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有啥功效

2022-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安化黑茶有啥功效

安化黑茶九大功效

1.补充膳食营养

黑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最主要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等。对主食牛、羊肉和奶酪,饮食中缺少蔬菜和水果的西北地区的居民而言,长期饮用黑茶,是他们人体必需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所以,安化黑茶在当地有“生命之茶”之说。

2.助消化、解油腻、顺肠胃

黑茶中的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磷脂等有助于人体消化和调节脂肪代谢,咖啡碱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从而增进食欲和帮助消化。日本学者通过科学检验已证明,黑茶具有很强的解油腻、消食等功能,这也是西北地区的居民特别喜欢这种茶的原因。另外,黑茶还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具有顺肠胃的功能。我国有利用老黑茶治疗腹胀、痢疾的传统。

3.降脂、减肥、软化人体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

黑茶具有良好的降解脂肪、抗血凝、促纤维蛋白原溶解的作用,还能使血管壁松弛,增加血管有效直径,从而抑制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内壁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从而达到降压,软化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于1990年对55名老干部高血脂患者,经连续服用黑茶180天(每日3克)的情况进行观察,其中50例血脂含量和血中过氧化物活性明显下降。在新疆、内蒙、青海等茯茶重点消费区进行的流行性病学调查表明,长期饮用黑茶对人体的血脂、血糖、血压、血管硬化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对体重、体形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

安化黑茶被日本人称之为“瘦身茶”,韩国人称之为“美容茶”,东南亚人称之为“苗条健康茶”。安化黑茶已成为降“三高”的首选饮品。

4.抗氧化、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有关衰老的自由基理论认为,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人体内的自由基不断产生,也不断被清除,处于平衡状态。黑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儿茶素类、茶色素、黄酮类、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胡萝卜素等,而且含有大量的具抗氧化作用的微量元素,如锌、锰、铜和硒等。

黑茶中的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和茶多糖,尤其是含量较多的复杂类黄酮等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因而黑茶具有抗氧化、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

5.抗癌、抗突变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世纪各国的科学家先后发现茶叶或茶叶提取物对多种癌症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湖南农业大学采用现代药物筛选的尖端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对黑茶进行肿瘤细胞模型SGC7901的高通量筛选研究,证明黑茶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6.降血压

黑茶具有降血压的作用在医学界早有报道。此外,还发现茶叶中的咖啡碱和儿茶素类能软化血管,通过血管舒张而使血压下降。

楼福庆教授等权威专家发现茶色素具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防止血小板黏附聚集和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还能显著降低动物血清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并对ACE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具有降压效果。

7.改善糖类代谢,降血糖,防治糖尿病

对几种茶类的茶多糖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黑茶的茶多糖含量最高,且其组分活性比其它茶类要强。这是因为在发酵茶中,由于糖苷酶、蛋白酶、水解酶的作用,而形成了相长度较短的糖链和肽链。短肽链较长肽链更容易被吸收,且生物活性更强。所以,这久死发酵茶尤其是安化黑茶茶多糖的降血糖效果优于其它茶类的原因之一。

8.杀菌、消炎

研究表明,茶黄素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还对肉毒芽杆菌、肠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加膜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此外,茶黄素对流感病毒的侵袭和轮状病毒和肠病毒的感染有一点抑制作用。

9.利尿解毒、降低烟酒毒害

茶水利尿,并可分解烟草中的某些毒素,尤其能抑制尼古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公司简介

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7年,是一家集黑茶种植、研发、生产、销售及黑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企业。公司总部位于黑茶之乡——湖南省安化县冷市镇,注册资金8000万元人民币,总资产近3亿元人民币。

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扶持安化黑茶产业的政策指导下,公司以发展的眼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深度挖掘出安化黑茶独特的保健功效和市场价值。在“要做就做最好的黑茶”的企业宗旨和“发展黑茶产业,铸造民族品牌,把„华莱健‟品牌打造成规模化、产业化的行业领军品牌”的科学发展观下,公司不断整合资源,积极开拓市场,创新黑茶产业管理及营销模式,逐步发展成为黑茶产业中的领军企业。

夯实根基、自主创新是湖南华莱永续经营的动力。依托安化县独一无二的黑茶资源,并经过不断的科研开发及创新,公司现已形成了以“华莱健”品牌理念为核心的产品格局,黑茶产品多达50余款。同时,公司先后与湖南农业大学等茶叶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发出多款具有高科技含量、独特保健功效、便于携带饮用的速溶茶、袋泡茶等新型黑茶产品。

在产业升级、基础建设方面,湖南华莱于近三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公司先后投资近亿元人民币,在安化县冷市镇、江南镇分别修建黑茶产业园、万亩有机黑茶种植基地。通过大力建设黑茶种植基地,公司现已形成了年加工生产各种安化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千两茶、天尖茶等2万吨的能力。另外,由公司规划投资约3亿元人民币的长沙光明村安化黑茶博览园,也已于2011年7月19正式奠基动工。该产业园将建成集安化黑茶博物馆、品茶一条街、黑茶种植展示基地、国家级黑茶科研实验室、黑茶软饮料生产线、生态办公楼、国际会议中心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观光产业园。 在产业创新上,湖南华莱立足市场,紧跟时代步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战略布局,启动了安化黑茶“千店万铺”代理加盟商户计划;同时,公司把电子商务与黑茶传统文化相结合,首创电子商务黑茶销售系统,与全国市场的茶商及消费者在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日常工作方面进行远程协作。至目前,公司已在全国成功开设省代理、市代理、县代理、黑茶馆、黑茶铺150多家,产品销往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县,远销俄罗斯、德国、韩国、日本等海外市场,年销售额过亿元。

