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分析

2022-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分析

节能型汽车市场需求与销售对策分析

摘 要:环保节能是全球发展的永恒主题,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高,能源问题直接影响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的汽车工业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节能型汽车正是以污染小等优势成为了环保的重要纽带。文章将围绕节能型汽车市场需求制定出销售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节能型汽车;市场需求;销售对策

一、节能型汽车的概念

节能型汽车是指污染小、耗能低、新能源汽车。随着小排量汽车限制政策的取消,我国将加大节能环保汽车的研发,鼓励开发、生产微型车、新能源汽车。

就当前我国的节能技术而言,目前有效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大方面,一类为非技术发面,比如公路与交通设施的合理配套,车型及油品按需生产配置等。另一类为技术方面,如保证产品质量,改变汽油机燃烧方式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在当前汽油燃烧的方式下,可采用改进供油系统、改进点火系统等方式提高相应的燃油转化率。

二、节能型汽车市场现状分析

2.1汽车行业能源耗损现状

我国汽车行业的企业主要分为整车制造企业和生产零部件、毛坯、零部件的相关企业,在第十三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暨中国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建设成果大会中提到,这两大类的企业间能耗统计如表1、表2所示(注:年份未公布),从此表中可见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不同的产品,不一样的地理位置,汽车的能耗会有一定差距,所以这正是每个汽车工厂生产和运行管理中提升改进之处,也是我国节能型汽车推进有力的坚强后盾。

表1

表2

2.2节能型汽车市场需求分析

2014年9月1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节能环保汽车推广清单,即从9月3日到2015年年底,清单中的车型销售国家将补贴3000元,这次不但要求加强节油6%,同时因自动变数箱比手动变速箱省油,取消了对自动变速箱的照。公布的第四阶段油耗限制标准为油耗<5升/百公里,这就意味着只有柴油汽车可实现其目标,所以,面临这样的瓶颈,大部分厂家将只能借助销售新能源汽车了。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最关键问题即为充电网络建设。新能源汽车需要有方便充电的充电桩或者是能够快速充电的设备,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使用。在发达国家,基本每辆私家车都有一个固定的停车位,所以可为相应位置安装充电桩,但是在中国,大城市大部分的车都没有固定的停车位,需车主让物业和供电部门安装充电桩,这种方式一般普通人是行不通的。所以,这个充电问题将成为中国纯EV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最先要求就是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很好的促进各地充电网络的建设,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三、节能型汽车市场销售对策

3.1以人为本,以消费者为中心

客户不仅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市场规模,也决定了市场的命运和趋向,所以,客户是企业利润的真正来源。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企业应该比任何时候都要了解自己的客户,知道客户的需求点,尤其在节能汽车这个环保的新概念浪潮中,消费者更加需要对他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遂需企业应实事求是告知消费者此类产品的社会看法与要求,与客户充分讨论起自身个性化需求,给予客户前所未有的参与和选择自由,极大强化客户的核心地位。

3.2实施有效的网络营销策略

电子商务的发展引起了企业营销方式的变革。据现代营销的理论和实际发展现状来看,网络营销是市场营销的技术动力,它将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推销转变为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推销,加强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联系。网络营销的多样性、高效性与节能型汽车的环保、健康的特性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关联,形成了节能型汽车网络营销独特的销售特点。因此,以网络为中心制定有效的网络营销策略十分重要。企业可利用网络的时效性与客户进行互动,由原来的单向客户服务变为双向的信任,这样对于一个企业培养一个稳定、忠实的客户群具有长远的意义。

3.3价格策略

价格对于汽车企业、消费者来说都是相当敏感的问题,尤其是节能型汽车市场定价的合理性对销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网友、消费者要求企业尽可能以最低价向其提供产品、服务,但是鉴于节能型汽车的开发成本,本文认为汽车企业不应在这一商品上打价格戰,而更多打服务战,更多关心用户对产品的质量等问题。我国汽车企业对于节能型汽车的定价应以适中为原则,过低则会给客户造成质量差的印象,过高则容易让客户感觉经济无力承受。

总之,我国汽车企业应结合整个市场实际情况进行销售,利用现有的渠道、网络资源,做好营销、销售工作,这样才有利于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阳平,陈新月. 电子商务对现代企业成长的营销[J]. 商业研究,2004.12,164-167.

[2] 我国汽车第二高速期到来 混合动力成必然. 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引用日期201汽车的环保2-10-16].

作者:许可

第2篇:汽车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与职业能力的调研分析

摘要: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德宏职业学院汽车专业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基础,开设了高职类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专业。由于开办高职汽车相关专业起步晚,在原中职专业办学的基础上尚未对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及所需职业能力进行深度调研与分析,在岗位需求种类、各岗位人才需求量及所需职业能力素养方面的调研尤为欠缺,学校有必要在开门办学的背景下进一步深入走访行业企业,通过实际的调研分析反馈,调整、优化我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德宏州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德宏州;汽车专业;人才需求;职业能力

0 引言

德宏三面与缅甸接壤,拥有两个国家级口岸和两个省级口岸,在全省8个边境州市中,区位优势最佳,是“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依托目前引进的瑞丽北汽、瑞丽银翔摩托“两车”项目,吸引更多的配套企业入驻德宏,拉长产业链,形成汽车零部件、摩托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组装、销售、服务的现代产业体系,将贴有“瑞丽制造”标签的汽车、摩托车一路驶向印度洋[1]。地处德宏州府芒市的德宏职业学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汽车专业办学条件。德宏州近年来汽车行业企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随着汽车行业的变化产生了诸多变化,行业市场对从事汽车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高职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准,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矛盾摆在眼前。因此,在为期一年的调研基础上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专项的研究掌握德宏州汽车行业企业在汽车服务业方面对岗位的需求种类,并就相关岗位与能力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结合我校汽车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作分析比较,找出差距。为后续重新评估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修订和完善我校高职领域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1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1.1 调研范围

德宏州(包括芒市、梁河、瑞丽、盈江、陇川等地)从事汽车维修养护、销售服务的30家企业。

1.2 调研对象

汽车维修企业的一线工人、技术主管、车间主任、营销人员,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及我校汽车专业部分毕业生。

1.3 调研内容

德宏州汽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从业人员知识及能力的要求。

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及需求(职业岗位分类、专业岗位需求)。

德宏职业学院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分析(德宏本地汽车行業职业素养要求、专业对一般能力的要求、汽车类专业对应的主要工作项目及工作任务)。

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证,结合德宏汽车行业需求为我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行性建议。

1.4 调研方式

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访谈法;经验总结法。

2 德宏州汽车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在本项目中通过选取各地具有代表性的30家企业进行调研,一是能客观反映各地汽车企业所需岗位种类,同时也能较准确反映用工对能力的需求。芒市为德宏州府所在地,汽车行业发展比较超前,因此调研企业考虑主要以芒市为主,为兼顾其他四个县市的情况,也从中选取了部分规模以上的汽车企业进行调研。通过走访调研,选取的30家汽车行业均为中小企业,业务以维修、养护、销售为主。

通过走调研分析30家企业的今后三年的用工需求情况如表1(总需求人数203人),主要岗位有:汽车机电维修工、汽车钣金维修工、汽车喷漆维修工、服务顾问(汽车前台接待员)、配件销售管理、整车销售、汽车保险理及信贷、汽车美容装饰等。

根据岗位实际工作性质,经过课题组成员与企业专家充分研究论证,钣金和喷涂跟机电维修三个岗位可以归为“汽车机电维修”的大类,客户服务和前台接待可以归为“汽车服务顾问”的大类,最终确定德宏职业学院学生毕业时面向德宏州的主要就业岗位分为六大类:汽车机电维修工(包括钣金、喷涂),占需求量50-60%;服务顾问(前台接待),占需求量10-15%;汽车销售,占需求量10-15%;配件销售管理,占需求量10-12%;汽车金融(保险、信贷),占需求量5-7%;汽车美容装饰,占需求量2-5%。

3 德宏州汽车专业职业能力调研分析

通过对以上六类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总结,当前德宏州汽车专业人才要具备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与创新能力三个方面。

3.1 专业能力

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办公操作能力、熟悉常用办公软件和汽车配件管理系统;具备基本机械、电路识图及拆画电路图的能力;具备扎实的汽车、发动机构造知识;会使用相关检测工具和故障诊断仪,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能力,具备基本的汽车性能检测技术的能力;具备一定的钣金喷漆技能和配件销售管理能力;掌握汽车销售的基本原理和销售技巧,掌握客户心理学、商务礼仪礼节,掌握汽车售后服务知识与技能;具备从事汽车保险投保、查勘和理赔业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5S”规范性管理和操作;有驾驶执照、熟悉汽车驾驶。

