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历史

2022-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为什么学历史

向“瑞吉欧”学什么

弹性计划:即教师预先制定出总的教育目标,但并不为每一项或每一活动事先制定具体目标,而是依靠他们对幼儿的了解以及以前的经验,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提出种种假设,依赖这些假设,他们形成灵活的、适宜这些幼儿需要和兴趣的目标。

合作教学:在教学方面,瑞吉欧突出的特点在于强调师生合作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瑞吉欧的教师从不试图去控制、限制幼儿的行为,代替幼儿的研究探索;他们非常强调幼儿自己的主动探索和自我表达。更多的事通过一些试探性的提问或商谈式的建议,来引发幼儿自己的探索和表达。

档案支持:档案指的是对教育过程及师生共同工作结果的系统记录,包括:儿童自己的视觉表征活动作品以及对儿童工作过程中具体实例的记录。

小组活动:瑞吉欧的项目活动一般采取小组工作的方式:小组一般3~5人,有时2个人。瑞吉欧认为这种小组工作的方式有利于保证同伴间的合作研究。但是更看重的是儿童在共同活动中彼此的调整适应。

深入研究:瑞吉欧的项目活动是对某一个主题进行的深入研究,这种深入研究突出地体现在活动中幼儿对同一现象、概念多角度的全面认识,以及对其在多种水平上不断提升的重复认识。这种极具迁移性的倾向和能力将使孩子们受益终生。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对于“瑞吉欧”这个名词,早已不再陌生。刚听说时一度以为这是个人名,就如蒙特梭利一样的著名儿童教育家,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意大利北部小镇。于是就奇怪,为何一个小镇能把学前教育变成一项全镇的事业?为何它的学前教育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是它最具特色的方案教学?

是它的教育思想?

还是它对儿童的高度尊重与关注?

……

因为从没有主动的学习过,所以尽管心里一直存有疑问,对瑞吉欧教育实在是一知半解。近日,聆听了省教科院幼特教所尹坚勤所长关于“瑞吉欧教育资源与特色”的讲座,使我对“瑞吉欧”教育有了一些新的了解:

如“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反映出瑞吉欧的教育观点:尊重与儿童有关的任何一件事,把儿童看做是和任何人一样的独立个体,尊重儿童的想法,接纳儿童的个别差异等等。

如瑞吉欧教育的社会资源极其丰富,家长、社区人员、政府都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支持者、参与者。

如瑞吉欧有鲜明的工作特点,已经形成了一种品牌资源。

如瑞吉欧的项目活动,解决了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长期深入的主题探索。

如瑞吉欧用经典的活动方案内容、代表性的儿童作品、大家共同认可的标志性物品等来创设“会说话的环境”。

这些了解解答了我心中原有的一些疑问,也促使我对比自己的教学实践,产生一些新的思考。

曾经对“方案教学”有过一些实践尝试,那时候我们称之为“灵活性主题活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过很多困惑:我该怎样设置教学网络?我的网络涵盖的教学领域丰富吗?为什么我的网络大都是预设的,怎样才能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索来生成?如何处理好孩子自发生成学习与教师有目的教学之间的关系?等等。

分析过往,其实简单的模仿并不适用我们的教学,我们向瑞吉欧学习什么?作为一个普通的老师,我们可以立足于自身的教育实践来解读它,从它的方案教学、管理资源、项目活动,环境创设等各个方面获取灵感。如从教学指导出发学习它对儿童的高度尊重,从处理家长工作问题出发学习它对社区、家长资源的综合运用;从课程资源问题出发学习它在课程中关注儿童生活,选材来源儿童;从环境创设问题出发学习它对环境的重视、将环境作为有效的教育资源等等。通过这样的学习与感悟,来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有人说瑞吉欧教育是“一本难以读懂的书”,对它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理解不同,专家与我们的理解也不同。我们不需要能完全读懂它,从能接触到它的学习中,获得有用的启示,并尝试在实践中运用、消化,这就是我们最实实在在的收获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实验幼儿园)

作者:张丹

第2篇:学习中心,学什么

教育,在实践中,关系到两个基本问题:

一个问题是学什么;

另一个问题是怎么学。

当然,这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问的,站在老师的角度,要问的,就是教什么,怎么教。

大家知道,前面这个问题就是教育内容或者课程的问题,后面这个问题就是教育方法或者手段的问题。

学生应该学什么?究竟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两个问题一直是教育家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幼儿园不能够“小学化”?

为什么我们的小学要开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制、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小学能不能学哲学?学历史?电影、戏剧、设计为什么不能成为课程?

为什么到了中学需要增加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为什么大学要分科教学?

这些难道就不能够变吗?

今天,我要说,在学习中心,这些能够改变。

一、学习内容,跟我们今天的课程体系一样吗?

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性。在未来社会,在未来的学习中心,人们学习的内容将会发生重要的变化,从为了一纸文凭而学,到为了自己的兴趣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学,将是一个重要的转变。

*为什么“课程”很重要?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我先介绍一下课程是什么,课程体系是怎么来的。

对于熟悉教育的朋友来说,这样的介绍可能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对教育之外的朋友来说,这样的介绍,有助于说明我的观点。

我们今天所说的“课程”这个概念,是一个“舶来品”。

课程,英文叫“curriculum”,这个词是从拉丁词“currere”派生出来的,意思是“跑道”(race-course)或“道路”(career),也有“沿着跑道奔跑”的意思。

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路线”或“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英文“curriculum vitae”则不是说学校的课程,而是人生的履历了。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其实是由我们学习的内容塑造的。

课程在现代教育当中,是不是特别重要?

现代课程体系,是由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最早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提出的。他将人的完满生活作为衡量课程价值的标准,并将人类活动按照重要程度划为五种: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从获得生活必须品而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

与之相应的课程,就应该有生理学和解剖学(了解生理和生命规律是维护个人健康与安全的先决条件,也是饱有精力、生活幸福愉快的必备知识),有读写算技能的训练以及逻辑学、力学、几何学、热学、电磁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数学,有心理学和教育学,有历史、礼仪、信仰和宗教,有绘画、雕刻、音乐等课程。他的这些论述,为建立现代基础教育的分科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知识总量的快速增加,以分科教学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理论受到了挑战,知识掌握开始从目的走向手段,学科课程开始从分化走向综合(见袁振国:《未来对教育内容的挑战》,中国教育报,2017年8月2日)。也就是说,教育并不是培养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拥有者,而是能够运用知识去探寻新知和创造的人,知识的学习本身从目的变成了手段。STEAM、综合实践课程、项目学习、研究性学习、主题学习、学科整合课程等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下面,我分几个层次,介绍一下我们国家的课程体系。

在我国的中小学,课程大致可以从研发的主体和类型来分类。

从课程研发的主体来看,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类。

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的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的课程实施。在此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研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

从课程研发的类型来看,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和隐蔽课程四类。

学科课程传统上分为工具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社会学科(思想品德、政治、历史、地理、社会等)、自然学科(自然、生物、物理、化学)和技艺学科(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职业指导等)。

活动课程一般分为实际操作、文艺创作、游乐表演、调查研究和交流探讨等方式。

综合课程以跨学科融合为基本特征,可以分为知识本位的综合课程和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

隐蔽课程是相对上述显性课程而言,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所获得的,在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经验。隐蔽课程具有隐含性、不确定性、强制性和持久性等特点。据统计,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课程占到总课时的近80%,而工具性学科占时超过50%。

严格地来说,课程應该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畴,而是以家庭教育为根基、学校教育为主干、社会教育为辅助、自我教育为根本的全方位全过程。而课程最本质的特点,则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生命体验。师生共同经历的课程,不是一堆知识的罗列,而是通过他们的共同生命体验,成为有德行、审美、情感和能力的人。

课程本身就是赋予师生生命成长的重要能量。课程作为生命成长的能量,通过课堂内外的叠加,学校家庭的碰撞,以各种形式互相作用,由量变而质变,最终知识与社会生活、师生生命达到共鸣而形成。

*课程体系非改不可吗?

正因为课程(教学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作用,所以,课程改革往往成为所有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突破口。

课程内容的数量与质量如何?

究竟应该把什么东西给未来的公民?

现在的课程体系就是合理的吗?

这些,一直是不同的教育流派争论的焦点。

2002年,苏格兰政府曾发起了一场教育问题的全民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人们提出了减少课程内容的混乱堆砌,增加学习的乐趣,更顺畅地衔接3岁至18岁阶段的课程等建议。

2004年11月,苏格兰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学校现代化方案,他们就把这个方案称为“卓越课程”计划。为此,苏格兰政府还设立了“卓越课程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卓越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美国近一百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多项教育改革计划,课程改革一直是其核心内容,包括著名的《美国2061计划》《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等等。

当然,包括我们国家在内,很多国家的课程改革,搞得轰轰烈烈,成效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明显。

原因何在?

