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短

2022-1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短

平凡世界的爱情

5. 早晨从中午开始。

我们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要干什么?所经历的一切到底有意义还是没有意义?什么是平凡?什么是不平凡?这些问题,孙少安都没有时间思考,他一直承受着生活的磨难,从13岁起,为了弟弟妹妹能够有学上,为了帮父亲勉强支撑着面临崩溃的家庭,他放弃上学,下地干农活。

改革开放之后,他从拉砖的运输工,干成了开砖窑的砖厂“厂长”。成功后他不忘本,为村民翻新学校,带领村民致富。

孙少安的弟弟孙少平在高中毕业后,历经曲折成为一名煤矿工人。虽说孙少平挣上了令农村人羡慕的工资,可是他在煤矿上,白天下井干活不偷懒,晚上回宿舍后还坚持看书、读报、写作。

无论是孙少安、孙少平兄弟,还是田润叶、李向前夫妇,甚至金波、郝红梅,都是个顶个的拼搏者。

孙少安与田润叶青梅竹马,却只能娶不要彩禮的山西媳妇贺秀莲;孙少平追求同学郝红梅不得,倒遇上了率真果敢的姑娘田晓霞;一心琢磨“嫁得好”却辛酸过活的寡妇郝红梅,意外收获了田润生的相持相守;一场车祸,让润叶猛然觉醒,感受到了李向前深沉的爱,两人携手前行……

贫瘠的黄土之上,磨盘旋转推进,斗转星移、生生不息,人物的命运也被历史的滚滚车轮碾过,它磨砺着一个人所有的梦想,考量着一个人的良心和坚忍。可即便沉重如斯,日子也得过啊。成年人早把情绪调成了“静音模式”。人的一生有三道坎:接受自己父母不行,自己精神上就独立了;接受自己不行,精神上就成熟了;接受自家娃不行,人生烦恼就去了一大半。想起蒋捷的词《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又想起《白轮船》中吉尔吉斯人的那首古歌:“有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爱耐塞/有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爱耐塞/有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爱耐塞/有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爱耐塞……”

在《平凡的世界》中,劳动是一个关键词,不管是孙少安还是孙少平,劳动都是他们存在的唯一确证。但对兄弟二人来说,这种存在却有不同。在孙少安那里,劳动的主要价值是吃饱饭,过上好日子;而在孙少平那里,劳动不仅仅是活着的主要形式,还成了灵魂自我磨炼、净化和成长的途径。孙少平读的书不少,可他永远怀疑自己,因为出身卑微而自我贬低。在他看来,身世和背景就是人生的意义。

孙少安、孙少平所遭受的苦难,路遥都经历过。对路遥来说,在文学编辑部上班的日子,晚上熬夜看书或写作几乎是他的家常便饭。有时半夜一两点,有时熬个通宵。熟悉路遥的人,都知道他嗜烟如命,除了吃饭和睡觉,一般烟不离手。他还有一个爱好是喝咖啡。只要睁开眼睛从床上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赶紧点一支烟,再冲一杯咖啡。这两样东西,一样也不能少,坚持了几十年。路遥曾说:“像我们这样出身的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看不起自己,需要一种格外的张扬来抵消格外的自卑。”

航宇曾用疼痛的文字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路遥:“这是路遥最后的时光——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光芒背后,是一个雄心万丈的作家的沉重与无奈:经济拮据、婚姻破裂、身患重病、兄弟失和……”

路遥在煤矿体验生活,外界对此不认可,质疑声就像一盆凉水,兜头泼到了路遥的头上。他愤怒,他无奈,他怒吼:“难道托尔斯泰、曹雪芹、柳青等等一夜之间就变成这些小子的学生了吗?”贾平凹回忆,那个时间段的路遥,曾向他发泄说:“狗日的,一满(陕西话:“全都”的意思)都不懂文学!”但路遥似乎仍不改初心,对自己的书是自信的。路遥后来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当别人用西式的餐具吃中国这道菜的时候,我并不为自己仍然拿着筷子吃饭而害臊。”但这仍旧影响了他的心绪。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研讨会上,大多数的专家对这部小说都持否定态度。

开始创作《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之前,他再次来到了柳青的墓前。路遥在墓前转了好久,猛地跪在墓前,放声大哭。在外界都持否定态度的状况下,路遥仍需要把这部书完成,这需要过人的定力。这次痛哭,似乎是释放委屈、寻找力量。

他的信条是:只要没有倒下,就该继续出发。之后,随着《平凡的世界》广播和电视剧的开播,路遥的声名也飞遍了全国。作家王安忆去陕北,路遥给她写了一个“路条”,就被路遥的朋友们用小车一站送一站,接力赛似的,“他们说,我们不管你是谁,只知道是路遥的朋友。”似乎,幸福都会赶在一起来。两年多后,《平凡的世界》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以下简称《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提到他看中医的经历,很有意思。让我们从一个作家的眼中和就医经历中,来看看老一代的中医看病的方式和功力。

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写道:身体软弱得像一摊泥。最痛苦的是每吸进一口气都特别艰难,要动员身体全部残存的力量。在任何地方,只要坐一下,就睡着了。有时去门房取报或在院子里晒太阳就鼾声如雷地睡了过去。坐在沙发上一边喝水一边打盹,脸被水杯碰开一道血口子。

我不知自己患了什么病。其实,后来我才知道,如果一个人三天不吃饭一直在火车站扛麻袋,谁都可能得这种病。这是无节制的拼命工作所导致的自然结果。

开始求医看病。中医认为是“虚”,听起来很有道理。虚症要补。于是,人参、蛤蚧、黄芪等等名贵补药都用上了。

三伏天的西安,气温常常在摄氏三十五度以上,天热得像火炉一般,但我还要在工作间插起电炉子熬中药。身上的汗水像流水一样。

几十副药吃下去,非但不顶事,结果喉咙肿得连水也咽不下去。胸腔里憋了无数的痰却连一丝也吐不出来。一天二十四小时痛苦得无法入睡,既吸不进去气,又吐不出来痰,有时折磨得在地上滚来滚去而无一点办法。

内心产生了某种惊慌。根据过去的经验,我对极度身体疲劳总是掉以轻心。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情况,每写完一部较长的作品,就像害了一场大病;不过,彻底休息一段时间也就恢复了。原想这次也一样,一两个月以后,我就可以投入第三部的工作。

现在看来,情况相当不妙。

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医生的身上。过去很少去医院看病,即使重感冒也不常吃药,主要靠自身的力量抵抗。现在不敢再耍二杆子,全神贯注地熬药、吃药,就像全神贯注地写作一样。

过去重视医药,现在却对医药产生了一种迷信,不管顶事不顶事,喝下去一碗汤药,心里就得到一种安慰;然后闭目想象吃进去的药在体内怎样开始和疾病搏斗。

但是,药越吃病越重。

一个更大的疑惑占据了心间:是否得了不治之症?

我第一次严肃地想到了死亡。我看见,死亡的阴影正从天边铺过。我怀着无限惊讶凝视着这一片阴云。我从未意识到生命在这种时候就可能结束。

迄今为止,我已经有过几次死亡的体验,但那却是在十分早远的年间,基本像一个恍恍的梦境一般被蓬勃成长的生命抹去了,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

……死亡!当它真正君临人头顶的时候,人才会非常逼近地思考这个问题。这时候,所有的人都可能變成哲学家和诗人——诗人在伤感地吟唱生命的恋歌,哲学家却理智地说,这是自然法则的胜利。

但是,我对命运的无情只有悲伤和感叹。是的,这是命运。在那些苟延残喘的日子里,我坐在门房老头的那把破椅子里,为吸进去每一口气而拼命挣扎,动不动就睡得不省人事,嘴角上像老年人一样吊着肮脏的涎水。有的熟人用好笑的目光打量着我,并且正确地指出,写作是绝不能拼命的。而生人听说这就是路遥,不免为这副不雅相大惑不解:作家就是这个样子?

作家往往就是这个样子。这是一种并不潇洒的职业。它熬费人的心血,使人累得东倒西歪,甚至像个白痴。

痛苦。不仅是肉体上的,主要是精神上的。

我曾悲哀地想过,在中国,企图完成长卷作品的作家,往往都死不瞑目。伟大的曹雪芹不用说,我的前辈和导师柳青也是如此。记得临终之前,这位坚强的人曾央求医生延缓他的生命,让他完成《创业史》。

……本来,我对自己的身体一直是很自信的,好像身体并不存在。现在,它却像大山一样压得我抬不起头来。

心越急,病越重。心想这的确是命运。人是强大的,也是脆弱的。说行,什么都行;说不行,立刻就不行了。人是无法抗拒命运裁决的——也可以解释为无法抗拒自然规律的制约。

但是,多么不甘心!我甚至已经望见了我要到达的那个目的地。

出于使命感,也出于本能,在内心升腾起一种与之抗争的渴望。一年中,我曾有过多次健康危机,从未想到要束手就擒,为什么现在坐在这把破椅子里毫无反抗就准备缴械投降?

不能迷信大城市的医院。据说故乡榆林地区的中医有名,为什么不去那里?这里三伏天热就能把人热死,到陕北最起码要凉爽一些。到那里病治好了,万幸;治不好,也可就地埋在故乡的黄土里——这是最好的归宿。

带着绝望的心情离开西安,向故乡沙漠里的榆林城走去。

几年来,第一次赤手空拳旅行。那些材料、资料、稿件、书籍和各种写作用具都从身上卸掉了。

但是,心理上的负担却无比沉重。

故乡,又回到了你的怀抱!每次走近你,就是走近母亲。

……黄沙包围的榆林城令人温暖地接纳了奄奄一息的我。无数关怀的乡音围拢过来,无数热心肠的人在为我的病而四处奔跑。当时的地委书记和行署专员亲自出面为我作了周到安排。

我立刻被带到著名老中医张鹏举先生面前。

张老当时已七十高龄,是省政协委员,在本省中医界很有名气。

老人开始细心地询问我的感觉和先前的治疗情况,然后号脉,观舌。

他笑了笑,指着对面的镜子说:“你去看看你的舌头。”

我面对镜子张开嘴巴,不由大惊失色,我看见自己的舌头像焦炭一般成了黑的。

“这是恶热所致。”张老说,“先解决这问题,然后再调理整个身体。你身体体质很好,不宜大补,再说,天又这么热,不能迷信补药。俗话说,人参吃死人无罪,黄连治好病无功。”

学问精深,佩服至极。

我从张老的神态上判断他有能力诊治我的病。于是,希望大增。张老很自信地开了药方子。我拿过来一看,又是一惊。药方上只有两味药:生地五十克,硼砂零点五克,总共才两毛几分钱药费。但是,光这个不同凡响的药方就使我相信终于找到了高手。

果然,第一副药下肚,带绿的黑痰就一堆又一堆吐出来了。我兴奋得不知如何是好,甚至非常粗俗不堪地将一口痰吐在马路边一根水泥电杆上,三天以后还专门去视察了那堆脏物。

第一个痰的问题解决后,张老开始调理我的整个身体,我像牲口吃草料一般吞咽了他的一百多副汤药和一百多副丸药,身体开始渐渐有所复元。

《平凡的世界》完稿前后,我突然听说张鹏举先生去世了。

英雄未必常佩剑,济世不凭武功高。名中医张鹏举在治疗作家路遥疑难杂症时,确实技高一筹,内功深厚。张鹏举(1916—1988),榆林县城人。1936年考入榆林职业中学,后因病辍学,遂萌学医之念。早年投师于塞北名医张鸿儒,熟读岐黄,临证详诊细察,辨证精当。凡病主张辨证论治,溯本求源,故疗效卓著。20世纪50年代初参加工作。后到陕西省中医师资班深造,随山东中医学院院长、全国著名中医刘惠明临症学习,得其真传。他潜心钻研中医理论,处方谨严,唯患者至上,投药注重实效,不用贵品,对患者精神上宽慰而不危言。50年代县政协为了普及中医知识,举办中医学习班。他欣然应聘,义务施教。他还多次为各县中医、中药学习班讲学,为培养中医人才不遗余力。他曾在国内各种医学杂志上发表医学论文20多篇。其名载入《当代中国中医名志》中。

根据路遥的原文描写,他自述症状是:体力在迅速下降,身体极度疲劳,眼睛发炎,抽烟太多,胸脯隐隐作痛。身体的变化是十分明显的。不用照镜子也知道苍老了许多。走路的速度力不从心,饭量也减少了不少。右边的眼睛仍然在发炎,难受得令人发狂。

先前看过的医生(大城市大医院里面的中医)认为是“虚”,听起来很有道理。虚症要补。于是,人参、蛤蚧、黄芪等等。

时间:三伏天。

效果:几十副药吃下去,非但不顶事,喉咙也肿得连水也咽不下去。胸腔里憋了无数的痰,却连一丝也吐不出来。一天二十四小时痛苦得无法入睡,既吸不进去气,又吐不出来痰,有时折磨得在地上滚来滚去而无一点办法。

后来他认为不能迷信大城市的医院,听说故乡榆林地区的中医有名,遂找到著名老中医张鹏举先生。

路遥印象:张鹏举先生开始细心地询问我的感觉和先前的治疗情况,然后号脉,观舌。他笑了笑,指着对面的镜子说:“你去看看你的舌头。”学问精深,佩服至极。又一次体会,任何行业都有水平线以上的大师。眼前这位老人历经一生磨炼,他的行道无疑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我从张老的神态上判断他有能力诊治我的病。于是,希望大增。

中医分析:“这是恶热所致。”“先解决这问题,然后再调理整个身体。你身体体质很好,不宜大补,再说,天又这么热,不能迷信补药。俗话说,人参吃死人无罪,黄连治好病无功。”

处方:生地50克,硼砂0.5克。

费用:总共才两毛几分钱。

效果:第一副药下肚,带绿的黑痰就一堆又一堆吐出来了。

善后:第一个病解决后,张老开始调理路遥的整个身体。路遥像牲口吃草料一般吞咽了他的一百多副汤药和一百多副丸药,身体开始渐渐复元。

百病皆由痰作祟。很多慢性的呼吸道疾病,患者不知道排痰的重要性,也不知道积累在呼吸道内的粘痰如果不排出到底对身体有多大的危害。殊不知,呼吸道感染大多数由于气道慢性炎症所引发。呼吸道一旦感染,会使支气管发生炎性水肿,致使管壁变厚、管腔变细,同时会大量分泌痰液,而痰液聚集造成炎症持续发展,最终导致气道狭窄、阻塞,使得呼吸阻力加大,形成喘憋。吸氧量不足,二氧化碳排不出去,后期容易形成肺气肿、肺大泡等肺部疾病。长期炎症会使气道严重阻塞,导致气管壁负责排痰的纤毛倒伏、脱落,痰液排出非常困难,使肺功能不断下降,久治不愈,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其实,这跟垃圾道的清理是一样的道理。垃圾道又脏又堵,要想彻底清理,必须把垃圾先都清走,再撒清洁剂或消毒液才可以。慢性呼吸道疾病(气管炎、哮喘、支扩、肺气肿、肺大泡、纤维化、尘肺、肺炎)等患者痰液阻塞气道,也必须先排除痰液尤其是深部小气道的痰液,气道才能逐渐恢复正常。一句话,气道通了,就不再咳、喘、憋了。人体是站立的,如果有痰,应该是先会堵塞在下呼吸道呢,还是上呼吸道?答案肯定是下呼吸道。所以很多呼吸道疾病患者说他没有痰,甚至干咳,其实是下呼吸道有痰难以咯出来。

