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蓝天下演讲稿

2022-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写演讲稿时,需要做到论据、论点明确,不能随意编写演讲稿。一份好的演讲稿,需要做到情感充分表达,真实符合常理。那么,你知道怎样写出优质的演讲稿吗?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同在蓝天下演讲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同在蓝天下演讲稿

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

《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把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全省义务教育的首要战略任务。

到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完成标准化建设,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真正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在蓝天下,他们缺了什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那么,进城务工人员作为生活在城市边缘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子女在城市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情况如何呢?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对兰州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情况进行了调查。

就兰州市城关区来说,主城区学校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所占比例较小,以一只船小学为例,全校近2000名学生中只有十几个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而距离主城区不远的雁滩的大部分学校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了学校学生的一半以上。

张苏滩小学是兰州市城关区的一所区属小学,全校97%的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主城区的学校相比,这里的办学条件比较差。赵校长说,学校门前的水泥路还是在社区的帮助下修起来的,以前是一条土路,要是赶上下雨,路都没法走。

记者去采访时,学生们正在上体育课,简陋的操场比一个农家小院大不了多少。

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除去教师的办公室和一个会议室、一个微机室,其他全部都是教室。

赵校长苦笑着说:“不当家不知道过日子的难处啊!现在物价上涨,暖气费、电费、水费都在涨价,就连锅炉工的工资也涨了,但是学校的办公经费有限,只能做到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想要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真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记者了解到,张苏滩小学唯一的一个微机室还是靠社会捐助建起来的。

“虽然学校条件比较差,但我们还是要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希望学生都能上好学,快乐地成长。但教育仅仅依靠学校和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社区和社会上的一些爱心人士很关心学校的建设,就在不久前,甘肃联合大学的青年志愿者还到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帮扶活动。但是,家长的工作很难开展。”赵校长说。

事实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很不乐观。一些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行了,至于怎么教育那是学校的事情。

有些小学生放学后没有家长来接,学生的安全都成问题,家庭教育更无从谈起了。当然,也有一些家长很关心孩子,望子成龙心切,但是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水平有限,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有些家长干脆就采取了“棍棒教育”。

进城务工的魏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孩子有时候贪玩,不好好写作业,就只能打。我住的院子里有一对摆水果摊的夫妇,三天两头打孩子,就因为孩子的学习不好。”

如何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张苏滩小学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

赵校长介绍说,学校已将家长培训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春季开学初,张苏滩小学就召开了一次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工作重点,以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配合。

同时,学校还组织家长听教育讲座,想办法与家长沟通、交流,达到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相互信任,同时也加深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更好地完成对孩子的教育。”

除了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些孩子还必须随着父母工作的变动不断转学,不断适应陌生的环境,不断融入新的集体然后再离开。

记者在北面滩小学采访时遇到了接孩子的魏女士,她说:“我没有工作,家里两个孩子全靠我丈夫一个人养活。但是城里的学校比农村学校好,我们就把孩子送到这里来上学了。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

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但真实的情况却是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必须随父母工作的变动不断转学,而各地的教材、教学进度不一样,这些学生转学后一般都降一级跟班,尽管如此,有些学生还是跟不上新学校的教学进度。此外,孩子的普通话不好,和同学的交流存在问题,老师讲课有时也听不懂,学习起来非常困难。

“学生的流动性比较大,基本上每学期都有学生转入、转出。最多的一次,我们班里中途转来了13个学生。频繁的转学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影响很大。很多从农村转来的学生胆子小、性格内向,课堂上不愿发言,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普遍不自信,不敢表现自己。”张苏滩小学一位姓孙的老师说。

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从小就跟随父母辗转各地,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初尝生活的艰辛,事实上,他们所需要的并不多,正如一个孩子说的:“我想在这里上完小学。”

安稳地上完小学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 苦了谁也不能苦孩子”

“苦了谁也不能苦孩子。”这是张新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

2006年初,在榆中县做生意的他为了让上二年级的孩子进一所兰州市示范性小学,他在兰州市城关区九州开发区买了一套房子,到处托关系、想办法,最后孩子还是没有如愿进到他心目中的好学校。

他说,他打算卖掉九州的房子,在兰州市一所市级示范性中学附近买一套二手房,这样,根据对口划片的政策孩子也许能到市级示范性中学就读。

“但是孩子能不能进去,还不一定呢!”张新宇不无担忧地说。

与张新宇同住一栋楼的魏女士则显得轻松了很多。谈及为孩子择校的事情,她认为自己当初的举动相当明智。

为了让孩子上初中时能够到对口划片的好中学里,早在几年前她就托关系将孩子的户口转到了家在静宁路的亲戚名下。

“择校无疑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和孩子的心理负担。”一位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说,“造成择校热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要想解决小学生、初中生的择校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而重点在于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不是一定要把好学校“拉下水”,薄弱学校才能“爬上岸”。

