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代表简历

2022-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医药代表简历

医药行业变革下医药代表及团队管理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医疗环境的不断改革,我国的药品营销工作以及整个医药行业呈现快速变革的趋势,尤其是在现代化的医改方案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医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现代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在医药行业变革下,医药行业内的医药代表及医药行业管理者应当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职业环境内开展人员以及团队管理,这样才能使医药企业在现代医疗环境的背景下不断发展。

【关键词】医药企业;药品营销;问题分析;管理方案

1 引言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医疗药品改革制度有了极大的转变,国家发布最早的4+7带量采购及到现在第三批国家集中采购的政策,这直接导致了过期的专利药包括一些原研药和仿制药的降价成为未来医药界的发展趋势。药品有了新的分类模式(仿制药、创新药),如何应对仿制药国家及各省(地市)帶量采购,延缓仿制药产品衰退期(特别是目前药品在销售仿制药品专利悬崖下降情况),创新药介绍期更快导入及成长期更陡增长是跟过去完全不一样,对销售团队如何优化、调整、转型,是人员及团队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项重大挑战,这也直接决定了未来我国的医药企业发展方向,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对这些问题的重视。

2 医药企业在改革下进行人员和团队管理时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以及团队在进行招聘和规划时没有预计到发展要求存在

带量采购颁布后,所波及的厂家数量是无法想象的,没中标的药品从市场中离开,许多医院甚至是各地药房可能会将该品种药物停售;中标的药品价格被压低,每个单品的利润看着不多,但积少成多也将是巨大数目,公司的周转也许会产生危机。由此可以推断出未来将会有大量在职人员下岗下位的局面。根据新政策的颁布,我们猜测明年可能会有更多品种的药以及城市被选入带量采购,企业为了能够降低运营成本和渠道成本,这可能会影响医药代表的在职收入,降低激励和市场营销的推广费用等。面对这种对未来的担忧,销售人员及相关人员将频繁因为产品的集采和VBP而选择新产品或者专利期内产品,也许会有部分优秀人才的流失,也会影响管理层在公司架构和职能部门设定上做一定的变动,从而导致原有的各司其职的岗位出现人员流动,“军心涣散”等导致一系列团队的管理出现问题,从而增加了职场人的管理复杂度和布局能力。

2.2 缺乏对人员和团队的教育和培训力度

在对于人员招聘方面,带量采购品种的岗位本就在招聘时畏手畏脚,很多岗位在发布招聘信息时都着重标注自己不是那一类的品种,这就为团队未来的管理埋下了隐患——人才不精。医药行业的变化相对于快销或者其他行业来说,因为种种政策、环境、体系等原因,相对保守和墨守成规,很难打破现有体制和营销模式,而现在的大部分人员专业技术并不过硬,他们只是安于现状,对于过去的成功模式比较满意,从而导致并不会随着时代政策发展进行新一轮的学习,这就导致他们无法应对延缓产品衰退期以及快速介绍期及高速成长期要求。未来的人才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塑造是需要明确定位和能够面对未来发展逐步建立起来的。人员们应该有善于发现的精神,市场敏锐度,拥抱变化的主动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呼之欲出,目的在于可以让员工在时代的潮流中捕捉重要信息,将其收集利用起来,形成灵活反应的组织,同时组织需要赋予现有业务团队一定的针对性培训及教育,包括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升,这才是重中之重,而且是组织内必须勇敢跨出去的一步。

2.3 人力资源的团队缺乏对新时期考核和个人考核相关KPI

就目前来说,大多数药品销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选择的考核方式,依旧以市场中通用的考核方式为主,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对其进行考核,虽然这种考核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得到提升,但这种考核方式过于陈旧,并不能适应未来企业生存和员工激励的目的。工作人员的优秀并不能单单靠销售绩效来评价,而应该根据应对环境变化的目标和推动员工改变动作的考核机制而设置,如渠道管理、准入等,鼓励改变行为从而运用KPI驱动行为改变人才可以分为很多种,头脑、口才、专业甚至是混合型的人才,同时也应该关注未来人才的真正核心能力是什么,哪些才是那些需要被保留激励的员工对于不同的工作人员在不同领域里所创造的价值,应该分别进行奖励,以此激励更多工作人员挖掘他们的潜能,在有限的人员中创造出无限的可能,另外,可以对给组织赋能和创造额外的企业价值的员工给予特别奖励或者岗位/项目设置,让员工有更多的能力和角色,从职业发展角度给予一定的驱动。

3 解决医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策略

3.1 做好对人力资源招聘的有效规划与落实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招聘时,需要事先做好相应的招聘制度设置。这次的带量采购是由国家发布的,它的可靠性和长久性毋庸置疑。随着各项指标的发展,大量的医药代表被雇佣的销售模式应该被取缔,因此,对于人员的招聘宁缺毋滥是个重要原则。一个团队中的成员应该各司其职,各自发挥他们的作用。例如,一个团队中需要沟通者、头脑者、领导者等角色,在人员招聘时,首先想好各种类型人才所需数目,有目的性地筛选应聘人员,这对于日后团队的管理或者发展都是有利的。最重要的就是不养闲人、不养庸人,公司毕竟是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人才挑选这一过程对于公司未来能如何发展即公司未来的发展走向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3.2 重视医药企业中人员和团队的教育培训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新医改的不断深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并且根据企业内部人员和团队的工作状况作出相应的培训与教育,而在进行教育方案的设计时,需要使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岗前培训前了解自身的岗位职责。团队中不同的位置所接受的教育培训应当是不同的。例如,头脑型的人才需要在学术方面给予指导,开设课程。总而言之,医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根据企业的状况建立一套完整的人员或团队培训体系,重塑培训的能力和体系,包括管理人员能力等都需要一定提升和针对性开设课程,另外需要加入外部环境政策,领导能力等,通过合理的管理,明确规定企业员工的培训内容和工作内容设置相应的培训时长和考核制度,这样能够使企业在进行人员或团队的培养时,有相应的制度开展管理工作,借此提高人力资源的总体素养,在员工的心理变化中可以设置一些特殊的辅导课程或者疏导,让压力下的员工能够真正从心理上安心工作,创造价值。

3.3 建立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

医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状况,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考核以及奖惩机制。在进行员工的考核时,需要尽可能多样化地进行。如上文所述,团队中的领导者是否作出正确的决策,团队是否提出了可行方案,而团队中的沟通者是否处理好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否与客户保留了未来的长久合作关系,这都是评判员工的标准。切不可单纯地将员工的业绩作为一项考核目标,当然业绩是员工在工作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进行考核体系的建设时,应当尽可能促进员工的进一步发展,而针对不同企业中不同产品组的实际情况,需要设置不同的内部考核方式,给予员工不同KPI,从过去只关注销售结果,转变为更要关注拜访过程及拜访有效性上,给予物质奖励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员工的精神奖励,这样能够对员工起到良好的激励和警醒作用。