小时候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随地吐痰”,但有的小孩子却理解成“不要吐痰”。“痰”是因为人吸入空气中异物,诱发呼吸道炎性反应,产生黏液。黏液被纤毛从支气管拨动到咽喉时,刺激机体产生咳嗽动作而吐出来的脏东西。而“鼻涕”由鼻粘膜的杯状细胞分泌,功能在于保护呼吸道。它们大部分用来湿润鼻腔,还有一部分附在鼻腔黏膜上保护黏膜。虽然“鼻涕”和“痰”都是由我们的呼吸道不同位置的黏膜杯状细胞产生的一种黏性液体,但是产生的位置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说,痰是从内往外出的,而大部分健康清洁的鼻涕是从外往里入的(注意是清洁的鼻涕,生病时的浓鼻涕还是往外出的)。所以,不能把二者混淆。虽然很多人有吐痰的习惯,但是其实痰也不一定都要吐。多数情况下,把痰咽下去也无妨。痰最主要的成分是脓性分泌物,也就是白细胞的“尸体”,虽然痰里细菌或病毒的含量也不少,但并非主要成分。而且痰液中的细菌到了胃肠道,绝大多数也会被胃酸干掉。因此对于健康人来说,吞痰也没啥。

但路遥当时的问题是:“痰”黏稠,一直粘在喉咙深处,咳嗽的时候怎么都咯不出来。医学上有个名词,叫有效咯痰。说的是,感觉有痰却又咯不出。痰液咯不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什么呢?一是因为长时间不能有效排痰会导致痰液淤积,而痰液中含有病菌,一旦爆发,病菌可能会借此机会大肆繁殖,引起肺部感染;另一方面,痰液堵塞了气道,若抢救不及时,患者可能会窒息。

在中医里,有一句俗语,叫“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非常娇气,过凉了不行,过热了不行,我们怎么来保护它呢?首先不要吃太热的东西、太辣的东西、易上火的东西,也不要吃太凉的东西、太寒的东西,“形寒饮冷则伤肺”。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环境的问题,生活方式的问题。

排痰是门技术活儿。一些浓痰,咯出来一坨,又生出来一坨,关键问题:不是如何咯出来,是怎么让它不生。既有痰,必要灭其根源方能完好。如果病人体力不足、中气不够,身体又有痰浊、积热,这时单纯地攻,他气不够,不足以运药;单纯地补,他身体痰实得厉害,也很难补得进去。这就是涉及到虚实夹杂的用药思路,既要补又要消。这种情况下,医生常用补气消积法,这个思路取法于张锡纯的“十全育真汤”,你看张锡纯用这个汤方,用到了黄芪、人参,大补体虚,同时配合三棱、莪术攻积消瘀。张锡纯说,无论何病,凡服药后饮食渐增者容易治,饮食渐减者难治。三棱、莪术,以人参、黄芪、白术,诸药并用,大能开胃进食、补虚消积,有经验的医生屡用屡效。原来,张锡纯用补药配合消瘀药,这样有瘀滞可以慢慢消,通道可以慢慢打开;而没有瘀滞的,也可以借助这流通之药来行补药之滞,从而使补药的功力更大。所以病人如果有痰积瘀热,又有气虚不足的一面,就可以一边补气升阳,一边除湿降浊。究竟是三补七消,还是五补五消,这就要看你的辨证,跟病人实际情况的需要。这是张仲景行之有效的理法。

张仲景治疗虚人腹胀,用朴姜半草人参汤,三补七消。大家看,在朴姜半草人参汤中,有人参、甘草补其虚,有半夏、生姜、厚朴降其浊,除其胀。当病人中土亏虚得补、腹中胀满得消,那么病症自除,不然你單去补它,它胀得更厉害;单去消它,它体虚不运药,消受不了。中医量体裁衣、辨证论治,才能开出最适合病人当下的方子来。

这正是张鹏举先生的高明之处。

一个人的舌头,如果有齿痕,这反映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脾虚,一个是肝郁。脾虚要多运动,肝郁要少郁在狭小的居室,应当多到大自然中运动四肢、仰天长啸,疏肝解郁。气机畅达,就能够把局部的湿“搬运”走,局部的湿一旦“流通”,这个人舌头上的齿痕就会慢慢退掉。人挪活,树挪死,要多运动。有医生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病人舌头有齿痕,这是从脾虚的角度来论治;也有医生用逍遥散治疗舌头有齿痕,这是从肝郁的角度来论治。

我们通过农人“刮锅底垢,可以减少柴火浪费”这个现象,可以领悟到把肠道壁上的积垢,通过消食化积药引导下来,那你五脏六腑就更能够快速地吸取到水谷精微。

所以欲补先消。消的是什么?消的是你六腑的积垢。

还有,在烧柴过程中,我们发现湿柴不容易烧出火来,故有“湿柴不火论”。病人肠道有湿,人身体就没有火力,没有阳刚之气。这时你就用桂附地黄丸,加上些风药,把他肠道中的寒湿一风干,一温化,就像柴干了,火自然大。你看,在烧火的过程中,想要烧得快反而慢。你把灶下的炉子塞满柴,火反而灭了;你塞到半满,火力是最大的。同样道理,人吃饭吃到满满的,反而疲倦没力、脑中缺氧、腿脚沉重、口中喘气、老是容易犯困;相反你吃到半饱、六成饱,肚子里头有足够的空间,就像柴灶里头有足够的空间给空气对流一样,那火势会越来越旺,身体精力也越来越足。养生就是这样,懂得养生之道的,他往往只吃到六七成饱;胡吃海塞,不是往身体塞营养,而是塞病。

治疗中医内证方面的疾病,因人而异,每个人领悟不同,所用中医的思路也不同。就像一般人只懂得用汗法来治疗外感表证,如果体悟深的中医,他可以用汗法来治疗皮肤病,用汗法来治疗抑郁症,以及各类疑难杂症。这里面你如果有修炼体证的话,你从一个“汗”字入手,就可以体证出许多养生大道。每天保持“微汗、小汗”就容易身心轻安、腿脚不沉、思维灵活。从中可以看出古人说的“诸症当先解表”的道理。解表,不单是在治疗表证,同时把里证也治了,因为人是一个整体嘛。这里头的奥妙,只有你经常打坐跑步,或者耕田种地,才能体会得出来。所以学中医你不练练武,不参参禅,不学学书法,不种种地,有很多医理大道,你都很难体证到根结上。

相互谦让,知足常乐,不仅仅让出美德,还让出健康。通过观察生活,我们体证到七分饱胜调脾剂的道理,故而很多小孩子找医生看病,他们表面上看是体弱乏力。医生反而教他们少吃。刚开始他们父母不理解,说怎么吃都吃不胖,你还让娃子少吃,那不更瘦?殊不知,饭吃七分饱,孩子更健康、更少病。适当的肥料对农作物来说是补益,过量的肥料就是毒药,会烧根。很多孩子上课打哈欠、脑子不灵光,原来上面的气血都被“踹”到肠子里来消化食物了。你说孩子能聪明吗?并不是先天不聪明,而是你后天喂养过度,把他撑坏了。医生就给他开几剂保和丸,帮他把肠道中的积滞消一消,随后他精神就起来了,上课就不犯困了。

其实,说白了就是把塞满灶炉中的柴草,挪出一部分来,让灶炉的火有个燃烧空间,它就越烧越旺。人在六七分饱的状态下讲课、写文章,脑子是最灵光的。说饿它又不饿,说饱它又不饱,轻轻松松,最有耐力。老百姓说“清茶淡饭”养人。什么叫“清茶淡饭”?“清茶淡饭”就是用良好的饮食习惯来养生的典范,“大味为淡,最美味的、最营养的,正是清淡的茶水与饭菜。”清茶淡饭,也正代表了生命的底色。

所以,要多到生活中去悟,你领悟出一个道理,那么很多病都会治了。有个儿科老中医,他就用一首保和丸,治疗二十八种平常病或疑难病。为什么呢?因为他领悟到:不饱,为“却病方”的道理。而保和丸就是让你肠道不要处于飽和状态,这才能够保证身体五脏安和。通过调理肠道积滞,从而让周身能够禀胃肠水谷之气,而生生不息。

你如果能够顿顿吃七分饱,一顿也不吃胀、不吃满,不出十天半个月,你身体整个气质都会为之一变。

《伤寒论》上说:“各随其所欲而治之。”当身体有自救反应时,自己都很想吃一种东西,或者做一种举动来平衡身心,比如生病时想喝稀粥;郁闷时想到外面走走;上火时想吃些苦的下火凉茶;疼痛时想用些药酒去疏通经络;热势亢盛时,想睡在地板上退退热等,这些举动都是人体本能的反应。你可千万别小看身体,身体的很多反应比你用思维去想还更智慧。

中医治病,不是用药物去治,不是去提纯药物,而是用阴阳之理去治病。明白这点,那么你就可以用药而不拘泥于药。就像阳亢的咽痛,用阴寒的“地板”把热退了。这刚好达到阴阳调和折中的效果。一个人热火咽痛,你可以选山豆根,也可以用射干、马勃,更可以用锦灯笼、板蓝根、银花或连翘,关键是你要辨出热毒来,然后要用凉降之药,药证相符,如同拔刺雪污,效如桴鼓。有时病人不方便煎药,只要是热毒性咽炎,你叫他去买黄连上清片或三黄片、黄连解毒片,里面虽然没有用山豆根,但他们用药都是向下苦寒降浊火,照样有效。有病则病受嘛。

为什么刘邦跟项羽争天下,最后胜出的是刘邦?项羽不能用好谋士范增,没有重用武将韩信,而让韩信去守门,最后这两个人他都留不住。而刘邦将各路人才都囊括,攻必克,战必胜,有韩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张良;计谋多端,有陈平;供应粮草,源源不断,且安抚百姓,有萧何。

用好了这四员有能耐的大将,就把天下撑了起来。这四员有能耐的大将,就相当于药中四维:大黄、石膏、附子和人参。大黄通肠,石膏清热,附子补阳,人参补气。

身体升降的四个大关,都把握住了,其他的药物不过就在这四味药里头变化,只是药效的程度各有差别而已。所以古人说,用不好这四味药,很难起沉疴、疗顽疾。这四味药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的可是四种理法,代表的是四个药象。石膏降肺金,主大热在胸膈;大黄通肠腑,主积热在六腑,这两味药是降浊的;人参补五脏之气;附子补五脏之阳。阳气能往上走,这两味药是给五脏加把劲的。所以六腑积滞实证,用大黄、石膏;五脏不足、虚证,用人参、附子。

中医认为,五畜归五脏:猪肉入肾,羊肉入心,牛肉入脾,鸡肉入肝,马肉入肺。羊肉有膻味,在五行里对应的是心。心脏乃人身之太阳也,心脏源源不断地鼓动气血,带动气血流转。所以强大心脏的药物,大都可以袪除风邪、通畅气血、打开痹阻。白鲜皮就可以治疗风湿痹症。

再好的方子都要看是不是适合自己,就像买鞋买衣服一样,不是说鞋好、衣服好就去买,只有合脚合身,才是好鞋子、好衣服。所以裁缝要量体裁衣,医生要辨证论治。就连一个小小的胸闷都是这样。胸闷你要看是什么堵在胸中,常见的莫过于气、血、水三大原因。

有个妇人一生气就胸闷,一开心胸就不闷了,几年都是这样,她问医生该怎么办。医生跟她说:不生气就是了。生气就是把病往自己身上搬,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医生叫她买几瓶逍遥丸放在家里,平时吃吃,胸中之气一顺开就好了。人生本逍遥,不为病烦恼。有什么事情能大过身体的呢?想到这里真的没啥好气的。

还有一个妇人,两眉之间有很深的悬针纹,经常眉头紧蹙,呈皱眉状态,一看就知道心胸因堵塞而狭窄,不能开展,碰到事情容易纠结。医生便问她,你是不是特容易生气呢?她点头说,是的,大大小小的事看了都烦,晚上也睡不好。她也吃过逍遥散,效果不理想。医生跟她说,你嘴唇乌暗,病已经不在气的层面上,而是在血的层面上。你身体有瘀血,血脉涩滞不通。你的脉管狭窄,会引起你心胸不开。

物质决定精神,精神会反过来影响物质。所以血管狭窄的病人,心胸中比较容易纠结,而那些爱计较蝇头小利的病人,计较久了,操心久了,血管也会变得狭窄,打吊瓶都很难找到血管,摸脉的话也很沉很细。如此,身体的疾病就会接二连三。所以说,心态非常重要,心胸一不开,百病自然来。然后医生给她开了血府逐瘀汤,为什么呢?因为王清任《医林改错》上说“心中有小事不能开展,血府逐瘀汤主之”。那些严重的人,到后来心脏还要搭桥,因为梗塞、堵塞严重。你如果早期知道这个道理,就要敞开胸怀,面对是非得失。你开心了,你周围的事情也就顺了。如果不开心,脉管都狭窄,即使好事你也会担忧烦恼,坏事就更加两眉不能展,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结果,她吃了五付血府逐瘀汤,最大的反应就是以前老容易头痛,现在不痛了;心胸中在晚上容易憋闷,现在也不憋闷了。王清任说得好,“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留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

胸闷,有气跟血瘀滞引起的胸闷,还有痰水堵塞、津液不流通引起的胸闷。这种病人每逢到天气变化,心胸就随着闷胀。为什么?从“取类比象”的角度来看,心胸法象天空,当天空乌云密布,心胸津液运行就会阻塞。很多中老年人天气一阴沉,心绞痛就发作,晚上阳气不够,胸闷就厉害,喘不过气来。在治疗上,医生就要用“制阳光消阴翳”、扶正气去痰水的大思路。凡身体阳气所到之处,断无生病之理;凡胸中浊阴痰阻能肃降,断无闷胀之病。

所以这类病人,医生常用“瓜蒌薤白”洗涤胸膈中痰垢,用“半夏生姜”打开胃中痰浊下行的通道,用“枳壳厚朴”通降整条胸腹气机。这六味药就像给胸中的乌云(这天空)下一场大雨,雨过自然天晴。古人说,譬如阴晦,非雨不晴。你不把胸中浊阴降下来,你心胸就没有开朗的晴天。天如果不出太阳,很多中老年人的脸色就阴沉得像乌云,所以趁天气好的时候,一定要多晒太阳、多锻炼,储备阳气资本,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作为医生,你只是给病人“降雨”还不够,还要“出太阳”,所以在上述六味药(瓜蒌、薤白、半夏、生姜、枳壳、厚朴)基础上,医生通常还加进桂枝汤来“制造”阳光。这样以来,可以强大心脏,使心脉畅通无阻,阳光热量从心脏源源不断播散到四肢百骸。那么闷阻之感,就像千年暗室,得获一灯烛照一样,阴暗自消。桂枝汤,就是点心灯的一张良方。

当然,還有其他原因会引起胸闷。大家不要被胸闷的表象给迷惑了。就像电灯泡不亮了,你要去想:是电灯出问题,还是灯座坏了?还是电线被老鼠咬了?还是开关失灵了?如果都不是,那会不会是停电了呢?

