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产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科研与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林产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林产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1:

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化工专业谈

摘 要 本文从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的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简介以及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出路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化工专业的入学新生尽快适应学校新环境、明确学习目的等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化工专业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就业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ZHANG Zhengguang, LI Deyi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

Key words chemical engineering;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employment

化工专业的其它课程及其简介如下:

“化工安全生产” 课程学习化工生产中的安全知识。安全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安全生产既是人们生命健康的保证,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工厂设计”是一项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工作。广义的工厂设计还包括对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设计程序。 工厂设计通常包括设计前期工作、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学生们只做初步设计。

“机械原理”着重讲述分析和设计现代机械的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它是机械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对化工专业的学生,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图样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常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学生们通过学习,能够识图和作图。

“机械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对化工专业的学生,要求没有机械类的严格。

“电工电子学”是电工基础、电路基本分析、数字电子、模拟电子等电类基础学科的共称。是所有理工类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内容包括电路和电路元器件、电路分析基础、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数字集成电路、波形的产生和变换、功率电子电路、变压器和交流电动机。

“文献检索和科技写作”主要介绍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工具书类型及功用、网络信息资源、国内外的全文数据库检索、著名外文文摘检索、专利文献检索、特种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等相关内容。

“现代企业管理与产品营销”讲述怎样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基本能力的练习。

“物理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及“高分子化学实验”是学生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而设置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以来,学校已投入专业建设经费300余万元。现有面积260平方米;8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300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近450万元。除普通仪器设备外,拥有变压吸附实验装置、薄壁容器应力测定实验装置、安全阀泄放性能测定实验装置、三元液液平衡数据的测定、乙苯脱氢实验、传热过程综合实训、反应精馏、纳滤反渗透分离实验、尿素仿真与实训、管式反应器流动特性测定实验、间歇反应实训等装置。

“认识实习”、“化工实习”、“工程基础训练”、“化工综合实训”是能让学生们面向企业、面向化工生产实际而设置的。我们学院实训实习基地有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兴发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当阳华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华阳化工有限公司。

从化工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为了把学生们打造成为过硬的高级化工工程师,开设了基础理论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开设了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如分析化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化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化工传递过程、化工热力学、现代化工概论、化工过程模拟、化工系统工程、能源化工、化工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学工程设备、化工安全生产等。作为高级化工工程师,还应该懂得一些机电仪表方面的知识,从而开设了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学、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等。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多方面的能力,相应开设了一些通识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前已述及)。

学生们毕业后有两个走向,一个是考研究生,进一步深造。二是参加工作。二者均可视为就业方式。

下面谈谈第二种就业方式。

首先,从化工产品谈这个问题。化工产品种类繁多,从某个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化学矿:硫矿、磷矿、硼矿、钾矿、其它化学矿。

(2)无机化工原料:酸类、碱类、无机盐其它金属盐类、氧化物、单质、工业气体及其它无机化工原料。

(3)有机化工原料: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一般有机原料及有机中间体。

(4)化学肥料: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细菌肥料、 农药肥料及其它肥料。

(5)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混合剂型及生物农药。

(6)高分子聚合物:合成树脂及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单(聚)体、塑料制品及其它高分子聚合物。

(7)涂料及无机颜料:油漆、特种印刷油墨、无机颜料及其它涂料。

(8)染料及有机颜料:纤维用染料、皮革染料、涂料印花浆、电影胶片用染料、有机颜料及其它染料。

(9)信息用化学品:片基、电影胶片、X光片、特种胶片、照相用化学品、磁记录材料。

(10)化学试剂:通用试剂、高纯试剂及高纯物质。

(11)食品和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

(12)合成药品:抗感染类、解热镇痛药、维生素类药物、抗寄生虫病药物、内分泌系统用药、抗肿瘤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平喘药、神经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沁尿系统用药、血液系统用药、调节酸碱平衡药、手术麻醉用药、解毒药、生化药、创伤外科用药、五官科用药、皮肤科用药、诊断用药、滋补营养药、放射同位素原料药、制剂用料和附加剂及其它化学原料药。

