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留守儿童

2022-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孤独的留守儿童

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研究

[摘要] 目的 了解浙江省留守儿童内心孤独感状况。方法选用儿童孤獨感量表,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①有29.4%的留守儿童孤独感偏高,总体孤独感水平留守儿童要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t=3.36,P<0001),高孤独感发生率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X2=7.904,P<0.01)。②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6.22,P<0.001)。(萤高孤独感在留守儿童中的发生率有显著的年级差异(X2=21.42,P<0.01),在非留守儿童中有显著的性别差异(x2=6.36,P<0.05)。结论①留守儿童整体孤独感不显著,但比非留守儿童情况要严重。②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呈现出很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孤独感;留守儿童;孤独感量表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由父母单方、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他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年龄在6~12岁(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以浙江省的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选取金华、宁波、温州、杭州4个具代表性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为样本,对他们的孤独感现状进行调查。孤独感是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很容易体会到的一种不良情绪,儿童长期处于孤独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容易使儿童找不到社会归属感,并导致自尊下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亲情的缺失往往更容易产生孤独体验,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孤独感调查,让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现状做到心中有数,为针对性的进行干预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金华、温州、宁波、杭州4个地区的在校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包括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向留守儿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2份,有效率87.3%,其中男生141名,女生121名,向非留守儿童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5份,有效率92.9%,其中男生156名,女生169名。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由Asher,Hymel和Renshaw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CLS),共24个项目,其中16个项目评定孤独感,累计得分高的表示孤独感一社会不满较重。信度α=O.90。得分范围17~80分,如果得分低于20分,则孤独感偏低,如果得分高于40分,则孤独感偏高。

1.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采用随机分层取样的方法,分别对浙江4个地市的小学生(留守和非留守)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测验以团体施测的形式进行。数据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留守儿童总体孤独感情况见图1。

2.1.1 29.4%的留守儿童孤独感偏高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孤独感偏低(总分<20分)的有22名,占总数的8.4%,孤独感偏高的有77名(总分>40分),占总数的29.4%。中间状态的占62.2%。

从图1可见.孤独感偏高的人数超过了总人数的1/4,但超过1/2的留守儿童孤独感水平处于中间状态,总体而言,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不存在很明显的孤独感。

2.1.2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状况差异显著 见表1。

由表3可知,留守儿童在孤独感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F=6.22,P<0.001),一、二年级的孤独感要强于其他年级。

从表4可知,在孤独感量表得分上,一年级与三、四、五、六年级存在显著差异(P

从图2可知,一年级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较高,在二年级达到最高点,然后成急剧下降趋势,到了三年级以后基本趋于稳定。

2.3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高孤独感发生情况比较

2.3.1 留守儿童高孤独感发生率要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由表5可知,留守儿童高孤独感发生率有29.4%,非留守儿童为18.2%,两者存在显著差异(X2=7.904,P<0.01).进一步比较高孤独感在留守和非留守儿童群体中的发生情况,详见表6。

2.3.2 留守儿童高孤独感发生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低年级高于高年级,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量表总分高于40分的儿童定为高孤独感儿童。调查结果显示,高孤独感儿童在留守儿童中的发生率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X2=21.42,P2=0.11,P>O.05)差异。

根据各年级留守儿童高孤独感发生率得到高孤独感年级发生率实际趋势图(图3),根据取样人数我们得出高孤独感年级发生率的理论趋势图(图4)。通过图3与图4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两条折线的趋势不同,说明留守儿童各年级高孤独感发生率的区别不是由各年级取样人数的差异引起的,而是与年级有关,这与卡方检验的结果也一致。从图3和图4的比较中我们还发现,低年级(1、2年级)高孤独感的发生率要比理论发生率高许多,而从3年级开始到6年级,实际发生率比理论发生率要低,也就是说低年级高孤独感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高年级,这与整体孤独感状况的年级差异一致。

2.3.3 非留守儿童高孤独感发生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与留守儿童不同,非留守儿童高孤独感的发生率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X2=5.23,P>O.05).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X2=6.36,P

3 讨论

3.1 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整体孤独感不高,但较非留守儿童情况要严重 留守儿童整体孤独感不高的结果可能与他们的生活大环境有关,因为这些留守儿童集中于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和学校,相同的生活背景和类似的经历让这些孩子有了更多的情感共鸣和互相支持,他们在同伴群体中可以得到情感上的补偿,减轻了孤独感。但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比非留守儿童要强烈得多,我们需要对留守儿童更多关心。

3.2 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整体孤独感要强于中、高年级留守儿童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与王良锋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即随年级增加,留守儿童孤独感呈递减趋势。随着年级的增加,儿童与周围人,特别是同学建立了稳定的关系,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减少了内心的孤独感。因此老师和其他长辈需要对于低年级的留守儿童更加关注。

3.3 高孤独感的发生在留守儿童中有显著的年级差异,但无性别差异;在非留守儿童中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无年级差异儿童的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状况密切相关,同伴关系差的儿童孤独感水平高,而且同伴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早期亲子关系的损失,很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父母便常年在外,亲子关系损失较其他同龄人要大,因而同伴关系对于留守儿童的影响显得更大。

本研究发现留守儿童高孤独感的发生有年级差异,且年级越低孤独感的发生比率越高,但没有性别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尚未很好地形成紧密的同伴团体,同伴关系质量不高,因而高孤独发生率较高;随着年级增高,同伴关系更为融洽,高孤独感发生率就随之下降。另有研究发现,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老师的陪伴支持才是影响其孤独感的显著预测因素,因而老师对留守儿童要更加关心,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和支持。对于普通儿童。本研究发现高孤独感发生没有年级差异,但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与赵冬梅、周宗奎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即同伴关系的变化对孤独感的影响因性别而异。

作者:任 宁 沈 莉

第2篇:留守儿童亲人缺失感与社会孤独探析

【摘 要】通过对遵义市遵义县龙坑镇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和家访,发现该地留守儿童年龄偏小,父母单失和双失现象很严重,留守儿童普遍有亲人缺失感,尤其在学龄前期,由于隔代教育和抚养,这些孩子的社会孤独现象严重。从社会角度出发,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建立留守儿童关爱网络,用社会支持体系搭建关爱平台,给留守儿童筑起爱的城堡。

【关键词】留守儿童 亲人缺失感 社会孤独 关爱网络

在贵州毕节市出现4名留守儿童在家服毒自杀的事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再一次被社会所重视,大家再一次开始关注这样一个随着中国城镇化脚步发展迅速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些被埋藏在发展前进脚步中的,却又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爆发出新问题的特定人群,这些年少最需要关注的小小灵魂,却在特殊的时刻,特定的时间,由于生活的压力,缺少来自于父亲、母亲单方或者双方的父爱和母爱,而过早成熟起来的孩子们再一次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笔者来到遵义市遵义县龙坑镇对这里的留守儿童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家访,发现该地的留守儿童单双失现象严重,呈现低龄化的趋势。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

1. 零岁至三岁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身体发展迅速,认知范围逐渐扩大。从呱呱落地到流畅的说话,从半遮半闭到调皮可爱的眼神,从什么都不知道到双手双脚动作发展很迅速,从出生时的小不点长大成为爸爸妈妈的小可爱,这时的宝宝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完成了婴儿到幼儿的转化过程。