3.4 正视团队愿景和文化建设

在特别不确定性期间,团队愿景和文化建设也非常重要,管理层要给团队特别是每一個代表信心,中高层管理可以谈公司未来产品线变化,同时给团队提出方向及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不是藏着掖着,纯画饼。作为中基层管理,要身先士卒,跟团队一起战斗在一线,团队友谊及信任是一起战斗出来的,同时对于基层管理人员,要认识团队差异性,同时利用好差异性,管理说到底就是管人性,管人性说到底就是管人的三性“赖、贪、色”等种种欲望。管理工作就是对人性的激励、引导、梳理、约束和制约。管理之所以很难,就在于每一个人的人性都不同,欲望的取向与大小也不一样。作为管理者,重要的工作是通过对欲望的引导、认识和激励抓住员工的心。而一个团队是由一群有共同目标的人组成,管理者要想使自己的团队团结一致,高效运转,就要调动起团队成员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就要让团队成员在能够培植自我激励、自我估价与自信的气氛中工作。而信心不是讲口号,而是需要给团队实实在在的干货(定方向、给方法,树标杆,影响力等方法),同时团队内部互相建立目标及竞争对手,进行良性竞争。有了共同的文化愿景后,要有明确的价值观和鼓励什么不鼓励什么的行为标准,让员工知道组织需要的是什么,从而自我认知驱动往组织需要的方向前进。

4 结语

医药行业大变革的大环境对人力管理增加了新的要求和定义,也同时培养新时代和环境下的新管理人员。在进行现代化的医药企业销售团队或个人的管理时,其重点就需要放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从人员规划入手建立完整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同时建立团队愿景和文化,这样能够使人力资源的总体管理质量得到优化,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互相竞争和互相协作的风气,使企业中每一名员工都能够在自身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使企业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能够站稳脚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方向。

【参考文献】

【1】高佳.绩效考核在生产企业薪酬管理中的价值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20(24):86-88.

【2】吴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人力资源,2020(16):18-19.

【3】刘昊.风险管理下江西A医药公司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20.

【4】霍召学.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07):89+91.

【5】李世建.白云山中一药业人力资源战略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0.

【6】杜兵.BI公司医药代表激励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7】刘萍.新医改背景下医药代表职业素养探讨[J].新商务周刊,2018(04):51.

作者:张伟明

第2篇:医药代表的救赎

新医改改变医药流通格局(之三)2009年4月新医改方案公布,根据新医改方案,取消医院药品15%加价销售的制度(“零差率”)和“三控”是这次新医改的药价管控主流思路,这将会严重影响当前医药行业盛行的底价招商行为,这两项新政策,尤其是“三控”,会让代理商很难过,生产企业会更难过

从西安火车站往北7公里就是新城区万寿路,这条路不是西安新城最繁华的一条街,很久以前因为古建筑永安万寿塔而得名。不过,与开国皇帝朱元璋次子朱爽的“秦王府”、清满的八旗教场以及西安事变旧址杨虎城公馆、黄楼均等景观相比,万寿路在西安新城的地位并不高。但今天,它不仅因是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制药企业所在地而知名于世,更因一个新名词而经常被人提及。

25年前。比利时杨森制药和美国强生联合在西安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制药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万寿路34号便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在当时只有国产药企的时代,中外合资的西安杨森的出现无疑是新新事物。2s年过去了,人们也不再评价西安杨森作为中外合资药企代表的光鲜和地位,但现在每次提及和评判“医药代表”时。就必然提到西安杨森。因为在医药行业,西安杨森是医药代表的“黄埔军校”。

“在医药行业中,西安杨森是医药代表的‘黄埔军校’,这是共识。”曾经是医药代表的张兰告诉《环球财经》。张兰是地道的西安人,25年前她只是陕西医药总公司一位普通的销售人员。合资后她成为西安杨森的员工,1988年西安杨森路线转移,她成为了第一批医药代表。“当时国内还没有医药代表这样的角色,销售人员

只是普通送货员而已。后来公司进了新药,为了讲解新药的药性,公司决定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这样才有了医药代表。”张兰说。

舶来的“黄埔军校”

作为一种职业,医药代表在中国仅有20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在美国,临床医生的新药舞日识73%来源于医药代表的讲解。医药代表不只是推销员,更是信息传递者,是产品专家。在葛兰素与史克必成合并时,曾宣称两大公司仅在美国就有医药代表7500人。但中国的医药代表却是名副其实的“舶来品”。

“改革开放前,我国制药企业的研发水平很低,各个生产厂家主要都是按照上级下达的计划来安排生产,医院和药厂的关系相对简单,那个时候根本就不需要医药代表。出现医药代表是西安杨森舶来的,当然这也和当时的环境有关。”一位医药学者告诉《环球财经》。

改革开放的春风开放了思想,也破除了计划经济体制,原先的经营观念和营销手段已经不适用了。在医药界,药品经营的丰厚利润使得众多投资者蜂拥而入。同其他行业一样,盲目的重复投资必然会带来竞争的激烈。1988年西安杨森借鉴欧美经验和方法对医药代表进行培训,以期借助医药代表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这样,医药代表就在中国诞生了,一批不安于现状的医生、药剂师、医学院校的教师开始加盟外资制药企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代专业的医药代表。他们多来自医院和专业研究机构,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背景。

最初的医药代表“学术推广”、“产品推介”是主流,他们的薪水也只是辛苦得来。专业的医药代表推动了许多特效药和自主创新药在临床的使用,也使医院与制药企业之间产生了良性互动。这是医药代表的第一阶段,一个“健康发展期”。

“当时,医药代表的职责是在医院中为医生讲解西安杨森国外引进的新药的使用方法,许多医药行业内的最新信息。都是经由医药代表传播的,后来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位医药专家说。生存法则

时至今日,人们把高药价归结到医药代表的身上,但保罗·杨森并没有错。1988年保罗·杨森把国外的医药代表制度引进中国时,或许没有想到几年后人们对医药代表的评价如此之差。90年代中期后,一些合资企业及台资港资企业在国内建厂,开始仿效外资企业,在中国建立医药代表队伍。由于竞争加剧,医药代表通过贿赂医生推广药品的现象开始出现。

曾经受人尊敬的职业开始变味,而“高提成”和“派发回扣”成了医药代表生存法则。

对于这个说法,做过7年医药代表的李梦林没有否认。李梦林现在的身份是某医药公司的销售经理,在他看来,药品进入医院的复杂过程造就了这个特殊的行业,是国内畸形的产业链中逐渐演变的结果。

