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影响力

2022-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历史影响力

《历史教学》影响和引领着历史教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教学,教学实践,教学研究

[

《历史教学》已创刊70年,作为《历史教学》的一名老读者,向她表示衷心的祝贺和诚挚的感谢!从接触《历史教学》开始,我就感觉她对历史教学实践和研究发挥着引路的作用,越到后来这种感觉越强烈。这种引路我概括为培植阅读写作习惯、启示学习研究方向、激发教学实践热情。

一、培植阅读写作习惯

自费订阅《历史教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那时起,《历史教学》就成为我的必备刊物。之所以如此“长情”,是因为几件令我感动的事,培植了我对《历史教学》的情感,养成了阅读和写作的习惯。

第一件感动我的事,是《历史教学》的编辑给我的退稿信。我第一次投稿《历史教学》是1987年,那时《历史教学》还不分版,一般很难看到中学教师的文章。所以在投稿信中,我写道:《历史教学》发表的文章大都是大学教师写的,中学一线教师很少能在上面发表文章。稿子无悬念的被退回,但是编辑在退稿中附言:“您的来信我们看到了。我们同意您的意见,我刊有些学术论文是中学历史教师写的,希望您继续努力,经常为本刊撰稿。”退稿既让我明白差距,也使我好奇,想看看我继续努力能不能成为在上面发表论文的“有些中学历史教师”。

第二件感动我的事,是《历史学习》的编辑杨西丽老师给我的信。以前《历史教学》编辑部还编辑了一本指导中学生学习的杂志《历史学习》。年轻时对教学研究一时找不到方向,因为订阅《军事历史》的关系,接触了不少战争方面的论文,恰好看到《历史学习》在刊登战争史方面的文章,就将自己写的短文寄到杂志社,不想一投即中,于是连续写下去。1995年初,有一天忽然接到一封《历史教学》编辑部的来信,拆开一看,是编辑杨西丽老师写来的。她在信里告诉我:我的文章经她责编的很多,觉得我对刊物的选题理解很深,发稿成功率很高。由于工作的需要调离编辑部,写这封信,是要告诉我,我的稿件转交副主编彭莘,由彭老師接替她的工作,最能满足对作者的“最后祝愿和关注之心,了却我对作者的眷恋之情”。接到这信,我很感动,也很受鼓舞,觉得不能懈怠。所以,我虽然一路上跌跌撞撞,但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也没有停止过对教育教学的思考。但是,我的虚荣心还是没得到满足,因为那时的我仍然没有成为在《历史教学》上发表文章的“有些中学历史教师”,颇有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壮志未酬之感。

第三件感动我的事,是《历史教学》主编任世江先生给我的电话。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我对教学的理解逐步深入。后来担任教研员,工作的变动使我改变了过去飘忽不定的阅读和写作风格,开始专注于教学研究,但谈不上什么有影响的成绩。

2011年6月的一天,《历史教学》主编任世江老师给我打电话,请我马上写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教研理念,准备在《历史教学》(上半月刊)“教研员风采”中推介我。我大吃一惊,忙说我的水平和成果担不起上这么一个重要的版面。先生鼓励我,说看了我的文章,水平尚可,叫我抓紧时间把文字和图片发给他。我于是遵命,借机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教研理念和工作思路,交给任老师,《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1年7期封二以“雪枫感言”为题刊载出来。任老师的电话和《历史教学》的教研员风采推介,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将精力聚焦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以更大热情倾注在历史教学的实践、教研和青年教师培养上,自己认为质量尚可的文章,都先投向《历史教学》,幸运的是多篇文章都得到了肯定,很快地发表出来。这时的我,已经不再为虚荣心和功利心驱使了,关注的是历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动态。

这么多年,我和《历史教学》的关系,由“不蒸馒头争口气”的努力转变为从中学习新知、获取研究灵感,逐步养成浏览与精读结合的阅读习惯,可以说是一种蜕变。看着当年编辑的谆谆教诲,不禁感叹岁月如斯。翻阅已经泛黄的过往期刊,看着那些熟悉的名字,有些大家已经作古,回想自己的教学教研工作,越发觉得《历史教学》在指导和引领教学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

二、《历史教学》引领教学教研

依我之愚见,《历史教学》历年发表的文章类型大致可划分为史学研究成果及其对中学历史教学(包括教材编写)的影响、历史教育教学理论新认识新成果的推介阐释、历史教学实践的经验介绍三类。三类文章都对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引领作用。以我自己来说,《历史教学》的影响和引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引导教研选题

《历史教学》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首先是引导性。无论做什么研究,一个好的选题是成功的开始,一个区域教研活动,要达到使参加的人都有所收获,教研选题很关键。《历史教学》组织的话题讨论,对区域教研活动的选题、活跃中学历史教学、激发中学历史教师研究兴趣具有引导作用,我对此深有体会。

2008年,《历史教学》组织了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的讨论,全国各地很多老师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也曾写过一篇题为《浅析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的稿件寄到编辑部。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我在文中列出了“打破商业垄断,分享东方商品贸易的暴利”,“在欧亚国际贸易中,欧洲可供交换的产品不多,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更多的时候欧洲是以货币换取亚洲的产品,导致欧洲货币短缺,对货币的追求使欧洲出现‘黄金热’”,“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身受香料贸易暴利和寻找贵金属的双重压力,使其在新航路开辟中处于先行者位置”三条,并特别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果而不是因”。①

其时讨论也近尾声,《历史教学》2008年第11期发表了王加丰先生的《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动因问题》对讨论进行了总结,编辑按语中特别提到了我:“在本刊未发表的应征稿件中仍不乏佳作,如:四川省泸州教科所贾雪枫老师的文章,通过读书他已经深入分析到中世纪的特殊情况。”我仔细读了王老师的文章,发现我的看法与他有相通之处,如他谈道:“地理大发现初期的重大事件,如哥伦布和达·伽马的航行,并不是为了卖东西,而是为了买东西或抢东西。”再如他指出“是不是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有了某种程度的资本主义萌芽,就一定要发生地理大发现?不一定”。他强调“说地理大发现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运动,主要是就其发展趋势或结果而言的”。①我说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果而不是因”,与这个看法应该说是一致的。

除了介绍史学的研究成果,《历史教学》还发表了一些新航路开辟的教学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地教师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2010年四川进入高中新课改,我在泸州组织新课改教材培训,《历史教学》中的文章给我提供了培训资源。我选择“新航路开辟”为研究主题,并选了《历史教学》2010年第5期发表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彭禹老师的《〈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为案例。彭禹老师认为:“这节课一方面要关心以人为中心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要关注这个历史过程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影响。”②整个教学过程由两个“为什么是他们”构成,教学设计结构完整,材料丰富,视角新颖,给刚刚接触新教材不久的泸州老师很大启发。新案例学习过后,我又请老师们分析这个设计有没有破绽。老师们讨论后认为,该设计两个“为什么是他们”很巧妙,但同时也有问题。第一部分的“他们”指中世纪的欧洲人;第二部分的“他们”指葡萄牙、西班牙航海家,教学设计把迪亚士、哥伦布之所以远航归结于知识与信仰的力量。但仔细想想,这种回答缺乏说服力。欧洲人缺乏黄金,具备宗教热情,相信地圆学说,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有了进步,但为什么偏偏是葡萄牙、西班牙,而不是意大利、德意志、英吉利或者法兰西呢?然后大家又进一步分析,发现开辟新航路所具备的各种因素,如扩张基督教影响的欲望、整个欧洲对金银的渴求、航海经验和地理知识的运用等,都集中体现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西班牙。这些因素的组合才能回答“为什么是他们(葡萄牙、西班牙)”,而非仅仅因为知识信仰的力量。这次教研活动开阔了老师们的眼界,使泸州新课改顺利推进。《历史教学》促进了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