(13)日用化学品:肥皂、洗涤剂、香料、化妆品及其它日用化学品。

(14)胶粘剂:聚醋酸乙烯胶粘剂、对脂胶粘剂、丙烯酸酯胶粘剂、聚氯酯胶粘剂、三聚氰胺胶粘剂、橡胶型胶粘剂、无机胶粘剂、热熔胶及其它胶粘剂。

(15)橡胶制品:轮胎外胎、轮胎内胎、力车胎外胎、力车胎内胎、航空轮胎系统、橡胶运输带、橡胶类传动带、橡胶三角带、橡胶风扇带、橡胶胶管、再生胶、油法再生胶、水油法再生胶及其它再生胶、橡胶导风筒、橡胶杂品、乳胶制品、胶布制品、O形橡胶密封圈、密封圈、特种橡胶制品及其它橡胶制品。

(16)催化剂及化学助剂:催化剂、印染助剂、塑料助剂、橡胶助剂、水处理剂、合成纤维抽丝用油、有机抽提剂、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剂、表面活性剂、皮革用助剂、农药乳化剂、钻井用化学品、建工及建材用化学品、机械用化学助剂、炭黑、吸附剂、冶炼助剂、电子工业用化学助剂、油品添加剂及其它化学助剂。

(17)火工产品:烈性炸药、起爆药及导火索。

(18)其它化学品:煤炭化学产品、林产化学品、酶及其它化工产品。

由此可见,化工产品如此之多,化工专业的就业之路是非常广阔的。

下面,我们给出一部分数据,进一步说明这一点。

与2012年相比,2013年,我国化工行业企业3.32万家,实现总产值11.28万亿元,同比增长31.5%;利润总额为8234.34亿元,同比增长19.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48.71亿元,同比增长15.3%;进出口总额2600.2亿美元,同比增长35.7%,其中进口和出口总额分别为1517亿美元和1083.2亿美元,分别增长34.4%和37.5%。

我国化肥产量总计6619.8万吨/年,同比上升2.5%。其中:尿素产量2516.3万吨/年,磷肥产量1701.4万吨/年,钾肥产量396.8万吨/年。化学农药原药产量(折纯)234.2万吨,同比增长20.4%。我国乙烯产量1419万吨,增长31.7%;纯苯产量553.1万吨,增长18.7%;甲醇产量1574.3万吨,增长26.2%;硫酸产量7060.1万吨,增长18.7%;烧碱产量2086.7万吨,增长12.8%;合成树脂产量4361万吨,增长18.3%;合成纤维单体产量1373.8万吨,增长17.3%;轮胎产量7.76亿条,增长19.8%。

还有,据全国化工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排名世界500强的化工企业绝大多数都在中国设立了公司,国内民营化工企业也迅速崛起,由此迅速拉动了对化工类人才的需求。企业需求最大的前三个专业是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精细化工,分别占到需求总数的19%、14%和14%。化学工程与工艺是人才市场最走俏的专业。

据可靠消息,宜昌市某保险企业,点名要化工专业方面的人才。至于其它看似与化工专业无关的企业和事业单位,都可能需要化工专业方面的人才。可见,化工专业的就业门路极其广阔。

化学工业还是所有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工业,如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及材料等领域,都离不开化学工业提供的物质支撑。

三峡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的精神,着力推进三峡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卓有成效。今年,经过专家组来三峡大学实地调研,然后综合评定:三峡大学进入了“全国就业50强高校”之列。学生们临近毕业时,促使学生们就业的举措之一是我们学院和学校将组织人员到全国许多地方,联系与化工专业有关的企业,让学生们与企业做双向选择。

作者:张争光 李德莹

林产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2:

科研反哺教学在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科研与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为例,从制度保障、科研融入教学、发挥科研平台作用、提升国际化视野、提供科研创新机会、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等方面对科研反哺教学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科研反哺教学;林业工程;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两大主要任务,如何有效地促进科研反哺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为高素质的本科人才培养提供基础和保障,是各高校需要長期探索与实践的现实问题[1]。