我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应试主义的教育体制和文凭至上的学历社会。

在这样的体系中,人们更关注的是“出身”,关注的是你毕业于什么样的学校,而不是你在这所学校学到了什么。由于我们缺乏更为有效的人才甄选办法,看文凭,看是否毕业于名校,是否有211、985学校的文凭,成为最简单最偷懒的人才评价。

当然,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的问题,外国人也认为,这是他们国家的问题。

凯文·凯里在《大学的终结》中也看到了文凭至上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大学文凭其实缺少了许多重要的信息,学生在学校里究竟学到了什么,在文凭上是无法看到的。这对于那些没有读过大学,但是通过阅读、谈话、思考和工作来学习的人来说,是不够公平的。

所以,他提出要创造一种“远胜于传统文凭的新文凭”。

这话听起来比较别扭,什么意思呢?

我个人认为,这种新文凭,就是能够全面真实反映人的学习历程的写实性课程证书。

我相信,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出现,随着考试与评价的改革,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化,未来社会会逐步淡化文凭的意义,而越来越看重一个人的真才实学,看重一个人真正学习了什么,拥有了什么,掌握了什么。

所以,设计一个好的课程体系,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给我们的学生,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就成为未来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未来学习中心首先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怎么改?

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历史上,课程首先是围绕着培养目标来设计的。

这个思考,仍然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比如说,中国古代就把“成人”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

所谓“成人”,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含义的成人。

名词意义上的“成人”,在中国古代主要指德才兼备的成熟的人,类似于英文的“perfect man”。

动词意义上的“成人”,则是指成就人的过程。

在中国古代,“成人”,就是用六藝等美好的教育内容来培养优秀的人才。

我们回到历史,看看我们当年的“六艺”课程,就是很好的课程。

礼,就是礼节;

乐,就是音乐;

射,就是射箭;

驭,就是驾车;

书,就是书画;

术,就是算术。

你看看,这样的课程,对于“成人”这个目标来说,和当时的社会生活是不是密切相关?

这就是为活泼的生活而设计的课程,一个古代社会的精英教育的课程。

你注意,它没有要求学生抽象地去掌握生命以外的东西。

我们也不妨考察一下前面提到的苏格兰卓越课程计划中的目标与课程。

在这次改革中,苏格兰明确提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自信的个体、负责任的公民和社会的积极贡献者”的总体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卓越课程”包括下面这些课程:

“表达艺术”,从能跟随音乐咿呀学语,到掌握声乐、乐器并能自信地在人前表演,艺术与设计、舞蹈、戏剧和音乐等;

“科学”,包括地理、物理、化学及当下的科学话题如食品、卫生、气候、能源等;

“技术”,包括技术与社会发展,信息通讯技术,技术发展的商业背景,技术发展的计算机基础,食品与纺织技术与常识,工艺、设计、工程及制图等;

“数学”,就是数字、货币和测量,形状、位置和运动,数据处理、个人财务管理等;

“语言”,有希腊语、拉丁语等古典语言,现代外语、盖尔语和英语;

“社会研究”,就是人与历史、社会,人与地域、环境,人与经济、商业,公民、创业及经营意识等;

“健康与幸福”,很有意思,我特别说一说:一个是精神、情感、社会性及心理健康。希望学生学会负责任地作出选择和改变;掌握体育常识和运动技能;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防止酒精、毒品等物品滥用;性健康和亲子关系等。一个是“宗教与道德教育”等。

我们对比一下我们古代的六艺,不难看出,苏格兰的课程内容,与孔子的“六艺”,虽然时空距离如此遥远,但在精神气息上,还是有某些相通的。从中也不难看出,他们所有的课程都是围绕学生的生活与生命展开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那么,未来的课程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形态?究竟应该把人类的哪些知识教给学生?不同的课程流派和专家有不同的主张,但是一个共同的困境,就是人类知识的无限性和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国家主义主张,要把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在课程中呈现,科学主义主张,要把科学的原理、规律、方法等课程中呈现;实用主义主张,要把人类生活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究竟应该学什么,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各种力量的平衡,各种知识与技能的叠加,课程内容越来越多,体量越来越大。

这是一件让人沮丧的事。

我认为,不断做加法的课程,根本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举个研究报告的结论,表明我的观点:

人类科学知识总量,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1倍,到了20世纪初期是每30年增加1倍,20世纪50年代则每10年增加1倍,70年代每5年增加1倍,80年代每3年增加1倍,90年代以后则更快。

我们要学习那么多的知识,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所以,我们的课程一定要改革。

更为重要的是,过去我们是把学习与工作完全分开的。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今后的工作做准备。学习的课程内容,就是以后职业生涯必须用到的内容。

但是,现在职场的变化日新月异,把学习与工作分开,把学校作为职业的准备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西方的调查表明,一个人一生的職业变化已经高达10次左右,而跨行业的变换,则达到4次左右。

所以,传统的做法已经无法适应未来职业的生态。

那么,未来需要怎样的课程体系呢?

我们新教育实验近年来研发了一个面向未来的卓越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在以生命的幸福完整为终极目的和当下尺度,以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理论为潜在的理论工具,以活生生的人为中心的三维空间里,可以建构起未来课程的体系构架。

我们可以把未来学习中心的基础课程体系,做这样的设计:

以生命教育课程为基础,以公民教育课程、艺术教育课程、智识教育课程作为主干,并以“特色课程”作为必要补充。

这些课程的落脚点不同:

公民教育课程,解决的是“善”。公民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共和国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包括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技能四个方面的内容。

艺术教育课程,落脚点在于“美”。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的知识,欣赏优秀的作品,习得艺术的技能的基础上,掌握艺术的思维,拥有艺术的品位,具有艺术的精神,传承人类的文化,陶冶丰富的情感,培养完善的人格。艺术教育课程不是为了培养职业艺术家,不是艺术尖子和精英的选拔与培育,而是源于儿童天性的自由发挥,注重艺术欣赏力和艺术情怀的培育,是源于艺术(每个儿童的自然天性)、通过艺术(无处不在的中介作用)、为了艺术(艺术化的人生目的与境界)的教育。

智识教育课程,落脚点在于“真”。智识教育课程类似于通常所说的文理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等,这是传统课程的主干部分。之所以不用文理课程或智力课程的概念,一方面我们是用大人文大科学的理念重新构建了智识课程,同时是因为“智识”更能够准确表达我们对于课程本质的思考。因为,课程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形成用以统领知识的智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特色课程”呢,解决的是“个性”问题。在重新设计公民教育、艺术教育和智识教育课程后,为特色教育课程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这些课程应该怎么设计呢?

这些问题,我过去专门论述过,因为跟我们所说的“学习中心”有点儿远,我就不在这里重复了。

二、学习内容,跟我们今天的学校有何不同?

未来的学习中心,学习内容跟我们今天的学校无疑会有很大的变化。

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学习内容的个人化。不再是一张课程表管所有的学生,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同样的课程。也就是说,未来的学生不会与其他学生学习一样的内容,而是满足个人需要,根据个人定制的内容。每个人的课程表是完全不一样的。

*学习内容个人化

学习内容个人化,将是未来学习中心的一大特色。

有人问我,“朱老师,您这个说话,是不是您的空想?”

我说:“不是的,这个方面,国外早就有人实验过了。”

差不多20年前,我就听说了瑞典的学习内容个人化的实验。

1992年,瑞典实施教育券制度,并开放民间办学,催生了一批不同形态的“自由学校”,其中有一些名为“知识学校”的中学,非常强调个性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是和“知识学校”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

知识学习,英文叫“the Knowledge School”,它们有个基本信念:所有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速度学习,学校的责任就是适应这些不同,对学生实行个性化的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是知识学校的逻辑起点。因为,个性化教育意味着学生的目标、志向和潜力,是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起点,学校和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目标而决定所有的其它内容与方法。

所以,知识学校提倡“个人目标”导向的教育。任何学生走进学校的大门时,首先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你来这所学校想要实现什么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你需要学会什么?为了学会你想学会的东西,你需要怎么做?

为了帮助学生寻找和确定个人目标,学校实行“导师制”。知识学校认为,就像运动员需要与教练讨论自己的训练和进步一样,学生需要与老师讨论自己的学习,获得个性化的指导(coaching)。

在知识学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位专属于自己的导师,导师不一定对学生所学习的所有科目都精通,但却都是学习行为的专家。他们对学生的在校学习做全程辅导,每周与学生单独会见一次,一起就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讨论,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训练学生制定计划、提升学习策略。

知识学校的课程分两种学习方式:阶段式学习(steps),主要涉及语文与数学;主题式学习(themes),例如,通过“星星”主题课程,可以融会贯通地学习历史、宗教、食品技术、地理、艺术、戏剧、音乐、舞蹈等。

未来,学习中心的内容,也完全可以是主题式的学习。

*我学什么,我说了算,而不是学校说了算

自己决定学习的主要内容,决定学习的进度,而不是由别人安排,是未来学习中心的另外一个特点。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一个欧洲的例子。

在芬兰,有个叫Martinlaakson的学校。

学校里,有个叫佩卡(Pekka Peura)的高中的数学与物理老师,自称“教育黑客”,是芬兰推动个性化学习最有名的先锋教师。

关于个性化学习,他有一些基本理念:只要节奏适当,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习;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只适用于少数学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传统授课不是太慢就是太快,统一的讲授进度只满足了近20%左右的学生,剩下的80%要么“吃不饱”,要么听不懂,课堂时间基本被浪费;当学生被要求反思、与他人讨论时,学习更有效;老师的工作是帮助学生识别他们的技能和学习方式;大多数传统的评估是毫无意义的,不能衡量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相反,它们对许多学生造成不适当的压力,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佩卡在自己的教室里取消了传统的讲授,把学习的决定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

这一点,我们今天的学校很难做到,在未来的学习中心呢?