历经磨练,彰显华采。湖南华莱在近几年的经营中,得到了业内及各级部门的高度认可和推崇,产品倍受消费者信赖。其旗下的“华莱健”黑茶产品,更是获得了“中国茶叶行业十佳品牌”、“中国黑茶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民营企业领袖年会大会指定用茶”、“全国质量、服务、信誉AAA级企业(品牌)”等殊荣。 未来,湖南华莱将继续肩负“发展黑茶产业,铸造民族品牌”的使命,始终秉承“永远坚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的理念不会改变,为经销商提供良好发展平台的理念不会改变,永续经营黑茶的理念更加不会改变” 的三个不改变方针,积极发扬民族创新精神,将湖南华莱打造成一家弘扬中国茶道文化和最具创新能力的全球领军企业。

公司远景规划

【三年做大】

湖南华莱争取在三年的时间内,将有机黑茶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0亩,年销售额达到5亿元以上规模。华莱将凭借企业团队的稳步发展、自有资源的持续性投入以及各种资本运营方式,将公司业务扩展到全国各地市场,为公司进一步做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年做强】

湖南华莱在五年内将有机黑茶的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0亩,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以上,以满足市场对黑茶日益增长的需求。公司力争进入中国驰名商标行列,且在企业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上分别成为黑茶行业内的领跑者和强势品牌。

【成为中国第一家黑茶上市企业】

通过五年时间的发展,湖南华莱要形成以种茶(种植基地)、制茶(加工基地)、售茶(茶馆、茶铺)为主的一体化、标准化的产业链,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公司将以湖南安化为生产和运营中心,辖全国各地的大量茶馆、茶铺和分公司等资源、资产整体包装上市,以此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黑茶企业。

董事长致辞

尊敬的社会各界朋友:

你们好!欢迎来到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站,让我们从这里走进黑茶世界,了解华莱历程。

湖南华莱经过三年的励精图治,从一家只有10余名工作人员、1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的小型企业,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包括管理、营销、科技、茶农等近8万余人,拥有华莱黑茶产业园、万亩有机黑茶种植基地,年加工生产各种安化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千两茶、天尖茶等2万吨的现代化黑茶产业综合型企业。

湖南华莱的发展倾注了各级党政领导、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朋友的殷切关心和大力支持,而这种关心和支持也不断内化为公司发展壮大的动力之源,同时也是激励华莱人继续奋勇拼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在此,我谨代表公司全体同仁向您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近年来,为提升安化黑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湖南省委、省政府把支持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作为落实中央惠农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化县委、县政府也强势推进“3+2”战略,以做强茶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安化黑茶已被全国消费者认知和认可。湖南华莱着眼于黑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走产业化综合发展之路,实行企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农户连企业”的科学化发展战略,在中国黑茶产业这个大平台上大跨步迈进。目前,公司在黑茶种植、生产、科研、加工、销售、服务等板块迅速发展,“华莱健”产品结构日趋完善,市场版图逐步拓宽,经营业绩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各方面工作都取得跨越式发展,并由此建立了以“华莱健”品牌为核心,以自有种植、加工基地为基础,以科技研发为动力,以营销队伍为主体的完整的产业链格局。 千年茶路,矢志不渝。湖南华莱将始终以“发展黑茶产业,铸造民族品牌”为最高使命与终极目标,延续中华的文脉,努力打造民族品牌,使安化黑茶产业既传承历史文化又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以“要做就做最好的黑茶”为宗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黑茶产品,开启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以“治茶以德,兴茶以义”为价值观,诚信经营、规范运作,为黑茶产业的稳步推进、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而努力。

一茶,一世界。伴随着黑茶产业的发展,我们将继续以支持黑茶产业的发展为己任,不断发掘品牌成长契机,向着“成为弘扬中国茶道文化和最具创新能力的全球领军企业”的方向阔步前行,共同践行中国黑茶产业腾飞的宏伟梦想!

华莱公司受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各级领导多次亲临公司考察并指导工作。

十、

2011年3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明华及相关领导来到华莱黑茶产业园,考察指导工作。

十一、

2010年12月11日,益阳市人民政府市委书记马勇及相关领导来到华莱深加工基地,考察并指导工作。

十二、

在去年的华莱周年庆典中,省市县镇以及工商公安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都亲临本次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这也能够体现出政府部门对民族企业的支持力度。

十三、

湖南省委省政府每年举办一次安化黑茶文化节,来宣传和推广安化黑茶。中国黑茶网的承办,也标志着黑茶产业进入网络时代。 十

四、

香港中天集团、中国风险投资公司、湖南报业集团,纷纷向华莱注资4个亿,1.5个亿,一个亿,要在二年内把华莱打造成第一家上市的茶业公司;

十五、

董事长陈社强先生、执行总裁陈社行先生、总经理龙民华先生,都有近20年的行业经验,累积行业经验近60年,有这样一只优秀的,专业的,领导团队,华莱没有理由走的不长远。

十六、

以下是各大媒体对华莱的报道。 十

七、

2011年4月23日,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化县康年华银莲大酒店召开“申请直销许可证座谈会” 华莱正式吹响了进军直销行业的号角。

十八、自从2005年11月1日我国《直销管理条例》出台,使整个行业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也说明、直销行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国家支持正规注册的公司,特别是民族企业,生产销售合格产品并合法经营。这也要求,我们的直销人员,在宣传产品的时候严格自律、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大家共同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十九、 华莱有一整套、完整的系统文化,帮助每一位茶商在这个平台上获得成功。

十、

华莱会定期举办系统培训,包括:茶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茶艺、茶道、拓展训练等。