科研反哺教学是林业工程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高素质林业工程人才的需要,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重点就科研反哺教学在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实践进行总结,以期为国内高校同类专业开展科研反哺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一、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特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业工程学科隶属林学院,该学科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西北,探索森林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及相关支撑技术,根据学科基础和优势,设置有植物资源化学、生物质能源与化学品转化、木质材料功能性改良与利用和木质复合材料与利用等四个学术研究方向。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业工程类本科生按照大类进行招生,学生进入大学二年级后按林产化工和木材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进行分流,其中,木材科学与工程又分为木材加工与利用和家具与室内设计两个方向。

林产化工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森林植物资源化学加工、生物化学加工和精细化学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设计方法,具有从事生产工艺设计、设备选型、新产品研究开发以及生产过程技术改造等基本能力。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木材及木质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生产技术、人造板生产工艺、家具及相关木制品设计与加工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设计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

二、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科研反哺教学的实践

(一)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保障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强化科学研究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学校出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于做好科研促进本科教学的若干规定》的文件,该文件详细规定了科研促进教学的具体要求和途径,明确了学院应加强对科研促进本科教学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林产化工和木材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案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这些文件为林业工程学科深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此外,学校还出台了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鼓励他们为低年级本科生授课,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可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授课,积极投身本科教学研究。

(二)科研融入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科研融入教学,可以及时弥补课程知识与最新科学研究之间的断层[2]。为了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学院鼓励林业工程学科教师以本科生的课堂教学、课程论文、实验教学、综合实践等为切入点,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引入相关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问题,以教学案例的形式融入课堂教学中,或者将科研成果编进本科教材,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积极扩展课堂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将科研方法转化成教学手段,把科研设计导入本科教学实验,不断地充实教学的内涵,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促进科研与教学的充分融合,增加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3]。

林产化工专业的“生物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微生物准备、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生物反应器及发酵工艺控制、生物物质分离和纯化等,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紧密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实践经验,始终以生物液体燃料如生物乙醇和生物丁醇的生产过程作为案例贯穿整个教学内容,将生化生产领域的研究热点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索意识,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生化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在“天然产物化学”课中讲到黄酮类化合物时,任课教师将自己从百合科植物玉竹中最新分离到的高异黄烷酮类化合物作为案例进行讲述,引导学生对各种黄酮类化合物结构进行比较, 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学生在知识的凝练和总结中增强了学习兴趣,很好地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

总之,林业工程学科在杜仲、元宝枫、生漆、花椒、核桃等林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秦岭特色林源药用植物活性成分提取、纤维素酶解制备葡萄糖、木材热处理、木材真空干燥、秸秆人造板、栓皮栎软木的基础特性与应用、重组材制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进入10余门本科生课程教学,相关研究成果编写进教材,先后出版了《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设计与工程中的人因学》等优秀教材。

(三)依托科研平台,强化科研反哺教学

科研平台是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重要基地[4]。除了学校、学院公共科研平台外,依托林业工程学科建设的科研平台有陕西省经济植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核桃、板栗等试验示范站,各级科研平台面向林业工程类本科生全面开放,积极承接本科实践教学任务,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提升本科实践教学质量。

依托植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研发建设的植物油提取中试生产线、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备生物油装置以及生漆精制设备均转化成为本科教学资源,成为林产化工专业学生认知实习的课堂。各试验示范站一直秉承学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宗旨,通过在服务产业中发现问题,结合本科教学工作去解决问题,再将研究结果或解决措施应用到生产中去检验,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除了校内科研平台外,学科教师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拓展校外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林产化工教研室与企业合作将生物质快速热解的基础研究成果中试放大,双方合作开发生物质热解过程的冷凝器设计技术、设备集成技术、风机配置技术、管路配置技术、炭返回技术、数据在线采集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并在企业推广应用,企业成为林产化工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

