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及目录

2022-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编制说明及目录

新版专业目录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的价值定位、编制机理及推进途径

[摘要]专业目录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教学指导文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出台回应了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教育结构和文化传承的新时代需求,按照类型与层次的一体化设计与精细化分野、定位与拓展的工匠化培养与跨界式整合、规范与自主的标准化办学与特色化发展、过渡与革新的存量承续性与新设稳健性的关系逻辑呈现整体形态,对专业布局、人才培养势必产生重要的正向影响。高职院校应以新版专业目录为指导,科学编制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稳步开展专业(群)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专业(群)建设、积极建立专业评价机制。

[关键词]新版专业目录;高职院校;专业;价值定位;编制机理

[作者简介]邓华(1977- ),男,重庆人,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副教授,博士。(重庆 4007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计划立项项目“基于大数据的高职专业动态升级演化机理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KJQN202104104)、2021年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创新团队“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项目编号:CQY2021CXTDA03)和2018年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大科研项目“重庆高质量发展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与需求”(项目编号:CQY2018GGFZZD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专业目录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教学指导文件,是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构建的基础单元,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招生组织、班级编制、就业指导、事业统计的基本依据,是职业教育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观测点。专业目录的出台与修订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专业”成为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影响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群体规模、社会结构、个体素质的基础结构,也是评估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耦合效益的核心指标。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与产业发展需求,教育部前瞻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置、定位与发展,于2021年3月印发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新版专业目录),强化对职业教育专业发展全局、关键发展领域和发展制高点的预见性,开拓了一片属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蓝海”。准确把握新版专业目录的价值定位、编制机理和推进途径,对新时期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价值定位:新版专业目录颁行的多维功能视角

专业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关键载体,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需求的交点。作为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本储备关系紧密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并非孤立存在,总是以“置于其中”的方式存在于一个多维的社会整体中。由此,新版专业目录颁行的价值定位常解构为多个横切面,以适应不同功能下职业教育专业调整的全方位价值追求,解析与探寻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在“社会、经济和文化”融为一体的社会大环境中的问题与对策。

1.社会建设视角:统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发展阶段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从社会学视角而言,职业教育在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社会化进程中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新版专业目录的编制不仅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等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现代经济业态,同时也以乡村振兴战略为重要参照,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职教扶贫为重要思路,推动城乡人力资源有序流动。

2.经济发展视角:助力经济发展提质培优。随着新一轮科学与技术革命的到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不仅需要持之以恒的基础研究,也需要科技成果不断应用转化;不仅需要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也需要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新版专业目录构建的一体化专业体系定位清晰、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突出了高职教育的“高层次”与“技术技能类型”定位。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中国高职院校,其专业调整和优化不再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倒逼的被动变革,而是主动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使命,主动调整人才培养类型以适应甚至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发展的提质培优。

3.教育结构视角:提升人力持续发展能力。基于教育学视角,职业教育兼具教育性和职业性,其价值在于面向劳动力的岗位知识、技能、素养需求,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技术技能培养,促进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成长及人格发展,为服务社会、增进国家及世界生产力储备人力。新版专业目录所引发的職业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力图无限缩短高职专业与产业行业对接的缝隙,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对接产业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确立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普通教育的“类型”之分,而非“层次”之分,提升高职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实现高职学生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4.文化传承视角:打通职前职后文化场域。教育作为一门“人”学,其人才培养的过程可看作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个体行为模式与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相互作用、动态平衡的过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各有其已成范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作用于相同个体,往往形成文化冲突。新版专业目录将职业分类标准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个新统计分类标准有机结合,为统筹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文化搭建了一体化“立交桥”。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人才培养定位目标,通过导生性、技术性、人文性的文化传递,使高职学生个体在形塑与整合文化的过程中更易打通职前职后的文化场域。

二、核心关系构建:新版专业目录的编制机理

作为职业教育“一盘大棋”中的关键落子,新版专业目录编制通过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以培养大批服务产业高级化和供应链现代化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科技、产业、社会有机衔接,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入解剖新版专业目录的编制机理,对于深刻理解新版专业目录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应然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1.类型与层次:一体化设计与精细化分野。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舆论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总体不高,将其视为学生不能上普通高校和普通高中的无奈选择。在此观念影响下,高职教育在学制定位中成为“先层次、后类型”视角的牺牲品。随着“层次”与“类型”论争的落幕,“先类型、后层次”的基本定位明晰确立。按照高质量发展需求,新版专业目录提出了优化人才结构的设计。一是在“类型”体系设计中,将职业教育放置在整个教育学制体系中进行横向融通设计,统筹职教本科专业与应用型本科二级学科之间的衔接,明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育人定位中的联系与差异。二是在“层次”体系设计中,将劳动精细分工与劳动素质要求高低作为精细化分野的主要依据,以“中职—专科—本科”为基本层次结构。在高层次专业目录编制时以质量为门槛,限制規模、提升质量,形成“中间大、两端小”的专业设置数额结构。由此,高职教育成为连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成为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藩篱的主体通道。

2.定位与拓展:工匠式培养与跨界式整合。人才培养逻辑是高职院校职能发挥的核心逻辑。在精研产业行业新技术、新职业、新业态的市场化需求的基础上,新版专业目录拟定了未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体系,围绕“高质量发展”和“职业教育适应性”对人才培养素质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提出全新要求。高质量发展时代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理路聚焦于现代学徒制下“工匠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打造具有极强专业技能、强烈专业追求、坚定专业操守的专门人才。同时,随着产业发展的更新与迭代向更加多元、复杂、跨界的方向发展,新版专业目录从生产要素主体间性关系出发,在专业设置中迎合“跨界融合”的趋势,为“工匠”的跨界培养打造空间和领域。

3.规范与自主:标准化办学与特色化发展。我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担多重角色,既是部分职业教育的举办者,又是职业教育的行政主管者。新版专业目录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统筹领导编制,全面贯彻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经多渠道“自下而上”征求意见与建议加以完善,并据此为基础修订与编制专业建设标准体系,实现一体化设计、一体化表述、一体化呈现,体现行政意志下规范化办学的基本要求。适切区域发展差异对职业教育的特色化需求,国家允许“中等职业学校按规定备案开设目录外专业”,允许高等职业院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可自主论证设置专业方向”,充分尊重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鼓励特色化发展。

4.过渡与革新:存量承续性与新设稳健性。专业结构的调整可从“内涵”优化与“外延”拓展两个视角出发。“内涵”优化主要指对现有专业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重置、变革,促进专业升级及专业集群结构优化,提升专业的质量和水平;“外延”拓展主要指专业增量结构的调整,即新设专业,适应新技术岗位、新职业岗位、新业态岗位人才培养的需要。比对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修订的时间频度、修订幅度,2004年之前的高等职业教育目录体例格式变更较大。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目录在存量专业留存设置时充分参照并保留了前版目录的主体框架与目录内容,坚持“基本稳定、稳中有变”的原则,在保持存量专业承续性的同时,也表现出新设专业的稳健性。新版专业目录高职专科保留专业414个,保留率为58.3%,比中职专业的保留率40.6%高16.7个百分点;新增专业74个,仅占现设专业数量的9.9%。虽然高职本科目录新增专业167个,占现设专业数量的67.6%,但其新增专业多为专科目录中业已存在、育人实践有基础的“旧”专业。

三、实践之思:新版专业目录对专业动态调整的纵深影响

基于新版专业目录的编制机理,新版专业目录颁行引发的职业教育领域内外新的变革突出体现在专业结构的调整与变革,纵深指向的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1.新版专业目录对传统专业布局的影响。新版专业目录的核心特征是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新版专业目录对传统专业布局的影响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教育行政手段的强制性。通过目录对专业的归属调整、合并、撤销引发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用新版专业目录倒逼职业院校系统化、体系化、结构化改革。二是基于院校办学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通过院校适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整合与重组重构专业布局,用新版专业目录引导院校增强适应性。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将改变传统专业布局的内涵和边界,对传统专业布局造成以下五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育人方向、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拓展;二是专业群宏观布局、专业群微观体系的重构;三是专业知识、技术技能、职业素养在生产方式和岗位实践途径的变化;四是教师技术技能的积累、实践与创新;五是实习实训基地的完善、功能的提升等。