3.2 社会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认同感,遵纪守法;具有一定的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方法手段解决困难的能力。

3.3 方法和创新能力

制定工作计划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学习、钻研新技术,向专家能手主动获取知识技能的的持续学习能力;具备提出维修方案、改进修理技术,并能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知识,逐步条理化、理论化,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的创新能力。

4 人才培养规格调整和优化的方向

4.1 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优化

结合调研及分析,德宏职业学院汽车专业应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有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面向汽车服务行业,着力从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与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培养以具备汽车机电维修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为主,同时具备服务顾问(前台接待)、汽车销售、配件管理及销售、汽车金融(保险、信贷)、汽车美容装饰等市场所需岗位的基本能力和素养的一专多能的技能型汽车专业人才。

4.2 课程设置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查找和对比之前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德宏职业学院应该在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上围绕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与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的加以调整并优化。

专业能力在传统汽车构造与维修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上加以调整和优化。加强计算机操作及常用办公软件能力的培养;提高机械、电路识图和检测维修的能力的培养;开设汽车性能检测技术、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商务礼仪、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商务英语、汽车驾驶等方面的课程,提高汽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加强实践操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具备“5S”规范操作要求。

社会能力层面上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提高。在知纪明法的基础上加强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认同感培养;在提高学生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的基础上,努力培养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的培养;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能力的培养。

方法和创新能力要从学生独立学习和持续学习两方面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钻研新技术,向专家能手主动获取知识技能的的持续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知识,逐步条理化、理论化,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的创新能力。

5 结语

课题组在调研分析的过程中基本掌握了德宏州汽车市场人才岗位的需求,同时也基本掌握了岗位需求能力并对我校汽车专业人才培養规格的优化和调整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但是在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方法上的调研分析还不够,如何探究出一套适合我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深入企业,结合我校专业办学条件进行调研和分析。德国在汽车专业方面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精髓,究其成功之处在于严格依照《联邦职业教育法》,坚持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技能实践培养为核心的教育体系[2]。市场需求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动力源泉,通过向市场需求寻医把脉,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我州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汽车专业人才提供方向和目标。为革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质量评价等人才培养全过程提供建设性方案建议。

参考文献:

[1]段春勇.德宏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势与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0).

[2]冯青.德国职业汽车人才培养的几点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91-93.

[3]黄美婷.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06):271-272.

作者:刘晓攀 段达能

第3篇:中国家庭寿险市场的需求分析

摘要:保险是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中国家庭对于保险的需求也从传统的保障型需求慢慢地转向投资需求与保障需求兼顾考虑。本文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家庭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比较主要因素对传统保障型寿险和投资型寿险需求的影响异同。通过研究发现:保险在我国居民家庭的普及程度还很低,城乡间差异巨大。家庭的寿险需求、寿险持有比例随家庭生命周期变动呈倒“U”型,不同人口特征、家庭结构、金融知识都会显著影响家庭的寿险需求。家庭资产配置中,房地产会显著挤出寿险资产的配置;投资型寿险区别于传统保障型寿险和股票呈互补关系:社会保障对传统寿险以替代效应为主,对投资寿险以收入效应为主。随着家庭财富的增长,家庭将更多地参与资本市场,增加保险资产的配置。因此,在产品设计上要考虑到消费者异质性需求,积极创新。挖掘和引导消费需求;政府监管层面上要考虑产品结构差异,总量监管的同时优化行业结构监管指标体系。综合衡量行业发展。

关键词:家庭资产;寿险需求;投资与保障;家庭资产配置

一、引言

保险是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中国家庭对于保险的需求也从传统的保障型需求逐渐转向投资需求与保障需求兼顾考虑。人寿保险产品按照保障性和投资性可分为两大类:传统寿险和投资寿险。传统寿险只具有保障属性,投资寿险的保障性有所减弱,而衍生出了投资属性,两类寿险在保障性和投资性上的不同侧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潜在投保者的选择。近几年来,由于国家七次下调利率,寿险产品“利差损”问题严重,各寿险公司纷纷推出了以投资连接、万能和分红为代表的新型寿险产品,新型寿险产品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至2012年,分红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7859.05亿元,在寿险原保险总保费收入中占比为88.22%,已大大超过了传统型产品。从上述寿险产品种类结构的变化可以初步推断出我国寿险消费的投资型导向日趋明显,险种属性的差异是否造成了寿险需求的结构性差异?各主要因素对两类寿险需求的影響有何异同?本文尝试从实证角度给出解释。为保险公司调整产品结构、选择目标客户。为监管部门有区别地制定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回顾文献,许多学者对寿险需求的分析可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类。理论上的讨论始于Yaari(1965),最早将寿命的不确定性引入消费决策的最优化分析,对传统的确定性生命周期模型予以了修正,使用动态最优化模型研究了寿险需求。很多学者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寿险需求分析的理论框架,随着寿险产品的投资功能日益重要,家庭寿险需求和金融资产组合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Bemheim(1991)探讨了遗赠动机对寿险需求的显著性影响程度,并特别分析了商业寿险与社会保险项目之间的配合与替代关系。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外的实证分析多从宏观数据出发,从经济增长、制度变迁、国际比较、区域差距、金融发展等宏观角度出发分析寿险需求。例如Browne and Kim(1993)使用了19个国家1980年、1987年的寿险业宏观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国民收入、抚养率和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显著地促进了寿险需求,而通货膨胀、保险价格对寿险需求影响显著为负。Li等(2007)利用1993-2000年30个OECD国家的面板数据,使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发现,人均收入、家庭规模、金融发展和寿险市场竞争状况会促进寿险需求,而社会保障影响为负。针对我国的宏观数据研究中,赵桂芹(2006)利用1997-2003年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讨论了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居民储蓄存款、人均可支配收入、竞争程度因素对寿险保费收入的影响。除了宏观数据,陈之楚和刘晓敬(2004)使用1990-2001年间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发现个人可支配收入和社会保障对寿险需求的影响显著为正,居民储蓄对寿险需求同时具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朱铭来和房予铮(2008)强调从投资视角理解寿险需求,他们利用1997-2005年的省际面板和1999-2007年的全国月度数据。发现家庭保障对个人寿险需求的影响显著为负,而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为正⑧。

回顾国内外理论与实证研究。大多着力分析寿险的保障功能,而从投资的角度对寿险需求的理解较少且多停留在宏观因素(如利率等)上,利用微观数据从家庭资产配置讨论寿险与其他金融资产的互动关系的文章较少。随着中国家庭财富积累日益增多,金融资产在家庭资产的地位日益提高。如何从家庭资产配置的角度来检验个人寿险与其他金融资产的互动关系显得愈发重要。

二、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1.数据来源

本文分析我国居民寿险需求的数据来自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简称CHFS)。2011年CHFS进行了首次调查,样本分布于全国25个省(市、区),80个县(区、市),320个村(居)委会,共涉及8438户家庭,涉及了微观家庭在2011年度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个人就业信息、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消费、社会保障与保险等信息。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了清理、分组、生成虚拟或分类变量、分组统计等处理,去除了异常值及空白值,最终得到8392个有效家庭样本。

2.变量选取

根据文献分析。我们在选择解释变量时主要从三个方面人手:

(1)被访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受访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子女个数、老人个数、受访者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职业状况、风险态度等。选择上述人口统计学变量主要是因为:己婚家庭成员可以互相提供保险,进而影响家庭的资产选择;根据生命周期假设理论可知,不同年龄段的家庭的投资宗旨和目的有所不同,他们在选择投资组合时会考虑年龄因素;教育水平较高的家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小,从而更可能进行资产多样化投资;就业状况不同代表着潜在的背景风险也可能不同,被访者收入的稳定性可能对家庭寿险需求产生影响。

(2)家庭特征。按照Yaari(1965)不确定性生命周期理论,寿险为未成年期人口和老年期人口提供经济保障,所以可用0-18岁的未成年人口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作解释变量,研究出于保障动机的寿险购买程度。养老保障需求应与老年人口正相关,预计回归系数为正:死亡保障需求中的经济保障需求应与少年人口正相关。预计回归系数为正。此外子女对于家庭寿险需求的影响在中国有特殊性:上世纪80年代末始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对于家庭消费习惯以及资产配置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将按照子女个数将家庭细分为无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多子女家庭,考察不同家庭结构下子女对于家庭寿险需求的不同影响。而背景风险会影响家庭决策,家庭对风险的态度不同,其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行为也不一样。我们将经过极端值处理的家庭净资产纳入来控制家庭的财富效应。