(二)启发深入专研

《历史教学》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其次表现为启发性。这种启发是两方面的,一是受到启发,顺着那个方向深入研究;另一面是受到启发,产生不同的见解,为使这种见解自洽而深入研究。

上轮课程改革,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教科书是以专题形式呈现,专题的学术性和专业性更强,一时之间,一线老师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历史教学》针对一些难点问题组织了稿件,帮助中学教师理解。比如代议制问题,在教学大纲时代的《世界近现代史》中散见于英、美、法、德、俄、日、意等国别史,实验课标的教科书则把这些内容用专题囊括在一起,增强了理论性。《历史教学》为帮助中学历史教师熟悉这部分教学内容,刊发了不少专家学者的文章,当时的主编任世江老师也撰写了《英、美、法、德代议制的比较》一文。我拜读这些文章后,觉得对我们的老师很有用。但一线老师中真正读过《历史教学》的人却并不多,因此做了两件事:一是以“民主政治的扩展”为主题组织专题教研活动,又在全市统考中以欧美民主政治的两种政体何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线索命题,考查代议制的有关知识和影响,既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成效,又考核了学生的理解水平;二是在前述教研基础上撰写了《也谈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一文,把自己的学习和思考结果表述出来,在文中,我通过考察英、法、美、德的不同国情,阐释不同国家代议制的异同,提出了备课和教学的建议。文章很快发表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1年第5期,文章发表后,一些地方的老师撷取部分内容用于命题,这些题目今天在网上仍可以看到。

《历史教学》发文不拘一家而给众家发言的机会。正是这种宽阔胸襟,使阅读者能够在他山之石基础上获得自己的创见。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始终是两个极易走极端的话题。我以太平天国教学为主题在泸州组织专题教研,用南京宁海中学陈红老师《〈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设计》为案例,并与泸州高中王晓荣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比较研究。陈红老师的设计从“太平天国的课堂教学首先还是应考虑如何展现历史真实”出发,以叙述故事的形式,大致以洪秀全的活动为线索,“带领他们(学生)进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进入当时的历史场景”,“以展开史实为主,设计针对具体史实的问题,不做整体评价”。①王晓荣老师的设计按太平天国历史的发展逻辑,分别叙述太平天国的前世今生,“体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是该教学设计的“主題思路和灵魂”。

我分析道:“进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进入当时的历史场景”的设计思路很好,但创设的情境是不真实的,通过这些情境,学生看到的太平天国仿佛就是洪秀全个人的翻云覆雨。我提到,太平天国运动乃至义和团运动,这些都是社会最底层民众的反抗运动,要理解他们,就要理解当时的社会民众所处的绝境,理解其反抗的正当性。而一旦进入普通民众的情境,我们就会发现,当普通百姓生计断绝、啼饥叫寒、无处存活的时候,其本能的反应是什么呢?难道是去理解先进技术、先进的生产力如何促进社会进步吗?这次教研和讲座效果极佳,后来我进一步阅读理论书籍,补充了史料,撰写了《客观、真实、符合逻辑是历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从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说起》一文,发表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1年第7期。文章发表后不久,聂幼犁先生打电话来夸奖文章写得好并索要文章的电子版。目前,知网上可查该文的下载量已超过1000次。

(三)挑战教学实践

《历史教学》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还表现为挑战性。《历史教学》有个好传统,就是把问题摆出来让大家去思考,我称之为“布疑”,在“布疑”中激起有心人的挑战心。

“宋明理学”是高中历史公认的教学难课,教师教得云里雾里,学生学得糊里糊涂。我听过多次该课的教学,也在《历史教学》看过多篇该课的教学文章,坦率地讲,没有一篇文章,也没有一堂课让我感到把问题说清楚了。问题究竟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师生都倍感吃力的现象?我决心挑战一下。于是在泸州的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了“宋明理学”一课。

我的导入是先要学生说出带“理”和“气”的成语,学生说出理直气壮、话丑理端、气势汹汹等,然后提问:理、气这些名词,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在用,但什么是理?什么是气?一时大家都说不清楚,“宋明理学”一课将会帮助我们理解这些概念。

教学中需解决的问题:1.儒学发展遇到什么困境?北宋五子怎样破解这种困境?2.为什么说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理论体系存在什么问题?3.陆九渊与朱熹的分歧主要是什么?王阳明怎样把心学发展到新阶段?教学大致划分为三段:出示三则分别反映忠、孝、义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传统儒学强调“必须”但没有回答为什么“必须”,这是儒学发展面临的本原性问题的困境。然后引导学生学习分析北宋五子如何破解这个困境:他们巧妙地把天地演进与人性结合在一起,发现“万物皆有理”,这个“理”与现代哲学概念“规律”“原则”有相同之处,“理”成为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的共同性质,“气”则是物质和运动。由于一切事物都有理,所以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体现形式,人保持天理,遵守仁义礼智信规范,不是从外面强加的羁绊,而是出于自然本性。

出示朱熹的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万紫千红”是“气”,“总是春”是“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朱熹把“理”和“气”的关系统一起来,从而建立起完备的哲学体系。引导学生理解朱熹把“理”“气”关系定为“理在气先”,意思是精神的“理”独立存在于物质世界产生之前,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总归于“太极”,具体的事物之理来源于“太极”。由于“理”表现在事物上,所以他强调“格物致知”,用“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来领悟贯通万物的“理”。这就产生了陆九渊所讥的“支离”之弊。

出示陆九渊“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指导学生理解陆九渊的观点:理是天道,人本身与天道浑然一体,因而心就是天道在人身上的反映。由此可知陆九渊与朱熹的思想分歧:朱熹认为理在事物,所以必须穷物及理;陆九渊认为理在心上,因此要“发明本心”。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陆九渊的思想,出示“先生游南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心学的主张,理解王阳明的理论贡献:把天理和心理统一起来,“心”不仅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也是最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提出格物致知的新途径“致良知”,程朱的格物指向具体事物,陆王的格物是格心;提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程朱主张知先行后,强调知的作用,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否定了知与行的界限。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在对看似枯燥的哲学概念的理解中,体悟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奥妙与精深,课堂进展顺畅。教学结束后我反思,为什么以前听的课老是感觉疙疙瘩瘩,原因在于,执教者一没有完成概念转换,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十分难懂,不进行转换学生几乎不能理解;二没有把理学思想发展的脉络理清楚,逻辑不顺。我告诉老师们这节课教学的实际对象还不是学生,而是听课的老师,是一节培训课,是让老师们学会如何转换概念,如何理顺思想史发展逻辑,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材料和设计问题。这次教研活动后,泸州的老师们执教“宋明理学”就顺畅多了。后来泸州高中陆洪老师参加全国历史教师名师工作室联盟的会议,他在会上就“宋明理学”的教学作了专题发言,发言以我的教学思路为主轴,与会者反映终于将“宋明理学”的思想发展和教学逻辑理清楚了。