对于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位老教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光有政策不行,还需要抓落实,不妨先从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起,从资源配置入手,充分发挥现有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

在这一点上,庆阳市的做法或许更有代表性。

从2005年秋季开始,庆阳市就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城乡教师对口支援帮扶活动,采取了校长挂职、交流制度,学校结对帮扶和教师对口交流三种模式。

在对口交流过程中,城镇教师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到了乡村,乡村教师则从城镇教师身上汲取宝贵经验,学习先进做法。

“教师的校际交流,有利于实现教师资源的共享和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这无疑对缩小学校之间差距、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一位参与交流的教师这样说道。

在庆阳市“千名城乡教师对口交流”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兰州市的一些学校正悄然进行着联合办学的试点。

联合办学就是两校进行整合,实行统一管理,充分利用薄弱校的闲置场地、教室、师资等资源,发挥名校品牌、先进管理和教学理念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一种办学模式。

“联合办学实现了教师一体化配备、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其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兰州市某高校的张老师说,“仅就师资而言,在当前要实现教师的大范围流动还相当困难,内部流动则相对简单得多。”

庆阳市的城乡教师对口支援帮扶活动和兰州市采取的联合办学模式在缩小校际差距、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效果明显,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织就信息之网

甘肃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致使城乡教育资源数字化差距大,制约着全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李嘉诚项目、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实施,甘肃省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了在甘肃省农村中小学100%的覆盖。教育信息化为农村义务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进而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共识。

“过去,农村学校的老师仅靠一块黑板、几支粉笔、几本教材教学,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考什么,学生背什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一位农村小学的校长说,“随着国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实施,农村学生也能得到教学名师的指点,学生眼界开阔了许多。”

教育信息化为农村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广大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到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信息化在惠及农村学生的同时,也为农村教师装上了“顺风耳”、“千里眼”,并且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

以往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师存在着教学资料匮乏、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教师可以通过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可以在电脑上备课,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借助多媒体开展情景教学、进行试验演示。

“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带劲。”这是农村师生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实施后的感受。

教育信息化正成为缩小校际差距、区域差距的利器。

“东西部的教育差距并非是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教育信息化就是缩小城乡、地区差距,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为便捷的途径。”一位学区校长这样说。

从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的应用到县域网的开通,从校园网的建设到互联网的接入,从电子白板、移动网络教室的使用到无纸化办公,甘肃省的教育信息化正在快速发展。

“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这是向教育公平迈出的一大步。”一位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说。

目前,甘肃省已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多项试点。如联合高校力量开发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让部分地区的城乡教师进行互动,在兰州市进行无线网络的试点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及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加强对信息技术课教师和网管人员的培训,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逐步建立学校管理系统和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化办公平台。”甘肃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余学军说。

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为推动全省教育现代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张‘网’还需要铺得更大一点,要让偏远地区、山区的师生们也感受到网络的魅力。”一位山区学校的校长充满希望地说。

?笙 责任编辑:陈富祥

作者:孟刚 沈丽琼

第2篇:演讲稿同在蓝天下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伴随着温暖的东风,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我们迎来了以“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为主题的爱鸟周活动。

鸟类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的朋友,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维护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消灭害虫、保障农业增产增收,减少人为的药害,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千百年来鸟类和人类和谐共处相依相伴,共享一片蓝天,生命得到了延续和繁衍。

鸟类不仅是生物群落生态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还是人类文明文化的传承者,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作家、画家、音乐家、舞蹈家以鸟类为题材创作了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文诗词,谱写了一曲曲赞颂鸟儿的歌曲舞蹈。“鸳鸯戏水”、“莺歌燕舞”、“百鸟朝凤”,都体现了人类对鸟类的美好形态的赞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鸟是大自然的精灵,是人类的好朋友,是自由与生命的象征。因为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有了鸟儿,才有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有了鸟儿,才有更美丽的蓝天,更和谐的生态。人类离不开鸟儿,保护鸟儿就是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自己。

曾经,一到春天,就会有许多小鸟成群结队的飞来,他们停在枝头上叽叽喳喳的唱歌,那优美的歌声非常动听,使大家忘记周围的一切,浸在鸟的歌声中;他们在树枝之间跳来跳去,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谱成了一篇美妙的乐章。可是,由于人类大量捕杀鸟类,随意砍伐树木,把鸟类的家‘森林’毁灭了。所以,现在能看到的鸟类越来越少了。