完全可以这么做。

好,我们还是先看看这个芬兰老师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首先,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或独立,或自愿组成小组,学习新的内容。随后,他们通过老师精心设计的练习不断巩固、检验自己掌握新内容的程度,并根据老师提供的准则(rubric)为自己打分。这些练习有核心、中级、高级水平之分,为进入下一级,学生需要顺利通过“关卡”。“关卡”包括自我测试和自评。在此基础上,学生自行决定什么时候开始學习下一个主题的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快速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很快掌握新内容,而较慢的学习者可能只会通过第一道“关卡”,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得到教师的一对一指导和来自同组里进度快的同伴的帮助。

作为学习的引导者,佩卡会不断要求学生反思,反思自己是否需要更多的帮助,是否对一个学习主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或是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一主题。这样,佩卡可以摸清班里每个学生在学习新内容过程中所产生的思维误区,并根据学生的优劣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随着课程的持续,能力强的学生将不断主动进阶,“吃不饱”的现象将不再有,而“学困生”也会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掌握基本的内容,顺利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做到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学习。最终,学生会根据自己在各关卡的表现和学习进度,为自己在这门课的表现打分,该分数经过老师的认可后,会作为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终评。

不管你是老师,还是家长,你想想这样做,是否合理?

如果合理的话,你再想想,在你孩子身上,可以这么做吗?

我怀疑,很多人会说不可以。

为什么不可以呢?

我们对学生的控制欲太强了。我们总觉得,他们是学生,我们是老师,归根到底,我们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我们再看看,芬兰的这个老师是怎么做的。

为了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文化,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佩卡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努力:

第一,减少对学生学习的控制,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欲望。老师可以设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但对于如何学、花多长时间学、学到什么程度,应由学生基于个人兴趣和动力自行决定,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主性。

第二,为学生提供学习路径(learning paths),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结构化的个性学习计划,让他们不至于因为对某一个主题完全不感兴趣而放弃对这个主题的学习,但学生可以决定自己学的深度。

第三,让学生不断进行自评和反思,自评没有分数或排名,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确认自己是否掌握了某一个主题或概念。通过自评,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学习进度,只有当学生需要帮助时老师才介入。

各位,请你们注意,我所说的这个案例,重点是什么?

对,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未来的学习中心,不会像今天的学校,它们会把学生成长为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学习者,数学或物理能力的提升只是“副产品”,更重要的是,学生作为人的成长,具备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当学习的主人”的意识。

*未来学习中心的课程,不再像今天这样,彼此之间有这么多的墙

2016年11月29日,《中国教育报》有两个记者,一个叫刘博智,一个叫董鲁皖龙,他们发表了一篇文章《STEM来了,学科之间如何“拆墙”》。

把STEM的兴起视为一场学科之间的“拆墙”运动。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比喻。

我在这里,浪费大家的时间,多说说这件事,请你结合这件事,遥想一下未来学习中心的课程是什么,学生们都在学什么?

STEM,一看,就是外国人的词。

是的,这是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合写:一个是Science,科学;一个是Technology,技术;一个Engineering,工程;另一个是Mathematics,数学。

这个词,重点讲的学生四个方面的教育:

一是科学素养,即运用科学知识,比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过程;

二是技术素养,即使用、管理、理解和评价技术的能力;

三是工程素养,即对技术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

四是数学素养,即学生发现、表达、解释和解决多种情境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没有哪一个概念,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无缘无故的。

STEM与西方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STS教育”(科学、技术、社会)有一定的关联。

那时候,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污染环境造成危害生物生存空间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

究竟核能是否应该发展?

世界人口应怎样控制?

怎样避免战争和环境污染?

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逐渐兴起了一个跨学科的新的研究领域:STS。

在六七十年代,美国一些著名的大学先后开展了专门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计划”。

如哈佛大学在1964年,康奈尔大学在1969年,斯坦福大学在1971年,麻省理工学院在1979年,都先后成立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研究和教学机构。

我曾经当过教授的苏州大学,在八十年代也引进了STS,并且根据STS的理念编写了全套中学物理教材。

美国是最早明确提出STEM的国家,最初主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后来逐步延伸到基础教育。

1986 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SB)发表了《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报告,这是美国STEM 学科集成战略的里程碑。它首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教育集成”的纲领性建议。

又过了十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再次对十年进展进行了回顾,同时明确把STEM的重点转移到中小学教育阶段,并开始用“SMET”作为“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四门学科的缩写,后改为“STEM”。

又一个十年之后的2006年1月31日,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公布了《美国竞争力计划》(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ACI),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并称其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

由此,美国在STEM教育方面不断加大投入,鼓励学生主修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培养其科技理工素养。从2008年至2013年,美国国家年度教师奖6位获奖者中,有一半是STEM教师。

2009年1月11日,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给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写了一封公开信,其主题就是《改善所有美国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信中明确指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安全要求美国保持科学和技术的世界领先和指导地位。大学前的STEM教育是建立领导地位的基础,而且应当是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2015年,奥巴马拨款29亿美元建立STEAM教育体系,包括教师培养、招聘和培训,学区建设,教育研究等。

2016年9月14日,美国研究所与美国教育部联合发布了《教育中的创新愿景》,提出了六个愿景,力求在实践社区、活动设计、教育经验、学习空间、学习测量、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促进STEM 教育的发展,以确保各年龄阶段以及各类型的学习者都能享有优质的STEM 学习体验,解决STEM 教育公平问题,进而保持美国的竞争力。

说到这里,请大家停下来思考一下,未来的学习中心,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STEM提出以来,内容也经历了不断补充完善的过程。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学者认为应该将STEM变为STEAM。STEAM中的A(Art),包括美术、音乐、语言、人文、形体艺术等,强调了STEM 的艺术与人文属性,试图用人文素养弥补科学精神的短板。

近年来又有学者认为写作非常重要,在STEAM的基础上增加了反映读写能力的“R”(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成为一个超越了传统科学意义上的跨学科式整合的課程。

尽管对于STEM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对以下两个基本特征学界还是有共识:

第一,多学科整合。也就是说,从学习的内容来看,STEM课程强调多学科的整合。

第二,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也就是说,从学习的方法来看,STEM 课程一般都以项目学习作为基本支撑,以开放性的真实问题作为导向,让学生围绕项目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一个典型的STEM 课堂,往往在包含多门学科的复杂情境中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未来的学习中心,很多课程,也会如此。

这不是天方夜谭,最近几年,没有课程围墙的STEAM,在中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2015年9月,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新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日常应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这是STEAM第一次出现在我国教育政策的文本当中。

与此同时,STEM课程也悄悄进入了各地的课堂。

有人担心,STEM在中国也面临水土不服和中国化的问题。比如说,STEM教师严重短缺。

我觉得,大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即使美国,师资配置仍然存在着严重问题。以分科课程为主的我国,只是问题更严峻而已。

我相信,所有的问题,在大趋势面前,都不是问题。

只要你相信未来的学校,会被学习中心所取代,未来的课程之墙,在学习中心,会被打破,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们新教育研究院已经成立了新科学教育研究所,在对国外STEAM教学研究 的基础上,将推出中国人自己的项目学习课程,并且在培训教师方面做系统的安排。

在这里,我还要再啰嗦几句,说说新教育研究院研制的《新生命教育》读本。

这个读本,就体现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涉及到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政治、体育与健康、自然、科学、社会、历史等多学科的整合,涉及到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禁毒教育、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多个主题内容的整合,是一门多主题、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未来,在学习中心,你会看到,这样的课程,随处可见。如未来的人文课程,可能就是融合了语文、历史、地理、哲学等学科的大人文。

这里的思路,如果通俗地说,简单地说,就是大人文、大科学。

*学习内容的定制化

多年以前,叶圣陶先生就对中小学教育与课程改革提出了他的主张:“理想的办法,最好不分学科,无所谓授课与下课的时间,唯令学童的生活浸润在发生需求、努力学习的境遇里。”

叶圣陶的主张,不仅在瑟谷学校的成功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也会成为未来学习中心的常态,课程的定制化,将是未来学习的基本样态。

为什么说未来学习中心的课程是以定制化为主要特征?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传统的把一个人的人生分为学习与工作两个截然不同、泾渭分明的阶段的时代将不复存在。过去学校教育是为职业生活做准备的,一个人一生的职业也是从一而终,很少变换。现在发达国家一个人一生会从事10种左右的职业。要想在学校期间储备好未来需要的所有知识,无疑是天方夜谭。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终身学习的社会,一个人没有必要预先储备许多一辈子派不上用处的知识,而是在具备初步的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去探求知识,自己去建构自己知识体系。

第二,传统的学习是被动式学习为主,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都是统一规定好的、预设的,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大量他不感兴趣的课程。在一个教室里不同的学生在同步学习过于艰深或者简单的内容,有些人根本听不懂,有些人早已经很了解。而主动式的学习则完全不一样,我4岁多的小孙子已经开始了他主动学习的历程。给他讲他不感兴趣的东西,他毫无耐心还无兴趣,但是在手机上用语音寻找他需要的各种宇航、火箭知识等,他却乐此不疲。

