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教育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儿童早期教育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统筹解决“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将是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

第一篇:儿童早期教育论文

回归儿童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

摘 要 回归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选取儿童真实观察过或经历的生活场景作为美术活动的起点,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宽松的创作空间,鼓励和培养学前儿童对艺术美的追求。从而使学前儿童的美术兴趣得以保护,从自发的随意的美术兴趣渐渐转变为持续的、带有艺术素养的审美眼光。家长应尊重和保护学前儿童的美术天赋,以期通过学前儿童对生活的自我感悟用美术的方式进行自主的表达,养其运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

关键词 回归儿童生活 学前儿童 家庭美术教育

Family Art Education for Preschool Children Returning to Children's Life

LIU Didi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

1 回归儿童生活的教育意义

杜威说:“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与规律的世界。儿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什么与外界事物相符合这个意义上的真理,而是感情与同情……”①我们经常会看到“雪地上有几个淘气的小鬼在玩,他们的皮肤都冻紫了,手指头也冻得不那么灵活了,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去暖和暖和,可是他们不去;如果你硬要他们去的话,也许他们觉得你这种强迫的做法比寒冷还难受一百倍。”②学前儿童的世界是童真、童趣和童心的生活,儿童的生活是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世界。儿童的生活是儿童以自己的感受选择其喜欢的事物,亲身体验表达其当下时刻最真实的感受,无所谓成人生活的规则、条条框框,儿童的纯净与细腻时常为我们揭开另一个新奇的、神秘的生活世界。今日的儿童不仅属于人类整体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明天的成人,教育回归到人自身,回归到人的精神生活世界的建构,从其本源性上来讲也就是要回到儿童身上,关注儿童的生活。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在《人的教育》中说明了教育和生活的关系。指出,儿童拥有探寻外部世界的“迫切愿望”,从而获得外界和自身内部的一种“统一”,即“迅速成长的精神的联结和法则”,“通过这些联结和法则,这些事物至少可以获得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意义”。③幼儿在生活中成长,在生活中接受教育,教育更不能脱离儿童的生活空谈教育。随着社会充分的文明化、技术化,电报、电视的发明和盛行,人类不得不为自己所创造的文明产物所牵累所羁绊,儿童沉浸在手机和电视的世界,被要求掌握世界的标准与秩序,教育越来越远离儿童自己的生活世界。尊重学前儿童的权益,回到儿童生活的教育,才是教育本真的基础和前提。

回归并不是简单的倒退或重复,而是在己有的或经历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加工、提升,使之获得新的发展,达到新的境地。④生活就是通过占有、享受、内化并创造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围绕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能动的活动。⑤儿童的生活即包括儿童通过感知所经历的一切,也包括儿童自身的情感精神世界。儿童用其全部的热情和精力体验和探索生活,并在生活中逐渐成长。回归儿童生活的教育是儿童自身的权益,是儿童在自我探索中感受到世界的奇妙与美好,是儿童认识世界、学会成长的最好方式。回归儿童生活的教育是保护儿童心中美与善的种子,是尊重其自我学习的途径。

2 回归儿童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的价值

学前儿童指正式进入小学学习的儿童。学前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常表现自己的主观意愿,将自己的感受毫不掩饰的表现出来。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创作者加入自身情感后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学前儿童的学习方式以直接经验为主,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所以,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必须回归生活。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开展早,没有固定的学习内容、没有特定的场所和时间,学前儿童的家庭美术活动都以自身的美术欲望為基础,家庭为学前儿童提供满足其美术活动的氛围。

学前儿童通过美术活动观察事物了解世界,加入自身的情感后,获得艺术活动带来的纯粹快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在艺术教育中应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争取家长的支持和主动参与”。⑥在家庭中进行的美术活动不同于学校美术活动,没有固定的美术内容,没有特定的美术时间和场所,恰恰是学前儿童通过美术活动表达情感、获取快乐的最好途径。学前儿童在家庭中,可以自主的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美术活动中,美术作品没有正误之分,可以淋漓尽致的表现自身对美的追求。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学前儿童在家庭中生活时间长,家庭的美术氛围对其身心发展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回归儿童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把日常生活和学前儿童直接的经验作为美术学习的兴趣起点,家庭美术教育联系家庭日常生活和美术活动,选取和吸收美术创作和美术想象的素材,提高学前儿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保护学前儿童自身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从而能用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的视角表现生活。避免脱离学前儿童生活的美术内容,避免不符合学前儿童身心特点的美术目标,避免单一模式化的学前儿童美术活动形式,避免“像不像”的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评价方式,避免学前儿童美术活动中忽视了幼儿。

