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2023-0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小组自主管理和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摘要】正所谓:“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班级管理,需要我们的别出心裁、独辟蹊径,更需要我们的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如果我们将小组学习活动这项教育教学常规做实、做深、做透的话,学生将会在合作共赢中快乐学习、在自主管理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组 自主管理 合作学习 评价机制

走到课堂改进的拐点,前进的号角催生着智慧;回顾课堂改进的历程,成长的收获激发着热情。课堂改进,让自主管理的档次拾级而上,让合作学习的实效水涨船高。登高必自卑,只有历经凝神聚力的筹划、扎扎实实的推进,才能收获“山高人为峰”的喜悦。在此,我结合班级管理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谈一谈小组自主管理和合作学习:

一、自主管理是合作学习的基石

小组自主管理既要抛弃“各扫门前雪”式的意识,又要树立“我很重要”的思想。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拥有着为团队增砖添瓦的责任,每一个民主推选的纪律组长都肩负着矫正方向、激发动力的使命。

为了凝聚团队的力量,就必须做好纪律组长的选拔和培训工作。自制能力和组织能力是选拔纪律组长的参考标准。此时,学生鉴识组长的能力非同一般,超出预想。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尊重组员的选择,给予组长真诚的信任和指导。毕竟,每一个组员都希望自己的团队在“船长”的带领下劈波斩浪,一往无前。实际上,我们的学生颇具慧眼,总能让出类拔萃的班干部脱颖而出。正是这些纪律组长的恪尽职守,用心服务,才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氛围,才成就了优秀的团队。

二、课堂反馈是合作学习的抓手

课堂,永远是学习的主阵地;着眼有效课堂,永远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课堂反馈,无疑是课堂改进的有效抓手。之于老师,有助于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课堂设计的创新。像语文课《唐诗宋词选读》的诵读进行小组的捆绑式评价,每个小组都不甘落后,每个组员都跃跃欲试;像英语课的课前演讲,进行个人与小组相挂钩的星级评价体系,或读或背,等级量化。这些新思路变被动为主动,既激励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互动。

然而,课堂反馈是一项繁琐、持久的工程,需要每一位同学的苦心经营,尤其需要学习组长的运筹帷幄、课代表的准确记录和学习委员的及时反馈。学习组长在课堂负责合作探究的有效学习,在课后负责作业的认真检查和反馈;课代表及时和学科老师协调、沟通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动向、新思路;学习委员负责每天的个人反馈和整体评价。如此,长效的运行机制才能催生有效的合作学习,才能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才能成就班级综合实力的的扶摇直上,也才能打造出鲜亮光彩的班级品牌。

三、科学评价是合作学习的保障

适合学生特点和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案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才是富有生命力的。没有科学评价方案的保驾护航,小组自主管理和合作学习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然而,评价方案的制定需要真正地体现学生的声音,需要真正地传达学生的期待。在方案制定之前,我和班委、学习组长、纪律组长、值日组长以及舍长进行座谈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期待,把握规则的制定走向。第一步,在主题班会课上,我将评价方案制定的原则和范围进行定位,然后小组讨论、集思广益,达成自主管理的共识,制定《小组自主管理和合作学习评价标准细则》;第二步,班级事务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制定《班级常规活动责任分工表》;第三步,试行稿以两个月为周期进行完善,小组定期修改、调整,不断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注入学生的新期待,也不断为小组的评价体系注入新活力。如此,方案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畅通无阻。

四、及时落实是合作学习的动力

班级无小事,事事要挂心。生活和学习常规的反馈,事关每一个小组、每一个组员的定位,需要及时、客观地进行反馈和评价。毕竟,反馈就是督促,评价就是导向。一日一反馈,一周一汇总,一月一检阅,形成常态的课堂改进的有效助推力。

每天的小班会时段,组织委员反馈一天的生活常规量化情况,班长点评一天的纪律、卫生状况,学习委员反馈一天的学习常规量化情况,副班长点评一天的学习、生活状况。有反馈,有点评,让每一个小组、每一个同学都能及时地进行班级定位。得失寸心知,学生自然会有所心动,有所行动。

每周五自习课,班长、副班长、团支书作为班级的三驾马车组织班委进行一周班级事务的梳理和总结。在班委例会上,班长、副班长、团支书就各自分管的工作聆听其他班委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或激励,或鞭策,形成班级的一周行动指南。

一月一检阅,既要检阅每个小组的收获,也要检阅每个同学的成长。小组的收获将作为小组座次定位的参考,而个人的收获将会走进每个同学的成长档案,作为评优树先的依据。这样,每一个小组、每一个同学在每一天都有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目标“今天我要做得更好”。

班级的课堂改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以自主管理为基石,以课堂反馈为抓手,以课堂评价为保障,以及时落实为动力,开足马力,全力推进。我想,唯有借着课堂改进的东风扬帆远航,才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才能将班级建设得更出类拔萃!