第三,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传统的教育是用统一的课程、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考试,把本来各不相同、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人培养成“单向度的人”。教育自然要有基本的要求,需要培养共同的价值观,但是教育不同用一个尺度要求所有的人,让每个人成为自己,首先就需要他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自己,发现自己,成就自己。所以,他需要各种学习中心寻找适合自己的课程与学习伙伴,定制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相关的课程。

现在统一的课程占据了80-90%以上的份额,自然很难培养出具有个性的人才。未来统一的课程比列会大大降低,定制化和个性化的课程会逐步增加。学生在网络上寻找适合自己的老师,老师也可以在不同学习中心招收学生。

日本学者矢仓久泰在《学历社会》一书中曾经描述过学历社会的四个特征:

第一,教育的目的从“旨在获得职业与生活所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转变成“获得高地位的职业”。

第二,文凭是社会的最重要的通行证,它既是人们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标志,又是求职、晋升的手段。

第三,考试作为选拔和获得文凭的主要手段普遍存在于并指挥教育过程和升学过程。

第四,成绩或分数在教育中占据了主要位置,容易产生激烈的升学竞争以及大量被迫为考试和升学而学习的厌学者。

对照着四个特点,我们社会的确仍然属于这样的学历社会。

在一个学历主义、文凭至上的社会,所有的课程更多地是获取文凭的工具,文凭才是打开这个世界之门的敲门砖。

而在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里,你毕业于什么学校、拥有什么文凭将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究竟学习了什么,你究竟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与独门绝活。与众不同,才能创新未来。所以,课程为王的时代终将到来。

*为什么所有人都要学得这么难

现在我们的学生学习难度大,已经成为全世界一个共同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必须学习如此难的知识?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参与课程大纲制定和教材编写的科学家过于强调自己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强调反映学科发展的历史与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结果自然不断做加法。

现在的学校课程体系差不多是100年前的体系,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与今日不可同日而语。以自然科学为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门学科其实已经远远不能够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全貌了。

究竟应该让学生学习哪些知识?是否需要每个学生都学习所有的科学内容?这两个问题本身就值得研究。每个领域的科学家自觉不自觉地总是希望把自己学科的知识尽可能多地放到中小学,自觉不自觉地增加学习的难度。

其实,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维,远远比科学知识本身重要。

其实,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学习经历,不同的学科优势,用统一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学得很难,反而会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正确的办法,应该是大幅度降低课程的难度,对于所有的學生来说,只要掌握最基础、最简单、最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具有承担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的能力,就完全可以了。其他的则可以通过选修课程的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

对于那些准备成为科学家的学生来说,可以选修难度系数更高的科学课程继续学习。对于绝大部分未来学习中心的学生来说,学习的内容会更加丰富,更加精准,更加个性化。

如对于一个爱好文学的人来说,就不一定只是按照传统的文本学习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他可以专门学灯谜,研究楹联,也可以专门创作小说,制作电影,还可以写剧本演戏剧,甚至可以专门研究某一种地方戏剧等等。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学校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现在的考试评价是以鉴别与选拔为主要目标的。所有的指向都是学术性与区分度,考试太简单就不容易区分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水平。所以造成了学习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难,考试内容越来越深越来越怪。

在外面的高中,差不多所有的学生都是按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牌学校的要求来进行学习的,考不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就成为学习的失败者,成为陪读生。因为我们只有一个标准:能否考取名牌大学;只有一个评价:考取名牌大学与本科的比例。

在这样的目标驱动下,我们层层加码,不断增加学习的难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项跨国比较研究表明,虽然我们的理科教材难度在全世界并不是最高的,但是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因为考试的压力,在教学过程中层层加码,不断增加内容,不断提高难度,导致了我们的学生课业负担非常重。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我们是没有必要学习那么艰深那么困难的内容的。相反,应该大幅降低难度,减少指定性强制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这是未来学习中心的方向。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为什么在未来教育中,能够实现?

现在我们的教育有太多的“强制性”,从上什么学校,到学什么内容,从何时上学,到何时放假休学,学生和教师基本上是没有话语权的。

我认为,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多让人们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地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以及向谁学习。这是未来教育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如我们现在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八点钟上学,很多学生六点钟就要从家里出发进学校,这本身不符合人作息的特性。有些人就是猫头鹰型,有的人就是百灵鸟型,每个人个性不一样,习惯不一样,为什么硬要在同一个时间让人去做同样的事情呢?!

现在的教育政策是限制择校的。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只能够就近入学,有些地方还搞起了“多校划片”入学。

其实,这只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情况下一个无奈的办法。真正理想的教育是不应该限制选择的。因为选择是人的自由,选择是竞争的方法,有竞争才能有进步。

品质是在竞争中才能提升的,选择才能引起竞争,竞争才能提升品质,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所以,未来的教育一定是充满着选择的可能性的,让所有人都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这是一个方向。在保证基本品质的前提下,把选择的自由还给消费者,还给学习者,是未来教育变革的趋势。因此,在未来的学习中心,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才真正成为可能。

(作者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苏州大学)

作者:朱永新

第3篇:向于永正学什么?

坚守语文的“家”

魏本亚(江苏师范大学):于永正老师是一部大书,可读的东西很多。许多老师都喜欢于老师,都在学习于老师,如何才能学到于老师的教学思想的精髓呢?

张庆(江苏省徐州市中小学教师教研室):在当前深化语文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主要应当向于老师学习两点:一是学习于永正老师对语文的“家”的坚守。什么是语文的“家”?语文的“家”就是语文的原点,就是语文课的本质属性,简而言之就是“语”,就是“文”,就是识(识字)、写(写字)、读(阅读)、背(背诵)、作(习作)、说(口语交际)、习(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我记得2006年的时候,有一家刊物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语文教学不应该教字词句,教字词句会让学生受到折磨,讲字词句很难在学生的心里产生震撼力。在这个背景下,一些老师迷惘了,不知道语文课该怎么上了。为什么会出现语文教学的自我迷失?我觉得原因就在于语文教学研究的一味跟风,赶时髦,而不是探求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于老师始终坚守“语文姓‘语’”“小语姓‘小’”,按照母语学习规律教学生学语文。始终坚持踏踏实实地教儿童写字、读书、言语交际,从不搞玄虚的玩意儿。可以这么概括于老师的上课风格:活而不虚,实而不死。也许有人会说:人文性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呀,你怎么可以只强调对于“家”的坚守?我的回答是:人文在“家”中,莫向“家”外寻。人文性教育就在识、写、读、背、作、说、习的训练之中。

二是学习于老师深入钻研教材的精神。“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是讲演员的,我觉得对语文老师也适用。于老师在备课上是非常下功夫的。在讲课之前,他首先会反复读课文,读得十分投入。有一次我见到于老师当众背诵他讲过的课文《第一次抱母亲》,他背得十分动情,在座的老师都感动得潸然泪下。于老师讲课文,往往就抓一两个关键性词,给人的感觉就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为什么他能抓住关键?因为他把课文吃透了。他细读文本,在“细”字上下足了功夫。如一个字如何写才好看,某个字的规范笔顺是怎样的,某个词该怎么理解,都要弄得一清二楚才上课堂。有一次都深夜了,他还给我打电话,就是为了讨论一个字的写法。于老师就像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司机,不会让他的汽车带一点点隐患上路。大家看到的大多是于老师课堂的精彩,却很少知道他背后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怎么才能学到于老师的教育精髓?我以为,应强调“师其意,不泥其迹”。学他的精神,学他舍得在细读文本上下功夫,而不是简单机械地模仿他的一招一式。

四字教学艺术:夸、范、简、趣

魏本亚:于老师的坚守、精心与创新都是我们学习的要点。有人说,于老师的课充满着艺术的魅力,那么如何认识于老师的教学艺术呢?

李亮(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我想用几个字来概括于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第一个字是“夸”,徐州话也叫“哄”,就是鼓励、激励、赞美、赏识的意思。如果说于老师是教学大师的话,我觉得他首先是一个善于激励懂得赞美的大师。这是一位长期为于老师摄像的电教师傅总结出来的,他说:“你们都说于老师上课好,依我看,就一字儿——‘哄’,于老师哄小孩有一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局外人的一句插科打诨让大家豁然开朗。一个“哄”字,形象地道出了于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精髓。于老师曾在他的随笔中写过:我上课前,要给学生准备一百顶高帽子。这些“高帽子”正是于老师的秘密武器啊!有一次作文课上,他给一位有进步孩子的习作打了300分,那个孩子特别激动,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幸福。于老师说,他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写过一篇作文,老师在批语中写道:此文有老舍之风,建议投稿!“于永正同学”看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后来他果真把文章投出去了,只是并没有如愿发表。但于老师说,从老师那个简短有力的批语里,他收获的是莫大的鼓励和不竭的自信心。可见,在于老师“哄”或是“夸”的背后,是于老师对童年的关怀与悲悯。这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显得多么珍贵啊!

