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间世生存哲学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医疗题材纪录片《人间世》于2016年6月11日在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强烈的社会关注。《人间世》通过客观纪录影像,真实地展露了医院里的人生百态,呈现出复杂紧张的医患关系,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暌别两年之后,医疗题材纪录片《人间世》在2019年的新年伊始以全新一季内容震撼回归。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庄子人间世生存哲学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庄子人间世生存哲学论文 篇1:

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之道

摘要:庄子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割据混战、政治无道的人世间,庄子以自己的生存时代为背景,创作了《人间世》。《人间世》篇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纠结的一面,其中涉及百姓和统治者的关系、臣子和君王的关系、臣子和储君的关系以及物与人的关系。基于这些困境,庄子提出了自己的处世之道,告诉人们该如何在乱世中保全自身。

关键词:《人间世》 乱世困境 处世之道

《人间世》的故事背景主要是在一个权谋征伐、政治无道、人民朝不保夕的时代。《人问世》旨在描述人际关系纷争纠结中人的处世之道,捕写了庄子所感受到的世界,以及庄子所关注的人如何在人间世保全自我的问题,也就是庄子所提倡的乱世中的处世方式。

郭象对“人间世”的注是:“与人群者,不得离人。然人间之变故,世世异宜,唯无心而不自用者,为能随变所适而不荷其累也。”①这意味着人是群居动物,不能离开人群生活,但人间总会有变故,只有那些“无心而不自用者”才能随时适应这种变化,不受其累。所谓“无心而不自用”,大意与文中提到的“心斋”“乘物以游心”相似。又,陈鼓应先生在《人间世》开篇云:“处于一个权谋狯诈的战乱时代,无辜者横遭杀戮,社会成了人吃人的陷阱,一部血淋淋的历史,惨不忍睹地暴露在眼前,庄子揭露了人间世的险恶面,而他所提供的处世之道却是无奈的。”②陈鼓应先生提到《人间世》中庄子所描写的血淋淋的惨象,但庄子同时也提供了处世之道,只是在险恶的人间世,庄子的处世之道十分无奈。但庄子并没有避而不见,而是想出了在这乱世中生存的应对之法,通过《人间世》传达给我们。

本文将从《人问世》的内容分析着手,根据庄子所描述的困境和问题,探究解决问题之法,也就是庄子所倡导的处世之道。

一、《人间世》的内容

陈鼓应先生认为《人问世》的行文可分為七节③,也就是由七个故事组成,而这七个故事又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一)颜回适卫

第一部分讲颜回要到卫国游说残暴的卫君,从而通过颜回与孔子的对话,描述与统治者相处的艰难。

卫君专断独行,“轻用其国”“轻用其民”,颜回想要前往卫国游说卫君。但这一想法很快遭到了孔子的否定,孔子认为颜回这一去势必会遭到卫君的杀害,乱世中人应该“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如果不能先保全自己,谈什么救国呢?颜回不死心又问孔子,“端而虚,勉而一”这种外貌端肃内心谦虚、勉力行事意志专一的方法可以吗?然而这种想法也遭到了孔子的否定。孔子认为卫君这种人用小德慢慢感化都不行,更何况是用大德来规劝呢。颜回又问“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是否可行,人君和我们在本性上都是属于天生。但这种说法依旧没有得到孔子的认可。孔子认为颜回的这些方法只能免罪,并不能达到感化卫君的效果,因为颜回执着于自己的成见。

颜回不知怎么做,向孔子请教:“敢问其方。”孔子告诉颜回,有了成心去做一件事,这件事往往不易办成。于是孔子提出“心斋”法,空明的心境,求得内心的虚静才是关键,这样万物都可以感化。

(二)叶公子高出使齐国

第二部分讲叶公子高将出使齐国,通过叶公子高和孔子的对话,捕述臣子与君主相处的艰难。

叶公子高接到出使齐国的任务之后,日夜担忧导致身体失调,即文中所说的“阴阳之患”;又怕任务失败遭到君主的惩罚,即“人道之患”,于是来请教孔子该如何是好。孔子告诉他“自事其心”,以自己的心为主,忘却身外之事,这样不管是好事坏事都不能影响自己的心情。叶公子高作为臣子,对于君主的命令就直接去执行而不用思虑过多。传达两困君主的话语时不要过度添加情绪导致失真,要“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

