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幼儿教育ppt

2022-05-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卡通幼儿教育ppt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PPT的应用分析

摘 要 针对目前幼儿园绘本教学中PPT的应用,首先分析绘本教学和PPT的内涵,然后分析幼儿园绘本教学对PPT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对于幼儿绘本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幼儿园;绘本教学;PPT

所谓绘本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堂这样一个媒介来呈现出绘本素材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绘本教学,使得学生和教师能共同学习和欣赏,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一种活灵活现的形象,以便于促进学生对事物的理解。随着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PPT逐渐融入课堂之中,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也将PPT融入其中,形成一种典型的PPT绘本教学,其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1 绘本教学和PPT内涵分析

首先,从绘本教学的形式来说,绘本教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字母绘本、数字绘本、故事绘本、游戏绘本等,这些绘本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常见的国画绘本,其通过国画的手法体现出绘本独有的韵味。同时,一些绘本还融入了中国古典文化,体现出古典之美。再如水粉绘本、速写绘本、铅笔绘本、手指画绘本等,这些绘本可以借助于或平面、或立体的效果呈现出来,体现出绘本本身的活灵活现。

其次,从PPT教学角度来说,PPT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与现代化技术结合起来,引进了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从目前来说,PPT有着其独有的优势。1)PPT是一种灵活性的教学模式。在PPT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不同媒体的结合来呈现图片,以不同的出现和退出形式来予以呈现。2)PPT教学所能够承载的信息量相对较大,同时也使得信息的保存工作较为容易。教师可以通过移动硬盘和电脑等载体保存信息。3)PPT教学模式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传播,使得优秀的教学资源能够在不同的平台中传播和使用,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PPT更好地促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2 幼儿园绘本教学对PPT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教学目标联系不紧密 在应用PPT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的体现时刻不能脱离其中,无论是采用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工具,都要将教学目标置于首位,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在一些幼儿园绘本教学运用PPT的过程中,恰恰忽视了教学目标。比如一个较为常见的游戏——小鸭子找朋友,通过小鸭子找朋友的游戏,能够帮助孩子们知道友谊的难得可贵,和朋友们一起玩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那么,一些幼教在对这个故事进行绘本教学的过程中,通过PPT呈现出来的时候,就忽视了帮助孩子们建立互相的友谊、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反而使得整个课堂就像看一部动画片,没有切实地体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把握存在问题 对于小孩子来说,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十分短暂,尤其是在课堂中,他们能够认真听讲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教师对绘本教学时间的掌握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在一些幼儿园中,教师在课堂中大多数占用大部分的时间进行绘本教学,且绘本教学还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和准备时间。比如在进行绘本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通过PPT呈现出来,那么不断进行切换则很容易打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浪费不少学生自主的时间。因此,教学过程把握的不科学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利于绘本教学运用PPT的效果呈现。

基础设施问题 一般来说,进行PPT教学需要一定的媒体设备支持,随着幼儿园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媒体设备也随之得到完善,但是在一些相对偏远或者是农村地区的幼儿园,这种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还有待提升。比如在许多农村幼儿园中仅仅有一到两台投影仪和电脑,甚至于一些幼儿园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多媒体设施,这对于幼儿园绘本教学产生不利影响,甚或无从谈及PPT教学。

教师对绘本教学和PPT的融合能力有待提升 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师对于绘本教学的掌握和对PPT教学的驾驭是提升绘本教学质量的关键。一些教师没有对PPT教学形成正确的认知,在PPT功能的掌握上没有完备,甚至有些教师对于PPT的制作还不熟悉,不能完整地操作PPT教学过程。教师能力和认知的局限性限制了PPT教学的开展。

3 优化幼儿绘本教学中PPT应用的措施分析

根据以上幼儿园现阶段绘本教学对PPT的应用,要想更好地提升PPT教学的效率,呈现出绘本教学的教学效果,必须集中精力对PPT教学和绘本教学之间的结合进行分析,完善现阶段教师、学校、学生、基础设施等不同方面的不足,从多元化的角度来优化绘本教学,优化PPT教学的教学效果。

建立健全教学目标 对于幼儿园教学来说,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认知事物,了解事物的多样性,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自立、自强、互相帮助等品性。因此,在教学目标上要有针对性,在进行绘本教学的过程中,通过PPT的呈现来体现出教学的目标性,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性,使得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

强化幼儿园基础设施及其他建设 在开展PPT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园本身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基础设备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开展PPT教学的基础。针对目前我国一些幼儿园教学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需要进一步提升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及其他设施建设。比如要增加幼儿园的电子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的数量和质量,能够为教师提供PPT教学的教室。同时,要建立绘本图片储备库。教师可以将每一个故事所需要的绘本图片提前准备,储备好后分类存放。

教师建立多样化的绘本素材 丰富多彩的绘本是吸引幼儿园小朋友的关键所在,在一些幼儿园中教师的绘本素材是互通的,PPT制作也是互通的,这种缺乏多变的资料素材和电子素材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该结合目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小朋友、不同类型的故事制作不同的绘本素材和资料素材。比如说在《三只小猪》《皇帝的新装》《小猴子下山》《狼来了》这四则故事中,教师需要建立四种绘本素材储备库,这样在进行绘本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够灵活运用。

PPT的运用要灵活多样 教师在运用PPT进行绘本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能够灵活运用PPT,可以适当调整PPT的形式,如可以适当地在PPT中插入音乐和音效,在运用PPT进行故事的讲解和分析的时候,能够用音乐的效果来体现出不同的故事情节。同时也可以在PPT中插入Flash,活化PPT的使用。

4 总结

总之,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应用PPT模式,要把握绘本教学和PPT的根本属性,将二者充分结合,调动幼儿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动幼儿园学生通过二者之间的融合来更好地理解知识、了解事物,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伍嫘.PPT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4.

[2]张燕,洪明.从“早期阅读优先”计划看美国学前儿童阅读教育政策的特点与走向[J].学前教育研究,2010(2).