三、对《历史教学》的建议

《历史教学》是一个注重教学研究的学术杂志,读者对象既有大学和教研机构的人员,更有普通中学教师,所以刊物既要有理论的厚重,又要有实践的鲜活,才能吸引读者。从教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基于个人的实践和思考,我向杂志提出如下不成熟的建议:

(一)引導历史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研究

《历史教学》的声誉在于学术,所以,我认为《历史教学》应高扬学术研究的旗帜。建议编辑部可以组织专家学者讨论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历史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持之以恒地、有重点地、分步骤地引导历史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就我个人而言,目前对历史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的关注点仍然在学科核心素养。随着课程标准的修订落地和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新教材的使用,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新教材的研究上,但是这不代表学科核心素养的有关问题已经解决。

比如,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的核心素养还是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它怎样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说: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①这句话前半句是“学科的核心素养”,后半句是学生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这句话的逻辑关系,我的理解是:学科核心素养首先是学科的核心素养,它表现的是这门学科思维和能力要求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然后才是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这门学科后内化在个人品质中的个性特征,这是一个主观的过程。“素养”可理解为经过长时间的修习、涵养、培育而形成的人格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内化则为品格,外显即为能力。“核心”和“素养”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核心素养”,是带有一种本原意义、可以由此生发其他元素的基础元素,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的特性。从学科的核心素养到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学的过程,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的结果。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指出“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②怀特海提出的“风格”概念类似于我们提的核心素养。“在风格之上,在知识之上,还存在着某种东西,一种模糊的东西,就好像主宰希腊众神的命运一样。这个东西就是力。风格是力的塑造,是力的约束。”①塑造风格的“力”就是教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从历史角度塑造学习者观察和认识世界的风格,是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学会从历史视角理解和认识生活问题,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从历史思维或方法论出发,以历史学科能力为支撑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历史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②从这个定义出发,自然产生持什么历史观、怎样叙述和阐释、得到什么认识的问题,由此凝练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历史观、历史方法、历史认识三个层次。我一直有个疑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其内在的五个维度是个什么样的结构?但一直没有看到专门的文章论述这个问题。我曾经绘过一个以历史解释为中心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图,试图回答的问题是:所有历史叙述都是基于对过去的理解而进行的解释,解释以一定的立场为出发点和指导(唯物史观);解释是针对一定时空范围内的事物而进行的(时空观念);解释是以一定的材料为依托而进行的(史料实证);解释过去的目的不是稽古怀旧而是面向未来(家国情怀)。史观和情怀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时空和史料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只有在进行解释的时候观念形态和客观存在才有机结合在一起。

这只是我不成熟的思考,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导。更希望历史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关注实时性问题时,也关注基础性问题。

(二)引导新形势下历史教学文化重构研究

当代教育教学最重要的特征是现代信息技术以不可遏制之势深度融合于教学,学生多渠道、不定时地接触接受有关历史的知识。很多老师都表达了对历史教育现状的忧心。比如,有位老师是这样描述她的尴尬:她讲“秦统一中国”,为了引起同学兴趣,“讲了一些关于秦始皇的故事、郡县的故事、三公的故事等。感兴趣的大概只有一半甚至更少的同学。我问道:‘同学们你们接触到的关于秦始皇这段历史的有哪些?’当时我设想的是电视剧或者是动漫,只要不是过于不靠谱的影视,我都可以结合一些他们印象深刻的剧情去讲历史知识。但是班级的孩子回答的最大声的是‘王者荣耀——嬴政’”。她感叹“历史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变成了一个尴尬所在,历史人物可能只是他们游戏当中的英雄,是他们这个年纪所看内容中不会出现的影子”。③过去我曾经受在新技术条件下授业已不再是教师的主要职责的观点影响,认为历史知识的教学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现在我的观点已经完全转变,历史知识不仅是教学重点,扭转学生受到歪曲的“历史知识”影响而形成的扭曲的历史知识结构更是历史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这个看法我在《数字化时代历史教学的挑战与破局》一文中已有论述,怎么做呢?需要各地教师的实践和交流。

现在的课堂教学,没有电子课件几乎不可想象,而电子课件中音频视频似乎也不可缺少。但是我观察到,现在的课堂教学,堆砌材料、追求华美、把影视片段当作史料使用的现象颇多,教学碎片化、非逻辑的现象较为普遍。传统的讲述、讲解、谈话、演示、图示等教学方法在新技术手段下如何发扬光大,各种交互式的技术和网络资源如何综合运用,线上与线下的教学如何结合,新情境下的教学模式如何构建,等等,都是实践中已经出现的问题,亟待我们去探索。

2016年,我在泸州提出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背景下新型课堂教学文化的建设问题。2020年,“新冠”肆虐使线上教学成为突发事件下的主要教学形式,疫情缓解后,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相融相生逐渐成为教学的常态,我又提出远程同堂同课共构的云教学思路,并在我的工作室内江、南充地区的集中研修中进行了教学实验,获得空前成功,我写了篇短文①进行初步总结。这些工作,使我的思考开始聚焦于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新型的历史教学具有什么样的文化特征?希望各地的历史教师都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三)引导教学实践反思研究

普通的中学教师都很喜欢教学观摩和案例分析。我的经验告诉我,我们组织教研活动,听了一节课,召开现场评议会,大多数教师都能侃侃而谈,从不同侧面或细节谈出自己的感受,很真实。但这些侃侃而谈很难形成一篇有深度、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有时我觉得某位老师发言时提出的问题或观点有价值,希望他写出来,却很难得到一篇能够清楚阐释自己观点的文章,老师们对此也非常苦恼。我反复思考问题的症结,认为老师们评课议课时的高见,属于零光片羽式的灵光闪现,它来自实践的联想,与具体情境结合,然而时过境迁,限于理论修养和工作实际,这些灵光就如同闪电一样消失。这是需要教師深刻反思的问题。

《历史教学》70华诞之际,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一是感谢《历史教学》若干年来的引领和指导,二是表达祝愿,祝愿《历史教学》越办越好,引领更多的教师走进教育科研的殿堂!