第二个字是“范”,师范的范,示范的范。于老师将示范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于老师的开场:“孩子们,举起你的手跟我一起写课题”,在一段时间里差不多成了全国小语课堂的流行语。于老师不光让学生跟老师学写字,还经常让学生听老师读书,跟老师比赛背诵,品评老师的习作。于老师也用电教手段,但用得最多的是投影。他用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还经常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作为语文老师,于老师有着过硬的语文教学基本功和素养,他的书法作品被学生珍藏,他的朗读声情并茂,他演唱的京剧反串字正腔圆……在孩子眼里,于老师就像一本大书,从他身上折射出的师者风范和教学风度,已经远远超越了语文教学本身。

第三个字是“简”,简单的简,简约的简。“简简单单教语文”,这句话不是于老师第一个提出来的,但可以说是他第一个喊响的。他的文章《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是一篇充满智慧的好文章,我把它放在包里,经常读,伴随了我一年多,在很多场合,我都宣传这个观点。后来,张庆先生也在文章中对这一观点进一步阐述和发展。有人不赞同,说语文不简单!我想这是曲解了于老师的意思。于老师并不否认语文的丰富性,语文是最富人文内涵的学科,但是,自古至今,我们不难发现,教语文的方式其实可以很简单。“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如此而已。这八个字看起来再普通、再简单不过,但是细细想来,又再没有比这八个字更有用、更要紧的方法了。于老师把这种朴素的教学方式发挥到了极致。

第四个字是“趣”,趣味的趣,兴趣的趣。如果有人间我,你觉得小学语文什么最重要?我会亳不犹豫地回答,是兴趣!让孩子喜欢语文课,喜欢语文教师,喜欢读书,应当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和终极目标。如果孩子讨厌语文,不喜欢读书,恐怕所有的努力都将流于空谈。于老师无疑是“激趣”的大师。于老师的语文课堂仿佛有一种特别的气场,学生置身其间,由不得他不快乐,也由不得他不喜欢!有一次我陪于老师到海南省琼海市上课,课后,一大堆孩子围着他,像歌迷追星似的,久久不愿离去。我就问其中一个孩子,他说于老师太好了,课上得太有意思了,从来没觉得语文课这么有意思。我想把语文课教得有趣,该是我们语文老师梦寐以求的至高境界。

作文教学: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魏本亚:于老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李亮老师的概括是当下研究的最新成果,能够给大家以启发。于老师的教学艺术有许多落脚点,作文就是最重要的方面,在作文教学方面如何学习于老师呢?

袁浩(江苏省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我先说两件小事。第一件是,于老师班上有一个孩子,家长从徐州调到别的城市了,但这个孩子不想跟爸爸妈妈走,他说:“我要跟于老师学写作文。”第二件是,于老师的一个学生从山西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写了一封充满感情的信给于老师,提起当年于老师在她的作文上画满了长长的波浪线,她说正是这长波浪线载着她驶进了大学中文系,驶入了充满憧憬的人生旅途。各位老师,我们的作文课能够给学生的童年乃至一生产生如此的作用和影响吗?今天,我们学习于永正有两点值得关注: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一种精神是指正确的儿童发展观。早在80年代初期,于老师就努力让作文命题顺应儿童认识发展的规律,让“命题”从儿童的生活中生发出来。他努力把阅读和写作融为一体,从读学写,以写促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一直努力在探索,在生活中如何充分发挥作文的言语交际表达功能。让孩子们一次次在作文实践活动中逐步感受到:写作文不仅仅是一种语文作业,不只是为了得个分数,而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一种需要。于老师在这方面有丰富的实践和新的创造。他着眼的是孩子的发展,引导孩子们关注同学,关注班级,关注校园,关注家庭,关注社会的发展。他在自己教的班级中,不断组织各种有地方特色,有儿童情趣,又体现时代精神的实践活动,科技的、文体的,到军营、到果园……他强调综合,强调孩子们素养的综合发展,在活动中经受锻炼,获得知识,获得感受和体验。而交流表达就渗透在整个过程中。

一种境界是指以生为本的教学境界。他特别强调尊重学生习作的主体性,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营造各种氛围。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于老师强调教方法,在具体做法上,他跟我们很不一样。一般老师往往就是一个作前指导,让学生了解怎么审题,用什么方法写,怎样写,只是灌输一些写作知识。于老师是怎么做的呢?他将作前指导变成学生先调动自己的经验积累,独立去写,把意思表达清楚,初稿写完后,教师再指导,他把这样的做法叫做“作中指导”。在孩子们独立写作时,他做两件事:第一,自己写同题作文,不是为了开题做范文,让学生依样画葫芦,而是为了教师自身去体会写作的甘苦,体验—下孩子们可能碰到什么困难,出现什么状况。发现共性的一些问题,然后抓住这些共性问题,选择典型的句、词、片段,来进行作中指导。第二,一些校长强调老师一定要精批细改,检查老师批改了作文的多少地方。于老师怎么做呢?他为了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性,让孩子们在自主习作中学会走,走得稳,走得快。他采取教师批,学生自己改的方法。教师重在眉批,他的眉批着重有两个功能:一是激励,用简短的几句话,或者符号来表扬孩子。像李亮老师刚才讲的,他不吝啬,他努力用放大镜来找孩子的优点,激励孩子。二是点拨指导,用童趣盎然的、活泼的文字,指出作文的妙处,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回忆、推敲、修改。于老师深爱儿童,亲近儿童,强调蹲下身来和儿童对话,我们学习于老师改革作文教学,首先就应该学习他坚守儿童立场,着眼于儿童的写作素养发展,遵循儿童认识规律,从实际出发,不断创造经验。

语文教学的“术”与“道”

魏本亚:袁老师认为学习于永正老师要学习他的一种精神一种境界,这种观点简单明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当然,于老师是一位行者、思想者,我们学习于永正在哲学层面上应该关注些什么呢?

吴忠豪(上海师范大学):于老师教学艺术高超,其造诣可以称得上“炉火纯青”。许多教师听于老师的课,研读他的教学案例,关注他教学的一招一式。但教学方法或技巧说到底还只是“术”,透过这些表面形式上的“术”,从“道”这一层面去研究,才能真正把握于老师语文教学思想的精髓。

于老师曾经跟我说:“我五十岁以后,才知道语文该怎么教。五十岁之前,我是在教课本。五十岁以后,我才是在教学生。”研究大量的课例,我发现于老师确实不是在教课文,他是用课文来引导学生学语文。

我举个案例,2010年于老师在上海上《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是沪教版二年级的一篇课文,内容不深。所以有位老师对于老师说:“这篇课文太浅了,没什么好讲。”于老师笑了笑:“你以为我是讲课文吗?”这堂课于老师首先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事先预习过,所以朗读正确、流利,但没有感情。然后于老师让大家听老师朗读一遍。于老师读得声情并茂,很有感情。学生听完以后都不由自主鼓起掌来。于老师用自己的示范对学生进行了感情朗读的指导。接下来,于老师让同学把书放下来,看着于老师的脸,再听老师读一遍。这一次是表情朗读。读完以后,让学生模仿于老师的样子,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第一节课。第二节课于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这篇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些语段画出来;然后在旁边学写批注,告诉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写完以后,先让左右同学交流,然后全班进行评点。最后于老师又出示了自己的评点,让学生体会并没有说太多的话语,而是用自己的评点进行非常具体的指导。接下来,于老师又让学生当堂完成一项作业——把这篇文章改成“儿子”给高尔基的一封信,让每一个学生都动笔写。这堂课简简单单,环节清清楚楚——朗读,写批注,然后是写信。

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提高?于老师回顾了自己学习语文的过程,说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我的语文能力就是读出来,写出来的。”于老师深谙我国语文课程构建中的先天不足——重阅读,轻表达,因此他在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视安排学生语言表达的实践活动。

教学《新型玻璃》,就安排学生写新型玻璃自述,就是自己介绍自己。请学生把各种玻璃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做个广告。教学《圆明园的毁灭》,就让学生写读后感,谈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以后想说的话。研读于老师近年来上的语文课,几乎每堂课都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书面表达练习。

于老师的语文课不分析课文,但是非常重视方法教学。其实语文课不应该是教师讲课文,不应该是老师解读文本以后引导学生去感悟老师的感悟,而是应该让学生学会怎么读文章,应该教学习的方法。于老师教学《月光曲》,先让学生画出课文描写事物和作者联想的句子,让学生认识什么是“事物和联想”。许多老师教到这一步就结束了,但于老师的教学才刚刚开始。接下来他把这段课文中联想的句子全部去掉,再让学生读这段话,学生明白了这段文章如果去掉了联想的句子文章就不美了,加上作者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会更深刻。这样就把“事物和联想”这个知识教成了一种阅读的方法。然后他又设计了实践操练的环节,发给学生事先印好的一篇短文,让学生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体会作者写了哪些“联想”,这些“联想”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最后还发了一篇学生写的短文,启发学生如果能适当加点联想,文章就会更美。让学生动手修改这篇短文。这样教学语文,不仅有利于这篇课文的阅读理解,还能使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和写作的方法,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魏本亚:上述专家的观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学习之门,希望老师拾级而上,学习于老师教学思想的精髓,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作者:魏本亚 张庆 李亮 袁浩 吴忠豪

第4篇:学历史究竟有什么用?