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来看,这时候的宝宝属于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的人格发展的关键性任务是和最亲密的人建立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这一时期的宝宝由于身体最为弱小,最需要人保护,所以,父亲和母亲在身边照顾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心理的依恋,获得幸福。有父母在旁照顾的宝宝,通常长大以后会更容易相信别人,更容易看见希望和梦想,形成信任的好品质;但若这时候缺失父爱或者母爱,宝宝在长大后容易形成困惑,对任何事任何人都会持有怀疑。

2. 四岁至六岁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这一时期的很多孩子进入幼儿园与同伴相处,面对同伴群体,他们往往会有更多的独创性为和想象力的产生,身体成长发育的速度相对于第一阶段趋于缓和,活动范围增大,也开始出现了早期的童年游戏。

这一阶段的幼儿,他们的阶段性冲突是主动对内疚。在学习上他们精力充沛并且敢于去探索未知,这个时期的父母,要学会去激励孩子,让孩子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和意义,让孩子拥有更多的独创性,体验着自主的实现;否则这时期的孩子就容易缺乏自信,倾向于进入别人安排的地方而产生内疚感。

3. 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这时候的孩子是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进入了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面对学习、面对同伴、面对生活,父母应该做的是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作息习惯,让他们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勤奋带给他们的孜孜不倦的乐趣,让孩子喜欢上学校、喜欢上老师、喜欢上学习。但是这个阶段若是不能够很好过度,那么孩子可能会因为被嘲讽感受到自卑,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终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留守儿童的亲人缺失感和社会孤独感

1. 留守儿童的亲人缺失感

据以前的调查可以看到,留守儿童与亲人沟通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1]。笔者通过调研和家访的方式得知,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都有很强烈的亲人缺失感。这里的亲人主要是指父亲和母亲。在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都对父母特别介怀,年长一点的孩子提到,365天天天盼望着父母归来,归来的时候就只有一个周的时间,陪他们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有时候会有些小抱怨,到底父母真的爱过自己没有;年小一点的孩子对父母就很陌生,尤其是那些几个月父母就离开的孩子,长大后就感觉有没有父母在身边其实差不多,感觉父母就像是一个很久不见的陌生人,想和他们亲但事实很陌生;甚至有个留守儿童还提到,在需要父母的时候没有看见他们,现在对父母这个词语感觉不重要了,觉得自己的成长与父母无关。在调查中还发现,对于父母单失或双失的家庭而言,不是留守儿童的幸福指数最高,其次是父母单失的家庭,最不幸福的是父母双失的家庭[2]。

2. 留守儿童的社会孤独

很多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都存在不同的社会孤独现

象[3]。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亲人关系,其中包括和父母之间、和亲人之间的关系,但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的父母关系的缺失的;二类是同伴关系,其中包括和邻居家的孩子以及和同班同学之间的关系;三是师生关系,即留守儿童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留守儿童的这三类关系中排在第一的是同伴关系,和非留守儿童相比很大差距。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焦虑水平、强迫、抑郁、人际关系紧张、敏感性比非留守儿童的更多,其中尤其是女性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的严重,也因此影响到了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即同伴关系。

3. 亲人缺失感与社会孤独的相关性

留守儿童是缺少父母关爱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早年父爱和母爱的暂时性缺失或长时间缺失,失去了早期的人际交往,亲人缺失感导致的社会孤独现象较为严重,调查发现,孩子的亲人缺失感越强,社会孤独感就越强,这中间存在正相关。若要给这些特殊的孩子一个较好的成长环境,就需要有其他的社会关系一定程度上弥补孩子的亲人缺失感和社会孤独感,这样的社会关系不能够取代父爱和母爱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但是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建立留守儿童关爱网络

(一)“留守儿童之家”的开展情况

国家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以来,但凡有留守儿童的地方,就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4]的社会支持体系,从政府干预的角度统筹规划,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并对留守儿童的各种行为进行一定的干预,有的地方对留守儿童还建立“代理家长”[5]制度,从志愿者队伍与农村家庭互动,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体系,由此来提高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增加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从而使留守儿童在心理上获得安慰,能够更好地成长。这些体系从调查研究来说,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以在某些方面暂时缓解留守儿童的基本问题,但是,这些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有的地方过于流于形式,或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涉及到法律和责任德问题等等。

(二)留守儿童关爱网络

1. 数据平台的建立

目前,各地的留守儿童数据大多数都是属于隐秘化,即官方能够掌握数据但是其他人不能掌握,使得大家不知道到底留守儿童的现状是什么样的,笔者建议,在建立留守儿童关爱网络的时候首先要公布各地区留守儿童的大数据资料,对于细节,为了保护留守儿童的隐私和家庭情况,实行细节保密制。同这些数据搭建一个网络系统,从官方大数据开始,对“留守儿童的重灾区”找到几个大的数据点首先进行攻破,从家庭构成、孩子年龄、当地的留守儿童政策及支持体系来建立网络数据,为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平台提供基本保障。

2. 志愿者队伍的培养

在网络上发布征集自愿者的消息,留下关于志愿者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职业、服务时间、服务志向、兴趣爱好等基本信息,用来与网络数据进行相对匹配,决定志愿者的服务地点及类型。为了加强自愿者的资源服务的基本知识,通过网络学习和现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让自愿者们学习基本的相关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些理论及策略,培训的过程需要考勤,必须修满相应的课时才能参加实践服务,学习的整个过程是免费的。在资源服务期间,国家需要在政策上及资金上给予自愿者们一定的支持。

3. 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

自愿工作做得再好,也不能替代父母对于留守儿童的影响,所以除了用自愿服务的方式来增加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以减轻留守儿童的亲人缺失感以外,还需要积极鼓动孩子的父母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多花些心思对待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爱母爱的支持,培养他们自信做人的品质。甚至鼓励双失父母其中一个回归家庭,以提高孩子的幸福感指数,让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生活。

4. 健全留守儿童关爱网络

真正从政府、学校、家庭、自愿者体系来加大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关心,能够切身体会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从政府关爱、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家庭父母的关爱和支持、自愿者对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角度,形成一体化的结构,通过网络数据平台的分享,真正走入留守儿童的心中,让他们看见支持带给自己的力量,使他们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 琴,刘 婷,娄廷婷.重庆市留守儿童亲子沟通现状调查研究[J].决策咨询,2013,43-56.

[2] 张丽芳,唐日新,胡 燕,徐德淼.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06,368.

[3] 王 鑫,郭 强.贵州省某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水平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杂志,2010,210.

[4] 张孝义,王瑞乐.留守儿童之家 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8.

[5] 吴友平.对留守儿童施以”代理家长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4.5.