孔子接着又劝诫叶公子高,君主之所以会愤怒,是因为花言巧语措辞失当,没有必要去强求一件事情的成功,只需要顺着事情的自然发展状态踏踏实实地做,这样就可以做好,而不用担心遭受惩罚了。

(三)颜阖为卫灵公太子师

第三部分讲颜阖将成为太子的老师,通过颜阖与蘧伯玉的对话,捕述与储君相处的艰难。

颜阖将要成为卫灵公太子的老师,但是太子此人生性残暴,如果放纵他就会祸罔殃民,而如果加以管教,又会伤及自身。颜阖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向蘧伯玉请教。蘧伯玉认为小心谨慎的前提是自身要正,既要亲附他但是又不能太深;既要诱导他但是又不能太明显。最好的教育办法就是顺着他的性子,然后慢慢引导、点化,让他走上正途。

蘧伯玉举了老虎和马的例子,告诉颜阖只要顺着老虎自然的性情,老虎就会顺从于驯养他的人;而爱马的人违反了马的性情,最终导致灾祸。老虎和马的例子一正一反,用来说明要想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不是制定一套条条框框去约束他,而是引导顺达。

(四)“无用之用”几则故事

以上三则故事,分别从不同方面描写了人与人相处中的困难,针对这些困难,庄子又借故事中人物之口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前三则故事都是人与人之问的对话,后四则故事不仅有人还有自然界中的物。因后四则故事表达的是同一个中心思想,因此归为一类作内容介绍。

1.匠石之齐讲述了一个木匠看到一个硕大无比的栎树,却丝毫不为所动。他的徒弟不解,木匠告诉他说这棵树虽然巨大,但是却是一棵没有用的散木,是“不材之木”,正因如此,所以不会被人砍伐,以至于寿命如此之长。到了晚上,木匠梦见栎树告诉他说瓜果之树之所以遭到砍伐,就是因为他们才能外露,害了自己。而栎树所谓的“无所可用”才正是保全自己之法;“以无用为有用”,这才是真正的大用。

2.南伯子綦游商丘讲述南伯子綦到了商丘那个地方,看见一棵大树,却发现这棵树一无是处,明白是“不材之木”,是以得享天年,又说“嗟乎神人,以此不材”。大概神人也是这样显示自己的不材,所以寿命都比常人高。后又与宋国荆氏那个地方作对比,那里种植的柏树、桑树都中道夭折,正是因为他们显示出了自己的可用之处,所以无法享受天赋的寿命。巫祝认为白额的牛和鼻孔朝上的猪以及生痔疮的人,都不能用来祭祀,因为他们给常人造成的印象是不祥的、无用的;可是常人认为的不祥,偏偏是神人认为最吉祥、最有用的。

3.支离疏讲述了一个身体残疾的人,能够做一些小活养活自己,因为身体残疾又能逃脱政府的征兵,还能领到政府的俸禄,是以得享天年。残形者看似无所可用,但是能免于受害。

4.最后一则故事讲述楚狂接舆唱出乱世景象、处世之艰,只能求自己免于刑罚。“世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世人只知道有用之物的用处,却并不知道看似无用的东西,实则存在他真正有用的地方。 二、庄子的处世之道

《人间世》中庄子讲了七个故事,捕述了在乱世生存会遇到的各种困境,在故事末尾又分别提出了各种困境的解决办法,而这些解决办法,也就是庄子本人所倡导的处世之道。庄子教给人们的是当事情发生时,如何以一种能保全自身的方式去应对,这正是《人问世》的智慧所在。

(一)“心齋”

第一则故事,庄子借由孔子之口提出“心斋”,“虚者,心斋也”。“虚”,就是空明的心境,人要注重到自己的内心,不要想是非、情感,这与《齐物论》中提到的“莫若以明”相似,即以清明之心来观照一切。“虚”即“心斋”,使心境达到空明的状态,这是一种处世的内养功夫,教会人在乱世之中,保持心的虚静、纯然,破除名利的束扰。庄子说“虚室生白”又说“是万物之化也”。空明的心境可以生出光明来,这样万物都可以感化。