治病到不到位,凭的是你分析认证的功夫。比方说,白血病,这是一个世界难题,碰到这样的问题,人生真的很无奈。但既来之则安之,首先要有一颗随遇而安的心,不焦急不抱怨。广州有个白血病病人,他是在五十多岁时得的,他已经有很高的身家,能够享受到最好的医疗。当他得知这个消息时,愤愤不平地说: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偏偏是我呢?他接受不了,事业做到顶峰,却飞来横病,他觉得老天对他不公。在半年的抱怨愤怒、抑郁之中,离世。一方面是因为这病确实可怕,另一方面却是他对病情的恐惧、抱怨、愤怒,无形中加快了它的发展。在中医看来,白血病,还有一些其他的疑难病,都属于虚劳范畴。虚劳就像国库空虚,这时一旦遭遇外敌入侵,你也不能倾巢而出跟它打斗。打不赢时就要守,保存有生力量,带病延年,这也是治疗很多晚期重症的最好出路。如同你的城中尽是老弱残兵,粮草又不足,外面又大敌压境,这时剑拔弩张,视死如归非为上策。如果懂得“守”的话,用一分的兵力,可以守住对方十分的攻势。在饥荒年代,你想想那些能够存活过来的人们,靠什么?一靠意志力,就一股念头:我要活下去!没有抱怨,没有是非,没有恐惧,因为任何不良的起心动念,都会加大你身体精血的暗耗,让你更加饥荒难耐。故俗话说,饥莫走,寒莫动,饥寒不妄动。不仅不要妄动身体,更不要妄动心念。

不妨考虑把中医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用药来治病,第二个层次是用修炼来圆满自己精气神。第一个层次的巅峰代表作是《伤寒论》。第二个层次的巅峰代表作是《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不单教你治病,更教你修炼,“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当一个人不幸遭遇大病、重病时,你就算“起一个妄念”都会加重病痛,所以最好以病为药、熄灭心中的任何不良念头,进入一种淡泊无为、忘我清静的状态,这样有助于身心往好的方面发展。所以古代有位高人说过,“凡沉疴在身,而人力能自为支持者,一曰以静制动,一曰以志帅气”。这是说凡是重大疾病来临时,你不用怨天尤人,也不要完全把身体交给医生,更不要把希望全都寄托给灵丹妙药,要想想你自己能够尽点什么力。

“以静制动”,其实也是尽人事,这对疾病恢复有帮助。很多癌症为什么扩散那么快?因为病人很难“以静制动”。越得病,身体越烦越躁,气血越妄动不安,家人也越焦虑,这样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相反,另外有一种人,他将自己的身心彻底放开,不怨天不尤人,接受它,然后该干啥继续干啥,在思想上没有负担,心是平静的,反而能够带病延年。所以,农村有个很奇怪的说法,说,不想死的死了,想死的死不了。看破生死的,心无挂碍,反而多活了很多年。越是重大的疾病,越考验个人的心性,普通的小病你可以凭借药物迅速地把它拿下。如果是疑难重症,比如癌瘤(癌瘤老谋深算、诡计多端),都是将帅级的人物在较量。高手过招,成败就在心念上。心性有一分跟不上,就有一分被动。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泰山崩于前而不乱,麋鹿跑于侧而不慌,这是高手的心理素质。这种心理素质,要常人做到真的很难,要一个病人做到更难。很多疑难重病折煞了不少人,他们不是输在医药上,而是输在心理上。有多少人能够像《黄帝内经》那样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呢?他们一有病都巴不得外求,不单他自己,整个家族都惊慌失措,惶惶不可终日。苏东坡说,对于最难治的病,“安心之外无妙方”。所以,我们从小就要训练应敌应病的心理素质,而不是等到大病现时才心慌、腿软。现在绝大部分人,不是被病给压垮,而是被检查报告单吓倒。

不能因为一有病就惊慌失措,要努力地接受它、改变它。这就是以静制动,用平静的心去坦然接受动荡不安的疾病。

心无杂念,力往一处使,这叫用志不分、乃宁于神。

人分心了,连吃饭都吃不好,喝水都会呛到。一个人心不静,不要说是白血病这样的疑难重症,就算是小小的感冒,也缠绵难愈。所以大家要懂得:如何以静制动,如何以志帅气,如何去接受疾病、带病延年。小到感冒发烧,大到白血病骨癌、心肌梗塞,这些疾病不是在要你的命,而是要你及时去反省,去过一种平静专一的生活,过一种简单不乱的人生。

疾病是要你去换一种心性,换一种正能量过活。物质身体可以影响精神心理,精神心理也完全可以反过来影响物质(身体)。很多疾病之象,就是你心理问题的一种反应,精神上的阴影,是心理精神折射在身体的表象。所以说“心安神定”的人,总是少病。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上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神不安志不定,你怎么去治病呢?一个统帅意志不坚,行为不果断,怎么打赢一场仗?大家可以通过疾病来检讨自己,以病为镜,可以修健康。寻常药物难以达到的地方,却往往是转变疾病,能够令人柳暗花明的一条通幽捷径。

暴病多属实,久病多属虚。大家要好好参透这句话,很多急性炎症初起,邪正交争厉害的,大多是实证;而那些慢性炎症,缠绵不愈,表面上看来,还有热毒发炎,实际上是里气已虚,不能够托毒达表。这时,问题的关键都不是去消炎、杀毒,而是要提高正气,提高我方战斗力,才可以把炎症、毒邪赶出去。比方说,有人患中耳炎,经过治疗,不彻底,迁延到现在,偶尔还发炎化脓,说明你正气一直没有处在充足强大的状态,正气强大的话,身体是不会让邪气脓浊长时间留在体内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的“固表金钟罩”破了,长期熬夜,导致体力不支,平时运动又少,气血不畅通,所以瘀腐在局部,容易成炎、成脓。疾病缠绵不去,是因为你正气一直没有起来。

曾经有个病人说,他体虚、气不足,中耳炎老是不好,反反复复。医生跟他说,先别管中耳炎,把正气提起来再说。不要熬夜了,先吃几付中药看看。于是给他用仙方活命饮,加上陈实功《外科正宗》的透脓散(黄芪、当归、川芎、穿破石、皂角刺)。病人吃了效果好得很,没想到把中耳炎当成疮疡来治,居然误打误撞有效果。为何医生会选用治疗疮疡的方子呢?这里头的医理是这样的:我们看耳朵流脓水、发生炎症,西医认为是真菌感染,中医不看他是什么真菌感染,就看这团脓水。脓水就是津液停留在局部瘀腐不去,就像鼻窦炎流脓鼻涕、肺炎咯浓痰一样。它们同出而异名,同样是身体的脓浊、浊阴,只是从不同的孔窍流出来而已。从耳朵流出来的叫中耳炎,从鼻子流出来的叫鼻窦炎,从嘴巴流出来的叫肺炎。

你如果跟着病名转,都转晕了。你如果一下子看到疾病的本质,就是那团脓水。所谓“流水不腐,腐水不流”,这就是身体瘀积的一团死水、腐水。大家想想,你想把一池的腐水,换为清水,该怎么办?很简单,要把沟渠挖通,把新鲜的泉水引进来。这样旧水排去,新水自生,这样细菌、病毒、苍蝇、蚊虫就举家搬迁了。

中医不是在治一团死水里的蚊虫、苍蝇,不是用灭蚊杀虫剂,而是从大处着手,从整体着眼,看到的是这团臭水死水、这潭浓浊、这些真菌病毒繁衍的大环境。中医治的是一个大整体、大环境,小细菌要服从大环境。思路一理順,治的就不是病菌,而是环境;治的不是疾病,而是疾病的来源。

如果大家用这种思路去分析仙方活命饮,你就可以会心一笑,明白古人为什么把此方作为阳毒开手第一方。此方能把气血引导脓疮处、把浓浊透出来、败下来,令身体气血对流,用新鲜的气血去取代陈腐的浓浊,这样瘀去新生、推陈出新、脓疮自愈。

所以当我们碰到最顽固的青春痘,挤一下都出脓水的,也可以用这方子,效果很好。你能不能够把顽固的青春痘也当成疮疡、中耳炎来治呢?可以。《黄帝内经》上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我们要看到疾病的共同本质,医生治的正是这个共同本质。如此,各类病象都会随着瓦解,这就是为何一个方可以同时治疗那么多种疾病的道理。

有经验的医生用仙方活命饮配合透脓散,里面就有补益正气的黄芪,把源头活水制造出来。黄芪是各种慢性炎症久不愈的良药。《神农本草经》上说它能够治痈疽、败疮。当然,不单是凭黄芪去制造新鲜气血,还有当归、川芎、乳香、没药,流通气血,让气血上下内外对流,局部的腐浊不停留在那里,自然就消散了。古人说,周身气血一转,疾病乃散。我们要善于用这句话,你把沟渠一挖开,浊阴就下来。所以要配合穿破石、皂角刺、白芷,这些透脓穿破之药,作为“先锋”疏通沟渠,那么败浊的脓水炎症、病理产物,就有一个出路。

中医是讲究哲学的,一方面把正气提起来,一方面把身体气血理通,然后打开浊阴外排的通道。像皂角刺、穿破石、白芷都极具往外穿、往外透、往外刺的功能,它一进到身体就有这个性、有这种霸气,要找个地方透出去。它们就像将军,给病理产物清开一条道路,给邪以出路,把它们赶出体外。

治疗慢性炎症疮痈,为什么要扶正托脓?你如果领悟了“扶正托脓”这四个字,那么不单能得到治慢性中耳炎的心法,慢性鼻炎、顽固痤疮成脓的、还有白带异常发黄发臭的,以及皮肤疮痈、瘀腐、成脓的,只要是津液瘀滞成痰浊,留在身体排不出去的,都可以当成疮疡来治。

别小看一个疮科医生,他表面在治疮,其实很多内科杂病他都通了。这些肠痈成脓也是痰浊,怪病多痰,各种疾病病名虽不同,他如果是痰浊在不同的部位上堆积的话,那么你用药都是这个思路,都有效。所以要回归到中医的整体观上来。中医治的是环境、治的是周身气血津液的状态。

气血“贵流通不贵滞塞”,不管气血瘀腐成脓出现在那里,都要让它浊去、新生,要给“脓”一个出路,让身体正气恢复。有的患者,一边治病,一边沉迷于网络熬夜,一边房劳过度手淫,他都不让身体休息、不让它精血充满,这样的话哪有力量把炎症脓浊排出去呢?

可怕的不是疾病,而是自己长期过用身体、透支身体,长期处在疲劳工作、疲劳学习、疲劳应酬上。马路杀手是什么?是酒,还是不懂得驾车,还是超速?其实最大的隐患还是疲劳。人一疲劳,全身机能都降低,抵抗力都减退,反应也下降,走路都容易崴脚。人生病也是这样,真正的健康杀手是长期慢性疲劳。我们看很多慢性炎症,都不是什么热毒炎火,而是一派虚劳之象。生病首先不是要你马上吃药,而是要你好好让身体缓口气,歇一歇,好好休息一下。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长期无形的气机瘀滞,不能得到疏泄条达,就会长成有形的包块。一个癌症的成长,不是那么容易的。它是一个慢性渐变的过程,是一个由各种因缘不断由量变,最后到质变的结果。想要截断这种变化,你需要在它无形气机瘀滞还没有长成有形包块结节时、就要懂得去疏散。《黄帝内经》上说,各种气机郁闭皆属于肺。这就告诉我们肺部容易长癌症。长期气机郁闭,就瘀成结,就瘀成块。别小看这气机瘀滞,瘀滞一时是小问题,可长期瘀滞就是大问题。瘀滞在肺就会咳嗽、长包块;瘀滞在肝容易长囊肿;瘀滞在胆容易结石;瘀滞在心容易梗塞;瘀滞在肠道容易长息肉;瘀滞在皮肉容易长脂肪瘤;瘀滞在脸部容易长痤疮、暗斑。