木材科学系通过设立横向科研项目、共建实验室、设立企业奖学金、举办学科设计竞赛等多种形式与行业优秀企业开展多元化的深度合作,这些企业为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训练、生产实习和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提供了良好条件,已成为本专业教师、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和实践创新平台。

(四)通过科研合作,提升本科生国际化视野

近年来,林业工程学科教师积极与国外同行开展合作研究,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也为本科生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与出国学习交流创造了机会。木材保护与改性教学团队和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相应团队开展了以该课程内容为基础的本科生暑期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在选修“木材保护与改性”课程的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暑期前往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参加相关科研课题研究[5]。从2016年开始,学院连续组织本科生前往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开展为期3周的暑期访学,组织参观木材加工、林产化工、木质包装测试、生物技术、室内设计等相关实验和实习基地,了解美国现代木材加工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林业工程类本科生参与积极性很高。

此外,通过各类科研项目及学校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的资助邀请国外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为学科师生做学术报告、开展全英文授课,极大地提升了本科生的国际化视野。截至目前,已先后为学科英语水平较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开设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环境工程”“生物质能源工程与技术”等课程。

(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

针对大类招生改革,为林业工程类本科生在一年级开设新生研讨课,由木材科学与工程和林产化工两个专业的骨干教师组成团队上课,帮助新生熟悉两个专业内涵,树立学术旨趣,学会发现和质疑,完成适应性和学术性转变;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科研方法和技能;校院、校企合作举办数学建模竞赛、家具设计大赛、工业设计与模型制作大赛等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创造机会,提高其创新能力;设立各类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支持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申报,团队可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题,也可结合指导教师科研项目选题,项目的执行过程包括了申请书撰写、项目答辩、获批執行、中期汇报、结题验收等不同阶段;学院鼓励有条件的科教人员积极吸纳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优先与教师科研项目结合起来,注重提升学生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六)鼓励教师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

高校教师具有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教师应把足够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6]。为此学院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讲好学科发展的立志故事,引导教师把追求科学的真理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投身本科教学工作;大力支持科研实力突出的教师邀请行业知名专家给学生做报告,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求学资源和机会;推动学科教师与企业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科研优势,在课程安排上,最大限度确保教师承担的本科教学任务与其研究方向一致,有助于教师把所讲授的专业知识和与本人的研究方向紧密结合起来,及时向学生分享科研活动的切身经历和科研成果,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和双向交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学生求知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成长,学校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成立教学发展中心,以教育教学研究为导向,为教师开展教学法研究与交流活动提供基本保障,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三、科研反哺教学在林业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效果

(一)学生参与科研积极性明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科研反哺教学不仅促进了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改进,极大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需求,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近三年来(2016—2018年),林业工程类本科生作为项目申请人获批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4项,省级11项,校级创新训练项目10项;在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方面,2016年林业工程类本科生平均有45%的本科毕业论文参与到指导教师的各类科研项目中,2018年平均有52%的本科毕业论文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密切相关。

近三年来(2016—2018年),林产化工专业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约为95%,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平均就业率达96%,用人单位普遍认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业工程类本科毕业生充分发扬了“诚朴勇毅”的校训,专业知识扎实、工作适应能力强,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感到满意。

(二)科研与教学相互支撑,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科研与教学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践表明科学研究促进了林业工程学科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本科教学也能促进教师发现科学问题。林产化工专业青年教师在讲授“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时,发现教材中关于植物半纤维素提取的方法都是采用碱性试剂,该方法不仅造成高分子的降解,同时还会造成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在广泛查阅资料和深入思考后,他以植物半纤维素的清洁提取作为选题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并最终获得资助,该教师又将相关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最新知识,真正做到了教学与科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该教师连续两次获得学校“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多次在学院的讲课比赛中获奖[7]。

近三年来(2016—2018年),林业工程学科教师在研和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有10项,这些教师的教学业绩都比较突出,他们的快速成长为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林业工程学科“以研促教、教研结合”,形成了“科教融合,助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学特色。今后,在林业工程类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还继续加强科研反哺教学实施效果的细化评估,建立教学与科研有效评价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也是提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创建一流学科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施林淼,刘贵松.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融合的方式、 问题及对策——以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发布的本科教学 质量报告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5,(3).