庄子还提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告诫人们要精神专一,心中虚静,破除杂念,这样之后再“以气听”,而做到“以气听”便能达到空明的心境,也就是“心斋”。“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④。“气”在这里可以解释为天地万物的元气、阴阳之气。“气”是空明的,能够容纳万物,“以气听”就能使得精神进入一个虚空忘我的状态,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空明的心境。在这个乱世中,庄子所寻求的是心灵的和平宁静,唯有达到空明的心境,才能不被名利所桎梏.保全自己的同时也能感化他人。

(二)“乘物以游心”

第二则故事中庄子提出了“乘物以游心”,认为只要顺任自然万物的变化,将心神从名利之中解放出来,也就领悟了安身立命之道。这与外篇中所说的“物物而不物于物”精神要领相同,做一件事而不被这件事所捆绑,顺着事物的自然变化就可以悠游自在。接下来庄子又说“托不得已以养中”,“养中”类似于儒家的中庸,即蓄养心中的精气;“养中”的要领就在“顺任自然”,这样做才不致给自己招来灾祸,也就解除了叶公子高所担忧的“人道之患”。

庄子认为“白事其心”可以解除“阴阳之患”,这与前面的“游心”相似,也就是要侍奉自己的内心,以心为主,这样就可以做到“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乱世之中做到宠辱不惊、关注自己的内心,自然不会导致身体失调,而能顺着自己的心走。 (三)“顺而化之”的教育方式 第三则故事,庄子通过蘧伯玉之口向人们讲述了自己的教育观。庄子认为无论是育人还是养虎或是喂马,都要顺着他们的性子制定出合适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说教育没有特定的方式,要懂得顺而化之。引导顺达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好的。

(四)以无用为有用

后四则故事中庄子向人们阐释了“无用之用”。庄子认为,散木看似不中用,却能使自己尽享天年,这正是他的大用;身体残缺的人不仅能享受天赋宿命,还能逃避政府的征兵,这也是他的大用。庄子提出“求无所可用”“以无用为大用”,这样就能不被当道者所役用,可以保全自己进而发展自己。且庄子认为这种无用在神人看来实则为大祥,“此乃神人之大祥也”。这正是神人与众不同之处,他们所以为的不祥和常人所以为的不同,神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庄子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看到世人看不到的一面,“世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世人只知道展现才华是有用的,却不了解有的时候看似无用才是真正的有用。庄子的处世之道是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的无奈,“无用”往往是在乱世保全自己的最好障眼法,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大用。

三、结语

庄子并不是一个消极避世的人,《人间世》中他所关注的仍是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人问社会。他所倡导的不是消极逃避,而是怎样更好地生存下去,并且用他智慧的目光发现了一种独特的处世方式。⑤所以《人间世》中庄子所主张的处世之道并不是消极避世,是他自己对于这乱世的感受而主张的独特却又无奈之法。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1页。

②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6页,106页。

④何善周:《(庄子)研究》,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84页。

⑤薛冬梅:《人生困境及其解决——以(庄子·人间世)为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参考文献:

[1]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何善周《庄子》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储昭华,赵志坚.“心斋何为”——《人间世》的政治哲学意蕴[J].浙江学刊,2014(1).

[5]梁保建.《人间世》与庄子的乱世生存哲学[J].南都学坛,2014(3).

[6]杨毅.《庄子·人间世》处世哲学的现代意义[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3(2).

[7]薛冬梅.人生困境及其解决——以《庄子·人间世》为中心[D].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赵诺亚.庄子“在世”思想研究——以《人间世》《养生主》为中心[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9]陈曦.《人间世》研究[D].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作者:宋芮

庄子人间世生存哲学论文 篇2:

《人间世》第二季的纪实手法与人文植根解读

摘  要:医疗题材纪录片《人间世》于2016年6月11日在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强烈的社会关注。《人间世》通过客观纪录影像,真实地展露了医院里的人生百态,呈现出复杂紧张的医患关系,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暌别两年之后,医疗题材纪录片《人间世》在2019年的新年伊始以全新一季内容震撼回归。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共同策划下,由50位工作人员组成的纪录片摄制团队主要将镜头对准医院这个集聚社会矛盾的场所,历时两年的蹲守拍摄,将当下中国医疗行业的真实世态展现在观众面前,《人间世》第二季的成功得益于它的纪实手法和人文植根。

