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费变化规律管理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安全成本优化和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运用安全经济学观点,阐述安全生产的经济意义、安全成本、安全效益、安全产出及几个安全费用间的关系和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优化和控制的基本理论依据,分析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优化和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优化和控制的策略构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险费变化规律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保险费变化规律管理论文 篇1:

买了保险不满意 如何退保有讲究

时下,在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很多人买保险不是因为自身需要,而是迷迷糊糊碍于保险代理人的情面或是跟风购买,买完后才发现该保险根本不适合自己,无奈之下只好选择退保。然而,退保并不像在商场买东西一样,不满意就可以轻易地退掉,那是有一套相当复杂的程序和手续,弄不好会让保险公司白白赚走你的钱。那么,究竟如何才能顺利退保并让自己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呢?业内人士为你支招,告诉你退保的玄机和技巧。

寿险前3年退保吃大亏

2007年,王先生在保险代理人游说下,并没有仔细研究复杂的保险条款合同,就为自己购买了一份20年期的人寿保险,并交了第一期3365元的保费。后来,王先生听懂行的朋友说买这个险不划算,就不再续交保费。2011年4月,王先生想到保险公司退保,取回先前交纳的3365元保费,但工作人员告诉他,退保要扣除80%的手续费,所以他只能拿到673元的退保费。保险公司还解释说,给王先生的材料里有一份现金价值表,上面清楚地列出扣除手续费比例,这是完全合法的。

所谓现金价值,是指被保险人要求解约或退保时,寿险公司应该发还的金额。大多数保单在背后都会附有现金价值表,以提示在投保以后各年所退得的保费,但投保人大多对此并不在意。

据了解,个人长期寿险的保费分为纯保费和附加保费两部分。纯保费用于承担合同中约定死亡、伤残、满期生存、年金等的给付,在投保人要求退保时,需要按年度扣除相应保费。附加费分为管理和佣金两部分,用于保险公司的各项开支:管理费用于保险公司本身的各项费用开支,佣金则用于保险代理人的开支。不同的险种,附加保费占总保费的比例不同;同一险种也会因交费年期不同等有所差别。一般来说,大多数险种的管理费占总保费的比例不超过10%,佣金不超过总保费的5%。

有了这些项目的开支,某些保险公司的一些长期性寿险险种,第一年度的保单现金价值极少甚至为零,如果保户退保的话,有可能一分钱也拿不到,这时,退保手续费等于保户所交的保费;第二年度的保单现金价值为所交保险费20%左右,如果保户退保,保险公司将扣除保户所交保险费的80%作为退保手续费。

【温馨提示】不要轻易解除保险合同,以免带来经济损失。如出现暂时经济困难,可将保单暂时失效。或者与保险公司协商采取降低保险金额、减少保险费交付的方式变更保险合同。这样,尽管保险金额减少了,对被保险人还可得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另外,在购买保险时一定要仔细考虑自己有没有投保的需要,不能盲目听信推荐购买;签订保单时也要睁大眼睛,仔细查看保单的条款,看是否有对自己不利的方面,如发现不合理的条款要咨询专业人士或到工商机关办理鉴定。

需要提醒投保人的是,保险公司会提供寿险投保人10天的犹豫期;如果在此期间对保单的现金价值产生疑问,应尽快跟保险公司联络寻求解释,在这10天内退保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

两年内尽量不退保。在每个保单年度,附加保险费占当年保费的比例是不同的,其变化规律一般是:在第一个保单年度附加保费占当年保费的比例最大,在第2~5个保单年度逐渐递减,在第5个保单年度之后,则维持在一个较低的固定水平。假设某险种交费期为20年,每年交纳保费100元,附加保费占12%,很可能是:在第一个保单年度附加保费占年保费60%,在第2、3、4、5个保单年度分别占30%、25%、15%、10%,以后各保单年度占8%。因此,只要坚持交到3年以后,退保的损失将会大大减少。

退保手续要及时办理

李先生于2009年1月投保了某保险公司长期健康险和分红险,投保时同时签署了人寿保险费委托代收授权协议。2009年12月,李先生的公司为每位员工投保了健康医疗保险,于是李先生决定退保1月投保的长期健康险,而保留分红保险。他拨打保险公司咨询电话后,得知该险两年内的退保金为零,认为退保没有实际意义,就一直没有向保险公司提出书面退保申请,更没有前去保险公司办理退保手续。

2010年2月,李先生发现公司通过其账户划转分红保费的同时,也划转了他打算退保的长期健康险的保费,他于是马上向公司提出异议,要求退回该笔保费。原来,由于李先生没有到保险公司办理退保手续,也没有通知代理人办理保费委托代收授权协议的解除手续,公司在2010年应缴日正常划转了保费。