回归儿童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是学前儿童表达自我的方式。学前儿童在家庭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各样对学前儿童来说新奇的事物,与家庭生活成员或他人建立了不同的生活场景。内容选取儿童真实观察过或经历的生活场景作为美术活动的起点,学前儿童通过对其生活的体验和观察,领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美,具有对生活和美术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方法上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可以捕捉到早期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通过家庭提供支持及时满足幼儿的美术天分,此阶段的学前儿童处于对美术的朦胧、好奇阶段,家长在学前儿童生活中为学前儿童提供发挥创造性的机会,支持学前儿童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术的乐趣,鼓励和培养学前儿童对艺术美的追求,根据学前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敏感期进行指导。对学前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应站在儿童的角度,用儿童的眼睛和童心去看待美术作品,此时儿童具有“泛灵”,往往给周围的事物加以拟人,成人切勿评判其幼稚和错误,学前儿童在美术作品中表达其自身的感受,家长应给予学前儿童宽容和自由的空间。

回归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是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创设适合儿童的家庭生活氛围,以美术活动为表现基本手段,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力争在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中体现生活的特征,实现生活的价值。回归生活的学前儿童美术,尊重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前儿童的美术兴趣得以保护,从自发的随意的美术兴趣渐渐转变为持续的、带有艺术素养的美术兴趣。同时能满足学前儿童自我情感的表达。在家庭中的美术活动多为体验式,学前儿童将家庭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在美术作品中表现出来,不受外在条件的束缚。学前儿童的创作非常自由,对美术活动的表达更自信,也更加有成就感。

回归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使得家长和学前儿童成为彼此信任的朋友。家长在引导学前儿童对生活的观察中,也在美术活动中与儿童保持同样的热情,对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关注。家长营造出的宽松、愉悦的艺术氛围,保护学前儿童的美术冲动,培养儿童健康的感情。家庭中持续的关注生活的美、表现生活的美的藝术氛围感染儿童和家长,在美术活动中双方相互沟通,家长越来越了解儿童的想法和创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平等民主的亲子关系。

3 回到儿童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策略

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回到儿童生活,以期通过其对生活的自我感悟,用美术的方式进行自主的表达。尊重和保护学前儿童的美术天赋和美术兴趣,培养其运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以下阐述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中回归生活的具体实践策略:

3.1 提高家长的美术教育素养

家长美术教育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前儿童的美术素养,家长要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利用微信公众号或者幼儿园的讲座,充实在家庭中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知识。比如采用游戏的方法与学前儿童共同参与家庭美术活动,家长和儿童共同制作“舞会面具”,然后播放音乐布置场景共同参加舞会。如儿童在涂鸦阶段中的冲动是在于体验行为,使用的材料就必须能自由得表现运动感,水彩的流动会产生不明确的模糊块面,因而使儿童的行动也变得不明确。引导幼儿在创造作品时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经验和运动经验等,建立幼儿与作品的情感联系,如引导幼儿回忆放风筝的动作要领、风筝升空的心情、风筝越飞越远的情形,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实现统整的学习,在统整中实现自我认识。如果幼儿说“我不会画”,家长应继续追问,“你想画什么呢”,分析幼儿是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还是缺乏自由、宽松的美术创作空间。如果幼儿想画小猫,生活中没有接触过,从而不会画。家长可以带幼儿仔细观察一只小猫,继续引导提问小猫喜欢吃什么啊等,丰富幼儿的感觉经验。

3.2 创设符合儿童生活的家庭美术氛围

家庭美术氛围对学前儿童的艺术素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应充分利用家庭环境,创设符合学前儿童日常生活的、能支持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环境。比如在家庭中让学前儿童挑选自己喜欢的区域作为美术区,满足幼儿涂鸦、手工、绘画的需求,让学前儿童自行表现对艺术美的追求。在家庭中摆放容易被学前儿童理解的、在日常生活中能产生共情的名画、艺术摆件等,激发学前儿童对美术的兴趣。可以为学前儿童提供不同的美术活动材料,如油画棒、彩铅、宣纸、卡纸、手工用品等,让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为其提供宽松、愉悦的美术创作氛围。充分利用家庭中的绘本,通过生动的画面形象,细致的故事情节,丰富学前儿童的感官体验,让学前儿童理解画面形象和美术的趣味。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学前儿童的互动情境,如去公园、去放风筝、去野炊等都可以引导儿童用绘画或者手工的方式记录下来,装订成册。