作者:刘红

第3篇:人本主义视角下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分析

摘要:基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已有文献进行编码及处理分析研究,根据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人物的人本主义理论,将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表现分为自我孤离和人际孤独两类,其中人际孤独涉及到家庭、同辈群体和学校各个层面。并从学校社会工作等介入途径,探讨舒缓甚至消除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具体介入方法,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地成长以及更好地融入社会。

关键词:留守儿童;孤独感;人本主义;学校社会工作

一、引言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发展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特别是城乡差距越来越显著。农村的青壮年为了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并且改善所在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大部分青壮年选择去往城市打拼,留下孩子交给长辈或者父母另一方抚养。这类儿童被称为是农村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城市地区,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其中的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缺少父母的关爱等多种因素影响下,较易产生孤独感心理。有这种心理情绪的留守儿童喜欢独来独往,通常会感到沮丧、无助等。长此以往,对于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阶段的留守儿童来说,其身心健康成长必然会受到影响。

为此,我国十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大多数学者们对留守儿童表现的孤独感心理从特点、影响因素、具体建议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的学科切入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基于以往研究,心理学上对于孤独感的解释分析大致分为两类,即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但是受到广泛关注的是人本主义学派对于孤独感心理的解释,其更多从个体人格特质对孤独感进行分析。因此,本研究将在人本主义视角下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进行分类,并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对改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心理提出有效性的建议,使得留守儿童能够更好地健康成长,以及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人本主义和孤独感的相关概念界定

人本主义心理学于20世纪中期在美国兴起。二战之后,科技的进步所产生的社会问题随之出现,由于行为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都没有对“人”产生足够的重视,人本主义学派在这种情境下迅速发展。大部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强调对人的尊重,重视人格的发展和个人价值。其心理学家主要由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马斯洛认为人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来促进人的行动,并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的动机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罗杰斯认为人有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具有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潜能的趋向,并且提出了“患者中心疗法”,这对心理学、教育学有很大的影响。

孤独感研究的开创者Robert S. Weiss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在群体生活中,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时,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会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这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并将孤独感划分为情感孤独和社会孤独。”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欧文·雅洛姆对孤独感的概括最为全面,他将孤独分为三类:存在孤独、人际孤独、心理孤离。存在孤独是个体与世界的分离,人际孤独是个体与他人分离时产生的与他人的疏离感,心理孤离是个体自身内部的分隔,没有完整展现和接纳自己。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格培养、心理素质的提升等都对留守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留守儿童产生的孤独感,这种非正向心理对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对于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也是有影响的。

三、测量工具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针对已有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成果内容进行梳理。第一、通过“留守儿童”和“孤独感”等关键词,检索到230余篇已有的相关期刊著作和博硕论文,并且遴选出160余篇进行分析研究。第二、根据研究的需要,预先制定好分析类目表,大致分为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特点、影响因素、具体建议措施等类目以及各个类目下的分析单元。第三、根据遴选出的文献内容进行编码,“0”表示本篇文献中未提及,“1”表示本篇文献中有所提及。第四、全部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录入,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四、人本主义视角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式心理的反映,是人们感受到自身所渴望的与實际的人际交往程度产生落差而表现出的孤单寂寥的情感体验。在日常生活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在人际交往当中,都会在某些特殊情景渲染下流露出孤独感心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欧文·雅洛姆认为,自己与其他生命间的不可跨越性是个体存在的根本性孤独,即存在孤独是个体与世界的分离。而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外界环境的不可控因素导致其本身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存在着差异。随着留守儿童的逐渐成熟以及广泛地接触社会,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一部分留守儿童在接受社会对自己的认可和接纳程度的时候,会与本身期望值产生差距,从而有可能会诱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心理。基于已有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成果分析,可将留守儿童所表现的孤独感分为自我孤离和人际孤独两大类。

(一)自我孤离

自我孤离指的是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在人格发展以及个性等内部的分隔,一般表现为没有完整地展现和接纳自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留守儿童孤独感的产生,是由于其自身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即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观察与自我评价,只看到自己与他人有差距的地方,未能良好地接纳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对自己较易做出消极的评价,从而产生消极的孤独感心理。

基于文献研究分析发现,50%以上的学者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心理受到留守儿童个性等自身因素的影响。与精神分析学派研究的“病态人格”不同,人本主义学派研究的是健康人格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其最终动机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所应该追求的。留守儿童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具备完整的健康人格,针对现实来说,人虽然是独立的个体,但是群体生活的环境会对自身产生影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外界社会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会影响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建立。

(二)人际孤独

人际孤独指的是农村留守儿童在与他人分离的时候,所产生的与他人的疏离感。一方面,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父母与孩子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隔离,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疏离感。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与不同的同伴交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当留守儿童由于被同伴忽视或者自己不愿意参与同伴之间的活动而没有参与到同伴交往中时,留守儿童往往会产生与同伴之间的疏离感,即孤独感心理。

基于文献研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产生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学者们也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其中,家庭、同辈群体以及学校层面的非正向互动,会增加留守儿童孤独感的产生。而且,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其与家庭、同辈群体以及学校的互动最为密切,来自他人的评价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也是较为显著的。

1. 家庭层面

家庭是人们一出生就接触的初级群体,父母的关爱、教育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根据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是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同时他将基本需要无法满足称之为“需要的剥夺”,他认为需要的剥夺会导致心理的病态状态。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者父母其中一方长期外出打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呵护,缺少情感上的交流,使得留守儿童安全的需要以及爱与归属的需要被剥夺,出现“亲情饥渴”现象。而且,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敏感时期,其内心情感波动较大,对外界也缺乏一定的认知,因此留守儿童在面对一些挫折时,较难避免因抗压能力较差所产生的不良情绪无人宣泄而产生消极的孤独感心理。

2. 同辈群体层面

同辈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相接近的人组成的初级群体。同辈群体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与同辈群体的交往对于自身有重要的影响。基于以往的研究,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表现会与其同伴接纳水平相关非常显著,同伴拒绝会明显增加留守儿童的攻击、学业违纪和孤独感。此外,一部分留守儿童会因为同伴关系处理不当而遭到同辈群体的排斥,在被群体孤立的环境中滋长消极的孤独感心理。

3. 学校层面

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相当于是一个小社会。在学校,各方面因素都会对留守儿童产生影响,尤其是老师,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影响远远超过父母。随着年龄的增加,留守儿童的自尊心越来越强,对老师的批评很敏感,常常心烦意乱或记恨在心。并且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老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性的,学习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往往得不到老师的关心,与成绩较好的同学之间形成差距,这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落差感,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倾向于掩饰自己的无能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

五、人本主义视角下社会工作的介入

(一)关于社会工作介入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对于心理问题的介入通常是通过个体化的临床诊治,来改善或者解决个体存在的心理问题,例如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罗杰斯提出的“患者中心疗法”。但是,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人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在研究个体的时候,一定要将个体放置于个体所处的环境中进行全面的研究,并且系统地分析在此情境中个体的行为。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主要表现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环境之间产生的疏离感,即为个体自身影响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两大类。留守儿童大多以学校为主阵地,因此采用以学校为基本依托,整合家庭、社区、社会的多方面资源提供专业服务,是舒缓甚至是消除留守儿童孤独感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发展比较缓慢,由于一些学校教育的制度性原因以及对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不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并没有在学校中有所体现,更何况是学校社会工作岗位所发挥的作用。基于文献,大部分学者是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解决,更多的是采用个案分析与介入的方法,针对个别有强烈孤独感的留守儿童,将其作为案例进行诊治,但是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进行介入手段和方法的研究的学者甚少。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还是以在学校学习为主,因此从学校层面,发掘学校社会工作的人才,来解决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等心理问题是十分有效的。

(二)具体介入途径

1. 改善自我认知

从个体的角度,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孤离是对自身的不自信。因此,留守儿童要改善自我认知,即正确认识自我,正确面对孤独,发展健康人格。学校社会工作者应以留守儿童的个人作为工作的入手点介入。从个人角度,学校社会工作者非常了解不同阶段的孩子的人格特质,与留守儿童可以充分建立信任关系,并针对不同的留守儿童开展不同形式的工作,通过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给予留守儿童鼓励与支持,改善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根据优势视角理论,合理发挥留守儿童的个人优势和社会优势资源等。其目的都是让留守儿童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面对孤独,让留守儿童在自我认知中缩小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帮助留守儿童走出消极的孤独感心理困境,使得留守儿童能够在自己所处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长。

2. 改善对他人的认知

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留守儿童的人际孤独是由于对自己的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之间的差异所导致的。因此,要根据所相处的人际关系以及交往环境,有针对的代入情境进行介入。从家庭层面,学校社会工作者要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开展家庭的个案工作。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亲情的缺失是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成长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学校社会工作者要清楚的意识到父母关爱缺失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工作,改善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良好的感情。通过与留守儿童父母的交流,来调节留守儿童接受的家庭教育的影响,改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心理。从同辈群体以及学校层面,学校社会工作开展小组社会工作来促进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之间的人际交往,从而降低父母关心缺失产生的孤独感等心理。学校工作者本身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为一些特质相近的留守儿童开展成长小组的工作,通过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改善留守儿童对他人的认知,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01).