【温馨提示】如果决定退保,即使保险金为零,也一定要办理退保手续,避免造成系统自动划账。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保险合同具有长期性,因此,在投保时要慎重,避免因短时间内退保而承担责任。

车险退保三道坎

据媒体报道,去年11月,江先生为自己的“帕萨特”投保,共缴纳保费8438.83元。今年4月15日,他把车卖掉了,到保险公司退保。保险公司给他算了算,可退的保费=原实收保费-原标准保费×原收保费比例×已了责任对应短期费率,即5485.25-8438.83×100%×60%=421.96元。工作人员解释,车险是由某保险代理公司代理的,保费的35%作为手续费给了代理公司,保险公司实收保费只有65%,即5485.25元。

江先生不能接受保险公司的算法。他认为,客户只与保险公司发生合同关系,如何退保,应按合同规定,应退款为8438.83-8438.83×100%×60%=3375.53元。至于保险公司向代理公司如何支付手续费,与自己无关。随后,江先生咨询了保监部门以及律师,得知自己的算法有道理,再次来到保险公司,公司负责人张经理了解情况后,当即表示,因公司员工业务不熟,原来的算法不妥,应退保费3375.53元。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计算车险应退保费是用投保时实缴的保险费金额,减去保险已生效的时间内保险公司应收取的保费,剩下的余额就是应退的保费。退保金额按“退保险费=实缴保险费-应收保险费”的公式来计算。一般按月计算,保险每生效一个月,收10%的保险费,不足一个月按一个月计算。

车险退保的猫腻不只是计价方式上的不合理,办理手续也相当繁琐。据一位理赔负责人介绍,想要申请退保,投保人不仅需要备好相关的文件,还需要提供证明退保原因的相关材料。包括一份退保申请书,上面写明退保原因和时间,被保险人是单位的需盖章,是个人的需签字,然后携带保险单原件(有时复印件也可)以及被保险人的身份证明等几大证件。

此外,投保人还必须要提供证明退保原因的以下文件:因车辆报废而退保,需提供报废证明;因车辆转卖他人而退保,需提供过户证明;因重复保险而退保,需提供互相重复的两份保单方可顺利退保。

【温馨提示】一般情况下,退保的车辆必须符合下述条件:首先,车辆的保险单必须在有效期内。其次,在保险单有效期内,该车辆没有向保险公司报案或索赔可退保。从保险公司得到过赔偿的车辆不能退保;仅向保险公司报案而未得到赔偿的车辆也不能退保。再次,退保时要向保险公司递交退保申请书,说明退保的原因和从什么时间开始退保,签上字或盖上公章,交给保险公司的业务管理部门。保险公司业务部门对退保申请进行审核后,出具退保批单,批单上注明退保时间及应退保费金额,同时,收回汽车保险单。退保人持退保批单和身份证,到保险公司的财务部门领取应退给的保险费。

作者:段伟平

保险费变化规律管理论文 篇2:

建筑施工安全成本及优化和控制

摘要:安全成本优化和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运用安全经济学观点,阐述安全生产的经济意义、安全成本、安全效益、安全产出及几个安全费用间的关系和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优化和控制的基本理论依据,分析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优化和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优化和控制的策略构想。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安全效益;成本优化和控制

一、安全成本的定义及安全生产的经济意义

在我国,建筑施工业一直都是安全事故多发的行业之一。原因在于:建筑市場的供大于求,使得施工单位常常压低投标价以获取工程承包权;为保证工期和质量,施工管理人员往往抱着侥幸心理盲目降低安全投入,从而使安全经费与安全投入严重不足;承包商有限的安全投入,又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和有效的利用。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管理者对安全的经济含义、安全成本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因此,研究我国建设项目的安全投入分类方法、建设项目的安全投入水平和组成,可以为施工企业提出可行的优化安全投入的方法。

对施工企业而言,安全的经济意义在于:(1)通过防损、减损而直接产生经济利益,因为事故造成的损失最终体现为工程成本。(2)通过保障生产、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间接地发挥增值作用。计算安全的“防损/减损”效益并不容易,因为损失受机会因素的影响,即使事故发生,也只有少部分损失是可以估算的。计算安全管理在维持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效益也是困难的,因为安全管理所产生的效益增值体现于生产流程的产出,而生产流程的产出不仅仅只受安全的影响。从理论上说,安全管理的经济效益(简称安全效益,E)应等于安全产出(Y)与安全成本(C)之比。由于定量确定安全产出是困难的,那么可以通过确定安全成本来测量安全效益。由此可见,深入认识安全成本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分类方法很多,从安全成本优化角度考虑,最典型的分类是将安全成本分为保证性安全成本和损失性安全成本。保证性安全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而支出的费用,损失性安全成本是指因安全问题影响生产(或因安全水平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以及安全问题本身而产生的损失。其中,保证性安全成本包括固定预防费用、变动的预防费用和保险费用,损失性安全成本包括非保险费用。

