护联盟内各成员国的利益,农产品等相关产品的进口关税水平提高。若中国和联盟能在考虑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双方就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综上所述,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之间的经济合作基础扎实,双方贸易互补性强,但双方在关税壁垒层面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贸区的问题分析

(1)联盟成员国对与中国建立自贸区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虽然联盟成员国在地理、政治和文化上具有相似性,但各國之间国土面积、国内资源、经济体量和经济发展阶段等方面差别较大,俄罗斯在联盟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从利益诉求分析,俄罗斯希望通过中国和联盟的合作稳固其在欧亚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联盟其他成员国由于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更希望能借助中国的力量促进国内发展。联盟对外贸易或扩张多以俄罗斯为主导,其他成员国的利益诉求不同,联盟内部存在较大分歧加剧了中国与联盟进行自贸区谈判的难度。

(2)联盟对与中国的深度合作有所顾虑。中国广阔的市场、巨大的经济体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对联盟成员国既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又让联盟感到巨大的压力。联盟既希望搭上中国这趟高速行驶的列车,解决国内经济增长乏力、联盟矛盾重重的现实困境,但又担心中国极具竞争力的商品会对联盟内的市场产生较大冲击。俄罗斯担心中国打开欧亚地区的市场后会削弱其在中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因此对联盟与中国的自贸区建设甚至是“一带一盟”对接合作都是有条件的支持和有保留的参与。

(3)联盟对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前景有所担忧。中国与联盟各个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合作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丰盛的成果,各成员国担心联盟整体与中国建立自贸区各国获得的经济利益没有直接与中国进行双边合作的获益大,甚至自贸区合作可能会有损小国的经济利益。联盟中俄罗斯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距显示出联盟对外合作难以统一。中国自始至终都愿意并且希望同联盟建立和保持长久的深度合作关系,但联盟中的小国如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亚美尼亚,受国内经济基础限制,缺乏同中国展开长期合作的能力,在联盟中的话语权也相对较小,对外建立自贸区的经济获益难以保证。双方在涉及某些关键领域的协商必定存在较大的分歧,对接合作的阻碍仍然较大。

4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贸区的对策分析

在自贸区谈判中,中国应该尽可能的对自贸区产生的经济效应做出精确评估和分析。另一方面应考虑不同国家的立场和利益诉求,提出不同的对策,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1)借鉴已有自贸区经验。从联盟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内容来看,联盟对外合作仍有诸多疑虑,即使是与一些小型或者“外围”贸易伙伴的协定,自由化总体水平也比较低。双方要充分借鉴欧亚经济联盟现有自贸区合作的经验,适时对现有的双边经贸协定进行更新,逐步推进关税减让谈判,推进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加快推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谈判进程。

(2)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分区域的关税削减。中国需考虑联盟各国经济发展实情,区别对待、循序渐进地给予某些在统一关税减让和市场开发等方面还达不到一体化标准的国家一定的过渡期标准优惠,待其成熟后再实行统一标准,即应采用分层次、分阶段、分区域的渐进式推进方式。分层次指应将自贸区中所有贸易类商品进行分类,对于非敏感性产品应加快关税减让进程,同时加大减让力度;对于敏感性产品,如联盟中的能源产品等需对关税进行适当减让;而对于高敏感性商品则应放宽减让幅度,同时给予一定减让过渡期。分阶段是指将自贸区建立过程需按不同时期分为起步、过渡、加速与成熟四个阶段,并围绕上述分层次产品以不同速度和不同程度进行贸易壁垒的消除。如在起步期,可将贸易区双方非敏感但自身较为薄弱的产业产品作为高敏感性商品,保留一定关税,而在加速期则需对大部分商品在相对幅度上消除壁垒,而进入成熟期时则绝大部分商品关税都应降在较低水平,如5%以下。分区域是指可通过构建自贸“先行区”进行试点以形成自贸示范区,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扩大区域,以“点、线、面”的模式逐步推进。

(3)以双边合作带动多边对接。在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中选择一到两个比较容易开展对接合作的国家开启双边合作,在此基础上以双边合作带动多边对接,为中国与联盟自贸区的建立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在联盟国家中确定双边对接关系的首选合作伙伴。两国经贸往来已久,已经形成了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等对接基础。此外,学术界对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建立自贸区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俄罗斯也是自贸区合作的不错选择。

参考文献

[1]丛晓男.中国-欧亚经济联盟FTA的经济障碍与现实选择——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GMR-CGE[J].俄罗斯研究,2018,(1):82-111.