外行看热闹,行内看门道。病人一般看到癌瘤這个实体就担忧,看着它慢慢长大而恐惧。你没有进行深层次地思考:“癌瘤”这个实体的营养能量是从哪来的?是从你的负面情绪、从你的气机瘀滞上来的。人的身体很奇怪,你如果存善念、正念,你的营养气血就供给正常细胞;如果存恶念、老是生气抑郁,那么你的营养气血就助长包块。人们生一场气,几天都恢复不过来,而你快乐地在田间劳动,干得很累,身体都恢复得很快,反而更强壮,饮食吸收得更充分彻底。从这里就可以证明:为什么负面情绪的病人,身上经常这边不舒服,那边不舒服,这里治好了,那里又出问题。原来就是气机瘀滞“这条藤”你没有斩掉,所以到处才结各种疾病的瓜瓜果果。有个病人,子宫肌瘤刚切了,又有卵巢囊肿、盆腔炎症,随着乳腺增生、咽喉梅核气也来了。她愤愤不平地说,为啥疾病老降临在我的身上,为什么这疾病像杂草一样拔不完呢?其实不是拔不完,是你没有拔到根上。你用刀切除的只是疾病的枝叶和瓜果,如果不拔除气机瘀滞的病根,那么这条根藤还会在另外一个地方结出新的病种瓜果来。你切除的速度快,它随后给你长出来的速度更快。所以,不管什么病痛,都要保持气机条达,不能让自己气机郁闭。因为各类肿瘤包块,都是气机郁结的产物,只是郁结在不同地方而已。你看那些得了大病重病甚至癌症都能够挺过来、活得绘声绘色的人,没有哪个不是心胸开朗、生活充满阳光的。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虚留积,包块乃成。所以你不要刻意去关注包块,要关注你的正气。中医也是这样,不是要关注疾病,而是要关注健康。你正气慢慢充足,包块就会像纯阳融雪那样,慢慢被化成水。有个人身上长包块,医生叫他切除,他说我没有钱啊。然后就没有动手术。保健医生对他说,你这个要常常去运动,通过“汗出”把包块蒸化。结果他就经常去运动、劳作,也不过度,就像我们前面讲的,慢火煲靓汤。大家看,人的运动像不像锅里用慢火来炖肉呢?你看锅中慢慢地生出蒸汽,就像人体慢慢地蒸出汗水,锅中的骨头在文火的慢慢蒸煮下都变烂了,很容易被消化吸收。人体的肝气郁结、乳腺增生、盆腔积液、卵巢囊肿、脂肪肝、梅核气,甚至一些肿瘤包块,都会在你慢性持久的耐力运动下,通过源源不断地蒸发汗水,把体内这些杂质、病理物质,煮烂蒸化,从而被自己身体吸收、排掉。人们往往低估了运动给身体健康带来的重要作用,他们忽略了微微出汗这种活动给身体健康带来的莫大帮助。有个病人就说,这样微微运动,就像文火煲骨头汤一样,会不会把身体的正常细胞组织也煲化呢?医生笑着跟他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你看用慢火去煲汤,电饭锅会不会把自己的锅给煲化呢?它煲的不是锅本身,而是外来的食材。所以,人运动出汗,蒸化的不是脏腑组织,而是疾病,因为病非人体固有之物。这个包块不是身体本来就有,就像骨头不是电饭锅本来就带来的。在里面存在,它就能够被“煲化”。他听了哈哈大笑说,讲得太好了。我也知道运动的重要,但以前没听你这样解释,不知道如何去运动。以前我老是剧烈运动,追求刺激,常把脚崴了、腿扭了,得不偿失,就像你说的用武火煲汤、火力太快,水都煲干了,骨头还没烂。这样剧烈运动、伤身体,反而不如不动。原来你说的微微运动,微微出汗,才是中庸之道,才是健康的运动方式。

医生跟他说,没错,不紧不慢才好,你可以几个小时去运动,但又不累。你可以坚持的,就像老阿婆拔草,就像老阿公劈柴,就像阿姨割草,这些小活常做,就是让自己身体进入文火、微火状态。不要说是痰饮、瘀血、气滞可以被你身体蒸化、煲烂,就算是结石、乳腺增生、盆腔积液,也可以因此被气化而排出体外。

为什么那么多人长包块、长积滞,大家看我们这个时代是不是脑力劳动大量增加、体力劳动急剧减少呢?现在人用大脑承担的东西比古人多了数十倍,而身体上劳作、活动、干活的量,又比古人少了数十倍,很多劳作都让洗衣机、车辆、电梯代替了,代替到最后你手脚就乏力,脏腑就空虚,所以要健康还是要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去劳其筋骨。

现在不是因为疾病越来越多,而是因为人们越来越多地荒废了运动、锻炼。田地久不耕耘,杂草丛生;人体久不运动出汗,病理物质到处丢、堆积丛生。与其靠药物去铲除它,不如靠自身的努力去修炼它、蒸化它。

天鼎地炉,人居其中。人生来就是要锻炼,真正的天人合一,就是你的心要像太阳那样在中间不动,你的身体要像地球那样经常活动,这样心静身动,气血循环,百病难生。

中医治发热,也要辨明是虚还是实。如果属于实火的话,服几剂清热解毒药就降下来了。但药中病所即可,慎勿过之。过则寒凉伤脾胃,脾胃气血不能上供于脑,容易昏沉、疲倦。

有个病人,经常喝凉茶,拿王老吉当开水喝,口中泛清水了还不知道,后来经常头晕眼花,觉得睡眠质量差,没有体力。医生跟他说,先把凉茶戒了。你身上都冷冰冰的,没有火气了,就应该远离寒凉。随后他把喝凉茶的习惯戒掉,在医生的建议下,喝了两剂补中益气汤,很快就把他两边太阳穴头晕、以及全身疲乏的症状都解除了。他这才相信:凉茶喝过度了,也会寒凉伤阳,还好,及时用了补中益气汤,把损伤的脾阳补了过来。

如果患者是虚热的话,就不能仅用清热解毒药了,为什么呢?因为阴虚会发热。大家看,车里的水箱如果没水了,车就会发热;同样道理,人体阴液耗干了,也容易上火、发烧。

一个人熬夜,忘记喝水,以及心事比较重,暗耗阴血比较凶,很容易上火。这类上火是身体提醒你:阴分不足了,需要去滋养,而不是凉降。为什么有的中年妇人在绝经期前后容易发潮热、骨蒸劳热,感到热从骨头里蒸发出来?这是津水亏少过后,脏腑失去濡养,阴不涵养,亢阳为患,故而发烧不已。有个五十七岁的妇人,从绝经以后,一直发潮热没有退下来,她在农村听说热者寒之,就用草药来降火,吃了很多草药。结果,身体既怕凉也怕热。后来医生跟她用半夏泻心汤,把脾胃寒热调过来后,再用百合知母汤、甘麦大枣汤养她的阴分,把脏腑的真阴保住,五脏就不干燥了,骨头不蒸热了。所以,不要看到热就轻易去泻火,见热莫攻热,见痰休治痰,明得此中趣,方得医中杰。这就是“治病求本”的思想。

至于孩子癫痫,现在也是一个大问题。有些是先天带来的,有些是后天被惊吓导致气机逆乱病发的。怪病多由痰作祟。这类小孩脑袋里大都有痰濁,浊阴不降,阻碍在那里,脑袋就缺乏阳气,就是说缺氧。西方医学说,这是脑部异常放电所致,为什么会异常?缺氧、缺气。为什么会缺氧、缺气?浊阴占据清窍的位置,使清阳上不来。大家看癫痫发作的孩子,他们口吐白沫、四肢抽搐。这样的孩子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有余的肝气容易生风、动风,不足的脾胃容易化痰生痰,风痰上扰,癫痫容易发作。故治疗癫痫的大思路是健脾、消痰。吃饭要七分饱,不要吃撑了,吃撑会导致痰饮丛生,加重癫痫。同时还要疏肝平肝,以熄风治其标。当然,具体的治疗要辨证论治。

有个患者问医生:“我有口臭、鼻臭。口水是死老鼠一般的臭味,还有反流性胃炎、鼻涕反流、鼻子冒热气,怎么治疗呢?”医生告诉他:这个叫“浊阴不降”,又叫“浊阴上泛”。不管是口臭、鼻臭、口中泛酸水,还是反流性胃炎、食道炎,在中医看来都是整条消化道“通降”功能不好,要问问:为什么浊阴上泛?

有些人口臭,他就想通过喷清新剂、嚼口香糖来掩盖,结果还是掩盖不了,为什么?因为臭气不是通过口腔发出来的,而是从肠胃下面冲上来的,所以古人说,脾胃开窍于口。口中浊气重,是因为胃中“通降”功能不行了。胃中通降功能为什么不行?因为下面肠子堵得严严实实。这就像下水道堵住了,马桶都冲不下水,还拼命往上泛臭气、臭浊。你不通开下水道,浊阴永远降不下去。中医要学会刨根问底、上病下取,要一直追问下去,直到把病根寻出来。

有个老板,他有胆汁反流性胃炎,吃完饭后经常打嗝、泛酸、口臭,甚至胃痛。医生跟他说,你本身胃肠通降功能就不好,吃完饭后要少开车、少看电视,给脾胃半个小时,让脾胃好好消化、受纳。然后,给他开了五剂温胆汤合小柴胡汤。因为他睡醒后,经常口苦咽喉干,所以医生给他开柴胡温胆汤,吃完后胃中就很少泛酸,口中的臭气减少了。医生跟他说,你如果不吃太饱,吃饭不着急,细嚼慢咽,保护好胃的通降功能,那臭气再也泛不上来。

现在不少人着急,什么都贪多求快,吃到撑、吃到反逆都不知道自制。长期的饮食不节,就吃出大量的胆胃不降的病人。可以说,绝大部分消化系统疾病都是饮食不节制来的。清淡饮食七分饱,吃饭缓慢,不着急,少看电视,少说话,胃肠通降自然安。

与其关注疾病,不如关注健康。

中医认为心藏神,肾藏精。所以高明的医生不是见病治病,而是治精气神。古人说,采药者,采身中之大药也。身中之大药者,精气神是也。现在很多人之所以多病,不是因为疾病传染得快,而是因为精气神守得不好。长一分精神,就退一分疾病;退一分精神,就长一分疾病。

《黄帝内经》说,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醉以入房,不知道节制欲望,务快其心,最后年半百动作就衰了。一个人,如果既患胆囊炎,又患前列腺炎,那么,你要明白:这些疾病的根源,是他身体长期“过用”的表现。《黄帝内经》说,生病起于过用。疾病不可怕,长期透支精血最可怕。会踩油门的不是高手,真正懂得及时刹车的才是高手。当一个人的身体有了前列腺炎、尿分叉,这已经提示你要刹刹车,暂停一下,再不给车子加油,它就跑不动了。暂停,给身体的精气神充充电。疾病是提醒你精气神不足了,而不是提醒你身体缺乏吃药。吃药,只是辅助治病。自己保养精气神、节制房劳,才是根本出路。

有智慧的人,生病时,一边向外寻找医药,一边向内寻找哪里透支了精气神。现在很多人都把眼睛往外观,很少往内省。有个庙宇的门背上写着“莫向外求”四个字,一关门就看得到,每天都给修行者当头棒喝。现在很多人都是拼命地往外追名逐利,身体的精血都往外面抛,你不留点精气神守护内脏,就像打仗不留点兵力来守城,倾巢而出,结果敌方进来一小分队,就把你老巢给端了。

精气存内,邪不可干。与其关注外在的病菌,不如关注内在精神的正气。哪个地方亏损了、过用了,自己要去检修。自己的疮疤自己最知道,你比医生还了解你自己。你不去检修,别人真的无法代劳啊。精气神恢复了,病痛就恢复了。

你看自然界,一般生命力比较强的植被,它祛邪的功力就比较强。比如仙人掌,能退热火上攻;芦荟能够通肝热、治便秘;水蛭、地龙能够打通瘀血管道。还有,各种山里的藤类植物,如鸡屎藤、海风藤、络石藤,长得满山都是,你砍都砍不绝,生命力相当强悍,它们都善于疏通经络、祛除风湿的。而像人参这些补益力胜于攻逐力的药,它就没那么好繁殖。

《黄帝内经》说:“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有的人,患头痛耳鸣,也容易发生鼻炎、口腔溃疡,或者前列腺问题。这些都是孔窍,也即九窍的问题。肠胃一旦不好,九窍就跟着受累,所以当我们碰到九窍方面的疾患,必先从肠胃思考。特别是在广东、海南这些地方,肠胃问题引起九窍不利的患者很多,所以,应该把握住大方向,给肠胃降浊阴,帮助中焦脾“健运升清”。这样,脾和胃肠就像太极升降的两个阴阳鱼一样,来回盘旋,整个气机转起来,一些不适之感就会慢慢消失。主要问题是,你不要再折腾自己肠胃了,每顿都吃得饱胀,饱食就是伤肠胃;肠胃运化不好,就会生湿热;湿热由中焦泛溢到九窍去,就会不舒服。所以,九窍问题,回归肠胃。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好逸恶劳,脾胃乃损。

好吃懒动,这个劣习如果不改,医生也很为难。一边吃得多,一边体力活动干得少,这样一来一去,再加上思虑过度,脾胃功能就大受影响。古人说,“疾病以减食为汤药”“人体勤劳于形,百病不能成”。故而对于复杂难缠的疾病,医生总是先建议养生保健打头阵,服药是辅助。先管好自己,然后再请医生辨证用药,这样效果就更好。现代人普遍比古人懒,比如,抄书,现在人肯定不想干。可你知道么,抄一遍书,比读十遍更能令人深刻。以前古人在蜡烛、青灯底下,抄着黄卷,他们想读一本书都只能靠借、靠抄,印刷术不发达的古代,反而造就了更多意志力坚强、求知若渴的学子。

一般人只认为石韦有清热利尿之功,能够治疗尿路感染结石,而对石韦治疗肺热咳嗽就知之甚少。其实石韦除了利尿通淋、治膀胱炎及尿道炎外,它同百部、鱼腥草一起连用,治疗肺热咳喘,效果也是很好的。

为什么呢?肺与膀胱别通,肺为水之上源,膀胱为水之下游。石韦这味药能够从源到流,降本流末,使肺部热甚、咳嗽气急之症,随着水热下行膀胱而撤走。中医就是这样,给邪以出路,不跟邪热恋战。石韦还有第三大功用,凉血止血。所以血热妄行、尿血、咳吐血,也常用它。但石韦的最主要功用还是利尿通淋,《神农本草经》上说:“石韦主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

石韦除了通过利水道、治结石,我们还能够灵活运用它来降五脏浊热。比如肝有热,我们通过用清肝的茵陈、栀子配上石韦,可以加快脏邪还腑,令脏毒从小便出。又比如说,心经有热,我们用黄连、竹叶、通草,再配石韦,或者导赤散加石韦,可以帮助打通心和膀胱之间的水热通道。这样有助于让心经的烦热,从水道下撤走。

一个中医,并不是一个对抗邪气的高手,而是一个搬运邪气的高手。就像太极一样,四两拨千斤,对邪气的攻势,采取一拨一让,就化解掉了。你要非常懂得脏腑是如何升降出入的,那么你治病思路就很清晰。这样给邪以出路,就达到《黄帝内经》上说的“邪去则正安”。

说到咳嗽,中医认为“日咳三焦火,夜咳肺间寒”。如果你断定是肺寒咳嗽,那用温药就立杆见效。这也体现阴阳寒热对立制约的中醫基础理论,甚至有些懂点中医按摩手法的,帮患者推拿脊背,一般的咳嗽也会好。如果用药不对证,不管用中药西药,非但快不了,有时还反而伤到正气,变得更慢了。所以要提高分析病症的能力,而不是提高去找特效药的能力。你寒热阴阳分析得透彻,每味药都是特效药。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风寒之邪束表,身体不适、昏沉、酸胀,这就像你家里的窗被关闭上了。人体脏腑有八万四千个毛孔(窗户),这些窗户通通都被风寒关闭掉,该有多么不舒服啊!甚至有人还因此而发高烧,因为脏腑闷热,不能通过窗户跟天地沟通。故《黄帝内经》说:“体若燔炭,汗出乃散。”说来说去,还是要解表、出汗,这就好办了:生姜辛温解表,葱有通中发汗之功,葱管本身就是管道,善于通达表里气机,再配上点红糖,能够养胃养血,使你往外发散之余,脾胃有底气接续。就像将军骁勇善战,把敌人赶到边外,将军的后方一定要有充足的粮草供应。为何解表的汤方,通常要放点生姜、大枣或红糖,目的是给解表的“风药将军”一个后力支撑、粮草补给。