事故所造成的无形损失体现在社会、企业、个人等三方面,如对区域性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对环境和公众安全的影响,对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商誉和形象的影响,以及对与之相关的市场和发展机遇的影响等。而最直接的无形损失是受伤亡者本人的生命价值、生活质量、精神和肉体所承受的痛苦,以及对其家庭造成的长期的、甚至是永久性的精神创伤。显而易见,非保险覆盖的费用是事故成本的主要部分,也是生产成本的主要威胁,因为任何事故成本,最终将体现在生产成本中。

根据安全成本的分类和内容,我们可以将固定的预防费用、特殊的预防费用和事故的保险费用集合在一起,定义为狭义的“安全投入(C)”,将变动的预防费用和事故的非保险费用集合在一起,并将其倒数定义成狭义的“安全产出(Y)”,这样,我们就可以定义出一个狭义的“安全效益(E)”,即E=CY。从这一公式中,可以根据安全业绩的情况,调整C和Y,以获得最佳的“安全效益”。企业在某一年度既定的安全投入的条件下,安全管理的经济性目标就是逐步减少“变动的预防费用”,力争避免“非保险费用”,而后者是降低安全成本的核心目标。

二、静态条件下安全成本优化的理论依据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科技进步水平条件下,根据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我们可以区别性地确定企业当前的期望安全保证程度下的安全成本总量。为了简化系统考查的重点,屏蔽诸多变化因素对考查目标的影响,假定外部条件相对固定,并以此来确定该条件下企业最佳安全成本投入量,从理论上寻求达到安全总成本最经济的目标。所以,研究安全成本与安全保证程度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成为安全成本优化工作的关键。从安全成本控制的现实情况分析可知,构成这安全成本的保证性安全成本和损失性安全成本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并伴随安全保证程度的变化而此消彼涨。一般说来,安全保证程度与安全成本之间存在着安全保证程度越高,保证性安全成本越高,损失性安全成本越低,并且安全成本总额随安全保证程度的由低到高变化,而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变化的规律(如图1)。这种安全成本与安全保证程度的变化规律被认为是指导安全成本优化工作的基本理论依据。在横轴所示的安全成本上可以找到经济安全成本所对应的Q0点,根据Q0点可以确定纵轴上对应的安全成本C0点和横轴上的E0点,其中C0就是安全成本最佳投入量,E0就是期望安全保证程度。

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管理的实践中进行安全总成本的控制时,通常以经济安全成本所对应的期望安全保证程度两侧一定区域为界把由安全成本和安全保证程度组成的平面分成三个部分,根据安全总成本水平所对应图1中的不同区域,分情况进行下一阶段安全成本的优化:在A区,表现为损失安全成本过高,保证性安全成本较低,总体上安全成本较高,很明显,安全工作存在缺陷,安全保证程度严重不足。针对性安全投入的优化方式为增加保证性安全成本的投入,即进行安全设施的投入、加强安全监测控制、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检查制度、强化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有效地降低安全损失,使安全成本达到比较合理的水平。在B区,期望安全保证程度对应点的安全成本最为合理,是非常理想的情况,在E0点两侧较小的区域内安全成本较为合理,安全保障适中,安全工作较理想,进行安全优化的策略是制定安全工作标准对安全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把期望安全保证程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C区,表现为期望安全成本较高,以牺牲较高的保证性安全成本来达成较高的安全保证程度,虽然损失性安全成本较低,但保证性安全成本过高,两者之和表现为保障安全而进行的投入过多,出现安全功能过剩。对此,安全工作优化的策略是利用ABC分类法对安全工作排序,减少不必要的安全措施只保持合理的安全工作的运行,以降低安全成本。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正确处理A区和B区的安全工作优化。

作者简介:刘梁平,男,四川巴中人,本科,高级工程师。

作者:刘梁平

保险费变化规律管理论文 篇3:

我国农业保险现状思考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活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随着近几年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冲击,同时因为农业保险市场发展不够成熟,保险的覆盖率低,导致农业生产活动面临着巨大阻碍。本文在分析农业保险概念及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应当从加强农民风险意识、建立相互制保险模式两个方面,提高农业保险质量和数量,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民;风险