[2]王晨星,姜磊.欧亚经济联盟的理论与实践——兼议中国的战略选择[J].当代亚太,2019,(6):67-98.

[3]程中海,袁凯彬.中国-欧亚经济联盟FTA的经贸效应模拟分析——基于GTAP模型及偏效应分解[J].世界经济研究,2017,(1):96-108.

[4]张继荣.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流通经济,2019,(11):86-94.

作者:李娟

林产品贸易与林业经济论文 篇3:

复合链式结构下中国林业碳库系统测度模型构建

关键词林业碳库;森林;木质林产品;复合链式结构;碳库模型

气候变化是公认的全球环境首要难题[1-7],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显示:1880-2012年人为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为5 550亿t,其中化石燃料和水泥生产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3 750亿t[8-9]。中国是世界二氧化碳第一排放大国[10],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我国林业中长期发展在气候变化中的定位,明确了从传统林业向生态林业的优先转型,指出“在生态建设中林业要处于首要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要将林业作为战略选择”[11]。据此,完善中国林业碳库体系、建立林业碳库系统框架并积极构建适合中国发展背景的林业碳库系统测度模型,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缓解气候变化的森林碳汇、木质林产品碳储等林业碳库关联问题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研究基于国际间林业碳库科研进展及林业碳库模型分析,结合现有林业碳库存在的问题,根据森林碳汇功能与林产品碳储功能的关联理论与模型,拟改进和构建包括森林子碳库及木质林产品子碳库在内的复合链式结构下的中国林业碳库系统测度模型,以期为评估和预测中国林业碳库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林业碳库的研究进展1.1林业碳库意义及分类

森林碳库是天然的二氧化碳“储存器”,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碳库占全球植被碳库的86%以上,其维持的土壤碳库占全球土壤碳库的73%,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每年固定的碳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三分之二[12]。木质林产品(Harvested Wood Products, HWP)碳库的碳储能力同样值得重视。从1996年3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4次会议第一次将HWP的碳储量评估列为重要议题开始[10, 13-14],正式肯定了HWP碳储功能的研究价值。HWP对缓解温室效应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HWP是温室效应的“缓冲器”,能够长时间的储存碳量,从而达到缓冲二氧化碳排放的效果;其次,HWP对化石燃料有显著的替代作用,相比于美欧等技术发达国家,我国木材耗能与钢材、塑料等材料的耗能比值更大,其中水泥、钢材、铝材和塑料的耗能分别是木材的7、40、400和45倍[15],因此用木材替代钢材、水泥等能耗密集型产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这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

整理和归纳国内外对林业碳库的关联研究,林业碳库的分类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林业碳库主要是指森林碳库,广义的林业碳库是包括森林碳库和HWP碳库两大类。在广义分类的基础上对森林碳库和HWP碳库进行具体的细分,又包括生物量碳库(即林木、地下植被、枯死木和枯落物)、土壤碳库、在用HWP碳库、废弃处理HWP碳库(包括直接燃烧、自然分解和回收利用)。有些研究指出HWP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效应”是一种间接的碳储存,可间接形成并非实际存在的生物质能源碳库[16-18],但本研究旨在构建为中国林业碳库的计量与评估提供判据的理论模型,涵盖从森林到HWP链式发展过程中的碳储存和碳排放,因此暂不探讨HWP对化石能源替代作用及其对林业碳库产生的其他间接影响。

张旭芳等:复合链式结构下中国林业碳库系统测度模型构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4期1.2国际间林业碳库模型归纳

纵观国内外各类林业碳库的研究方法,目前主流的方法已发展到软件化阶段,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运用林业碳库计量模型来核算其国家或地区的碳库,归纳并整理如下(表1)。

2中国林业碳库测度模型构建2.1现有林业碳库存在的问题

就中国林业碳库研究的已有成果来看,学者更多关注的是对林业碳库子碳库中森林碳库的研究或是HWP碳库的探讨,鲜有从国家林业碳库的层面来评估中国林业碳库的整体水平及其变动趋势。少量针对中国林业碳库的研究中,也未涉及林业碳库系统的构建及林业碳库的链式结构分析。目前国内的关联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评估森林碳库的生物量换算因子法和计量HWP碳库的储量变化法[25-26]。