(作者单位:泰安长城中学)编辑/张俊英

作者:庄庆福

第2篇:“班级小组快乐合作学习,自主管理”模式探究

摘 要:班级管理中实施“班级小组快乐合作学习,自主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中学生形成性综合素质评价”,实现科学管理、合作进步、快乐成长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主人翁意识

在网上经常看到“洋思”“杜郎口”等一些成功的小组学习的实例,很羡慕。为了使班级管理工作更有效,使学生成长能更快乐,确定了“班级小组快乐合作学习,自主管理”模式,对学生实施“中学生形成性综合素质评价”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小组建设,形成集体凝聚力,是“小组快乐合作学习”管理的基本条件

1.组员的确定

开学初,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习、纪律、性格、男女生等各方面均衡分成6个小组,小组以围坐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基本相同,有利于竞争,便于合作。小组如果出现实力相差过大的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每组的组号是不确定的,根据成绩和量化表现,可以随时变动。每项班级活动都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每个组员的表现,都与本组的形象和量化成绩息息相关,每个组员都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小集体。

2.组长的聘用

组长竞选推荐每组一号,但也不能由老师定,应通过公开竞选产生。竞选时要有竞选宣言,包括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措施,获得全组组员的认可,才能成为组长。要求组长必须以身作则,要有组织管理小组的能力,要有奉献精神和主动服务意识,要有为小组荣誉而努力工作的热情和干劲。小组长必须要管理好自己的小组,负责本小组的各方面工作,包括学习、纪律、卫生等。组长不能一成不变,不能胜任的要及时更换;不想干的,可以提出辞职,进行重聘。

3.班歌、组歌、口号的确定及组名、组训、组规和组目标的制订

小组建设的过程,是小组文化的建设,是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形成小组凝聚力的过程。班歌和组歌的制订要让学生选,可以是现成的歌曲,也可以自编,并且要求必须是励志歌曲,每次班会要唱班歌,组歌每周小组自己找时间唱一次,口号由老师帮助编,并且带有动作,每天第一节课下课喊一次,活动时,把班歌、组歌和口号编成手语展示。这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小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进了友谊。

通过制订组名和组训,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人身观和理想观,展现小组的共同愿望和追求;通过制订组规,培养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训练学生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有些孩子违反守则,但从不违反组规;通过制订组目标,培养学生目标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这样的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快乐合作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

二、小组快乐合作学习班级管理的制度建设

1.详细制订“班级小组快乐合作学习,自主管理,形成性综合素质评价”各项制度

小组快乐合作班级管理以量化评比为主。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详细制订各项制度。包括:《小组快乐合作学习班级管理守则》《小组快乐合作学习班级管理量化考核评分标准和奖惩制度》等,并制作出相应的评价表,评价表的内容根据班级出现的问题及时增减。项目不宜过多,否则不好操作,难以达到效果。利用主题班会让每一位学生都了解班级管理的内容,让每一个人配合管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小组长的职责。小组长不但要做好表率,还要注意有责任感、主人翁意识。

考核评分标准细分为:自习由值日班长负责,作业、卫生、表扬与批评由专人负责;其他包括好人好事、参加活动、团员等,由值周班长负责;小组纪律和学案由小组长负责,值日和值周班长协助和监督。小组纪律是关键的一块,包括违反校规、班规和组规的分数统计。

2.成立六部,实施“日—周—月评价”制度

班级成立了六部,纪律部、学习部、卫生部、体育部、新闻部和司法部,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实行常务班长和值日班长、值周班长相结合的班干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值周班长(组长)和值日班长(组员)制度。一周五天轮流值日,让班长督促组长管理小组。规定老师不在教室时,班长、组长的要求就是班主任的要求,不许顶撞班长和组长。

