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顶岗实习研究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教师顶岗实习对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提高教师本身的技能水平,更好地进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教师顶岗实习的意义,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与建议。对教师顶岗实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关键词高职教师顶岗实习教学技能顶岗实习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教师顶岗实习研究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顶岗实习研究论文 篇1:

国培顶岗实习对实习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

摘 要 本文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大理大学参加国培顶岗实习的2017届毕业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研究,得出提升实习生教师职业认同的三点启示。

关键词 国培 顶岗实习 教师职业认同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Training Plan Internship

on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Intern Teachers

——A case study of Dali University

WU Huij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 University, Dali, Yunnan 671003)

1 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与内涵

认同即为认可、同化。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可和同化即是职业认同。具体说,职业认同是个体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将职业的认知和行为内化,将自己的价值观与社会所赋予的职业的价值观统一起来的过程。职业认同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是克服了职业的外在性、异己感而把自己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同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内在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它所形成的职业工作的动力更具有自觉性、积极主动性。每个职业人只有从内心真正认可自己的职业,才能在工作中全身心的投入,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并将职业的价值与个人追求相联系起来(邓杰,2012)。教师职业认同是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和同化的过程,其理论基础为激励理论和自我认同理论。Flores(2006)指出:教师职业认同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要求从业者必须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体验,而这个过程受到个人、社会和认知成分的影响。杨启亮教授把教师职业境界劃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把教育看作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和规范;二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三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四是把教育当作幸福体验(刘次林,2000)。能把教师职业当成幸福体验是每位教师毕生的追求,是对教师职业高度认同的体现,也是教师职业的最高境界。

2 调查与分析

2.1 研究问题

实习是在具体的环境中将所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过程。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环节,学生的教学能力、个性品质将在实习中得到锻炼,实习也将促进他们思想道德、言行举止、仪表态度等个人品质的形成,巩固他们从事教师职业的专业思想。顶岗实习是指高校师范生通过顶岗任课的方式来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教学实践活动。

基于此,本研究以调查问卷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拟回答两个问题:(1)通过此次顶岗实习,实习生对于教师职业认同感有没有发生变化?(2)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对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学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研究将对我校树立师范方向学生的角色意识、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感提供理论支持,为提高我校师范方向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改进师范方向学生培养模式和实习模式提供客观依据。此次顶岗实习过程对于学生社会角色的转变,对他们将来顺利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也有深远的意义。

2.2 数据分析与讨论

此次国培顶岗实习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等13个专业的55名2017届毕业生(其中有两名在读硕士研究生)。男生19人,女生36人。汉族学生15人,其余为彝族、布朗族、壮族、满族等少数民族。顶岗学校为西双版纳勐腊县的幼儿园、小学及中学。

2.2.1 实习前后学生教师职业认同变化情况

因为条件所限,实习前回收48份有效问卷,实习后收到有效问卷39份。所采集数据录入IBM SPSS Statistics 20,对国培顶岗实习前后学生教师职业认同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式进行检测。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习后,学生职业认同在专业认识、专业知能、投入意愿及持续承诺四个维度上均有所提高,但没有显著变化。实习前后学生教师职业认同水平没有发生变化,一是因为职业认同是长期、渐变的心理认可和评价的过程,在较短时间内没有发生变化也属正常。二是因为实习时间较短,在短短的三个月里,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主动性和投入程度以及各个接收实习生的学校对于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同。其中专业知能维度变化最大,表明学生在为期三个月的顶岗实习中,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了提高,正好达到了教育实习对学生教学知识和能力促进的目的。从持续承诺维度看,实习前后学生对于从事教师职业的意愿变化不大,这也意味着此次国培顶岗实习在锻炼学生的同时,并没有改变学生对于将来职业选择的初衷。