[2]卓庆.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2).

[3]于凤花.人本主义关于孤独感的理论探讨[A].华中科技大学.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华中科技大学:美国科研出版社,2011.

[4]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田媛,范翠英.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01).

[5]赵景欣,刘霞,张文新.同伴拒绝、同伴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亲子亲合与逆境信念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3(07).

*本文系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状况的研究与分析——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201710320019Z)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叶恬

第4篇:浅谈家长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孤独自卑感

在长期的与留守儿童的接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孤僻、对人冷淡,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有的孩子调皮捣蛋,爱搞恶作剧;有的孩子沉溺于动画世界;有的孩子迷恋玩游戏机、上网„„这一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争的事实。而这一切,不过是留守儿童内心深处那孤独自卑世界的一种外化而已。

过去,农村孩子生活在充满情感联系的关系中,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而当前的留守儿童大多生活在既没有兄弟姐妹,又缺乏父母关爱的生活环境中。虽然爷爷奶奶对他们关爱有加,可那更多的是一种溺爱,无法消除他们内心深处的孤独,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难免出现孤独和自卑。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学校也都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但老师的关爱是替代不了家庭的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孩子成长的温床,家长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而现在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妈妈,他们更多的是宠爱,溺爱孩子。对孩子的教育,他们往往只是被动的随孩子的意愿而动,缺乏主动性,最终的结果也常常是不尽人意。因此,要引导家长在关心孩子日常生活的同时,还要教会孩子正确地认识外界事物;在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 还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锻炼孩子的意志力,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对孩子的整体提高和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那么,千万别忽视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不能让孩子活在孤独和自卑之中,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才有勇气去搏击人生的风浪。所以我们要引导家长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家长要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

在我们的生命之初,在孩童时代,我们是通过我们身边的人特别是家长对我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同时,儿童也正是在与家长的相处中,获得安全感和喜悦感。而孩子只有在与家长不断的沟通、交流中,才能逐步走向社会,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及健康的心理。

当前,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他们观念陈旧,教育孩子,就是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提出批评。甚至,当着别人的面也大声地责备孩子。以为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变好。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人是不会因为批评而变好。在每个人生命之初,孩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能干什么,他需要身边最重要的人,特别是家长对他的肯定。就是他需要家长不断地鼓励和赞扬,这样他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看到自己在父母眼中是那样的好,他会鼓起勇气做得更好。当孩子不断被父母批评时,他会感到自己是如此无能,他无法将事情做好,于是会看不起自己,失去勇气与自信。

因此,每个家长,应该改变过去的做法,立即从现在起,每天试着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以欣赏的目光、高兴愉快的心情来表扬孩子的优点,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应及时表扬与鼓励!

二、避免拿别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

在于家长的交谈中,我发现他们往往是羡慕班上成绩好的孩子,总是拿班上学习好的同学来和自己孩子比较,或拿自己同村及亲戚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试图让自己孩子能够学习别人孩子的优点或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因为这种比较,对孩子来讲,首先,产生的他不如人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让他看不起自己,感到泄气。其次,产生的情感是嫉妒。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情感上本身就感到空虚,容易产生嫉妒。而嫉妒是可以扭曲一个人的性格的。再次,即使激发起孩子向别的孩子学习的欲望,那么盲目学习别的孩子,会使你的孩子失掉自己的特点与个性,成为别的孩子的复制品,那么他永远难以赶上或超过别的孩子,从而最终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心。

每个家长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独特长处和与众不同的个性,每个孩子只有从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成才。

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孩子找出他的长处,发展他的个性。

三、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

当孩子考试失败或遇到其他挫折,他们最需要的绝对不是家长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或者阴阳怪气的嘲讽。他们也不需要家长无原则的安慰与同情。他们最需要的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的理解、支持与鼓励。

很多家长,在遇到孩子考试失败或其他挫折时,首先,感到孩子给自己丢面子,因而非常生气。其次,由于望子成龙心切,这时会表现非常急躁。而留守儿童的家长,更是多了由于感到自己没有带好孩子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在这三重作用下,会非常情绪化地将孩子狠批一顿。而这恰恰极大地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对于承受失败打击的孩子幼小心灵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最终,他们脆弱的心灵之门就会关闭。这时家长最需要做的是:

1、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挫折与失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心,找出孩子失败的原因。

2、理解孩子的心情与苦恼,让孩子知道,失败与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内容,是一个人成功之前必不可少的过程,并且作为家长,不会因为此事就减少对孩子的爱。

3、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家长必须首先对孩子有信心,孩子才能对自己产生信心。当家长满怀信心和热情地鼓励孩子时,会极大激发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让他们在家庭的温暖中恢复自信心。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感到,他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而是有一个群体在做他强大的支柱。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扬起奋斗的风帆。

四、充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在于留守儿童的家长交谈中,他们往往是对孩子的不足之处说起来没完。因此,应该让家长明白孩子做错事或搞坏东西在所难免的,不要老是数落孩子:“你怎么这样不听话!”“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动”。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子淘气给你添麻烦,而要多考虑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因为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也要克制自己简单和粗暴的教育方式,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围。 此外,家长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关心他们的行为。要多和孩子聊天,随时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鼓励孩子畅所欲言,切勿采取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轻易剥夺孩子的“发言权”。

五、充分发挥伙伴作用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性格的第一位影响者,同龄小伙伴则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为人处事的最好的老师。因为,在与自己的同龄人交往时,孩子会全身心放松、无拘无束,容易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境。而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是需要伙伴间的互相理解、支持。他们渴望与人交流,但又不知道如何相处。所以,此时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当孩子在社交中表现得合群时,家长要及时鼓励、强化,这样会对孩子形成开朗的性格有所帮助。

对于性格偏内向的孩子,家长应鼓励他们“走出去”,多到同龄小朋友的家里作客。也可以为孩子“请进来”,邀请孩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玩。孩子尝到当小主人的滋味,一般都会兴奋、喜悦,会主动带小伙伴参观家里,忙里忙外地招呼自己的小客人,这样不知不觉中他们就消除了孤独感和自卑心理,塑造了开朗的性格。

总之,每个家长都爱孩子,但爱是讲究方法和方式的。正如歌中唱到:“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

第5篇:关爱孤独症儿童的成长

各位新老朋友:

大家好!我是刘晓昂的母亲,今天我们再次来到这里,面对熟悉的极地馆,熟悉的小海豚,更有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和溢满关爱的氛围,故地重来,此刻的心情无以言表,仅代表有幸参加这次“快乐小海豚”活动的孩子的家长说一声“谢谢”!谢谢快乐小海豚活动的三方组织单位:圣亚海洋世界、大连心理医院和大连电视台!谢谢为孩子们无私奉献的驯养师,心理医生、媒体的朋友、到场及没到场的关注孤独症儿童康复事业的所有人!所有能够接纳和宽容孤独儿童行为的人!