【作者简介】贾雪枫,中学特级教师,四川省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四川省贾雪枫名师鼎兴工作室领衔人。

【责任编辑:王湉湉】

作者:贾雪枫

第2篇:历史题材影视剧对历史教学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科技化、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大众传媒也在飞速发展中。在各种传播媒体中,影视媒体以其直观性、形象性、负载信息量大等特点成为现代社会传播文化的主要载体并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在我国,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高度发展,电影电视剧事业也在迅猛发展中。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对历史教学和学生学习也产生很大影响。

一、历史题材影视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历史题材影视资源属于一种艺术的叙述形式,包含一定的艺术想象。虽然它是以历史为背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但这并不表示它与历史学家对历史的叙述完全相等。它是人们借助摄像等技术手段,通过适当的想象和虚构形成的。它使存在于过去的历史环境和历史人物的生活状态得以艺术地再现,让历史直观形象地重现在人们眼前,使其与观众产生共鸣,给予观众历史知识、审美、娱乐等精神需要和现实需要。

二、历史题材影视剧对历史学习的有利影响

1.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一直是教师们难于解决的问题。对很多青少年来说,历史是一门单调、枯燥的学科,其内容远离生活、难以想象,而历史影视剧则不然。它以故事的形式表述历史,给予学生听觉、视觉等多方面的刺激,画面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并且部分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理解,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抗日战争》这节课时,可以让学生观看以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影片《张纯如——南京大屠杀》,使学生感受当时身处那个恶魔肆虐城市的人民的无助和日军的残暴,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传统的历史教学基本上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的,单调枯燥的讲授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但是,历史影视剧则是不同的。历史影视剧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讲述历史,打破了时空限制,将学生带回过去,增强了学生的感官感受,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三、历史题材影视剧对历史学习的消极影响

1.部分历史剧易对学生产生误导。

近年来,越来越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走进千家万户。按照其与历史史实的相符程度,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归为“正说剧”“亚正说剧”和“戏说剧”三种类型。

这三种类型的历史影视剧在反映历史真实性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与“戏说剧”相比,“正说剧”和“亚正说剧”更能体现历史的事实。“正说剧”和“亚正说剧”大都是根据部分历史史实以现代艺术手段和演员精彩演绎进行拍摄的。扣人心弦的剧情、生动的画面感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使人们在愉悦观赏的同时感知历史,从而达到普及历史的教育意义。

“戏说剧”则是这三类历史影视剧中最为大众所喜爱的。从当年大热的《宫》《步步惊心》到《甄嬛传》等无不说明了这一点。它不受真实史实的局限,仅仅套用一段历史背景、人物、服装等元素进行拍摄。随意虚构、改动甚至扭曲历史史实到了“只见古装,不见历史”的地步。与其称它为历史剧,不如说是“古装戏”更为恰当。不过,这类剧往往令人一目了然,人们不会将它当成历史剧来看待,因此對青少年的影响不会很大。

2.传播消极的价值观。

近些年来历史影视剧以其生动和连续性在观众中产生较大影响,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深受大众喜爱。但无论是严肃庄重以描写治国安邦等朝政大事为主线的历史正剧,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抑或是以后现代无深度叙事、编织传奇故事为主的戏说剧,如《步步惊心》《宫》等,他们大都以宫廷争斗和皇权争夺为主要内容,全剧充斥着权谋思想。这种历史影视剧所张扬的权谋文化观是伴随着传统文化生长的毒瘤,是人文精神的一种极大的倒退,对于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科学、公平、自由、公正有消极影响。然而当今历史影视剧常用欣赏的眼光叙述这种权谋思想,以胜败论英雄。正如在《秦王李世民》中,秦王李世民通过在玄武门发动的政变进而称王成了唐太宗。人们只记得他开创贞观之治是一代明君,却忽略他残杀兄弟的事实。

(导师高志超)

作者:院罗宁 

第3篇:谈历史上山东半岛的航运影响力

摘要:自古以来,山东半岛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航运枢纽之一,对我国古代航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先秦时期山东半岛就是航运中心区域,唐朝之后更成为了促进与日本、韩国贸易的重要门户,并且推动了古代内河漕运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先秦时期、隋唐时期对山东半岛的航运情况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山东半岛;古代;航运史;地位

山东半岛总长3024公里,并且山东内河水系十分发达,包括胶东东部、胶东北部、胶东南部、东南沿海、胶潍弥河、黄河、神仙沟、小清河等8个水系,并且濒临渤海和黄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其开展航运事业提供了自然條件。与此同时,山东是我国古文明发祥地,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山东航运发展。

一、先秦时期

其一,在山东蓬莱到大连的航线中设定了一条往返航线,经考证该航线途径大连双坨子古文化遗址,其中挖掘出土了山东龙山文化遗物,通过考古研究发现多数为夏商时期的物品,由此证实彼时蓬莱到大连已建立航线。其二,春秋时期,吴国、齐国曾发生海战,而越国消灭吴国之后,越王勾践组织庞大船队迁都琅琊,都能说明当时琅琊到浙江沿海的航线基本成型。其三,在中日航线中,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燕国的航海者自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出发,途经朝鲜半岛到达日本半岛,其中共开辟两条航线。在春秋时期为左旋环流航线,战国时期随着航海技术的提升,又开辟了经过对马半岛直达日本北九州的航线[1]。山东半岛在秦朝之前其经济地位十分关键,秦灭六国之后同样重视海上交通发展,秦统治者三次巡海都从山东半岛开始。从考古情况来看,朝鲜出土了3件来自战国时期的齐武剑,另外还在韩国出土了土铜鼎,该物品为齐国独有的铜鼎,经考证为战国中期流落朝鲜。[2]。

二、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朝鲜、日本都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有所发展,与我往来日益密切。而山东半岛凭借和朝鲜半岛、日本地理位置较近的优势大力发展贸易。在隋唐时期山东半岛成为了中日韩航线的中心,大量的日本僧侣、留学生前往隋唐学习先进技术和文化。新罗到唐朝主要是从朝鲜半岛汉江口启航,经过渤海到达山东半岛的港口。新罗的商人来到内地后开始进行贸易往来,使得山东沿海的贸易经济飞速发展,并且在蓬莱以及莱州城开设了新罗馆和新罗坊,设置了翻译人员,为商人提供食宿场所。唐朝时期与日本贸易往来也十分密切,主要包括从登州起航,途经鸭绿江、朝鲜半岛,最后到日本的航线,还包括从楚州出发经过黄海最后到达日本的航线[3]。

三、宋元及明初时期

宋元时期为我国与朝鲜日本贸易发展的黄金阶段,不过山东半岛在对外交往活动中不够活跃,该时段北方海上丝绸之路地位开始下降,除北宋前期在登州和密州从事对外活动外,北宋后期直到元统治时期,山东半岛尽管多有铜铁贸易、水牛皮贸易,但文献中很少记载有外国人来此活动和经济贸易。洪武21年,明朝利用海运向辽东地区运输军饷,永乐3年直到永乐12年的若干年间,尽管海上运输有所间断,不过明朝为了天津城的建造积极利用海运进行木材输送,由此体现出当时海上航运增进了山东半岛和沿海地域之间的关系。

四、明末时期

明末时期倭寇持续掠夺边境,于是明政府于洪武年间实施海禁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也对前往海外的船只活动产生了影响。尽管海上运输在明朝短暂出现,然而主要用于粮食输送,在明政府迁都北京后,渤海和山东半岛的沿海运输更为重要。万历到崇祯初年,山东半岛和朝鲜交往日益密切。此时,努尔哈赤后金政权在东北崛起,大片东北土地被金管辖,使得明政府与朝鲜东北陆路被切断。而登莱是通往朝鲜海上通道的关键。之后山东半岛和朝鲜的船舶由于风浪原因出现较多人员伤亡,但两国沿海群众都积极组织救援,提供粮食和衣物。相关内容在《清实录》、《李朝实录》等书中都有记载,以上内容都见证了两国人民相互配合,并结下深厚友谊的历史事实。万历二十一年,明朝出兵平壤,将日军逐出汉城,但面临着粮食短缺问题,特别是当时陆路运输十分艰难,海路运输就成为了向朝鲜输送粮草的关键渠道。明朝万历年间丰臣秀吉大举入侵朝鲜,明政府应朝鲜国王请求派兵朝鲜抵抗日军,山东半岛则成为明朝援助朝鲜的重要基地。