[3]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作者:李玉洁

第2篇:幼儿科学教育及概念卡通科学教学法研究

摘要 幼儿科学教育成为幼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中阐述了对于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对概念卡通科学教学法的定义及其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日常教学案例研究,得出了概念卡通法为幼儿交换和发展他们的科学思维提供了平台;提供了科学探究活动的范围和目标;激发了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并且易于与幼儿园课堂教学活动统一的一系列结论。

关键词 幼儿;科学教育;概念卡通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在国家《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前后,幼儿园教育中也出现了幼儿科学教育的概念。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幼儿科学教育越来越成为幼教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笔者通过翻阅大量文献,结合在实际幼儿教学中的经验,在本文中提出了对于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科学教育重要性的看法。并且通过案例研究介绍了幼儿科学教育中的一种方法——概念卡通科学教学法。

1 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著名的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而调查和探究,就是人类进行科学活动的基本技能。良好的早期科学教育有助于促使幼儿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由于科学概念的学习是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因此,早期科学教育通过发展的方式为幼儿提供了大量复杂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幼儿通过早期科学教育可以养成大胆的假设,精力充沛的学习,持久地思考关注问题,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思维习惯。他们学习在团队中探究问题,分享并交流关于科学内容和过程的信息,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在所有的学科领域中,科学教育是最适于发展幼儿技能的学科之一。

Eshach博士在其专著《小学及幼儿园科学教育》一书中曾指出:科学教育将“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技能并反复灌输孩子对于了解和学习的渴望和热情。”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必要性在于:

(1)幼儿具有热衷于观察和思考自然的天性。“幼儿的世界是新鲜而美丽的,充满了惊奇与兴奋”(Carson,1984)。由于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幼儿渴望加入到各种科学活动中。参与科学活动的探究能满足幼儿的内在要求是促使幼儿融入科学活动的内在动机。某些反对者可能会说幼儿在科学教育中只是玩耍,但是在Vygotsky看来,玩耍恰是物体,含义和想象之间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这正是开展幼儿科学教育的有力论据。

(2)对于科学态度的发展始于生命的初始阶段。将幼儿置于充满科学教育的环境中,使他们能够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并培养他们对于科学的积极态度。

(3)早期让幼儿接触科学现象也有助于他们在将来通过正规的途径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

(4)由于早期的科学教育使幼儿尽早的接触了学校科学教育的科学术语(Scott,1998),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科技术语的使用将影响到对幼儿科学观念的最终发展。

(5)幼儿能够科学地理解科学观念和原因。虽然对于幼儿是否能够科学思考或者他们足够成熟而能够理解科学概念存在不同意见,但是某些研究报告指出,即使幼儿也显示出科学思考的能力并且他们能够思考更为复杂的概念(Metz,1995)。

(6)科学教育是发展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它对于鼓励学生发展解释和模拟科学模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Acher et a.2007)。并且对于从早期幼儿教育中发展科学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由于幼儿具备的探究周围自然的天性,早期幼儿科学教育的必要也是可能的,它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发展幼儿的科学技能,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那么如何实施对幼儿的科学教育呢?笔者认为,对幼儿的科学教育应该符合幼儿的思维特性及习惯。根据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2-7岁的幼儿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各种感知运动图式(scheme)开始内化(internalize)为表象或者形象图式,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运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重视外部活动,即表象性思维。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结合幼儿思维特点,运用了一种名为概念卡通的教学方法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2 概念卡通教学法

概念卡通教学法是由Brenda Keogh和Stuart Nayler提出的一种具有高度视觉性和刺激性的科学教学方法。它通过卡通的形式引发幼儿的讨论。学习者(幼儿)被要求对卡通中所表现出来的观点进行思考,并决定支持何种观点同时解释为何支持这种观点的原因(Brenda,Stuart,1997)。

幼儿拥有多种科学的替代概念(Skamp,2004),概念卡通提供了具体化这些概念的方法。该方法呈现了几个或多个可能的替代观点,其中包括:科学上可接受的观点;另一个是正常的可替代的概念观点;第三种观点倾向于支持什么都不会发生的场景,同时也可能包括其他的替代观点。正是这些观点使卡通能够作为激发问题讨论的教学手段。正如Keogh和Nayler描述的那样,概念卡通拥有许多不同的特性去加强它们作为教学手段的潜力。它们模拟了日常生活情景下的科学观点,因而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日常生活和科学观点的联系。概念卡通运用了最少量的文字,设立在对话表格中从而使读写能力有限的幼儿易于理解卡通所要表达的观点。它们应用可视化的图像但同时又是简单的卡通形式向幼儿展现科学性的观点。概念卡通是基于构成主义的方法进行学习,在此,学习者的现有概念将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学习,并且个体的意见将在一个小组或者整个班级中被考虑(Sewell,2002)。

3 案例研究

(1)案例:雪人穿上衣服是否会融化还是会让他保持原来的样子?

在某次中班的课程上,笔者准备了冰块道具准备教幼儿认识冰的特性。在开始教学之前,笔者决定用概念卡通“雪人的大衣”来了解幼儿之前对冰的认识并启发幼儿对冰的特性的讨论。

在向幼儿展示了《雪人的大衣》这一卡通以后,笔者引导幼儿对下列问题进行了集体讨论。

你能告诉我你所知道的关于雪的任何信息吗?

由于笔者所在地区没有下过雪,孩子们对雪这一概念不太理解。幼儿们的回答都与看过的电影,电视节目有关,包括雪花。所有幼儿均认为雪像冰一样凉而且来自天空。

雪人的外套会给他带来什么?

幼儿的回答非常有趣。他们说外套能帮助雪人保暖。在这一阶段对幼儿的询问没有显示出热和融化之间的关系。当问到为什么外套会帮雪人保暖时,幼儿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当你感到冷的时候要穿上外套保暖。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通过询问是外套发热还是人的身体发热而得到了扩展。幼儿们开始问更多的问题来加深了解。在这一阶段,所有的幼儿都加入了讨论的行列。

你有堆过雪人吗?

所有的幼儿都没有堆过雪人。

d 告诉老师你们知道的所有关于融化的事情?

幼儿们同意加热的时候物体会融化,太阳会使物体融化,磨擦会使物体融化。

e 什么可以阻止雪人融化?