表1 实习前后学生教师职业认同变化情况

2.2.2 实习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问卷中影响实习生对教师职业看法的因素有实习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大学阶段所学的教育类课程、实习前的各类教学行为以及实习后的总结反思几个方面。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得出以下实习影响因素分析(表2)。

表2 实习生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分析表

如表2所示,在顶岗实习学生职业认同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大学阶段所学的教育类课程。因此怎样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合格教师素质和条件的人、师范教育方向课程该怎样设置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排在第二位的是实习前各类教学行为的影响,如教育见习、微格教学和家教经历,这也显示出在实习之前的课程教学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教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成熟起来,为学生做好进入实习学校开始正式教学的准备,避免了“现实的震撼”(李晶鑫,2012)。实习结束后的反思与总结排在第三位,布鲁纳认为“反思是教师成长的起点”,在教师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将实践与反思相结合,以一种“在行动中反思”的方式解决问题。因此,教育方向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应当引起重视。实习中和实习后,开展总结和反思,是实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习生通过自己的反思和总结,对其职业认同产生影响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职业认同的形成。学生的实习表现在一定程上也受到实习学校教育理念、教学环境和校园文化的影响。而在此次国培顶岗实习中,本应发挥重要作用的实习指导教师排在了最后,没有起到积极影响学生实习和职业认同的作用。主要原因为:本次实习中大学指导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且与实习学生相隔几千公里,与学生的交流和指导仅限于电话、短信和微信,对学生的指导较为有限。而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被替换到高校接受培训,对于实习生的指导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在校的其他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也缺乏时效性。

3 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此次国培顶岗实习前后学生职业认同感变化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实习前后学生教师职业认同水平以及在专业认识、专业知能、投入意愿及持续承诺四个维度上均有所提高,但没有显著变化。

(2)大学阶段所学的课程和各类教育教学行为,以及实习后的总结与反思是影响实习生教师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

此次调查与分析,对树立师范生的角色意识、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改进师范专业培养模式,提高师范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有三点启示。

3.1 抓住教育实习契机,促进实习生教师职业认同

教育實习是学生由在校大学生向教师这一社会角色转变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把在校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展现出来,还要学会处理与学生、大学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学校带班教师、实习学校领导以及学生家长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关系。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与实习基地之间的沟通、实习指导教师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辅导都将对实习成败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实习学校以及各级主管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将会对实习生的角色转变及职业认同产生积极的影响。

3.2 完善师范类专业课程设置,提升学生教师职业素养

大学所学的各类课程以及各类教学行为对学生实习中的表现以及教师职业认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怎样弥补学生在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不足,作者认为可以向师范院校学习,完善师范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在大学期间应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如微格教学、优秀教师课堂观摩、同课异构教学研讨、家教和各种代课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起来。

3.3 加强实习生及学校实习组织工作的总结与反思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和活动之后进行反思是教育方向实习生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进行教学反思不仅是回顾过去,更重要的是为了指导未来的教学行为。从后续的访谈和回收的部分教学日志可以看出,顶岗实习中比较缺乏对实习生反思意识的培养和重视,实习生自身也缺乏主动反思的意识,反思的行为不够具体深入。而作为实习组织部门也应该转变观念,把实习从单一的提高教学技能上拓展到对于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不仅从思想上予以重视,还要落实到实习的各个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明确、具体的反思要求。

参考文献

[1] Flores M A D C.Contexts which shape and reshape mew teachers’ identities: A multi- perspective study[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6.22(2):219-232.

[2] 邓杰.教育实习对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以西南大学免费师范生为例[D].西南大学,2012(8).

[3] 李晶鑫.教育实习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 刘次林.教师的幸福[J].教育研究,2000(5).