五、清朝时期

清朝时期沿用了元朝以及明代的运道,并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维修,康熙、雍正、乾隆都进行了运河的维修和疏浚,确保山东运河的通畅,其中山东半岛承担了南北粮食运输的重任,对于运河周边地区的特产进行运输,带动了清朝前期的经济发展[4]。清朝时期山东半岛的北方海上丝绸之路依旧活跃,由于朝廷到朝鲜的陆路交通不畅,使得山东沿海成为朝鲜使节向朝廷奉供的必经之路,主要是抵达山东登州和莱州两地,之后往返于北京、南京,期间朝鲜和山东官员多有来往,关系密切,朝鲜使节还将在中国得到的西方医学和器物运往朝鲜。随倭寇不断入侵山东半岛,朝廷多次派出使节来到日本,这些使节从海上丝绸之路抵达日本。在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中国和日本之间贸易频繁,山东半岛和日本及朝鲜地区均有商船往来。清朝时期琉球和山东半岛地方的商人之间也有商品贸易,促进了清朝时期的经济贸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东半岛是我国航海事业发展最早的区域之一,对我国古代航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并且促进了与日本、韩国经济贸易往来,直至今天山东半岛依旧在全球航运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婧,邹强,王柏玲.对我国港口资源整合影响因素及问题的思考——以山东港口群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8,33(5):38-43.

[2]王春迎,张青.山东半岛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J].北京测绘,2019,33(6):31-36.

[3]史大伟.青岛航运服务业发展建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11):40-42.

[4]孙颖钰,张泽阳,李光正,等.山东省河海联运航路规划与设计研究[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9,40(1):47-50.

由教育部社科司基金项目“中外海洋文化交流历史文献的整理与传播研究”资助

作者:韩庆 赵志垒 宋宇

第4篇: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名著

商界需要哲学思想,读读哲学总没错~ 《理想国》 柏拉图

理想的国家是正义的,国家的正义来自统治者——哲学家的正义,哲学家的正义来自至善。至善、神圣、圆满。拥有至善就拥有最真实的快乐,所以正义的就是幸福的。 《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论文体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明确把第一哲学的对象归结为“实体”,这标志着哲学思维的一大突破,从此哲学成为科学。 《忏悔录》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是西方世界“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范。他的成名作《忏悔录》位列世界三大著名忏悔录之首,是西方哲学名著与文学名著。 《新工具》 培根

“知识就是力量”第一次揭示了知识的真正意义,“新工具”——经验归纳法是实验科学的第一个科学的方法,这奠定了培根“近代实验科学始祖”的地位。 《哲学原理》 笛卡尔

近代科学的始祖笛卡尔,用他的理性主义演绎法,创立了近代唯理论哲学体系,理性代替信仰成为权威,从而成为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理性并保持权利的人。 《伦理学》 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以几何学方法展示了一个由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组成的为大哲学体系,其所达到的哲学境界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人类理解论》 洛克

洛克批判天赋观念论,主张心灵白板说,论证认识起源于经验,解决人类知识的起源、确定性和范围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上一部承前启后的著作。

《哲学通信》 伏尔泰

伏尔泰的《哲学通信》是报晓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的第一声雄鸡鸣啼。该书通过对英国经验论哲学、宗教宽容政策及政治平等理念的推崇与赞誉,拉开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帷幕。 《人类理解研究》 休谟

该书重点说明了我们所运用的观念的性质以及我们在做推理时的心理作用的性质。该书释理细腻,风格沉静平和,基本反映了休谟的哲学思想和行文气质。

《纯粹批判理论》 康德

这是康德的主要著作,全面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范畴的改造创立了先验逻辑,从逻辑上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小逻辑》 黑格尔

这是黑格尔的主要著作,构建了一个融思辨逻辑、形而上学本体论相统一的完整体系。它代表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发展的高峰。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

叔本华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将存在论与人生价值论直接打通,他开启了哲学发展的新路、新的可能,即直接具有人生感悟和艺术品的哲理表述的可能。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尼采

这是尼采最富灵感、最具表现力的作品,是一部公认而又很难理解的作品。尼采给这部书写的副标题是“一部人人都看而又没有人能懂的书”。

《现象学的观念》 胡塞尔

现象学的目的是解决认识何以可能问题、为自然认识奠定基础;任务是研究意识的本质把握意识的规律;方法是现象学还原之中的直观和本质直观;对象是纯粹意识。

《实用主义》 詹姆士

这是实用主义哲学的一部标志性著作,是一部人人读得懂却又常常遭到误解和批评的著作。 《哲学的改造》

杜威

在整个现代西方中,唯一的一部自觉去挖掘时代精神,从时代发展变化中去寻找哲学改造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的典范之作。 《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

分析哲学中首屈一指的经典之作。在这本两万字的小书中,维特根斯坦声称已经解决了所有的哲学问题。分析之精巧、结论之大胆、体例之独特令人惊异,最终答案之简单尤其令人吃惊——“凡可以说的都可以清楚的说;而对于不可说的东西必须

第5篇:中国近代影响历史的演讲

东方学院崔阳09国贸09844106

清朝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叶燮曾提出,“才、胆、识、力”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这里的“才”,其一就是“口才”;这里的“胆”,更是在强调人在社会交往中敢于说话、在大庭广众前敢于演讲的“胆”。

演讲作为一门口语艺术,曾经绵延了数千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名人名家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不同年代,有种族信仰之分,才性禀赋之别,但是作为叱咤风云、各领风骚的历史代表、时代精英,他们都以演讲的真谛拨动过无数听众的心弦,激励人们刻意进取,壮观前行,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语言杰作,导引人们审视历史,品味人生。同时,这些名人的演讲技法高绝,风格独具。要么高屋建瓴,气势逼人;要么引经据典,高谈阔论;要么慷慨激昂,热烈奔放;要么低回舒缓,委婉急怨;要么奇序多变,机智敏睿;要么推理严密,华章显志;要么简洁明快,直截了当……他们留下的一篇篇演讲,是历史音符,时代的证录,艺术的绝唱,文化的结晶

中国近代社会时局动荡,思想文化相当繁荣。这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无数仁人志士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主政治的发展进行了相当精彩的演讲。

三民主义

清朝末年,政府腐败,列强割据,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中,有志青年、爱国志士都在寻求救国良方。前有洋务运动,后有戊戌变法,但都相继失败,在这时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庆会上进行的一场演讲提出的“三民主义”,无疑为混沌中的中国送来一缕阳光。

三民主义是中华民国国父孙文所提出的政治纲领,包含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此纲领历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他多次对三民主义所作的表述,是有所改变和发展的。目前可以看到的印行材料,最早的是1905年的〈同盟会宣言〉(即《民报》发刊词),最晚近的是他在1924年以“三民主义”为题所作的十六次讲演的纪录。〈同盟会宣言〉的中心内容是四条纲领性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这可以说是辛亥革命以前三民主义的早期形态,前两条即当时的民族主义,第三条即当时的民权主义,最后一条即当时的民生主义。在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指出:“重新

