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结合的初中英语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先进的教学理念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读写结合是在语言学科教学中一种非常关键的方法,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基于深度教学的目标,应当不断提升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效能。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与研究。【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法;初中英语;深度教学;应用研究【作者简介】韩夏斌,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学法结合的初中英语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法结合的初中英语论文 篇1:

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如今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层次,教学理念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提出并进行实践。其中,读写结合教学法是一种继承于传统读与写教学过程又将其进行优化的巧妙方法,对英语类语言学科的意义非同一般,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出于深化教育理念的根本目的,本文以初中英语教学为例对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法;初中英语;应用研究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bined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Method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WU Meixia (The Second Middle School of Nanji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China)

讀和写是英语学习必须掌握的内容,是初中生掌握英语基础的两项基本技能。从各地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仍然受到传统教育的深刻影响,对学生个人专项技能的培训比较集中,但综合应用能力不强,多项技能集合在一起的拓展维度不够,阅读好的学生写作能力却一般,而且大部分学生主要侧重于写作能力,所以整体来看写作能力略强于阅读能力。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教学思想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应试制度以书写为考核方式,给学生的感觉是写比读更重要。此外,也与阅读、写作分开教学有关。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很难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甚至会降低学习兴趣。深度融合读与写的优势,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积极打造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课堂,有序把控课堂节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学会体验读与写相结合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提高英语写作技能,这些将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

1.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创新思想意识不高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越来越明确,但仍存在“填鸭式学习”现象,也可以理解为灌输式学习。这种学习思想不是学校单方面决定的,与社会生活环境以及日常学习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与家长的教育意识也有很大的关联性。在日积月累形成的“旧式”教学思想影响下,创新教学思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教学思想与学生的学习思想同样处于被动地位,这一点需要教师进行突破,需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

(2)教学模式单一

学生整体积极性还有待加强,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兴趣没有激发出来,这与教师的教学模式有较大关系。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是主要表现,很多教师通过日积月累的经验形成了自己固有的一套方法,固有的方法在课程的应用变化上也是相一致的,这样一来,学生在初次接触后还能产生一定兴趣,但时间一长学生逐渐失去了兴趣,尤其是在基础知识未能及时巩固好的情况下,更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通过分析很多实际的教学案例不难发现,教学本质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主线,需要师生间存在长时间的交流和互动,以形成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在组织读写教学中,教师习惯将单词和短语进行单独阅读背诵和解释,而在文段的整理上缺乏应用,学习重点未能与文本产生密切关系,单一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不能主动发散思维以及应用读与写的结合拓展,难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思维。还有的教学内容与学情不匹配,比如在公开课上,教师为了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选择内容上注重学习形式,对材料采用不科学,讲解一些意义不大、效率低下的内容,注重形式而虚化读与写的过程,缺乏正确指引。

(3)学习内容难度大,时间紧迫

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处于承上启下的过程,逐渐开始增加学习难度,学生对基础内容的把握难度和时间需要得更多。然而在很多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读与写的教学中容易增加单词记忆量以及语法学习任务等,在读与写的过程中给予学生的时间并不充足,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

2.读写结合法在初中英语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1)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读写结合教学法可以有效结合二者的教学优势进行连贯性的教学实践,通过构建和谐高效的学习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积极性。读写结合从学习方式上摆脱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将读写二者进行紧密结合,发挥二者间的优势,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Unit8“When is your birthday?”时,可以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对应课本内容写出自己的生日,在阅读过程中学会以自己的身份去写出自己想到的东西,如想要什么样的礼物,或者想要哪位朋友来参加自己的生日会等,这种互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一节课中不仅仅是练习写作或阅读,而是两者交替进行。虽然学习内容在一节课后没有改变,但学习任务通过组合的形式降低了压力,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正向的学习氛围。

(2)创新教学方式,缩短学习时间

读写结合教学法本身就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读与写的深度融合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达机会和训练方式,这样新颖的方式从教学模式上创造了更多的可能,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策略提供了方向,给学生思维发散提供了帮助,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学会自我整理学习知识的方法,在特定的教材中交替使用不同的语法和知识点,通过读写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更多内容,充实知识结构,同时提示记忆方法,缩短学习时间。