[5] 张晓娟.顶岗实习中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

作者:伍惠娟

教师顶岗实习研究论文 篇2:

高职教师顶岗实习的重要性研究

摘 要 教师顶岗实习对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提高教师本身的技能水平,更好地进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教师顶岗实习的意义,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与建议。对教师顶岗实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关键词 高职教师 顶岗实习 教学 技能

顶岗实习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这就要求我们高职学校的教师也必须具有丰富的岗位知识以及技能,教师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笔者分别到重庆永川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昌元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重庆鑫富化工有限公司、重庆新华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为期4个月的顶岗实习。现就高职教师顶岗实习重要性进行阐述。

1 教师顶岗实习的重要性

1.1 实践对理论的加强

通过在企业的顶岗实习,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知识与技能的不足与优点,可以更好把理论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高职高专教师大多数是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育系统的。以前在高校所学的知识具有理论化、系统化的特点。对于高职教学并不了解,这就会导致教学与实际结合不紧密,学生掌握知识不牢固。这些教师在对应专业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使得这些教师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先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对自己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与归纳。并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得学生更快、更牢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讲述顶岗实习的一些情况,使得学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认识。

1.2 基本素养的培养实例

实习教师就要从细节抓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身份转换。在岗位实习期间自己作为一名被管理者,要求按时上下班、着装等都会有一些相应的要求。通过顶岗实习可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融入实习期间的时间观念,用现实的例子来教育学生的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如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团队合作。养成按时上下课、准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等。注重实训室教学的安全讲解,利用顶岗实习的所见所闻进行实训室的安全以及逃生知识,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接收。并对学生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出及时调整,保证实训过程无安全问题出现。

1.3 教师素养的提高作用

教师顶岗实习可以让高职教师学到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与工人师傅相互交流、探讨,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而且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使得自己的实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更加有利于今后的实训教学;从工人师傅身上学到吃苦耐劳,做事认真负责的精神。工厂的条件相比于学校要艰苦很多,教师经历过之后能够帮助自己战胜更多的艰难困苦,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也能更好地找到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以及企业对学生的需要情况。为自己今后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1.4 校企交流的平台的巩固

教师通过在企业实习,与企业的联系更紧密了,可以使更多的企业了解我们学校、了解我们的教师,了解我们的教学,从而来了解我们的学生。这样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同时也为学校以后的招生作出宣传。

2 高职教师顶岗实习的问题及建议

顶岗实习教师最开始都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但随着岗位工作的枯燥和工作时间较长,其积极性会日益减少,表现为缺岗、提前离岗以及在岗位上无所事事。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目前各化工企业生产的特点都是连续化、自动化,这样一来,高职教师刚到岗位上“摸不得,碰不得”,只能看岗位上的师傅操作,两天下来就会对实习失去兴趣,认为没有东西可学;二是高职教师认为,实习所学的知识到了真正的教学岗位上未必有用,因此产生敷衍心理。这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放下身份,认为一线工人师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始终不如自己。

顶岗实习教师没有以一个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投入实习过程,有些教师在岗位上很随意,不按时上下班,甚至经常请假,甚至装病不上班。所以学校对于顶岗实习教师的纪律管理一定要加强。

顶岗实习教师缺乏主动性和沟通能力,在学校是老师主动向学生灌输知识,在岗位上,师傅因为工作繁忙,不会主动与顶岗实习教师进行交流。结果出现两种极端:主动性和沟通能力强的教师实习效果很好,与师傅关系好,确实学到很多东西;主动性和沟通能力差的教师,玩手机,看报纸。结果什么也没学到。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做到主动积极,勤学好问。所以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应对顶岗实习教师加强教育。

顶岗实习时间上的冲突。教师顶岗实习期间有些厂正在大修、有些岗位只上夜班、有些岗位实行倒班制度。而顶岗实习教师大多是只上白班,这就使得工人师傅与教师的交流时间变少。使得顶岗实习教师不能亲身经历该岗位的采样、分析、报告处理等实际工作,使得实习效果下降。所以建议在教师的顶岗时间安排上更加符合该岗位的实际工作时间,这样更加有利于高职教师的学习与实践。

顶岗实习的高职教师不但要放下身份,把自己当成一名真正的学徒才能从顶岗实习岗位学到知识与技能;而且在回来的教学实践中还要将自己所学融入到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让高职教师充分理解顶岗实习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霞.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现状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4).