(3)家庭资产配置的互动效应。一方面,个人寿险保单通常是家庭的一种长期投资,与股票(基金)投资和个人储蓄存款有一定的替代关系;另一方面,随着万能险、投资险等寿险品种的日渐丰富,个人通过股市、金融理财、储蓄等理财方式增加的个人财富,也有可能用于寿险产品的购买,这种正向影响是资产的收入效应。因此我们纳入了是否参与股票市场。在家庭资产总量约束下,家庭住房所有权与其他资产存在“替代关系”,而没有房产的家庭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从而可能减少风险资产的持有,因此房产又可能与其他资产存在“互补关系”。

上表1给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家庭寿险的持有水平很低,家庭寿险总体持有比例只有7.96%,普通险持有比例4.86%,带有投资性质的寿险持有比例为3.23%。家庭平均收入52899元。健康状况较好,绝大多数都拥有自住房产权。考虑到解释变量间可能存在共线性关系,比如财富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年龄、是否参与股市等有相关关系,本文对各变量做了相关系数检验,没有发现严重的共线性存在。

三、实证分析

1.家庭寿险需求分析:投资还是保障

利用上述数据,我们首先讨论居民寿险需求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鉴于被解释变量是0,1变量,本文所采用的Probit模型形式为:

人寿保险包括传统寿险和投资寿险两大类。前者只具有保障属性,后者的保障性有所减弱,但衍生出了投资属性。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微观数据,我们将两类寿险产品分开,分别讨论投资需求和保障需求的影响因素。并区分城市和农村样本,分析结果见表2。

首先,家庭特征对寿险持有决策有显著影响。对比第1-9列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寿险总体、保障型寿险还是投资型寿险,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年龄的倒“U”型影响仍然显著。城镇家庭在户主43岁左右达到购买寿险的顶峰,农村家庭寿险需求的峰值年龄在50岁左右,晚于城市家庭。从表中来看,投资型寿险受年龄的影响曲线较保障型寿险受年龄的倒“U”型影响更平滑。这验证了我们的假设。即保障型寿险更多的为购买者提供死亡保障和养老保障,因此受到年龄的影响更大。

黄毓慧、邓颖璐(2013)利用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2009年的消费金融调查数据发现家庭待抚养总人数对家庭寿险持有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特殊的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因此,我们区分考虑子女及老人对于家庭寿险需求的不同影响。在表2第1列中我们区分了无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与多子女家庭。老人个数对于家庭寿险需求的正向影响显著,从数值上来看,家庭中每增加一个待赡养老人,购买寿险的可能性将增加8.87%。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有以“养儿防老”为代表的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家中高龄父母的存在,基于为子女、老人留下一定资产的考虑,也为了减少主要劳动力死亡对子女经济生活造成的影响,这些都显著增加了居民家庭购买保险的概率。而独生子女家庭与多子女家庭的寿险需求不尽相同。具体来看,相比于无子女的家庭,独生子女家庭购买寿险的意愿显著提高11.2%。而多子女家庭较无子女家庭在购买寿险资产上的差异不明显。现实中超生家庭一般集中在农村或富裕家庭,前者首先购买力较低,后者较高,不同财富水平家庭金融资产购买力的不同可能是导致回归系数不显著的主要原因。

上述回归中,健康水平、教育程度对寿险总体需求具有正向影响,这与大多数实证研究是一致的。其中,健康状况对于传统寿险的影响显著为正。即身体健康状况越好的家庭会越多地购买寿险。这体现了一定程度的道德风险。健康状况对于投资型寿险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人们在考虑投资型寿险时更多考虑的是投资型寿险的投资属性。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已婚家庭对于寿险整体的需求较未婚家庭显著高出11.4%,对于保障型寿险的需求较未婚家庭显著高出18.2%,而对投资型寿险的需求不显著。从工作状态来看,自我雇佣者的寿险需求较其他工作状态显著高出14.4%,自我雇佣者的投资型寿险需求较其他工作状态显著高出25.5%,对传统型寿险的需求影响不显著。因为自我雇佣者收入的波动程度一般高于受雇佣者,没有相对稳定的工作会激发人们的风险感知进而促进寿险需求。接下来我们考察了家庭风险偏好对于家庭寿险需求的影响,发现风险厌恶者对于家庭寿险需求的影响不显著。而风险偏好者家庭会显著的减少寿险需求。

从家庭资产配置角度来看。寿险被视为一种保险手段,作为低风险金融产品与股票形成互补关系,股市参与率越高,寿险需求越高。特别是对于投资型的寿险产品,若该家庭是股市参与者,其持有投资型寿险产品的可能性是传统型寿险产品的两倍。从结果上来看,是否拥有自住房产权对寿险需求的影响不显著,具体来看自有住房会显著抑制传统型寿险的需求,而对投资型寿险需求的影响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人们出于对子女馈赠遗产的动机购买传统型保险产品留下死亡保障,而房价的不断攀升已经改变了居民家庭的财富结构,房产越来越多的作为遗产馈赠给子女,因此房屋持有对侧重死亡保障的传统型保险产品有显著的替代关系。家庭财富是寿险购买的关键,是形成寿险有效需求的前提。1-9列的结果中,家庭财富水平对寿险需求的影响都显著为正,且对投資型寿险需求的影响要高于传统型寿险,说明家庭财富水平越高,闲置资金越多,出于避险和增值需要对寿险产品的需求越大。

2.家庭寿险需求的城乡差异

我国城乡居民寿险需求差异巨大,表3展示了我国居民个人商业保险的投保情况。人寿保险投保率在各项商业保险产品中最高,也只有5.44%,健康险其次,3.08%,商业保险城乡差异显著,城镇居民的投保率是农村居民的两倍以上。

我们在表2第2、3、5、6、8、9列分別给出了不同类型寿险需求的城乡差异回归结果,对比发现。无论传统型还是投资型寿险,无论城乡,年龄的倒“U”型影响仍然显著。农村家庭寿险需求的峰值年龄在50岁左右。晚于城市家庭。传统保障型寿险需求受到家庭规模的影响,从老人个数的回归系数可以看出,老人个数对城镇居民寿险需求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农村居民的寿险持有决策影响不显著。这可能与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和商业养老模式还在健全过程中有关,目前基本以家庭养老为主。农村居民出于保障意识购买寿险产品以平滑退休后消费的意识要明显高于城镇居民,这点也从农村居民的传统型寿险及投资型寿险需求都弱于城市居民得以验证。

健康状况对于农村居民的寿险需求尤其是传统保障性寿险产品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城市居民寿险需求影响不显著。这可能和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要显著优于农村居民有关。教育程度对农村家庭寿险需求的影响要显著高于城市居民,且差异在传统保障型寿险样本中更大。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婚姻状况对农村家庭寿险需求的影响较城市家庭更大,这可能是由于农村家庭纽带关系比城市家庭更紧密。无论是传统型寿险亦或投资型寿险,自我雇佣者的寿险需求较其他工作状态显著高,且农村居民受到该因素的影响高于城镇居民。

对于城镇居民家庭而言,股市参与与寿险需求有显著的互补关系,投资型寿险和股票市场参与的正相关关系要强于传统保障型寿险。股市参与对于农村居民影响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农村更多地依赖家庭养老和家庭成员间互助,离金融产品较远,因此无论保险品种,影响都不显著。而是否拥有自住房产权对于城乡家庭寿险需求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家庭财富水平对寿险需求的影响为正,且对农村家庭的影响要显著高于城镇家庭,投资型寿险需求受到的影响要大于传统型寿险需求。

3.不同财富分布下的家庭寿险需求

接下来我们关心不同财富水平家庭的寿险需求差异。模型回归的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除了财富水平最低和最高的家庭,年龄的倒“U”型影响仍然显著。家庭规模对不同财富水平家庭对寿险需求的影响不同。首先,待抚养老人个数的正向影响显著,中产阶级家庭受到的影响要高于财富处于两极的家庭。其次,无论处于哪个财富阶层,独生子女家庭对于寿险的需求要显著高于无子女家庭,而多子女家庭的寿险需求只有在家庭财富处于整体的75%以上后才开始增多。这和我国特有的独生子女政策相关,事实上多子女家庭多为农村家庭或城市富裕家庭。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子女越多消费支出也随之增加,进而挤出了寿险需求。而财富家庭已经跨过了金融市场参与门槛,子女越多。家庭持有寿险平滑消费、寻求死亡养老投资保障的动机越强烈。也就是说家庭寿险需求和子女个数是呈正相关关系的,但由于家庭财富水平的限制,这一关系只有在高净值的家庭才比较显著。