3.3 正确评价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

回归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评价,要用儿童的眼光去理解其创作的美术作品,以尊重和保护学前儿童的美术兴趣为目标。当语言不足以表达学前儿童的开心、害怕时,他们或许可以经由艺术的表现成为生活整体的一部分。家长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考虑美术作品,而且也要考虑美术活动的过程。家长要用一颗童心去观赏其美术作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考虑,不能考虑“像不像”或者用专业美术的标准衡量学前儿童。当看到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时,先要倾听其对作品的想法和设计,对其中新奇的想法或大胆的配色进行鼓励,针对需要改进的地方与其共同商量共同观察寻求进步。(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39页)给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留有展示的空间, 将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装饰家庭,将其自己设计的卡片送给好友,专设其美术作品陈列柜,用于收集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可以在儿童自己的房间留出相应区域,让儿童自己设计自己布置。

学前儿童的心思细腻,充满灵性,想象力丰富,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期待家长能真正走进学前儿童的精神世界,同学前儿童一起探寻生活的艺术!

注释

① 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② 卢梭著.爱弥儿.论教育.李平沤,译.商务印刷馆,1978.

③ 福禄贝尔著.人的教育[M].孙祖复,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④ 杜青芬.回归生活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⑤ 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的教育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02(4).

⑥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刘迪迪

第二篇:从儿童生活的特性看儿童教育

摘 要 生活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在儿童加速步入成人生活的当下,儿童教育应该回归儿童生活的本源。关注儿童教育,可从生活的词源中分析儿童生活应具有的某些特性,并就此对儿童教育的应然状态作出反思。

关键词 生活 儿童生活 儿童教育

1 生活的概念界定

生活在英文中用life表示,“含义为:①生活、性命;②寿命、一生;③[总称]生物;④生存、生计;⑤人生、世事、处世;⑥精神、生气、活力[喻]支柱、灵魂。”①中文释义中,生活指“①生存;②生计,尤指情况、状态;③泛指一切饮食起居动作、活动;④工作、手艺。”②

从中、英两种语言对生活的不同解释,我们可以提炼出生活的某些特性,即:①人是生活的主体。生活是和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②生活的核心是创造,而不仅仅是享受和消耗。人的劳作本身就是在理性支配下的有创造性的活动。③生活是人的生命全过程完整贯穿的过程,与人的生存发展具有同一性。④人的生活实质上是与环境互动的过程,环境作为人生活的起点支撑人的发展。

2 儿童生活应该具有的特性

2.1 儿童是儿童生活的主体

“生活的独立性要求人自身对生活态度、生活规则和制度的批判,对生活方式的自我建构,对生存状态的自我反思、自我调节,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自我评价,从而使人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体。”③由于儿童是稚嫩的人,儿童必须要与成人生活在一起,儿童生活具有对成人的依赖性,儿童的生活需要成人的养料和指导。但儿童生活属于儿童,伴随着儿童的生长自然展开。儿童生活只能由儿童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去感受,不可能由成人代替儿童生活。

2.2 儿童生活的核心是创造人本身

生活虽然以生物性的生命存在为前提,但若仅把生活看做人生物性上的发展,则人与其他动物无异。生活更指生命或精神有目的的创造,人生过程既是享受、占有和内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过程,又是生产创造新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过程。“所有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能力。如果文化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我们就给儿童提供一些其他的文化要素。”④儿童不是事事依赖成人的呆滞生命,不是任成人填充的容器,儿童生活在充满文化刺激的环境下,吸收了周围世界的材料并将其塑造成未来的人。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那么儿童生活的创造是在塑造人类本身。不经历童年,不经过儿童的创造,就不存在成人。