如果我是一只鸟,我会让全世界的人民快快乐乐,开开心心,永远地生活下去,没有烦恼,没有忧愁。

让我们为小鸟做个巢吧,鸟类就有了生活的地方,让我们为小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第3篇:同在蓝天下 人鸟共家园演讲

“同在蓝天下 人鸟共家园”

爱鸟周动员报告

平安小学

2013-3-25 “同在蓝天下 人鸟共家园”

今年3月25日---3月31是哈尔滨市爱鸟周,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加入到爱护鸟类行动中来。

鸟类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的朋友,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维护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消灭害虫、保障农业增产增收,减少人为的药害,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千百年来鸟类和人类和谐共处相依相伴,共享一片蓝天,生命得到了延续和繁衍。

鸟类不仅是生物群落生态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还是人类文明文化的传承者,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作家、画家、音乐家、舞蹈家以鸟类为题材创作了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文诗词,谱写了一曲曲赞颂鸟儿的歌曲舞蹈。“鸳鸯戏水”、“莺歌燕舞”、“百鸟朝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都体现了人类对鸟类的美好形态的赞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燕子和麻雀是和我们人类走的最近的鸟类,它们与人类相依相伴,无论贫富贵贱始终不离不弃。小时候,对于鸟儿的记忆,记得最真切的就是家燕和麻雀。那时候人们的住房多数都是土木结构的房子,房顶在盖瓦时是先用木椽把顶架搭好,然后再用竹篾编成竹篾网笆,再在上面盖上瓦,而麻雀则就在竹篾网和瓦之间的空隙里做个窝,藏在那儿栖息繁殖,繁育幼鸟。燕子则享受着比麻雀更优厚的待遇, 燕子在筑巢时大多选择在屋内厅堂的墙上,人们都喜欢燕子,因为人们看到燕子总是在捉虫,而麻雀总是在偷吃粮食,所以麻雀飞到哪里都会遭到人们的驱赶,但麻雀依然对人类不离不弃,尽管人们常常驱赶它们,它们却常常相伴人的左右。小时候每到农忙季节,我们小孩子的任务就是看护好晒在院场里的粮食,别让麻雀给吃了,每次我总觉得赶麻雀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要是那么多时间留给我们玩该多好啊,所以每每看到那些麻雀偷偷地跑来啄食粮食的时候,我都会很气愤,恨恨的举起手中的竹竿吓跑它们。有时候嫌烦了,也就懒得管他们了,随它们吃好了。那时候我常常觉得它们也很可怜,吃粮食也是为了生存。有时候人们也会在地里扎个稻草人来吓唬雀鸟,以获得粮食最大的收成。长大了才明白,对于麻雀的益害评价,应持一分为二的态度,从全年生活过程来看,它主要以各种农作物为食,能盗食很多粮食,但在繁殖期间它常常以各类昆虫为食,并用以育雏,对农业有一定好处,对保护城市绿化和林业有益。因此,麻雀被列为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一直以来人们觉得燕子是益鸟,常常在田间飞翔捉着害虫,所以人们以最大的宽容来呵护着燕子,尽管它们在育雏期排泄的粪便把屋内弄得很脏,但人们却不愠不火。小时候,老家堂屋的墙面上常常是燕子最佳的筑巢的地方,每到春来,燕子就从外面衔泥来沾在墙面上垒巢,每每看到燕子来回飞来飞去,我就常常在一边悄悄观察着,大自然创造的每一个物种都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方式,我看着小泥巴越垒越高,不几天就垒好了,然后就看见燕子每天黄昏就飞进屋里不再出去,和我们居住在一起,高高的看着我们怎样生活,怎样淘气怎样被父母爱怜,我们一家人怎样和睦幸福的生活,我们也看着它们从垒窝到孵卵到育雏,再到雏鸟长大。它们和我们共同生活了一年又一年。小时候爷爷经常教诲我们要爱护鸟类,给我们讲述鸟类的神话故事和鸟的神奇传说,让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对鸟儿有了一种特殊的爱怜。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它能帮农民伯伯捉害虫,增加了农业产量。所以说,鸟类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益处。

在农村,一到春天,就会有许多小鸟成群结队的从南方飞来,他们停在枝头上叽叽喳喳的唱歌,那优美的歌声非常动听,使我忘记周围的一切事物,浸在鸟的歌声中;他们在树枝之间跳来跳去,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谱成了一篇美妙的乐章。可是,由于人类大量捕杀鸟类,随意砍伐树木,把鸟类的家‘森林’毁灭了。所以,现在能看到的鸟类越来越少了,人们都知道,中国的鸟类品种最多,约有1800多种,可是濒危灭绝的就有好多,如果我们在这样下去,我们就有可能看不到这种可爱的小生灵了。我们想一下,如果没有鸟类,虫子会大量繁衍,随便肆虐啃食农作物,到那时,我们连纯天然的的菜都吃不上,只能吃那些喷过农药的。如果我们在不保护鸟类,不杀他们,这些严重的后果一定会发生的。