同时,新版专业目录对某些传统专业所处专业大类或专业类的位点调整,引发传统专业群的结构性整合与重组。从产业链的内涵与外延而言,狭义产业链主要面向具体生产制造环节,新版专业目录引发各生产链条对应传统专业的裂化分割、跨类合并;广义产业链是在狭义产业链的基础上向上游的基础产业、技术研发环节和下游的市场拓展环节延伸。新版专业目录或将传统专业群的边界模糊化,扩展到产业链的上下游链群,或通过设置新专业催生传统产业链拓展过程中新专业集群的出现。在对传统专业布局进行转型和改造时要充分考虑上述影响和可能产生的结果,注重教师、教材、教法和教学资源的“跨界”。

2.新版专业目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基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定位,突出高等职业教育“高等”和“职业”的类型特征,新版专业目录对高职专业人才在能力上提出新的要求。一是数字素养:将职业场域相关复杂多变的资料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和数据,在碎片化的数据与信息中建构新内容,具备基本的判断、鉴别与批判能力。二是信息素养:通过熟练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工具来处理、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劳动素养:具备在劳动过程中与之相匹配的劳动心态和劳动技能,具有较为坚定的职业信念、专业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四是创新素养:能够自主将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并在转化中精钻技术技能、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五是跨界素养:具备整合、迁移、贯通跨专业、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善于从多学科、多专业视角思考与解决问题。六是综合素养:具备解决各种跨专业领域、涉及多专业知识、调动多专业技术技能的复杂问题的能力。上述素养的培养应该体现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各个环节。

基于新版专业目录对传统专业布局的影响以及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专业布局转型发展的同时需要对专业建设的主要环节进行系统性重构。

四、发展之策:深化专业设置改革的路径选择

新版专业目录颁行引发的职业教育领域内外新的变革,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以新版专业目录为指导,科学编制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稳步开展专业(群)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专业(群)建设、积极建立专业评价机制,成为高职院校主动推进专业设置改革创新的应然选择。

1.制定以新版专业目录为指导的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任务,是高职院校事业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新版专业目录紧密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按照现代产业体系对技术技能人才结构的需求,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职业分类大典及新职业目录等,系统设计专业大类和专业类,实现专业目录紧密对接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专业适切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产业转型升级、业态或岗位需求变化,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积极畅通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高职院校应以新版专业目录为指导,切实加强专业群规划,科学确定不同行业、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课程体系和接续逻辑,满足各行各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在制定专业(群)建设规划时应充分发挥办学主体作用,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的基础上对接新版专业目录,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主动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在“传统专业”升级、“热门专业”求异、“紧缺专业”重效上深入谋划,建立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和本校特色相协同的专业体系;科学前瞻中高职衔接专业、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发展情况,高质量建设专科层次专业,高起点谋划本科层次专业,积极构建本校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专业体系。

2.实施以新版专业目录为指向的专业结构调整。新版专业目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符合度和精准度为指向,紧密对接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职业等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高职院校应基于新版专业目录的专业分布与布局要求,以产出为导向,切实构建遵循高职专业成果生成的“果—因”关系链,促进高职专业增强产业服务效果、提升自身品质和提高办学效能,建立具有科学性、适应性和灵活性的专业结构。

一是以目标岗位群人才需求为逻辑起点进行专业结构调整。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其专业设置的逻辑起点应是“目标岗位群的人才需求”。具体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则要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走访、对专业目标岗位群招聘信息的收集整理、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确定专业目标岗位群分布并提炼岗位群能力要求,随着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面向。二是根据专业集群的专业覆盖范围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在专业群的构建上坚持“既分类又统一”的原则,以产业链、岗位链、创新链为拓展延伸,专业布局中既设置宽口径基础专业,培养复合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也设置核心或龙头专业,培养精专特殊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三是以大数据分析与预测为重要手段。在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将大数据技术嵌入决策依据之中,做好现设专业的大数据分析与预测工作,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分门别类形成数据集成机制与分析预测机制。从宏观数据而言,建设深入跟踪各行业、职业人才需求的专业化研究与分析机制,通过区域划片、产业分类、专业分层、特色专项等数据分类方式,广泛采集产业更新换代、转型升级所带来的产能变化相关数据。从微观数据而言,以生源情况,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专业教学资源,科研与社会服务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效果,专业综合影响力等方面为依据建立质量指标体系,开展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化诊断考核,以诊断考核作为专业布局的内部参考依据,增加决策依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推进以新版专业目录为遵循的专业内涵建设。新版专业目录及其相应专业简介对人才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提出了全新要求,为高职院校开展专业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以新版专业目录为导向,科学研制专业建设标准。高职院校应立足新版专业目录对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以适应人才培养“跨界”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各专业职业领域特点和能力要求,优化就业面向、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科学编制契合新专业、新职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建设标准。二是以专业建设标准为依循,优化细化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应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对照新版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专业建设标准等,以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为主线,优化细化本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课程、核心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编制或修订适合新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智慧化、数字化、现代化教学改革理念、措施、成果和经验固化到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推进专业内涵、课程体系、核心基础课程等全面升级。三是以课程重构为抓手,全面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信息素养、劳动素养、创新素养、跨界素养与知识、技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融合,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基础知识+技能操作+技术应用+素质拓展”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立“知识+技能+素质”的教法体系。四是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优化教学资源供给与运用。高职院校应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开发、升级、改造适切产业发展的教学资源,按照技术技能培养规律,将产业发展的新动态、新方向、新成果以课程模块、知识板块、教学案例等丰富的形式一体化、系统化展示出来,切实提高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

4.建立以新版专业目录为标准的专业调控机制。新时期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工作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主线,通过统筹资源配置、合理调控规模、严把设置质量引导高等职业院校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内涵发展,切实增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是建立兼顾“稳定”与“改变”的新专业调整机制。准确把握新版专业目录的调整改革趋向,在保证人才培养相对稳定的“静态”前提下,按照“稳中求变”的原则调整优化专业,稳步发展目录“新增”专业,主动适应新版专业目录的改革要求,实现“稳态”与“动态”的兼顾与结合。二是建立兼顾“统一性”与“差异性”的专业调控机制。在新版专业目录宏观管理的导向作用下,通过专业评估、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等途径引导高职院校规范设置、建设专业。同时,高职院校应在专业目录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办学主体作用,设置有区域特色与院校特色的专业或方向,避免走入“千校一面”的误区。三是建立以专业为主体的决策制度。专业调整决策中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代表的专业指导已成常态化,但专业的遴选标准、参与方式、参与决策的责权利等问题往往都缺乏明确的规范。专业调整决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专家指导意见与行政权力施行的关系,建立一整套严格的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来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完善行政决策中的专家参与机制。四是构建质量观视野下的发展性调整机制。以质量观为统领,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专家的评议和监督作用,切实强化对新设专业的宏观“建设”监督,完善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强化专业质量自我评估意识,建设常态化诊断体系与自我评价机制。通过设置评估指标体系对应的警兆区,针对警兆出现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与纠偏操作,构建与完善老旧专业退出机制。

[参考文献]

[1]朱德全.职业教育统筹发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新版专业目录奠基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建设[N].人民政协报,2021-03-31(1).

[3]李荣善.文化学导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4]李小鲁.“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N].中国教育报,2016-05-13(5).

[5]楊璐,邓华.“十四五”时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发展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1(10):60-63.

[6]邓华.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的转型发展[J].教育与职业,2020(15):81-86.

作者:邓华

第2篇: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编制工作探索

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编制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是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的基础环节。为编好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结合编制工作对公共服务的概念、事项分类、目录指标、编制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公共服务的概念

公共服务的概念反映公共服务的特征和本质,是界定公共服务事项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梳理编制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的基本前提。目前,公共服务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各地对公共服务的理解不尽一致。就一些地方政府公布的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来看,事项也千差万别,内容差异较大,有的将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及行政管理的一些事项列入目录,有的仅将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目录。客观上看,有些公共服务事项与其他事项不易区分,容易混淆。公共服务概念内涵不一致、外延不统一,给梳理公共服务事项、准确界定公共服务范围带来一定困难。

公共服务概念较多,下面列举三例以供探讨。

概念一:《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较窄,主要是政府针对公民提供的服务。

概念二:百度百科中的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这一概念将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纳入公共服务范围,比“十二五”规划中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有所扩大。

概念三:省职能办《关于印发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试点指导方案的通知》(鲁职能办函〔2016〕8号)对公共服务事项所给出的概念是:“以直接满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生存、生活与发展等某种具体需求为目的,由政府使用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组织提供的服务项目,以及与行政权力相关的中介服务项目。”这一概念将公共服务描述的比较明确,特征鲜明,对编制目录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另外,西方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我们认识公共服务提供了新视角。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管理者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他们的工作重点既不应该是为政府航船掌舵,也不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整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专家罗伯特·B·登哈特等人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一书中阐述了新公共服务的7项主要内容:(1)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3)在思想上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具有民主性;(4)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5)责任并不事单一的;(6)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7)超越企业家身份,重视公民权和公共事务。