中国森林碳库的核算方法主要是森林清查法,包括平均生物量法、平均换算因子法和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三图1中国林业碳库分类

Fig.1Classification of China’s forest carbon pools

Applicability森林碳库1PROCOMAP1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1估算在一定时间内或超出一定时间得到的碳汇量,以及解释说明林业碳减缓项目的财务意义与成本与效率关系。1评估预测林业减缓项目潜力,如造林/再造林、避免毁林、改善森林管理及生物质能源项目等。CENTURY1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组织(USDAARS)1土壤碳的动态模型,用于长期模拟不同植物土壤系统内C、N、P、S的动态变化。1估算模拟森林、草原和农业或其他项目的碳总量。YASSO1Jari Liski et al.1土壤动态碳模型,用于估算土壤中的有机碳量、土壤有机碳和非自养土壤呼吸的碳变化。1地球系统建模、温室气体清单以及对生态系统和生物质能源的调查研究。ROTH1Rothmstead

农业研究站1土壤动态碳模型,估算地表土壤有机碳转换的模型,计算总的有机碳量和一年或100年时间段内的微生物总碳量。1估算草原、森林土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含量。CBMCFS1加拿大林业部,加拿大自然资源部1从生物量碳库、死亡有机质碳库及干扰影响3个方面进行模拟,估算经营森林每年碳储量变化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评估结果作为国家报告提交给UNFCCC。1模拟不同尺度森林生态系统在干扰下碳储量的年变化;估算同龄林经营活动和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碳储量变化;比较不同经营措施下森林碳动态、模拟造林后生物量碳动态。BIOMEBGC1Steve et al.1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研究全球和地区之间在气候、干扰和生物地球化学间的交互作用。1用于评估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组成中的能量、水、碳和氮的流动和储存。ORCHIDEE1Krinner et al.1解决水-能量-碳的预算;按照一系列的植物功能类型展示生态系统,估算物候学。1广泛应用于法国、中国、比利时、德国和美国。JULES1Best et al.1允许不同地表过程之间进行交互影响,架构了一个框架,用于评估将生态系统单独的过程修正为一个整体时的影响。1如气候变化对水文的影响,并探讨潜在的反馈作用。FCARBON1Zhang et al.1包括森林面积、累计生物量、碳排放、土壤碳和碳预算5个子模型。1只适用于中国。HWP碳库1WOODCARB II1美国农业部(USDA)1基于IPCC指南提供的HWP碳储量核算方法。1适用于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卢森堡、保加利亚、塞浦路斯等多家,模型不包含中国。林业碳库1FORCARB1美国农业部(USDA)1森林碳平衡模型,模型以五年为一个时间段来评估和预测森林和HWP的碳储量和碳变化,包括森林碳库和HWP碳库两个体系。1目前只适用于美国(FORCARB2)和加拿大(FORCARBON)。CO2FIX1瓦格宁根大学1模拟生态系统中森林、土壤和HWP库碳储量和碳流动的碳平衡动态模型。1应用广泛,部分结果还被IPCC 1995气候变化评估引用。注:由关联文献资料整理得出。

种。其中比较主流的是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即先根据各森林类型各林龄组的面积和蓄积数据计算蓄积量密度,再采用连续生物量换算因子计算生物量密度。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不包括所有的森林碳储量的变化来源,不包含地下生物量、土壤及枯落物的碳储量变化、森林采伐后木材的使用去向等,核算出来的森林碳库值并不全面[27]。HWP碳库的核算方法多采用IPCC制定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计量方法学指南》中推荐的核算方法:储量变化法、生产法和大气流动法[28]。但存在两点不足:方法上,IPCC指南提供的核算方法以“1900年碳储量为零”为假设前提,1901-1960年的生产量及贸易量需要用1961年的数据往前倒推,即HWP的生产量和贸易量数据必须源于1961年,而实际操作中数据很难满足从1960年开始统计;数据上,FAOSTAT数据库没有竹产品的生产和贸易数据,而且相关数据与中国官方统计数据存在较大误差,不能客观地反应中国HWP碳库的实际状况。