[2]李昌祖,冯雯.大学“科研反哺教学”及其实施[J].教育发展 研究,2009,(19).

[3]吴正平,周清萍,王向义.高校科研反哺教学的途径[J]. 宜春学院学报,2011,(4).

[4]王君,胡冬梅,程武,等.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促进林业 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 (13).

[5]闫丽,段海燕,张利.推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双语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7).

[6]武荔涵.教学与科研相融合:高校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书 育人,2012,(24).

[7]付文婷.彭湃:愿将学生培养成“高附加值”的人才[EB/OL]. (2018-03-22)[2019-01-10].http://news.nwsuaf.edu.cn/ rwfc/81158.htm.

作者:宋孝周 张远群 汪爱兰

林产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3:

关于地方性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摘要:地方性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以地方经济需求来定位专业方向和确定培育目标。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地方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学条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而实现专业的特色培养。

关键词:地方性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原则

广西工学院是一所地方性工科院校,位居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工业重镇柳州,其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学校的精品专业,广西首批优质专业,亦是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在二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以不断优化的教学条件为基础,紧密依托柳州的工业背景及机械制造工业发展趋势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确定培养目标。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地方性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的培养目标,并且要依据行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努力完善和优化相应的教学条件,切实增强和突出专业特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

一、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确定专业方向与培养目标

广西地处“中国—东盟”合作区域的中枢,是泛北部湾经济圈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经济圈的联结点。在东西方向上,联结西部资源与东部资金技术等产业要素,得天独厚地承接与传递产业转移,已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和工程机械、糖业、铝业、电力、林浆纸、林产林化、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医药、食品和建材等为主的一批优势产业。同时,还在加强重型装备制造业的产业体系建设。机械行业已培育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如玉柴机器是全国最大的车用内燃机生产企业,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预应力机具生产企业,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装载机行业的龙头企业。此外,空气压缩机、机床、农业机械也有相当规模,汽车工业也正方兴未艾。一汽、上汽、东风以及美国通用、韩国大宇、法国雷诺等国际汽车大公司已在广西建立生产基地。随着这些企业的迅猛发展,柳州于2002年提出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战略目标,现已形成了以微型汽车和中型汽车为主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以工程机械和通用机械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以钢铁和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为主的冶金工业三大支柱产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广西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准确定位专业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工程学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的许多新技术大量融入机械工程学科中,使得机械工程学科呈现出精密化、复合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新趋势,这就促使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我们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适时设置了先进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和数控技术等专业方向,培养胜任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 加强校企合作,突出专业特色。广西工学院与柳州市各大中型机械、汽车和冶金等制造厂家有着广泛的合作,成立了校董事会。在44家董事单位中,绝大多数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有着产、学、研的紧密合作关系。并以董事单位的运营为载体,努力创新办学机制,坚持走校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道路。通过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联合培养研究生,完成相应的教学实践和企业的科技攻关,从而实现校企共赢。同时,我们将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聘为本专业的兼职老师,派出一定数量的青年老师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以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拓宽双师型师资的培养途径。

3 强化学科与专业建设。根据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我们着重培育机械业信息化工程、机电一体化装备设计与制造、高能束技术与应用三个学科的研究方向,各方向既能独立承担课题,又能联合进行重大课题攻关,使之形成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领域的学科特色优势。然后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深入机械制造企业,寻找切入机会,把握技术需求,积极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之中。我们加强先进的设计方法,即CAD/CAE/CAM方法的开发研究与创新,为制造业信息化的进步作贡献。同时,加强激光技术、特种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努力使科研成果产业化。我们还加强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的研究,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一线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能尽快适应社会需求创造有利条件。