借鉴上述概念和理论,从区分政府管理和服务两方面基本职能着眼,结合编制工作,在省编办确定的概念基础上,我们认为,公共服务是政府利用公共资源通过一定方式提供的使服务对象直接受益的服务项目。

理解这一概念需要把握五个基本特征:一是最终提供主体是政府。无论是直接提供,还是委托其他组织提供,还是购买服务等其他方式,最终提供主体是政府;二是公共资源投入。公共服务就是公共权力、资金、政策、财物、人力等公共资源的使用和投入,没有公共资源投入则不属于公共服务;三是直接性。“使服务对象直接受益”是区分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的根本特征。公共服务直接针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社会公众三类,公共服务的直接性体现在直接针对服务对象,使直接的服务对象受益。与公共服务不同,公共管理使直接的行政相对人受限或利益受损,公共管理间接维护公共利益,间接为非行政相对人服务,公共服务为直接的服务对象服务。通过直接行政相对人是受益还是受损,来判断一个具体的行政行为是公共服务事项还是公共管理活动。这是判定公共服务事项需要把握的一个核心特征。四是普惠性。公共服务满足辖区全体或特定人群的公共需求。满足特定人群的公共需求,是政府满足特定人群基本生产生活而有责任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五是非市场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利润,而是为个人、组织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创造条件。

二、公共服务事项的分类

公共服务事项多,范围广,内容复杂。对公共服务事项科学准确地分类,对于优化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结构、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事项目录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公共服务事项分类标准和划分种类比较多。

分类一:百度百科依据三个标准进行分类:一是根据公共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将公共服务分成基础公共服务、经济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四大类;二是根据公共服务大的专业属性,将公共服务分成国防建设、国内与国际公共救助和灾害援助、法律法规政策规范等种类;三是根据公共服务的工程专业属性,将公共服务分为国防工程、公用设施工程、民生工程、安居工程等种类。

分类二:2004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究班结业式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信息等,为公众生活和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根据讲话精神,公共服务可以分为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公共安全、文体休闲、公共安全等10类。

分类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国办发〔2015〕86号)将公共服务事项分为创新创业需求和日常生产生活2个领域、11个类型。在此基础上,省编办吸收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办法的通知》(鲁政办发〔2013〕35号)的有关内容,增加了公用事业类、公共安全类、环境保护类、其他类等4类,共15类。

借鉴上述分类方法,以省编办确定的15类为基础,采取以“内容属性为主、形式为辅”的分类方法,将公共服务事项分为15项,其中:创新创业需求领域包括政策支持类(产业发展类)、公共信息类、科技产权类共3项,日常生产生活12项,具体为劳动就业类、社会保障类、住房保障类、基础设施类、公用事业类、公共教育类、文化体育类、医疗卫生类、公共安全类、环境保护类、扶贫开发类、其他类等。该分类标准将“就业技能培训类”与“劳动就业类”合并成“劳动就业类”,将“法律和信息咨询类”并入“公共信息类”,将“知识产权保护类”调整为“科技产权类”,增加“基础设施类”。这种分类内容涵盖更全面,类别更规范。

此外,还有依据公共服务满足需求层次的高低,将公共服务分为保障性公共服务和发展性公共服务;根据政府提供服务的方式,分为依申请提供的公共服务和政府主动提供的公共服务。

三、公共服务目录中的项目设计

公共服务事项目录,也就是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反映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公共服务的基本信息。设计目录表格中的项目既要反映公共服务事项的主要内容,又要避免内容过细、繁琐复杂。按照简明、实用的原则,目录表格中设计了11项指标,其中:基本指标4个,包括事项名称、事项类别、实施依据及条款、实施主体;重要指标7个,包括服务对象、办理机构、共同实施部门、收费依据及标准、法定时限、承诺时限和服务类型。

(一)事项名称。公共服务事项既不可高度概括整合,也不可分解过细,按照“一件完整的事情确定一项公共服务事项”的原则,合理确定公共服务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名称要根据实施依据,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规范概括,准确反映公共服务事项的主要内容。

(二)事项类别。根据公共服务事项的内容和属性,将其归入15类中的一类。

(三)实施依据及条款。与权责清单中的“职权法定”不同,公共服务事项应本着“应列尽列”的原则,在目录中将公共服务事项全面列出。公共服务事项实施依据最低为部门(单位)规范性文件。实施依据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按位阶由高到低依次列出。

(四)实施主体。设定依据确定的公共服务事项的管理主体,通常是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在乡镇指乡镇政府。

服务对象、办理机构等7个重要指标也制定了填写规范,统一据实填写。在服务类型项目中要标明事项是依申请提供还是政府主动提供。政府主动提供的服务事项,相对简单,只编写目录,不用编写服务指南、清理证明盖章材料。依申请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是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的重点,不仅要编写目录,还要编写服务指南、清理证明盖章材料,方便群众办事。

四、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编制方法

在目录编制过程中,遇到最突出的问题是:公共服务事项找不准、找不全的问题。围绕解决“如何找准、找全公共服务事项”这一问题,探索出“掌握一个概念,把握三个特征;采取一个办法,实现三个结合”的方法,用“掌握一个概念,把握三个特征”的方法解决找准的问题,用“采取一个办法,实现三个结合”的方法解决找全的问题。

(一)掌握公共服务概念,把握三个突出特征,找准公共服务事项。牢牢把握公共服务概念中的“提供主体是政府、使用公共资源、直接性”三个突出特征,将三个特征作为确定公共服务事项的共同要件,尤其是把握“直接性”这一根本特征,将公共服务事项与公共管理事项区分开来。

(二)采取一个办法,实现三个结合,找全公共服务。采取“一个办法、三个结合”的方法找全公共服务事项。“一个方法”即“统分结合、全面参与”的方法。我们要求一个部门的内设机构、所属单位全部参与提供基础信息,然后由业务骨干集中梳理、填表。“三个结合”即“法律法规、实际工作、有关资料”三方面紧密结合。从法律法规源头、从实际工作中、从网络规划资料中梳理、查找公共服务事项,将三方面紧密结合在一起,通盘考虑,互相印证,尽可能将公共服务事项收集齐全。

(三)加强业务指导,强化审核环节,提高编制质量。职能办、审改办要注重发挥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作用,整体推进目录编制工作。在审核环节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公共服务事项名称概括是否准确、规范;二是归类是否恰当。对照分类标准,主要根据公共服务事项的性质,辅之公共服务事项的作用目的和提供服务的部门领域进行科学归类;三是实施依据及条款。实施依据是否齐全,条款内容是否准确。

关键词:公共服务 目录 编制研究

作者:梁春立

第3篇: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与目录规范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南通市档案局(馆)自2006年2月,直接参与全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承担了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与目录编制规范及其培训任务。两年多来,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在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与目录的实践中走了不少弯路,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在把这些经验和教训整理出来,或许对后来者的工作会有一定的帮助。

关于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编制规范的制定

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的目的是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如何获取政府信息提供指引,应尽量符合科学、统一、规范的标准。在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时,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政府信息的分类,即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了哪些内容

从公开角度分,政府信息可分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免于公开政府信息。政府公开信息,一般是指前两种政府信息,而目前政府公开信息的分类主要是针对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所进行的分类。

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职能是不一样的,它们所形成的应公开信息显然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根据全省的统一要求,并结合南通市的实际情况,把各级人民政府的公开信息分为11个类别,把政府各部门的政府公开信息分为6个类别。

各级人民政府应公开信息分类:(1)政府领导分工、工作规则、机构职能;(2)政府文件;(3)政府办公室文件;(4)政府重要会议;(5)政府重点工作;(6)规划;(7)政府提交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各类报告;(8)政府人事任免;(9)政府应急管理;(1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11)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重要信息。

我们还根据《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把乡镇人民政府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分为11个类别:(1)乡镇政府领导分工、工作规则、机构职能;(2)乡镇政府规划、计划、报告;(3)“三农”政策贯彻情况;(4)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5)土地规划、使用、审核情况;(6)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补偿、补助费用发放、使用情况;(7)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发放情况;(8)债权债务、筹资筹劳情况;(9)村镇集体企业及其他经济实体承包、租赁、拍卖等情况;(10)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情况;(11)其他应当主动公开的重要信息。