2.2FPCM模型构建

2.2.1FPCM模型构建背景

根据上述对林业碳库分类、核算模型以及中国林业碳库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中国林业碳库的核算模型。首先,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只能核算森林碳库中的生物量碳库,不包括土壤碳库,核算出来的森林碳库值不全面。其次,IPCC推荐的HWP碳库核算方法不能保证数据的精确性且对数据要求太高。另外,目前林业碳库仅有的两个核算模型中,FORCARB模型只适用于美国(FORCARB 2)和加拿大安大略省(FORCARBON)林业碳库的评估,而CO2FIX模型由于对参数要求极高且针对性不强。据此,构建符合中国林业碳库计量森林-林产品产业链的复合一体化碳库模型(ForestProducts Carbon Model/FPCM)尤为必要。

2.2.2FPCM模型机理分析

研究对中国林业碳库的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图2),纵向上,林业碳库可分为社会环境、森林及HWP三个体系,其中社会环境体系包括社会生态子系统和社会响应子系统,社会生态子系统指社会已有的林业政策以及社会对HWP的供给与需求等,而社会响应子系统主要指社会由于林业碳库的影响所作出的回应,包括在气候谈判中的观点与决策、责任承担以及所采取的减排策略等。森林体系包括森林碳库子系统和自然响应子系统,森林碳库子系统主要指森林中林木、林下植被、土壤以及枯落物和枯死木等部分,自然响应子系统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影响森林碳汇的因素,包括森林火灾、自然灾害、疾病及鼠灾等。HWP体系包括HWP碳库子系统和人为响应子系统两部分,HWP碳库子系统是指原木、纸制品、竹制品、锯材、人造板等HWP所包含的碳储量,人为响应子系统是描述人的行为对HWP碳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具体包括生产加工HWP、废弃处理HWP(即回收、填埋或者直接燃烧)。横向上,森林碳库子系统和HWP碳库子系统组成了林业碳库体系的碳储存,自然响应子系统和人为响应子系统构成了林业碳库体系的碳干扰。

在这些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中,碳储存和碳干扰对林业碳库体系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生态子系统会对森林碳库子系统施加压力,并对HWP碳库子系统产生影响。森林碳库子系统为HWP碳库子系统提供资源,HWP碳库子系统对社会环境体系中社会生态子系统提供资源。碳干扰体系对林业碳库系统有重要的影响,其中自然响应子系统对森林碳库子系统产生直接干扰,对HWP碳库子系统产生间接干扰,同时也会对社会环境体系产生间接的影响。人为响应子系统对HWP碳库子系统的碳储存产生直接干扰作用,对社会环境体系同样会产生间接的影响。

通过上述对林业碳库的组成框架及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图2),从碳库的收和支两个角度,构建森林-林产品链式关系的中国林业国家复合碳库测度模型,收主要指森林碳汇和HWP碳储两个部分,具体包括森林中林木、地下植被、土壤的储碳和HWP的储碳;支主要指森林枯死物和枯落物的氧化分解、森林火灾造成的碳流失、薪材焚烧的碳排放、HWP从初级产品生产加工成中间产品以及终极产品产生的碳排放和HWP废弃后的焚烧、腐蚀分解。通过分析森林-林产品复合碳库产业链的发展,即森林生态环境中的碳收支以及木材采伐后从原木状态开始产生的一系列碳流动(原木的碳储存和后续的碳排放),具体包括薪材燃烧产生的碳排放、生产加工成中间或终极产品过程中发生的

3中国林业碳库模型的数理系统3.1FPCM模型的数理结构

FPCM模型的核心思想是:中国林业碳库CT为森林碳库CF与HWP碳库CP的汇总。该模型的逻辑架构是基于森林-HWP复合碳库体系、从林业碳库收和支两个角度来评估林业碳库水平,即两碳库的值为各自的碳储量增加值(C+F和C+P)与减少值(C-F和C-P)的差。其中,森林碳库的收指的是森林中林木CA、林下CB以及土壤CS以及竹林中竹木CA′、竹下CB′以及竹林地CS′的碳储量之和,而森林碳库的支则为采伐剩余物CRt、森林火灾CFDi以及病虫鼠害CDPR造成的碳排放。而HWP碳库的收则为非纸类HWPCH、纸类HWPCSP、竹类产品CBP以及用于回收的HWP碳储量CDR之和,其碳库支出则为木质燃料使用CWF、生产加工CM以及最终废弃处理时用于燃烧CDF和分解CDD产生的碳排放之和。