李梦林毕业于一所职高,经朋友推荐,在交纳了5000元的保证金后做起了医药代表。“虽然底薪不高,但每个医药代表都不是靠工资生活的,‘提成’才是大头儿。”李梦林说。

以李梦林曾推广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品为例,医院给患者的价格是每盒3Qs元,其从商业公司的进货价应该在265元左右;商业公司从李梦林所在公司的拿货价格大约是25元,刨去10元/盒的药品出厂价,剩下来的15元就是他们营销的费用了。换言之,每盒药品里有一半的钱都留在了药品流通领域的中间环节。

高额的提成使得医药代表的任务重点放在让医生开药上。李梦林说,“其实现在很多药出厂价并不高,但卖价却高,还是因为中间环节多了,中标价的至少4成作为了提成,最高可达6成。真正赚钱的是新药,但现在很多新药其实就是改头换面的老药,打上‘合资牌’价格就翻倍。”

越贵的药越好卖,因为有利润刺激,“进价10元,卖到患者手上30多元,医生至少5元,医药代表5元,还有10元要分给护士、中标人员、医院领导等。”这条规律成了李梦林在内的所有医药代表的“准绳”。

“灰色链条”进行时

如果说高提成是医药代表的“工作”动力,那么“以药养医”的制度却给了医药代表很大的生存空间。

在业内,从出厂价到医院购买价之间的差价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灰色地带”——业内称作“药品推广费”。即药品为顺利进入医院必须贿赂主管领导及医生的费用。

“在2000年国家正式施行药品集中采购招标之前,药品出厂后经医药代表进入医院需经过18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经过加价。但是每个环节都必须打通,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完了”,分别在3家企业做过6年医药代表的王权对《环球财经》记者说。

“高回报,高产出”是医药代表的经验总结。“维护关系是必修课,只要能让医生开你的药,那么你的生意就来了。”王权说,所谓的“维护关系”就是给医生回扣。按照业内潜规则,药价的20%用于打点医生,10%用于打点医院药剂科及管理部门,其它一些环节则一次性支付几百、上千元不等。

医生开出一盒药,其能拿到的回扣大约是药价的10%~20%,某些高价药的比例会更高。王权经常送给他们一些

礼品,维持良好的关系,这样就不会因为晚进货而让药品断货了。每个月底的时候,王权还有求于药房的出纳,打印出每个医生开药的电脑单。王权就会根据这个数据给医生支付回扣。这—做法在业内称为“统方”。如果以平均50%的药价作为流通领域的中间环节的费用计算,医生的回扣一般会占到10%,某些药品可能高达20%。

“以药养医”的体制环境,迫使医院本来就要靠药品来支付医院正常开支,另一方面则是医生收入偏低,很难抵挡巨额灰色收入的进攻。长此以往。这种不正常的情形在行业内变成了一条根深蒂固的灰色利益链。

两次风暴,一种结果

随着药价虚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医药代表向医生行贿的丑闻也屡屡曝光。卫生部曾经下文。明令医院在工作时间不得接待医药代表;医药代表甚至与“号贩子”成了同一类人,在医院的活动受到限制。

200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八部委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俗称医改“十四条”,提出国家推行药品采购招标制度。此后,商业配送环节逐渐被国药等大型企业垄断,医药代表不必再与库房、电脑录入等环节交易,流程关卡有所减少。

环节减少了,医药代表只需负责打通药剂科和治疗科室的关系,这样“回扣”可以少出点。但是当时刚刚入行6个月的高欣却没有高兴起来,相反她觉得生存空间受到了抑制,生意比以前更难做了。

“实行招标后我们需要‘公关’的对象反而多了。过去是打发‘小头目’,但是招标后,由于大量管理机构的介入,招标办、卫生局、药事委员会的相关委员,全都进了需要公关的名单。”高欣告诉《环球财经》。

“医院通过招投标进去的(药品),价格肯定要比没招标进去的(药品)便宜,利润也要低,当然给医生的回扣也就要少了。所以说,同类的药,医生肯定用那个贵的。为什么?因为回扣多。”高欣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药企千辛万苦拔得头彩的中标药,但如果利润不能维持生产就自动退出医院,医药代表就要换工作。换地方还好说,只要能找到利润高的产品,医药代表的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

但所有的医药代表都认同2006年是他们的“流年”,他们普遍认为医药代表的“寒冬”来临了。

2006年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治理商业贿赂”成为重点之一,而医疗系统的反商业贿赂首当其冲。无论是医院、药店,还是药企,现有医药行业销售模式中任何一环都没有能够幸免。而作为药品两端连接者的医药代表们,更是深有体会。

刘云飞是南方某著名医药企业驻华北区的一名医药代表,主要向医院销售处方药。从2006年4月份开始,刘云飞的公司就取消了原有的业绩考核。“原来我们每月、每季度、每年都有任务指标,完不成轻则没有奖金,重则连工资都扣发甚至走人。”刘云飞说。以前,刘云飞要不停地往返于几个城市的上百家医院,而“治理商业贿赂”政策下发后,刘云飞基本都处于半休假的状态。“除了以前老单子的发货和回款,基本无事可做。”

虽然这次风暴突然来袭,但刘云飞只是个例。风头一过,医药代表的日子还是很好过,只不过是要多一份“小心”。“这次的‘风暴’影响并不很大,只是小的或者刚刚入行的医药代表感到了寒冬气息,因为医生也是不熟不做。”一位老医药代表说。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活跃在北京市的医药代表超过1万人。在行业的潜规则下,他们还继续着与医生的“地下交易”。虽然两次“风暴”对医药代表有所冲击,但这种畸形商业操作模式的根本没有被动摇。

救赎之路

2009年4月,在新医改方案公布,“以药养医”的模式将被改变。取消药品加成后,对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除了通过政府增加投入解决之外,安排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予以补偿的政策,让医药代表有了“穷途末路”之感。

根据新医改方案。将取消医院药品15%加价销售的制度(“零差率”)和“三控”是这次新医改的药价管控主流思路,这将会严重影响当前医药行业盛行的底价招商行为,这两项新政策,尤其是“三控”,会让代理商很难过,生产企业会更难过。

“新医改会直接影响到医药代表和医生的回扣收入,以后医药代表的日子不会太好过。”有十多年销售经验的北京某药厂关经理对《环球财经》记者说。

在新医改方案中,基本药物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减少中间环节,在合理确定生产环节利润水平的基础上统一制定零售价。“这意味着,中间环节的不合理利润会大大压缩,作为中间环节之一的医药代表也会大量减少。”

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医院过分依赖卖药赚取利润,导致医生开贵重药、开大处方,也滋生出医药行业种种腐败现象。·在新体制下,一方面,医生没有了开大处方的动力;另一方面,药企也减少了对医药代表的依赖。“药企的药品只要进入基本药物名录,就意味着必须在临床上使用,药企也不愿意通过医药代表搞回扣促销。”关经理说。