[2] 高爽.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7).

[3] 于小五,刘志忠.浅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2).

[4] 常月琴.加强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探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2).

[5] 颜绍梅.谈高职教育产教结合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14).

[6] 龚娟.浅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1).

[7] 魏毅.也谈高职院校如何深入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2).

[8] 胡凯.浅析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9] 孟霞.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之我见[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0(1).

[10] 万四平.试析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警官文苑,2007(4).

作者:彭传友 杨兵 夏兰

教师顶岗实习研究论文 篇3:

关于教师及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办法研究

摘 要 教师实践能力、学生实践训练环境等问题一直是限制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教师及学生顶岗实习角度出发,研究相关组织管理办法,以提高顶岗实习效果,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高高校实践教学水平。

关键词 顶岗实习 人员遴选 过程管理 实习考核

Key words internship; staff selection; processing management; practice assessment

1 顶岗实习及其重要意义

顶岗实习是指在基本完成理论技术学习及基础实习训练后,到专业对口的生产现场,利用本专业所学知识与技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并完成一定生产任务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一般高校顶岗实习安排在学生本科阶段的最后一年,确保学生在理论知识准备充分后进行实习,保证顶岗实习效果。

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对实习岗位工作内容的完全实践,有助于学生全面接触实际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理论有效转化为实际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①②通过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使教师深入了解企业及岗位对技能的需求,在自身充实技术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有助于其调整教学计划及授课内容,提高人才培养效果。③顶岗实习还是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手段,能有效促进校企技术共同发展。

2 国内高校顶岗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源于河北师范大学,该校每年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顶岗支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如福州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每年组织应届毕业生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活动。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机械系每年还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指定的生产实习基地或企校联盟有关机构参加暑期顶岗实践。

虽然国内高校大多开展了顶岗实习活动,但多数学校组织管理效果不理想,致使顶岗实习流于形式。④⑤目前大部分高校顶岗实习范围仅限于学生。然而,实践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应选派中青年教师进行顶岗实习,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促进本科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

有效的组织管理办法是提高实习效果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⑥且组织教师与学生同时进行顶岗实习,可以强化资源利用,方便组织管理。因此,本文以同时选派教师及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为前提,研究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办法,以达到提高顶岗实习效果的目的。

3 顶岗实习人员遴选标准

顶岗实习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对高校教育教学发展及校企间进一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遴选参加顶岗实习教师及学生时,要为长远计,严格把关,宁缺毋滥,切实选取出优秀人选。

学生遴选标准为:积极上进,思想端正,平时在校表现良好;对顶岗实习感兴趣;理论知识扎实,成绩优秀,在专业排名靠前;实践能力强,实验课成绩良好;班主任或辅导员推荐者优先考虑。

教师遴选标准为:认真负责,对顶岗实习感兴趣;有三年以上专业课授课或主持专业实验项目经验;40岁以下专任教师或实验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有工程项目经历者优先。

为保证学生顶岗实习效果,应为每名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每名校内指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跟踪指导1~10名学员,遴选标准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业课授课教师;在学院或系担任行政职务优先。

企业指导老师由学校及企业共同商定,原则上选择组织纪律强、业务能力好的优秀员工,每个企业指导老师指导1~3名学员,指导老师人数根据企业接纳人数具体情况确定。

4 顶岗实习组织与管理办法

4.1 顶岗实习前期准备

学校应提前制定详细的顶岗实习计划,并与企业商定接纳教师和学生人数、实习时间、工作岗位、教师和学生的食宿和工资待遇安排,确定顶岗实习期间的企业指导老师和校内指导教师。根据遴选标准选定参加实习的教师及学生后,学校应组织帮助师生与企业进行岗位双向选定,签订相关顶岗实习协议,并组织参加顶岗实习的教师及学生进行相关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学习,对其就实习日志等材料撰写进行培训。