象所有孤独症患儿家庭一样,我们也经历了十月怀胎的期待、初为人父母的喜悦,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的幸福感、自豪感,直到发现孩子和其他孩子有差异时的怀疑、恐惧、痛苦心理过程。在多年的康复训练中不断燃起希望,然后又被失望、甚至绝望打败,多年的奔波,很多时候感觉身心疲惫。孩子一天天长大了,但是,长大的只是身体,心里什么也没有,除了对此时此刻的满足不满足表达情绪外,无所谓的爱恨情愁,是是非非,看不懂别人对她的表情。曾经在深夜睡不着时和孩子的爸爸说,“算了,我们几个一起死了吧,一了百了,早晚我们都是死不瞑目”。但是,看着躺在臂弯里,美美的睡着的孩子,表情踏实、安静。最后,我们都哭了。是啊,孩子没有罪过,是我们把她带到这个世界里,她是清澈透底的,也许渲泄情感过后,她满眼看到的全是美丽,这就是星星的孩子吧。她不懂这是自己的不幸,她是幸福的,不幸福的是我们,她没有享受够这一切,我们怎么能去剥夺她生存的权力?是我们要把这世界的生存法则给她,那我们就坚持吧。

两年后又来到这里时,还是有些让人欣慰的事,这次参加活动的小朋友,比上次见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我女儿也有一些进步,相比上次活动时,她表达能力也有了改善,能简单进行一些沟通了。我们每天把她的表现写在黑板上,“刘晓昂今天闹人,大哭,很不听话,表现非常不好,爸爸妈妈很生气”、“今天晓昂抢小朋友的东西吃,很不文明”,她自己能读下来了。前段时间,我们在网上听到佳佳小朋友读书的音频,感觉也很振奋。孩子们都在进步,就是值得我们欣慰的事啊,大家的努力总算没白费。

上次的“快乐小海豚”活动给她留下很深的印象,我女儿喜欢玩面团,用面团去捏一些简单的图形或者摆成汉字,她最先摆成的字就是“圣亚”,看我上网时会跟我上qq空间里去看照片,会跟我说,“去电脑上摸小乐叔叔和海豚”、“上电脑去摸梁芳阿姨”。参加过“快乐小海豚”活动的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不单是孩子,我们家长在这样活动中,都感觉进行了一次心理的修复过程,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感觉身心释然。有人说,对孤独症孩子训练,是“带着蜗牛散步”,蜗牛走的虽然慢,但只要它在向前爬,也是前进,让我们带着希望陪他们走吧,随着人们对孤独症认识的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些孩子给予关注和帮助,有大家的支持和关爱,我们更不会放弃!

最后,我想起女儿喜欢的那句唱的跑调的歌词---有爱相伴,不会孤单!

谢谢大家,谢谢小海豚!

第6篇: 孤独症儿童的模仿活动

模仿是一种有意识的仿效别人的行为,是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自闭症孩子先天没有自动模仿的能力,因为他们大多注意力不集中,专注力差,但由于模仿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如果不趁早加以培养,则他们在各方面学习的进行都会遇到困难而显得迟缓,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早加以训练。

学习模仿需要一定的先决条件。

1、要有一定的注意力,也就是专注力,能够注视别人,留意别人说话。

2、要有记忆力,因为模仿不仅有一步模仿,还有两步模仿,如果他没有一定的记忆力,两个动作的模仿、三个动作的模仿就很难完成。

3、要有动作技能,动作技能牵扯到孩子身体技能的发展,如果他自身条件有限制,即使他配合,也仍难完成目标,这样就会对他造成一定的伤害。

4、要有模仿动机。如果注意力、记忆力、模仿动机存在了,但他没有模仿动机,那么一切都白费。四个先决条件缺一不可。

模仿活动的具体操作

1、使用物件的模仿,

要求:初期需要两套教具,老师和孩子每人一个。

使用物件的模仿包括(1)模仿使用单一动作操作物件,比如:按玩具上的按钮、摇铃铛、模仿敲打(敲打桌子、小鼓、盒子)、模仿敲打一种物品掌握后,可提高难度,增加敲击物品的数目,比如:轮流敲打桌子和小鼓,轮流敲打桌子、小鼓、杯子。一种顺序掌握后,可变换其他的顺序。

(2)模仿用一个物件做不同的动作。比如:用橡皮泥搓成长条状、揉成圆球、压成饼状等。

(3)模仿用同一个物件做出不同的组合方式。比如:仿搭积木,即用几块积木可以搭成不同的形状,刚开始是仿搭一块积木,然后两块、三块、四块、五块等。要求先仿搭颜色一样的,然后是颜色不一样的。初期可以跟着你的步骤仿搭,当掌握熟练后,要求孩子不看你的搭建过程,搭出跟你一样的模型(比如在一张纸后面将模型搭好,然后移开纸张让孩子看到。)

2、动作模仿,它包括﹙1﹚大动作模仿,大动作模仿又包括一步大动作模仿、连续动作模仿、协调动作模仿、两步大动作---三步大动作----多步大动作模仿。

一步大动作是最简单的,也是我们最常见的,比如:边拍手(跺脚、举手、抱臂、点头等)边说“这样做”,在做一步大动作时,幅度要大,要夸张,因为我们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夸张的动作可以引起他们的注视。

一步大动作掌握后,接下来是连续动作模仿,连续动作模仿是中间没有间断,一直跟着老师做。

协调性动作模仿

我们的很多孩子协调性不好,两只手不能同时做两个动作,这时我们要用一些不协调的动作来锻炼他的协调性。一般先做两个静止的

动作,然后是一个静止,一个动起来,最后是两个同时动起来的动作。如果做不下来,可以把目标分解,让孩子做第一个动作的时候,提示他做第二个。

最后是两步—三步----多步大动作,这里涉及到一个记忆里的问题。比如在教两步大动作时,孩子要么记住第一个,要么记住第二个,这就是记忆力出了问题,这时我们要加入一个延迟模仿,也就是说老师在做完第一个动作后,按住孩子的手,停顿两三秒钟,再让孩子做,时间要根据每个孩子灵活运用。等到延迟模仿掌握后,再开始两步模仿,这时两个动作要非常快,慢慢的,掌握熟练后,两步大动作可以速度慢下来。然后同样的方法教三步、四步直至多步的模仿。

﹙2﹚精细动作模仿

也就是小肌肉动作模仿。它包括手部模仿、口部模仿、面部表情的模仿。

手部模仿主要是指五官、伸出食指、竖起大拇指、十指交叉、将食指指向手掌、轻敲食指、摆动手指、用食指轻敲拇指(捏的动作),如果同时加入儿歌,孩子可能会更有兴趣的去模仿。比如:“一根手指头,变变变,变成毛毛虫”的儿歌。

手部动作模仿还包括模仿涂鸦、模仿画圆圈、画直线等。

口部模仿主要是张口、撅嘴、上牙齿咬下嘴唇。增加难度:先撅嘴然后张开,先闭嘴然后张开,先撅嘴然后咧嘴笑,伸舌(向前伸、向左、向右、向下),伸舌舔棒棒糖,吹蜡烛。一般针对口部肌肉过于或过于迟钝紧张、发音不好,、舌头不灵活、口腔功能差的孩子。如果在引导孩子做口部模仿有困难时,可以用镜子来帮忙,在你做示范时,让孩子看着镜子里的你的样子,然后慢慢的,减少镜子的使用。