2.3 儿童生活是一个动态过程

生活本身就和生命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把人置于动态的过程之中,置于过去生活、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的联系之中。人不可能割裂过去生活和现实生活直接走向未来,也不能混沌于过去和当下的生活,不去放眼未来。儿童首先是生活在当下的生命体,在其内部引导下才逐渐走向成人生活。斯宾塞提出“为我们的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杜威说“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若当下儿童生活的价值被忽视,那么成人生活会日渐染指于儿童生活,儿童期重要而独立的价值也会被遗忘。儿童教育从本质上说就具有关照儿童未来生活的特征,关键在于儿童教育究竟以何种方式为未来生活作准备。

2.4 儿童生活是儿童与环境互动的过程

自然和社会为人的生活提供了物质材料和现实条件,它们影响着人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生活作为主体的人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在人不断处理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中展开。杜威对生活这样解释:“生活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行为的自我更新过程。”⑤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应该包括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与社会世界则包含在儿童日常生活环境中,对于儿童主观世界的发展来说,客观世界与社会世界应该是相互连续、相互延续、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儿童既然具有“有吸收力的心理”,那么所吸收的材料则源于以上二者。它们如何构成具有教育合力的整体则是儿童教育应思考的问题。

3 从儿童生活的特性看儿童教育

3.1 儿童教育应把儿童生活还给儿童

柏拉图指出教育只是“一种使灵魂尽可能容易尽可能有效地转向的技巧。”蒙台梭利表示“一个婴儿有一种创造本能,一种积极的潜力,能依靠他的环境,构筑其一个精神世界。”这都包含了前提假设:儿童本身具有最丰富的潜力使其适应外部世界,但是他不一定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教育应运而生。教育不是填补空白,而是启发诱导。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承认儿童在儿童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生活的自然本性。承认儿童是由自己完成对自己的塑造并不意味着成人权威地位的削弱,儿童的从生活中获得的体验需要教育的引导整合而内化为儿童自己的文化,成人是这一过程的合作者。儿童教育应从儿童世界现有内涵出发,引导儿童逐渐认识、体验、发现外在的成人世界,重构自己的儿童生活。

3.2 儿童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人的创造

个体的发育是对类的进化历史的简单而迅速的复演,这是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念。就儿童的精神生命而言,也在进行着人类文明的复演,儿童继承的是整个生命进化过程经过进化选择后而保留下来的宝贵资源。儿童在生活中也在创造,即造就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使成人首先体悟到生命历程的绵长,更使成人对儿童生命和精神世界产生敬畏和赞美。在这种认识下,儿童教育首先要意识到儿童教育并不等同于教师教的过程,而是儿童的本能发展的一种自然过程。儿童教育应强调成人为儿童提供生活和创造活动所必需的条件,而不仅仅是维持生活必需的物质条件。

3.3 儿童教育应关注儿童当下的现实生活,放眼未来生活

蒙台梭利认为“治疗任何疾病,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都应该考虑一个人童年时所发生的事情。”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人不可能跨越儿童期直接进入成人期,教育者不必作揠苗助长的农夫。儿童生活为成人生活奠定基础,成人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必然走向。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的地位同样重要,当下生活与未来生活同样重要。儿童教育应该关照儿童当下的生活,以儿童世界为中心,使儿童生活本身的价值得以体现,而不仅仅是对尚未可知的未来成人生活的准备。

3.4 儿童教育应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正在实体化的儿童是一个精神的胚胎,他需要自己特殊的环境。正如一个肉体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并在那里得以发育一样,儿童的精神胚胎也需要外界环境的保护。”儿童生活是一种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作为一种具有自在特征的生活,比制度化的生活更具自生性、习惯性和情感性。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环境产生交互,跟他所处环境达成某种妥协,导致儿童个性的整合发展。儿童生活世界本身就具有原生的整体性,如果教育者把儿童生活世界按照空间分解成一个个独立领域,则必然导致教育方法、教育目的等方面的冲突。所以儿童教育应该把儿童生活的日常生活要素看做一个整体,儿童只有在自由、有序、价值取向统一和充满爱的环境下才能健康发展。

注释

① 吴光华.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3:1346.

② 辞源(第三册)[M].商务印书馆,1982.5:2096.

③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9.

④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主译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339.

⑤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参考文献

[1] 刘铁芳.守望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2]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3] 侯莉敏.儿童的生活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0.