幼儿们的回答开始变得概念化。阻止雪人融化的建议从用某种材料覆盖学以隔开从太阳照射到雪人的热量到将雪人放在一个大的冰箱中。幼儿们开始运用他们在第四个问题得到的理解联系到第五个问题。

为了能更好的理解卡通中提出的概念,幼儿们开始对书中情景进行模拟调查。在分成的五组中,每组用一块冰块作为雪人,用一片材料(木头或棉布)作为雪人的外套。每组同时都有一块没有覆盖的冰块作为参考。然后“雪人和它们的外套”被放在一块能被太阳完全照射到的铁板上。幼儿们被要求在科学日记中写下或画下他们对于这次调查的理解。这些科学日记成为教师评价幼儿的方法。

调查完成之后,幼儿们开始讨论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在进行教学的当天气温达到28摄氏度,放置冰块的位置引起了幼儿们的热烈讨论。幼儿们对于将冰块放置于太阳暴晒下的铁板很不高兴。他们认识到铁板的温度会影响到模拟的结果。并且,覆盖冰块的材料也受到了质疑。孩子们想要用黑色的塑料因为其可以吸热。他们同样表达了重复同样试验看是否能够得到同样结果的兴趣。

当《雪人的外套》一开始没有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的时候,有效的问题,使用简单的日常材料,并且鼓励相互思维的发展,都促使了幼儿的概念性理解的提升。

(2)案例小结:结合笔者日常得教学活动和以上案例,笔者认为——

a 卡通刺激了讨论的进行。概念卡通为教师提供了与幼儿共同探究某一概念的机会并且激发了幼儿间不局限于卡通说明的想法的讨论。并且笔者发现幼儿提出了更多可进行调查的问题,这些问题将进一步发展幼儿的科学思维。

b 概念卡通为科学探究提供了范围和目标。笔者发现概念卡通中呈现的日常生活试验容易地使幼儿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成为进行科学探究的目的。这样,卡通就提供了讨论的范围和目标,使其成为进行科学探究的需要。

c 幼儿具有高度动机和热情参与到科学探究中。由于清晰的设立了探究目标,笔者发现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且,幼儿们认为探究活动是值得的并且有意义的。

d 概念卡通易于使用。概念卡通与幼儿课堂教育联系紧密,符合国家《幼儿园工作规程》。概念卡通提供给幼儿演示在探究活动中得出不同观点的机会,因此支持基于结果的学习方式。笔者发现能与课堂活动相符的卡通书的案例使其最大化了幼儿的学习。

4 结论

本案例研究显示了概念卡通法能高度的可视化并刺激幼儿的科学教学。概念卡通法为幼儿交换和发展他们的科学思维提供了平台;提供了科学探究活动的范围和目标;激发了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并且易于与幼儿园课堂教学活动统一。

作者:王孟萌

第3篇: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卡通动画片是幼儿喜欢的一种影视艺术形式,具有很好的观赏性、故事性、娱乐性、教育性以及智力、品德的启蒙诱导功能,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恰当地应用卡通动画片,能够引发幼儿的学习娱乐兴趣,从中获得良好的教育,研究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幼儿园及教师家长的重视。

关键词:幼儿教育;卡通动画片;应用研究

引言:幼儿在观赏中心情愉悦,懂得了简单易懂的道理,很多片中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对幼儿有所启发,影响着幼儿的身心成长,对幼儿教育的启蒙、引导作用很大。幼儿教育教学中卡通动画片应用的不断创新,将有力推进幼儿教育教学的改革,有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1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在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条件下,卡通动画片的制作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幼儿喜欢的卡通动画片可谓各式各样,游戏类、故事类、科普类、教育类、智力开发类等卡通动画片应有尽有,而且形式各异,创作模式不断创新,有些卡通动画片幼儿观看的同时还可以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幼儿们的兴趣行,更让幼儿观赏的如痴如醉,意犹未尽。幼儿最大的特点是喜欢玩耍,有极其强烈的模仿性,卡通动画片的动漫形象、故事情节、色彩夸张等艺术手法,非常适合幼儿的心理需求,因而很受幼儿的喜欢,卡通动画片的寓教于乐功能非常显著,能够使幼儿在观赏中开怀大笑,随着卡通人物的喜怒哀惧表现不同的情绪,幼儿们通过观赏动画片受到启发,不仅增长知识,开发了智力,还能融入正确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幼儿自信、顽强、开朗的品格,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阶段的孩子们,对外界的认知能力尚且薄弱,很多东西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通过结合观看卡通动画片可以帮助幼儿普及一些科学知识、生活常识以及做人的鲜感,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

2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1增加趣味,活跃课堂氛围

兴趣是幼儿精神专注最好的粘合剂,幼儿在做有兴趣的事情时,乐此不疲,深入其中。而卡通动画片正好能够集中全班所有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们在观赏中津津乐道,一会儿为蓝猫警长抓老鼠罪犯时的惊现担心;一会儿有被灰太狼被懒洋洋的捉弄逗的忍俊不禁,发出哈哈大笑;在幼儿教育教学中适当运用卡通動画片儿不仅是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氛围,与幼儿的身心成长环境需求,更加接近,结合卡通动画片中的人格化的动物形象,诱导幼儿更好的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有效地普及生活常识,先安全用电、紧急避险、助人为乐等等,卡通动漫的趣味性是对生活中现象的艺术化的夸张,反过来为教育幼儿如何对待生活中的现象而服务的,这就是卡通动画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之一。

2.2启智明理,健全幼儿人格

卡通动画片是多种艺术精华的集成,包含喜剧的调侃性、漫画的夸张性、寓言故事的兴趣性等等,比如,《熊出没》的光头强作为伐木队的”工头儿“,常常伐木时被熊大熊二戏弄赶跑而完不成任务,被老板扣工资、臭骂,因此,他为了”争口气“与熊大熊二展开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幽默、有趣的追逐战。在该片中,光头强的人物形象亦正亦邪,非常聪明,但搞笑的是常常弄巧成拙,聪明反被聪明误,与熊大、熊二多次交锋以及找虎妞中,他由于太居高自傲,因此败多胜少,天天动用歪心思,结果经常自己搬石头砸自己脚。《熊出没之探险日记》系列卡通动画片播出后,光头强成了正经的正派人物形象,片儿中从多方面展示他的天才,并且勇气十足,坚韧不拔,确实能跟天才威和王老板等坏家伙正面抗衡的主角。幼儿在观看《熊出没》《熊出没之遇险记》能够开发智力,懂得正邪之分,明白要做什么样的人,启智明理,健全幼儿人格。同时,片儿中光头强的武器电锯、水枪、猎枪、炮弹、机关枪、炸药;还有道具机器光头强、机器狗、科技导游旗、暴力金刚、机器小怪兽,又让幼儿增长科技见识。