关键词:医疗;《人间世》;第二季;纪实;人文

《人间世》第二季缘何能够再次成功吸引受众的眼球、延续第一季的热度?《人间世》第二季从骨肿瘤、尘肺病到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病,从儿科医生、女性生育到医生培养、医患关系,11位导演,9个摄制组,用镜头记录了发生在这些名词背后的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中国人在面对疾病时最真实的想法和态度,同时映衬出医生在面对底层问题时的症结。重点展示了在面对疾病时,人性社会所共同凝聚的力量及其不足。该纪录片的播出,不仅满足了受众对医疗行业相关信息的好奇,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情感需求,在获得了极高评价的同时,也引起了网友极大的反响。本文拟从纪实手法与人文植根两个方面对其创作进行解读。

一、沉浸式拍摄:坚守客观与真实

《人间世》第二季寻找全新选题角度进行深入拍摄,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客观与真实,摄制团队坚持采用“沉浸式拍摄”进行创作:长时间蹲点拍摄,融入拍摄对象的生存环境,全方位观察记录真实人物发生在医疗行业的真实故事。摄制团队在正视事实的同时,试图通过纪实元素为观众创造视觉“痛感”[1]。在短短10集中,记录的主体涵盖了骨肿瘤患儿、高危产妇、尘肺病人、医患关系案例、患乳腺癌晚期的大学青年教师、精神病患者、儿科医生等;题材聚焦社会热点话题,拍摄地点也不再局限于医院,而是深入到田间地头、患者家庭。摄制团队不仅试图反映医院里存在的问题,也想呈现更多患者背后的故事,从医院这一视角反观人性、社会。从医患到医学与社会,从选题上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影响愈发深远。

“沉浸式拍摄”的纪实手法使得摄影机器和摄制团队工作人员对这个世界以及被拍摄者时刻保持一种敬畏的观察态度。《人间世》第二季在拍摄时延续第一季的拍摄原则,没有既定的提纲或剧本。在正式拍摄之前,摄制团队花费了半年的时间努力沉浸到被拍摄对象的生存环境当中,像实习医生一样在医院里与医生和病患相处,提前了解熟悉他们的生活工作习惯,学习相关的医疗专业知识。通过观察与揣摩,吃透人物性格,拉近与被拍摄对象的心理距离,从而把握事物发展的脉络,拓展艺术创造的空间,在之后的现场拍摄过程中更加大胆自信。在第2集《生日》正式开拍前,编导李闻跟着医院里一个科室的主任先上了一个月的班,学习了解相关医学知识;在第3集《呼吸》的拍摄过程中,编导朱尔雷和他的团队在医院蹲守了234天,拍摄了18名肺移植患者,过年过节都没有回家。

《人间世》第二季的10集内容每一集都设置了不同的导演。总导演范士广和秦博两人对10集内容进行分工,每个人负责5集内容的把控。总导演范士广在接受采访时提道:“因为我们相信每个导演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一定是不一样的,想法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不希望10集片子都按照一个基调一个人的想法来做,所以才找了大概10个导演,一起来完成这个非常不容易的工作,《人间世》第二季的拍摄整个拖了大概有两年的时间,非常的不容易,团队人员都非常的辛苦,整整两年的时间很多的创作人员都是在医院度过的,甚至有的人几乎就把家搬在了医院,非常体谅团队中编导和摄像的不容易。”在栏目化生产的重压之下,摄制团队凭借对“沉浸式拍摄”的理解与坚持,历经两年时间完成的《人间世》第二季,凸显了难能可贵的“直接电影”精神。

创作者自觉地靠近并近距离地接触被拍摄对象,将镜头聚焦到一个个普通具体的人身上,沉浸到其所生存的环境中去,进行长时间的体验和思考,将个人的思维程度和工作态度融入到纪实拍摄中。第6集《笼中鸟》为了揭秘精神病患者的生存状况,为了真正零距离接触精神病患者并真实了解病患们的身心感受,剧组深入医院208天,与病人共吃穿、同生活,在拉近与病患距离的同时,也拉近了这些病患与社会的距离。医生沉重的职业压力、紧张的从业环境,医学的局限性、病患的痛苦、病患家属的复杂情绪、冰冷的手术器具、血淋淋的人体器官内脏等医院中的一点一滴都被赤裸裸地展示出来,使得观众对中国的医疗现状有了更加具体清晰的认知。每一集内容呈现的都是真人实事、真情实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耐心的观察与精心的分析,挑选出极具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用冷静的镜头向观众传达自己对生命以及社会的独特感悟,使观众重新审视思考医患关系现状。