作者:罗璇

第三篇:“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新思考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统筹解决“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将是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

如何帮扶“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更好地接受义务教育,有待于我们深入探索与实践。这也是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与普及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今后义务教育政策调整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一、“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是两个不断转换的群体,解决好“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当力求把握其各自的重点和难点。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是两个相对复杂而又不断转换的群体。不论是“流动儿童”,还是“留守儿童”,都是与人口流动相伴而生,都是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正是因为“流动”的特点,导致了这两个群体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时时处于变化之中。如:随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颁布,特别是由于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逐步实施,有可能使原来随父母一起流动的适龄儿童少年逐步回流农村,由“流动儿童”变为“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已经有所显现。与此相反,由于城镇就业压力的持续增加,也可能使一部分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因找不到合适工作而逐步回流,他们的孩子可能由“留守儿童”变为“非留守儿童”。正因如此,就全国而言,“留守儿童”总体情况仍然比较模糊,数量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对“留守儿童”情况的把握更多地只是处于个案的现象描述阶段。

1.劳动力流入的重点区域,尤其是大城市、特大城市低收入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流动儿童”教育的难点与重点是什么?从地域看,大城市、特大城市中的“流动儿童”就学矛盾比较突出。根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精神,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流动儿童”当然也不例外。大城市、特大城市接纳“流动儿童”就学,应当以“简化手续、方便就读”为原则。但由于目前流动人口的管理政策尚不完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城乡的教育条件、教育质量存在明显差距。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也担心,对于“流动儿童”数量相对较大的地区而言,如果就学条件过于宽松,有可能进一步刺激“流动儿童”数量的超常规增长,给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增加压力,同时,不利于大城市、特大城市对流动人口实施“规模控制”。因此,这些地方所制定的有关就学政策和收费政策,无形之中增加了一部分“流动儿童”的就学难度。

从人群看,处于低收入水平的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难问题比较突出。教育经费不足是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在目前情况下,完全由流入地政府投入经费解决“流动儿童”就学问题也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尽管一些地方实施了减收、免收借读费政策,但部分学校收费仍不尽规范,使得农民工群体难以承受,他们纷纷将子女送入收费相对低廉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有的“流动儿童”甚至面临流失、辍学。

2.劳动力输出的重点区域、且父母双方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是“留守儿童”群体的核心,也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留守儿童”群体非常复杂,即便同样都是“留守儿童”,情况也是千差万别。仅从抚养方式看,有的是隔代抚养、有的是上代抚养、有的是同辈抚养、还有的是自我抚养。不同的抚养方式,给“留守儿童”带来的问题和造成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同时,由于父母的流动,可能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影响是综合的、多方面的,有教育层面的、社会层面的、心理层面的,还有法律层面的,因此,“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从不同角度加以关注的群体。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从地域看,劳动力输出大省应当成为关注的重点。目前,四川、安徽、河南、河北等区域的“留守儿童”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地区。从人群看,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的“留守儿童”需要给予重点关注:(1)“留守儿童”父母双方而不是单方在外打工;(2)“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在本县以外的地方打工;(3)“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在外打工的时间超过半年;(4)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留守儿童”。这部分“留守儿童”,实际已经成为了“留守儿童”群体的核心。

此外,农村“留守儿童”核心问题是监护权利责任问题。“留守儿童”家长可因外出打工将监护权转移或委托,但其自身对子女的责任并不能因此而消除。“留守儿童”工作的重心应围绕监护权利和责任的分配与承担,而不是僅仅停留在一些补偿措施上。

二、“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教育问题有所不同,所采取的策略应当有所侧重。

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是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变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1.坚持“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为“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1)解决“流动儿童”就学问题,应当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同时加强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的沟通协调,不断强化管理职责,增强服务意识。由于“流动儿童”存在“流动性大”的特点,流入、流出又常常处于无序状态,他们的就学难以纳入流入地城区中小学的整体规划之中,给城区基础教育资源的安排带来不可预期性。因此,将“流动儿童”就学纳入教育工作全局中,纳入到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的整体规划中,当务之急是必须对现行流动人口登记制度进行改革,将16周岁以下流动人口纳入公安部门登记范围,以便准确把握“流动儿童”的实际数量,科学实施教育上的统筹规划。此外,通过完善社区建设,强化对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职能,也是一个积极有效的办法。