别小看简单的民间小偏方,里头也有攻有守,有动有静,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已。以“闻鸡起舞”留名青史的刘琨在给侄儿的信中说:“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通过喝姜葱茶小发汗来治风寒感冒初起,你如果懂养生,连风寒感冒都可以避除。每天你坚持微运动,让自己身体微微出汗半小时,一整天都神清气爽,你想得病都难,这是保养身体的心得。所以最大的解表药不是葱姜、荆芥、防风、羌活、独活,而是每天微汗半小时。现在很多人都不出汗了,而且还用空调来加大汗孔闭塞,尽干些塞烟囱、关窗口的傻事,把汗酸病气留住,身体怎么会舒服?他们根本不知道中医“给邪以出路”,不是生病时再来发汗解表,而是在未病之时,每天都微汗解表。这样寒邪还来不及深入肌肉血脉,就被你赶出去了。常年坚持这个好习惯,你想生病都难。

大家看中医“八纲八法”里头,排第一的是什么法?是汗法。《伤寒论》最厉害的是什么法?是汗法。《黄帝内经》最赞叹的是什么法?是汗法。善治者治皮毛。治皮毛就是“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你用葱姜是发汗,我用导引、吐纳、晒太阳、爬山也一样是出汗。所以张仲景说,一个人四肢才觉得重滞,被风寒所束,别急着一吃药,就用导引吐纳,使气血对流,自然微汗而解。张仲景也没有建议大家才有小病就马上吃药,而是通过自己运动练功、休息康复,微汗治疗。现在很多人都不懂得生病时休息、生病时导引吐纳了,对疾病才有越来越多的恐惧。

有的人很容易扁桃体发炎,医生给他用连翘、野菊花,热毒性的治以寒药,效果都比较好,风热感冒也可以用这思路。大家知道葱姜汤治风寒,知道银花、连翘、野菊花治风热。

透过这个思路,你又可以学到桂枝汤、麻黄汤治风寒,学到用银翘散、桑菊饮治风热。调寒热,就是调阴阳;调阴阳,就像调方向盘的左右,开车开到后来,就是一个左右,不是左就是右。调病调到后来,也是调一个左右、一个寒热。《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对身体来说非常重要,阳气易损而难复,失去的想再找回来并不容易。因此,夏天一定要少吃冷饮,只有保护好人体的阳气,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至于尿路感染、膀胱炎,用石韦、车前草,这些在农村可以随手采到。当地病,当地草药治,最为简验。

人体有百分之七十是水,这些水正常运行就是津液,一旦不正常了就会变成湿邪,湿邪停积日久,会形成痰饮。湿邪停留在局部、不通畅,就会郁而化热,成为湿热。就像农村沤肥草一样,稻草在水田里沤久会发热,湿邪流通不畅、阻滞就会让人烦热。总体而言,湿热之邪,具有粘滞、不爽之感,病人汗都比较粘,头上容易流油,舌苔黄厚腻,胸中痞闷,食欲不开。小便偏黄偏赤,甚至淋漓不畅,大便排不干净,通而不畅。如果湿热熏蒸,会导致皮肤湿疹、头部困重、四肢酸疼。湿热下注,会导致腿脚沉重、腰酸、阴囊潮湿,总而言之,湿热之邪,无处不到,其性粘滞。所以脉象常表现为濡缓数。整个人有沉重困重之感,容易疲乏。

至于虚证,那就是更明显了,有力无力辨虚实,脉象沉取无力,大都为虚。大家要分清虚中夹实之症,大部分疾病都是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很少是纯虚、纯实的。虚实先分清后,才有助于去学习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病症,究竟是虚几分、实几分。这些基本特点把握好,将来你去分析,再复杂的疑难病,用的都是这些最基础的理论。一个行业里头,最基础的原理原则往往是最深奥的,大家莫以为粗浅而轻视之。

脾胃,上开窍于口,下开窍于肛门。所以脾胃又积滞或湿热,则上面口腔容易溃疡、口臭、胃口不开,而下面大便或秘结或通而不畅。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那如何釜底抽薪呢?疾病以减食为汤药,减少饮食,不给肠胃增加负担,给肠胃腾空,就像给炉子下面清空煤球跟柴薪一样,火自然就收下来了。

“一顿吃伤,十顿喝汤”。有一个8岁的女孩子,她老爱感冒,老爱口腔溃疡,这样反反复复,她母亲问这是为何?医生说,你女儿两三天才一次大便,平时给她吃太多了,你试着给她吃到七成饱,平时不要吃水果、零食。他母亲照做了。刚开始很难坚持,想不到一旦坚持下来,几个月过去,孩子都没有感冒。不药而愈,真是养生胜于治病。她母亲就很奇怪地问,为什么以前吃得饱饱的,两三天才一次大便,现在吃到七成饱反而一天一次大便,按道理吃多应该拉多,应该每天一次的呀。医生笑着跟她说,吃到七成饱,大肠最畅快。你看你的车子如果超载了,爬坡是不是很慢,反而走不快。人的肚子超载了,一日三餐还加零食宵夜,大便当然被浓缩;肠子负担重,蠕动不起来,搁在那儿,发酸发臭,向上熏蒸咽喉和口,就变成炎症;向下不肯排泄,寸步难行,就变成便秘积滞,千呼万唤它也不肯出来。你看车子,本身不够力,加上严重超载,它动得了吗?所以很多便秘并不是因为吃得少、没东西拉,相反是因为吃得多。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肠胃动不起来了,才搁在那里,排不出去。所以赶紧给车子卸卸载,给肠子减减负,从嘴巴上开始减,记住零食养病不养命,宵夜只会加重脾胃负担。人呐,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缺吃缺穿,不是因为身体营养不够。人真正需要的不多,只是想要的太多。七分飽胜调脾剂,食不言乃养心方。

一般急性扁桃体发炎的病人,他的右寸肺脉大都偏大,显示病势有继续前进发展的态势。咽喉为肺之门户,所以肺热容易表现为咽炎,在少商穴位放血,是治疗急性咽炎的一个好招法,通过肺经的穴位来疏泄。中医认为,血实宜决之。你血脉充实有力、热邪亢盛,就像洪水充满江河,这时要找个口来泄洪,所以中医的刺血疗法,最有利于把急性热病、血热沸腾之象,通过泄洪口,让它软下来、缓下来。别小看一个指头放血,它连的可是你的脏腑啊!十指连心,它能够把你血脉里面的热势给疏泄开来。用得好,常常立杆见效。放血后咽喉还有一些痒,或者本身有些人咽炎咽喉部就有些痒。这是因为咽喉为风邪所伤,风盛则痒,痒为泻风。

上工治未病,这是传统医学才有的高瞻远瞩目光。不谋天下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食不言,孔子在《论语》中就开始讲了。

中医是怎么认识疾病的,是从升降的角度去认识各类疾病的。人吃饭应该把食物往胃里往肠里纳,往下送,应该让气血集中地聚在胃肠上,默默地消化。但是现在很多人边吃饭边聊天,都把气血调到大脑上来,调到嘴巴上来,这样脾胃势必就会因缺血而拘挛,也会因为缺乏气血的热量,而不能够把食物暖热。大家可以看,吃饭说话最容易呛到,为什么?因为吃饭是食物往下走,说话是把气血往上提,这样上下相互冲撞,你究竟是要让食道往下顺,去送食物,还是要它往上走,去提供语言思想所需要的能量呢?食道不知道听谁的,就升降失司,堵在那里,上上不了,下下不了,这样局部的咽炎、食道炎、胃炎就出现了。其实这些炎症,说白了就是升降紊乱、局部瘀滞的产物,是气血在局部打结、撞车形成的。在吃饭时说话,你不单用嘴巴来讲,还用大脑来想工作,所有气血并走于上焦,食物想下都下不了,你就容易饱胀、消化不好。所以说“食不言”这三个字,是让食物顺利下达的“保镖”。

大家想,肝是什么?肝是厥阴风木之脏,其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其主疏泄。也就是说,肝喜欢通达,喜欢快意,不喜欢被拘束郁结。为什么这个时代那么多抑郁的病人,因为一方面外在的空调把肌表给闭住了,坐办公室、住高楼大厦,在钢筋水泥里头,就像居住在一个大铁笼里。大家想想,人被金属包裹着,金克什么?金克木啊!有个报道说,城市绿化好的,犯罪率会低。这话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中医两句话就解释了:春天肝木主升发,秋天肺金主肃杀。经常接触绿草树木之人,升发条达之气足;经常跟钢筋水泥打交道的人,肃杀之气强。人被高楼大厦“捆”在那里,就像一个“金克木之象”,情绪容易郁结。

生完小孩后,做母亲的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精血大亏,亟待恢复;另外一个是小孩子晚上容易哭闹,让新手妈妈没法安睡。有个新手妈妈,奶水来不了,怎么催奶都催不来。

后来医生建议她把孩子给父母带一下,让她好好睡几天觉,不看电视。同时吃一些合欢皮、夜交藤、枣仁之类的安神药,让肾精放松。想不到睡觉好了,身体气色也变了个样,奶水就来了。

很多时候,奶水的问题,不一定是乳房的问题,而是心脏的问题。你心脏躁扰难安,那么生完小孩后,杂症也会出来。所以新手妈妈要有任劳任怨的精神,不要稍有挫折困难,就抱怨叹气,就烦躁郁闷。所以大家以后要知道,见乳不治乳,必须要看到奶水产生的根源,一定要心平气和,睡眠良好,奶水质量才高。

中医说,人晚上睡觉时,血归于肝,精藏于肾,这是身体造化奶水最佳的时候,如果反复被闹醒,反复睡不着觉,或者因为怕体虚而拼命地吃,容易导致胃不和、卧不安。这样奶水就瘀堵得更厉害了,也变得更浓稠了。生完小孩的调理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一个是睡眠,第二个是饮食。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一天不睡,十天不醒。熬几个夜,被折腾几下,你身体用再多补药,也难补回来。所以,医生通常建议,新手妈妈,不要看电视,不要玩手机消耗气血,你大量地用心脑,必定会导致乳汁减少、体虚不耐劳。如果有多余时间,要多干活。你看以前的乡村妇女,哪有那么多营养吃,生完小孩照样操持家务,干活干活越干越活,会让你气血通畅起来。同时也不要认为虚就拼命补。有人生完小孩后,猛胖,就是因为坐月子期间,太急于进补,把两三个月吃的通通都花在一个月里头了。悠着点,把调补身体的时间延长一点、放缓一点,不要操之过急。好事不在急中求。这样你身体慢慢地恢复,反而更好。

久坐伤肉。血肉相连,脉管闭塞,不通畅就会麻木或痹痛。所以在办公室里,有条件站立的就不要坐。白天并不是坐卧的时候,白天尽量要站,看起来站比较容易累人,站习惯了可以引气血下行。现在人都荒弃了两条腿,出入必车马,升降必电梯。所以双腿气脉不通畅,冬天容易发凉。并不是你气血不够,而是你锻炼太少。总而言之,就是各个筋骨点都要打通,那么你不单睡觉能一觉到天亮,而且质量也极高。我在農村住的时候,一见到太阳,就会到田地里赤脚走一个小时、野蛮体魄。你把身体各处气脉通开,让毛孔打开,血管变大,局部没有瘀塞堵车,那么你的精神就不容易有瘀滞。晚上睡觉也不容易因为有阻滞而醒过来。现在很多半夜醒来的病人,他都是身体某个地方瘀滞、堵车、过不去的表现。所以医生在治疗失眠的病人时,通常会用行气活血的药,配合病人练功,这样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人们最大的病,不是肿瘤癌症,而是好逸恶劳。你白天没有劳作出汗,晚上怎么可能有个香喷喷的安稳觉?现在很多疑难杂病,胃口不开,睡觉不好,就是在身体上缺乏锻炼折磨。现在很多人不是野蛮其体魄,而是用安逸的身体,去折腾心性,这样心性越乱,身体越差。如果身体气脉不通,疑难杂病,能不纷纷来光临吗?俗话说,身藏杠板归,吓得蛇倒退。杠板归这味药又叫犁头草,它的叶片呈三角形,叶子尖尖的,又像犁头。在广东岭南地区比较多。有个皮肤科医生,他经常用这种新鲜的犁头草打汁,治疗皮肤病外用。这种草,身上带刺,叶边有刺皆消肿,所以对于疮痈肿痛可以用它。

写到这里,在手机上看到“旧闻”:著名青年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去世,年仅33岁;央视主持人王欢因患乳腺癌去世,年仅41岁;著名节目主持人肖晓琳因直肠癌转移不幸离世,年仅55岁;前央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栏目主持人方静,胃癌转肝癌去世,年仅44岁;央视主持人罗京因淋巴癌去世,年仅48岁……从此人间成绝响。每一个人名人的去世,都令众人痛惜。

余生很长,余生也很短。生命无法排练,祝福大家都健康平安。

其实,我们站在同一条生命起跑线上,有的人笑着挺到最后,有的人中途就被罚下,而开出罚单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工作压力大,超负荷的透支才是对身体的最大伤害,如果经常性透支,人体的免疫能力就大大降低。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在这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应该怎样度过呢?我们大多数都不愿平庸,然而当我们付出十倍努力去追求卓越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过分透支,熬夜,不吃早饭,生活不规律导致了我们身材变形,肥胖,精神恍惚。人生苦短,单纯从健康的角度来说,也不一定要过分强求,幸福快乐才是美满的人生。

生病起于过用,健康源于保养。上工治未病,就是在你大量消耗精血之后,懂得及时给自己充电。一个常常透支自己身体却不以为然的人,他很快就命途多舛。如果懂得及时给自己充电,那么,人就能从身染沉疴的萎靡中走出来,身体就能逐渐得到康复,心灵受到洗礼,人生得到淬炼。

幸福是要靠劳动创造的。可是,劳动也要适度,不能过劳。余世存在《非常道》中说,“路遥常说:‘靠写小说挣稿费赚钱,就和靠卖血赚钱一样。’”

高建群在《路遥写两部大作的一些情况》中回忆道:“路遥在延安宾馆写作《平凡的世界》时,我去看他。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脸病容。他愁苦地望着我说:‘能有人替代我多好呀!’”