4 根据生产一线的发展需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制造技术日新月异,从常规加工到电、声、光的特种加工。从普通机电控制到数字、程序控制,从单板机数控加工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从福特生产线到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模式,不断扩展的新内容剧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围绕现代制造工程概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让学生熟悉机械加37,32艺过程,掌握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了解切削加工的基本原则,学会特种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的同时,还让他们广泛接触了解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充分运用实验、实习、现场教学和电化教学等多种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创新设计与制作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提出有价值的敏感性问题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在工程实践训练中,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我们在工程实践训练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例如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设计零件,自己编制工艺,自己动手完成其加工过程;安排部分综合实验,让学生自选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完成实验过程,再由教师组织讨论和总结;在理论教学中设置综合性作业,在学生独立完成后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和答辩。在充分发挥老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保证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掌握相应技能的高涨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保证专业预期培养目标的切实完成。

二、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教学条件。实现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培养

教学条件包括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产生直接和间接作用的有关教学资源,学校建设、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校企合作等。广西工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广西首批优质专业,是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多年来,我们十分注重整合社会资源,不断优化教学条件,紧密围绕办学定位、指导思想和专业培养目标,通过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人文教育等多层次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已经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与优势。学校出台了广西工学院2005—2010年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积极开展优质特色专业的认定试点工作,在经费投入上,为确保优质特色专业办学条件的相关指标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

每年保证专项资金投入,以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在管理机制上,实行分级化和滚动式管理,对校内专业实行“精品专业、优质专业、重点建设专业”三个层次的建设与认定,并通过评估实行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从而保证专业建设的时效性与科学性。

事实证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二十多年来,充分依托柳州市实力雄厚、生机蓬勃的机械工业基础,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潮流,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及相关企业的教学资源,为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目前,该专业已有3 000多名毕业生投入到区域经济建设中,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并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专业建设必须与社会教学资源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条件的最优化。我们的体会是,优化教学条件、实现特色培养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三大原则。

(1)因地制宜。我们所说的“地”包括学校所在地域、区域及校域,即一切对特色培养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客观现实条件,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地方政府的支持态势、学校所处的区位优势及教育资源优势、校企合作的领域及平台以及人才的市场需求空间等等。机械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想创出特色,必须因地制宜,切实把教育培养与以上实际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制订出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毕业后专业对口、学以致用且就业有保障的人才特色培养方案来。

(2)因势利导。“势”为态势,乃发展的积极的趋势。换言之,就是指教师所拥有的强项及所教的熟路、学生现有的基本素质及学习的目标、社会人才需求的旺态。也就是说,要想真正办出人才培养的特色,就得牢牢把握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特点、学生择业志向和技能追求方向、本地区现有岗位的需求及发展状况,并有目的、有步骤、有前瞻性地做好师资队伍的结构调整、学科专业的建立健全、产学研的同步开展以及岗位技能提升与技术创新等各项工作,力争突出学校自身优势,努力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3)因材施教。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有选择性的和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氛围是特色培养的重要措施。由于机械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定位于强应用型教育培养,因此,学科专业建设就要立足于地方产业的状况,面向当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进行体系构建,牢固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建设为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培养思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就积极培养什么人才。强力打造学科专业品牌,保证人才特色成为社会所急需、所欢迎、所赞誉。

在优化办学条件与特色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教育培养与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学生身心发展和知识能力形成规律相适应的两大原则,努力做到面对市场,立足一线。创新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思路,确立办学目标,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之路,必须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确定应用型人才特色培养的科学方法;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把服务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成才作为特色培养的基本点,努力把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各项工作做到位,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成才欲望和信心;建立切实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监督、激励机制,是优化办学条件、促进特色培养的重要一环。

特色培养必须时刻把握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的发展动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在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适用性的同时,还必须体现人才培养的前瞻性。

[责任编辑:东 升]

作者:吕玉铬

上一篇:街道平安建设工作总结精选下一篇:物业公司工作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