让我们为小鸟做个巢吧,鸟类就有了生活的地方,让我们为小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同在蓝天下 人鸟共家园”

保护环境,爱护鸟类

平安小学

五年级:王子茹

2013-3-25 伴随着温暖的东风,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我们迎来了以“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为主题的道里区爱鸟周。

我们天天都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这美好的一切当中。地球妈妈慷慨的为我们提供各种无限而又有限的资源,让我们“丰衣足食”,而人类不但不知足,反而还破坏地球母亲。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把一棵棵大树砍下做成木船、一次性筷子等一切对人类有利的东西,而这些在人类的眼里总是一闪而过,对于大自然是多么大的破坏。

虽然,现在人们处处在宣传环保,呼吁绿色,但这样仍然没有阻止破坏者的脚步,一棵棵大树仍在倒下,沙漠的面积仍在扩大。

现在,由于人类大量地砍伐树木,所以现在荒漠正吞噬着大自然,吞噬着整个地球,人们啊!难道你们就心甘情愿地看着大片的绿的被破坏?这种塑料很难腐烂,被称之为“白色污染”,用过的废弃物十分难以处理。如果埋掉,会破坏土壤结构;烧掉它,能生产出氟化物,氢化物等有毒或剧毒气体,危害人畜。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塑料袋竟然有这么大的危害。

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播种的灾难时,大自然已愤然回击。海洋与大气向人类发出了警告。全球不论哪一个海域,不管它与工农业活动区有多么遥远,从北极冰岛到南极大陆,到处都不同程度的监测到有害物质,唉!我以前喜欢的海洋到哪里去了?绿如蓝,成记忆了吗? 我呼吁:不要再破坏我们自己的家园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如果我是一只鸟,我飞到了一个村庄,那里遇到了旱灾。禾苗都快要枯萎了,土地嗮裂了缝了。农民伯伯伤心地说:“我的天啊,庄稼都死了,我们靠什么生活呀!”我听了,连忙飞上天,求云姐姐小了一场雨,农民们高兴得不得了,庄稼苗贪婪地吮吸着雨水。我见了,自己感到开心。

如果我是一只鸟,我飞到了那建筑工地,见到了建筑工人满头大汗地搬砖石,水泥。我赶忙叫喊我的姐妹从他们家里叼来毛巾,给他们擦汗,我又叫风大哥吹一阵清风,让工人们凉快!

如果我是一只鸟,我飞到了沙漠,见了花草树木都要干死了,好象说:“我要喝水,我要喝水。”我连忙流下了眼泪,去了雨大哥家,雨大哥问我:“为什么哭?”我说:“那里的树木快要干死了,在喊救命呀!”我指了指沙漠。雨大歌急忙下了一场雨,花草树木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在感谢我和雨大哥呀!沙漠变成了绿洲!

如果我是一只鸟,我飞到了灾区,洪水把人们的房屋冲毁了,他们在伤心地哭着。我连忙飞到救助站,让他们救灾区的人们,让人们暂时在救助站里住着,等洪水流走后,再回这地方住。

如果我是一只鸟,我会让全世界的人民快快乐乐,开开心心,永远地生活下去,没有烦恼,没有忧愁。

鸟是大自然的精灵,是人类的好朋友,是自由与生命的象征。因为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有了鸟儿,才有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有了鸟儿,才有更美丽的蓝天,更和谐的生态。人类离不开鸟儿,保护鸟儿就是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自己。爱鸟、护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我们特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希望大家都加入到我们爱鸟护鸟的行列中来。

“同在蓝天下 人鸟共家园”

天空因为飞翔才蔚蓝

平安小学

四年级:于博

2013-3-25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天空因为飞翔才蔚蓝。”

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动物之一了。一只鸟儿会唱出一首动听乐曲,一首乐曲会奏出春天的旋律,而春天的旋律里,谱写着人与鸟儿的和谐相处,让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小鸟那动听的歌声。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草原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 . . . . ”,多美啊!许多鸟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人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骑着骏马疾驰,这种感觉就象在仙境遨游一般。在大自然中,鸟儿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在一个人忧伤的时候,听到鸟儿在树枝上用清脆的嗓音唱出宛转的曲子,忧伤顿时忘到脑后,被那悦耳的歌声所陶醉。

鸟很聪明,很友好,会吃害虫,会捉田鼠,可是,如今有一些人却为了蝇头小利大肆捕杀野生动物,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一些地方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野生鸟类案件屡屡发生,给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破坏。