张希和关经理有着同样感受,在做了4年医药代表后,张希改行做生意去了。

“新医改的方案使得我们可操作空间被压缩或挤掉了,前途未卜,所以还是早做打算为好。”张希说,医药价格透明化,意味着现有行业内的潜规则将消失。

“我现在做的是健康传媒,从销售医药到为医院服务了,主要是广告开发,宣传医药。”张希告诉《环球财经》。尽管是从医药代理跨到传媒行业,但他依然没有完全脱离医药行业,

“进入这个行业这么多年了,自然有了一定的人脉关系积累,而且我发现医院这一领域的信息化还非常落后。”

同是面临危机,赵彤选择了和张希不同的路。

“现在还是医药代表,不过工作和以前不一样了,回归到了最初的状态,也算是一种‘转行’吧!”赵彤很释怀地说,“现在做得堂堂正正的,还是为医药企业服务,但是平时学的多了,商业运作少了。”

不管如何转型,张希、赵彤等医药代表们针对新医改的一个对策,都完成了“自我救赎”,但他们对新医改还是有自己的担心。

“虽然现在不做这行了,但是这一行是‘暴利’,新医改对药价的下降有一些作用,但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会不会出现一些我们现在还预料不到的新问题,这些都还难以预料。比如说,新医改出来后。国产药代理不好做了,集中采购对渠道利润的影响非常明显,但进口药受到的影响并不大,国外药企的医药代表还会继续下去。”张希说。

“以药养医”体制是医药代表的温床,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继续存在。基本药纫将在各级医院以不同比例强制使用,这叉压缩了医院用药的空间, “自费市场或将扩大,这对医药代理商

而言,未必不是利好消息。”张希进一步分析说。

“可能会进行一轮新的洗牌吧,部分实力不强的企业日子难过,但也不排除厂家继续让利于中间商。”张希说。

无论怎么说,新医改对医药代表的影响已经凸显,对医药代表功过是非的评判也将是一个长久的话题。在受到大众普遍关注的医疗改革中,医药代表的地位和救赎之路或将如何。人们只会静观或品论,而医疗改革的成效以及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药价是否合理,才是老百姓最为看重的关键。

链接

美国

美国的药品只有新药才需要医药代表去医院促销,所有的药厂在销售新药时都是这样做的。美国的管理部门对药品销售管理很严,对医药代表如何与医生交流有具体规定,医药代表要严格按照新药说明书上的内容来说,不得超越内容。

在美国,没有给医生药品回扣之说,医生是不能拿回扣的。新药推销时,医药代表先免费提供给医生新药样品,由医生再免费给病人试用。公司对医药代表的考核也不直接与药品挂钩,而是实行奖金制,销得多则拿得多。

日本

日本医药批发行业的促销功能与美国和欧洲的类型不同..长期以来.促销功能一直是日本批发行业最受客户认可的重要服务功能之一。日本药品制造企业也有自己的医药代表(MR).其基本功能与医药销售专员相似但是.医药代表仅针对大型医院。而医药销售专员的对象则是规模较小的诊所以及零售药店。

10年前,日本的医药制造企业首创了针对医药代表的资格证书评定体系 从此以后,医药代表作为一个正式职业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这套体系在应用过程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据统计,在过去的5年内,药品生产企业的医药代表人数增加了8000名。欧洲

目前,法国约有24000名药品销售代表,他们是医生的主要产品信息采源,

在法国,医药代表必须拥有特定学校的文凭证书,学生必须有2年的大学经历才能进入医药代表学校医药代表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学校一年,期间要在医药企业受训4个月。

同时,法律规定在医药代表工作期间,必须接受每年两次的产品和知识检查.一旦医药代表的专业知识水平欠缺.证书可被暂停

针对医药代表的管理,2008年,法国药品制造商协会(LEEM)的负责人LeSourd指出,制药行业认为对销售代表拜访医生的次数进行限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这种限制是不可行的,最好修改新的“医药销售代表协议”。

法国业界正在探讨如何将道德规范注入药品促销,调解传递客观的科学信息所面临的商业压力。

作者:刘艳涛

第3篇:“消失”的医药代表

如今,很多医院已不允许医药代表进入门诊办公室。

2018年,做了3年医药代表的魏萌感觉,这个行业有点干不下去了—有这想法的人不只她一个。

2015年,魏萌入职一家位于南方省会城市的外企制药公司,从事心血管疾病相关药物的推广。彼时,心血管产品在整个市场里的份额还非常可观,药企对治疗药物的投入很大,从业人员规模也相应较为庞大。在魏萌等医药代表眼中,那个阶段是心血管药物的“黄金时代”。

魏萌用3年时间将一种药物在一家医院从零开始推广开来,迎来她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但3年后,随着“4+7带量采购”政策的到来,她负责的产品被纳入到集中采购的范畴,魏萌所在的整个团队都不再被需要了。

2018年11月,《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发布,在中国11个城市,针对仿制药、过了专利期的原研药,国家试点集中采购。招标公告中会公示所需的采购量,即“带量采购”,投标过程中,药企除了要考虑价格,还要考虑能否承担起相应的产能,然后再报价及议价,价低者中标。

事实上,带量采购相当于一次规模较大的“团购”,公立医院将所需采购量上报给各试点地区的联合采购办公室,有点像“拼团”,目的就在于降低药价。

该政策带来的结果很直接。进入带量采购的药品不再需要药企向医院直接推广,药企与医院中间的沟通环节被简化;价格而不是医药代表的能力成为药品能否被采用的最重要因素,医药代表的作用从而被削弱;被纳入带量采购的药品降价幅度平均超过50%,所创造的利润大为降低,很多药企都因此调整甚至干脆取消了这类药品的产品线。

魏萌不得不重新规划职业方向—这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建立在职业晋升的目的上,而是迫于环境的不得已而为之,“这属于降维打击,直接就把你‘团灭’了,更别提职业发展了,我们只能去寻找别的机会。”

每一次相关政策变化都会给作为医疗行业中一环的医药生产和推广带来不小影响,医药代表作为其中的个体,更容易在变革的“大浪”中受到冲击,甚至如同沙粒一样被“吞没”。

2020年12月1日,《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执行,对医药代表的定义、主要工作内容都做了规定。这个在中国内地发展了20多年的职业,似乎在新的“浪头”打来时,迎来了关乎存亡的重要时刻。

1980年代末期,医药代表这个职业首次出现在中国内地。第一批聘用医药代表的药企基本都是外资。与外资公司医药代表相伴的是高收入、靈活的工作时间,以及相对透明的晋升机制,这促使很多医生离开医院稳定的工作涌入医药销售行业。