“沉浸式拍摄”的纪实手法彰显了《人间世》第二季对纪录片创作的内核——客观与真实的坚守。此种打入医院这个社会矛盾集聚场所内部进行拍摄的纪录片作品,用纪录影像向观众零距离地展现了手术室中医生为病患做手术的紧张情形,生动地揭开了手术台和医生在公众面前的神秘面纱。经过深入挖掘每个鲜活生命背后的故事,深刻反映了医生、病患、媒介三者之间的关系现状,对于缓和当下医患、医媒之间日趋紧张的关系,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人文关怀:温情叙事的力量

(一)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平凡具体的人

《人间世》第二季在拍摄过程中,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着眼于人的生存状况,充分尊重被拍摄对象的隐私及感受。第1集《烟花》的拍摄主体是一群骨肿瘤患儿,通过13岁的骨癌患者杜可萌之口讲述属于骨肿瘤患儿群体的故事,不僅增强了纪录片中人物的情感表达,也更能引起观众对骨肿瘤这一病种的关注。片中大胆使用梦境的形式展现一群骨肿瘤患儿在医生与亲人的帮助下,一同用力击碎印着CANCER(癌症)的冰块,这一梦境真实地反映了孩子们对不治之症的勇敢反抗精神以及在他们的艰难岁月中医生与亲人给予的陪伴支持。在上海的骨肿瘤病房中,命运对孩子们的残酷,以及孩子们的童真和成长通过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创作形式被真实生动地记录下来。此集纪录片的名字叫《烟花》,以烟花隐喻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但同时也都是绚烂多彩的,各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也正是因为长时间的跟踪拍摄,摄制组发现在疾病的摧残中成长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孩子的父母。因为孩子生病,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终于意识到孩子的童年需要陪伴;因为孩子生病,感情不和的父母终于选择携手并进;因为孩子生病,父母终于意识到家庭与亲情的珍贵。

第2集《生日》以医院妇产科为主要拍摄地点,将镜头聚焦中国女性生育问题,透过妇产科折射当下的社会问题,展现时代的关切与温暖[2]。这集内容通过三个故事呈现了一名母亲在迎接新生命时所承受的压力;一个家庭的经济压力、生活压力对新生命的影响;落后的传统和封建思想对女性生育权力的压迫与偏见。跟随着《生日》客观冷静的纪实影像,我们窥见了中国女性生产的真实过程,震撼于其中的悲喜交集。

在第6集《笼中鸟》的拍摄过程中,摄制团队在三个月内走访了近200家精神病患家庭,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最终找到了30家同意出镜拍摄。出于对精神病患者隐私的保护,本集纪录片在播出之前对画面中出现的多位患者的面部进行了马赛克处理。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创作团队对每一个具体的人的内心世界的充分关注,尊重被拍摄对象的切身感受,凸显了对精神病患者的理解与关怀。这一集里通过对数位精神病患者的深入采访,将真实采访内容贯穿于整集叙事之中,让观众真切了解到这些在别人眼中的不正常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在采访中,他们平静而细腻地畅谈生活、理想、人生的意义,有些观点不仅正面积极而且哲理深刻。仅从采访内容呈现来看,这些精神病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不正常,反而正常到违背了我们的常规认知。在公众的眼里,精神病院可能是常人无法触及的、社会阴暗的一角,就如同大多数影视作品对精神病院的描述那样充斥着压抑和暴力,精神病院里的每一位精神病人都应该是不正常的、癫狂无理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应该是强悍无情的。然而,我们的想象就是真实的吗?现如今,大量影视作品中精神病患者的形象被塑造得愈发极端,精神病患群体的真实形象无法得到客观真实的呈现,从而导致公众对这一群体产生认知偏差与刻板印象,精神病患者的真实生活情景难觅。与其他类型的媒介文本相比,《人间世》第二季第6集《笼中鸟》站在更加客观的立场上来记录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与精神病患者的真实生活,通过对精神病患者们面对面的深入采访,心与心之间零距离的平等交流,凸显了对精神病患者这一社会边缘群体的充分重视与尊重。