二十一、

安化黑茶的历史

安化黑茶起源于唐朝,而盛行于宋明清时期,民国后因为战乱而逐渐衰退,慢慢淡出内陆居民的视线。

安化是我国唯一一个先有茶后立县的地方,自古“黑茶”是安化的代名词。有记载的安化黑茶历史最早可追朔到公元816年,唐代杨烨《膳夫经手录》中所述的“渠江薄片,益阳团茶”就是安化黑茶。宋代以后,安化每年向朝廷进献贡茶。明万历年间,安化黑茶称“兰芽锅”,用火培之,统呼黑茶,并定为官茶,用之与西域换马,充当茶马易市的主题。可见,安化黑茶的历史距今有一千一百多年了。

安化在明代前期(15世纪)参照四川乌茶的制造方法,加以改进,制成黑茶。乌茶是蒸青(水煮)茶,黑茶是杀青(锅炒)茶,相比之下,黑茶除掉了青叶气,滋味醇和,更受西北各少数民族的欢迎。当时,西藏喇嘛常至京师礼佛朝贡,邀请赏赐。回藏时,明朝廷赏给许多礼物,其中茶叶是大宗,指定有四川官仓拨给,但喇嘛们去绕道到湖广收卖私茶。湖广黑茶最适合他们的口味,而当时的黑茶主产于安化一带。

安化黑茶于十五世纪后期,通常经由湖北边销北方和西北。由于安化茶滋味浓厚醇和,且量多价廉,西北那些领取官茶引票的茶商,都越境至湖南采购私贩。从明至清,茶叶都属于朝廷的“计划供应商品”,当时虽然四川茶、汉中茶在明代是朝廷的“定点生产商品”,但利厚畅销的安化黑茶很快让汉中茶和川茶市场冷落,产销萧条。从此安化黑茶因此成为官茶。

道光元年(1820年)左右,安化边疆刘江刘姓茶人在晋商“三和公”指导下,采用花格蔑篓,全人工踩制工艺,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增加总量,制成了现时的千两茶,如今这个拥有70余道工序的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于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安化黑茶是20世纪50年代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主要由于海外市场的征购,这一原产地在安化山区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纪之初璧现,并风靡广东及东南亚市场,从而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第2篇:安化黑茶的功效与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数据反映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 类健康第一杀手。调查发现我国各大城市家庭成员有便秘的家庭多达60%以上。国民体质监测表明肥胖人群不断增加。

●可以想象,有多少人需要调理肠胃,有多少人需要降“三高”,有多少人需要减肥„„“神奇”的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千百年来是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安化黑茶治便秘、调理肠胃简直是“特效”,简直是“立竿见影”,几天就可能解除长期的困扰;

●安化黑茶降“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效果显著,被称为“人体血管的清道夫”; ●安化黑茶抑制人体脂肪堆积,将体质向最佳状态调节,减肥效果明显,尤其适合小腹赘肉较多的人;

●安化黑茶还具有排毒养颜、改善睡眠、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癌、补充膳食营养等多种功效,黑茶非“茶”。

●“所有的茶”都只不过对健康有些辅助作用,药理和“治疗”功效不可能很明显。但是安化黑茶例外。

●“所有的茶”都有刺激性,影响睡眠,不宜在睡前喝。但是安化黑茶例外。 ●“所有的茶”都不能喝隔夜茶。但是安化黑茶例外。

●如果您了解“所有的茶”,但是还不了解安化黑茶,那就了解它吧,因为它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茶”。

中国自古就有“以茶治病”的历史。现代医学认为:茶中的多酚类、茶多糖类、茶皂素类、氨基酸生物碱类和无机元素都对人体具有保健功效。茶是一种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抗氧化衰老、抗癌变、降血脂、调节新陈代谢的特殊饮料。

第3篇:安化华莱黑茶的功效

茶水有清洁消炎、辅助杀菌的作用。它能去异味,可以保护毛细血管,对末梢神经有辅助的解挛作用。但是想必很多人不知道,黑茶茶渣也有大用处。

【巧用黑茶茶渣---“神奇功效”】

据有关人士介绍,用黑茶剩茶洗头,可以缓解头皮湿气瘙痒。眼睛因为久视疲劳,红肿充血,也可以用茶水来洗洗。 你是不是发现现在做直销找人难,开支大,培训难,如果利用互联网做直销,不用找客户,让客户主动找您,让您不缺人脉,没有运作成本,坐在家里就可开发全国市场!有兴趣加扣扣:1623、618、707、,对你做好团队有帮助。早晨,如果隔夜的黑茶味道没有明显的改变,用来刷牙和漱口是最好的用处,不但能预防口腔毛细血管出血,还能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它对口腔所起到的保护作用,对口腔黏膜、牙龈和牙齿的清洁都有保护的作用。

【黑茶茶渣做枕头】

不仅如此,将剩黑茶茶叶晾干后,攒起来还能做个枕头。湖南黑茶网指出,茶叶的“余热”不但可以净化入睡后,人体呼吸吐纳产生的不良气味,以及空气中的尘螨,松软的茶叶还可以吸纳夜间的噪音。此外,茶叶枕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就是缓解神经紧张,帮助劳累一天的人放松入睡。天气越来越热,茶叶的祛湿功效,可以给潮热的脖子去汗气和潮粘的感觉,预防湿疹,最适合老人和小孩。做法参照网址:www.Chenyang618.com 【湖南黑茶茶渣做日用清洁品】 黑茶茶渣是个“养人”的宝贝,除了对人体直接的保健作用,在家居生活中的可以起到的作用也是数不胜数:做茶叶蛋,去污渍锈斑,去餐具和衣物的邪味……