陶亮就是其中之一。1993年,陶亮从北方一所医学院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外科医院做临床医生。但工作3年后,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收入和晋升空间都十分有限—刚毕业时,陶亮的月薪是170多元,如果表现较好,一年以后能涨到300多元,但这基本已是在他那个阶段医生月薪的“天花板”。

在他同届的同事和同学中,有人更早投身医药代表行列。从他们那里,陶亮了解到,做医药代表基本工资能拿到2000元,再加上奖金,月薪达4000元左右。

与如今不同的是,因为基本都是医疗专业人才,医药代表当年具有较高的职业门槛,相应的,职业地位和口碑也较高。1990年代中期,外企对于医药代表招聘的基本门槛是大学本科,企业培养一个医药代表往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不断的考核,“当时是把我们向行业专家这个方向培养的,起码能在一个领域里和医生探讨病情、对医生有所帮助,在此基础上才是销售推广,所以这个职业还是能带来很多成就感的。”陶亮对《第一财经》杂志说,“我一直觉得自己做的事,更多是医疗服务,而不是销售。”

1996年,陶亮进入一家日资制药公司。最开始的两年,他负责在临床推广神经内科相关药物产品。当时的医药代表,每个人手里会被分配到几家重点维系的医院,即所谓的“客户”。一款药品的入院流程相较于后来更为严格,推广的手段也更为学术化。

首先,医药代表需要找到所负责药品对应科室的负责人(一般是科主任),得到负责人对药物的认可,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医药代表做大量的学术工作,例如在医院科室组织学术会议,提供足够多的文献资料作为药物疗效的参考。

医生认可后,会先提出药品入院的计划,药剂科再根据医院所需要的数量来统一招标采购,这也需要医药代表做进一步沟通,而等药物真正入院之后,医药代表还需要深入临床去观察病人使用药物的情况,对药物的改进做出反馈。

给医药代表行业带来冲击的主要政策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这家日资制药公司当时将医药代理分为两个部分。学术部会更专精于药物的学术探讨,薪资固定;陶亮所在的销售部,与薪资直接挂钩的就是销售业绩。“每个人的任务量是不一样的,会根据你所掌握的医院资源或前一年销售额每年做调整,比如头一年的任务量是500万元销售额,那么第二年就可能要求20万元的增长。”

和如今没有太大变化的是,医院和医生相对于医药代表来说仍是“甲方”一般的存在。陶亮至今记得他所接触的一个科主任,在一次早会之后因为与院长发生争执,把气出在了他的头上。不尊重的态度让他沮丧过一段时间,后来,他调整了心态,在这个主任生日的时候送了礼物,加深了关系。

20多年来,“客情”仍是医药代表维系与医院、医生关系从而更好开展药物推广的一种手段,无论是本地企业还是外企,这种手段都是常见的。在魏萌看来,如今,与医生维系关系的环节更加不容易,需要医药代表有着更强的社交能力和足够的耐心。

她曾经在一个省会城市排名前三的医院推广一款药物时,遇到不允许医药代表进入办公室的规定。魏萌只能在医生上下班出现在院门口的两分钟时间里向他们介绍药物信息,“能交流的信息非常有限,可能需要通过二十个这样的两分钟,让他知道我是谁,我要做什么,再花十个两分钟来让他熟悉自己,答应去参加某个会议,或者是跟请的某位专家做一些交流,然后再通过院外的拜访来得到他对科室情况的一些反馈及建议。”往往是在这样繁琐且重复的“苦功夫”之后,魏萌才能开始做真正的药物推广。

医药代表的推广手段通常被分为三类—带金、客情与学术推广。相对于后两者,“带金”的手段在医药代表出现的初期还被运用得较少,直到2000年前后,这个词才逐渐与医药代表如影随形。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的《医药代表营销—医药代表实务》一书显示,1990年至1996年,中国的医药品消费一直保持着年均15%至20%以上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物价上涨指数的3至5倍,也远高于GDP的同期增速。所以,1994年国家提出了“总量控制,结构调整”,1997年,医药消费增长过速的势头被有效遏制。

这是医药代表第一次受到大环境与政策的冲击。当时,各地都有大量的药企药厂,在没有民营医院和药房的情况下,药品销售的渠道只有公立医院。为了保证自己的销售业绩,很多医药代表开始采用“带金”手段。

“带金”,即按照每支/盒药给予处方及分管医生一定金额的现金回扣作为报酬。依靠这种手段,医药代表可以无需医学背景甚至医学知识就能推广药品,职业门槛由此降低,从业人员的资质也变得良莠不齐,它开始逐渐沦为一个纯销售的职业。

前期超速增长衍生出的大量药企则导致行业内出现恶性竞争。在陶亮的记忆里,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是在2000年前后,那个时候,他在那家日资药企已做了3年的医药代表,并已晋升为区域经理。在他看来,这种竞争更多是因为越来越多国产药企加入市场,一款外资药品刚生产出来,很多类似的国产药就随之出现在市场上,而价格低是它们的最大优势。“国家药监局当时批了好多产品,很难有一个标准,很多同类型的产品就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了。”

陶亮表示,也是在那段时间,很多人脱离了大的制药公司,开始以个体的形式涉入药品生产上游,他们借助“关系”,从药监局申请到一种药品的批文,随后找代工厂代工生产,这样的药品以更低的价格大量流入市场,搅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同时,这些个人承包的“药企”,往往没有大公司那么严密的制度规范,市场上不正当行为由此变得常见,这些造成了医药市场和药代行业的恶性循环。

2001年,卫生部(今卫健委)、国家计委(今发改委)第一次制定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规定医院作为集采主体,节省下的藥品开支,可以留取部分用于自身发展。然而这个“留取部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数据,所以这项政策对于当时的医院和医药代表没有产生实质性的约束作用。

在做医药代表的第七年,陶亮从日资制药公司辞职。期间,也有其他制药公司为他提供过更好的薪资待遇和晋升机会,但随着市场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陶亮认为,这个行业已出现“天花板”。他也并不想和很多同行一样自己承包一个药品,虽然这样做收入会有大幅提高,但他不认可这种行 为。

与小型药厂药企相伴出现的还有大量的经销商和代理商。已成规模的制药公司往往有完善的营销体系,有人数众多的销售队伍和分布较广的销售网络,这些都是小厂无法承担的成本部分。在小厂生产的药品流向医院的过程中,往往不止一层代理商或者经销商,每个环节为了获得一定的利润会层层加价,最后就会形成药品生产成本极低,但医院的售价却大幅上涨的情况。

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药价虚高的现实问题,“看病难看病贵”则成为医药行业多年来一直力图求解的困境。

2017年,“两票制”问世。

当年1月11日,国务院医改办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提出逐步推行“两票制”,争取到2018年在全国全面推开。