2.3开发智力,培养科学精神

幼儿时期是人生身心健康发育的基础关键阶段,启蒙教育,开发智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对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卡通动画片是科普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最有趣的形式,像《奥特曼》中的不能靠情绪决定办事;《大力水手》中的吃菠菜变得力大无穷,能够轻而易举地抓起卡车、坦克;还有《五灵守卫者》《原始世界历险记》《秋日团团转》《大耳朵图图》《新大头儿子》《蛋计划.《兽王争锋》《百变马丁》《新葫芦兄弟》《神兽金刚》等等,都以不同的形式,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在幼儿教育教学中,适时穿插应用,就能够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科学精神和热爱科学的习惯,为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3结束语

总之,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待于不断发现,守正创新,挖掘潜力,不断提高幼儿教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葛小林.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科普童话,2018(40):123.

[2]刘红.浅谈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引导[J].中华少年,2018(27):293.

[3]朱湖军.卡通动画片助力幼儿教育教学[J].教育艺术,2017(07):51.

作者:胡碧瑶

第4篇:卡通动画片中幼儿教育的教学探析

幼儿对卡通动画片有特殊情结,这是最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正确对待幼儿动画价值审美取向,还要借助动漫教育资源,为幼儿教育提供重要改革动力。卡通动画片到底有哪些助学价值?卡通动画介入幼儿教育有哪些可行性?如何设计卡通动画片助力幼儿教育?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卡通动画片的助学价值

幼儿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卡通动画片以声光电形式给幼儿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幼儿痴迷卡通动画片实属正常。卡通动画片包含丰富的教育价值,为助学创造了良好条件。其显性助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幼儿认知世界创造机会。幼儿有强烈好奇心,对外部世界有主动探索的欲望,而动画片恰恰可以给幼儿提供认知社会、感知自然的机会,通过动画片,可以极大丰富幼儿认知渠道。第二,为满足幼儿情感需求搭建平台。幼儿也有多种情感诉求,卡通动画片可以成为幼儿情感重要释放的载体。卡通动画片中有各种典型形象,幼儿对其充满认同感,或敬佩、或赞叹、或同情、或担心,幼儿情绪有了重要释放机会。第三,为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带来契机。幼儿想象力极为丰富,卡通动画片有无限遐想空间,幼儿情不自禁展开思维畅游,这对培养幼儿艺术想象力将发挥重要作用。第四,为幼儿行为成长创造原型。幼儿有极强模仿意识,卡通动画片人物个性鲜明,幼儿对其宠爱有加,在平时生活中,往往以动漫人物为学习榜样,展开不自觉效仿,这对幼儿道德品质成长会发挥助力作用。

二、卡通动画片介入幼儿教育的可行性

卡通动画片介入幼儿教育实践,这是现代幼儿教育的创新要求。综合考量多种教育制约因素,对卡通动画片助学幼儿教育可行性展开深度分析,可以为幼儿教育创新设计提供重要参数。第一,幼儿园教育硬件能够满足基本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幼儿园基本实现了多媒体全覆盖,也为卡通动漫教学提供了基本保障。特别是网络化建设,可以为卡通动漫教学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以满足不同群体幼儿的实际需求。第二,幼儿对卡通动画片有广泛接触,为介入教育创造了良好环境条件。幼儿从小就广泛接触动漫视频,对卡通动画片有特殊兴趣,有些幼儿甚至反复多次观看同一部动画片,对动画情节有清晰了解,这些都为卡通动漫介入幼儿教育提供了一定铺垫。第三,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对卡通动画片的积极作用有共识。幼儿教育中,卡通动画是重要教学资源,幼儿教师和家长大多持认同观点。在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大背景下,利用卡通动漫展开幼儿教育,其迫切性更为强烈。第四,卡通动画市场发展为助学提供有效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动漫市场迎来成长机遇,巨大市场需求,给卡通动漫市场带来活力,也给幼儿教育带来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多重筛选优化,可极大提升动漫教育针对性。

三、卡通动画片助力幼儿教育的策略

卡通动画片为幼儿教育提供丰富的信息支持,教师要有整合优化意识,科学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在具体教育设计时,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究活动。首先,要把卡通动画片和其他教育途径有机结合。卡通动画是大多数幼儿的最爱,但幼儿教育要追求教育形式的多元化,不能单纯依靠卡通动漫打天下。电视节目、绘本图书、光碟视频、音频材料等,都是重要教育载体,教师要有融合思想,展开多种形式的综合性学习。让幼儿结合绘本看动漫,或者是电视节目和动画片交替播放,可以为幼儿提供多元化学习渠道。其次,动漫资源极为丰富,教师要注意给出科学筛选,从提升幼儿思想品质角度出发,对动漫展开深度解析,尽量避免暴力、色情、丑恶信息的接触,利用动漫正能量展开教育。如时下比较流行的动漫:《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熊出没》《灰太狼与喜洋洋》《倒霉熊》《愤怒的小鸟》等,都可以给幼儿带来一些正面的教育。第三,做好全面规划和引导,帮助幼儿吸收健康营养。幼儿在观看动漫时,有一定是非观,知道“好人”“坏人”之分,但幼儿认知比较肤浅,教师需要给出多种引导,让幼儿能够建立辩证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故事的走向。教师还要有联系意识,通过动漫故事联系到现实生活,让幼儿建立活学活用意识,将动漫教育意义转化为幼儿的生活认知。第四,科学安排动漫观看时机和时间。幼儿对动漫故事有强烈探知要求,很容易沉溺于动画片之中,教师要给出时间限制,控制幼儿观看动漫时间,这也是重要保护措施。动画片是教育资源,也是文娱形式,教师借助动漫设计游戏教学内容,也可以给幼儿带来别样实践体验,幼儿参与的主动性会更强烈。卡通动漫介入幼儿教育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教师要做好充分整合优化工作,为幼儿教育创造多元成长条件。总之,卡通动画片属于重要教育资源,我们要科学利用,以攫取其助力教育的最大效益。教师还需要有引导矫正意识,给幼儿以正面影响,让其从卡通动画片中汲取正能量。