第4篇:安化黑茶产业的正道是:发展并打造正宗“安化黑茶”品牌

安化黑茶产业的正道是:发展并打造正宗“安化黑茶”品牌

2010-08-20 10:02:51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21次 评论:0条 “安化黑茶”历史久远,辉煌过成百上千年,曾几度沉浮,几经沧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对健康文化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安化黑茶”在新的世纪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一、“安化黑茶”的价值和魅力

正宗“安化黑茶”是采用安化内山区大叶群体品种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烘焙干燥、整形等独特工艺加工制成的黑毛茶及其系列产品。其干茶色泽乌黑油润,汤色橙黄,香气纯正,滋味醇和,降脂效果十分明显。 1.特定区域的大叶茶原料,决定了安化黑茶的特定品质。 安化是大山区,位于湘中偏北,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雨量1668毫米,无霜期274-287天,气候温和,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资水两岸的山体覆盖着厚厚一层由板页岩分化而成的土壤,土质肥沃,且崇山峻岭,山脉延绵,云雾缭绕,拥有非常适宜于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山崖水畔,不种自生”的环境,在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这种环境下所产生的有独特优良品质的安化大叶茶群体品种。“云台大叶茶”就是于1965年公布的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

据彭先泽1940年《安化黑茶》记载:安化境内所生产的本地茶,古时称“道地茶”;用“道地茶”加工制作的黑茶,才是正宗的安化黑茶。安化之外所产的茶叫“外路茶”。 安化境内所产的“道地茶”尤以“六洞”、“高马二溪”云台山、芙蓉山等区域所产的茶更佳,其地处资江沿岸,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常年云雾缭绕。该区域所产的茶叶其叶片嫩者薄,老者厚,干茶色泽黑润,水色枣红,冲泡

四、五次,犹不减色,本年采制者,汤略苦涩,贮囤一年以上者,味甘而水清。

安化是一块出产“安化黑茶”的宝地,正象只有在贵州茅台镇用茅台镇原料和水生产的茅台酒一样,“安化黑茶”只有用安化境内所产的原料加工制作,才有独特的品质和特殊的风味,安化黑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在全国以县命名的茶仅“普洱茶”、“祁门茶”、“安化茶”三种。在我国的大学茶叶教科书中,安化茶是作为一个专门茶类介绍的。由于安化茶叶原料有独特品质和特殊风格,按照绿茶加工程序去加工,就可以精制成“安化松针”、安化银(金)币、安化银毫、云台春芽等名绿茶,其中“安化松针”是全国名绿茶之一;按照红茶加工程序去加工安化红茶,以其优良品质运销俄、英、法等西方国家,1915年,安化红茶在巴拉马国际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酒同获金奖;按照黑茶加工程序加成安化黑茶,以其独特品质和特殊风味,明清至民国,在西北市场有几百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明清500多年,安化成为了中国黑茶中心。其间,中国五个黑茶产地省,平均产量比例是:湖南(黑茶)占40%,四川(乌茶)20%,广西(六堡茶)15%,云南(普洱茶)15%,湖北(老青茶)10%。安化在清朝时,最盛年产黑茶达14-15万担,红茶70万箱,湖南省的茶80%产在安化。

2、“安化黑茶”数百年成熟的传统独特工艺更新显其品质价值。

“安化黑茶”之所以独特,除了有优质的茶叶原料外,另一个原因是其加工工艺独特,如渥堆发酵、七星灶松香熏制毛茶等方法。安化人民利用这些传统成熟的独特工艺,加工制作出了世界茶王千两茶,中国第一块安化黑砖茶,中国第一块安化花砖茶,湖南第一块安化茯砖茶,以及安化天尖、贡尖、生尖茶等。没有安化原料,无法加工出正宗“安化黑茶”,没有“安化黑茶”这些传统成熟的加工技术,不可能成就安化黑茶上千年的昔日辉煌。安化原料与安化黑茶独特工艺珠联璧合,使“安化黑茶” 蜚声海内外。

3.茶马古道重要发源地之一,见证了安化黑茶的特殊历史地位。 明代以前,边销茶以四川官茶为主,安化黑茶属于私茶,不能随意边销。但由于安化黑茶滋味浓厚醇和,适合边民的口味,深受边区少数民族喜爱,茶商们就绕道湖广集聚安化设站收茶。使川引由两万多锐减到一二十。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御史李楠以“安化黑茶”边销西北妨碍茶法马政为由,请求朝廷禁运。御史徐侨上奏称:“汉川茶少而值高,湖南茶多而值下,湖茶之行(销),无妨汉中。汉茶味甘而薄,湖茶味苦,于酥酪为宜 ”。认为湖南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自此,在明万历二十三年,安化黑茶终于由朝廷定为官茶,以“取代汉川之茶,贮边易马”。直至清代,西北地区“边茶”,十之八九由安化供应,西北边销逐渐由安化黑茶所取代。“安化黑茶”定为官茶后,晋、陕、甘等地茶商纷纷来安化办茶,从明清至民国,安化资水沿江一带的苞芷园、小淹、边江、江南、鸦雀坪、唐家观、酉州、黄沙坪、桥口、东坪、马辔市等地茶行、茶庄、茶号林立,兴盛时,多达300余家,白天人潮如海,车水马龙,夜晚灯火通明,歌舞升平。光绪戊申秋八月,陕西试用知县刘翊曾在黄沙坪赋诗: “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 在没有火车、汽车运输之前,从安化运茶至山西祁县、 至陕西泾阳,又远运至西北恰克图、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区,形成了历史上的茶马古道,骆驼古道,有“晋商万里茶路源起地”之说,并成就了大德诚、大德兴、大德丰、永聚祥、大玉川、巨盛永、长裕川等重要商贾。