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健康状况、教育程度对于各财富水平家庭的寿险需求影响为正,其中对中产阶层寿险需求的影响最大。婚姻状况对不同财富家庭寿险需求的影响不显著。从工作状态来看,自我雇佣者的寿险需求较其他工作状态显著高。风险偏好者家庭寿险的需求显著少于风险中性者,而风险厌恶型对于家庭投资型寿险需求影响不显著。股市参与与寿险需求有显著的互补关系,特别是对于高财富净值家庭,财富水平越高,股市参与率对寿险需求的正影响越大。而是否拥有自住房产权对于中产家庭的寿险需求的替代影响显著。从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当家庭财富水平超过平均水平后,家庭财富水平对寿险需求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且其影响显著小于其对于财富低于平均水平的家庭的影响。所以家庭财富是形成寿险有效需求的前提。从功能上扮演着类似于“入场券”的角色。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首先在家庭层面讨论了哪些因素影响家庭保险资产的持有。在此基础上,比较和检验主要因素对传统保障型寿险和投资型寿险需求的影响有何不同。实证结果分析发现:保险在我国居民家庭的普及程度仍然很低,家庭寿险需求、家庭寿险持有比例随家庭生命周期变动呈倒“U”型,当户主到中年时期寿险需求达到顶峰,其中保障型寿险更多的为购买者提供死亡保障和养老保障,因此受到年龄的影响更大。其次,寿险需求与家庭人口特征相关。受教育程度高、家庭待赡养人数多、抗风险能力强、已婚状态家庭的寿险需求更大。再次,家庭资产配置中投资型寿险区别于传统保障型寿险,和股票呈互补关系,而无论哪一类型的寿险产品,房地产均挤出了寿险资产的配置。社会保障对传统寿险以替代效应为主,对投资寿险以收入效应为主。最后,随着家庭财富的增长,家庭将更多地参与资本市场,增加保险资产的配置。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给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保险公司应积极创新产品,在考虑消费者异质性及城乡差异的基础上引导和挖掘消费需求,从而促进保险产品的健康发展。其次,监管部门应加强金融知识普及,降低信息成本,缩短农村家庭与金融市场的距离,提高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度。最后,监管部门应优化监管指标体系,从单一的总保费监管转变为考虑保障型、投资型产品结构化监管,综合衡量行业发展。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微观数据的限制性,不能更好地讨论不同类别商业保险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回归分析中存在一定的内生性问题。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考察居民在不同种类的保险产品的选择如何影响家庭资产配置及整体的财富分布,

(责任编辑 陈孝兵)

作者:徐佳 龚六堂

第4篇: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关 键 词】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在一个供大于求的需求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

随着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汽车零部件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中的翘楚!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从当前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宏观景气状况出发,以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产销状况和行业需求走向为依托,详尽的分析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当前的市场容量、市场规模、发展速度和竞争态势。

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发展环境;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经营情况和竞争状况;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产品市场;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重点区域市场;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进出口市场;汽车零部件制造市场的领先企业经营状况;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投资分析与前景预测;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观的剖析中国当前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总体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市场需求特征,并根据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汽车零部件制造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销售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本报告将帮助汽车零部件制造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销售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汽车零部件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前瞻性的把握汽车零部件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形成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有效规避汽车零部件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第5篇:中国汽车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8-2023年)

中国汽车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8-2023年)

【报告目录】

第 一章 2015-2017年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宏观环境分析

1.1 经济环境

1.1.1 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1.1.2 工业经济增长情况

1.1.3 经济转型升级形势

1.1.4 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1.2 社会环境

1.2.1 居民环保意识普遍提高

1.2.2 城镇化扩张加剧环境问题

1.2.3 节能环保需要持续强化

1.2.4 低碳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

1.2.5 节能减排全民实施方案启动

1.3 自然环境

1.3.1 中国环境质量现状

1.3.2 废气废水排放情况

1.3.3 工业污染状况分析

1.3.4 工业节能减排形势

1.4 能源环境

1.4.1 中国能源供需状况分析

1.4.2 中国能源消耗增速下降

1.4.3 中国能源安全隐忧分析

1.4.4 中国能源发展政策解析

1.4.5 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第二章 2015-2017年汽车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1 世界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2.1.1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综述

2.1.2 世界汽车工业行情透析

2.1.3 世界汽车行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动

2.1.4 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形势预测

2.2 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概述

2.2.1 中国汽车工业的形成与现代化进程

2.2.2 中国汽车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2.2.3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特征透析

2.2.4 我国汽车工业国际购销状况

2.3 2015-2017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现状

2.3.1 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运行状况

2.3.2 2016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2.3.3 2017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形势

2.4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4.1 国外贸易保护政策阻碍我国汽车出口

2.4.2 中国汽车行业自身存在的缺陷

2.4.3 中国汽车工业面临人才紧缺难题

2.4.4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潜在的三大隐患

2.5 促进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对策

2.5.1 紧缩银根政策下汽车行业的应对之策

2.5.2 中国汽车产业应坚持走精益生产之路

2.5.3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5.4 做大做强中国汽车产业的战略措施

第三章 2015-2017年国际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分析

3.1 国际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发展综述

3.1.1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

3.1.2 国际汽车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3.1.3 国际汽车行业节能环保各具特色

3.1.4 发达国家汽车产业节能减排的经验评析

3.1.5 节能减排渐成全球汽车产业发展主题

3.2 美国

3.2.1 美国节能减排政策走向分析

3.2.2 美国---严管汽车节能减排

3.2.3 美国---大力支持节能型汽车开发

3.2.4 美国汽车节能减排新政获支持

3.3 欧洲

3.3.1 欧洲各国大兴绿色汽车流行潮

3.3.2 欧洲节能减排新政给汽车行业带来空前挑战

3.3.3 德国着力发展高效电池应对汽车业减排难题

3.3.4 英国发动最大规模节能环保汽车试验项目

3.3.5 节能减排主题下法国积极推广电动汽车发展

3.4 亚洲

3.4.1 日本推出税赋优惠政策助力节能环保车发展

3.4.2 日本加大四类节能车型优惠补贴力度

3.4.3 韩国为汽车节能减排提供“绿色基金”

3.4.4 韩国制定中期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目标

第四章 2015-2017年中国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发展现状

4.1 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1.1 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汽车工业最大掣肘

4.1.2 汽车行业被列为工业能耗大户

4.1.3 我国汽车行业能源消耗现状

4.1.4 汽车工业节能降耗至关重要需发展新能源汽车

4.2 2015-2017年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实施现状

4.2.1 我国节能减排型汽车开发推广现况

4.2.2 油价上调助力汽车行业节能减排

4.2.3 影响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三大要素

4.2.4 节能减排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商关注焦点

4.2.5 国产汽车从两方面推进节能减排进程

4.2.6 国家进一步强化汽车业节能减排

4.2.7 中国汽车企业积极推动节能减排进程

4.3 汽车轻量化发展分析

4.3.1 汽车轻量化的定义与途径

4.3.2 汽车轻量化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4.3.3 国内外汽车重量对比简析

4.3.4 世界汽车大国轻量化发展现状

4.3.5 中国汽车轻量化研究发展近况

4.3.6 中国汽车轻量化发展任重道远

4.4 循环经济是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4.4.1 汽车产业发展应以循环经济为导向