3.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应用方法

(1)预先阅读

读写结合教学法强调的是读与写的有序结合,通过将二者进行融合应用,发挥出大于二者之间的更大价值。在前期阶段,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选择合理的教材内容或者阅读资料,为学生提供精选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分析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基础知识,形成英语阅读语感。预先阅读是一个熟悉资料的过程,是为读写结合做准备的,先读后写的作用是在结构和语言上支持写作,所以要提前做好阅读准备过程,可以前置知识点和知识结构,多注意文章的组织、表达细节和文本结构。

(2)指导性写作

在课程开展前,也就是在预先阅读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确定要写的对象,这一步骤十分重要。没有方向漫无目的地写是写不出来东西的,阅读过程也会失去价值。需要在写作前根据写作主题思考通过阅读获得的写作技巧、文本结构和文本方法,在写作过程中,阅读要带有目的性,在学习过程中要发散思维,应从阅读中收集相关写作材料,即使遇到了困难也能通过提问及时修正,避免在后续写作过程中因原来的问题发展为其他的问题,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在学习中找出问题来,并及时学会改善,也是对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划分重点,写出关键词汇,学会从阅读素材中寻找线索,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组织和总结,理顺逻辑关系,掌握逻辑思维,这也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3)巩固写作成果

在读写完成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所写文章进行阅读或让其他学生阅读,通过再次阅读的方式找出不足,巩固写作成果。学生可以对比分析所读文章的内容统一性和组织结构,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知晓不足的地方或者未能掌握的知识点和知识结构,通过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使文章的逻辑结构更加合理,文章层次更清晰,降低文章语病和错误词汇等问题,更好地展现写作成果。在读写结束后,教师要积极指导和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在课余时间或者课后要针对学生的文章进行审阅,再与学生进行沟通,指导学生修改文章的标点、拼写、语法等基础内容。此外,教师还应分析课文和生词对学生的意义,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生词的使用,通过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读写的过程。

4.读写结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鼓励学生自主深入研究

现如今的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思想,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动脑筋,要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认识,积极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辅导员,要发挥辅助价值,积极在教学中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这里的辅导强调的是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情境,注重英语学科阅读和写作的细节,学生通过这些细节并推测文章的内容旨意,在阅读部分让学生有效地深化语言技能,注重学生深入研究的习惯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习兴趣,保证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科学设计教案内容,可以采用与学生一起制作教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感,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反思和思维拓展。

(2)选材要合理,符合当前学生的发展

英语是一门固本培元的课程,学习英语需要学生内化和掌握知识。学生能不能理解,能不能快速掌握,与教师的选材有直接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选择教材内容时并未完全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发展,在阅读过程和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因难度太大而丧失信心的行为,或者因难度太低出现乏味的情况,因此,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发展特性和共性区别,把握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心态变化,制定适宜的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关键词法”,让学生加深理解,内化知识,厘清学习内容的基本信息,也可以应用多渠道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尝试使用思维导图教学,按关键词,输入另一个关键词,一步一步地让学生开阔思路,寻找符合当前学生发展的根本方法。

(3)注重文化内涵,升华学生的内在品质

教师要辩证地认识文化内涵的作用。学生的发展肯定会存在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知识,注重外来文化的吸收,融合文化要素丰富学生内涵,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此外,教师的自我提升也至关重要,应定期参加培训,尤其是教学观念和内在文化赋予的学习内容,教师的内在文化素养应该是最深入和最先进的,要认识到包含课文内容在内的教材的文化素养,实现情感共鸣作用,引导学生激发思想感情,讓学生获得最深层的情感共鸣,升华课文内容,加深对情感的凝练,强调坚持、努力等因素对成功之路的积极影响。