(二)人性之光:照亮每一条对抗病魔的路

《人间世》这个标题源于《庄子·人间世》,可以理解为人间之事的世世变异,也可以理解为人间社会的各有所宜[3]。《庄子·人间世》的核心内容在于论述人生态度与处世哲学,导演将这部纪录片命名为《人间世》,不仅是希望透过医院这一社会矛盾集聚的场所,管窥整个社会人间世态,更希望受众能够理解其中内蕴的生命感悟与人性之光,抚慰受众的心灵。在《人间世》第二季的10集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涉及乐观积极对抗疾病、公民器官捐赠等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一面。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在第1集《烟花》中,一群骨肿瘤患儿面对不治之症的顽强反抗精神让人心酸,本该天真烂漫的童年被疾病的痛苦与折磨充斥,这些病房里饱受病痛摧残的花朵反倒总是表现出让人难以置信的懂事与成熟。王思蓉的母亲在女儿的病急剧恶化的糟糕情况下,见到为孩子看病筹钱而乞讨的路人,尽管觉得这可能是一个骗局,但还是遵从内心的善良向同病相怜的家庭伸出了援手。蔡炫安因为双肺肿瘤持续恶化最终失去了幼小的生命,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背着书包去学校上学成了他的临终遗愿。悲痛欲绝的父母颤抖着签署了器官捐赠同意书,通过捐赠眼角膜帮助他人重见光明的方式延续了蔡炫安的生命。第5集《抗癌之路》中身患乳腺癌晚期的大学青年教师闫宏微用自己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直面病魔,憔悴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的她感动了无数观众。在治疗期间,闫宏微与丈夫还去了美国、香港求医问药,她乐观地盼望着奇迹,但最终奇迹并没有发生,这名和癌细胞“对话”的女博士走了,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19年3月18日。第7集《往事只能回味》通过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们记忆的追溯,走进他们丰富、细腻、宽广的内心世界,呼吁社会认识阿尔茨海默病,关爱年迈的父母。第8集《儿科医生》则让人们见识了儿科医生的忙碌与困惑,希望外界能够给予这一群体更多的关注。第9集《浪潮》记录了两代医生对职业的热爱与担当,見证了他们的光荣与成长。镜头记录下来的“人间世”无处不在的人性之光,不仅照亮了病人们对抗病魔的艰难路途,还体现了对受众精神情感的关注,对生命的温情关怀。

三、结语

无论是幸运还是不幸,《人间世》第二季的摄制团队从不忌讳直面病患的死亡,也不避谈医疗的局限,而是着眼于生命关怀,用真实的影像与鲜活的故事触动人心。通过冷静的镜头进行换位思考,凭借温情的叙事进行善意表达,客观地纪录影像,真实地展露出医院里的人生百态,呈现出复杂紧张的医患关系,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努力在医生与患者之间保持平衡中立的态度,不偏袒、不倾斜,在真实记录疾病与生死的同时,试图帮助社会重塑医患关系。诚如总导演范士广在本季纪录片收官之际接受“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采访时所表示的那样:“现在这个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非常的快,但是我们相信生老病死一定是人类永恒的不变的一个主题,而且我们也能够通过医院这么一个小的窗口,能够观察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变化,能够体察到我们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以医院这一生死交汇的重要现场为切入点,《人间世》第二季向外辐射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值得所有人关注与深思。

参考文献:

[1]罗锋,邬乔.题材突破与叙事超越——医疗纪录片《人间世》的方法论与审美观分析[J].中国电视,2017(5):24-28.

[2]吴莉莉.观察模式下的多维叙事——解析纪录片《生门》的创作模式与多元主题[J].中国电视,2018(10):76-80.

[3]庄子.庄子[M].任志红,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11:36.

作者简介:黄诗佳,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编导与制作。

实习编辑:甄苗苗

作者:黄诗佳

庄子人间世生存哲学论文 篇3:

楚狂之歌

【摘要】  接舆 是春秋时楚国的一位狂人,也是一位隐士。“楚狂之歌”的记载最早见于《论语·微子》篇,《庄子·人间世》篇中的内容使之更加丰富。从故事内容、叙述方式、关键字词等角度对《论语》和《庄子》中的不同吟唱做了探析,并探讨了孔子对接舆可能的态度及接舆在《庄子》全书中的形象和作用。