值日班长当天负责班上同学的学习、纪律、卫生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详细记录,记到班级日志里,告诉违规组进行扣分,并作好各项统计,填好评价表。每天中午12:05—12:20进行日小结,当天的值日班长要把前一天的加减分结果公布在本班的量化考核板上,公布小组排名,并且评选出当天表现最好的小组和表现最差的小组,在黑板上公布出来。由值日班长每天对班上的情况小结,公布学生个人评比得分,一目了然,当场表扬优秀、批评不足,并且用表格的形式记载下来。

一周一总结,每下周一班会课上值周班长总结上周的量化情况,进行表扬和批评。对于班上扣分最多的同学给予全班检讨和写反思的处理。凡是负分的同学须在散学之后留下来受教育,或打扫卫生,或做公益。

一个月下来,进行月考评活动,根据奖励办法进行奖励,如果只评不比,只比不奖,量化考核将毫无意义。对各项量化分数低的同学,写说明书,严重的通知家长。学生要向家长写汇报信,汇报当月表现,家长要及时写好回信,对孩子进行鼓励和期望。学生慢慢养成了为班上做点事的习惯和能力,越来越少看到被扣分的现象。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增强小组的凝聚力,有助于促进小组长的管理。

3.让小组成员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在小组快乐合作学习管理中,要让每个同学都有事做,在小组中根据能力进行合理分工,由不同的人负责各项的记录。在小组中要设纪律组长、卫生组长等职位,让学生人人有事做。班级实行卫生承包制,事事有人做,让他们形成一种共识,自己为班上做点事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班级逐步实现了民主、自主、科学管理的局面,初步实现了学生合作进步、师生共成长的育人目标,“班级小组快乐合作学习,自主管理”模式获得了成功。

(作者单位 于德祥:吉林省安图县亮兵中学 李振芳:吉林省安图县安林中学)

编辑 赵飞飞

作者:于德祥 李振芳

第3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新课程背景下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个人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和建设者的继承者。在新课程中,教育法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以学生身心發展特点和语文学习能力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意味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再将学生作为被动学习对象,而是深入研究教材探索潜在的探索性资源,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

前言

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关键,只有教师改变教学思想,摆脱传统教学的缺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以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近年来,这种学习模式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中渗透自主机制,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中学语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存在的问题

没有教学模式是完美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虽然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但实际上我们发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实施教学效果方面远远低于其他教学方法。原因是合作教学在执行中有很多因素,这导致了很多小组学习倾向于正式化,不符合自主学习的初衷。目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区别不大。原因是老师在自主学习和合作过程中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组织小组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组织小组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小组讨论过程往往很混乱,根本没有秩序。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有效行为与教师组织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随着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素质要提高。在组织学习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并指出学生学习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参与群体的积极性学习。另外传统的上课时间往往非常接近自主学习,合作和探索有时间限制,因为小组需要更多的课堂时间,从而缩短了正常的教学时间,让自主合作学习根本没有得到真正的进步。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策略

(一)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形成一种自学、合作的意识探索,通过持续的意识加强,逐步使其具有这样的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上下文创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例如,当教师在教课文“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时,正式讲课之前,教师可以先邀请2-4名学生在讲台上表演,演出的主题是“如何让别人接受自己的劝告”。表演完成后,老师总结学生的表现,无论学生的表现是成功或失败,老师都应该对学生的表演进行鼓励。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二)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主要是激发学生思考的方法,特别是针对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例如,在“杨修之死”一文教学中,可以用方式提问。如:杨修为什么会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将能够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能力。

(三)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为了使合作学习发挥其有效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合作,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也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空环境,努力让每个学生有机会表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智慧得到了发挥,这是合作学习取得成果的前提和依据。二是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安全的心理环境,保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尊重他们的观点,教师更加宽容和理解,使学生受到安全感的启发。而且,在这种心态下,学生会更积极的思考,探索,合作学习的欲望会更加激烈,课堂教学效果会很好。

结语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为了让每个学生激发兴趣积极参与,积极交流,学习合作成功经验,享受学习。作为中学语文老师应加强实践,不断反思,从反思到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收益。

参考文献:

[1]陈兰.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究[J].中学语文,2015(12):12-13.

[2]辜建强.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8):48.