“两票制”是指在药品从药厂流通到医院的过程中,只能开两次发票: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并且每个品种的一级经销商不得超过两个。随着这个政策的执行,药品的流通环节被大大压缩。

这对于那些缺乏品牌说服力、没有能力建构自己销售终端的中小药企来说,打击几乎是致命的。这些药厂在一级经销商的流通之后,不再有大量的二级代理和经销商促销铺展市场,业务会随之减少,面临着被淘汰或被上游更大的医药企业收购的命运。陶亮身边很多个人承包药品生产的“小老板”,都在这一轮变革中被淘汰了,连带着他们的代理商和经销商。

但“两票制”对于经营规范、有完整生产营销链条的药企影响并不大。在魏萌的印象中,“两票制”更多是出现在同事们的某些讨论中,从未对她的工作产生实际影响。

事实上,正是“两票制”在全国推广的初期,魏萌入职了一家外企制药公司做心血管产品线的推广销售。她做的更多是学术型推广,“医院也都知道外企不搞‘带金’销售,尤其是在心血管这种领域,我们的患者是在很多科室都能找得到的,所以我们不依赖于仅有的几个医生。”

但这也要进一步取决于推广的药品种类。魏萌所推广的药品属于普药,它们往往是在临床上已经广泛使用或使用多年的常规药品,而在特药(指对某种疾病有特殊疗效的药物)领域,因为药品针对的可能是更特别的疾病,使用的病人也时常以个位数记,这时候,医药代表不只需要争取医院,还需要争取病人。

“我们要对医生做产品和竞品的充分比较,然后划出一大类病人,作为我们药品的适用人群。但销售特药要求医药代表去每个医生那里拿到准确的病人信息,还会和病人完整沟通收集反馈。”魏萌说。

辛一涵的第一份药代工作就是做类似特药的推广。她在2018年进入医药代表行业,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基因检测公司,负责向肿瘤患者推广公司的基因检测方式,除了与医院和医生沟通外,她还需要跟踪每个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疗 程。

在这家基因检测公司工作两年后,辛一涵跳槽到一家全球500强的外资药企。在经过严苛的应聘流程之后,辛一涵却发现这份工作与她之前想象的差距很远。领导不停更换她负责的市场,辛一涵既难理解又难完成。

对于药代来说,更换市场和产品就需要重新做一次学术上的功课,甚至需要沟通新的医院和科室,“这就等于在还没做出成绩的时候,不停重复起步的一二三步,却得不到结 果。”

产品线的频繁更换背后是新的市场动荡。这种动荡的源头就是2018年发布的“4+7带量采购”政策开始逐步在全国推行。

“帶量采购”并非一蹴而就的政策,从2016年要求在全国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并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使得一致性评价成为药品进入集采名单的门槛,到国家医疗保障局成为医疗服务和药品的“超级采购方”,医保目录收归中央,国家对于药品进医院的准入机制越来越严格。

在这样的变革中,部分药品被淘汰,不再被医院准入,部分药品进入带量采购的范畴内,不再需要医药代表这个中间环节,而是直接通过招标竞价采购—这两类药品的销售渠道和产品营销线就会被调整甚至取缔。

“带量采购”政策出来的几个月后,魏萌才逐渐意识到公司里的变动。她负责的心血管整条产品线都面临着营销团队被拆分的命运,“当时公司开始裁员,如果不愿意离开,可以选择被调去另一条还未进入‘带量采购’的产品线。”

2019年,魏萌最终选择离开这家她毕业后一直工作的公司,她认为,随着“带量采购”政策的持续推广,公司里的所有普药产品线其实都不安全,之前一直带她的地区经理也因此离职了。“跟的人都不在了,我为什么还要在那里呢?”

在美资猎头公司Kelly Services做医药行业猎头的严秋告诉《第一财经》杂志,魏萌之前所做的“心血管”这条产品线,红利期已经过去,这个板块里的医药公司想要挣钱很难。即使像勃林格殷格翰这种糖尿病、心血管类普药做得比较好的药企,如今也基本上都处于“绝地求生”的状态。

对于药企来说,“4+7”将它们置于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不中标”意味着药品将失去医院市场准入资格,产品线会面临消失的风险;“中标”则意味着产品将被“杀价”,利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同时产品线的销售团队也不再被需要。

在大药企里,很多普药销售线由此被直接撤销。今年前两个月,辉瑞的血液肿瘤、抗生素,赛诺菲的中枢神经、抗生素类药品基本上是全线裁员或竞聘上岗的状 态。

相对于普药,特药的产品线要稍微安全一些,但相关药企也在观望“带量采购”的辐射力。今年2月3日,第四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正式开标,最终中标落地结果还需要等一段时间,企业往往要等新的一批“带量采购”名单出来,才会再一次考虑招聘人才的问题。

“有些特药药企,之前招聘药代还会考虑专科生,或者普药销售出身的人,但现在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如今就是职位少、医药代表多的状态。”严秋对《第一财经》杂志说。

根据严秋观察,先前只有国内药企履历的医药代表能够跳槽到外企的人只是少数。在她看来,这是因为国内药企尤其是小型企业,销售制度并没那么严格,有很多“带金”推广的手段,这在外企几乎用不上,而随着“带量采购”政策的逐步落地,这样的形式还可能会被永久取缔。

根据医药服务应用知药客发布的《2020医药代表年度报告》,因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国家集采、按病种付费等政策,医药代表的心理压力加大,整体行业的流动性提高,并且有一部分医药代表开始选择兼职。数据显示,27.17%的医药代表存在兼职情况,3. 49%的人正在创业中,也就是说,超过3成的医药代表已不满足当一个全职代表,正在寻找新的出路。

魏萌离职后,也选择跳槽到一家制药外企,但这次她没有再做一名医药代表,而是成了一名商务经理。工作的流程事实上与医药代表差别不大,仍然需要与医院沟通联络,开展各种学术会议,但不再推广某种特定的产品,而是更注重了解政策和整个市场的框架。

在魏萌看来,这项工作才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因为集采的产品品类越来越多,企业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去和医疗机构沟通,“只做一个产品,关注几个客户,不关注外部的变动,这种人将会被淘汰,因为现在决定你产品生死的可能不是那些医生了,而是政策,一定要去适应这些环境,适应变 化。”

即使政策还未影响到辛一涵现在推广的药品,她也在未雨绸缪。她表示,未来选择市场或职业的时候,她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负责的产品进入“4+7”的概率有多大,这决定她还能在这个岗位上做多长时间。