(4)英语教学中“读与写”要结合“听与说”进行训练

在英语课堂上为学生构建“说”的情境。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提高“读与写”的课题效率就要结合“听与说”进行训练。初中生要想提高英语读与写的能力,首先要提高听说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口语听力训练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系统、针对性的训练方式与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学生自身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在不断、持续性的训练中养成较好的听说能力。而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也需为学生创设出“说”的课堂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不同的英文情境为学生创造不同的发言机会,可以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读写交流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单元《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的教学中,旨在要求学生掌握有关运动的名词,并可以掌握表示建议的句型。在本单元的课堂教学中,章節内容大多数与学生的生活片段存在密切联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如运动。让学生使用英语表达养成一个运动习惯的过程。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其创设出相关的表达机会,可以让学生结合实践生活培养自身的英语口语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文的朗读与背诵。在初中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教学,学生也需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学习。英语属于一门独立的语言学科,其学习方式与语文学习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我国学生来说,其已经习惯了汉语的表达、交流方式,在英语学习中会面临较大的阻碍。同时,由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目标存在一定偏差,让英语学科的价值也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在英语口语、听力和书写训练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英语的主要交流、表达方式。例如,在单元《 Don’t eatin class.》的教学中,旨在要求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一些常见的规则,并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在教学课堂上,从本单元的课文出发,让学生主动朗读、背诵单元中的课文。在学生朗读、背诵的过程中,形成流利的语感、语流,为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同时,教师也需善于使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掌握较为准确的口语发音。

4.结语

总的来说,读写结合教学法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动能,降低读写难度,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结合培养核心素养,获得更多的体验,学会发现和总结。教师要加强教育研究工作,保障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大力培育初中生的英语素养,提高英语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静,胡玉涛.读写结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整合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19(03).

作者:吴梅虾

教学法结合的初中英语论文 篇2:

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深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先进的教学理念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读写结合是在语言学科教学中一种非常关键的方法,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基于深度教学的目标,应当不断提升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效能。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法;初中英语;深度教学;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韩夏斌,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

【基金项目】本文系城厢区教育科学2020年度中学课题“深度教学视域下的初中读写课教学课例研究”(课题立项编号:CXKT202028)的研究成果。

引言

英语的读和写是初中生必备的两项技能。然而,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是“读重于写”和“读写分开教学”。不仅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甚至还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打造读写结合课堂,控制课堂节奏,教师在探究中发挥好引导作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对读写结合教学法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开展读写结合的流程

1. 写前阅读。首先,教师会为学生提供精选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分析文章,掌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文章的层次关系和主题,让学生从阅读中学到知识,这样有利于建立自己的英语语感和英美思维。写前阅读的作用是从结构和语言上支持写作。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意文章的组织、表达细节和文本结构。

2. 指导性写作。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写作目的,识别写作对象,我们应该根据写作主题,在写作前反思从阅读中获得的写作技巧、语篇结构和语篇方法。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应充分利用阅读中获得的写作风格、文章结构和发展模式,并以阅读材料为写作指导。写作框架确定后,要收集相关的写作材料。遇到困难时,应寻求教师的指导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3. 写后巩固。学生可以对比分析自己所写和所读文章的内容统一性和组织结构,找出写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进行相应的修改,使文章的逻辑结构更加合理,文章的章节层次更清晰,文章的思想性更好表达。文章修改后,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复习文章的标点、拼写和语法。此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分析课文和新单词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新单词的使用,从而通过读写结合的过程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二、初中英语深度教学

1. 深度教学的内涵。深度教学是以理解为基础的高阶思维的重要训练形式,而英语深度教学是以理解为基础的,注重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这是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需要通过深度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需要做深入的教学研究,让学生在课后使用,最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语言内化和语言支持,教师所授学习方法对学生参与和学习状态的引导,以及英语教学中注重“核心素养”的理念,均是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2. 深度教学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必然性。深度教学本质上是种建立在学生自主性学习基础上的教育教学模式,它强调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挥等为根本。深度教学强调的是“深度”,这意味着其有更大的开发价值。我们在教授英语知识的时候,更关键的在于强调知识的内化程度,让学生愿意深入进去研究思考,从书面文字的学习,到内在知识的理解。故而,这种模式更加全面系统,能有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度教学下,学生掌握的知识层次和教育层次更高,无论是知识掌握的广泛性,还是知识层次,相较于其他教学模式,深度教学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引导性更强。