【关键词】  楚狂之歌 接舆 《论语》 《庄子》

一、楚狂其人

接舆是楚国隐士,言行怪诞,异于常人,本命陆通,字接舆,又被称为楚狂接舆。他是陆终的后代,与楚国王族同出一脉。楚王闻接舆贤名,曾派使者带着黄金和车马请他出仕,为其所拒。接舆曾居于方城,晚年隐居峨眉山。《论语》《庄子》《战国策》《荀子》等诸多先秦文献都有对接舆的记载,记载内容涉及他生活中的多个方面。

二、《论语》与《庄子》中记载的内容

《论语》中对于接舆最早的记载见于《论语·微子》篇:“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其大意大致为: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道:“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不能挽回,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都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和他交谈。接舆赶快走开了,孔子无法和他交谈。

另一部经典文献《庄子》中也有对这一情节的记载,内容更具体而丰富,《庄子·人间世》篇中记:“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郤曲,无伤吾足。’”

孔子去楚国,楚国的狂人接舆来到孔子门前说:“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未来的事情不可期待,过往的事情无法追回。天下得到了治理,圣人便成就了事业;天下没有得到治理,圣人也只能顺应趋势苟且生存。当今这个时代,仅只能免遭刑辱。幸福比羽毛还轻,而不知道怎么获得。祸患比大地还重大,而不知道怎么回避。算了吧,算了吧,不要给人强加你的德行!危险啊,危险啊,人为地划出一条道路让人们去遵循。遍地的荆棘啊,不要妨碍我的行走。弯弯曲曲的道路啊,请不要伤害我的双脚。”

三、比较《论语》与《庄子》中记载的不同

(一)故事内容

与《庄子·人间世》所记载的内容相对比,《论语·微子》篇中的内容虽字数偏少,但故事的完整度高。依次交代了故事的发端、接舆所歌的内容、孔子的反应和接舆的应对方式,是一个有始有终的完整故事。而《庄子·人间世》中的记载字数更多,内容更丰富,语言更具表现力,但情节较为简单,没有交代接舆发表议论后孔子的反应,可看作对《论语》中歌辞部分的扩写。

(二)叙述方式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语录体著作,《论语·微子》篇中较为简洁地记载了楚狂接舆劝说孔子不要热衷于政治的事件,直接刻画了接舆的隐士形象,较为隐晦地发表了对孔子的评价。与《庄子·人间世》所记载的内容相比,缺少了大胆想象和夸张的语言,缺少了一些浪漫主义气息,更加平实客观地反映人物的言行。

《庄子》一书善于运用自由奇诡的想象和灵活多变的语言,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福轻乎羽”和“祸重乎地”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乱世中人们对于幸福和灾祸的理解。“已乎已乎”和“殆乎殆乎”运用反复的手法表达了庄子内心強烈的渴望。孔子为人们划定三纲五常和伦理道德,而庄子非常贴切地将它们比作“画地而趋”。“孔子适楚”这部分在叙述方式上的主要特征就是语言自由浪漫,比喻新奇贴切。

(三)关键字词

《论语·微子》篇中用“歌”字来引出接舆所说内容,说明接舆所说是吟唱的内容。而《庄子·人间世》中用“曰”代替了“歌”字,虽然接舆的叙述方式发生了变化,但由于成书年更早的《论语》用了“歌”字且两本书中记载的内容相似,所以也将《庄子》重接舆所说的内容理解为吟唱,也是“楚狂之歌”。

两本书的“楚狂之歌”的另一个在表达上的不同是,《论语》中记载的是“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而《庄子》中记载的是“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二者对于未来的态度仅有一字之差,却在意义上有巨大差别。《论语》里的“犹可”二字说明仍可改变未来的积极心态,这也是接舆对孔子的期待,希望孔子可以改变过去入仕做官的想法。而《庄子》里的《不可》直接明确地说明了未来有没有改变的可能,表现了接舆对孔子的无奈和失望,认为孔子周游列国、积极入仕的心态无法改变,接舆作为一个隐士不再对孔子抱有期待。庄子借接舆之口表达了对于孔子一心入仕做官、不听从劝告、分不清祸福的失望和不满之情,也体现了庄子远离政治纷争、渴望逍遥自由的处世哲学。从另一个层面理解,庄子通过孔子当下的表现对未来世界给出了“不可”这样明确的判断,说明庄子对现世世界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有果断而充满无力感的无奈之情。庄子认为人的过去和未来都具有不确定性,是难以依赖的,人的价值与意义应体现在当下,短暂的生命不能寄托未来的梦想,这也是庄子生命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论语·微子》“楚狂之歌”中的孔子