第5篇:幼儿园大班教案《卡通人物》含反思

大班教案《卡通人物》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以及观察范例等形式,了解卡通形象的基本特征,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卡通人物的基本特征,结合已有经验,讲述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参与绘画和音乐仿编活动,大胆地讲述我喜欢的卡通人物,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卡通人物》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结合已有经验,讲述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

通过观察图片以及观察范例等形式,了解卡通形象的基本特征,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卡通人物的基本特征。

参与绘画和音乐仿编活动,大胆地讲述我喜欢的卡通人物。

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彩色笔或油画棒人手一盒。

音乐磁带或CD,幼儿会唱歌曲《卡通的歌》。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卡通的歌。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唱《卡通的歌》。

引导幼儿分角色用领唱和接唱的方式合作演唱歌曲。

2、通过语言,引发幼儿对卡通的兴趣。

教师:你还喜欢哪些卡通形象?为什么喜欢这些卡通形象。

鼓励幼儿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3、带领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感知丰富的卡通形象。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你看到书上有哪些卡通形象?你认识它们吗?如果不认识请告诉老师。

引导幼儿充分感知卡通形象的特征。

4、启发幼儿讲述自己最喜欢的卡通形象,并鼓励幼儿在纸上画出来。提醒幼儿要把卡通形象画得大一些。如果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没有书,也没有任何材料,教师可用简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画一画,让幼儿感知绘画的步骤和技法。

5、展示幼儿绘画的各种各样的卡通形象,请小朋友在集体面前介绍,大家给予评价。

重点是评价人物角色形象的特征,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积极地肯定。

6、音乐活动:卡通的歌。

让孩子围绕“我喜欢的卡通人物”这个话题进行交谈,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说清楚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是谁并不难,但要向大家表述清楚“自己为什么喜欢?”却不容易。因此教学中,我以轻松的谈话、有趣的猜谜导入,营造一个和谐的交际氛围,让孩子敢说;营造一个适宜的交际环境,让孩子能说,从而带动语言的训练,促进个性的发展;并以丰富的教学方式,直到孩子会说,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习惯。

活动反思:

本堂课,我让孩子先看动画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变革。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卡通画”与学生的情意和认识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小百科:卡通一词开始指代的是那些幽默讽刺的绘画形式。在西方,卡通可以指壁画、油画、地毯等的草图、底图,也可以指漫画、讽刺画、幽默画。在中国,卡通、卡通电影与动画片的含义是一致的,我们常说的卡通其实就是卡通电影的简称,指的是借用风格简练、充满幽默讽刺的绘画语言来讲述故事的非真人电影。

第6篇:《卡通卡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卡通形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2.引导学生通过看看、画画等手法,临摹或改画一个你最喜欢的卡通形象。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卡通、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卡通,了解卡通形象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画出新的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 课前准备:各类卡通形象、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视频:猫和老鼠,引发学生兴趣。

启发提问:你喜欢谁呢?为什么?除了猫和老鼠的形象,你还喜欢那些形象?说说你的理由。

引导学生从卡通形象的外部特点、色彩或卡通片中的故事情节进行描述。 我们刚才所说的都是卡通片中的卡通形象

二、板书课题——卡通卡通

1. 定义:什么叫卡通呢?就是漫画和动画。漫画和动画片里面出现的形象叫做卡通形象。

2. 拓展:你除了在动画片中,还在哪里也见过可爱的卡通形象呢? 3. 欣赏图片,感受身边的卡通形象。

4. 小结:我们这个世界因为有了卡通变得更加可爱,小朋友通过看卡通片认识了美与丑、善与恶。卡通的世界是一个美好、可爱的世界,所以许多设计师都将可爱、聪明、机灵的卡通形象设计到生活用品当中去了。。。。。。

5 .欣赏图片,进一步加深对卡通的认识,并了解卡通形象设计的具体方法。 (1)所有的卡通形象,设计师都对它某一部分进行了夸张,使卡通形象变得更加可爱。

(2)要注意卡通形象的拟人化,它可男可女,可老可幼,更接近我们的生活中的人物。

(3)对于某些不好看的部分,我们可以进行变形修饰。

三、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临摹或改画一个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

四、评价

作业展评:黑板上设计好“我喜爱的卡通形象”字样来展示学生的作业。

第7篇:大学教育学课件(PPT)

斯宾塞(1820--1903) 英国思想家。他建立了实科教育体系,认为要学有用的东西,最重要的知识是科学。代表作:《教育论》。( 三) 多样化阶段特点:新论迭起学派林立1 、实验教育学2 、实用主义教育学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梅伊曼(E . Meumann ,1862-1915 )[ 德国]拉伊(W. A . Lay ,1862-1926)[ 德国] 《实验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于教育研究,认为过去的教育学是概念化的、思辨的。杜威(1859 ~1952 )Dewey ,John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 美国]:《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三中心:学生、直接经验、活动教学凯洛夫(1893 ~1978 )Kairov ,Ivan Andreevich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凯洛夫[ 苏联]:《教育学》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主要继承了欧洲传统教育思想,即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我国教育界也出现一批对教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蔡元培陶行知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四) 深化阶段特点:教育学科体系庞大,一些学科走向了综合与分化;新的研究成果、方法运用在教育理论的研究中,促使教育学不断向纵深发展。代表人物与著作:布鲁姆[ 美国〕(B . S . Bloom) 《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布鲁纳(Jerome Seymorr ,Bruner 1915 -)布鲁纳〔美国] 《教育过程》提出了学科结构理论;提倡发现学习。赞可夫[ 苏联] (1901-1977 )

《教学与发展》应用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批评了苏联的教学理论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忽视,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保罗?? 朗格朗(Lengrad ,P):1965 年终身教育思想材料1 :某中学一位班主任路遇未请假擅自回家的学生。老师:(吆喝)嗨,你过来!学生:(不快地)干吗?老师:(责问)你为什么不请假就回家?学生:(不耐烦地)家里有事。老师:(生气地)你怎么这个态度?学生:(抵触不满地)我怎么啦?