明清至民国,随着茶叶兴旺,茶市弊生,有掺假、掺杂,“外路茶”掺入“道地茶”等。为确保正宗安化黑茶质量和信誉,维护茶商和茶农利益,历代政府十分重视对“安化黑茶”的保护和管理,刻石碑、立章程。类似古代的禁碑在安化随处可见,较早的是雍正八年的“苞芷园茶叶禁碑”:禁外县茶贩子装假混安杂卖;禁本地人等贩运异属草茶,拥塞本地;禁产货茶户掺假,蒙混外省客商;禁船货装载私贩假茶入境。 这些禁碑、规定,不仅对当时“安化黑茶”这一品质保护和提升起了积极作用,就是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实现借鉴意义。

4.“安化黑茶”文化源远流长。

茶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惟有悠久的历史,才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载体是丰富多彩的;尤其是明清至民国,晋陕中原文化融入安化,更是促进了安化茶产业、茶文化的发展,历史造就了安化特有的茶文化,如茶亭、风雨廊桥、茶碑、茶钟、雕花的窗、茶馆 、“竹筒茶”、“茶禅”、“烘房飘香”、“ 新站长”、“安化千两茶歌舞”、“安化千两茶赋”,众多的茶歌、茶诗、茶文、茶谚、茶联、茶民俗、及“安化黑茶茶艺”、“安化茯砖茶茶艺”、“安化千两茶茶艺”、“安化天尖茶茶艺”及有茶乡孕育出或与安化黑茶有缘的如陶澍 、左宗棠、毛泽东、彭先泽、冯绍裘、黄本鸿等名人。文化一经与茶结合在一地,茶文化就成了茶产业的灵魂,使安化茶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这也是安化茶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二、严格按照“安化黑茶”标准组织生产

1、按照绿色无公害要求,加快原料基地建设;

2、按照健康卫生要求,尽快提升加工企业生产水平;

3、加强对基地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督,使“安化黑茶”地方标准落到实处。

4、严厉查处掺杂使假败坏“安化黑茶”声誉的企业和行为。

第5篇:黑茶的简介及安化黑茶的介绍

【简介】

最早的黑茶是由湖南安化生产的,由绿毛茶经蒸压而成的边销茶。由于四川的茶叶要运输到西北地区,当时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减少体积,蒸压成团块。在加工成团块的工程中,要经过二十多天的湿坯堆积,所以毛茶的色泽逐渐由绿变黑。成品团块茶叶的色泽为黑褐色,并形成了茶品的独特风味,这就是黑茶的由来。黑茶是利用菌发酵的方式制成的一种茶叶,它的出现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由于黑茶的原料比较粗老,制造过程中往往要堆积发酵较长时间,所以叶片大多呈现暗褐色,因此被人们称为“黑茶”。黑茶按照产区的不同和工艺上的差别,可以分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和滇桂黑茶。对于喝惯了清淡绿茶的人来说,初尝黑茶往往难以入口,但是只要坚持长时间的饮用,人们就会喜欢上它独特的浓醇风味。黑茶流行于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同时也受到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喜爱,现在黑茶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以制成紧压茶边销为主,主要产于湖南的安化县、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主要品种有湖南安化安化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边茶、广西六堡散茶,云南普洱茶等。其中四川边茶历史最久。

【安化黑茶介绍】

湖南安化黑茶:主要集中在安化生产,最好的黑茶原料数高马二溪产茶叶, 此外,益阳、桃江、宁乡、汉寿、沅江等县也生产一定数量。湖南黑茶是采割下来的鲜叶经过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五道工序制作而成。湖南黑茶条索卷折成泥鳅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具有松烟香。黑毛茶经蒸压装篓后称天尖,蒸压成砖形的是黑砖、花砖或茯砖等。湖南安化黑茶是20世纪50年代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主要由于海外市场的征购,这一原产地在安化山区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纪之初璧现,并风靡广东及东南亚市场。其声誉之盛,已不亚于当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第6篇:安化黑茶历史

安化黑茶

安化,地处湖南中部偏北,资水中游,雪峰山脉北端。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2%。辖18个镇、5个乡。县总人口95.1万,有汉、土家、苗、蒙古等26个民族。县城位于资水中游北岸东坪镇,隶属益阳市,东距省会长沙240公里。

安化古称“梅山蛮地”,土著多为瑶族,是名闻遐迩的梅山文化发祥地,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置县,有近千年历史。安化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境内东周古村落与旧石器遗址的相继发现,证明距今1.5万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安化为古梅山之域,汉属益阳县地。唐僖宗光启二年(886),梅山峒蛮断邵州道,不与朝廷通。直至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朝廷收复梅山,置安化县。据史料统计,自宋到清,安化通过科举考中进士以上14人,举人117人。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有:清代两江总督陶澍、云贵总督罗

1 饶典、著名书法家黄自元。20世纪初,李燮和、李唐等最早参加华兴会、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成为当时叱吒风云的人物。从大革命到解放战争的几十年革命斗争中,姚炳南、卢天放、刘肇经等大批革命志士前赴后继,共有389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代伟人毛泽东先后于1917年和1925年在安化进行社会调查和开展农民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安化英才辈出,胡吉主、谭望初被先后评为全国林业劳动模范,世界羽毛冠军唐九红、龚智超、龚睿娜、黄穗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