4.4.2 汽车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模式探析

4.4.3 汽车产业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阻碍与促进策略

4.4.4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

4.5 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对策途径

4.5.1 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应大力发展小排量车

4.5.2 汽车工业节能减排亟需强制推行

4.5.3 实施汽车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

4.5.4 汽车行业节能减排观念转变尤为重要

4.5.5 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途径探讨

第五章 汽车行业的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

5.1 汽车大气污染与治理

5.1.1 汽车废气的有害成分与危害性解析

5.1.2 汽车尾气成为现代主要空气污染源

5.1.3 汽车尾气污染治理的实践经验与成果简述

5.1.4 汽车尾气的治理途径评析

5.2 汽车涂装废水的治理

5.2.1 汽车涂装工艺流程简介

5.2.2 汽车涂装废水的特点浅析

5.2.3 汽车涂装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解析

5.2.4 汽车涂装废水处理工程案例评价

5.3 汽车回收利用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保障

5.3.1 汽车回收利用的节能减排成效透析

5.3.2 废旧汽车回收与汽车(零部件)再造概况

5.3.3 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研发情况

5.3.4 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提高节能减排效果的思路探析

5.4 废旧汽车各资源的回收利用分析

5.4.1 废汽车有色金属的回收利用状况

5.4.2 废汽车轮胎的回收利用状况

5.4.3 废汽车玻璃的回收利用状况

5.4.4 废汽车塑料的回收利用状况

5.4.5 废汽车黑色金属材料的回收利用状况

第六章 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分析

6.1 汽车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介绍

6.1.1 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综合技术概要

6.1.2 整车制造与相关企业的节能技术

6.1.3 汽车行业两种节能工艺简述

6.1.4 汽车行业的有效低碳技术浅析

6.1.5 节能与替代能源汽车的技术路径探讨

6.2 汽车的轻量化技术分析

6.2.1 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基本简介

6.2.2 汽车轻量化的技术路径分析

6.2.3 汽车轻量化材料选择

6.2.4 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开发应用概况

6.2.5 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发展的战略

6.3 汽车发动机节能降耗技术综述

6.3.1 我国节能汽车发动机技术研究的相关问题

6.3.2 我国着重开发三类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

6.3.3 我国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发展的目标解读

6.3.4 促进节能汽车发动机研发的建议措施

6.3.5 汽车企业的相关建议

6.4 醇氢汽车技术的节能减排实效分析

6.4.1 发动机余热的醇氢汽车技术开发的意义浅析

6.4.2 国内外发动机余热的醇氢汽车技术研究现况

6.4.3 汽车余热裂解制氢反应器的组成、原理及优点

6.4.4 醇氢汽车技术发展的综合效益剖析

6.5 纳米技术在汽车尾气处理方面的应用

6.5.1 纳米技术研究的意义

6.5.2 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的基本措施

6.5.3 纳米技术能有效降低发动机重量

6.5.4 纳米技术在改善燃油性能方面有突出表现

6.5.5 纳米材料可用作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6.6 汽车行业的节能环保技术趋势探讨

6.6.1 世界节能环保汽车技术未来展望

6.6.2 未来节能环保汽车技术应用前瞻

6.6.3 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国的技术方向

6.6.4 我国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趋向透析

第七章 2015-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

7.1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述

7.1.1 新能源汽车符合国际环保要求

7.1.2 混合动力汽车定义及分类

7.1.3 纯电动汽车定义及结构

7.1.4 燃料电池汽车简析

7.1.5 各种新能源汽车的比较分析

7.2 车用替代燃料发展综述

7.2.1 国外车用替代燃料发展近况浅析

7.2.2 我国车用替代燃料发展的激励政策

7.2.3 中国车用替代燃料的推广实践进程

7.2.4 我国车用替代燃料发展前景分析

7.3 2015-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7.3.1 节能与新能源车成中国汽车业发展导向

7.3.2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

7.3.3 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迎来发展良机

7.3.4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综述

7.3.5 我国各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7.3.6 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研发状况透析

7.4 混合动力汽车

7.4.1 混合动力车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佳中间路径

7.4.2 中国迈入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关键时期

7.4.3 混合动力汽车迅速进入国内主流市场

7.4.4 境外资本抢滩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

7.4.5 我国大力加强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车研发

7.5 其他

7.5.1 双燃料汽车

7.5.2 天然气汽车

7.5.3 醇醚汽车

7.5.4 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

7.5.5 氢燃料电池汽车

7.5.6 液化石油气汽车

7.6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7.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7.6.2 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发方向存疑

7.6.3 新能源汽车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7.6.4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思路研究

7.6.5 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八章 2015-2017年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环境分析

8.1 “绿色信贷”内涵及发展解读

8.1.1 中国绿色信贷的发展进程

8.1.2 中国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8.1.3 中行出台指引政策推进绿色信贷

8.1.4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建设的注意事项

8.2 汽车行业绿色信贷的发放情况

8.2.1 高污染行业绿色信贷发放状况

8.2.2 国有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政策及发放现状

8.2.3 国外汽车企业节能车技术---情况

8.2.4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成为节能减排的加速器

8.3 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资金来源及建议

8.3.1 国家鼓励工业节能减排项目向市场---

8.3.2 中国节能减排领域的资本困境分析

8.3.3 实施节能减排应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

第九章 2015-2017年汽车行业节能减排与清洁发展机制

9.1 清洁发展机制(cdm)基本概述

9.1.1 cdm简介

9.1.2 cdm项目开发模式和程序

9.1.3 cdm项目的交易成本

9.1.4 cdm项目的风险

9.2 2015-2017年节能领域cdm项目的开发

9.2.1 清洁发展机制发展现况及趋势

9.2.2 中国cdm项目发展情况简析

9.2.3 政策东风助力我国cdm项目发展

9.2.4 阻碍节能领域cdm项目开发的主要因素

9.2.5 挖掘中国cdm项目开发潜力的对策

9.3 cdm项目在汽车行业的发展

9.3.1 交通领域cdm项目开发途径

9.3.2 快速公交系统cdm项目的实践及成效评析

9.3.3 重庆公交车启动首宗cdm项目

第十章 2015-2017年重点汽车制造企业的节能减排分析

10.1 一汽

10.1.1 公司简介

10.1.2 一汽集团全方位开展节能减排措施取得可喜效果

10.1.3 一汽推广节能技术创造双赢成效

10.1.4 一汽将着重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10.2 上汽

10.2.1 公司简介

10.2.2 上汽节能减排的思路与措施解析

10.2.3 上汽确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

10.2.4 上海通用汽车的节能减排进程与战略规划

10.3 东风汽车

10.3.1 公司简介

10.3.2 东风汽车节能减排收获显著成效

10.3.3 东风悦达起亚节能环保车畅销市场

10.3.4 东风客车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10.4 广汽

10.4.1 公司简介

10.4.2 广汽本田节能减排的成功经验

10.4.3 广汽本田节能减排的措施与成效评价

10.4.4 广汽丰田的节能降耗措施解析

10.5 吉利集团

10.5.1 公司简介

10.5.2 吉利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促进节能减排

10.5.3 吉利汽车从涂装工艺着手开展节能环保

10.6 其他企业

10.6.1 福田汽车节能减排路径透析

10.6.2 华晨汽车节能减排主要特征分析

10.6.3 宇通客车节能减排起到典范效应

10.6.4 中国重汽节能减排的成功经验解析

第十一章 2015-2017年中国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政策监管

11.1 2015-2017年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扶持政策汇总

11.1.1 财政投入

11.1.2 税收政策

11.1.3 价格政策

11.1.4 金融政策

11.2 2015-2017年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发布实施动态

11.2.1 我国发布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办法

11.2.2 新版《环境保护法》出台问世

11.2.3 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11.2.4 “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11.2.5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出台

11.3 税费改革与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

11.3.1 成品油税费调整成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助推器

11.3.2 汽车消费领域的税收政策简述

11.3.3 汽车消费税改革给行业整体带来的冲击

11.3.4 推进汽车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考量

11.4 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相关法律政策

1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1.4.2 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

11.4.3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11.4.4 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

11.4.5 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

11.4.6 汽车产品节能评价办法

11.4.7 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

11.4.8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11.4.9 关于开展1.6升及以下节能环保汽车推广工作的通知

第十二章 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投资潜力及前景分析

12.1 节能减排主题下汽车产业发展前景

12.1.1 节能减排政策下汽车产业孕育两大机会

12.1.2 节能小排量车有望成为市场主导产品

12.1.3 “以旧换新”政策给汽车再制造业带来投资机会

12.2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12.2.1 面临的形势

12.2.2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2.2.3 技术路线和主要目标

12.2.4 保障措施

图表目录

图表 2016-2017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图表 2016-2017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跌幅度

图表 2016-2017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跌幅度

图表 中国低碳城市分布图

图表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特

图表 2016年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图表 2016年重点湖库水质类别

图表 2016年重点湖库营养状态指数

图表 2016年重点大型淡水湖泊水质状况

图表 2016年大型水库水质评价结果

图表 2016年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级城市比例

图表 2016年二氧化硫浓度分级城市比例

图表 2016年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级别比例

图表 2015-2016年重点城市污染物浓度年际比较

图表 2016年全国酸雨发生频率分段统计

图表 2016年全国降水ph年均值统计

图表 2016年全国降水ph年均值等值线图

图表 2016年全国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

图表 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

图表 我国废水废气排放及治理情况

图表 各大洲汽车产量变化情况

图表 各大洲汽车产量统计

图表 各大洲汽车增长率变化情况

图表 跨国汽车巨头在华战略调整情况一览

图表 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在印度投资建厂计划一览

图表 汽车企业在俄罗斯投资建厂计划一览

图表 我国汽车(轿车)产量变动情况

图表 跨国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汽车销量(国产内销+进口)和市场份额变动

图表 中国汽车出口地区构成情况

图表 汽车销量同比增长情况

图表 2016-2017年我国月度汽车销量情况

图表 2016-2017年我国月度汽车销量同比增长情况

图表 2016-2017年我国月度乘用车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图表 2016-2017年我国月度商用车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图表 2016-2017年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月度销量情况