此外,解决“流动儿童”就学问题,应当“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但并不意味着流出地政府无须承担任何责任。流出地政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公安派出所不仅要建立“流动儿童”登记制度,同时应给每个流出的孩子在户籍所在地注册学籍。近年来,浙江省推行的“义务教育证书制度”,对“流动儿童”就学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义务教育证书制度”中的《义务教育登记卡》由户籍所在地学校负责发放,凡是到异地借读者须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填写《登记卡》,校长签名并加盖学校印章,随身带往借读学校,借读期满须随身带回《登记卡》和毕业考试成绩报告单。这一做法,有助于对“流动儿童”就读、转学情况实施监控。

作者:汪明

第四篇:儿童早期外语教育利弊研究综述

摘 要:是否应该对儿童实施早期英语教育,语言研究者和外语教学界长期以来看法不一。本文回顾了主张或反对儿童早期学习外语的背景,并结合最新的二语习得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分析其对儿童外语习得的影响,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儿童;外语教育;利弊;研究综述

课题来源:本文为2010~2011年度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项目“湖南省学前英语师资现状调查与对策”[项目编号:201011BZZ138]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年龄对习得成果的影响一直都是语言学家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是否应该对幼儿实施早期英语教育,一直存在着争议。本人通过“百度知道”搜索出的“二语习得的起始年龄及其效果持久研究”的论文就有19189篇。赞成者认为:第二语言习得开始的年龄越早越好,因为年龄优势,儿童学习第二语言通常比成人有更出色的表现。而反对者则认为过早对幼儿实施英语教育会带来许多负面效应,英语教育不宜过早。

一、儿童英语学习的优势论

赞成者认为儿童在生理心理和认知上都有学习外语的相对优势,在非第二语言环境下,越早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就越有可能获得像本土人一样的语言能力。主要因为:

1.儿童具有学习外语的生理优势

一是关键期理论,E.Lenneberg认为语言学习有一个关键期。根据该假说,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是2岁至青春期,这段时期也就是母语习得的关键期,过了这段时期,一个人就丧失了仅靠模仿接触和通过潜意识习得语言,即自动学会一种语言的能力。据此得出儿童同样具有学习外语的生理优势,外语学习自然越早越好。

二是白板理论。20世纪60年代,W.Penfield认为人出生之后有很大一部分大脑皮层直到10~12岁以后其功能才会固定。这意味着如果在10~12岁以前学习外语,将可以轻易地在白板上形成固定的语言功能,所以宜尽早学习多种语言。

2.儿童具有学习外语的认知优势

认知论认为,年龄的差异主要是认知方式上的差异,语言习得机制属于儿童大脑中的一种初始状态,受人类内在的语言普遍性制约。儿童可以在轻松随意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而且他们的大脑功能没有固定化,短时记忆强,接受新事物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利用语言习得机制的能力逐渐降低,成人的认知发展进入抽象思维能力阶段,就不如儿童那样自然有效地学习外语。

3.儿童具有学习外语的心理优势

情感论认为,年龄差异主要是情感差异,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对新事物感兴趣,学英语时没有心理负担,不怕出错,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进行语言实践。因此在二语习得中,年龄越小的习得者越能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态度。而成人的自我意识增强,会产生一种心理防御性,循规蹈矩,瞻前顾后,害怕犯错误,从而限制了语言习得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英语教育不宜过早

也有专家学者认为儿童“不宜过早学习外语”,其理由是:

1.儿童早期实施英语教育的理论依据不足

关键期假说受到一些研究者的质疑。束定芳教授通过调查外语界知名专家及学者们成功的经历和同济大学德语强化班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出了 “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并不是越早越好。20~30岁开始学语言的人同样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的结论,也就是说在保证最优输入以及大量输入的情况下,任何年龄的学习者都可以取得语言水平的进步。赵世开认为:“在‘关键期’还不明确的情况下,就在幼儿和幼儿中开设外语班,究竟是有助于他们能力的开发,还是摧残他们的能力,实在是值得考虑。”

2.实施中会产生不良后果

(1)过早学习英语不利于幼儿学好汉语。

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具有不同含义。语言习得是指自然地、大量地随意接触一种语言从而掌握这种语言的过程,一般来说,母语掌握过程与幼儿大脑、听觉器官、发音器官等的发育发展同时进行,母语的习得,尤其是口语听说能力的获得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语言学习则是指个体通过教学而掌握语言,学会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幼儿接受一个事物,往往是主动“习得”的,而不是像成人那样“学来”的。在母语习得时期,幼儿的感知能力与认识能力还在形成过程之中,幼儿是通过周围的真实语言环境,无意识地学习母语,如果打乱无意识的母语习得规律,强行加入一些有意识的外语学习,只会让幼儿对两种语言的概念系统产生混淆,不利于幼儿学好母语。