而医药行业这些政策变化,给医药代表带来的好消息或许是,它们正促使这个职业回到最初的样子。

最明显的就是“带金”这种销售手段的逐渐边缘化,“客情”和“学术”推广则会殊途同归。在“带量采购”政策之后,药企通过医药代表直接向医院销售的药品越来越少,医药代表这个中间环节的功能或许能变得更加纯粹。当然,要彻底杜绝“带金”这样的方式,还需要一系列相关配套的措施去阶段性解决这个问题。

新出台的《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中,就扩展了“医药代表”的内涵:凡是给医疗机构人员做信息传递,学术推广,不良反应收集反馈的人员均可称为医药代表。更重要的是,它还明确规定,医药代表不能承担药品销售任务、药企也不能向医药代表分配销售任务等。

事实上在国外,医药代表需经过很多考核。比如美国的医药代表要通过国家医药代表协会申请专门的培训和考试,内容包括行业和产品知识、销售准则和技巧、药物和疾病背景知识,拿到执照后方能上岗;而入职后,公司也通常会要求从业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参加继续教育,掌握新的医疗进展。而在日本,医药代表则要通过MR认证中心培训、认证和考试,并且该认证系统还需要从业者不断学习并定时更新认证。数据显示,日本的医药代表中约1/10拥有药师资格。

由此可见,医药代表行业不会消失,它只是在“洗牌”中回归理性,而对行业价值的重新认识,是转型期里每个从业人员所必须面对和思考的。

如今,一些医药代表名片上的title已经改为“学术代表”。辛一涵就发现,很多医生现在也更倾向于用学术的方式与药企交流。辛一涵如今的工作中多了很多学术会议,以及与专家交流与病人沟通的日程,这给她带来了紧迫感,“需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这个行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了,如果不努力不前进的话,随时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作者:倪妮

第4篇:医药代表简历

姓名:

出生年月: 郭拉拉 1982年1月

1日 性别: 男 联系电话:139********学历: MBA专业: 医药EMBA

民族: 汉工作经验:八年以上

毕业学校:

住址:

电子信箱: 中国人民大学EMBAGuolala@51job.com

自我简介:

熟悉区域医药市场环境,有过5年的医药管理经验,能够带领团队出色完成任务,为人直爽,敬业爱岗,相信我们的合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求职意向:

目标职位:

目标行业:

期望薪资:

期望地区:

到岗时间:制药/生物工程面议/月 北京 待定

工作经历:

20xx—至今

销售部 商务助理负责全国商务工作,主要为全国一级商业的管理,商务活动的开展,省

区商务经理的管理等职责。

200x—200x

销售部 药品市场推广经理 负责省区的销售回款,省区人员的管理、培训和招聘,促销活动的执行,

费用的预算和管理,医院的开发和VIP医生的管理维护,07年和08年

销售回款都名列全国第一。

销售部 医药销售经理/主管

带领小区人员完成公司下达的销售回款任务,负责片区商业的维护和管

理,负责区域县级商业的产品会议推广,获得《最佳销售精英》称号。 200x—200x

200x—200x

销售部 医药销售代表负责区域终端的铺货、包装、陈列及店员客情的维护,店员小会的组织

和召开,其中新产品的铺货出色完成任务,客情关系良好。

200x—200x

北京XX生化医药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 7个月)临床推广部 临床协调员负责区域医院的开发和临床工作。

教育培训:

1997.9--2000.7

20XX--20XX

1998 /9--2001 /7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工商管理 大专2009 /8--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EMBA 医药EMBA MBA

第5篇:医药代表简历

医药代表简历范文

医药代表简历【1】

目前所在: 广州 年 龄: 21

户口所在: 广州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 高: 170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 重: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贸易:外贸助理,业务员,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药代表,餐饮/娱乐:餐厅经理

工作年限: 0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兼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面议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汕头,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服装部营业员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合同期满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观众服务部通讯联络员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合同期满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校园代理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合同期满

医药商学院团委学生会 起止年月:20XX-09 ~ 20XX-07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学习部干事及部长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 广东药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XX-07

专 业 一: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XX-09 20XX-07 广东药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英语六级 - 语言能力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电脑技能 熟悉操作office办公室软件,photoshop等软件

驾驶执照类型 C1

其他技能 推拿

详细个人自传本人性格开朗,热情。工作认真负责,在学生工作中以认真的态度,出色的工作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获得“优秀干事”“优秀组织者”,两次获得“优秀团干”的荣誉称号。本人也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曾作为广东国际文化旅游节志愿曾获得“优秀干者,天使之心脑瘫儿童捐款志愿者,更是有幸成为第16届广州亚运会残运会赛会志愿者,并两次获得“每日服务之星”,小队“微笑之星”以及中队“微笑之星”的称号。本人兴趣广泛,喜欢唱歌,获得广东药学院第七届青春飞扬校园歌手大赛亚军,喜欢辩论,也获得学院英语辩论赛优秀奖。还喜欢乒乓球,排球等运动。为了提升自身知识,我还自学市场营销,推拿,管理学,日语等知识。我坚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可到岗日期 周六日

医药代表简历【2】

姓名:简历模板 性别:女 民族:汉族 年龄:25岁

目前所在地:上海 户口所在地:安徽

婚姻状况:未婚 求职类型:医药销售 医药代表

爱好:体育运动、文艺

个人学习经历:

1995年-20XX年在新塘乡小学;

20XX年-20XX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市一中初中;

20XX年-20XX年在二中高中

20XX-20XX年在职业大学旅游学院就读酒店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心理学等专业。

所学外语专业:英语、日语、双语专业:维吾尔语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具有很强的进取精神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自我约束力强,随和、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强,反映快、爱创新。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活动策划能力,有较强的团队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处事认真负责、细心、勇于承担,对工作有毅力勇于迎接新挑战。

个人工作经历:

20XX年-20XX年高中住校期间。利用周末在超市从事雀巢咖啡、生活日用品的促销员工作。在百货商场从事服装模特展示和导购工作。

20XX年-20XX年大学实习期间。在国际大酒店、斯酒店北京分店等酒店从事前厅接待、餐饮服务员、餐饮领班、餐饮主管工作。在天缘酒店从事娱乐部经理工作。

20XX年6月-8月,大学毕业在时代商场从事美宝莲化妆品的促销导购员工作。

20XX年7月至今在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拓展部从事保险代理工作。

20XX年1月-6月在酒店从事前台接待工作。

自我评价:

做人:为人真诚、低调、随和但不乏协调,有一种天生乐观的精神面貌,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组织,并具备很强的责任感。与人为善具有良好的人脉。善于面对挑战。

做事:工作态度认真严谨,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精一行,善于沟通、协调、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对企业忠诚,自律能力较强,对现代企业团体的管理理念有较强认识并能适应。

[医药代表简历范文]

第6篇:应聘医药代表简历

Is there a place at sales representative for hospital for a person with a thorough

medicine education, experience in the business world, and an earnest desire to accept responsibility and handle challenges? If so, I believe that I can meet your need. On June 18,2002,I graduate from Chengdu college. And the I was matriculated by pharmacy specialty of Sichuan university, In 2004,I graduate from it, besides courses in 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management science in medicine and so on. I have taken speech, industrial psychology, and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to better prepare myself to work effectively with people.