图表 国内轿车市场份额变化比较

图表 汽车工业经济指标同比变化情况

图表 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占有率

图表 汽车整车出口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图表 美国gdp总量及增长率

图表 美国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量

图表 电动汽车停车位标志

图表 汽车行业与全国主要能耗指标统计分析

图表 整车与相关企业能耗统计分析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略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国内部分大型整车制造企业能耗统计表 常用轻量化材料减重效果

国内自主品牌轿车与国外轿车比较

主要汽车生产国轻量化与改善燃油效率值的策汽车工业的传统发展模式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 汽车部分零部件继续使用形式 汽车部分零部件作为材料回收形式 绿色再制造在汽车工业各环节中的应用 汽车行业的中循环流程示意图 汽车消费税税目税率表 不同co浓度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nox造成的危害

涂装废水(废液)水质分析结果汇总 涂装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各单元污染物进、出水水质一览表

图表 各单元污染物去除率一览表

图表 废旧乘用汽车中可回收物质构成

图表 废旧汽车回收拆卸示意图

图表 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废旧汽车回收拆卸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的研发方向及汽车制造商的参与情况列表

图表 世界主要汽车消费国废旧汽车零部件回收率

图表 汽车回收技术专利申请年限分布

图表 车用铝合金典型材料的性能

图表 从废旧汽车回收金属材料的莱茵哈特法工艺流程如图

图表 mckinsey的减排措施全球成本曲线

图表 各种节能与替代能源汽车技术对比

图表 各种汽车技术的燃料能耗情况

图表 各种汽车技术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图表 能源生产和储运过程的燃料能耗情况

图表 能源生产和储运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图表 各种汽车技术的石油消耗量

图表 各种汽车技术的节油率对比

图表 各种类型电池的材料生产与组装过程的耗电量

图表 汽车零部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图表 镁在汽车工业的应用发展

图表 发动机余热的醇氢汽车技术

图表 北京市公共交通第二机动车检测场检测京华牌大客车的结果

图表 微型小客车的检测结果

图表 发动机保持在1100转/分下稳定运行时排放随温度变化情况

图表 co2排放结构

图表 欧洲轻型车排放标准

图表 中国轻型车排放标准

图表 新能源汽车分类

图表 新能源汽车能量利用示意图

图表 各种新能源汽车总能量消耗对比

图表 各种新能源汽车化石能量消耗对比

图表 各种新能源汽车石油能量消耗对比

图表 各种新能源汽车ghg排放对比

图表 各种新能源汽车技术对比

图表 车用替代燃料发展状况

图表 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图

图表 混合动力汽车工作示意图

图表 混合动力汽车使用成本的影响因素

图表 各级车的耗油量假设

图表 敏感性分析(当前条件下)

图表 敏感性分析(仅汽油价格下跌30%)

图表 敏感性分析(仅汽油价格上涨30%)

图表 敏感性分析(仅电力驱动装置成本下跌30%)

图表 敏感性分析(汽油价格上涨30%,电力驱动装置成本下跌30%)

图表 中国天然气汽车产量

图表 主要城市cng汽车保有量

图表 主要城市cng加气站数量

图表 主要城市lpg汽车保有量

图表 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预测图

图表 cdm项目的运行流程图

图表 全球碳交易量和价值统计

图表 巴西、墨西哥、印度和中国cdm项目比例变化图

图表 每次eb会议请求注册项目数量和重审项目数量对比

图表 eb会议上被要求复审项目所占比例

图表 上汽集团旗下主要品牌

图表 上汽集团海外子公司分布情况

图表 主要汽车消费省市公路养路费标准

图表 费改税对汽车每年使用费用影响较小

图表 低油耗轿车将受益于费改税方案

图表 1-1.6l排量乘用车销量增速最为稳定

图表 基本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排序

图表 各功能区的字体、字号和字体颜

图表 燃料消耗量标识尺寸要求

图表 加油机图案

图表 公共服务用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示范推广补助标准

图表

图表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车示范推广补助标准 2000-2020年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

第6篇: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18-2023年)

【报告目录】

第 一章 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概述

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1.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1.1.2 新能源汽车的类型

1.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概述

1.2.1 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

1.2.2 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

1.2.3 混合动力汽车的缺点

1.3 纯电动汽车概述

1.3.1 纯电动汽车的定义

1.3.2 纯电动汽车的优势

1.3.3 纯电动汽车结构原理

1.4 燃料电池汽车概述

1.4.1 燃料电池汽车的定义

1.4.2 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

第二章 2015-2017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环境分析

2.1 宏观经济环境

2.1.1 全球经济形势

2.1.2 国内生产总值

2.1.3 工业运行情况

2.1.4 固定资产投资

2.1.5 经济发展趋势

2.2 社会环境分析

2.2.1 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2.2.2 汽车排放与空气质量

2.2.3 新能源汽车战略意义

2.3 全球专利技术环境

2.3.1 专利总体情况

2.3.2 专利申请分布

2.3.3 技术热点变化

2.3.4 区域分布情况

2.3.5 主要申请人分析

2.3.6 我国申请概况

第三章 2015-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分析

3.1 2015-2017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

3.1.1 全球产业政策解析

3.1.2 全球市场销量规模

3.1.3 全球区域发展情况

3.1.4 全球市场分化趋势

3.2 2015-2017年部分地区及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分析

3.2.1 欧洲 3.2.2 美国

3.2.3 日本

3.2.4 韩国

3.2.5 挪威

3.3 2015-2017年全球不同类型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

3.3.1 混合动力汽车销售情况

3.3.2 世界电动汽车市场规模

3.3.3 燃料电池汽车业总体概况

3.3.4 车企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

第四章 2015-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分析

4.1 2015-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行情况

4.1.1 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情况

4.1.2 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

4.1.3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

4.1.4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

4.2 2015-2017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区域动态

4.2.1 上海市

4.2.2 北京市

4.2.3 深圳市

4.2.4 天津市

4.2.5 江苏省

4.2.6 安徽省

4.3 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分析

4.3.1 推荐车型结构

4.3.2 乘用车推广情况

4.3.3 客车推广情况

4.3.4 专用车推广情况

4.4 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4.1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阻滞因素

4.4.2 我国新能源汽车存在的瓶颈

4.4.3 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

4.4.4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瓶颈

4.5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对策及战略

4.5.1 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策

4.5.2 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策略

4.5.3 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选择

第五章 2015-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不同功能汽车发展分析

5.1 新能源乘用车发展态势

5.1.1 市场发展规模

5.1.2 区域结构分析

5.1.3 销量结构分析

5.1.4 企业竞争格局

5.2 新能源客车市场分析

5.2.1 市场发展规模 5.2.2 市场渗透率分析

5.2.3 市场结构分析

5.2.4 企业竞争格局

5.2.5 公交车推广分析

5.3 新能源专用车发展综述

5.3.1 市场发展规模

5.3.2 企业竞争格局

5.3.3 发展前景分析

第六章 2015-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不同类型汽车发展分析

6.1 2015-2017年我国混合动力车发展分析

6.1.1 发展混合动力车适合国情

6.1.2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黄金期

6.1.3 混合动力客车市场规模

6.1.4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发展

6.2 纯电动汽车发展态势

6.2.1 产业化发展探索

6.2.2 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6.2.3 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

6.3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态势

6.3.1 燃料电池汽车研发进展

6.3.2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

6.3.3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概况

6.3.4 燃料电池车商业化进展分析

6.3.5 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模式对比

第七章 2015-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分析

7.1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究

7.1.1 整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

7.1.2 混合动力汽车攻关难题

7.1.3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

7.1.4 混合动力技术重大突破

7.2 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分析

7.2.1 电动汽车核心技术

7.2.2 纯电动客车技术成熟

7.2.3 客车核心技术全球领先

7.3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发展分析

7.3.1 燃料电池整车集成技术

7.3.2 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

7.3.3 高压储氢系统技术

7.3.4 国内外技术水平对比

7.4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分析

7.4.1 纯电动汽车标准

7.4.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标准

7.4.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标准

7.4.4 基础设施技术标准 7.4.5 专利标准化策略

第八章 2015-2017年国内外主要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发展

8.1 丰田汽车公司

8.1.1 企业发展概况

8.1.2 技术路线解析

8.1.3 混合动力车销量

8.1.4 燃料电池车发展动态

8.2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8.2.1 企业发展概况

8.2.2 企业核心竞争力

8.2.3 新能源汽车销量

8.2.4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8.2.5 新能源汽车战略

8.3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8.3.1 企业发展概况

8.3.2 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8.3.3 新能源客车基地投运

8.3.4 纯电动轿车市场化起航

8.4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4.1 企业发展概况

8.4.2 新能源汽车研发进程

8.4.3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8.4.4 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