农业生产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但是因为农业生产范围广、露天性的特点,导致农业生产也面临着较高的风险。农业保险是防范风险最有效的措施,但是却因为诸多因素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导致农业生产风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一、农业保险的概念

保险和风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在讨论农业保险定义之前,有必要理清农业风险的概念。农业风险指的是,在动植物等农产品种植生产的过程中,受到不可控的外来因素影响,导致农产品的損坏,给生产者带来严重损失。与其它行业不同,农业生产多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更容易与大自然接触,同时也更容易遭受自然界的灾害。加上人们还未充分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这也增加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由于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还比较低,同时农业风险还未能得到有效防范,因此在农业领域开展了农业保险,来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利益。

二、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及问题

1.农业保险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起步比较晚,从出现开始至20世纪90年代始终处于低迷状态。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1993年—2003年10年间,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下降了近三分之一。2003年,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额占全国保险费总额为0.081%,费用为4.132亿元,以当年农业人口总人数为2.13亿来计算,平均每户保险费用不超过2元,由此可以看出,农民的保险意识淡薄。除此以外,农业保险的种类也在逐年递增,早期农业保险有60多个险种,但是近几年以减少到30个左右。

农业保险理赔要求较为苛刻,也是很多农民不愿意购买保险的原因。在众多理赔事项中,火灾是最常见的灾害,同时也是最容易出险的。如果发生火灾,农民很可能损失惨重,甚至倾家荡产,但是在保险公司实际理赔的时候,仅仅根据保险条款中相关规定,支付1000元左右的赔偿费,这也是很多农民对农业保险丧失信心。

2.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1)农民收入低,风险意识淡薄

一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偏低,这也是农业保险购买力不足的重要原因。虽然这几年,我国一直在积极推进城乡二元化发展,但是缩短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是个难题。同时因为农业保险风险度较高,很多保险公司都会增加保险的费率,高昂的保险费用也让很多农民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因为政府、保险公司等对风险管理的宣传力度不足,很多农民并没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对农业保险也存在以下错误的认识:一是他们不认为购买保险,就能够对生产活动起到有效保障;二是农民过度依赖于保险,认为只要买了保险,所有的风险都可以避免,在平时的生产活动中也不积极参与到灾害防治中,导致一旦出现灾害,很多农民就损失惨重的情况。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承保农业保险也面临着许多的道德风险。因为农业生产力分布范围比较广,保险公司无法全部监管到位,加上有部分农民缺乏法律意识,容易借农业保险的名义而进行欺诈,阻碍保险行业进一步发展。

(2)农业保险供给不足

从保险公司角度出发,农业保险具备了“高风险、高赔付”的特征,一旦出现了保单中的灾害情况,就意味着保险公司需要支付高昂的赔偿费用,这与公司利润最大化的初衷相违背,因此很多保险公司不愿意发展农业保险这个险种;其次就农业保险自身分析,存在着险种过少,无法与经营活动相匹配的问题;保险条款比较复杂,很多农民无法理解,在实践中操作也很困难。

因此,我国目前保险行业面临着这样尴尬的局面:如果按照市场商业化的运作方式订立保险费率,很多农民会支付不起;如果结合农民经济实力,降低保险费率,此时保险公司面临着高风险,甚至是赔不起。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阻碍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对策

1.加强风险意识的宣传

各地政府和保险公司应当加大对风险防范的宣传力度,使人们能够认识到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降低风险发生。目前很多农民仍然认为,发生灾害风险之后只能自己赔付,针对这个错误认识,保险公司应当增加对保险功能的宣传,使农民可以意识到保险是帮助恢复农业生产、降低风险损害的有力武器。

2.设立相互制保险公司

相互制保险公司指的是,需要保险的农民自己为自己购买保险,并且相互帮助制约而成立的法人组织,这种公司形式因其自身具备的低成本、经营方式灵活的特点,比较适用于道德风险偏高的行业。相互制保险公司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并且在发达国家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民只需要支付较低的保险费,但是在遇到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时,却可以得到较大的经济补偿。我国相互制的保险公司最早成立于2005年,近几年该种类型的保险公司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四、结束语

相对于前几年,我国农业保险在近几年发展有所提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同时,近期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也为农业生产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因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已经尽可能地将这些损失将至最低。相信随着农业保险不断壮大,我国的农业生产活动也会有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雅秀. 我国目前农业保险现状简析 [J]. 科技资讯,2013(16).

[2] 许志平.新世纪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15).

作者简介:

王通,工作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方向和文章具体要求:金融学。

作者:王通

上一篇:内部控制制度优选3篇下一篇:德育工作方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