作者简介:

张长江(1976.03-),男,汉族,甘肃金昌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作者:张长江

第4篇:高效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一、小组建设

(1)组间分配: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组与组间的总体水平差异应该相当,这样既可避免合作小组之间的水平差距,保证小组之间横向比较的公正性,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又有利于开展学习小组间的学习竞赛,但也要考虑身高、性别和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

(2)组内分配:同组内的学生成绩应该呈现出差异性,学习小组以4人为一组。合理搭配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即每组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学困生,并作好编号,学优生为1号,两个中等生为

2、3号,一个学困生为4号,1号与4号为一桌,2号与3号为一桌,且1号与4号为前桌,2号与3号为后桌)。

(3)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1号负责组织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发言的顺序、任务完成、进行督促并控制发言棒,4号负责纪律,并对小组内同学的得分情况进行记录。全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针对不会的共性问题或知识点的研讨和交流,并整理、记录答案要点,为交流展示做好准备。同时,非展示同学要认真倾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准备质疑或回答老师的随机问题,并做好针对展示同学说不到位或说不全的地方,及时进行补充。

二、组内合作形式

1. 个人自学: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个人先自学,针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认真思考、探究后,把不懂的问题或知识点进行标记;

2. 同桌助学:面对标记的问题或知识点和同桌进行商讨,在交流、思考、合作探究后,把不会的共性问题或知识点进行标记;

3. 组内互学:面对同桌不会的共性问题或知识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逐个进行交流、讨论、思考、合作探究解决,并把不会的共性问题或知识点进行标记;

4. 组间研学:面对小组内标记的共性问题或知识点,可以向临近小组讨论学习,在逐个进行交流、讨论、思考、合作探究后,小组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或知识点,可以向老师请教解决。

三、展示交流

1.学习成果的展示形式多样,如图表、诗歌、课本剧、对话、复述、表演、板演等,可以在座上,也可以去讲台展示等;

2.在展示过程中,形式要多样化。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组的同号成员回答或抢答、讲解归纳、复述、表演、板演等;教师根据学生课堂掌握的情况,学生课堂练习或作业的抽查是不同组的同号成员。

3.非展示同学要认真倾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准备质疑或回答老师的随机问题,并做好针对展示同学说不到位或说不全的地方,及时进行补充;

4.设立发言棒制度,每个小组设立8个发言棒,放在小组中间,每次展示拿一个发言棒,但最多只能拿两次进行发言。在老师提出随机问题抢答时,可以不用发言棒,但给学生思考过程,让学生静思,人人都可以进行展示。

四、管理评价

说明:以下管理评价仅供参考,各校、各学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勇于创新、不拘泥于形式,有自己学校或学科的特色。

(一)小组学习评价

(1)自主预习:主动、认真完成预习提纲要求的内容,并保持组内的安静;

(2)交流讨论:讨论积极主动、热烈有序,善于思考,能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 达到解决问题或产生新问题的目的;

(3)展示:积极主动到前面展说,讲解或发言响亮,清晰,条理清楚,见解或方法独特、有新意,板演时规范工整。组内各成员尊重他人发言,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他人发言后,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同时准备对其它小组代表的发言提出质疑;

(4)课堂检测:认真完成,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评改。面对本小组展示成员黑板展演的习题答案,先由本小组成员进行改正,有异议时,再由外组成员进行改正。如果习题答案由外组成员进行改正,并讲解正确,给其小组加分。

(二)小组内学生评价

预习课:能积极认真完成任务;

课堂发言:发言正确或得到老师的表扬加分,回答错误不加分; 课堂展示:1号同学、2号同学、3号同学、4号同学展示正确一次加不同的分。有解题方法的总结、创新性的归纳、得到老师的表扬加分,展示错误不加分;

组内讨论:积极参与组内讨论加分,不积极参与不加分; 完成任务:老师或组长分配的学习任务,及时完成的加分,不及时的不加分;

反馈:每有一个满分、全体优秀、全体及格给该组加不同的分;反馈后及时订正答案,并注明原因,由老师进行抽查,做的好的同学加分;

违纪: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坐姿不正、不认真听讲、吃东西、在桌下打闹、讨论时说与所学内容无关、自主学习时间呆着减分。

(三)教师评价

教师除了对展示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其他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及纪律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评价结果同合作评价一起与学生的各种评价挂钩等。

五、教师角色

组织者:严格要求小组长维护好小组合作学习的纪律、给学生明确具体的合作学习任务以及要求等,调控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