鸟是人类的朋友,自然界的平衡离不开鸟,人与鸟和谐相处,是保护生态的平衡。在自然界中每种动植物都是因果循环的。动物与人一样,人不伤害动物,动物也不会伤害人类。只有和谐相处保护自然,大自然才不会报负人类。

同学们,你知道吗?为了保护鸟类,1981年我国确定了“爱鸟周”。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同,各地选定的爱鸟周时间也不相同。咱们江苏省就把爱鸟周定于每年的4月20日至26日,同学们,保护鸟就是保护环境,也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让我们共同爱护鸟吧,爱护我们生存的这个环境吧,愿我们永远生活在鸟语花香的世界里。

从今往后,让我们共同做到以下10点吧:

1、

制作并悬挂人工鸟巢

2、

不随意捕杀鸟类

3、

尽量不要养鸟,给鸟自由,让鸟儿有一片飞翔的天空。如果你已经养鸟了,请照顾好你所养的鸟

4、

发现贩卖珍稀鸟类的,要向有关部门举报

5、

不食用野生鸟类

6、

不要恶意惊吓鸟儿

7、

照顾受伤的鸟儿,使他们尽快恢复健康,返回大自然

8、

爱护水源和一草一木,让鸟儿有地方嬉戏

9、

减少污染,少开汽车

10、向鸟类保护协会捐款,当志愿者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天空因为飞翔才蔚蓝!

第4篇:初中教师《同在一片蓝天下》演讲稿

镇坪县初中 操太平

我是一名思想品德教师,也是初三应届毕业班的班主任,今天,之所以能够轻松地站在这里和大家畅谈梦想,是因为就在半月前,我送走了三年来朝夕相伴的学生。当然,让我感到轻松地不仅仅是告别了紧张的复习和大大小小的考试,更重要的是我班的40名学生全部在本县参加了中考,无一人择校。

我欣慰!也很诧异!

因为每年临近中考时,条件好一些的家长总是会托关系找人情,千方百计地把孩子的学籍转安康或是西安某些学校,在他们眼里,进入更大的城市,到更好的学校,孩子才有希望,才能圆梦!

那么,今天,他们为何如此安静?是孩子们没有梦想了吗,是家长们放弃希望了吗?

这让我忽然想起了今年开学初的那次家长会,会上我利用电子白板展示了班级建设理念和学生的活动剪影,会议间隙我带家长去参观了学校餐饮楼、宿舍楼以及各种功能教室,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掩饰不住的惊喜。最后,在“亲子互动”环节,一位父亲给孩子留下了这样的寄语,“儿子,爸爸一直很愧疚,因为小升初时,你的许多同学都被送往了更好的学校,我和你妈妈却没有这样的能力。但是今天,看到你和他们一样享受着同等条件的教育,我非常欣慰!我相信,只要你努力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儿子,加油!”

我找到了答案:原来,日趋公平的教育条件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是啊,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是所有的父母和孩子们的梦想,那么能在同等的条件下开展教学工作不也是我们老师最大的愿望吗?

我的思绪不禁回到2000年,那一年我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骨干被派往安康参加全市中小学优质课展评活动,带着年轻人的热情和成功的梦想,我来到了这个充满希望的城市。当我拿到参赛课题时,耳边传来了这样的声音:“哇,太好了,这篇我有课件。”“这道题我用多媒体展示的话效果会更好!”什么,课件?多媒体?多么陌生而又神奇的字眼,我循声望去,只见一群外县的老师们正在兴奋地讨论着,从他们自信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失落!

再看看我的课题--五年级语文《看雪》,一篇描写雪景的美文,此时,如果我有一个雪景视频该多好啊!为了让课堂不那么单调,我买来卡纸、药棉……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制作了一幅手工雪景图。第二天,当我满怀信心地把作品展示给学生时,却听到了那个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声音:“老师,那不是雪花,那是棉花!”这时,教室里顿时一团哄笑,尽管我告诉他你说出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句,尽管我极力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着雪花的美,却始终没能找到我要的精彩!我的梦就这样在孩子们不屑的眼神中,破灭了!当然,我知道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经验和能力都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但是,如果我也能多一些学习的机会,多一些先进的媒体作为依托,是不是可以成长得快一些呢?

2004年,国家农远项目工程启动,全国农村中小学校都配备了远程资源接收系统,我所在的小学也终于有了第一台电脑,我也成为了第一批参加农远培训的教师,通过学习,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与力量。当我自信地将雪景视频展示在学生面前时,当我手拿多媒体课件大赛的获奖证书时,当我取得省级教学能手的称号时,我知道,我与外面教师的差距正在缩小;我知道,我的学生,这群山里的孩子同样可以与城里孩子一样共享蓝天!