面部表情模仿

面部表情模仿中最简单的就是哭和笑的模仿,然后难度大一点的就是皱眉、惊讶、害怕等一些复杂的表情。

(3)活动模仿

活动模仿包括一步活动模仿、两步----三步-----四步----多步活动模仿、较复杂的活动模仿。活动模仿都是离位的动作,为了防止孩子乱跑,刚开始要距离近一点,慢慢的距离可以远一些。同样两步活动模仿也需要有一定的记忆能力。

一步活动模仿:如敲敲门

两步活动模仿:敲敲门,然后敲敲桌子(顺序不能弄错,如果孩子只完成一个活动,或活动的先后次序弄错,这时要辅助孩子完成,然后奖励。可采用两步大动作模仿的方法)

多步活动模仿:如把门关上,杯子拿来,盖子打开。

(4)韵律模仿

包括伴随音乐模仿、节拍模仿、混合动作模仿。伴随音乐模仿可以看电视中的小小智慧树,让孩子跟着学做动作。也可以是自己边唱边跳,让孩子跟着做。

节拍模仿没有音乐,只是打节拍,比如咚,咚,咚咚咚;咚,嗒嗒。

混合动作模仿是既有音乐,又有节拍,如小鼓,咚咚咚,边唱边打节拍。

3、语言模仿

包括模仿发音、仿说象声词、字词、短语和句子、儿歌及童谣、绕口令等。

模仿发音时可以从最简单的a、o、e、i、u,做的时候,口型要夸张,掌握之后,可以仿说象声词,如叽叽、咩咩、嘎嘎等,之后再仿说叠词,如爸爸、妈妈、爷爷等,仿说叠词时,孩子可能会爸爸爸爸,太多,或者爸,爸,中间间隔时间太长。太多时,要用手及时的捂住嘴巴,间隔太长时,用手辅助捏两下,让他形成一个习惯。然后就是仿说短语及句子,这时最好在教授理解及表达的基础上来练习。比如:吃面包、喝牛奶、我要吃苹果。仿说儿歌及童谣时,要选择朗朗上口的儿歌,这样容易记住。仿说绕口令时,同样要选择简单的,切忌不要为难孩子,这样做只是为了让孩子嘴巴更灵活,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4、声音模仿

(1)模仿配合动作的声音,如:把手放到嘴前,说“嘘”,轻轻的拍自己的嘴巴,说“哇哇哇”,边推车边说“嘀嘀嘀”,边敲鼓边说“咚咚咚”等。

(2)模仿物件发出的声音,如钟表------滴答,铃铛---------叮当,玩具火车-------呜呜,玩具汽车------滴滴滴。

(3)模仿动物的叫声,如拿出玩具动物或动物的图片让孩子看,同时用夸张的方式发出声音,确保孩子看着你的嘴巴,让他模仿这个声音。比较好模仿的动物发声有:狗、牛、羊、蜜蜂、猫的叫声。

最后就是高级模仿,它包括看示范模仿、看图片模仿、看录像模仿,模仿别人的行为。

看示范模仿,比如早上起床后你叠被子,衣服晾晒后怎么叠衣服等

看图片模仿,包括看动作卡片模仿做动作和看图仿搭积木,如模仿图片的双手掐腰,模仿图片的举手等。看图仿搭积木,就是把事先画好的积木图形让孩子看,然后让孩子按照图形搭积木。

看录像模仿,如跳舞。

模仿别人的行为,要模仿好的行为。

模仿速度和节奏的改变,如:模仿敲鼓,用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及发展高/低和快/慢的概念。

第7篇: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教案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于经常性言语或基本言语,这里关于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描写也主要针对经常性言语和基本言语。

一、对简单言语指令的理解

简单言语指令包括:(1)站起来(2)坐下(3)拍拍手(4)跺跺脚(5)摸摸椅子(6)张开嘴(7)把笔放在桌子上(8)把杯子给我(9)把球放在盘子里(10)把门开开

当孩子能对这些口语指令完全正确反应,表明对这些句子全部理解;当孩子对这些指令有一部分做出正确反应时,则表明理解一部分;当孩子对这些指令做出错误反应,或者没有反应时,表明不能正确理解,也就是没有任何理解能力。

所以当一个孩子没有任何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时,首先第一步就是对简单言语指令的理解,这对于所有无语言的孩子都有作用。

二、发音问题

1、 无意义自发发音。孤独症儿童一般都有无意义自发发音,有人多,有人则少。有些孤独症儿童在经常性言语中不会说任何词语,也不能模仿发最简单的音节,但是经常自言自语式地发出类似“geyi geyi agou”的音节。所以当他乱发这些音节时,一定要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停止这些无意义的自发音节。

2、 模仿发音。可以用如下10个词语来测试孤独症儿童的模仿发音的能力,有“爸、妈、大、哥、你好、公鸡、气球、小弟弟、大卡车、妈妈来”等,老师主试领读,孩子被试模仿。在这些发音测试中,孩子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发音问题。(1)音节之间出现不应有的停顿(2)有的儿童在模仿双音节、三音节时减少音节(3)有的儿童发出的音节存在不准确的障碍,导致他们的话一般人很难听懂。(4)同一音节快速重复(5)在所示范的音节后面增加语音成分(5)被模仿的话语说出后并不立即模仿而是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模仿。(7)言语失用

针对七种情况,要让孩子从最简单的语言发音基础开始,即口周肌肉按摩――被动发音按摩――口舌操――气流量的训练。

三、疑问句的理解与回答

由于孤独症儿童的理解能力普遍较差,所以,他们对于疑问句的回答往往比较困难。因此在平时的学习或者生活中泛化思维(情景泛化思维)要及时恰当的运用,以使他们能正确理解。

四、人称代词的理解与运用

在孤独症儿童中,人称代词不用或者混用是经常见到的。为了评价对人称代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如下简单测试仅供参考: 主试指令提问:

1、这里有三个物品,咱们三个人分,我说,你拿。

(1)这个给我

反应(被试反应)

(2)这个给你

反应(被试反应)

(3)这个给他(她)

反应(被试反应)

2、(1)(指被试的衣服)这件衣服是谁的? 反应(被试反应)

(2)(指主试的衣服)这件衣服是谁的? 反应(被试反应)

(3)(指第三人的衣服)这件衣服是谁的?反应(被试反应)

生活中可以随时加入人称代词的训练,以上只是一个形式,训练者可以根据情况随时改换。

关于孤独症语言障碍的问题,只是在训练过程中总结一些经验,仅供参考,如有更好的建议,请各位老师积极提出,以寻求更好的方法,使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8篇: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

韦芳燕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大学的心理医生雷奥·凯纳(Leo Ke er)首次将孤独症作为一种诊断分类提出。他报告了11个患有此症的儿童,其共同表现为:从婴儿期开始很少与人交往,极端孤僻,语言发展迟滞,缺乏交际语言,重复简单活动,要求环境中的刺激保持原样,行为刻板,缺乏想象。Ka er将这类患儿命名为婴儿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我国开始对儿童孤独症的研究,特别是对弱视群体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对孤独症儿童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及重视。

而在家长们中,有些家长对孩子是孤独症的问题并没有正确的看待,也不知道如何去治疗矫正孤独症幼儿,另一方面,如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个别教育,这对教师提出严峻的挑战。