参与者:教师进行巡回指导或成为某个小组中的成员,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样不仅能让课堂气氛活跃,更能让学生在平等公平的状态下发挥自己的潜能。

引导者:各小组代表所讲解和分析的问题并非完全正确或全面,对疑难问题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和讲解,做好引桥工作,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即“规范、合作、个性、高效”。

第5篇:探究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两种有利学生增长技能、提高创新和研究能力以及与人合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大约分成情景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点拨升华--拓展延伸六个环节。

一、创设愉悦的教学情景,做好探究的铺垫,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动机。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发展的。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探究的状态,创设良好的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的积极性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自主探究,经历知识、技能发现与发展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统计观念、空间观念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观念的形成是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发展的;应用意识的培养要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这些过程目标实现的根本就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由于数学课程内容是现实的,并且过程成为了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就要求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锤炼自己的思想,逐步使自己的经验合理化。因此,需要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想法不断的反思。

三、合作交流,在接纳与批判中完善。 在课堂上,要把握合适的合作时机,积极营造和谐的合作交流的情境,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争论、倾听与反思,让他们在接纳与批判中得到提高。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每次合作的契机,在学生愤悱之时引导合作,让他们在争辩中获得启迪,获得灵感;在倾听中得到启迪;在需要帮助时,有来自伙伴的援助,让他们既准确又迅速的去完成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另外,在每个重要的环节学生具备感性知识的时候,引导他们合作探究,让他们领略他人思维的策略和方法。

质疑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让学生除了倾听别人的发言,博采众家之长的同时,也要学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对别人的意见进行批判的接受,而不是盲从。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计算0.67÷0.22=67÷22=3……1,刚开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是正确的,只有极少的学生感觉不正确,这里就引起了学生的疑问。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去探究问题的实质,找出正确的结论。

四、点拨升华,在教师的引导下建构与提高。

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者。教师在学生的探究交流中,注意观察,适时介入指导。在适当时机,教师对探究和合作的方向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与点拨,让学生体会拨云见日的感觉。总之,在恰当的实际对学生提供及时的点拨和指导,使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相统一。

五、拓展延伸,在实践中创新。 数学学习的过程,说到底,是一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探索、感受、体验、训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将未知变成已知,据已知推测未知是这种训练的自然要求和较高追求。因此,要尽可能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把学生的兴趣由课内研究引向课外研究,激发他们进入更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

教学《分米、毫米》一课后,教师可让学生实际测量自己喜欢物体的长、宽、高等。由于学生对测量有了兴趣,有的学生测量树叶的长、宽,花叶的厚度,硬币的厚度等,更有趣的是有的学生竞测量耳朵、眼毛的长度等等。教学《认识钟表》(人教版第一册)后,我指导学生为自己设计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按作息时间表起床、吃饭、上学、放学、做作业、睡觉,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教学《统计》(人教版第四册)后,我引导学生调查本班同学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制作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统计知识,并学会自我控制、自主管理。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用数学思维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体验在生活中“用数学”带来的乐趣。在不断的用中,再去发掘新问题,探索新方法。

总之,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体验、交流、分享的同时,逐步养成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第6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

要开展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互动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贯穿始终,就要给学生提供可供研究的海量信息资源。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网络环境给课程整合提供了非常好的协作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所有学生可以平等的对话,没有性别的差异,没有性格的差异,没有身份的差异,更没有传统评价标准强加在学生身上的优劣标志。所有学生按照研究课题与兴趣自然分组,充分发表见解、展示研究过程和结论。师生之间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无法跨越的鸿沟,自由平等的对话。学生研究的结论并不重要,展示的成果也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我们更看重的是学习的完整过程,他们是不是学会了学习?他们是不是不再需要我们的扶持?他们是不是将成功的在终点冲刺

值得讨论的是,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这种资源中心和协作交流平台并不一定全部是在互联网进行。从教学实际中我们注意到:互联网上的资源和平台就一定适合我们的教学么?互联网络的资源浩瀚无际,但是并非就一定可以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有用的信息,反而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给教师的备课也带来很多盲目性。另一个方面,互联网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个商业网络,所用的平台并非是为教育设计的,各种交流平台更是不便于学生们的专题交流。同时所有网站提供的免费主页空间也是没有保障,因此,如果用它来构建学生作业的评估展示平台功能是无法得到保证的。就目前网络建设和互联网现状,我认为完全可以依托局域网的高速宽带,建立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授课平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一方面由教师和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引入互联网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资源库的作用,引入资源中心的资源,同时也可以引入学校师生自己创建的信息资源。利用动态网页技术在自己的网络上开辟各种专题的信息协作平台。