8.4.5 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目标

8.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8.5.1 企业发展概况

8.5.2 新能源汽车业务综述

8.5.3 新能源汽车业务成就

8.5.4 新能源汽车研发进展

8.5.5 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8.5.6 新能源汽车业务规划

8.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8.6.1 企业发展概况

8.6.2 新能源汽车业务成就

8.6.3 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

8.6.4 新能源汽车业务规划

8.7 中投顾问对上市公司在新能源及智能汽车领域投资动态分析

8.7.1 投资项目综述

8.7.2 投资区域分布

8.7.3 子版块投资分布

8.7.4 产业转型分析

8.7.5 投资模式分析

8.7.6 典型投资案例

第九章 2015-2017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发展分析 9.1 车用锂电池

9.1.1 应用优势分析

9.1.2 成本构成分析

9.1.3 市场发展规模

9.1.4 市场结构分析

9.1.5 标准体系分析

9.2 车用燃料电池

9.2.1 燃料电池相关概述

9.2.2 行业技术进展

9.2.3 行业标准体系

9.2.4 行业商业化分析

9.2.5 行业发展前景

9.3 车用镍氢电池

9.3.1 优越性分析

9.3.2 市场需求规模

9.3.3 专利申请分析

9.3.4 行业技术突破

第十章 2015-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分析

10.1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

10.1.1 充(换)电站市场规模

10.1.2 充(换)电站建设模式

10.1.3 充(换)电站服务模式

10.1.4 充(换)电站运营模式

10.1.5 充(换)电站综合效益

10.1.6 充(换)电站建设规划

10.2 lng加气站

10.2.1 lng加气站发展规模

10.2.2 lng加气站区域分布

10.2.3 lng加气站发展动态

10.3 加油站

10.3.1 加油站数量规模

10.3.2 加油站竞争格局

10.3.3 加油站经营模式

10.3.4 加油站选址布局

第十一章 2015-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背景解析

11.1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分析

11.1.1 补贴政策调整

11.1.2 积分制政策

11.2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政策

11.2.1 我国制造2025 11.2.2 战略新兴产业规划

11.2.3 汽车中长期产业规划

11.2.4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

11.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政策 11.3.1 汽车动力电池政策

11.3.2 充电基础设施政策

11.3.3 电池外资准入政策

11.4 新能源汽车其他政策分析

11.4.1 碳配额管理办法

11.4.2 强制性认证政策

11.4.3 企业及产品准入规定

11.4.4 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

11.5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11.5.1 总体目标

11.5.2 节能汽车技术路线图

11.5.3 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路线图

11.5.4 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图

11.5.5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路线图

11.5.6 汽车制造技术路线图

11.5.7 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

11.5.8 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图

第十二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趋势分析

12.1 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12.1.1 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景展望

12.1.2 全球新能源汽车规模预测

12.1.3 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12.1.4 主要区域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12.2 “十三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展望

12.2.1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

12.2.2 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广阔

12.2.3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

12.2.4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12.3 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2.3.1 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是大势所趋

12.3.2 全球混合动力车市场展望

12.3.3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趋势

12.3.4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

附录

附录一: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附录二: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附录三: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

附录四:2018-2023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

图表目录

图表1 2014-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

图表2 2014-2017年世界贸易增长趋势

图表3 2012-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图表4 2012-201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 图表5 2012-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图表6 2017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速

图表7 2017-2017年固定资产(不含农户)同比增度

图表8 1995-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趋势

图表9 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专利申请技术分布图

图表10 “十二五”前后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技术热点

图表11 “十二五”前后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技术分布对比

图表12 新能源汽车技术全球专利申请量地区分布

图表13 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专利申请量***0的申请人

图表14 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申请人技术分布图

图表15 1995-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类型趋势

图表16 2017年全球电动车企业销量排名

图表17 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区域销量构成

图表18 2017年全球各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yoy对比

图表19 2011-2017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

图表20 2011-2017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图表21 2012-2017年全球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

图表22 2012-2017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

图表23 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构成情况

图表24 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构成情况

图表25 2015-2017年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图表26 2017-2017年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车型数量

图表27 2013-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月度产量

图表28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结构

图表29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地区销量

图表30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地区占比

图表31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细分销量结构

图表32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企业销量份额

图表33 2013-2017年新能源客车月度产量

图表34 2017年新能源客车销量结构

图表35 新能源客车在客车中占比

图表36 2017年新能源客车细分市场占比

图表37 2017年新能源客车企业销量份额

图表38 2013-2017年新能源专用车月度产量

图表39 2017年新能源专用车企业销量份额

图表40 2017年电动物流车销量预测

图表41 2017年混合动力客车产量

图表42 2017年混合动力客车企业份额

图表43 2017-2017年纯电动客车产量

图表44 我国近中期新型动力系统汽车发展技术路线图

图表45 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对比

图表46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1 图表47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2 图表48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2下的车辆性能指标 图表49

图表50

图表

51图表5

2图表5

3图表5

4图表55

图表56

图表57

图表58

图表59

图表60

图表61

图表62

图表63

图表64

图表65

图表66

图表67

图表68

图表69

图表70

图表71

图表72

图表73

图表74

图表75

图表76

图表77

图表78

图表79

图表80

图表81

图表82

图表83

图表84

图表85

图表86

图表87

图表88

图表89

图表90

图表91

图表92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3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3下的车辆性能指标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4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5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5下的车辆性能指标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其它方案 我国混合动力客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1 我国混合动力客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1下的车辆性能指标 我国混合动力客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2 我国混合动力客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2下的车辆性能指标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与重点领域 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参数比较 中外主要厂商燃料电池汽车性能对比

中外主要厂商燃料电池汽车发动集成度参数对比 我国纯电动汽车标准

(一) 我国纯电动汽车标准

(二)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类型》六项行业标准 我国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标准 我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标准 我国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技术标准

ev蓄电池关键技术数据与美国先进蓄电池指标比较 2017年a股上市公司新能源及智能汽车行业投资规模

2017年a股上市公司新能源及智能汽车行业投资项目区域分布(按项目数量分) 2017年a股上市公司新能源及智能汽车行业投资项目区域分布(按投资金额分) 2017年a股上市公司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投资企业分布 2017年a股上市公司新能源及智能汽车行业投资模式 锂电池成本构成比例

2011-2018年动力锂电池产量及预测 2017年动力锂电池产量结构

全球电动车市场对镍氢电池需求规模

镍氢电池在华专利申请的国家和地区分布 电池租赁模式充电站的优劣势 直充模式充电站优劣势分析 充电桩模式充电站优劣势分析 不同地区充电桩比较

电池租赁、直充模式、充电桩模式比较 三种合作模式比较分析

2012-2017年lng加气站规模

2015年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分布图(按加油站数量) 新能源乘用车单车积分标准 积分制具体内容

《路线图》总目标示意 汽车制造技术路线图 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 图表9

3图表9

4图表9

5图表96

图表97

图表98 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图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及审查要求 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2017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 2017年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等客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 2017年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

第7篇: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前景分析

【关 键 词】工业机器人市场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据总部设在德国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报告,中国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从2005年到2012年,中国内地机器人销售量平均每年增加25%,2012年已达到2.7万个。该联合会预测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会在2014年开始爆发,到2016年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市场。

报告认为,国内机器人企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规模相对较小。新松机器人2012年销售超过1200台(包括AGV等),其他较大的公司东莞启帆、安徽埃夫特、广州数控、南京埃斯顿、上海沃迪等公司年产量均不足400台。根据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专家观点,部件单位采购成本会随规模提升下降很多,工业机器人行业,年产500台才能达到盈亏平衡。因此专家认为中国机器人主机企业需要抓住行业需求快速增长与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发展机遇,快速提升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才能提高竞争力。

研报称,“十一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年均增长30%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机器人市场,但是从人均机器人拥有量来看,我国与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5-10倍差距,预计未来几年仍有望保持20%左右年均增速,2015年之后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