四、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方法另一班主任也遇到了类似情况。一位学生上课迟到了,正好被班主任碰到。老师:(温和地)xx 同学,今天来迟了,是家里有事,还是身体不舒服?你可以告诉我吗?学生:(难为情地)不是。老师:(委婉地)你今天起床迟了?昨晚睡得太迟了吧?以后可要早睡早起啊!学生:(由衷地)老师,我明白了。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材料2 初一有一位男生拿了母亲给他的100 元钱到小卖部去买饮料,没曾想这张百元大钞是一张假钞。小卖部的老师一开始并没有验出,事后交到财务处才知道,因为当天只有这位同学使用过百元大钞,所以便与班主任取得联系,那位同学也承认是他母亲在明知假钞的情况下让他拿到学校来使用的,班主任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做人要有诚信,不能贪小。没想到孩子的母亲却对自己的孩子讲了这样一番话:你怎么这么傻,老师一问你,你就说实话,你不会坚决不承认?这样老师对你也就没办法。(大意如此)真难以想象,母亲的这一番话语,会给孩子照成怎样的影响。1 、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2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做好教书育

人工作3 、提高自身修养和教育理论水平总之:教育学将会使你具有教师资格教育学将会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好教师, 一位好父母请大家阅读

(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阅读以下文章,结合实际谈谈你如何度过几年大学时光,以适应未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太阳底下,你能否“最光辉”?

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如今你的头顶上,照耀的已是一轮21 世纪的太阳,那么太阳底下的你,该是一道怎样的风景? 你能否做到“最光辉”?

你应该诗意地栖居在校园里。作为教师,校园就是你的“大地”,你“充满劳绩”,但更应该充满着诗意。诗意的本质是情感。过去,你也许看起来还非常具有爱心,但你不妨无情地解剖一下自己,是否狭隘、庸俗、伪圣,是否是以学生智商的高低、分数的多少决定你情感的浓淡。诗意来源于憧憬,对明天的憧憬会使你美丽无比。诗意的生存,会使你感觉到趣味和美,感觉到校园风景如画。于是,你与学生的每一次诘难问疑,都会唤醒彼此心中的眷恋与期待。你应该开阔你的教育视野。除了文化视野,你还要具有时间和空间视野。关于时间视野:你紧抓住学生在校的时间当然没有错,但你若看不到他们更长的未来乃至一生,那么你肯定只会睁着葛朗台般的眼睛,把分数当做金子,并疯狂地占有它,贪得无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的追求。”所以,你的眼光应该穿透学生的一生! 关于空间视野:学校的围墙可隔断安全隐患,但你假如用它把社会也隔断了,那么学生就

如同置身山巅上的庙宇,心中只剩下与实际相脱离的虚幻;你更不能筑起你心中的围墙,以你对分数( 实际上是对奖金、饭碗) 的片面的疯狂追求,胁迫学生回归校园、死守校园,而不让他们走向更宽广的世界。所以,你的眼光应该辐射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 你应该追求教育附加值。认知活动是教育的核心、最主要的部分,然而在过去,你却把它看做教育内容的全部或本身。这样,面对课本,你教在这头,学生学在那头,而在教与学的漫漫路途上,进行的仅仅是冰冷的智慧:正确以及纠正错误。但是,课堂上惟有是与非? 没有美与丑? 善与恶? 学生只要智商而不要情商? 否! 你应该树立新的理念:课堂教学只不过是借认知活动,共同发生着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这样你与学生完成认知活动的同时,也体验了心灵的丰富、情感的震撼、友谊的碰撞、伦理的力量和意志的砥砺等。你应该富有创造力。在信息闭塞得连一本书都难买的过去,你仅凭一本教参就能使自己的话语充满权威,但当今是一个信息便捷的时代,而更重要的是创新已成为时代之精神,你要让学生富有创造力,你得先有创造性。姚鼐《登泰山记》云:“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 东海) 动摇承之。”新的世纪,金光照耀,你是否做好“动摇承之”的准备了呢? 太阳底下,你是否能够“最光辉”呢? 李仁甫:( 太阳底下,你能否“最光辉”?) ,( 成才导报) ,2002 年1 月15 日。思考:有的老师没有学过教育学却成为了优秀教师。教育工作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职业,教学的成功依赖于长期的摸索,与学习教育学无关。如张思明、钱展望等等。在师范大学,教育学不受欢迎,没有开设的价值。你同意上述观点吗?

请谈谈你的观点。1. 广泛阅读教育名著、教育期刊2. 关注现实教育改革,对教育问题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3. 努力思考教育问题4. 善于交流和对话5. 在教育研究中进行学习

(二)学习教育学的方法思考题: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 、教育学各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和著作。3. 比较西方传统派和现代派的教育思想。4 、阅读其他相关的教育学教材,把本书的基本框架和其他教材的基本框架进行比较,找出不同,提出自己的看法。5 、阅读教育经典名著,并写读书笔记。教育学(Pedagogy )教育学是一种教人以道德的艺术. ――(德)黑格尔如果在大学里有医学系甚至财经系,而没有教育系,那就只能证明,一直到现在人还是对他的身体的健康比对他的精神的健康看得重些,对未来一代的财富比对他们的优良教育要关心得多。――(俄)乌申斯基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思考: 具有教育理论素养的教育工作者与社会中一般常人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有什么差别?迷惑的双眼案例:一个母亲因孩子把他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的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教师幽默的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个母亲不解其意,教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那我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教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不过,你可以采取方法补救。”教师接着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钟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

郎就成了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就可能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教学目标:了解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理解学习教育学对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及其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的理念。教学重点:教育学形成与发展阶段中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理念教学难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一)“教育学”的二层含义广义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狭义教育学:指师范院校学生学习的普通教育学,即结合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来研究和阐述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基础教育的基本理论。( 二)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 、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基本观点教育现象说教育规律说教育事实说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第8篇: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

出门在外,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跟交通安全大交通,为了提高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有必要向大家普及一些交通小常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的具体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主题班会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接受一次生动活泼的交通安全教育,通过逼真的画面,翔实的数据,真实地讲述,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交通规则,懂得交通安全重于泰山。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