AS an employee at Xi Yue Healthiness Medicament Chain Co.,Ltd. I have performed various duties as a governor in the multiple shops in the people north road. I believe that my supervisor there will tell you that I was a dependable, conscientious worker. And my job prepared me to work well with people, and my expertise was

aggrandizement in those times. In the store I have 14 persons worked together with me. And I build a wonderful infection for Xi Yue in people north road. And the saleroom has mount-up quickly too.

Besides the qualifications mentioned, I would bring to your bank a desire to succeed and a willingness to work hard. Please look over the enclosed resume, which provides more details about my background. If you think I could serve sales representative in an entry-level position, please call me. I will arrange to come in for an interview at your convenience.

Yours very truly,LI Xin1999.9-2002.3 Chengdu college applications technology of biochemistry

2002.6-2004.3 SiChuan university pharmacy specialty

2004.3-2004.4 Xi Yue Healthiness Medicament Chain Co. practice governor 2004.4-2005.1 Xi Yue Healthiness Medicament Chain Co. governorMarketing Representative and market analysis in the medicine market in Chengdu: The selection and incubation for target client:

How to communication well with the clients and fellow:

求职信

尊敬的先生,小姐:

得知你们要招聘一位医院销售代表,并且需要有医药专业知识和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经验,我觉得我的条件比较适合你们的要求,特向你们提出:医院销售代表这一职位的入职申请。

去年的2月我从四川大学药学专业毕业。在校期间我学习了药理学,药事管理学,生物化学等专业的医学知识,而我同时也涉猎了如:顾客心理学等部分心理学知识。我在当时就有愿望能在医药行业中有所作为。

同年3月我被喜悦医药健康连锁公司录取,并安排在喜悦的天竺店任实习店长,当时店长为李彩霞(现任喜悦医药健康连锁公司门店部经理)。4月我被公司提升为新店人北店店长。目的能在北门建立公司的品牌基础,与“三三大药房”,“第一药房”,“福利大药房”争夺北门地区的市场。目前门店有正式员工8名,2名驻店药师,6名厂家助销,销售额也在稳重有升。

在工作中我培养了交好的交流意识与能力,掌握了较扎实的销售技巧与能力,并有了一定的团队组织、管理能力(详细的简介可见附录的自我简介中)。 为求的更大的发展,我申请贵公司的销售代表一职,希望公司领导能认真考虑我的求职申请,同时能给我一个面试的机会,谢谢。静侯佳音! 申请人:李鑫

简历

1999.9-2002.3 就读成都学院大学应用生物化学技术专业 (全日制); 2002.6-2004.3 就读四川大学药学专业 (全日制);

2004.3-2004.4 喜悦健康医药连锁公司 实习店长 (天竺店);2004.4-2005.1 喜悦健康医药连锁公司 店长 (人北店);

接受过的培训:

⒈成都医药市场的市场分析和市场调研;

⒉目标客户的选择和培养;

⒊如何与顾客;

⒋如何体现团队精神;

能力:

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⒉ 独立的市场分析能力;

⒊良好的团队合作力;

工作态度:

⒈热情;

⒉勤奋;

⒊冷清;

⒋积极

第7篇:医药代表简历怎么写

医药代表简历怎么写比较好

医药代表的个人简历可以是表格的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现在很多网站上都有可供免费下载的简历模板,只需要按照他们的分类提示往里面添加信息就可以了,这是比较省事的形式。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来突出某方面的优势,制作出适合自己的简历。

医药代表个人简历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个人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地址、政治面貌、婚姻状况,身体状况,兴趣、爱好、性格等等;

(2)学业有关内容:就读学校、所学专业、学位、外语及计算机掌握程度等等;

(3)本人经历:入学以来的简单经历,主要是担任社会工作或加入党团等方面的情况;

(4)所获荣誉;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专项奖学金等;

(5)本人特长:如计算机、外语、驾驶、文艺体育等。

医药代表个人简历应该浓缩大学生活或研究生生活的精华部分,要写得简洁精练,切忌拖泥带水。个人简历后面,可以附上个人获奖证明,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证书的复印件,外语

四、六级证书的复印件以及驾驶执照的复印件,这些复印件能够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的印象。

写医药代表简历时要注意的问题是:

(1)首先要突出过去的成就。过去的成就是你能力的最有力的证据。详细把它们写出来,会有说服力。

(2)履历表切忌过长,应尽量浓缩在三页之内。最重要的是要有实质性的东西给用人单位看。

(3)履历表上的资料必须是客观而实在的,千万不要吹牛,因为谎话一定会被识破。要本着诚实的态度,有多少写多少。

(4)和写求职信一样,资料不要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项目与项目之间应有一定的空位相隔。

(5)不要写对申请职位无用的东西,切记。

医药代表简历只是个人能力和工作的一个反映,可以说是面试机会的敲门砖,更重要的

是接到面试后认真的了解有关单位和行业的知识,才能有备无患。

本文由:提供

第8篇:医药代表求职简历表

基本简历姓名:林先生国籍:中国无照片目前所在地:深圳民族:汉族户口所在地:汕头身材:169 cm59 kg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6 岁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人才类型:普通求职应聘职位:医药代表:医药代表、工作年限:4职称:无职称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两个星期月薪要求:3500--50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广州 广州个人工作经历:公司名称:广东某药业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8-04 ~ 2009-09公司性质:民营企业所属行业:医疗,卫生事业担任职务:OTC代表工作描述: 任职OTC代表时主要工作内容:负责药店铺货,理货,产品促销,上量,店员培训,日常拜访等工作。离职原因:公司名称:广东康裕药业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6-02 ~ 2008-01公司性质:民营企业所属行业:医疗,卫生事业担任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成熟稳重,对人热情善于交际,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对业务销售有较大的兴趣,具有一定有市场经验和管理能力和演讲能力,对于产品的销售也有着一定的能力。个人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广州海珠区 (邮编: 510000)联系电话:13611111111家庭电话:手机:QQ号码:12345678电子邮件:diyifanwen@glzy8.com个人主页:http://

第9篇: 医药代表销售主管工作简历自我评价

工作认真、踏实、承担压力;与同事很好的相处,和谐发展。时常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我,迎接新的挑战。4年来,销售额蒸蒸日上,均在以30%的速度增长。客户反映较好,关系较稳固。打算从事医药销售主管/经理工作,期待在为公司带来利益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

上一篇:幼儿园职工消防培训下一篇:最美英文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