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也是教师教学方法的全方位变革,要使计算机成为教师的真正工具,不要求各学科教师自己从头设计自己制作课件。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并不能要我们的学科教师都费力搞什么多媒体课件,我们只要学会拿来主义和再加工能力,如果有现成的电梯大家都不去使用,岂不是对资源的浪费?浪费了网络资源,还浪费了你自己的精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模式,网络和教育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影响一个民族的命运,影响一个团队、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而网络和教育的结合更是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强大武器。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崭新课题。

第7篇:构建“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构建“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者:孙锦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6 更新时间:2010-6-24 16:17:01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我国中小学教学大都采取“唯书”、“见成绩而不见人”的教育方式,学生一直处在知识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学生成为单纯的知识“容器”,教育成了“丢失了一半”的教育。在这种教育背景之下,中学地理教育同样陷于困境之中。同时,地理学科教学中还存在着重文轻图、重课本描述轻社会现实、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从而使地理学科的教与学和现实生活中的做与用严重脱节。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把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因而导致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从上课走进教室到下课走出教室,整堂课教师都在滔滔不绝地讲,既做导演又做演员。从课本到课本,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只是听众、观众,从黑板到笔记本,记的昏昏欲睡。教育模式陈旧、呆板。教学过程只有一个单向的机械的教,而没有令人愉悦的主动的学。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益低下。

2.教师讲解针对性不强。从课本到课本,从概念到概念,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感受,脱离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和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感。教学手段落后、贫乏,使整个课堂成为一潭死水。学生的主体作用无处发挥,能力无处培养。

科学的教学方法,应是既包括一个相对固定,兼顾教、学的模式,又能够容纳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地发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最终走入“会学”。 因此,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于是,我参加了《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学案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的课题研究,经过一年来的潜心研究与实践,我初步探索

出了一条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通过“学案导学”构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发展。

“学案导学”教学法以学案为依托,极力倡导主体(学生)先行,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

本学年我们的课题研究分成两部分,上学期以新授课为主,下学期以复习课为主。采取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写读书笔记、进行校本培训、教材疏通、学案编写、进行观摩课和听评课,通过多次“磨课”、来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取得成就:授课水平大大提高,编写学案的水平大大提高,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一)编制学案的基本思路与要求

(1)紧扣新课标

遵循“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对每章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分解和细化,旨在使教师教和学生学时既有针对性,又有整体性。对各章节的知识与方法的学习和探索,紧紧围绕双基,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技能的形成为重点,与教材紧密相连,体现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设计基本问题时,可把一个重要知识点放在不同的情景中,反复考查,使学生能深刻认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同时,要注意总结方法、规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设置有层次,有梯度,有适当的比例,这样可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依据初中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学案设计既以双基为主、层层推进、清晰自然、目标明确,又渗透新课标理念,创设基本知识自主学习及新颖问题的情景,以探究方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方法,快速掌握本节知识、方法要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倡导学生从问题开始,在对问题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提倡创造性学习。

(二)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1.创设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2.独立学习: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知识的过程。独立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3、合作交流:在学生个体独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并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4.实践运用:是把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地用现成的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运用不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更要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5.反馈矫正:学生展示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相互答疑解难,并与学生一起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纠正。

6.总结提升:在上述教学环节完成后师生一道总结、梳理当堂所学知识,归纳方法、揭示规律、总结提升。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

(一)课题研究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发生转变,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学案导学”教学方法有效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案导学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通过独立学习、梳理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所学知识作用与价值。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解答问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及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增强,学习方式由原来的“学会”变为“会学”,。通过这一年的课题研究与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课题实践使教师编写学案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改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伴随着课题研究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编写学案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师由传统的“满堂灌”即教师由重知识传授和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方式向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互动交流、重学法指导和实践应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关注学生个

体差异,教学设计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的一把尺子量学生向过程多元评价激励转变。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老师们的学习、实践与反思,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课题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相比较,实验班师生精神状态饱满、学生主动学习热情高、解题能力强、思维敏捷、考试成绩高于非实验班近13个百分点;通过地理学科的构建“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还辐射到其他学科的教学,吸引了一批其他学科优秀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扩大了研究力量。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