【活动准备】

1、黑板上书写“安全记我心中”几个美术字。

2、确定男女主持各一人。

3、准备好珍惜生命的名人名言。

4、确定讨论题目:“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交通不安全隐患呢”

5、学生在班会课前自学《中小学生日常安全手册》。

6、准备好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师主持,以逼真的画面,真实地讲述,真切的告诫,让学生深深懂得交通安全重于泰山……

1、导入:

交通安全,一个永恒的话题;交通安全,一个关系人生质量、家庭幸福的话题。自从1886年德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做燃料的机动车以来,它使人 类进一步向现代文明迈进,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这一灰色阴影。当一个鲜活的生灵瞬间成为车轮下的亡灵时,当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为惨痛的车祸而支离破碎时,怎不让我们为之警醒

2、请看材料(显示课件)

进入新世纪以来,已经连续3年每年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10万鲜活生命葬于滚滚车轮之下,如此触目惊心的人间惨剧,留给世人的该是多么沉重的警示和思索。

日前,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专家分析,虽然当前我区的交通安全形势总的趋势有所好转,但仍然十分严峻。据统计,今年18月份,我区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1614起,死亡99人,受伤1513人,直接经济损失3181000元,涉及学生事故共有7起,造成1人死亡,7人受伤。

综观全国形势,XX年全国中小学生共死亡4205人,平均每天死亡就有12人,就是每三四天,全国就有1个班的孩子消失了!

3、请再看具体的、血淋淋的交通事故场面。(显示课件)

4、交通事故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也常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讲一讲亲身经历过或亲人朋友遭遇过的交通事故,

(学生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交通故事)

5、谈起交通事故,大家无不感到形势严峻,谈起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无不感叹唏嘘。感叹、震撼之余,请同学们说一说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或想法。

(学生可以各抒已见。)

6、同学们,面对着这些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你将会对人们(如司机、行人、亲人、交通管理部门等等)说些什么

(学生思考并表述)

7、师小结:这些血的教训向同学们敲响警钟!追根溯源,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违章违纪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希望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交通安全这根弦,时时刻刻记着要遵守交通规则接下来我们将以多种形式学习交通法规。下面我们把这些交给我们的主持人王禹(男)和朱梦彤(女)

(二)学生主持,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交通法规

1、学生交流讨论: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交通不安全隐患呢

(1)马路上追逐打闹

(2)跨越隔离墩

(3)在汽车间穿行

2、辨认交通标识。

(1)指挥灯信号

(2)人行横道灯信号

(3)车道灯信号

3、自行车安全骑法

4、校园安全

安全事故实例

5、认识交通标志,交通标语

6、请同学们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7、祝福声声《一路平安》。

在父母眼里,我们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在老师眼里我们是展翅待飞的雏鹰。父母,老师,在期待着我们,美好的明天在期待着我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同学们一定要把交通安全牢记心中!

让我们齐唱《一路平安》。

第9篇: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Convertor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

(一)词源溯源 1.汉语词源溯源 (1)古代的教和育

(2)在古代典籍中,先人们常用“教”字表示“教育”的意思。 “修道之谓教”--《中庸》;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

在古汉语中,将“教” 与“育”合为一词连用,最早见于《孟子·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朱熹:《四书集注》 《说文解字》释之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

2.西文词源溯源

(1)英语中,教育为“Education”; (2)在法语中,教育为“Education”; (3)在德语中,教育为“Erziehung”

它们均源于拉丁动词“Educêre”,其词首“E”原意为“出”,词干“ducêre”原意为“引”,整个词的原意为导出、引出的意思。

外国教育家对“教育”一词的解说

1.苏格拉底: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品德。

2.亚理士多德:教育是“形成人的理性”,从而“使天性、习惯和理性协调统一”。

3.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教育是使人有效率地从事现世生活并为来世生活作准备。 4.法国教育家爱弥儿·涂尔干(Emile Durkheim, 1858-1917):“教育是成人对年轻一代所施加的影响”。

5.斯宾塞(spencer,H. 1820-1903) :教育是为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

6.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

我国教育家对“教育”一词的解说

1.孔子: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统治手段

2.荀子:教育是以善教人 。 3.《学记》:教育是长善救失。

4.《中庸》:教育就是将社会的伦理纲常加以推广和实行。

5.朱熹:教育是让人“明天理,灭人欲” 。

6.蔡元培:教育是发展人的能力和完善人格。

7.杨贤江:教育“是帮助人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

(二)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对“教育”定义的理解:

首先,该定义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

其次,该定义把“教育”看做是耦合的过程 ; 再次,该定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

最后,该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 。

二、教育的要素

(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广义:各级教育管理人员、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家长、长辈等等,甚至包括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时所承担的教育者的任务。 狭义:教师

(二)学习者

学习者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人。 广义:任何人 狭义:学生

学习者是具有高度个性的完整生命: 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

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3.不同的人遇到的问题、困难不同; 4.不同的人学习能力不同 。 学习是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因材施教

(三)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教育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1.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2.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以一定教育影响为中介

3.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结果是学习者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一)神话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跟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

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是人类认识水平还很低下的情况下产生的。

(二)生物起源论

1.观点:人类教育的起源于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

2.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法国)、沛西·能(英国)

3.对此观点的评价

(1)这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这种观点以达尔文进化论为指导,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思考

动物界有“教育”吗?

A、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它的产生与动物的生理需求直接相关,其内容也与动物的生存本能如捕捉食物、逃避天敌等相关。 B、动物不具备将“个体”的经验“类”化,并将类经验积累起来向他人传递的能力。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C、动物“教育”的结果无非是小动物适应环境,维持生命,并独立生存。而人类教育的结果远远不止于此。人类教育不但使受教育者获得适应环境的经验,而且培养了人进一步改造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创造财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了人创造新经验的能力。 (3)这种观点把动物为适应环境、求得生存而进行的本能性活动作为人教育的基础,把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单地、机械地还原为生物现象,忽视了人的教育与动物的本能性生物行为之间客观存在的本质区别,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三)心理起源说

1.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 2.代表人物:孟禄 3.对此观点的评价:

这种观点把教育归结为一种心理现象,而不是生物现象。它成功地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和一种学习方式,模仿不失为教育的途径之一。

不合理的一面主要在于,这种观点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从而把有意识和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排除在教育之外。