二、研究目标

作为一线幼儿教师,了解儿童孤独症的特征,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积极的教育和训练,使孤独症儿童在语言方面的障碍及交流、交往方面的障碍得到较大的改善,对我们更好地研究儿童的认识和情感活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也为我们了解认识儿童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可探索的途径。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

1、文献资料查阅法。用文献资料查阅法掌握整理有关儿童孤独症的理论和实践资料。

2、观察法。观察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具体表现。

3、访谈法。通过访谈,和家长、教师交流,如实的记录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情况以及家庭学校对幼儿的矫正教育情况。

四、研究的时间、对象

研究时间:10个月(2004.9---2005.7) 研究对象:小班的一名特殊幼儿

五、研究实施阶段

(一)搜集资料,建立档案 1.个人情况 姓名:郑XX, 性别:女, 出生年月:2001年3月,入学时间:2004年9月

2.家庭情况 父亲:郑XX,私营商人,文化程度:大专。 母亲:朱某某,无业。 文化程度:中专。因工作繁忙,父亲很少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精力较少!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低,是较传统的家庭主妇。两个人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与治疗,注重孩子的发展。

3.表现情况。 郑XX小朋友表现情况

能力项目 表现情况 交往 平时沉默寡言,从不主动与他人交往,不和别人目光对视,从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参加集体活动。玩具不感兴趣。固执要求得到某样东西。

语言 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以尖叫的方式对大人提出要求。 情绪 长时间发呆,或经常性莫名其妙地咬牙切齿,歇斯底里地尖声喊叫,固执。 爱好 咬袜子、脱裤子,有时甚至会喝自己的尿液;尿盆、对小大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趁大人不注意玩起这些东西。

习惯 睡觉时只盖从小到大盖的一床被子,如得不到满足则尖叫、哭闹,并无法入睡。上幼儿园或出行旅游都要带上小被子。

(二)分析原因,确立目标

郑XX小朋友存在着以上的表现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认识理解障碍。 郑XX小朋友,理解别人的语言十分困难。当大人向对她提出要求时,她只会做简单的回应,却很少能做出正确的应答。她无法用常人的语言同我们进行沟通,当她想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感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当别人不理解她所说的话时,她便会歇斯底里地尖叫、发脾气,以此束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希望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2.交往障碍。 郑XX小朋友同许多孤独症儿童一样,缺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她对许多人的态度是冷漠的,见到父母也是面无表情。因为她没有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当她和别人接触时,时常会感到束手无策,久而久之便失去了与人交往的意愿。也许只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才不会感到紧张和压抑。 3.语言沟通障碍。 郑XX由于言语障碍不能象正常人那样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只能通过触觉、嗅觉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及真实感受,她用手指戳人、用鼻子闻衣物都是想亲近别人的表现。

4.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郑XX睡觉时只盖从小到大盖的一床被子,如得不到满足则尖叫、哭闹,并无法入睡。上幼儿园或出行旅游都要带上小被子。她手里只有拿了小棉被才愿意出门,上幼儿园。这说明她强烈的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郑XX小朋友刚入园的一些表现引起带班老师的注意,但家长矢口否认孩子的怪异行为,不愿和老师多谈幼儿在家的表现情况。经过老师耐心的多次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这才引起家长的重视,并带幼儿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但目前广西区内没有较正规的

儿童孤独症医疗检验手段,但根据郑XX的临床特征表现,可确定为儿童孤独症。

(四)制定方案,提出解决策略

1.仔细观察、认真分析。 导致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教师家长确认幼儿是孤独症后,平时就仔细观察儿童情绪行为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对周围环境及对儿童本身的影响并做好详细记录,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其原因和目的,以便及时处理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改变教育训练方法。如果是身体不舒服,老师及时请医生检查治疗;如果是因为固执刻板行为受到限制而引起,教师则适当调整处理固执刻、板行为的方法;根据具体的原因,家长和教师对郑XX小朋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2.感觉统合训练法。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导者根据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动作发展的状况,以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做符合他们需要的游戏活动,并在儿童感到困难时,用“我们一起做”、“试试看”、“你能行”等语言或行动鼓励儿童,逐步克服平常教育训练中的因儿童能力不足、训练形式枯燥等等原因而带给儿童的困难,能逐步培养起儿童的兴趣,让儿童感到快乐,进一步有效地化解儿童因做不到而产生的焦虑和紧张,并逐步协助儿童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和自然的情绪。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常常挤一部分时间和郑XX一起做感觉统合训练。但感觉统合训练之初对情绪行为等会有急速的、显著的改善效果,在后来的训练中效果逐渐缓慢。因此,还需要配合使用其它的方法,以进一步矫正和稳定情绪。 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着眼点在于信念、知觉等内部思想的改变上。它试图通过帮助儿童摆脱消极的观念,转而接受更积极的思想,从而保持身心健康、改变行为。它仍然遵循教育和学习的原理,吸收了行为矫正技术,对儿童进行指导训练。它强调改正不适当的认知形态及想法是矫正情绪困扰或心理疾病的关键。它是行为矫正的深入发展。在和郑XX的交谈过程中,对她喜欢玩大小便的行为,我们反复的给予她教育指正,让她理解这种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让她有纠正的意识,从而达到改正的目的。 4.抓住契机法。 据观察发现,孤独症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个智力活跃期,表现出对某种事物和活动的特殊兴趣和爱好,这是对其进行语言训练的最佳时期。例如:郑XX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荷各种颜色鲜艳的夹子。拿到夹子她总喜欢翻来覆去的观察,爱不释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班抓住时机,利用夹子与她沟通交流,促进她的语言发展。我教她边指边说出夹子的颜色,个数,她很乐意学而且轻松地学会了,又如:郑XX小朋友喜欢唱歌,并对老师教的歌曲比别的小朋友学得快,每当听完她的演唱时我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趁她高兴时请他说出歌曲名字,她都能对答如流。可见,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下,孤独症儿童也有交流的兴致,善于发现并抓住这样的时机随机地选择语言内容对其进行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孤独症儿童交往的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结论

通过上述方法,经过一年的个别指导,郑XX的情绪得到了基本的稳定。她和带班以及班上的几位同学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她现在能够主动地在大人的提示下同别人打招呼,跟大家进行简单地交流,学会了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前那种歇斯底里的尖叫声也日渐减少。看到郑在这一年里所取得的进步,作为老师,我感到十分欣慰,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对这群特殊的弱势群体,家长要正视孩子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主动的去矫正,教师要多一双慧眼,多一份关爱,多一点求知的态度,为孩子的教育指出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慧聆、周耿《孤独症儿童教育与训练文集》,北京出版社,1997

2、汤盛钦 《特殊教育概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3、吕静主编 《儿童行为矫正手册》浙江出版社 1992年第1版

4、张澄编 《自闭儿保育手册》世茂出版社 1989年十一月第1版

5、《中国一体化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陈云英 新华出版社

(作者:韦芳燕 广西区直机关第三幼儿园)