政府各部门应公开政府信息分类:(1)机构概况(介绍本单位主要职能、机构领导及分工、内设机构职能、直属单位、派出机构等);(2)政策法规(介绍与本行业、本系统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3)规划计划(介绍本单位的中、长期规划,阶段性规划、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4)业务工作(收录本单位各类业务文件、年度重点工作安排、行政事业性收费、工作总结);(5)行政许可(介绍行政许可事项及依据、本单位行政许可办理规定等);(6)其他应当主动公开的重要信息。

二、政府信息的编排体系,即公开的政府信息是如何编排的

编排体系是指一个机关或一个地区所有对外公开的政府信息,按照一定的先后次序排列而构成的一个整体。有了这个编排体系,社会公众就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方便地获取政府各部门对外公开的政府信息。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一般按“类别—年度—生成时间—流水号”的体系编排;而一个地区的政府公开信息数据库,一般按“地区—部门—类别—年度—生成时间—流水号”的体系编排。

三、政府信息获取方式,即社会公众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具体想要的政府信息

在诸多政府信息获取方式中,网站公开则成为社会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最主要的方式。这是因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办公自动化的推进和互联网的发展,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网络公开必然逐步取代纸质文件公开,各单位、各部门现行文件上网成为必然要求,人们自然也更乐意坐在家里轻点鼠标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政府信息。另外,集成式的网站公开将会逐步取代单个式的网站公开,政府各部门的政府公开信息将会迅速“集成”到各级政府的门户网站上来,利用者将会从这个网上虚拟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获得更多的方便和快捷。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履行相关手续与程序,“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条例》第二十条至二十七条对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手续与程序作了明确规定。包括向政府提出信息申请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政府对信息申请的要求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政府在处理信息申请时如涉及第三方,还应当征求第三方意见;政府在答复时,如遇到申请人有阅读困难或者视听障碍,还应当提供帮助等。这些内容都应该明确而具体地写入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中。实践证明,尽管目前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还不太多,但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办理。

四、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即对外告知政府信息公开机构的具体联系方式

这些联系方式包括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等。在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中标明上述内容,可以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实际需要,准确地联系到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并获取有关政府信息。

五、监督方式及程序,即对外告知本级与上级监督机关的具体联系方式与举报程序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政府机关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该单位监察部门,或上级行政机关、监督机关,或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举报;认为政府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还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政府机关应该在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中标明上述部门或单位的机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等,以方便社会公众进行投诉与举报。

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规范的制定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检索、查找有关政府信息的工具。方便社会公众检索、查找和利用政府公开信息,是我们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出发点和归宿。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规范,就是对一个地区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编制工作实行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规范,为下一步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打下基础。目前,全国许多县(市、区)以上人民政府都在互联网上设立了政府门户网站,这些政府门户网站已经成为公开政府信息的第一平台。因此,本文重点介绍政府公开信息电子目录的编制规范。

政府公开信息电子目录由编制说明和目录数据项两部分组成。

一、编制说明及编写要求

编制说明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使用政府公开信息目录进行信息检索的指引,包括编制目的、入编范围、数据项释义,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这里的入编范围与公开指南中的政府公开信息分类相同,数据项释义是将目录上显示的数据项一一作简明扼要的解释,以方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政府信息进行查询。

二、目录数据项及编写要求

目录数据项应该包括索引号、信息名称、内容概述、生成日期、文件编号、发布机构、公开日期等项,前四项为必选项,后三项为可选项。

1. 索引号的编制。索引号是赋予公开信息的一组编号。编制索引号,一是为了方便群众检索查找政府公开信息,二是为适应建立本地区政府公开信息数据库的需要。

目前我省的索引号由地区及部门编号、类别号、年度号、流水号四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之间用“——”隔开,总长度为17位字符。

地区及部门编号,按照全省统一规定由5位字符组成。前两位为地区编号,其中第一位为市别编号(由省政务公开办公室统一给出,南通为“F”),第二位为市级机关和县(市、区)别编号,均用大写字母A、B、C……表示。后三位为部门编号,用三位阿拉伯数字编写。考虑到今后党群、公共企事业等单位办理信息公开统一管理的需要,以三位阿拉伯数字的第一位来区分机构性质,“1”代表党委机关,“2”代表行政机关,“3”代表群团机构,“4” 代表事业单位,“5”代表企业单位,“6”代表各县(市、区)下辖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乡镇(街道);三位阿拉伯数字的后两位,系同一性质单位的排序号。

类别号,按全省统一规定,按信息分类的结构层次编写,由5位字符组成。第一位为一级类目编号,用大写字母A、B、C……表示;第二、三位为二级类目编号,用两位阿拉伯数字从“01”起依次编写;第四、五位为三级类目编号,也用两位阿拉伯数字从“01”起依次编写。未设置二级或三级类目为“00”。实践证明,类别号的设置不能过于烦琐,否则会作茧自缚,自找麻烦,影响公开成效。

年度号,指信息形成的年度,标识较易。流水号,是指在最低一级类目下、同一类信息形成年度内编制的小流水号,由3位字符组成,用阿拉伯数字从“001”开始依次编制。

2. 信息名称:是指该信息的标题,是表达信息中心内容、形式的名称。无论信息以何种格式出现,如文本、表格、图片等,都必须要有信息名称。如果信息是文件形式,则信息名称就是该信息正式公开标题,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假如该信息没有正式标题,则应创建一个尽量简短而有意义的标题作为信息名称。

3. 内容概述:是指信息内容的简要介绍,用来帮助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判断信息是否符合他们的需求。概述应包括主要内容、重要数据和有必要说明的事项。文字尽可能简洁,一般控制在100字以内。

4. 生成日期:是指信息正式发布的日期。对于政府文件,生成日期即签发日期(如文件为会签的,生成日期为最后一个签发日期)。

除了以上规定的四项必选内容外,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还可增加选项内容,如文件编号、发布机构、公开日期等。

(作者单位:南通市档案局 226018)

作者:肖正德

第4篇:园林竣工资料编制目录及内容

第三章

内容与要求

第十二条

单位工程竣工的施工技术资料规定包括以下内容:

一、施工组织管理记录

二、合格证明

三、材料试(检)验报告

四、施工记录

五、验收记录

六、质量评定记录

七、竣工图

八、声像资料

第十三条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应在组织施工前编制。规模大、施工工期长的工程可根据施工组织总设计分部位、分单位工程等分阶段进行编制。

一、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或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审批方为有效(填写施工组织设计 审批表)。如有工艺变动和有施工措施较大变动时,应有变动审批手续。

二、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文字说明:工程概括,工程造价,工程特点,工期要求,施工部署,质量要求,主要技术措施等须说明的情况。

2、施工平面布置图。

3、进度计划安排及各种工、料、机运计划表。

4、质量目标设计(质量总目标、分项质量目标、实现质量目标的内容、措施、办法、执行人。)

5、施工技术方案、保证质量及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包括冬、雨季施工措施,及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

6、施工节约技术措施。

7、环保措施。

第十四条

图纸会审、技术交底

一、工程开工前必须组织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人员、监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承包工程的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全面学习、审核并做图纸会审记录

二、技术交底;包括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工序施工技术交底,各种交底应有文字记录,交底双方应有签认手续。

第十五条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出厂质量证明和试(检)验报告。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必须合格,并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或试验单。需采取技术处理措施的,应满足有关规范、标准、规定,并须经有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有批准手续)方可使用。 第十六条

施工试验资料

施工试验报告是施工过程中为检验施工质量必须进行的试验工作。

一、园林建筑工程:

1、地基基础检测报告

2、主体结构检测报告

3、有关施工实验报告(强度、压实度、配合比等)

4、钢筋焊接实验报告

二、绿化工程:

1、土壤实验报告

2、植物病虫害报告

3、肥料实验报告

三、喷淋工程:

1、管道强度实验报告

2、设备强度实验

四、其他有关施工实验报告 第十七条

施工记录

一、园林建筑工程:

1、混凝土搅拌质量记录

2、地基验槽记录

3、结构吊装验收记录

4、单位工程坐标定位测量及垂直度观测记录

二、绿化工程:

1、种植穴情况记录

2、翻地情况记录

3、苗木到场记录

三、喷淋工程:

1、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2、设备拆卸清理记录

3、水压实验记录

4、系统清洗、灌水、通水实验记录

四、其他施工记录

五、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记录

1、质量事故报告:质量事故发生后立即填写“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将质量事故的情况及估计损失及时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