安化地形地貌多样,各类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地肥沃,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16.2°C,无霜期长275天,日照1335.8小时,降水1706.1毫米。地势从西向东倾斜,西部高峰九龙池,海拔1622米,东部善溪口,海拔57米,相对高差1565米。境内高山叠嶂,峰峦挺拔,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63座。资水横贯县境中部,境内干流长度大于5公里的溪河170条。1961年柘溪电站关闸蓄水,形成柘溪水库境内水面达85平方公里。安化盛产松、杉、竹、果、茶叶、油茶、油桐、棕、药材等,有木本药材103科,1022种;钨、金、锑、钒等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39种;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蓄积量150万千瓦,除柘溪电站外,还建有中小电站142处,总装机2万多千瓦。

安化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名胜古迹颇多,风景迷人。近千年来,安化这块湘中宝地之名胜曾引得四方骚客,游踪广布,诗赋联翩,佳篇层出。清代两江总督陶澍在《东坪道中望熊山诗》中云:“何群山

2 之莽苍兮,突一支以高仰。岸然奇伟不可干,空中一落九千丈。嵯峨从古少人行,支搁日月如灯檠。六月寒气竖毛发,白昼放出雄雷声。上有蹲虎立豹之雄关,下有崩虹裂帛之潺湲。野猿山狖欲上而无路,往往啼啸悬岩间。”安化的风景名胜有位于县城北8公里的红岩省级自然保护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人工湖面、游艇飞驰;群山环抱,古木参天;峡谷中,索桥飞架;丛林中,亭阁隐现。位于柘溪库区的柘溪省级森林公园,从省内外引进树种67科358种,其中珍贵树种15科25种,被称为亚热带的植物园,是旅游的胜地。六步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域面积12250公顷,核心区有数百公顷保存较好的原生植被。有木本植物103科、1022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有银杏、南方红豆杉、香果树等23种。有野生动物100余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有云豹、金钱豹、黄腹角雉等40种。自然景观还有奇石如林、奇洞遍布的思游景区,洞中有洞,洞内分层、层层有景的马路溶洞群等。古迹亦多,有安化一中校园保护完好的文庙、武庙;有石人石马、陵墓享堂、御书御撰扁牌一应俱全的陶俦陵园等等。

安化茶马古道——中国南方最后一支马帮——,安化,历史上作为世界黑茶的生产中心,安化山山种茶,四季运茶。前乡的茶,经过初制后,要运到后乡的资江边八大茶叶镇再加工,大都要走二三百华里山路。茶马古道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

3 到升华,留印在茶马古道上的先人足迹和马蹄烙印,以及对远古千丝万缕的记忆,将幻化成华夏子孙崇高的民族开拓创业精神。

安化九龙池位于雪峰山北麓,南京乡与新化县大熊山接壤,海拔1622米,为湘中第一高峰。峰顶有一池,九股清泉从池底涌出,池水甘甜清洌,清澈见底,咕咚之声清雅悦耳。相传远古其主峰有九座峰峦,尽得天地之灵气,黄帝登熊山时,将其点化成九条金龙,从池中循入东海,九龙池因故得名。自此,池中溢出的清泉,自山巅飞流直下,进密林、穿乱石、入深潭,至山下汇成四十八条山溪涧流,纵横交错,迂回曲折。时而急流穿涧,悬瀑奔溅,含珠吐玉,轰隆叮咚之声及于遐迩;时而平水绕林,碧波荡漾,鳞光闪闪,霞雾生烟之状悠然可见。

安化特产有擂茶(把茶叶和一些配料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沸水而成擂茶)味道可自选,甜味、咸味。安化以黑茶和千两茶最为出名,黑茶是属后发酵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黑茶是采割下来的鲜叶经过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五道工序制作而成。千两茶的全部制作工序均由手工完成,需要4-5个月的时间,应此产量很少。饮用千两茶可以感受到茶味十足,滋味甜润醇厚、提神、解腻、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化,对缓解腹胀、止泻有明显功效。

安化黑茶

茶马古道,茶马互市,古丝绸之路,万里茶路,骆驼古道,船舱马背,茶马精神„„

4 安化黑茶历史: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运输的主要商品是丝绸、瓷器、茶叶。安化黑茶,通过古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运往西北边疆,也销往俄国、英国等国家。

安化黑茶历史:她独特的历史造就了她独特的魅力;她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成茶机理形成她独特的功效,2300多年来,被边疆牧民称为“生命之饮”;牧民“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安化黑茶历史:她蕴含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造就了”茶马古道、茶马互市、古丝绸之路、万里茶路、骆驼古道、船舱马背、茶马精神”等中国名词。

安化黑茶历史:在马王堆的汉墓里,在盛唐的宫廷中,在成吉思汗的马背上,在大明王朝的茶马司,在左宗棠的新疆行营,在万里茶路的南方起点—安化县黄沙坪,安化黑茶一直在述说着她的历久弥香„„

千年黑茶,源起安化

西汉:马王堆一篓黑茶,安化黑茶历史2300年,1972—1974年,长沙马王堆

一、三号汉墓出土有“一笥”竹简,经考证即茶一箱,箱内黑色颗粒状实物用显微镜切片被确认考证为安化黑茶,安化黑茶的历史达到2300年。

南北朝:约公元5世纪,茶马互市兴起。茶马互市雏形大约起源于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期。唐代时逐渐形成了规则,宋朝时进一步

5 完善,甚至设置了“检举茶监司”这样的专门管理茶马交易的机构,明朝基本上沿袭了宋朝的做法,在交易的地方设置“茶马司”。

唐代开始,安化黑茶成为历代朝廷贡茶,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资江边有“阳团茶”,“渠江薄片茶”,经江陵、襄阳,进长安。安化黑茶从唐朝开始成为历代朝廷贡茶。

唐.五代—安化黑茶被载入史册,据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唐朝时,安华所产渠江薄片,已远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五代毛文锡的《茶谱》记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又说“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这证明在唐代湖南安化已有“渠江薄片”生产,在当地有些名气,而这种茶色泽为黑褐色,即典型的上等黑茶色泽,说明当时就有黑茶生产。