来研究国家的现状,重新来解释三民主义。”他从1月到同年8月,作了十六次讲演以阐发三民主义,由黄昌谷全程速记,翻译.这是他一生宣讲三民主义的最后、也是最有系统、最详尽的篇章。

三民主义的要点如下:

民族主义:反对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以治理国家。

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孙中山在多次讲演和宣言中指出:他所领导的政党和运动须达到三个目的:进行民族革命以实现民族主义,进行政治革命以实现民权主义,进行社会革命以实现民生主义,他又认为最后一个目的,最好用改良的方法逐步实现,而避免一次革命。

孙中山在1924年6月16日于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中,以三民主义为纲,对该校师生之训词,后来成为中华民国国歌。

1906年12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在这次演讲上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我国民主革命的旗帜,对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人物产生了深刻影响 。纵然三民主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批判地承袭了农民战争和维新运动的积极内容,从西方借取了民主主义思想素材,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中具有比较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了人民群众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愿望,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在更完整意义上的开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过重大的积极作用。

绝命演讲

孙中山先生去世后,民主革命主要分为两大派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两党也进行过非常有意义的合作,但无奈两党之间的差异,技师是在《双十协议》之后,国民党反动派人在暗杀一些爱国分子,在此过

程中李公朴先生牺牲了,众人愤慨,在此情况下闻一多先生进行了震惊中外的《最后一次演讲》。

”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闻一多忍受着连日饥饿带来的折磨,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众所周知,在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殉难的追悼会上,面对反动派的无理取闹,肆意捣乱,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作了一次震憾全国的即席演讲。演讲结束后,闻一多先生也不幸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毒害,那一次演讲也就成了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虽然闻先生已经不在人世,但其浩然正气激励着无数爱国志士与后来者,使他们在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奋力拼搏,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李公朴、闻一多先生一样的敢为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的奋斗,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才有了今天和平的新中国。演讲中,闻一多先生在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的同时,也高度颂扬了李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号召广大民人民站起来,一起与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其无论是在演讲的思想内容还是在演讲的语言技 巧上,都可以说是一次杰出的演讲,是值得探讨的。语言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正是闻一多先生富有激情的演讲激起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国民党反动派才没有继续嚣张下去。国民党虽然暗杀了闻一多先生但是也无法减少先生演讲的影响。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大概是中国最著名的口号了。在中国无论你问谁,他们都会表示听说过这句话。这句口号诠释了“中国梦”,它的目标就是重振这个国家曾经拥有的实力与繁荣。60年来,国家提出了许多口号,这句话是最深入人心的一个。

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充满自豪地宣告:“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是对孙中山在1894发出的“振兴中华”呼喊的回应,是一个民族积聚已久的

内心的声音。“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提到„中国人从此站起来‟,这句震撼世界的名言事实上具有宣言性质。”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副主任卢洁说。

“民族独立是新中国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当1949年毛泽东宣布占人类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才会是那样的激动人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金冲及说,“它是新中国此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有了这一条,才谈得上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自主地建立一个新国家和新社会,才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言。”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预示着新中国的成立,成为中国60年来最具号召力的口号,正是这次演讲很好的激起人民投入新中国的建设热情。演讲的魅力由此显现。

巩固世界和平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迅速发展,对外交往也逐渐增多,外交成为关键。但在此时许多亚非国家认面临着殖民的威胁,为促进亚非国家的独立,万隆会议在此时召开。这对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和推进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积极发展意义重大。

万隆会议是在困难和复杂的条件下召开的。在29个与会国中,有社会主义国家,有参加美国拼凑的《马尼拉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的国家,有中立的民族主义国家;有与我建交、对我友好的国家,有未与我建交、对我不友好甚至敌视的国家。这些对会议的顺利进行带来难度。尤其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为维护旧的强权秩序,千万百计进行干扰和破坏活动。虽然多数国家坚持反帝反殖的正义立场,但也有相当部分国家宣扬西方观点。就在会议可能偏离正轨、步入歧途和争执不下、陷入僵局的关头,周总理先后发表了三次极具针对性和说服力的重要演讲,并在会下广泛而深入地做工作,以鞭辟入里的真知灼见、合情合理的切实主张、亲切友好的坦诚态度和妥善解决问题的客观公正立场,感动了与会者,赢得了人心,连有些对我不友好的国家的代表也为之心悦诚服。周总理在会议上重申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的团结合作、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精神,提出的反帝反殖、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新兴国家的和平等国际地位、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的主张,成为与会者的普遍共识和会议的基调。这为会议取得历史性重要成果,为万隆精神和“十项原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黎巴嫩代表团团长当面称赞周总理“在会上的每次辩论中都获得胜利”,“取得比任可其他与会者都要大的成功”。外电评论说“周恩来是万隆会议的灵魂人物和真正主角”。

演讲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富有激情、适时的演讲的效果更是难以想象的。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演讲的作用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历史是不可改变的,但正是演讲在这样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推动者的作用。

第6篇:个人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09020802班 郝成龙 2008302218

经过了一段时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后,我认识到要分析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首先要全面认识什么是个人。个人的概念是相对于人民群众而言的,个人不仅包括杰出个人,还包括普通个人。个人又可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我们的许多教科书中的个人只包括杰出个人,把普通个人抹杀了,这是不全面的。

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人们一直讨论的问题,至今仍没有统一的答案。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相对于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而言的。唯心史观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和帝王将相的意志、品格、才能决定的,认为人民群众只不过是消极、被动的“惰性物质”,是少数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随者。也就是说杰出个人对历史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群众的作用是零,这就是英雄史观。梁启超是英雄史观的代表,他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在他看来,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英雄史观承认了人的作用,这无疑有进步意义,但过分夸大了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认为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这是不正确的,是与马克思主义相违背的。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着,对历史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而个人对历史发展起次要作用。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荀子把人民群众比作水,把君主比作舟,以说明君主要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巩固统治,这是比较客观的。人民群众决定历史发展的一般方向,一般进程;个人,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一般方向和一般进程,只能是决定他所参与的历史事件的个别面貌和个别特点。唯物史观把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比作是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虽改变了个别事件,但改变不了历史的大体走势,这是非常恰当的。

其实个人虽然不能决定历史的发展方向,但个人对历史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个人活动构成的。不同个人的意志、目的互相作用,汇成一种“合力”,这种“合力”所发展的方向,正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在这种意义上讲,个人对历史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具有差别性。杰出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较大或较显著,在史册中留下了姓名;普通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不大或不显著,因而未能在史册中留下姓名。正面人物的意志和愿望符合客观规律,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反面人物不符合或违背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阻止或延缓的作用。

普通个人占个人中的大多数,他与杰出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只是量的区别,在本质上却是一样的。因此,普通个人与杰出个人是相对的。普通个人相对杰出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不大或不显著,但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情。在历史上,由平庸转为杰出人物是常见的现象。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句话是对的。在汶川大地震中,一位母亲用最后的生命给三个月大的孩子最后一次哺乳,挽救了孩子,自己却献出了生命,这位母亲虽然平凡但又很伟大。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发生“超常性影响”。如一些技工和知识分子,虽说是普通个人,但他们对历史的发展的作用却很大。但普通个人中也有反面人物,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虽小,但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或延缓的作用。如犯罪分子,偷窃、抢劫、杀人、放火等等,制造社会混乱,阻碍了历史向前发展。