2、质量故事处理完毕后填写“质量故事处理记录”将事故的性质、实际损失情况、处理方法、是否造成永久性缺陷等内容填写清楚备查。 第十八条

测量复核及预检记录

1、测量复核及预检记录:测量复核指施工前对测量放线、标高等测量标志的复测,以防止发生测量返工事故。

2、测量复核及预检应在项目实施前,由施工项目人员、测量人员、质检人员参加,必要时请设计人员参加。 第十九条

隐检记录

隐检项目是指为下道工序施工所隐蔽的工程项目,在隐蔽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查,由施工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并请建设单位(设施管理单位)代表参加,必要时请设计人参加,检查意见应具体、检查手续应及时办理,不得后补,需复验的要办理复验手续,填写复验日期并由复验人做出结论。 第二十条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1、各工序施工完毕后应按照绿化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评定,及时填写工序质量评定表,检查项目、实测项目填写齐全,签字手续完备。

2、部位工程完成后及时汇总各工序质量评定表,填写部位质量评定表,计算部位合格率,签字手续完备。

3、单位工程完成后,及时汇总各部位质量评定表,由施工主要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印章做为竣工验收和质量监督部门核定质量等级的依据之一。 第二十二条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是设计施工图补充和修改的记载,应在施工前办理,内容要求明确具体,必要时应附图。

一、有关设计变更的洽商,应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三方代表签证,有关经济洽商可由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两方代表签证。

二、洽商应原件存档,相同工程如合用一个洽商时,可用复印件存档,并注明原件存放处

三、分包工程的设计变更洽商,由工程总包单位统一办理洽商手续。

四、洽商记录按签定日期的先后顺序编号。 第二十三条

竣工图

一、内容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二、工程竣工后及时进行竣工图的整理,绘制竣工图遵照以下原则:

1、凡在施工中,按图施工没有变更的,在新的原施工图加盖“竣工图”标志后,可作为竣工图。

2、无大变更的,将修改内容如实的绘改在蓝图上,并在相应处注明变更依据。

3、凡结构形式改变、工艺改变、平面布置改变、项目改变以及其他重大改变,或不宜在原施工图修改补充表示清楚的,应重新绘制竣工图,设计人签名,设计单位认可。

三、编制竣工图,必须采用黑色的绘图墨水进行。

四、竣工图章格式要求:5号 第二十四条

竣工验收资料

(一)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验收标准全面检查承建工程质量自评工程质量等级、编制《工程竣工报告》,经项目经理、单位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提交给监理公司核查。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后,提交给建设单位。

(二)施工单位应在工程计划竣工验收日期30个工作日前将工程技术资料提交监理公司审核,监理单位在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经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后送建设单位。

(三)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质量评估,应具备完整的监理资料,并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经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审核签名,并加盖公章后提交给建设单位。

(四)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文件及施工过程中由设计单位签署的设计变更通知书进行了检查,并提出质量检查报告。质量检查报告应经该项目勘察、设计单位负责人和勘察、设计单位法定代表人审核签名盖章后,然后提交质量检查报告给建设单位。

(五)建设单位必须在计划工程竣工验收前15日将工程技术资料提交给监督站,并附《工程竣工验收条件审核表》。监督站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抽查,并在5个工作日后将抽查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六)建设单位对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工程,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验收组,制定验收方案。

第四章

组卷方法和要求

第二十六条

竣工技术资料要进行科学组卷,组卷具体按照市城建档案馆的规定执行,综合性大型工程应按单位工程分别组卷,文字,图纸应分开组卷。

第二十七条

卷内文件排列顺序一般由封面、目录、文件材料、备考表组成。

一、单位工程卷内文件资料部分的排列宜按以下顺序:

(一)施工组织管理记录 1. 园林绿化工程开工报告

2. 园林绿化工程停工报告 3. 园林绿化工程复工报告

4. 园林绿化工程单位工程竣工报告书 5. 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表

6、园林绿化工程(保养阶段)初验表

7、广州市园林绿化工程(保养阶段)复验表

8、园林绿化工程移交接管通知书

9、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10、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保修书(园林建筑及喷淋工程)

11、广州市城市绿化工程质量保养书(绿化工程)

12、图纸会审记录

13、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

14、园林绿化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15、工程洽商记录

16、设计变更通知书

17、施工总结

(二)园林建筑工程质量资料记录; (1)水泥、砂、石合格证 (2)钢材合格证

(3)防水材料合格证

(4)混凝土预制件合格证 (5)门窗合格证 (6)焊条合格证

(7)地基基础检测报告

(8)主体结构检测报告

(9)有关施工实验报告(强度、压实度、配合比等) (10)钢筋焊接实验报告

(11)单位工程坐标定位测量及垂直度观测记录 (12)混凝土搅拌质量记录 (13)地基验槽记录 (1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5)结构吊装验收记录

(三)绿化工程: (1)土壤合格证明 (2)植物合格证明 (3)肥料合格证明

(4)其他材料合格证明 (5)土壤试(检)验报告 (6)植物病虫害报告 (7)肥料试(检)验报告 (8)其他材料试(检)验报告 (9)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0)测量复核记录

(11)栽植工程验收记录 (12)栽植材料验收记录 (13)栽植基础验收记录

(14)养护管理工程验收记录

(三)喷淋工程:

(1)UPVC管材合格证

(2)橡胶圈、粘接剂等材料合格证 (3)有关设备出厂合格证 (4)其它材料合格证明 (5)管道强度实验报告 (6)设备强度实验

(7)其他有关施工实验报告 (8)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9)设备拆卸清理记录 (10)水压实验记录

(11)系统清洗、灌水、通水实验记录 (1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四)质量评定记录 1.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2. 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 3.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表 4.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五)竣工图

(六)声像资料

第二十八条

案卷规格及图纸折叠方式

一、 案卷规格:案卷采用统一的装具,规格尺寸为A4,采用卷皮和图纸袋,其尺寸为310(高)X 220(宽)毫米;案卷内软卷皮尺寸为297(高)X210(宽)毫米。

二、图纸折叠成A4尺寸,横向按手风琴风式折叠,竖向按顺时针方向向内折叠,折叠后图标露在右下角。

三、

装订:文字资料和峻工图需装订成册,文字厚度不得超过3CM,竣工图不用装订,厚度不超过4CM。

第五章

验收和移交

第二十九条

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或工程设施管理单位)应组织督促和协同施工单位检查施工技术资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应限期修改、补齐、直至重做。

第三十条

全部施工技术资料应在竣工验收后,按协定规定的时间,移交给建设单位,但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第三十一条

施工技术资料在移交时应办理移交手续,并由双方单位负责人签章。

第5篇:监理——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编制目录及格式

水利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编制目录及格式、顺序

一、竣工验收资料封面

二、验收申请报告(申报表和书面申请报告)

三、表格资料(注:每一大项前要求加大项标题附页)

(一)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定表………………………………...

(二)单位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三)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建设方或监理提供)………………………………

(四)合同工程项目开工令(进场通知、合同项目开工申请、开工令)……….

(五)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

[施工技术方案(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附:施工进度横道图)

的报审与批复]

(六)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核查表……………………

原材料试验、中间产品检验、金属结构、机电设备、重要隐蔽工程施工 记录资料(工程现场施工照片—现场照片可另装成册)

(七)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分列排序各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分部工程开工申请和开工通知、重要 隐蔽、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等级签证表、工程检验认可书、单元工程施工 质量报验单和评定表。

(八)往来信函………………………………………............................

(包括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往来信函)

(九)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主要内容:工程概况、工程投标、施工进度管理、主要施工方法、施工 质量管理、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合同管理、经验与建议、施工管理机构 设置及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投标时计划投入的资源与施工实际投入资源 情况表、工程施工管理大事记、技术标准目标,施工中使用的技术标准。)

(十) 竣工图纸(图幅:不小于A3纸)(另装成册并盖竣工图章)……………..