顶岗实习前,企业指导老师与校内指导教师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共同制订顶岗实习工作安排、进度表等各种文件,为顶岗实习奠定良好基础。

4.2 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1)企业管理职责。企业在实习人员(参加顶岗实习的教师及学生)上岗前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实习人员的工作安全。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应担负监督管理职责,监督并协助企业指导老师认真完成指导和考核工作。

(2)实习人员要求。实习人员在工作、食宿等方面严格按照企业管理和学校要求,实施与企业员工同吃同住同劳的形式,按企业作息时间工作,不得无故缺勤,因故请假一天及以上需经学校及企业同意;按制定好的工作安排进行实习,记录每天的实习工作、遇到的问题,形成实习日记并留存备查;实习结束后针对个人实习情况、个人收获、心得体会等内容撰写实习总结报告。

(3)校内指导教师职责。加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主动与企业指导老师或相关领导沟通,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每周做好顶岗实习校内指导教师指导记录;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定期向学校通报实习情况,对违反纪律的人员,除做好其思想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工作外,与实习单位协商,提出处理意见,及时上报;指导学生撰写实习日记和总结报告,做好实习的检查、考核工作。

(4)学校职责。学校定期了解全校顶岗实习情况,做好沟通及相关保障工作。

4.3 顶岗实习考核

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实习人员工作过程的监控和考核,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考核制度,双方共同对教师及学生的顶岗实习表现进行评定。

4.3.1 学生顶岗实习考核

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要提交实习日记及实习总结,并由学校统一安排进行顶岗实习工作汇报会,了解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情况。

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成绩由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考核、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及学校答辩考核组成。企业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在企业表现进行打分;校内指导教师根据跟踪了解及检查学生实习日记情况进行打分;学校打分由答辩组教师根据学生提交材料及汇报情况给出。学生顶岗实习最终成绩=企业指导老师打分60%+校内指导教师打分25%+学校打分15%。

4.3.2 教师顶岗实习考核

教师顶岗实习结束后,要形成顶岗实习日记、实习总结和相关课程教学计划修改方案,并向学校进行汇报。

教师顶岗实习考核成绩由企业指导老师及学校共同打分,企业指导老师依据其在企业工作表现评判;学校依据教师提交实习材料及汇报情况打分。教师顶岗实习最终成绩=企业指导老师打分80%+学校打分20%。

4.4 支持与保障

权益保障方面,学校应保障参与顶岗实习教师及学生的人身安全,维护其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各项权益;企业应确保实习人员在企业期间的人身安全,不得安排其进行危险作业,不得将其作为廉价劳动力,不得无故增加其工作时间。

学校负责师生顶岗实习中的相关交通费用,为每位参加实习的师生购买人身保险,并对表现优秀的教师及学生给予适当奖励,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的年度绩效考核。

5 结束语

严谨的组织管理办法可有效提高顶岗实习实施效果,从而大大增加教师及学生顶岗实习的收获,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水平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高校应严格顶岗实习管理,加强实习过程监管,并通过合理的考核、奖励制度激励教师及学生积极认真完成顶岗实习,以达到顶岗实习实施的预期效果和人才培养的目的。

注释

① 朱小萍,袁田利.高校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创新研究与实践[J].经济师,2010(6).

② 刘学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③ 冯学花,曹殿洁,陶阿丽,戴一,孙靖,施伶俐.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之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0).

④ 杨昌勇.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0.

⑤ 胡琥,曹玉乾,张晗,张博,吴景瑞.机械类应用性本科多段式顶岗实习课程化研究与实践[J].赤子(上中旬),2015(19).

⑥ 祝登义,张纪生,陈蓓.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作者:徐鹤

上一篇:会计年终总结范文下一篇:校奖学金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