记得他给宾馆的墙上画了许多的道道。他说,每天写5千字,然后画一个道道。说完,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一个道一个道地数,看写到多少万字了。

心灵鸡汤里常说,健康是1,财富是0。人生无涯,健康有价。路遥显然没功夫理会这些“心灵鸡汤”。结婚以后,路遥写作的时间大大加长,每天都熬夜到凌晨。路遥显然疏忽了自己的健康。譬如他时常不吃早餐,“早晨从中午开始”。又譬如不少纪念文章提及,“让他带有肝病的身体不断向小说最后冲刺,日夜突围的,唯有咖啡和香烟”。路遥的好友白描曾这样评价路遥:“要强的心性成全了他,也毁了他。”

罗曼·罗兰曾说:“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对于路遥来说,这句话更像是他一生的缩影。

苦日子总算熬出头了,本来应该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日子。然而,路遥却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逝世,年仅42岁。读者多么希望路遥在最美的年华里涅槃重生,迎来人生曙光。如果路遥不是那么早离开我们,他肯定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酷夏夜半,暑热消退,清风徐来,万籁无声。我在灯下,重读《平凡的世界》。

毫无疑问,《平凡的世界》是几十年来最出色的励志小说。路遥是一位有着远大梦想的伟大作家,几十年来,他用殉道式的写作方式,“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创作精神,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创作出一部部精品力作。

路遥,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脚下的土地。

美编 敏子 编辑 饶丹华

作者:西门杏庵

第2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文/任汝汝

《平凡的世界》,是英年早逝的乡土作家路遥的一部长篇小说,全景再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生活。乍听这个名字,简单而平淡,与缤纷奇异的吸睛书名相比,它就像一杯寡淡无奇的白开水,好似静默无言,却又一语中的:眼前的世界就是平凡的,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拥有一段平凡的人生。

这部小说是一页规模宏大的画卷,着力刻画了耳熟能详的典型形象:

孙少安——孙家长子

生于一个破败不堪的家,与年迈的老父亲共同迎接这个家庭的每一场风雨,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愿意亲人委屈流泪。在我眼中,他如同一棵国槐,在接连不断的苦难与折磨中汲取向上的力量,竭尽全力伸展所有的枝干,长成繁茂而阔大的植株,庇佑着全家老弱,疼惜着每一个人,唯独忘记了自己。他疼爱卧床多病的奶奶,为年迈的父母解忧愁,怜惜婚姻不幸的姐姐,为正在求学的弟妹筹钱,心疼与自己并肩的妻子,爱护一双娇小的儿女。黄土滋养着这个后生,少安也将自己的脊梁与这厚重的土地紧紧地贴合着,从未离开,因为这里有需要他守护的血脉亲人。

孙少平——孙家次子

虽然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让这个青春少年一度陷入自卑,然而书籍带给他的精神的充盈和灵魂的自由却抵过一时的饥饿和寒酸。当他结束高中生活回到生养他的土地教书和务农,看书和读报是他与外界进行沟通的重要途径,所以他没有像哥哥一样留在双水村,而是随着自己的精神翅膀飞到他的向往。

即使明白一无所靠的自己要用脊背上石头的勒痕来挣取填饱肚子的食粮,他也非常乐意通过这种真实的苦痛来懂得自己有的是力气,是一条汉子。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他之所以飞离故土来到城市,是因为这里有他的精神慰藉,他要读书,他要从书中汲取力量,抵御身体的疲惫和心灵的空虚,他要从书中获得自由,这自由插了翅膀,让他更快地找寻自身的成长。

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工地做小工,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之后,他不像其他民工,沉沉地睡去,而是在最简陋的工棚里挑灯夜读,吮吸思想文化的乳汁,对生活进行冷静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不让自己的灵魂沉溺于现实的酸楚和世俗的欲望。

这个出身卑微的知识青年,似一株西域白杨,环境的恶劣打不倒内心深处的刚强,依旧健硕而挺拔。颀长的枝干向着文明之光生长,飒飒风中,树影婆娑,摇动的枝叶发出簌簌响声,那是艺术与才华的交响曲,演绎着书籍和文化对一个人精神成长的熏染与影响。

田润叶——与孙少安青梅竹马

她是一个公办教师,善良而温柔地对待每一个人,含蓄也热烈地表达着自己对少安炽烈的爱意,情愿抛下一切世俗和眼光与他组建家庭。然而,阶层的差异注定让她与最爱的人擦肩而过。这是一份纯美的爱恋,却被现实生生做了了断。面对与李向前的婚姻,她抑郁而沉闷,折磨着彼此,痛苦而煎熬着。却在向前截肢之后不顾众人诧异的目光与他成就了一个完满的家。这个素净无华的姑娘,似一株淡雅馨香的兰,历经难熬无助的暗夜,在阳光射进房间的那一瞬,绽放出质朴而高洁的美。

田晓霞——孙少平的精神导师

出生在优裕而民主的家庭氛围中,从小饱读诗书,感触着现代文明,受父亲的影响,对外界事物有着自己独特而别致的思想。她是路遥塑造的一个极为理想的女性形象,周身散发着文明气息,内心流淌着势不可挡的精神洪流。她热情、洒脱,并非传统观念中温婉柔丽的女孩儿,更像一个男孩,敢于冒险,大胆尝试。因为她,孙少平得到了源源不断的灵魂滋养,看到了更广阔辽远的世界,感受到更深邃铭心的思想,也体会了超凡脱俗的爱情。

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相信爱情给人创造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碳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的自我更新的的过程。爱情对她“初见端倪”,她却在前线采访时,为了救落水的孩子与这个世界做了永远的告别,在自己的生命印章上镌刻了高尚。这个高尚的生命,像一阵烟火,绚丽夺目,却稍纵即逝。她是一个异彩的存在,热烈而浪漫,似一簇簇的迎春花,肆意成一片鲜艳明丽而活力蓬勃的黄,却仅拥有一季的灿烂。

孙兰香——孙家次女

兰香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本应该享受兄长和父母的无限关爱,然而这个浸满苦难的家庭能够给予她的只有单薄的衣衫,还有父兄拼尽全力提供的读书机会,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这个乖巧懂事的天才少女真实而深刻地懂得了生活的艰难和不易,毫不懈怠地读书学习,考入了闻名全国的北方工业大学,成了一只傲立枝头的寒门凤凰。一路从苦难走向光明的兰香,像一株立于淤泥之中的清莲,默默地从家庭的不堪中铭记了读书改变苦难,安静而纯美地汲取知识的营养,芳香四溢。

《平凡的世界》汇合了无数人的生活轨迹和精神成长,它记录着黄土高原上农家汉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描画着传统农村妇女简单而淳朴的生活构想;铺陈着出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陕北娃娃们因读书而改变的命运;铭记着冲出农村狭隘意识,摒弃精神饥渴和灵魂空虚,奔走城市的大胆尝试;保存着将自己稳实的脚印、破烂的衣衫和淳厚的灵魂一并都与足下的黄土相连接的记忆;勾勒着炽热而火烈的青春与爱恋;映射着在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中磨砺出来的坦然与淡定;刻画着在生活的苦痛中傲然挺立的背影。

这部小说凝聚着一个时代的光华与浩荡,它映射着中国当代城乡社会10年间的跌宕起伏;交织着芸芸众生与社会大背景千丝万缕的冲突;标记着身处官场政治的复杂纠葛和心理波澜;丈量着平凡小人物在历史更迭中走过的每一步路;重复着勤劳和智慧终会从艰难中开辟一条通往光明路径的真理;宣告:历史终将从蒙昧混沌的泥淖中洗尽铅华重现文明之光!

【作者简介】任汝汝,茌平县茌山学校中学部语文教师。

第3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

良乡中学 田秋丽

最难战胜的就是自我,如果超越了自我的束缚,克服人类最懦弱的本性, 最难战胜的就是自我,如果超越了自我的束缚,克服人类最懦弱的本性, 那么自卑也坚强,《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 那么自卑也坚强。 ——题记 ——题记

在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读了《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从那时 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读了 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 起,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个英年早逝的作家路遥先生,后来我读了他的《烦恼人 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个英年早逝的作家路遥先生,后来我读 他的《 生》等作品。路遥的小说多是农村题材,但又不局限于农村生活的描写和城市 等作品。路遥的小说多是农村题材, “交叉地带”发生的人和事。特别是着重表现年轻人的生活,通过他们反映出 交叉地带”发生的人和事。特别是着重表现年轻人的生活, 新生活中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 新生活中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 这其中我最喜欢他的《平凡的世界》。每每有时间我都要重新去读, 这其中我最喜欢他的《平凡的世界》。每每有时间我都要重新去读,感想 我最喜欢他的 》。每每有时间我都要重新去读 好多,可真要写读后感 却又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落笔。 读后感, 好多,可真要写读后感,却又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落笔。很害怕自己的拙劣 的文字解读损害了路遥先生的本意。劳动者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平 的文字解读损害了路遥先生的本意。劳动者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平 。《 凡的世界》 白纸黑字的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它响亮的提出 凡的世界》就白纸黑字的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它响亮的提出,人,无 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热爱生活 热爱生活, 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热爱生活,上帝 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 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 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一部用生命来 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 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 凡的声音 首先,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 首先,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 ——平凡的世界 座村落中的一座。 小处着眼, 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 座村落中的一座。从小处着眼,作者刻画出一个个普通 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 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以亲 近,给人以启迪。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 给人以启迪。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

平,我认为孙少平这个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 我认为孙少平这个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 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 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他受过了高中 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 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 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 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读后感《《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 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 的品质 可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它, 可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们要用另外一种 眼光去学会欣赏。那种战胜自我, 眼光去学会欣赏。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自卑里的坚强让 我敬畏,因为那也是一种精神。战胜困难,摆脱束缚, 我敬畏,因为那也是一种精神。战胜困难,摆脱束缚,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 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 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警醒。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 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警醒。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 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 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 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他 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 认识到了平凡, 选择了平凡。 认识到了平凡,也选择了平凡。 其次,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农民的深刻理解。 其次,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 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民经过的日子, 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民经过的日子,农民的 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但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 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但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对农民有着一种特殊 的感情和理解。而且间接知识也能够带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 的感情和理解。而且间接知识也能够带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 。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部小说从某个意义上 界》 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部小说从某个意义上 。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 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 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也能让我们深刻的理解我 们那些可敬可爱的农民的平凡与伟大。 那些可敬可爱的农民的平凡与伟大。 我们生存的现实年代,每一时刻都在告别贫困的困扰,可生存环境的改变, 我们生存的现实年代,每一时刻都在告别贫困的困扰,可生存环境的改变,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面对不段涌现的新课题,在普通人的视线里,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面对不段涌现的新课题,在普通人的视线里,生活似 乎也不是那么平坦得一马平川。面对新的困难,一样会有新的无奈; 乎也不是那么平坦得一马平川。面对新的困难,一样会有新的无奈;面对新的 理想,一定会新的彷徨;面对新的世界,也一样会有新的自卑心理在作怪, 理想,一定会新的彷徨;面对新的世界,也一样会有新的自卑心理在作怪,人

类的懦弱是本性,任何人都不能逃避。 类的懦弱是本性,任何人都不能逃避。 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旅途中,只有在困难和挑战面前, 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旅途中,只有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积极的去面 对,才会有发展,才会有未来。困境里的自卑,无奈中的反抗,积极中的进取 才会有发展,才会有未来。困境里的自卑,无奈中的反抗, 都是社会文明进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激励因素。 都是社会文明进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激励因素。 的激励因素 在这平凡的世界中 平凡人的一生,更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在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更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执着的 平凡的世界 追求和渴望,我们就应该像孙少平那样,学会在逆境中历练心智, 追求和渴望,我们就应该像孙少平那样,学会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卑中寻 找坚强,战胜自我,找一个坚强的理由让人奋进。 找坚强,战胜自我,找一个坚强的理由让人奋进。 有人说: 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那么人性里的自卑并不可怕,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那么人性里的自卑并不可怕,为 理想而拼搏的路上,有这样的自卑陪伴,我们并不会失落,只要正确的面对它, 理想而拼搏的路上,有这样的自卑陪伴,我们并不会失落,只要正确的面对它, 转为坚强的动力,那么,自卑中的所得都是胜利和拥有的感觉, 转为坚强的动力,那么,自卑中的所得都是胜利和拥有的感觉,自卑里的坚强 都是催人奋进的凯歌,战胜自我,自卑也坚强!就如萨迦格言所说的“ 都是催人奋进的凯歌,战胜自我,自卑也坚强!就如萨迦格言所说的“火把虽 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一样哪怕在平凡的人也应为其所生活的世界奋 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一样哪怕在平凡的人也应为其所生活的世界奋 斗。

第4篇:平凡也不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也不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我们踩着曾经洒下血汗,充斥着贫穷的土地一路走来,看着血汗绽放成满园的花,望着贫穷逐渐稀释,变成饱食暖衣的小资。那些不甘贫穷,拼命奋斗的日子,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占据它应有的价值,也收获它应得的回报。初次读《平凡的世界》,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且不评判它的文学价值,能被里面各色的人物牵引出我的思绪,对我而言,已是这部小说的精美之处。

读完这部小说,说不清楚结局是喜是忧,只是觉得有稍许的仓促,不过倒也突出了平凡的世界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在主人公孙少平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这个平凡的世界,窥探了这个平凡但不平庸的有志青年的大半个人生。要说孙少平的优点,太多。不过,最震撼我的是他的坚毅。我无法想象在暗无天日的煤矿工作环境下,他是如何保持最初的梦想与坚持,在毫无生机与希望的揽工日子里,他是如何能保持阅读与看报的好习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说阅读,就连静下心来好好闻一闻花香都会被嘈杂和粉尘给覆盖。现在的人们太浮躁了,静不下心做研究、做学问,也很少坐下来听听自己的内心,听听这个世界的呼吸。街上的人们要么行色匆匆,要么高谈阔论。其实这些也不能完全归咎与我们,每个时代有它特有的背景,自然也存在这个背景下衍生出的产物,或高尚或颓唐,总之不能避免它的出现,可作为个人,我们却有权选择是否接受。

孙少平在平凡的世界里摸爬滚打,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在我看来,都凝结着信念,支持他一直奋斗的,除了那个大气善良的姑娘田晓霞,就是他的信念了——平凡但不平庸。现在的我们,在物质上,早就过了那个为口粮日夜不辞辛苦的年代,我们比孙少平拥有的更多,可是我们的精神呢?或许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才能听到风吹麦浪、蟋蟀弹琴的声音。

世界是转动的,那如果我们不动,是不是就意味着在你打个盹的时间里就被世界悄悄地遗弃。曾经听过一句话,“如果你觉得迷茫,要么是因为很久没旅行,要么是因为很久没读书。”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世界是平凡的,我们每个人也是平凡的,但在平凡的日子里,我们也可以让心灵、让身体开出一朵不平凡的花。