3.2FPCM模型的系统内涵

3.2.1FPCM模型——森林子碳库FCM

研究对现有的蓄积量法、单指数衰减模型等科学方法进行再推导、综合与改进[15, 29-37],在遵循林业碳库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导中国林业碳库FPCM模型的核算公式。

森林(包括竹林)碳汇可用林木、林下植物以及土壤碳储量之和来表示,即:

森林碳汇=林木生物量固碳量+林下植物固碳量+土壤固碳量

则非竹林的林木固碳量可用公式(1)表示为:

式中:CA表示非竹林中林木的固碳量,Sij表示第i类地区第j类森林类型的面积,Vij为第i类地区第j类森林类型单位面积蓄积量,δ为生物量扩大系数,ρ为容积系数,γ为含碳率。林下植被和土壤的固碳量可用公式(2)和(3)表示为:

上述探讨的是非竹林的固碳量核算,竹林的固碳量核算原理与非竹林相同,即为竹木、林下植物以及竹林的固碳量之和。竹木碳储量可根据竹林生物量计算,竹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为竹林面积和单位面积土壤碳储量的乘积,林下及枯落物碳储量由其占整个竹林碳储量的比例求出。根据竹子密度、生物量、产量等差异以及中国林业统计部门对竹子统计时的分类,文章将竹子分为毛竹和其它竹两类分别进行核算。其中,竹木部分的固碳量可用公式(4)表示如下:

式中:BS1和BS2分别表示单位面积毛竹和其它竹的生物量,A1和A2分别表示毛竹和其它竹的面积,F1和F2分别表示毛竹和其它竹的碳转换系数。竹下植被的固碳量可用公式(5)表示为:

式中:CB和CS′分别表示竹下植被的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α1和α2分别表示毛竹和其它竹的林下及枯落物碳储量占其竹林总碳储量的比值,β1和β2分别表示毛竹和其它竹的面积占竹子总面积的比例。竹林土壤的固碳量可用公式(6)表示为:

式中:CSi为第i类竹林单位面积土壤碳储量,Ai表示第i类竹林的面积。

森林中树木被砍伐后,一部分被运出森林成为原木或者薪材,原木则进行再加工成为中间HWP或终极HWP,而薪材则被燃烧释放二氧化碳,而另一部分砍伐剩余物则会被留在森林,这部分剩余物将会和其他枯死木或者枯落物一起进行碳排放,在核算林业碳库时,这部分剩余物的碳排放应该被考虑,如公式(7)所示:

式中:CRt指砍伐剩余物在t年后的累计碳排放量,CR0是指最初树木和树枝中的含碳量之和,k为分解常数。

在林业碳库框架体系中,既包括自然状态下储存的碳储量,即林木、林下植物、土壤储存的碳量以及枯死木的分解产生的碳排放,又包括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森林燃烧和病虫鼠害等导致的碳排放。2003年和2006年中国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分别为451 019.9 hm2和408 255 hm2,分别占当年全国森林总面积的0.26%和0.21%,因此,在核算中国林业碳库碳储量时,森林火灾造成的碳排放不能忽视,具体核算模型见公式(8):

式中:CFDi、Ai、CFi及E分别为第i年由于森林火灾造成的碳排放量、火灾面积、森林碳汇量以及燃烧效率。森林中由于病虫鼠害造成的碳排放核算公式如公式(9)所示:

式中:CDPR表示由病虫鼠害造成的碳排放量,Sij表示损失的第i类地区第j类森林类型的面积,Vij为损失的第i类地区第j类森林类型单位面积蓄积量,DW表示干材密度,F表示为碳转换系数。

3.2.2FPCM模型——HWP子碳库PCM

HWP碳库包括林产品的碳储存和后续的碳排放,具体包括薪材燃烧产生的碳排放、生产加工成中间或终极产品过程中发生的碳排放以及HWP废弃后燃烧或自然分解产生的碳排放。林木被砍伐处理后,首先变成初级产品,包括原木和薪材,再进行生产加工成为中间产品,如胶合板、纤维板、锯材等,或者进一步生产加工成为最终产品,如家具、纸和纸制品等。在核算HWP碳储量时,有两种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即指直接核算终极产品的碳储量,但现实中由于终极HWP其种类繁多、数据获取困难,很难做到精确。间接法是指从HWP的初级状态入手,核算初级产品的碳储量,然后减去后续生产加工及废弃燃烧或者分解产生的碳排放,由于初级产品种类少(包括原木和薪材),为了便于实际操作,选用HWP碳储量的间接核算方法,并运用IPCC指定的生产法的思想对HWP子碳库进行推导[38]。