在《论语·微子》篇中,孔子虽出现在故事中,却没有得到表达自己的机会,仅从这个故事中无法得知孔子对于接舆的态度即孔子对于隐士的态度,但可以从《论语·微子》篇中其他地方寻找答案。

《论语·微子》篇开篇写道:“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微子见纣治国无道而离开,箕子劝谏不听,因以为奴,比干强谏被杀,三人行虽不同,但都希望国君正确治国理政、安乱宁民,他们都存仁爱之心,故都被孔子称为仁人。接舆与微子同样是在天下无道之时选择隐退以求保全自身,所以在孔子眼中,接舆无疑也是位贤人了,对接舆的处世方法也不加否认。可见,孔子与隐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敌对的,孔子认同他们,但他有自己的追求和行为准则,在处世上与隐者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论语》中孔子仕与隐的矛盾是一个重要问题。《论语·卫灵公》篇中有:“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佐证了失去性命可以为仁。“仁”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仁不在于行为上的离开还是被杀,而在于行为的动机。孔子与隐士的关系不是完全敌对的,孔子尊重他们的选择,并认可他们归隐前忧虑国家的责任心。在入仕与归隐中可以任选其一,关键是本心和出发点是否心系国家和君主。

(五)《庄子》全书中的接舆

接舆在《庄子》全书中一共出现了三次,除了《庄子·人间世》篇外,《庄子·逍遥游》篇和《庄子·应帝王》篇也有关于接舆的记载。下文这两处记载的具体内容。

《庄子·逍遥游》篇记载:“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於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謂何哉?’曰:‘藐姑射之山,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吾是以狂而不信也。’”

《庄子·应帝王》中记载了接舆与肩吾的对话:“肩吾见狂接舆。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女?’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狂接舆曰:‘是欺德也。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蚉负山也。夫圣人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且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知!’”

接舆在《庄子》中三次出现的形象都与他狂士的身份相符合,性格狂傲不羁,言语狂傲激烈。《庄子·逍遥游》篇讲述了接舆言神人之事,肩吾评价接舆时认为他口出狂言、大而无当。《庄子·人间世》篇叙述了接舆歌而过孔子之事,接舆的言论激烈地抨击了社会现实,强烈表达了愤世嫉俗之感。《庄子·应帝王》篇记载了接舆与肩吾探讨何为“圣人之治”,否定了出法以制人的主张,并认为人在恰当的时候应学会避害。

同时,接舆也是一位希望远离世事的隐士。《庄子·逍遥游》中接舆说神人“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反映了他向往神人逍遥自由、无所拘束的思想。接舆过孔子之门时对孔子渴望出仕而不听劝告感到惋惜,同时激烈抨击社会现实,这反映了接舆对当时社会的反感和厌恶,渴望做名隐士。《庄子·应帝王》中接舆的语言反映了他躲避乱世、远离灾害的思想。

接舆的形象就是庄子思想的具象体现。庄子通过接舆表达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精神上追求神人般超脱自由,无拘无束,归隐自保。庄子在与纷乱的世界做出抗争后无奈选择了归隐,选择了精神的清净自由,选择了追求当下生活的宁静自在。正如接舆是激烈的狂士与宁静的隐士的结合体一样吸收,庄子的内心也充满着矛盾性和复杂性,他牵挂于战乱连绵、纷繁复杂的社会,也希望自己能全身而退,精神逍遥自由。这是庄子的无奈,也是庄子抗争的智慧。

四、小结

《论语》与《庄子》在对于“楚狂之歌”的记载上有不同之处,体现在故事内容、叙述方式、关键字词等多方面,这些不同与全书的整体风格有关,也反映了孔子和庄子的独特思想智慧。儒家主张心忧天下,积极入仕,他们在乱世中坚持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但在天下礼崩乐坏的局面之下,也对隐士采取尊重的态度,赞扬、认同隐者的品质。道家提倡在无道的乱世中隐退,追求精神的自由和逍遥,以一种超脱于尘世、俯视的视角来认识世界,这说明道家清楚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传达出的情感偏向于悲愤和无奈。《论语》和《庄子》是都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藏,值得后人不断学习,反复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先谦.庄子集解[M].中华书局,2012.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2012.

作者:王娅晴

上一篇:新思维教学高中数学论文下一篇:五年级教学总结(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