第9篇: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联系

第一章认识孤独症:概念·演变·症状

第一节孤独症概念及其演变

当我们看到或听到孤独症《autism>这个词时,是否想到是性格孤僻呢?是否觉得他是不爱与人交往的同义词呢?事实并非如此,让我们认识一下他们吧。

一·孤独症概念的由来

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病医生利奥·凯纳明确提出“婴幼儿孤独症”的概念,他报告了其从精神病的角度观察到的11名儿童所遇有的异常的特点:他们拒绝交往;不说话或以自己的方式喃喃自语;对周围环境有这相当或极端固定的要求。他把这些症状称之为“情绪交往的孤独症性障碍”及“婴幼儿孤独症”。先进,关于孤独症研究已有相当程度的进展,人们普遍认识到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广泛性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基本临床特征为三联征,及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同一的行为方式,主要在三岁前起病。2岁到5岁是孤独症行为最为明显的阶段,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多是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或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而建立的,国内主要依据中华神经精神科学

会发布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二称谓演变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他们同是英文Autism的中译名。Autism一词源于希腊语Autor。原意为“自我”,用来描述孤独症患者的突出特征—自我兴趣。因我国正式颁布的文件中使用的是孤独症一词,所以沿用至今。孤独症一词主要在中国大陆的医学界和特教界使用。

第二节初识孤独症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人对孤独症的行为表现有误解,常常一句“不理人,不看人”的行为表现来认定某个而同时孤独症,即使是特教教学人员,在筛查是也有时遗漏或者“草木皆兵”。实际上,认定孤独症应重点观察,客观分析一下三个方面的行为特征

一·社会互动

孤独症儿童普遍缺乏社会性互动,普遍表现出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很难也别人同步游戏,注意力不能与游戏者同时集中在同一件事情或物品上。

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出这一特征,他们虽然表现出“黏人”行为,但多是表面的依附,缺乏真正亲近父母亲的行为,对母亲的搂抱,亲吻毫无反应,当人要抱起他时,他不伸手表现期待要宝气的姿势,有时甚至“打挺儿”;长大一些后,不主动找其他小孩玩,而是不敢,害怕陌生小朋友,或不会与别人玩,不能理解别人的用意。

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长眯着眼,斜视或给人以用余光看人的感觉,很少正视,微笑,也从不会主动和人打招呼。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普通儿童因生活环境中缺乏同龄人,缺乏与他们交往的经验,也不会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也比较孤僻,反而有的孤独症儿童并不拒绝别人,因此仅凭这点不能明确认定有孤独症行为。

二 言语沟通

孤独症在这方面的障碍表现通常十分突出,大多数言语很少,严重的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即使有的会说,也常常不愿意说话,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尖细,常自言自语的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自己组织言语进行交谈。很多儿童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多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出代词 运用“反转”。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我”,比如有人问你叫什么名字?他就会回答:你教兵兵

有些言语沟通问题与听觉反应异常有关,一个患儿可能会对某些声音感到强烈兴趣,例如弹簧驱动的玩具或晃动要是发出的声音,同时,他还可以对某些声音感到苦恼,如听到摩托车轰鸣声或狗叫声就会捂上耳朵,畏缩不前,这些不同的反应可能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在同一患儿身上观察到。客观侧听结果也表明,儿童的情绪状态,身体状态等都会影响对声音的反应,茹情绪状态处于平和,安静时,可能听力曲线正常:而当他情绪紧张,较早,表现出紧绷面颊,瞪着眼,无意识的轻微转动身体或手指行为是,可能对某频率的声音反应敏感如对语言敏感,这是他不可能愿意与他人沟通;有事情绪有轻微不安,表现为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轻微蹦跳。客观测听饿结果是正常的。总之,有些儿童长期听觉反应异常,有些儿童则是在某些时候反应异常,不能一概而论。

还有些鱼孤独症详尽的“阿斯伯格症”儿童,他们能比较主动的与人打招呼,能进行一些对话交流,语言比较流畅,因此也不能只从没有主动言语沟通这个角度认定孤独症行为。

我国民间常把国外称为“阿斯伯格症”的患儿混称为孤独症儿童,因此我们要一起来认识“阿斯伯格症”

阿斯伯格症与孤独症相比较,患儿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借助与手势,身体等辅助手段进行沟通的能力,言语沟通方便问题不突出,只是往往在早期就常说大人话。但也不尽然,不分语言发育落后的患儿当中也有很少一部分属于“阿斯伯格症”。他们在认知发展以及与年龄相适应的自理生活技巧方面也没有显著的着落,6岁前通常能表现出于对周围环境好奇;社会互动以及行为模式方面的异常与孤独症一样,他们大多数有刻板行为,唱自己玩自己的,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

人们通常容易把“阿斯伯格症”与高功能孤独症的儿童等同看待,这里的功能高低主要依据智商来判定,高功能孤独症指孤独症群体中智力正常的大于70,约占该群体的5分之一。无论功能高低,孤独症患儿都会具有退缩的情绪和行为,他蒙在早期不会有意的主动地侵扰他人,除了吃喝,自己玩,机会对外界不感兴趣:而“阿斯伯格症”患儿往往不安分,不知如何与人交往,但有与外界沟通的愿望,不愿意被忽视,喜欢炫耀自己的意愿。长大以后,高功能孤独症患者常表现出对社交场合的冷淡,情绪好时就愿意安静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阿斯伯格症”患儿确定社会交往有着异常的兴趣?:他们喜欢接近异性,只是显得不合时宜;他们常常喜欢聊天但又不考虑对方的反应,常给人以“目无他人,目空一切”的感觉。在行为模式方面。两者之间差别很小,“阿斯伯格症”患儿对充斥暴力的主题比较感兴趣,对天气昆虫等不寻常的事物更感兴趣,他们还比工功能孤独症换而更富于情绪化,少与挫折就打发脾气,甚至歇斯底里。

三行为模式

孤独症而通常表现出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有强烈要求维持环境不变的意愿。如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活动,着迷于旋转盘,摆放积木块拼图喜欢看电视广告听音乐和天气预报,但对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上厕所排便要用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哭闹,若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则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反应,多说儿童因紧张焦虑而活动过度,单调重复的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有的甚至出现自伤,如反复挖鼻孔拍打头吸吮等。

在他们的游戏活动中,他们的活动材料或用具十分单一,如户外有很多的健身器具,而他们往往只玩一样,小年龄的经常玩滑梯秋千或一个人玩沙子水纸玩具汽车咕噜,玩法上以咬,挥动,摇晃或敲打把玩具排成一排或堆高为主。

总之,初识孤独症时我们要牢牢把握以上三方面的特征,特别是仔细观察儿童的社会互动行为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节 再识孤独症

从心理学和学习活动的角度看孤独症

一从心理学角度认识孤独症的特征 <视觉》

虽然大多有视觉学习的优势,他们喜欢看窗外风景,画画拼图,看电视但有些也存在着问题,如不能快速准确辨别他人的面孔,所需识记时间较长;有时不是根据形象辨认来人,而是根据声音或气味进行辨认;视觉成像可能一般人也有一定差别,有一些儿童有弱视斜视问题;有些孤独症儿童很难把视听觉刺激整合好,他们依靠视觉或听觉单通道登记信息单通道输出,若视觉登记的信息需要换成口语输出,则要经过较长的通道转换过程,因此视觉反应时,听觉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都比正常儿童慢。以视觉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孤独症儿童对视觉性文字信息登记好,经常是过目不忘。同时,理解视觉信息也相对较快,我们的教学要充分考虑他的这个“特长”。听觉信息登记转成视觉信息登记然后视觉加工最后到执行。

《听觉》

大约百分之四十的孤独症对环境中的声音敏感,他们的某些频率的听觉范围可能超出正常人听到的范围,某些特定的声音会令他们极为反感。有些会表现出无所谓

上一篇:装饰装修墙面下一篇:4月第二周安卫周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