在中学时代,我非常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因为历史老师,照本宣科。但这不能减少我对历史的喜爱。当问到学历史究竟有什么用时,老师也语焉不详,答案令我失望。到大学时,再次提到学历史有什么用时,老师给出的回答是,可以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感悟人生智慧,虽然有点的靠谱,但还是太过笼统和抽象。

现在我当教师的生涯也有20多年了,常常也问自己这个问题。学历史究竟有什么用?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回答却很难令人满意。特别是每一个新学期开学时,总有一些学生拿这个老题目来考问,确切地说,是拷打我自己。我也总是用可以提高人文素养、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之类的话进行“敷衍”,从学生不满意的表情或者“友善”的微笑中,我感觉很失败,或者说令学生又一次失望了!我不得不又一次陷入反思:学历史究竟有什么用?怎么回答学生的疑问才好。

1.可以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感悟人生智慧,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解读和借鉴。道理是不错的,说服力不够。

2.提高人文素养的作用,也能说的过去。

3.培养合格公民,有点无厘头,也可以凑合一个理由。请注意下面的理由更有价值。

4.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也就是学习历史要追求真实。如果传授的历史知识都是虚假的,那简直是误人子弟,要是不鉴别依旧传授假、大、空的东西,不但害了学生,对自己也毫无意义可言,甚至是一种罪过,人品也就出问题了。

5.培养学生独立思想、质疑的精神。很多学生把教材看作“圣经”,不敢质疑,说句实话,这种结果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教师。是老师惹的“祸”。如果作为一个教师没有独立思想、质疑的精神和批判眼光的话,很难教出有独立思想、质疑的精神的学生。

6.历史的重要功能还有一个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学以致用”,这种思维训练,对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启示。

第5篇:UC头条:企业家为什么要学历史

点击加载图片

经过三十多年的筚路蓝缕,中国现代企业已经发展得颇具规模,同时诸多问题也浮出水面。例如家族企业接班人的甄选,股份制企业总经理与董事会的关系,传统行业是否应当主动变革以适应新时代等,不胜枚举。很多企业管理者带着管理的困惑学习西方舶来的理论,付诸于实践时却常有无力感。他们还有另一种选择,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汲取中国式的管理智慧。中国企业管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需要从丰富的历史案例中获得灵感。大道至理,鉴往知今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无数杰出的人物以无与伦比的智慧在历史上书写了无比壮丽而又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得益于中国的史官文化,这些故事得以记录和传承,今天的企业管理者如若能够学之一二,对企业管理将有很大借鉴意义。很多人都知道《资治通鉴》,北宋时由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不成,退居洛阳修此史书。这部书历史地位非常高,被誉为《史记》之后的又一部鸿篇巨制,但司马光最初目的很简单,就是把历史编撰成故事讲给皇帝听。中华帝国就像一个股份公司一样,皇帝是董事长,他怎么才能做好这个董事长呢?司马光认为皇帝得学一学历史的经验。历史的深处所埋藏的不只是废墟故事,更有鉴往知今的大道至理。企业管理者读一读历史,对管理现代企业很有借鉴。例如,三个人一起创办公司,一起辛辛苦苦地打拼。公司做大后,就有了尊卑,也面临如何对待元老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古人设计了一个很好的制度,叫“官以任能,爵以酬功”。官职给职业经理人,给有能力的人;爵位给元老,给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爵位还可以传承。

点击加载图片

读历史,知管理企业内部是专制的,自上而下,等级森严。帝国与公司面临的共同核心问题是委托与代理的关系。董事长委托总经理管理公司,皇帝委托宰相治理国家。自秦汉以来,君权与相权就一直处于对立而统一的相互制衡中:君权强势时,宰相的权利空间就相应被挤压;君权势弱时,宰相的权利空间就相应扩张。皇帝可以把国家交给丞相,例如万历不临朝听政长达二十八年。也有雄主不信任丞相,削弱相权,亲自管理国家。明朝时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严令“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而清朝的统治者是少数民族,他们的危机感很强,一方面处处显示其强大的控制力,一方面特别担心有人谋反。清朝亦没有设立宰相,军机大臣只有参议政事的权利,没有决策权利。实质上军机大臣就是一群高参,权利全部集中在皇帝手里。皇权与相权的对立统一,本质上在于二者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冲突。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中华帝国需要处理的另一层复杂关系,企业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后,就面临一个现实问题,是以加盟店还是直营店的形式继续扩张?中央对地方如何管理,如何把握放权和监督的尺度,如何实现地方机构的内在制衡,这些都是中华帝国和大公司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

点击加载图片

读历史,学做人商场与战场的竞争最终都归结为人的竞争,历史故事当中蕴藏的做人哲学可以被企业的管理者活学活用。以清朝慈禧太后身边的宠臣李莲英和安德海为例,二人可以说是做人的一正一反两个典型案例。安德海恃宠而骄,干预政事,纳贿招权,个性张扬,对亲王和大臣不敬,最终落得被巡抚丁宝桢擒获处决。而身居高位的李莲英却为人保守,行事低调。他深受慈禧宠信,却又对傀儡皇帝光绪加以照顾。慈禧想废掉光绪,而李莲英在这件事情上一直不表态,坚持自己的原则,处处为自己留余地,得以善终。李莲英在临死前,用八个字总结自己一生,即“事上以敬,事下以宽”。二人的故事,警醒世人“人在高处莫得意,唯能低调方保身”。

点击加载图片

读历史,看天下企业家读历史,要知管理,学做人,更要看天下。不只看中国,更要看世界。现在很多人喜欢读曾国藩和胡雪岩,但是读西方的人还是太少。有几个人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摩根家族的具体情况?这些家族管理企业又有哪些案例值得我们借鉴?有一本书《货币战争》风靡一时,里面讲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美联储、以及整个世界的金融命脉。如果我们不读历史,就不知道这是篡改历史,要么愚蠢,要么别有用心。企业家要了解西方历史的本来面貌,才能深刻地理解现在的西方社会以及其体制。作者简介:颜色,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研究教授。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和经济历史,曾经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取得学术界广泛认可。2009年获得第十五届世界经济史大会最佳博士论文奖,是荣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学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 从历史看管理]我们处于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没有时间和能力去精读二十四史。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从历史看管理”项目,教您“从历史看管理”。一年时间里,我们请大师和专家来到课堂上,解读历史。在这里,您可以不同意教授的观点,您可以分享独到的见解,我们欢迎各种观点的碰撞与争鸣。我们要以批判性思维来读历史,历史是一门社会科学而非意识形态。课程时间:2016年10月20日-2017年6月共6个模块,每个模块3天(周

五、周六和周日)课程设置:模块一 制度得失模块二 古今商道模块三 雄主名臣模块四 革命历程模块五 纵览世界模块六 中西交融校友感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历史看管理项目让我们用新视角去看去想,去工作去管理。通过课程我们发现历史的真相原来如此,更领悟其实历史的真相远非如此,从而不敢停下探寻的脚步。”——许戈辉,凤凰卫视主持人,从历史看管理第6期校友通过历史的万花筒,能够透视出很多企业管理的线索。千百个著名的帝王将相竞相博弈演绎了无数可悲可叹的精彩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分析案例……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有教益、有趣味的管理知识,也促使自己系统梳理了原本零散的历史知识。——张新育,北京科锐董事长,从历史看管理第1期校友在这条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从三国争霸中看资源运筹,从文官制度的演变看公司治理和用人机制。我们学到的不仅是计谋与策略,而是做人做事的经验。——魏存成,陕西石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从历史看管理第3期、第9期校友详情垂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公开课程部联系人:侯老师电话:010-62747085网址:exed.gsm.pke.edu.cn

第6篇:为什么学技术首选学厨师

在如今这个不再单纯以学历为重的年代,学一门吃香的技术成为热门。也许你还在犹豫,学什么技术最好呢?小编建议,不妨学厨师吧。如今,厨师职业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众多年轻人追崇的职业之一,拥有厨师职业的小伙儿也备受女孩子的欢迎,成为选择对象的标准。下面小编就告诉你为什么学技术一定要学厨师,相信你一定会心动不已!

一、特别有形象

厨师整天呆在厨房,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一个个保养的特别的好,都白胖白胖的!有利于树立成功男人的形象,“脑袋大,脖子粗,不大款就火夫”。

二、特别有地位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呵呵!~看到没,国家民众都把厨师当做天了,做厨师的想不骄傲都不行了,再说厨师也是“十大高薪工种”。前途无量啊......弄不好混个“钓鱼台国宾馆”的行政总厨当当.......光宗耀祖....三、特别的疼老婆

厨师天天的烟熏火燎,深能体会到做饭的不容易,所以每当回到家里都抢着做饭洗碗。每天给老婆做几道拿手菜,让老婆大饱口服不说,还养的白白胖胖的。虽说现在都提倡减肥,但美食当前谁能拒..