杰出个人相对于普通个人来说,对历史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杰出个人不仅包括有重要影响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也包括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在今天,还包括在经济社会生活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家、管理人才、科技精英等等。杰出个人包括杰出的正面人物和杰出的反面人物。杰出的正面人物可以推动或加速历史的发展,而杰出的反面人物却阻碍或延缓历史的发展。

杰出的正面人物往往有优秀的个人素质和人格品格,他们一般站得高些,望得远些,能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适应和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可以引领时代的前进;他们往往有坚定的意志和果敢的品格,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关头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坚定地贯彻自己的历史抉择;他们往往有特殊的人格魅力,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能够团结不同的力量,形成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合力”。杰出的正面人物,不仅是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又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和指挥者,能够决定某一具体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杰出的正面人物一定是适应历史发展的。毛泽东在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过程中,发挥了突出的历史作用,在民族危机的历史时刻,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历史的方向和前途。毛泽东作为一位伟人,适应了中国人民人心向背和历史的发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

杰出的反面人物,无疑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反面人物越杰出,对历史发展的阻碍作用越大。杰出的反面人物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为所欲为,阻碍历史的发展,违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注定是失败的。袁世凯是一个杰出人物,但是反面的杰出人物。袁世凯称帝,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违背的,袁世凯也在人民群众的痛骂中忧郁而死。汪精卫也是一个杰出的反面人物,他活跃在中华民国的政坛上,却做了汉奸,与中国人民的愿望相违背,阻碍了历史的发展。当然,反动人物也有正面的一面,所以对历史人物一定要一分为二进行评价。

研究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的根本目的,就是使每个个人的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地发挥,避免走向反面。每个个人都要充分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提高个人素质,最大限度地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第7篇:影响世界的十大中国历史名人

NO.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汉族,英文:Confucius。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的派创始人。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氏生下孔子。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孔子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汉代已有人称孔子为“素王”。清代统治者封给他一个称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概是二千多年中读书人的最高头衔。宋明理学家甚至说过更加极端的话:“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就是说孔子是宇宙间的太阳,没有他的降临,人类至今只能在黑暗中摸索。难怪明代思想家李贽对此嘲笑说:怪不得三皇五帝时代的人们白天都点着蜡烛在走路。

评语:“孔子学说只强调个人的责任而不是个人的权利。根据以这种哲学来保持国内和平繁荣所发挥的作用而论,大体说来,中国是地球上治理得最佳的地区。”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姓嬴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华夏族(即今汉族)。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故又赵氏(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正式登基,“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第一个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秦汉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 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但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倍受争议的人物。

评语:“他用武力统一了中国。中国人口实际上并不比欧洲多很多,两者的差别在于欧洲总是分裂成许多小国,而中国则是一个统一的大国,使西方人对庞大的中国一直怀有恐惧心理。”

即成吉思汗(hán)(Ghinggis Khan),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蒙古族,也是蒙古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公元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建立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投奔克烈部汪罕,收集亡父旧部,逐渐恢复实力。约在金大定未建立宫帐,称汗。与札答阑部札木合等作战,败绩,史称十三翼之战。金承安元年(1196),与汪罕联兵助金截击塔塔儿部翰里札河(今蒙古乌勒吉河),金授察兀忽鲁之官。又随汪罕与乃蛮部战,战后诸部来附,势力增强。金泰和元年(1201)二月,与汪罕战胜以札木合为首的蒙古高原十余部盟军。灭塔塔儿撕四部,据呼伦贝尔草原,实力大增。三年,被汪罕发兵掩袭,败退至班朱尼河(呼伦湖西南)。不久,乘汪罕不备,奇袭汪罕牙帐,灭克烈部。次年与乃蛮部决战,灭乃蛮。六年于翰难河(今鄂嫩河)畔召开忽里台大会,建蒙古国,即大汗位,加号成吉思,颁布札撒,建万人怯薛,分封九十五千户,设札鲁忽赤掌行政司法诸事。即位四年(1209),大举入侵西夏,引河水淹中兴府(今宁夏银川)迫使西夏纳女请和。六年,率大军南下攻金,分兵三路破华北各地。九年,因金帝献岐国公主请和,乃退兵。十年复以金帝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为口实,攻占中都(今北京)。病死于六盘山。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上庙号太祖。次年,追上谥号圣武皇帝,至大二年(1309)加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成吉思汗(Chinggis Khan),庙号元太祖,孛儿只斤氏,名铁 木真,蒙古族。世界历史上最伟大和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统一蒙古各部。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西亚、中欧的黑海海滨。

评语:起于灾难而终于卓越,除了耶稣,恐怕再难有人与成吉思汗匹敌。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

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思想。

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评语:“与秦始皇的功绩最相当的是毛泽东,两者都是中国人,都是在自己的国家实行一系列革命改造的掌舵人。”

NO.5 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评语:“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来自《孟子》一书,该书阐明了他的主要学说,那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组成分子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

NO.6 隋文帝

隋文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4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的又一次统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使隋代获得了“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赞誉,为我国封建社会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自从周武灭佛后,佛教元气大伤,隋文帝登极后,大兴佛教,隋唐佛教之盛,历史上称为黄金时代。谈到复兴佛教的功臣——隋文帝,他的出身和童年生活以及如何发愿弘扬佛法,值得向读者介绍的。

隋文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4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的又一次统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使隋代获得了“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赞誉,为我国封建社会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评语:“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透过科举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NO.7 老子

老子(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二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字聃(dān),汉族,楚国苦县(今安徽涡阳,一说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老子(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二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字聃(dān),汉族,楚国苦县(今安徽涡阳,一说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评语:“假如老子的确是《道德经》的作者,那么他的影响确实很大。这本书虽然不到六千字,却包含着许多精神食粮。在西方,《道德经》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

NO.8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 ,民族英雄[1]、军事家、抗金名将,汉族人。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河北(今河南)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人(今安阳市汤阴县城东30里的菜园镇程岗村)。

岳飞19岁时投军抗辽。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或许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他死于南宋高宗年间,时年三十九岁。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已尽“忠孝节义”,并留有《岳武穆集》(又称《武穆遗书》)。

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至今仍是令人士气振奋的佳作。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 ,民族英雄、军事家、抗金名将,汉族人。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河北(今河南)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人(今安阳市汤阴县城东30里的菜园镇程岗村)。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

评语:《满江红》至今仍是令人士气振奋的佳作。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NO.9 祖冲之

祖冲之(ZǔChōngzhī ,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生于未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先世迁入江南,祖父掌管土木建筑,父亲学识渊博。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县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可惜后来失传了。《隋书·律历志》留下一小段关于圆周率(π)的记载,祖冲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朒数)和3.1415927(盈数)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这一纪录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祖冲之还给出π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奥托重新发现。祖冲之还和儿子祖暅一起圆满地利用「牟合方盖」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球体积公式。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创制了《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密测出交点月日数(27.21223),回归年日数(365.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在机械学方面,他设计制造过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等。此外,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祖冲之(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先世迁入江南,祖父掌管土木建筑,父亲学识渊博。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县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