(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1.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产生的需要。 2.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等

3.对此观点的评价

这种观点认识到了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它克服了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在教育社会属性上的缺陷,看到了社会性是教育起源的关键问题。

二、教育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特点: 1.原始性 2.非独立性 3.无阶级性

(二)古代社会教育

1.学校教育的产生及其产生的条件

(1)学校教育的产生

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育人机构,产生于奴隶社会。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出现了人类最早的学校;

我国在公元前1000多年也出现了学校。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说文》

(2)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其次,脑体分工——提供了教师与学生

第三,丰富的知识经验的积累——提供了教育内容

第四,文字的产生——使经验、知识的传递有了质的飞跃

第五,国家机器的产生——提供了政治基础。

(3)学校教育在古代社会的发展

学校教育在古代社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到了封建社会学校体制趋于完备。

如:唐朝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均较发达。中央官学的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算学、书学、律学、崇文馆、弘文馆)。

产生了私学、官学、书院等三种学校形式。

中世纪的欧洲产生了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两种学校形式。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2)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有零星的科技教育,教育内容比较封闭。

(3)教育方法比较呆板、机械。主要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强迫性的道德灌输、允许教育中的体罚手段。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5)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教育认识 。

(三)现代社会的教育 特点: 1.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学习内容极为丰富; 4.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 ; 5.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 ; 6.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7.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Pedagogy),由希腊语Pedagogue(教仆之意)派生

就是以人的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科学。

主要的研究对象与问题

什么是教育——本质

为什么教育——目的 谁来教育——教师

教育谁——学生 教什么——教育内容

怎样教——方法 教育学的价值 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萌芽阶段

(二)独立形态阶段

(三)多样化阶段

(四)发展深化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古代社会)

1.教育学萌芽阶段的特征

第一,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第二,对教育的论述已经不少,但这些论述还散见在哲学、伦理等著作中,还没有形成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第三,没有提出“教育学”这一概念。 2.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1.《学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比西方早300年 ; 2.《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3.颜之推(南北朝):《颜氏家训》 4.韩愈(唐):《师说》、《进学解》 5.程端礼(元):《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学记》中的主要教育原则 1.教学相长;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3.长善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4.广交朋友。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的主要教学思想 1.及时巩固原则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2.启发诱导原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学思结合原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有教无类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西方有:

柏拉图: 《理想国》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资本主义初期) 特征:

第一,提出了“教育学”概念;

第二,有建立“教育学”的明确目的; 最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雏形阶段 形成阶段

1.教育学雏形时期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1632年)(近代最早的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巨著) 洛克:《教育漫话》(1693年) ;

卢梭:《爱弥儿——论教育》(1762年);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1781年)

在这些著作中,作者力图系统论述教育问题,这些著作为教育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卢梭

2.教育学学科形成时期

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标志——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1806年)的问世。

(三)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19世纪50年代——二次大战) 特点:新论迭起、学派林立

(一)此阶段的各教育学流派

1.实验教育学

2.实用主义教育学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E.Meuman,1862—1915)和拉伊(W,A.Lay,1862—1926),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1914)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1908)。

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

主张用生物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认 为过去的教育学是概念化的。

2.实用主义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典型的“美国版”教育学,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实用主义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代表性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1916)、《经验与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1938)。 杜威 54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教育即生活

第二,教育即生长

第三,学校即社会

第四,活动课程

第五,儿童中心

第六,做中学

杜威和赫尔巴特的相对立的“三中心”

赫:教材

教师

课堂

杜:经验

儿童

活动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也就是他们的教育思想;

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1.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2.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1939年第一版, 1947年修订, 1948年再版, 1956年第三版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主要继承了欧洲传统教育思想,即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3.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1945)

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

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第五,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工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第六,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既要看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不能用简单化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教育研究,又要坚信教育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就会陷入到不可知论和相对论的泥坑中去。

(四)教育学的发展深化阶段 (二战后——至今) 特点:社会的发展、科学的综合与分化、和新的方法论的出现促使教育学理论比以往深化发展。

(一)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或主要观点 1.布鲁纳(美):《教育过程》,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倡导发现法教学。 2.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发展教学论。 3.瓦·根舍因(德):倡导范例教学。

布鲁纳、赞可夫和根舍因被认为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人物。 4.保罗·朗格朗(法):《终身教育引论》,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 5.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6.巴班斯基(前苏联):《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7.布鲁姆(美):《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三、教育学在中国与中国的教育学

(一)教育学的引入(1900-1919)

(二)教育学的草创(1919-1949)

(三)教育学的改造与“苏化”(1949-1956)

(四)教育学的中国化(1956-1966)

(五)教育学的语录化(1966-1976)

(六)教育学的复归与前进(1976- )

四、现代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点

第一,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映着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

第二,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可以批评这个传统,但是却不能绕过这个传统。 第三,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没有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理论争鸣,就没有现代教育学的发展。

第四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原则与方法

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

(二)有助于巩固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三)有助于准确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

(四)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

二、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结合相关学科进行学习

(三)处理好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调查法 [思考与训练] 教育实践活动:

1.访问一些中小学教师,了解教育理论在日常教育工作和教育改革中的价值?

2.你从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对教育学发展所做出贡献的事迹中得到什么启示? [课外阅读]

了解西方教育史上四大教育思想家(夸美纽斯、卢梭、赫尔巴特、杜威)的教育思想发展。 什么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就是由国家确保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接受规定年限免学费教育的一项制度。 特征:

1.由国家保障;

2.是国家、学校、社会、家庭的义务; 3.免收学费; 4.就近入学; 5.规定年限。 义务教育简介

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子女入学,否则政府得强迫其履行义务。此为义务教育的开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在19世纪70年代后实行义务教育。根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有关统计资料,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有近60个国家实施义务教育法。

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

1.我国清朝末年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中就曾提出了“义务教育”和“强迫教育”的思想,民国时期也提出要实施义务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真正实现。

2.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标志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真正确立。

3.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 终

终身教育:是人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都要接受教育。 保罗.郎格郎《终身教育导论》

埃德加.富尔提交的《学会生存》 :“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终身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传统教育的这个根本准则正在崩溃。”

上一篇:大连有限公司调查报告下一篇:乡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