四、特别让老婆放心

各位女士放心,厨师在厨房工作了一天,满身的油烟味,哪位女士愿意和这样的人约会。再说厨师深知娶老婆不容易,贵啊。每天掌握市场物价行情的第一手资料,这年头挣钱不容易,还是开支把钱交给老婆吧.......五、让老婆有面子

饭店的菜都是暴利,特别的贵.心里想去尝尝美味,但是去一次饭店够在家吃好几顿的,让人望而祛步。都在家凑合一口就算了,要是你嫁给厨师就不一样了,不但自己能尝到美味,连亲朋好友也能一起借光。朋友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夸你老公多么多么好,那时候你心理别提多美了,面子自然更不用说了...六、身体特别好

身在酒店什么美味都能品尝的到,营养学也是面面俱到,大病小病休想找到厨师。哪个厨师的身体不是养的棒棒的,“猛男”这两个字估计就是为厨师设计的。找个厨师老公在夜里特别的有安全感,如果说男人的肩膀是女人最温心的港湾,那厨师的肩膀就是女人五星级的豪华港湾........

七、远离不良嗜好

厨师想学坏都没时间,早起晚归的。整天呆在厨房,有点时间顶多也就学习歇会,其大部分的还不会抽烟,更别提黄,赌,毒了。我根本就没见过有厨师会这个的......八、老实善良

厨师都很老实,在饭店天天看有关法律的东西,知道“守法日日乐”的道理,不会做打架偷盗的事。再说天天忙的也没那个时间。再说说厨师的善良,据本人观察,每当有讨饭的来,都会慷慨解囊相助。

既然学厨师有这么多好处,你还犹豫什么呢?赶紧来新东方烹饪学校报名学厨师,创造幸福生活吧!

第7篇:挂职为什么挂职学什么?

实践证明,在自治区推进干部交流制度的部署下,挂职锻炼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干部培养机制,是进一步加强干部培养锻炼的重要举措,已经总的来看,多形式、多渠道的干部挂职锻炼,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注入了生机活力。记者调研发现,干部挂职是“实挂”而非“虚挂”,是“做事”而非“做客”,并且回到原单位后把所学的优秀工作经验用于实际中去,这对于促进挂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对促进科学发展、锻炼培养干部,发挥着独特作用。

挂职干部来自南疆四各地区,各行各业。对此,一些地方引导大家思考“挂职为什么”、“挂职期间做什么”、“离开岗位留什么”等问题,并让挂职干部分配到实职,做到有职、有权、有位、有为,实现从“客人”向“主人”的转变。同时,许多地方想方设法发挥挂职干部的团队作用,多交任务,多压担子,坚持把挂职干部放到改革发展一线经受考验,放在情况复杂和矛盾较多的地方经受锻炼,使他们认清自己、找准定位、主动融入,在锻炼中施展才华。

让挂职干部“人在异乡、心在异乡”,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这是挂职干部沉下心干好工作的关键。在具体的挂职工作中,常常会出现适应性的问题,包括对语言、风俗习惯、工作氛围的适应。对此,一些地方采取了切实的具

体办法,解决好挂职干部食宿问题,安排挂职干部家属探亲,为挂职干部解决实际困难, 专家建议,对派去挂职的干部的职业生涯,要有长远的打算和规划,确保挂职干部学有所用。一些地方有意识地把挂职回来的干部放到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压担子,加任务。挂职干部回到原单位后,学以致用、施展才华,大多数取得显著成绩,不少得到提拔重用。成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南疆少数民族基层干部挂职锻炼是提高基层干部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适应北疆大开发加快南疆经济发展的需要;缩小南疆和北疆的差距,加强民族团结,保持新疆长治久安

第8篇:为什么我要学数学

法学一班 陈筱丹 201130810358

为什么我要学数学

数学是生活的基础,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基础学科,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

数学一直是大家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数学的难题,让很多人不知所措。但是数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譬如,记账审计;办理储蓄业务;查收水电费用等,这其中便利用了算术及统计学知识。同时,通过学习几何,我们可以学会如何用演绎推理来求证和思考;通过学习概率统计,我们可以学会如何使成功几率最大化、合理安排任务。所以学好数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能敷衍了事。学习数学,重要的不是做出多少道难题,也不是会背多少公式定理,而是要从学习中掌握一种思考的方式,从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我学习数学,在于对几何对推理证明的追求。平面几何空间几何虽不是数学的全部,但却是最初带入进入数学世界的“领路人”。生活中随处有几何。对图形的敏感使我能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次次战胜挑战,激增学习信心。推理证明更是必不可缺,推理的过程是严密的,看似简单的定理公式,证明的过程也可以相当复杂。但是经过亲身证明体验,我们能更好地掌握这些定理公式,从而能将其更好地应用于其他方面。

我学习数学,因为我能从中得到乐趣、得到满足。数学思维严谨,逻辑完备,其中奥妙无穷。每当接触新知识时,最初是迷茫的,而在不断地研究探讨中掌握其中的精髓,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成功顺利地完成一道题,内心是激动的。但是一味照抄格式解题又是另外一个感受,就像单调机械的动作,虽然也能完成任务,但是过于简单,从中得不到满足。解题的思维是不受限制的,每个人对相同的知识有不用的理解,交流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又可以学习到很多,快乐是无止境的。

我学习数学,不是因为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被强制要求学习。在我看来,虽是法学院的学生,学习数学也是必要的。数学能够培养人的正确思维,在形成人类的理性思维方面起着核心的作用。这从数学在发展人们的逻辑思维的同时,还使人们在制定计划、草拟文件、建立社会学科以及处理各种问题时,能够清晰、严密和系统,能够做出正确的归纳和判断中可以体现。数学更是生活的基础,日常生活中处处关乎数学,其应用是广泛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应用无处不在,对于社会的现代化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作为未来从事意识形态、文化、文秘、管理以及领导等工作的文科生应该对此有所了解。

对知识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而对数学的追求也不会因为学习文科而磨灭。数学,这是一门必修课。

第9篇:历史为什么选择改革开放讲稿

第四个选择:选择改革开放

讲稿

改革开放——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经过艰辛探索,最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选择的伟大历史转变,彻底摆脱了过去苏联模式的影响,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发展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形成于30年代的苏联。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治上的高度集权,经济上的高度集中,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它对苏联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工业化,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国民经济的恢复,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二战结束后,苏联不仅没有改变这一模式,反而把这一模式输出到东欧等新兴国家,随着矛盾的逐渐暴露,危机也就在所难免。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做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这一报告一经传出,在国际共运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在1956年6月和10月,分别发生了波兰和匈牙利事件,这就构成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第一次危机。 关于这次危机的实质,与其说是反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不如说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怀疑与批判。它动摇了传统模式在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统治地位,各国逐渐走上了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本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早在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不久,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就感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并非完善无缺。1955年底即提出“以苏为鉴”的问题。1956年危机的爆发,更加坚定了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毛泽东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后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弯路,现在当然要引以为戒。”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从这一时期开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比如: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上刘少奇代表全党作的《政治报告》,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两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所有这些成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孕育。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理论成果。

尽管对第一次危机的反思获得了一些正确的理论成果,但由于没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检验,所以一遇到风吹草动变犹豫动摇,甚至走向反面。

1956年国际国内所发生的事,使本来已经被认识到的正确理论,并没有被付诸实施,而1957年和1958年反右扩大化和在生产关系方面的大跃进,则使我们在背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滑得更远。尽管后来周恩来、邓小平甚至毛泽东本人努力纠正了一些错误,但终究未能从根本上纠正“左”的一套作法,直至十年**的发生,使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又一次陷于危机之中。

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重新回顾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我们在经济、技术、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境地,评价建国后近四十年经济建设方面的功与过,才有可能在39年后的今天理解当时必须改革开放的真正原因。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情况:

从经济体制上看,对资源、产品和劳动力,甚至许多消费资料和财产的制度上,我们实行,或者力图实行高度公有的体制;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实行了国有和集体所有制;资源配置方式上,我们采取了计划分配的方式,试图国家大一统来分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如在农村,在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之间,调动资源和分配利益的层次多次上下调整,留去自留地也多次变动。从对外经济关系、科学技术等方面看,我们采取了关门发展的方式,走了一条进口替代和自我封闭循环的道路。

这样的体制和道路使我们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功了吗?回答是否定的。

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以及不少同志在胜利面前字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随着探索中的曲折,尤其文革,把已经开始探索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扼杀、中断了,导致我们的发展又回到传统模式上,甚至比传统模式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整体上说,十年内乱留下的后果十分严重,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工农业生产停滞不前。据不完全统计,十年内乱使工农业生产总值损失5000多亿元,整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具体表现:

首先,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由于左的思潮干扰经济建设,使我们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在世界各国的位次上不断后移,而且与许多国家发展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不论现在学术界怎样批判发展的唯GDP论,但是,GDP总量和人均GDP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最核心的指标,它代表着一国发展的生产力水平,而且是一个国家一切社会、政治、文化、国防等等事业的物质和财富基础,没有GDP持续和有效的增长,其他方面的发展便无从谈起。

从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水平看,1952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GDP的比例为5.2%,1978年下降为5.0%。人均GDP水平按当时官方高估的汇率计算,也只有224.9美元。1948年,中国人均GDP排世界各国第40位,到了1978年中国人均GDP排倒数第2位,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