三、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深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 当下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1)教学模式相对僵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初中英语教学本质上需要通过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和互动,形成一个较为和谐的发展氛围,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会遵循“老三篇”的提问方式,这种模式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大多数是基于单词和句子的提问,和课文的联系性不高。这种常规的教学方法很难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另外还有一种问题是,教学内容和渲染的气氛不搭边。例如,在公开课上,很多教师往往为了营造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会采取一些意义不大、课堂开展效能较低的模式,如采用唱歌的方式,让学生听英文歌,听完后直接进入讲课流程,缺乏相应的引导。尽管这样的课堂看起来“热闹”了,但是实际上学生很难被带入教学中。

(2)英语学习难度较高,学生学习较为吃力。初中英语逐渐开始提升学习难度,学生的学习逐渐开始吃力,加上在初中阶段增添了很多单词记忆的任务、语法学习的任务等,所以一提到上英语课,学生就会自动和“背单词”“检查课文”联系起来,觉得枯燥无味。

2. 读写结合在初中英语深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1)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读写结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通过一种和谐、高效的学习模式,提升学习的学习积极性。读写结合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一堂课不单纯练习写作或者阅读,而是穿插进行。虽然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内容没有变化,但是学生的学习压力实际上是有所降低,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降低學生的学习难度。英语学习难度较高,读写结合在深度教学中的应用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其明白语法的重要性,将各种语法和知识点穿插在特定的文章、图片中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

四、读写结合在初中英语深度教学中的应用

1. 做好学生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英语课程教学价值,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挖掘学生的英语学习优势,取长补短,在英语课堂上实现学生求知欲的有效激发,让学生动脑走心,建构思维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教授某一堂课的时候,可以用标题引起学生的猜测。以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的课文为例,将课文的主题突出,如“Playing Sports”,什么是“Playing Sports”,可能是一个体育明星,也可能是一种体育项目,再给学生提供一些新词汇、新语法,如be going to be、play for、favorite等,通过paraphrase 告诉学生单词的意思,让学生猜测文本,然后印证这种猜测。学生通过这些细节展开阅读,并推测文章的内容。Pre-reading部分,学生就可以有效加深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强化对“be going to be”的理解,并提升对知识的思维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习兴趣,并保证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当重视学生主观性的发挥,在教学中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搜集证据得出结论,鼓励学生在教学中反思和拓展。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如,记录“My favorite sport”,让学生练习写作,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

2. 提取关键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内化知识。英语学习需要让学生内化并掌握知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采取“关键词”教学法,让学生加深理解、内化知识,理清学习内容的基本信息。教师需要通过多途径,让学生形成独立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思维导图教学,通过一个关键词,引入另一个关键词,层层递进,让学生的思考拓展,取代教师的全面分析,能帮助学生提升思维逻辑能力和语言技能学习价值。例如,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教授学生如何介绍自己的体育爱好,就可以给学生构建思维导图,模仿课文写出自己的一周体育安排,写一写、说一说自己的体育活动计划。如,spend...in/on,自己想要参加的体育运动是什么,用“take part in”表示,未来将会采用怎样的锻炼计划,有什么样的好处,用“there is going to be”表示,再通过几个重点单词提示,如“jump、be good for、healthy”等,学生就能通过基本的大纲扩展出一个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此流程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根据思维导图复述该故事,在关键词的引导下,让学生升华对文章的理解。

3. 促进情感抒发,升华文本的内涵。教师需要辩证地认识并思考文化,认知文化内涵。另外,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教師应当对学生存在的英语学习问题进行不断引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外来文化,并辩证地看待文化问题。教师也要定期参加培训,尤其是英语专业的教师,对于文化的认知应当是深刻的且是最先进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学习中定期吸收并消化外来文化,方可提升自身的教学本领。教师需要认识到,承载教学内容的教材,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效果,引导学生深入激发思想感情,让学生获得最深的情感共鸣,从而升华文本内容,加深对英语课文所凝聚的情感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伟人生平类文章时,就可以采取这种模式,通过先阅读中文文章,大体了解伟人为什么而伟大,进而总结关键词,如“chances”“education”“hard work”等,让学生知道大体的意思,然后结合自身的学习,强调坚持、努力等因素在成功道路上的积极影响,这样能帮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结语

总而言之,深度教学并不是加大学生的难度,而是鼓励学生培养核心素养,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感受和探究。基于此,我们更需要加强教学研究,让教学充满趣味性、实用性、科学性,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让英语教学价值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晓雪.在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22.