在相当多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主要有以下的误区:

(一)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为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公开课教学时),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导致问题过于简单(课本直接能找到答案),小组合作只是作为形式表现出来。

(二)放任自由缺乏监控

有些教师上课开始便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则退至教室的一侧耐心或者如蜻蜓点水般在各学习小组间游走。到了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时间,教师开始依次听取各组的汇报,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这样的课堂,教师是可有可无的,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处于一种缺乏监控的自由放任的状态。

(三)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其表现形式是少数人学习,多数人游离。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成为"多余人",坐在那里静听;小组汇报时,真正发言的仍是那一两个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参与合作学习的只是少数几名学生,大多数学生则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因此也是失败的小组合作学习。

(四)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学困生由于还没有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在新知识的探讨中,往往没有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而学优生由于基础较好,反应快,为了小组得分,往往不顾学困生是否已经明白,就匆匆结束小组合作学习。因此达不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五、今后研究的设想

在课题研究具体操作中,虽然我们力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但总感觉能力强的学生发展得更好,而一些学习能力低的学生的发展总是不尽如人意。针对存在的不足,我们要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因此教师如何处理好“放”与“导”的关系,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有力的帮助,如何使所有的人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是下阶段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8篇: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汉南区育才小学

张晓英

一、模式的提出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强调的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法轻学法的现象。课堂上,教师往往以知识代言人形象成了课堂的主宰,阅读教学更多的是教师的分析、讲解,其教学模式一般为“讲授——接受”。学生主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被动地学习,以听教师的讲解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主。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由于受教师影响,学生习惯于接受学习,学习方式单一被动,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来掌握知识,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学习能力普遍不强。这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极为不利的。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的实施上特别倡导建构的学习,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二、模式的界定

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它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是以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探索研究问题,从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要做到跟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宽容而不放任,严格而不束缚;更多地要器重那些敢于对知识“质疑,求异”的学生。

三、模式程序及操作程序

“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立足于“语文”,鼓励和帮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并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获取新知和发展能力的途径,让学生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自己获取知识,增长能力。“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模式概括起来基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创设情境,确定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全班交流,引领提升——课堂练习,巩固提高——课外延伸,拓展运用。

1、创设情境,确定目标。

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图画或多媒体课件再现与课文有关的情境,使学生再现表象或形成新表象,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确定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依据课文的难易程度,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研读目标。

一篇课文的知识点很多:有语文基础知识的,有思想感情的。语文阅读整体的感悟是很重要的,眉毛胡子一起抓,必然会不深入。这就要确定几个重点,根据这些重点来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这部分是传统的理解课文内容部分,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展开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期间注意内容与形式兼顾,不相脱节。

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学生开始自主学习,边读边感悟课文内容。此时教师的任务是掌握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情,尤其关注中差生的学情,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要注意发现各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做到心中有数,以明确下一步汇报交流的重点。

接下来是小组合作学习,把一般的、浅显的学习内容在组内解决。有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同时倾听别人的想法,当问题无法在组内解决时,在全班讨论交流时提出来。

3、全班交流,引领提升。

在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学生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有针对性地探究重点问题。这一过程要求全班学生参与交流,认真倾听,起到学生帮学生的作用。

此过程是整节课的重点环节,在围绕目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力求把所有自学中的问题都展现出来,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自己独立解决不了的,小组讨论解决或全班讨论解决,还解决不了的,教师通过启发引导、读悟结合,共同品析重点语句,理解重点词语,感悟作者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最后在有感情朗读中升华文章主题。这样学生在品词析句中,强化语感训练,学会读写方法,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4、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一节课的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能紧扣学习目标和教学重点的练习内容当堂进行检查。因为班级教学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检测内容应有层次性形式要多样,以基础练习为主,注意习题的层次和梯度。题型的设计以句式训练、语段仿写、拓展性阅读等等为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5、课外延伸,拓展运用。

这一环节目的是运用语文,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延读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知识的迁移,也可以是课外阅读。迁移的内容可以是读写方法,也可以是课文的语言材料,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还可以是语文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搜集、整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也可以阅读合适的课外读物,并对其中的句、段进行摘录,写写读后感等。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还可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打破学科界限,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能抓住模式的基本特点,结合课文类型与学生实际加以灵活变通,学生的探究就能获得成功。“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模式要始终贯彻“主体参与”的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创新。