(2)过早学习英语加重幼儿学习负担,不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说,三岁的孩子是按自己的大纲在学习。幼儿的注意力非常短暂,最多只有五分钟,他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兴趣行事。如果硬逼着幼儿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儿听讲,有可能抹杀孩子的创造力,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孩子在幼儿园里玩切面包的游戏,他一边切一边说:“切妈妈,切妈妈。”老师感到很奇怪、很恐怖,问他为什么要“切妈妈”,孩子答:“妈妈坏,妈妈不让我玩。”这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正像专家所说,如果不能让幼儿在双语环境中轻松自在地学外语,那干脆就不要这么早地逼着他们学外语。幼儿期是培养想象力、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如果为了几个看得见的字、词、句子而逼着孩子学外语,抹杀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那样就得不偿失。

(3)从实践上来看,我国幼儿学习外语存在诸多不利的客观因素,主要表现在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以及合格的师资。丰富的语言环境对语言获得是至关重要的,儿童学语言时,听的时间要比说的时间多得多,能听懂的语言形式要比其能说出的多得多。在幼儿教育阶段,家庭比幼儿园更重要,如果家庭、社会不能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双语环境,即便孩子背了许多单词、会说许多问候语,他对外语还是一窍不通。新加坡的孩子几乎都能熟练掌握英、汉两种语言,主要得益于新加坡无处不在的双语环境。在我国的幼儿园、家庭、社会,外语环境普遍欠缺,对外语的学习、巩固、校正、使用不利。另一方面目前幼儿英语教师的问题难以解决,既有英语知识,又懂得幼儿教育技巧的幼儿英语教师少之又少,导致目前少儿英语教学成人化现象比较严重,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解卡片,教一两首儿歌,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老套等。当外语学习外部环境以及师资条件都达不到的情况下,幼儿园就开设英语课,只能浪费巨大的财力、物力、精力,如果不能保障最佳的英语输入,还会影响到孩子后续的英语学习。

三、评价与展望

关于儿童外语习得利弊争论背后所涉及的是语言观的分歧。是把语言习得看做单纯的生物机制还是社会交际的产物?如果从生物机制的角度来看,那么敏感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答案。但也有研究表明,儿童并不是单纯地先发展语言结构知识,而是先发展语用能力。既然儿童首先发展“语用能力”,那么社会文化理论的解释似乎更加合理。笔者认为,儿童语言的习得过程既与其生理和认知特点密切相关,又离不开社会和语言环境对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语言学习在较大程度上类似于其他知识的学习,要受到智力、语言学能、个体差异、动机和态度以及环境因素等的影响。虽然目前对于儿童早期进行英语教育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还无定论,但毋庸讳言,有关争论在推进二语习得与年龄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南林.论外语学习的最佳年龄问题[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2]潘谊清.关于外语学习的最佳起始年龄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05(11).

作者:汤丹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近年来,我县农村青壮年到外地城市务工的越来越多,随之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已日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备受各界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各级关工委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一、我县留守儿童和学校关爱工作现状

目前,我县共有中小学校学生12400多名,其中留守流动生3182名,占学生总数的25.6%。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被寄养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家。

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低、生产生活负担重,又是隔代抚养,在对孩子的思想沟通、教育管理、亲情关爱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孩子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切实开展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教育关工委对全县部分学校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学校关爱工作亟待加强。

1.留守儿童出现了较严重的心理危机: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自卑心理加剧,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世孤僻不合群,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增强。

2.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脾气暴躁,逆反心理重,有的出现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他们在家里和代为抚养的监护人发生顶撞,稍有不满意便大发脾气,叛逆怨恨。

3.留守儿童面临自身不适或者困难时,往往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表现为行动迟缓,意志力不强。

4.大部分学校关工委都成立了关爱工作团(组),但开展关爱工作的力度不够大,往往局限于节庆日的捐款、捐物、课业辅导等,而忽视对留守儿童的跟踪管理和心理疏导,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和稳定的结对帮扶关爱体制。