第6篇:测绘档案保密岗位责任及目录编制制度

测绘档案各项目目录编制制度

第一条 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必须按要求归档;归档的资料应当齐全、完整,分类整理立卷,案卷标题简明确切,案卷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第二条 接收的档案必须及时整理、组卷、归档、入库。当年接收的档案必须当年完成归档工作。

第三条 测绘档案目录编制前,必须先按测绘管理档案、测绘生产技术档案、测绘科学研究档案、测绘教育档案、测绘仪器档案、测绘基建档案等进行归类。

第四条 测绘资料目录的编制工作,应在大地测量控制成果表,地形测量绘制出原图后方能进行。每年六月前编上一年的资料目录; 第五条

测绘资料目录应按天文大地、地形测量分别编制,其主要内容按以下内容编列:测绘项目或名称、范围、等级、比例尺、采用范围、坐标高程系统、精度情况、成图方法、测绘单位和时间(出版单位和时间)、以及资料存放单位等、并有相应的示意统计图。 第六条 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应当根据国家要求,制定归档范围及保管限期表。

第七条 不得擅自改变档案分类、组卷、编号方法。

第八条 永久、长期保存的资料档案禁止使用红墨水、纯兰墨水、圆珠笔、复写纸书写,只能用兰黑墨水、碳素墨水书写,以利长期保存。

测绘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

第一条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档案法》和上级有关测绘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本单位有关测绘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对造成档案损毁、丢失、泄密、擅自复制等渎职行为的,要及时向领导报告,并根据《档案法》及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和直接领导人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第二条

热爱本职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努力学习档案管理的知识,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第三条

负责本单位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借阅工作。 第四条

对收集到的各种文件材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并进行分类和编目登记,使其条理分明,管理规范,便于利用;

第五条

不断完善档案室的条件,库房做到清洁、整齐、防火、防潮、防光、防尘、防鼠、防盗、防酸碱,为延长使用寿命创造条件; 第六条

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类档案资料的借阅制度; 第七条

熟悉和掌握本单位的档案情况,对库存档案定期检查、清理、调整和统计,做到帐物相符。

第八条

根据需要编制各种检索工具,积极提供利用,及时填写利用效果登记簿。

第九条

协助兼职档案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做好应归档文件材料的积累、立卷、归档、修改和补充。

第十条

对已到保管期限的档案,会同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鉴定、销毁。 第十一条

严格执行保密制度,非经领导批准不得扩大档案的利用范围,不得擅自销毁档案材料,认真做好档案室的安全保卫工作。

第7篇:2013财务预算编制说明及通知

公司营运及职能各部门:

为做好2013年的预算工作,使预算工作成为2013年提高公司内控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现下达2013年预算通知,并对2013年预算项目做如下解释:

一、 预算所涉及部门:

1、 公司营销部门;

2、 公司后勤各职能部门

二、 预算相关解释:

1、“主营业务收入”部分,“其他业务收入”部分,“营业利润”、“销售利润”为公司营销部门编制内容;

2、各职能部门只编制“销售费用”部分,具体编制内容见费用项目解释;

3、本预算明细表中“2012年1-9月实际数”由财务填列,除公式项目,其他项目统一由预算编制部门填列,并对预算差异做出解释和说明;

4、各部门对于本报表不能满足填列需求的,可另外附表做本表的辅助说明表;

5、对于现有费用项目无法满足实际费用填列需求的,可与财务中心核算部沟通,选择统一费用项目进行填列;

6、各部门均以财务发送报表模板为最终报送报表(含辅助附表)。

三、预算编制和报送时间(初步确定时间)

1、2012年11月15日,为各预算编制部门第一版预算报送的后时间;

2、2012年11月16日—11月20日为财务汇总第一版预算的时间;

3、2012年11月21日—11月25日为第一版预算的交预算审核委员会审核时间;

4、2012年11月26日—11月30日为各预算编制部门调整预算时间,11月30日为第二版预算的最终报送时间;

5、2012年12月1日—2012年12月5日为第二版预算的汇总时间;

6、2012年12月6日—2012年12月10日为预算委员会审核时间;

7、2012年12月11日—2012年12月15日为第三版预算调整时间;12月15日为第二版预算的最终报送时间;

8、2012年12月15日—2012年20日为预算第三版最后敲定时间;

9、2012年12月30日前下发最终版预算,完成2013年预算编制工作。

四、本预算最终确定后,各部门均应参照预算完成本部们销售任务和控制本部门费用支出。接受公司对于未完成预算任务而进行的各项考核。对于因客观原因导致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异,可向预算管理委员会申请调整相关预算数据,报财务中心备案。 联系人:财务中心核算部主管联系电话

五、与预算有关的绩效考核方案参照人资相应的方案执行。

财务中心核算部2012年10月23日

第8篇:工程监理资料编制内容及说明

第一部分 监理管理资料及前期资料

1 项目监理管理制度

1、工程监理管理手册(公司项目管理制度),属统计式资料。

2、项目监理部工作制度。

2 工程法定程序资料

1、施工许可证;

2、质量安全监督登记表;

3、施工合同;

4、监理合同。

3 项目监理机构资质

1、监理企业资质证书复印件;

2、总监任命通知书;

3、项目监理机构设置通知书;

4、项目监理机构印章使用授权书;

5、项目监理机构图;

6、项目安全监理组织架构图;

7、项目监理机构监理人员调整通知书;

8、质量监理工作流程图;

9、安全监理工作流程图;

10、项目监理人员资格证复印件;

11、监理业务承揽记录表及业务登记信息变更对照表。(相关表格见附表)

4 施工单位及人员资格审查

1、施工单位(总包)资质及人员执业资格审查登记表;

2、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表A3);

3、分包单位资质及人员执业资格审查登记表;

4、特种作业人员执业资格审查登记表;

5、施工单位(含分包)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6、施工管理人员(含分包)及特种作业人员执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相关表格见附表)

5 开工报告及停复工报告

《监理规范》表A1《 开工申请表》和GD2201002表《单位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6 监理规划及细则、安全监理规划及细则、专项监理实施细则、监理旁站方案

1、封面按省统表(见附表),内容参照公司范本;

2、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垂直运输设备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7 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土建及安全各专项施工方案审查

1、公司三级审核表(见附表);

2、报审表(<监理规范>表A2);

3、组织设计及方案复印件。

8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书、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

1、具备《审查意见书》和图纸会审资料;

2、图纸会审需由总监签名盖注册章及公司公章。

第二部分 监理过程资料

1 投资控制资料

工程款支付证书(监理规范表A5)、工程索赔资料(监理规范表A

8、B6)。

2 进度控制资料

1、总进度计划

2、中间进度计划

3、工程延期及审批(使用《监理规范》表A

7、B

4、B5)

3 会议记录

包括第一次工地会议、工地例会、专题会议(见附表),按时间顺序编号、整理。 4 交底记录

1、监理技术交底书,对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事前进行书面交底。

2、施工技术交底报审表。

5 工程联系单及现场签证记录 (见附表)

6 监理工程师备忘录

见附表

7 公司检查记录

1、总监巡视检查记录;

2、公司“飞行”检查记录;

3、公司季度初检会议纪要;

4、公司季度检查记录。要求按时间顺序编号、整理

8 监理月报

封面按省统表的格式(见附表)填报,每月1份(包括停工阶段),总监签名盖章,建设单位有反馈意见

9 建筑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整改单、回复单、停工令、复工令

主管部门下单后,监理人员要跟着及时下单督促整改落实,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回复。

10 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1、按省统表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2、监理工作总结;

3、要收集盖好章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竣工验收备案表》交公司存档。(封面按省统表,见相关附表)

11 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及回复单

1、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3、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见附表)

12 工程暂停令、复工令

1、工程暂停令;

2、施工单位复工申请。(见附表)

第三部分

质量监理资料

1 质量旁站记录

1、质量旁站记录按省统表的格式填写(见附表),打桩旁站记录按公司表格填写(见附表),以上记录按单位工程、时间顺序或楼层部位收集整理。

2 人力、材料、主要设备检查记录

1、施工单位人力情况月审表;

2、材料检查记录(见工程监理管理手册);

3、主要设备检查记录。(表格见附表)

3 质量监理报告

1、定期质量监理报告和进度报告(监理周报);

2、工程质量监理报告(月报);

3、即时监理报告;

4、送建设单位的质量问题报告书。(相关表格见附表)

4 测量核验资料

坐标定位、工程基线复核、沉降观测、垂直度观测记录复印件,按单位工程、楼层顺序整理。

5

3.14 隐蔽工程验收资料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按单位工程、楼层顺序整理。

3.15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资料

包括桩基子分部、基础分部、主体分部、钢结构子分部、装饰装修分部、建筑屋面分部、 建筑节能分部、等验收表复印件. 3.16

工程变更资料

具备《监理规范》表C2(工程变更单),《设计变更洽商记录》,变更图纸。

3.17

质量缺陷及事故处理资料 包括质量缺陷及事故情况报告、原因分析会议记录、处理方案及跟踪处理情况及验收资料。

3.18

3.20

质量通病防治台账

按公司要求对建筑内外墙、门窗、卫生间和厨房、屋面工程的质量通病进行检查并记录,各方签字。(见附表)

第四部分

质量证明文件(复检及实验) 1 合格证、准用证及原材料检验报告

进场原材料及构配件均需报审(《监理规范》表A9材料/构件报审表),其后附合格证及一检试验报告复印件。 2 见证取样记录

3 复试报告。按时间顺序分门别类整理好;对不合格材料要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不合格材料要有退场证明和不合格材料的检验报告复印件等。