民族的复兴,人才是关键,莫让寒门难出贵子,期待英雄不问出处,应该算是中国梦的起点。近年来,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国家在努力,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各级政府在努力,如,从今年起安康市江南片区小升初将不再实行质量检测,而是直接按学区就近入学,这就让我们看到了公平的希望,再看看我们镇坪县吧,县委、县政府视教育为“民生工程”之首,全县中小学生“蛋奶工程”、“营养午餐”的全覆盖,15年免费教育的全面实现,校园安全网络的构建,各种功能教室的投入使用等等无一不体现着我县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我们的家长在努力,明白了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就近入学,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更利于其健康成长。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想,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享受到同样的关爱和教育,应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坚信,在社会、学校、家庭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育公平梦会实现,我们的美丽富裕安康梦会实现,我们的民族复兴中国梦也会实现!

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孩子共创同一片蓝天!

第5篇:同在蓝天下配音稿

同在蓝天下

——渝北区实施妇女儿童“两纲两规划”工作纪实

这里是重庆市渝北区,未来重庆主城新中心,两江新区建设主战场,重庆对外开放的第一门户。进入新世纪以来,渝北的经济社会突飞猛进,和谐发展,渝北的妇女儿童事业全面推进,成果丰硕。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区、国家园林城区、全国武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全国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全国依法治理先进区、首届全国“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区、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区、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城区、第七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协调组织,2009年成功创建西部首个全国文明城区、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妇联组织)今天的渝北,60多万妇女儿童积极投身火热的五个重庆建设、六大渝北,享受着五个重庆、六大渝北建设带来的安康与幸福,享受着两纲两规划实施带来的阳光和雨露。

200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十年间,渝北人为之付出的心血和努力,终于在2010年年末的一组数据中得到了回报。通过与《中国妇女发展纲要》42项指标对照,涉及渝北区的34项指标全部达标,达标率100%;通过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40项指标对照,达标38项,其中:婚前医学

检查率和儿童福利院数2项指标未达标,达标率95%。

第一篇重视与合力

“关心妇女儿童,怎么做都不过分!妇女儿童事业,花再多钱都值!”在渝北,历届区委区政府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妇女儿童《两纲》的实施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有安排,政府有布臵,部门有职责,有考核,财政有预算,从根本上保证了“两纲”实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同步落实。

“两纲”“两规划”,关键在落实。在渝北,妇女儿童工作的组织网络有效健全,两纲两规划的监测评估不断跟上,人大、政协的监督有力推动,“两纲”内容进入党政干部培训课程,各职能部门和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了实施两纲两规划的强大合力。

第二篇 尊重与地位

这是渝北区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女主人曹兴建现任统景镇党委书记,她也是渝北区2001年至今走出的32位区管正职女干部中的一位。在工作中,她总能用干练和智慧化解种种难题。在家里,她总能用女儿、母亲、妻子的角色细心周到的照顾到每一位家人。

如今,渝北区不断加大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对素质较高者打破身份和职级限制破格使用,女干部比例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妇女参与社会各领域决策与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代表人数不断增多,全区320个村居妇委会主任全部进入村居

两委班子,她们都以渝北女性的名义走上了参政议政和社会管理的舞台。

第三篇 关心与发展

这里是渝北区回兴华家湾安臵房小区, 回兴街道果园村李昭玉就住在这里。

在她的前半生,脸朝黄土背朝天。而今,这个曾经固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妇女走进了培训学校,走进了工厂。她蓦然发现,眼前的一切,足以满足她当年那些妄想的希望。渝北区为包括她在内的农村女性和下岗女工建立专门的档案,组织就业培训,建立就业基地,组织专场招聘,千方百计为她们安排就业,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岗位,10年来共转移10万农村妇女进城务工。

就在距离王某某上班的工厂不远的回兴小学,李昭玉的儿子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的听课,妈妈说,她在城里的学校读书没花一分钱,家里现在赚的钱足够她买新衣服,吃好吃的,她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近年来,渝北区确立了东和春天实验学校、空港实验小学、笃信实验学校等12所公办学校就近安排农民工子女入学,所有学校坚持“三优化”原则,为农民工子女配备优秀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如今,渝北区敢对所有人拍下胸脯: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农民工子女入学接受率达到100%。

不但要让孩子们上学,而且要让孩子们舒舒服服的上学。近年来,渝北区妇儿工委、团区委筹集社会资金1100万元兴办“春蕾”班、创办8所希望小学,5000余名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极大改善,50名

女童完成了小学三年级至初中学业;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区妇联筹集资金1000万元,帮扶贫困大学生1500多人完成大学学业;区妇儿工委、区妇联连续十年开展“迎春送温暖.真情进万家”活动,在春节、中秋、端午等节日帮扶贫困妇女10000多人,送去慰问金和物品