由于不同种类HWP的使用寿命和分解周期不同,从而导致其废弃率、腐蚀分解率等均不相同,其中差别最大的就是纸类HWP和非纸类HWP,因此文章将原木分为纸类原木和非纸类原木进行核算分析,其碳储量核算方法如公式(10)所示:

式中:CH、CSP和CWF分别表示非纸类原木、纸类原木的碳储量以及薪材的碳排放量,Vi表示第i种HWP的体积,ρ为容积系数,γ为含碳率。薪材燃烧产生的碳排放一次性释放,其碳排放核算公式为:

式中:VWF为薪材的体积。HWP碳库值本质上为林产品的碳储存与其碳排放的差,由于中国HWP性质以及统计方式的不同,竹产品的计量方式是株,而其他HWP则是体积,因此FPCM模型对这两种碳储量的核算采用不同的方式,其中原竹的碳含量可表示为公式(12):

式中:CBP表示原竹的碳储量,N1、N2分别表示毛竹和其它竹的株数,B1、B2分别为毛竹和其它竹的生物量,F1、F2分别为毛竹和其它竹的碳转换系数。

HWP生产加工过程中会释放二氧化碳,生产加工过程造成的碳排放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生的碳排放核算[39],即这部分的碳排放相当于生产这部分HWP时消耗的能源的碳含量,具体核算方法如公式(13)所示:

式中:CM表示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λi表示第i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c为用HWP生产纸产品的比率,MH和MSP分别表示生产非纸类HWP和纸类HWP使用的第i类能源消耗量。

HWP废弃处理有三种方式:直接燃烧、自然分解和回收。其中用于回收的废弃HWP将增加其碳库的碳含量,直接燃烧的废弃HWP的碳将一次性释放,自然分解的废弃HWP则会慢慢向大气中排放碳,其产生碳排放与HWP的使用寿命和分解年数有关,FPCM模型采用速率恒定法来核算产品的废弃速率和分解速率,即废弃率和分解速率分别为使用寿命和自然分解所需年限的倒数[40],具体核算方法用公式(14)-(16)表示:

4结论

研究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包含森林子碳库和HWP子碳库在内的国家林业碳库的发展状况,为中国林业碳库系统框架的构建提供理论背景支持。根据森林碳汇功能与HWP碳储功能的关联理论与模型,推导和改进现有的林业碳库核算模型和方法,以实现目标碳从森林子碳库向HWP子碳库的过渡与转移,从而对中国林业碳库模型的构建给予逻辑方法支撑。在此基础上,基于森林-林产品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构建包括森林子碳库和HWP子碳库的复合一体化碳库模型(FPCM),使之为创新中国林业碳库的计量与评价提供判据。

研究对世界林业碳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归纳和比较国内外主流的关联林业碳库评估方法模型,从而对中国林业碳库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背景支持和逻辑方法支撑。通过比较发现,目前关联的林业碳库模型包括森林碳汇计量模型、HWP碳库计量模型和结合森林子碳库和HWP子碳库于一体的林业碳库模型,但通过分析发现均不适合中国林业碳库的评估。

另外,研究分析了现有中国林业碳库评估存在的优势和弊端,找出适合中国林业特点的国家碳库创新评估路径,运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定的生产法的思想,通过分析目标碳在HWP产业链生产、加工等过程中的流入和支出,提出创新中国林业碳库的模型构想并对其系统内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中国林业碳库的核算模型,且现有中国林业碳库系统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构建符合中国林业碳库计量森林-林产品产业链的复合一体化碳库模型尤为必要。

研究在提出创新中国林业碳库模型构想的基础上,赋予了中国林业碳库系统模型数学表达,分析其数理结构并进行逻辑演绎,在森林子碳库和HWP子碳库两个复合链式体系下构建了中国林业碳库系统测度模型(FPCM),并对FPCM测度模型的框架机理、发展路径、系统内涵以及运行架构等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为创新中国林业碳库的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核算方法。

(编辑:尹建中)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Birdey R, Pan Y. Trends in Management of the World’s Forests and Impacts on Carbon Stocks[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15, 355: 83-90.