宋朝,在安化设立博易场,宋代熊蕃在《宣和北苑贡录》中,列举的当时全国的几种贡茶中就有安化“芙蓉仙茶”。当时朝廷对安化的评价:唯茶甲诸州县。宋朝因而在安化设置了以米盐布换茶的官市(博易场)。

北宋,一支特殊军队—茶商军兴起,因安化黑茶出现过一种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特殊军队—茶商军。北宋战事多,战马紧缺,而在西北地区唯有茶叶才可换马。朝廷就派专门军队到安化收茶,再押运西北,换成战马。这种实施茶马政策的军队,被叫做“茶商军”。

6 《宋史郑清之传》:“湖北茶商,群聚暴横,清之白总领何炳日:‘此辈精悍,宜籍为兵,缓急可用。’炳亟下召募之令,趋者云集,号曰茶商军,后多赖其用。”

明朝洪武年间,安化黑茶遭钦点,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间,钦点安化每年交22斤“安化芽茶”为贡茶。

明洪武四年(1371年),户部设置“茶课司”与 “茶马司”,明代对于茶之贸易,虽不行专制,但禁止私茶出境,犯者斩,并立茶马司,以便与西蕃交茶易马。同时,又于产茶之地,十株取一,无主茶树,十分取八,其对于茶之需要,可为尽心而为之,而要不外为“制服西戎之术”。由此可知,中国茶叶传于外蕃,一方面因由于外蕃生活上之要求,他方面亦由于中国无力平蕃,或需要外蕃马,不得不投其所好,用茶与之交易或为之羁摩。故茶自唐课税之后,对内既为国库所关,对外复为安危所系。

中国古代有以官茶换取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少数民族马匹的政策和贸易制度。明洪武四年(1371),户部确定以陕西、四川茶叶易番马,于是在各产茶地设置茶课司,定有课额。又特设茶马司于秦州(今甘肃天水)、洮州(今甘肃临潭)、河州(今甘肃临夏)、雅州(今四川雅安)等地,专门管理茶马贸易事宜。明代的茶马政策有着明显的政治目的,成为“制服西戎之术”。

明嘉靖三年(1524年),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

7 黑茶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始于十六世纪初,理由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

明朝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明御使陈讲疏奏云:“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买。”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即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可见,当时禁止越四川境内私贩湖茶。

16世纪末期,湖南黑茶兴起。

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安化黑茶引起三年边疆血战,公元1575年,北方蒙古与明朝终于结束了一场历时三年的清河堡战争,这是一场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攻击中原边境军事要塞的战争。进攻方是蒙古汗图们札萨克图率领的蒙古各部,以及女真族的建州部。打了三年,最终蒙古人成了胜利者,但是蒙古各部也死伤惨重,明军主将裴成祖战死,军民伤亡不计其数。引发这场战争的,却是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安化黑茶。

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安化黑茶成为官茶,从明至清,茶叶都属于朝廷的“计划供应商品”,而四川茶、汉中茶在明代是朝廷的“定点生产商品”,利厚畅销的安化黑茶很快让汉茶和川茶市场冷落,产销萧条。明朝万历23年(1595年),御史李楠和徐侨为湖南茶叶在奏本中打架,一个要求朝廷颁令禁运,免妨茶法马政;另一个认为湖南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后经户部裁定,报请皇

8 帝批准:自后销西北的引茶,以汉、川茶为主,湖南茶为辅。至此,安化黑茶才算成了官茶。

清朝年间,安化成为世界黑茶中心,黑茶产量世界第一。 安化黑茶被定为官茶后,茶业空前兴旺。在小淹至东坪不到百里资江的两岸,有茶叶专业镇8个,茶号300多家,茶工十万。制茶季节,晋商,陕商,徽商,广州,汉口,兰州等客商齐聚安化,打造了500年“茶市斯为盛,两岸人烟稠”的茶业历史奇观。明清600年,安化成为世界黑茶中心,黑茶产量世界第一。期间中国五个黑茶产地省,平均产量比例是:湖南(黑茶)40%,四川(乌茶)20%,广西(六堡茶)15%,云南(普洱茶)15%,湖北(老青茶)10%。在清末有四万人口,与有2200年历史的益阳城不相上下。专门的茶叶船码头就有四个,是长江水系与汉口相连的最大茶叶码头,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道光年间,天尖和贡尖被列为贡品,供皇室饮用,道光帝钦定的评茶官为紫禁城选天尖茶

安化黑茶历史上主要有“天尖”、“贡尖”、“生尖”、“花卷”等品种。传统天尖、贡尖、生尖为湖南黑茶中的上品,采用谷雨时节鲜叶加工而成,主要供贵族阶层用品。清道光年间(1825年前后),天尖和贡尖即列为贡品,供皇室饮用。道光年间曾任两江总督的陶澍有词曰:“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包厢。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露香”。

9 同治十二年,左宗棠对安化黑茶实行“政府采购”,左宗棠收复新疆成为陕甘总督后,靠什么安边?——安化茯砖黑茶。清末封疆大吏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对安化黑茶实行“政府采购”,此举使蒙古、俄罗斯和我国西北地区更加感受到了安化黑茶之神奇。1873 年,由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将“引茶”改为了票茶制,“以票代引”。1873年左宗棠在西北改以票代引后,1875年发行第一案票,凭票来安化采办黑茶,计73540担,至1882 年才发行第二案,以后每三年发票一次,年均输出黑茶8600担。