从人民生活水平看,1978年全国有2.5亿绝对贫困人口。当年,失业的城镇青年2000万人,实际城镇失业率高达19%左右,居民食品消费占总其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城乡分别高达56.66%和67.71%。1980年时,城乡居民家庭的耐用消费品,主要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每百户的拥有率也只有5.5%、11.2%、15.7%、14.9%;黑白电视机的每百户拥有率也仅为1.6%;家庭电话非常少,即使按当时的公用电话计算,每百户普及率只有0.64部;而洗衣机还很少有,家庭轿车普及率几乎为零。

居住方面,1978年时,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为3.6平方米,农村居民每户平均居住面积仅为8.1平方米。据世界权威的经济增长学家麦迪森研究计算,1952年到1978年中国GDP的实际平均增长率只有4.7%。

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和生活水平,大多数发展和生活指标排在世界国家和地区170位以外,处于联合国有关部门和世界银行等组织划定的贫困线之下。

其次,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其现代化,核心是从农业社会到城市社会的结构转型。解放以后到改革开放初,中国人口城乡结构转型先是大起大落,后是几乎停滞。从全国的人口城乡结构看,改革开放初时,82%的人口为农民,发展水平基本上还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的状态。

GDP和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也是一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我国除了工业化超前外,1980年的水平低于世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仍然是一个落后和传统的农业国家。

再次,建国后的30年,除了军事工业技术某些方面有一些进展外,其他各方面的自主的科学技术进步步伐缓慢,与世界发达国家,包括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落后于发达国家40年左右,落后于韩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0年左右。

第四,交通和工业体系的建设和规模,反映一国的综合实力。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我国工业体系中的重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是,轻工业、交通、城市等等的建设与世界上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相比,还十分落后;即使重工业,在技术工艺方面,差距依然较大。 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定位的历史转变。

发展阶段定位问题, 是构建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前提。只有对本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做出准确判断,才能真正制定出符合本国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真正找到一个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关于其所处的历史阶段,虽然毛泽东指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 “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有一个继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 即他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分成了“建立阶段”和“建成阶段”。后来他又进一步提出“两个阶段”理论,即:不发达阶段和比较发达阶段。然而,遗憾的是,毛泽东这些思想并没有坚持下去,不久他就提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这严重混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最终导致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准确定位,给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严重后果。

正如邓小平在后来总结经验教训时所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国吃了苦头。中国吃苦头不只这十年,这以前,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改革开放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正确分析我国国情,党改变了过去“左”的错误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准确定位, 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这为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前提和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找到了立足点和科学依据。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由此,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具体内容和关键环节上逐步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中国社会主义在发展模式选择上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模式选择的历史转变。

社会主义目标模式选择是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问题。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有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之分, 前者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后者是社会主义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目标,二者的统一就构成了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全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目标选择上,党经历了从近期实现共产主义大同世界到经过建设社会主义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转变,也正是在这一历史转变过程中,围绕这些目标,中国在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实现了历史转变。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一直在为实现理想社会生活而奋斗,并为此先后提出了各种思想主张,如“大同”、“小康”思想,体现“和谐”的“和为贵”、“兼相爱”、“和则一,一则多力”以及“天人合一”等思想。这些既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厚重的内涵, 又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去奋斗,进而推动着中国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同样,这些也深刻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人。

毛泽东从青年时期就确立了大同理想:“大同者,吾人之鹄也。”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他又结合马克思主义赋予“大同”理想以新的科学内涵,确立了为共产主义“大同”世界而奋斗的目标。正如他所指出:中国要“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为实现这一美好理想,毛泽东进行了伟大探索。然而在后来的探索中,他逐渐脱离了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在目标要求上越来越高,直至提出“我们应该积极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 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最终导致社会主义事业受挫。

改革开放后,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党又先后提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美丽中国”等发展目标。这些目标的提出,实现了对中国传统社会理想的继承和超越。一方面这些目标都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的, 如邓小平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 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另一方面,这些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创新精神,结合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社会理想相结合, 赋予它们以鲜明的中国特色而提出来的,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达到了历史和逻辑、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既反映了党心系人民,为中国人民能够过上美好生活而孜孜不倦的奋斗着, 同时也反映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入,更加务实,更加求真。

正是以上两个方面,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选择上实现了历史转变,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最终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历程

一个社会的变革,总是来自于生存面临的危机,需要通过改革和开放,走出发展的困境。那么,在这个处在重要历史转折点的中国,我们是如何走出困境呢?

(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1976年10月,“四人帮”的覆灭,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终结,使中国有了发展的生机: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1977年8月12日中共十一大召开,虽然没能从根本上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这次大会第一次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党在20世纪的奋斗目标写进了党章。实现现代化,这个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从未间断过的梦想再度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响亮的口号和理直气壮的行动。

邓小平的复出,使饱受文化大革命十年**之苦的中国人民重新看到了民族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远在海外的中国人士也都期盼着他能给中国带来新的转机。这时中国社会也正如人们期盼地那样,已经开始发生积极的变化。但是这一变化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当时日本、欧美已经实现了高速的现代化,而中国人在经历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长达近30年的封锁、禁运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后,对外部世界并不了解,不仅不了解,而且有些不正确的观念,认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都是不好的。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人急切地想要改变。但是怎样改变?仍然需要艰苦的探索。

当时,不管是社会主义阵营还是资本主义阵营,都开始对二战后各自形成的体制和制度进行反思和调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各种形式的改革渐成潮流。整个国际社会的改革气氛对中国改革形成了有力的外部环境支持。 (1)在徘徊中前进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间,虽然已经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各项工作也有所进展,但党的指导思想仍然没有改变,从而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受到严重的阻挠。

1、“两个凡是”的提出

“文化大革命”遗留的问题极其严重,广大干部和群众迫切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当时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开展揭批“四人帮”运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他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按照这个方针,“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就不可能得到纠正。1977年8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大(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文革结束,但继续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邓小平最早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明确提出:“两个凡是”不行,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也不是毛泽东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也没有说过凡是。等等

为了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支持从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国内,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很大,(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有着切身的体会,在2008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写到:)僵化的思想观念,传统的体制机制以及国力、家底都很薄弱,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手脚。改革开放每迈出一步都要冲破重重阻力,打破许多条条框框是很不容易的,甚至还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和风险。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举行了为期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充分准备。在分组讨论中,陈云率先提出,需要中央解决一些“文化大革命”遗留的和历史遗留的问题,平反一批重大的冤、假、错案。这一建议得到与会者的响应。11月25日,华国锋代表中央政治局宣布,为“天安门事件”、“反击右倾翻案风”等重大错案平反。随后,会议就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工作重点转移、健全党内民主生活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批评了中央在领导工作中的失误。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随即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指导思想,成为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宣言书。这篇讲话强调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1978年12月18日到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时间不长,却硕果累累。主要有:三条路线和两个方针。

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组织路线(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集体领导,健全党规党纪,严肃党纪),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

1、从根本上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全面的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2、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使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3、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从1978年12月25日到1979年2月5日(邓小平1.28-2.5访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先后三次刊登邓小平的图片,介绍邓小平领导下中国的新形象,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这个时候,国际社会都真切感到中国正以踏实的脚步走向世界,中国的大门再也关不上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的初步形成

从1976年开始,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对社会主义第二次危机的反思中,以50年代的理论成果为起点,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重新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理论的继承、纠正和创新。

邓小平等人在反思第二次危机的经验教训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到了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正如邓小平在1986年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六十分钟”节目记者迈克·华莱士电视采访时的谈话时谈到的:“(文革)看起来是坏事,但归根到底也是好事,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毛主席经常讲坏事转化为好事。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我们的面貌,这样坏事就变成了好事。为什么我们能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提出了现行的一系列政策,就是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 到1982年十二大时,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里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到1987年十三大时,大会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到1992年十四大时,大会以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为指导,作出三项重要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三是确定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确定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等等等。

到1997年十五大时,大会一是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二是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三是明确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到2002年十六大时,完成了四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第一,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第二,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战略部署;第三,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第四,选举产生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

到2007年十七大时,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12年十八大时,

1、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

3、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4、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政策立场。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17年十九大。一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二是明确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揭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三是确定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全面部署了新时代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科学规划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为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创造新辉煌提供了行动纲领。。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下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一)理论成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实践成就:实现了伟大转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645亿元,而2017年,达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现代化事业稳步推进。先后启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取得卓著成效。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发展。通过积极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逐步提高,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下,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基础设施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日益完善,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正在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具规模。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财税、金融、流通、住房、医疗、教育等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

(3)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吸收外商投资稳步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及旅游事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自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面修改宪法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逐步完备。

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支持各少数民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形成了中华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迅速发展。尊重和保护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

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开局良好,2006年已经惠及5200万名农村中小学学生,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覆盖全国大中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已有4.1亿人。

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大。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各类政府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的设立,涌现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

(6)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 十九大: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7)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十九大: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

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加强练兵备战,有效遂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

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 (8)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根据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祖国统一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央政府严格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与稳定。

(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0)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格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 事实证明,39年辉煌成就的取得,靠的是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创辉煌,仍然要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与时俱进,是走向世界!因此,这足以证明改革开放,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上一篇:鹿晗哥哥你还记得我吗下一篇:扫黑除恶工作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