二、开展“代理家长”活动,探索关爱留守儿童常态化模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亲情的缺失给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为了探索出一条关爱留守儿童的常态化模式,我们在全县各中小学校普遍开展了“代理家长”活动,全县有335名“代理家长”参与留守儿童的亲情关爱活动。所谓“代理家长”,就是由学校各级领导、党员教师和“五老”,按“自愿、自主”的原则,经学校关工委协调,与留守儿童结成亲情关爱对子,成为该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学习上悉心指导、心理上耐心引导,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其职责是认真做好“三知”、“三多”、“三沟通”、“五个一”。

三知:即知道留守儿童本人的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班级和教师情况,为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引导工作奠定基础。

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多参加学校学生集体活动,增进了解,培养亲情;多到其家中走访,了解留守儿童情况,宣传科学教育方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人、老师联系沟通,交流留守儿童教育情况,形成管护、教育、引导留守儿童的有效合力。

五个一:即每周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辅导作业一次;每月与留守儿童父母、任课教师、监护人联系一次;每月到留守儿童家走访一次;每学期初制定一份帮扶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书;每学期末撰写一份关爱工作情况总结或留守儿童教育经验文章。

代理家长在履行基本职责的同时,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采取赠送生活学习用品、共度节假日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鼓励、关心、帮助留守儿童。如松江小学的李某某父母去外地打工,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年纪已大,还要干活,没有时间管他。他不愿意学习,有空就上网吧玩游戏。没钱就偷铁卖钱。为此,担任他的代理家长的班主任就主动找他谈话,耐心做思想工作,像母亲一样苦口婆心地教育、规劝,使他认识到错误。面对他犯的错误,给予宽容和理解。每天放学后把他带到自己家写作业,不会的题给他辅导。这样他的作业写完了,没有机会去网吧,时间一长,他渐渐也不惦记上网吧玩游戏了。看到他的进步后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让同学为他鼓掌。被承认、被表扬激起了他心中的愉悦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更努力了,成绩提高得很快,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还原”家庭教育

1.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一是进行心理健康指导。针对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温暖而产生的孤独、封闭、自卑、冷漠等心理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建立家长电话联系制度。为加强留守儿童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了三个电话。第一是“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父母每周和子女通一次电话,询问子女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与子女进行经常性情感交流,倾听子女的心声,给子女以热情的鼓励和关怀,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收集学生家长和监护人的联系电话,向学生及家长公示“代理家长”的电话号码,将学校电话和“代理家长”电话设置为亲情电话。第二是“师长电话”。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每两周给班主任打一次电话,和老师交流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三是“代理监护电话”。“代理家长”每两周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通一次电话,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三是实施“特别关爱工程”。为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弥补感情缺失,开展“爱心妈妈”征寻活动,“‘爸妈’伴我成长”书信活动、“感恩回报”主题班团队会及朗读比赛、讲故事、课本剧表演等有益活动,融化留守儿童冷却、封闭的心灵,让他们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好、家庭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爱。同时,各校还利用“六·一”儿童节、寒暑假,组织发放结对帮助卡、给留守儿童捐款、赠送学习用品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2.“还原”家庭教育。所谓“还原家庭教育”,就是尽可能地“还原”父母亲的关爱和教育,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父母时时都在身边的温暖与亲情。

一是开设“亲情教育课”,在电信部门的支持下,开通“亲情电话”,倡议家长在每周的“亲情教育课”时间或晚上、节假日、孩子生日等与孩子和班主任通电话,以了解自己孩子在校情况,与老师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有针对性地还原家庭教育。同时每学期给外出务工家长写一封建议信,如《父母外出打工勿忘教子》、《父母如何与学校保持联系》等,以真诚感人的方式提出建议,让父母认识到自己的关爱对孩子成长、学习的重要性,时时心系孩子,情暖孩子,还原家庭教育。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个案资料,对个别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进行跟踪教育、定期家访,一方面向监护人反映该生在校情况,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孩子,更重要的是告知家长与老师一起关爱、引导孩子,还原家庭教育。

三是摄制“优秀留守儿童成长经历”、“少年打工仔现身说法”、“父母赚钱不易”、“留守儿童丰富多彩的活动”等专题纪录片,让学生观看,同时设法寄给家长们观看,启迪家长如何关爱教育子女,还原家庭教育。

“还原家庭教育”使父母虽身在异乡,但心系孩子,以父母的亲情关爱孩子,以父母的谆谆教诲引导孩子,收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金忠元

上一篇:民用建筑监理论文下一篇:装饰艺术论文