1、砂、石、砖、防水材料、砂浆外加剂等材料报审资料。

2、钢材报审资料。

3、水泥报审资料。

4、节能材料报审资料。

4、门窗及幕墙报审资料。

5、其他材料报审资料。

6、商品砼报审资料。

7、钢筋机械连接报审

4 工序试验资料

1、土方压实度实验

2、土壤氡含量实验

3、物探实验

4、地基承载力实验(静载或触探)

5、植筋拉拔试验

6、回弹或钻芯取样实验

7、保护层厚度实验

8、钢结构检验资料等;

5 砼试块、砂浆试块、钢材焊接试验资料。

第五部分 安全监理资料

1 垂直运输设备审查资料

1、每台垂直运输设备所需资料审查表(见附表)及表中所有资料;

2、要求一机一档案。

2 安全防护用品、材料报审资料

1、报审表;

2、安全网等检验报告复印件。

3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计划审核及实施检查记录

1、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使用计划审查表;

2、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月审表。(见附表)

4 安全检查记录

1、每月不少于1次,按JGJ59-99标准进行定期检查评分;

2、每月对工地进行1至2次专项检查,填写记录表 。

5 安全旁站记录

1、对高大模板、高支模、方案经专家论证审查的脚手架、深基坑(打桩、锚杆、砼、预应力张拉)实施旁站监理,做好旁站记录。(见附表);

2、按单位工程分类放置;

3、垂直运输设备旁站记录不放在此项。

6 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验收表

1、四口临边防护、临时用电、基坑支护、卸料平台、脚手架、模板、活动板房、工地围墙、消防设施等分项工程验收表。

2、垂直运输设备验收表放在垂直运输设备审查资料内。 第十四盒

7 安全整改通知单及回复单 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下达通知单, 监理人员要在回复单上如实签署意见 。(见附表)

8 工程暂停令、复工令

1、工程暂停令;

2、施工单位复工申请。(见附表)

9 安全监理报告

1、安全监理周报;

2、即时监理报告;

3、送建设单位的安全隐患报告书。(见附表)

第六部分水电监理资料

水电监理人员按公司制定的内容进行编制

第七部分

监理日记

第9篇:预算执行审计报告参考格式及编制说明

一、《审计报告》封面规格

根据《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审计报告>文书格式的通知》(审办办发[2004]44号)规定:

(一)《审计报告》封面纸一般采用A4型幅面(长297毫米、宽210毫米),版心尺寸为长225毫米、宽156毫米。

(二)审计机关名称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字体为长城小标宋体1号加粗;“审计报告”的字体为长城小标宋体初号加粗。

书面文件已由局统一印制,无需自行设置;电子版存档请各审计组按照此标准设置字体字号,WORD中无此字体的,可到内网下载区下载安装。

“编号”的字体为楷体3号;“被审计单位”和“审计项目”的字体为宋体3号加粗,其内容为楷体3号。

(三)如需标识秘密等级,用黑体3号字(无需加粗设置),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两字之间空1字。

(四)审计机关名称上边缘至上版心23毫米(至A4上边缘 60毫米)。

审计机关名称上边缘至文书编号下边缘50毫米。

“审计报告”四个字的下一行为编号。不是在页面中央,请注意 审计机关名称、“审计报告”、文书编号水平位置均居中排列。 文书编号下边缘至“被审计单位”上边缘80毫米。 “被审计单位”下空一行为“审计项目”。

(五)“被审计单位”和“审计项目”至左版心17毫米(至 A4左边缘45毫米)。(左边距为2.8厘米时首行缩进1.7厘米)

二、《审计报告》排版与印制规格

(一)《审计报告》排版与印制、用印规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审计机关电子文件格式规范》(审办办发[2002]21号)执行。注意事项:

纸的规格:A4 页边距:上3.7下3.5左2.7右2.7(或左2.8厘米,右2.6厘米)。每行28个汉字,每页22行。

编号:3号仿宋GB2312 签发人:3号宋体,姓名:3号楷体,注意:签发人只有审计机关的上行文有,平行文和下行文没有。

公文大标题使用2号(不是小2号)长城小标宋体或宋体(不要加粗,不要使用黑体、仿宋体),两行以上的行距为2号字高度的八分之七(约为WORD“段落”37磅),标题除引用法规、规章使用书名号外,其他情况一般不应出现标点符号。排版水平位置应当居中(不要有首行缩进,不要手工加空格居中),如果字数一行安排不下时可以折行。折两行时通常为上短下长,折三行时多为中间长、上下短。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排列为正梯形或倒梯形。但折行时要兼顾词语的完整性,不能把一个词拆开分别安排到两行中。

正文:3号仿宋GB2312 正文内小标题为宋体字或黑体字(建议使用黑体字,不要加粗)。二级及其以下小标题,均与正文文字相同,使用3号仿宋_GB2312字。

序号标点运用:第一层次汉字数字小写用顿号,如

一、XXX;第二层次带括号的汉字小写不用标点,如

(一)XXX;第三层次阿拉伯数字用圆实点,如1.XXX(不是顿号

1、XXX);第四层次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不用标点,如(1)XXX。

“成文日期”的水平位置,以“日”字距公文版心右侧4个汉字距离为准。“成文日期”的垂直位置是以印章盖好后,其上弧与正文(或附件说明)最后一行不重叠,且距离不超过一行文字的间隔为准,以防他人添加文字变造公文。据此,用A4纸按照标准的公文排版规格和审计机关印章的印文图案、直径尺寸测算,审计机关公文的“成文日期”位置与正文(或附件说明)之间的垂直距离约为3至4行文字的间隔。

如果最后一页无正文,主题词以下部分压缩到上页;文件有附件的,标识上附件与正文空一行。

“主题词:”三字为3号黑体字;词目为3号小标宋体(或宋体)字,词目之间空一个汉字距离。其余部分均为3号仿宋体字,每行头尾各缩进一字空格。

3.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条黑色反线。(选择“边框和底纹”菜单设置,线宽为1.5磅,线长与版心宽度相同)

4.版记行间距与正文的行间距设置相同。 如:

主题词:审计决定书

抄送:xx市XXXXXX、xx市XXXXXXXXXXXXX、xx市×× 改革委员会。

局内分送:局领导(5),存(4)。

烟台市审计局办公室2011年x月30日印发

页码:文件只有1页,不标页码;2页以上的文件需标页码,页码为4号半角阿拉伯数字,左右各放一条4号全角一字线,如“—2—”。

(二)为了消除变造《审计报告》的隐患,签发日期和审计机关印章移至正文之后。

三、审计报告正文范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我局派出审计组,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对****(被审计单位全称。以下简称***)****(审计通知书列明的审计内容,预算执行审计项目表述为:20xx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本级及****等**个所属单位,对重要事项进行了必要的延伸和追溯。审计工作得到****(被审计单位简称)及有关单位的支持和配合,进展顺利。****(被审计单位简称)的责任是在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中,履行法定职责、遵守法律法规、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按照适用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编报财务会计报告、提高管理和资金使用绩效;我们的责任是依据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被审计单位相关财政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独立实施审计并作出审计结论。

一、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是市政府直属主管***的工作部门,属于市级财政一级预算单位,内设办公室、***等×个职能科室,人员编制××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实有××人。下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个:***,***,编制××人,实有××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个:***,***,编制××人,实有××人,经费自理事业单位××个:***,***,企业×个:***,***。另有×个社团组织。

市财政批复***及所属有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20××预算总额××万元,其中财政拨款××万元,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万元,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及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合计××万元,动用上年结余××万元中的××万元。预算总额中,追加预算××万元,其中12月份追加预算××万元。××决算报表显示20××收到财政拨款××万元、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万元,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合计××万元,支出××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万元、其他××万元,年末累计结余××万元,其中当年结余××万元。

市财政批复××本级20××预算××万元,其中财政拨款××万元,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万元,其他××万元,动用上年结余××万元。预算中,追加预算××万元,其中12月份追加预算××万元。决算报表显示××本级20××收到财政拨款××万元、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万元,其他××万元,动用上年结余××万元;支出××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万元、其他××万元;年末累计结余××万元,其中当年结余××万元。

二、审计评价意见

审计认定,20××年***及所属有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预算收入总额××万元,净调增(减)××万元;实际支出××万元,净调增(减)××万元;上年结余××万元,净调增(减)××万元,本年结余××万元,净调增(减)××万元,年末累计结余××万元,净调增(减)××万元。其中审计认定***本级预算总额××万元,实际支出××万元,累计结余××万元。详见附表。