这些数折价3000多万元;发放慰问金1000余万元…….字背后,千千万万个农村家庭走出困境,涅槃重生。

第四篇 爱护与温暖

进入新世纪以来,渝北区针对全区妇女儿童和家庭需求的特点,以妇女儿童为中心,以家庭服务为根本,以深入社区乡村为基础,创立了一套为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三维工作体系。

这十年,渝北以五个重庆建设为统揽,大力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在城区,公园广场建设力度空前,大街小巷焕然一新,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天蓝水清,城在林中,家居湖岸的宜居景象正在成为现实。在农村,一幢幢巴渝新居拔地而起,一条条黑化公路连接城乡。镇镇有连锁超市,村村有水泥便道,户户有卫生厕所,家家有安全用水。妇女儿童的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这十年,渝北首创城乡医保和民政救助无缝衔接,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村,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关爱女孩行动常年开展,幸福母亲工程长抓不懈。20万人次的孕龄妇女接受了免费体检,妇女“两癌普查”全面深入,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显著提高,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这里是设在渝北区妇联的“148”妇女维权热线,它是渝北妇女

儿童维权的主渠道和最前沿。打电话到这里来的每一个人不仅仅是倾述,更多的是寻求帮助。

件件有登记,事事有答复。10年来,区妇联共接待处理来信来访1500件次,结案率达98%。公安、检院、法院、司法等部门认真履行职责,联动执法,对侵害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各种案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重拳打击。“零家庭暴力社区”不断涌现,妇女接访维权代理网点铺开到了每一个乡村和社区。全区侵害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各种刑事案和拐卖妇女儿童案件不断下降,维权意识和法制意识深入到了每一位妇女儿童的骨髓,妇女儿童维权社会化工作的良好格局在渝北已经有效形成。

今天的渝北,全社会关爱妇女儿童蔚然成风,妇女儿童也通过各种活动,在建设五个重庆构建和谐社会中创立新功。35万册《家和万事兴》女性读本印发全区,文明家庭、和谐家庭不断涌现;“三学三比”活动广泛开展,“就业、创业、建功立业”行动蓬勃兴起,“巾帼杯”、“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妇女之家、妇女学校、家长学校、留守儿童之家遍地开花;创新开展“三十杰”宣传评选,充分展示新时代渝北女性风采,树立渝北女性自强不息、创先争优的良好形象。

如今的渝北,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妇女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状况进一步优化。同在一片蓝天下,沐浴着全社会温暖的阳光,渝北妇女儿童事业的步伐将更加坚实,未来将更加灿烂辉煌。

第6篇:《同在蓝天下》教学设计

辽宁省海城市兴海中心小学郑海兰 教学目标:

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培养支持、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2.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尊敬、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4.理解生活中强者的真正含义,从而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能在生活中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残疾人的事迹材料。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故事。 教学流程:

1.观看图片。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播放残疾人的图片)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发言) 师:在我国有6 000多万残疾人,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与我们生活在同一蓝天下的残疾人朋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残疾人的愿望。]

2.体验活动。

师:残疾人在生活中有许多不便,正常人看来很容易做到的事,残疾人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做到,让我们来体验一下他们的艰辛。

(学生选择体验对象,第一组:单手穿衣;第二组:盲人;第三组:用嘴写字。)

[设计意图: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需要克服的困难,增强学生对残疾人的敬佩之情。]

3.畅谈感受。

师:通过体验活动,你们心里一定有很深的感触,快把你们心里的感受说出来吧!

(生谈感受。)

师:我们都感受到了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他们和身体健康的人相比,在生活中的确会遇到许多困难,那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障碍呢?大家讨论一下吧!

(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你们身边有残疾人吗?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学生发言。)

师:我们党和政府也一直关心着残疾人,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播放教材中“背景资料”。)

[设计意图:深入体会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增强理解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的意识。]

4.强者论坛。

师:在我们周围有许多残疾人,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仍然有着美好的追求。面对身体的残疾,他们没有悲观失望,而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课件讲述张海迪、桑兰、胡一舟等人的故事。)

师: 你们知道他们的故事吗?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精神呢?来给我们讲一讲。(学生讲述。)

[设计意图:体会残疾人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向残疾人学习,做生活的强者。]

5.总结提升。

师:我们要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残疾人虽然是不幸的,但是因为有了我们这个社会,有了你,有了我,有了我们这些朋友,他们又是幸运的,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关爱下,一定会帮助那些残疾人撑起一片生活的蓝天。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理解、支持、关爱残疾人,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第7篇:《同在蓝天下》教案与反思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同在蓝天下》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弱势人群生活的困难,激发学生更多爱心。