在路遥的这部小说里,感受到最强大的气流就是小人物的艰辛与不甘困苦而与命运的顽强抗衡。而在众多的权欲、物欲的轰击下,我却为另外一抹暗淡的悲情久久地惆怅、思索,那就是田润叶。路遥笔下的女子真诚、善良,在《平凡的世界》里,我慨叹田润叶的一生,她善良但却悲情,执着却又固执。她的一生都没有真正为自己而活,全用善良与妥协成全着别人。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她的爱是病态的,因为一个人,只有懂得如何爱自己,才能奉献出我们的爱给世界,给某人。我们就暂且认为她对少安的爱是深沉的,是把整颗心都奉献出来的无畏与忠贞,当少安和秀莲结婚后,润叶的心也被那场婚礼埋葬,一埋就是整个青春。对于这种感情观,我是觉得有点沉重。

现实中,不乏有深爱,但像田润叶这种让爱主宰了整个生命的却是不常见的。润叶和少安的悲剧说到底也是时代造成的,不过,每个人都应该做命运的主宰者,而不能做它唯唯诺诺的奴隶,悲情的田润叶就做了《平凡的世界》里感情的奴隶。或许也是因为时代的不同,让彼此关注的点不同,我总是觉得,人不能总倚靠爱情生活一辈子。得不到,那就无须强求,何苦让虚幻的爱情禁锢了自己的生命,那样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身边爱你的人的一种折磨,就像深爱着润叶的李向前,他心里的痛苦与无奈,寥寥数笔怎么能道的透彻。

世界是一个整体,而每个人又是独立的个体,你的所有喜怒哀乐只是属于你自己,而与世界无关,就像雨打芭蕉,滋润的是芭蕉,而雨却不知道。所以,你的生活过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而与外界无扰。某些时刻,我们被打压、被摧残,那颗玻璃心一碰就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玻璃心可以有,它透明晶莹,盛放纯洁、善良,可是同时我们也要煅烧出它钢铁一般的坚毅。在世事变故面前,保持理智,保持坚强。回到《平凡的世界》,润叶因为失去心爱的人而放逐了生活,每次读到她晦暗惨淡的婚后生活,我就觉得无比压抑。我理解她内心的悲苦,但她却任性地不从痛苦的泥沼中走出来,我就倍感焦灼。

她因为爱不到,所以选择自我折磨,同时也刺痛着身边爱她的人,虽然她后来也选择了跟李向前在一起生活,可是这样的结局她若早一点看破,是否就能够让心里的那层灰尘落得少一点,再少一点。

现实里,我们往往会碰上一个敌人,他叫“得不到”,我们可不要因为他自甘沦落。生活是自己的,既然活着,那就选择让自己快乐的方式去生活,不要让“得不到”这个恶魔捆绑了我们的内心。并且世间万物,于你来说,存在,即心存感激;逝去,便温柔相送,切不可在有生之年,辜负了日月,蹉跎了青春。

在《平凡的世界》里,我们感受劳苦人民的艰辛,体会底层人民的奋斗,敬仰在黑暗中仍擦亮眼睛寻找光明的坚毅,也惋惜为了爱情而放弃了生活的愚昧。回到现实,世界仍是平凡的,依旧生老病死,依旧潮涨潮落。面对芸芸众生,她不卑不亢,给你足够的自由去谱写属于自己的那一页篇章。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奋斗吧,物质的丰裕远不如精神的璀璨更让人愉悦。选择让自己好过,让自己快乐的方式去生活,去拥抱这个平凡的世界,拥抱平凡的自己。去聆听,去感受,平凡的世界里总会有他的动人之处。

第5篇:感悟平凡——《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感悟平凡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

劳动者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平凡的世界》就白纸黑字的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它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

这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首先,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广袤的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从小处着眼,作者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七五年至八五年),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以亲近,给人以启迪。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我认为孙少平这个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他受过高中教育,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的苦难的哲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

关于苦难的哲学,书中这样表达: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啊?每到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也许这种困难与挫折只有孙少平所遭受的苦难的百万分之一,我们可曾有过这样的认识?

对于劳动的认识,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一条精辟的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理论。“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也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这里体现出的是两种人,勤劳的和懒散的。人生来是没有差别的,然而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之后,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而在这期间,对于劳动的认识不同,对产生这样的差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正如我们考到大学的时候,在学习方面,我们没有太多的差别。然而,经历了两年的大学生活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刘罗锅在和绅临终前对他说:“其实,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设计的。”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都应当好好想想,我们是怎样对待劳动的。

孙少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其实,他也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比普通农民多读了几本书,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层次追求的人。在写给妹妹孙兰香的信中充分表现了他对生活的认识:

“„„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然而我们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们每一天过这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绎着一幕幕平凡的戏剧。擦亮我们的眼睛,仔细瞧一瞧,哪一位是孙少平呢?

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学会欣赏。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自卑里的坚强让我敬畏,因为那也是一种精神。战胜困难,摆脱束缚,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警醒。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他认识到了平凡,也选择了平凡。

其次,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民经过的日子,农民的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而《平凡的世界》,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部小说,也能让我们深刻的理解我们那些可敬可爱的农民的平凡与伟大。

我们生存的现实年代,每一时刻都在告别贫困的困扰,可生存环境的改变,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面对不段涌现的新课题,在普通人的视线里,生活似乎也不是那么平坦得一马平川。面对新的困难,一样会有新的无奈;面对新的理想,一定会新的彷徨;面对新的世界,也一样会有新的自卑心理在作怪。人类的懦弱是本性,任何人都不能逃避。

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旅途中,只有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积极的去面对,才会有发展,才会有未来。困境里的自卑,无奈中的反抗,积极中的进取都是社会文明进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激励因素。

在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更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执着的追求和渴望,我们就应该像孙少平那样,学会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卑中寻找坚强,战胜自我,找一个坚强的理由让人奋进。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那么人性里的自卑并不可怕,为理想而拼搏的路上,有这样的自卑陪伴,我们并不会失落,只要正确的面对它,转为坚强的动力,那么,自卑中的所得都是胜利和拥有的感觉,自卑里的坚强都是催人奋进的凯歌,战胜自我,自卑也坚强!

从孙少平,到孙少安,以及田晓霞,田润叶,少平的师傅以及师娘,少安的山西老婆,还有那个山村里面所有的人际关系,世故的,淳朴的,农村特有的风情和地域色彩,里面包容了路遥太多的写作功底和技巧。他对农村的热爱,对中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赞扬,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显现。他崇尚艰苦奋斗,坚信承受苦难是成功的必然。他不忘记歌颂中国农民那一颗质朴的心,敢于拼搏,敢于吃苦的精神。不忽视属于农民的那种特有的爱情传达方式,以及由于文化差距而引起内在素养不同而造成的爱情悲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世界就是农民的世界。而路遥,用敏锐的眼光注意到了这点,取材中国西北部一个普通的农村,然后,在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中展开整个故事情节。用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小世界折射出整个中国,整个人类的平凡的世界。它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通篇只是一个普通人,普通家庭的成长历程。没有戏剧化的情节,同样没有传奇性的故事,全部都是按照生活的常理发展的,让读者觉得真实,觉得可信,给人美感的同时,给人以激励,给人以震撼,直写到人的灵魂深处去。

人物的刻画也极其独到,注重人物的现实性。比如,孙少安,是个耿直,质朴的农村男子,他善良,能吃苦,有责任心,同时血气方刚,真心地爱着润叶。但是,却因为他身为农家,而润叶却受过高等教育,所以,他在润叶面前表现出退缩。爱,却没有勇气;爱,却自卑。这样的心理矛盾,路遥刻画得细致入微,尤其逼真。同样,也很符合现实状况以及现实心理。他,最终错过了润叶。但是,同样,因为他的小农意识的局限,他娶了山西姑娘以后,生活便代替了爱情,一切平淡了,生活便是真实的生活了。

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无不让人惋惜。那么好一个姑娘,受过良好教育,活泼,勇于追求,热爱生活,爱着孙少平,生命却赋予她只有那么短短的二十几年。后来,少平和师傅的妻子结合。一切都很平淡,没有轰轰烈烈,故事的深刻性,我们却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它在我们心里烙上了深深的烙印。

中间还有太多农村世故人情的描写,同样非常现实与逼真,向我们展示了农村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农民特有的心理。

读过《平凡的世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是为晓霞与的少平的爱情,也是为晓霞的离去!世界有许许多多的无奈,就连写小说也一样,虽然是虚构。因为人的思想必须趋于现实,相信作者路瑶也是有着同样的无奈吧。我相信每个读者爱小说里的晓霞不比对少平爱得热烈,可对她的离去也能很平静的去接受。晓霞必须离去,相信路瑶在写下这一段时一定做了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吧。小说是平凡的,现实是平凡的,世界同样也是平凡的,可就是这样平凡世界里产生的两个平凡的人物却要创造出一份不平凡的爱情,这是何其的难啊。作者想把她们两的爱情表现的那么深刻,可又找不出一种她们两共同的生活方式加以描述。作者既要表达爱情是没有现实中的距离的,可又摆脱不了现实中思想的。孙少平是悲哀的,少安是悲哀的,润叶是悲哀的,同样晓霞也是悲哀的,同时他们又是那么的痛苦„„这里的种种悲哀就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中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面前任何人都无法保留,它透射着现实中的大抵相似的幸福,也折射着每个人各自的不幸。但是,无论是幸福还是不幸永远也不会定格,记忆在时间的冲击下必然会败给岁月,岁月之美就在于它必然的流逝。小说没有给出他们以后的生活片段,留给我们的是广袤的遐想空间,我们只能祝愿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平凡的人、平凡的故事、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世界„„什么都是平凡到就不再平凡了。现实的平凡的世界,有着不平凡的时代变格,和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可时代发展到这里注定他们的结局是悲惨的,平凡的世界 ,造就了医群不平凡的人。

路遥该是文坛中少有的英雄,他不仅把写作当成了一种责任,更当成了一种无比神圣的使命。路遥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他在创作手记中曾这样写道:“在这里,我才清楚地认识到我将要进行的是一次命运的„赌博‟,而赌注则是自己的青春抑或生命。尽管不会让世俗的观念最后操纵我的意志,但如果说我在其间没有做出任何世俗的考虑,那就是谎言。无疑,这部作品将耗时多年,如果将来作品有某种程度的收获,这还多少对抛洒的青春热血有个慰藉。如果整个地失败,那将意味着青春乃至生命的失败。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一段年华,它的流失应该换取最丰硕的果实,可是怎么可能保证这一点呢?你别无选择,这就是命运的题目所在。”最终路遥赌赢了这场人生:一部《平凡的世界》完成了他的愿望,只是代价异乎寻常地惨重,他输掉的是生命!

第6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不平凡的人

内容提要:《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在短短的几年间已被人们所接受,作品的众多的人物形象也已深入人心。而作品的主人公因其具有的时代性、叛逆性、乡土性、缺憾美等特征更是广受关注,通过对小说人物的评析对上世纪70、80年代的农民的心理及精神世界有了更深入更广阔的认识。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时代性叛逆性乡土性缺憾美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共三部6卷,最初接触到这小说是在高二的时候,但是直到大二的时候才读完,真正进入到记忆深处则是在参加工作的

三、四年中。直到现在还在读,而且阅读越有滋味。这部小说内容厚重而宏阔,语言质朴而纯真。为中国当代农民挣脱极左束缚开始改革开放留下了一付史诗般的画卷。在小说中作者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农民生活的艰辛、几代人的感情纠葛、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都真实而细腻的展现出来。在作品中作者塑造了近百的人物形象,这些任务形象成为这部小说的闪光点,照耀着读者的心灵,使读者的心灵受到洗涤。在众多的任务形象中作为主角的孙氏兄弟演绎了大时代下平凡人的不平凡的生活。

作为作品的主角,孙氏兄弟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特定的时代造就特定的人物形象,孙氏兄弟所走的两条不同的人生之路上可以看出这一点来,孙少安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经过崛起、衰落、崛起最终成为企业家,而弟弟孙少平则从农民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工人。这两兄弟的发展历程正是当时那一代人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探索新的思维模式的缩影。孙少安是家中的顶梁柱、是生产队的骨干,无论什么时候他都勤勤恳恳的努力劳动,但每年的年终仍然是吃不饱饭,穿不上衣。对此他没有畏缩不前而是勇敢的面对生活的挑战,选择新的未知的道路。他白手起家建窑烧砖,承包砖厂……一步一步成为了一个乡镇企业家。随然其中也有很多曲折,但他最终还是克服了。他就是那个时代大多乡镇企业家的一个缩影。孙少安的弟弟孙少平严格说来应该是作品的真正的主角,从一个学生变成农民,从农民变成打工仔,从打工仔变成正式的工人,这个人物身上虽然有作者的美好幻想在里面,但总体而言他反映的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美好愿望。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的都可以找到时代印迹。

在孙氏兄弟身上更多的是叛逆性,正是这骨子里的叛逆性使得他俩不再局限于当时的家庭、农村的小天地中,不像其他农民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面朝黄土背**的过着平庸的农村生活,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他们面对困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孙少安因失败变得身无分文,还要面对村里人得白眼,但他没有放弃希望,终于抓住一个机会;弟弟孙少平为了背石头背都被压烂了,但他坚持下来了,正是他们身上要打破传统的叛逆性,使得这两个应该一生在黄天尘埃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走出了一条不同于父辈的道路,做了一名不平凡的农民。也正是他们身上的叛逆性,使得他们在面对感情纠葛时做出了自己选择,孙少平一个打工仔竟然和地委书记的女儿谈恋爱,在最后竟然接受慧英的爱,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如果这兄弟两人没有这种叛逆的性格的话,那他们的结局就会像他们的父辈一样。我们的社会中正是有着千千万万的向他们的叛逆者,才能快速的从十年浩劫中走出来,才能够进行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才会有如此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人民才能够在国际社会上挺起自己的腰杆,东方巨龙才能够真正腾飞。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

7、8成,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在孙氏兄弟身上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在他们的眼中家人、家庭就是他们的全部,他们最初的理想就是吃饱饭,穿暖衣而已,他们所接触的不过是小乡村,小县城而已,为了实现自己理想,他们像牛马一样的劳动,但到年终却仍然吃不饱、穿不暖时,他们没有别的办法,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作为一个农民,一个世世代代在农村生活的农民,他们只能继续承受生活的折磨,他们所做的就是保持自己战斗意志,坚持自己的理想,继续做着看似无用的活计。从文章的开头一直到结尾孙氏兄弟乡土气息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减弱,孙少安发财后出钱建学校是为了什么?孙少平出院后拒绝**的表白,而接受慧英的爱,又是为什么?他们虽然是主角,但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两个农民,农村出生,农村生长的农民。