民国八年,镌刻《黑茶章程》,清末民初,安化县黑茶销量稳居湖南首位,来自山西、内蒙古等地的客商长期住在唐家观、江南、黄沙坪及酉州等地收货。由于需求量大,一些不法之徒趁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短斤少两,严重影响了茶商的利益,给安化黑茶带来了不良后果。为及时纠正这些不良现象,县知事朱恩湛奉民政司令于民国八年七月初一立下的黑茶章程10则。

民国时期,仍沿袭左宗棠茶票制,民国时期由陕西财政厅发放的官茶茶票,凭此票可到产地安化进行采购。左宗棠创设的茶票制度深深地影响了西北茶务,直到民国时期还长期沿用。1931年到1937年国民政府仍发行茶票第13至21案。1913年发票最少,为506票,计茶20340担,第21案发票最多,为2300票,计茶92000担,1939年又发特票,计1165票,茶46600担。1942年国民党将茶税列人统税中征发,至此,左宗棠创立的茶票制度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10 建国初期,是安化黑茶边销茶大发展时期。边销茶,又叫边茶,因用于供应边疆少数民族饮用而得名,属紧压茶,是茶叶的一种,因其种类形状像砖样,传统的重量一般分4市斤、2市斤、l市斤一块,俗称砖茶;因主要在我国边疆、高原、牧区销售,也是专供茶;由于该类茶叶的大宗品种主要销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故于商业经营中称为“边销茶”。

1、边销茶:中华民族的“民族团结茶”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十分重视边销茶生产供应工作,制定了“国家定价、定点生产、归口经营,计划调拨,保证供应”的方针;

1963年,开始对民族贸易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照顾、自有资金照顾、价格补贴照顾的“三项照顾”政策;

在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年)期间建立了边销茶储备制度; 1997年6月,国家出台了新的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的优惠政策,包括在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期间,每年由中国人民银行安排1亿元人民币贴息贷款,用于民族贸易网点建设和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对县以下(不含县)国有民族贸易企业和基层供销社免征增值税等;

2002年,制定了《边销茶国家储备管理办法》,对边销茶原料和产成品实行储备管理,对代储单位给予信贷扶持,用于储备的贷款利息由中央财政负担。 以上政策对于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11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强民族团结,以及边疆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当代青海简史》记载,到1951年底,西北地区100%的少数民族喝上了茯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之际,中央代表团赠送给新疆人民的礼品,就是湖南安化黑茶中的茯砖茶。

2、生命之饮

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终年以牛羊肉和奶类食品为主,食后不易消化,造成肚子鼓胀,在安化黑茶未传入边疆前,每年都有不少牧民死于积食症。后来,就是靠安化黑茶消食去腻,积食症才得以化解。因此,边疆地区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说。

3、健康之饮

曾经,法国医学调查团到我国新疆、青海、内蒙古等西北地区调查,发现游牧民族均以高脂肪、高蛋白、高胆固醇的肉类食物为主食,经抽血化验,其中所含胆固醇、血脂、三酸甘油脂等却都低于一般人的标准,他们大为震惊,大惑不解,因此展开深入调查。最终法国人将目标锁定在牧民们日常饮用的安化黑茶上,将其带回巴黎进行临床试验,证实安化黑茶具有消食去腻、降三高、补充膳食营养等保健功效,正是牧民们三高发病率低的重要原因。

外销壮举,茶路艰辛

12 从安化到欧洲

古时,由于茶叶要运输到西北地区,当时交通不便,运输困难,执着、坚韧的安化人凭着茶马精神,用最原始的运输方式,一人一马两三筐茶或几头骆驼,将黑茶运到了边疆。安化黑茶的出口运输其实是一条艰险卓绝的道路。

离安化

安化黄沙坪古茶市"万里茶路"南方起点,驮出安化的山路十八弯,经资江运往洞庭湖。

出湖南

安化黑茶运至洞庭湖后,再用大帆船转运到沙市,经襄樊到老河口至泾阳或经襄樊后到晋阳、祁县。安化黑茶的运输方式以船运、马驮为主,也就形成了我国独特的“船舱马背”式 “茶马古道”。

抵西北

“船舱马背”运至山西、陕西后,然后以骆驼为主要运输工具,一部分运至青海、甘肃、新疆、宁夏、西藏各地销售。

达欧洲

运往西北边疆的安化黑茶部分供应少数民族,其余沿着古丝绸之路,穿越中亚细亚,运至欧洲腹地(是中国茶叶外销史上的一大壮举)。

马帮驼铃,古迹犹存

13 在湖南省安化县(主要为洞市,江南)的崇山峻岭和山涧溪流之间,就绵延着一条神秘的茶马古道;

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悠远的马铃声,回荡在山谷、急流和村寨上空;

如今,茶马古道上马蹄印仍历历在目,跨越溪流的廓桥仍屹立在风雨中,仿佛在遥忆着那一片历史的风景„„

茶马驿馆:一张千年黑茶文化的历史名片;黑茶房间装修,茶香伴您入梦;安化黑茶文化大观园。 坐落于中国黑茶之乡、万里茶路的起点-安化黄沙坪古茶市(资水边),是独具特色的黑茶文化主题五星级宾馆。茶马驿馆又分为宾馆和园林文化两大部分,集黑茶产品展示、文人墨宝、黑茶茶文化长廊、黑茶茶文化墙、品茶休闲、住宿餐饮于一体,被誉为“黑茶文化大观园”,是游人重走茶马古道后休息的驿站,是商人商务洽谈的理想天地,是文人品茶泼墨的天堂,是安化茶马古道上一位清纯妙女,一个你不能不去的地方。

14

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

15

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

16

上一篇:带然字的四字成语下一篇:以案促改学校剖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