审计结果表明,*********************************** **************************************************。

(1.本部分应围绕项目审计目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他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评价。

2.本部分既包括正面评价,也包括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的简要概括。 3.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

4.审计评价意见不能与审计发现的问题相矛盾。 5.审计评价用语要准确、适度,以写实为主。)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处罚意见

此次审计了***本级××预算资金××万元,(其他资金××万元,)查出当年违规问题××万元,管理不规范问题××万元,损失浪费问题××万元;查出以前违规问题××万元,管理不规范问题××万元,损失浪费问题××万元。审计了***所属单位××预算资金××万元,(其他资金××万元,)查出当年违规问题××万元,管理不规范问题××万元,损失浪费问题××万元;查出以前违规问题××万元,管理不规范问题××万元,损失浪费问题金额××万元。

(一)××本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处罚意见

1.××××××××××××××××××××。 2.××××××××××××××××××××。 „„

(二)××所属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处罚意见 1.××××××××××××××××××××。 2.××××××××××××××××××××。 „„

四、审计建议

××××××××××××××××××××××××××××××××××××××××××××××××××。

对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我局将作出审计决定。对其他问题,请****(被审计单位)自收到本报告之日起60日内,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告我局。

(本报告及有关整改情况随后将以适当方式公告。) (印章)

二O××年×月×日

四、审计决定正文范本

xx市审计局关于***20××

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决定 xx市***:

自20××年×月×日至×月××日,我局对你单位20××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一条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审计决定:

一、关于****问题的处理(处罚)

********************************************************************************************************************。

二、关于****问题的处理(处罚)

********************************************************************************************************************。

(1.审计决定所列问题应与审计报告反映相关问题的标题及排列顺序一致。 2.每项决定都必须有事实、定性、处理处罚决定以及相应法规依据,且表述应当与审计报告的相关表述一致。)

本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你单位应当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60日内将本决定执行完毕,并将执行结果书面报告我局。

如果对本决定不服,可以在本决定送达之日起60日内,提请烟台市人民政府裁决。裁决期间本决定照常执行。

(印章)

二O××年×月×日

主题词:审计决定书

抄送:xx市XXXXXX、xx市XXXXXXXXXXXXX 局内分送:局领导(5),存(4)。

xx市审计局办公室2011年X月X日印发

五、预算执行审计报告参考格式编制说明

本参考格式是根据预算执行审计项目的一般特点编写的,只适用于预算执行审计项目。除特殊情况外,市级预算执行审计项目审计报告应按照参考格式编写。县市区预算执行审计项目可以结合各地审计实际,按照准则要求完善审计报告格式和内容。 审计报告中单位的名称(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应使用全称或标准简称,没有标准简称的,第一次称呼应使用全称,其后如需使用简称,应在第一次使用全称后标注“(以下简称××)”。

审计报告中的数值(包括百分数)除整数值外,小数点后一律保留两位,数值之间存在勾稽关系的,应保持勾稽关系正确。金额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确定,基本情况中可以使用万元或亿元,审计发现问题中一般以“元”为单位,数字如是万元以上的整数,可以使用万元。

审计报告中应明确交代审计范围,包括审计和延伸审计单位。审计报告应反映审计认定的收支余情况。

审计组审计报告提出的处理处罚建议,应依法提出并为业务会议审定留有余地。审计业务会议审定审计报告决定对审计事项加重或增加处罚的,审计报告应当再次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一)关于引言段

引言段应简要说明审计依据、审计对象名称、审计的会计期间、审计事项概括等。按照国家审计准则规定,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包括审计范围(审计对象范围和时间范围)、计方式和审计实施的起止时间;审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实施的主要审计程序;被审计单位对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承诺情况;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也放在引言段描述。

(二)关于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部分

该部分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职责、内部机构设置、人员及定编情况;预算管理体制;预算批复、执行、调整情况;决算报表反映财政、财务收支结余状况等。如所属单位少、资金量小,可以不再表述机关本级预算和决算的基本情况。另外,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方案要求专项审计和调查的内容可分项简要列示。该部分反映的内容一般应与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密切相关,其他内容尽可能少写或不写。

财政拨款:指当年取得的市级财政拨款,包括单位实际收到的预算内拨款、属于该单位预算指标的财政直接支付款和年底未用完结存在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的资金之和。其中,由财政直接支付养老保险的,由机关事业保险处统一核算收支,不作为部门财政收支。

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指预算外财政专户核拨的资金(单位未缴留用的预算外资金也在此反映,但需单独表述)

上级补助收入: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三)关于审计评价意见部分

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应运用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并考虑重要性水平、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审计发现问题的数额大小、性质和情节等因素。

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预算执行审计报告至少应对如下方面进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预算执行是否遵守了预算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效益性要求,是否存在重大损失浪费;财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法、相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财务会计报告是否按照会计法、相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地执行;是否严格执行了以前的审计决定,落实了以前审计建议;是否重视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整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其他财政收支问题,也应予以评价。若当年的审计工作方案提出了上述以外的审计事项,也应该在该部分对该审计事项作出审计评价。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

审计评价意见不能与审计发现的问题相矛盾。审计评价用语要平实、适度,以写实为主。

(四)关于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处罚意见部分 该部分是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具体表述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处罚意见,并进行适当分类。

1.审计发现的问题中增加引言段,概述审计的预算资金金额,其他资金金额(全年财政批复的综合预算之外的资金,如银行贷款等,不包括预算之外违规形成的资金),发现问题金额(按本级和所属单位划分,区分当年预算执行、以前预算执行,分别按违规问题、管理不规范问题和损失浪费问题进行汇总表述,该三类问题的划分标准按照审计统计报表口径,违规问题金额含未上审计决定的违规问题金额,问题金额的构成需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2.审计发现的问题分为本级和所属单位两大部分。部门本级和所属单位在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分别作为本级和所属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该部门向所属单位批复预算、拨付资金等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应在本级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列示。

3.审计发现的问题按重要性程度排序。每个问题一般应列有标题,标题一般应包含对问题的定性用语和金额。

4.每个违法违规问题包括三部分内容,即:违法违规事实、定性及依据、处理处罚决定或移送处理决定及依据。

5.事实表述一般应包括违法违规主体、时间、主要情节、金额、截止审计时的状况等,文字要简洁,避免过程或细节描述。

定性用语必须规范、准确,不得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定性和处理处罚决定应列出明确的法规依据,引用法规应准确、规范。一般和常见问题可引用法规名称和条款,其他问题和审计人员认为有必要的法规依据可以条款相关具体内容。在引用法律和法规时,一般应列明文件名称、具体条款序号;在引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一般应列明发文单位、文件名称、发文号和具体条款序号。

处理处罚决定应列明金额,特殊情况无法列明的,应作出说明。

6.需要移送处理的事项,一般应写入审计报告,并注明该问题已(将)移送处理。对于一些不宜让被审计单位知悉的内容(主要是指涉嫌犯罪的事项),可不写入审计报告。

7.该部分只反映违法违规问题、管理不规范问题和损失浪费问题。如果审计中发现不属于上述三类问题的其他需要研究、关注的问题,且确有必要在审计报告中反映,则应单独设立一部分反映。

(五)关于审计建议部分

该部分不是审计报告的必备内容,只在必要时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管理、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所提意见和建议应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或者需要研究、关注的问题,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整改。建议的对象一般为被审计单位,如果涉及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其他有关单位,应建议被审计单位商有关单位处理。原则上该部分直接提出建议,不再描述具体问题。

六、预算执行审计审计事项及常见违规违纪问题表述方法 如:对“虚列支出”问题的表述

【审计小组的审计报告】包含定性和处理处罚的具体条款: 虚列支出××元。××局2010年12月将未实现支出的××资金××元列支转“暂存款”挂账。违反了《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终了时,应当清理核实全年预算收入、支出数字和往来款项,做好决算数字的对账工作。„„不得把下的收入和支出列为本的收入和支出。„„决算各项数字应当以经核实的数字为准,不得以估计数替代,不得弄虚作假”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四十一条“行政单位的各项支出按实际支出数记账”的规定。依据《审计法》第四十五条“审计机关区别情况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四)责令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的规定,责令调整有关账目。

【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包含定性和处理处罚的具体条目,不引用具体条款: 虚列支出××元。××局2010年12月将未实现支出的××资金××元列支转“暂存款”挂账。违反了《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依据《审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责令调整有关账目。

附:重要审计事项及常见查出问题归类

上一篇:党风廉政建设督查记录下一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