[2]郭玲.初中英语读写结合“三读三写三究”教学模式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72-273.

[3]兰恬.以读促写,读写双成——初中英语读写课的实践与反思[J].求知导刊,2020(42):71-72.

[4]万群英.以读促写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生英语,2020(36):84.

[5]江晓红.基于英语美文阅读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考试周刊,2020(37):96-97.

作者:韩夏斌

教学法结合的初中英语论文 篇3:

问题式教学法与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结合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初中英语的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可以运用简单的日常用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使学生与世界相接轨,也是学生在所有阶段进行学习最为普遍的一门外语。但是学生在进行英语知识学习时,经常出现对课堂知识表现不感兴趣的行为,针对这种现象就是在教学期间可以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向学生不断的提问,或者是让学生向教师提问,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从而改善学生在课堂上对英语知识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成绩的提升。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初中英语;问题意识;自主探索能力;语言运用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英语是学生在任何阶段都要学习的必修课之一,对学生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注重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不注重学生对于英语的运用,这就导致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是白学,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法,改善学生在课堂上对英语知识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成绩的提升。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学工作者,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浅谈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对初中英语课堂的优化作用。

一、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新英语最基础的是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但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对于英语学习遇到最大的困难是语法知识的运用,这是需要学生去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的,针对这种现象就是在教学期间可以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先让学生讲解最为基础的知识,接着教师在向学生进行随机提问,向学生提问,思考问题的角度,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效改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授“ A trip to the zoo.”这节课时,教师在对这节课的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学习,了解其中的大致内容后,接着教师对学生进行随机提问,这节课主要是讲解关于哪方面的知识,他是怎么表述的?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问,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简单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期间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需要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思考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英语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学习英语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门必备的生活技巧,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但是学生在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时,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向学生讲解课本知识,学生在课下做笔记进行简单的理解,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会显得非常呆板,针对这种现象就是在教学期间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不断地提问,或者是教师设置相应的疑问,让学生自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只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生在进行英语知识学习时才会走得更加长远。

例如,在讲授“ Computers.”这节课时,这节课主要是讲解一篇有关于计算机的知识,将是在讲解这些课,教师先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预习,了解这节课的大致内容,接着教师让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进行概括,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陈述来判断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这个章节是以computer来命题的?这样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时,就会深入课文寻找答案,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在教学期间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可以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学生也能自行解决。

三、深化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

英语是一语言类的学科,学英语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就非常大的影响,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经常是停留在对英语知识的死记硬背上,这就导致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效率是非常低的。英语知识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将单词或者是语法进行简单的理解和记忆,更需要学生去进行熟练的运用,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采用问题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思考能力,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真正的英语知识。

例如,在讲授“ Spring Festival.”这节课时,这节课主要是讲述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春节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教师对这节课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学习,比如教师问学生大家春节都会进行哪些活动?那接下来我们来简单看一下课本上的春节又是怎么样过的,他们过节的方式都有哪些?教师让学生深入课文进行知识学习,接着再让学生以英语的方式对春节进行简单的描述,通过这样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对语言进行运用,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最好改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育期间一定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总而言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师在教学期间除了注重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学习之外,更要注重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在教学间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照片和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理解程度,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在现代化的教学条件下,教师也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高国良.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误区及对策[J].学周刊,2017(04):40-41.

[2]秦廷成.初中英語高效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129-130.

重庆市珊瑚初级中学校 罗凤玉

作者:罗凤玉

上一篇:区创卫办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管理所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