在很多的传世作品中有

8、9成的作品是以悲剧结局的,也许缺憾美给人感受更深刻,作为《平凡的世界》的两个主角孙氏兄弟的生活总是充满着风雨的,总是带着丝丝的缺憾,在路遥的笔下这种缺憾也成了一种美。孙少安成绩优秀为了弟弟、妹妹却不得不放弃学业;虽然在心底爱着田润叶,润叶也爱着他,但他却不得不痛苦的选择了放弃,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生活富裕了,家人之间却有矛盾了;矛盾解决了,妻子却又离他而去。命运好像一直在捉弄他,不管怎么努力他就是得不到美满幸福的生活。孙少平是生活的强者但他也总是受到命运的捉弄,能上学了,却被鄙视;回村教书了,学校解散了;与田晓霞谈恋爱了,田却死了;成为工人了,却不敢面对**了。一个又一个的沉重的打击下,他坚持下来了但也没有了进取的精神。

作为《平凡的世界》的绝对主角孙少平在小说的最后却显示了他心灵的脆弱的一面,他不敢面对**的表白,回到了城乡交叉地带,接受了慧英和明明。他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了,没有了像以前一样扬起生活激荡的风帆,像海燕一样去迎接挑战。这样的一个结局似乎不和人们的口味,但正因为这样才使得作品更加真实可信。

《平凡的世界》中孙氏兄弟的一生体现了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人的生命辉煌的意义,他们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缩影,他们以平凡的人生构筑了一个辉煌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告诉我们每个平凡的人都有一个不平凡的世界。虽然这本书已经读了好几遍了,但从最初的只看情节,到后来的注重语言,再到现在的对内容思考,经历了

6、7年的时间,但每一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一个个鲜活的任务形象在眼前越来越丰满、感人。

第7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书中的那份恢宏,那份细腻,那份作者发自内心的感叹和呐喊,不只是激励,更加是震撼着我的心灵。古人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次拿起这本书,总会在其中或多或少的找到自己的身影,找到自己的青春,虽然时间相差三十年,但是,那些鲜活的身影似乎就是代表了你我。

上学的日子里,初识《平凡的世界》,至今犹记,为了能知道主人公的命运和归宿,我缩在被窝里,不吃不眠,一口气把三部看完,掩卷之时,仰天长叹,久久不能自拔,有惋惜,有惆怅,有激动,有悲楚。

那时候的理解,和现在是天壤之别,那是真正的年少之时,留下的是对那些人物的同情和敬佩,还有模模糊糊的对历史的了解。

现在回过头来,又认认真真的读了一遍,重新回味那份厚重和凝练,重新体会那种激情与彷徨,重新认识那段历史与岁月,一如既往的合下那本厚厚的经典之后长叹一声,现在这份叹息,似乎将自己也包含了进去。

一个波澜起伏的大时代中,个人的力量的的确确是显得很渺小,但就是这些渺小的个体,推动了历史的车轮前进,历史不会倒退,人类总会进步,生产方式总会革新,生活水平总会变化,但是,永久不变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永不退缩的精神。

一段历史终将回过去,但是,一种人类的文明总会流传下来。

在书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很多。

我们看到了在祖国母亲的怀中,在一片黄土高原上,那些文革后期的穷苦农村,吃不饱饭的父老乡亲,也看到了改革开放之初的风起云涌,看到了过去那些卓越的共产党人的风采,也看到了那些被人民永远诅咒的“光辉人物”。看到了乔伯年书记亲自去挤公共汽车的“壮观”场面,看到了田福军见到由于错误路线导致在生死线上挣扎的群众时的愤怒,看到了周文龙作为造反派和县委书记的对比,看到了苗凯、张有智等人的“明哲”之道,那些情景,在作者的笔下,一幕一幕的在我们面前上演,让我们了解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夹杂着各种观念的中国,一个真的饿死过人的中国。我们知道了当年的革命到底是怎么回事,当年的信仰有多么可怕,当年的干部是什么样的角色,当年的人民,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境况之下。

我们也看到了穷苦人家孩子的生活,也知道了自始至终,干部家的子弟都是高人一等的,看到了班长腕上的手表,和穷人孩子的黑馍。看到润叶的不幸婚姻,我们无奈的理解了少安;看到了晓霞永不凋谢的谢幕,我们在为少平悲伤的同时,也在埋怨作者的残忍,但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知道,其实,这是对少平最好的结局。最终,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丝的曙光,哪怕那只是作者在安慰我们,我们的金秀和兰香终于走出了那座小山村,终于和干部的儿子建立了纯洁的爱情关系,终于彻底离开了那一代代的饥饿和贫困。

我们看到了田福堂支书的发达与没落,看到了可爱的玉亭同志穿着那双破鞋闹革命的精神,看到了海民面对自己亲爹的无奈和愧疚,看到了少安和自己父母分家时的悲痛,也看到了孙玉厚老人无奈的几次落泪,农村,一直都是在一种不健康的形态中发展,父母子女媳妇,一直是在一种亲情与矛盾中并行,这个命题,无解。

我们看到了变革中的黄土高原,看到了孙玉厚老人和田福堂支书再次聚在一个地头上劳动,看到了著名的“混混”王满银的转变,看到了地主的孩子和贫农的儿女在一个校园里读书,看到了金氏家族从抬不起头到扬眉吐气的历程,看到了很多人的离去,很多人的到来,很多发生在黄土地上的“岁月沧桑”。

我们看到了那些瘦弱的学生们聚在一起狼吞虎咽的场景,看到了少平磨蹭着去拿他的那两个黑面馍,看到了金波带着人和顾养民发生的冲突,看到了几个老同学在兰香的大学中相会的场景,学生时代,不论是怎样的历程,都会是人生中最为纯真,最值得纪念的岁月。 我们看到了少安和润叶在小河边的那次谈话,看到了晓霞和少平在矿山的那次拥抱,看到了金波在军马场和藏族姑娘相会的场景,看到了润生坐在红梅家炕上吃饭的温暖,也看到了卫红走进金强家的那份决绝,还看到了兰香和吴仲平漫步在大学校园中,便走变讨论着枯燥的宇宙问题时的那份浪漫。青春的岁月里,每个青年都在幻想中度过,幻想着今后的生活,评点着心仪的异性,但是,当我们从这本书中发现那些在贫困和饥饿中挣扎的人们,迸发出的那份不离不弃的爱情时,会感到由衷的感动,唯有那些纯洁的爱情,才拥有如此的魔力。

我们看到了两种制度之下的中国,看到了两种制度之下的人民,看到了相同而又不同的那些熟悉的面孔,他们代表了我们的父辈,我们的乡亲,我们的邻居,在淳朴的面孔下、厚实的胸膛中燃烧着的,是对生活的执着,是从骨子里迸发出的不屈,尽管他们在生活的磨难前相信了命运,但是,只要有一丝的可能,他们就将昂扬的斗志发挥到极致。

……

看到的越多,理解的越多。

一本书,可以陪伴很多年,可以翻阅很多遍,在晦涩的日子中,在光辉的日子中,都有它的身影长伴身旁,阴暗的时候会得到鼓励,得意的时候会得到警醒。

最后,让我们再次分享那些优美的句子,让它们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青青年华如同晨曦与晚霞,绚丽多彩而又变幻莫测。”

“但无论怎样,他还是高兴今天能用他自己劳动赚来的钱,在这里请晓霞吃一顿饭。哪怕他今生一世暗淡无光,可他在自己生命的历程中,仍然还有值得骄傲和怀恋的东西啊!而不至于象一些可怜的乡下人,老了的时候,坐在冬日里冰凉的土炕上,可以回忆和夸耀的仅仅是自己年轻时的饭量和力气……”

“人的生命力正是在这样的煎熬中才强大起来的。想想看,当沙漠和荒原用它严酷的自然条件淘汰了大部分植物的时候,少女般秀丽的红柳和勇士般强壮的牛蒡却顽强地生长起来——因此满怀激情的诗人们才不厌其烦高歌低吟赞美它们!”

“生活就是这样不可思议。就他而言,往日那些令人断肠的情思,随着时光的流逝,早已不留任何痕迹消失了。而谁能想到,如今命运又把他和另一个同村人纽结在一起?”

“爱,就能使一个人到如此的地步。一次邂逅,一次目光的交融,就是永远的合二而一,就是与上帝的契约;纵使风暴雷电,也无法分解这种心灵的粘结。两个民族,语言不通,天各一方,甚至相互间连名字也不知道……真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吗?

世界上又有多少事不可思议!而最不可思议的正是人,人的感情。”

“这是人生的心酸。在我们短促而又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在苦苦地寻找人生的幸福。可幸福往往又与我们失之交臂。当我们为此而耗尽宝贵的青春年华,皱纹也悄悄地爬上了眼角的时候,我们或许才能稍稍懂得生活实际上意味着什么……”

“生活啊,生活!你有多少苦难,又有多少甘甜!天空不会永远阴暗,当乌云褪尽的时候,蓝天上灿烂的阳光就会照亮大地。青草照样会鲜绿无比,花朵仍然会蓬勃开放。我们祝福普天下所有在感情上经历千辛万苦的人们,最后终于能获得幸福!”

《平凡的世界》,一本那样平凡而真实的书,只是在那个黄土高原上一个不起眼的双水村的小寨,没有惊天动地的撕杀,只是在默默的诉说里倾诉着融融的亲情,没有荡气回肠的情节,只是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里娓娓诉说着平凡的世界里平凡人们平凡而又特殊的人生,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的海誓山盟,只是在把爱的种种用那陕北风情徐徐道来。

与郭敬明的虚幻的《幻城》相比,《平凡的世界》里全是那些我们所熟悉的情节,双水村、垭子口,黄源县,以及那些窖洞,一种温馨瞬间袭来,无形中己温暖了我们的心。与韩寒的《三重门》相比,没有那一份稚气与叛逆,《平凡的世界》所描绘的是浓浓的爱,对土地,对父老乡亲,对亲情、对友情、对爱情以及对人生的追求与希望。

《平凡的世界》描绘的是一幅爱的篇章,对亲情的爱,少安与他的父亲:当他在参加全县升初中的考试中,名列第三被录取的时候“他的父亲在他面前抱头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到刚强的父亲在他面前流泪,他自己也哭了,是的,他将要和学校的大门永远的告别了,他多么的不情愿呀,他理解父亲的痛苦----爸爸不愿断送他的前程…….”或许,我们的印象里,父亲总是高大与坚强的象征,又有谁能够明白那笑容背后的艰辛与无奈?可是少安知道,为了那个家他牺牲了太多太多,没日没夜的忙碌着,从来没有自私过。他是一个多么有情有义的男子汉呵!还有妹妹兰香与少平、少安的兄妹情谊,一个平凡的环境,一个一包乱的家却只因那相扶相携的亲情而变的富有,想一想我的家又何尝不是那样的情形,多少年来只因有了父亲的不断拼搏与闯荡母亲的默默相辅,我们兄妹才不致于忍冻挨饿,这种情愫只有在相同的环境中你才能真正的心领神会。我之所以深深的同感,那也缘于我曾经也有相同的处境呵。

《平凡的世界》也写友情,那田润叶和孙少安的那些细腻的爱似乎掺杂的是爱的成分,但只到了每个人都接受了现实,秀莲与少安草草接婚,田润叶嫁给了李向前那一刻回顾起两人曾经的那一抹朦胧的情愫来却成了至死不渝的友谊了,还有金俊武与孙少安的那种沟通,只是在那个黄土高原上两个平凡的男子汉之间那种心与心的理解,他们没有高谈阔论的去谈个人理想,也没有不切实际的侃未来,只是介于他们的背景,他们的现状,以及他们承受的和面对的种种相似----一缕基于相同背景下的无限深情的理解与支持。 《平凡的世界》里着墨最重的是主人公孙少平,那个黄土高原上有着成熟思惟,脚踏实地,重情重义,忍辱负重,不卑不亢的少年,那种以上进求尊严,从不好高骛远的情怀也深深的打动着少女的芳心,田小霞的出现,让我们的主人公人生有了目标与方向,从此他也可以用自信的心去面对,小霞一度上是他精神的最大的支柱与鼓舞,让他有了奋起的支点和勇气,成为一盏照亮前进路上的灯,他们的爱让人奋进,是向上的,在物质上他们没有要求太多,在精神上却相扶相携,那是跨越了所有的界线将心与心的交汇。我认为这才是爱情上最真挚的追求,这也正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们所缺少的。

然而随着路遥的笔锋一转,我们的主人公孙少平那曾经视做生命全部的爱却因田小霞的牺牲而破碎,小霞的死带走了孙少平那一缕生活的阳光,所有的幸福尽因这个善良的女孩儿的走而一去不返,曾经里的快乐与相知,理解与相携,幸福甜蜜的往事都己不在了,读那个章节的时候,我总情不自禁的潸然泪下,有时候也想去怀疑,作者这样子安排是否太过于残酷?但转念的去思考或许这便是命运,这就是生活,有甜蜜也会有苦涩,有幸福也命会有破灭,尽是快乐尽是完美,那不是生活,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们平凡的生活,人生就是这样子的现实。

与田润叶与孙少安的爱相比,他们至少爱的勇敢爱的执著,爱的坚贞爱的热烈,当然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少安与秀莲的相互扶持,只为生活而一起走过也是那样的真实,还有田润叶和李向前的爱,初一见似乎让人难以理解,可当你仔细的读下去,润叶的那种近似于固执的执著,在那个平凡的世界里是那样的真实与贴切。

是的,张爱玲的笔下不知捧红了多少俊男少女,可无一例外的都是那些乾清满宫的王公贵族的爱恨情仇是是非非,又有几点能够找到生活?当然我不是说这样子不好,或许那些往事必竟己年事久远,远离人间烟火的事情让我们今天的作者去写,我们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没有谁可以、谁能够去拷正所描绘的种种-----试问又有谁做过贵妃,谁当过太监谁当过皇帝呢?要么就是一言九鼎,人头落地;要么就是缠绵绯测,爱的死去活来;一人殉情另一人也必然共赴黄泉。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们,只有平凡的才是大众的,也才是最真切的,当人们在一遍又一遍的看青春偶像剧的时候,那些夸张的体裁与情节,总会让人感觉出“水份”来,真正的生活是平凡的。

再者就是孙少平对生活的选择,他虽然也受到过高中教育,可是他认识到了平凡的环境,平凡的人生,于是他将他平凡的生活付给了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煤矿坑道,而这些与我们这些漂泊流浪的人儿是多么的相似呵?只有同病相邻的那种感觉最平凡最真实,也最接近生活。

是的,生活是平凡的,人生是平凡的,想一想人生就是那么短短的来去一瞬,与其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索取,不如将我们平凡的人生付诸平凡的生活,或许这样子才是最为平凡最为真实也是最为幸福的感觉。

上一篇:电子商务实训报告下一篇:镇府留守儿童关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