第9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

阶 段 性 研 究 报 告

一、 研究背景

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

在教育部颁布实施的《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但是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往往重记忆、轻能力;重讲授、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大减弱,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性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物理教学的现状,迫切要求教师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模式,真正为学生的发展着想,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是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教育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从理论培养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法、途径、模式,还没有形成一套的完整理论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做法太少,合作探究的研究也不完善。因此,着眼于学生的 1

未来,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构建合作探究的课堂

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课堂教学选用自主、探究、互动的学习方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一是它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一套做法;二是它遵循了现

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三是它能根

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它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

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生生、师生合作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

探究等等。它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

自主发展的需要;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

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三、概念的界定

1、自主探究:指的是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开展积极

主动的探讨和研究活动,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相互研讨、提出

见解、发现规律的过程。

2、合作探究:是指由教师提供多因素、多形式、全方位的活动,

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以及学生与教学中介(教材、教法、媒体等)互动,以调动起每一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去主动地建构新

知,从而培养学习能力。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

教学模式,改变单向的师“授”生“受”的教学方式,突显学生的主

体地位,体现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师生在平等、民主、和

谐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交流与合作,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查找资料

进行论证,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概括能力、创新

能力。

五、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主要按照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以学生为

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研究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

“教”与学生的“学”,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探讨“自

主探究、合作探究”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模式。本课题研究主要内

容如下:

(1)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教学的相关理论。

(3)提高学生探究物理的兴趣研究。

(4)研究自主探究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探究能力。

(5)“合作探究”的操作方法研究。

(6)在物理教学中“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有机结合,“自主

探究、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的设计。

六、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物理教学策略的研究》自2009年9月立

项以来,课题按研究方案正常开展工作,具体研究工作如下:

1、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课题研究必须具有现实针对性。 本课

题实施初期,课题组对初、高中年级学生物理学习情况做了摸底调查。我们进行无记名问卷方式,力求客观公正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小组成

员在综合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本质问题,撰写调查分

析报告,确定下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2、认真组织研究课的开展,使课题研究始终与课堂教学效率的

提高相结合。我们每一位课题组成员都分别上了实验课,各位老师的

研究课的风格和思路都和以往有很大的改变,更多地重视培养学生的

自主能力和互动合作意识,使课堂真正成为课题研究的好阵地。结合

研究课评议,要求听课教师填写评议表和评议记录,将定性、

定量评价的意见反馈给上课教师,教师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

法和教学策略。同时每个老师所采用的办法和效果也成为我们研究

活生生的材料。

3、在研究反思中撰写教学论文。要求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

成绩即成果”的科研意识,针对在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评课讨论中的

收获,及时总结,积极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论文。一年多来,课题组

教师有数篇文章在各级各类论文评选中或各级各类杂志上获奖和发

表。

4、形成阶段成果,汇集成档;初步完成了本课题网站建立。

七、取得的阶段成果

1、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初步具有发现问题、自

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素质和探究能力,在课堂

内外,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较大的转变:(1)学生的课堂活动日

益丰富,学习兴趣逐渐浓厚,探究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2)学生

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有明显提高(3)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明显

增强,课堂评价氛围日益浓厚、和谐;(4)学生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假设、猜想、讨论、提出问题,探究、解

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氛围基本形成。(5)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课堂上,学生已习惯于根据课前预习,主动提出疑难重点的问题,分

组讨论,并和老师集中研究,乃至解决问题。

2、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在研究实

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

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在促进学生发展的

同时,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同样得到了发展。

八、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最大

区别就在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在此

过程中,教师如何处理好“放”与“导”的关系,如何为学生的学习

提供最有力的帮助,是该课题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内容。

2、小组合作有时会盲目合作,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作用。

九、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1、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加强理论学习的管理,在自

我学习和集体研究学习的基础上,互动交流,使课题研究建立在良好

的学习基础之上。组织课题组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学习其它实验学校

的成功经验。积极争取专家的指导,努力完成预定任务,达到较好的实验目标

2、召开学生座谈会,让学生说说从自身角度感受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是否有所改观。

3、进一步加强课题组成员反思意识,及时做好阶段性的经验总结,每学期每人至少撰写一篇相关论文。。

上一篇: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村官下一篇:员工的心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