评语:他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NO.10 蔡伦

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和帝时,蔡伦入宫做皇帝的侍从,后来升任“尚方令”,负责管理皇室工场,监造各种器械。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时,蔡伦入宫做皇帝的侍从,后来升任“尚方令”,负责管理皇室工场,监造各种器械。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评语:“纸的发明,使中国文化得到迅速发展,而他使用的造纸技术,基本上沿用至今(不包括一八○○年前后实行的机械化)。”

第8篇:儒家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研究背景

孝是中国民族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几年来人们把“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分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都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践的产物。

“孝”字源于我国古代甲骨文,至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原义为“奉先思孝”儒家通统认为“孝”是百善之先。《论语》记载“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撰写的,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中“舜年二十以孝闻;天下明德,自虞舜始”到二十四史纪传体的史书《明史》以及明朝开始延续到清朝慈溪时代停止的乡村酒礼;从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传世巨著《吕氏春秋》中的“未孝,三皇,五帝之本物,万事之纲纪也。”到北宋司马光说主编的长篇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从明永乐年间的一部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到清乾隆时。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四库全书》。从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儒家学源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中“修书齐家平天下”到晋书中孝友传。都是足以体现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研究目的

通过这一次研究性学习,让组员了解“孝”的真实意义,提高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能力,

促进同学们团队合作的意识和精神,开拓视野,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实际意义来践行“孝”。研究内容

研究孝的真正内容,了解孝在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不同作用及影响,解读晓得内涵部析孝的精髓,认识中国不同时期的孝的行为及孝子做到对孝的真正理解。

研究经过

先划分小组,规定组长,进行分工,让每位同学分属不同的工作内容,分别对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资料搜集,完成后组员间互相交流,讨论,筛选,整合出结果,展示的内容,最后做出小组研究成果和完成幻灯片以及论文制作。

研究意义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能力,激发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定基础,通过对故事的阅读,对不同人士的评价与探究,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关于“孝”的有关知识,并体会,深入了解何为“孝”认识到了中国历史上一些孝子与孝行。

效果分析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不仅提高了合作意识,也发扬了团队精神,我们懂得了要在日常生

活中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分担关心和爱戴父母。同时也学会了对待父母要和颜悦色,从心底尊敬父母。但对父母也不能百依百顺,不能违背做人的原则。

孝需要爱的诠释,更需要爱的奉献。爱是孝的基础,更是做到孝的必备之路,假如把

孝看做一艘小船,那么爱就是推进小船前进的渔夫,假如把孝比作一处迷人的风景,那爱就是那发现美得眼睛,假如把孝比作湛蓝的天空,那爱就是漂浮在天空中的几朵白云。小需要我们的热心,更需要我们的真诚,只有这样,人类的需求才能恰到好处。

第9篇: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十大千古名相

科教首页 | 今日头条 | 奇闻怪事 | 未解之谜 | 自然地理 | 历史纪实 探索发现 | 走近科学 | 百家讲坛 | 子午书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宰相,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泛指的职官称号。宰是主宰,相是辅助之。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

管仲

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右丞相”,“左丞相”。

汉朝与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称为相国的话地位更高一些,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汉武帝时,起用了一批儒生当丞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而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宰相的职权逐渐转移到了尚书台长官的手中。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由司徒、司空、太尉共同执政。汉献帝时,复置丞相,由曹操担任。 魏晋南北朝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变,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或将军。其位最尊、权最大者则为录尚书事。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唐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唐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后,不断加强皇权,分化、削弱相权。宰相并不是一个官名,实际上是一个群体,是除皇帝之外的最高领导层。宋初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中央虽设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长官不经特许不得管理本司事务,成为闲职。实际权力归属“中书门下”这一机构,又称政事堂、都堂等,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以同平章事为长官,多由中书、门下两省侍郎担任,无定员。此外,以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行政权。

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为左右丞及参知政事。

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阁职渐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

清沿明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于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但有许多宰相上忠心为国,下勤政为民,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成为千古传颂的一代名相,因为他们的所处的地位左右着当时朝政的走向,因此,他们的施政的方针举措无疑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当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宰相有很多,这里所说得最能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十大名相,无疑是有关媒体优选的名相中的佼佼者:

一、齐国名相管仲: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二、秦朝名相李斯:

李斯

李斯,战国时楚国上蔡人,是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弟子。后辅助秦始皇统一中国,官至丞相,为秦始皇定郡县之制,下令焚书坑儒,以小篆为标准统一文字。秦始皇死后,李斯听从赵高阴谋,矫诏杀太子扶苏,立胡亥。秦二世继位后,赵高专权,污蔑李斯谋反,李斯被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三、西汉名相萧何:

萧何,西汉初年政治家。秦沛郡人。早年任秦沛郡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收取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刘邦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萧何推荐韩信为大将军。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汉代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侯。采摭秦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拜为相国。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卒。

四、三国名相诸葛亮:

诸葛亮,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自幼父母早亡,由叔父玄抚养长大,后因徐州之乱,避乱荆州,潜心向学,淡泊明志。后受刘备三顾之礼,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刘备伐吴失败,受托孤于永安,辅佐幼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先后五次进攻魏国,在治国、治军等方面发挥了非凡的才能,是以民用其力,百姓不忿;又推演兵法,作“八阵图”,造损益连弩、木牛流马,与名将司马懿、张郃等交锋,屡操胜算,最后一次北伐时采取分兵屯田之策,与司马懿大军相持百余日,但不幸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岁,谥曰忠武侯。其“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来一直做为智慧的化身,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

五、初唐名相房玄龄:

房玄龄,齐州临淄人,博览经史,工书善文,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贞观三年,即公元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十一年封梁国公。与杜如晦、魏征等同为太宗的重要助手。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曾受诏重撰《晋书》。太宗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

六、大唐名相狄仁杰:

狄仁杰,唐代并州太原人,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届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处理了前任遗留下来的一万七千多宗案件,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后人据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

七、宋初名相寇准:

寇准,华州下邽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即公元980年进士及第。淳化五年,即公元994年被拜为参知政事,其政治才能深得宋太宗赏识。宋真宗时﹐曾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辽军大举入侵宋境﹐寇准力主抵抗﹐并促使真宗渡河亲征﹐与辽立澶渊之盟,使当时**局势得到了稳定。不久被大臣王钦若排挤罢相。晚年再度被起用,封莱国公。后又因大臣丁谓等陷害遭贬﹐远徙道州﹑雷州。寇准居官清廉,为世代楷模,他终生不蓄钱财,家中无歌伎,“有官居鼎鼎,无宅起楼台”,是时人对他的形容。

八、北宋名相王安石:

王安石,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自从领导了一场轰烈和悲壮的熙宁变法,王安石便独撑大旗步入历史漩涡,成了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人物。王安石也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北宋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著有《临川集》。他于庆历二年,即公元1042年登进士榜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即公元1067年,神宗即位,诏王安石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即公元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改革家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隐居钟山。其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九、大明名相张居正:

张居正,湖广江陵人,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十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卒,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张居正作为一名改革家,没有贸然全面整顿财政,避开了统治势力的“痛处”,改革成功,国富民安于一时。张居正作为一代宰相,为国于民鞠躬尽瘁。

十、清代名相曾国藩:

曾国藩,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清代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三十七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

上一篇:驻村扶贫队员工作总结下一篇:学校网络安全工作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