研报指出,机器人作为自动化设备,鉴于其优秀的特性,其必然成为自动控制的重要一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成为自动化生产线装备的发展方向。自从1939年西屋公司推出机器人Elektro,机器人取得较快发展,应用在工业、军事、太空、娱乐等领域。机器人性能很大程度取决于关键零部件的品性(控制器、驱动器、减速机),而这块目前恰恰是国内企业的薄弱环节。相关科研机构、企业在控制器、驱动器、减速机研究开发环节做了大量工作,控制器、伺服系统大大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短板环节的减速机有所突破,谐波减速机国内已有可替代产品,如中技克美等。

从国外机器人发展的历程(特别是美日两国)来看,政策导向对机器人产业发展方向、节奏具有重要影响。日本政府通过大力扶持政策使得机器人在汽车、电气、电子行业的广泛应用,不但提升了相关产业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使得机器人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对于现阶段中国,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从某种程度来看,提升国内部分产业(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相关产业比较竞争优势,是减轻产业两头受压(高端产品竞争力不强、劳动力成本高企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流)的局面的重要之选。

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稳步提升,其中亚洲增速较快,在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汽车、电子等使用量较多。从竞争格局来看,日、欧系的ABB、KUKA、FANUC、松下等占据了领先地位。从国内市场来看,2012年装机量近2.7万台,相较上年增长了19.5%,但90%以上市场都被ABB、FANUC、安川、CUKA等垄断,同时国外品牌商加快在国内的建厂,加剧国内竞争程度。

发展机器人将成为国内产业转型的重要推手之一。劳动力成本提升、机器人单体价格下降使得普遍使用机器人的经济性大大提升;国内制造业面临的双重危机倒逼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推广应用。国内机器人企业应对国际品牌商的咄咄逼人之势,首先将系统集成作为自己的突围重要手段,其次,我们认为采取立足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挺进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策略甚为可取。在宏观政策层面,管理层频出规划力推国内机器人产业步入快车道,为本土机器人企业营造了良好氛围。

第8篇:中国汽车维修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关 键 词】汽车维修行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汽车维修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汽车维修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大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还将继续增长,与之配套的汽车维修市场更是蕴藏着无限商机。也正是因为如此,汽车维修市场吸引了更多投资,未来市场竞争将进一步白热化。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汽车维修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从当前汽车维修行业的宏观景气状况出发,以汽车维修行业的产销状况和行业需求走向为依托,详尽的分析了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当前的市场容量、市场规模、发展速度和竞争态势。

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汽车维修行业的经营状况;汽车维修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及趋势;汽车维修行业的经营模式;汽车维修行业的产业链及关联行业;汽车快修连锁店经营模式、运行状况及发展建议;汽车维修市场个别企业经营状况;汽车维修行业的经营决策与投资建议;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汽车维修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观的剖析中国当前汽车维修行业的总体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市场需求特征,并根据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汽车维修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汽车维修服务企业、技术人才培训学校、投资企业准确了解汽车维修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汽车维修行业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本报告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家统计局、国际信息研究所、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清华大学图书馆、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表示特别感谢!

特别说明:本报告中的大量市场数据,特别是企业排名数据,仅供企业作经营参考用,望客户不要用于企业广告排名比较。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前瞻资讯将不予承担!

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为深圳前瞻商业资讯有限公司所有,报告由深圳前瞻商业资讯有限公司发行部负责寄送和售后咨询服务。公司对所有研究报告产品拥有唯一著作权;公司没有通过任何第三方进行代理销售,购买报告请直接与前瞻客服中心部联系。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汽车维修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第9篇:2017-2018年中国氧气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趋势预测

2017-2021年中国氧气行业发展深

度研究与投资咨询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4995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文章来源】http://report/20170114/4995.html ▄ 报告目录

第一章、氧气行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氧气行业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氧气行业发展历程 第三节、氧气分类情况 第四节、氧气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氧气产业链模型分析 第二章、氧气发展环境及政策分析 第一节、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15中国宏观经济发展

二、2016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第二节、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第三章、中国氧气生产现状分析 第一节、氧气行业总体规模 第二节、氧气产能概况

一、2011-2016年产能分析

二、2016-2020年产能预测 第三节、氧气产量概况

1

一、2011-2016年产量分析

二、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调查

三、2016-2020年产量预测 第四节、氧气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四章、氧气国内产品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国内产品2011-2016年价格回顾 第二节、国内产品当前市场价格及评述 第三节、国内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2016-2020年国内产品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第五章、2010-2015年中国氧气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第一节、中国氧气行业规模情况分析

一、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

二、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

四、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

五、行业敏感性分析

第二节、中国氧气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一、行业生产情况分析

二、行业销售情况分析

三、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第三节、中国氧气行业财务能力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与预测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与预测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与预测

第六章、2015年中国氧气行业发展概况

2

第一节、 2015年中国氧气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二节、 2015年中国氧气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三节、 2015年中国氧气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第七章、氧气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氧气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氧气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二、氧气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三、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第三节、氧气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2016-2020年我国氧气市场竞争趋势

二、2016-2020年氧气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三、2016-2020年氧气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八章、氧气上游原材料供应状况分析 第一节、主要原材料

第二节、主要原材料202011—2015年价格及供应情况 第三节、2016-2020年主要原材料未来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 第九章、氧气产业用户度分析 第一节、氧气产业用户认知程度 第二节、氧气产业用户关注因素

一、功能

3

二、质量

三、价格

四、外观

五、服务

第十章、2011-2016年氧气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当前氧气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氧气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中国氧气发展方向分析

二、2011-2016年中国氧气行业发展规模

三、2011-2016年中国氧气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2011-2016年中国氧气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

三、技术风险分析

四、政策和体制风险

五、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 第十一章、氧气国内重点生产厂家分析 第一节、企业1

一、氧气概况

二、氧气竞争优势分析

三、氧气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二节、企业2

一、氧气概况

二、氧气竞争优势分析

三、氧气经营状况分析

4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三节、企业3

一、氧气概况

二、氧气竞争优势分析

三、氧气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四节、企业4

一、氧气概况

二、氧气竞争优势分析

三、氧气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五节、企业5

一、氧气概况

二、氧气竞争优势分析

三、氧气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十二章、氧气产品竞争力优势分析 第一节、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 第二节、体产品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第三节、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 第十三章、氧气行业供需平衡预测分析 第一节、2017-2022年中国氧气行业产量预测 第二节、2017-2022年中国氧气行业需求量预测 第三节、2017-2022年中国氧气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2017-2022年中国氧气行业价格走势 第十四章、业内专家观点与结论

5

第一节、氧气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一、把握客户对产品需求动向

二、渠道发展变化预测

三、行业总体发展前景及市场机会分析 第二节、氧气企业营销策略

一、价格策略

二、渠道建设与管理策略

三、促销策略

四、服务策略

五、品牌策略

第三节、氧气企业投资策略

一、子行业投资策略

二、区域投资策略

三、产业链投资策略

四、生产策略

▄ 公司简介

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成立多年来,我们一直聚焦在“产业研究”领域,是一家既有深厚的产业研究背景,又只专注于产业咨询的专业公司。我们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提供产业研究、产业规划、投资分析、项目可行性评估、商业计划书、市场调研、IPO咨询、商业数据等咨询类产品与服务,累计服务过近100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并成为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长期的信息咨询产品供应商。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嵌入式软件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

6

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中宏经略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我们的优势

强大的数据资源:中宏经略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经十年构建完成完整的产业经济数据库系统(含30类大行业,1000多类子行业,5000多细分产品),我们的优势来自于持续多年对细分产业市场的监测与跟踪以及全面的实地调研能力。

行业覆盖范围广:入选行业普遍具有市场前景好、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重组频繁等特征。我们在对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品进行单独分析。其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

内容全面、数据直观:报告以本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深入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有多位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有创造力和建设意义的对策建议: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7

我们行业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 最新目录推荐

1、智慧能源系列

《2017-2021年中国智慧能源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微电网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小水电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氢能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波浪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潮汐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天然气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互联网+”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物流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3、智能制造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4.0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8

《2017-2021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4、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购物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5、智能汽车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前景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车联网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融资战略咨询报告》

6、大健康产业系列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9

7、房地产转型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房地产+众创空间跨界投资模式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医疗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物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告》

8、城市规划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前景调查及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深度调研及开发战略分析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9、现代服务业系列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民营医院运营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婚庆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体育服务行业深度调查与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会展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整形美容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上一篇:企业内控工作计划下一篇:贷款风险分类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