2、感受弱势人群自强不息的精神,让大家对他们产生尊敬之情。

3、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调查身边的弱势人群,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 2.收集有关弱势人群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故事或你与他们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 活动体验,走近弱势群体

1、课前一支歌《

》。

导语:同学们,听着你们欢快的歌声,看着你们幸福的表情,让老师觉得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不能像你们一样快活地歌唱,自由地奔跑,你能体会到吗?谁来体验一下单手穿衣服?(指一名同学单手穿衣服)

2、采访感受:你觉得刚才这件事容易吗?(生:

)是呀,像刚才这位同学扮演的人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他们有眼睛却看不见多彩的天空,有耳朵却听不见美妙的声音,有嘴却说不出心中的话语,他们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中的弱势人群。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不寻常的生活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同在蓝天下》

18、

19、20页。看看在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中有哪些弱势群体?

二、调查访问,了解弱势群体

1、通过阅读课本,你知道有哪些弱势人群呢?( 板书:残疾人、老年人、特别贫困的人、失学的孩子......)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2、请各小组将课前收集的信息交流交流。(学生分组交流和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

3、课件出示残疾人、老人流落街头、贫困受灾、失学儿童的图片(配乐) 师讲述

残疾人:他们多么渴望能有一双手,搀扶他们蹒跚的步履;多么渴望能有一束阳光,来温暖他们孤寂的旅途。

老人:他们曾为家庭、社会做了很多很多,但现在,他们的腰腿不再灵便,步伐不再稳健,有的甚至无依无靠。

贫困:在一些偏远山区,因为受自然环境的限制,或由于自然灾害和疾病使他们陷于贫困,生活苦不堪言! 失学儿童:偏僻落后的农村,多少孩子因家庭贫困失学了, 稚嫩的双肩过早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他们那一双双眼睛呐喊着对学习的渴望!

4、同学们,看到这一双双无助的眼睛,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是啊,他们是多么渴望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关爱啊!

5、你能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说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老年人及其它弱势人群吗?

6、学生谈感受,教师适时发放爱心奖章

小结:听了你们真诚的话语,老师也联想到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残疾人提供的设施也越来越多。(图片: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看,这些都是为残疾人专设的无障碍设施。在我们身边你发现这样的设备了吗?是的,社会的关爱无处不在,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共同生活在这片蓝天下。(板:同在蓝天下)

三、讲述故事,尊敬弱势群体

1、故事会

在我们的共同关爱下,他们自强不息,成了生活的强者,请同学们翻开书21页,读一读他们的故事。(指名分别读三个故事)

小结:美丽天使张春玲、身残志坚的张强,中国的保尔张海迪无一不让我们为之喝彩,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感人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千手观音》《截肢大兵》)

3、请大家把课前收集到的资料与你们小组的同学交流,待会儿把你们认为最感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4、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请你把它写下来。师巡视,并指名读。

小结:是啊,他们的不幸令人同情,但他们的顽强却令人敬佩,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再次为这些人喝彩。

四、总结延伸

关爱弱势群体

关爱弱势群体是社会文明的表现,你的一点点付出,能托起许多人的梦想和希望。 总结:同在一片蓝天下,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五、板书设计

同在蓝天下

残疾人

老人 特别贫困的人 失学儿童 。。。

《同在蓝天下》是省编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个活动主题,这一主题有两个板块:一是走近弱势人群,二是为自强不息的人喝彩。“让我走近你”是让学生了解弱势人群的困难,认识他们需要人们的帮助,“我们为你喝彩”则是从弱者自强不息的层面来全面认识他们,从同情到尊重,进而自愿地帮助他们。

《新课标》要求“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和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采用了活动体验、图片展示和故事感染等教法。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从而内化为良好的品格。

由于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年龄不大,又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被爱包围着,很少关注身边的弱势人群,更不能体会到这些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于是我设计以下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难点。

1、用亲身体验的方法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残疾人生活的困难;

2、再通过调查了解身边的弱势人群的难处,让学生在调查中不知不觉感受:

3、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素材的展示,让学生感受社会大家庭中贫困、受灾的人群、失学的儿童等弱势群体的艰辛,勾起学生的爱心。

4、收集自强不息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受到感染,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每一个在社会上生活的残疾人都是可亲可敬的。

5、最后,我又让学生观看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德育和心育相结合,使学生在情感上再次产生共鸣。

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撼的艺术,我的设想与现实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在第二个环节,学生在大量的视频感染下,已经受到强烈的震撼,作为教者,我未能趁热打铁,对学生进行引导,实为缺撼!此外,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以后不断改进和提高。

上一篇:下载资料介绍信下一篇:古今中外身残志坚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