[2]Pan Y D, Birdey R A, Fang J Y, et al. A Large and Persistent Carbon Sink in the World’s Forests[J]. Science, 2011, 333: 988-993.

[3]Nepal P, Ince P J, Skog K E, et al. Forest Carbon Benefits, Costs and Leakage Effects of Carbon Reserve Scenarios in the United States[J]. Journal of Forest Economics, 2013, 19(3): 286-306.

[4]Smith J E, Heath L S, Hoover C M. Carbon Factors and Models for Forest Carbon Estimates for the 2005-2011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of the United States[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13, 307: 7-19.

[5]Zheng D L, Heath L S, Ducey M J, et al. Forest Carbon Dynamics Associated with Growth and Disturbances in Oklahoma and Texas, 1992-2006[J]. Southern Journal of Applied Forestry, 2013, 37(4): 216-225.

[6]杨红强, 季春艺, 杨惠, 等. 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林产品的减排贡献: 基于木质林产品减排功能的核算[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12): 2023-2033. [ Yang Hongqiang, Ji Chunyi, Yang Hui, et al.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China’s Contribution to Carbon Reduction: Based on Carbon Storage Accounting of Chinese Harvested Wood Products[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3, 28(12): 2023-2033. ]

[7]张旭芳, 杨红强. 美国木质林产品碳流动的变动周期及减排策略[J]. 林业经济, 2013, 37(12): 58-63. [ Zhang Xufang, Yang Hongqiang. The Cycle of Carbon Flows in Harvest Wood Products and Methods of Carbon Reduc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J]. Forestry Economics, 2013, 37(12): 58-63. ]

[8]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M].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9]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limate Change 2014: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M].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10]张旭芳, 杨红强.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美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和碳减排比较[J]. 林业经济, 2014, 36(7): 26-37. [ Zhang Xufang, Yang Hongqiang. Comparisons of Carbon Stock and Reduction in Harvest Wood Products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Climate Change[J]. Forestry Economics, 2014, 36(7): 26-31. ]

[11]赵树丛. 中国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 国土绿化, 2013, 7: 5-8. [ Zhao Shucong. China’s Forestry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J]. Land Greening, 2013, 7: 5-8. ]

[12]Woodwell G M, Whittaker R H, Reiners W A, et al. The Biota and the World Carbon Budget[J]. Science, 1978, 199: 141-146.

[13]白彦锋, 姜春前, 张守攻.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及其减排潜力[J]. 生态学报, 2009, 29(1): 399-405. [Bai Yanfeng, Jiang Chunqian, Zhang Shougong. Carbon Stock and Potential of Emission Reduction of Harvested Wood Products in China[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9, 29(1): 399-405. ]

[14]白彦锋, 姜春前, 鲁德, 等. 伐木制品碳储量议题的谈判进展[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1): 60-64. [ Bai Yanfeng, Jiang Chunqian, Lu De, et al. Progress in Negotiations on Harvested Wood Products[J]. 2010, 6(1): 60-64. ]

[15]李顺龙. 森林碳汇问题研究[M].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6. [ Li Shunlong. Studies on Problems of Forest Carbon Sink [M]. Harbi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ess,2006. ]

[16]Mesele N, Markku K. Modeling Biomass and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of Indigenous Agroforestry Systems Using CO2FIX Approach[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15, 203: 147-155.

[17]Ma X Z, Wang Z. Estimation of Provincial Forest Carbon Sink Capacities in Chinese Mainland[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1, 56(6): 433-439.

[18]Lv J W, Yue Q, Wang Z, Zhang G J.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in Fujian’s Forest Ecosystems[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0, 30(8): 2188-2196.

[19]李怒云, 吕佳. 林业碳汇计量[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 7. [ Li Nuyun, Lv Jia. Carbon Inventory Methods[M].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2009. 7. ]

[20]冯源, 付甜, 朱建华, 等. 加拿大碳收支模型(CBMCFS3)原理、结构及应用[J]. 世界林业研究, 2014, 27(3): 87-91. [ Feng Yuan, Fu Tian, Zhu Jianhua, et al. Principle,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Carbon Budget Model (CBMCFS3) in Canada[J]. World Forestry Research, 2014, 27(3): 87-91. ]

作者:张旭芳 杨红强 袁恬

上一篇:某学院办公室工作总结下一篇:县工商局包村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